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鼻- 腸管置放方法的歷史演變及最新趨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鼻- 腸管置放方法的歷史演變及最新趨勢"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鼻-腸管置放方法的歷史演變及最新趨勢

林振雄1  羅文綾2  雷尉毅1  余昊駿1 趙笠更1  洪睿勝1  湯道謙1  胡志棠1

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暨慈濟大學 1腸胃內科 2一般醫學內科

摘 要

經由鼻-胃管給予腸道營養,對有特殊疾病的病人非常重要,例如口腔或食道有狹窄的 患者 、中風後吞嚥有困難者 、或重症致神智不清等患者;然而有些疾病如急性胰臟炎 、胃輕 (又稱胃排空遲緩)、或重度胃食道逆流等,患者卻需要置放鼻-腸管才能充分獲得營養。

腸胃科 、內視鏡科 、一般外科 、急診科與加護病房等醫師經常有這些較嚴重且需要置放鼻- 腸管的病患 ,也必須藉由內視鏡的輔助放置餵食管供應腸道營養 。因此 ,臨床醫師面對這些 病患時 ,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隨著內視鏡技術的不斷演進 ,鼻-腸管的置放方式也與時 俱長 ,造福了許多病人 。尤其最近經鼻內視鏡的進展甚速 ,在目前的技術進展中 ,是最方 便及最迅速的方法 。臨床醫師使用經鼻內視鏡的普遍性越來越廣 ,因此有關使用經鼻內視鏡 置放鼻-腸管也有不少創新的技術。臨床醫師必須視病人不同的狀態以及醫院可供的設備配 置 ,為病患選擇出最適當的腸道營養方式 。本文讓醫師 、護理師 、復健師 、和營養師等相關 臨床人員 ,了解鼻-腸管置放方法的歷史演變及最新趨勢。藉鼻-腸管的營養補充,避免小腸 絨毛黏膜萎縮 ,讓病患早日獲得足夠的腸道營養 ,才能促進疾病的治療與康復 。

關鍵詞:鼻- 胃管 (Naso-gastric tube) 鼻- 腸管 (Naso-enteric tube)

食道胃十二指腸鏡(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經鼻內視鏡(Transnasal endoscopy)

腸道營養(Enteric nutrition)

前 言

從胃腸道給予病人營養殊為重要 ,尤其對 重症的病人更有其必要性1。腸道如果能夠得 到養分 ,可以確保腸黏膜屏蔽功能的完整 ,減 少腸內細菌轉移到血中的機會2。經由鼻-胃管 (naso-gastric tube)給予營養,對有特殊疾病的病 人是必要的 ,例如口腔或食道有狹窄的患者 、 中風後吞嚥有困難者 、或重症致神智不清等患

者;然而疾病胃輕癱(gastroparesis)又稱胃排空 遲 緩(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或重度胃食道 逆流 ,患者卻需接受鼻-腸管(naso-enteric tube) 置放才能充分獲得營養 ,前者仍須Prokinetics 的藥物作為主要治療藥物 。至於鼻-腸餵食管是 否能減少病人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及在急性胰臟 炎治療上所扮演的角色 ,目前仍有爭議3,4。胃 輕癱的患者 ,放置鼻-腸管應為短期使用(四週 以內),若須長期置放,應考慮經皮內視鏡空腸

聯絡人:胡志棠 通訊處: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 號 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暨慈濟大學腸胃內科

(2)

造 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 。 另 外 ,如遇胃癌致幽門狹窄 ,易引起食物不易進 入十二指腸 ,此時鼻-腸管就能改善營養問題。

一般鼻-腸管屬於短期使用,以不超過四週為 限 ,其適應症與禁忌症如表一所列 。腸胃科 、 內視鏡科 、一般外科 、急診科或加護病房 ,經 常有這些較嚴重且需要置放鼻-腸管的病患。

因此 ,臨床醫師面對這些病患時須作相關的處 置 ,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

-腸管的材質多為矽質成份,外徑介於 3.5~16 French,長度介於15~170 cm,大人、小 孩都有5。由於醫學技術的進步,鼻-腸管置放的 方法也不斷創新與突破 ,從過去的床邊置放法 (bedside method) 、X光輔助置放法(fluoroscopic method)、內視鏡置放法(endoscopic techniques),

