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本自由貿易協定策略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本自由貿易協定策略之研究"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日本自由貿易協定策略之研究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4-2414-H-004-019- 執行期間: 94 年 08 月 01 日至 95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計畫主持人: 劉德海 計畫參與人員: 呂欣憓、郭祐輑、廖英君、林思瑩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5 年 10 月 24 日

(2)

中文摘要 關鍵字:日本、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區域貿易協定、美國、台灣 儘管 1995 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以來全球化正方興未艾,然而在此 同時,各國為強化本國政經談判籌碼仍並未中止經濟區域化與雙邊暨多邊自由貿 易協定(FTA)之努力。2003 年 9 月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 部長會議,因為無法在敏感的農業貿易自由化問題及「新加坡議題」上達致共識 而宣告破裂。此次部長會議失敗有加速雙邊或區域貿易協定(RTA)的作用。本 計畫主旨在研究日本自由貿易協定的策略。首先將剖析日本貿易政策由推動多邊 貿易體制轉變到積極推展 FTA 的主要動機與目的、擇定的主要目標國,並評估現 階段日本與這些國家 FTA 洽簽發展近況、困難所在、突破的可能性以及未來展望 及其對我國的意義。 本計畫發現 FTA 成為日本貿易政策的主要工具的形成過程中 NAFTA 對日貿 易的負面衝擊是日本政府被迫在商界的壓力下改變傳統的推動構建多邊貿易機制 的作法,改採 WTO、RTA 與 FTA 並存的多層次貿易政策。其後,中國對東協 FTA 提議則是另一個迫使日本改變消極與被動 FTA 策略,轉而一再修改其 FTA 的策 略,並積極對亞洲國家推銷其東亞經濟體的概念,但迄今已為時晚矣,中國已取 得戰略優勢,主要原因是卡在日本不願開放農產品市場。不過,由於東亞經濟整 合的範圍因中國的積極 FTA 策略以及其他亞洲經濟體多採取相互締結 FTA 以抗衡 中國日益激增政經影響力而擴大到含括澳、紐、印度在內的十六國經濟區塊,且 已成為大勢所趨。我國宜一方面改善與中國的政經關係以減少被邊緣化的危機的 同時,宜積極與美國、日本與亞洲其他經濟體洽簽 FTA,尤其是台美 FTA 的成功 將會成為我國突破被邊緣化的關鍵,因為日本、澳洲、印度與南韓等國都視美國 為馬首是瞻。 Abstract

Key words: Japan, FTA, China, RTA, America, Taiwan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in 1995, globalization has been in process at a growing pace. Nevertheless, for strengthening their bargaining position, countries simultaneously have engaged in negotiation i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Due to the failure of reaching a consensus on sensitive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Singapore agenda,” WTO ministerial meeting at Cancun, Mexico, in September this year was broke dow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is to explore Japan’s approach to FTA. Firstly, it explores motivations and goals behi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Japan’s trade policy from focusing on promoting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o actively

(3)

pursuing FTA. Then, it discusses Japan’s current FTA negotiations with respective countries including Singapore, Mexico, Malaysia, Philippines, South Korea, Australia, India and China. Finally, it presents the evaluation of Japan’s FTA approac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aiwan.

In conclusion, this project finds that the primary motivation for Japan’s trade policy shifting to the multi-layered approach emphasizing FTA was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the NAFTA on Japan’s trade. The Koizumi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respond to this by the business sector. Subsequently, China’s active FTA proposal to ASEAN compelled Japan to change its attitude to FTA from passive to active, to modify its FTA strategy as well as to sell its proposal of East Asian economic community. However, Japan has so far lagged behind China in the leadership competition of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Japan is reluctant to open its agricultural market. Nevertheless, due to China’s proactive FTA approach and signing bilateral FTAs with each other by its Asian neighboring countries with an aim to seeking counterweight to rising Chin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lout, the scope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is region has expanded from East Asia into Asia including Australia, New Zealand and India in addition to ASEAN plus three.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aiwan should improv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China for not to be marginalized by Beijing on the one hand, and actively pursue FTAs with the U.S.,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in Asia, in particular with the U.S. because Taiwan-U.S. FTA is the key for Taiwan to avoid being marginalized. Other countries Japan, Australia, India and South Korea will follow Washington’s suits.

(4)

一、 計畫緣由與目的

全球經貿的發展在過去五十多年來一直存在著多邊主義與雙邊主義兩種主要途徑,這 兩種途徑競合的發展持續迄今。1990 年代中期代表建立國際經貿規範與機制(mechanism) 的多邊主義因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 WTO 或世貿組織)的成立而 獲得各國政府的重視。

