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政黨重組之概念與理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政黨重組之概念與理論 "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本論文的焦點在探討我國政黨重組之現象與過程,擬藉由西方學者在政黨重 組理論方面的豐富研究,來檢視我國政黨體系之變化。因此本章即要對各學者對 於政黨重組之研究結果與方法,作一介紹。在第一節中,將先檢視政黨重組之概 念與理論;政黨重組在我國屬新興議題,鑑於未來可能逐漸受到我國學者的重 視,在第二節裡,對我國政黨重組之研究與文獻有一整理;第三節則要介紹政黨 重組的其他相關概念。

第一節 政黨重組之概念與理論

本節將就西方學者前後對於政黨重組所提出之理論與概念、以及政黨重組現 象所以發生之因素作一簡單介紹。由於學者所觀察之焦點各有不同,因此在第一 部分的「政黨重組概念」中,將各學者對於政黨重組之概念研究,依其不同的研 究面向,分成三大類討論之,即「從政黨得票與支持的改變來觀察」 、 「政黨重組 發生之結果假設」以及「以政黨循環理論為美國政黨重組現象作分期」 。 壹﹒政黨重組概念與相關理論

日本學者稱政黨重組「政界再編」,它是指有權者(即選民)對政黨支持傾向 的大規模變動,通常也意謂著一國政治出現劇烈的變化(楊鈞池,2001:305)。

關於政黨重組的理論,以美國政治學家之研究較為豐富,而多數學者主要以選民 的投票行為來研究,而投票行為的研究,又可以分為「從政黨得票率的變化」與

「從選民的政黨認同變化」來分析政黨重組。其他還有對政黨重組的時機、原因 與議題的關係等方面來研究(Gamm,1989:4)。

一﹒從政黨得票與支持的改變來研究政黨重組

政黨重組的概念,最先是由 V. O. Key Jr.於一九五五年發表「關鍵性選舉理

論」(theory of critical election)時所提出。他當時針對新英格蘭地區的六個州,進

行小區域之研究,目的是要觀察一八九O年代地域主義(sectionalism)的影響,和

(2)

一九二八年日益明顯的「階級與種族的對立」(class-ethnicpolarity)現象。經過研 究發現,一九二八年美國總統大選,昔日被視為共和黨地盤的新英格蘭地區,其 共和黨的支持力量已開始動搖,一種新而且持久的選舉組合正在形成中,意即原 來支持共和黨的低收入者、天主教徒和都市選民開始轉向支持民主黨。Key 稱該 年為「關鍵性選舉」(critical election),它意味政黨間的社會團體支持力量,發生 尖銳而且持久的重組(sharp and durable realignment) (Key,1955:4-11),換句話 說,即指在如美國的兩黨制中,當原來的多數黨失去政權為另一新的多數黨所取 代,並且形成的新分佈而能夠維持穩定,則此次選舉即是關鍵性選舉,亦即政黨 多數的改變。

另外,Key 亦提出一種「漸進式重組」(secular realignment)的概念,此類重 組並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政黨依附(party attachment)漸進的轉變,是一種少部 份選民從一個政黨支持往另一個政黨的移動,此持續性的重組可能會改變選民中 的政黨勢力範圍,在經過多次選舉之後將會嚴重影響選舉結果,而使得政黨體系 重組。四年後,由於 Key 對美國選舉的長期觀察,發現在進行政黨體系的分析 時,必須考慮到時間的層次(time dimension)對政黨重組所造成的差異,否則容易 流於靜態,且會將分析焦點鎖定在一些不連續的競選或選舉活動上。因此 Key 又另提「漸進式重組」(secular realignment)的概念。所謂「漸進式重組」 ,即指政 黨依附感的持續轉移,其可以被視為某一群人的政黨認同從一個黨轉移到另一個 黨的過程,且此種現象可能跨越好幾次的選舉。他並提出有下列幾項原因導致選 民政治態度和投票行為漸進而且緩慢的改變:(1)某社會團體改變政治立場;(2) 公共政策改變選民的意向;(3)某選舉團體變得更加異質性(Key,1959:198-199),

有別於短時間尖銳的「關鍵性選舉」概念。

(3)

A.關鍵性選舉

選舉年代 某

政 黨 得 票 率

B.漸進性重組

選舉年代 某

政 黨 得 票 率

圖 2-1:政黨重組的選舉模式圖

資料來源:陳坤森,《美國政黨重組織理論與實際》,私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年,頁 16。

Key之後,許多學者開始政黨重組的研究。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調查研究中心(Suruey Research Center)研究員Angus Campbell等人擴大Key的概 念,加上Converse所提出的「常態投票」(normal vote)

2

的概念來探討選舉的分類,

並開始利用精密的抽樣統計技術,將研究視野移至Key所忽略的選民政黨認同 (party identification)的心理情感取向,從選民情感(partisan attachment)的變化,以 觀察美國政黨間勢力的平衡,而將歷年美國總統選舉分成三種基本類型:

第一種為「維持性選舉」(maintaining election):在一次選舉中,選民的政黨 忠誠維持原有的模式,而多數黨亦保持執政的地位。

第二種為「脫軌性/偏離性選舉」(deviating election):選民的政黨忠誠度並 未發生明顯變化,但由於短期因素的強勢運作,造成多數黨落敗,而使少數黨能 暫時取得執政的機會。

第三種為「重組性選舉」(realignment election):就如同 Key 所稱的關鍵性選 舉,即一部份選民的政黨忠誠和政黨支持方向,皆發生明顯的變與轉移,而導致

2

「常態投票」的核心概念即是政黨認同,選民的政黨認同是經過長時間所塑造出來的一種心理

取向,是不易改變的。

(4)