以 及 利 用 經 鼻 內 視 鏡 的 置 放 法 等(transnasal endoscopic method),都各有其特色、優缺點、

和成功率 ,我們在此針對鼻-腸管置放做文獻回 顧與探討其最新的趨勢 。

床邊置放法(Bedside Method)

Zaloga在1991年發表了一篇前瞻性的研究6 3年內,他們的團隊在床邊用徒手的方式,放 231 次 鼻-腸 管(Biosearch Medical Products, Somerville, NJ, USA或Corpak Inc., Wheeling, IL., USA) , 有213次 成 功(成 功 機 率92%) 。 在 成 功的置放中 ,以放到十二指腸第3部分的最多 (109次,佔47%),其次為放到第二部分(57次,

25%) , 和 第 一 部 分(7次,3%) 。 有40個 病 人 (佔17%)放到空腸的近端。該法平均的置放時 間為40分鐘。Hernandez-Socorro的研究團隊,

1996年發表了一篇類似的前瞻性研究7,在7 個月之內 ,他們總共在床邊徒手置放了35次的 -腸 管(長 度130cm, Bexen, Oyarzun, Spain) , 只有9次的成功(成功率25.7%),成功置放的餵 食管都放到空腸的近端 ,方法如圖一 。他們認 為成功率低的原因 ,可能是病人腸胃道蠕動功 能失常 ,以及病人擺放的姿勢不佳 ,導致成功 率偏低 。

Gabriel和他的同事運用磁鐵的吸力的原 裡 徒 手 來 放 置 鼻-腸 管8。 他 們 在 鼻-腸 管(12

French ,長度114 cm)的最前端放入一個小磁 鐵 ,徒手放到胃中;然後把一個大磁鐵放在病 人右上腹部 ,將此大磁鐵沿著胃小彎 ,將鼻-腸 管帶過幽門 ,到達十二指腸 。在42次嘗試中,

37次到十二指腸,成功率有88% 。Sabry和

表一:置放鼻腸管的適應症與禁忌症 適應症

*胃輕癱(Gastroparesis)

胃幽門狹窄或阻擋(Pyloric stricture or obstruction) 腐蝕性胃傷害(Corrosive injury to the stomach) 反覆性吸入性傷害(Recurrent aspirations) 嚴重胰臟炎(Severe pancreatitis)

嚴重孕吐(Hyperemesis gravida)

小腸近端有瘻管(Proximal enteric fistula)

-腸接合術後狹窄(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gastroen- teric stenosis)

禁忌症

鼻咽部完全阻塞(completely nasopharyngal obstruction) 食道完全阻塞(completely esophageal obstruction) 顏面骨折(Facial fracture)

剛作完鼻咽部手術(nasopharyngeal surgery)

鼻咽部解剖構造異常(nasopharyngeal anatomy deformity) 嚴重十二指腸潰瘍(severe duodenal ulcer)

*短期使用(小於四週)。

圖一:徒手床邊置放法 。病人採左側躺姿勢 ,選定一個 鼻孔後 ,將鼻腸管直接放入小腸內 。白色三角箭 頭指示在無內視鏡的輔助下 ,鼻- 腸管在胃壁適 當的支撐點與角度 ,被推進十二指腸 ,但此時 鼻- 腸管呈現長環 (long-loop) 狀態 。黑色箭頭代 表操作者把鼻- 腸管稍微往外拉出 ,則鼻 - 腸管會 呈現縮短的短環狀態(short-loop) 如白色虛線所 示 ,白色箭頭指示鼻- 腸管因而用最短的路徑進 入十二指腸 。

(3)

他的同事以同樣的方法嘗試了329次,有293次 到十二指腸與空腸 ,成功率有89.1%9

紅 黴 素(erythromycin, 3mg/kg)的使用可加 速胃的排空 ,增加本方法的成功率10。此方法 的優點是醫療成本較低 ,但相對的缺點是成功 機率不穩定 。

