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本產業與貿易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本產業與貿易分析"

Copied!
4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報告題名:

日本產業與貿易分析

The industry of Japan and trade analysis

作者:賴怡儒、游小瑩、李亞蓁、胡宥瑤、邱宛柔、林憶君、劉岦青、巫雅容 系級:國際貿易學系 二乙 學號:D0228964、D0207421、D0207465、D0207495、D0270974、D0273314、D0273327、 D0277527 開課老師:許鈺珮 老師 課程名稱:全球化經濟與貿易分析 開課系所:國際貿易學系 開課學年:103 學年度 第 二 學期

(2)

中文摘要

日本是現今已開發國家中的佼佼者,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與全球化的浪潮下,日 本各行產業與貿易的生態也不停在變化。有些產業逐漸興盛發展,有些產業漸漸 沒落,我們希望透過數據資料的分析去探討全球化對日本各個產業與國際貿易所 帶來的影響。想要了解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就是要先從它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結構 等資訊出發,透過全盤了解後,再循序漸進從日本的第一級產業、第二級產業及 第三級產業層層去熟悉了解,發現各個產業所面臨到的問題並且針對問題提出可 行的解決辦法。接著藉由日本經濟發展歷程這個主題去切入日本經濟各個時期的 興衰與現今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所提出的安倍經濟學去深入探討日本經濟近年 來疲弱不振的原因與安倍經濟學的影響。最後經由最近幾年日本進出口資料和所 參與的國際組織去闡述日本主要貿易對象和日本在全球的貿易布局和國際投 資。全球化已經是世界走向的必然趨勢,全球化也打破了過去地緣的傳統觀念,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已被重新界定,不只是地緣甚至是經濟、文化、政治、氣 候都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影響,所以我們更要省思如何在這全球化當中找到與時俱 進的生存之道才不會在這全球化的思潮中被淘汰。

關鍵字:

日本、全球化、國際貿易、安倍經濟學、第一級產業、第二級產業、第三級產業

(3)

Abstract

Now, Japan is one of the be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and as time goes by, each industry and trade are changing. Some industries thrive little by little, and some industries decline inch by inch. We hop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ch Japan industry by the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the information. Then, if we want to realize a country, the basis way is that find out the background of loc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at first. With the whole 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we can learn the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step by step.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information, we would find the problems and provide the means to save the problems. Then, we can discuss the reason of the economy rise and fall recently and the effect of Abenomics b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Japan. Finally, we use Japan’s import and export date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at Japan joined to analysis the prime trade

counterparts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in the world. Therefore, global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nd it also break down the regional concept. Then it le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untries definite again. Not only the regional but also the economy, culture, political, climate are affected by the globalization. As the result, we have to think how to find the way to survive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Keyword:japan,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abenomics,

(4)

目 次

一、 日本概況...P.5 1. 地理---p.5 2. 人口---p.6 (1). 少子化、高齡化---p.6 3. 經濟---p.7 (1). 戰前、戰後經濟---p.7 (2). 經濟問題---p.8 (3). 經濟現況---p.9 二、 農、漁業...P.10 1. 農業 (1). 農業發展之問題---p.10 (2). 農業之轉型---p.11 (3). 農業轉型遇到之問題---p.11 (4). 農業轉型問題之解決---p.12 (5). 轉型後之農業---p.13 2. 漁業 (1). 漁業發展之問題---p.13 (2). 漁業轉型---p.14 (3). 轉型之成效---p.14 三、 工業、製造業...P.14 1. 發展概況---p.14 2. 工業分佈---p.15 3. 工業發展特色(主要以中小工廠組成)---p.17 4. 重工業-機械工業---p.18 5. 輕工業---p.20 6. 面臨問題---p.21 四、 服務業...P.21 1. 動漫產業---p.22 2. 色情業---p.24 3. 東京迪士尼樂園---p.24 4. 札幌冰雪節---p.24 五、 經濟發展歷程...P.25 1. 兩次世界大戰---p.25 2. 戰後復興期---p.26 3. 高速經濟成長期---p.27 4. 低成長時代---p.28

(5)

5. 泡沫經濟---p.29 6. 長期衰退---p.30 7. 安倍經濟學---p.32 六、 國際貿易及全球佈局...P.36 1. 日本進出口貿易 (1). 2012—2014 日本進口前十大國家---p.36 (2). 2012—2014 日本出口前十大國家---p.37 (3). 日本進出口產品---p.39 (4). 關稅配額制度---p.39 2. 日本的國際佈局 (1). 日本參與之國際組織---p.41 (2). 夯話題:亞投行---p.42

(3). 自由貿易協定 FTA (Free Trade Agreement)----p.42

(4). 地域性貿易協定---p.42

(5). 海外投資---p.43 七、 參考文獻...P.45

(6)

壹、 日本概況

一、

地理

日本(JAPAN)是被太平洋環抱的美麗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九州、 四國四大島以及 6,800 多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 377,873 平方公里。(參 閱圖(一)) (圖(一)日本) 日本地處太平洋地震帶,因此是一個地震多發,火山眾多的國家,共有 大小火山兩百多座,其中三分之一是活火山,而地震大約全國平均每天會 發生 3~4 次。 由於這樣一種地理環境,日本又以溫泉之多而著稱世界,全國共有大小 溫泉 1,200 多處。日本列島山地約占全國總面積的 76℅,日本的最高峰富 士山,海拔 3,776 米。山頂終年積雪,山腳森林茂密,間有溫泉、瀑布和 別墅,景色迷人。

(7)

二、

人口

日本人口在全世界排第十名,目前人口為 126919659 人,但日本人口成 長逐漸趨於緩慢,從 2007 年開始成長率為負值。(參閱圖(二)(三)(四)) (圖(二)世界人口排名) (圖(三)日本人口成長變化) (圖(四)1960 年至 2015 年,日本人口)  少子化、高齡化 在 20 世紀之後,由於日本進入工業化社會,人口生育率降低,在 2014 年的出生率 8.07‰。另外,醫療條件提高導致日本成為世界上人口老化程度 最高的國家之一,同時日本也是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據日本厚生勞動 省 2014 年 7 月發表的最新統計結果,日本男性的平均壽命為 80.21 歲,居 世界第五,女性平均的壽命為 86.61 歲,居世界第一,在 2014 年的死亡率 9.38‰。

(8)

日本是老齡化最快的國家,人口老化出現的問題是,退休金和老人照護 支出都將持續增加,將造成財政負擔加重。另外, 家 庭 儲 蓄 率 將 隨 人 口 老 化 逐 漸 轉 為 負 , 因 為 退 休 人 口 將 花 掉 這 些 累 積 的 儲 蓄 , 這 將 使 得 依 靠 國 內 儲 蓄 提 供 穩 定 資 金 的 日 本 政 府 公 債 未 來 波 動 會 更 大 。 (圖(五)2014 年日本人口金字塔圖)

三、

經濟

 戰前、戰後經濟 1. 戰前經濟 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初,日本出現快速的工業化。二次大戰後期工 業基礎遭到摧毀,1946 年工業的產值僅及戰前的 30%。 2. 戰後經濟 二次大戰戰敗後,日本經濟幾乎完全癱瘓,物資匱乏,糧食短缺,物價 飛漲,黑市盛行。經過重建經濟,1961 年始,日本經濟開始高速增長, 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平均每年超過百分之十。1967 年,日本國民生產 總值超過英國和法國,次年超過德國,1979 年接近一萬億美元,相當 於美國的一半,從而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其後,日本又經歷了 1973 年的石油危機以及 80 年代的泡沫經濟,目前日本經濟仍處於停滯 不前的狀態。

(9)

