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地學習資源系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實地學習資源系列"

Copied!
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

實地學習資源系列

教師手冊: 課程設計、規劃與管理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2)

目 錄

內容 頁數

簡 介 2

1. 實地學習的設計 3-8

2. 自主學習 9-16

3. 推行流程的例子 17-19

4. 與服務單位聯絡接洽

4.1 向服務單位介紹實地學習 19-20

4.2 尋求合適的合作伙伴 21

4.3 與服務單位洽談及聯繫的工作 22

5. 資源管理

5.1 資源種類 22-23

5.2. 發展校本資料庫 23

圗表 圖 1.1 體驗式學習週期 4

圖 1.2 課程推行例子 7

圖 1.3 自主學習的模式 9

附件 附件(1) -實地學習活動舉例 24-32 附件(2) -合作舉辦實地學習活動函件例子 33

附件(3) -實地學習活動安排 34

(3)

3

實地學習資源系列 (1)

教師手冊 I 課程設計、規劃與管理

簡介

本手冊旨在為「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課程」之實地學習的課程設計、規劃 與管理,提供理論基礎。下文需要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課程發展 議會及考評局)1一併閱讀,以提供相關資料的基本背景。

1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聯合編訂。(2007)。《健 康 管 理 與 社 會 關 懷 課 程 及 評

估 指 引 ( 中 四 至 中 六 ) 》。香港:教育統籌局。

(4)

1.

實地學習的設計

隨著世界的快速變化,教育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產生激烈的變化,學與教的過 程因而需要整合,以幫助學習者與身處的環境互動2。教育工作出現範式的轉移,

一系列不同的學與教的方法出現,取代傳統以指導為主的教學方式3

體驗學習是其中一種越來越普及的教學法,強調「從經驗中反思」對學與教 所起的積極作用。有些學者4認為唯有透過反思實踐,才能令「學與教」更為圓 滿。他們建議把經驗作批判性的分析,並從分析中改進和學習。有說:「一安士 份量的經驗比一噸份量的理論更好:因為任何『重要的』和『可驗證的』理論都 是源自經驗。」5

體驗學習可以用「學習週期」的概念來理解。學習週期6包括具體經驗、觀 察和思考、形成抽象概念,以及在新環境下測試新概念(圖 1.1)。根據這學習模 式,具體經驗是觀察和思考的基礎,這能讓概念得以發展,以建立知識。 然後

2Cummings, J. (2000).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transformative pedag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s a critical balance. TESOL Quarterly, 34(3), 537-548..

3Barr, R. B., & Tagg, J. (1995). 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A new paradig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hange: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 27(6), 12-26.

4Dunn, L. (2002). Theories of learn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Briefing Papers Series, Oxford Centre for Staff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OCSLD,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 Freire, P. (1972).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Harmondsworth: Penguin.; Knowles, M. S. (1990). The Adult Learner: A Neglected Species (4th ed.). Houston: Gulf Publishing. ; Knowles, M. S., Holton III, E. F., & Swanson, R. A. (2012).

The adult learner. Routledge. ; Schö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 Sigmon, R. (1979). Service-learning: Three principles.

Synergist, 8(1), 9-11. and Sigmon, R. L. & Pelletier, S. G. (1996).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

Experiences from Independent Liberal A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s). Washington, DC: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5Dewey, J. (1985).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1916. in J. A. Boydston, & P. Baysinger (Eds.). John Dewey: The middle works, 1899-1924.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p. 109

6Furco, A. (1996). Service-learning: A balanced approach to experiential education. Expanding

(5)

5

學習者在新環境中測試概念7,令學習經驗更為具體。這雖然是個連續性的過程,

亦可以由任何一個階段開始,但為了令學習更有效,這五個階段必須完整結合。

圖 1.1 體驗式學習週期

簡單而言,體驗學習主張給予學生具體的學習經驗來觀察,並從實際情景/

經驗中反思,運用知識和技能,測試和批判假設,對照個人的想法和信念,發展 及提升反思、批判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構建對世界和與它的關係的認識8。 實地學習旨在結合學習與實踐,推動體驗學習,並強調以發展學生的知識和

7Kolb, D.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and Dunn, L. (2002). Theories of learn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Briefing Papers Series, Oxford Centre for Staff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OCSLD,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8Dovros, N., & Makrakis, V. (2012). Transforming the Classroom into a Reflective Community: A Blended

Learning Instruct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14(2), 73-88.

此學習週期會於中四到中六期間不斷循環進 行,學生能夠不斷於體驗和反思中建構和確立知識。

(6)

技能為優先考慮9。因此,實地學習推行的目標,並不只是讓學生透過服務工

作獲取相關經驗,而更希望讓學生於實際情境中體驗和學習如何將書本上的知識 與現實社會的情況加以串聯。

換言之,實地學習旨在為學生提供真實環境來實踐課堂所學,以協助學生結 合與調整理論(必修部分)和應用(選修部分)知識。實地學習是課程重要的部 分,體現學校(和教師)、社區組織和機構,以及學生之間的協作和互惠關係。

實地學習可達到的課程宗旨及學習目標如下:

 認識創造和維持健康社區的不同方法,並能欣賞健康社區持續發展的價值

 培養基本能力,以便研究、分析、評鑑有關健康、社會和社區關懷的議題,

表達有關意見,並參與有關機構和組織所舉辦的相關支援活動和服務

學習目標

知識與理解  瞭解健康與社會關懷團體組織和機構的架構,發展進 程、應用的策略及實行的措施,並評估其成效

能力  為不同社群,在不同場合和環境,策畫和籌辦健康推廣 和社會關懷的活動;以及在為他人提供協助時,掌握與 人相處的技巧

9Bringle, R. G., & Hatcher, J. A. (1996). Implementing servic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21-239. ; Bringle, R. G., & Hatcher, J. A. (1999). Reflection in service learning:

Making meaning of experience. Educational Horizons, 77, 179-185. ; Lemieux, C. M., & Allen, P. D.

