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理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地理科 "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地理科

彭佳偉、張麗花、

梁淳淳/臺中⼀中

2

4 6

戰地記者龍騰報導

109 學測社會科約有 66%的跨主題、跨冊及跨學科題目設計,顯見出「跨科整合」

已然成為主流。在地理科中,學生除了熟記文本內容外,也需要懂得靈活運用,以習 得的技能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例如咖啡店的開設選址。此外,圖表識讀必然也是重 點所在,此次以「空間感」為一大特色,例如判讀南投縣的地圖比例、樟腦的種植分 布區域等,來凸顯地理學中「空間」的重要性。

綜觀而言,此次試題比較中規中矩,時事題目設計的部分雖然少有,但仍須提點 學生平時要多關心生活周遭,並且活用知識,如此在面臨「生活化」的

考題時,也能迎刃而解!

109 年 1 月 31 日

掃瞄 QR code

可下載檔案

(2)
(3)
(4)

109 年學測,在全臺瀰漫著總統大選的氛圍裡圓滿落幕,延續著過去幾年內跨科命題與長文閱讀 的素養命題特徵,本次地理科試卷可由以下三點特徵觀之:

一、跨科整合題組成為顯學

本次地理科試題共包含10 個題組具備跨科命題的特徵,其中,以題組第 70~72 題最具代表性。

以比利時的語言區分布作為主軸,搭配國家發展的歷史事件與語言區對於今日政黨政治的影響脈絡,3 個小題分別為歷史、地理與公民,應為本次試題中跨科整合題組的典範。其以歷史淵源為命題的主軸 切入觀察,欲整個題組全對的難度頗高;其中,第71 題屬於地理科試題,命題方向與多年前國際地理 奧林匹亞競賽多媒體測驗(Multi-media Test)中,利用南美洲蓋亞那、蘇利南、法屬圭亞那兩個小國 及法國海外屬地殖民歷史淵源的線索,研判今日官方語言的特徵頗為類似,不過該年國際賽試題須具 備整合歷史與地理學科知識內涵的能力,才有可能正確作答,而今年此小題的答題關鍵僅需確認方位 與相對位置,答對率應較高。

二、地理學中的空間感成為試題的新亮點

本次試題中,運用地理學中的「空間感」作答是一個較出色的亮點。包括:第40 題讓學生以其日 常生活累積的空間感判釋南投縣的地圖比例尺;第66 題利用經緯度與等高線辨別臺灣早期樟腦產地分 布;第71 題判斷比利時的國土分布與其鄰國相對位置。其中,第 40 題屬於看似簡單的命題主軸,卻 不容易正確作答,因為臺灣本島南北狹長、東西狹窄,從富貴角至鵝鑾鼻的距離約390 公里,最寬之 處大致位於濁水溪口到秀姑巒溪口之間(約140 公里);再者,南投縣為臺灣本島唯一的內陸縣市,東 西寬度不及前述140 公里的 1/2,因此,圖上同樣長度的比例尺應以 20 公里較為適當。第 66 題必須 理解當時臺灣樟腦產地位於北部淺山地區的概念,而北部地區的經緯度以及北部地區 3,000 公尺海拔 高度以上山峰分布的相對位置,成為解題的關鍵,故難度甚高。此外,第71 題須以比利時與德國、荷

109 學測命題特色

(5)

三、地理時事仍為試題中的最佳綠葉

過去曾有許多教師認為,地理時事的入題多半作為前言或搭配長文檢測閱讀理解能力的工具,並 非作答的關鍵,故只要對於近幾年的時事新聞有印象即可,不需要太過於深入的研讀。的確,近幾年 的大考試題呈現著此種特徵,地理時事的角色,可以今年度試題中題組第60、61 題為例,以 2018 年 裏海水域的鄰近5 國為確保各國的政治、經濟利益而召開會議並簽署公約為題,問其所謂的「戰略地 位」與何者自然資源的爭奪密切相關。此題並不需要了解是哪5 國圍繞裏海(Caspian Sea)這個全球 最大內陸水體,以及2018 年 8 月 12 日 5 國在哈薩克簽署歷史性的《裏海法律地位公約》之內容,只 要能思索裏海周邊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便不太可能出錯。

不過,關於這個時事新聞的例子,如果將題組增加另一小題,並轉向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 於將裏海定義為「海」或是「湖泊」有何差異,則難度將大幅提高,因為若將裏海認定為「海」,則會 受到具約束性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保護,可限制各國如何利用海洋資源,且其範圍不侷限於「沿 岸」國家。承前所述,若此新增的小題充分運用公民科課程內涵在這個跨科題組中的命題理念,讓考 生探究當時為何會宣告裏海是一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水體,既不是「海」也不是「湖」(答案:

周邊的國家皆可以有尋求資源分配的權利與機會),則可明顯提高整個題組的難度,但也可能需要審慎 評估各個小題之間的搭配性,以避免缺乏試題鑑別度的疑慮。

本次學測地理科試題的命題,大致上中規中矩,並沒有特別讓人感到意外或突兀的試題,GIS(環 域分析)、地圖(比例尺、主題地圖)、地形(冰河地形、河流地形)、氣候(月均溫與月雨量散布圖之 判釋)、農牧業(酪農業集約度高)、中南美洲多元文化(大西洋三角貿易)等傳統常考的單元概念,

