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四十年來出土文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以戰國楚系簡帛文字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灣四十年來出土文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以戰國楚系簡帛文字為中心"

Copied!
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四十年來出土文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以戰國楚系簡帛文字為中心

季 旭 昇

*

摘 要

王國維曾論及「二重證據法」於當代學術的重要,可惜的是,由於甲 骨材料內容的侷限,能提供的學術文化素材也較窄。相對地,楚地出土的簡 帛,內容豐富,與傳世典籍的關係密切,對學術文化的研究價值自然較高。

從1978 年曾侯乙墓出土有字簡 240 枚開始,戰國文字研究的熱潮便逐漸展 開。1981 年漢學中心成立,適時地為此一研究熱潮提供了莫大的方便。本 文主要從此時開始介紹,其後有包山楚簡、郭店楚簡、上博楚竹書、清華竹 簡、安大竹簡陸續出土,內容包括了儒道、法律、歷史、兵書、辭賦、音 樂… …等上百種先秦古籍,尤其上博簡 34 個《周易》的卦爻辭、清華簡中 的真「古文尚書」、安大簡57 篇《詩經》原文… …在在震撼了全世界的漢 學研究家。本文依循材料出土的先後,詳細地介紹臺灣學者對出土戰國楚簡 的研究成果,共計論文近800 篇,作者 96 人,質量俱優,可謂漪歟盛哉,

粲然大觀。這四十年來的戰國文字研究成果,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漢學研究 中心的驕傲!

 關鍵詞﹕戰國楚簡研究、包山楚簡、郭店楚墓竹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 楚竹書、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

*季旭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教授。臺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曾 任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玄奘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及院長、中原 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所教授,現任河南鄭州 大學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字學、出土文獻學、古代漢語和《詩經》等。

43

(2)

著有《說文新證》、《詩經古義新證》、《群經總義著述考》、《常用漢字》、《上海博 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讀本》(第一~四、九冊)等書。

季教授曾參加漢學研究中心主辦「第三次兩岸古籍整理學術研討會」發表論 文,並有大作刊登於《漢學研究》和《漢學研究通訊》等刊物。

一、前 言

自1949 年政府播遷至臺以來,政局穩定,經濟教育蓬勃發展,各項學術 進步,成績可觀。1981 年漢學研究中心成立,那時我正唸碩士班二年級,漢 學中心是我經常要造訪的地方,每入寶山,必然滿載而歸。今天受命寫四十 年來的出土文獻研究,自是深有所感,四十年來點滴於心的感謝,一下子全 部湧現,相信這也是每一位受惠於漢學中心的研究者的共同感受。

回顧出土文獻研究,最精彩的時段,也差不多就是開始於四十年前。隨 著戰國楚簡的不斷出土,與傳世典籍及歷史文化的關係越來越深,引起學界 的驚艷盛歎,紛紛投入相關的研究。四十年來,學者如林,著作似海,但限 於篇幅,很多著作只能存目留名,無法詳列深述。至於論文篇目及作者已盡 力搜羅,仍難免掛一漏萬,尚祈宥諒。

王國維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見之學問〉1 主張古來新學問起,大 都由於新發見,接著細數當時的五大新發現材料。王國維於1927 年去世,來 不及看到晚近大量出土的戰國楚系簡帛材料,否則他所列的五大新材料中一 定會再加上第六項:出土戰國楚系簡帛材料。因為這些材料的學術價值實在 太驚人了!

由於近代考古學的快速發展,以及政經大環境的穩定,戰國楚系簡帛在 最近五十餘年大量出土,晚近的幾批楚簡又包含了大量的先秦典籍。春秋戰 國時代是中華文明性格最重要的形塑期,秦始皇焚書坑儒,漢代雖然努力蒐 集,但成果畢竟有限,且傳抄訛誤在所難免。戰國楚系簡帛的出土,使得先 秦典籍得到大量的校訂與補充;而晚近出土幾批重要的戰國楚系簡帛材料,

1  這是 1925 年 7 月王國維在清華大學所作的一次講演內容,文字稿發表在《清華週刊》,

收入趙萬里輯,《靜庵文集續編》、又《女師大學術季刊》所收者為方壯猷記錄加注。

(3)

經由全文正確釋讀後,學者可據以闡述發揮,再現先秦文明的不少光華。

回顧臺灣的出土戰國楚系簡帛材料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一、蒙昧階段:1942-1964 年。本期的材料主要是楚帛書,研究者不多。

後來有五里牌簡、仰天湖簡、楊家灣簡等,但都乏人問津。

二、草創階段:1965-1985 年。1965 年望山楚簡出土,屬卜筮祭禱簡與 遣冊。此後出土楚系簡帛文字材料,包括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竹簡,內容都是 遣冊與卜筮祭禱簡,研究者不多。

三、發展階段:1986-1992 年。1986 年包山楚簡出土,內容屬於卜筮祭 禱、司法文書、遣冊。其中司法文書是目前首見最早的法律記錄。1987 年慈 利楚簡出土,內容可能與《國語》、《戰國策》、《越絕書》有關。惜資料未全 部公佈。

四、成長階段:1993-2010 年。1993 年郭店楚簡出土,內容包含大量儒 道典籍,可以與傳世典籍對勘,引起學界的高度重視。1994 年河南新蔡葛陵 村平夜君楚墓出土竹簡,內容多為卜筮祭禱及遣冊。

五、繁榮階段:1994 年上海博物館從香港獲得戰國楚簡,內容包括近百 種先秦古籍。由於與傳世文獻對讀的便利,文字辨識容易,相關研究開始進 入繁榮階段。

六、壯大階段:2011 年以降。2008 年由清華校友捐贈給清華一批竹簡,

內容多屬經、史類。尤其珍貴的是其中有真正的《古文尚書》,可以證明後世 流傳的偽《古文尚書》確實是偽書。此時戰國楚文字辨識已臻成熟,因此學 術研究漸漸趨向經史深度探究。2011 年 1 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

出版,之後幾乎以一年一冊的速度出版,學界既喜且驚,應接不暇。2019 年9 月《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出版,內容為《詩經.國風》中的 57 篇,這是第一手的先秦詩經,其重要不言可喻。2

以上六階段中的前二階段,由於材料貧乏,內容單調,研究者少,本文 只能略為提及。第三階段以後,材料豐富,成果驚人,是本文的重點。

1949 年以來,臺灣所能見到的楚系簡帛材料只有楚帛書,早期研究者 有陳槃、董作賓、嚴一萍、金祥恆,成果較為有限。其後許學仁、周鳳五、

2  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9。

(4)

鄭禮勲、高莉芬、王窈姿、黃儒宣、陳忠信等相續投入,漸有較深入的研 究;陳茂仁碩論「楚帛書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陳嘉凌博論「《楚帛書》

文字析議」(臺師大國文所)是比較全面的作品。望山楚簡,最重要的著作 是2004 年袁國華與張光裕合著的文字編《望山楚簡校錄》(新北:藝文印書 館)。許學仁有〈江陵望山楚墓竹簡研究文獻要目〉。3曾侯乙墓竹簡,有:謝 映蘋碩論「曾侯乙墓鏡銘與竹簡文字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莊淑慧碩論

「曾侯乙墓出土竹簡考」(臺師大國文所);袁國華與張光裕、黃錫全、滕壬 生合編《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藝文印書館,1997), 許學仁編〈曾侯乙簡 簡牘參考論著目錄〉4均便利參用。九店楚簡,內容與農作物、數術有關。周 鳳五〈九店楚簡《告武夷》研究〉5較有創見、黃儒宣碩論「九店楚簡研究」