新的政黨平衡(new party balance)出現。不過 Campbell 也承認此種認同或支持對 象的轉變實數罕見(Campbell,1960:534)。

Gerald M. Pomper 則抨擊 Campbell 混淆政黨忠誠和政黨支持間的關係,他認 為:「也許政黨忠誠在某些社會團體已發生明顯變化,但原有的多數黨仍可能保 持優勢的地位」之情況出現。Pomper 並舉一八九六年總統選舉為例,東北部和 中西部轉向支持共和黨,民主黨則擁有西部和南部農業州的支持,縱使此時政黨 在地理區域的勢力已開始轉變,但是共和黨依舊保持自一八六O年代所建立起的 多數黨地位。Pomper 特稱此類型選舉為「轉換性選舉」(converting election),即 舊的多數黨雖取得勝利,但其支持者的基本分歧卻發生改變,以修正 Campbell 傳統的三分法,分別從多數黨的選舉結果和選舉支持的穩定性兩角度,發展出如 表 2-1 的分類法。

表 2-1:總統選舉類型的分類表

多 數 黨 的 選 舉 結 果 選 舉 支 持

的 穩 定 性 獲 勝 失 敗 持 續 維持性選舉(maintaining) 脫軌性選舉(deviating) 變 遷 轉換性選舉(converting) 重組性選舉(realigning)

資料來源:Gerald M. Pomper and Susan S. Lederman , 《Election in America》, New York: Longman Inc., 1980, p.86.

而 Walter D. Burnham 和 Paul Kleppner 則是提出「關鍵性重組」(critical realignment)的概念,它是指政黨的群眾聯盟(mass coalition)基礎在全國的層次 上,發生尖銳的再組合,並改變舊有的投票模式(Burnham,1970:6-10)。Clubb、

Flanigan 和 Zingale 亦提出選民投票行為的改變與政黨認同的改變是不同的概 念,選民對政黨的態度是逐漸形成的,因為每一次的選舉都有不同的投票結果,

因此,重組應該是在一次偏離性的選舉後,在下次選舉時也是維持同樣的投票傾

(5)

向,最後形成選民政黨認同重新分配的平衡,這樣才能稱之為重組。

綜合以上各學者們的探討,所謂重組涉及到政黨的得票率與選民認同的改 變,同時,當關鍵性選舉出現時,選民們的認同模式也必定與以前有很明顯的差 異,新的認同模式會漸漸達成新的分配均衡,不過,此種明顯且立即的關鍵性重 組發生之機率並不高,反倒是漸進式重組較為常見。根據各學者對政黨重組意義 的詮釋,政黨重組概念有以下四項基本要件:

(1) 從強度來看,Burnham 認為:政黨重組乃因異常的高度緊張所引起,其強度 足以改變傳統的投票行為模式,使少數黨變為多數黨,而多數黨為少數黨 (Burnham,1970:6-10)。

(2) 從持久性來看,Key 認為:政黨重組使某些社會團體改變它對某一政黨持續 性支持,使該政黨得以在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維持一斷長時間的優勢,以便 新政策的推行(Key,1955:11)。

(3) 從敏感性來看,Key 認為:政黨重組的發生係受重大危機的刺激,使選舉結 果產生異常的突變;另一方面也可能受人口遷移等因素的影響,而做漸進而 且緩慢的改變(Key,1960:198-199)。

(4) 從選民心理取向來看,Campbell 認為:政黨重組期間改變選民認同方向,進 而使選民的「投票常模」發生變化(Campbell,1966:ch2-3)。

二﹒政黨重組結果之假設

美國政治學者 James L. Sundquist 認為:政黨重組的結果,端視主要政黨對 重大危機或議題處理的能力。他歸納兩黨制度下,政黨重組有四種可能結果的假 設:既存兩大政黨間的重組;既存政黨對第三小黨吸收的重組;兩大政黨之一被 取代的重組;兩大舊有政黨都被取代的重組(Sundquist,1983:24-34)。

(一)既存兩大政黨間的重組(Realignment of the Two Existing Parties):

根據杜弗傑(Maurice Duverger)早在四十年前所訂下的政治學通則:「單記簡

單多數投票制(single-majority single ballot system)有利於兩黨制的形成。」有鑑於

(6)

美國實施單一選區簡單多數的選舉制度和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使美國近二百年 來一直維持兩黨政治的運作。是故,既存兩大政黨間的重組在美國最為普遍。質 言之,既存兩大政黨在許多選舉單位(electoral units:如社會團體或州等選舉單位) 的支持力量,發生質與量的變化,而有三種互動關係存在: 「對等型」 、 「單向型」

與「混合型」。其中對等型和單向型屬於「兩黨零和競賽」(two-parties zero-sum game),亦即甲政黨所贏的與乙政黨所輸的總是相互抵銷;而混合型則類屬於「兩 黨非零和競賽」(two-parties nonzero-sum game),即甲政黨的收益和乙政黨的損失 並不相互抵銷,兩者相加不等於零。一般言之,對等型和單向型在兩黨競爭的政 治環境裡,相當罕見,大都以混合型的方式出現。

(二)既存政黨對第三小黨吸收的重組(Realignment of the Existing Parties through the Absorption of a Third Party):

第三小黨的興起肇因於人民對既存政黨政策的不滿,但由於美國政黨的包容 力頗大,第三小黨囿於有限的政治資源,難以與之抗衡,其主張往往不久即被兩 大政黨所吸收納入政綱裡,而逐漸消聲匿跡。既存政黨因吸收第三小黨的勢力,

不論其政策取向或內部團體支持力量,皆有所改變。

(三)兩大政黨之一被取代的重組(Realignment through the Replacement of One Major Party):

