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中市東勢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1905-201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中市東勢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1905-2012)"

Copied!
1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

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周國屏博士

周國屏博士

周國屏博士

周國屏博士

台中市東勢

台中市東勢

台中市東勢

台中市東勢區

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

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

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

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

(

((

(西元

西元

西元 1905~2012

西元

1905~2012

1905~2012 年

1905~2012

年)

))

)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研究生:

:曾至聖

曾至聖

曾至聖

曾至聖

中華民國一百零

中華民國一百零

中華民國一百零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

二年

年七

七月

(2)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本研究從日治時期明治 38 年(1905)開始至戰後民國 101 年(2012)止,探究 台中市東勢區的人口成長與分布,研究結果如下: 一、整體人口成長 本區人口在日治時期從明治 38 年(1905)14,159 人,增加至昭和 18 年(1943) 的 27,875 人,成長指數達到 196.87,人口共增加了 13,716 人,平均每年增加 352 人,年平均增加率為 18.10‰;戰後,本區的人口從民國 35 年的 27,998 人增加 至民國 101 年的 52,403 人,人口成長指數為 187.17, 66 年來人口增加了 0.87 倍,人口成長率平均每年為 9.98‰。 二、人口的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 東勢區在日治時期的人口成長主要來自自然增加;戰後,人口成長主要依賴 自然增加,民國 61 年以後本區的社會增加一直呈現負值,民國 82 年以後自然增 加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導致人口的減少。 三、內部人口成長之空間差異 日治時期以東勢街及鄰近東勢街的街庄成長較快,以東勢街為中心的發展乃 是本區人口成長主要動力。戰後各時期,市中心地區大都屬於緩增型及減少型; 鄰近市中心地區以顯增型及緩增型為主;邊陲地區大都以緩增型及減少型為主。 四、人口結構 性別比部分,日治初期女多於男,後期轉變成男多於女,戰後維持男多於女, 近年則因為本區服務業發達,男女性別比已降至 107.41。年齡結構部分,因家 庭計劃推動與國民壽命增加,民國 101 年幼年人口下降至 13.03%,老年人口上 升至 15.57%,扶養比從日治時期及戰後初期超過 70 降至民國 101 年的 40.05。 五、內部空間人口比例的變遷 日治時期本區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以東勢街為主的區域,戰後初期市中心的人 口比例仍高,其他地區則以地形平坦之處人口比重較高,而隨著市中心街區的老 舊及人口的增長、土地開發的飽和,鄰近市中心區域人口比例逐漸上升,而市中 心及邊陲地帶的人口比例則逐漸降低,顯示本區人口重心有從市中心向外擴張至 鄰近區域的趨勢。 六、各里人口密度的差異性 東勢區的人口密度從民國 35 年的 280 人/平方公里,增加至民國 101 年的 446 人/平方公里。市中心的人口密度一直是本區最高的地方;鄰近市中心區域 的人口密度持續成長,在民國 49 年以後成長速度超越市中心區域;邊陲地區的 人口密度成長速度則不及於鄰近市中心區域。 關鍵字:人口成長、人口分布、東勢

(3)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Dongshi District of Taichung City between the year of 1905(the 38th year of Meiji period when Taiwan was occupied b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 and2010(the 101 th year of the Republic Era of Taiwan) .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ed:

1.The overall population growth:

The population of Dongshi District had increased from 14,159 in 1905 to 27,875 in 1943. The growth index had reached to 196.87 with the total population growth of 13,716 people.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was 352 people ,and the average growing rate was 18.10‰. After the retrocession (when Taiwan was no longer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he population had increased from 27,998 in1946 to 52,403 in2012. The growth index had reached 187.17 . This represents the

population had grown 0.87 times more in 66years with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9.98‰.

2.The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the community/society increase: The increased population of Dongshi District was due to the natural increase in .After the retrocession , it was again affected by natural increase and

community/society increase has been showing negative after 1972. After 1993 ,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increase gradually weakened , it caused population decline . 3.The difference of the population growth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of Dongshi Distri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ime when Taiwan was controlled by Japanese government , Dongshi Street and its adjacent area was blooming quickly . The development

centered around Dongshi Street was the main driven force of the population growth . After the retrocession , the growing rate was slow and declining around old streets . The population growth of the town centers nearby was increasing (rapidly or slowly) , while it was increasing slowly or decreasing around the rural areas .

4.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s for the gender ratio , female exceeded over male during the governance of Japan . After 1920 ,male exceeded over female and was remained the same after retrocession. Due to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ies , the ratio has dropped to 107.41. With the 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romotion set into action and the elevating of people’s average , the age structure was com posed with a decrease in children to 13.03% and an increase in elderly to 15.57%. The dependency ratio had dropped from over 70 before retrocession to 40.05 in 2012 .

(4)

5.The changes of the population ratio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The population was concentrated mainly around Dongshi Street during the ruling of Japanese government . It remained so during the beginning stage of retrocession . However , with the upgrading industries , the changing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he aging city center , the population of the nearby regions increased . This was an indication of the core population shifting from city to rural areas .

6.The differences o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mong neighborhood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Dongshi District had increased from 280 people/km2 in 1946 to 446 people/km2

in 2012 . The population density had always been the city center , but the continuously growing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nearby regions had made its rate surpassing the population growing rate of city center . The rate for regions was far less.

(5)

目次

目次

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

...

...

...

...

... 1

11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9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回顧

理論與文獻回顧

理論與文獻回顧

理論與文獻回顧 ...

...

...

... 11

11

11

11

第一節

相關人口概念與理論回顧 ...11

第二節

相關人口研究文獻探討 ...21

第三節

研究區域相關之研究論述 ...27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東勢地區之發展概況

東勢地區之發展概況

東勢地區之發展概況

東勢地區之發展概況 ...

...

...

... 30

30

30

30

第一節

位置與自然環境 ...30

第二節

族群概況 ...36

第三節

開發歷史與建制沿革 ...40

第四節

產業發展與重大建設 ...49

第五節

地震之影響 ...64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人口成長與人口結構的演變

人口成長與人口結構的演變

人口成長與人口結構的演變

人口成長與人口結構的演變 ...

...

...

... 70

70

70

70

第一節

人口成長的歷程與影響因素 ...70

第二節

人口成長的空間差異 ...90

(6)

第三節

東勢地區的人口結構 ...104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人口分布的變遷

人口分布的變遷

人口分布的變遷

人口分布的變遷 ...

...

...

... 112

112

112

112

第一節

各空間人口比例的變遷 ...112

第二節

人口密度的變遷 ...123

第三節

影響人口分布因素的分析 ...132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

...

...

... 136

136

136

136

第一節

結論...136

第二節

建議...14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

...

...

...

... 141

...

141

141

141

(7)

表次

表 1-1-1 台中都會區都市體系界定表 ...3 表 2-1-1 人口轉型分期 ...13 表 3-1-1 東勢區各里面積 ...31 表 3-1-2 東勢地區氣候統計表 ...33 表 3-2-1 昭和元年(1926)東勢庄漢人祖籍別人口分佈表 ...39 表 3-3-1 東勢區行政區域沿革表 ...47 表 3-4-1 東勢鎮歷年來農作物種植面積變化表 ...50 表 3-4-2 東勢鎮民國 91 年(2002)與民國 98 年(2009)登記工廠家數統計表 ..52 表 3-5-1 昭和 10 年(1935)臺灣中部大地震被害明細表 ...65 表 3-5-2 東勢於昭和 10 年(1935)臺灣中部大地震被害明細表 ...65 表 3-5-2 東勢鎮民國 88 年(1999 年)9 月 21 日大地震災害損失統計表 ...68 表 4-1-1 明治 29 年(1896)東勢街庄人口資料 ...71 表 4-1-2 日治時期東勢區人口總數、人口成長指數、人口成長率 ...72 表 4-1-3 日治時期東勢區人口增減表 ...74 表 4-1-4 民國 35 年~民國 101 年東勢區與臺灣地區人口成長指數 ...76 表 4-1-5 東勢區與台中縣歷年人口及成長概況(民國 35~101 年) ...78 表 4-1-6 日治時期東勢地區人口自然與社會增減 ...84 表 4-1-7 日治東勢區各時期自然增加率、社會增加率及人口成長率比較 ....86 表 4-1-8 民國 35 年~101 年東勢區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表 ...88 表 4-1-9 戰後本區各時期自然增加率、社會增加率及人口成長率比較表 ....90 表 4-2-1 日治時期東勢地區各街庄(大字)人口分布之變動 ...92 表 4-2-2 日治時期東勢地區各街庄(大字)人口成長概況 ...93 表 4-2-3 日治時期東勢區各街庄人口成長類型 ...97 表 4-2-4 日治時期東勢區各時期人口成長類型之街庄數統計 ...98 表 4-2-5 戰後東勢區各里之人口成長概況表 ...99 表 4-2-6 戰後東勢區各里各時期人口成長類型表 ...102 表 4-2-7 戰後東勢區各時期人口成長類型之里數統計表 ...103

