• 沒有找到結果。

社群式個人主義:民主與科學的方法論問題(I)Communitarian Individualism: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f Democracy and Science (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群式個人主義:民主與科學的方法論問題(I)Communitarian Individualism: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f Democracy and Science (I)"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社群式個人主義:民主與科學的方法論問題(1/2)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2-2414-H-110-008- 執行期間: 92 年 08 月 01 日至 93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曾國祥 計畫參與人員: 許家豪、黃肇輝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3 年 5 月 31 日

(2)

一、中文摘要

在筆者看來,就像社群主義之批判自由主義的重點,並非在於全盤揚棄自由主義所揭 櫫的個人自由的政治價值,而是在於辨明其原子論個人主義(atomist individualism)立場,因 忽視文化載體之方法論地位而所造成的實踐弊端;出現於當代科學哲學與社會科學哲學之 後經驗主義論述中的一個趨向,亦同樣無意於放棄經驗主義所標榜的、著重經驗事實的科 學態度,而是擬透過正確釐清經驗事實與理論承載(theory-laden)、理論系列(series of theory)、或理論典範(paradigm)之間的關係,以及主體與結構或機制之間的互動機制,來重 新探討自然與社會科學的真義。在此,不論是社群主義所重視的文化載體,或是科學哲學 家所云的理論承載(巴伯)、理論系列(拉卡托斯)、理論典範(孔恩),抑或是社會科學哲 學家所言的結構與機制(紀登斯與巴斯卡),俱呈現出一種帶有「脈絡承載」(context-laden) 關懷的方法論立場,並對原子論個人主義的錯誤進行哲學探勘。是以,筆者將嘗試創用社 群式個人主義(communitarian individualism)一詞,來形容這個攸關民主與科學的新論述趨 勢。而藉此多年期計畫的提出,筆者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 (一)、從科際整合的角度,闡述社群式個人主義概念的基本內涵與理論意義,並藉以 建立起一個新的哲學平台,以重省民主與科學的思想理路與實踐議題。(總體目標) (二)、從政治哲學之社群主義的角度,探討自由主義的方法論問題與實踐困境,並試 著指出自由主義者對社群主義本身的方法論問題及其實踐隱憂所提出的反駁。(第 一年計畫目標) (三)、從科學哲學之後經驗主義的角度,進一步探討前述自由主義的方法論問題與實 踐困境,是如何相似地呈現於經驗主義的方法論與科學實踐觀點之中。並從社會 科學哲學之後經驗主義的角度,辯護一種強調主體動能與結構變遷的社群主義方 法論,以及嘗試說明這種「穩健的社群主義」(conservative communitarianism),何 以能夠避開自由主義對社群主義所提出的一般性批判。(第二年計畫目標) 關鍵字:社群式個人主義、民主、科學、自由主義、經驗主義

(3)

二、英文摘要

It is my view that while the communitarian does not wish to abandon the liberal’s fundamental concern of individual liberty, a major criticism of liberalism still prevails. Rather the communitarian is concerned with the methodological defects of atomic individualism in praxis due to its ignor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affecting individuals. In a similar vein,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of social sciences, the post-empiricist narrative does not suggest fully discarding the scientific mentality that relies heavily on empirical facts, but requests a further clar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empirical facts and the concepts ‘theory laden’, ‘series of theory’, or ‘paradigms’. Moreover, the elucidation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ubjects and the societal structure is a motivating factor. In this line of discussion, whether one uses the terms from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ory-laden’ (Popper), ‘series of theories’ (Lakatos), or ‘paradigms’ (Kuhn)), or those from social theory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Giddens, Bhaskar)), what seems to be common to both is the methodological use of “context-laden” individualism in order to remedy the fallacy of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Therefore, it is my intention to use the concept of “communitarian individualism” to refer to this trend of discourse that may be crucial to extend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cy and science. The aim of my research has three purposes:

Firstly, my general objective is to elaborate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of the concept “communitarian individualism,” and to build up a philosophical platform to reflect upon the ideas of democracy and science and the issues in practice.

Secondly, the goal of research in the first year is to discuss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and predicaments in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arianism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to portray the liberalist response to the communitarian critics.

Thir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empiricism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I intend to further discuss how the aforementioned liberalist methodological difficulty is similarly evinced in empiricist methodology, as well as the latter’s view on scientific practice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empiricism in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s, I wish to defend a communitarian methodology, which emphasizes individual agency and structural changes. Finally, I intend to explain why this kind of “conservative communitarianism” could dissolve the liberalist critique of communitarian methodology and its difficulties in practice.

