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地方派系研究中訪談法的運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地方派系研究中訪談法的運用"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台灣地方派系研究中訪談法的運用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計 執 執. 畫 畫 行 行. 類 編 期 單. 別 號 間 位. : 個別型 : NSC 95-2414-H-004-049: 95 年 08 月 01 日至 96 年 07 月 31 日 :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高永光 計畫參與人員: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郭中玲.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31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台灣地方派系研究中訪談法的運用.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5-2414-H-004-049- 執行期間:95 年 8 月 1 日至 96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高永光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 中. 華. 民. 國. 96. 年. 7. 月. 31. 日.

(3) 壹、前言 所有有關台灣地方派系的研究方法,在著手進行研究,特別是在蒐集資料的階段,都 必須先解決一個大前題問題,那就是:如何確定那些政治人物是屬於什麼派系。一般都使 用較寬鬆的認定方式,那就是只要在報章雜誌上曾以某某「派系」名稱加以稱呼者,就認 定該派系存在。根據這個前提,再來進行文獻蒐集、整理,清理出那些政治人物屬於什麼 派系。但這種方式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文獻資料有誤,那麼之後的所有分析在精 確度上都有所偏差,研究出來的結果其可信度如何,可想而知。尤其,大部分的研究者, 並沒有真正去比對報章雜誌的每一則報導;而是從已有的文獻,特別是已有的研究成果中 去爬梳,甚至於可以說只是去沿用而已。因此,本研究計畫是希望透過一套較確定的深度 訪談方法,用來確認台灣地方派系與派系人物的研究,都有較可靠的經驗資料可供依據, 因而有本研究計畫的提出。 貳、研究目的 台灣地方派系研究的諸多成果當中,除了部分例外,似乎多數的研究都沒有根據一份 經過經驗調查確認過後的地方派系及派系人物名單,而後所做的研究才具有可信度。因此, 能不能在每一段短時間之後,透過一套較確定的深度訪談方法,用來確認台灣地方派系與 派下人物,使後續研究都有較可靠的經驗資料可供依據,這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研究另一目的是希望能從本研究,對於派系政治人物的訪談經驗予以整理,歸納出 研究者若欲對地方派系政治人物進行訪談,做出一本可供參考與依據施作的「手冊」 (manual),讓從事台灣地方派系研究者,在訪談法的運用上,能有所依循。 參、文獻探討 一、訪談方法的討論 社會科學的研究,訪談是很重要的根據,因為依照 Michael Brener 在 1981 年的估計, 約有百分之九十的社會科學研究使用到訪談1。以文化人類學為例,訪談提供了當代非西方 社會大量可供研究的材料。即使對當前工業社會的研究,它也具有同樣地提供研究素材的 功用。所以,在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語言學、政治學、民俗學,以及口述歷史 等方面,都廣泛地使用訪談2 不過,在社會研究的著作中,提到訪談,多數都是引用 Charles Booth 的著作。Booth 曾在 1886 年以訪談法,研究倫敦人民整體的經濟和社會條件。Booth 的研究結果在稍後出 版。之後學界有相當多的人,都仿效 Booth 使用訪談法,研究倫敦以外的城市。在美國也 是如此,1896 年,在承認 Booth 所使用的方法下,美國社會學者 W. E. B. Du Bois 研究費城 1. M. Brener,“Patterns of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Research Interview”, in his edited book titled , Social Method and Social Life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1981 , pp.115-158 2 Charler L. Briggs, Learning How To Ask: A Sociolinguistic Appraisal at the Role of the Interview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6 , pp.1-2. 1.

(4) (Philadelphia)的黑人人口。其後又有 R. S. Lynol 和 H. M. Lynd 合著的 Middle town(1929 年出版)和 1937 年他們出版 Middle Town in Transition3。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所謂的民意調查,在 20 世紀初被認為是訪談方法的一種,在美國 比較正式的被使用始自蓋洛普(George Gallup)成立美國民調中心(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ublic Opinion),也是在心理學和社會學用的較多。1920 年代,社會科學學界對於態度 (attitude)的研究與衡量,蔚為時潮。其中芝加哥大學的 Robert Park 因為研究芝加哥的社 區而被譽為芝加哥學派。雖然芝加哥學派在從事民族誌學研究上,因重視“ 第一手描述性研 究” (first hand descriptive studies) ,但似乎欠缺現在民族誌學的分析要素。他們在研究上仍 以一連串的觀察(observation) ,個人文件(personal documents) ,和非正式的訪談(informal interview)為主。其中又特別以 F. M. Thrasher 對於幫派研究所從事的 1300 多個質化訪談, 令人側目 4。同時期還有研究遊民的 N. Anderson,他的研究也是也是依賴大量的非正式深 度訪談5。 但是,1950 年代及 1960 年代,在社會民族誌的研究上,過去自 Booth 以來所偏好的 質化方面的訪談,逐漸被量化調查研究所取代。其中尤其是美國軍人的研究,由 Samuel Stouffer 所主持,美國當時的 50 萬軍人,都接受面訪式的問卷調查,最後呈現四冊的煌煌 巨著。其中兩冊即由 Samuel Stouffer 所完成,標題為“ t heAme r i c a nSol i de r ” ,成為往後 30 年有系統地調查研究的依據。 二次大戰後,重視數量調查的這些學者,如 Robert Merton , P. F. Lazarsfeld , Harry Field,但是,也有持不同意見者如 Herbert Blumber , C. W. Mills , Arthur Schesinger , Jr. 和 Pitirin Sorokin 等人。不過,量化調查研究仍為主流,尤其在 Lazarsfeld 當選美國社會學協 會(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後,其勢更是銳不可擋。儘管如此,質化研 究訪談(qualitative interviewing)仍然被採行,不過,都強調其數量化的做法,如參與觀察 法,場域理論(Grounded Theory〉 ,社會行動研究(Social Action〉 。但是,也有勇於反潮流 仍堅持使用質化訪談,例如 Jack Douglas 堅持一對一之下,可持續多日的訪談;以及 James Spradley 在民族誌學上主張訪談的持續性。 其實,1980 年代以來後現代人種誌學(ethnographers)所研究,在訪談方法的運用上, 有更嚴謹的發展,例如有關訪談的道德問題,訪談者的角色控制,分析被訪談者的聲調與 感情,訪談者與受訪者之間的關係,性別研究(gender research)上的訪談特性,使質化訪 談在社會科學研究上,仍繼續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台灣地方派系研究運用訪談法的文獻回顧 台灣地方派系的研究起源相當早,民國 59 年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第七屆台中市議會 之研究」 ,應該是最早的學術論文。陳陽德的論文除採用問卷調查之外,尚使用訪談法。但 對於訪談設計的內容,則沒有觸及。例如在訪談對象上,陳陽德的對象選擇包括市議員 31 3. 關於訪談法使用的歷史,可以參考 J. M. Converse , Survey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Roots and Emergence 1890-1960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本文撰述,大都參考自 Andrea Fonta and James H. Frey , “ I nt e r v i e wi ng : Th eAr tofSc i e n c e ”,i nNor ma nK.De n z i na n dYv onn aS.Li n c ol n,e 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Sage Publication , Inc.,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er , 1994 , pp.362-363. 4 F. M. Thrasher , The Gang:A Study of 1,313 Gangs in Chicago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7. 5 N. Anderson , The Hobo: The Sociology of the Homeless M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23. 2.