由不滿既存政黨所組成的第三黨,其議題訴求若吻合民眾之需要,而兩大政 黨之一又不能適時反映民意,則有被第三黨取代的可能。被取代的政黨其部分成 員轉為第三黨的中堅份子;第三黨同時吸收兩大政黨的部分支持群眾,並聯合其 他在野的小黨,逐漸成為全國性的大黨,而與另一大黨分庭抗禮。英國自由黨在 二十世紀初漸為兩黨所逐步取代可為一例。

(四)兩大舊有政黨皆被取代的重組(Realignment through Replacement of Both Old Parties):

此種型式的重組涉及政治資源被強烈動員,環顧世界各國政黨發展的經驗,

(7)

除非經由革命手段達成更換政黨的目的,否則尚無發現在何國家只經由一次選舉 的過程,就使兩大舊有政黨都被取代的先例。

三﹒政黨循環理論

Paul A. Beck 曾將政黨重組的過程分為三期:政黨重組時期(realignment period) 、 穩 定 組 合 時 期 (stable alignment period) 和 政 黨 解 組 時 期 (dealignment period)。Beck 發現,政黨的選舉聯盟(electoral coalition)支持力量在政黨重組時期 形成,而持續穩定組合時期,最後在政黨解組時期開始衰退;若能動員政黨解組 的選民(dealigned voter)形成新的政黨忠誠,則另一次新的選舉循環又將展開。

Beck 以 「 世 代 遞 換 」 (generational replacement) 和 「 黨 性 社 會 化 」 (partisan socialization) 的 概 念 來 解 釋 此 種 選 舉 循 環 現 象 。 首 先 是 「 政 黨 重 組 世 代 」 (realignment generation),乃是在政黨重組期間成長的一代,經歷危機衝突的階 段,對某一政黨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其次是「政黨重組的子女」(children of realignment),為前者的下一代,並未目睹政黨重組所帶來的衝擊,其政黨認同感 是經由政治社會化過程,受其父母親的灌輸而獲得;最後為「承平政治的子女」

(children of normal politics),更為間接從其父母親獲得政黨認同感,最易被塑造 新的政黨認同模式,為下一次政黨重組的基礎。

另外,Charles Sellers 也對美國政黨制度和選舉循環進行研究,提出「兩黨 政治的均衡循環理論」(theory of equilibrium cycle in the two-party politics),將政 黨政治的循環分成三個階段:(1)政黨重組階段(realignment phase):指涉選民對 某一政黨的認同與支持,發生結構性和持久性的變化。(2)優勢階段(ascendancy phase):多數黨持續政黨重組階段所形成的優勢局面,同時控制聯邦行政部門和 立法部門達十餘年之久。(3)均衡階段(equibrium phase):政黨忠誠強度漸趨薄弱,

加上短期因素(short-term factors)的介入,使選舉變得更有競爭性,也爲下一次政 黨重組設下基礎(陳坤森,1988:36)。

Sellers 並將美國的政黨制度作一分期,依其見解,美國政黨重組約略三十年

(8)

至四十年為一週期,各為:(1)一七八九年至一八二四年的「前政黨制度時期」

(pre-party system period);(2)一八二四年至一八六O年的「民主化政黨制度時期」

(democratization party system period);(3)一八六O年至一八九六年的「內戰政黨 制度時期」(the Civil War party system period);(4)一八九六年至一九三二年的「進 步主義政黨制度時期」(the Progressive party system period),以及(5)一九三二年至 現在的「新政政黨制度時期」(the New Deal party system period)。(見表 2-3)

表 2-2:美國政黨制度的分期表

政黨制度 重組階段 優勢階段 均衡階段 主要的議題

Ⅰ1789~1824

Ⅱ 1824~1860

Ⅲ 1860~1898

Ⅳ 1896~1932

Ⅴ 1932~

1800 1828 1860 1896 1932

1804~1820 1830~1838 1862~1872 1898~1908 1934~1944

1840~1858 1874~1894 1910~1930 1946~

集權或分權 奴隸問題 重建問題 經濟問題 經濟和種族

資料來源:陳坤森,《美國政黨重組織理論與實際》,私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年,頁 38。

貳﹒造成政黨重組之因素與觀察指標

以上已說明政黨重組織基本概念,再者要說明的是,何種原因會造成選民的 投票行為、政黨認同改變而使得政黨產生重組?政黨重組的主要原因來自選民對 政黨認同的轉變,而此種轉變將直接衝擊到政黨之權力結構;政黨重組有可能是 由下而上形成,也可能是由上而下形成:由於政黨之存續發展與選民的支持度息 息相關,故選民的政黨認同取向往往是政黨菁英考慮黨政策方向之重要依據,而 政策路線之調整又可能牽動黨內權力結構改變,政黨重組因而被選民間接引爆,

此即為「由下而上」所形成的政黨重組。另一個「由上而下」形成的政黨重組,

(9)

則來自政黨領導菁英的分裂,政黨領袖的分裂必定會導致政黨的分裂,選民因而 被迫在不同的菁英間作出選擇,政黨認同也隨之起了變化。此外,另有一種情形,

即選民政黨認同自發性之轉變,此現象之發生則可能是受到人口結構及社會價值 觀念之變動的影響,而選民政黨認同之改變將無可避免地會造成政黨實力的消長 (蘇永欽主編 b,2001:4-8)。

日本學者則指出政黨重組涉及政黨體系的轉變,在理論上主要有三個因素:

第一是政治體制的崩壞與再建,如選舉制度的改變或行政與立法機構的改革;第 二為有權者結構的變化,通常也意味選民的世代交替,或是大規模的人口移動;

第三是社會分裂結構與政治的價值體系出現重要的政治爭論,導致有權者改變對 政黨與政黨體系的支持程度,進一步促使政治體系出現重大變化(楊鈞池,2001:

305)。

政黨重組的發生絕非是偶然的,必然是有跡可循的,以下有一些指標可提供 我們觀察政黨重組是否會發生、抑或是即將發生:

