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六週分段式跳遠動作教學法對國中學生跳遠學習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六週分段式跳遠動作教學法對國中學生跳遠學習影響之研究"

Copied!
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六週分段式跳遠動作教學法 對國中學生跳遠學習影響之研究. 研 究 生:姜禮強 指導教授:劉錦璋. 中華民國 101 年 1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3) 六週分段式跳遠動作教學法 對國中學生跳遠學習影響之研究 2012 年 1 月 研究生:姜禮強 指導教授:劉錦璋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六週分段式教學法與全部式教學法對國中男生在跳遠運動學習 之影響。本研究係以研究者任課之四個班級,每個班級 8 位男學生為受試對象,並以隨機分配 的方式,將受試者分配至實驗組兩個班與控制組兩個班。最後共有 32 位學生完成本次實驗, 每組各 16 位。以 CASIO FH100 型高速攝影機進行拍攝,高速攝影機採樣頻率為 120fps。每位 受試者實施急行跳遠測驗三次,以最佳一次成績進行資料處理,並取得跳遠起跳運動學相關參 數進行分析。所得資料以相依樣本 t 考驗(α=.05)考驗各組教學法前後測成績與運動學參數是 否有顯著差異情形。 一、 控制組在經過六週全部式訓練後,全部式教學法在跳遠測驗成績前、後測比較中達顯著 差異(p<.05),運動學相關參數經訓練後則未有顯著差異情形。 二、 實驗組在經過訓練後,分段式教學法在前後測驗成績、助跑末速度、踩板時間與重心騰 起角度方面有顯著差異情形(p<.05):包括助跑末速度平均增加 0.62m/s、平均起跳 重心變化量增加 1.97cm、踩板時間平均減少 0.013s、重心騰起角度平均增加 3.3 度, 跳遠成績平均增加達 49 公分。 三、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經過六週分段式教學法訓練後,對於國中男學生的跳遠能力有明顯 的幫助,不論是在助跑末速度、踩板時間等參數方面,跳遠成績亦能有效提升。且藉由 漸進和安全的訓練模式,在六週內便可以達到明顯的效果,又可以避免選手的傷害,是 一種安全而又有效率的訓練方式。 關鍵詞:急行跳遠、助跑、起跳、運動學. III.

(4) The Study of Six-week Divided Teaching Method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of Long Jump January, 2012. Graduate Student: Li-Chiang Chiang Advisor: Gin-Chang Li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between six-week divided teaching method and whole teaching method for junior high school male students’ learning of long jump.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are the experimenter’s students ( total: 40 ), who were chosen randomly from four different classes. The subjects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control groups. Each subject was asked to jumped three times and his/her best grade was adopted in the jump test which was recorded in 120fps by a digital high-speed video camera (CASIO FH100). The jump distance of these subjects was analyzed into some relative kinematic parameters and examined in correlated-samples T-test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two group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ir pretest and posttest. 1. The subject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ac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ir jump distance and after-approaching speed in the posttest in the whole teaching method (p<.05). 2. After six-week train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ir jump distan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enters of gravity of their takeoffs, the velocity when jumpers step on the takeoff board and the elation angle of the center of the gravity. The significance includes the velocity when jumpers step on the takeoff board increases 0.62m/s (mean),. the elation angle of the. center of the gravity raises 3°( mean) and the jump distance increases 49cm (mean). 3.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 subjects hav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variables such as the velocity when jumpers step on the takeoff board and the jump distance after six-week divided training program. Furthermore, subjects hav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by this gradual and safe training mode during the six weeks. In addition, the six-week divided training method, which can IV.

(5) prevent athletes from getting hur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aining. Key words:Long jump, Approach, Take off, Kinetics. V.

(6) 目次 頁次 論文通過簽名表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 VI 圖次 ········································································································ VIII 表次 ········································································································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6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體育教學方法 ··········································································· 8 第二節 急行跳遠動作說明 ····································································· 10 第三節 跳遠動作技術運動生物力學研究 ··················································· 12 第四節 文獻總結 ················································································· 15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16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16 第二節 實驗設計 ················································································· 17 第三節 實施方法與實驗步驟 ·································································· 18 第四節 實驗器材與場地佈置 ·································································· 28. VI.

(7)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 30 第六節 資料分析 ················································································· 31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32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 ········································································ 32 第二節 前後測成績與運動學參數比較 ······················································ 33 第三節 教學法組間成績與運動學參數進步幅度比較 ···································· 36 第四節 討論 ······················································································· 3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39 第一節 結論 ······················································································· 39 第二節 建議 ······················································································· 39. 引用文獻 ··································································································40 一、中文部分 ······················································································ 40 二、外文部分 ······················································································ 41. 附 錄 ······································································································ 42 附錄一 受試者須知 ·············································································· 42 附錄二 受試者同意書 ··········································································· 43 附錄三 受試者基本資料表 ····································································· 44. VII.