 經濟問題 1. 產業空洞化 1980 年代以後,由於人力成本提高,新興市場需求旺盛,日本許多工 廠遷移到海外,導致產業空洞化現象。根據日本內閤府 2013 年調查有 68.0%企業在 2012 年海外生產,這比 1992 年上升了 24.7 個百分點,同 時預計到 2017 年這一比例將達到 71.1%,日本產業空洞不斷加大。 2. 產業發展不平衡 從二戰以來,以製造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發展迅速,但以農業、金 融業,房產,物理,建築業等為代表的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落後。在 日本政府的保護主義下,生產服務效率低下,成本巨大,國內消費者承 受著比高於國際價格的費用。 以日本水產業為例,日本 2012 年漁業總生產量為 484 萬公噸,不 到 1984 年的 38%。並且在 2013 年繼續下降,這導致日本漁價高居不下, 反而更令水產業受傷。 3. 金融問題 日本金融體系在二戰後為日本高速發展提供了巨大助力,但從 70 年代 之後日本金融制度的開始劣化。日本銀行盲目追求維持貸款規模的高速 增長,並且日本政府常年保持嚴格的保護政策,導致貸款餘額占 GDP 比 重從 70 年代的 70%上升到 80 年代末的 110%,並引發了 90 年代泡沫 經濟的破滅和股票房地產價格的下跌。泡沫經濟期間由於融資過剩而後 續實際抵押品(房產和土地)價值劇減,投資不當,銀行因此負擔巨大 不良債權至今。並且日本銀行至今仍面臨著貸款需求低下、低透明度、 財務信用低迷等問題 4. 巨額債務 日本國債至 2013 年底日本國債達到 1017 萬億日元,約占日本 GDP250% 左右,人均負債約為 800 萬日元。不斷加大的巨額債務可能變成定時炸 彈,引發日本債務危機,重創日本經濟 5. 貧富差距與內需不足 由於日本原來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 (中產階級逐漸消失)。大前研一所著 M 型社會一書探討日本此種怪現 象,可能來自於全球化和產業升級結構和年功序列制度崩壞,越中下層 的人越遭到衝擊,而富人階級卻沒有遭到衝擊甚至因而獲利,導致階級

(10)

拉大,衍生出價值觀崩壞和職場倫理瓦解等文化現象。由於貧富差距加 大,國民收入減少,導致日本國內需求不足,拉低國家經濟發展。 日本金融廣報委員會於 2013 年調查顯示,日本至少有三分之一的 家庭沒有銀行存款。日本貧困人口從 2006 年開始一直逐年上升,至 2010 年日本全國貧困人口比例已達 16%,越有 2000 萬人常年處於貧困線上。 6. 首都與地方經濟發展不均 日本首都圈總人口達 3700 萬,約占日本人口四分之一,這導致日本首 都與其他地方經濟發展出現失衡。  現況 日本工業基礎雄厚,技術先進,惟境內天然資源缺乏,仰賴進口。 戰後日本在美國扶植下,經濟力量逐漸強大,成為先進八國(G8)之 一,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日本工業技術屬於頂尖水準,為全球之重要領導國家之一,在眾多 領域中如汽車、電子、造船以及鋼鐵等產業享有盛名。2012 年產業結 構中,農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為 1.1%、工業占 26.2%、服務 業占 72.6%。

(11)

(圖(六)1995—2013 年日本 GDP)

貳、 農、漁業

一、 農業

 日本農業發展之問題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日本的工、商、服務業迅速蓬勃發展,相對地,農 業發展卻向後退,造成國內糧食自給率從原本戰前 70%降至現今 39%,其原 因包括產業型態逐漸改變、城鄉差距過大,甚至是人口高齡化,日本近年 來老年人口已佔了全國人口數約 24%,已經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國 家,主要原因是由於日本進入工業化社會後人口生育率降低,醫療水準提 高,導致日本人的壽命延長,以上這些因素都造成了日本國內糧食生產降 低。(參閱圖(七))

(12)

(圖(七)世界糧食自給率,資料來源:農業科技決策支援資訊平台 http://agritech-foresight.atri.org.tw/news/index.php?mode=data&type_id=1291&id=579)  農業的轉型 日本政府為了改善以上狀況,提出幾個相關的策略: (1). 提倡在地生產、在地消費,促進日本人買農產品的消費習慣 (2). 導入農產品生產履歷及原產地標示,既可以保證消費者食品安全, 且提升了農產品自身的價值 (3). 推動有機農業&環境保護型農業等認證制度,取得消費者的認同與 支持。  轉型時遇到的問題 1. 自由市場下開放稻米進口 隨著日本國內市場的開放,其中,像是: TPP(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一個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日本現任總理 安倍晉三認為,只有開放市場,讓日本企業接受自由化的淬鍊,日本 經濟才有可能重新振作,但相對的,日本的農業及汽車、保險產業同 時也受到自由化後帶來的衝擊,除了擔心基因改造食品增加等食品安 全問題,還有日本國內食糧自給率下降等等。許多原本被限制進口的 農產品逐漸自由化,限制進口項目逐年減少,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情 報部 1999 年版「國際農林水產統計」資料顯示,1997 年日本人口僅佔 世界總人口數的 2.1﹪,但其農產品純進口額卻高達全球農產貿易額的 11.4﹪,可見日本的農產品進口量相當大。

(13)

2. 農業人口老化 日本的農業人口老化,農民年齡層不斷升高,造成農產量下降,其原 因是年輕人大多都到大城市就業,不願待在家鄉接手農業,想要朝其 他產業發展……。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日本農業 70 歲以上人口已佔 了農業人口總數約 50%。(參閱圖(八)) (圖(八)日本農業勞動力超過 70 歲之比例,資料來源: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 http://agronews.fftc.org.tw/view.php?id=20140418150745&type=web)  解決辦法 1. 戶別所得補償制度 2010 年先實施「農戶別所得補償制度」試辦對策,試辦對策主要包括 三個計畫,分別是「提高自給率計畫(水田利活用自給力向上計畫)」、 「稻米試辦計畫(稻米農戶別所得補償試辦計畫)」、「其他配套措施(推 進計畫)」等,2011 年正式開始實施此政策。 2. 提倡第六產業 提倡將第一產業農業轉型成「第六產業」,也就是將農業生產(第一)、 加工製造(第二)、商業販賣(第三)融合相乘,創造產品新價值,其中 像是注重產品差異化,配合顧客需求製造產品、廣泛設立直銷宅配通 路……。 3. 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 例如: A. 越光米,具有黏性強、口感風味佳等優點的食用米,常被用來作為高級 食米輸出海外,價格往往較其他種類的食米高昂。 B. 富士蘋果,是由美國的五爪蘋果與國光蘋果兩個變種雜交得來,比其他 很多蘋果變種都要甜美和清脆,因此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廣泛喜愛,與 其他蘋果相比有更長的最佳食用日期,甚至無需放入冰箱保存。

(14)

 轉型後農業自給率 日本農業從二戰後積極轉型,希望能提高農業產量,進而提高糧食自給率, 並且有多餘的糧食可以出口到國外,但已近幾年的數據來看,日本糧食自給 率只有下降的趨勢,到了最近幾年,糧食自給率已降到 39%。(參閱圖(九)) (圖(九)日本糧食自給率,資料來源:農業科技決策支援資訊平台 http://agritech-foresight.atri.org.tw/news/index.php?mode=data&type_id=1291&id=579)

二、 漁業

 日本漁業發展之問題 1. 石油危機: 身為島國的日本從很久以前便開始了漁業的發展,但在 1973 年,第一 次石油危機發生後,日本的遠洋漁業停滯不前,漁獲量大幅減少。 2. 200 浬經濟海域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限制,各國必須設立 200 浬以內的近海捕魚區, 只能在這範圍內行使捕魚,造成日本漁獲量大量降低。 3. 禁用流刺網 刺網是由長 50 公尺,高 10 公尺的網片,片片相連組合所需長度。放 在海中形成一片隱形之牆,經過魚類被攔截卡在網孔,因為彷彿釘刺 在牆而稱為刺網。因混獲(不分魚種捕獲)嚴重及安全問題,1986 年開 始國際提議禁用流刺網。經多年國際協商,1993 年禁止公海使用流刺 網,因此降低了日本遠洋漁業的捕獲量。

(15)