然而在此同時,各國為強化本國政經談判籌碼仍並未中止經濟區域化與雙邊自由貿易 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簡稱 FTA)之努力。二 00 三年九月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W TO部長會議,因為無法在敏感的農業貿易自由化問題及「新加坡議題」上達成共識而宣 告破裂。因而使各國加速簽訂雙邊 FTA 或區域貿易協定(RTA)。東亞地區亦不例外。南 韓於二 00 三年二月與智利簽訂第一個 FTA。同年十月初在印尼巴里島舉行的東協十加三 高峰會上南韓與中國大陸與日本協議進行三國 FTA 研究。同時,南韓與日本也加速 FTA 的談判。雖然我國已於二 00 三年八月與今年八月先後與巴拿馬、瓜地馬拉簽署 FTA,但 卻無法參與目前居於東亞經濟整合主流的東協十加三高峰會以及預定在二 00 五年十二月 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亞經濟高峰會議,因此為避免被邊緣化,吾人必須密切關注鄰邦各國 的經貿策略。 二、 結果與討論 日本積極推動 FTA 的主要動機與目的 二次大戰結束後,世界貿易即同時存在著兩種潮流,一為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GATT)為主軸的多邊貿易體系,一為雙邊貿易關係。此二者的關係是既互補又競爭。 隨著中共與蘇聯共產主義計畫經濟的相繼宣布失敗,轉而接受市場經濟,世界經貿出現 新一輪蓬勃的盛況(即所謂全球化)。而這兩者之間的競爭反愈亦明顯,最鮮明的比照 是一九九一年歐洲成為單一貨幣市場所帶動區域貿易協定(RTA)的興起,另一方面代 表多邊貿易體系的WTO則在一九九五年成立。在亞洲,由於大多數國家皆屬出口為導 向的經濟體,因此一直偏好強力支持構建以規範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希望藉著各國 市場開放、法規化、透明化來營造安定、公正而充滿商機的貿易環境。不過,到九 0 年 代末,東亞國家紛紛調整貿易政策,不再只專注多邊貿易體系的構築,而開始將貿易政 策的重心移至自由貿易協定(FTA)與 RTA。日本也不例外。

FTA 與 RTA 之所以後來居上超越 WTO 成為各國政經決策者的最愛,其主要的原 因,根據澳洲前駐 GATT 大使、現為 APEC 研究中心主任的艾倫-歐克斯里(Alan Oxley) 至少有以下幾個,其一,前者比後者比較容易達成協議(因為參與協商的國家較少), 且收到的政經利益可在短期內顯現;其二,WTO 僅具經貿意義,但 FTA 則可帶來政治與 安全的利益(如澳洲與美國簽 FTA,其主要考量是維持與美國的親密關係,而美國與澳 洲簽 FTA 的目的亦為政治企圖,即犒賞澳洲在反恐與伊拉克戰爭對美國堅定支持);與 WTO 相較,FTA 的另一項優勢是更符合各國的利益,各國可將不願開放的市場避開不 談,而以其他資源回報(如日本與馬來西亞 FTA 談判,日方說服馬國不必完全開放其農 產品市場,而以增加提供馬國職業訓練名額回饋)。而 FTA 之所以受到各國重視的另一 個重要原因是 FTA 多半與區域經濟相關,如果一國被排除在區域內各國 FTA 洽簽熱之

(5)

外,其經貿將有被邊緣化的危機,另一方面,一國若與越多國家簽有 FTA,則不僅該國 的海外市場得以鞏固,而且亦可增加未來與他國簽 FTA 的籌碼。 就日本言,其經貿發展策略自 1950 年代以來即以出口為導向,因此傳統上日本貿 易政策一向是以營造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為焦點,換言之,即多邊貿易體系被 認為是確保日本經濟利益的最佳機制。事實上,日本也從GATT/WTO中享受到巨大的利 益,而其所付出的代價(開放市場)卻是微不足道。這是日本擁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原因, 即日本是既得利益者。但是在區域經濟合作方面日本則強調亞太經合會(APEC)。1998 年通商產業省(METI)的通商白皮書在結論中尚稱一個更加自由而且非歧視的多邊貿 易體制最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而對FTA和區域經濟整合持否定態度,認為FTA會削弱 多邊貿易體制,而區域經濟整合則會使貿易壁壘升高。同年 4 月日本外務省發表的外交 藍皮書也強調「維持和加強多邊自由貿易體系變得日益重要」及「區域經濟合作有可能 導致世界經濟的隔離,使之陷於貿易保護主義壁壘。1 然而冷戰後時代國內外環境的快速變遷使日本不得不重新考量此一政策。在國際 上,雖然 1995 年 WTO 的正式成立被認為是構建多邊貿易體系的大躍進,但是 1999 年 11 月在西雅圖舉行 WTO 部長級會議的挫敗與反全球化的激烈皆使得各國對 WTO 的信 心漸失,因而掀起洽簽 FTA 與區域貿易協定(RTAs)的熱潮。其他導致日本改變貿易 政策的因素尚包括歐美走向區域主義的趨勢,對亞洲經濟動力失去信心以及 APEC 失去 動力等。日本在此一 FTA 熱潮中起步並不算晚,且應屬領先的國家。不過,東亞最早 開始推動 FTA 的國家是南韓。南韓總統金大中在 1998 年 2 月剛就任即派員赴日,希望 改進因歷史問題而惡化的韓日關係,並主動提議願意與日本洽簽雙邊 FTA,引起日方的 注意。日本通產省隨即在同年 7 月和 9 月舉行主管局主管和專家會議,討論是否要改變 長期堅持的以多邊貿易體制為主的貿易政策和如何仔細研究 FTA 與區域經濟合作,於 10 月 5 日完成一份以「推動戰略性的貿易政策:以地區貿易協定為導向」為題的報告。 該報告指出 RTA 是構建區域間的政治聯盟、經濟上的規模效應和對多邊貿易規則的有 效補充措施,同時對多層次互動有重大意義。報告還建議對日本與南韓、東協、美國以 及美歐的鄰國洽簽 FTA 的可行性進行評估,並提出把日韓 FTA 作為今後十年優先考慮 的貿易政策。10 月金大中訪日時又正式向日本提議 FTA 協商。 另一個促使日本不得不重估其貿易政策的因素是其他地區區域經濟整合加速與聯 盟已危害到日本的經貿利益。90 年代以來,RTA 與 FTA 出現急速增長的趨勢。根據 WTO,目前超過 50%的全球貿易是在 FTA 與 RTA 的簽約國間進行。在區域經濟區塊化 與全球化並存的今日,沒有雙邊 FTA 的國家等同遭到孤立與邊緣化。因此對國外市場 倚賴甚深的日本,若不積極簽署 FTA,其經貿利益將會遭受重大損失,尤其是 1993 年 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及歐洲聯盟(EU)的經貿 整合已出現對締約國有益的效應,這是日本不得不重視 FTA 的最初動機。更有進者,美 國還有意進一步擴展 NAFTA 至中南美以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而歐洲聯盟(EU)與墨 西哥的自由貿易協定也已生效,EU 還 對與南美洲的南錐共同市場(MERCOSUR)各國簽 訂自由貿易協定感興趣。這些發展使美日歐三極之中惟有 日本在自由貿易協定問題上處 於比較孤立的地位。 至 90 年代末,由於日本與墨西哥沒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使日本經濟受創。 從日 1 陸建人,「日本的區域合作政策東亞」,思想庫網路,2006 年 4 月 28 日。 2

