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社區共榮的生態旅遊發展經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與社區共榮的生態旅遊發展經驗"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文/圖 李定忠 ■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秘書(通訊作者) 賴鵬智 ■ 台灣生態旅遊協會監事

一、前言

台灣植生帶豐富多樣,無論地形、地質、

氣象、植物、動物景致均相當迷人,極具發展 以森林環境為主之生態旅遊活動潛力。林務局 為滿足民眾對戶外遊憩場所的需求,已整建開 放有阿里山等18處國家森林遊樂區、14條國家 步道、56個區域步道系統等,提供國人作為從 事生態旅遊、休閒、育樂活動、環境教育及自 然體驗的場域。

除了林務局轄下的生態旅遊景區外,台灣 人文風情多元,生態旅遊資源多樣性高,但景 觀規模小,且絕大多數旅遊地周邊或端點都有 社區駐足,因此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與社區就 有更密切的關係。台灣的社區活力充沛,發展 觀光休閒更成為時下盛事,許多社區也以生態 旅遊為號召吸引遊客前往。本文簡介公部門協 同專業輔導團隊如何在北回歸線23˚5阿里山區的 農村及台灣西部濱海漁村,以該地豐富的在地 生態資源轉型推展生態旅遊的發展情形。

二、社區生態旅遊理念

(一)生態旅遊(Ecotourism)

生態旅遊與一般大眾觀光最大不同點就是 生態旅遊具有高度的理想性,試圖透過生態資 源(Ecological)、經濟利益(Economical)及遊客體 驗(Experiencing)的3E平衡發展來達到可持續經 營的最大整體效益(吳宗瓊,2002)。生態旅遊常 以觀賞特殊物種滿足遊客體驗為賣點,因此,

Blangy與Mehta(2006)認為一般觀光活動常會對 環境造成破壞,尤其是生態敏感度高的區域,

更要小心管理,而透過生態旅遊的操作,較能 讓旅遊地經營者及居民有責任維護生態環境,

並對受影響的區域進行復育工作,所以生態旅 遊是環境保育的助力。Buckley(2003)也持同樣 觀點,他認為生態旅遊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潛 在工具,因為生態旅遊可以將人們的社會行為 轉移關注到環境保育上。基於以上認知,輔導 單位在操作中邀集生態、文化、行銷等專業之 學者專家組成輔導團,從生態旅遊資源調查、

大阿里山地區及鰲鼓濕地平地森林園區

與社區共榮的生態旅遊發展經驗

(2)

社區共識凝聚、人才培力、資源管理機制建 置、產業行銷等按部就班輔導社區全方位發展 生態旅遊。同時在輔導過程中,透過各種研習 與實作,讓居民充分認知到生態旅遊必須對旅 遊環境負起責任,促進並確保自然環境的保 育,除了對在地社區帶來經濟利益外,也同時 將社會、文化的衝擊降到最低。

國際上對生態旅遊的定義不一而足,國際 生態旅遊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說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行,顧 及環境保育,並促進地方居民的福祉。」台灣 的生態旅遊白皮書說生態旅遊是「一種在自然 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 念,並以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而2002年 聯合國舉辦的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雖沒有定義 生態旅遊,只認為「生態旅遊秉承可持續旅遊 的精神,其在乎觀光旅遊的發展對經濟、社會 和環境所造成的衝擊」,強調生態旅遊在幾項 主張:積極致力保護自然和文化遺產、結合在 地居民或原住民的參與並提升他們的福祉、解 說生態旅遊地的自然和文化遺產、生態旅遊對 象定位在散客與小型旅行團。國際上發展生態 旅遊以來,對生態旅遊的解釋與闡述因人而 異,每個人會依自己的需求或偏好而選擇對自 己有利的演繹。例如關注生態與環境問題的 人,對生態旅遊的認知會以「生態」為訴求重 點,而以「旅遊」為教育手段;但旅行業者就 可能偏重在「旅遊」部分,而將「生態」作為 附加價值。

(二) 以社區為核心的生態旅遊(Community- based Ecotourism)

生態旅遊是一種強調生態保育、環境保

護、經濟利益回饋以及當地社區可持續發展的 旅遊方式,期望透過負責任的旅遊行為、重視 旅遊環境品質、環境教育、以及遊憩衝擊管 理,以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與旅遊地相關產業 的可持續經營。近年來台灣各地許多社區經由 不同公部門管道協助發展生態旅遊,因為輔導 或操作介面不同而有不同結果,最壞的情形就 是打著生態旅遊的招牌卻毫無生態旅遊的作 為,破壞環境又未讓社區蒙利,對遊客更是負 面的環境教育,因此社區欲發展生態旅遊之初 期,其社區主事者及相關介入單位、團隊之理 念尤為重要,而若有輔導團隊陪伴,則其專業 素養也攸關社區發展生態旅遊成敗關鍵。