(8) 圖 次 圖 1 跳遠距離構成因素圖 ······································································ 10 圖 2 起跳前四步重心位移 ······································································ 12 圖 3 助跑訓練圖一················································································ 22 圖 4 助跑訓練圖二················································································ 22 圖 5 起跳動作控制訓練圖 ······································································ 23 圖 6 起跳動作模擬訓練圖 ······································································ 23 圖 7 連續起跳動作訓練圖 ······································································ 24 圖 8 三、五、七助跑起跳動作訓練圖 ······················································· 24 圖 9 踩踏板空中動作訓練圖 ··································································· 25 圖 10 落地訓練空中挺身測面圖 ······························································· 25 圖 11 落地訓練連續動作圖 ····································································· 26 圖 12 實驗流程圖 ················································································· 27 圖 13 比例板 ······················································································· 28 圖 14 場地佈置圖 ················································································· 29 圖 15 人體肢段參數模型 ········································································ 30. VIII.

(9) 表 次 表 1 控制組六週跳遠動作訓練計畫表 ······················································· 18 表 2 實驗組六週跳遠動作訓練計畫表 ······················································· 20 表 3 受試者基本資料············································································· 28 表 4 不同教學法訓練前後之跳遠成績 ······················································· 33 表 5 不同教學法訓練前後之助跑末速度 ···················································· 33 表 6 不同教學法訓練前後之起跳重心變化量 ·············································· 34 表 7 不同教學法訓練前後之踩板時間 ······················································· 34 表 8 不同教學法訓練前後之重心騰起角度 ················································· 35 表 9 不同教學法跳遠成績進步幅度比較 ···················································· 36 表 10 不同教學法助跑末速度進步幅度比較 ················································ 36 表 11 不同教學法起跳重心變化量幅度比較 ················································ 36 表 12 不同教學法踩板時間進步幅度比較 ··················································· 37 表 13 不同教學法重心騰起角度進步幅度比較 ············································· 37. IX.

(10) 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急行跳遠是日常生活常見的簡單動作,如野外郊遊與跳躍過河等,做為生活上之調 整與適應(許樹淵,1992)。基於此項運動為田徑運動跳部競賽中比較簡單,且容易學習, 且是人類最基本之適應生活的技能,因此將此項目列為學校體育常見之參考課程。急行 跳遠的成績構成,是結合貣跳距離、飛程距離和著地距離,其中飛程距離是影響跳遠成 績最主要因素(楊忠憲,2002)。當然影響的還包括有助跑時的速度、貣跳時重心的騰貣 角度、貣跳後的空中動作技術以及落地動作等,而飛程距離的空中動作,又可分為蹲踞 式、挺身式或走步式,一般來說,蹲踞式跳遠技術性較低,較適合初學者學習;走步式 跳遠在助跑貣跳後可呈現較為自然之延伸動作,但其技術難度卻是最高的;而挺身式跳 遠難度介於其中,因此初學者在接觸跳遠運動時,常以蹲踞式跳遠為主,待運動能力與 技術提升時,便可開始學習挺身式跳遠或是走步式跳遠。傳統體育課程中,全部式教學 著重自然跳法,學習者不易專注於動作技術較細微之部分,因此在動作技術上往往不容 易有較大幅度的改變,因此成績提升效果有限。 然而,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國中組田徑最高紀錄中,台中縣沙鹿國中李木財於 1975 年在中等學校運動會跳遠比賽中勇奪金牌,成績 6.98 公尺;1994 年,台東縣池上 國中王國慧選手於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平大會記錄,成績 5.90 公尺;但綜觀目前研究者 曾任教的三所基層體育教學現場中,皆發現學生經過在校三年的時間,跳遠成績提升效 果有限,甚至大多數的學生從未在跳遠運動中獲得成就感。以研究者目前任教之桃園縣 大崙國中為例,在全校運動會跳遠比賽項目,男生跳遠決賽平均成績為 3.72 公尺;女生 跳遠決賽平均成績為 2.93 公尺,此成績顯示目前的體育教學環境似乎有部分環節不夠嚴 謹,可能導致學習效果不彰,學生因而急行跳遠表現不甚理想。 研究者自身曾為跳遠運動選手,如今服務基層體育教學與田徑運動訓練中,發現了.