一、國家與社會發生重大危機

Campbell 等人認為國家、社會發生重大的危機所造成的緊張局勢,將是政 黨重組發生的重要誘因(Campbell,1960:421-422)。而 Beck 也指出在總體特徵 上,政黨重組的發生同時可能是不尋常的社會、經濟創傷所造成。然一般而言,

有國家危機並非就能導致政黨重組。至於何種程度的危機才能刺激政黨重組的發 生?則須視該危機影響層面的深度與廣度,以及公民對該危機的心理認知而定。

重大的國家社會危機給了政黨彼此間政治資源再分配的機會。危機造成政黨

意識型態的尖銳化,並拉大政黨間的議題差距,此時選民選擇較能解決危機的政

黨,而較受選民支持的危機處理方案可能由:(1)舊有的執政黨提出,修正原有

的政策立場,以接納更多、更新的政治要求;(2)舊有的反對黨或新成立的政黨

提出。經由第二種途徑所造成危機處理的管道,將造成選民對政黨支持方向的改

變,而使政黨制度變得更有競爭性;國家危機影響層面較廣者,甚至造成選民對

(10)

新的執政黨持久地認同與支持,因而發生政黨支持力量的重組(Campbell、

Trilling,1966:8)。伸言之,國家危機的產生若是由舊有的執政黨政策的失當所 造成,將使選民普遍不滿意舊有執政黨的施政績效;反對黨可能適時提出另一種 解決危機的選擇方案;在此轉型期,舊有的政黨認同方向瀕臨瓦解,選民依議題 取向的投票行為有增多的趨勢。反對黨在逐漸取得選民信任後,成為全國性多數 黨,並逐步控制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以利新的危機解決方案的推行。

二、選民認同的轉換與新選民的加入

造成政黨重組的原因,有可能是選民由原本支持甲黨轉變成支持乙黨,或者 原為乙黨支持者轉變成甲黨支持者,不過這種情形並不太容易發生,因為就如同 Campbell 所發現的, 「政黨認同」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其研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 的選民改變過政黨認同(Campbell,1960:150)。就是因為認同是一種穩定的心理 狀態,因此經由選民認同的轉換而發生政黨重組的情形較少。較有可能發生的狀 況,應該是新選民加入之後,若其政黨趨向與舊選民不一樣,則會牽動政黨體系 的均衡,因而引發重組的進行。「新選民」當然也包括年輕的新世代(new age cohorts),若新世代與年長世代有著不一樣的政治態度,當年輕世代成為選民中 的主要群體,而年老世代逐漸老化退出政治場域時,世代替換將越見明顯,就可 能導致政黨重組的發生。

三、社會分歧發生轉變或新的社會分歧出現

在西方國家現代化的過程中,在十八、十九世紀相繼發生的「國族主義」與

「工業革命」 ,對各國政黨體系形成與轉變有重要的影響:國族主義著重在種族、

語言、宗教的分歧;工業革命則是因為產生雇主與受雇者之間,不同階級利益的 對立,使得一些以階級為主的政黨,如工黨、共產黨相繼出現(林瓊珠,1998:

16)。無論是政治分歧抑或是社會分歧,分歧的的存在即表示社會上存在著對立

的意見,假若社會發生重大危機,引發新的社會分歧出現,則政黨間的競爭關係

將隨之改變,從而可能導致政黨的重組。

(11)

四、新議題的出現

Burnham 認為重組的出現跟短期因素有關,短期因素諸如新議題的浮現,會 影響或修正個人對政黨的忠誠與期待(Burnham,1970:39)。受此短期因素的刺 激,公民開始向決策系統輸入新的要求,不但影響政治菁英所抱持的立場,政黨 也在此期間加重執行利益整合的功能。政黨在危機時期所提出的政策選項和議題 訴求呈現出南轅北轍的現象,而拉大政黨彼此間意識型態的尖銳化和議題差距,

而使選民對政黨的認同和支持方向,甚至是投票行為都為之重新組合。

五、第三黨的出現

在政黨重組前期,選民的投票行為呈現極大的浮動性;選民的政黨忠誠在此

「衰退期」開始減弱,而使分裂投票(split-ticket vote)和跨黨投票(defection vote) 的情形大為提高;投票給第三小黨的比率在此衰退時期也特別顯著。選民以相當 比率投票支持第三黨或「抗議型單一議題小黨」,顯示出選民對既有兩大政黨的 不滿,待兩大政黨加強執行「利益匯集」功能時,第三小黨的利益才逐漸被整合 至兩大政黨的政綱內(陳坤森,1988:29)。

第二節 我國政黨重組研究與文獻

壹﹒我國的政黨重組研究

國內主要探討政黨重組的研究並不多,多數都將研究重心擺在政黨競爭中。

這些研究不但指出我國出現「漸進式政黨重組」,也討論到我國發生政黨重組的 原因,以及和其他國家的相似之處。而國內學者對重組的探討,主要是從選民的 黨派投票及選民政黨認同兩個方向來呈現。

徐火炎在其「民主轉型過程中政黨的重組:台灣地區選民的民主價值取向、

政黨偏好與黨派投票改變之研究」一文中,認為我國於解嚴前後的持續性政黨重

組現象,主要不是歐美社會所發生的一種由政黨解組而導致的重組過程,而是一

(12)

種由純粹的不具政黨偏好的選民,逐漸地變成為具有黨派性的政黨組合(party alignment)現象,也就是中立的選民逐漸地對民進黨或國民黨表示偏愛的一種改 變。(徐火炎,1992:234、240)。徐火炎研究的焦點是以民主價值為切入點,在 台灣民主轉型的過程中,選民的民主價值取向會影響其政黨偏好,同時這兩者決 定了他們的黨派投票。他藉由分析選民大眾的民主價值取向和黨派投票的變化,

