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人肉搜索文化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人肉搜索文化之探討"

Copied!
1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

碩 士 論 文

台灣人肉搜索文化之探討

Culture of Human Flesh Search in Taiwan

研 究 生:李惠婷

指導教授:孫春在 教授

林珊如 教授

一百

一百

一百

一百

(2)

台灣人肉搜索文化之探討

Culture of Human Flesh Search in Taiwan

研 究 生:李惠婷 Student:Huei-Ting Li

指導教授:孫春在

Advisor:Chuen-Tsai Sun

林珊如 Co-Advisor:Sunny S.J.Lin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gree Program of E-Learning College of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Degree Program of E-Learning

June 2011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台灣人肉搜索文化之探討

學生:李惠婷 指導教授:孫春在 博士 林珊如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碩士班

中文摘要

「人肉搜索」在最近幾年引發國際社會與媒體的普遍關注,成為盛行於華人世界的獨 特文化現象。人肉搜索乃以網路為媒介,以網友為資源,藉由集體合作方式將網路搜尋引 擎以及知情匿名人士所呈現之資料予以揭露、釐清真相的一種群眾活動。不同於西方社 會,華人社會使用網路工具進行人肉搜索之目的是為了能夠透過虛擬世界的力量來改善現 實世界的不合理、不公平現象。本研究針對台灣人肉搜索之現象進行研究,研究者採用文 本分析的方式針對一些人肉搜索案例事件,進行媒體與網友互動歷程的分析。本研究之首 要目的在於探討何種性質之社會事件較易引起網友們的人肉搜索,以及其搜索動機為何; 其次,本研究欲瞭解「媒體」在人肉搜索歷程中扮演的角色與功用,究竟對事件後續的人 肉搜索有何影響,此為本研究最主要的核心議題;最後,研究者由案例事件的分析中探討 造成人肉搜索成敗之主因,以從中掌握人肉搜索發動成功的脈絡因素。 經由文本分析後,研究者發現,在人肉搜索生成與發展的歷程中,「媒體」扮演了訊 息擴散與人肉搜索成敗的關鍵角色。在許多人肉搜索成功案例中,「知名論壇」是事件擴 散的主要引爆媒介;而經由眾多個人部落格與社群網站的資訊傳播,媒體再加以追蹤報 導,使事件更加渲染擴散。最後,也由於大眾媒體從網路論壇的訊息挖掘與報導,引發社 會大眾的廣泛注意,強化了網友們後續人肉搜索的動機。 而就人肉搜索的目的與功用來說,研究者發現,網友們進行人肉搜索的目的不在於「搜 索」,而是在於「制裁」違反社會道德與善良規範的人;此外,研究者也發現,人肉搜索 可帶來正面的社會功用,藉由人民集體式的訊息追蹤與搜索,逐步還原真相,激化了人民 的輿論參與,更影響了媒體與政府的作為。 關鍵字:人肉搜索、媒體、媒體文化、網路集合

(4)

Culture of Human Flesh Search in Taiwan

Student: Huei-Ting Li Advisor:Dr.Chuen-Tsai Sun

Co-Advisor:Sunny S.J.Lin

Degree Program of E-Learn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Human flesh search” has caused broad attention among international societies and media in recent years and become a unique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Chinese world. By using varied web-sites as medium and Internet-users as resources, human flesh search is considered a kind of mass movement to reveal secret and clarify the truth by collective forces based on Internet search engines and data presented by informed but anonymous people. Unlike in Western societies, the purpose of using the Internet tools for human flesh search in Chinese societies is mainly to improve unreasonable, unfair situations in the real world

through the power of virtual world. In this study we focu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Taiwanese Human flesh search.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ext analysis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media and Internet-users on 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 cases of human flesh search activitie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which social events were prone to cause Internet-users’ interest in human flesh search and their motivations. Secondly, the core issue of the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varied media in human flesh search and the impacts of follow-up events in the search proces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explored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r failure in human flesh sear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ase studies in order to grasp the contextual factors for successfully initiating human flesh search.

After text analyses,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media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human flesh search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spreading and determining the success or failure during the search process. In many successful search cases, well-known forums became the main

(5)

initiating medium in spreading the events. The events became reinforced after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mong numerous personal blogs and social community networks as well as the follow-up reports by the mass media. Finally, because the media news digging and reporting on Internet forums and bringing broad attention to the general public, which reinforced the Internet-users’ follow-up motivations for human flesh search.

As the purposes and functions of human flesh search,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Internet-users’ purpose for human flesh search was not to “search” only, but to “sanction” those who disobeyed social norm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 also found that human flesh search can bring positive social functions by people’s collective information tracking and searching which might restore the truth gradually, thus stimulate public’s opinions, and even influence the actions and reactions of both media and the government.

(6)

誌謝

誌謝

誌謝

誌謝

時光荏苒,轉眼間,兩年的碩士班生涯已經要畫下句點。回想起兩年前,懵懂無知 的踏進理學院,跟著班上同學一門門課的學習,逐漸的瞭解研究所的學習生態,也從中 找到自己研究的領域方向;如今的我,在大家的協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終於完成了我 的學位著作。 論文寫作歷程中,歷經千辛萬苦,要感謝的人很多。打從決定論文主題開始,我就 努力尋找相關文獻,冀望能在眾多文獻線索之中殺出重圍,以確定研究方向,但始終卻 跳脫不出他人研究的範疇,心中卻總是想著如何去突破與延伸;在苦無頭緒的情況下, 又讓我遇到一些人生大事,加上身體不適,影響了預期寫作進度。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 去,十分擔心無法在今年順利畢業;幸虧指導教授春在老師以最大的耐心與關懷來體諒 我,不但未因進度落後而責備我,反在我最艱難的時刻協助我釐清研究方向,順利度過 重重關卡,老師給了我很好的鷹架,也因此才有現在的成果,我非常感謝這一路以來他 對我的指導與教誨。 再來,我也要感謝我的家人,包括我的爸爸、媽媽、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弟 弟以及弟妹平時對我的鼓勵與包容;尤其是媽媽,在我同時奔波學校事務與課業的勞頓 下給我最即時的言語關懷,讓我有信心去面對眼前的挑戰,克服了寫作的難關。同時, 我也要感謝叔叔寶利,從小到大因為感染了叔叔對社會歷史人文的濃厚關懷情感,啟發 了我對研究主題的發想。 對於一些曾經陪伴我度過碩士班生涯的朋友,也由衷表達感激。感謝立先學長以及 佩嵐學姊,每次在我報告完論文進度後,給我適時的建議,使我受益匪淺;也感謝多才 多藝又熱心的書豪學長,用心的審視論文的一字一句,給了我很棒的建議,啟發了我不 同的思考方向;感謝佳倫學長,因為看到你對研究的熱忱,激勵我努力向上;感謝維琪 學姊,最早之前就告訴我孫老師的好,使我如願找到一位好老師;感謝博學多聞的偉晉, 在我論文寫作有疑惑時,總是以他豐富的學術經驗盡力解答我的迷思;感謝熱心助人的 瑛旗學長,總是不厭其煩的回應我任何問題,並以幽默風趣的言談紓解我內心的苦悶; 感謝貼心的志偉,在我心情低落時,總是在第一時間當我的垃圾桶,聽我吐苦水,無論 發生什麼事,總是在我身旁協助我、支持我;感謝我的研究夥伴,包括熹鈐、盈廷、杰 翰、英華、孟娟、家琳,十分慶幸有你們的陪伴以及一路上彼此的激勵,使我更加成長 茁壯。最後,感謝我的好友小比、FILA、小小、玉珠、妙鳳、美月、怡寧、秀美、杏霞、

(7)

盈君、俊榮、俐臻、博和,因為有你們的加油打氣,使我一路走來不孤單。

碩士學歷的完成,又是另一段嶄新的啟程,期望自己能以最樂觀謙懷的心持續學習、 進步與成長!