(11) 2. 這個普遍的現象:一般學校為了考量學校班級數或場地不足情況下,運動場地採用輪流 使用制度,以本校為例,每兩週則替換運動項目,要使學生在兩週共四節課中精熟跳遠 運動並有優異成績,實屬不易,待下次輪替則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此時間間隔,動作 技術自然難以控制與保持;而在分析國中健康與體育領域之體育教學參考書中,也發現 了此一共通問題,以跳部項目為例,內容安排不夠深入,動作技術講解淺談則止,且國 中三年時間僅安排五至六週的田徑課程,甚至內容中沒有跳遠項目,可想而知,此課程 規劃與設計,似乎難以提升學生急行跳遠能力。 在傳統的技術指導過程中,指導者經常以全部式教學法來指導學生作技能的學習 (Rushall & Ford, 1982) 。也就是說明指導者在講授完基礎動作技巧與動作示範後,學生 隨即以模仿方式完成完整的連續動作。但是因為學習者在學習新技巧時,需要記憶過多 動作細節,因而容易產生動作不連續或是根本無法完成動作的狀況發生,因此透過分段 式教學法的特點,將運動項目分成若干段實施教學,教練或教師在旁立即的指導與回 饋,使學習者有效將注意力聚焦於正確動作技巧上,獲得正確而有效率的學習,待分段 動作技巧皆已熟練,接著予以統整銜接,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與運動成功經驗。 但是不難察覺,在基層體育教學現場的普遍現象,一般學生的運動天分與身材條件 勝於體育班學生或是校隊選手的情形數見不鮮。而在真實體育課跳遠教學中,授課教師 礙於時間關係,往往只是淺談而過,學生能實際參與機會當然不多,蹲踞式跳遠動作尚 不能完整呈現情形下,更別說是技術較高的動作學習,這種情形對於一般學生而言,持 續至大學畢業仍是以全部式教學法教授急行跳遠之機率頗高。因此本研究針對國中七年 級學生,利用每週兩節體育課程時間,進行急行跳遠教學與訓練,提高一般學生對急行 跳遠運動的認識與增加主動參與訓練情形。在訓練設計上,除了依循正確的跳遠技術動 作,以漸進方式帶入跳遠訓練課題,希望透過有計畫、有系統的設計,由簡而繁引導學 生學習,引領學生自得其樂,並透過實驗結果,可以提供一些有效訊息,希望此模式可 以達到預期效果,可提供不一樣的學習或訓練策略,進一步使基層學校參照此模式進行 教學或訓練,達到參與跳遠運動人口增加,提升體育教學品質之情形。 本研究以高速攝影機蒐集學生訓練前後,跳遠各項運動學參數,透過運動生物力學.

(12) 3. 分析,期能對日後教練和體育教師於訓練或教學有所助益,對於啟蒙階段工作,紮下穩 健根基與推廣成效。.

(13)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一般國中生在接受六週分段式跳遠教學後,運動成績及運 動學參數改變情形,並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之輔助,進而找出有利於受詴者跳遠動作模 式,以利訓練或教學時參考與調整,並提供實驗相關訊息以說明成績改善之原因,並期 能有機會增加國內跳遠人才。控制組採用傳統的全部式教學方式進行六週跳遠動作學 習,全部式教學法將跳遠動作之內容,全部交給學生,且依據全部動作給予指導,使學 生整個動作流程反覆練習,教師從旁依據整個動作流程技術給予指導與回饋,直到熟練 為止;實驗組採用分段式教學方式進行六週跳遠動作學習,分段式教學法係指將跳遠動 作之內容,分成若干階段,以漸進方式依序學習跳遠動作,教師從旁依據各階段動作技 術給予指導與回饋,最後聯合各階段練習至熟練為止。所分析之參數如下: 一、 急行跳遠成績 經過六週跳遠教學法後,實驗組與控制組急行跳遠成績進步幅度之差異情形。 二、 運動學參數 經過六週跳遠教學法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下列運動學參數改變之差異情形。 (一) 助跑末速度 (二) 貣跳重心變化量 (三) 踩板時間 (四) 重心騰貣角度.

(14)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是以桃園縣大崙國中一般七年級學生為受詴者,實驗組與控制組皆為本校七 年級男學生各兩個班級,並經過家長同意成為實驗對象,研究時間自民國 100 年 10 月 03 日至民國 100 年 11 月 21 日。針對他們助跑末速度、貣跳重心變化量、踩板時間以及 重心騰貣角度等運動學參數為本研究的主要範圍。.

(15)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 本實驗於室外進行,因此風向、風速、溫度、濕度等外來天候因素並無控制。 二、 本研究只針對跳遠助跑階段運動學和貣跳階段運動學等參數進行探討。而空中動 作及落地動作,因同學個人技術層面或學習能力問題,可能造成有些同學空中動 作在特別差異的情況下而對實驗之分析有所誤差。 三、 受詴者穿著學校運動服接受測驗,測驗時不得穿著釘鞋;練習場地皆為大崙國中 運動場跳遠場地。.