來呈現解嚴前後政黨勢力的消長和持續性的政黨重組過程。

隔年,游盈隆鑒於徐火炎之論文將選民重組之「總體」現象,與選民「個人」

層次的投票決定兩不同層次之現象,以相同方式處理之不適當(游盈隆,1994:

67),而另提出「政黨形象、意識形態與台灣選舉變遷」一文。他根據一項全國 性、有關二屆國大選民的調查研究資料,並從選舉及政黨體系的維持與變遷之角 度切入,探討我國漸進式重組是如何發生的?又為何關鍵性重組之現象未在我國 發生?研究發現,「政黨形象」與「意識形態」是導致以上兩情形發生之主要因 素,「政黨形象」與「意識形態」一方面提供民進黨成長的機會,另一方面也侷 限了民進黨的壯大。

在新黨成立、導致我國三黨競爭體系形成之後,劉義周則提出了「台灣的新 政黨體系」一文。他在文中指出,台灣的政黨體系,在新黨成立之前,台灣的主 要政黨,即國民黨與民進黨,是被「民主問題」所區隔的。民進黨主張大幅度迅 速的民主改革,而國民黨則在國家安定的前提下,主張緩進,甚至還有些對改革 的抗拒。等到民進黨確立台獨黨綱,統獨問題成為選舉中的主要議題,也成為國 民黨分裂的主要催化劑。一九九二年立委選舉之後,統獨問題切割舊有體系的局 面已經形成。一九九三年行政院長郝柏村下台,國民黨新連線的積極聯合問政、

新連線與國民黨主流派的決裂,都只是這個新社會分歧的具體表現而已,同時統 獨問題與族群分歧在這個重組過程中有一定的相關,卻又不完全重疊。(劉義周,

1995:6)。劉義周是在「政黨認同」的概念下,運用 Sundquist 對重組過程分類

的理論,以新社會分歧線—統獨議題為切入點,再加上原本存在於社會的族群分

(13)

歧,來說明新黨成立之後政黨體系的變化。他同時也以選民政黨偏好之變化,來 呈現政黨支持的穩定性,說明重組後的政黨體系是個穩定的新體系,各政黨在新 的社會分歧上各有特色。

1986 年的政黨體系 1993 年以後

民進黨

國民黨 國民黨 新黨

民進黨

民主問題 統獨問題(與省籍分歧相關)

圖 2-2:台灣政黨體系之重組過程圖

資料來源:劉義周, 「台灣的新政黨體系」, 《問題與研究》,1995 年 11 月,第 34 卷第 10 期,

頁 6。

兩千年總統大選之後,林佳龍藉由觀察此次選舉,於國家發展基金會所舉辦 之研討會中,提出「兩千年總統大選與台灣政黨體系的變遷」一文,在文中他指 出了我國政黨重組之發展循環。林佳龍主張我國政黨體系的重組乃由選舉帶動,

他認為政黨重組首先發生在菁英的層次,然後再擴散到選民的層次,而且強調兩 個層次間必有議題連結與反應最終政黨相對實力的變化上;選舉週期開始(約投 票日前一年)時,政治菁英開始於認真評估是否應投入黨內初選和選舉,在這個 階段,選舉規則的設計、選民的組成結構(以政黨認同及其強度最重要)以及其他 菁英的是否參選,往往影響政治菁英評估是否投入選舉。當政黨確定提名人選,

無黨籍菁英與異議菁英也決定參選並形成政治集團,在菁英層次的重組可說是初

步形成,接著候選人各自尋找不同的議題,試圖切割選民與擴大自己的群眾基

礎,若選民依據議題立場、非議題的原因、策略性考量投票選出候選人,菁英的

政治版圖跟著重劃,若政黨間的政治實力發生明顯消長或政黨進行策略性結盟,

(14)

即出現政黨重組的現象(見圖 2-3)。

選 候 當 新 舉 選 競 選 政 週 人 選 者 府 期 產 期 產 形 開 生 間 生 成 始

菁英分合 確立

菁英版圖 重組

政黨體系 新政黨體系

確立 選民支持

開始鬆動

形成

圖 2-3:政黨重組之循環圖

資料來源:鄧宇敦, 《台灣政黨選舉結盟之探究—以國、親、新三黨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1 年,頁 27。

新野論壇在兩千年總統大選之後,基於國內政局因為多黨競爭體制所造成的 諸多紛擾,而舉辦了五場有關政黨重組的研討會,應邀參加發表論文和與談的,

都是國內對這個領域有專門研究的著名學者,成果可說相當豐碩,政治學者蘇永 欽並將此些短文集結成書,成為我國第一部以政黨重組為主要討論內容之專書。

本書將短文依其性質分成三章,在第一章中,有四篇文章分析可能造成台灣政黨 重組的社會條件及憲法因素;第二章有六篇,廣泛地探討了德、法、日、韓等國,

政黨結盟和重組的經驗,並對照九十年代俄羅斯和波蘭政黨政治的發展,分析長 期執政遽然失勢的國民黨,浴火重生的機會在哪裡;至於第三章則有七篇文章,

分從選舉制度、博奕理論、選民行為、政黨策略等角度,深入評估政黨在二OO

(15)

一年年底的立法委員選舉中結盟的可能性與可行性,以及這場選戰對於未來政黨 政治發展的可能影響。從書中各篇文章內容,可以看出學者在很多問題的判斷上 未盡一致,充分顯示出我國政黨政治的不可預測性,然從不同角度提出之建議,

對於政治實務應有參考價值,對於對我國政黨重組議題有興趣之人士,本書應可 提供一清楚的方向(蘇永欽 b,2001:編者序)。

貳﹒我國的政黨重組學術論文

由於我國政黨政治發展至目前為止仍未臻成熟,政黨之重組更是一新興議 題,因此在我國對於政黨重組之研究論文,可說是付之闕如,許多論文僅將西方 學者對於政黨重組所提出之概念,作為其研究中的一種參考理論而已。