(8)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v 目 錄 ...vi 表 目 錄 ...viii 圖 目 錄 ...ix 一 一 一 一、、、、緒論緒論緒論緒論 ...1 1.1 研究背景、動機...1 1.2 研究目的...5 1.3 研究問題...6 1.4 名詞釋義...6 二 二 二 二、、、、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8 2.1 人肉搜尋 ...8 2.1.1 人肉搜索的概念...8 2.1.2 人肉搜索的成因...9 2.1.3 人肉搜索特性...11 2.1.4 人肉搜索的兩面性...13 2.2 網路助燃現象...14 2.3 媒體文化 ...16 2.3.1 西方媒體文化...16 2.3.2 中國媒體文化...18 2.3.3 台灣媒體文化...20 2.3.4 人肉搜索與媒運作...22 三 三 三 三、、、、研究方法與設計研究方法與設計研究方法與設計研究方法與設計...26 3.1 研究架構 ...26 3.2 研究方法與流程 ...27 3.3 研究案例說明 ...31 四 四 四 四、、、、案例分析與討論案例分析與討論案例分析與討論案例分析與討論 ...64 4.1 案例事件的主要層面特性之分析...64 4.1.1 案例事件的訊息擴散範圍...64 4.1.2 案例事件的事件性質...71 4.1.3 案例事件的人肉搜索動機...77 4.1.4 案例事件的媒體扮演角色...91 4.2 案例事件人肉搜索成敗之論析...96 4.2.1 訊息擴散的來源:個人部落格或知名論壇...96 4.2.2 圖片或影像的不斷傳播...101 4.2.3 資訊搜索的挑戰度...105 4.2.4 媒體初始的報導與介入...108 4.2.5 短時間訊息回應頻率...113 4.2.6 預警與嚇阻作用...118 4.3 小結...121

(9)

五 五 五 五、、、、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 ...123 5.1 結論 ...123 5.2 未來展望...125 參考文獻 ...126

(10)

表目錄

(11)

圖目錄

圖 1. 研究架構圖...26 圖 2. 研究流程說明...30 圖 3 新店男子擋救護車討論示意圖...69 圖 4 新店男子擋救護車示意圖...101 圖 5 新店男子擋救護車示意圖...101

(12)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1.1

1.1

1.1

1.1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背景

背景

背景

背景與

與動機

動機

動機

動機

「在網路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此為過去曾經於網路上相當流行的一句至 理名言,但用於現今社會已經不合時宜;因為,只要有必要,「人人都知道你是一條狗」。 網友利用新資訊平台,糾結群眾,發動人肉搜索,掀起影響力海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 速度發生,時間無法預期,規模無法控制,這種過去只在網路遊戲裡出現的「虛擬影響 力」,已正式進入實體世界,影響了人民的現實生活。 簡單來說,人肉搜索是一種透過網際網路為媒介進行資訊搜尋的行為,而這類搜尋 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尋找特定人物或者挖掘事件真相,人肉一詞,是指人工在此搜尋過程 的介入,有別於使用傳統機器搜尋引擎,人肉搜索利用人工來甄別網路搜尋出來的資 訊,結合人找人、人問人的方式以達到搜索的目的。中國在網路上的「人肉搜索」現象 已受到國際媒體與社會的注意與討論。美國《大衆科學》雜誌撰文指出,中國互聯網上 有一群「義務巡警」,他們經常發起「人肉搜索」活動,搜尋那些在現實生活中行爲不 端的人。《泰晤士報》將其稱作「數字時代中國的獨特現象」,《洛杉磯時報》還曾報道 稱,中國的“人肉搜索”讓國際刑警組織黯然失色。美國《紐約時報》、《富比世雜誌》 和英國《每日郵報》等知名媒體則為中國的人肉搜索現象創造一個短句”Chinese style internet man hunt”,表示人肉搜索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網路圍捕行動」。(林思 平,2010;楊琳瑜,2009),而英國BBC 在報導有關中國人肉搜索新聞時,更是直接將 人肉搜索翻譯成”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王立慧,2009),且為了使西方民 眾便於瞭解其涵義,更形容中國如火如荼展開的人肉搜索就像是”witch hunt”,亦即 「圍捕女巫」的激烈行動。的確,發動人肉搜索目的不單只是「找到」當事人,而是欲 將其制裁,予以「懲罰」,而許多人肉搜索事件也都證實了當事人確實受到了懲罰。 人肉搜索成因極為複雜,綜觀學者的論點,歸納出下列原因:(一)事實真相的追求; (二) 他人隱私的好奇;(三) 道德正義的捍衛;(四) 不良情緒的宣泄;(五) 自我實現 的滿足。然而,基於上述成因,似乎很難解釋人肉搜索何以在短時間可以一呼百應,究 竟它的魅力何在? 馬特(2009)指出,人肉搜索就是一種大眾狂歡,而人肉搜索的群體特性表現在內

(13)

容、形式和主體上,張俊培(2011)在其研究中視人肉搜索為一種傳播活動,依據 Stephenson提出的大眾傳播遊戲理論,訪談多位參與人肉搜索者,指出人肉搜索在其過 程中確實帶來遊戲般的體驗。根據 McClelland(1953)的成就動機理論,個體有影響 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受到地位、職位等條件的限 制,而在網路遊戲中,由於遊戲的虛擬性和匿名性突破了這些限制,所以就使許多玩家 實現了權力的需要。 現今社會由於競爭高度激烈化,人民承受著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壓力,網路的出現, 使得網民在網路上參與人肉搜索所獲的滿足與快感,正可以彌補來自現實生活中的遺憾 與不如意。再者,Huizinga(1955)認為,遊戲必須是自願、自主、自由的活動,被迫 進行遊戲就失去意義。而參與人肉搜索的人彼此互不認識,皆是出於自發性,與Huizinga 的論點不謀而合。 Sutton-Smith(1995)認為遊戲的模糊性,主要是來自於在遊戲理論及遊戲術語(play terms)背後的普及性文化修辭(popular cultural rhetorics)缺乏清晰性所致。據此,提出了

遊戲的意涵,即「遊戲即進步」(play as progress) 、「遊戲即幻想」(play as fantacy) 「遊 戲即力量」(play as power)、「遊戲即自我」(play as self);人肉搜索在其本質上,符 合了「權力」及「自我」這兩個觀點。「遊戲即力量」,將遊戲的使用視為是衝突的重 現(representation),並認為透過遊戲可以強化那些控制遊戲的人或是在遊戲中成為英雄 者的地位(status),亦是一種行使權力的展現。 「遊戲即自我」將遊戲當成是一種達成 生活經驗(optimal life expreiences)的過程,參與出於自發性、自願性,在這個過程中 建立自我價值,玩遊戲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此為玩遊戲之目的。人肉搜索有其遊戲的特 性,也難怪呈現出過去在遊戲才能見到的虛擬影響力。 人肉搜索這類事件將焦點由線上拉回線下,此乃華人文化和歐美文化亟具差異之 處。歐美通常將網路上所創生的虛擬世界視為獨立存在,華人則是利用網路等科技工具 來進入那個新世界,拓展新的人生(第二人生),而人肉搜索卻是相反, 使用網路工具 目的為改變原來的實體世界、第一人生。 從西方媒體的報導,在在指出,人肉搜索為華人獨特的文化。大陸學者馮艷(2008) 指出,人肉搜索是發跡於中國的文化,中國也是目前最為盛行人肉搜索的國家;然而, 人肉搜索在美國並無此市場,這與其在中國的大行其道呈現天壤之別。造成此一現象原 因大概分為以下三點:(一)美國傳媒無孔不入,其高效運作的結果使得任何具有新聞

(14)

價值的事件都會在第一時間受到媒體的關注,毋須網友來拾遺補缺。(二)美國有著龐 大健全的法律體系,公民的任何不當行為幾乎都能在這一體系內找到對應座標。反之, 中國的虐貓事件由於缺乏《動物保護法》的規範,當事人得以肆無忌憚的將貓虐殺並逍 遙法外,最多僅受道德的譴責,而同類行為發生在美國就較難逃法律制裁。因此,有了 無所不在的法律監控,人們沒必要另行以人肉搜索方式來懲惡揚善、伸張正義。(三) 西方社會相對注重個人隱私揭露的合法限度,不願過度冒犯。 西方世界難道沒有人肉搜索事件? 其實不然,「人肉搜索」雖然源自於中國且發達 於中國,但在西方國家「人肉搜索」的文化現象其實已經存在。自web2.0時代來臨後, 網際網路變成一個強力的社會規範工具,數以萬計的網站發揮了懲奸除惡以及羞辱惡人 的論壇功能。在名為”Plate Wire”的網站中,便提供網友們張貼惡劣駕駛的資訊,透過 牌照號碼的張貼與識別來進行當事人身分與相關背景的揭露,除了制止惡劣駕駛外,也 令人們針對本身的安全駕駛多些關注;另外,在另一個名為”Don’t Date Him Girl”的 網站,則是提供一個論壇空間給女性,以張貼佈告及其他觀眾進行後續搜索的方式來同 聲譴責欺騙他們的男人,其功能定位乃為「一個來自世界各地強力女性的網路團體,而 這些女性選擇了行使她們在網際網路的言論自由,坦誠的與其他女性分享他們最糟糕的 約會經驗。」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如此的網際網路羞辱行為讓違反道德規範的人難以逃避 社會的責難(林錚顗譯,2011)。 由上述可知,西方國家雖然重視隱私,但是也非想像中絕然嚴謹,其發動人肉搜索 的用意,通常主要在防止人民權益受損,強調的事件本身的事實,對於搜索出來的人, 不至於採取過度的報復行動,人肉搜索並非華人特有的專利,而歐美的網路文化亦非如 此絕對,線上與線下生活亦會互相影響,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人肉搜索在華人世 界如此盛行? 就馮艷提出的第一點,傳媒效率而言,大陸與西方傳媒相較,確實有相當程度的落 差,當集體行為爆發時,人們急於了解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這個時期是眾多網民尋求 事情真相最為迫切的時期。而此時又往往是媒體報導缺位或報導信息相對較少的時期。 因此有關事件的各種信息通過網絡人際傳播擴散開來,其中伴隨著各種猜測、道聽途 說、小道消息、謠言等。傳聞與謠言總是跑在真相的前面。新聞媒介報導要講究報導的 客觀、真實,需要調查、審核的時間,而網絡上的草根記者、評論員則處於匿名、自由 狀態,不需要負什麼責任,可以隨意發帖,自由評說。媒體的紀律性、客觀性與網絡作