(2007). Service learning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The state of knowledge, pedagogical practicalities, and practice conundrums.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43(2), 309-326. and Williams, N. R., King,

(7)

7

實地學習可以達到以下學習成果 :

下圖 1.2 展現在課程內安排實地學習的其中一個例子10

圖 1.2 課程推行例子 (課程發展議會及考評局,2007)

教師在決定學習的次序時,需要因應學校、學生、社會團體或其他有關各方

10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聯合編訂。(2007)。《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課程及評估指

引(中四至中六)》。香港:教育統籌局。 P.44.

中四 中五 中六

實地學習

(8)

的需要作出調適。其核心原則是讓學生們能夠透過參與實際的學習經驗,將所學 知識應用於具體的實踐中,故能夠擴展在必修部分所學的知識。這代表教師可以 在適當的時候,安排和幫助學生開展他們的實地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在中四的 時候安排探訪用以觀察場地、接觸服務使用者或病人,或與工作人員傾談,為日 後訂立、執行及實踐實地學習計劃和目標作準備。而在學生中五的時候,便可透 過真實情境實踐加以掌握相關延伸學習需要掌握的基本和必需的態度、知識與技 能,例如,溝通技巧、建立人際關係、專業操守和價值、個人和社群健康的實踐 等。

(9)

9

2.

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11(圖 1.3)是實地學習其中一項特色,實地學習可以體現自主學 習。

圖 1.3 自主學習的模式

這模式建議(1)教師先擬訂學習任務,以啟動自主學習的教學過程。確立清 晰的學習目標是實現有效和有意義教育的基礎12。(2)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已有知 識和/或信念動機來理解學習課業的內容和要求。 然後(3)學生設計屬於自己的 學習目標。學生可能簡單地按照教師提供的指示或引導計畫學習目標,或與訂立 與教師最初預期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生透過自行制訂學習目標,可以幫助他們同 時構思(4)策略和/或工作手法。 此外,學生可以主動與教師和同儕展開對話,

邀請他們給予回饋,以確定自己的目標、策略和/或手法是否互相緊扣。最終,

11 Graham, C., Cagiltay, K., Lim, B., Craner, J., & Duffy, T. M. (2001). S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A practical lens for evaluating online courses. The Technology Source, 30(5), 50. ; Ignash, J.

M., & Townsend, B. K. (2000). Evaluating State-Level Articulation Agreements According to Good Practice. Community College Review, 28(3), 1-21. ; Hernon, P., & Dugan, R. E. (2009).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 Options and resources.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31(1), 71. ; Nicol, D. J., & Macfarlane‐Dick, D. (2006).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 model and seven principles of good feedback practic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31(2), 199-218.

and Riley‐Douchet, C., & Wilson, S. (1997). A three‐step method of self‐reflection using reflective journal writ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5(5), 964-968.

12 Hernon, P., & Dugan, R. E. (2009).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 Options and resources.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31(1), 71.

自主學習過程 (知識、動機及行為)

內在回應路徑

(10)

學生獲得可以觀察出來的(5)內在和(6)外在學習成果。

內在學習成果是指:在參與學習課業時,認知或情感/動機的改變(例如:增 加對某概念及其應用的理解)。外在的成果是指:所衍生的行為(例如:演說、

分享和討論的能力)及具體的作品(如筆記、作業)。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 因比較實際進行與預期目標的不同而產生不同層面的內在學習成果(即認知,動 機和行為)。這些比較幫助學生達成自主學習,尤其他們要再審視自己對學習課 業的演繹和/或所訂立的目標和策略是否正確,或是否需要作出修訂或改變以配 合所獲取的新知識。

自主學習同時需要以(7)外在的回饋(即其他可反映整個學習過程的意見)來 加強。

以下嘗試以一個推行實地學習的例子展示它如何體現這自主學習的模式:

課題: 建設健康城市 級別: 中五下學期 已有知

識:

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和發展、全人健康概念、健康因素、

健康城市

有關課題: 風險評估、健康城市

實地學習的自主學習過程 教師心得:

※ 讓學生自行計劃實地學習活動,自己連接不同課題內容,他們會更 容易明白課題之間的關係。

※ 透過親身經驗,學生較容易掌握課較抽象的課題。

※ 學生於真實場境中,更能了解並處理現實與理論之間所發生的差 異。

※ 透過一連串實地學習活動,學生能夠從對經驗不斷的反思中漸漸掌 握教師希望他們能獲得的知識。

(11)