我國第一本討論政黨重組的論文,是陳坤森的「美國政黨重組之理論與實 際:1932-1988」(私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年),他對於美國的 政黨重組發展有一相當詳細完整的介紹。論文先就政黨重組的概念與理論,作一 概括性評述;次將地域、種族、宗教、社經地位等四項選民的社會團體屬性,視 為「政黨支持傾向指標」,藉以說明傳統保守的新政聯盟的成員:南方白人、天 主教徒和勞工階級為何於總統選舉逐漸背離民主黨。再就政黨重要性的衰微、選 民投票行為的改變和「新政治團體」與「新右派團體」的議題衝突,三者對政黨 重組所造成的影響,進行探究。最後從多面向的角度,來評估八O年代民主、共 和兩黨相對力量的消長,並展望未來政黨重組的可能性(陳坤森,1988:1-5)。然 而,本論文所探討的焦點是美國,作者將美國政黨重組之分期,及每一期政黨重 組所造成之原因都有詳細說明,對於美國政黨重組之每一過程作一相當完整的整 理與介紹,可以供研究者在討論我國政黨重組現象時之一種參考依據。

真正以討論我國政黨體系的重組現象為焦點之論文,是林瓊珠的「台灣政黨 體系重組過程之研究:1991 年至 1996 年」(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8 年)。作者藉由西方學者在政黨重組理論方面,豐富的研究方法與結果,

來檢視台灣政黨體系的變化,並以「選民的政黨偏好」與「選民的黨派投票」兩

(16)

個研究變項來呈現我國政黨重組之情形。其研究數據都顯示出,自一九九一至一 九九六年,我國選民有逐漸增強黨派意識的趨勢,且中立選民大幅下降;其次,

國民黨、民進黨與新黨的選民,在省籍與年齡有組成的差異,而另一方面,各黨 於省籍和統獨立場之不同,也明顯區隔三黨的支持基礎;第三,年輕選民加入政 治世界後,其政治趨勢將會影響政黨間的競爭。本論文以量化研究之方法,詳細 探討我國政黨重組現象,但論文研究之範圍僅止於國、民、新三黨競爭之時代,

且缺乏對於政治菁英之研究,因此,在許多方面都無法說明我國兩千年總統大選 之後的政黨重組現象。

第三節 相關概念解釋

「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此句話正說明了「政黨」在現代民主政治體系

運作過程中,扮演何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沒有政黨的存在、並發揮其應有之功

能,民主政治便無法正常運作。然而,政黨的地位雖然重要,但這並非意味著其

重要性不會有所改變,事實上,隨著政治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變遷,政黨的角色及

重要性也可能發生變化。政黨政治的變遷方式很多,包括「政黨衰退」 、 「政黨解

組」 、 「政黨結盟」與「政黨重組」等現象,其中「政黨衰退」指的是政黨在民主

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減弱,也使政黨維繫民主政治的生存和發展的功能降低,其造

成原因包括選民的投票行為改變、政黨認同減弱、獨立選民增加、政黨在提名和

輔選功能上的衰退,以及黨紀式微使政黨在國會立法過程中的重要性減弱等,政

黨衰退的概念與政黨重組現象只有某種程度的關係和影響,例如選民在選舉時的

投票行為轉變,不僅意味著候選人的選擇以不再由政黨所支配或控制,也表示著

各政黨的實力或勢力有分合或重組的情形(姚中,2004:75)。而「政黨解組」 、 「政

黨結盟」與「政黨重組」不但在概念上息息相關,在實際運作上也有前後發展關

聯,因此,在探討政黨重組之前,有必要對「政黨解組」與「政黨結盟」等概念

作一釐清。但在探討「政黨解組」與「政黨結盟」之前,必須先對「政黨認同」

(17)

之概念有一了解。

壹﹒政黨認同

從上述有關我國政黨重組之論文觀之,要談政黨重組之前,都必須先討論政 黨認同。自從一九五O年代以來,行為學派研究者就不斷嘗試運用各種不同的分 析途徑與測量方式,對於政治態度的概念與相關議題進行了解。實證研究發現,

選民的政治態度與其本身的政治行為呈現顯著的關係;而就比較政治的觀點而 言,在一個政治體系中,多數選民政治態度的分佈及強度,與該體系的穩定與否 亦有著密切的關係(吳重禮、許文賓,2003:102)。在討論各類的政治態度面向 之過程中, 「政黨認同」(party identification)之概念即被提出來。

「政黨認同」的概念最先由「選民抉擇」一書的作者們所提出,之後在「美 國選民」一書中將此概念加以完整發展;從此以後,「政黨認同」的概念即支配 美國政治學界對投票行為的研究,學者紛紛藉由選民的政黨認同來解釋諸多政治 現象。根據 Campbell、Gruin 與 Miller 之定義,政黨認同是一項重要的心理成分,

其為個人價值觀念與信仰系統中關鍵的一環,簡單的說,其所指的是個人在他所 處的那個時代,對某一重要團體的一種情感取向。這種對政黨的歸屬感,被視為 是政治行為者個人在政治世界的一種自我延伸。經由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並隨著 歷次投票給同一個政黨的投票經驗,會增強這種黨派的心理認同感,因此政黨認 同將呈現出長期持續穩定的狀態與性質(林瓊珠,1998:4),就整體效應而言,

政黨認同對於政黨體系的穩定與否影響甚鉅。須加以說明的是,個人與政黨間的 連結是心理上的,並不一定需要是黨員、要繳黨費,抑或是要有特別的投票紀錄 才算,因此,即使投票給國民黨候選人,也可以繼續做一個民進黨黨員。