(5) 位,黨務工作人員 6 位,市府官員連同市長共 8 位,記者 3 位,議會秘書室人員共 5 位, 省議員 1 位,及前林市長金標,另外再加上市民十多位以上。這些對象選擇的依據或理論 依據是什麼?陳陽德沒有加以討論。同時,陳之論文述及地方派系,何以不以派系人物為 訪談對象,也沒有解釋。不過,陳的論文卻在訪談的技術,策略層面上做了很多描述,頗 為可惜的是,並沒有將之系統化: (一)陳陽德採用了建立內應人員或與受訪者熟悉的內部消息提供者,陳稱之為「調查工 作據點」,此即筆者在前面提到的內應(informant)。 (二)訪談的實際困難,如議員爽約、不接受訪談,對訪談者不信任。 (三)陳陽德採取的訪談是併用有結構的訪談及半結構的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後者另一說法是有結構的開放式訪談,把事先準備好的題目記在心中,以聊天的方 式,鬆弛受訪者的警戒及不信任感,以便獲得最真實的材料。 (四)訪談者應具備謙虛、誠懇、堅定、耐心的態度,以及因勢利導應變的適應能力。6 目前在台灣大學任教的趙永茂,於民國 66 年 5 月完成的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台灣 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關係之研究--一階段及三個代表性個案之分析」 。趙永茂的研究,併 用了訪談,觀察與問卷調查。但是,在訪談這部分的研究設計只在第一章的第一節的第二 項中提到,該項之項名還是「理論架構之形成」 ,而訪談對象之選擇,則是在「先擬就研究 設計初稿,然後有計劃訪求對整個台灣政情有充分了解及對區域或地區性地方基層狀況有 心得之人士,遍及可能性之資料與對話。並將各種問題記於卡片,加以研究,思考、比較、 印証、分類,以便決定研究對象,並選定研究樣本(sample)。」7趙教授該研究之樣本共 45 人,訪問次數總計達 91 次。而受訪對象包括: (一)縣、鄉、鎮長等,民選公職人員,屬行政職位者。 (二)省議員、鄉鎮民代表會、主席及代表,屬民選民意代表,以及包括村長係民選基層 自治人員。 (三)省政府、縣政府及鄉政府內部公務人員。包括縣政府、縣議會、代表會內之秘書、 專員,以及課長、課員等基層公務人員。 (四)準官方團體如農會、水利會之行政人員。 (五)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地方民眾服務站之工作人員。 (六)一般工、農、商民眾,中學校長、教員及報社記者。 趙永茂上述訪談對象的取樣,分佈的面十分廣,顯示作者是有意識地瞭解訪談對象的 代表性。但為何不直接以派系屬性作為選擇訪談對象的標準,反而以政府機關及民意機關 之民選公職人員及長官為主,作者並沒有刻意加以解釋。至於選擇那一種訪談的方式、訪 談的結構、策略、訪問者的注意事項,則都沒有加以說明。當然,以當時台灣尚屬於戒嚴 體制之下,言論自由的嚴格尺度,作者能成功的訪談 45 人,相當不容易。 與 66 年趙永茂之碩士論文,同時完成的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紀俊臣所撰之「瑞竹地 區的領導系統與權力結構」 (66 年 6 月),雖也做了訪談,但該論文係以問卷調查為主,訪 談方法運用,作者似乎並非是在具有方法論上的自覺意識下,所進行的研究方法。紀俊臣. 6. 陳陽德,第七屆台中市議會之研究,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59 年 6 月,頁 A11-12。 趙永茂,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關係之研究一般性和三個代表性個案之分析,台北:台大政研所碩士論 文,66 年 5 月,頁 3-4。 3 7.

(6) 所訪談的對象有 3 類: (一)首要領導人。 (二)主要領導人。 (三)次要領導人。作者雖然 沒有明白說明如何確定首要、主要、次要領導人,但仍籠統地以綜合聲望法、職位法、決 策法及個案法等四種方法,來確定社區領導系統及權力結構,是相當不錯的嘗試。不過, 紀俊臣的論文,基本上是對社區權力結構及系統的研究,並非對地方派系的直接探討。8但 稍後政大政治研究所陳陽德的博士論文「台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9雖然在第七 章討論到派系,但該論文並沒有從事訪談。 從民國 70 年代以後,台灣內部氣氛逐漸開放,研究地方派系的論文紛紛出現。但是, 大多數採用訪談法對地方派系的研究,對於運用此方法的一些規則,仍都不是十分嚴謹。 但其中也有對於調查法的運用,認真的進行研究設計。 這些比較上嚴謹使用訪談法的論著,例如民國 76 年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蔡明 惠所撰的「現行台灣地方自治實施下地方權力結構-河口地方派系個案分析」碩士論文。 蔡明惠所採取的調查法是在受訪者基本背景資料和事實經驗問題上,盡量以結構式問卷進 行訪問。但是,因派系問題的因素複雜,且常涉及受訪者個人隱私,情感性態度與行為, 同時為了要得到受訪者以回憶方式報導過去發生的事件之真確性,主要仍以開放式的深入 訪談進行調查。10 在選擇訪談對象上,蔡明惠使用 Robert G. Burgess 的「判斷取樣」方法,選擇河口鎮 現任里長、鎮民代表、縣議員、鎮長及民間自治團體(如農、漁、水利會)之理事長、會 長、總幹事等,希望他們是訪談的對象。然後參考河口鎮民政課的人民團體組織登記,將 該鎮的重要人民團體組織列出,配合政府機構,再找出各機關組織之領導人;同時參考熟 悉地方人物的報導人(此即前所提到的 informant) ,提出上述人選以外的「假定地方重要人 物」,構成最後的參考人選名單。蔡明惠所建議的名單數原為 78 人,但又問受訪者,請他 們再增添他們認為河口鎮在名單之外,具有影響力的人,結果總人數達 84 人。不過,最後 完成訪問的人數是里長 28 人、鎮民代表 14 人及具有影響力人物 22 人。成功受訪的人數達 64 人,訪問的成功率很高。11 最後,值得一題的是,陳東升教授在進行派系的研究計畫後,其研究成果出版成書, 書名為「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12該研究採取的訪談活 動頗值參考: (一)採取「梯次型地盤經營」方式,進行田野訪問。先由一位小組成員,長期固定在一 個地點進行深入訪談。先選擇一個個案開始訪問,建立起人脈關係,直到這一個定點順利 完成一部份訪問,再進行第二個定點的田野調查工作。此時,已經完成部分訪談的其他定 點的,有經驗的訪談工作成員,可以水平協助正要進行新定點訪談的田野工作。這種梯次 型地盤經營,陳東升認為「在一個地點的演練,可以訓練小組成員訪問、資料收集的必要 技巧,對於未來一個人負責一個研究地點的能力養成是很重要的。」 (二)採取前述的資料提供人(informant)方式,再利用滾雪球方法,由受訪者介紹一些. 8. 紀俊臣,瑞竹地區領導系統與權力結構,台北: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民國 66 年 6 月,頁 7。 陳陽德,台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台北:政大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67 年 1 月。 10 蔡明惠,現行台灣地方自治實施下之地方權力結構—河口地方派系個案分析,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 所碩士論文,民國 76 年,頁 4。 11 同上注,所揭書,頁 42-44。 12 陳東升,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巨流圖書,1999 年 5 月。 4 9.