放射線導引法(Fluoroscopy method)

Ott等人在1991年提出用放射線導引的方式 來置放鼻-腸管11。他們用內含導絲(表面含有 Teflon材質)的鼻腸管(8 French,長度120 cm),

在放射線的導引下 ,徒手置放此餵食管 。在4 個月內 ,他們總共嘗試了104次,有94次成功 (成功率90%;53%到空腸,47%到12指腸) , 平均所須的時間為21.7分鐘,需要額外照X光 確認鼻-胃管位置的平均時間為8.6分鐘。其優 點在X光的輔助下可將鼻-胃管放置到適當的位 (圖二);然而,利用該法必須把病人移送至 放射科接受X光的照射,耗費的醫護人力、轉 送病人途中的風險 、以及輻射暴露的風險 ,都 是該方法的主要缺點 ,況且在病房內如遇到較 嚴重 、不穩定的病人更不適宜離開呼吸供氧設 備和生命監測儀等設備 ,因此該方法有其侷限 性 。

經口內視鏡置放法

內視鏡的問世 ,是人類醫學科技的一大進 步 ,應用也日新月異 。在1975年,Chung等人 用小兒科內視鏡(Olympus GIF-P, Japan)來放置 -腸管12。 首 先 , 他 們 將 一 條 管 子(內徑3.8 mm,外徑4.7 mm)用膠帶固定在內視鏡上,另 外他們用的鼻-腸管(PE 240, 7 French, 長度250 cm)用縫線(4.0)每隔10 cm做一個結(從最前端 開始 ,約作6-8個)以便切片夾(Biopsy forceps) 抓取 。做胃鏡之前 ,先將此鼻-腸管放進已固定 在內視鏡旁的管子內 ,在胃鏡和這兩根管子同 時進到小腸的定位後 ,把鼻-腸管先向前推出約 20 cm,然後用切片夾從內視鏡的工作管腔中伸 出 ,抓住鼻-腸管事先綁好的縫線,之後切片夾 定住不動 ,慢慢退出內視鏡 。在看到下一個線 結時 ,放開切片夾 ,再夾住第二個結 。如此反

覆操作 ,直到內視鏡退出病人的嘴巴為止 。這 種置放方式 ,所需的時間少於30分鐘,鼻-腸 管約可用四星期 。內視鏡置放法的優點是醫師 直接利用內視鏡的影像觀察鼻-胃管在置放的過 程中是否有打結 、置放位置是否正確 、避免放 射線的暴露 、及所花的人力及時間減少 。根據 過去的技術演變 ,使用內視鏡置放法分為以下 幾種 ,分別說明如下:

一、 內 視 鏡 曳 牽 法 (Endoscopic drag-and-pull method)

1997年,Patrick和 同 事 提 出 在 床 邊 用 內視鏡為病人放置鼻-腸管的方法13。他們先 把 胃 鏡 放 到 食 道 中 段 , 再 把 已 內 含 導 引 鋼 絲

15

圖二:放射線導引法。病人採左側躺姿勢,選定一個鼻孔後,在 X-光的監測下,

操作者嘗試尋找一個胃壁的支撐點,白色三角箭頭指示在 X-光的輔助下,鼻-腸 管在胃壁找到一個適當的支撐點與角度,被推進十二指腸,但此時鼻-腸管呈現 長環狀態。黑色箭頭代表操作者把鼻-腸管稍微往外拉出,則鼻-腸管會呈現縮短 的短環狀態如白色虛線所示,白色箭頭指示鼻-腸管因而用最短的路徑進入十二 指腸。

功能變數代碼變更

圖二:放射線導引法 。病人採左側躺姿勢 ,選定一個鼻 孔後 ,在X- 光的監測下 ,操作者嘗試尋找一個 胃壁的支撐點 ,白色三角箭頭指示在X- 光的輔助 下 ,鼻- 腸管在胃壁找到一個適當的支撐點與角 度 ,被推進十二指腸 ,但此時鼻- 腸管呈現長環 狀態 。黑色箭頭代表操作者把鼻- 腸管稍微往外 拉出 ,則鼻- 腸管會呈現縮短的短環狀態如白色 虛線所示 ,白色箭頭指示鼻- 腸管因而用最短的 路徑進入十二指腸 。