綜合最近幾年來的研究調查顯示,我國的選民在進入政黨競爭時期後,已逐

漸具有黨派意識,在心理上歸屬、認同某一政黨的人不但越來越多,也已漸趨於

穩定。政黨認同的變動,表示政黨的選民基礎發生變化,若將此心理上的變化實

現於選民的投票行為之中,將會影響到各政黨勢力的消長,又若政黨認同變動幅

(18)

度鉅大,則會牽動整個政黨體系發生重組:當選民的政黨認同從某一黨轉向另一 黨,並且這種轉變保有持久性時,則此政黨重組即為 Key 所稱之「漸進式重組」;

而政黨認同之轉變不但短期且劇烈時,反應於投票行為,則就出現了所謂的「關 鍵性選舉」 ,由「關鍵性選舉」所造成的政黨重組現象則更為明顯。

貳﹒政黨解組

許多學者將「政黨解組」與「政黨重組」兩者視為極其相關、卻有著不同內 涵之概念。要談政黨解組,必須從「政黨分裂」先講起。 「政黨分裂」(party division) 最常見之情形為政黨菁英間的分裂,分裂情形有五種:一、由分裂的既存政黨一 部分黨員與其他政黨合併;二、由分裂的既存政黨一部分黨員與其他政黨脫黨黨 員合組新政黨;三、政黨部份黨員單獨出走組織政黨;四、由幾個既存政黨合併 組成一個新的政黨;五、一既存政黨的分裂、再合併而組成新政黨者(林瓊珠,

1998:12-20)。

促成政黨分裂的原因,主要是政黨內部產生衝突所致,而關於黨內衝突與分 歧的來源,依據學者論述可分為黨內和黨外兩個面向:造成黨內衝突的外部因素 包括社會結構的分歧、相關制度環境、共同敵人的消失;而促成黨內衝突的內部 因素則較為重要,包括歷史發展過程、政黨領袖間的不合,或對於特殊政治議題 黨員間存有重大分歧的意見等(周慧君,1996:6-13)。通常民主國家的政黨在黨 內產生以幹部為中心的派系,為極其自然的現象,此時若政黨內部發生分裂,即 使不立即衍生重大問題,也有可能將因政黨內部重要幹部人事及提名人選的不 公,而使政黨發生黨員間意見對立,並逐漸使黨內失去融合,終致出現分裂的現 象。

在政黨分裂後,將造成「政黨解組」(party dealignment),指具有政黨認同的

選民,逐漸喪失對原來政黨的依附感或效忠,以至於造成政黨間在選區或全國的

權力結構中,發生了勢力版圖的改變。William Schonfeld 認為政黨在政治體系中

所扮演的是連結民間社會與政府的中介者角色,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反應政黨本身

(19)

的民眾支持基礎(Schonfeld,1983:477),依此定義,政黨菁英分裂的現象,會 使該黨的民眾支持因為該黨內重要勢力的分歧,而產生支持上的分裂。而這種改 變必須在相當程度上是使原來的政黨感到威脅,最明顯的情況發生在每次的重要 選舉中,原本的政黨與分裂出來的新政黨彼此形呈相當競爭的局面,也就是說政 黨解組包括三個內涵:一、黨員以集體方式出走;二、成立新的政黨組織;三、

對原有政黨形成競爭壓力(周慧君,1996:16)。

至於政黨解組與政黨重組之關係,有學者提出,政黨解組是政黨重組的預備 階段,但解組並不一定會導致重組,就世界各國過去的經驗來看,政黨重組很少 發生,因為發生政黨重組的先決條件是政黨所持意識形態議題立場的大轉變,導 致了與政黨支持相對應的社會分歧關係模式發生重大變化。選民逐漸對原有政黨 認同發生鬆動或對原認同政黨失去向心力的情況,而轉向支持另一個政黨。例如 前總統李登輝主政的時期,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逐漸由一個中國轉向戒急用忍與兩 國論,雖然部分外省籍菁英出走,組織新黨,但另一方面卻也能有效吸引部分獨 派人士的支持,使李登輝實際上是擔任「一個半」黨主席,然而他的政策最終還 是迫使大部分外省籍選民投向宋楚瑜懷抱,並於總統大選之後組織親民黨。由此 可知國民黨的解組雖然說與都市化、媒體資訊普及、教育程度提高等社會動員因 素有關,但國民黨由解組走向重組,卻與李登輝主導的兩岸政策轉向有絕對關係 (馬康莊,2001:18)。另外更有學者說明地更加清楚:政黨解組的結果可能有兩 種,一是導致了一類不認同任何政黨之「中立選民」人數逐漸增加的趨勢,另一 種則是引起政黨的重組,即一部分選民從認同於一個政黨,改變到效忠另一個政 黨的現象(徐火炎,1992:220)。

雖然將「政黨重組」與「政黨解組」兩者視為不同概念之學者不在少數,但 本論文並不將二者嚴格區分,蓋所謂「重組」應包括「合組」與「解組」之概念,

不論是國民黨的分裂,抑或是國、親、新三黨合併之可能性,皆應視為「政黨重

組」概念之表現。

(20)

參﹒政黨結盟

學者對於政黨結盟之討論與研究相當豐富,以下盡可能將學者對於政黨結盟 之所有研究結果加以濃縮並完整介紹。政黨結盟(party coalitions)是政治結盟 (political coalitions)之一種,在民主國家中是相當常見的情形,其指的是政黨間的 結盟行為,又可以分成三種型態:第一,立法結盟(legislative coalitions),是不同 政黨國會議員同意支持某特定法案或政策而結盟,其又可分為執政取向之聯合 (如多黨內閣制之國家)及法案議題取向之聯合(如美國之總統制);第二,選舉結 盟(electoral coalitions),是政黨提名候選人之相互搭配與合作;第三,執政結盟 (governing coalitions),為兩個以上的政黨以執政為目的所進行的結盟關係,其具 體表現為聯合政府,或聯合內閣,以追求政府組成或分配內閣職位。基本上,政 黨結盟涉及政黨人力資源之整合及政黨政策之議題合作,可以視為政黨實力的結 合,結盟之主要著力點多為利益之考量,其次才是意識形態的考慮。政治結盟的 另一種型態則是非政黨結盟,其不限以政黨為主體,如府會間的政治結盟關係、