11

自主學習 課堂應用

(1) 教師訂 立教學目 標、教學策略 及課業要求

教學目標(讓學生):

 掌握「健康促進」、「長者及兒童全人健康」、「風險管理」、

「專業人士的角色及技能」和「建設健康城市」等概念

 於真實情境運用上述概念,從理論與實際情況的差異中反 思課堂所學

教學策略:

培育及深化學生下列技能:

 製作問卷、面談技巧、觀察技巧、調查方法、搜集及分析 資料方法

要求:

 應用相關知識計畫實地學習活動,向服務單位介紹活動,

為服務對象及同學推行健康推廣活動,完成反思日誌。

(2) 學生已 有知識及技

已有知識:不同層面影響健康的因素、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的 需要和發展、全人健康概念、健康城市

已掌握技能: 撰寫活動計畫 (3) 學生自

行訂立學習 目標及主題

 學生分組選擇不同內容(兒童或長者),探討如何在不同場 所及服務對象,實踐健康概念為主題

 學生可選擇在一所青少年中心或長者中心進行計畫 (4) 學生自

行訂立推行 策略

事前準備

 搜集服務對象及服務的資料 過程

 設計活動形式、內容及分工

 進行活動、分析搜集到的數據,調節計劃內容

 訪問服務對象意見、收集意見及運用數據作為反思日誌的 根據

總結

 健康論壇:邀請服務對象到校分享學習成果

(5) 內在學 習成果

知識 技能 態度

 長者健康飲食

 長者面對的家居及

 健康推廣技能 - 教授 長者烹飪及運動、帶

 尊重長者

 重視兒童

(12)

自主學習 課堂應用 社區風險

 長者防跌方法

 長者中心服務提供

 兒童成長與需要

 自信/ 自我概念

 專業人員的角色及 工作

 運動的重要

領兒童遊戲及學習

 與長者、兒童溝通技 巧

 組織健康推廣活動技 巧

 合作技巧

 面談技巧 – 包括介 紹計畫書、訪問職員 及服務使用者

 觀察技巧

 書寫報告技巧

及長者的 需要

 重視健康

(6) 學生外 顯的成果

 校內健康論壇

 向同學及教師所作的口頭匯報

 簡報及其他演示作品

 實地學習計畫書及筆記

 反思日誌 (7) 外在回

教師回饋

 學生匯報表現評估

 反思日誌評分 同儕回饋

 課堂討論

 同儕互評

中心職員及服務對象的回饋

 活動前、中及後的口頭回饋

健康展覽及論壇中收集校內教師、同學或社區人士的意見 在設計實地學習活動時,上述例子可作參考。然而,實地學習的計畫與推行 需要貼近校情,並照顧教師及學生的差異與需要。以下為兩個根據以上例子再作 調適的課程例子,嘗試協助教師在引入實地學習活動時,可考慮不同的規模、學 生不同的學習歷程及與學生協作的不同程度,以切合學生的需要。

(13)

13

課程調適例子(一):教師為主要安排者

適用情況:(1) 初次推行實地學習;(2) 學生需要較多引導 實地學

習:長者 健康推廣 服務

場所 對象 日期 / 時間 主題 活動 長者中

長者會

中心安排 (1) 健康飲 (2) 防跌

(1) 講座及中心活動 (2) 長者到校烹飪及

運動 (3) 健康展覽

決定 者

  

 

自主學習 課堂應用

(1) 教師訂立 教學目標、教 學策略及要求

教學目標 (讓學生)

 於真實情境運用健康推廣概念

 從理論與實際情況的差異中反思課堂所學 教學策略

 讓學生從應用中掌握「健康促進」、「長者健康」、「風險 管理」等抽象概念

要求

 應用相關知識為服務對象推行健康推廣活動,完成反思 日誌。

(2) 學生已有 知識

 人生不同階段的發展與需要 – 長者需要 (營養、防跌)

 健康推廣模式、健康城市、健康飲食、風險評估與管理 (3) 學生自行

訂立學習目標 及主題

學生從長者健康、安全及需要等課題中找出可行的探究主 題,例如:

 長者健康飲食

 長者防跌

(4) 學生自行 訂立推行策略

事前準備

 資料搜集 – 長者健康飲食、長者面對的家居及社區風險 過程

(14)

自主學習 課堂應用

 設計活動形式、內容及分工 總結

 展現成果:簡報、短片、故事線 (5) 內在學習

成果

知識 技能 態度

 長者健康飲食

 長者面對的家 居及社區風險

 長者防跌方法

 長者中心服務

 專業人員及工 作

 健康推廣技能 - 教授長者烹飪及 運動

 與長者溝通技巧

 組織健康推廣活 動技巧

 合作技巧

 面談技巧- 訪問 長者及職員

 觀察技巧

 書寫報告技巧

 尊重長者

 重視長者 的需要

 重視健康

(6) 學生外顯 的成果

 向同學及教師作的口頭匯報

 簡報及其他演示作品

 實地學習計畫書及筆記

 反思日誌 (7) 外在回饋 教師回饋

 學生匯報表現評估

 反思日誌評分 同儕回饋

 課堂討論

 同儕互評

中心職員及服務對象的回饋

 活動前、中及後的口頭回饋

(15)