本次亦皆有出現。同時,相較於往年的社會科試題,成卷共計19 頁以及共計 16 個題組,數量上亦不 算特別多。不過,就命題趨勢來看,未來幾年內下列四種命題的特徵仍值得留意:

一、以地理時事中的歷史脈絡解構對於國家內部或國際間的政經局勢影響。

二、將歷史素材融合於地理知識內容的題幹,小題則分別包含了歷史、地理與公民科目。

三、在地化的地理空間概念,例如:臺灣縣市(甚至主要鄉鎮市)與河川流域輪廓等。

四、生活化的地理知識應用,例如:便利商店選址、百貨公司商品圈、村落小地名等。

此外,重大的國際事件或動盪,也可能單獨成為題組的題幹,並針對其中的幾個主要概念進行分 科的命題;2019 年 9 月持續至 2020 年 1 月中旬仍未有舒緩跡象的「澳洲大火」之極端自然災害事件,

以及109 年學測未出現在試題中的下列兩大時事焦點也都極可能在未來兩、三年的學測(或指考)入 題,包括:

一、 英國將於 2020 年 1 月 31 日正式脫歐,亦即進入法律層面的研議,讓原本的協議草案正式成 為「法律」,其歷史淵源與脫歐前後對於國際關係影響的差異性。

二、 美國總統川普過去三年多以來「美國優先」政策所造成的正、負面影響,以及當前美國退出 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之後,CPTPP(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發展現況與對應由中國主導的 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之間的國際權衡。

未來命題趨勢

(6)

(此份試卷解題係依據大學考試中心於109 年 1 月 18 日所公告之答案為主)

說明:第 32~72 題中,除第 55、56、58、60、64、69、70 為歷史題;第 50、53、65、68、72 為 公民題外(跨科題標示★),其餘皆計分。每題有 4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 選項,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2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 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題組第 46~47、48~49 題皆非地理題,故未收錄。)

32

中地理論

地理學中的區位理論,通常假設地表為均質,以直線距離劃設空間範圍,但在真實生活中,依規 劃的需求,範圍多以路徑距離為劃設的依據。依上所述,圖5 中有甲、乙、丙、丁四個分析結果,

若咖啡店開設的重要選址條件是「徒步300 公尺內有停車場」,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距離咖啡店候選 點徒步300 公尺內的範圍? (A)甲 (B)乙 (C)丙 (D)丁。

單選題(占 144 分)

(7)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1 第 5 章地理資訊系統、地理 2 第 9 章第三級產業活動(一):零售業區位 及其變遷

地理學測通單元2 地理技術(二)地理資料的獲取、地理資訊系統 解題觀念:中地理論

答 案:C

解 析:題意條件:「以路徑距離為劃設的依據、距離咖啡店候選點徒步300 公尺內」,甲丁選項部 分距離超過題目設定;乙選項為均質環境條件下等距的範圍;丙選項最符合題意。

33

河流地形

下列四個選項為一條河流中不同河段的橫剖面示意圖。氾濫平原最常出現在哪個橫剖面所代表的 河段?

(A) (B) (C) (D)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1 第 10 章河流地形與河流地形的利用 地理學測通單元4 地形(二)河流、海岸與冰河地形 解題觀念:河流地形與特徵

答 案:D

解 析:氾濫平原通常出現在河川下游(或老年期),河道較為寬廣、流域內地形相對高度較小且較 平緩,故選(D)。

34

現代工業區位

今日許多高科技電子產品的製造廠商採取先接訂單再製造的「即時生產模式」,避免大量庫存,同 時提高企業在研發與行銷上的投資,以追求產品功能或型態樣式的持續創新,藉助媒體與網路管 道的大量宣傳,推陳出新以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上述研發、製造與行銷策略的採用,與下列哪 項因素的關係最為密切? (A)海外低廉的勞力降低生產成本 (B)科技產業因群聚效益日趨聚集 (C)貿易自由化與區域整合的發展 (D)市場變動與產品生命週期縮短。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2 第 7 章第二級產業活動(二):製造業的區位要素與區位變遷 地理學測通單元9 第二級產業

解題觀念:影響現代工業區位的因素 答 案:D

(8)

解 析:新產品從開始上市到最終退出市場的過程,稱為「產品生命週期」。現代工業產品生命週期 變短,廠商以先接單再生產,方便彈性調配人力與設備,提高生產效率以因應市場求新的 需要,不斷推陳出新。

35

美國族群與分布

圖 6 為美國四個區域分區圖,表 3 為 2010 與 2018 年美國四區的人口統計表(表內數字為人口 數)。對應到美國近年來人口數量成長最多的區域,該區除歐裔外,其他主要族群最可能為下列 何者? (A)非裔、原住民 (B)亞裔、原住民 (C)非裔、拉丁裔 (D)亞裔、拉丁裔。

表 3 年分

分區 2010 2018 南 114,867,066 124,753,948 西 71,389,719 77,256,225 中西 66,974,749 68,308,744 東北 55,380,645 56,111,079 圖6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3 第 14 章北美洲(一)

地理學測通單元21 北美洲 解題觀念:美國族群組成與分布特色 答 案:C

解 析:統計表中顯示人口數量成長最多的是南部區域,因此除了歐裔以外,為主要的非裔及拉丁 裔移民所居。

36

中國的環境

圖7 為 1950 年代以來,中國北京某種天氣 現象每月平均日數分布圖。該天氣現象最可 能為下列何者?