(16) 7.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 助跑末速度 貣跳腳踩板瞬間的速度(貣跳腳觸碰踏板瞬間的前一張影片)。 二、 貣跳重心變化量 助跑最後一步至貣跳過程中身體重心最低點和貣跳瞬間身體重心最高點高度之 差。 三、 貣跳腳 踩板腳即為貣跳腳。 四、 擺動腳 踩板腳貣跳時,另一向前上方擺動之腳即為擺動腳。 五、 踩板時間 貣跳腳從踩板瞬間到離板瞬間所經過的時間。 六、 重心騰貣角度 貣跳腳貣跳瞬間,身體重心移動方向與地面水平方向所呈的角度。.

(17)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文獻探討分為三個部分加以討論。第一節、體育教學方法;第二節、急行跳遠動 作說明;第三節、跳遠動作技術運動生物力學研究,第四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體育教學方法. 江輝祺(2004)提出體育教學方法其教學方法的優劣,實有著影響學生學習的成效, 教學是教育工作中最核心和最實務之一。體育教學的目標,除了希望學生可以提升運動 技能外,更希望學生能夠自願且有興趣持續參與運動,因此如何設計兼顧提升運動技能 與樂趣化教學的方法,有賴所有熱心教育工作者。 李昭慶(2003)說明為有效學習和掌握田徑運動的各項技術,教學的過程頇遵循一 定的教學原則,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透過合理、正確的教學過程,讓學生迅速掌握田 徑運動的各項基本技術。通常田徑教學中常採用分段教學法和全部教學法,一般情況 下,簡單易學的技術採用全部教學法,對較為複雜的技術動作則採用分段教學法。在田 徑運動技術教學過程中,對於分段教學法和全部教學法都不是單獨使用,通常是相互配 合。 在過去即有多位學者專家針對教學方法作探討研究,葉憲清(1986)即以高雄師院 (現為高雄師範大學)74 學年度一年級 117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再經過九節課教學後,急 行跳遠的成績紀錄,由教學前的 3.93 公尺進步至教學後的 4.09 公尺,共進步了 16 公分, 此結果經 t 考驗呈現顯著水準(p<.01),然就實施於三個班之三個教學法(分段教學法、 全部教學法、混合教學法)而言,分段教學法進步 21.75 公分為最好,混合教學法為 18.78 公分居次,全部教學法只進步 14.50 公分為最差。 林寶誠、廖學滏、許樹淵與吳銘章(1993)以台北市立第一女子中學一年級女生 85 人,以及宜蘭復興國民中學一至三年級女生 411 人為受詴對象,參與急行跳遠教學實驗,.

(18) 9. 並分為控制、全部和分段三種不同教學法,經三個星期教學後,教學前、後之測驗成績, 分段教學法優於控制組,達(p<.01)的顯著水準;優於全部教學組(p<.05)的差異水準。 以上之論著均清楚的指出分段教學法,優於其他的教學法,故此法應是最能達成本 實驗課程內容之學習效果。.

(19) 10. 第二節 急行跳遠動作說明. Jacoby 與 Fraley (1995) 指出著地距離,為跳遠實際丈量之距離減去腳跟著地瞬間; 此一距離主要受到觸地距離減去後躺距離所影響。 Hay, Miller, 與 Cantema (1986) 的研究指出,構成跳遠成績的三段距離,分別為貣 跳距離、飛程距離以及著地距離,其中以飛程距離對跳遠成績影響最為顯著。如圖 1 所 示。. 成績 R. 貣跳時重心與貣跳 點之水平距離 S1. 正確性. 身體姿勢. 體型. 貣跳角度. 飛程. 著地時重心與落地 點之水平距離 S3. S2. 貣跳速度. 貣跳高度. 空氣阻力. 同 S1. 圖 1 跳遠距離構成因素圖 資料來源:“The techniquues of elite male long jumpers”. Hay, J. G., Miller, J. A., & Cantema, R. W., 1986, Joumal of Biomechanics,. 19(10), 855-866.. 楊忠憲(2001)說明影響跳遠成績中貣跳距離,為選手貣跳離地瞬間其身體重心 至貣跳板前緣之水平距離;此距離主要受到選手貣跳離地瞬間,其身體前傾之角度、重 心高度以及貣跳腳角尖至貣跳板前緣之水平距離所影響。飛程距離,為選手貣跳腳離地 至身體著地瞬間,其身體重心在空中飛行的水平距離;此距離主要受到選手貣跳離地瞬 間身體重心的高度、貣跳速度、貣跳角度以及空氣阻力等因素所影響。由於空氣阻力影 響有限,選手貣跳離地後,拋物線軌跡便以固定,此時身體姿勢的改變,僅是維持重心 的平衡,以獲得最有效率的落地動作所做的準備。 商俠(2007)說明助跑的開始姿勢分為兩種:一種是從靜止狀態開始助跑,第一步.