(臺師大國文所)全面探討、林清源〈九店56 號楚墓第 1-3 號簡考釋〉6考釋 深入。許學仁有〈江陵九店56 號墓及 621 號墓楚簡研究文獻要目〉。7

以上二階段的材料多屬遣冊及祭禱,雖有一定意義,但實用性較有限。

二、戰國楚系簡帛文字研究發展階段

1986-1987 年湖北荊門包山 2 號墓出土有字竹簡 278 枚,總字數 12472 字,時代屬戰國中期晚段,內容可分為卜筮祭禱簡、司法文書、遣冊三類。8 由於簡況較好,字數眾多,司法用語有很強的保守性,其敘述有很嚴密的 邏輯性,文義比較可以推知,因此字詞句的考釋比之前的楚系材料有利。

1992 年袁國華與張光裕合編《包山楚簡文字編》(藝文印書館),其後袁國 華陸續發表論文多篇,1995 年撰成博士論文「包山楚簡研究」(香港中文大

3  許學仁,〈江陵望山楚墓竹簡研究文獻要目〉,簡帛研究網(此網已停止運作)。

4  未發表,私下供學界使用。

5  周鳳五, 〈九店楚簡告武夷研究〉,第一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 院,2000.11。後詳細補充為〈九店楚簡〈告武夷〉重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72.4 (2001.12): 941-959。

6  林清源,〈九店 56 號楚墓第 1–3 號簡考釋〉,《出土材料與新視野: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 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 573-598。

7  許學仁,〈江陵九店 56 號墓及 621 號墓楚簡研究文獻要目〉,簡帛研究網,2006.8.6。

8  參湖北省荆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5)

學中國語言及文學學部),主論有:名籍編制考、「受 」意義考、器物形制 考等,創獲甚多;其後又撰述包山簡的疾病、經濟、法律等方面的論文,是 研究《包山楚簡》成果最豐富的學者。

1992 年 11 月周鳳五撰〈《 睪命案文書》箋釋—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研 究之一〉,考知簡文所載乃場賈、競不害等四人共同殺害 睪一案的訴訟始 末;9〈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除釋讀文義外,還談到楚國的戶籍 制度。10又系列指導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三篇:黃人二「戰國包山卜筮祝禱簡 研究」、巫雪如「包山楚簡姓氏研究」、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周氏考 釋論述豐富,眼界開闊,能擴大包山楚簡研究層面。林素清撰〈從包山楚簡 紀年材料論楚曆〉,指出戰國時楚曆有兩套,官方行以亥月為歲首之周曆,

民間行建寅之夏曆;11〈探討包山楚簡在文字學上的幾個課題〉,指出楚國連 官方文書都允許眾多異體並存,但異體中也有相當嚴謹的規律,手寫體則具 有隸化傾向,並歸納出一些楚文字的特色。12許學仁發表〈包山楚簡所見之 楚先公先王考〉,討論了:老僮與祝融、鬻熊、熊繹、武王熊通,把包山楚簡 的研究向歷史深化;13又持續編輯「包山楚簡論著目錄」。另外,王仲翊、謝 榮恩、詹今慧、游逸飛也都有相關研究。14

1987 年慈利楚簡出土,內容可能與《國語》、《戰國策》、《越絕書》有

9  周鳳五,〈《 睪命案文書》箋釋—包山楚簡司法文書研究之一〉,《文史哲學報》41 (1994.6): 1-18。

10  周鳳五,〈包山楚簡「集箸」「集箸言」析論〉,《中國文字》新 21(1996.12): 23-49。

11  林素清,〈從包山楚簡紀年材料論楚曆〉,《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下冊),臺 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1997。

12  林素清,〈探討包山楚簡在文字學上的幾個課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4 (1995.12):

1103-1127。

13  許學仁,〈包山楚簡所見之楚先公先王考〉,《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灣師範 大學國文系所、中國文字學會主辦,1992.12.19-20。

14  王仲翊,「包山楚簡文字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謝榮恩,「包山楚簡書法藝術 風格探析」,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碩士論文。詹今慧,「周秦漢出土法律文獻研究」 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游逸飛,「郡縣同構」與「令出多門」—包山簡所見戰國 楚國郡縣制〉,武漢大學簡帛網,2018.6.2;〈丁、庚、子、卯日不辦公—從包山楚簡論 戰國楚國左尹行政的擇日宜忌〉,復旦網,2015.7.13;〈漢初楚國無郡論—戰國秦漢郡 縣制個案研究之二〉《新史學》26.4 (2015.12): 1-78;〈試論戰國楚國的「縣大夫」〉,《出 土文獻》第5 輯 (2014.10): 75-85。

(6)

關。郭梨華發表〈關於慈利簡中的甯子〉;15葛希谷發表〈慈利楚簡《逸周 書.大武》校讀一則〉,指出簡甲14「夏飤其 (釐)」應該對應《逸周書.

武稱解》「夏取其麥」,證明「釐」可以讀為「麥」,這是一個很好的例證。16 許學仁編有〈湖南省慈利縣石板村36 號墓戰國楚簡研究文獻目錄〉。17

綜觀這一時期,楚系簡帛研究雖仍困難重重,但已開始起步,時見佳 作。包山是最有價值的法律寶庫,除詹今慧外,其他人少有研究,非常可 惜。

三、戰國楚系簡帛文字研究成長階段

1993 年 10 月湖北省荊門市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竹簡 804 枚,約 13000 餘 字,時代為戰國中期偏晚,內容多屬先秦儒道古籍。1998 年《郭店楚墓竹 簡》出版,內容依次為:〈老子〉甲、乙、丙三組,與今本有不少差異,可以 看出更早的《老子》原貌;〈太一生水〉,屬道家的宇宙論。描述太一生水,

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地、神明、陰陽、四時……等;〈緇衣〉,與傳本

《禮記.緇衣》基本相合,其相異處多可補正傳本;〈魯穆公問子思〉,寫魯穆 公問子思何謂忠臣,可見當時的君臣關係及德行;〈窮達以時〉,寫人之窮達 有時、有天命;〈五行〉寫仁、義、禮、智、聖,與馬王堆帛書〈五行〉基本 相同。〈唐虞之道〉贊美堯舜的禪讓之道;〈忠信之道〉闡述忠、信的表現及 意義;〈成之聞之〉闡述敬順天常、治理人倫中教化的重要;〈尊德義〉寫為 政者應崇尚德義;〈性自命出〉寫性與情的形成和演化;〈六德〉論夫婦父子 君臣等六倫在人道中的重要及其應有的德性;〈語叢〉共四篇,是儒家類的箴 言語錄。18

15  郭梨華,〈關於慈利簡中的甯子〉,《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16  葛希谷(即蘇建洲),〈慈利楚簡《逸周書.大武》校讀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 字研究中心網站,2018.9.23。後擴充為〈讀慈利楚簡〈逸周書.大武〉三題〉,發表於

《簡帛研究二〇一八》秋冬卷。

17  許學仁,〈湖南省慈利縣石板村 36 號墓戰國楚簡研究文獻目錄〉,武漢大學簡帛網,

2006.9.20,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23。

18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5。

(7)

由於這是第一次發現18 種與儒道思想關係密切的先秦古籍,所以立刻引 起學界的高度重視。臺灣最早投入《郭店》研究的學者有孔仲溫、周鳳五、

季旭昇、袁國華等,學者的研究很快的就把文字考釋與經典校補、文化闡釋 等各方面密切地結合起來,楚簡研究開始快速成長。

周鳳五〈郭店楚簡「忠信之道」考釋〉,重作釋文,疏通文義。19季旭昇

〈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卞、絕為棄作、民復季子〉以出土材料校正傳世典 籍,指出「絕為棄作」是指老子主張不要有人為的造作,原注裘按讀為「絕 偽棄詐」不可從;「民復季子」指「人民會復歸於稚子般的淳樸」,原注讀為

「民復孝慈」,不可信。20袁國華〈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十一則〉,釋 、詀、

匹、傛、河 、 、 、 、 ,都有很好的意見。21

其後學界對《郭店》的研究,依性質可以分成以下五類:

一、字詞句考釋類:如袁國華〈《郭店楚簡.唐虞之道》「 為天子而 不驕」句「 」字考釋〉,改隸 為「弓」,讀為「躬」;22又〈郭店楚墓竹簡 從「匕」諸字及相關詞語考釋〉,釋出了幾個从「匕」的「匹」字;23孔仲溫