(A)降雪 (B)豪雨 (C)焚風

(D)沙塵暴。 圖7

(9)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4 第 13 章中國大陸的環境 地理學測通單元29 中國的環境議題

解題觀念:中國不同季節的氣象災害 答 案:D

解 析:發生沙塵暴的條件:豐富的沙源、強風及不穩定的天氣系統,易發生於天氣系統較不穩定 的春季。選項中各天氣現象發生頻率較高的季節:降雪及焚風的發生以冬季為主,豪雨則 以夏季出現頻率最高。

37-38 為題組

◎ 「大健康產業」是基於維護與促進民眾健康而形成的產業,主要提供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 閒等商品、資訊及勞務服務,多在同時符合經濟發達、人數眾多,且人口結構趨向高齡化三項條件 的地區進行投資。請問:

37

人口轉型

該產業主要的投資地區,其人口發展最可能落在人口轉型模式中的哪個階段?

(A)低穩定階段 (B)高穩定階段 (C)早期擴張階段 (D)晚期擴張階段。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2 第 1 章人口成長與人口組成 地理學測通單元12 人口

解題觀念:人口轉型不同階段的人口結構特徵 答 案:A

解 析:大健康產業的條件:經濟發達、人數眾多且人口結構趨向高齡化。低穩定階段人口出生率 低,人口替代不足、老年人口比率高,對健康產業的需求最大。

38

亞洲

該產業在下列何地最具發展潛力? (A)西亞 (B)南亞 (C)東南亞 (D)東北亞。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3 第 2 章東北亞(一)

地理學測通單元16 亞洲(一)東北亞與東南亞 解題觀念:亞洲區域發展的差異

答 案:D

解 析:亞洲各區的發展差異大,東北亞的日本與韓國,經濟發展程度較高、人口眾多且人口老化 嚴重,因此最具發展健康產業的潛力。

(10)

39-40 為題組

◎ 圖 8 是臺灣本島以某個指標所繪製的主題地圖。請問:

39

臺灣的環境

該指標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河川流域 (B)都市影響圈 (C)土地使用分區 (D)原住民族傳統領域。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4 第 5 章臺灣的位置與環境特色 地理學測通單元24 臺灣的自然環境

解題觀念:臺灣環境分區特徵 答 案:A

解 析:圖8 符合臺灣南北狹長,河川短小且東西分流的特徵,特別是西部河流流域形狀具有東西 狹長的特徵。

圖8

(11)

40

臺灣的行政區

下列是四幅臺灣某縣級行政區域簡圖,從圖8 判斷,下列何者的比例尺標示正確?

(A) (B)

(C) (D)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1 第 2 章地圖概說、地理 4 第 5 章臺灣的位置與環境特色

地理學測通單元1 地理技術(一)地理學傳統、地理網線與地圖、單元 25 臺灣的人文環境 解題觀念:臺灣行政區與比例尺

答 案:B

解 析:臺灣南北總長394 公里,本島有 10 個縣級行政區,西部的行政區形狀多呈東西較寬(和西 部河流流域形狀一致),東部的行政區則南北狹長,依選項的圖來看,該行政區形狀較正且 東半部鄉鎮劃分面積大,可能位居山區,因此判斷為南投縣,面積約 4,106 平方公里。此 外,(C)、(D)的比例尺太小(C 選項邊長已 150 公里、D 選項邊長已 300 公里),(A)的比例 尺太大,行政區的東西寬僅大約15 公里,故選(B)。

(12)

41-42 為題組

◎ 歐洲許多高山擁有壯麗的山岳冰河景觀,往往成為熱門的登山健行景點。在進行登山健行活動之 前,最好事先瀏覽相關圖資。圖9 為歐洲某處山岳冰河的衛星影像圖,除了山脈陰影之外,淺白色 為冰雪堆積,圖10 為同一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兩圖中的甲、乙、丙、丁為四種冰河地形。請問:

圖9

圖10

(13)

41

冰河地形

圖9 位於圖面右側方框中的兩條深黑色曲線,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堆積的冰磧 (B)流動的冰水 (C)崩塌的落石 (D)磨蝕的槽溝。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1 第 12 章火山、岩溶、風成與冰河地形 地理學測通單元4 地形(二)河流、海岸與冰河地形 解題觀念:冰河地形特徵

答 案:A

解 析:冰河侵蝕產生的大量岩屑會隨冰河運動而向下游搬運,這些被搬運的岩屑稱為冰磧,冰磧 在冰河表層堆積,呈現和冰河槽一致的地形。

42

冰河地形

假若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在相對較短的地形演育期間內,圖中哪些區域可能會出現湖泊?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1 第 12 章火山、岩溶、風成與冰河地形 地理學測通單元4 地形(二)河流、海岸與冰河地形 解題觀念:冰河地形特徵

答 案:A

解 析:全球暖化冰河消融後,甲為冰河槽可能出現槽湖,乙處為冰斗可能出現冰斗湖。

(14)

43-45 為題組

◎ 圖 11 是世界某五個都市的分布圖。請問:

圖11

43

全球宗教分布

圖11 中哪兩個都市的居民,其主要宗教信仰最為類似?