 漁業轉型 過去日本以發展遠洋漁業為主,全盛時期產量超過總漁產量的五成,但是 目前日本遠洋漁業產量只佔日本總漁產量的 8.2%,沿岸漁業、近海及養殖 漁業分別佔 23.81%,44.38%及 22.89%。原因是遠洋漁業受限制,於是 日本積極拓展近海漁業與養殖漁業,像是日本鰻魚養殖相當發達。  漁業轉型之成效: 1. 以近海漁業為大宗,是世界第二大漁業資源生產國,捕魚技術和捕魚量 居世界前列 2. 漁業公司轉型為漁產進口公司,進口量自 1985 年之後大幅度成長,日 本是世界最大的水產進口國,部分魚類更是全球最大消費國。(如:南 方黑鮪魚)

參、 工業、製造業

一、

發展概況

由於日本為島國,自然資源資源極度貧乏,是世界上進口資源最多,對外 依賴程度最高的國家。其工業已由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 型和高技術化方向發展。 (圖(十)2014 年日本 GDP 組成,資料來源: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ja.html) 1. 發達的工業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工業國之一。日本的重工業包括金屬工業、機械工業、

(16)

化學工業;輕工業包括紡織工業、食品工業、制窯業、紙和紙漿及其他工 業。 2. 工業發展 日本工業在二戰中受到嚴重破壞。戰後,日本先後從美國等工業國家引進 先進技術,開發新產品,確立了其技術體系,工業迅速發展。 3. 石油危機 正當日本工業順利發展時,1973 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石油價格 上升,對以進口原料進行生產的日本工業造成了巨大影響。此情況下,日 本積極開發省燃料產品,提高產品質量,終於度過了石油危機的難關。 4. 製造業的海外生產 日本工業產品性能優良,在海外市場十分暢銷。進入 80 年代,隨著日本工 業產品大量銷往國外,日本的貿易順差不斷增長,和各國的貿易摩擦日益 增多。為減少貿易順差,日本企業開始進軍歐美市場,在當地成立公司, 當地採購、當地生產。1985 年以後,日元急劇升值,日本產品的價格競爭 力相對下降,出口廠家紛紛將工廠遷往人工費低廉的亞洲各國,降低生產 成本,日本製造業的海外生產大幅增加。但是,隨著工廠逐步向海外轉移, 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即所謂的“產業空洞化”。

二、

工業分布

日本工業區分佈的特點是集中在太平洋沿岸,故有所謂的「三灣一海」。 「三灣」各為東京灣、伊勢灣、大阪灣;「一海」則為瀨戶內海。範圍東起 東京,西至北九州,長達一千公里,呈現東西向的帶狀分佈,又稱為「太 平洋帶狀工業地帶」。日本有五大工業地帶,分別是京濱工業區、中京工業 區、阪神工業區、環瀨戶內海工業區和北九州工業區。(參閱圖(十一)) 日本工業高度集中於此的原因: 1. 日本發展工業的原料及能源大部分依靠國外輸入,而產品亦大部分依靠 輸出。日本是一島國,不論從國外進口原料及能源,或者是出口產品, 皆需要依賴海運。從港口船運進來的原料及能源直接運抵臨近的工廠 生產,就地加工;製造出來的產品又直接從工廠運抵港口,直接利用 貨輪銷往世界各地。如此不僅能生產周期,又能節省工業用地,充分 利用日本狹小的土地,故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17)

2. 充分發揮島國位置的條件優越性。因為日本海岸線綿長,太平洋沿岸水 深港闊,潮差不大,又多為優良的天然港灣,適合興建深水碼頭,方 便巨型貨輪停泊。 3. 太平洋沿海的各大工業地帶是日本工業、城市和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 因而也是國內工業品最大的消費地,使生產地接近消費地的經濟原則 得以實現。 4. 日本在實施重點發展重工業及化學工業的過程中,在沿海地區大量投資 修築公共設施,以及增設交通線路,從而為佈局新廠提供了各種方便 條件,吸引工廠聚集,形成工業區。 (圖(十一)日本工業區分布,資料來源: http://blog.xuite.net/kelen.david/935057/18462090-%E6%97%A5%E6%9C%AC%E4%BA% 94%E5%A4%A7%E5%B7%A5%E6%A5%AD%E5%8D%80%E7%B0%A1%E4%BB%8B)

(18)

(表(一)日本五大工業區介紹) 五大工業區 中京工業 區 京濱工業區 阪神工業 區 北九州 工業區 環瀨戶內 海工業區 工業生產額 (單位:円) 43 兆 40 兆 33 兆 7 兆 24 兆 主要產業 汽車工業 石油化學工 業 窯業 鋼鐵業 鋼鐵業 機械工業 化學業 食品業 紡織工業 出版印刷業 鋼鐵業 石油化學業 機械工業 紡織業 化學工 業 造船業 汽車工 業 鋼鐵業 造船業 紡織工業 石油化工 業 鋼鐵業 代表性企業 TOYOTA (豐田市) MITSUBISHI (名古屋 市) HONDA (鈴鹿市) SONY (東京) TOSHIBA (日野市) HINO (日野市) Panasonic (大阪市) SANYO (守口市) KAWASAKI (神戶市)

地理位置 濃尾平原 關東平原 近畿平原 九州島 瀨戶內海

三、

工業發展特色(主要以中小工廠組成)

 1997 年日本共有工廠 61.3 萬家,其中人數在 300 人以上的大工廠僅佔 0.6%,剩下的 99.4%均為中小工廠。日本的製造業主要靠中小企業支撐。  日本工廠的分佈特色是在大工廠的周圍,成立了很多中小工廠,主要向 大工廠提供零部件,形成了許多工業區。

日本的中小企業技術水平較高,能夠生產出優質零部件和產品,其中還 有許多中小企業獨立進行技術開發。但是中小企業由於資金規模小, 生產量少,加上許多中小企業靠接受大工廠的訂貨進行生產,受大工 廠經營情況的影響較大,經營不夠穩定,如果大工廠景氣下滑,就會 要求中小工廠降低產品價格,再加上海外產品價格便宜,日本的許多 大企業紛紛購買國外產品,一些大企業將工廠轉移到人工費較低的亞 洲國家,直接進行零部件生產,日本中小企業的處境變得艱難。日本 經濟持續不振,中小企業破產增多。

(19)

四、

重工業---機械工業

機械工業是日本工業的中心。1997 年日本有 13.5 萬家機械工廠,從業人員 398 萬。日本機械技術水平高,汽車等運輸機械、電視等電器電子機械、照 相機和手錶等精密儀器聞名於世。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性能優良的高 科技產品和有利於環保的產品不斷增加。 1. 汽車 1970 年起日本汽車產業取代了鋼鐵產業,成為日本的第一大產業,對 日本工業的發展起了重大的影響。80 年代日本汽車產量首次超過了 1,000 萬輛。1990 年達到 1,349 萬輛,創歷史最高,此後呈下降趨勢。由於日本 汽車對外出口增長,貿易順差擴大,各國紛紛要求日本減少汽車出口,日 本在海外生產汽車增加。 1998 年日本在海外生產汽車 586.7 萬輛,其中在中國生產 50.2 萬輛。 日本的汽車工廠主要分佈在愛知、靜岡、神奈川、北海道、群馬。 為控制汽車尾氣排放,防止大氣污染,日本正在加緊研製電動汽車,但 電動汽車完全普及尚很遙遠。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電力、內燃兩用汽車, 在市內行駛用電動,在郊區行駛用內燃機,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減一半, 氮氧化物排放可減少到 1/10。 2. 造船業 戰後,日本造船業迅速發展,1956 年至今日本造船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70 年代日本造船業曾受到石油危機的衝擊,產量下降,90 年代得以恢復。 日本造船技術發達,能夠生產各種規格和要求的船舶。 3. 機床 機床顯示著一個國家的加工技術水平和工業發達程度。日本的機床大部分 採用數控裝置(NC),技術優良。

(20)

(圖(十二)日本機床產值和就業人口,資料來源: http://www.jmtba.or.jp/english/category/machine-tool-statistics/)

4. 家用電器

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在日本的家庭中 十分普及。日本的家用電器(象印 ZOJIRUSHI、日立 HITACHI、松下 PANASONIC) 質量好,在海外很受歡迎。特別是電視和攝影機(SONY、CANON、NIKON)等 72%對外出口。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日本不斷開發新家電產品。 5. 半導體 半導體技術在機械和家電產品等所有領域幾乎被廣泛運用。日本半導體技 術發達,特別是集成電路(IC)的研究和開發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日本 IC 的特點是小、輕、優質。其開發的大規模集成電路(LIC)不僅廣泛應用 於工業機械,而且大量用於超小型計算機、計算器、遊戲機等日常用品。