(8)

表 4-3-1 日治時期東勢區人口之性別比例統計表 ...104 表 4-3-2 戰後東勢區人口之性別比例統計表 ...106 表 4-3-3 東勢地區之婚姻狀況(1920~2010) ...108 表 4-3-4 東勢區人口三階段年齡百分比及扶養比 ...109 表 5-1-1 日治時期東勢各街庄人口分布之變動 ...113 表 5-1-2 戰後東勢地區各里人口分布之變動 ...115 表 5-1-3 戰後市中心、鄰近市中心及邊陲地帶的里別人口佔本區百分率 ...123 表 5-2-1 戰後東勢地區各里各時期人口密度變化(單位:人/平方公里) ..124 表 5-2-2 戰後東勢地區各里各時期人口密度增減率之變化 ...131 表 5-2-3 戰後市中心、鄰近市中心及邊陲地區的里別總人口密度之比較 ...132 表 5-3-1 戰後市中心、鄰近市中心地區里別總人口密度成長率之比較 ...135

(9)

圖次

圖 1-1-1 東勢區位置圖 ...2 圖 1-3-1 東勢區行政區域圖(2013) ...10 圖 2-1-1 人口成長變動類型 ...11 圖 2-1-2 影響人口遷移之因素 ...19 圖 3-1-1 東勢區與周圍鄉鎮相對位置圖 ...30 圖 3-1-2 東勢區地形圖 ...32 圖 3-2-1 清末泰雅族南北勢群分布圖 ...37 圖 3-4-1 八仙山林場事業區圖 ...56 圖 3-4-2 大雪山林場作業區與八仙山林場作業區分佈圖 ...61 圖 3-5-1 昭和十年(1935)台灣中部大地震主要災害範圍圖 ...64 圖 3-5-2 大茅埔斷層與車籠埔斷層分布圖 ...67 圖 4-1-1 東勢區人口數量變化圖(民國 35 年-民國 101 年) ...82 圖 4-1-2 東勢區與台中縣歷年人口成長率變化圖(民國 35 年-民國 101 年) ..83 圖 4-3-1 東勢區人口金字塔圖 ...111 圖 5-1-1 民國 39 年東勢區各里人口分布圖 ...117 圖 5-1-2 民國 69 年東勢區各里人口分布圖 ...119 圖 5-1-3 民國 99 年東勢區各里人口分布圖 ...121 圖 5-1-4 東勢區市中心、鄰近市中心及邊陲區分區圖 ...122 圖 5-2-1 民國 39 年東勢區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 ...126 圖 5-2-2 民國 69 年東勢區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 ...128 圖 5-2-3 民國 99 年東勢區各里人口密度分佈圖 ...130

(10)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

研究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

動機與目的

動機與目的

動機與目的

一 一 一 一、、、、研究動機研究動機研究動機研究動機 人口學是研究所有影響人口數量、分布、變遷過程、結構或特徵的因素,以 及各人口要素間彼此相互影響的一門學問;空間的地理現象具備普遍性及特殊 性,綜合以上兩者,以人口地理學來說,人口地理學者特別重視人口的成長,以 及人口在地表的空間類型的變化(蔡宏進、廖正宏,1987),換言之,人口地理即 是著重在對人口現象在『空間差異』的研究。以空間的觀點,對人口問題作有組 織、有系統的研討,以分析解釋人口現象之現況及其變遷趨勢(陳震東,1986)。 人口現象的空間分析不但為學術研究所需要,更是訂定人口政策所不能缺少的參 考。 關於整個台灣地區的人口成長與分布,已累積相當多的研究成果,在二十世 紀前半葉,台灣地區之人口主要分布於廣大的鄉村地區,但隨著工商業的快速發 展,台灣都市化的情形相當顯著,在民國 65 年至民國 75 年時尤其以大都市之 人口成長最為迅速,伴隨著大量的農村人口遷往都市,也促使農村的人口變遷及 農村人口的轉向二、三級產業活動。但近來研究亦顯示由於市區商業利用高度集 約化、地價日趨昂貴,使得都市核心地區之人口呈現負成長,台灣都市的人口反 而有向郊區發展的趨勢出現(蔡怡真,2003)。若比較都會區中的都市和鄉鎮兩個 不同性質的研究區,台灣的鄉鎮實較都市更有研究的價值,因為鄉鎮常賦有區域 的特質,而都市僅有一般的通性(陳正祥等,1997),另外考慮到選用的區域愈小, 人口轉移發生於區域之間而非區域之內的可能性愈大,換言之觀察的區域愈小則 人口減少將不會被同一單位的其他地區的人口增加所抵消(施添福,1979),東 勢跟台灣地區大部分的市鎮一樣,屬於鄉村都市,其內部的人口成長及分布是否 也有類似的情況?此實在值得探究。 因此本研究擬從人口地理學的觀點,選擇台灣地區都市的最小單位「鎮」,

(11)

觀察其人口的成長與分布的變化情形,並進一步探討其原因,因此對於東勢地區 的研究,在空間範圍上是屬於小尺度的,也可視為一個小區域的研究。 東勢區1 位於台中縣中部偏東位置(圖 1-1-1),其發展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很 深,並影響到各時期政府對東勢的政策,清領時期由於清廷需要木材作為軍工料 來造船,而於當時禁止漢人越界開墾的土牛界外的東勢角設軍工廠,帶來了大批 的匠人,而有初期聚落匠寮的產生;日治時期,由於東勢地處平地與山地交界處, 不管是台灣森林的開採或山地原住民的平定,東勢街都居於重要地位,因此逐漸 成為附近山區的行政及商業中心;戰後民國時期,由於中部橫貫公路的興建與大 雪山林場的開發,東勢鎮因地理位置之故,成為中部橫貫公路入口與全國林業發 展重鎮,直到今日仍屬台中生活圈的一般市鎮中心,而在此不同時期中的人口的 成長變化情形也是本研究的探究重點之ㄧ。 圖 1-1-1 東勢區位置圖(2013) 資料來源:東勢區公所(2013) 1 行政區名稱歷經多次變革,1949-2010 為台中縣東勢鎮, 於 2010 年 12 月台中縣市合併後成為

(12)

另依照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2001)所修訂台中市綜合發展計畫可知台中縣 東勢鎮與台中縣大甲鎮、彰化縣和美鎮、鹿港鎮、員林鎮,同屬於計畫中的鄉鎮 中心。(表 1-1-1) 表 1-1-1 台中都會區都市體系界定表 名稱 功能 市鄉鎮別 都會 中心 都會區範圍內主要政治、經濟、文化、行政活動 中心,服務範圍擴及整個都會區,提供高品質綜 合性服務設施。 臺中市 次都 會中 心 其服務範圍僅次於都會中心,亦提供高品質綜合 性服務設施,以分散都會中心過度集中的各項活 動。 台中縣:豐原市 彰化縣:彰化市 南投縣:南投市 成長 中心 基於都會區發展之需要,必需加強成長的中心都 市,以提供都會區對外進出口的重要場站。 台中港特定區 (台中縣:龍井鄉、梧棲 鎮、清水鎮、沙鹿鎮) 開發 中心 基於都會區發展之需要,必須加以開發建設,成 為新的中心都市,以促進都會區新的發展及產業 的提昇。 彰濱工業區 彰濱遊樂區 鄉鎮 中心 具小規模人口聚集型式,提供平時生活及日常生 活所需的服務設施,減少對都會中心及次都會中 心往來旅次及人口成長之壓力。 台中縣:東勢鎮、大甲 鎮 彰化縣:和美鎮、鹿港 鎮、員林鎮 依存 中心 都市本身無具規模之聚集效益,需依賴中心都市 提供工作、就學、消費等功能,或因中心都市波 及效果影響而發展之鄉鎮 台中縣:大安鄉、外埔 鄉、石岡鄉、新社鄉、 神岡鄉、大雅鄉、潭子

(13)