(6)

本出口到墨西哥的商品都要被課 以平均 16%的關稅,而美國和歐洲由於 1994 年北美自 由貿易協定和 2000 年的 EU-墨西哥 自由貿易協定的生效,EU 產品輸往墨西哥可享免稅, 所以日本的商品處於明顯的競爭劣勢。受創最大的是日本汽車業者,出口到墨西哥的汽 車要被徵收 20%—30%的進口 關稅,導致 2002 年日本出口到墨西哥的汽車只有 2 萬 2 千 台,而歐洲因與墨國有 FTA,所以對墨國汽車出口大增,同年的出口量為 11 萬台。而 在此同時日本在墨西哥的整體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亦大幅下降,從 1993 年的 5.2%下降到 2 000 年的 3.7%。由於墨國加入 NAFTA,廢除以前實行 的保稅加工制度,在其境內用於 出口生產所需要的零件進口以前是可以免稅的 ,而現在已不再享受免稅待遇,這對日本 企業來說是項沉重打擊。過去日本 利用墨國勞動力便宜等有利條件,在該國設有很多以 北美、歐洲和拉丁美洲為出口 對象的生產廠,其中的汽車、電器、電子等方面的企業需 要從墨西哥以外的包括日本在 內的國家進口大量的零件,在保稅加工制度取消以後,對 日資企業的成本增加很 大的負擔。其次,在服務業貿易、投資、政府採購等方面,墨西 哥對 FTA 的締約國和非 FTA 的 締約國的待遇有明顯差別,使日本企業處於不利的地位。 比如,墨西哥政府在 2003 年 5 月決定對有關大型成套發電設備等社會基礎設施專案進行 國際招標時,投標企業限於墨 西哥本國企業和 FTA 締約國之企業,此無異將日本企業排 拒在外。 簡言之,由於日墨兩國未締結 FTA,對日本的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負面衝擊。根據 日墨 FTA 共同研究會的調查, NAFTA 使日本減少的出口約為 3,951 億日元,在貿易乘數 作用下 使 GDP 減少約為 6,210 億日元,影響到 31,000 人的就業。 若日本的貿易政策繼續 聚焦於 WTO 而不與他國簽訂 FTA 將會錯失貿易機會。如日本經濟產業省(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Minister,簡稱METI)的估計,若日本與墨西哥沒有 FTA,日本每年

將損失 4000 億日圓的經濟利益。在此國際背景下,日本開始重視 FTA 問題。1999 年日 本政府在《通商白皮書》中首 度提及要在堅持多邊主義立場的同時,經由與鄰國之間的 地區或雙邊 FTA,加強 亞洲區域內的經濟合作與整合,亦即改變其只專注於 WTO 的傳 統作法,修改為外加區域貿易協定(RTA)與雙邊 FTA 的多層次貿易策略。2000 年 10 月日本首相森喜朗和正在日本訪問的新加坡總理吳作棟達成協議在 2001 年締結雙邊自 由貿易協定。而 2000 年版的通商白皮書除對 FTA 做深入分析外,同時肯定其積極面及 其益處。同年的外交藍書也改變過去對 FTA 的負面評價,認為 FTA 能促進貿易開放, 對世界經濟增長有貢獻,且為多邊貿易體制的有益補充。2001 年版的通商白皮書對 FTA 更進行詳盡的理論分析,認為以 WTO 為中心的國際多邊主義與雙邊與以地區為範圍的 FTA 並不矛盾,二者相輔相成,構成互補,因此專注國際多邊談判而忽視雙邊談判和區 域主義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2002 年 1 月日星簽訂《日本—新加坡新時代經濟夥伴關 係協定》(The Japan-Singapor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JSEPA)。同年 10 月,外

務省發表日本的FTA戰略,深入介紹日本的區域合作政策,意味著 FTA 成為日本貿易

政策的基調。

然而此時日本 FTA 策略僅屬被動,且以試探性質居多。直到其後中國經濟影響力 不斷增加,改採積極洽簽 FTA 的策略,使日本長期以來東亞經濟龍頭的角色面臨中國強 大的挑戰才導致日本不得不積極回應,重視 FTA 與正視東亞經濟整合。90 年代初期日