15

課程調適例子(二):學生為主要安排者

適用情況:(1) 學生已掌握實地學習理念及發展推廣健康和關懷服務的能力;(2) 學生能力較高,能夠主導學習。

實地學習 場所 對象 日期 / 時間 主題 活動 學生自行安排,並與中心協議

決 定 者

教師

學生

    

自主學習 課堂應用

(1) 教師訂立教學目 標、教學策略及要

教學目標 (讓學生)

 為不同社群,在不同場合和環境,策畫和籌辦健 康推廣和社會關懷的活動

 在為他人提供協助時,掌握與人相處的技巧 教學策略

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要求

 應用相關知識計畫實地學習活動,聯絡及與機構 協商,為服務對象推行健康推廣活動,完成反思 日誌。

(2) 學生已有知識  必修部分的知識

 發展推廣健康和關懷服務的能力,包括:

 團隊建立

 溝通技巧

 組織技巧

 詮釋資訊的技巧 (3) 學生自行訂立學習

目標及主題

 學習計畫 – 主題、目標、對象、服務單位、日 期、活動內容、分工及學習課時分配

(4) 學生自行訂立推行 策略

事前準備

 擬定學習計畫

 資料搜集

(16)

自主學習 課堂應用

 與服務單位聯絡 過程

 設計服務形式、內容及分工

 與服務單位溝通 總結

 展現成果:簡報、短片、故事線

(5) 內在學習成果 知識 技能 態度

 必修部分知識

 從經驗及反思 所得的知識

 策劃技巧

 溝通技巧

 組織技巧

 團隊建立、

合作技巧

 獨立自 主學習

(6) 學生外顯的成果  學習計畫

 口頭匯報

 簡報、短片、故事線

 反思日誌 (7) 外在回饋 教師回饋

 學生匯報表現評估

 反思日誌評分 同儕回饋

 課堂討論

 同儕互評

中心職員及服務對象的回饋

 活動前、中及後的口頭回饋

(17)

17

3.

推行流程的例子

教師安排實地學習時需要考慮課程設計及課堂教學、學校相關指引,以及與 機構的聯繫協作。課程設計及課堂教學已於前部分詳述。詳細行政安排及注意事 項,教師需參考學校相關指引,亦需要請參閱教育局網頁的學校行政手冊。(網 址:http://www.edb.gov.hk 路徑:主頁>學校行政及管理>行政規則>學校行 政手冊)。此外,教師需要預留時間與機構作初步接觸,了解及確認與機構的合 作模式,才安排正式的實地學習活動。

以下是其中一些學校提供的推行流程的例子,旨在讓教師參考。教師可以按 學校情況及需作出修訂:

中四下學期

課程設計及課堂教學 預備學校資源 預備與機構協作

 協助學生建立實地學習 活動所需的技巧如撰寫 計劃書、觀察及溝通技 巧等。

 細閱校外活動有關學生 安全的內容及保險事 宜。

 與社福機構負責人聯絡 及商討活動內容。

 決定推行實地學習的時 段 (可能需要下學年上 課時間表 / 校曆表) 。

 預備下學年學習活動計 畫,包括所需要資源。

 進行場地探訪,以了解機 構實況及與負責人面談 實地學習的推行細則。

 決定實地學習目標、模 式、服務對象、形式及 場地。

 與校方商議推行時間、

校外活動人手比例安 排。

 寄出確定合作舉辦實地 學習活動信函 / 電郵給 有關服務單位。

 其他:  其他:  其他:

(18)

中五

教學 校內安排 與機構協作

活動前

 向學生詳細講解課 業及評核要求,並訂 立實地學習計畫

 向學生清楚解釋及 界定在服務單位所 擔任的角色、恰當的 行為態度與道德操

 訓練學生相關的觀 察、溝通及建立人際 關係的技巧

 其他

 派發及收回家長 通告

 知會校方相關人 士活動安排

 提醒學生主動通 知家長有關實地 學習活動內容及 上/下課時間

 其他

 與服務單位再次確認 有關協議安排

 取得負責活動職員資 料及聯絡方法

 活動前以電郵或電話 確定細節

 若有需要,給予服務單 位出席學生名單,以 及緊急聯絡方法

 其他

活動中

 關注實地學習當日 學生的出席、解散及 期間的安全問題

 提示學生完成實地 學習筆記,並給予即 時回饋

 其他

 校內保存清楚紀 錄,供家長及有關 教職員查詢:

 實地學習活動內 容及上/下課時間

 出席學生名單,以 及緊急聯絡方法

 其他

 與服務單位保持聯 絡,以評估學生學習情 況

 其他

活動後

 協助學生妥善處理 分離及跟進工作

 提示學生準時繳交 所有課業,並給予回

 其他

 整理實地學習相 關文件,妥善存 檔,作來年計畫及 參考

 其他

 邀請服務單位負責人 對學生學習及整個安 排給予回饋

 檢討本年度安排。若有 需要,為來年合作及改 善作初步協議。

 其他

(19)

19

4. 與服務單位聯絡接洽

4.1. 向服務單位介紹實地學習

學校與提供實地學習的服務單位所建立的伙伴關係,對整個學習經驗舉足輕 重。服務單位為學生提供真實環境,讓他們有機會把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內相 關的概念學以致用,實踐理論知識,為不同社群策畫和籌辦健康推廣和社會關懷 的活動;並在為他人提供協助時,掌握與人相處的技巧。一個良好的實地學習經 驗,更可能會激發或鼓勵學生在相關範疇作進一步的研習。