〈郭店楚簡〈緇衣〉字詞補釋〉,以為「 」右旁所从即「肙」;24季旭昇〈讀 郭店、上博簡五題:舜、河滸、紳而易、牆有茨、宛丘〉,以為「 」應是

19  周鳳五,〈郭店楚簡「忠信之道」考釋〉,《中國文字》新 24 (1998.12): 121-128。

20  季旭昇,〈讀郭店楚墓竹簡札記:卞、絕為棄作、民復季子〉,《中國文字》新 24 (1998.12):

129-134。此文發表後,裘錫圭在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的〈糾正我在郭店《老子》簡釋讀中的一個 錯誤—關於「絶僞棄詐」〉一文中,同意「民復季子」的讀法,但認為「絕為棄作」應 讀為「絕偽棄慮」「偽」是「人為」義。裘說的修正得到多數學者的贊同。但李零在《郭 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第 15 頁主張仍應讀為「絕 偽棄詐」。季旭昇在〈《郭店.老子甲》「絕偽棄作」的再省思〉一文中指出今本《老子》

五千言中沒有一個「慮」字,因此《郭店.老子甲》此句仍應讀為「絕偽棄作」《中國 文字》新45 (2019.3): 1-9。看來,本句還有討論的空間。

21  袁國華,〈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十一則〉,《中國文字》新 24 (1998.12): 135-146。

22  袁國華,〈《郭店楚簡.唐虞之道》「弓為天子而不驕」句「弓」字考釋〉,《郭店楚簡國際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頁 273-276。

23  袁國華,〈郭店楚墓竹簡從「匕」諸字及相關字詞考釋〉,《史語所集刊》74.1 (2003.3):

17-33。

24  孔仲溫,〈郭店楚簡《緇衣》字詞補釋〉,《古文字研究》第 22 輯,北京:中華書局,

2000.7。

(8)

由「允」字繁化而成為舜的專名;25林清源〈郭店楚簡《語叢四》「 」考 釋〉,釋「 」為「蛙黽和泥鰍」或「蜉蝣」;26沈寶春〈郭店《語叢》四

「一王母保三嫛婗」解〉,謂「王母」指「君王賜給乳母」;27顏世鉉〈郭店竹 書校勘與考釋問題舉偶〉對郭店的考釋及校勘提出了很多看法。28學位論文有 羅凡晸寫異體字、謝 霓寫《老子》訓詁辨疑、郭碧娟寫偏旁構形、莊秀珠 寫音系研究等。29

二、篇章釋讀類:如丁原植《郭店老子研究與釋析》,最早對郭店老子進 行全面釋析;30林素清〈語叢四箋釋〉,對郭店簡〈語叢四〉進行了全面的箋 釋;31顏世鉉〈郭店楚簡〈六德〉箋釋〉,除了全文箋釋之外,對竹簡編聯也 做了一些調整。32學位論文有吳勇冀、方連全、邱文才研究〈太一生水〉;曾 馨誼、陳奕瑄研究〈五行〉;黃麗娟研究〈緇衣〉;陳靖欣研究〈教(成之聞 之)〉;李志慶、吳甄婷、申寶峻、陳柏元研究〈老子〉;吳明吉研究〈語叢〉

等。33

25  季旭昇,〈讀郭店、上博五題:舜、河滸、紳而易、牆有茨、宛丘〉,《中國文字》新 27 (2001.12): 113-120。

26  林清源,〈郭店楚簡《語叢四》「 」考釋〉《古文字研究》第27 輯 (2002): 411-417。

27  沈寶春〈郭店《語叢》四「一王母保三嫛婗」解〉,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

cn/show_article.php?id=1190。

28  顏世鉉,〈郭店竹書校勘與考釋問題舉偶〉,《史語所集刊》74.4 (2003.12): 619-672。

29  羅凡晸,「郭店楚簡異體字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謝 霓,「郭店楚簡《老子》訓詁 辨疑」,暨南大學中文系碩論;郭碧娟,「郭店楚簡文字研究—以偏旁構形為主〉,政大 中文系碩論;莊秀珠,「郭店楚簡音系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系碩論。

30  丁原植,《郭店老子研究與釋析》,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1999 修訂)。

31  林素清,〈語叢四箋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32  顏世鉉,〈郭店楚簡〈六德〉箋釋〉,《史語所集刊》72.2 (2001.6): 443-501。

33  吳勇冀,「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研究」,暨南大學中文系碩論;方連全,「郭店簡《太一 生水》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碩論;邱文才,「戰國楚竹書《太一生水》研究」,臺大中 文所碩論;曾馨誼,「簡帛《五行》篇研究」,臺大中文所碩論;陳奕瑄,「郭店楚簡五行 研究」,彰師大國文系碩論;黃麗娟,「郭店楚簡緇衣文字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陳 靖欣,《郭店楚簡.教(成之聞之)》文字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李志慶,「郭店楚 墓竹簡《老子》甲篇文字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吳甄婷,「韓祿伯《老子道德經:

郭店簡本釋譯》商榷」,文化大學中文系碩論;申寶峻,「郭店楚簡《老子》校理」,文化 大學中文系碩論;陳柏元,「郭店楚簡《老子.乙》文本研究—以簡帛文獻學方法與文

(9)

三、典籍校補類:如季旭昇〈從楚簡本與傳世本談《禮記.緇衣.苟有 車》章的釋讀〉指出簡本應讀為「苟有衣,必見其蔽人」,「蔽人」是「遮蔽 取暖」之意,糾正今本《禮記.緇衣》讀作「苟有衣,必見其蔽」,釋「蔽」

為「蔽壞」之誤。34此文引起不少反響:林清源〈楚簡《禮記.緇衣》「茍有 車」章的釋讀問題〉主張「人」字仍應屬下讀;35虞萬里〈郭店簡《緇衣》

「人苟言之」之「人」旁點號解說—兼論古代塗抹符號之演變〉以為「人」

為冗字;36季旭昇〈《禮記.緇衣》「苟有衣必見其蔽人」再議〉反對「人」

為冗字。37以上諸說孰是,只能到上博目驗原物才可能定奪。學位論文有姜 元媛校補《老子》。38

四、文化闡發類:如陳鼓應〈從郭店簡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 想〉,強調老子並不反儒家;39又〈先秦道家之禮觀〉,明白主張《老子》不 反對仁、義、禮。40在氏著《老子新論.郭店本《老子》所呈現的重要哲學 問題》中,陳氏指出郭店本《老子》有三個重要問題:哲學理論的突破始於 老子、老子「有」「無」的本體論意涵、老子仁義觀的重估。41陳鼓應的這 些觀點掀起了原始《老子》思想的熱烈討論。其他如丁原植、郭梨華、陳麗

字校釋為核心」,中正大學歷史系碩論;吳明吉,「郭店竹簡〈語叢〉彙釋及其相關議題 研究」,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論。

34  季旭昇,〈從楚簡本與傳世本談《禮記.緇衣.苟有車》章的釋讀〉,第五屆中國經學研 究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政治大學中文系主辦,2007.11.17-18。

35  林清源,〈楚簡《禮記.緇衣》「茍有車」章的釋讀問題〉,《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二輯(臺 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9),頁 387-411。

36  虞萬里,〈郭店簡《緇衣》「人苟言之」之「人」旁點號解說—兼論古代塗抹符號之演 變〉,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 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7  季旭昇,〈《禮記.緇衣》「苟有衣必見其蔽人」再議〉,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舉辦「2010 年經典教學與簡帛」論文,2010.5.7。

38  姜元媛,〈《老子道德經》版本的比較—以郭店楚墓竹簡為研探中心〉,淡江大學教育資 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39  陳鼓應,〈從郭店簡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 17 輯 (1998):