(4)

(guidewire,以下簡稱導絲)的鼻-腸管(9 French, Sandoz Nutrition, Minneapolis, Minn., USA)從 鼻 子也放到食道中段 。然後兩者併進 ,在內視鏡 的監測下 ,讓鼻-腸管穿過幽門(pylorus),進到 小腸的適當位置 。如果徒手將鼻-腸管在胃竇推 進時遇到曳行阻力(drag force)無法穿過幽門(英 文的drag翻譯為曳行,為前進時有阻力之意),

就把導絲伸出鼻-腸管末端約1~2 cm,再用切片 夾或切瘜肉的鐵線圈(snare)從內視鏡的工作管 腔伸出 ,抓住這一小段突出的導絲 ,然後把導 絲牽引(英文的pull翻譯為牽引,為前進時無阻 力之意)通過幽門放到小腸裡,再把鼻-腸管順 著導絲推進小腸 ,因此該法被命名為“drag-and- pull"。整個過程都在內視鏡的監控之中,完成後 在回抽內視鏡時可即時檢查鼻-腸管是否有纏繞 的現象 ,其操作方法如圖三 。該法的缺點是內 視鏡在抽出的同時鼻-胃管也可能被傳統胃鏡與 之磨擦而滑出 ,其成功率為94%,過程平均須 12分鐘,餵食管約可用9天。

二 、 內 視 鏡 管 腔 置 放 法 (Over-the-channel method)

Bosco和同事在1994年提出在床邊用內視

鏡經其工作管腔為病人放置鼻-腸管的方法14 他 們 選 用 的 內 視 鏡 有 以 下 幾 種:Pentax 3400 video (工 作 管 腔 口 徑3.8 mm) ,Olympus IT10 (工作管腔口徑3.7 mm) ,Olympus IT100 (工作 管 腔 口 徑3.7 mm) ,Olympus XQ20 (工 作 管 腔 口徑3.7 mm) 。他們先將內視鏡放到十二指腸 的第二或第三部份 ,然後將最前端無特別加重 PVC鼻-腸 管(8或10 French , 長 度240 cm, Wilson-Cook Corp., Winston-Salem, NC, USA)從 工作管腔放入小腸 ,之後緩緩退出內視鏡 ,並 觀察鼻-腸管是否有纏繞,最後用口-鼻轉換管 (oronasal transfer tube)把鼻-胃管近端從口轉到 鼻子 ,成為鼻-腸管,進行的方法如圖四。口- 鼻轉換管是一根軟質彎曲的塑膠管 ,可從鼻孔 放到口腔 ,再用夾子拉出口腔外 ,鼻-胃管就可 順著它從口轉到鼻子 。他們共完成十個病例 ,9 個放到空腸 ,一個放到十二指腸的第二部份 , 其優點是無輻射暴露之風險 ,但其缺點是鼻-胃 管之管徑太小以致餵食不便 ,置放所須時間平 均為19分鐘,餵食管平均可用14天。

第一歩驟 第二歩驟

第三歩驟 第二歩驟 第一歩驟 第三歩驟

圖三:內視鏡曳牽法 。先把胃鏡放到食道中段 ,再把 鼻- 腸管從鼻子也放到食道中段 ( 第一步驟 ) ,然 後兩者一起前進至胃竇 ,在內視鏡的監控下 ,徒 手將鼻- 腸管推過幽門 ,進到小腸的適當位置 ( 第 二步驟) 。白色三角箭頭指示鼻 - 腸管在胃壁找 到一個適當的支撐點與角度 ,接著被推進十二指 腸 。如鼻- 腸管於第二步驟曳行時遭遇阻力 ,無 法進入幽門 ,則須進行第三個步驟 ,由內視鏡協 助將鼻- 腸管牽引進入十二指腸 ( 黑色箭頭 ) 。