因此,學校和服務單位需要緊密合作,在實地學習的課程設計、推行、監 察和評估過程中持續溝通,確保雙方抱持共同理念,認同相關的學習活動目標。

雖然服務單位可能認為實地學習,和其他服務學習一樣,只是向學生提供教 育活動,但教師亦可以向服務單位解釋以下益處:

 實地學習培育青年人成為關懷社會和有承擔的公民,並且以服務他人為目 標,跟大部分機構及服務單位抱持的理念相同;

 實地學習為服務單位提供有志投身健康或社會服務行業的義務工作者,有助 紓緩人手短缺的壓力,亦靈活地為服務單位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援。譬如,與 較年青的一輩交流可能為服務對象帶來新鮮感。實地學習佔用時間不多,服 務單位亦可選擇以單次活動(例如,長者的緬懷人生活動或節慶活動)作為

實地學習對服務單位有甚麼直接幫助?

教師心得:

※ 透過實地學習,同學為機構提供不同種類活動,協助機構推展服務。

※ 實地學習亦讓機構多一個渠道將其服務推廣至更多地方,例如:學 校。

(20)

學習活動。

隨著人口老化及勞動市場的轉變,社區服務工作及院舍照顧工作出現人手不 足的情況。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的實地學習讓學生在真實環境直接接觸服 務使用者,激發他們對健康或社會服務的興趣,以服務經驗、基本技能和知 識裝備他們,為不同階層的健康與社會福利服務培養出有興趣和能力的工作 者。實地學習既可作為中學生獲取適當而實用的訓練的平台,

4.2 尋求合適的合作伙伴

不少服務單位都可能願意與教師合作,提供實地學習活動。選擇服務單位 時,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技能、服務的要求和地理位置,亦需要考慮服務 單位能否給予學生相關的學習經驗(附件 1),是否願意提供人力資源作監管及/

或協調的工作,以及是否願意配合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師致力合作,共同努力。

良好的合作伙伴,令實地學習事半功倍,良好的合作伙伴會:

 願意與學校合作計畫實地學習;

 明白實地學習的理念、模式和教學目標等;

 願意安排相關人士跟教師合作;

 願意讓學生參與服務,從中瞭解服務提供的模式;

 願意回答學生就服務單位的運作和專業介入所提出的問題;

 願意在進行活動時,為師生提供適切的支援;

 願意給予學生與服務對象接觸的機會;以及

 願意就實地學習活動和學生表現給予回饋等

在尋找合作伙伴時,教師應對有關服務單位的學習場地及服務對象有充分的 認識,知道其環境所潛伏的危機,以確保學生避免接觸具潛在危險的服務對象,

例如有暴力或襲擊行為傾向的服務對象,或者傳染病患者。

(21)

21

在確定雙方合作推行實地學習前,教師必須跟服務單位事先溝通,商討活動 安排細節,隨後以信件(附件 2)或電郵確認相關資料。

4.3 與服務單位洽談及聯繫的工作

活動前

 讓服務單位明白該次實地學習活動的設計、推行和學生需要完成的課業。

 確定服務單位已指派相關職員,擔任機構及學校雙方之聯繫人及安排實地學 習活動事宜。

 向相關職員安排介紹及規劃實地學習的會議。

 瞭解服務單位(例如:醫院、中途宿舍、護理安老院、診所)的特定參與服 務程序、個別指引或指示(例如:防感染措施)。確定是否需要學生接受事前 培訓,例如防感染訓練,讓學生明白及配合相關的措施,例如:洗手、穿著 手套、保護袍或口罩。教師需要注意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最新資訊 (http://www.chp.gov.hk)。

 與服務單位確定活動安排細節(附件 3)。

活動中

 與相關職員緊密溝通,確保學生:

 有足夠機會及協助,把課堂知識融入於實地學習活動中。

 遵守機構管理規則,接受機構工作員之指導,並切實注意維護安全及對 服務使用者個人資料的保密

 儘量安排服務單位為學生提供簡介,從而讓學生更了解服務單位的目標、理 念、架構和職能、所需的資源和設施。

 鼓勵服務單位給予學生回饋,以助學生培養自我評估的能力。

 確保所有學生皆可以公平地參加實地學習活動,但服務單位亦有權基於保障 服務使用者利益而拒絕個別學生參加活動。

 若教師未能親自監察活動進行,確保機構特定的職員需負責整項活動的安排 及照顧學生的安全。

 如在校外場地進行實地學習活動,教師應與服務單位訂定惡劣天氣情況下的 應變措施,並讓所有相關人員、學生及其家長知悉有關安排。(詳細請參閱:

教育局網頁http://www.edb.gov.hk - 學校活動指引:主頁 > 學校行政及 管理 > 一般行政 > 有關活動 > 學校活動指引)

(22)

活動後

 邀請服務單位負責人對學生學習及活動設計給予回饋

檢討本年度安排。若有需要,為來年合作及改善作初步協議。

5. 資源管理 5.1 資源種類

教師可以運用校內、校外不同的資源來推行實地學習:

 校內資源

教師可與駐校社工緊密合作,商議安排個別活動,讓他們在推行實地學習活 動上給予支援。譬如,駐校社工可以教授學生基本溝通與表達關愛的技能。教師 也可藉著駐校社工及其相關機構的網絡獲得服務資訊及資助。

本科教師如何與駐校社工有效合作?