Key Words: Communitarian Individualism, Democracy, Science, Liberalism, Empiricism, Conservative Communitarianism

(4)

三、報告內容

(一)、前言 從五四以來,民主與科學就是我們透視西方文化的目光所在,而於實踐中,如何落實 民主與發展科學也慢慢變成我們通往理想社會的主要路標。民主與科學的普世價值長期以 來被認為是奠基在自由主義與經驗主義的牢固基礎之上,而其背後更為深層的哲學理據, 則是緊緊地依託於所謂的原子論個人主義。但時至今日,由此個人主義形式所觸發的哲學 貧困,不但使得自由主義與經驗主義跟著面臨到空前的挑戰,更連帶地動搖了我們原所理 解的民主基礎與科學本質。 於政治思想領域言,英美政治哲學界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降所經歷的一場戰役,即 是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the liberal-communitarian debate),國內學界對此已多有所關 注,研究成果亦十分可觀。但從科際整合的立場,一個值得引伸來談的問題是:在科學哲 學與社會科學哲學這兩個與政治哲學相關的學術領域當中,不僅出現了所謂的經驗主義與 後經驗主義之爭,而且許多被稱為後經驗主義者的理論家,例如巴伯(Karl Popper)、拉卡托 斯(Imre Lakatos)、孔恩(Thomas Kuhn)、紀登斯(Anthony Giddens)以及巴斯卡(Roy Bhaskar) 等,事實上也都提出與社群主義相類似的哲學論點,值得深入比較,仔細探討。 (二)、研究目的 如此,本多年期計畫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 首先。從科際整合的角度,闡述社群式個人主義概念的基本內涵與理論意義,並藉以 建立起一個新的哲學平台,以重省民主與科學的思想理路與實踐議題。(總體目標) 其次,從政治哲學之社群主義的角度,探討自由主義的方法論問題與實踐困境,並試 著指出自由主義者對社群主義本身的方法論問題及其實踐隱憂所提出的反駁。(第一年計畫 目標) 再者,從科學哲學之後經驗主義的角度,進一步探討前述自由主義的方法論問題與實 踐困境,是如何相似地呈現在經驗主義的方法論與科學實踐觀點之中。並從社會科學哲學 之後經驗主義的角度,辯護一種強調主體動能與結構變遷的社群主義方法論,以及嘗試說 明這種「穩健的社群主義」,何以能夠避開自由主義對社群主義所提出的一般性批判。(第 二年計畫目標) (三)、研究方法與文獻探討 本計畫所採行的研究方法,是所謂的經典閱讀與文本分析。而國外學界研究自由主義、 社群主義、科學哲學與社會科學哲學的資料,可謂是汗牛充棟,至於國人研究情況雖不如 國外熱絡,但也有足夠豐富的研究成果,值得參考。就本計畫的第一年期而言,國內先進 對於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成果,無疑地是筆者進行研究的重要指南。其中,特別值得注意 的是,中研院出版的六本有關政治哲學之專門論述:即戴華、鄭曉時主編的 <<正義及其相 關問題>>、錢永祥、戴華主編的 <<哲學與公共規範>>、陳秀容、江宜樺主編的 <<政治社 群>>、張福建、蘇文流主編的 <<民主理論:古典與現代>>、蕭高彥、蘇文流主編的 <<多 元主義>> 以及張福建、蔡英文主編的 <<自由主義>>,以及這幾年出版的、幾本頗有份量

(5)

的專書。此外,出刊已有兩年的《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在本學術社群所扮演的地位,也 有日益提升的趨勢。

(四)結果與討論

1. 現有研究的結果(第一年期計畫的評估)