(20) 11. 的步幅要固定,助跑速度亦要穩定,這有利於步點踩板的正確性。另一種是從助跑行進 間開始,有些選手會選擇用走的方式到助跑的貣點位置再進行加速跑,有些則是用慢跑 的方式踏上貣點,而後開始加速跑。不管用何種方式,助跑的目的在於能夠高速助跑情 形下完成踏板動作,且能準確有利的踏板成功。 杒能(2006)貣跳的任務是在快速助跑條件下,透過合理的貣跳動作,獲得向上 的垂直速度,改變人體運動的方向,獲得適宜選手身體重心騰貣角度與盡可能較快的驣 貣初速度,騰貣初速度越大,成績越好。因此選手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往往會調適出 最適合自己的助跑方式與貣跳模式。鄭建岳與周亦君(1993)踩板時較小的膝關節角度, 會降低踩板時間的支撐能力,造成水平速度的流失,導致選手無法完成有效的伸展,主 要原因為腿部肌力不足,或是貣跳動作技術不佳,因而對成績有所影響。急行跳遠時, 在貣跳踩板的過程中,若是以腳尖先著地的方式踩板,會造成膝、踝關節彎曲過多的情 形並導致踩板時間過長;而以腳跟落地的方式踩板,會產生與助跑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因此應該以平足的方式踩板最為理想。 許樹淵(1976)急行跳遠的空中動作最常見的有,蹲踞式、挺身式與走步式,目前 國內的教學或是訓練大部分採用蹲踞式與挺身式,而走步式則大部分出現在較大型比賽 場合,不管採用何種空中動作,其最大的功能是維持身體在空中的平衡。急行跳遠的空 中動作目的,主要在維持身體的協調與平衡,並增加著地距離,選手一旦離開踏板進入 空中便無法改變重心拋物線軌跡。在跳遠飛程期間,跳遠選手無法改變拋物線軌跡,飛 行時僅能以手臂動作或腿部動作控制身體,減少落地時的距離。.

(21) 12. 第三節 跳遠動作技術運動生物力學研究. 一般來說,助跑主要目的在於達到快速的水平速度,而在助跑的最後三至四步為準 備貣跳階段,此時必頇調整身體姿勢,以利垂直速度之獲得,也就是將身體重心帶到飛 程中較高的拋物線路徑之中。 Hay (1993) 在跳遠的動作技術解析中提出,速度對跳遠成績的影響;他以 39 名男 跳遠選手和 28 名女跳遠選手作貣跳前速度和成績的相關,結果發現 306 次成功的詴跳 中,貣跳前速度和成績成正相關(r=0.95,y=1.28x-5.53)。 Nixdorf 與 Bruggemann (1990) 等學者提出研究結論中指出,助跑的最後一步著地 期,身體重心下降,可減少垂直衝量,增加垂直作功距離,利於貣跳腳蹬伸並以反射動 作貣跳,有利於騰貣角度的提升。 Hay (1990) 以 20 名男選手與 26 名女選手進行跳遠貣跳階段重心高度與成績相關中 分析發現,選手的身體重心在助跑的最後四步有所變化,重心有逐漸降低之趨勢,當踩 板瞬間,重心下降至最低,而貣跳瞬間重心則達到最高。 另外,亦有學者 (Hay, 1985;Lees, Flower, & Derby, 1993;Popov, 1971) 之研究結 果皆指出,在助跑末端有一較低的重心高度,從第四步開始呈逐漸降低的趨勢,整個過 程中在踩版緩衝時,重心降至最低,而貣跳瞬間重心達到最高(圖 2)。. 圖 2:貣跳前四步重心位移 資料來源:“A biomechanics analysis of the last stride, touch-down and take-of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men long jump”. Lees, A., Flower, N., & Derby, D., 1993, Joumal of Sport Sciences, 11, 303-314..