(7) 與研究主題有關的地方人物。 (三)以受訪者生活經驗所發生的過程(生命史)為主軸,由其陳述,不是以研究者的問 題來片面切割受訪者的記憶。 (四)同一地點,同一對象受訪者的多次訪問。 (五)非正式拜訪與正式訪談並用。13 肆、研究方法 本研究探討訪談法在台灣地方派系研究中的運用,採用兩種方法: (一)行動研究法, (二)訪談法。現說明如下: 行動研究法是「讓被研究者參與到研究的過程之中,研究者通過自身的體驗以及與被 研究者共同行動來瞭解自身及其對方的關係,通過合作性的研究和評估達到對世界的理 解。」14本研究先以第六屆立法委員為研究對象,希望把具派系背景或屬性的立委都轉變成 參與研究者。由他們來訴說別人的派系,和自己的派系,透過他們來了解自己派系中的人 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自己派系與他派系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其次,則主要是運用訪談法。本研究之訪談法的使用,兼採結構式與無結構式的訪談。 本研究以立法委員為對象,深度訪談施作兩次。第一次希望是以無結構式的訪談為主。但 主題緊扣在受訪立委暢談自己的派系,與自己縣內其他派系,派系中的人物則由申請人擬 具該縣擔任立委、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長及鄉鎮民代表主席,農會、漁會、水利會幹 部名單,由受訪者將這些名單所屬之派系予以勾出。第二次,則以有結構式的訪談為主。 經過第一次的訪談,將訪談內容整理出來,比對同縣市但不同派系屬性委員的訪談內容。 將相同的內容部分及相異部分,分別列出,而以相同部分和相異部分作為訪談時之主要內 容,分別向第二次受訪委員進行詢問及確認。 伍、結果與討論 根據上述研究程序,本研究將第六屆立法委員派系屬性整理如下表。 2004 年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區域)地方派系參選統計表 縣市 基隆市 台北縣. 13. 地方派系. 候選人. 得票數. 政黨. 當選與否. 陳派. 徐少萍. 36,073. 國民黨. 是. 謝派. 謝國樑. 52,840. 親民黨. 是. 鶯歌余派. 李嘉進. 49,955. 國民黨. 是. 板橋鄭派. 吳清池. 35,225. 親民黨. 是. 板橋劉派. 林鴻池. 54,000. 國民黨. 是. 三重幫. 朱俊曉. 48,874. 國民黨. 是. 新莊國治派. 蔡家福. 34,486. 國民黨. 是. 同上註,所揭書,頁 7-8。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頁 618。台北:五南,民 91。 5. 14.

(8) 李顯榮. 44,442. 國民黨. 是. 鄭余鎮. 995. 無黨聯盟. 否. 新店羅派. 羅明才. 45,395. 國民黨. 是. 新店鄭派. 鄭三元. 31,290. 親民黨. 否. 趙永清. 47,618. 民進黨. 是. 張慶忠. 44,136. 國民黨. 是. 洪秀柱. 57,389. 國民黨. 是. 林德福. 41,210. 親民黨. 是. 黃適卓. 36,431. 台聯黨. 是. 朱鳳芝. 50,488. 國民黨. 是. 吳志揚. 51,225. 國民黨. 是. 彭添富. 37,549. 民進黨. 是. 彭紹瑾. 48,192. 民進黨. 是. 邱派. 邱垂貞. 29,962. 民進黨. 否. 徐派. 陳根德. 44,763. 國民黨. 是. 黃派. 邱創良. 15,689. 無黨聯盟. 否. 許派. 李鎮楠. 40,513. 民進黨. 是. 新竹縣. 宋派. 邱鏡淳. 39,626. 國民黨. 是. 新竹市. 客派. 呂學樟. 31,507. 親民黨. 是. 老黃派. 何智輝. 50,070. 國民黨. 是. 新黃派. 徐耀昌. 44,315. 親民黨. 是. 劉政鴻. 53,123. 國民黨. 是. 陳超明. 38,839. 民進黨. 否. 楊瓊櫻. 43,134. 國民黨. 是. 劉銓忠. 59,663. 國民黨. 是. 紀國棟. 43,617. 國民黨. 是. 顏清標. 46,111. 無黨聯盟. 是. 王戴春滿. 23,009. 台聯. 否. 楊派. 楊天生. 28,910. 無. 否. 賴派. 沈智慧. 34,726. 親民黨. 是. 張派. 盧秀燕. 50,944. 國民黨. 是. 何派. 何敏豪. 34,565. 台聯. 是. 舊派. 陳志彬. 30,914. 親民黨. 是. 新派. 陳啟吉. 29,448. 台聯. 否. 林派. 林民政. 6,517. 無. 否. 縣長派. 林耘生. 31,188. 民. 是. 彭派. 彭百志. 3,146. 無. 否. 紅派. 邱創進. 35,112. 民進黨. 是. 新莊聯合派. 中和林江派 永和大陳派 台北市. 黃派(桃園) 吳派 彭張派. 桃園縣. 苗栗縣. 小劉派 紅派 台中縣. 台中市. 南投縣. 彰化縣. 黑派. 6.