鄉、大肚鄉、烏日鄉、 大里鄉、太平鄉、后里 鄉 彰化縣:伸港鄉、線西 鄉、福興鄉、埔鹽鄉、 大村鄉、秀水鄉、芬園 鄉、花壇鄉 南投縣:草屯鎮 保育 地區 主要為提供區域各種基本維生所需之天然資 源,而需加以特別保育之鄉鎮。 台中縣:和平鄉 資料來源: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2001),修訂台中市綜合發展計畫-總體計畫,p2-10。 由此可知「中部區域計畫」中生活圈規劃是將本區與台中縣大甲鎮和彰化縣 的和美鎮、鹿港鎮、員林鎮同屬於鄉鎮中心,但是本區的發展上卻一直落後於這 四區。其原因是否也與本區的人口變遷與發展有關。是否也能從人口分布上看出 其不同端倪?也相當值得討論。 從上所述,本研究即從日治時期有戶籍人口資料登錄開始(1905 年)到戰 後的今日(2012 年),探討東勢地區的人口成長與聚落發展。

二、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地理學研究的目的在於詮釋地表的區域差異,而要區別各地區的差異,重點 即在掌握各地的區域特色,區域特色的形塑是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交互作用的結 果、是連續變化的過程,因此只有釐清區域發展的歷史脈絡,對於區域的了解才 能深入而清楚,也才能確實掌握區域的獨特性。因此本文將探討東勢地區整體時 空的發展過程,分析人與環境交互作用後所呈現出來的區域人口現象特性,擬以

(14)

東勢鎮行政區域為研究範圍,研究時間自日治時期有戶籍人口資料登錄開始 (1905 年)到民國 101 年(2012 年)約一百餘年的時間,探討東勢地區的人口成長 與分布。 具體而言,本文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東勢地區歷年來人口成長與分布及結構變遷之情形。 (二)探究東勢地區歷年來影響人口成長與分布之原因,並分析其空間差 異。 (三)探究東勢地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關係。 (四)歸納東勢地區人口成長之空間類型及人口在空間集散的分布特徵。 希望藉此研究,了解影響到本地區人口成長與分布之要素,並能作為本地區 推動都市計劃、建設,永續發展之依據。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研究方法與架構

研究方法與架構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由於人口地理學者重視人口的成長,以及在地表空間類型的變化(廖正宏, 1987),並將變化的情形運用「地圖」及「圖表」來表示,對於一地實際狀況的 了解,助益頗大,因此本研究將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將人口成長以及空間 分布的情形,繪製成地圖及圖表,並對文獻資料作搜集與探討、利用戶籍資料的 整理與分析,以達到本研究的目的。 (一)文獻資料蒐集與探討 1.蒐集國內外有關人口成長、人口分布與聚落發展之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 並進行文獻資料之回顧,以作為本研究分析之基礎。 2.蒐集東勢鎮歷年來的各項重大建設年表、都市計劃書、地方志書、台灣堡

(15)

(二)戶籍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1.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自明治 38 年(1905 年)之後歷年皆有台灣人口統計官 方文獻出版,依據台灣總督府出版之《台灣現住人口統計》與《台灣常住人口統 計》,藉此收集東勢庄歷年之人口數、出生數、死亡數、遷入數、遷出數、戶數 等人口資料,本時期資料自西元 1905 年~1939 年為止。 2.戰後:依據台中縣政府所編纂之《台中縣統計要覽》蒐集東勢地區歷年之 人口數、出生數、死亡數、遷入數、遷出數、戶數、人口密度、人口年齡結構等 資料,並參閱東勢地區戶政事務所保存之《人口靜態與動態統計年報》,蒐集西 元 1946、1957、1966、1976、1986、1996、2006、2012(每隔十年) 東勢地區內 各里之人口數、人口密度、人口年齡結構與性別結構等資料,來了解本地區歷年 以及各里的人口變遷情形。 3.根據兩時期蒐集來的戶籍資料,採敘述統計方法,加以計算並分析,綜合 後了解本地區歷年以及各里的人口變遷情形。 (三)GIS 製圖 針對東勢地區之自然環境以 GIS 繪圖,繪製相關圖表如:位置圖、地形圖、 等高線分布圖、河川分布圖;針對本鎮之人文環境繪製行政區域圖、交通路線分 布圖、聚落分布圖等;在分析並整理本地區之人口資料後,亦將所得資料繪製成 圖,如人口成長類型圖、人口數圖、人口密度圖等,作為呈現空間差異與關連性 的方式。

(16)

二 二 二 二、、、、研究研究研究研究流程流程流程流程與架構與架構與架構 與架構 (一)研究流程 相關人口理論與文獻回顧 蒐集人口統計資料 蒐集研究區相關資料 確立研究動機與目的 界定研究範圍與時期 確立研究方法與構想 結論與建議 東勢地區人口成長的 時空變化 人口成長的時間差異 人口成長的空間差異 分析影響人口成長與變遷的因素 東勢地區人口組成與 結構的時空變化 人口組成的時間差異 人口組成的空間差異 分析影響人口組成與變遷的因素 東勢地區人口分布的 時空變化 人口分布的空間差異 人口分布的時間差異 分析影響人口分布與變遷的因素

(17)

(二)研究架構

1905

2012

人口變遷

人口成長 人口分布 人口組成

時間

自然環境因素 1.地形 2.氣候 3.水文 4.災害 5.其他 社會經濟因素 1.經濟 2.交通 3.聚落 4.政策 5.其他

(18)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一 一 一 一、、、、時間範圍時間範圍時間範圍時間範圍 人口的變遷是一個動態而連續的歷程,不能只就片段的時間斷面去分析解 釋其外在形態與內部結構,因為某一時間斷面所呈現的景象,往往是在歷史時間 軸上逐漸演變而形成的,所以研究一個地區的人口結構變遷,不能僅陳述局部時 期的人口成長及發展,更不能忽略其發展的時間歷程,僅僅單就其表象加以推 論,而應以長時間的演變發展觀之,所以本文研究之時間自明治 38 年(1905)至 民國 101 年(2012)約一百餘年的時間,以較長的時間來探究東勢地區人口發展及 其分布的情形。 二 二 二 二、、、、空間範圍空間範圍空間範圍空間範圍 東勢地區位於台中縣中部偏東位置,2010 年底合併後為整個大臺中市的一 部份,也是鄰近鄉鎮(石岡、新社、和平)的區域中心,本研究以合併前之東勢鎮 行政區為範圍(以下稱本區)。本區在日治前期(1920 年之前)的行政區域內包括 東勢角街、上辛庄、中嵙庄、石角庄、頭社庄、二社庄、尾社庄、新伯公庄、上 城庄、大茅埔庄、溪州連員敦庄、暗山庄、芎蕉下庄、石圍牆庄、鍋底嵙庄、下 彎仔庄、大排庄、埤頭山庄、上校力埔庄、下校力埔庄、下辛庄,共計一街二十 庄;日治後期(1920 年之後)行政區劃分為東勢角庄、新伯公庄、大茅埔庄、校 栗埔庄、石圍牆庄、石壁坑庄,共計六個大字;戰後至民國 101 年為止,東勢地 區劃分為 25 個里,包括上新里、東新里、隆興里、慶福里、廣興里、中寧里、 茂興里、上城里、北興里、南平里、新盛里、埤頭里、粵寧里、下城里、明正里、 泰昌里、福隆里、中嵙里、東安里、下新里、延平里、泰興里、興隆里、詒福里、 慶東里。(圖 1-3-1)

(19)

由於東勢地區在這一百年來的行政區域歷經多次更迭改變,為求研究之確 切,本研究的時間範圍切割分為日治時期與戰後兩部份;日治時期之人口分布以 街庄和大字為分析之基本單位,以了解東勢地區在日治時期的人口成長與分布之 空間差異;戰後由於劃分變動亦大,因此以上述之 25 里作為分析之單位,最後 再將兩時期的人口分布與成長之特性做分析,得出結論。 圖 1-3-1 東勢區行政區域圖(2013) 資料來源:東勢區公所(2013)。

(20)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

理論與文獻

理論與文獻回顧

理論與文獻

回顧

回顧

回顧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相關人口

相關人口

相關人口概念與

相關人口

概念與

概念與

概念與理論回顧

理論回顧

理論回顧

理論回顧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人口變遷,包括人口成長、人口轉型及人口分布等方 向。相關概念及實證研究將分成以下幾類來討論。 一 一 一 一、、、人口成長類型之相關、人口成長類型之相關人口成長類型之相關人口成長類型之相關論論述論論述述回顧述回顧回顧 回顧 一個地方的人口成長情形,受到出生、死亡、遷入、遷出四個因素影響極 大,因此人口成長類型亦大多依據這四項要素來區分。不同的學者也曾經提出各 種對人口成長類型之劃分方法,其中 J. W.Webb ( 1963 ) ,曾以笛卡兒座標圖 (Cartwsian Coordinate Graph)表示自然增減與社會增減此兩變數之間的關