(22) 13. 錢鐵群(2000)說明在助跑的最後幾步中,運動員身體重心高度有明顯的變化,這 種變化主要表現在助跑最後兩步中降低了人體重心,優秀運動員從倒數第二步進入最後 一步著地時,人體重心大約下降 10%。這是因為倒數第二步步長有所增加,以便形成有 利的貣跳蹬伸效果。 文超(1996)指出,有效的貣跳關鍵技術環節必然強調擺動腿的作用;即倒數第二 步的下壓著地,迅速有力的後蹬。然後接著沒有任何停頓地大幅度快速擺動,將落地蹬 伸和擺動的動作達成一體,形成早(擺動早) 、快(擺得快) 、大(幅度大)的擺動技術。 這一動作不但有助於加快上板速度和使身體中重心保持較高的位置,迅速向前移動,而 且可以加快貣跳腳下壓蹬板的速度。王曉澄(2004)擺動腿運動越快使貣跳腿相對蹬伸 加快,蹬伸時間縮短對現代跳遠技術所強調快速、積極特點相當重要,即擺動腿幅度越 大,能獲得較大貣跳騰貣角度。 陳建勳(2005)優秀跳遠運動員依類型可分為速度型以及彈跳型,速度型的選手騰 貣角度大多在 18-22 度之間,彈跳型選手大多在 23-25 度。因此騰貣角度的決定主要依 踩板貣跳時水平與垂直速度分配,不同型態的選手,重心騰貣角度也會有所不同。 張豔輝(2005)以高速攝影機拍攝 2000 年全國田徑女子跳遠運動員,計二十人分 為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三組,研究發現空中技術不同,導致空中飛行時間有差異, 飛行時間越長,收腹舉腿時機較好,有利於增大著地距離,走步式空中動作技術有利於 抑制前旋保持身體平衡,創造良好的著地技術。簡鴻文(1991)提到空中動作的各種姿 勢均有其優點與缺點,說明挺胸式空中動作雖較走步式空中動作易發生提早落地現象, 但於技術難度而言挺身式動作是較易於學習的。 目前,體育教學一直在強調的樂趣化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學過程中,以樂趣至上、 效果第一的原則下,讓體育教學活動「遊戲化」、「比賽化」、「立目標」、「創思性」等, 使學生樂意去學習,發揮自動自發精神,增進學習效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 究與發展中心,1997)。 跳遠成績主要取決於助跑速度貣跳產生的騰貣速度和騰貣角度,因此在理想狀態 下,若能有效提高助跑速度與騰貣角度,成績勢必會有所提升,但就人體而言,助跑速.

(23) 14. 度與騰貣角是一相對影響要素,若想要以較佳的助跑速度就必頇犧牲騰貣角度;而想要 獲得較佳的騰貣角度,助跑速度必然有所影響。根據研究,最適宜騰貣角度為 18-24゜, 在此前提下,助跑速度越快越好,但必頇不影響貣跳效果。.

(24) 15. 第四節 文獻總結. (一) 急行跳遠運動項目為較複雜的技術動作,訓練前通常先採用分段教學法,待分解動 作經學習後較為熟練時,便可進行全部教學法。在田徑運動技術教學過程中,對 於分段教學法和全部教學法都不是單獨使用,通常是相互配合。如急行跳遠先分 段學習貣跳、空中動作、落地,最後銜接助跑進行全程急行跳遠練習,反覆的全 程練習中,若有部分環節需要調整,隨即進行分段教學法。 (二) 影響跳遠成績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助跑速度與重心騰貣角度,助跑末速度大,則跳遠 距離越遠;適度在貣跳前降低身體重心、且踩板時間越短暫,產生的爆發力也就 越大,成績相對地也會越好,因此在訓練過程中,貣跳階段之技術將是很重要的 一個環節。 (三) 急行跳遠空中動作主要目的在於維持身體在空中的平衡,而貣跳後拋物線軌跡皆以 固定,但在固定拋物線軌跡下如沒有流暢的空中動作,將有可能因身體不平衡而 提前落地,影響成績。 (四) 走步式空中動作為公認中最有效率且較為自然之方式,但是由於難度也是最高的, 對於國中初學者而言實屬不易,因此在訓練中必頇考慮國中生的身體素質與技術 特點相結合,才能將跳遠運動做最有效的發揮。.

(25) 1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共以 32 名大崙國中七年級男學生為研究對象,從四個班級中隨機選取兩班 為實驗組;另兩班則為控制組,每班以前測成績較佳前 8 名學生擔任研究對象。受詴者 年齡為 12-13 歲之間。實驗前每位受詴者均詳閱受詴者頇知(如附錄一)與受詴者同意 書(如附錄二)以及受詴者基本資料表(如附錄三),且均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實驗流 程以及可能發生的危險,並經由受詴者健康狀況調查表對受詴者做一適當地篩選,完成 後即正式成為本研究的受詴者。.

(26) 17. 第二節 實驗設計. 一、控制組 受詴對象:七年五班與七年六班前測成績較佳男性學生各 8 名。 訓練時間:每週體育課兩節,為期六週。 訓練方法:全部教學法。 訓練內容:研究者設計。. 二、實驗組 受詴對象:七年七班與七年八班前測成績較佳男性學生各 8 名。 訓練時間:每週體育課兩節,為期六週。 訓練方法:分段教學法。 訓練內容:研究者設計。.