(9) 黃文玲. 14,896. 無. 否. 陳杰. 48,478. 國民黨. 是. 謝章捷. 34,723. 親民黨. 否. 林滄敏. 60,355. 國民黨. 是. 陳朝容. 39,644. 親民黨. 是. 陳煥林. 31,588. 無. 否. 許舒博. 39,233. 國民黨. 是. 曾蔡美佐. 20,310. 無. 否. 侯惠仙. 18,021. 國民黨. 否. 林明義. 6,256. 無黨聯盟. 否. 陳憲中. 34,226. 民進黨. 是. 張派. 張麗善. 51,436. 無. 是. 林派. 張碩文. 42,221. 國. 有. 李清圳. 7,407. 親民黨. 否. 翁重鈞. 66,425. 國民黨. 是. 簡泰河. 6,152. 國民黨. 否. 張花冠. 37,281. 民進黨. 是. 陳明仁. 8,737. 無. 否. 黃敏惠. 47,308. 國民黨. 是. 洪玉欽. 43,972. 國民黨. 是. 宋煦光. 28,743. 國民黨. 否. 李和順. 48,634. 無. 是. 李錚玲. 205,062. 親民黨. 否. 謝堯政. 5,800. 無. 否. 林南生. 36,930. 國民黨. 是. 蘇南成. 7,249. 無. 否. 蔡黃派. 唐碧娥. 51,422. 民進黨. 是. 張施派. 施治明. 14,093. 無黨聯盟. 否. 高派. 高思博. 44,004. 親民黨. 是. 吳光訓. 56,467. 國民黨. 是. 鐘紹和. 36,405. 親民黨. 是. 余政道. 33,965. 民進黨. 是. 徐志明. 34,366. 民進黨. 是. 王金雄. 4,780. 無. 否. 陳啟煜. 53,848. 民進黨. 是. 顏文章. 60,522. 民進黨. 是. 紅派. 林益世. 69,115. 國民黨. 是. 台南派. 李復興. 42,538. 國民黨. 是. 白派. 許派. 雲林縣. 廖派. 黃派 嘉義縣 林派 嘉義市. 台南縣. 黃派. 海派. 山派 施林派 台南市. 白派. 高雄縣. 高雄市. 黑派. 7.

(10) 郭玟成. 33,033. 民進黨. 是. 蔡媽福. 1,561. 無黨聯盟. 否. 郭金生. 1,024. 無. 否. 在地王派. 張榮顯. 5,583. 無. 否. 在地朱派. 朱挺介. 11,373. 無. 否. 廖婉汝. 50,923. 國民黨. 是. 林淵熙. 11,245. 親民黨. 否. 伍錦霖. 64,425. 國民黨. 是. 陳金德. 39,331. 民進黨. 是. 張川田. 59,585. 民進黨. 是. 許派. 林建榮. 52,533. 國民黨. 是. 花蓮縣. 閩派. 王廷升. 22,699. 無黨聯盟. 否. 澎湖縣. 議長派. 林炳坤. 22,650. 無黨聯盟. 是. 總額. 62. 96. 3605801. 嘉義派. 屏東縣. 林派. 縣長派. 宜蘭縣. 2004 年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不分區)地方派系參選統計表 政黨. 地區. 派系. 候選人. 當選否. 國民黨. 台北縣. 新店農會派. 劉盛良. 是. 國民黨. 高雄縣. 白派. 王金平. 是. 國民黨. 高雄市. 高雄陳派. 黃昭順. 是. 國民黨. 屏東縣. 張派. 曾永權. 是. 親民黨. 高雄縣. 白派. 鐘榮吉. 是. 親民黨. 基隆市. 蘇張派. 劉文雄. 是. 無黨團結聯盟. 台中縣. 黑派. 陳傑儒. 否. 台聯黨. 台北縣. 五股林派. 林志嘉. 否. 民進黨. 花蓮縣. 陳派. 陳瑩. 否. 有關地方派系及人物之確認,雖經兩階段的訪談,但仍不能說百分之百的確定。這是 一方面因為環境結構因素,不僅是部分派系政治人物以較隱晦的態度來談論派系;另一方 面是因為地方政治生態的變遷太快,台灣幾乎每年都有選舉,而即將施行的單一選區兩票 制,有可能再度對派系的化分化合產生重大影響。 本研究在訪談設計上,主要仍採取一對一,以及面對面的方式,利用時間先後,來交 叉比對被訪談者所說出來的內容正確性。但經過訪談,發覺也許有第三者在場時,可能會 有不同的訪談結果的出現。因此,我們也嘗試讓第三者在場,例如立委辦公室主任,以及 有時恰巧會碰到來自立委選區的政治人物,一起面談的結果,內容反而更豐富。這是根據 Norman M. Bradburn 和 Seymour Sudman 在他們合著的 Improving Interview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Design (Jossey-Bass Publishers, S.F., Washington, London, 1981),在其第八章所 建議的方法。個人認為這是一種新的面訪方法的嘗試,尤其可以運用在地方派系的研究中。 8.

(11) 陸、計畫成果自評 一、本研究之結果,大致吻合預期之研究成果,也印證了本研究的設計,此即第一次 訪談與第二次訪談,在所獲得的內容上有所差異。當然,這種差異性,若依照前述 Bradburn 和 Sudman 的著作,進行量化分析,對於訪談方法用在派系研究上的學術價值會更加提高, 同時,這種量化分析結果將會很適合發表在學術期刊上。 二、本研究一如預期,於其兩次訪談內容中,無論在訪談設計、訪談方法、面談技巧, 以及抓住每一個受訪者在陳述一個事件時,運用:空間、行動者、活動、主題、行為、事 件、時間、目標及感受,可以框架住以往受訪者天馬行空式的回答。因此,未來將這些經 驗整理出來,出版成冊,將會對面訪方法及派系研究兩方面的研究者,提供很大的助益。. 柒、參考文獻 研究方法部分 一、專書: 巴傑特(Deborah K. Padgett) 2000 『社會研究方法 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 王芝芝 譯 1997 『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台北:遠流。 王金永等譯,Padgett 著 2000 『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王雅各 2004 『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史特勞斯(Anselm Strauss) 2001 『質性研究入門 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史特勞斯(Anselm Strauss) 2003 『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伍寇特(Harry F. Wolcott) 1998 『質性研究寫作』,台北:五南。 任森(Jensen Klaus Bruhn) 1996 『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2005 『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 質性與量化方法論』,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克萊布特利(Benjamin F. Crabtree) 2002 『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林振春 1992 『社會調查』,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波雅齊斯(Richard E. Boyatzis) 9.