(21)

(圖(十三)2014 年上半全球 10 大半導體廠商排名,資料來源: http://www.digitimes.com.tw/tw/indepth/semi_2014.asp?tid=MjA3) 6. 產業機器人 產業機器人是尖端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組合。日本的機器人技術發達, 是世界上使用產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大小工廠均有使用。日本生產的產 業機器人主要用於焊接、塗裝、加工、組裝、檢查等領域,大大提高了生 產效率。

五、 輕工業

1. 紡織工業 紡織產業是戰後日本的主要產業,對日本經濟的振興起到了巨大作用。但 是,隨著日本工業中心向重化學工業轉移,加之海外紡織產品價格低廉, 日本的紡織產品銷售不振,紡織工業的地位下降。在 1997 年工業產品生產 中,紡織產品的比重僅為 2.8%,紡織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僅為 2.0%。 2. 食品工業 食品工業的產值排名第三。它產生了種類繁多的產品,從傳統的日本項目, 如豆醬(MISO)和醬油,啤酒和肉類。該行業整體經歷了溫和的增長在 80 年代,主要來自這些新產品為便利食品,這是越來越多地使用,因為家庭 成員的傾向單獨用餐的發展,對小家庭的趨勢,和便利性。食品行業的所 有部門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他們的國際化。由於國內原料進口之後的自由化 失去了價格競爭力,食品製造商往往生產的食品在海外,促進結盟與海外 公司,並購買了海外公司。 3. 窯業 日本的窯業主要生產水泥、玻璃、陶瓷等。日本的水泥和玻璃主要由大型

(22)

企業進行生產。主要集中在關東和九州一帶。1998 年日本陶瓷銷售額 4,330 億日元,生產者主要為中小企業,其中愛知和岐阜 2 縣的生產佔 50%以上。

六、

面臨問題

1. 產業空洞化 1980 年代以後,由於日元升值引發人力成本提高,許多工廠遷移到海外, 導致產業空洞化現象。近幾年,一些企業在日本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據點, 以防止技術外流和保持競爭力。不少人提倡將企業遷回日本。 2. 削價競爭,技術轉移 日本製造業的黃金時代其實已經過去了,現如今日本製造業產品“品質 過剩”已經成為了削弱其競爭力的弊端。譬如說一個熱水壺,可能按照現 代生活的節奏,使用五六年後就汰舊換新了;但是日本製造的品質太好, 結果導致淘汰率低,還不如品質略低,但價格低廉的東西來得划算,所以 包括日本的消費者也更傾向於選擇後者。在彩色電視、洗衣機等家電領域, 日本製造業在中端低端已經難以匹敵中國製造業地低價競爭已經是既定事 實。 品質過剩原先是日本製造業崛起的開端,現在又成了其衰亡的原因,這 也和新興市場的開拓和技術轉移分不開。在新興市場裡並不是所有人都能 買得起日本所製造出來高品質的產品;反而是退而求其次選擇中國製造價 格低廉品質尚可的產品,這個風氣也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帶來機遇,而日 本製造業也不得不重新深思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技術轉移是說技術和工業是會發生轉移的,製造業的歷史是“歐美→日 本→亞洲四小龍→中國沿海→中國內陸和東南亞”這樣子發展的,因為當 一個國家製造業繁榮時必然帶動工資上漲,然後陷入了比較劣勢,產業就 轉移到了有比較優勢的國家。所以,其實日本製造業無論怎麼厲害,還是 無法適應時代和市場的變遷,走向了衰落。

肆、 服務業

服務業是日本第三級產業的核心,大約佔日本 GDP 的 70%。日本 2011 年的服務業貿易出口佔世界出口 3.4%,排名全球第七。日本的銀行業、保 險業、房地產業、零售業、運輸業和電訊業等都是國內重要的行業。日本的 旅遊產業也非常發達,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旅遊業競爭力報告 2015》, 在全球 141 個經濟體中,日本旅遊競爭力排行第 9,位居亞洲第一。

(23)

截至 2006 年,日本有 326 家公司名列福布斯全球企業 2000 強,佔總數 16.3%。東京電力、NTT、三菱 UFJ、瑞穗、野村、三菱地所、東京海上、 三井住友、JR 東日本、7&I 和日本航空皆為世界規模數一數二的公司。同時, 由於日本國內的服務和產品種類繁多,競爭激烈,因此日本的廣告業非常興 盛,也造就了行業龍頭電通成為全球市佔率第五、淨收入第一的巨型廣告公 司。 (圖(十四)日本各服務業比率)

一、 動漫產業

動漫是日本文化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日本製作的動畫節目佔全球播放的 60%,因此日本享有「世界動漫王國」 的美譽。1950 年代以後,漫畫逐漸成為日本出版業的主要部分。目前 日本動漫產品產值占日本 GDP 的比重超過 10%,成為日本第三大產業。 2006 年日本漫畫業績達到 4810 億日圓,而日本動畫 2011 年的海外業 績亦達到 177 億日元。 秋葉原是全世界最受動漫迷矚目的朝聖地之一。秋葉原作為動畫、 人物模型、電玩遊戲等次文化傳播地,可說是「御宅族」文化的代名

詞。其中 2011 年夏季開幕的「AKIBA CULTURES ZONE」,為一座地下 1

樓至地上 6 樓的大型商業設施。除了有漫畫、人物模型、雜貨等眾多 店舖,6 樓更開設了偶像養成型娛樂咖啡廳等,秋葉原的魅力就凝結於 此處。

(24)

(圖(十五)日本動漫) 東京國際動漫展,每年在台場東京國際展示場舉行,是日本動畫產 業商品交易會以及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大的動畫相關活動。每年有超過 250 個日語及外國電視和影片生產公司參加,入場人數達 14 萬,並有 玩具、遊戲和軟件開發商。動漫展的主要吸引力是它的商品交易會, 有許多日本製作公司的攤位,例如東映動畫、Bandai Namco 和手塚製 作。 (圖(十六)日本動漫)

(25)

二、 日本色情業

涉及服務業、旅遊業、影視業。近年來廣泛影響東亞或東南亞地區。 2000 年直接的經濟效益達 600 億美元。對於日本乃至東亞諸國如中國 大陸、台灣、韓國、泰國、越南、寮國、菲律賓、印尼等的性文化影 響較大。對此引發的社會問題和經濟效益,受到許多社會學者的關注。

三、 東京迪士尼樂園

極限時速、動感十足、驚險萬端的娛樂設施都匯集於此,這裡是迷 倒了成千上萬的大人和孩子的主題樂園。“樂園”和“海洋”各自擁 有 7 大主題區域,可以滿足各種愛好者的娛樂需求。 “迪士尼樂園”中充滿了仙境般的夢幻氣息,與小熊維尼一同出行 尋找蜂蜜的“小熊維尼獵蜜記”是深受遊客歡迎的項目之一。 “迪士 尼海洋”中的各種設施富有生氣、動感十足。米老鼠等動畫明星們參 加的盛裝遊行更是十分值得一看的壯觀場面,極富藝術魅力,令人百 看不厭。 (圖(十七)日本迪士尼)

四、 札幌冰雪節

在一年中降雪量最多的 2 月,以 大通公園為中心,在札幌市內的 三個地 點設立 會 場舉辦 “ 札 幌 冰雪節 ”。這個在冰雪世界中嬉戲 的冬季 活動起 源 於 1950 年 當 地中學生 堆砌的 6 座冰雪雕像 , 到 2014 年 已發 展成 為彙 聚國內 外 240 萬 2 千名遊客狂歡的日本一 大活動。以巨大雪雕為首,市民親手堆砌 的 冰 雪 雕 像 整 齊 排 列 ,

(26)