教師心得:

※ 社工可為教師及學生提供專業意見與幫助,包括教授學生與社會工作相 關的知識和技巧、協助教師對學生制定活動計劃作出回應等。

※ 社工亦可為教師作為與其他社工及機構的橋樑,提供服務資料讓教師更 有效地計劃實地活動。

※ 社工比教師更熟悉有那些機構可提供進行實地學習的機會。

※ 教師亦可請教社工如何預備與社會關懷相關之申請。

除教師外,有其他人力資源嗎?

教師心得:

※ 一些特別課題(如精神障礙),可以邀請機構到校提供講座。

※ 可與其他科目相關教師或駐校社工合作,為學生進行不同技巧的教 授。

※ 可邀請從前讀本科的學生分享。

(23)

23

 校外資源

學校可以安排學生以參加者的身份,參與機構已獲得撥款資助的項目。

例子(一):某社會服務機構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推行青少年精神健康活動。

學校甲的教師安排學生成為健康大使,協助該機構推行服務及活動,費用由機構 從撥款中支付。

例子(二):學校乙參加某醫院院牧部的定期探訪活動,並安排學生與醫院的 醫務人員到校推行健康推廣活動,作為醫院社區服務一部分,主要活動經費由醫 院支付。

教師也可以聯絡社會福利署轄下的青年事務組,查詢相關服務項目。

教師亦可考慮申請個別活動基金,或鼓勵學生撰寫計畫申請,以支持學生實 踐自己規劃的服務。例如:殘疾人士創新活動基金、飛躍社會服務領袖計劃、優 質教育基金、利駿行慈善基金社會服務資助計劃。

5.2. 發展校本資料庫

教師可以建立校本資料庫,紀錄服務單位可以提供的實地學習活動、合作情 況,以及改善建議,令課程能持續發展,亦方便未來計畫實地學習時作參考。

(24)

實地學習活動舉例

以下是其中一些學校提供的例子,旨在讓教師參考。教師可以按學校情況及需作出修訂。

1. 學習地點: 社會服務單位為本

服務單位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兒童及青 少年中心

課題: 人際健康關係 / 個人成長與發展 (兒童及青少年階段)

 相關概念的例子:溝通技巧、朋輩關係、自我概念、家長管教技巧、

人際關係、衝突處理

 中心環境:安全設

 服務對象的特色

 學習氣氛

 提供的服務

 中心內不同人員 的工作

※服務對象

 需要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探索相關概念的 問題

※專業人員

 工作環境

 職責

 介入目標、方法、

技巧

 工作需要的培訓 / 入職途徑

 工作困難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課餘托管服務

 遊戲小組

 功課輔導小組

可以旁聽觀察的活 動:

 家長管教工作坊

 兒童小組

 青少年小組

 家長小組

預防濫藥 中心

課題: 成癮

 相關概念的例子:成癮的原因、治療與預防「復吸」

 中心環境

 提供的服務

 員工關係

 中心內不同人員 的工作

※服務對象

 需要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家庭關係

 朋輩關係

 其他探索相關概 念的問題

※專業人員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防毒大使

 學校推廣活動

 撰寫康復者個人 故事

 防毒嘉年華

可以旁聽 / 觀察的 活動:

附件(1)

(25)

25

服務單位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 職責

 介入目標、方法、

技巧

 工作需要的培訓

 工作困難

 藥物講座

特殊兒童 教育中心

課題: 個人成長與發展 (兒童階段) / 弱勢社群

 相關概念的例子:公平、歧視、社會資源、兒童期學童的特徵、朋 輩關係、自我概念、家長管教技巧、照顧者的壓力

 中心環境: 安全措

 服務對象的特色

 學習氣氛

 提供的服務

 中心內不同人員 的工作

※服務對象:家長

 需要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家庭關係

 壓力來源

 壓力處理

 其他探索相關概 念的問題

※專業人員

 職責 / 分工

 介入目標、方法、

技巧

 工作需要的培訓

 工作困難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溝通遊戲

 運動

 鄰社互助計劃

可以旁聽 / 觀察的 活動:

 家長管教工作坊

長者中心 課題: 人生階段(晚年)、人口老化、社會福利制度、醫療制度

 相關概念的例子:長者的飲食習慣、健康知識、疾病預防、人際關 係、溝通技巧

 中心環境: 安全措

 服務對象的特色

 中心氣氛

 提供的服務

 中心內不同人員 的工作

※服務對象

 需要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健康知識

 生活模式

 其他探索相關概 念的問題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健康推廣活動

 探訪

 撰寫生命故事

 共融學習計劃 - 教授長者電腦知 識 / 運動

(26)