(15)

者的自由性、隨意性相比,在信息的發布上處於劣勢地位(朱力、盧亞楠,2009);但台 灣媒體效率之高,但為何人肉搜索仍是有相當程度的盛行呢? 以台灣著名人肉搜索案件為例,在 2006 年有網路暱稱為「catk***** 飛天貓」的網 路使用者,於中國「貓咪有約論壇」發表「我養貓貓的日記」。以女性口吻並使用簡體 字描述配合照片說明凌虐一隻兩個月大小貓的經過。更自誇熟知相關法律,虐待動物並 沒有違犯刑事法規,就算公安、警察也對他無可奈何。經中國網友調查發文者 IP 資料, 確認發文者來自台灣,文章立即被轉貼到台灣的貓咪論壇,並引起極大的反響。網友除 了向警方報案、尋求立委協助外,並自發組織起來,企圖從發文 IP 及相關照片背景等 資料調查此事件,以找到虐貓者 catk*****。蘋果日報於頭件要聞版 A6 面報導此事件, 其餘媒體也陸續跟進報導。網友也開始調查網路上所有使用 catk*****為帳號名稱之使 用者;就此事件看來,媒體積極跟進,且以大幅版面報導,擴大了人肉搜索範圍,更是 影響警方處理的態度。筆者認為台灣人肉搜索風氣如此盛行,媒體扮演不可或缺的角 色,反觀英國著名的 baby P 虐童案件,媒體曝光後,激起眾怒,英國網民也因此發動人 肉搜索,協助警方查出虐待 baby P 生母和繼父的住所,值得注目的是,英國媒體在報 導此事件時,並未一再強調人肉搜索的過程,而是將焦點導向更需迫切關心的核心問題 ---兒童權益的保護。兩事件相較之下,顯然地,媒體報導的焦點與態度,影響了民眾 看待事件的角度與作為。 人肉搜索被視為一種網路「集合行為」(王先榮,2010;胥文政、喬萬敏,2009), 中國學者朱力、盧亞楠(2009) 從大量群體性事件的經驗資料中提出「網絡助燃」理論, 其內容指出,互聯網作為信息的載體和輿論的平台在現代大規模的集體行為的發育和擴 散中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結構性條件。一方面,網絡及其人際傳播對集體行為的發生起 到組織動員和情緒感染的內部助燃作用,即將集體行為發生的條件和資源不斷集聚,這 是內聚動員過程;另一方面,網絡人際傳播形成強大的網絡輿論,為集體行為尋找合理 化依據與輿論支持,即外擴動員過程,它影響媒體報導和政府對集體行為的處理。 網路的便利性、互動性及匿名性固然為人肉搜索提供了方便,然而,人肉搜索在台 灣短短幾年間,有如此盛行的風氣,網路助燃理論提出了很好的解釋,網絡人際傳播形 成強大的網絡輿論,影響媒體報導和政府對集體行為的處理,而媒體跟進報導,更是擴 大了動員模式,成為社會注目的焦點。 約莫十年前,在壹傳媒文化輸入台灣後,紮根了台灣人民對市井生活的小報文化之

(16)

關注以及滿足大眾需求;加上近幾年來,由於第四勢力「網路媒體」的興起,改變了傳 統媒體的主流報導模式,隨著 PTT、BBS、Youtube、Plurk、Facebook、Twitter 以及 Google 搜尋引擎的普遍化,使得全民參與訊息搜尋以及資訊傳播便利性功能彰顯起來。 而在一些事件爆發的初期階段,媒體將一些初步訊息刊載後,這些網路論壇與部落 格平台正好提供網路電子傳媒的新優勢。由於傳統媒體受制於自身的訊息渠道與規則的 侷限性,無法滿足群眾對事件的求知與瞭解真相之需求,但這些新興電子媒介的普及化 不但滿足了大眾的認知渴望,亦帶來了言論與行動的廣泛自由度,彌補了傳統媒體之不 足。朱聯營、范素素(2010)曾表示,部落格新聞化的結果使得「電子媒介訊息」本身 成為網路傳媒思維下的讀物對象,現行有許多娛樂八卦以及民生小道類記者都會密切關 注特定幾個知名社群網站或論壇動態,並從一些網友的匿名爆料中尋找新聞線索,挖掘 新聞價值;而在財經與社會新聞中,部落格業已成為新聞報導的觸發點,相關的部落格 以及論壇在新聞實踐中彰顯了其優勢,不僅獲得了廣泛閱聽人,也相當程度的左右閱聽 人的認知,日漸成為傳統新聞媒體的重要信源。 傳統媒體記者經常透過網路論壇、搜尋引擎與部落格網站尋找可供報導且滿足大眾 需求的事件題材,有系統的以及技巧性的將事件或人物曝光後,也帶動了網友與社會大 眾的關注,並增加其對於人物事件深入瞭解的興趣,於是台灣人肉搜索行為在此資訊與 媒體文化背景下,使得媒體以及社會大眾交流的互動空間增加了;由於媒體的跟進與揭 發事件的報導,可能助長了人們對人肉搜索的參與動機以及縮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性, 其對於人肉搜尋文化氣焰的盛行究竟有何作用,值得本研究藉以文本分析方式深入瞭解 之。 因此,研究者認為,「人肉搜索」之所以在台灣發展如此迅速,所造成的影響層面 之大,其與台灣媒體文化特性有很深的淵源;而在人肉搜索的生成與發展歷程中,究竟 媒體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如何影響人肉搜索,此為本研究欲探討的重點。 然而在網路上,每日發動人肉搜索的案件何其多,有些能成功發動,有些則否,究 竟何種事件以及人物行為較易被網友以及社會大眾激烈搜索、流傳並討論;而又有那些 事件則較不會引發人們人肉搜索的興趣,本研究欲藉由台灣幾起人肉搜索的案例分析來 探討其背後的差異與特性,此為本研究探討重點之二。

1.2

1.2

1.2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17)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探討台灣人肉搜索現象及其成因。 二、媒體報導在人肉搜索中扮演的角色。

1.3

1.3

1.3

1.3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一、人肉搜索發生的條件為何? 二、媒體報導是否促成人肉搜索發展為華人獨特的文化的主因?

1.4

1.4

1.4

1.4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一 一 一 一、、、、搜尋引擎搜尋引擎搜尋引擎搜尋引擎 搜尋引擎指的是自動從互聯網搜集資訊,經由整理後,提供給使用者進行查詢的系 統。網際網路的資訊浩瀚萬千,而且毫無秩序,所有的資訊就像汪洋上的一個個小島, 網頁連結是這些小島之間縱橫交錯的橋樑,而搜尋引擎,則為使用者繪製一幅一目了然 的資訊地圖,供使用者隨時查閱。 二 二 二 二、、、、人肉搜人肉搜人肉搜人肉搜索索索索 是一種以網際網路為媒介,部分基於用人工方式對搜尋引擎所提供資訊逐個甄別真 偽,部分又基於透過匿名知情人公開資料的方式搜集資訊,以尋找人物或者事件真相的 群眾運動。「人肉」一詞表明人工的介入在搜尋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區別於基 於演算法的傳統機器搜尋(維基百科,2011)。 三 三 三 三、、、、網路社群網路社群網路社群網路社群 網路社群是網際網路使用者互動後,產生的一種社會群體,又稱虛擬社群、虛擬社 區、或電子社群或電腦社群。Rheingold 認為網路社群是一群人在網路上從事公眾討論, 經過一段時間,彼此擁有足夠的情感後,所形成人際關係的網絡。Rheingold(2000)認 為網路社群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組織,並有以下四種特質:1.表達的自由;2.缺乏集中的