此外還 有滑雪 場 及“行 走 滑雪體 驗 ”等運動 項目登 場。像“ 管形 滑道” 和“雪 上 橡皮艇 ” 等在冰 雪 世界中嬉 戲的冬 季特有活動 一應俱全,不僅適合全家出行,更歡迎不習慣雪景的南國遊客前 來體驗 。 (圖(十八)日本札幌冰雪節)

伍、 經濟發展歷程

一、 兩次世界大戰

一戰中,日本經濟帶來“戰爭景氣”,軍需的增加帶動了重工業在 日本經濟中位置的提升。不僅獲得巨額貿易順差,同時也改變了經濟 結構。讓日本從明治以來的入超國一躍成為出超國,產業結構也從戰 前的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 1929 年,發生了全球性的大蕭條,世界經濟混亂,連帶日本經濟 也深受牽連。為了擺脫經濟危機,日本開始實行軍國主義,大規模侵 略亞洲國家,企圖通過軍事工業來帶動整個經濟。當時日本製造業和 礦業總值,佔日本 GDP 超過 30%。有賴於軍事工業的大規模發展。

(27)

(圖(十九)1958-2006 日本 GDP,資料來源:日本經濟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7%B6%93%E6%BF%9F )

二、 戰後復興期

1914 年太平洋戰爭後,日本在戰爭中陷入膠著狀態。造成通貨膨脹, 貨幣大幅貶值;後因日本大量資源被投入軍工生產,國內物資嚴重短 缺。1945 年日本無條件後,日本經濟陷入崩潰。美國開始向日本提供 財政支援,協助日本重建戰後經濟。1954 年「神武景氣」開始,工業 生產回復到戰前水平。而在 1953 年到 1965 年間,日本 GDP 每年以約 9%的速度增長,進入了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經濟快速增長時期。

(28)

(圖(二十)日本經濟成長率的推移,資料來源: http://nabeparty744.blog111.fc2.com/img/20130303hQuyQuWe )

三、 高速經濟成長期

1. 1954 年-1957 年 「神武景氣」: 日本制定「電力五年計劃」,進行以電力工業為中心的建設,並以 石油取代煤炭發電。因此大量原油從外地進口,大大促進了煉油工業 的發展。 日本經濟至此不僅完全從二次大戰中復興,而且進入積極建立獨立 經濟的新階段。受到好景氣的影響,帶動耐久性消費財的熱潮,出現 了「三神器」(即電視機、洗衣機、冰箱)。 2. 1957 年-1958 年 「鍋底蕭條」: 當時由於景氣過剩,國內物價高漲,加上政府對蘇伊士運河危機的局 勢誤判,導致投機性的進口劇增,出現外匯危機。政府於是採取了緊 縮金融、緊縮財政和抑制進口的政策,使景氣陷入停滯狀態。政府的 庫存投資大幅減少,工礦業生產明顯下降。經濟企劃廳判斷設備投資 過剩引起的蕭條將會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經濟白皮書》稱之為「鍋 底景氣」,即比喻為像在平底鍋中前進一樣。不過這種預測並不準確,

(29)

雖然蕭條在 1958 年依然持續,但是進入 1959 年 4、5 月,工礦業生產 已經顯著增長,庫存也趨向增加,外匯儲備也十分充裕,至此,蕭條 狀態已經擺脫。 3. 1958 年-1961 年 「岩戶景氣」: 日本戰後的第二次經濟發展高潮,出現是日本經濟高度成長的開始, 日本大量生產汽車、電視及半導體收音機等家用電器,鋼鐵取代紡織 品成為主要出口物資。 4. 1962 年-1964 年 「奧林匹克景氣」: 1964 年由於夏季奧運會在東京舉辦而帶來經濟高速發展。使日本加快 了交通運輸網絡和體育設施的建設,許多民眾也為了收看奧運比賽而 購買了電視機。房地產市場因為奧運蓬勃發展。日本為了東京奧運的 直接場館投資和間接投資(ex 公路、地下鐵等交通建設、上下水道鋪 建等) 5. 1965 年-1970 年 「伊奘諾景氣」: 連續五年的經濟增長時期。1964 年日本舉辦東京奧運後,曾一度陷入 經濟不景氣,政府於是決定發行戰後第一次建設國債。1966 年後,經 濟景氣持續暢旺。期間有不少大企業合併,而私家車和彩色電視亦快 速普及。日本國民收入水準快速提高,當時有所謂的「新三神器」(即 汽車、空調、彩色電視機)。另一方面,當時國內生產總值若以美元匯 率換算,日本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

四、 低成長時代

1. 1973 年石油危機 導致日本經濟陷入混亂。 2. 1974 年,出現戰後第一次經濟負成長 經濟成長率由 1973 年之 9.9%降為 1974 年之-1.2%,消費者物價指數 上漲 24.3%,其中食品類上漲 27.9%,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而此時 日本製造業重心轉移,因半導體和集成電路之產業能源效益相對較 高,急速成長,但這些新興產業並未能改變日本經濟減速之趨勢。在 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日本經濟增長每年僅 4%左右,低於六十年 代初的 9%,宣告終結戰後以來的高經濟成長狀況。

(30)

五、 泡沫經濟(1980 年代後期~1990 年代初期)

為日本戰後僅次於 1960 年代後期的經濟高速發展的第二次大發展時期。 背景: 1. 1979 年-1984 年美國聯準會大幅升息至 20%, 美元升值 60%以上,造 成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大增 。 2. 1985 年,世界 5 大經濟強國(美國、日本、西德、英國和法國)在紐約 廣場飯店達成「廣場協議」;當時美元匯率過高而造成大量貿易赤字, 美國為此與其他四國發表共同聲明,宣布干預匯率市場。此後,日元 迅速升值。從 1 美元兌 240 日圓,1 年後升值至 120 日圓。 3. 日本央行從 1986 年 1 月到 1987-2 月,連續 5 次降息 →銀行貼現率從 5.0%降低到 2.5% →升息+日圓兌美元大幅升值一倍, 資金大舉流入日本, 股市及房地 產大漲 形成泡沫之原因: 1. 由於匯率劇烈變動,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產發生帳面虧損,因此大量資 金為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市場。 2. 日元大幅升值導致出口下降,因此,日本政府為了解救因為日元升 值而受到打擊的出口產業,實行量化寬鬆政策,於是產生了過剩的 流通資金。 3. 日本國內興起了投機熱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更 為明顯。當時東京 23 個區的地價總和,甚至達到了可以購買美國 全部國土的水平;而地價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帳面財產增加, 刺激了消費慾望,從而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增長。 4. 日本人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海外不動 產(如美國洛克菲勒中心)、昂貴的藝術品,以及名貴的奢侈品等 等。 泡沫破裂: 1989 年為日本泡沫經濟的高峰,當時各項經濟指標達到空前的高水準,但 由於資產價格上漲無法得到企業的支持,造成投機者失去買土地的意願, 泡沫經濟因而開始走下坡。1989 年 12 月 29 日,日本股市日經 225 指數達

(31)

到最高 38,915.87 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 1991 年開始跌價,泡 沫經濟開始正式崩解。(參閱圖(二十))

六、 長期衰退

進入 1990 年後,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泡沫經濟崩潰,景氣急速惡化。大量 帳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消費陷入萎縮,而由於土地價格也 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擔保的貸款也出現了極大風險。當時日本各大銀行的 不良貸款紛紛暴露,對日本金融造成了嚴重打擊。 失落的十年 泡沫經濟崩潰後,整個 1990 年代,日本經濟都受泡沫經濟的後遺症困 擾,長期經濟不景氣,被稱為「失落的十年」。日經 225 指數在 1989 年 12 月寫下 38915 的歷史高點,然後開始長期空頭,到 2003 年 4 月,創 下 7831 的低點,跌幅達至 80%。(參閱圖(二十一)) 這 10 多年間,日本損失的不只是股市市值,整體經濟屬性變差,利率下 滑、失業率上升,國內生產總值下降及停滯,人口步入高齡化。日本所展 現的,是 1930 年代之後就少見的大蕭條。 然而,「失落的十年」已經延續不只 10 年,蕭條的景象 25 年未見太 多改善,也沒有結束的跡象。利率仍趨近零、銀行表現疲軟、高齡人口的 現象依然存在。

(32)