(A)甲乙 (B)甲戊 (C)乙丁 (D)丙戊。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3 第 1 章世界的劃分 地理學測通單元15 世界總論、區域結盟 解題觀念:全球宗教的分布

答 案:D

解 析:甲地在東亞為佛教、道教盛行區;西非的乙地主要為伊斯蘭教信仰區;南美洲的丙地與南 歐的戊地主要都是天主教盛行區;丁地所在的北美洲則是基督教為主。

(15)

44

歐洲氣候

圖12 是某地的月均溫與月雨量的散布圖,該地最可能與圖 11 中哪個 都市位於同個氣候區內?

(A)甲 (B)乙 (C)丁 (D)戊。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1 第 7 章風系與氣候分類、地理 3 第 11 章歐洲(一)

地理學測通單元5 氣候、單元 19 歐洲 解題觀念:氣候圖判讀與氣候類型的空間分布 答 案:D

解 析:該氣候類型高溫的七、八月雨量偏少,九月~翌年四月為多雨期,總雨量約800mm,最接 近南歐的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45

地理位置

位於丁地的某跨國連鎖咖啡公司,其咖啡豆來自東非馬拉威,經由農場收成處理後,在東非最佳 深水港納卡拉裝船運往丁地。若航運路線要避開西風漂流,且又採取最短路徑,透過圖11 判斷,

該路線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大西洋巴拿馬運河 (B)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巴拿馬運河大西洋 (C)巴拿馬運河大西洋蘇伊士運河地中海 (D)巴拿馬運河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3 第 1 章世界的劃分 學測地理通單元15 世界總論、區域結盟 解題觀念: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及兩大洋分布位置 答 案:A

解 析:欲從東非走海運路線到美國西岸,並且想避過西風漂流,就先儘量走中低緯度地區,因為 西風主要盛行在緯度40~60 度地區。運送路線從東非海岸出發,往北經過紅海及蘇伊士運 河,航行地中海,往西進入大西洋,再經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最後沿著美國西岸北 上,即可抵達目的地。

圖12

(16)

50-51 為題組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於 2007 年出版《世界的另一種可能》一 書,書中提到:「全球化的隱憂是,它可能會創造擁有窮人的富國」,因為「即使在最先進的開 發國家……,貧者卻經常連自保都有問題」。請問:

50

依據題文的書中引文,下列何者最接近題文所指涉的全球化現象? (A)富裕國家的跨國公司過度 擴張,支配貧國經濟 (B)國內平均所得雖提升,但所得分配卻更加惡化 (C)經濟雖快速成長,

但環境資源同時遭嚴重破壞 (D)各國僅關注經濟成長,但卻忽略調和公私利益。

出 處:龍騰版公民與社會4 第 3 章全球化與地球村

【滿級分】公民與社會學測通單元四主題3 全球化與地球村 答 案:B

解 析:從「擁有窮人的富國」、「在最先進的開發國家,貧者連自保都有問題」可知該作者討論的 是全球化下的貧富差距,故選(B)。(A)選文沒有提到跨國企業;(C)選文沒有提到對環境資 源的破壞;(D)選文沒有提到公益與私益的調和。

51

HDI

表4 是甲、乙、丙、丁四個美洲國家的基本資料。依據表中資料判斷,上文所稱發生全球化現象 的國家,其發展程度最可能與下列哪個國家相同? (A)甲 (B)乙 (C)丙 (D)丁。

表4 資料(年度)

國家

都市化程度

(2019)

死亡率

(2018)

二級產業產值 占總GDP 比(2017)

HDI 指數

(2018)

甲 95.4% 9.4‰ 24.1% 0.808 乙 92.0% 7.5‰ 28.1% 0.830 丙 82.5% 8.2‰ 19.1% 0.920 丁 72.7% 5.8‰ 27.7% 0.667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3 第 1 章世界的劃分 學測地理通單元15 世界總論、區域結盟 解題觀念:人類發展程度指標HDI

答 案:C

(17)

52-53 為題組

◎ 據報載,根據紐西蘭科學家的研究,牛羊等家畜打嗝或放屁所釋放的甲烷會造成全球暖化問題。為 減緩甲烷排放量,該國科學家積極研發可以抑制家畜打嗝且對家畜無害的藥物或食物。請問:

52

商業性農牧業

下列示意圖包括游牧業、酪農業、放牧業、混合農業等四種生產方式。針對文中提到牲畜排放甲 烷的問題,若僅考慮單位面積的經營集約程度,下列何者帶來的暖化效應可能最大?

(A) (B)

(C) (D)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2 第 4 章第一級產業活動(二):市場指向農業與農業區位 學測地理通單元8 第一級產業

解題觀念:商業性農牧業 答 案:C

解 析:這四種商業性農牧業的單位面積的經營集約程度依序為:

(C)酪農業>(B)混合農業>(D)放牧業>(A)游牧業,故選(C)。

(18)

53

假若畜牧業者可以免費的方式取得該藥,並且成功地讓國內所有家畜解決打嗝的問題。從經濟學 的角度出發,家畜服用新藥對於畜牧業生產面的廠商成本線與社會成本線將造成何種影響?