係,定出 A ~H 八種人口成長變動的類型,其中的 A ~D 屬於人口增加型,而 E~H 屬於人口減少型(圖 2-1-1) 。

圖 2-1-1 人口成長變動類型

(21)

二 二 二

二、、、、人口轉型之相關理論人口轉型之相關理論人口轉型之相關理論人口轉型之相關理論

人口學者常以人口轉型理論(The 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來解釋一地長期人口變遷的現象。根據西方國家的人口經驗,一些學者認為人口 之演進有一定的階段。由於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結果,使世界人口由高出生率、高 死亡率,轉變為低出生率與低死亡率的過程,稱為人口轉型。(蔡宏進、廖正宏, 1987 ) 人口轉型理論主要用來說明出生率與死亡率的變化對總人口成長的影響,並 分析造成此種變化的因素。「人口轉型」所指的是人口自高出生率與高死亡率的 均衡靜止狀態轉變為低出生率與低死亡率的均衡靜止狀態 (陳寬政,1985 ), 轉型的過程中因死亡率比出生率先下降之差異而產生了人口成長。 Warren S Thompson ( 1929 )是最早有系統的探討人口轉變過程,他以出生 率與死亡率為指標,把世界人口分為三大類(蔡宏進、廖正宏,1987 ): 1.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快速下降,且出生率較死亡率下降更快,故人口成長率 亦下降。 2.出生率與死亡率均下降,但死亡率的下降幅度大於或等於出生率的下降幅 度,故人口成長率呈穩定狀態或逐漸增加。 3.出生率與死亡率仍很高,但死亡率已開始下降,故人口有可能快速增加。 接著 Thompson 後,法國人口學家 A.Landry 亦依據西歐特別是法國的人口統 計資料,對比分析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動,闡述了人口發展的階段性,提出 人口成長類型隨生產力發展的歷史階段而轉變的觀點,他認為西歐人口成長類型 的轉變經歷了三個階段:(張善余,2004) 1.原始階段: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很高,自然增加率則很低,簡稱為「高高低」 類型,這一階段歷經了中世紀前的整個時代。 2.中間過渡階段:出生率與死亡率均稍微下降,但自然增加率仍然很低,其 經歷時間為中世紀。 3.現代階段:此一階段開始於工業革命時代,特色是死亡率持續下降,但出

(22)

生率卻維持不變,造成人口快速增加,這時屬於「高低高」類型;此後,出生率

也轉變為持續下降,人口增加速度減緩,轉變為「低低低」類型。 美國人口學家 Frank W. Notestein 繼承並發揮了 Landry 的人口轉型理論,

從鉅視的觀點論證了人口轉變的經濟根源,把現代化、工業化和城市化作為人口 轉變的根本原因(張善余,2004)。Notestein 將 Landry 的「三個階段」理論應 用到發展中國家,並將 Landry 的第三個階段又劃分為三個階段,即「高低高」 階段(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成長率高)、過渡階段以及 「低低低」 階段 (出 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成長率低)。之後 Ansley J. Coale 依照目前工業化國 家之經濟發展情形對其理論再深入研究(蔡宏進、廖正宏,1987 ),以此解釋人 口轉變的過程,並對人口轉變模式提出定量劃分標準(表 2-1-1)。 表 2-1-1 人口轉型分期

指標

(單位:

)

原始靜止

時期

前現代

時期

轉變時期 現代時期 現代靜止

時期

出生率

50.0

43.7

45.7

20.4

12.9

死亡率

50.0

33.7

15.1

10.4

12,9

自然增加率 0

10.0

30.0

10.0

0

資料來源:張善余(1999)人口地理學概論。

英國人口學家 C .P. Blacker 根據 A.Landry 與 F.W.Notestein 的觀點, 把人口演變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1.高穩定階段:出生率與死亡率均高,出生率被死亡率抵銷,人口成長極為 緩慢。

(23)

漸加速。 3.晚期擴張階段:在死亡率繼續下降的同時,出生率也開始下降,人口成長 趨緩。 4.低穩定階段:出生率與死亡率均低,人口出現零成長。 5.衰退階段:出生率與死亡率均很低,但死亡率因人口老化而回升,使出生 率低於死亡率,故人口出現負成長。 三 三 三 三、、、、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相關概念相關概念相關概念 相關概念 (一)人口分布之意義 人口在特定地區內的空間分布簡稱人口分布(Population Distribution ) ,也就是人口在地面上佔據的位置及人口與土地的分配。每一 個人都是生存在一定的地理區域之內,所以人口空間分布的主旨在於討論人口在 一定區域內的空間分布情形。(范子華,1992) (二)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由於每個地區的環境各不相同,因此人口在地表的分布並不均勻。適合人類 生存的地方往往成為人類聚居之地,而這些地方通常都是土壤肥沃,氣候溫和, 雨量充足,地形平坦,物產豐富之地;反之,則不適合人居住。此外,人類之歷 史、技術、組織等因素,亦影響著人口分布。綜合以上所述,將影響人口分布的 因素分為自然因素與非自然因素(蔡宏進、廖正宏,1987)。 1.自然因素:自然環境包括氣候、水、土壤、能源礦產、地點地形等,這些自然 環境條件的優劣,直接影響人類活動與生存的難易,因而人口分布受自然因素影 響最大。 (1)地形與位置:山地地區山巒起伏,地勢崎嶇,行走與活動其間較有困 難,交通較不便給,物質上不易互通,因此人口數量稀少。反之,平原地帶地形 平坦,宜於農耕且水陸交通便利,商業發達形成人口稠密之區,且在交通運輸良 好、人口易達之地,人口分布會較多。

(24)

(2)氣候:氣候溫和多雨之地,糧食生產豐富,容易維持人類生活,常為 人口聚集之地,反之若太冷或太熱,人類的生存及活動將深受阻礙,而過於潮濕 之地亦因細菌昆蟲的容易繁殖,不適人口的分布。 (3)水:人類對水的需求量大,缺水之地難以維持大量的人口,而水源主要 來自下雨、河流及泉水,故雨量、河水、泉水豐沛之地,通常人口也較為密集。 (4)其他:土壤的品質直接影響植物能否成長,因而間接的影響食物的供應 及人口的分布,土壤肥沃之地人口的分布往往較為稠密;能源和礦產豐富之地也 常吸引許多人口,固有時礦產儲藏豐富之地易發展成工業中心,聚集較多人口, 不過今日的交通運輸較為發達,許多城市不需位在礦產或糧食的供應地。 2.人文因素: 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尚有人文因素,分別就歷 史、技術、組織三個因素說明: (1)歷史因素:某一地區的人口往往不是一日聚居而成的,而是經過長久時 間累積,影響人口分布的重要歷史因素可包括人口趨勢、環境優勢、社會政策等, 而一地現有的人口數量深受過去的人口量及生育、死亡、遷移影響;各種社會政 策措施也可能影響人口的分布,例如,實施都市計畫及發展計畫等,都是促進人 口的合理分配;又如限制人口移動或限制移民入境等,都是以政策性的力量達成 控制人口數量的目的,尤其是移民政策及家庭計畫更是近來在短期間最能影響人 口分布轉變者,直接的影響一地人口之成長。 (2)技術因素:技術是人類用來改變自然環境並克服環境的困難與限制,用 以維持生存的重要手段,靠著各種技術創造出許多需要的物資,此技術之發明與 應用亦可改變自然環境條件,吸引人口居住與活動,也可以藉由技術改進交通工 具與設施,使原來不易到達之處成為容易前往的地方,技術的改進造成了某些地 區人口分布量的增加,但反過來說也讓某些地區的人口量減少,如鄉村人口數量 的減少與都市人口的增加,便與對外交通技術的改進有所影響。 (3)組織因素:各種的組織,例如:農場、工廠、商店、服務行號等各種生

(25)