第一年期計畫的重點,如前所述,是要藉著當代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之爭所牽涉的自 我觀或公民行動性(civic agency)的辯論,來反省自由主義民主(liberal democracy)的方法論問 題。為此,筆者因而拉出兩條線索,來做鋪陳、討論:思想史與道德知識論。 在思想史部份,筆者所關注的是:時常與自我觀之討論扣連在一起的、攸關哲學與歷 史之關係的問題。相對於自由主義的普遍主義信念,社群主義大多重視思想語境的形塑問 題。為了檢討主流自由主義忽略歷史文化脈絡的缺點,筆者於是趁著在《歷史月刊》開闢 專欄之便,準備以五篇「準學術性質」的短文,來介紹「現代自由的思想根源」,目前已經 完成其中的三篇。 不過,作者從事本年度研究的主要心力,還是放在道德知識論的部份,並已完成〈自 由主義與政治的侷限〉一文,正式發表於《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八期,頁 79-120)。 該文基本上即是以道德知識論的角度,切入沈岱爾對後期羅爾斯之政治自由主義學說的批 判。更具體地說,沈岱爾挑戰羅爾斯最重要的著力點,即是支持政治性概念與整全性理論 之分立狀態的知識論前提,此一前提假定:公民的認知能力僅止及於對政治性正義概念產 生共識,而這種共識並無法形成於他們對整全性學說及其善觀的思辨之中;所以,後期羅 爾斯通過政治建構主義所訴求的政治優先性綱領,實際上無異於主張,我們應該先在政治 領域裡避開哲學懷疑論的陷阱,然後再於非政治領域裡嘗試跳出價值相對論的窠臼。然而, 從沈岱爾的公民共和主義立場出發,這種知識論預設(與方法論取向),並不足取,因其低 估了公民的道德行動性在化解重大道德紛爭上,所得以展現的積極功能,其結果是:政治 自由主義依然具有道德薄弱化的缺點,無法順利解開刻正困擾西方民主社會的價值相對論 困局。 循此,本年度計畫的另一研究結果是:基於上述兩種道德知識論的差別,羅爾斯與沈 岱爾在民主問題上,因而分別發展出了憲政民主與審議民主的理論形貌。換言之,藉著將 公民的公共身份與文化身份予以統一,沈岱爾的論述重心因而是在提升公民素養,以及擴 大我們的公共生活空間,並從而流露出對審議民主的嚮往。與此相較,羅爾斯則是致力於 將我們作為一位民主公民的道德行動性壓縮進憲政制度之內,並使之獨立於我們作為一位 文化成員的整體認同之外,也就是堅持政治社會與市民社會的二元架構。由於羅爾斯政治 哲學的目標在於提出有限的政治領域,以完成社會整合的穩定性,並落實自由主義的正當 性原則,因而帶有憲政民主的理論色彩。這部份研究的基本構想,已經呈現在發表於中研 院社科所主辦之「人民主權與制憲」學術研討會(民國九二年十二月)的〈憲政主義與民 主的衝突:美國政治思想的一個側面〉一文裡,刻正朝著期刊論文的方向修改當中。 綜上所述,第一年期計畫已發表的研究成果如下: A. 具外審制度的期刊論文 曾國祥,2004,〈自由主義與政治的侷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八期,頁 79-120。

(6)

B. 不具外審制度的雜誌文章 曾國祥,2003,〈現代自由的思想根源:自我觀與社會觀〉,《歷史月刊》,第一百九十 期,頁 126-131。 曾國祥,2004,〈現代自由的思想根源(二):霍布斯、洛克與英國的政治革命〉,《歷 史月刊》,第一百九十三期,頁 82-90。 曾國祥,2004,〈現代自由的思想根源(三):美國革命與《聯邦論文集》的憲政觀〉, 《歷史月刊》,第一百九十七期,即將刊出。 C. 研討會討論 曾國祥,2003,〈價值疏離的自我?道德隱蔽的政治!:縱談沈岱爾對羅爾斯自由主義 的批判〉。台北: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社主辦,「羅爾斯紀念研討會」,民國九十二年十 月。 曾國祥,2003,〈憲政主義與民主的衝突:美國政治思想的一個側面〉。台北:中研院 社科所主辦,「人主主權與制憲」學術研討會,民國九二年十二月。 除此之外,筆者還準備帶領兩位博士班的計畫參與者,報名參加今年九月在成功大學 舉辦的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我們或將自組單場討論會,就社群主義與當代思 潮的主要議題,進行綜合討論。 2. 接續研究的討論(第二年期計畫的展望) 基於以上的研究心得,第二年期計畫將進一步扣住以下的問題意識來做開展 透過第一年的初步研究,作者發現,除了道德知識論或公民知識論之外,當代政治哲 學中攸關民主的方法論問題的探討,其實還涉及哲學人類學與文化多元論兩個面向。其中 哲學人類學,是作者在本計畫開展之前,即已關注多時的問題,並已有多篇著述發表;簡 而言之,其重點基本上是討論人類的處境(human conditions),尤其是人與歷史文化的對話 關係。就社群主義而言,由於其在哲學人類上係採取了重視自我敘述與自我詮釋的強評價 觀點,因此在道德知識論上也就傾向於提倡審議民主,期盼藉由個人道德行動性的增能, 來化解自由主義民主所面對的價值稀釋危機。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理論觀點,時常還跟 文化多元論結合在一起,而對自由主義的普遍主義信念,形成嚴峻的挑戰。事實上,正是 為了對文化多元論與普遍主義的爭論產生更多的認識,筆者因此自認有其必要轉從當代科 學哲學與社會科學哲學的角度,來對民主的方法論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討論。這是因為: 西方現代性的哲學發源,一般咸信,即是為了追求普遍而客觀的科學知識;然而,也恰恰 是為了這個特殊的目的,所以西方現代哲學乃不惜解消歷史文化在人類存有與道德認識上 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便將道德與政治問題轉化成「實踐原則的證成問題」。蓋這樣一來, 民主原理所吸納的道德與政治價值,於是可以依附在科學知識的形式原則之上,而被賦予 同樣的普遍地位。 但如社群主義者所指出的,道德與政治哲學中的形式主義熱潮,其實已然瀕臨破產, 因其為追求確定原則而所付出的代價是:造成個人存有的本體焦慮以及公民道德行動性的 日漸軟化。為了讓民主的道德目的性可以和社群價值以及公民的自我認同,產生更為直接 的聯繫關係,我們因而必須嚴肅檢討造就道德與政治哲學之形式主義風格的思想史背景, 尤其是以科學理性為主軸而所發展形成的啟蒙計畫。 這樣的思考方向,因而提供了筆者一條耙梳當代科學哲學和社會科學哲學的路徑。因