64-80。

40  陳鼓應,〈先秦道家之禮觀〉,《中國文化研究》2000 年第 2 期。

41  陳鼓應,《老子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0)

桂、謝君直都有相關文章發表。42學位論文有:范麗梅、朱心怡、謝君直、謝 素菁研究儒學思想;43李殷樂、孫世美研究禮學思想;44謝佳惠、李嘉惠、沈 智偉、王郁芬、毛琳琳以特定材料為範圍;45林勝彩、陳幸永研究思想史;46 林家瑜、林彥廷、丁淳薇研究「身分」。47

五、其他類:周鳳五〈郭店竹簡的形式特徵及其分類意義〉從竹簡的 形式特徵、內容、字體,談論《郭店》各篇的儒道學派問題,並由字體的分 析,提出楚簡抄手在抄寫由齊魯等國傳入的文本時,書體由齊魯系文字轉化 為楚系文字,有不同程度的「馴化」。48此文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學者對戰國楚 竹書「底本」來源的重視。學位論文有莊姿音、黃芮玟、張沐一、蕭順杰、

李泰瑋、謝知晉等。49這些論文的內容從學派流傳、書法分析到編聯符號研

42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增修版),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郭梨華,〈先 秦時期的仁義觀—就郭店竹簡《老子》分析〉,收入《和諧衝突與交流》,成都:四川 人民出版社,1999;陳麗桂,〈從戰國楚簡看孔孟間儒家思想的因承與演變—以郭店與 上博儒簡為核心〉,2008 年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系統編號:PE9709-0357;謝君直,

《郭店楚簡儒家哲學研究》,萬卷樓圖書公司,2008。

43  范麗梅,「郭店儒家佚籍研究—以心性問題為開展之主軸」,臺大中文所碩論;朱心怡,

「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清大中文系博論;謝君直,「郭店楚簡的 天道思想」,文化大學哲學所博論;謝素菁,「郭店儒簡之內聖外王思想」,臺師大國文所 碩論。

44  李殷樂,「郭店儒簡的心性論及禮學」,臺師大國文所碩論;孫世美,「郭店儒簡禮學思想 研究」,高師大回流中文碩論。

45  謝佳惠,「郭店儒簡四篇政教觀—以〈性自命出〉、〈六德〉為主」,臺師大國文所碩論;

李嘉惠,「戰國儒家心性情說研究—以《禮記》三篇、〈性自命出〉為中心的考察」,東 吳大學哲學系碩論;沈智偉,「先秦老學圖像之重構—從出土《老子》回應《老子》學 諸問題」,暨南大學中文系碩論;王郁芬,「郭店竹簡《老子》道論研究」,靜宜大學中文 系碩論;毛琳琳,「從郭店楚簡〈窮達以時〉探究先秦儒道思想交融」,中興大學歷史系 所碩論。

46  林勝彩,「郭店楚簡與先秦學派問題」,中山大學中文所博論;陳幸永,「郭店楚簡與先秦 儒學發展之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博論。

47  林家瑜,「郭店儒簡的君子」,臺師大國文系碩論;林彥廷,「郭店和上博楚簡的『君子』

概念」,臺大哲學所碩論;丁淳薇,「從郭店儒簡看孔、孟思想中的君臣關係」,政大中文 系博論。

48  周鳳五,〈郭店竹簡的形式特徵與分類意義〉,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美國哈佛 大學、武漢大學主辦,1999.10。

49  莊姿音,「郭店楚簡老子甲書法研究」,臺師大國文學系碩論;黃芮玟,「戰國楚竹書編聯

(11)

究,範圍非常廣泛。尤其電腦科技的涉入,使戰國楚簡的圖形字及嚴式隸定 可以輸入電腦,這是戰國文字的一個重大進步。

新 蔡 葛 陵 楚 簡, 研 究 者 有: 袁 國 華〈《 新 蔡 葛 陵 楚 墓 》 竹 簡 文 字 考 釋〉,新釋瀤(淮)、 (祟)二字;50許學仁編纂〈河南新蔡葛陵平夜君成 墓楚簡研究要目〉;51蘇建洲〈《葛陵楚簡》甲三324「函」字考釋〉,釋 為

「函」。52邴尚白撰成博士論文「葛陵楚簡研究」(臺大中文所)。

本階段最重要的成果是與傳世本《老子》、《禮記》、和其他儒道類文獻的 對讀校補,以及儒道類文獻的義理文化闡釋。由於能對讀的材料還不算多,

很多字還不能確識,因此本期的成果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肆、戰國楚系簡帛文字研究繁榮階段

1994 年上海博物館入藏戰國楚簡約 1700 枚,時代屬戰國中後期。經過 最先進的科學處理,脫水加固,脫氧還原後,竹黃墨黑,色澤如新。2001 年11 月《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出版,採用彩色放大高清照像製 版,使得竹簡上毛筆書寫的字跡纖毫可辨,研讀楚簡變得賞心悅目,加上內 容與傳世典籍的關係更為密切,上博簡的文字研究因此取得飛躍式的進步,

有人開玩笑說戰國楚簡文字從此是「對」出來的,如「孔」字在金文作 、

、 ,从子,象幼子吸吮乳孔之形。2000 年 8 月 19-22 日在北京達園召開

「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馬承源用幻燈片快速地介紹了〈孔子詩論〉,其 中的「孔子」合文作「 」。介紹完畢,裘錫圭和李學勤同時提出質疑,認為

方式研究」,政大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論;張沐一,「漢簡本《老子》與郭店、馬王 堆簡帛本用字之比較研究」,臺師大國文學系碩論;蕭順杰,「郭店楚墓竹簡《老子》書 法研究」,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論;李泰瑋,「郭店楚墓竹簡書法探析」,臺灣藝 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論;謝知晉,「戰國漢字暨論文檢索系統研究以《郭店竹簡》為 例」,銘傳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論。

50  袁國華,〈《新蔡葛陵楚墓》竹簡文字考釋〉,《曾憲通教授七十慶壽論文集》,廣州:中山 大學出版社,2005。

51  許學仁,〈河南新蔡葛陵平夜君成墓楚簡研究要目〉,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10.8,http://

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433。

52  蘇建洲,〈《葛陵楚簡》甲三 324「函」字考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 4 輯,

2011。

(12)

這個字是「卜子」合文,「卜子」就是「子夏」,因此〈孔子詩論〉就應該改 稱〈卜子詩論〉。此論一出,各界都表同意,認為上海博物館認錯字了。一年 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出版,大量的文例證明「 」就是「孔 子」。上博簡大量的文獻對讀,促進了戰國文字的辨識。除了文字辨識快速進 步外,1999 年由龐樸創立的「簡帛研究網」開始接受投稿,旋投旋發,也促 進了戰國文字研究的快速發展。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2001 年 11 月出版。其中〈孔子詩 論〉共出現《詩經》篇名58 篇,孔子對每篇都會給予一字至數句的評論,是 研究《詩經》最早的第一手材料;〈緇衣〉篇與今傳本《禮記.緇衣》大體相 同,不同的部分多半以簡本為是;〈性情論〉是重要的儒家材料,與《郭店.