(18)

控制;3.多對多的傳播;4.成員出自於自願的行為 網路社群體現了 Web2.0 所強調使用者為中心的概念,透過社群成員彼此的分享與 共創,使得人人皆可在網路媒體發聲。網路社群的形式包括了早期的電子佈告欄、討論 區、MUD,或是近期才出現的部落格、社群網站、維基百科。網路社群的林立。 人們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在網上聚眾,發表文章、網上日誌、相片、錄像分享,相 互影響著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意識、文化取向等。 網路上,虛擬社區也是一個社會組織網絡,互聯形成全球化、地球村,及各部落、 自治區等。 而網路社區亦存在著等級,有管理人及新鮮人,有部落格主人(OWNER)及訪 問者(GUEST),前者當把關人,有權取捨網上資訊;而後者有「服從」或「轉台」他去 的自由。 四 四 四 四、、、、集合行為集合行為集合行為集合行為 集合行為是指在某些刺激條件下所發生的非常態的一種社會集合現象,以集合行為 的群體心理來看,通常集合行為的參加者處於亢奮、激動、衝動的精神狀態,這種狀態 下容易對周圍的資訊失去冷靜、理智的分析及判斷能力,因而引發騷亂和恐慌等。

(19)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2.1

2.1

2.1

2.1 人肉搜

人肉搜

人肉搜

人肉搜索

2.1.1

2.1.1

2.1.1

2.1.1 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的概念

人肉搜索

的概念

的概念

的概念

「人肉搜索」此名詞發軔於中國,最早源自於小說《鬼吹燈》,該小說有介紹一種 機關槍叫做「芝加哥打字機」,後來有網友將其他網友徒手打字上傳到網路上的《鬼吹 燈》內容稱為「人肉打字機版」,「人肉」一詞因此流傳,並衍生出「人肉搜索」的名 詞(馬特,2009;許富盛、林育昇,2010)。 在學界,有學者根據網路社會現象的觀察結果針對「人肉搜索」採取了簡單的定義, 學術上有其定義名詞為”Cyber Manhunt”或稱” Cyber-hunting”,意指針對發生的事件以

及背後的人作出一網打進的資料探索與挖掘(Cheung,2009),而網路「人肉搜索」相對 於一般傳統的電子搜尋引擎(例如:Google、Yahoo),它是一種倚賴來自四面八方的 網路使用者,而不再依靠網路數據資料庫的新型搜索類型(姬娜、王勇,2009)。亦即, 「人肉搜索」是利用現代傳播科技,從傳統網路訊息搜索(例如:Google),變成由人 找人、人問人的關係取向的網路活動(陳曉航、李錦域,2009;許富盛、林育昇,2010)。 廣義來說,人肉搜索泛指將傳統網路訊息搜尋轉變為一人提問、多方回應的問答式 搜索,由訊息需求者在某個網路社群提出問題,由網民參與解答,即通過來自四面八方 的網友運用網路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力量提供幫助,這些具有相關知識或訊息的網民都可 以在平台上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任福兵、陳榮,2010),成為了集中網友力量以搜 尋訊息和資源的大型網路聯繫社群活動,例如「奇摩知識+」、「新浪愛問」與「百度 知道」等等社群,此處「人肉」之義意指「人力介入」。狹義來說,人肉搜索乃以網路 為平台,以網友為資源,擷取、整理與分析關於某人或相關事物的訊息與真相,此處所 指的「人肉」,其涵義範圍也擴大了,及於被搜索的對象(林思平,2010;陳曉航、李 錦域,2009)。而本研究採用狹義的人肉搜索定義,將研究聚焦於搜尋出個人或是事件 的真實具體資料。 人肉搜索是人們有效整合來自網際網路和人際網絡的資訊,利用Google以及Yahoo 等搜尋引擎以及日常生活中掌握到的資訊,彙整出事件的真相。因此,人肉搜索不再是 單純的技術工具,裡頭涉入了網友的群體性行動(馬特,2009)。在這廣泛的網路空間中, 人們得以將人與事件的生活經歷和搜尋引擎緊密結合且利用人與科技工具相輔相成的

(20)

作用,形成一種「人網合一」的新興搜索和傳播行為。 吳裕勝(2011)表示,人肉搜索並不是一種特定技術,它只能算是一種搜尋概念, 目的是從網路找出一個人的真實身分以及他在網路上的各種活動蹤跡。所以人肉搜索即 有可能是網路的集體力量並夾雜部分個人行為的展現,利用純熟的相關資訊科技工具的 使用,針對搜尋引擎使用語法進行理解,並與相關工具及機關網站等作個有效的連結, 在此過程中融合自我的邏輯推理思考,藉由片段或微小線索中進行對整體大脈絡的瞭 解。 范怡婷(2010)認為,人肉搜索是一種網路上的集體動員,是網路上的一群人共同 為了一個理念、一件事情在努力,並且將群眾的力量與科技的力量結合起來。透過人與 科技相互扶持、合作的過程,以達到從前「個人」無法成就的結果,這樣的概念本質是 中性的,然而,由於這樣的過程所創造的力量十分強大,因此在實踐上往往難以維持中 立,因為無論好人、壞人、好事、壞事,都能夠透過人肉搜索的過程,成為大眾輕易就 能窺探的資訊。 因此,綜合上述學者看法,本研究將「人肉搜索」歸納定義如下:網路上的一群人 藉由資訊網路設備與現實資訊的力量結合,共同針對一個理念目標或一件事情組織其線 索或提供意見的解答與討論,形成一種「人網合一」的搜索和傳播行為。

2.1.2

2.1.2

2.1.2

2.1.2 人肉搜索的成因

人肉搜索的成因

人肉搜索的成因

人肉搜索的成因

如果說人肉搜索是網路世界中的現象,那究竟是基於哪些原因導致人肉搜索的行為 產生呢?胥文政、喬萬敏(2009)根據網路特性和人肉搜索意圖歸納三種主要的原因: 1.網路使者的需求與現存搜尋引擎不足的矛盾 因為現存的搜尋引擎受制於人工智慧發展的限制,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現有的 搜尋引擎無法利用一張人像,就能辨別出此人的身分。另一方面,由於各種網路社群的 迅速發展,人們則可以利用廣大的人際網絡平台,此互動過程的便利性提供了人肉搜索 的基礎。 2.追求真相與人們的正義感是人肉搜索的原動力 某一部份人基於追求事件的真相以及人物的真實圖像還原,網路的存在正好滿足人 們得以公佈真相與人物隱私的便利條件;透過網路上現有的大規模人肉搜索事件,參與 者往往以道德審判者自居,出於憤慨的情緒而自發性的參與人肉搜索行動。因此,維護

(21)

與追求現實社會的公平正義,成為了人們進行網路人肉搜索的最大動力來源。 3.網路「匿名性」提供人們言論免責 因為網路使用者認為自己在網路具有匿名身分,無須對自己的言論負責,而認為可 以肆無忌憚的;任何人皆可憑藉自己的技術以及擁有的資訊將某項事物或個人隱私予以 披露出來。在人肉搜索的世界中,進行同一行動的群眾往往會互相激化並團結而作出更 具威脅性的私人資訊揭露的行動,在此情形下,個人的言論與行為的正常法理界限因匿 名之故而顯得寬鬆。 人肉搜索作為一種網絡集合行為,其產生與流行有著社會背景方面的原因。在 1963 年,美國社會學家斯梅塞爾在《集合行為理論》一書中提到集合行為的六個必要且充分 的基本條件,其中在產生的背景方面包括兩個要件,分別為「環境條件」與「結構性壓 力」,分述如下(李艷芳、李慶磊,2010;蘇一芳,2009): 1.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包含物質條件與社會條件兩類。如在傳統的集合行為中,沒有一定的空間 場地,群眾就無法聚集,集合行為就無法發生,因此一些公共場所如公園、廣場、劇場、 街道與體育場等往往成為突發性集合行為出現的地方。就人肉搜索而言,其環境條件當 然源自於網路與網民的普及性。 現代的電子網路訊息技術日益發達,使原本人們認為深不可測的互聯網等高技術信 息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使得各種社會訊息迅速得到更大範圍的傳播和 網民在虛擬的網路社區與部落進行各種形式的超時空的社會互動已成為現實。我們可 知,網際網路訊息技術的發達提供了「人肉搜索」這種新社會現象產生的物質基礎。 2.結構性壓力 「結構性壓力」是指整個現實環境產生的負面情緒體驗之結果,諸如:經濟蕭條、 自然災害、貧困問題、種族歧視等社會因素對人們產生的心理壓力。這些壓力促發了人 們在網路集合行為中自發性的通過集體努力去解決問題。人肉搜索在中國興起的諸多歷 程中,我們可從「虐貓事件」、「銅須門事件」等事件中窺探出,當一些造假、違反公共 規則與基本倫理道德的事件中,在事情曝光後,引發人們高度之關注,乃由於在社會轉 型所引起的結構性壓力下,人們開始對物質以外的社會價值的精神世界普遍的關注與追 求,如社會公平、公正和正義等。