(A)廠商成本線上移,接近社會成本線 (B)廠商成本線下移,接近社會成本線 (C)社會成本線下移,接近廠商成本線 (D)社會成本線上移,接近廠商成本線。

出 處:龍騰版公民與社會4 第 5 章外部效果

【滿級分】公民與社會學測通單元四主題5 外部效果 答 案:C

解 析:一方面,畜牧業者以免費的方式取得該藥,私人成本不變;另一方面,家畜打嗝的問題被 解決,釋放的甲烷減少,意謂著外部成本減少。又,社會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若 外部成本減少,社會成本線將下移,接近私人成本線,故選(C)。(A)(B)私人成本線並未移 動;(D)社會成本線移動方向相反,會下移。

54-55 為題組

◎ 出生在南投的詩人陳千武,在二次大戰期間曾以「志願兵」的身分參與戰事;這段經歷成爲他創作

〈信鴿〉一詩的靈感。此詩的最後一段寫道:

我回到了,祖國 我才想起

我底死,我忘記帶了回來

埋設在南洋島嶼的那唯一的我底死啊 我想總有一天

一定會像信鴿那樣

帶回一些南方的消息飛來 根據上述內容,請問:

(19)

54

熱帶雨林氣候

陳千武在參與戰爭時,最可能遭遇過下列哪種經歷?

(A)持續橫越高山相間的縱谷,勇渡河水,無懼奔流入海的長河 (B)無畏不斷吹襲而來的黃沙,頂風前行,不管是綠洲還是蜃樓 (C)緊盯草原深處的覓食獅群,匍匐前進,緊握槍枝並眼觀四方 (D)穿越一片茂密的熱帶雨林,披荊斬棘,開闢出一條林間小徑。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1 第 7 章風系與氣候分類 學測地理通單元5 氣候

解題觀念:熱帶雨林氣候 答 案:D

解 析:〈信鴿〉詩句中提到南洋群島,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陳千武在南洋群島參與戰爭所遭遇的 應屬(D)所述之熱帶雨林環境情境。

55

關於當時臺籍「志願兵」的討論,下列何者正確?

(A)在志願兵實施以前,臺灣人即有服兵役的義務 (B)志願兵是皇民化運動中,戰爭動員的一種方式 (C)志願兵沒有條件限制,只要願意為國犧牲即可 (D)考量地緣及民族因素,志願兵大多被派往華北。

出 處:康熹版歷史1,第 8 章第 2 節戰爭體制下的臺灣人

UP UP 歷史學測總複習講義單元 3 日本統治時期 1895~1945 答 案:B

解 析:1937 年起,總督府在臺實施皇民化運動,為戰爭進行準備。1942 年,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 制度,約有42 萬多人申請約 1000 個名額的志願兵。1943 年,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

(A)志願兵制度實施以前,臺灣人只能當軍伕,在戰場上從事雜役的工作,直到 1945 年初,

總督府實施徵兵制,臺灣人才開始服兵役;(C)條件限制嚴格,只有少數人能擔任志願兵;

(D)志願兵大多前往南洋作戰。

(20)

56-57 為題組

◎ 某一時期起,商人從外地運來棉花,農家女子在家將棉花紡成棉紗,再織成棉布。農民家庭男耕女 織的運作模式日漸明顯,而商人定期收集棉布,運往城鎮染色、整平,即可上市販售。請問:

56

題文中這種生產形態,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戰國時期,男耕女織成為編戶齊民的主要生產形態 (B)魏晉時期,以布帛為貨幣,故紡織成為重要的產業 (C)宋代,為追求北方邊境和平,需不斷提供遼夏布帛 (D)明代,商業發達,產銷棉布為主的專業化市鎮興起。

出 處:康熹版歷史2,第 8 章第 2 節工商業與貨幣經濟的發展 UP UP 歷史學測總複習講義單元 7 宋、元、明與盛清 答 案:D

解 析:根據題幹可知,該地區為男耕女織的生活型態,有專門的商人從外地輸入棉花,女子將棉 花紡成棉紗,織成棉布後,交由商人運到外地販售,可見已有專業市鎮及全國性的運輸網 絡出現,應為明代中葉後出現的商業活動現象。

57

空間分工

題文中經濟活動的運作,最符合下列哪個概念?

(A)空間分工 (B)垂直整合 (C)人力資本累積 (D)城鄉供需互補。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2 第 6 章第二級產業活動(一):工業發展與工業特徵 學測地理通單元9 第二級產業

解題觀念:空間分工 答 案:A

解 析:商人將棉花原料送到製造階段的人力設備所在之鄉鎮製作成棉布,再運送到城鎮進行下一 階段的染整加工,再進行販售,此為工業活動依據產品製程分階段進行的空間分工。

(21)

58-59 為題組

◎ 某一時期,一艘駛向中國的外國船隻在冬天航行時,遇上暴風,漂流至中國東南沿海某地,船中乘 客獲救,送往官府途中,險被民眾毆殺。這位乘客懂漢字,在與中國官員筆談後,得知該地長期以 來受到外國海盜侵擾,村民誤認他是海盜,所以群情激憤。這個區域除了經常有外國海盜騷擾外,

且因環境條件不佳,謀生不易,導致人口常往海外移出。請問:

58

題文中的這位乘客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日本派到長安的遣唐使者 (B)元代到泉州的阿拉伯商人 (C)明代到中國遊歷的朝鮮士人 (D)清初到北京考試的越南士人。

出 處:康熹版歷史2,第 8 章第 3 節海上交通與貿易

UP UP 歷史學測總複習講義單元 7 宋、元、明與盛清 答 案:C

解 析:由題幹可知,這位外國人可用筆談與中國官員溝通,應為漢字文化圈內的居民,故先排除 (B)阿拉伯商人。另外,由中國東南沿海常受到外國海盜侵擾,可知應為明代以後的倭寇為 禍,故應選(C)。(D)冬季吹東北季風,故越南士人不可能搭船北上。

59

中國東南特色

當地人口常往海外移出,最可能與其具有下列哪項環境特色有關?