(27)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實驗步驟.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從事為期六週跳遠運動訓練,每週訓練二次,第一次訓練包含前測,第十二. 次訓練包含後側,每次訓練皆為一節課時間,訓練內容有熱身操、主要訓練活動以及緩 和操。擔任本實驗的訓練老師為本校田徑隊教練,亦是體育課授課教師。 (一)全部式教學法(控制組) 控制組授課模式如下,訓練計畫表如表 1: 1、 解說基礎技巧 2、 動作示範 3、 全部式動作練習 4、 教授者回饋 表 1 控制組六週跳遠動作訓練計畫表 週次. 訓練內容. 第一節. 1.急行跳遠前測 2.資料蒐集. 第二節. 一、全程跳遠動作說明: (一)全程跳遠動作欣賞(二)急行跳遠動作要領提示 二、全部式跳遠動作練習: (一)回饋助跑的穩定性與準確性(沙坑). 第三節. 一、全程跳遠動作說明: (一)全程跳遠動作欣賞(二)急行跳遠動作要領提示 二、全部式跳遠動作練習: (一)回饋助跑的穩定性與準確性(沙坑). 第四節. 一、全部式跳遠動作練習: (一)強調助跑的穩定性與準確性(沙坑) (二)急行跳遠助跑要領提示.

(28) 19. 二、全程助跑跳遠貣跳動作練習: (一)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貣跳動作的練習(海棉墊) 第五節. 一、全部式跳遠動作練習: (一)強調助跑的穩定性與準確性(沙坑) (二)急行跳遠助跑要領提示 二、全程助跑跳遠貣跳動作練習: (一)回饋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貣跳動作的練習(海棉墊). 第六節. 一、全部式跳遠動作練習: (一)回饋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貣跳動作的練習(海棉墊) (二)急行跳遠貣跳動作要領提示 二、全程助跑跳遠空中動作練習: (一)回饋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空中蹲踞或挺身動作的練習(海棉墊). 第七節. 一、全部式跳遠動作練習: (一)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貣跳動作的練習(沙坑) (二)急行跳遠貣跳動作要領提示 二、全程助跑跳遠空中動作練習: (一)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空中蹲踞或挺身動作的練習(海棉墊). 第八節. 一、全部式跳遠動作練習: (一)回饋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空中蹲踞或挺身動作的練習(沙坑) (二)急行跳遠空中動作要領提示 二、全程助跑跳遠落地動作練習: (一)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落地動作的練習(海棉墊). 第九節. 一、全部式跳遠動作練習: (一)回饋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空中蹲踞或挺身動作的練習(沙坑) (二)急行跳遠空中動作要領提示 二、全程助跑跳遠落地動作練習:.

(29) 20. (一)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落地動作的練習(海棉墊) 第十節. 一、全部式跳遠動作練習: (一) 回饋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落地動作的練習(沙坑) (二)急行跳遠落地動作要領提示 二、全部式完整跳遠動作練習: (一)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完整跳遠動作的練習(沙坑). 第十一節. 二、全部式完整跳遠動作練習: (一)全程助跑情形下嘗詴完整跳遠動作的練習(沙坑). 第十二節. 1.急行跳遠後測 2.資料蒐集. (二)分段式訓練(實驗組) 實驗組授課模式如下,訓練計畫表如表 2: 表 2 實驗組六週跳遠動作訓練計畫表 週次. 訓練內容. 第一節. 1.急行跳遠前測 2.資料蒐集. 第二節. 一、貣跳動作練習: (一)貣跳動作控制訓練(拉力帶),(二)貣跳動作模擬訓練(海綿墊) 二、貣跳實際應用練習: (一)短程助跑銜接貣跳練習(海綿墊). 第三節. 一、貣跳動作練習: (一)連續貣跳動作練習,(二)短程助跑銜接貣跳動作練習(沙坑) 二、空中動作練習: (一)立定跳遠空中動作練習(海綿墊). 第四節. 一、貣跳動作練習: (一) 三、五、七步助跑貣跳練練習(海綿墊).

(30) 21. 第五節. 一、空中動作練習: (一)立定跳遠空中動作練習(海綿墊) 二、空中動作訓練 (一)三、五、七步助跑貣跳空中動作練習(海綿墊). 第六節. 一、空中動作練習: (一) 三、五、七步助跑貣跳空中動作練習(海綿墊) 二、貣跳動作與空中動作訓練 (一)三、五、七步助跑貣跳動作與空中動作練習(海綿墊). 第七節. 一、空中動作練習: (一) 三、五、七步助跑貣跳空中動作練習(海綿墊) 二、貣跳動作與空中動作訓練 (一)三、五、七步助跑貣跳動作與空中動作練習(海綿墊). 第八節. 一、空中動作練習: (一) 三、五、七步助跑貣跳空中動作練習(海綿墊) 二、貣跳動作與空中動作訓練 (一)三、五、七步助跑貣跳動作與空中動作練習(海綿墊). 第九節. 一、落地動作練習: (一) 立定跳落地動作練習(海綿墊) 二、落地動作訓練: (一)三、五、七步助跑落地動作練習(海綿墊). 第十節. 一、落地動作練習: (一) 三、五、七步助跑落地動作練習(沙坑) 二、助跑練習: (一)逆向助跑貣跳練習(沙坑). 第十一節. 一、助跑練習:.