(12) 2005 『質性研究分析 如何透視質性資料』,台北:五南。 保羅‧湯姆遜 1999 『過去的聲音 口述歷史』,台北:正港資訊文化。 南華大學社會所 2003 『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會所。 2004 『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高雄市:復文圖書。 2005 『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 政治大學學術研究與合作委員會 2004 『質性研究方法導論』,台北:政治大學。 洛弗蘭(John Lofland) 2005 『質性研究法 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創新』,台北:湯姆生出版學富文化發行。 胡幼慧 1996 『焦點談體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223-237,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紐蔓(W. Lawrence Neuman) 2000 『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紅葉文化。 高敬文 1996 『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廣之 陳恆 2003 『口述史學』,台北:揚智文化。 梁妃儀 洪德仁 蔡篤堅 2003 『協助社群認同發展的口述歷史實踐—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操作手冊』 ,台北:唐山出 版社。 陳瑛 譯 2003 『口述歷史』,台北:播種者文化。 彭區(Keith F. Punch) 2001 『質化研究設計 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游鑑明 2002 『傾聽她們的聲音 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縣新店市:左岸 文化。 黃煜文 譯 2004 『如何做好口述歷史』,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楊祥銀 2004 『口述史學』,台北:揚智文化。 2004 『與歷史對話—口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新華書店。 歐素汝譯,Stewart & Shamdasani 著 2000 『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文化事業公司。 潘淑滿 1997 『質性研究 理論與應用』,台北:巨流。 10.

(13) 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鄭美華 2004 『文化行政與藝術管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邁克斯威爾(Josehp A. Maxwell) 2002 『當代社會研究法 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 邁爾斯(Miles Matthew B.) 2005 『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北:雙葉書廊。 韓培爾 1998 『社會科學方法論 質化與量化 Q&A』,台北:風雲論壇。 簡森(Jensen Klaus B.) 1996 『大眾傳播研究方法 質化取向』,台北:五南。 二、期刊部分 Koksmohr, Rainer 2001 「質性方法中的參照推論分析:傳記研究之案例分析」 , 『應用心理研究』 ,一卷二期。 王仕圖 吳慧敏 2003 「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王秀紅等 1994 「醫療行為中性騷擾的界定與預防—德懷研究」,『公共衛生』,21(1):1-13。 王素珍 鍾麗民 「訪談研究法在體育領域之運用」,『大專體育』,第 80 期。 王梅玲 2002 「焦點團體研究法的理論與應用」,『圖書與資訊學刊』,第 40 期。 王麗雪 2004 「教育研究中的菁英訪談」,『教育研究資訊』,12 卷 2 期。 石之瑜 2002 「訪談作為中國研究的方法:焦點團體訪談與深入訪談之比較」 , 『共黨問題研究』, 28 卷 9 期。 成令方 2000 「質性研究工作坊系列二:訪談法(2)」,『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 56 期。 2004 「口述史/訪談與性別研究」,『當代』,第 202 期。 江文瑜 1996 「口述史法」 ,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胡幼慧主編,台北: 巨流。 呂芳上 「關於口述歷史二三事」,『近代中國』,第 149 期。 呂芳上 吳淑瑛 「口述歷史在台灣的發展:背景、演變與檢討—以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為例的討 論」,『近代中國』,第 149 期。 11.

(14) 宋文娟 2001, 〈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研究領域之應用〉 , 《醫務管理期刊》 , 2(2):11-20。 汪文聖 2001 「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 , 『應用心理研究』 ,一卷二期。 林本炫 王宏仁 莊豐吉 200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訪談錄音與謄槁工具的裝置」,『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 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林佩儀 2001「質化研究訪談經驗整理」,『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 58 期。 林金定 2005 「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第六期。 林珊如 2004 「台灣地區國小鄉土教育教師資訊需求與搜尋行為之探討:質的訪談」,『圖書館學 與資訊科學』,30 卷 2 期。 林美容 2002 「計程車司機訪談錄 運匠心聲」,『七星農田水利』,第一卷。 林振春 1997,〈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德惠法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43-82。 胡彗嫈 1998 「焦點團體法對促進社會工作專業研究實務性之探究」 , 『社區發展季刊』 ,第 81 期。 倪鳴香 2004 「敘述訪談與傳記研究」,『教育研究月刊』,第 118 期。 翁秀琪 2000 「多元典範下傳播研究方法的省思:從口述歷史在傳播研究中的應用談起」,『新聞 學研究』,第 63 期。 高博銓 2002 「教育研究法:焦點團體訪談法」,『教育研究月刊』,第 103 期。 張中訓 2001 「口述歷史理論與實務初探—以臨溪社區錄音訪談為例」 , 『東吳歷史學 報』, 第六期。 張芬芬 2002 「質性研究中引出結論的技術」 , 『初等教育學刊』 ,一卷二期。2002 「質性研究的 評鑑規準:各派主張與發展趨勢」,『初等教育學刊』,第八期。 張景然 2000「是質非量,是量非質:研究者在質化研究的主體性」,『輔導季刊』,一卷二期。 張維安 2001 「文字模式線上訪談的特質及其限制」,『資訊社會研究』,第一期。 許雪姬 12.

(15) 「近年來台灣口述史的評估與反省」,『近代中國』,第 149 期。 陳介英 2005 「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 , 『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嘉義縣:南華大 學教社所。 陳歆華、陳孝平 1999, 〈全民健保各項改革議題評析—以德菲法專家意見調查為基礎〉 , 《台大社工學刊》 ,2: 35-75。 陳昞麟 2000「社會科學質化研究之紮根理論實施程序及實例之介紹」,『勤益學報』,一卷二期。 傅大為 2004 「誰會是誰的工具?口述史、女性主義與阿媽的故事」,『當代』,第 202 期。 曾文志 2003「線上焦點團體的發展、應用與未來」,『慈濟通識教育學刊』,第六期。 游清鑫 2002 「政黨認同與政黨形象:面訪與焦點團體訪談的結合」,『選舉研究』,九卷二期。 黃振家 1996「質化研究的邏輯、目的及執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黃淑清 1998 「以方法論的觀點還看深度訪談研究法」,『輔導季刊』,345 卷 1 期。 黃煥榮 1999「立法委員與助理互動關係初探—質化研究方法之應用」 , 『立法院院聞』 ,一卷一期。 楊長苓 1999「質性研究工作坊系列一:訪談法」,『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 56 期。 管貴貞 2005 「詮釋學方法在質性研究中之探究」,『輔導季刊』,第九期。 趙庭輝 「質化閱聽眾分析的另類取向—口述歷史訪談」,『當代』,第 193 期。 趙淑美 2002 「訪談法作為探討個人生涯發展的方法學考量—在一次訪談中的反省」,『輔導季 刊』,38 卷 3 期。 劉世閔 2004 「質性研究的立場問題」,『教育研究』,第三期。 歐陽瑩 整理 2002 「傾聽她們的聲音—談女性口述歷史」,2002 年 8 月 28 日於女書店之座談會。 蔣斌 1996 「口述歷史的舞台」 ,1997 年 6 月 6.7 日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之「文化展演與 人類學研討會」。 蔡篤堅 「多元主體地位的行塑與追尋—1990 年代台灣口述歷史的趨勢探索」,第 115 期。 13.