(22)

而一個完整人肉搜索的過程,通常是由某件事件或是人物引發,之後透過欲人肉搜 索的訊息與刺激媒介(人肉搜索令)的出現,接者再由許多的網路使用者觀察與跟進並 依據掌握的訊息提供其他網友以及社會大眾某些線索,從而讓資訊需求者鎖定或是找出 被搜索者的相關資料。而在這些被搜尋的事件以及人當中,並未每一件的人肉搜索都能 受到關注,大多的人肉搜索行為是消失在眾多的訊息當中(王凌云、劉銳,2009),而 本研究欲藉由人肉搜索的案例分析,來探討究竟何種事件以及人物行為較易被網友以及 社會大眾激烈搜索、流傳並討論;而又有那些事件則較不會引發人們人肉搜索的興趣, 其背後的差異與特性有待進一步觀察、分析予以釐清。

2.1.3

2.1.3

2.1.3

2.1.3 人肉搜索的特性

人肉搜索的特性

人肉搜索的特性

人肉搜索的特性

在網路興起的助長之下,問題人物、事件以及現實社會的上層官員以至庶民所發生 的一些平常不為人所注意的蛛絲馬跡,一旦被網友揭發到網路上,就會成為當事人難以 遮掩或躲藏的罪證。因人肉搜索而起的「網路問責」作為一種新的監督形式,藉由分散 在不同區域、不同階層的網民集結成社的龐大力量,讓許多社會惡性事件以及權力濫用 的情形在最短時間內予以揭露(駱勇,2009)。 綜合儲詩敏(2009)、蘇一芳(2010)與胥文政、喬萬敏(2009)等人觀點,人肉 搜索有下列幾項特點: 1.參與主體具有平等性: 藉由網路的傳播,各種作為稀有資源的訊息逐漸走向大眾化與公開化,訊息不對稱 的程度大大降低了。藉由網路的分享以及搜索,廣大網民得以平等的獲得各種相關資訊 以及特定事物相關的線索。 2.網路權力結構分散化: 網路自身的各種特徵決定了網路本身的結構之「去中心化」,使得在網路訊息的傳 播中,每個網民在電腦操作介面上都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 IP 網址,皆能各自依據自己 的意願搜尋並發表各種訊息。因此,網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進行各種言論與分享訊息 的行動,因之,網路權力結構走向扁平化與分散化的結果。 3.參與方式具有直接性: 網民藉由網路平台的人肉搜索過程,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直接表達自己的意願,而

(23)

不需要任何的代理。這些網民通常是自發且非理性、變化無常的聚集或出現在某一交流 空間裡,藉由一則訊息或影像的發表,吸引為數眾多的人在匿名狀態下提供相關的其它 足以引發參考或討論的訊息。 4.搜尋結果更準確: 人肉搜索有別於過去傳統的搜尋方式,僅依賴某項程序或是冰冷的網路數據資料 庫,而是倚靠無數有著血肉之軀網民的真實參與。他們隨時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經驗 和訊息的匯集為提問者提供部分的線索或答案,再由其他網民進行補充或說明,並視情 況澄清修改或更新最及時的資訊,尤其在公眾論壇如 PPT 當中,更是彰顯了資訊完善性 的功能。因此,人肉搜索的答案,往往更加準確且可針對特定事件機動性的提出完整的 解答與詮釋,更符合資訊搜尋者的實際需求。 5.訊息提供無約束: 在網路訊息的提供與傳播中,網民皆以自我為中心,而網路本身又缺乏對行為主體 有效的監督和控制,人肉搜索訊息的提供和傳播主要依靠網民的道德自律,所以網民傳 播之訊息具有自主性與無控制性,使得在缺乏道德自律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有過度韃伐 他人隱私與生存空間的偏激行為。 6.行為者相互依賴: 通過網民之間的相互詢問與交流訊息,在傳遞訊息的交流過程中,網民的思想、觀 念與情感等也相互影響。 7.影響範圍大: 人肉搜索起源於部分網民的集結,擴散於大眾力量,最終影響整個現實世界的社會 外貌與外部的人們因應作為。人肉搜索藉由一張貼圖或是一則資訊,隨著每一步的資訊 推進,都會引發人們不同程度的關注。由人肉搜索引發的變革需要之聲音必須由下而上 去推動;當人肉搜索的觸角蔓延下去且觸及社會各個領域時,位於社會階層頂端的人物 與事件也無處躲藏,使得原本的草根行動引燃了精英式的變革行動。亦即,人肉搜索的 擴散帶動著社會的變革要求,並透過網路的力量迫使現實世界的團體或社會作出具體的 回應與行動的改善。

2.1.4

2.1.4

2.1.4

2.1.4 人肉搜索的兩面性

人肉搜索的兩面性

人肉搜索的兩面性

人肉搜索的兩面性

(24)

在早期的發展中,人肉搜索內容多以戲謔與娛樂為主,其後發展出對於負面事件人 物的人肉搜索,題材逐漸趨向於輿論監督與道德審判靠攏(王凌云、劉銳,2009)。人 肉搜索在這些負面事件中在網路環境的作用下形成了意見評價的機制,對於一些挑戰社 會道德底限的言行,網際網路強大的資訊動員力量可以完全穿透言行主體本身的匿名性 或揭開主體在其社會位置的神秘面紗,亦即在某種層次上揭露真相,使其接受公眾檢視 與輿論監督、甚至實質社會層面的懲罰(林思平,2010)。人肉搜索對社會的醜惡現象 進行揭露發揮社會與輿論監督與制約的作用,在每一次的人肉搜索當中,網友的資訊蒐 集與分享相當於參與「道德審判」,(楊琳瑜,2009),網路提供了群眾知識與訊息集結 一個高效率的流動平台,使得在公民網路社會中,人人皆有機會扮演評判事物真理的審 判者角色,或是提供訊息的協同者角色,網路的人肉搜索正好滿足了人們在現實社會中 俠義精神的表露需求。 因此,人肉搜索發揮了維護現實規則和秩序的作用,在人肉搜索的虛擬社群中,自 發進入搜索行列的公眾建構了一個具有溝通、共享及監督功能的「公共領域」;並且, 在這個虛擬空間中,多元觀點與多元文化得以形成,新的對話機制與輿論空間得以創 造,並且對現實社會的實際決策過程造成很大的直接影響。人肉搜索使得網路虛擬世界 更加真實化,人們透過它來追求真善美的人性化訴求與對現實互助的人文關懷(陳朝 暉,2008)。 雖然人肉搜索對於社會正義遭受侵犯時可以提供足夠的防衛力量,但網路人肉搜索 亦同樣帶來一些負面問題。在網路人肉搜索的集體行為中,個人的理性文明程度會隨著 激憤情緒的引燃而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會減弱甚至消失,在集體感染的作 用下,個體會被一時的衝動情緒所主宰,陷入非理性的狂亂行為中(蘇一芳,2009)。 另一方面,在人肉搜索過程中,每個人似乎都可成為「警察」,這種審判幾乎無所 不能,且不受拘束,往往出現防衛過當的結果,讓這種自發的力量很難維持在公平合理 的界線範圍內。由於是缺乏善意的揭人資訊,就會形成「多數人暴政」的集體網路霸凌 現象(Reeckman & Cannard, 2009),使得網路羞辱的勢力透過高科技的力量無限擴大, 明顯產生一些問題。首先,如在未知事實真相的前提下,任意挖掘他人的個人訊息,並 在網路的公共領域隨意散佈,以致影響他人的家庭生活甚至工作學習,很可能有違反道 德,甚至觸犯法律;二來,人肉搜索如被濫用,就會轉化為社會輿論的暴民現象,反而 失去維護社會秩序的立場,同時也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再者,由於某些社會網路規

(25)

則發展的不健全,容易讓人肉搜索成為駭客以及有心人士的利用,淪為攻擊他人的工具

(林錚顗譯,2011;楊琳瑜,2009;Felnberg & Robey, 2008)。誠如胥文政、喬萬敏(2009)