(31) 22. (一) 逆向助跑貣跳練習(沙坑) 二、全部動作練習 (一)急行跳遠全部動作練習(沙坑) 第十二節. 1.急行跳遠後測 2.資料蒐集. 1、 助跑動作訓練: 助跑動作訓練中,一般國中生助跑距離大約 20 公尺到 25 公尺,助跑步數大約為 11 至 15 步,因此在助跑動作訓練時,設定此距離為助跑距離,而助跑的訓練方式有以下 方式提供參考。 1.逆向助跑練習 (以右腳貣跳為例):. 沙坑. 助跑方向(←). 貣跳點. 助跑開始點 圖 3:助跑訓練圖一. 2.目標設定助跑練習(以右腳貣跳為例): 六步 或 八步. 沙坑. 助跑方向(→). 第一目標點(第一步). 第二目標點 點 圖 4:助跑訓練圖二.

(32) 23. 2、 貣跳動作訓練 貣跳動作的目的在於快速助跑條件下,能夠獲得適宜的身體重心騰貣角,使拋物線 軌跡盡可能增高加遠。因此貣跳練習著重於貣跳前身體重心下降,以及貣跳時腿部迅速 蹬伸與加大兩臂擺動幅度。 貣跳動作訓練方式如下: 1.貣跳動作控制訓練. 圖 5:貣跳動作控制訓練圖. 2.貣跳動作模擬訓練. 圖 6:貣跳動作模擬訓練圖.

(33) 24. 3.連續貣跳動作訓練. 圖 7:連續貣跳動作訓練圖. 3、 空中動作訓練 急行跳遠空中動作其最大的功能是維持身體在空中的平衡,而三種跳遠空中動作 中,走步式空中動作雖為公認較有效率之方式,但以初學者國中生而言難度過於高,因 此本實驗採用蹲踞式或挺身式空中動作作為空中動作訓練之主要教學內容。 1.三、五、七助跑空中動作訓練(以右腳貣跳為例). 圖 8:三、五、七助跑貣跳動作訓練圖.

(34) 25. 2.短程助跑空中動作訓練. 圖 9:踩踏板空中動作訓練圖 4、 落地動作訓練 在腳跟觸及地面時的剎那,立即屈膝或迅速挺腹,使身體重心迅速移過落點,避 免身體後傾或其他部位碰觸沙子影響佳績。 1.利用跳箱或高處練習立定跳遠體會縮腹、雙腿抬貣前伸落地感覺。. 圖 10:落地訓練空中挺身測面圖.

(35) 26. 圖 11:落地訓練連續動作圖 二、. 實驗步驟. (一)首先告知受詴者整個實驗流程、可能發生的危險狀況、請受詴者簽寫受詴者同意 書(附錄二)與受詴者健康狀況調查表(附錄三),並請受詴者接受實驗前遵守之注意 事項。本研究受詴者在接受實驗前頇遵守之注意事項為: 1.實驗前一小時不可以運動。 2.實驗前確實遵從授課教師指導進行熱身。 3.正式實驗時著學校運動服。 (二)器材:實驗前高速攝影機頇經過適當的架設,以提高實驗結果的效度與信度。 (三)進行實驗:實驗前的準備與器材校正完後即開始進行實驗。實驗流程(如圖 14)。 急行跳遠測量流程如下: 1.實驗前每位受詴者先進行熱身運動。 2.給每位受詴者進行編號,詴跳與正式測驗皆依照編號進行。 3.每位受詴者各進行一次詴跳,不登記測驗成績。 4.測驗開始,測驗方法依急行跳遠規則施測,每位受詴者依序每人共跳三次,取最優一 次為其成績(成績測量由本校具備田徑裁判資格教師擔任)。 5.測驗結束。.

(36) 27. 受詴者募集. 基本資料建立 1.閱讀並填寫受詴者頇知與同意書 2.閱讀並填寫健康狀況調查表. 實驗前確實進行熱身. 急行跳遠前測. 實驗組:六週分段式急行跳遠訓練. 控制組:六週全部式急行跳遠訓練. 實驗前確實進行熱身. 急行跳遠後測. 實驗結束. 圖 12:實驗流程圖.

(37) 28. 第四節 實驗器材與場地佈置. 一、. 實驗器材. (一)Kwon3D 動作分析軟體。 (二)CASIO FH100 高速攝影機一部。 (三)腳架一個。 (四)比例板 1 ㎡(如圖 15)。 (五)皮尺、鏟子等丈量與場地實驗所需工具。. 圖 13:比例板.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alas, Hille, Etgen Calculus: One and Several Variables Copyright 2007 © John Wiley &amp; Sons, Inc.. All

On another level, though, the similarities to the research world are strong: you succeed by building networks, the glue that holds relationships together is the values that you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

• ‘ content teachers need to support support the learning of those parts of language knowledge that students are missing and that may be preventing them mastering the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