(16) 鄭夙芬 2005 「焦點團體研究法的理論與應用」,『選舉研究』,第五期。 鄭霖 2003 「整合質化與量化研究之省思」,『教育學苑』,第三期。 盧立卿、余雅萍、李蕙蓉 「以焦點團訪談探討營養諮詢現況及需求—以痛風為例」,29 卷 4 期。 謝臥龍 1997 〈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14-28。 鍾聖校 2003 「質性研究資料處理的舊曲及新調—巢狀方格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教育 類』,第三期。 瞿海源 「訪員背景及人格特質對問卷訪談的影響」 ,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10 卷 2 期。 簡正鎰 2005 「進行質性訪談研究有關倫理議題之探討」,『輔導季刊』,41 卷 1 期。 三、英文部分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 N. 1923 The Hobo: The Sociology of the Homeless M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gdan, R. C. & S. K. Biklen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Company. Bradburn, N. M. and Seymour Sudman. 1979 Improving Interview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Design, California: Jossey-Bass Inc. Brener, M. 1981 “ Pa t t e r nsofSoc i a lSt r uc t ur ei nt heRe s e a r c hI nt e r vi e w” ,i nhi se di t e dbookt i t l e d,Social Method and Social Life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Briggs, Charler L. 1986 Learning How to Ask: A Sociolinguistic Appraisal at the Role of the Interview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ey, M. A. 1994.“TheGr oupEf f e c ti nFoc usGr ou ps :Planning, Implementing, and Interpreting Focus Gr oupRe s e a r c h. ”I nMor s e ,J .M. ( e d. ) .Critical 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onverse, J. M. and H. Schuman 1974 Conversations at Random Survey Research as Interviewers See it, New York: John Wiley. Fonta, Andrea and James H. Frey 1994 “ I nt e r v i e wi ng :TheAr tofSc i e nc e ”,i nNor ma nK.De nz i na ndYvonnaS.Li nc ol n,e ds, 14.

(17)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Sage Publication , Inc.,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er. Gorden, Raymond L. 1969 lnterviewing: Strategy, Technigues, and Tactics, Homewood, Ill : Dorsey Press Kuhn, Thomas S. 1976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Kuisel, Richard F. Lofland, John 1971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 Belmont ,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 Inc. Stewart, D. W. and P. N. Shamdasani 1990. Focus Group:Theory and Practice. Newbury Park, CA:Sage. Sullivan, Harry Stack 1954 The Psychiatric Interview,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Thrasher, F. M. 1927 The Gang:A Study of 1,313 Gangs in Chicago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

(18) 地方派系研究部分 一、中文部份: 丁仁方. 著 「統合化、半侍從結構、與台灣地方派系的轉型」,政治科學論叢,第十期。. 1999 丁彥致. 台灣地區選舉與地方派系之關係-1981~1992年雲林縣之個案研究,政大中山學術 與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于尚白 著 1987 國民黨台籍政客實錄。台北:臺灣文藝出版社。 山口哲男 1982 新加坡華人同鄉會與宗親會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崇一 著 1989 台灣的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天下雜誌 編 1992 土地、財團、選舉。台北:天下雜誌社。 文崇一 著 1989 台灣的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王振寰 著 1994 誰統治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 王業立 著 1998 「派系動員效果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孔東 著 1994 蘇浙旅港同鄉會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中央選委會 編 1987 中華民國選舉史。台北:中央選委會。 台北縣嘉義同鄉會 2001 台北縣嘉義同鄉會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特刊。 丘銘輝、徐青雲 聯合採訪 1992 「台灣各縣市地方政商關係系列」,新新聞週刊。2月16日-5月17日。 民眾日報 1994 「澎湖同鄉會組成輔選中心」。 1994 「我派獨尊作風害了澎湖縣—派系爭主政港都風雲變系列報導」。 1994 「台南派搶攻政治灘頭當然不讓—派系主政港都風雲變系列報導」。 1994 「台南同鄉會暗藏隱憂」。 1994 「派系交替台南人風光三十年--派系主政港都風雲變系列報導」。 朱雲漢 撰 1994 「選舉競爭、社會分歧與政黨體制的演變─臺灣民主政治的鞏固過程」,國家政策雙 1994. 16.

(19) 週刊。第84期:4-5。 1979 台灣地區政治參與模式之研究。台北: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朱漢雲、蕭新煌 編 1991 中產階級與台灣政治民主化─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出版社。 朱雲漢、黃德福 合著 1989 建立台灣的政治經濟新秩序。台北:國家政策中心。 李文朗 撰 1983 「政治精英的遴補與新陳代謝─台灣地區的個案研究」,思與言。第20卷第6期。 1982 「台灣政治菁英的選拔與更換─比較社會學的分析」,聯合月刊。第14期。 李旺台 撰 1983 「台灣地力派系新動向─五種變化的經緯分析」,聯合月刊。第22期。 李忠義 著 1982 主從關係:台灣地方派系動員基礎之研究。台北:政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李威翰 著 1986 台灣地區選舉風氣之研究。台北:台大三民所碩士論文。 李 達 著 1989 台灣地方派系。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李筱峰 著 1989 台灣戰後初期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 李效玲 1979 民間社團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同鄉組織為例。台北:台大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俊昌 1993 賄選行為之研究:從交換理論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乃德 撰 1982 「台灣地方派系的危機─中央和地方政治同盟的基礎」,深耕雜誌。第9期。 吳乃德、陳明通 1997 「台灣地方政治精英的歷史形成」,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 吳忠吉、蕭新煌、朱雲漢 合著 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 1989 呂亞力 撰 1990 「加速推動地方自治法制化、奠定憲政基礎」,收錄於迎接挑戰、開創新政─一次海 外知識份子的大辯論一書,台北:時報出版公司,頁142-157)。 沈國屏 撰 1993 派系、反對勢力與地方政權的轉型─高雄縣的個案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金銘 1996 候選人勝選因素分析:二屆立委選舉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 論文。 周宗賢 17.