派系間的結盟行為等。

另外,也有學者將政黨結盟以「結盟時機」來區分為兩種型態,即「選前結 盟」與「選後結盟」。選前結盟則通常與選舉制度、政府體制和政黨實力有密切 的關係,譬如在一個兩黨制國家,兩個政黨往往呈現零和競爭的局面,不僅沒有 結盟的空間,也沒有結盟的必要。反之,在多黨制的國家中,如果是單一選區,

政黨與政黨若不結盟將不足以打敗某一強勢政黨,或只要結盟就可以穩操勝券,

則結盟將成為可能。在內閣制的國家,此種結盟常是為了取得國會過半數席次,

以便得以組閣;在總統制的國家中,則是為了取得國會多數地位,使能主導制衡

行政當局的力量;而不論是在內閣制或總統制的國家中,若政黨不結盟則不足以

在單一選區中打敗其他政黨或某一政黨之候選人,以取得行政首長的職位(如總

統、縣市長),則結盟也是可能的。故不論是針對國會議席或行政首長職位,只

要政黨評估自身實力,瞭解到不結盟即無勝算或勝算甚低,就會產生結盟的動

(21)

機,特別是如果此種結盟是有助於取得執政地位時(如在內閣制國會中取得過半 數席位或在總統制中取得總統寶座),則結盟的動機將比只是擴大在野監督力量 更具誘因。

在複數選區之選舉中,由於當選者不只一人,故政黨在選前結盟以打敗某一 特定政黨之候選人或其他政黨之候選人的動機會比較弱,因為每一候選者只要獲 致一定比例的支持群眾就可當選,故經常演變成同黨同室操戈,相互排擠的效 果,更遑論與其他政黨結盟了。在此種情況下,政黨在選戰過程中很難結盟相互 支援,但可以事先約定在選後的新國會中結盟以取得多數,因而形成選前實質不 結盟,選後實質結盟的現象。選前結盟多是基於勝選的考量及選後執政的展望,

選後結盟則因選舉已塵埃落定,各黨實力已然展現,故結盟是基於在國會中取得 多數,以便組閣的考慮。在諸如法國雙首長制的國家中,在左右共治下的政黨結 盟則又多了一層安定政局的考量。

多黨制國家之政黨結盟又涉及結盟對象的問題,政黨在斟酌與那一個政黨結 盟時,通常會基於幾項考量:第一,本身實力與其他政黨的實力有多少;第二,

如何藉結盟掌握政權(如在內閣制或雙首長制的國家);第三,對方結盟的意願;

第四,意識形態的因素。這幾個因素中又以前兩項最為重要。依據 William Riker 的理論,結盟時以組成「最小勝利聯盟」(minimum winning coalition)為最佳,亦 即以最少的代價獲致最大的政治利益,如此結盟對象不見得是他黨中最強者,而 可能是較弱者,只要結盟的結果可掌握國會過半席次即可。

政黨結盟固以獲取政治權力為主要考量,特別是在多黨內閣制的國家中,但 也有可能是國會中基於立法合作通過法案而形成的結盟。此種結盟常以議員相互 支持彼此提案的方式進行,目的在使自己的法案能夠通過,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 過去即曾有與民主黨南方各州議員聯合通過法案等的例子,此中的聯盟又多少與 理念之同質性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最後,關於政黨重組與政黨結盟的關係,除了美國學者是用政黨重組的概念

(22)

去研究美國的政黨結盟現象外,歸納相關文獻可知此兩者應該互為因果。我國政

治學者包宗和認為選民政黨認同改變及政黨菁英權力結構變化互動的結果導致

政黨重組,政黨重組的結果則直接影響了政黨結盟的運作,結盟的型態又反過來

對選民的政黨認同造成影響,間接牽動了下一次的政黨重組;由此可知,政黨結

盟與政黨重組之概念息息相關。

數據

表 2-2:美國政黨制度的分期表  政黨制度  重組階段  優勢階段  均衡階段  主要的議題  Ⅰ1789~1824  Ⅱ 1824~1860  Ⅲ 1860~1898  Ⅳ 1896~1932  Ⅴ 1932~  1800 1828 1860 1896  1932  1804~1820 1830~1838 1862~1872 1898~1908 1934~1944  1840~1858 1874~1894 1910~1930 1946~  集權或分權 奴隸問題 重建問題 經濟問題 經濟和種族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隨機實驗是一種過程 (process),是一種不能確定預知會

sort 函式可將一組資料排序成遞增 (ascending order) 或 遞減順序 (descending order)。. 如果這組資料是一個行或列向量,整組資料會進行排序。

 以課程為目標時,課程包含的是所欲達成的 一組目標,強調課程目標的重要性,所以也 著重於課程目標的選擇、組織、敘寫,並以

樣本重抽法 (resampling method) 則是一個與實際抽樣分配或是 大樣本漸近分配完全迥異的做法 , 其統計推論的基礎 , 來自 「原有樣

多黨制:若一國之內有三個以上的政黨在活動,而且在國會中各占有相當議 席,但卻沒有一個政黨可以單獨贏得大選而執政。..

另外價格也是企業對於消費者傳達的另一種訊號,因為價格被視為最重要的外部

另外價格也是企業對於消費者傳達的另一種訊號,因為價格被視為最重要的外部

服務選取模組主要目的是從 UDDI (2.1.5 節)眾多服務當中,依照需求選取出 一組合適的網路服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