本普遍被認為是東亞經濟整合模型「雁行理論」(flying geese pattern)的雁首,又是吸

收東亞國家出口的主要市場。1997 年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是導致日本失去領頭雁寶座的 關鍵。此一危機所造成的衝擊至少有兩個重要變化不利日本。其一是東協加三高峰會的 登場,這意味著以亞洲價值為核心的東亞區域意識的抬頭。東協加三實際上無異是 1990 年 10 月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地(Mahathir bin Mohamad)向來訪的中共總理李鵬所提

(7)

出的東亞經濟會議(East Asian Economic Caucus,簡稱 EAEC)的落實,其成員清一色 是亞洲國家,完全排除白種人的國家。當時日本曾被邀請擔任領袖,但日本因擔心得罪 被排除在外表示嚴重抗議的美國而婉拒。未幾,東協加三即取代 APEC 成為東亞經濟整 合的主要機制。. 1997 年東亞金融危機後的第二項重大的變化是中國的崛起,並積極推動 FTA。東 亞金融危機期間由於中國在各國要求下人民幣不貶值,獲得東協國家的好感,一掃過去 東協對中共的憂懼的負面觀感。日本雖然曾提議成立亞洲貨幣基金,但遭美國與中國否 決而未果。之後,日本又無力阻止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嚴格要求受援國實施經改,雖然受援國別無選擇地接受IMF的要求,但是IM F這種不顧金融危機受創國亟需自重創中復原,仍如此嚴格強行要求經改的作法讓東協 國家頗感不悅,深感強化亞洲意識與亞洲價值的重要性,而日本屈從美國的作法使日本 在東協國家的眼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遠不及中國的人民幣不貶值。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 心教授白石隆(Takashi Shiraishi)指出二次大戰後日本以三種基本形式涉入東亞秩序。 其一是透過經濟合作;其二是以美國是大哥,日本是小弟(junior partner),但卻是亞洲

地區的實質領導(Asia’s leading power)的概念運作;其三則是與美國政策協調一致。2

事 實上,在 1998 年 10 月日本也透過宮澤計畫(Miyazawa Plan)提供 300 億日圓經援受創 國,但是卻在中日領導能力與形象競爭賽中落後中國。因此,1997 年東亞金融危機成為 中日在東協影響力浮沈的分水嶺。之前東協堪稱是日本經貿的勢力範圍,但是該次金融 危機之後中國市場的魅力成為東協的首要考量。就日中在東亞競爭亞洲經濟領導地位而 言,經濟產業研究所(RIETI)資深研究員宗像直子(Naoko Munakata)指出雖然日本先 啟動洽簽FTA的熱,但中國卻以熱切與快速提議取得領先的地位。當日星在 2000 年 10 月達成協議舉行FTA協商後,導致美中立即在一個月後開始美星FTA協商以及中方向東 協提議簽FTA。而在中國與東協協議在十年內建立FTA後的兩個月(2002 年 1 月)日本 首相小泉始向東協提議構建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凸顯出日中國對東南亞FTA策略正在激 烈競爭,日本最初對東協FTA策略是符合其國家利益的雙邊主義,即個個擊破,但後來 由於中國對東協FTA策略積極,被迫將焦點轉至與東協整體簽FTA。3 另一方面,雖然東 協將中國的崛起視為機會而非挑戰,但是仍對中國日益增強的國力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感 到不安。東協領袖因而視日本為制衡中國的力量,至少可以增加渠等與北京談判的籌 碼。4 現階段日本 FTA 洽簽發展近況 日本 FTA 策略的特徵是選擇最容易的突破口迅速取得成果,一方面可以積累經驗, 另一方面又可以擴大影響,儘管南韓與墨西哥比新加坡先向日本提議 FTA 協商,但日本 卻首選星國,主要是因為與星國簽 FTA,日本無須向新加坡開放農產品市場。再者,星 國只是靠近馬來半島的一個小島型的城市國家,與星國簽對日本國內衝擊最小,日本國 內阻力也會最小,相對地對日本經濟的獲益亦有限。,因為新加坡是個已廢除絕大多數 關稅的國家,日本和新加坡兩國間貿易總額的 84%已處於零關稅的狀態。其次,選擇具 2

Takashi Shiraishi, "The Road to East Asian Unification," Japa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8, No. 1, Spring 2004, pp. 56-57.

3

Ippei Yamazawa, "Japan and the Asia-Pacific Economies," Japa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8, No. 1, Spring 2004, pp. 39.

4

Brad Glosserman, “Japan-ASEAN Relationship Devil of Amity Lurks in Free Trade Details,” The Japan Times, December 21, 2003,http://www.japantimes.co.jp/cgi-bin/geted.pl5?eo20031221bg.htm

(8)