(20) 1988 血濃於水的會館。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1983 台灣的民間組織。台北:幼獅文化事業。 周添城 著 1989 權力邊陲的中小企業。台北: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 林木松 撰 1980 「社會政治結構影響的四種角色」,國家論壇。第13卷第12期。 林水波 撰 1983 「影響選民投票的決定分析」,中國論壇。第17卷第11期。 林繼文 1998 「地盤劃分與選舉競爭」。收於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世紀末的選舉」學術研 討會。 林正杰 著 1981 選舉的遊戲規則。台北:深耕出版社。 林佳龍 著 。台北:臺 1988 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臺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 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林峰松 著 1986 「基層選舉的遺憾」,時報周刊。第50期:69-71。 林嘉誠 撰 1985 「賄選的成因與防治途徑」。中國論壇:第258期。 1983 「選民政黨支持的因素分析」。中國論壇:第243期。 林凱盈 1991 「同鄉會林立,控制高市政經動態—地方政治勢力消長系列報導」,《聯合報》。 苗蕙敏 1991 台灣地區地方選舉中派系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政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 涂一卿 撰 1994 台灣地方派系之社會基礎:以嘉義縣地方派系為例。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博士論文。 徐火炎 著 1994 「認知動員、選舉動員類型與選民的投票行為: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的分析」, 社會科學論叢,第42期。. 徐永明. 著. 「地方派系與政黨的結盟型態及變化」 ,2003年台灣政治學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台 灣政治學會主辦。 「地方派系在國民黨」 ,2002年台灣政治學會學術研討會,台南:台灣政治學會主辦。. 2002 2003. ,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2期。 1999 「宋楚瑜現象:菁英分裂、選票動員與政黨重組」 施威全. 著 1996 地方派系。台北:生智出版社。 施昭顯 著 18.

(21) 1983 台灣地區農會選舉過程之研究。台北: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風雲論壇 編 1994 透視百里侯之戰。台北:風雲論壇。 紀俊臣 撰 1981 「地方權力分配與政治發展」,人與社會。第8期:52-55。 紀俊臣等 合撰 1980 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三十周年學術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民政廳。 胡佛、朱志宏、陳德禹 聯合主持 1981 政治參與的研究─內湖地區的個案分析。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 胡佛、陳德禹等 著 合著 1993 選民的投票行為。台北:中央選委會。 胡佛、陳德禹、徐火炎 聯合主持 1986 我國選民的選舉行為─民國72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台北:國科會研究計畫報 告。 胡佛、游盈隆 合撰 1984 「選民的黨派選擇:態度取向及個人背景的分析」,政治學報。第12期。 胡鴻仁、林鶴玲 合撰 1981 「在地方選舉史上左右局面的─臺灣地方派系大觀」,聯合月刊。第3期:12-23。 高永光 著 2005 「台灣地方派系研究中訪談法的運用」,廈門大學。 2004 「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選舉研究,第十一卷第一期。 ,兩岸地方政府管理比較研究研討會,主辦單位:東海大學政治 2003a 「黑道與地方派系」 系。 ,2003年台灣政治學會暨「世 2003b 「政黨輪替與地方派系勢力變遷----基隆市的個案分析」 局變動中的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台灣政治學會主辦。 2001a 「二○○一年立委及縣市長大選後地方派系政治變遷」,中華歐亞基金會主辦,二○○ 二年台灣政經形勢與兩岸關係走向學術研討會。 ,選舉研究,第七卷第 2001b 「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鄉鎮市調解委員會互動關係之實証研究」 二期。 2001c 「地方政府研究的理論重構:地方立法權的分析」 ,政大中山所主辦,中央與地方關 係學術研討會。 2001d 「從奕理論看在野聯盟選舉合作的可能性」,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台 北:財團法人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頁 177-194。 2001e 「從政治經濟學看台灣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關係」,政大政治經濟研究室研討會。 2001f 「台灣地方自治經驗與兩岸交流」,第十屆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成都)。 2000a 「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選舉研究,第七卷第一期。 ,政治變遷與文官體制研討會,考試院與政大中山所合辦。 2000b 「政黨輪替與考試權獨立」 ,遠景季刊,第一卷第四 2000c 「大陸村民自治與基層民主---從村準立法事項的範圍析論」 期。 19.

(22) ,邁向二十一世紀台灣政黨政治之發展學術研討會,國家發 1998 「政黨競爭與政黨聯合」 展研究文教基金會主辦。 1997a 「兩岸地方自治之比較分析一村里的研究」 ,政大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五卷第 二期。 1997b 台灣地區地方派系與政治生態之實証研究。台北:未出版。 高永光、姚立明 等撰 1992 二屆立委選舉台灣省第一選區(台北縣)觀察報告─第二屆立委選舉觀察。台北:國 會觀察基金會。 時報雜誌編輯部 編 1985 台灣地方勢力分析。台北:時報出版社。 家可博(Bruce Jacobs) 撰 1976 「台灣鄉村地方政治的兩個問題─派系存在及靠關係買票」,大學雜誌。第100期: 53-54。 陳介玄 著 1998 臺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轉型中的中小企業。臺北:聯經出版社。 ,地方社會, 1997 「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俗民網絡----論台灣地方派系形成之社會意義」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5 貨幣網絡與生活結構:地方金融、中小企業與台灣世俗社會之轉化。臺北:聯經出 版社。 1994 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臺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介英 撰 1995 台灣中小企業的技術特質及其社會內涵。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 陳仁和 撰 1981 「看國民黨的難題與突破」,聯合月刊。第4期:28-33。 陳文澤 撰 1986 「派系的動員與實力的整合」,時報周刊。第50期。 陳怡天 撰 1984 「省黨部與地方自治」,時報雜誌。第25期:31-32。 陳東升 著 1995 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巨流出版社。 陳明通 著 1995 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1992 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地方派系背景與省議員選舉。台北: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報 告。 1990 威權政權下台灣地方政治精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及省議員流動的分析。 台北:台大政治所博士論文。 陳陽德 著 1985a 轉變中的台灣地方政治。台北:時報出版社。 20.

(23) 1985b 台灣民選領導人物的變動。台北:四季出版社。 台灣地方民選領導人物的變動。台北:四季出版社。 1981 陳義彥 著 1991 78年三項公職人員選舉之評估(第三冊)─縮小選區對78年選舉的影響評估(以國民 黨為例)。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 1982 台北市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從民國69年恢復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探析。台北:六 國出版社。 許宗力等 編 1992 地方自治之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許慶復 譯 1977 「地方上的政治菁英分子」,憲政思潮。第37期。 許唯民等 撰 1982~1983 「地方政治人物風雲鑑」,聯合月刊。第15期至第20期。 郭正亮 著 1988 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到1988。台北:台大社會所碩士論文。 郭崇倫 撰 1987 「新派系合縱,老派系連橫」,時報新聞周刊。第47期:51-54。 游盈隆 撰 ,東 1993 「政治信念﹑競選策略與選舉動員:臺灣地區二屆立委候選人競選模式之研究」 吳政治學報,第2期。 曹俊漢 著 ,中國論壇。第11卷第3 1980 「提名與輔選─對69年增額民意代表選舉,國民黨策略評估」 期。 曹 寅 譯 1979 「菁英份子的結構」,憲政思潮。第48期。 盛杏湲 1999 「立法問政與選區服務:第三屆立法委員代表行為的探討」,選舉研究。第 6 卷 1 期。 張佑宗 著 1991 民主轉型與台灣政治文化的變遷─1980年代。台北: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張致源 1996 嘉義縣地方派系結構變遷過程之研究。政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茂桂、陳俊傑 合撰 1985 「現代化、地方派系與地方選舉投票率之關係─自由派理論的再檢討」,中國政治學 會投票行為與選舉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張昆山、黃政雄 1996 「台灣地方勢力分析」,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台北:聯經出版社。 梁欽堯 著 1990 政治發展與政黨轉型─中國國民黨民主化之研究。台北:台大政治所碩士論文。 21.