圖四: 經內視鏡工作管腔置放法 。先將內視鏡放到小 腸 ,然後將餵食管從工作管腔放入腸內 ,接着將 內視鏡緩慢退出即可 。

(5)

三 、 經口導絲置放法 (Transoral endoscopic guidewire method)

Lewis等人在1990年提出一種結合內視鏡 和放射導引的置放術15。操作時 ,先把上消化 道內視鏡儘可能放到小腸最遠的地方 ,然後把 一根末端成J字型的導絲(直徑0.35 mm ,長度 460cm; Wilson-Cook Medical Inc., Winston-Salem, NC, USA)從內視鏡的工作管腔放入,在X-光 監 測 之 下 , 將 導 絲 放 到 空 腸 。 接 著 把 內 視 鏡 取出 ,導絲留在病人體內 ,再用口-鼻轉換管 把導絲的末端從口轉到鼻子 ,最後鼻-腸管(12 French, 長度152 cm; Biosearch Corp., Somerville, NJ, USA)就順著導絲從鼻子放到空腸,並用 X-光確認餵食管末端的位置,操作的方法如圖 五 。他們嘗試了13個病例,每一次都放到空腸 為其優點 ,但缺點是要加一個口鼻管轉換的動 作以及有輻射暴露的風險 ,平均所用時間少於 15分鐘,餵食管平均被使用8.5週。病人小腸 的彎曲度 ,小腸收縮快慢 ,操作者的熟練度等 因素 ,都會影響導絲放到小腸的深度 ,進而影 響鼻-腸管能否放到空腸的比率。

經鼻內視鏡置放法

一 、 經鼻導絲置放法 (Transnasal endoscopic guidewire method)

經由鼻子來操作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trans- nasal GI endoscopy)在1987年 第 一 次 被 公 開 描 16,自此之後 ,各種經鼻內視鏡的應用陸續 被發表 ,包括餵食管的置放 。Mitchell和他同 事 ,在1992年發表了一篇研究17,他們用小兒 科的上消化道內視鏡(直徑7.8 mm),以導絲置 放法(導絲直徑為0.035 inch; Wilson-Cook Medical Inc., Winston-Salem, NC, USA)為病人放鼻-腸管 (5 French, 長 度125 cm; Cook Inc., Bloomington, Ind., USA)。他們在10個月之內,操作了118個 病例 ,有100個成功(成功率85%),置放餵食管 平均使用的時間約為15分鐘。此法優於傳統經 口內視鏡操作的導絲置放法,經鼻內視鏡可以讓 導絲直接由鼻子通到小腸 ,省掉使用口-鼻轉換 器這一步驟 ,操作的方法如圖六 。Kulliug和他 的同事把經口內視鏡和經鼻內視鏡操作的導絲置

放法作比較18,在成功率方面兩者差不多(經口 84%,經鼻86%),所用的時間則有顯著的差異 (經口12分鐘,經鼻8分鐘,p < 0.001);經口內 視鏡這一組有10%的病人需要肌肉鬆弛劑,經 鼻內視鏡這組則只有1.3%,兩者有顯著差異。

Fang和他的同事則把經鼻內視鏡操作的導絲置 放法和放射線導引法作比較19,兩者的成功率均 相同(90%),但經鼻內視鏡這一組所用的時間比 用放射線導引法這一組少(12.8 min V.S. 19.3 min, p < 0.001)。

圖五: 經口內視鏡導絲置放法 。(A) 先將內視鏡放到小 腸 ,然後把導絲從工作管腔放入 ,接著把內視鏡 取出 ,導絲留在病人的小腸內 。(B) 用口 - 鼻轉換 管把導線從口轉到鼻腔,最後鼻- 腸管就順著導線 從鼻子放到小腸。白色三角箭頭指示鼻- 腸管在胃 壁一個適當的支撐點與角度 ,被置放至小腸內 。

A B

A B

(6)

二 、 經鼻胃鏡同步置放法 (Transnasal paraendo- scopic method)