組織同樣可以增進人類克服困難的力量,如滾雪球般凝聚更多的人口,且人口與 組織的關係是互相的,一方面組織存在有助吸引人口,一方面眾多人口聚集之處 必然形成眾多組織,如都會區的形成和工業的發展成為吸引人口的重要力量;反 之,農業的蕭條及礦業的衰敗卻成為推出人口的重要力量(蔡宏進,2004)。 (三)人口分布的影響(范子華,1992 ) 1.人口分布對國家及國際的影響 一國的人口密度過高,人口壓力過大,易產生失業、貧窮、社會不安等問題。 除了在政治和經濟上必須設法應付之外,人民偷渡到其他國家,容易對他國產生 非法移民的問題。 2.人口分布對社會型態之影響 人口大部分分布在鄉村的國家,工商業通常不發達,人民的態度及思想較封 閉及保守;反之,人口大部分分布在都市的國家,工商業發達社會流動性較大, 家庭組織多為小家庭制。 3.人口分布對政經發展之影響 一區域的人口若能配合土地狀況均勻分布,則此地的政經狀況必能穩定發 展;反之,若人口過度集中於少數地方,則容易產生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四 四 四 四、、、、人口遷移理論人口遷移理論人口遷移理論人口遷移理論 (一)遷移的內涵(蔡宏進、廖正宏,1987) 「遷移」 (migration )是一種通稱,遷移和流動(mobility)、移動 (movement) 三個名詞經常交替使用,所包含的意義大致可歸納為下列幾點: 1.遷移是人在地域上的移動。 2.遷移是永久性住處的改變。 3.遷移可為個人的行動,也可能是團體的行動。 綜上所述,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在空間上做不同的移動距離及方向,並影響人 口成長與分佈及改變人口的密度與結構。

(26)

(二)相關遷移理論

遷移會發生的原因是由原居住地的推力或排斥力和遷入地的拉力或吸引力 交互作用而成。此一推拉概念最早可溯及 E. G. Ravenstein 所提出的遷移法則

(The Laws of Migration),此法則乃是根據 1881 年英國人口普查中,對有關 出生地及居住地資料分析、歸納而成。一共有七條規律:

1.遷移與距離(migration and distance)人口遷移深受距離影響。一般傾向於 短距離的遷移,至於長距離的遷移則只是移往工商業都市中心,且離中心越遠, 遷移人數越少。 2、遷移成階段性(migration by stages)人口遷移常成階段性。人口遷移常表 現在較大的工商業中心吸引周圍鄉鎮人口遷入。此城市郊區出現空缺,再由偏遠 地區的鄉村遷往大商業中心城市的人口來填補,這是人口向心遷移的階段性,離 心遷移也有同樣的階段性。

3、流向與反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每一人口遷移均涉及流量較大

的主流向和流量較小的反流向,兩者同時存在。例如台灣地區的主流向為鄉鎮人 口流向都市,而都市人口流向鄉鎮則為反流向。

4、城鄉遷移傾向之差異(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propensity to migration)城鎮居民比鄉村居民較少遷移。

5、短距離的遷移以女性居多(predominance of females among short distance migrations)

6、遷移與技術(migration and technology) 運輸、交通工具改進克服遷移的 障礙,縮短距離的影響,而工商業的發展增加選擇的機會,也會促使遷移量增加。

7、遷移以經濟動機為主(dominance of economic motive) 人口遷移原因繁多, 其中仍以經濟因素最重要,人們為了改善物質生活而遷移的情形占最多數。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包括了遷移者的的特徵及遷移的流向,同時也對遷 移的成因與遷移的因素作了探討。此法則也成為眾人所公認人口遷移研究的先

(27)

是遷移的主要原因,共同導引了以後遷移理論的發展趨勢。

Donald J. Bogue 提出人口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成為研究人口遷 移行為發生原因的重要理論(蔡宏進、廖正宏,1987),他認爲在市場經濟、人口 自由流動的情况下,人口之所以遷移,是因爲人們認為搬遷可以改善生活條件。 於是,在移入地的那些使移民改善生活條件的因素就成爲流動人口的拉力,而移 出地的那些不利的社會經濟條件就成爲流動人口的推力。人口遷移就是在移出地 的推力和移入地的拉力兩種力量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而在以往的研究也提出,移 入地和移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兩種因素,即移入地和移出地都同時具有吸引和排 斥兩方面的作用力,此外在移入地和移出地之間還有中間障礙因素,比如移入地 與移出地兩個地方的文化差異,也會對於流動産生影響等等。 推拉理論隱含著兩項假設:第一個假設認為人的遷移行為是經過理性的選擇 後才決定的結果;第二個假設則認為遷移者對原住地及目的地的資訊有某種程度 的了解。由於對客觀環境的認識,加上主觀的感受與判斷,最後才決定是否遷移。

Everett .S. Lee 基於 Ravenstein 的遷移法則,另於 1966 年提出遷移理 論,共分為四大部分,包括遷移的因素、遷移的數量、遷移的流向、遷移者的特

徵。(蔡宏進、廖正宏,1987)

1、遷移的因素(factors in the act of migration)如圖 2-1-2 所示,每一個

地方同時存在著吸引某些人的因素(用+號表示),以及排斥某些人的因素(用 – 號表示),也有一些因素對某些人而言,並無關緊要(以 0 表示)。一個人是否 會發生遷移行為,主要取決於個人對於原居地和遷入地的評價及中間阻礙因素的 考量。遷移數量會隨著區域發展的差異而變動當經濟發展快速時,人口大量從發 展緩慢地區往發展快速地區遷移;相反的,當經濟不景氣時,就會減緩人口往該 地的移入,甚至反向移回到原居地。中間阻礙因素如兩地間的距離及遷移費用等 均會影響人口對遷移之決定。個人因素如個性、智慧、敏感程度、對其他地方認 識的程度,與外界接觸的情形等,都會影響他對原居地和遷入地的評斷。

(28)

圖 2-1-2:影響人口遷移之因素 資料來源:引自蔡宏進、廖正宏(1987) 2、遷移的數量(volume of migration)兩地之間遷移數量隨兩地之差異程度 (degree of diversity)而有所不同。兩地之間的機會差異大,則會促成較大 量的遷移(邊瑞芬,1991)。但兩地之差異程度若大到無法克服時,遷移的數量 反而會減少。此外,遷移數量也與克服中間障礙的難易程度、經濟發展情況有關。 3、遷移的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 人口遷移有幾個特定的方向,是

因為機會常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方,遷移者通常遵循別人走過的途徑,先前的遷 移者把遷入地的消息傳回原居地,或多或少已經克服了遷移的障礙,使後來的遷 移者減少許多遷移的困難,而方便遷移。此外,每一個遷移的流向往往伴隨著反 流向,當遷入地吸引的因素消失,或原居地的吸引力增強,遷移者評估判斷之後, 可能重新回到原居地,造成遷移的回流現象。 4、遷移的特徵(characteristics of migrations) 遷移具有選擇性,乃因不 同的人對原居地與遷入地之間的正負因素所做出不同的反應,且有不同的能力來 克服遷移的障礙。因此遷移者並非原居地人口的隨機樣本,其性別、年齡、婚姻 狀況、教育程度和宗教信仰等均與遷移行為有密切的關係。 W.Zelinsky 亦試著建立跨時空有關社會發展和遷移關係之流動轉型假設,

(29)

他認為人們空間流動的行為會隨社會經濟發展呈演化式的轉型,為人口流動找出 一個動態的解釋架構,來解釋遷移、都市化、經濟發展與現代化之間的互動,經 由現代化的過程,人口流動的型態將逐步演化,藉此 Zelinsky 建立流動轉型的 八個假設:(熊瑞梅,1988) 1.隨社區經驗現代化之過程,流動是由相當固定的、有限的空間流動與社會 流動,轉型至較快速的流動。 2.對任何特定社區而言,其人口轉型與流動轉型平行。 3.不同轉型階段,其空間流動的變遷模式不一,亦即流動的功能、次數、距 離、路線、遷移者的類屬、移出地與移入地的類別不一。 4.社會流動與訊息流動是同時變遷的,在某些情況下,具有潛力的遷移者也 許會選擇改變社會空間的位置並掌握訊息,但不改變地理位置。 5.流動模式隨時間有階段性連續的發展趨勢,隨空間則有由中心成長區向外 擴展的趨勢。 6.上述流動模式的過程,會隨時間加速其時間空間上的變化腳步,主要是因 為社區穩定累積的效果及訊息由先進國家傳至落後國家所致。 7.時間與空間流動的變遷模式基本上可以被接受保留,但若一個地區流動轉 型開始的很晚,則變遷模式需作修改。 8.轉型的階段是為不可回溯性的。 Zelinsky 並將人口轉型及流動轉型依照發展的觀點分成五個階段:

1.前現代傳統社會(The Premodern Traditional Society)現代化前傳統 社會,以村莊生活形態為主,僅有少數如跑單幫的人流動,且除非天災人禍,否

則流動行為很少。

2.早期轉型社會(The Early Transitional Society):此時屬現代化階段

開端,鄉村人口大量遷移到都市,或者遷移到待墾荒的地區,例如:十七世紀的 英國、二十世紀中葉各國。

(30)

漸減少,鄉村到鄉村的遷移也減少,此時出現全國性或地區性的都會中心,在都

會間的遷移和流動增加。

4.先進社會(The Advanced Society):遷移主要受到非經濟因素的影響,

國際間的來回流動增加,例如:菁英開會、有錢人旅行。

5.超先進社會(A Future Super Advanced Society):未來因非經濟因素的

流動增多。 F.S.Wilson 認為 Zelinsky 所觀察的人口遷移與現代化的關係乃是: 1.現代化導致人口的出生、死亡及空間流動的轉型,人口遷移的流向及數量是隨 社會經濟發展的演進階段而變遷,緊接著人口組成也隨之改變。 2.雖然在早期的社會發展裡,現代化會促進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但這種影響在 社會發展至先進階段時則漸漸減少。(邊瑞芬,1991) 台灣地區地狹人稠,土地資源十分有限,就 Bogue 的推拉理論而言,都市提 供了較優渥的工作機會與工資所得,形成強大的拉力,因此人口有從鄉村向都市 集中的趨勢,而隨著台灣的都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口也不斷向都市湧進,本 研究區域所在的東勢地區因地理位置偏離主要都市、交通不便、工商業發展遲 緩、缺乏工作機會、青年謀生不易…等各項較為不利的因素,形成一股推力,一 推一拉之下便造成了本地區人口逐漸流失的情形。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相關人口研究文獻探討

相關人口研究文獻探討

相關人口研究文獻探討

相關人口研究文獻探討

基本上,每個人至少都會經歷過出生、死亡,在現代化社會中也充滿了遷 移的機會。除此之外,我們可能有結婚或離婚的機會,也有可能會有小孩、會找 工作、會找房子,可能會遇到中年轉業的機會,而在年老的時候獲得社會扶養, 這些全都依賴人口統計與研究的力量(John R.Weeks,2002),故國內外各學科 領域關於人口之研究不遺餘力,且涉及之主題相當廣。其中,地理學者對人口研 究亦感興趣,而興趣的重點多置於一地人口之成長、遷移與地理分布,大部分研

(31)

究主題較著重於單一地區或單一都市、鄉鎮的人口分布與變遷之討論,在此將國 內與本研究主題有關之文獻整理分類為台灣整體或大尺度區域之人口研究、單一 都市或鄉鎮之人口研究兩部份做探究。 一 一 一 一、、、、以台灣整體或較大區域為研究範圍之論述以台灣整體或較大區域為研究範圍之論述以台灣整體或較大區域為研究範圍之論述以台灣整體或較大區域為研究範圍之論述 陳正祥、孫得雄(1958)以台灣整體人口分布為研究範圍,使用日治時期的大 字或光復後的鄉鎮為統計單位,說明日治及光復初期台灣各地不同之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之區域差異及人口分布之變遷。發現台灣早期人口分布受地形與灌溉設 施影響最大;在人口密度的計算上,將全省之人口密度分成四級:(甲)極密: 每平方公里超過 1000 人;(乙)密:每平方公里 500~1000 人;(丙)中等:每平 方公里 100~500 人;(丁)低:每平方公里不足 100 人。發現自 1920 年以來,甲、 乙二級人口密度所佔之土地面積皆有明顯增加;人口分布之變遷上,以增加的比 率來說,東部高於西部,都市又高於鄉村。 施添福(1979)在〈台灣人口成長及其空間集中過程〉一文中透過空間和時 間的觀點來分析及解釋台灣人口二十年(西元 1956~1976 年)來的集中過程。 研究當時台灣本島的 352 個鄉、鎮、市、區,選擇這段時間作為研究主因為是 台灣人口的區域成長,在這段時期有著相當明顯的變化。再以人口成長率與人口 移動率作為兩項指標將台灣的人口成長劃分成三種類型: 1.絕對增加型:淨人口移動率與人口成長率皆呈正數,為人口主要流入地區。 2.相對減少型:淨人口移動率呈負值,但絕對值低於自然增加率,故人口成長率 仍呈正值。 3.絕對減少型:淨人口移動率和人口成長率皆呈負值,因此為人口大量移出地 區,其移出率超出該地的自然增加率。 研究發現二十年來台灣人口成長最明顯的現象在於都市人口的穩定持續成 長。而鄉村人口的年成長率則是大幅度下降,這個事實清楚地指出,過去台灣人 口不斷向都市集中,而且集中的速率有逐年增加的傾向。且這段期間台灣本島人 口成長率呈現極有規律的空間變化。成長最快速的地區幾乎集中在四個都會地

(32)

區,即台北都會區、台中都會區、台南都會區,以及高雄都會區。以這四個都會 區為中心,人口成長率逐漸向四周遞減至最外圍的人口絕對減少地區。這些人口 絕對減少地區主要分佈於嘉南平原的中、南部,新苗丘陵地帶,和台東縱谷區。 陳富美(1988)在〈台灣近年來的人口成長和都市發展〉一文中認為台灣在工 業化的經濟發展下,鄉村人口外流,都市因經濟發展而人口相對成長。經歷一段 時間後,市區人口過於擁擠,空間不足,此時因市區與郊區交通易達性提升,人 們便開始移往郊區居住。郊區化後市區的人口成長趨緩,人口大量聚集於大都市 周圍,形成大都市的衛星都市,造成大量的通勤人口,導致交通擁擠,影響工作 效率。要解決這些問題,交通運輸的建設是必要的,建設交通之後亦可促進都市 與鄉村的均衡發展。 徐茂炫、陳建亨、黃彥豪(2011)利用百年臺灣廿三縣市人口統計資料,對 臺灣地區的人口變遷之長期趨勢進行研究。其研究處理資料橫跨日治時期與戰後 民國時期,以縣、市層級之人口數排名資料指出,歷來擁有人口數最多之縣市逐 年由南而中、由中而北的漸進過程。並發現到日治迄今,全臺人口的重心於日治 前期先呈北移、日治後期則出現南降,至於戰後迄今則一路呈現持續北移之勢, 也對應全臺不同時期的人口分布型態。 蔡宏進(2004)認為台灣都會區的形成意味著人口集中的趨勢已充分顯現出 來,如就人口移動的主要方向來看,則是從各方向移向南北兩端,北端以台北縣 市以及桃園縣為最主要移入區,而南端以高雄縣市為最主要移入區。除此中部的 台中市及南部的台南市也為重要移入區,而另一重要事實是大都市的移入人口量 大,但大都市邊緣的衛星都市及鄉鎮的移入率高。而當人口大量移入大都市及高 速率移入衛星鄉鎮市的同時,人口從農業縣內的許多鄉鎮呈大量或高比率的移 出。而都市的附近地帶經歷大量人口匯集,其人口成長率高於中心都市,而這樣 的結果便促成衛星市鎮林立與郊區化明顯。 郭珮毓(2005)曾以台灣西部地區主要都市為研究範圍與對象,分析 1976 至

(33)

響都市人口成長的因素包括:與鄰近都會區的距離、與台北都會區的距離、鄰近 都會區的規模、醫療資源、第三級產業等。整體結果發現,與鄰近都會區的距離 越近,都市人口成長率越高。 陳泳瑞(2008)藉由人口統計資料,了解八卦台地的人口成長與空間分布之變 化。八卦台地區域涵蓋十鄉鎮市、112 村里。整體而言日治時期人口主要集中八 卦台地的北部。現代時期八卦台地的人口成長受社會增減的影響甚深,且不論是 原居地或是目的地,遷移者皆以短程距離為主,符合 E. G. Ravenstein 所提出 的「遷移法則」。 翁培文(2006)利用地理資訊系統與歷史地理的結合,並引用環境負載力的觀 點,由田園面積的改變來詮釋噶瑪蘭土地利用變遷與人口成長,先計算土地利用 的面積,經轉換後求出環境負載力,並與人口史料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大部份 的時間環境負載力與人口史料均相當接近,少部份則因自然增加須一段時間才能 接近環境負載力而有較大的差距。 二 二 二 二、、、、以單一地區為研究範圍之論述以單一地區為研究範圍之論述以單一地區為研究範圍之論述以單一地區為研究範圍之論述 研究主題以單一都市或鄉鎮為主的文獻也相當多,大致可分為三大類:都會 區、地方都市、一般鄉鎮;研究方法大多是以文獻整理、人口資料蒐集或問卷訪 查後,進行統計分析。 (一)以都會區為研究主題 江佩蓉(2005)〈台中市中區人口遷移及遷入人口之研究〉以台中市的舊中心 商業區----中區為研究地區,探討中區自民國 75 年至民國 91 年的人口遷移情 形,台中市中區自光復後人口成長漸趨遲緩,民國 75 年至民國 91 年甚至是全台 中市人口外移最嚴重者,但民國 90 年後,淨遷移率變為正成長,中區人口也開 始呈現正成長。本研究探討民國 90 年、91 年遷入者的遷入動機後發現,遷入中 區的主要動機為教育因素,即所謂的遷移戶口以利越區就讀,待子女學業完成 後,再遷移意向頗高,因此中區的遷入者,其遷移類型多屬於短期、短距離、籍