服務單位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專業人員

 職責 / 分工

 介入目標、方法、

技巧

 工作需要的培訓

 工作困難

 中醫養生推廣嘉 年華

 鄰社互助計劃

 獨居長者健康檢

 防跌活動

 長幼共融運動會

綜合家庭 服務中心

課題: 個人成長 (家庭角色)、家庭關係、家庭問題、社會福利制度

 相關概念的例子:人際關係、家庭關係、家人溝通、全人健康

 中心氣氛

 提供的服務

 中心內不同人員 的工作

※服務對象

 需要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身體、智能、情緒 及社會的健康狀

 家庭關係

 其他探索相關概 念的問題

※專業人員

 職責 / 分工

 介入目標、方法、

技巧

 工作需要的培訓

 工作困難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協助推行家庭活 動 – 例如:旅行

 社區問卷

 鄰社互助計劃

可以旁聽 / 觀察的 活動:

 家長管教工作坊

新移民服 中心

課題: 弱勢社群、關愛社區

 相關概念的例子:公平、歧視、文化差異、社會資源、自我概念、

脆弱社群、社區工作、社區支援網絡、關懷的不同方法、充權、全 人健康、社會福利制度

 中心環境及設施

 服務對象的特色

 中心氣氛

※服務對象

 困難

 需要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課餘托管服務

(27)

27

服務單位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 中心內不同人員 的工作

 使用服務感受

 身體、智能、情緒 及社會的健康狀

 其他探索相關概 念的問題

※專業人員

 職責 / 分工

 介入目標、方法、

技巧

 工作需要的培訓

 工作困難

可以旁聽 / 觀察的 活動:

 家長管教工作坊

 家居安全措施

扶貧組織 / 服務

課題:建設健康城市、貧窮

 相關概念的例子:貧窮、需要為本、資產為本、公平、歧視、文化 差異、社會資源、自我概念、脆弱社群、社區工作、社區支援網絡、

關懷的不同方法、充權、全人健康、社會福利制度

 中心環境及設施

 服務對象的特色

 中心氣氛

 提供的服務 -需要 為本、資產為本

 中心內不同人員 的工作

※服務對象

 困難

 需要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鄰社關係

 身體、智能、情緒 及社會的健康狀

 其他探索相關概 念的問題

※專業人員

 職責 / 分工

 介入目標、方法、

技巧

 工作需要的培訓

 工作困難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貧富宴

 無窮校園

 義工服務

 校內捐贈及轉送 服務

可以參加的學習的活 動:

 寮屋居民生活情

 探訪籠屋及板間 居民

 社區遊蹤活動

可以旁聽 / 觀察的 活動:

(28)

服務單位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 扶貧政策

※其他學生、教職員

 對貧窮的看法

 食物銀行

 社區協作計劃

(29)

29

2. 學習地點: 健康/ 醫療 服務單位為本

服務單位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健康中心 / 推廣社 區健康訊 (如醫管局 健康資訊 天地)

課題: 健康推廣、疾病預防

 相關概念的例子:全人健康、健康教育、健康推廣模式、個人及公共 衛生、健康習慣、各階段疾病預防、健康生活模式

 中心環境: 安全 措施

 服務對象的特色

 中心氣氛

 提供的服務,例 如:

防疫注射

外展工作

社區工作

 中心內不同人員 的工作

※服務對象

 需要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健康風險評估

 其他探索相關概念 的問題

※專業人員

 職責 / 分工

 宣傳及介入方法

 工作需要的培訓

 工作困難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健康推廣活動 - 健康教育展覽

 傳染病常識問答 比賽

可以旁聽 / 觀察的 活動:

 健康檢查活動

 健康講座

醫院 / 護理安老 院/ 日間 醫院

課題: 醫療護理制度

 相關概念的例子:三層醫療護理、急救技巧、預防疾病及感染防控、

醫院三級應變機制、院舍照顧、社區照顧、疾病與護理知識

 院舍環境

 院舍氣氛

 提供的服務,例 如:

分科

門診

藥房

三層醫療護

 服務對象的特色

 院舍內不同專業 人員的工作

 團隊氣氛

※病友及其家屬

 需要

 困難:如服藥後感覺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其他探索相關概念 的問題

※專業人員

 職責 / 分工

 工作需要的培訓

 工作困難

 管理人員的角色、技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健康推廣活動

 探訪

可以參加的學習的活 動:

 預防疾病感染講

 瞭解院友需要及 溝通技巧講座

(30)

服務單位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 風險評估 復康服務

如:

中途宿舍 (精神科)

課題: 醫療護理制度、精神健康、康復服務

 相關概念的例子:院舍照顧、社區照顧、康復服務、精神病的分類、

精神病人的需要、孤立、歧視、院舍化

 院舍環境

 院舍氣氛

 提供的服務

 服務對象的特

 院舍內不同專 業人員的工作

 團隊氣氛

 風險評估

※服務對象

 需要

 困難:如融入社區、適 應社區生活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其他探索相關概念的 問題

※病友家人

 非正規支援

 感受

 支援網絡

※專業人員

 工作環境

 介入方法、技巧

 培訓

 院舍制度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健康推廣活動

 探訪

 健康資訊展覽

可以參加的學習的活 動:

 康復者分享

 壓力處理工作坊

 保健工作坊

 正向心理學講座

病人自助 組織 (如肢體傷 殘、視 障、聽障 及語障)