胸腔內科醫師Black和他的同事在2010年 發 表 用 經 鼻 胃 鏡 採 同 步 方 式 來 置 放 一 種 名 為 Davis feeding tube的 鼻-腸 管(12 Frenc , 長 度 105 cm)20。這種管子的前端有一個套子 ,可套 在經鼻胃鏡的最前端 。兩者同時從病人的同一 鼻孔進入上消化道;到小腸之後 ,輕推鼻-腸管 向前 ,使經鼻胃鏡和鼻-腸管分離,最後退出經 鼻胃鏡完成置放 。在50個病人當中,有41個放 到十二指腸 ,9個放到空腸,2個放到胃,放到 小腸的成功率為96%,平均置放時間為23分鐘 (8~45分鐘)。他們認為沒操作過胃鏡的醫師都 可以勝任這種治療 ,但是操作胃鏡畢竟是一種 專業技術 ,我們認為由專科醫師操作應較能減 少對病人的傷害 。

討 論

綜觀以上的介紹 ,鼻-腸管對特定病人的 重要性 ,不言可喻 。歷來各種置放的方法 ,各 有其特殊性 、歷史性及優 、缺點(表二)。用何 種方法置放鼻-腸,端看各個醫院的儀器、醫材 配置 ,以及操作醫生的技巧和熟練度而論 ,不 無一定的標準 。當病人有作胃鏡的禁忌或危險 時 ,應考慮用徒手置放或放射線導引法來放鼻- 腸管;病人躁動無法配合 ,可避免使用徒手置 放法 。

在沒有內視鏡或放射線輔助的情況下 ,鼻- 腸管須取得適當的角度碰到某處胃壁 ,由該處 胃壁做為支撐點轉換角度後 ,穿過幽門 ,順勢 進入十二指腸 。如果鼻-腸管利用第一個支撐點 的力量沒能穿過幽門 ,則必需尋找其他的支撐

圖六:經鼻內視鏡導絲置放法 。(A) 先將經鼻內視鏡放到小腸 ,然後把導線從工作管腔放入;取出內視鏡後 ,導線留在病 人小腸內 。(B) 鼻 - 腸管直接順著導線從鼻子放到小腸 。白色三角箭頭指示鼻 - 腸管在胃壁一個適當的支撐點與角 度 ,被置放至小腸內 。

A A B B

表二 、各類鼻腸管置放方式的比較

方法 成功率(%) 時間(分鐘) 缺點 優點

床邊置放法 25.77, 92.06 13.97, 40.06 低成功率 ,到空腸機率低 低風險 、低成本

放射線導引法 9011 21.7 輻射暴露 可放到適當位置

經口內視鏡置放法

(1)內視鏡曳牽法 9413 12.0 回抽性滑脫 ,到空腸機率低 不須導絲

(2)內視鏡管腔置放法 10014 19.0 管徑小 ,到空腸機率低 不須導絲 、無輻射

(3)經口導絲置放法 10015 <15.0 須口鼻轉換器 、輻射暴露 可放得很深 ,到空腸機率高 經鼻內視鏡置放法

(1)經鼻導絲置放法 8517 15 流鼻血 、輻射暴露 可放得很深 ,到空腸機率高 (2)經鼻胃鏡同步置放法 9620 23 流鼻血 ,到空腸機率低 便利 、無導絲 、無輻射

(7)

點;慢慢地 ,鼻-腸管會在胃打轉、彎曲,使 徒手推進的力量無法傳遞至鼻-腸管的前端,此 時就更難穿過幽門 、進入十二指腸 。進入十二 指腸之後 ,鼻-腸管必須尋找到新的支撐點與角 度以進入十二指腸的第二或第三部分 。因此 ,

「床邊徒手置放法」在無法看見支撐點與角度的 窘境下才使得「X光輔助置放法」佔有肯定的角 色 ,一般上消化道內視鏡的長度為100 cm,要 觸及十二指腸深部或空腸 ,並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 ,甚至有難度 。一般導絲的長度都很長 ,在 X光導引之下,要進入十二指腸深部或空腸就 比用上消化道內視鏡來的容易且成功率更高 。 所以鼻-腸管如果要放到十二指腸深部或空腸,