(圖(二十一)日本股市,日本泡沫經濟及失落的十年,資料來源: http://blog.xuite.net/uzawa/blog/121563260-%E6%97%A5%E6%9C%AC%E6%B3%A1%E6%B2%AB%E7% B6%93%E6%BF%9F%E5%8F%B2)  日經 225 指數從 1983 年開始緩慢回升,1984 年初上升至 10000 點以上, 廣場協議後股市迅速進入大牛市。1986 年 1 月日經指數為 13000 點, 至 1987 年 9 月上漲至 26000 點。即使遭到了 1987 年 10 月 19 日「黑色 星期一」,全球股市暴跌的襲擊,日本股市上升的腳步也未受阻。1988 年股票市場總市值超過當年 GDP(387 萬億日元)達到 477 萬億日元, 1989 年 12 月 29 日,日經指數達到歷史最高點 38915.87 點,股票市場 總市值上漲到 611 兆日元,相當於 GDP 的 1.48 倍。  1990 年開始「失落的十年」: 1989 年 5 月至 1990 年 8 月日本央行 5 次升息,銀行貼現率從 2.5%升 至 6.0%,1990 年初開始,日經指數由 38915 點跌至 1992 年 7 月底的 15910 點,1993 年反彈至 20000 點,1995 年中跌破 15000,累計跌幅超過 2/3, 資產大幅縮水。 (圖(二十二)日本 1975 年至 2010 年房價變化,資料來源: http://blog.xuite.net/uzawa/blog/121563260-%E6%97%A5%E6%9C%AC%E6%B3%A1%E6%B2%AB%E7% B6%93%E6%BF%9F%E5%8F%B2)  1990 年,日本股票價格開始大幅下跌,跌幅達 40%以上,股價暴跌幾

(33)

乎使所有銀行、企業和證券公司出現鉅額虧損。緊跟其後,日本地價也 開始劇烈下跌,跌幅超過 46%,房地產市場泡沫隨之破滅。

七、 安倍經濟學

是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 2012 年上任後,為了擺脫日本長達 15 年的 通貨緊縮困境(參閱圖(二十三)),及重振國內經濟,而提出的一系列 刺激經濟的政策。其實質上為一量化寬鬆政策,試圖利用貨幣貶值, 提升日本貨在國際的競爭力;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向市場大量註入資 金,造成通貨膨脹率增加,日圓貶值,出口增加,物價上漲,企業收 益增長,員工收入也隨之增加,最終擺脫通貨緊縮,實現日本經濟增 長。 (圖(二十三)1970 年—2014 年日本 CPI 狀況,資料來源:華爾街新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08)  基本方針—「安倍三箭」: 1. 第一支箭:寬鬆貨幣政策—終結通縮 A. 2 年內達成通膨目標 2% B. 貨幣基數增加 2 倍 C. 長期公債及總資產餘額增加 2 倍 用意:實施量化寬鬆,主要是日本名目利率幾乎接近零,藉由拉高預期通 膨率,來降低實質利率,便可激勵民間投資與消費。此外,大規模量化寬 鬆將使日圓貶值,有利出口,帶動經濟成長。

(34)

2. 第二支箭:擴大財政支出—短暫刺激經濟成長 提出 20.2 兆日圓之「緊急經濟刺激方案」,其中 10.3 兆日圓為政府支 出。 刺激方案分別用於: (1). 促進民間經濟活性化(國家支出費用為 3.1 兆日圓) (2). 重建/防災對策(3.8 兆日圓) (3). 援助民眾生計及區域經濟(3.1 兆日圓)。 3. 第三支箭:結構性經濟改革與成長策略—為長期增長創造條件,改 善企業競爭力 項目 內容 目標 促進投 資 設立經濟特區,提供稅 賦優惠,並放寬部分限 制。 2020 年前 FDI 規模擴增 2 位至 35 兆日圓,以及相關 投資規模擴增 3 倍至 30 兆 日圓 基礎建 設 開放民間資金投資道路 和橋樑整修等基礎設施 10 年創造 12 兆日圓 能源政 策 改革電力系統,加速火 力發電和再生能源投資 計劃 10 年電力相關投資增加至 30 兆日圓

(35)

(圖(二十四)安倍經濟學第三支箭,資料來源:財金教育分享平台 http://learning-harbor.com/?p=196)  整體目標:10 年內人均國民所得每年成長 3%以上,10 年後人均國民所得增 加至 150 萬日圓以上  成效: 1. 第 1 箭短期成效顯著,日元/美元匯率在 2012 年 12 月時,約為 75:1,到 2014 年中期,來到 100:1 附近,接著在 12 月又暴跌至接 近 120:1,之後就貼近這個匯率。這麼做已經讓日本出口得到幫助,至 少短期收效。 2. 第 2 箭卻完全射偏。日本沒有設法減稅來刺激經濟,反而提高消費稅, 重重打擊經濟。造成日本經濟在 2014 年第 2 季下挫 1.9%,到第 3 季 仍萎縮 0.6%,是日本 2 年來第 2 次經濟衰退。第 4 季 GDP 終於見 到正值,但也只有 0.4%成長。 3. 第 3 箭結構改革則完全射不出來。移民、女性的勞動力得不到妥善運 用,銀行的壞帳也不見好轉。這對日本長期解決不景氣,卻是至關重要 的大事。 (圖(二十五)2012—2014 年日本 GDP 走勢,資料來源:財金教育分享平台 http://learning-harbor.com/?p=196 )

(36)

(圖(二十六) 2007 年-2014 年日本 GDP 走勢,資料來源:新浪財經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20141203/143720986580.shtml)  日本的 GDP 成長率經過 2009 年的嚴重衰退後,2010 年收復的經濟成長卻僅 約一半,隨後在 2011 年第二季陷入二次衰退,這固然是受震災影響,但一 年後在基期走低效應下成長依舊十分微弱;而在 2011 年至 2014 年四年來三 次陷入經濟衰退。  學者預測: 短期來看,日本只剩下貨幣貶值一途,可以稍起作用,避免經濟衰 退。考慮到日本的通膨目標為 2%,而日本也是石油進口國,日元恐怕 必須貶到 150 兌 1 美元左右,才有辦法達成預定的通膨目標。 有學者認為,日元在 120 時,經濟都已停滯不前,要是反向走強, 不但日本經濟不振,恐怕還會拖累主要貿易國美國、中國及歐洲陷入通 縮。由於已經沒有其他辦法,目前預期日元走強的機率很低,應該會愈 來愈弱。 日本於公佈 2015 年首季 GDP2.4%,雖優於原先預測的 1.5%,也 同時也下修了去年(2014 年)第四季 GDP 至 1.1%。而其庫存增加貢獻了 GDP 達 0.5%,專家因此不看好日本後續發展。 也有學者認為安倍經濟學只是大財團受惠,而日本普通民眾,特別 是普通工薪階層還要承受物價上漲的壓力。另外,大企業經營業績上升 未必會給員工加工資,員工工資不漲,所謂“促進消費、擺脫通縮”就

(37)

是一句空話。

陸、 國際貿易及全球佈局

一、 日本進出口貿易

 日本進口前 10 大國家 (圖(二十七)(二十八)日本 2012 年進口金額及國 家) (圖(二十九)(三十)日本 2013 年進口金額及國家) 2012 年 Imports 國家 千美元 中國 188,954,976 美國 76,457,391 澳洲 56,577,528 沙烏地阿 拉伯 54,936,634 阿拉伯聯 合大公國 44,125,266 韓國 40,719,677 卡達 35,973,986 馬來西亞 32,945,061 印度尼西 亞 32,374,023 德國 24,789,666 2013 年 Imports 國家 千美元 中國 182,191,683 美國 70,322,003 澳洲 51,357,042 沙烏地阿拉伯 50,285,740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42,852,484 卡達 37,289,584 韓國 36,131,559 馬來西亞 30,005,859 印度尼西亞 29,078,335 德國 23,957,858

(38)