課題: 關愛的社區

 相關概念的例子:脆弱社群、溝通技巧、社區工作、社區支援網絡、

關懷的不同方法、健康推廣模式、充權、照顧者的需要、全人健康、

醫療及社會福利制度

 中心環境及設

 服務對象的特

 病人之間關係

 中心氣氛

 提供的服務

 中心內不同人 員的工作

※病友

 需要

 困難:如藥物反應、費

 對服務的意見

 使用服務感受

 其他探索相關概念的 問題

※病友家人

可以參與協助的義工 服務:

 健康推廣活動

 鄰舍互助計劃

可以旁聽 / 觀察的 活動:

 家務及日常照顧 服務

(31)

31

服務單位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 感受

※專業人員

 工作環境

 介入方法、技巧

 培訓

 倡議工作

 組織技巧

程 – 例如:不 同保健方法的講

可以參加的學習的活 動:

 體驗傷殘人士生 活遊戲

 「無障礙都市大 搜尋」活動 3. 學習地點: 學校為本

對象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校內師生 職員

課題: 健康校園

 相關概念的例子:倡議、環境安全、全人健康、風險、風險評估、

風險管理、健康生活模式、人際關係、朋輩、疾病預防 風險評估

 學校環境:燈光、安 全措施等

 教職員工作情況

全人健康

 小食部食物提供

 運動 / 體育課

 校內師生職員的 午餐及早餐

※學生及教職員

 飲食習慣

 健康知識 - 吸毒 / 濫藥

 身體、智能、情緒 及社會的健康狀況

 疾病預防態度/ 健 康生活模式

 朋輩關係

※家長

 管教技巧 /輔導方

 溝通技巧

 校園遊蹤 -- 校外內安全 設施及風險 評估

 健康推廣活

 食物標籤設 計比賽

 健康飲食嘉 年華

 朋輩輔導計

 問卷調查:不 同人士對健 康看法

 防毒大使分 享會

 認識壓力工 作坊 / 「心 靈綠洲」心靈

(32)

對象 觀察 訪問 服務 / 活動 健康工作坊

 「健康飲食 在校園」運動

 校園健康飲 食指數搜集 及分析活動

(33)

33

合作舉辦實地學習活動函件例子

以下是學校提供的例子,旨在讓教師參考。教師可以按學校情況及需作出修訂。

(日期) (機構名稱) (職位) (機構地址)

執事先生/小姐(收件人姓名)

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實地學習安排事宜

多謝 貴機構給予本校選修健 康 管 理 與 社 會 關 懷 科 同 學 寶 貴 機會,

在 貴 機 構 進 行 實 地 學 習 活 動 , 以 下 為 透 過 電 話 聯 絡 所 確 定 之 活 動 安 排 詳 情 :

日期 / 期間 : 時間/ 時段 : 地點 : 學生人數 : 負責教師 :

提供實地學習活動種類 : 本人 隨函付上是次活動有關資料,給有關職員參考及存檔之用:

1. 參加者資料 (例如: 負責教師姓名 / 學生姓名) 2. 實地學習活動指引

3. 實地學習活動學生計劃書 (如有) 4.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校健 康 管 理 與 社 會 關 懷 科 負 責 教 師 xxx (實地學習活動負責及督 導教師)將 計 劃 在 活 動 開 始 前 與 貴 機 構 負 責 同 工 聯 絡,商 討 有 關 活 動 安 排 。 在 此 期 間 , 閣 下 如 對 本 活 動 有 任 何 查 詢,請 致 電 1234 5678 與 本 校 xxx 教 師 聯 絡 。

再 次 感 謝 貴機構提供的協助!

校長

(校長姓名) (學校蓋印)

附件(2)

(34)

實地學習活動安排

以下是學校提供的例子,旨在讓教師參考。教師可以按學校情況及需作出修訂。

項 目 內 容 1. 機構名稱:

2. 機構地址:

3. 機構電話:

4. 時 段: 20 年 月 日 至 20 年 月 日 5. 學生人數: 共 人 ( 男 女)

年級:

6. 機構提供的 學習活動

形式 人數 日期 時數

7. 機構負責人 姓名:

職位:

聯絡電話:

電郵:

8. 學校負責 教師

姓名:

職位:

聯絡電話:

電郵:

9. 其他細則: i) 進行實地學習活動期間,機構應指派特定的工作員,擔任 機構及學校雙方之聯繫人及安排實地學習活動事宜。

ii) 進行實地學習活動期間,若學校教師未能參與,機構特定 的工作員需負責整項活動的安排及照顧學生的安全。

iii) 學校學生利用機構所提供之場所進行實地學習,務必遵守 機構管理規則,接受機構工作員之指導,並切實注意維護 安全及對服務使用者個人資料的保密。

iv) 實地學習各事宜,均由機構及學校雙方共同擬訂,並需按 計劃進行。

v) 學生如表現不恰當,或無法完成教師與機構協議之工作安 排,機構應知會學校教師,進行磋商。

vi) 實地學習活動應與學生所學相關知識有關。

vii) 機構不得令學生從事危險、違法之活動,或非法利用學生

附件(3)

(35)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launched the!. EduVenture ® learning system, which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 

Wi-Fi Supported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Cloud-based Technology to Enhan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ccessing the Project : Survey123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