有地緣經濟戰略地位的國家簽 FTA,可以對日本經濟產生重大而正面影響,使 FTA 有助 於國家的經濟整體發展戰略與擴大簽約國家或地區的範圍。日本選擇新加坡與墨西哥皆 與此特徵有關。新加坡是東協的經濟樞紐,而墨國則是銜接北美洲與南美洲的橋樑。 日星 EPA 2002 年 01 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與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在星國正式簽署雙邊自由貿 易協定。根據協定,從是年 4 月起,日本向新加坡的出口將豁免關稅;新加坡向日本出 口的免稅商品種類增加,比例將從目前的 85%增加到 94%。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前,日本 從新加坡進口的產品中有 84%(按價值計算)是免關稅的,現在又增加了紡織品、石化產 品等產品。但是由於日本國內企業的反對,來自新加坡的聚乙烯等絕大多數固態石化產 品仍然要徵稅。吳作棟同時宣稱此一協定是新日關係的里程碑,該協定將有助於兩國在 資訊通訊、科學技術、金融服務、旅遊和人力資源開發等關鍵增長領域的合作。 日墨 FTA 1998 年 6 月墨西哥貿易部高級官員訪問日本盼與日本政府商談雙邊FTA。經過兩年的談 判,兩國在 2004 年 9 月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於 2005 年 4 月起生效。這是自日星FTA 後與外國簽署的第二個FTA,最大特徵是日墨FTA是日本首度與他國簽署涉及農業市場 開放的FTA。而對墨西哥而言,則是其與包括EU在內的 42 個國家簽署的第 11 個FTA。 墨西哥希望籍此鼓勵更多的日本公司在墨設立更多的工廠,以振興其出口加工業,以緩 解對美國的依賴和抵消因中國崛起而帶來的不利影響。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稱自貿協議將 起到擴大墨日之間貿易和投資的橋樑作用。雙方可以享受到從互設在對方國家的工廠向 中南美國家和亞洲其他國家擴大出口的便利。並表示經由設在墨西哥的工廠,日本公司 在向與墨西哥簽有自貿協議的國家出口時可享受免繳進口關稅的優惠。墨國預期生效後 3 至 10 年內將對日年出口額提高 10%, 根據協定,從墨國進口的龍舌蘭酒、綠咖啡、 酸橙(lime)、蛋、鮪魚與蝦米立即免關稅。此外,三至七年內日對墨西哥的包括香蕉(十 年)在內的大多數農產品削減進口關稅,但不包括對鳳梨、鳳梨汁、糖果、小麥和通心 粉。豬肉佔日本自墨國進口農產品的一半。由於國內農民反對開放豬肉市場,日本最初 擬將豬肉排除在FTA協商中但未獲墨國同意。而在墨西哥此後 6 年內將逐漸取消日本汽 車的進口關稅,從而使日本汽車在墨國市場上所占份額從 2004 年的 3%上升至 5%的水 平。並立即取消墨西哥本國不生產的用於汽車零件、電子產品和機械工業中的部分特殊 鋼的進口關稅。 美國目前仍是墨西哥最大的出口市場。約占墨西哥出口的近 90%。2003 年墨西哥出口總值為 1654 億美元,其中對日出口值僅為 6.058 億美元,而對美出口值為 1496 億美元。同期,墨西哥貨物進口額為 1710 億美元,自日本進口額為 76 億美元, 自美進口額為 1098 億美元。雖然墨西哥是拉美國家獲致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 最多的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第三大國,但是在過去十年裡,墨國僅佔日本海外投資的 1.3%。

日菲 EPA

日菲經濟伙伴協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是日本所簽訂的第四 個這類的協定。對日本FTA策略的最大意義是此一協定是日本對外所簽訂的第一個涉及 自然人移動的FTA,料將衝擊到日本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FTA。目前泰國與印尼已要求

(9)

日本接受開放廚師與其他專業領域的市場。5這是兩國EPA協商過程中的關鍵點。日本對 勞動市場的監控一向嚴格,但是菲國則將開放勞動市場作為其與日EPA協商的必要條

件,因為菲國是亞洲的最大勞工出口國。目前有超過10,000 名的菲籍看護員與約 16

萬名的菲籍護士在全球50 個國家工作。最後兩國在 2006 年 9 月就此達成協議,日本首

相小泉(Junichiro Koizumi)與菲國總統艾若育(Gloria Macapagal Arroyo)並藉 參加赫爾辛基(Helsinki)的亞歐高峰會(Asia-Europe Meeting)之便,簽訂EPA。 日本給予菲國 600 名看護員與 400 名護士的配額,共 1,000 名。日本可能自2007 年度 上半年開始允許菲籍看護員與護士入境。儘管表面上看來是日方的重大讓步,菲國也對 此寄予厚望,但是由於日本對此仍有相當嚴格的規定,菲國看護員與護士想要成功地進 入日本的勞務市場並非易事。如看護員必須是四年制大學或護理學院畢業,並受過看護 訓練。護士則必須畢業於護理學院,且至少有三年的工作經驗。這些菲籍看護員與護士 在入境日本後必須要經過六個月職前訓練,內容包括日語、日本法律與社會等。依據所 具備的資格,通常看護員可工作四年,而護士則為三年。若這些看護員與護士在工作的 這段時間內能通過日本政府的日文專業資格考試,他們將可無限期地延長居留。由於這 些規定相當嚴苛,菲律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勞資關係教授阿 曼德(Maragtas Amante)認為大多數的菲國看護員與護士仍會選擇北美洲或英國, 而非日本,因為他們只需使用英語工作,且可攜眷前往。 根據日菲FTA,雙邊貿易總值的 94%將為免關稅。6日本將對菲律賓進口的農產品 降低關稅,而菲國同意將對日本的鋼鐵產品與汽車分階段廢除關稅。原先日方要求菲國 取消所有日本工業產品的關稅,而菲方主張鋼鐵的關稅應排除在免稅之外。直到 2004 年 11 月日方提議菲方廢除關稅鋼鐵的關稅或分階段撤除關稅始突破僵局。同年 10 月兩 方原則上就最具爭議的自然人移動問題達成協議,日本同意接受菲國的看護員與護士在 日工作,但他們需學日語並考過日本執照後始可獲得可延長的居留證。這是日本在與新 加坡、墨西哥與馬來西亞簽署FTA後的第四個達成協議的國家。 其後,日方在汽車方面做出讓步,雙方使達成協議延後菲國對日本進口車撤除關稅 的最後期限。菲國原先稱將立即廢除 3,000cc 以上汽車的關稅,但後來則將撤廢最後期 限延至 2010 年。至於引擎在 3,000cc 以下汽車的關稅撤廢則由原先的 2010 年改為逐 漸調降至 2009 年零關稅。除商品貿易外,日菲 FTA 尚包括服務業貿易、投資、貿易便 捷措施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等。此一 EPA 預料將可分別增加日本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0.03%與菲國 GDP 的 3.03 %。 日馬 FTA 歷經五回合的協商,日本與馬來西亞在 2005 年 5 月簽署商品貿易、服務業貿易與 農業等的EPA。最初開始協商時,日本要求馬國撤除礦產品以及含括敏感的汽車工業的 工業產品的關稅,馬國則希望一些領域,尤其是汽車工業,在FTA協商時應被視為完全 免除關稅的例外,就如同日本要求將食米列為市場開放的例外一樣。7 最後,馬國同意 5