(圖(三十一)(三十二)日本 2014 年進口金額及國家)  從 2012~2014 年數據來看,日本整體從對中國依賴極深,進口貿易額比例和 其各國都有相當大的超額,其中一部份原因為日本汽車產業或其他工業類組 要把某些非關鍵技術性的產品移到中國較低工資成本地方製造與組合,之後 再將產品運送到日本國內在加裝關鍵技士的零件上去,故自 2009 年中國一 直為日本的最大進口國。(參閱圖(二十七)~(三十二))  日本出口前 10 大國家 (圖(三十三)(三十四)日本 2012 年出口金額及國家) 2014 年 Imports 國家 千美元 中國 182,028,895 美國 71,728,349 澳洲 48,377,137 沙烏地阿拉伯 47,800,126 阿拉伯聯合大公 國 41,984,387 卡達 33,712,975 韓國 33,563,110 馬來西亞 29,344,660 印度尼西亞 25,796,058 俄羅斯 24,900,061 2012 年 Exports 國家 千美元 中國 144,709,442 美國 140,579,875 韓國 61,741,679 台灣 46,161,744 泰國 43,868,628 香港 41,204,780 新加坡 23,371,620 德國 20,867,182 印度尼西 亞 20,343,682 澳洲 18,482,144

(39)

(圖(三十五)(三十六)日本 2013 年出口金額及國家) (圖(三十七)(三十八)日本 2014 年日本出口金額及國家)  日本出口值 1.2 名自 2001 年開始都是由中國和美國包辦,並且逐年增加趨 勢,對美國和中國依賴仍然很深,美國和中國出口值就佔日本國內一半之 多。台灣對日本則是日本第四大出口國,可看出台灣對日本的也是很重要。 另一方面看出台灣人真的很愛日貨。(參閱圖(三十三)~(三十八)) 2013 年 Exports 國家 千美元 美國 133,198,686 中國 129,851,439 韓國 56,882,587 台灣 41,884,055 香港 37,582,239 泰國 36,219,592 新加坡 21,100,847 德國 19,048,547 印度尼西亞 17,137,517 澳洲 17,058,778 2014 年 Exports 國家 千美元 美國 129,438,006 中國 127,129,238 韓國 51,854,037 台灣 40,225,192 香港 38,339,078 泰國 31,559,581 新加坡 21,135,077 德國 19,205,157 印度尼西 亞 14,849,610 澳洲 14,298,448

(40)

 日本進出口產品 1. 出口產品前四名 名次 產品 貿易額 佔總出口%數 1. 汽車 $ 104,286,673,342.70 13% 2. 汽車零組件 $ 42,212,949,837.04 5.3% 3. 電路零組件 $ 19,192,867,751.34 2.4% 4. 工業打印機 $ 17,465,913,958.25 2.2%  日本的汽車品牌,享譽國際,搶攻高中低價位,故汽車為日本出口最多的一 類產品。而從前四名來看也可看出日本主要都是輸出些技術性零組件,表示 日本在工業技術上的奠定。 2. 進口產品前四名 名次 產品 貿易額 佔總進口%數 1. 原油 $133,368,096,134.23 17% 2. 石油天然氣 $79,747,304,406.45 10% 3. 石油精煉 $27,466,567,150.96 3.5% 4. 蜂窩媒 $24,207,511,064.98 3.1%  日本本國並無產石油這類的天然資源,所以大多仰賴外國進口,所以可以看 出日本對於中東國家產油國有較大的進口額,煤則是因為日本國內除了核能 發電外,仍有火力發電系統,而火力發電則須仰賴煤。  關稅配額制度: 主要是保護國內產品對抗國外進口產品的競爭。日本對進口貨物數量 制定〝數量限制〞,對於凡在某一限額內進口的貨物可以適用較低的 稅率或免稅,但關稅配額對於超過限額後所進口的貨物則適用較高或 一般的稅率,以保護日本國內生產者的競爭力。日本對於農業的關稅 配額有一定相當配置,目的無他,就是要保護日本本國的農業,目前 WTO 給予日本 20 項的配額產項。

(41)

(圖(三十九)關稅配額制度圖,資料來源:日本關稅局 http://www.customs.go.jp/kyotsu/kokusai/seido_tetsuduki/wariate.htm)  如超過中間線(數量),將會對進口產品徵收第一次高稅率,以保護國內生產 者。 (圖(四十) 日本對澳洲農業產品的配額限制)  由此圖表可知,日本政府配額給澳洲蘋果汁、牛雜碎等的產品總配額,例如: 配額總量為 2 年 (噸) 配額的發行 量(噸) 頒發的證 書數 蘋果汁 1600 36 10 牛雜碎 17400 4,350 1099 蜂蜜 88 76 6 橙汁 1300 120 10 豬肉 7,280 76 5 家禽 56 0.2 1

(42)

蘋果資兩年配額量為 1600 頓,如超過則會給予較重關稅,另外配額發行量 為蘋果汁目前進口到日本的總數量,而證書數則是因為每次的配額都必須跟 日本關稅局提出申請,才能進口這些有配額的產品。

二、 日本的國際佈局

 日本參與之國際組織 1. 七大工業國組織(Group of Seven) 簡稱「G7」,前稱八大工業國組織,是指現今世界七大工業領袖國 聯盟。G7 主要是歐美國家,在亞洲只有日本。日本由於是 G7 成員,自 認為是亞洲老大。他不僅想做亞洲經濟老大,還想做亞洲政治和軍事 老大。維其如此,對於法德英等國家提議認中國加入 G7,日本提反對 態度,由於日本的影響,美國也持謹慎態度。日本的想法路人皆知, 日本害怕中國加入後,日本失去“亞洲代表”資格,或言之,如果中 國加入 G7,中國理所當然的成為“亞洲代表”。 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工業尤其是精密零部件十分發達。 主 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電器、機械、化工、紡織、高 速鐵路、核電等。 2. 東南亞國家協會十加三 ASEAN+3 東南亞(東協)、加上東北亞三國(中、日、韓),整合後的「新亞 洲」,將成為全球最大、成長力道最足的新市場。 對其他國家來說,東協不具威脅性,卻擁有具吸引力的單一區域市場, 最多的人口數量等同於極大的內需市場,以及在區域生產網絡中具有 競爭力的生產位階,日本企業已經不是用單一的國家看東協這些國 家,而是用區域的概念去佈建生產網絡和經營市場,所謂「我們正在 見證一個強大、繁榮的亞洲經濟共同體時代的開始。」

3.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為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亦是亞太區域整合的重要國際論壇。與亞 太各國政經領袖交流的地方,牽動亞太區域情勢的各國領袖,都會在 APEC 的高峰會上短暫休兵,並相互討論未來合作,這亦是觀察國際關 係的重點。作為一種區域內的諮詢與協商平台,促進雙邊、多邊或會 員內部的經濟改革。個人認為,APEC 比起一般的國際組織,更像友善

(43)

的跨國智庫,拓展外交並且背後得到企業與國家級力量的支持。  夯話題:亞投行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 對中國經濟的 “新常態”表示樂觀,並認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對日本和周邊國家 都是巨大的利益;中方主導成立亞投行,有穩定並擴大自身出口的考 慮,但宗旨是多邊共贏,不代表必然要與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爭 霸;美國並非完全不同意日本加入亞投行,相反有可能促日本加入, 讓日本充當“摻沙子”的角色;亞投行呼應了國際市場的迫切需求, 遭到否定和抵制的可能性很小。 日本參與亞投行的三大理由:爭取“進圈子”參與談判;通過談判 掌握相關信息,以有助於最終判斷;可因應美國期望,作為地區唯一 的 G7 國家加強對談判進程的影響視同美國的棋子。安倍曾說:「我們 需要將創新帶到亞洲的每一個角落,亞洲容不下廉價的、低品質的投 資。通過自有的融資渠道,將亞行的貸款額度提高 50%。並支持將亞行 現有的 1,530 億美元的法定資本進一步提高。」安倍對中國主導的亞 投行隻字未提,但日本此舉仍被視為對中國在亞洲擴大投資而提升影 響力的一次反擊。