(A)位處缺水區,環境負載力不足 (B)山多平原少,農業生產力較低 (C)多峽灣海岸,外來船隻易停泊 (D)針葉林廣布,造船材料較豐富。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4 第 9 章中國大陸的區域劃分 學測地理通單元27 中國的地理環境特色 解題觀念:中國東南沿海的地理環境與人口特色 答 案:B

解 析:此東南沿海地區是中國浙江福建地區,此區山多平原少,加上人口眾多,農產不足以支撐 人口所需,因此移出人口多,故選(B)。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屬水資源充沛的暖濕副熱帶季 風氣候,沿海為谷灣海岸,平原、丘陵多常綠闊葉林分布。

(22)

60-61 為題組

◎ 地圖幫助人們以空間的方式來理解世界中的事物、概念、情況、過程或事件。圖 13 為一幅繪製於 某時期的世界地圖,蘊含著當時人對世界的觀察與理解。圖面正中間的區域,一直是東西文化交流 頻繁之地,在現代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2018 年甲處水域的鄰近各國召開會議並簽署公約,以 確保各國的政治、經濟利益。請問:

圖13

60

根據圖13 中出現的陸塊及其形狀、大小、方位等,推論這幅世界地圖最可能繪製於何時?

(A)八世紀,阿拉伯帝國從北非進入伊比利半島後 (B)十一世紀,羅馬天主教廷發動十字軍運動之時 (C)十六世紀,哥倫布最後一次探訪美洲新大陸後 (D)十九世紀,歐洲的列強協議瓜分非洲大陸之時。

出 處:康熹版歷史3,第 11 章第 2 節海外探險與新舊大陸的接觸 UP UP 歷史學測總複習講義單元 12 近代世界的轉變 答 案:C

解 析:此地圖上已有美洲出現,但僅呈現美洲新大陸的東半部;亞洲部分除了南亞的印度、南洋 群島的資訊較清楚外,東亞海域的資訊與現代地圖相差甚遠。哥倫布於1492~1502 年間橫 渡大西洋,到達中美洲、南美洲北部沿岸;而麥哲倫於1520 年前後,沿著南美洲南下、越 過太平洋,最後到達菲律賓。顯見此一地圖,最可能是哥倫布最後一次航行後的地圖。

(23)

61

⻄亞

題文提及的甲處戰略地位,最可能指的是下列何者?

(A)歐盟政治軍事勢力向東擴張的跳板 (B)控制俄羅斯出入地中海的航道扼塞 (C)北美西岸與亞洲大圓航線必經之處 (D)當地蘊藏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3 第 9 章西亞(二)

學測地理通單元17 亞洲(二)南亞與西亞 解題觀念:裏海地理位置與資源

答 案:D

解 析:甲處是裏海,所謂具重要的戰略地位是指其水體周邊蘊藏了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

62-63 為題組

◎ 十五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在大西洋東部海域馬德拉群島開始種植甘蔗;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殖民 巴西以後,又在當地發展蔗糖產業。由於蔗糖屬於勞力密集產業,於是引進大量外來勞工。請問:

62

三角貿易

這些外來勞工主要為下列何者?

(A)非洲黑人 (B)華工 (C)歐洲罪犯 (D)北美印第安人。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4 第 3 章中南美洲(一)

學測地理通單元23 中南美洲 解題觀念:三角貿易、巴西黑人移民 答 案:A

解 析:葡萄牙為了在巴西發展蔗糖產業,從非洲地區引進眾多黑人為奴工。

(24)

63

巴⻄氣候

題文中的葡萄牙人選擇發展蔗糖產業之區位考量,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產地鄰近美國,加上蔗糖不耐久放,故蔗糖需快速運到市場 (B)母國地處溫帶,國內並不適合種蔗,故尋找熱帶殖民地種蔗 (C)產地水力充沛,地勢高低落差明顯,故可提供製糖電力資源 (D)母國人力不足,多投入馬鈴薯生產,故需要到海外招工種蔗。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4 第 3 章中南美洲(一)

學測地理通單元23 中南美洲 解題觀念:巴西的氣候

答 案:B

解 析:蔗糖產業需要濕熱氣候與龐大人力,而歐洲母國無法提供此兩項條件,故在殖民地區氣候 暖濕適合發展之處,引進人口大力發展。

64-66 為題組

◎ 十九世紀前期,張三從寧波來艋舺採購樟腦,計畫運回浙江、上海銷售,同時也運來綢緞、布帛等 貨品來臺銷售。請問:

64

張三最可能委託下列哪個組織運送這批貨物?