“Japan to accept 1,000 Filipino nurses, caregivers under FTA,” The Japan Times, September 12, 2006, http://search.japantimes.co.jp/cgi-bin/nb20060912a1.html

6

“Japan to accept 1,000 Filipino nurses, caregivers under FTA,” The Japan Times, September 12, 2006, http://search.japantimes.co.jp/cgi-bin/nb20060912a1.html

7http://www.nikkei.co.jp/news/keizai/20040926AT1F2202225092004.html

(10)

在 2015 年撤廢所有從日本進口車輛的關稅以及立即免除從日本進口在馬國拼裝日本車 的汽車零件以及其他不會對馬國自製的PROTON and Perodua車造成不利日本車的關稅。

此外,馬國亦將撤除用於汽車與家庭用品鋼鐵產品的關稅,8 而日本必須立即免除對馬 國芒果、山竹果、榴槤、木瓜與紅毛丹果等農產品的關稅,不過新鮮香蕉免稅的上限是 每年 1,000 噸。另一方面,兩國協議將食米、大豆與奶製品排除在免除關稅之列,並將 夾板(plywood)爭議以後再行協商。兩國同時同意繼續協商免除如投資與交通等服務業 貿易關稅之事宜。9 再者,日本承諾在未來十年給予馬國 1,000 名職工訓練的配額。 日韓 FTA 雖然早在 1998 年金大中政府一上台即向日本建議舉行FTA協商,而且日本政府也將 日韓FTA列為對外洽簽FTA的優先順位,但是遲至今日兩國仍未簽FTA,最主要原因是 政治因素的阻礙,其次才是經貿因素。日韓的FTA協商在 2003 年 12 月開始,進行了六 回合,但其後即因竹島(南韓稱獨島)領土紛爭、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歷史問題而中斷。 另一方面,南韓方面要求日本開放農產品與水產市場,而日方拒做讓步則是導致FTA協 商受阻的另一個原因。日方認為農產品與水產品貿易合起來也僅佔兩國貿易總額的 7 %。10更何況,日本自南韓進口的農產品在南韓輸日總額中還不到 1%。11南韓呼籲日本 廢棄目前的進口水產品配額制度,尤其是鯰魚與虱目魚。南韓還將兩國的紫菜紛爭訴諸 WTO爭端解決機制。12 根據南韓的估算,韓日FTA為南韓所帶來的經貿利益將遠超過南韓與智利FTA的獲 利(預估南韓出口獲利為六億六千萬美元,進口則為二億二千萬美元)。預料在短期內 將可增加南韓GDP的百分之零點四二(約四億二千四百萬美元),長期則可增添GDP百 分之三點五八(十億三千萬美元)。不過,兩國國內皆有強大的反對聲音。南韓反對者 認為FTA將會進一步惡化南韓對日的貿易逆差,而日本反對者則批評南韓的投資與勞工 環境仍不健全。據 2005 年 9 月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KIEP)一項有關資訊產品與FTA的分析報告,南韓若 與日本簽FTA,將可使GDP獲利 161 億美元、出口增加 146 億 2600 萬美元、進口成長 311 億 100 萬美元。而以IT產業言,韓日簽署FTA,短期內南韓對日貿易赤字將會激增, 而長期則對南韓有利。13另一方面,雖然兩國協議在 2005 年內簽署,但是南韓與日本FTA 協商有可能長期化,主要是因為複雜的政經因素。在經濟方面,由於日本輿論反對向南 韓開放農產品市場,日本政府因而提出「農產品例外」的主張。而南韓則內部反對對日 進一步開放製造業市場的呼聲很高。此外,南韓希望將南韓企業在北韓投資生產的產品 也享有FTA零關稅的優待,但日方則不以為然。 8 対マレーシアFTA合意、10年内に関税撤廃http://www.yomiuri.co.jp/atmoney/news/20050525it04.htm 9

“Not Enough Progress toward Free Trade ,"The Yomiuri Shimbun, May 29 , 2005,

http://www.yomiuri.co.jp/dy/editorial/20050529TDY04007.htm 10 「日韓条約:国交正常化あす40年 くすぶる戦後補償/存在感薄れる日本」,毎日新聞, 2005 年 6 月 21 日, http://www.mainichi-msn.co.jp/search/html/news/2005/06/21/20050621ddm010030096000c.html 11http://www.mainichi-msn.co.jp/keizai/seisaku/news/20050213k0000m020046000c.html 12 「日韓条約:国交正常化あす40年 くすぶる戦後補償/存在感薄れる日本」,毎日新聞, 2005 年 6 月 21 日, http://www.mainichi-msn.co.jp/search/html/news/2005/06/21/20050621ddm010030096000c.html 13 首爾經濟,2005 年 9 月 25 日, http://economy.hankooki.com/lpage/industry/200509/e2005092514180170260.htm