可選用有導絲及X光的方法。

-腸管放置完以後,一般會安排腹部X光 以確定位置是否恰當 。如果選用有導絲及X光 的方法 ,在當下就知道鼻-腸管位置,無須額外 再照腹部X光。如果選用內視鏡置入法,在退 出內視鏡的時候 ,應可觀察鼻-腸管是否仍在適 當的位置;所以不照腹部X光,應屬妥當。如 果選用傳統內視鏡來放鼻-腸管,在退出內視鏡 的時候 ,可能會把鼻-腸管也拉出來;此時可輕 輕抖動內視鏡 ,並且緩緩退出內視鏡 ,同時密 切觀察鼻-腸管的位置是否妥當。

自 從 經 鼻 內 視 鏡 問 世 以 來 , 應 用 日 漸 廣 泛 。用經鼻內視鏡來放置鼻-腸管,臨床效果也 不錯21。但因為經鼻內視鏡較細 、較短 ,傳統 技術上較難深入超過十二指腸第二部份 。如果 是用經鼻導絲置放法 ,則須設法讓導絲到達十 二指腸第二部份以後甚至到空腸 ,才比較有機 會把鼻-腸管放到小腸深處。如果是用經鼻胃鏡 同步置放法 ,則須在經鼻內視鏡到達十二指腸 定點後 ,把鼻-腸管順著腸道往前推,儘量放到 小腸深處 。在操作經鼻內視鏡前 ,可用稀釋過 epinephrine塗抹病人的鼻,在操作時須令病 人靜置不躁動 ,如此可避免鼻腔出血 。不論是 經鼻導絲置放法或經鼻胃鏡同步置放法 ,在臨 床實用上 ,都有相當出色的成績 。但內視鏡的 操作本來就有其風險 ,小心操作以避免病患於 接受鼻-腸管置放時受到傷害,是內視鏡醫師的 首要責任 。在有經驗的內視鏡醫師操作下 ,應

能順利解決病人的問題 。

腸道營養供給是病人很重要 、很基本的一 環 ,希望本文能帶給讀者在臨床使用或研究上 的幫忙 。作為一個臨床醫師 ,應審度病人的狀 況及各醫院現有的配置 ,選擇一個對病人最有 利的方式來放置鼻-腸管。

參考文獻

1. Souba WW, Bosco JJ, Gordon F, et al. Nutritional support. N Engl J Med 1997; 336: 41-8.

2. Heyland DK. Nutritional support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 Crit Care Clin 1998; 14:

423-40.

3. Heyland DK, Drover JW, MacDonald S, et al. Effect of postpyloric feeding on gastroesophageal regurgitation and pulmonary microaspiration: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rit Care Med 2001; 29: 1495-501.

4. Iqbal S, Babich JP, Grendell JH, et al. Endoscopist's approach to nutrition in the patient with pancreatitis. 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 2012 ; 4: 526-31.

5. ASGE Technology Committee, Kwon RS, Banerjee S, et al.

Enteral nutrition access devices. Gastrointest Endosc 2010;

72: 236-48.

6. Zaloga GP. Bedside method for placing small bowel feeding tub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prospective study. Chest 1991; 100: 1643-6.

7. Hernandez-Socorro CR, Marin J, Ruiz-Santana S, et al.

Bedside sonographic- guided versus blind nasoenteric feeding tube place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rit Care Med 1996; 24: 1690-4.

8. Gabriel SA, Ackermann RJ, Castresana MR. A new technique for placement of nasoenteral feeding tubes using external magnetic guidance. Crit Care Med 1997; 25: 641-5.

9. Sabry A, Gabriel SA, Ackermann RJ. Placement of nasoenteral feeding tubes using external magnetic guidance.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4; 28: 119-22.

10. Levy H, Hayes J, Boivin M, et al. Transpyloric feeding tube place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using electromyogram and erythromycin infusion. Chest 2004; 125: 587-91.

11. Ott DJ, Mattox HE, Gelfand DW, et al. Enteral feeding tubes: placement by using fluoroscopy and endoscopy. Am J Roentgenol 1991; 157: 769-71.