(A)東印度公司 (B)北郊

(C)怡和洋行 (D)三井會社。

出 處:康熹版歷史1,第 3 章第 2 節農耕與商業發展

UP UP 歷史學測總複習講義單元 2 清代臺灣 1684~1895 答 案:B

解 析:十九世紀前期,臺灣尚未開港通商,故兩岸之間為郊商貿易,且張三欲前往貿易的地區為 寧波、浙江、上海,皆位於福州以北,為北郊的貿易範圍。

(25)

65

張三的貿易行為,對上述地區的樟腦市場與布帛市場有何影響?

(A)臺灣布帛市場的消費者剩餘上升,生產者剩餘上升 (B)臺灣布帛市場的消費者剩餘下降,生產者剩餘上升 (C)上海樟腦市場的消費者剩餘上升,生產者剩餘下降 (D)上海樟腦市場的消費者剩餘下降,生產者剩餘下降。

出 處:龍騰版公民與社會4 第 3 章全球化與地球村

【滿級分】公民與社會學測通單元四主題3 全球化與地球村 答 案:C

解 析:從選文可知,上海進口樟腦,而臺灣進口布帛。(A)(B)臺灣布帛市場的消費者透過進口,

購買物美價廉的布帛,因此消費者剩餘上升,而生產者面對進口商品的競爭以及布帛價格 的下降,會使生產者剩餘下降;(C)(D)同理,上海樟腦市場的消費者剩餘上升,生產者剩 餘下降,故選(C)。

66

等高線及經緯度

學生欲了解當時樟腦生產的事蹟,規劃實察點位。若考量最近鄰原則,下列四張臺灣樟樹砍伐分 布圖(灰底為樟樹砍伐區域)中,何者最可能包含了當時製腦樟樹的砍伐地點?

(A) (B)

(C) (D)

(26)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1 第 3 章地圖的種類與判讀

學測地理通單元1 地理技術(一)地理學傳統,地理網線與地圖 解題觀念:等高線地形判讀

答 案:C

解 析:十九世紀前期屬於清領時期,臺灣當時製腦的樟樹開發地區主要在北部區域的桃竹丘陵中 低海拔地區,經歷日治時期漸次往南發展。因此先排除緯度在北回歸線以南的(A)、(D);

(B)位在中部山區且砍伐範圍海拔偏高;(C)經緯度位在桃竹丘陵地帶中海拔地區,故選(C)。

67-69 為題組

◎ 資料一:屏東種植紅豆的農民,過去為避免鳥害造成農損,會利用毒餌造成小型鳥類死亡,進而導 致撿食的老鷹跟著中毒。近來因維護生態環境,農夫改變耕作方式,在播種期不毒鳥、採收時不用 落葉劑,以新創農業的方式建立「老鷹紅豆」品牌以及產銷履歷。雖然生產紅豆的成本上升,但有 效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使市場銷售價格與數量都大幅提升。老鷹紅豆的契作地區主要在屏東 東港和萬丹一帶。

資料二:萬丹聚落形成於明末,曾在清代民變中扮演重要角色,朱一貴事件時,粵籍義民即在「萬 丹社」的上帝廟誓師起義。「社」在清代一般是指「熟番」村落,但並非自古如此。例如,鄭氏時 期,主政者推行屯田,就曾用「社」作為屯墾村落之名;當時的軍備圖則分別以「番社」和「民社」

來標示「番」、「漢」聚落。在清朝治臺初期的地圖中,即有「後勁社」、「左營社」等和「熟番」無 關的村落名,「萬丹社」也是如此。

根據上述兩則資料,請問:

67

第⼀級產業

題文中的新創農業型態,較適合以下列哪兩個概念說明? 甲、生態農業 乙、粗放農業 丙、

休閒農業 丁、精緻農業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2 第 5 章第一級產業活動(三):農業發展與環境問題 學測地理通單元8 第一級產業

解題觀念:生態農業、精緻農業 答 案:B

解 析:題文中提到:「因維護生態環境,農夫改變耕作方式,在播種期不毒鳥、採收時不用落葉劑」

此舉為實施生態農業(甲)。而「建立『老鷹紅豆』品牌以及產銷履歷」此舉為以提升產品 的品質與價值的精緻農業措施(丁),進而有效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使市場銷售價格 與數量都大幅提升。故選(B)。

(27)

68

根據題文,以下何者最可以表現屏東紅豆由傳統產銷方式到新創品牌後,其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變 動情形?

(A)供給線上移,需求線上移,且前者移動幅度大於後者 (B)供給線上移,需求線上移,且後者移動幅度大於前者 (C)供給線上移,需求線下移,且後者移動幅度大於前者 (D)供給線下移,需求線上移,且前者移動幅度大於後者。

出 處:龍騰版公民與社會4 第 2 章市場機能

【滿級分】公民與社會學測通單元四主題2 市場機能 答 案:B

解 析:從資料一「生產紅豆的成本上升」可知供給線上移,而「有效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評價」

可知需求線亦上移。「市場銷售價格與數量都大幅提升」可知需求增加的幅度大於供給減少 的幅度,故選(B)。(A)前者移動幅度小於後者;(C)需求線上移;(D)供給線上移,且前者移 動幅度小於後者。

69

我們一般認為「社」是指「熟番」村落,但萬丹「社」的出現,顯然提供了另一種看法。就題文來 看,萬丹社的例子最適合從下列哪一歷史脈絡來解讀?