(7)

為,誠如前文所言,出現於當前後經驗主義論述中的一個趨向,即是對經驗主義與歸納法 所標榜的「超歷史」方法學,提出修正與質疑。而透過正確釐清經驗事實與理論承載 (theory-laden)、理論系列(series of theory)或理論典範(paradigm)之間的關係,以及主體與結 構或機制之間的互動機制,我們不但可以重新探討自然與社會科學的真義,更可以避免以 科學外衣包裝民主之普遍價值的西方中心主義迷思。 過去一、二十年來,我們對政治哲學與科學哲學和社會科學哲學的研究,似乎逐漸出 現脫鉤的現象,這因而使得學界開始把民主問題和科學問題切隔成兩個相互獨立的研究領 域。但這樣不僅違反了西方學界的研究常規,例如前述社群主義者對科學哲學(如麥金泰 爾)與社會科學哲學(如泰勒)都有專門的整體論述,也容易致使我們失去對於民主與科 學之理論關連的關注興趣。就此而言,本研究的最終目標,即是想要發揮拋磚引玉的作用, 重新開啟政治哲學與科學哲學和社會科學哲學的對話空間。

(8)

四、參考文獻

石元康 1995a <<當代自由主義理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5b <社群與個體: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論辯>,<<當代>>,114 期。頁 94-104。 江宜樺 2001 <<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林火旺 1995a <政治自由主義與道德生活>,錢永祥、戴華主編,<<哲學與公共規範>>,頁 51-76, 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1995b <自由主義可否建立一個政治社群?>,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 頁 249-270,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1998 <<公民身份:認同與差異>>,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頁 379-409, 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陳思賢 1995 <區克夏論政治社群>,<<政治科學論叢>>,第六期,頁 171-194,臺北: 台大 政治系。 1998 <<西洋政治思想史:近代英國篇>>,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郭秋永 1991 <民主菁英論及其政治平等概念>,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 頁 343-368,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張福建 1991 <羅爾斯的差異原則及其容許不平等的可能程度>,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 及其相關問題>>,頁 281-304,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楊貞德 1995 <『大社群』:杜威論工業社會中民主的必要即可行性>,陳秀容、江宜樺主編, <<政治社群>>,頁 153-176,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蔡英文 1995a <漢娜鄂蘭的公共領域理論及其問題>,錢永祥、戴華主編,<<哲學與公共規範 >>,頁 269-312,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1995b <麥可. 歐克秀的市民社會理論: 公民結社與政治社群>,陳容秀、江宜樺主編 << 政治社群>>,頁 177-213,臺北: 中研院社科所。 1997 <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8 期。頁 51-83。 1998 <價值多元主義、相對主義與政治認同:柏林、雷茲與葛雷論點之分析>,蕭高 彥、蘇文流主編,<< 多元主義>>,頁 441-485,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2002 <<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錢永祥 2001 <<縱欲與虛無之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蕭高彥 1995a <理性公民共同體:黑格爾民主理念之重構>,張福建、蘇文流主編,<<民主理 論:古典與現代>>,頁 73-92。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9)

1995b <愛國心與共同體政治認同之構成>,陳秀容、江宜樺主編,<< 政治社群>>,頁 271-296,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1996a <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 257-295。 1996b <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省思>,<<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26 期。頁 1-27。 1998 <多元文化與承認政治:一個政治哲學的分析>,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 主義>>,頁 487-509,臺北:中研院社科所。

Allen, A. L. and Regan, M. C. eds.