性自命出》是同一篇,可以糾正《郭店》釋讀之誤。

此書甫出,即於「簡帛研究網」發表文章的臺灣學者有:周鳳五〈《孔 子詩論》新釋文及注釋〉(2002.1.16 首發),對〈孔子詩論〉進行了全面的注 釋;又〈論上博《孔子詩論》竹簡留白問題〉(2002.1.19 首發),以為第二 簡至第七簡上下留白是寫而後削的。季旭昇〈《孔子詩論》「木瓜之報以喻其 婉」說〉(2004.1.7 首發),以為〈孔子詩論〉簡 18 的「 」應釋「婉」,不 得釋為「怨」或「娟」。黃人二、陳美蘭、蔡哲茂、陳立、鄭玉姍、鄒濬智都 有作品發表。53

2002 年 3 月 1 日輔仁大學與北京清華大學合辦「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 國際學術研討會」,輔大教師發表論文的有:王金凌〈《禮記.緇衣》今本與 郭店、上博楚簡比論〉、王初慶〈由上海博物館所藏《孔子詩論》論孔門詩 學〉、黃湘陽〈上博簡《性情論》與樂教主張〉、李添富〈上海楚簡《詩論》

馬氏假借說申議〉、趙中偉〈上海戰國竹簡《性情論》與郭店竹簡《性自命 出》之人性論剖析〉、鍾宗憲〈《禮記.緇衣》的論述結構及其版本差異〉、

戴晉新〈〈上海博物館藏楚簡《詩論》的歷史認識問題〉、卲台新〈戰國至漢

53  黃人二,〈「孔子曰詩亡離志樂亡離情文亡離言」句跋〉,簡帛研究網站,2002.1.25 首發。

陳美蘭,〈上博簡「讒」字芻議〉,2002.2.17 首發。蔡哲茂,〈上海簡孔子詩論「讒」字 解〉,2002.3.6 首發。陳立〈《孔子詩論》的作者和時代〉,2002.6.2 首發。鄭玉姍〈《詩 論》二十六簡「 」字管見〉,2003.1.6 首發。鄒濬智,〈今本、郭店本、上博本《緇衣》

章序對照表〉,2003.1.24 首發。

(13)

初的儒學傳承—以楚地簡帛為中心討論〉、丁原植〈楚簡儒家佚籍的性情 說〉、潘小慧〈上博楚簡與郭店簡《性自命出》篇中「情」的意義與價值〉、

陳福濱〈出土文獻在台灣之研究〉。內容從文本探討、典籍對比、思想探析到 訓詁方法等,涵蓋面極廣。

2002 年 3 月上海書店出版《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臺灣學者發表 的有:陳麗桂〈《性情論》說「道」〉,以為道即德,即禮;周鳳五〈《孔子詩 論》新釋文及注釋〉、〈論上博《孔子詩論》竹簡留白問題〉;邱德修〈《上博 簡》(一)「詩亡 志」考〉,以為「 」即「鄰」,讀為「泯」;黃人二〈從上 海博物館藏〈孔子詩論〉簡之《詩經》篇名論其性質〉、陳立〈《孔子詩論》

的作者與時代〉。

2002 年 7 月由上海大學和臺灣楚文化研究會、上海博物館合辦「『新出 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 年 4 月出版論文集,臺灣 學者撰文的有:林素清〈郭店、上博〈緇衣〉簡之比較—兼論戰國文字的 國別問題〉,以為《上博一.緇衣》書體較多非楚系特色,又謂郭店及上博兩 種〈緇衣〉都不是精本;周鳳五〈郭店〈性自命出〉「怒欲盈而毋暴」說〉,

成功地釋讀出簡64 的「 」為「暴」;陳麗桂〈〈性情論〉說「性」「情」〉分 析了本篇性、情、心的義涵;丁原植〈楚簡儒家佚籍的性情說〉以為郭店與 上博關於性情的論述,是以「凡例」來編輯的。郭梨華〈〈性情論〉與〈性 自命出〉中關於「情」的哲學探索〉,分析了兩篇文本中情的三個層次;邱 德修〈《上博簡.詩論》「 」若「 」字考〉,以為二字皆讀為「泯」,訓為

「滅」;邴尚白〈上博〈孔子詩論〉札記〉以為「 」即「業」釋為「緒也」、

「無競維人」不是「乍競維人」的傳抄之訛、「祈父之責」的「責」不必改讀 為「刺」;顔世鉉〈楚簡「流」、「讒」字補釋〉以為「流」字所从「 」象 人順流而下之形,「讒」字所从同形偏旁則象「蟲」之形;陳立〈試由上博 簡〈緇衣〉从「虍」之字尋其文本來源〉,以為由「虍」字寫法屬晉系,可推

〈緇衣〉亦來自晉系;吳安安〈釋「梜」〉詳釋「梜」的源起及功能;黄麗娟

〈戰國多聲字研究〉探討了「裘」、「 」等多聲字及其產生模式。

2002 年 12 月,由葉國良、張寶三、李存智、張素卿、彭美鈴、陳鼓應 的讀書會發表研讀成果〈上博楚竹書〈孔子詩論〉劄記六則〉,指出:(一)

〈孔子詩論〉宜正名為〈詩論〉,因為本篇內容不全屬孔子言論;(二)〈詩

(14)

論〉用墨節的方式不盡嚴謹;(三)〈詩論〉並不存在先〈頌〉次〈雅〉後

〈風〉的編序問題;(四)「詩無吝志」是詩中沒有鄙吝之志;(五)對「其言 有所載而後納,或前之而後交,人不可干也」詳加闡釋,並指出其與古代賓 贈之禮的細微內涵;(六)〈詩論〉可以證明宋人所謂「漢儒竄雜淫詩」之不 可信。

此外,季旭昇〈由上博詩論「小宛」談楚簡中幾個特殊的從肙的字〉,詳 盡地分析了〈孔子詩論〉及之前楚簡中的 、 、 、 、 、 等字,以為 都从「肙」聲;54又〈〈孔子詩論〉分章編聯方法淺述〉,突破所謂「留白簡」

一定要連讀的局限,改以文義為重,把〈孔子詩論〉分成「總論之部」、「分 論之部」、「合論之部」,全篇的編聯取得較為合理的次序。55又指導鄭玉姍撰 成碩論「《上博(一).孔子詩論》研究」、鄒濬智碩論「《上海博物館藏戰國 楚竹書(一).緇衣》研究」、陳霖慶碩論「郭店性自命出暨上博性情論綜合 研究」(均為臺師大國文所),對這三篇文本做了比較全面的研究。另由季旭 昇主編,鄭玉姍、鄒濬智、陳霖慶合撰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

讀本》出版(萬卷樓,2004),各篇都有題解、釋文、語譯、注釋及摹字。頗 利學界使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2002 年 12 月出版。其中的〈民之 父母〉即《禮記.孔子閒居》,但內容頗有不同,可以糾正〈孔子閒居〉很 多錯誤;〈子羔〉篇寫三代始祖的誕生神話;〈魯邦大旱〉寫魯邦大旱後魯君 請教孔子如何處理;〈從政〉甲乙篇應合為一篇,內容與《論語》息息相關;

〈昔者君老〉寫國君將去世前的「顧命」作為;〈容成氏〉則是上古史的重要 記載。

〈民之父母〉的文章有:林素清〈上博(二)〈民之父母〉幾個疑難字的 釋讀〉(簡帛研究網,2003.1.7),以為簡 6「奚耳而聽」可能是「昃(傾)耳 而聽」的錯字;季旭昇〈《上博二》小議(二):〈民之父母〉「五至」解〉(簡 帛研究網,2003.3.19),以為〈民之父母〉的五至—「勿之所至者,志亦至

54  季旭昇,〈由上博詩論「小宛」談楚簡中幾個特殊的從肙的字〉,《漢學研究》20.2 (2002.

12): 377-397。

55  季旭昇,〈〈孔子詩論〉分章編聯方法淺述〉,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上博簡 與出土文獻研究方法研討會」會議論文,2004.4.10。

(15)

焉;志之所至者,禮亦至焉;禮之所至者,樂亦至焉;樂之所至者,哀亦至 焉」是正確的,今本《禮記.仲尼閒居》、《孔子家語.論禮》則有錯訛,由 於傳本的錯訛,使得後人對〈仲尼閒居〉的真偽及流派屬性都起了懷疑。這 篇文章獲得了學界一致的肯定,並引發了不少後續的討論,林啟屏、林素英 都對此一問題做了討論。56

〈子羔〉篇的討論有:林志鵬、李偉泰、黃武智等。57〈魯邦大旱〉有 季旭昇〈上博二小議(三):魯邦大旱、發命不夜〉;58黃武智〈論上博楚 簡〈魯邦大旱〉之「鬼神觀」及「旱災對應說」〉;59林志鵬〈〈楚邦大旱〉詮 解〉60等。

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劄記〉(簡帛研究網站,2003.1.