(A)粵民開發與熟番地權的關係 (B)義民形象被塑造的演變過程 (C)鄭氏在當地開發的歷史痕跡 (D)民間信仰與地名命名之關聯。

出 處:康熹版歷史1,第 2 章第 2 節鄭氏統治時期 UP UP 歷史學測總複習講義單元 1 早期臺灣 答 案:C

解 析:由題幹可知,在清朝治臺初期即出現與「熟番」無關的村落名,如萬丹社;故從歷史發展 的脈絡來看,應與鄭氏時期在屏東地區的軍屯有關。(A)由資料二可知萬丹「社」與熟番無 關;(B)義民信仰要到清朝乾隆年間朱一貴事件後才逐漸形成;(C)從資料二可知,「後勁 社」、「左營社」的地名出現,與鄭氏的軍屯有關;(D)由資料二可知,與民間信仰無關。

(28)

70-72 為題組

◎ 比利時是由多語言族群組成的聯邦體制國家,包括法 語、荷語和德語等語言族群,其分布區域主要與鄰國居 民通用的語言有關,圖14 為該國的語言分區圖。這三 種語言分布彼此明顯區隔,並成為該國自治行政區劃分 的重要依據之一。比利時之所以成為多語言族群的國 家,與其特殊的歷史發展關係密切。比利時原與荷蘭及 盧森堡組成所謂的低地國,但經過十六、十七世紀的連 年戰爭,其中的十七個省分分裂,最後形成比利時以及 荷蘭兩個國家。由於族群和語言因素,現今比利時沒有 任何一個政黨可以橫跨不同語言區而獲得全國性的支 持,甚至在2010 年國會大選之後,比利時各政黨的組 閣談判長達541 天,最後才順利組織政府,成為全球在 和平時代裡無政府時期最長的國家。請問:

70

依據題文資訊,低地國十七個省分分裂後,促成某些省分成立荷蘭共和國的戰爭最可能是下列何 者?

(A)三十年戰爭 (B)英法七年戰爭 (C)拿破崙戰爭 (D)普法戰爭。

出 處:康熹版歷史3,第 10 章第 3 節宗教改革

UP UP 歷史學測總複習講義單元 12 近代世界的轉變 答 案:A

解 析:荷蘭獨立戰爭為 1568~1648 年之間,在最後的三十年,與三十年宗教戰爭(1618~1648 年)是重疊的。三十年戰爭結束後,西班牙正式承認尼德蘭七省聯邦共和國獨立,成為荷 蘭共和國。

圖14

(29)

71

歐洲語言

圖14 的甲、乙、丙最可能分別為下列哪種語言的分布區?

(A)法語、德語、荷語 (B)法語、荷語、德語 (C)荷語、德語、法語 (D)荷語、法語、德語。

出 處:龍騰版高中地理3 第 11 章歐洲(一)

學測地理通單元19 歐洲

解題觀念:比利時的地理位置與鄰國、比利時的語言族群地理分布 答 案:D

解 析:可以透過比利時與鄰國的相對地理位置關係加以判別。比利時北邊鄰接荷蘭,南邊鄰接法 國,東邊鄰接盧森堡及德國。因此比利時北邊語言分布以荷語為主,南邊以法語為主,東 邊則是德語分布區,故選(D)。

比利時因處於歐洲日耳曼語族與拉丁語族的分界線上,其中説荷蘭語的主要集中於比利時 北部的佛萊明大區,説法語的則主要位於南部瓦隆大區和布魯塞爾首都大區。其共同體劃 分是以人口的母語來分為3 區:荷語共同體(或佛萊明大共同體)、法語共同體和德語共同 體。

(30)

72

依據題文資訊判斷比利時近二十年的政黨和政府體制,下列推論何者最適當?

(A)其政黨體制為多黨制,且無任何政黨在國會席次過半 (B)其政黨體制為一大黨多小黨制,但該大黨席次未過半 (C)其政府體制為由國家元首和內閣共享行政權的混合制 (D)其政府體制為國家元首同時為最高行政首長的總統制。

出 處:龍騰版公民與社會2 第 3 章政府的體制、公民與社會 2 第 5 章政治意志的形成

【滿級分】公民與社會學測通單元二主題3 政府的體制、單元二主題 5 政治意志的形成 答 案:A

解 析:(A)(B)從「現今比利時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可以橫跨不同語言區而獲得全國性的支持」可推 論該國政黨體制為多黨制,且無任何政黨在國會席次過半,故選(A);(C)(D)從「2010 年國 會大選之後,比利時各政黨的組閣談判長達541 天」可知比利時為內閣制,而混合制與總 統制的內閣皆由元首任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 第一講的開始, 我們就明確地指出: 線性代數是研究線性空間, 即向量空間、 模和其上 的線性變換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的數學學科。 這一講中,

由於澳門地理面積較小,地理空間上的承載力反應比較敏感。這裡所說的地理空間承載力

公司的樞紐和澳洲航空的第二樞紐,其中後者利用新加坡作為中途站來營運歐澳兩地的袋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

4 月 10 日晚間 9 點 7 分,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的影像成功被人類解析出來,是

此計劃主要包含一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展覽,再附以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包

在生活中體證禪、領悟禪的真諦,這是「禪與生活一體」的第

研習影響工業區位的各種因素是地理科的一個重要課題。本主題旨在以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