 自由貿易協定 FTA (Free Trade Agreement) 日本與下列國家簽訂 FTA,例如: 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墨西哥、菲律賓、智利、印尼、越南、東 協、秘魯、印度、澳洲…… 1. 首先,自由貿易協定通過降低交易成本和流通費用,通過貿易自由 化和便利化,通過推動新 FTA 產生,最終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2. 其次,自由貿易協定促進了國際投資,並且起到了優化世界產業結 構和資源配置的效果。  地域性貿易協定 其重要性已然形成,未加入地域性貿易協定之國家之公司,利用在會 員國內投資,來建立它們在協定內的地位。其中一項重要的例子是, 日本公司在英國及墨西哥投資,好讓自己得以進入歐洲共同市場與北 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44)

 海外投資  歷程: 1. 1951 年日本開始展開戰後的對外投資,當時日本政府採行管制措 施,這段時期的海外投資不但微乎其微且規模不大。 2. 1960 年後放寬對外投資的政策,此時,日本企業國際競爭力強, 出口導向下,工業化產業結構穩定,再加上他國要求自由貿易的壓 力下,政府政策逐漸放寬同時加速海外投資活動。 3. 1973 年因第一次石油危機,而邁入第一波對外投資擴張期。為投 資數量大幅增加的轉捩點,由於戰後國際貨幣體系瓦解,進入浮動 匯率時代,日圓升值,本國產品競爭力下降,開始增加在開發中國 家的投資,以降低成本使用當地廉價勞力。 4. 1979 年第二次石油危機,而邁入第二波對外投資擴張期。在石油 危機的不景氣中,生產技術不斷提升,逐漸形成日本企業的競爭優 勢。 5. 到了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貿易收支大幅順差,開始增加對已開發 國家的投資。然而對外投資策略因應亞洲區的廉價勞力主要以紡 織、電器及機械等產業為主,歐美國家則以非製造業的商業為主, 促使日本製產品在歐美銷售,無形中造成貿易摩擦,例如美國在 1979 年實施日本彩色電視進口限制。 6. 在 1980 年以後,不同於美國,國際投資的增長速度加快,為了減 少摩擦,改至歐美當地投資生產,製造業投資大量增加,尤其是電 器機械居多,在非製造業方面,轉向金融業及保險業,而日本的金 融業在美國促進日本公司積極投入歐美市場。(參閱圖(四十)) 7. 1985 年進入第三波擴張時期,1988 年美國實施特別法 301 條款與 歐盟市場統合,削弱日本產品競爭力,為了減少貿易摩擦及障礙, 歐美市場投資增加;投資亞洲區製造業以降低成本,同時亞洲區經 濟迅速成長,內需擴增。(參閱圖(四十一)) (圖(四十一)日本海外投資目的之調整)

(45)

 日本海外投資情形: 充分利用當地比較優勢,有針對性地對重點領域進行直接投資,兼顧 短期效應和長遠利益。除購買不動產外,日本海外投資主要集中於三 大領域: (1). 製造業:目前,日本企業海外生產比例已超過 30% ,原 料、製造、銷售“三頭在外”,企業降低了成本,規避了貿 易和匯率風險,利潤得到最大化。 (2). 礦產等戰略物資:日本對全球部分規模較大的鐵礦、銅礦 和油田以及必和必拓、力拓等礦業巨頭都進行了大量參股, 還積極參與勘探工作,既保證了礦產資源供應,又掌握了礦 產分佈情報,還降低了管理成本。 (3). 優質金融資產:為了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爭得話語權,日本 持續投資美國的金融業,尤其在金融危機後,僅三菱 UFJ 金 融集團就接連買入了美國著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和加州聯 合銀行的股權。  亞洲開發銀行:日本為僅次於美國,第二大投資者。其宗旨是向其會員 國或地區成員提供貨款和技術援助,幫助協調會員國或地區成員在經 濟、貿易和發展方面的政策,同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進行合作,以促進 亞在地區的經濟發展。

(46)

參考文獻

1. 日本漫遊(2015)。日本概況。2015 年 6 月 3 號,取自: https://www.e-japannavi.com/info/info4_1.shtml 2.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2015)。日本人口普查。2015 年 6 月 7 號,取自: http://www.stat.go.jp/data/e-census/2014/index.htm 3. 李秉璋(2010)。日本農業政策全盤革新-內需導向、所得補助,確保農業生 命力。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015 年 6 月 3 號,取自: http://www.biotaiwan.org.tw/download/structure4/Bing-Zhang%20Lee/ 201003-1.pdf

4.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2013)。日本加入 TPP 談判 骨牌效應將影響全 亞洲。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495957563807071/ 5. 穩發漁業(2015)。漁業概況。2015 年 6 月 3 號,取自: http://www.winfar.com.tw/winold/01_items_fishery.htm 6. 522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12)。永續海洋。2015 年 6 月 3 號,取自: http://www.swan.org.tw/activity/2012/biodiversity/ever.html 7. 農業科技決策支援資訊平台(2015)。日本糧食自給率。2015 年 6 月 5 號, 取自: http://agritech-foresight.atri.org.tw/news/index.php?mode=data&ty pe_id=1291&id=579 8. MoneyDJ 財經知識庫(2015)。安倍三箭。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 http://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e485cd4e-8 786-449e-8c5c-2ca04a6650db#ixzz3c1ZTtdeB 9. 360 度財經(2009)。日本泡沫經濟。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 http://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0&id=0000121354 _EEV2GDOR6ZKWVE34YQ3GZ&ct=2 10. 劉祥航(2015)。今日新聞。安倍經濟學未見成效 學者:日本恐見第 3 次「失 落十年」。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 http://www.nownews.com/n/2015/05/15/1694129 11. 學習港灣,財經教育平台(2014)。安倍經濟學 第三支箭。2015 年 6 月 7 號, 取自:http://learning-harbor.com/?p=196 12. izaax(2012),改變全球投資趨勢的一場大選-2012 日本眾議院改選。2015 年 6 月 7 號,取自:http://www.izaax.net/?p=92&cpage=4 13. 程俊(2014)。華爾街新聞。孤注一擲,日本央行意外擴大 QQE 規模至 80 萬 億日元。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08 14. 全球台商服務網(2015)。雙邊貿易統計。2015 年 6 月 6 號,取自: http://twbusiness.nat.gov.tw/page.do?id=17

(47)

15. JETRO 網站(2014)。日本最大進口貿易夥伴。2015 年 6 月 6 號,取自: http://www.worldstopexports.com/japans-top-import-partners/2082 16. OBSERVATI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 網站(2012)。日本出口產品。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 https://atlas.media.mit.edu/en/explore/tree_map/hs/export/jpn/all /show/2012/ 17. MBA 智庫百科(2010)。配額。2015 年 6 月 6 號,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9%85%8D%E9%A2%9D 18. JETRO 網站(2014)。皮鞋的關稅配額。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 https://www.jetro.go.jp/world/qa/04M-100422.html 19. 日本關稅局(2015)。日本關稅。2015 年 6 月 6 號,取自: http://www.customs.go.jp/kyotsu/kokusai/seido_tetsuduki/wariate.h tm 20. 蔡松伯(2013)。APEC 的進程、功能與影響。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 http://www.insight-post.tw/social-economy/20131011/4562 2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季刊(1997)。日本對外直接投資與地區貿易。 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 http://fd.cfeph.cn/finance.nsf/0/4E5ADEC0EBAEA10E48256826001F6AEF ?openDocument ( 22. 賀桂芬(2011)。天下雜誌 434 期。東協 10+3 的巨大威脅東亞整合台灣的關 鍵五年。2015 年 6 月 5 號,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8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職業訓練局臺南職 業訓練中心、國立 臺中高級工業職業 學校附設高級工業

本刊“98 年第 3 季(7~9 月)就業服務統計資訊"主要資料來源為「行政院

本刊“99年第3季(7~9月)就業服務統計資訊"主要資料來源為「行政院勞

01 綜合機械 3 陳俊嘉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中區職業訓練 中心.. 01 綜合機械 4 王仲丞

,提供轄區內受影響之各該產業之事業單位、勞工有關 訓練諮詢服務,並加強輔導各產業從業人員參訓,持續

國內經濟部分,11 月份的工業生產、出口以及商業營業額均較上月減 少、較上年同月增加,預期 12 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將與 11 月相近,商業營 業額可望高於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