(11)

日澳 FTA 至於日澳FTA,澳洲是主動提議的一方,但是日本方面卻一直態度都很猶豫。主要 原因是澳洲是世界農產品出口大國,再加上日本自澳洲進口的 30%是農產品,14且澳洲 要求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而日本則力圖將農產品市場開放排除在任何FTA協商之外。 同時,日本也擔心一旦在農產品市場對澳洲讓步,美國勢必跟進,結果導致日本農業重 創。所以,在日本政府簽訂FTA的順位上澳洲幾乎排在最後幾位。2005 年 8 月日本農林 水產省大臣岩永峰一因出席五方貿易集團(The Quint Trade Group;於 1989 年成立,成 員包括美國、澳洲、歐盟、日本與加拿大)農業部長會議,在澳洲黃金海岸與澳洲農業 部長彼得‧麥高蘭(Peter McGauran)舉行會談,他表示日本政府以保護本國農業為重, 此刻並無與澳洲簽署FTA的意願。雖然是年 4 月日本首相小泉與澳洲總理霍華德曾在高 峰會上決定兩國政府將以兩年的時間進行日澳FTA可行性之研究,但是小泉仍強調兩國 FTA仍有很長的路,因為澳洲對日出口多以高關稅的牛肉、小麥和乳製品等農產品為 主,一旦撤銷或者大幅削減該類農產品之關稅稅率,將對日本本土農業產生重大衝擊, 因此日本政府很不願澳洲締結FTA,但見澳洲與中國FTA協商加速又不得不對澳洲虛以 委蛇。另一方面,澳洲反對黨也表示如果將農業排除在澳日FTA之外,將不利於澳洲農 產品的出口,兩國就沒有必要進行FTA可行性的研究。迄今日本洽簽雙邊FTA協定主要 仍以環太平洋國家為主,包括已簽定FTA的新加坡(2002 年 1 月)、墨西哥(2003 年 10 月)、已簽署FTA基本協議的菲律賓(2004 年 11 月)、完成FTA談判的馬來西亞(2005 年 4 月)與泰國(2005 年 8 月)以及正在努力恢復FTA協商的南韓、正在進行FTA談判 的印尼以及計畫進行FTA可行性研究的中國、印度與巴西等。 然而隨著中國對東協採取積極 FTA 策略,挑戰日本在東亞經濟整合的領導地位之 後,日本被迫修改其 FTA 策略以因應日益增大的中國威脅。因而使得澳洲被日本視為 制衡中國快速膨脹的戰略與政經影響力的重要伙伴之一。2005 年 12 月的東亞經濟高峰 會時,日本即提出東協加六(除中日韓外,再加上澳洲、紐西蘭與印度)的十六國東亞 經濟共同體的議案,而中國則提出東協加三。 日印 FTA 日本原先對與印度簽 FTA 的興趣並不大,但是為應付日益強大的中國,日本圖利 用印度作為制衡中國的盟友,所以小泉積極加強與印度的經貿關係,FTA 也因此成為日 本與印度強化經貿關係的工具。而為重振兩國雙邊貿易的發展,日本希望與印度簽訂全面 經濟合作協定。小泉於是與印度總理辛哈在 2006 年 7 月達成協議開始舉行含括 FTA 在 內的 EPA 的協商。 日中 FTA 儘管包括中國駐日大使王毅在內中國官員一再呼籲日本討論 FTA 協商的可能性, 但是日本則態度相當冷淡。2006 年 6 月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理事長渡邊修在北京稱現在舉 行關於建立中日自由貿易區談判的時機不成熟,等 2008 年以後中國實現加入世貿組織 的承諾後始可進行談判。此外,他同時認為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是阻礙日中自由貿易區 14 主張】豪首相来日 米国も含めた連携強化をhttp://www.sankei.co.jp/news/050420/morning/editoria.htm 8

(12)