12. Chung M, Denbesten L. New procedures improved technique for placement of intestinal feeding tube with the fiberoptic endoscope. Gut 1976; 17: 264.

13. Patrick PG, Marulendra S, Kirby DF, et al. Endoscopic nasogastric-jejunal feeding tube place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Gastrointest Endosc 1997; 45: 72-6.

14. Bosco J, Gordon F, Zelig M, et al. A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endoscopic placement of a nasoenteric feeding tube.

Gastrointest Endosc 1994; 40: 740-3.

15. Lewis BS, Mauer K, Bush A. The rapid placement of jejunal feeding tubes: the Seldinger technique applied to the gut.

Gastrointest Endosc 1990; 36: 139-41.

(8)

16. Johnson DA, Cattau EL, Khan A, et al. Fiberoptic esophago- gastroscopy via nasal intubation. Gastrointest Endosc 1987;

33: 32-3.

17. Mitchell RG, Kerr RM, Ott DJ, et al. Transnasal endoscopic technique for feeding tube placement. Gastrointest Endosc 1992; 38: 596-7.

18. Kulling D, Bauerfeind P, Fried M. Transnasal versus transoral endoscopy for the placement of nasoenteral feeding tub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Gastrointest Endosc 2000; 52: 506-10.

19. Fang JC, Hilden K, Holubkov R, et al. Transnasal endoscopy vs. fluoroscopy for the placement of nasoenteric feeding tub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GasG Gastrointest Endosc 2005; 62: 661-6.

20. Black H, Yoneda K, Millar J, et al. Endoscopic placement of a novel feeding tube. Chest 2010; 137: 1028-32.

21. Zhang L, Huang YH, Yao W, et al. Transnasal esophagogas- troduodenoscopy for placement of nasoenteric feeding tub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J Dig Dis 2012; 13: 310-5.

Historic Progress and New Trend of Nasoenteric Tube Placement

Jen-Shung Lin1, Wen-Lin Lo2, Wei-Yi Lei1, Hao-Chun Yu1, Li-Keng Chao1, Rui-Sheng Hong1, Dau-Chen Tang1, and Chi-Tan Hu1

1Division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Research Centre for Hepatology;

2Division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Buddhist Tzu Chi General Hospital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Clinical Medicine,

School of Medicine, Tzu Chi University, Hualien, Taiwan

It is important to certain patients to obtain enteric nutrition by a naso-gastric tube (NG) tube. For examples,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tenosis, dysphagia after a stroke, or who become unconscious need a NG tube. However, some such as those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gastroparesis (also known as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or high- grade reflux esophagitis may need naso-enteric tube (NET) placement for enteric nutrition. Gastroenterologists, endoscopists, general surgeons, emergency physicians and intensive care doctors are often faced with these patients who need NET placemen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endoscopic technology, the methods of NET placement have emerged with promising results. The recent progress and popularity of transnasal endoscopy makes it become the most rapid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NET placement. Clinicians should decide the most suitable way of supplying enteric nutrition according to a patient’s condition and hospital facility. This review article is beneficial to specialists such as clinicians, nurses, rehabilitation therapists, dieticians and paramedical staff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 progress and new trend of NET placement. Early supply of enteric nutrition can avoid villous atrophy in the small intestine, thereby promoting treatment and recovery of a disease. (J Intern Med Taiwan 2013; 24: 461-46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 (CEOT), also known as Pindborg tumor, is a rare and typically benign odontogenic neoplasm [1].. Pin- dborg first described it as a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is a viral infection with multiorgan manifestations that may a ffect the

本市地方型SBIR計畫開辦以來,市府投入補助金額逾新台幣1.6億

本市經濟發展主要係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首之科技業所帶動,近期

As the world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shortages of fresh water will occur more often and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water supplies will become critical.. Some may ask, “Since

a substance, such as silicon or germanium, wit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termediate between that of an insulator and a

□Documents verifying technology (such as a domestic or foreign patent certificate, etc.), proof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uch as a technology transfer contract,

(a) The principal of a school shall nominate such number of teachers of the school for registration as teacher manager or alternate teacher manager of the school as may be provi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