(34)

在人不在的遷移型態,此一因素常在人口變遷影響的討論中被忽視。 蔡怡真(2003)〈台中市人口空間分布及其變遷之研究〉中發現台中市在 1970-2000 年的三十年中,由於受到工業化、人口向都市大量集中的都市化過程 影響,在台灣地區成為第三大都會區;而在都市內部同時也出現郊區化的現象; 整體而言,都市內部人口空間分布不均的現象一直存在,台中市人口分布已呈現 郊區化,並有多核心發展的現象;而人口分布的空間差異明顯受到交通軸線、市 地重劃、國中小學劃設等因子影響。 (二)以地方都市為研究主題 周國屏(1995)在〈嘉義市人口之成長與分布〉一文中,探討嘉義市 40 年 來(39 年~79 年)之人口成長,發現到歷年人口持續增加,民國 60 年以前人 口成長速度較快,其後人口成長漸趨緩慢;在自然增加率方面,光復後大幅增加, 之後開始下降,與家庭計劃普遍推廣,生育控制積極採行有關;社會增加率則在 民國 59 年以後,持續維持淨遷出的現象,與台灣經濟發展的歷程有關,民國 60 年代以後,台灣經濟轉型為工業化時代,區域經濟發展失衡,農村地區人口大量 快速往台北、高雄兩市集中,嘉義市亦難逃人口嚴重外流的厄運。 陳莉菁(2005)〈雲林縣斗六市人口成長與分布的研究(西元 1905~2000 年) 〉 一文自明治 38 年(1905)起至民國 89 年(2000)為止,區分為日治及光復以來 兩大時期,以探討斗六在近百年的人口成長與分布為主題。 黃靖娥(2005) 於〈台中縣太平市人口成長之空間特性研究〉一文中蒐集太 平市全市及各里人口資料,包括人口數、自然增加數、社會增加數,加以統計, 並配合文獻資料及田野調查來進行研究。以人口成長指數分析太平市全市人口成 長趨勢,得知人口移入主因為政策因素、地價便宜以及工業發展。 (三)以地方鄉鎮為研究主體 林玉英(2005)〈台中縣大甲鎮人口變遷之研究:1946~2003 年〉 以大甲鎮為研究地區,探討大甲鎮人口成長與分佈的時空變遷、人口組成的變 化,並分析影響人口分佈的因素,以探討小城鎮之人口特色。研究中利用「人口

(35)

成長率」、「人口百分比」、「吉馬指數」、「人口密度」等指標分析大甲鎮人 口成長與分佈的時空變遷。 高梅珍(2008)〈彰化縣和美鎮人口成長與聚落發展之研究〉一文從日治時期 1905 年有戶籍人口資料登錄開始到光復後的今日 2006 年,探討彰化縣和美鎮的 人口成長與聚落發展,就人口成長、自然增加與社會增加、內部人口成長之空間 差異、各街庄(大字、里)人口數量的差異、聚落發展途徑及分布型態加以論述。 江素卿(2008)〈台中縣大雅鄉之人口成長與聚落發展〉探究臺中縣大雅鄉百 年來之人口成長歷程,及不同時期人口與聚落的地理分布,發現到大雅鄉的人口 與聚落分布在日治早期大多受到地形及水源(圳道)的影響,故平原上聚落較多, 呈現散村景觀;戰後聚落分布的位置大多集中於重要道路兩側。中科園區的設立 明顯影響該地之人口成長,所以交通因素與經濟發展因素是左右大雅鄉人口分布 的兩大主因。另外根據各村不同之發展背景,分為「市街型聚落」、「新興型聚 落」、「鄉村型聚落」及「軍眷型聚落」、「中科園區聚落」,分別探討不同聚 落類型人口之分布。 陳毓茹(2011)〈嘉義縣民雄鄉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探討目前嘉義縣人口 最多的民雄鄉長期人口成長的歷程與空間分布之差異,研究結果發現民雄鄉百年 來人口成長的演變,日治時期多受自然增加影響,光復後人口成長起伏的態勢係 受社會增加所主導。大環境的改變,牽動著民雄鄉人口成長與分布情形,但在地 因素亦是影響當地人口成長與分布的關鍵因素,諸如地理風水的破壞、在上位者 的欺壓、土地所有權的型態等,此影響民雄鄉的在地因素是否可能也造成本研究 所在之東勢地區人口變化,亦值得觀察參考。 洪毓駿(2011) 〈高雄縣岡山鎮人口成長與分布之研究(西元 1905 年~2010 年) 〉自日治時期明治 38 年(1905)開始至光復後民國 99 年(2010)為止,探討高 雄縣岡山鎮的人口成長與分布,研究結果發現日治時期岡山街及鄰近岡山街的街 庄人口成長較快,而以岡山街為中心的發展一直是岡山鎮人口成長的主要核心。 朱韋勳(2011) 〈戰後楊梅鎮人口變遷與聚落發展(1945-2008)〉以桃園縣

(36)

楊梅鎮為研究主體,企圖深入了解戰後桃園縣楊梅鎮人口的變遷以及聚落發展的 過程,探究當地的經濟發展與交通分布關聯影響,藉此闡明其人口變遷與聚落發 展的重要關係。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區域相關之研究論述

研究區域相關之研究論述

研究區域相關之研究論述

研究區域相關之研究論述

與本研究區域所在之東勢地區為主的研究亦有不少,大致上國內對於東勢 地區的研究,主要可以分為聚落、產業和宗教信仰為主,以下將對這幾個研究主 題略做分析: 一 一 一 一、、、、以聚落發展為研究主題以聚落發展為研究主題以聚落發展為研究主題以聚落發展為研究主題 目前對於東勢地區拓墾的研究,以溫振華的成果最具代表性,他在 《清代 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與《大茅埔開發史》中引述古文書契,透過地權、開墾、 民間信仰等面向,建構出東勢地區的開拓歷史,研究指出本區的開發受屯制影 響;且因番害問題嚴重,開墾常採取合股方式共同經營;因此在信仰上,東勢地 區許多廟宇,如伯公廟、三山國王、太子爺、玄天上帝等均有此防番傾向,而巧 聖仙師廟也在這樣的背景下獲得軍工匠的祭祀發展成為東勢角居民的信仰中心。 池永歆的〈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以安 全防禦的觀點分析東勢大茅埔庄的開墾組織,解釋該區的聚落空間性受到漢人風 水觀、防衛功能考量所影響。 陳惠芯(2005)〈台中縣東勢鎮聚落發展之研究〉透過文獻資料蒐集、統計資 料分析及實際田野調查與訪談,以台中縣東勢鎮作為研究區,分為清領時期、日 治時期、戰後民國時期等三個時期。探討在不同歷史時期影響聚落與市街發展的 機制,以呈現東勢鎮聚落與市街發展之演變,發現到東勢聚落的發展受地理位置 的影響很深,並影響到各時期政府對東勢的政策。 林聖蓉(2008)〈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 〉一 文從清代番界政策的演變研究臺中東勢的土地開墾與族群互動歷程,發現到國家

(37)