10),以為〈從政〉甲、乙篇可能是「七十子之徒」或其後學闡述《論語》

或相關材料的紀錄,又補充了「七機」的內容、釋簡15「毋□、毋號」為

「毋暴、毋虐」;陳美蘭〈從〈從政〉「王予人邦家土地」談上博簡的斷代(摘 要)〉(簡帛研究網站,2003.6.8),從甲篇簡 2 的「亂王予人邦家土地」推斷 本篇當作於周慎靚王元年(西元前320)燕王子噲讓國之後。這是一個很重 要的想法,對判斷〈從政〉的撰述年代可能有關鍵性的價值。

〈昔者君老〉的討論有:蘇建洲〈上博楚竹書《容成氏》、《昔者君老》

考釋四則〉(簡帛研究網站,2003.1.15);顏世鉉〈上博楚竹書散論(四)〉

(簡帛研究網站,2003.1.20);季旭昇〈《上博二.昔者君老》簡文探究及其與

56  林啟屏,〈論〈民之父母〉中的「五至」〉(「民之父母」における〈五至〉について),《中 國研究集刊》36 (2004.12): 98-112;林素英,〈上博簡〈民之父母〉思想探微—兼論其 與〈孔子閒居〉之關係〉《中國學術年刊》25 (2004.3): 37-59+262-263。

57  林志鵬,〈楚竹書《子羔》篇補釋四則〉,《江漢考古》94 (2005.1): 87-91;李偉泰,〈論

〈子羔篇〉的史料價值〉,第一屆文字文本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灣大學中國 文學系,2009.10。黃武智,〈論上博楚簡〈子羔〉之禪讓觀及其文獻性質〉,《慈惠學報》

9 (2013.12): 1-12。

58  季旭昇,〈上博二小議(三):魯邦大旱、發命不夜〉,《中國文字》新 29 (2003.12): 177- 192;本文曾在簡帛研究網站 2003.5.21 首發。

59  黃武智,〈論上博楚簡〈魯邦大旱〉之「鬼神觀」及「旱災對應說」〉,《慈惠通識學術專 業期刊》5 (2014.11): 169-182。

60  林志鵬,〈〈魯邦大旱〉詮解〉,《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2004。

(16)

《尚書.顧命》的相關問題〉,詳細討論了簡文與顧命禮的相關問題。61

〈容成氏〉寫上古容成氏到周文王武王的政治發展,是很重要的上古史 資料。黃人二、蘇建州率先發文討論;62蘇建洲撰成博論「上海博物館藏戰 國楚竹書(二)校釋」(臺師大國文所),對上博二進行了詳細的探究;季 旭昇主編,與陳嘉凌、蘇建洲、陳美蘭合撰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二)》讀本》出版(萬卷樓,2003),方便學界利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2003 年 12 月出版。其中的《周易》

是目前可見最早的《周易》抄本,可以訂正傳本《周易》很多訛誤;〈恆先〉

是一篇重要的道家本體論;〈仲弓〉是《論語》類的著作;〈彭祖〉寫狗老請 教彭祖養生之道。學者的研究有:在簡帛研究網—季旭昇發表〈《上博三.

周易》簡六「朝三褫之」說〉等多篇;63蘇建洲發表〈試論《上博(三).周 易》的「融」及相關的幾個字〉(2004.5.8)。陳惠玲碩士論文「《上海博物館 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研究」、鄭玉姍博士論文「出土與今本《周易》

六十四卦經文考釋」(均為臺師大國文所)是較全面的考釋作品。

〈亙先〉是很重要的道家材料。季旭昇〈《上博三.恆先》「意出於生,

言出於意」說〉,把簡文的「音」字改隸為「意」,使〈恆先〉的宇宙萬物發 生的序列由「或→有→性→音→言→名→事」變成「或→有→性→意→言→

名→事」,原序列中「音」、「言」重複義近的缺點就沒有了。64周鳳五〈上

61  季旭昇,〈《上博二.昔者君老》簡文探究及其與《尚書.顧命》的相關問題〉,《中國文 哲研究集刊》24 (2004.3): 253-292。

62  黃人二,〈讀上博楚簡容成氏書後〉,簡帛研究網站,2003.1.15 首發;蘇建洲,《上博楚 竹書〈容成氏〉〈昔者君老〉考釋四則》,簡帛研究網站,2003.1.15 首發。

63  季旭昇,〈上博三周易簡六朝三褫之說〉,簡帛研究網站 2004.4.18;〈上博三周易簡 二十三何天之逵說〉,簡帛研究網站2004.4.19;〈上博三仲弓篇零釋三則〉,簡帛研究網 2004.4.23;〈上博三周易零釋七則〉,簡帛研究網站 2004.4.24;〈上博三周易簡 26「欽 其腓」說〉,簡帛研究網站2004.5.16。

64  季旭昇,〈《上博三.恆先》「意出於生,言出於意」說〉,簡帛研究網站,2004.6.16;又 見《中國文字》新30 (2005.11): 183-192。另有〈從「求而不患」談《上博三.恆先》

後半部的解讀〉「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灣大學哲學系,

2005.3.25;〈《恆先》分章語釋〉,《華學》第八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8;〈從隨 文説解的體例談《恆先》的詮解〉《簡帛》第1 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

(17)

博三〈仲弓〉篇重探〉,調整了〈仲弓〉篇的簡序,並加以注釋探義。65義 理方面,陳麗桂有〈上博簡(三):〈亙先〉的義理與結構(初稿)〉(簡帛研 究網站,2004.12.19);又〈從出土簡帛文獻看戰國楚道家的道論及其相關問 題—以帛書〈道原〉、〈太一生水〉與〈亙先〉為核心〉,以為三篇皆由道 之始源論述轉入人事政治與名言之討論;66陳鼓應〈恆先宇宙演化論及異性復 欲說〉,分析了〈恆先〉「所顯示的宇宙演化過程之四階段說」、「性與欲之觀 點:異性說與求欲說」。67范麗梅、黃人二、林志鵬、也都有文章。68季旭昇 主編《上海圖書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萬卷樓,2005),由陳惠玲、

連德榮、李綉玲、季旭昇合撰,廣蒐深探,便利學界使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2004 年 12 月出版。〈採風曲目〉記 載了36 個曲名,是研究先秦音樂及採風制度的重要資料;〈逸詩〉包括〈交 交鳴烏〉與〈多薪〉兩篇,應該是楚人模倣《詩經》的作品;〈柬大王泊旱〉

寫楚簡王因為乾旱炙日導致燥病後,釐尹、太宰與楚王對卜筮禳病的不同 處理態度;〈昭王毀室〉寫楚昭王新宮建成後與大夫慶祝落成,有一人踰廷 而入,謂其父屍骨就埋在新宮的階前,導致無法合葬父母,昭王聞後即令毀 室。〈內豊〉篇寫君子立孝,與今本《大戴禮記.曾子立孝》類似;〈相邦之 道〉寫魯哀公與孔子對於「相邦之道」及「民事」二個問題的問答;〈曹沫之 陳〉是首次出現的曹劌兵戰理論。學者的研究有:

季旭昇〈交交鳴烏新詮〉對全詩做了詳盡的探討,並舉出樂府詩〈白鳩 篇〉的「交交鳴鳩」為證,說明「交交」當從《詩.秦風.黃鳥》鄭箋釋為

「飛往來貌」,興人民心向君主;全詩是一首楚人模擬《頌》以歌頌楚莊王的

65  周鳳五,〈上博三〈仲弓〉篇重探〉,《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下)》,臺北:

臺大出版中心,2013。

66  陳麗桂,〈從出土簡帛文獻看戰國楚道家的道論及其相關問題—以帛書〈道原〉、〈太一 生水〉與〈亙先〉爲核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9 (2006.9): 123-144。