所述,網友在自主與無控制的社群空間中,一旦缺乏嚴格的道德和行為自律,就會出現 傳播不良和虛假訊息,以及隨意公佈他人隱私、侵犯他人權利的現象。

2.2

2.2

2.2

2.2 網路助燃現象

網路助燃現象

網路助燃現象

網路助燃現象

2.2.1

2.2.1

2.2.1

2.2.1 網路助燃理論

網路助燃理論

網路助燃理論

網路助燃理論

「網路助燃理論」是由中國學者朱力、盧亞楠(2009)所提出,其主要論點是:網 路及其人際傳播對群眾集體行為有助燃的作用,這種助燃作用表現為內聚動員和外擴動 員兩條脈絡。內聚動員(內部燃燒)是指通過網絡人際傳播使得關於某事件的信息傳遞給 更多的人,特別是傳聞與謠言的傳播,使得關注這一事件的潛在的群眾的情緒不斷升起 ,態度、意見趨於一致,激起普遍一致的情緒,促使群眾由潛在的動機轉化為外在的行 動;同時,通過互聯網為信息收發平台將產生實體的動員力量,使行動的標靶逐漸清晰, 將關注事件的群眾聯繫起來,組織具體的集體行為的實施,將關注事件的普通大眾轉化 為實施集體行為的參與主體。網絡人際傳播對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起到情緒感染和組織動 員的雙重作用。外擴動員(外部燃燒)是指網絡人際傳播具有聚光燈和擴音器的作用,聚 光效應之後,由於網絡傳播的互動性特點,迅速形成強烈的網絡輿論,使事件信息放大 與影響擴散,引起更多的網民關注,網民的議論迅速形成外部輿論支持,在集體行為發 生中提供合理化的依據與社會輿論的支持。網絡以強大的輿論壓力對傳播媒介報導與政 府對事件處理產生巨大的製約作用。網絡的這兩種動員力量既為集體行為的發生提供了 直接的行動者-群眾,也提供了在情緒上有著強烈共鳴的非直接行動者-大眾。內聚動 員過程是將集體行為發生所需要的條件、資源、心理能量集聚起來的過程,在這一過程 中網絡人際傳播最主要的動員力量體現在產生實體的行動參與者;而外擴動員過程是將 事件的影響不斷擴散、升級的過程,雖然動員的力量仍然停留在網絡空間,或是一種外 部支持,但是這些非直接行動者表現出對事件的關心、支持,在輿論上推動了集體行為 的發生,並不斷影響著集體行為發生後事件影響的蔓延和處理。網絡為現代集體行為帶 來了新的社會動員的渠道和載體、手段。以往需要通過人際動員,通過組織者親力親為 的宣傳、鼓動,現在可以通過網絡的動員實現。網絡將社會的不滿情緒收集起來、儲存

(26)

起來,並通過發酵將這些不滿的情緒轉化為反抗的力量。成為直接激發集體行為的動力 能量和幫助集體行為持續發展的外部推動力量。它即是現代集體行為的結構性要素,也 是集體行為得以存在與發展的外部條件。網絡使集體行為動員的速度、動員的範圍、動 員的資源、動員的強度大幅度提高,網絡的產生大大地降低了集體行為動員的成本,提 高了集體行為動員的效率。可以使集體行為在短時間內聚集起強大的爆發能量,促使大 規模的集體行為生長期縮短。 網路中的傳聞、謠言是群體性事件的助燃劑,起到了情緒動員作用。傳聞與謠言總 是跑在真相的前面。新聞媒介報導要講究客觀、真實,需要調查、審核,而網絡上的草 根記者、評論員則處於匿名、自由狀態,不需要負什麼責任,可以隨意發表文章以及自 由評論。媒體的紀律性、客觀性與網絡作者的自由性、隨意性相比,在信息的發布上處 於劣勢。一些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均是由網絡上的謠言帖子引起的,導致了網民的群體 性憤怒,鼓動了社會的不滿情緒。網絡謠言的傳播對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起到了很好的心 理動員作用,將群體性事件參與者的情緒逐漸向內聚集、調動起來,網絡謠言成為參與 者與網民情緒發酵的助燃劑。 如果將上述助燃劑的作用稱為內部燃燒的話,傳聞、謠言所引發的網絡上的民間輿 論可稱為外部燃燒。 網絡的助燃作用主要發生在群體性事件爆發的前後。 某一集體行 為爆發,人們急於了解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這個時期是公眾尋求事情真相最為迫切的 時期,而此時又往往是媒體報導信息短缺時期。也是各種猜測、道聽途說、小道消息、 謠言迅速傳播時期。公眾的目光一旦聚焦於此,並且開始對事件進行廣泛探討,這個時 候各種社會心理效應開始出現。如「禁果效應」,愈是被刪除的訊息更容易引起更多人 去注意,認為所刪除的言論或文章背後一定有其秘密或不可告人的真相被隱藏起來,於 是網民自發的轉載行為與原本網絡有組織地文章刪除形成一種激烈的對抗。如「匿名效 應」使得網民比現實中更加具有安全感,這也使得網上言論比現實生活中言論更加情緒 化、激烈。如洩憤心理,將平時累積的對社會的不滿、甚至個人的不如意通過這個事件 宣洩、釋放出來。這種群體性事件的外部輿論不斷升溫現象,就是網絡助燃作用的「外 部燃燒」過程。 由於網路不僅是訊息平台,更是意見交換平台。當事件曝露於公眾論壇後,群體的

(27)

目光即聚焦於此,並且開始對事件進行廣泛探討、交流意見,對該事件的意見和評論在 短時間內大量碰撞磨合,或者為集體行為的發生尋找合理化依據,或者表示贊成或批評 的態度。在一片爭吵中往往快速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形成一種外部力量不斷地影響著 群體性事件。 謠言-過激議論-憤怒情緒-相互感染-社會助長-情緒集體燃燒-壓倒性、 一邊倒的議論形成,這種對集體行為的外部輿論不斷升溫現象就是網絡「外部燃燒」的 過程,此為外擴動員的過程。網絡輿論的形成對集體行為持續的關注和支持,這種輿論 對集體行為產生添柴加火的作用、對事件的處理產生強大的制約作用。這種外部輿論支 持儘管並沒有提供實實在在的事件參與者,卻為事件的爆發提供了輿論準備,為事件的 發生找到合理化的行動理由。而網路或電子部落格管理員即使有權通過刪除或屏蔽文章 這些技術手段來進行網絡管制,但是這種把關的實際作為與效用在群眾與網路助燃之下 被削弱了。

2.3

2.3

2.3

2.3 媒體文化

媒體文化

媒體文化

媒體文化

2.3.1

2.3.1

2.3.1

2.3.1 西方媒體文化

西方媒體文化

西方媒體文化

西方媒體文化

18 世紀以後,工業革命帶來了經濟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與社會的安定,同時也使西 方報業進入另一個階段。在美國《紐約太陽報》問世之前,一般報紙讀者通常具有一定 的教育水準,為了讓報業市場擴展到美國勞工階級,於是《紐約太陽報》開始重新定義 新聞內容,以「大眾興趣」為取向,例如:犯罪醜聞、上層階級暨可笑又不道德的行為、 不幸事件中的滑稽新聞等。此般轉變打破了以往新聞著重政治、經濟主題,企圖吸引美 國勞工階級的注意;雖然這樣的消費手法充滿爭議,但《紐約太陽報》在當時確實掀起 了一波報業的競爭,在其之後出現許多風格類似的報紙,如《紐約先驅報》、《紐約論壇 報》等,正式宣告「大眾化報紙」時代的來臨(高嘉聆,2011)。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由於政治經濟氣候的變化,大眾化報紙逐漸成為報業的主 體,同時,這段期間「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相當盛行,奇特性與八卦新聞有 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於內容上著重醜聞、緋聞與趣聞等;於形式上,多以誇張渲染方式 經由記者主觀的臆測而加以捏造故事予以報導。因此,黃色新聞的盛行也可視為八卦新 聞發展的高峰。而媒體八卦文化並無因時間的發展而衰退,同樣的,以報業興盛的英國 來說,報紙主要分為兩大派,第一為質報(Quality Paper),讀者多為中上階層,內容以

(28)