力量直到開山撫番戰爭及設立撫墾局之後,才推進到番界以東的原住民部落,也 反映出原漢之間的族群互動狀況以及官方力量對部落社會的轉變,確實為當時理 蕃政策提供豐富的資訊。 蘇攸婷(2011)〈日治時期台中州東勢庄(街)「本街」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 以「本街」為研究對象,主要以空間結構為研究主體,探討日治時期「本街」空 間結構變遷。同時分析「本街」空間結構變遷主要受到人口、政策、產業及道路 (交通)等因素影響。 二 二 二 二、、、、以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為研究主題為研究主題為研究主題 為研究主題 徐 英 豪 (2005) 〈 由 地 圖 分 析 林 木 產 業 發 展 對 東 勢 聚 落 空 間 之 影 響 (1895-1986)〉以林木產業發展的過程,探討對於聚落空間構成影響與變遷。主 要以東勢聚落受到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的林木產業發展,探究聚落空間的改 變以及與產業相互構成的關係。最後發現到在整個影響聚落變化的討論中,林木 產業的經營扮演著重要的關鍵因素。 簡義倫(2009)〈東勢的林業發展—兼論林業文化資產之保存與利用〉主要探 討東勢林業與發展並討論大雪山廠區的再利用,希望從從閒置空間再利用的觀點 來加以探討東勢林業文化園區的文化資產保存,也特別注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 性,此外,對林業文化園區計畫做詳細介紹,也對林業文化園區的後續規劃作個 別檢討。 三 三 三 三、、、、以宗教信仰以宗教信仰以宗教信仰以宗教信仰為研究主題為研究主題為研究主題 為研究主題 鄧 傑 銘 (2009)〈公 廟 、 地方 菁 英與 地方 社 會 -以 東 勢巧 聖仙 師 廟 為 例 (1775-1895)〉以臺中縣東勢鎮的巧聖仙師廟為討論對象,由地方公廟、地方菁 英與地方社會的角度切入,探討巧聖仙師廟是如何從保護匠人的信仰神魯班公, 演變成辦公色彩的公館廟。 吳嘉貿(2010)〈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1920)〉這篇論

(38)

文旨在討論在番屯制以後,客家族群得以合法進入原屬於界外的東勢地區開墾, 進而建庄設廟,成為中部地區客家社會的發展過程,本文利用岸裡大社文書、契 約文書、族譜與日治時期的寺廟台帳等調查資料,對於東勢地區在清代一直到日 治初期,土地開墾的過程和地方社會的變化,進行比較與討論,同時透過仙師廟 創立緣起及相關組織的運作,討論仙師廟在東勢地方社會發展上所占有的意義。 羅瑞枝(2011)〈東勢地區三山國王信仰之淵源與流變〉一文聚焦於探討東勢 地區三山國王信仰的傳播淵源,並藉由廟內三山國王祭典說明祭儀的獨特性與區 域性,並歸納整理出三山國王受他神影響而產生信仰流變,最後認為東勢三山國 王的主神地位之變遷實受到其所處之多神競合關係中,來自於他神的影響。 姜明雄(2011)〈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則試圖透 過巧聖仙師廟的歷史沿革與人文史蹟,觀察清代東勢地方社會,也發現到巧聖仙 師廟的發展,足以反映出東勢地區社會的轉型,以及地方仕紳的崛起。 綜觀以上之研究可發國內現對於東勢地區的研究,主要還是以東勢地區的聚 落、產業之發展和宗教信仰為主,較缺少針對人口方面的探討,但上述的研究論 述蒐集豐富的資料,對本研究頗具參考價值,有助於本研究論述東勢地方發展及 影響人口變遷思維。

(39)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東勢地區之發展概況

東勢地區之發展概況

東勢地區之發展概況

東勢地區之發展概況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位置與自然環境

位置與自然環境

位置與自然環境

位置與自然環境

一 一 一 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本區位於中央山脈與台中盆地之間,在台中市中部偏東,為著名之中部橫貫 公路之入山口處,本區東鄰和平區,西連石岡區、后里區;南毗新社區,北隔大 安溪與苗栗縣卓蘭鎮為界(圖 3-1-1)。全區面積 117.4065 平方公里,為台中市 面積排位第三之行政區。境內現轄有 25 里,349 鄰,東西相距約為 4 公里:南 北相距長達 20 公里,地形呈狹長帶狀。 極東為東經120° 53′ 06",在中科里北北東方縣界處。 極西為東經120° 43′15",在埤頭里西西南方鄉界處。 極南為北緯24° 09′ 22",在慶福里南南西方鄉界處。 極北為北緯24° 19′ 45",在明正里北北西方縣界處。 圖 3-1-1 東勢區與周圍鄉鎮相對位置圖 資料來源:東勢區公所(2013)

(40)

本區轄區內,以慶福里面積最為廣闊,下城里最小。(表 3-1-1) 表 3-1-1 東勢區各里面積 行政區域名 面積(平方公里) 行政區域名 面積(平方公里) 明正里 8.4174 泰昌里 2.1665 泰興里 2.6515 廣興里 1.9360 茂興里 7.3198 中嵙里 9.6800 埤頭里 2.9461 福隆里 2.7357 興隆里 2.3149 隆興里 15.5722 下新里 4.9245 新盛里 1.8960 東新里 7.5353 詒福里 3.5774 粵寧里 3.5336 上城里 1.3468 北興里 2.9610 下城里 1.0522 中寧里 1.2623 慶東里 6.0892 東安里 1.4730 慶福里 19.7809 南平里 1.9133 上新里 1.6213 延平里 2.7163 合計 117.4065 資料來源:續修東勢鎮誌,2010。 二 二 二 二、、、、地形地形地形地形 本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山岳層巒自成天然屏障,地形東南高,而西南低, 地勢自南向北傾斜,隨大甲溪之流向形成南北向沿岸河階傾斜之長條獨立地形, 標高介於 300 至 420 公尺之間,地面平均坡度為 1.10%。 轄區內丘陵起伏,乃卓蘭丘陵之南方延長,做東北至西南走向,東境以大茅 埔斷層與出雲山脈並行,西與后里台地相鄰,北至大安溪,南至大甲溪間。本丘

(41)

陵地勢南高北低,南部高低約自 800 公尺至 900 公尺,北部大約 500 公尺至 600 公尺間。西北部以吊神山為中心之地域,地層走向為南北,大約以 500 至 610 公尺的高度。 本丘陵區內,吊神山西方連接石圍墻、卓蘭一線以西有南北走向之數條山地 稱為珍重山地,其海拔大約皆在 300 至 500 公尺間,平地分佈於大甲溪東岸,沿 岸河階少數平地,為全區集居規模最大之街坊區(東勢鎮志,1995)。 圖 3-1-2 東勢區地形圖 資料來源:東勢鎮誌(1995),自行繪製。

數據

圖 2-1-1 人口成長變動類型
圖 2-1-2:影響人口遷移之因素  資料來源:引自蔡宏進、廖正宏(1987)   2、遷移的數量(volume of migration)兩地之間遷移數量隨兩地之差異程度 (degree of diversity)而有所不同。兩地之間的機會差異大,則會促成較大 量的遷移(邊瑞芬,1991) 。但兩地之差異程度若大到無法克服時,遷移的數量 反而會減少。此外,遷移數量也與克服中間障礙的難易程度、經濟發展情況有關。   3、遷移的流向(stream and counterstream) 人口遷移有幾個特定的方向
表 3-3-1 東勢區行政區域沿革表  民國時代                      日治時代  清代  台中縣→台中市  東勢鎮→東勢區  台中州東勢郡  東勢庄→東勢街  台中縣東勢角支廳 拺東上堡  台中縣  拺東上堡  里名  大字  小字、土名  區  街庄  庄、土名  堡  街庄  明正里  石  壁  坑  石壁 坑庄  苗栗 一堡  溪州連員 敦庄 暗山庄  泰興里  石圍牆  芎蕉下庄  石圍牆庄  鍋底嵙庄  下彎仔庄  茂興里  石圍牆  石圍 牆庄  石圍牆  大排庄  石圍
表 3-4-2 東勢鎮民國 91 年(2002)與民國 98 年(2009)登記工廠家數統計表  設廠數(家)  91 年  98 年  金屬製品製造業  15  9  食品製造業  11  6  雜項工業製品製造業  10  3  傢俱及裝設品製造業  6  0  塑膠製品製造業  7  3  電力及電子機械器材製造業  6  4  木竹製品製造業  4  1  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業  6  4  運輸工具製造業  4  2  化學材料製造業  2  2  機器設備製造業  3  3  皮革、毛皮製品製造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ecisely, the population is estimated as the population as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period, plus the increase in population (number of live births and immigrants) in the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Du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rent of housing, rising prices in interior decoration, summer clothing and footwear, and fresh vegetables, the indices of Rent and housing expe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