67  陳鼓應,〈恆先宇宙演化論及異性復欲說〉,見氏著《中國哲學的創始者—老子新論》

(北京:中華書局,2015.10),頁 123-134。

68  范麗梅,〈上博楚簡〈亙先〉選釋(初稿)〉,新出戰國楚竹書研讀會第七次會議報告論 文,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2004.5.5;〈或極焉生—上博〈亙先〉宇宙化生作用的三 個面向〉《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5 期(香港,中華書局,2018),頁 169-216。黄人 二、林志鵬,〈上博藏簡第三冊恆先試探〉《簡帛研究》,2004.5.12;又見《華學》第七 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12。

(18)

作品。69

季旭昇〈《上博四.柬大王泊旱》三題〉(簡帛研究網站,2005.2.11),

釋「殺祭」為減省祭祀的儀節;讀「郢高」為「郢郊」;改讀「王仰天後而洨 謂太宰」為「王卬而啕,而泣謂太宰」。周鳳五〈上博四〈柬大王泊旱〉重 探〉,以為全篇是楚簡王與大臣對祓旱的方式有所爭議,經過太宰的轉圜,楚 王終於悔悟改過。70葉國良〈〈柬大王泊旱〉詮解〉,以為本篇是先秦記敘止旱 最曲折而豐富的一篇文獻。71

高佑仁〈論〈魯邦大旱〉、〈曹沫之陣〉之「飯」字〉(簡帛研究網,

2005.2.17),改釋 為「飯」;又撰成碩士論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四).曹沫之陳》研究」(臺師大國文所),考釋精細;同所朱賜麟撰成碩士 論文「《曹劌之陣》思想研究—春秋時代兵學思想初探」,重新編聯、考 釋疑難字詞,指出當時曹劌的兵學思想屬於王者之兵。其餘各篇,袁國華、

鄒濬智、周鳳五、林素清、黃人二、黃羽璿、呂佩珊、沈寶春也都進行了討 論。72 2007 年 3 月由季旭昇主編、袁國華協編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竹書

69  季旭昇,〈《交交鳴烏》新詮》,「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討論會」論文,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9.22-24。

70  周鳳五,〈上博四〈柬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 1 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10。

71  葉國良,〈〈柬大王泊旱〉詮解〉,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會議論 文,2006.11。

72  袁國華,〈上博楚竹書(四).昭王毀室》新釋〉,「第三屆簡帛學術討論會—簡帛與 歷史.地理」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合辦,2005.5.18-19;〈《上博楚竹書

(四).昭王毀室》字詞考釋〉「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政治大學 中文系、中研院文哲所、簡帛資料文哲研讀會合辦,2005.12.2-3。鄒濬智,〈《上海博物 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昭王毀室》校注—兼談楚昭王的歷史形象〉《東方人文學誌》

4.3 (2005.9): 41-55。周鳳五,〈上博四《柬大王泊旱》重探〉,《簡帛》第 1 輯,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6.10。林素清,〈上博四《內禮》重探〉,《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 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2005.12.2-3;又刊於《簡帛》第 1 輯,

2006。黃人二,〈讀上博藏簡第四冊〈內禮〉書後〉,《古文字研究》第 26 輯,2006.11。

黃羽璿,〈重探《上博(四).內豊》與《大戴禮記》《曾子》十篇」形成之關係〉「新 出土文字與文獻資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灣大學中文系主辦,2009.10.30-31。呂 佩珊,《上博四》逸詩〈多薪〉析論〉《詩經研究叢刊》第20 輯,2011.9。沈寶春,〈從 夫婦合葬、「土尃」與「至俑」論上博(四)〈昭王毀室〉中「君子」的身份意義〉,收入

《沈寶春學術論文集(古文字卷),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8。

(19)

(四)》讀本》出版(萬卷樓),陳思婷、張繼凌、高佑仁合撰,廣蒐深探,便 利學界使用。

在與傳世典籍互證及義理闡釋方面,有李偉泰〈〈競建內之〉與《尚書》

說之互證〉;李隆獻〈由《上博.四.內禮》與《大戴禮記.曾子立孝》首章 之異論先秦倫常次序的相關問題〉;陳麗桂〈「賢、德」主軸下的儒家「命」

論—兼論〈窮達以時〉與〈曹沫之陣〉〉。73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2005 年 12 月出版。〈競建內之〉與

〈鮑叔牙與隰朋之諫〉二者實為同一篇,寫齊國日食,鮑叔牙與隰朋勸諫桓公 應改過遷善;〈季庚子問於孔子〉寫季康子向孔子問政,闡述了孔子的政治理 念;〈姑成家父〉寫晉國郤犨忠君愛國、不肯造反,導致三郤滅亡,與《左 傳》所記不同;74〈君子為禮〉寫君子的各種禮容;〈弟子問〉寫孔子與弟子的 問答,全篇殘缺嚴重;〈三德〉寫人要順天因時,具有濃厚的黃老道家的傾 向;〈鬼神之明〉寫鬼神有明有不明,應是墨家之流的作品;〈融師有成氏〉

則是神話類著作。相關文章有:

季旭昇〈上博五芻議〉(上、下)(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2.18),初 步糾正了上博五不少錯誤,最要者為釋〈姑成家父〉簡6「 」即《離 騷》之「顑頷」,此語猶保留於今日閩語中。周鳳五〈上博五〈姑成家父〉

重探〉,釋「百豫」為「白狄」;75邱德修〈《上博(五).三德》「弦齊 」釋 考〉,讀「齊 」為「齋宿」;76袁國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

73 李偉泰,〈〈競建内之〉與《尚書》說之互證〉,《先秦文本及思想之形成、發展與轉化》,

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李隆獻,〈由《上博.四.內禮》與《大戴禮記.曾子立 孝》首章之異論先秦倫常次序的相關問題〉《2007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臺北:

臺大中文系,2011。陳麗桂,〈「賢、德」主軸下的儒家「命」論—兼論〈窮達以時〉

與〈曹沫之陣〉「出土文獻研究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臺灣大學中文系主 辦,2011.11.26-27。

74 這是原考釋的意見,影響了所有的學者,實際上應該是對簡文的誤解。參拙作〈上博五

《姑成家父》「為士忨」新說〉(待刊)

75 周鳳五,〈上博五〈姑成家父〉重探〉,中央研院所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第一屆古文字 與古代史學術研討會」,2006.9.24;〈上博五〈姑成家父〉重編新釋〉,中國簡帛學國際論 2006 論文,武漢大學、臺灣大學、芝加哥大學聯合舉辦,2006.11.10。

76  邱德修,〈《上博(五).三德》「弦望齊 」釋考〉,國家圖書館、中研院史語所、臺大中文 系合辦「屈萬里先生百歲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9.15-16。

(20)

鮑叔牙與隰朋之諫》「鉘(伐)器」、「滂沱」考釋〉。77蘇建洲〈《上博楚簡

(五)》考釋五則〉,釋〈鮑叔牙與朋之諫〉簡4 之 字上从歺,即「列」字,

讀為「厲」;其〈《上博五.弟子問》研究〉是目前相對完善的成果。78林清 源〈《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通釋〉,對簡文做了全面的通釋。79其餘金宇 祥、黃儒宣、高榮鴻、黃澤鈞也都各有論述。80李姎顄、顏至君都有「競建內 之與鮑叔牙之諫」的碩論,但待解決的問題仍多。81

許慜慧碩士論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季庚子問於孔子》

研究」(臺師大國文所)蒐集詳備,但仍無法連讀全篇。2019 年季旭昇〈從 六問六答的對應關係調整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的簡序〉,配合先秦問答 的禮儀,以及問答體散文的敘述方式,把〈季庚子問於孔子〉的簡序做了最 合理的調整,才使這篇重要的儒家文獻大致可以全篇通讀。又如簡14 的「主 人」究竟是誰?始終說不清,直至2018 年季旭昇〈遠臣觀其所主,近臣觀其 主—談《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簡14 的「主人」〉,才指出本文的「主 人」就是周代貴族外出他國時接待他的人。82