財經新聞為主,如《泰晤士報》;一為小報(Tabloid Paper),讀者多為勞工階層,內容 以性醜聞為多,如《太陽報》、《鏡報》等;其中小報更以斗大標題、鮮豔色彩、煽情筆 調來企圖吸引大眾目光(高嘉聆,2011)。 而在電視新聞方面,近 50 年來美國電視新聞價值出現極大的轉變。在 1950、1960 年代的美國電視新聞中,媒體製作人被新聞台管理階層告知以節目內容品質為主要目 標,並忽略收視率,國家廣播公司 NBC 在黃金時段的娛樂節目也常因機動性新聞或特 別節目的報導而臨時順延或變動,以當時的媒體文化來看,觀眾收視市場並非節目經營 的標準(Jacobs, 1990),民眾對新聞的態度仍是被動冷漠接受、嚴肅的。到了 1960 至 1980 年期間,民眾多半仍是認為電視新聞不能單單當作是一場場表演的節目,電視新聞 工作者肩負許多重於「在乎收視率」的義務,瞭解到電視新聞需為大眾而服務,而非只 為市場來服務;此時期的新聞工作者是不為金錢計較的專業工作者,主要工作在於善盡 告知聽眾重要資訊,追求新聞的高收視率是為了讓觀眾願意收看,而能瞭解更多資訊 (Hallin, 2000),而早期的電視記者更是反對報導可吸引更多群眾的煽色情新聞,發反 對將新聞視為表演的生意(Gans,2007;林照真,2009)。 美國過了 1970 年代後,電視台與媒體基於成本考量,多半採取特定行銷手法來吸 引觀眾,加上小報與緋色傳媒的盛行,迫使嚴肅的新聞媒體淪為商業化的操作八卦新聞 題材,並根據公眾口味而不斷對其文化與消費市場進行調整,美國新聞單位對 1977 至 1997 年的三大電視網節目、《時代》和《新聞週刊》的封面報導、《紐約時報》和《洛杉 磯時報》的封面報導與調查顯示,話題已明顯從政府和國際新聞轉移到生活方式、名人、 娛樂和醜聞。而這些已成為觀眾收視率較高的內容;雖然許多人對於柯林頓總統的性醜 聞案件普遍對之有負面的批評,但當美國廣播公司在黃金時段對陸文斯基進行專訪時, 聽眾人數其實已有 490 萬人次,往往高出三大電視網新聞節目的觀眾人數(黨生翠、金 梅、郭青譯,2005)。當娛樂化浪潮席捲西方媒體時,過去提供公民議題討論的節目大 幅刪減,閱聽人的注意力已被娛樂節目與八卦血腥主題所吸引,此一趨勢導致減少國際 新聞,縮短新聞長度,並增加人情趣味與暴力事件的報導(陳淑貞,2010;Hume, 1996)。 而在媒體集中化商業管理的趨勢下,使得中小媒體被代表主流文化的大媒體所兼併,造 成中小媒體跟著大媒體亦步亦趨,難有獨特的立場與聲音,如此導致了西方媒體趨於同 質化,多元文化難有生存空間(李良榮,2004)。 在傳統西方國家中,尤其以美國來看,自我實現式的個人主義以及崇尚自由平等一

(29)

直是傳媒文化的特色,在美國媒體走向商業化與實用主義後,也許它無法從根本上來改 變或決定人們的文化水準與文化觀念,但它能夠影響人們的文化判斷與思考,至少它能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們思考什麼與關心什麼。美國的一些新聞報導對政府、財團的醜聞 以及其他社會種種不公的揭露都在一定程度上宣洩了公眾的不滿。然而,在此種情形下 ,美國的主流媒體是通過報導把自己當作是社會文化的主導力量,從而製造輿論影響; 在大眾傳媒日益強大的勢力下,更多的閱聽人趨向於被動的接受,因而媒體的宣傳可以 人為的製造出公共領域和虛假的文化輿論(薛中軍,2005)。 美國新聞事業主要為私有制營運模式,遵循市場調節原則,新聞媒體以投資者佔領 媒介市場與獲取最大利潤作為其基本價值取向;在市場經濟 200 年的浸淫下,美國新聞 媒體已經成為巨大的商業機器,不再是由某個家族所控制,而是由媒體寡頭控制。這些 媒體事業體第一目的就是追求高額利潤,並進而為自己謀求輿論支持與社會影響;因此 ,他們把追求巨額利潤放在追求社會責任之上,而新聞媒體亦總竭力避免任何可能失去 聽眾與他們本身的商業利益發生衝突的報導(高金萍,2006)。 因此,西方新聞媒體在迎合大眾對於小道與八卦消息的需求上展現出極市場化與商 業化的結果,也造成狗仔與八卦文化的盛行,隨後在網路媒體繼之而起的年代中,許多 歐美國家的網友自然而然透過通訊網路平台以及電子部落格互動式網站來提供其伸張 意見與揭露現實不公平正義的制衡力量。由於人們逐漸體認到,網路的人肉搜索有其必 要性,網路媒介上黑暗事件的暴露不只是在糾舉不法之事,在保障他人隱私的合法範圍 內,每個人當有權利針對事實共同來還原真相,以告知社會大眾事實的真相,並降低不 法之事的危害。

2.3.2

2.3.2

2.3.2

2.3.2 中國媒體文化

中國媒體文化

中國媒體文化

中國媒體文化

傳統中國新聞事業是國家所有的社會公有模式,中國新聞傳媒由國家經營,不吸收 外資和私人資本,由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對傳媒業進行宏觀調控和制度管理,由於新聞傳 媒定位於「黨與人民的代言人」,其任務在宣揚共黨的思想、方針與政策,並維護社會 安全與經濟制度秩序,因此多年來中國傳媒事業側重於虞論引導者的社會角色,並淡化 其作為經營實體的產業屬性。而新聞傳媒首先必須完成黨和政府所賦予的宣揚任務,而 且所有傳播內容都必須在不違背黨與政府方針政策的前提下才能考慮提供可滿足觀眾 訊息與娛樂等方面需求的新聞內容(高金萍,2006)。

(30)

自 1978 年以來,大陸經濟體制改革係以漸進式「增量改革」為特徵,文化體制亦 在不斷探索中前進,加上後來網路文化的誕生,造成傳統文化型態升級、換代或全面更 新,亦同步創造了大量嶄新的文化,塑造了適應這種新文化的消費群眾、消費文化與消 費型態。而隨著改革開放形式的發展,中國新聞訊息傳播的文化觀愈來愈具有科學性、 嚴謹性,其主要的體現風格為具有中國特色且求實務新的社會主義文化觀,其主要有科 學求實的真理觀、認真嚴謹的批判繼承觀、恢宏大度的包容多元文化觀、弘揚真善美的 人文理念觀與豐富多采的大眾文化觀(薛中軍,2005)。 近幾年來,中國傳媒業走向與國際商業化的趨勢下,不僅傳統媒體出現「有償新 聞」、「軟廣告」與「擦邊球式」的報導狀況;另一方面,也由於傳播科技的發達與網路 經營者的規劃,造成網路新興科技的發展與管制不易,使得中國民眾在資訊的獲得與詮 釋上開始產生變化,一股主動參與、積極建構意義認知系統的熱潮正在網路論壇上頻頻 上演。網際網路的出現,挑戰了原先高度集中控制的政治新聞與觀點,同時網路也搶走 了傳統媒體的閱聽人,破壞了中共傳統媒體的議題設定功能(王毓莉,2010)。 另一方面,當歐美等地新聞界紛紛採用市場主導模式,香港的情況也相近,且有過 之而無不及。在 1995 年壹傳媒進入香港之前,香港的報業秩序相對穩定,精英報、大 眾報和親中報各有市場及生存空間,報業之間雖有競爭,但也能維持穩定的差序格局(李 少南,2003)。香港社會由於過去受到英國殖民影響,平面媒體先天承襲了英國興盛的 小報產業,尤其自《蘋果日報》創刊成功後,在市場導向與市場驅動模式的雙重壓力下, 通俗報刊群起效尤,就連以菁英報紙自居的《香港經濟日報》在處理社會新聞時,也時 常放大事件中的暴力情節,香港媒體「蘋果化」程度可見一斑。在《蘋果日報》、《東方 日報》、《太陽報》、《壹週刊》與《東週刊》等著名的八卦報刊雜誌中,香港傳媒的文化 現象大致有下(高嘉聆,2011): 1.損人缺德的事大肆宣揚,對於對社會有重大正面意義影響的事件卻只淡化描述帶過, 缺乏客觀理性之分析。 2.以誇張、煽情為新聞主導的內容,知識的啟發不獲提倡;所散播的是唯利是圖的功利 投機意識。 3.香港最暢銷的報章之選材與報導,都以獵奇的心態看待事物,受訪者宛如被商業媒體 剝削的免費演員,而非被關懷之對象。 4.香港傳媒只是一種消費產物,沒有真正帶動市民關心與參與社會。

(31)