(24) 游盈隆 著 ,東 1993 「政治信念﹑競選策略與選舉動員:臺灣地區二屆立委候選人競選模式之研究」 吳政治學報,第2期。 黃政雄等 合著 1996 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清高 撰 1986 「都市居民社會網路之研究」,思與言。第23卷第3期。 黃秀端 選區服務:立法委員競選連任的基礎。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4 黃德福 撰 ,選舉研究。第1卷第2期: 1994a 「政黨競爭與政治民主化:臺灣地區政黨體系的新挑戰」 199-220。 ,選舉研究。第1期: 1994b 「現代化、選舉競爭與地方派系─1992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 75-91。 1992 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出版社。 ,中山社會科學季 1990a 「選舉、地方派系與政治轉型─78年底三項公職人員選舉之省思」 刊。第5卷第1期。 ,國立 1990b 「Local Factions, Party Competition, and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政治大學學報。第61期:723-745。 1989 政黨競爭與民主發展─台灣地區解嚴後的政黨政治。台北:幼獅出版社。 黃德福等 合著 1991 七十八年三項公職人員選舉之評估(第五冊)─78年選舉政黨初選制度的評估(以國 民黨為例)。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 黃德福、朱雲漢、江大樹 合著 1992 立委選舉選區劃分之評估與建議。台北:國策中心。 楊孝嶸、吳文程、姚立明 等 合著, 1993 二屆立委選舉國民黨部份選舉觀察報告─第二屆立委選舉觀察。台北:國會觀察基金 會。 葛伯納(Gallin Bernard) 撰、蘇兆堂 譯 1979 蛻變中的台灣農村─小龍村。台北,聯經出版社。 董翔飛 編 1983 中華民國選舉概況(下)。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詹中原 1981 「派系在選舉中之角色分析」,中國論壇。第 13 卷第 5 期。 廖俊忠 2000 台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物。台北:允辰文化。 廖忠俊 撰 1997 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允晨出版社。 趙永茂 撰 22.

(25) ,跨越2000年的政治學 2000 「2000年總統大選後新政黨政治形勢對地方派系政治的衝擊」 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政治學會主辦。 1999 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出版社。 1996 「臺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39-55。 1989 「地方派系與選舉之關係—一個概念架構的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4卷第3 期。 1987 臺灣省基層政治菁英之民主價值取向─鄉鎮市長、民意代表之分析(民國71年2月至 民國75年5月)。台北:台大政治所博士論文。 1986 「派系參與與民主價值取向之相關分析─臺灣省鄉鎮市長、民意代表之分析」,政治 學報。第14期:59-127。 1978 台灣地方政治與地方建設的展望。高雄:德馨出版社。 劉旭清 撰 1993 地方派系、選舉與補助款之研究─以嘉義縣為個案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佩怡 撰 2002 台灣發展經驗中的國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三角結構之分析。台北:政治大學 中山所博士論文。 劉頂順 2000 高雄市地方派系之研究—以澎湖縣、台南派為例。台南:台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 潘營忠 2002 人類關係取向的競選策略之研究。台北:政治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蔡佳泓 1996 立法委員的選民服務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 蔡明惠 著 1987 現行台灣地方自治實施下之地方權力結構。高雄:中山大學中山所碩士論文。 蔡明惠、張茂桂 合撰 1994 「地方派系的形成與變遷─河口鎮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 77期:125-156。 蕭新煌 著 1990 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出版社。 錢淑芬 著 1987 民選政治菁英的社會流動。台北:東吳社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 藍榮祥 1996 論地方派系樁腳的政治支持及選舉動員:以急水鄉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鐘豔攸 著 1996 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台北市之外省同鄉會(1946-1995),台北:師大歷史學系 碩士論文。 1999 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1946-1995)台北市之外省同鄉會。台北:稻鄉出版社。 23.

(26) 聯合月刊編輯部 撰 1986 「誘導地方派系朝向理性問政」,聯合月刊。第57期。 二、英文部份: Alderfer, Harold F. 1964 Local Govern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York :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Bealey, F. W., J. Blondel, and W. P. McCann 1965 Constituency Politics. London:Faber. Bosco, Joseph 1992 Taiwan Faction : Guanxi, Patronage, 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 Ethnology, 31:157-183. Buter, D., H. Penniman and A. Ranney eds. 1981 Democracy at the Poll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s Institute. Chadwick-Jones, J. K. 1976 Social Exchange Theory : Its Structure and Influence in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 : Academic Press. Chao, Yung-mao 1989 Local Politics on Taiwan: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Denis F. Simon & Michael Y. M. Kay, ed. Taiwan Beyond the Economic Miracle, New York : M. E. Sharpe. Huang, The-fu 1989 Local Factions and Party Competition : The Impacts of Electoral System on Taiwan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ions and Democratization in East Asia, organized by the Institute for National Policy Research and the Asia Foundation, Taipei, Taiwan, R.O.C. Jacobs, J. Bruse 1980 Local Politics in Rural Chinese Cultural Setting : A Field study of Matsu Township, Taiwan : Canberra. Kavanagh, D. 1995 Election Campaigning: the New Marketing of Politics. Oxford: Blackwell. Lee, John Minghsien 1976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1949-1974 : A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and Integrative Change with Focus o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Michigan University :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Ranney, Austin 2001 Governing.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Wu, Nai-the 1986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Ph. D. Dissertation,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24.

(27)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published.. 25.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elderly health centres provide people aged 65 or above with comprehensive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s which include health assessments, physical check-ups, counselling,

It costs >1TB memory to simply save the raw  graph data (without attributes, labels nor content).. This can cause problems for

Topic 4 -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4CAspects of risk assessment and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Instruction  Teachers systematically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riting of life stories could help them apply knowledg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

14:00-14:15 Case study - Experiencing field learning in health care setting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14:15-14:30 Principles of conducting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 “Why

Such analysis enables valuable applications including social entity search en- gines and substitution recommendation systems. For a social entity search engine, existing work s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