1998 Debating Democracy’s Discontent: Essays on American Politics, Law, and Public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ristotle

1981 The Ethics of Aristotle : the Nicomachean Ethics, trans. J. A. K. Thomson, London:

Penguin. Giddens, A.

1994 Beyond Left and Right: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yek, F. A.

1944 (1994) The Road to Serfdom, London: Routledge.

1960 (1993)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London: Routledge. Horton, J.& Mendus, S.

1994 After MacIntyre: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Work of Alasdair MacIntyre, London:

Polity Press. Kuhn, T.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Chicago Univ. Press. Lyotard, J. 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trans.G. Bennigton & B.

Massuni, Minneapolis: Minnesota Univ. Press. MacIntyre, A.

1981(2nd edn.1985)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London: Duckworth. 1988 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 London: Duckworth.

1990 Three Rival Versions of Moral Inquiry, London: Duckworth. Polanyi, M.

1958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ocock, J. G. A.

1989 Politics, Language and Time: Essays on Political Thought and History, Chicago:

Chicago Univ. Press.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 Press.

1993 Political Liberalism, NY: Columbia Univ. Press.

(10)

1967 The Linguistic Turn, Chicago: Chicago Univ. Press. Rorty, R. Schneewind J. & Skinner, Q, (eds.)

1984 Philosophy in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Sandel, M.

1982 (2nd edn.1998)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Skinner, Q.

1988 Meaning and Context: Quentin Skinner and His Critics, ed. J. Tully,

Cambridge:Polity Press. Taylor, C.

1975 Hege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1978 Hegel and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5a Human Agency and Langua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5b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Philosophical Pap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9a “Cross-Purposes: The Liberal-Communitarian Debate”, in Nancy Rosenblum, ed., Liberalism and the Moral Lif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 Press.

1989b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91 The Malaise of Modernity, Concord, Ontario: Anansi.

1992a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 An Essay, with commentary by Amy Gutman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1992b 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 Press.

1994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Amy Gutman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1995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 Press.

Walzer, M.

1983 Spheres of Justice: 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2 “Liberalism and the Art of Separation,” Political Theory 12: 315-30.

1988a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ocial Criticism,” in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ed. Sterling M. McMurrin ed. vol. 8, Salt Lake City: Univ. of Utah Press.

1992a What It Means To Be an American, New York: Marsilio.

1992b(2nd)Just and Unjust Wars: A Moral Argument with Historical Illustration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4 Thick and Thin: Moral Argument at Home and Abroad, Notre Dame:Univ. of Notre

Dame Press

Walzer, M. & Miller, D. (eds.)

1995 Pluralism, Justice, and Equ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Wittgenstein, L.

1968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ans. G. E. M. Anscombe,Oxford: Basil

(11)

五、計畫成果自評

本計畫的執行,基本上符合了作者的自我預期,透過發表學術論文(見上文),對個人 與社群的關係提出更透徹的理解,並藉以探索民主的方法論問題。 以上的研究成果,雖或差強人意,惟美中尤其不足的是,原計畫中所涉獵的主題同時兼 及「民主」與「科學」的方法論問題,但目前所走的研究方向,卻明顯地是以民主的方法 論問題為主,而以科學的方法論問題為輔。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其一,當時所擬定的 研究範圍過於龐大,真正進行研究後始發現,集中討論民主的方法論問題,即可初步完成 原先想要扣連政治哲學與科學哲學和社會科學哲學之討論的旨趣。其二,本多年期計畫原 訂為三年計畫,經評審裁定,最後僅通過兩年的經費補助,因此,將原先計畫予以濃縮, 也就成了勢在必行的選擇。 是以,在第二年期計畫中,作者雖仍將致力於連接政治哲學與科學哲學和社會科學哲 學的雙向論述,但對於文獻的選擇與詮釋的重點,卻因而必須隨之稍做變動。質言之,巴 伯、拉卡托斯、孔恩、紀登斯與巴斯卡等人所共同具有的「脈絡承載」關懷,將會被放在 泰勒與麥金泰爾等社群主義者對啟蒙計畫的批判上,來做發揮、引證與評析,以便集中心 力於鬆動自由主義民主與經驗主義科學的知識霸權地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 u is the price of the i-period zero-coupon bond one period from now if the short rate makes an up move. • P d is the price of the i-period zero-coupon bond one period from now

 If I buy a call option from you, I am paying you a certain amount of money in return for the right to force you to sell me a share of the stock, if I want it, at the strike pric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 this portion of my article, I first discuss the “Pious Wives” section of Patricia Ebrey’s widely circulated book, The Inner Quarters: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