5.香港傳媒和文化工業所推動的播報取向,是反制、認可專制、講求特權以及歧視弱勢 團體的。 香港一直以來,不論在英國殖民時期或是回歸中國政權後,即便有些人持續爭取他 們在政治或文化上某個程度內的自主權利,但在百般缺乏文化主體性與認同感的情況 下,他們將談論八卦以及散播小道消息的作為逐漸擴大,聊以政治與現實環境挫折的慰 藉。 綜合以上中國與香港的媒體文化現況,我們瞭解到,近幾年來,中央層級的官方媒 體對地方政府的監督逐漸失效,一則因官媒影響力持續減弱,二則因地方對中央的不滿 與反制行為在增加。加之市場化媒體對地方政府的違法行為曝光極多,及至中國媒體進 行市場化轉型之後,拜網路傳媒興起之賜,也讓訊息流通加快,更易找到新聞線索,所 以最近十年來的新聞被稱為「負面新聞」的報導亦隨之愈多。而隨著網路在中國突飛猛 進的發展,網路的開放性、匿名性與便利性造就了新興媒體與公共領域的勃興;而使用 網路論壇與博客的網民近年來呈現幾何倍數的增長,他們往往成為民意的出口,並進而 形成網路事件,再經傳統媒體的傳播,從而成為社會關注的事件。當然,亦有可能是某 事件經傳統媒體報導後,再經網路傳播,讓網民與其他群眾進行熱烈討論,於是傳統媒 體予以跟進報導,從而影響事件的傳播效果(張玉洪,2010)。 因此,在中國網路科技發達的今天,網友與群眾的民意凌駕於現實世界的審判法 理,面對公開化且匿名化的論壇空間,每個人得以利用網路媒體提供與傳遞最新資訊。

2.3.3

2.3.3

2.3.3

2.3.3 台灣媒體文化

台灣媒體文化

台灣媒體文化

台灣媒體文化

隨著台灣社會在 1988 年解禁,有鑑於本土意識興起以及台灣日漸民主化,許多對 傳媒的限制亦就廢止了,使得台灣報業空前活絡,約在此時,電視廣播業也隨之解禁, 1992 年有線電視取得合法身分,堂而皇之的走進多數台灣人的家庭中,普及率從原本 1992 年的 26%一路攀升,至今已達 85%(陳淑貞,2010)。 台灣其實早在壹傳媒入駐之前,媒體八卦文化便行之有年,到了《壹週刊》在台灣 發行後,新聞業嫻熟的市場操作與強大的炒作能力,掀起了一波激烈的媒體競爭,而《壹 週刊》的出現可視作台灣八卦媒體文化成為主流與大眾通俗的普及化指標(高嘉聆, 2011)。 《壹週刊》創刊前後,台灣社會的主流媒體與報紙一方面以顯著篇幅批判狗仔文

(32)

化,針貶隱私權的喪失與新聞道德的淪喪;一方面卻又在每期《壹週刊》出刊後跟隨其 腳步,轉進《壹週刊》的新聞,大量的報導的廣告、內容議題以及社會效應等相關訊息。 同時,也由於資本主義商業機制成熟後發展出對於資訊處理高度運作的能力,其對於資 訊大量且極度熟練的取得、行銷、流通甚至包裝造勢,又進一步誘發社會大眾對於各類 資訊的消費需求與慾望;在此期間,媒體是能見度最高且是最強而有力的機制,而社會 上八卦資訊流通於媒體商業市場的運作,可說是資訊社會中消費、資訊與商業機能相互 牽制影響的最佳例證之一(林思平,2002)。 台灣初期的媒體改革運動與政治反對運動的關係緊密,多著重媒體的政治面向問 題;媒體改革的呼聲與力量也要藉由政治民主化運動才得以發揮。發展至今,媒體改革 團體與運動的目標與意見日趨多元,除了具官方色彩的監督機制,以及與政治運動緊密 結合的媒體運動之外,尚有分屬維護消費者權益與支持媒體公共化的運動團體,以及維 護新聞工作者之「工作權」的內部自由運動出現;而網路科技發達後,存在於網路上的 私人性質討論空間,亦是不可忽視的力量(王華理,2006)。 近幾年來,隨著第四勢力「網路媒體」的興起,改變了以往新聞傳媒業的主流報導 方式;同時,也由於 PTT、BBS、Youtube 以及 Google 搜尋引擎、Plurk、Facebook、Twitter 的普遍化,使得公民社會全民參與訊息搜尋、正義公理的制裁力量大舉彰顯起來,傳統 媒體記者經常透過網路論壇、搜尋引擎與部落格網站尋找可供報導且滿足大眾需求的事 件題材,有系統的以及技巧性的將事件或人物曝光後,也帶動了網友競相加入其人物事 件進一步搜尋想關背景與整體真相面貌的行列之中,在此情況下,媒體可能進一步助長 了人肉搜尋文化氣焰的盛行。 雖然東西方在傳媒的發展上,皆步入了網路傳媒的新興時代,從王室貴族的狗仔文 化到平民的八卦文化,均展現了人們對於輿論世界價值真理的追求。但從西方英、美國, 中國與台灣的傳媒文化比較中,我們可知西方媒體對於特定題材或事件的報導方式有別 於東方的中國與台灣,較把播報重點放在事件的啟示與人文意義以及後續因應與討論 上,在新聞選材上也較偏重客觀新聞價值之訊息;惟台灣與中國則把焦點放在事件的當 事人身上,造成各家媒體競相報導與不斷曝光其人物圖像,遂可能引起網路上人肉搜索 的群體極化現象。例如在 2008 年許多美國網友根據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佩琳其高 中生女兒未婚先孕的事件線索,進而在網路搜索出了肇事的男主角及其 facebook 上的 照片與自述,這對傳統道德不離口、反對婚前性行為與墮胎的保守人士佩琳來說,無疑

(33)

是造成人格一大汙點。就其事件本質來看,美國選民其實用意在於透過網路搜索對於這 位橫空出世的副總統候選人所採取的「驗證」措施;也就是說,人們真正關心的不是八 卦事件本身,而是它所反映出來的公眾人物形象與內外在的人格可信程度。大體來說, 美國媒體將此一事件真相播報出來乃出於對國家政治命運的隱憂而自發性的審核候選 人的行為,其意義上有別於中國「義務警察」與「獵捕女巫」式的人肉搜索行動。 而中國相較於台灣,其新聞傳媒的效率遠遠不及民主社會國家,加上傳媒受到國家 政府的管制,人們對於新聞與社會事件真相的揭露渴求早已喧囂沸騰於主流媒體之上, 網路的傳輸發達使得中國網民為制裁非法、犯罪以及傷風敗俗的人、事、物,透過網路 的訊息搜索與傳遞,發揮了傳統中國俠義革命的精神,使得人肉搜索發揮了維護社會秩 序與正義的正向功能。 另一方面,台灣媒體在政府威權解禁之前,在戒嚴管制之下,多半報導國家大事與 重大社會新聞案件,之後隨著壹週刊與頻果日報的盛行,鼓動了生活民生小事的八卦報 導日益繁盛,在傳統新聞傳媒業效率較高的情形下,加上網路傳媒化的普及,使得媒體 本身扮演了助長人肉搜索風氣的關鍵角色。在「網路媒體」的興起的年代潮流下,「電 子媒體」的崛起可謂對於新聞事件與題材跟進報導風氣有著居功厥偉之作用。在吾人所 熟知的壹傳媒的傳播模式與市井平民化新聞的市場導向下,人們藉由一般社會案件新聞 之探索,可以發揮社會市民監督社會以及伸張正義之新聞論述空間。例如壹傳媒透過網 路播放器每天不斷播放新聞影像模擬的「動新聞」,足以影響人們對於新聞案件本身搜 尋與深入瞭解的興趣。若在新聞傳媒與網友們的互動回饋與激盪作用下,將能使新聞影 像與線索逐一被組織與持續擴散至各個網路空間以及社交論壇。

2.3.4

2.3.4

2.3.4

2.3.4 人肉搜索與媒體運作

人肉搜索與媒體運作

人肉搜索與媒體運作

人肉搜索與媒體運作

在人肉搜索的同時,網友的意見已被當作是民意的反映,頻頻亮相於傳統媒體,人 肉搜索的事件也引發許多傳統媒體的競相報導,從而產生更大的影響(楊琳瑜,2009)。 而網路搜索與網路強大的影響力,跨領域、跨時空的便利傳播與豐富的資料儲存緊密聯 繫著,人們利用這種便利的方式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料。然而,當人們把搜尋對象由資料 變成人之後,這一切都與網路的虛擬特徵有了完全不同的涵義。從根本上來分析,人肉 搜索實際上是傳統新聞工作者「無冕之王」意識的提升,而網路人肉搜索是利用網路的 便利性並藉助新聞工作者「無冕之王」的地位來實施的一種行為(王先榮,20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encourage students to approach the poem as an unseen text to practise the steps of analysis and annotation, instead of relying on secondary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2-1 註冊為會員後您便有了個別的”my iF”帳戶。完成註冊後請點選左方 Register entry (直接登入 my iF 則直接進入下方畫面),即可選擇目前開放可供參賽的獎項,找到iF 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