77  袁國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鉘(伐)器」、「滂沱」

考釋〉《中國文字》新32 (2006.12): 45-56。

78  蘇建洲,〈《上博楚簡(五)》考釋五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6.12.1;〈《上博楚簡 ( 五 )》考釋五則〉,《中國文字》新 32 期 (2006.12): 73-92;〈《上博五.弟子問》研究〉,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83.2 (2012.6): 185-241。

79  林清源〈《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通釋〉,《漢學研究》,34.1 (2016.3): 277-307。

80  金宇祥,〈談《上博五.弟子問》「飲酒如啜水」及其相關問題〉,《成大中文學報》67 (2019.12): 39-56。黃儒宣,〈上博五字詞札記〉,第一屆新出土文字與文獻資料學術研討 會論文,臺灣大學中文系,2009.10.30-31。高榮鴻,〈《上博五.君子為禮》文字考釋及 相關問題〉《興大中文學報》29 (2011.6): 95-118。黃澤鈞,〈讀清華伍札記〉,「海東論 壇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成功大學中文系,2015.6.26。

81  李姎顄,「〈競建內之〉、〈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考釋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南大學國語文 學系碩論。顏至君,《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五 )》〈競建內之〉與〈鮑叔牙與隰朋之 諫〉研究」,臺師大國文所碩論。

82  季旭昇,〈從六問六答的對應關係調整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的簡序〉,第一屆「出 土文獻與中國古代史」學術論壇暨青年學者工作坊論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 研究中心、復旦大學歷史系聯合舉辦,2019.11.2-4。季旭昇,〈遠臣觀其所主,近臣 觀其主—談《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簡14 的「主人」〉,《中國文字》2019.夏 (2019.6): 203-216。

(21)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2007 年 7 月出版。〈競公瘧〉寫齊景 公得瘧病的處置,與《左傳》、《晏子春秋》不全相同;〈孔子見季桓子〉寫孔 子與季桓子論政,全篇書體怪訛難辨;〈莊王既成〉寫莊王與重臣沈尹子桱的 對話,討論楚之後人如何保住霸主的地位;〈申公臣靈王〉寫王子圍與陳公穿 封戌曾互爭戰功,楚靈王即位後與陳公的對話;〈平王問鄭壽〉寫楚平王因國 之禍敗事而問鄭壽的對話;〈平王與王子木〉寫楚平王命令王子木前往守城 父,路過申地,與成公乾的對話;〈慎子曰恭儉〉寫慎子談論日常修為和出仕 處世的看法,呈現出慎子學派的學術修養;〈用曰〉記警世之語,且多用韻;

〈天子建州〉所記主要多為禮制,其中有些內容與今本大、小戴《禮記》相 似。學者的討論有:

網路發表:蘇建洲、高佑仁、高榮鴻、林文華、倪薇淳等。83一般發表 有:周鳳五〈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平王 與王子木〉新探〉、〈上博六〈競公瘧〉「公乃出視朝」解〉;84王瑜楨〈《上博 六.慎子曰恭儉》「 」字探析〉、〈楚系簡帛文字灷旁與 旁訛混現象〉;85

83  蘇建洲均發表於武漢大學簡帛網,包括:〈初讀《上博(六)》〉,2007.7.19;〈讀《上讀

(六).用曰》筆記五則〉,2007.7.20;〈讀《上博(六).天子建州》筆記〉,2007.7.22;

《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小札二則〉,2007.7.23;〈讀《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筆 記 〉,2007.7.24;〈讀《上博六.景公虐》札記一則〉,2007.7.26;〈讀《上博六》筆 記〉,2007.8.1;〈讀《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筆記之二〉,2007.8.28。高佑仁,

《孔子見季桓子》劄記( 一 )〉,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9.8;高榮鴻,〈讀《上博六.

競公瘧》札記二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10.1;蘇建洲,〈《上博(六).景公虐》

補釋一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7.10.7;林文華,〈《天子建州》零釋〉,武漢大學簡 帛網,2007.10.10;高佑仁,〈談《慎子曰恭儉》簡一之「逆友以載道」〉,武漢大學簡 帛網,2007.10.16;林文華〈《平王問鄭壽》「禍敗圅童於楚邦」新解〉,武漢大學簡帛 網,2007.10.27;林文華,〈《天子建州》「強行」考〉,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2.23;林 聖峰,〈上博六《競公瘧》「疥」字劄記〉,武漢大學簡帛網,2008.3.29;倪薇淳,〈《上 博六.競公瘧》「齊競公疥且瘧」初探〉,復旦大學出土古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頁,

2009.6.22。

84  周鳳五,〈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平王問鄭壽〉、〈平王與王子木〉新探〉,

臺灣大學中文系、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學顧立雅古文字學中心聯合舉辦,

2007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2007.11.10-11;〈上博六〈競公瘧〉「公乃出視朝」

解〉,臺灣大學中文系主辦,第一屆「文字文本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10.9-10。

85  王瑜楨,〈《上博六.慎子曰恭儉》「 」字探析〉,淡江大學中文所研究生發表會論文,

2007.11;〈楚系簡帛文字灷旁與 旁訛混現象〉,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系「簡牘與出土文

(22)

季旭昇〈《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譯釋〉;86黃麗娟〈上博六〈莊王既成〉、

〈申公臣靈王〉補釋〉、〈上博六.平王與王子木校釋〉;87蘇建洲〈《孔子見季 桓子》、《吳命》字詞考釋二則〉、〈《天子建州》「臨城不言毀」章試解〉;88高 佑仁〈《莊王既成》「航」字構形考察—兼談戰國文字「蔡」、「尨」、「亢」

的字形差異〉、〈讀《上博六》札記五則〉;89呂佩珊〈《上博》釋讀疑例辯證六 則〉等。90

2011 年 1 月王瑜楨撰成碩論「《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六)》

字根研究」(淡江中文所),進行了細緻的字根分析;呂佩珊撰成博論「《上海 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 六)》通假字研究」(臺師大國文所),全面搜羅分 析,此書被收入「引得市」中。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2008 年 12 月出版。〈武王踐阼〉寫 武王克商以後訪問師尚父,武王因此鑄銘以自戒,可以補正《大戴禮.武王 踐阼》之闕訛。〈鄭子家喪〉寫鄭靈公不讓公子宋(子公)食黿,因而子公與 子家謀反,子家弒靈公。子家壽終,鄭以卿大夫之禮葬,楚莊王怒,出兵伐 鄭,鄭人改以梨木三寸為棺,埋於城基。事亦見《左傳》,而不盡相同。〈君 人者何必安哉〉寫范戊向楚王進諫的故事。〈凡物流形〉寫萬物生成、自然徵 象、明察天道、守一等。〈吳命〉寫吳楚兩軍為了陳國之事將戰,吳國派使者 和談,雙方退兵,相關記載亦見《左傳》。

上博七出版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也已成立了網站,

獻」研討會, 2011.12.17。

86  季旭昇,〈《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譯釋〉,收入單純主編,《國際儒學研究》第 17 輯,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1。

87  黃麗娟,〈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補釋〉,2010 年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 研討會論文,政治大學中文系,2010.6;〈上博六.平王與王子木校釋〉,《國文學報》49 (2011.6): 1-30。

88  蘇建洲,〈《孔子見季桓子》、《吳命》字詞考釋二則〉,《中國文字學報》第 3 輯,2010;

《天子建州》「臨城不言毀」章試解〉《簡帛》第6 輯,2011。

89  高佑仁,〈《莊王既成》「航」字構形考察—兼談戰國文字「蔡」、「尨」、「亢」的字形差 異〉,武漢大學《簡帛》第6 輯,2011.11;〈讀《上博六》札記五則〉,《興大中文學報》

30(2011.12): 1-22。

90  呂佩珊,〈《上博》釋讀疑例辯證六則〉,《出土文獻文字與語法研讀論文集》,臺北:臺灣 師範大學,201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