建立的原因之一,但兩國政治關係的冷淡和國民感情的惡化則是非經貿因素障礙。此 外,日中爭逐東亞經濟整合龍頭也使雙方將彼此列為最後攤牌的對象,短期內難以在 FTA 上達成協議。 然而事實上,根據日本內閣府經濟社會綜合研究所分國別測算締結FTA後,對日本 實際經濟增長率(GDP)的拉動效果,結果發現拉動經濟效果最大的是中國,為 0.5%, 超過東協主要五國(新、馬、泰、菲、印尼)的 0.24%、墨西哥的 0.06%、新加坡的 0.002%。 該測算也指出締結FTA將增加廉價農產品進口,對國內農業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對GDP 也將產生衝擊效果。例如日美締結FTA,日本農業生產將下降 3.8%。因此綜合計算對 GDP和農業兩個方面的正負影響,日本與中國、EU、南韓締約正面效果最大。15 結論 FTA 成為日本貿易政策的主要工具的形成過程中 NAFTA 對日貿易的負面衝擊是日 本政府被迫在商界的壓力下改變傳統的推動構建多邊貿易機制的作法,改採 WTO、RTA 與 FTA 並存的多層次貿易政策。其後,中國對東協 FTA 提議則是另一個迫使日本改變 消極與被動 FTA 策略,轉而一再修改其 FTA 的策略,並積極對亞洲國家推銷其東亞經 濟體的概念,但迄今已為時晚矣,中國已取得戰略優勢,主要原因是卡在日本不願開放 農產品市場。不過,由於東亞經濟整合的範圍因中國的積極 FTA 策略以及其他亞洲經濟 體多採取相互締結 FTA 以抗衡中國日益激增政經影響力而擴大到含括澳、紐、印度在內 的十六國經濟區塊,且已成為大勢所趨。我國宜一方面改善與中國的政經關係以減少被 邊緣化的危機的同時,宜積極與美國、日本與亞洲其他經濟體洽簽 FTA,尤其是台美 FTA 的成功將會成為我國突破被邊緣化的關鍵,因為日本、澳洲、印度與南韓等國都視 美國為馬首是瞻。 三、 計畫成果自評 本計劃係分別從日本國家利益的角度探討該國 FTA 成為日本貿易政策主流的演 變、現階段 FTA 策略推進近況。經過一年研究後此報告僅可算兩者關係的概觀,有待後 續長期觀察驗證與深入研究。 四、 參考文獻 重要參考文獻 z 英文書目

Hidetaka Yoshimatsu, “Japan’s Keidanren and Free Trade Agreement,” Asian Survey, Vol. 45, No.1, 2005, p. . z Colignon, Richard and Usui, Chikako,” The Resilience of Japan's Iron Triangle,” Asian Survey,

Vol.41, No. 5, 2001, pp. 865 – 895.

z Katada, Saori N.,” Japan's Two-Track Aid Approach: The Forces behind Competing Triads,”

Asian Survey, Vol. 42, No.2, 2002, pp. 320 – 342.

Kimura, Fukunari, “Construction of FTA Networks in East Asia,” Japa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7, No. 3, Fall 2003, pp. 168- 184.

z Lincoln, Edward J.,” Japan in 2001: A Depressing Year,” Asian Survey, Vol.42, No.1, 2002, pp.67 – 80.

15

「日本內閣府為制定FTA談判戰略按國別測算FTA對日本經濟拉動的效果同中國締約效果最大」, 日本

(13)

z ---,” Japan in 2000 The Year that Could Have Been but Was Not,” Asian Survey, Vol,41, NO 1, 2001, pp.49 – 60. (2).日文書目 z 宗像直子:〈日本の FTA 戦略 〉,添谷芳秀、田所昌幸編:《日本の東アジア構想 現 代東アジアと日本》(東京: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2004 年)。 z 山影進:《東アジア地域主義と日本外交》(: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年)。 z 大矢根聡:〈日本の政策転換と地域構想〉《国際問題》,No.528,2004 年 3 月,頁 52-66。 z 山田俊男:〈WTO/FTA と世界・日本の農業-公正な貿易ルールの確立に向けて〉 《国際問題》,No.532,2004 年 7 月,頁 47-60。 z 浦田秀次郎:〈なぜ北アジア FTA なのか-加盟で得る利益、非加盟で被る不利益〉 《外交フォ-ラム》,2003 年 3 月,頁 26-31。 z 鈴木庸一:〈WTO 新ラウンドと日本の戦略〉《外交フォ-ラム》,2003 年 3 月,頁 32-37。 z 吉野文雄:〈日本の FTA 戦略:アジアの視点から〉《海外事情》,2004 年 4 月,頁 76-91。 z 柳原透:〈日本の「FTA 戦略」と「官邸主導外交」〉《海外事情》,2004 年 4 月, 頁 92-107。 z 木村福成:〈東アジアにおける FTA ネットワークの構築と日本〉《国際問題》, No.516,2003 年 3 月,頁 35-49。 z 浦田秀次郎、山田俊男、島上清明、宮川真喜雄:〈アジア経済を再生させるため に-日 ASEAN 経済協力の可能性〉《外交フォ-ラム》,2004年1月,頁 30-39。 z 山影進:〈グローバリズムとナショナリズムの狭間で・脆弱な東南アジア諸国の 生き残り戦略としてのASEAN〉《外交フォ-ラム》,2004年1月,頁 23-29。

z 渡邊頼純:〈WTO 新ラウンドの可能性と FTA の動向〉《国際問題》,No.532,2004

年 7 月,頁 2-17。 z 堤雅彥:〈WTO/FTA と日本経済の再編成〉《国際問題》,No.532,2004 年 7 月, 頁 32-45。 z 木村福成:〈東アジアにおける FTA 形成の動き期待と懸念〉《世界経済評論》, Vol.46,No.10,2002 年 10 月,頁 6-9。 10

(1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Genre – animal stories but even the stories have animals as main characters the contents are actually realistic..  Curious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CM or APSM as appropriate,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special school/special school with

Recycling Techniques are Available to Address Specific Pavement Distress and/or Pavement Structural Requirement.. Introduction to Asphalt Introduction

Using this formalism we derive an exact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partition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grav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string coupling constant that governs the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space, this paper only deals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by referring to the `sutras` and

Due to upward adjustment of the fuel clause of electricity charges, rising prices in hairdressing and beauty services; fish, shellfish and other seafood, the indices of Rent and

Due to rising prices in fresh vegetables, fish and other seafood, fruit and the price increase in eggs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bird flu found in the neighbouring areas, coupled with

A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supports redundant, self-recovering, highly scalable programming models that allow workloads to highly scalable programming models that allow workloads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