發展生態旅遊其實是要具備獨特之自然或 人文條件的,但更重要的是,社區居民要具備 共同的社區意識及環保可持續的理念。生態旅 遊的二個主要目的是有助於生態保育及有助於 旅遊地社區的經濟發展(Honey, 2002),一般而 言,對社區的利益大抵上有新增就業機會、新 增事業體、增加收入、地方產物增加市場、加 強基礎設施建設、增進社區服務與所需的設 施、學習到新技能與引進新科技、提升文化與 環境知覺、強化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以及有 效利用土地等(Fennell & Dowling, 2003),因此 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IES)對發展生態旅遊的好處 形容為「社區受益、居民成長、環境可持續」

(Engaging Communities, Empowering People and Supporting Conservation)。

林務局長期來發展國家森林遊樂區旅遊業 務,較少觸及社區議題,也少參與周邊社區事務 或營造,且因林政或林地管理問題易與山區聚落 社區居民有所衝突,因此以往林務局的森林遊樂

(3)

業 務 甚 少 對 社 區 關 注 , 或 參 與 社 區 事 務。

自2002年開始,林務局施行「社區 林業」方案,社區申請進程分為三階 段,截至2013年7月共有第一階段案900 多個社區組織、近2,000個計畫通過審查 並執行。社區林業多年來成效卓著,大 幅增進林務局與部分社區的夥伴關係,

許多社區因此認識在地資源及培養在地 產業人才,甚至發展出精緻的社區生態 旅遊產業,也讓社區人力發展與森林生 態保育有所結合。

社區林業第一階段申請案分為「自然資源 調查篇」、「森林保護篇」、「森林育樂篇」

三個項目,根據統計,歷來所有申請案高達 85%以上為申請育樂、資源調查相關計畫,亦 即社區林業執行的結果多用在社區或周邊林 地、步道發展旅遊產業上,因此社區林業確有 推動社區型生態旅遊之前置社區培力功能。

三、案例社區簡介

(一)嘉義縣竹崎鄉光華村頂笨仔社區 1.特色速寫:

(1)清朝漢人移墾阿里山脈竹崎地區最高位置之 聚落

(2)專業團隊陪伴,起步正確。

(3)自然與人文資源豐富 (4)社區向心力及動員力強盛 (5)從狩獵到保育的典範 (6)農業轉型休閒產業的範例 (7)重視環保與生態的旅遊地 2.環境概述

頂笨仔社區是嘉義縣竹崎鄉光華村內的一 個小聚落,位於阿里山脈西麓,海拔約1,000公 尺左右,地形為三面環山一面傾斜的山凹緩坡 地,在主要聚落附近的原生林,均已開發作為 產業之用,多種植檳榔、茶及小區塊的蕃茄、

薑及蔬菜等。

頂 笨 仔 聚 落 所 倚 靠 的 山 頭 被 居 民 稱 為 牛 山,雖然聚落周遭的山坡地多已開發,但幸運 保留下來的牛山次生林森林空間,則相對有著

「生態孤島效應」,這些坡度較陡的區域多半 為已有四、五十年未受干擾的樟楠科闊葉林,

對各種動物有著磁吸群聚的魅力,而豐富的動 物資源也反映出植物多樣性的生態風貌。

3.人文資源:

台灣農村聚落型態尚稱保存良好的地方已 鳳毛麟角,頂笨仔聚落卻是箇中之寶,在這超 過一百年的漢人拓墾處,隨處可見仍在居住的 三合院老厝、百年石埕及仍在耕作中的百年砌 石梯田。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熱誠體 貼、憨厚老實,「桃花源」的氛圍在此盡聞。

(4)

最能體現早年生活形貌的文化象徵就是三 合院老厝,而頂笨仔的老厝除了尚有部分維持原 貌外,最特別的是它們不是空無一人的樣板屋,

主人家仍在其中坐臥行止,居民稱這裡的三合院 是「有機三合院」,表示它仍是有生命的。從祖 先建屋開始到現在,都呵護著此地的住民,傳承 著「皇天后土、斯土斯民」的鄉土情感。

4.自然資源:

動物相多屬於中、低海拔已開發以及次生 林內常見的野生動物。由於當地部分環境未受 破壞,同時地處暖溫帶闊葉林,因此除了可見 到低海拔常見的鳥類如繡眼畫眉(繡眼雀鶥)、山 紅頭(紅頭穗鶥)、青背山雀(綠背山雀)、棕面鶯 (棕面鶲鶯)、黑枕藍鶲(黑枕王鶲)、灰喉山椒 鳥、小卷尾、小啄木、紅嘴黑鵯等鳥類外;還 可以見到中高海拔的鳥種,如冠羽畫眉(冠羽鳳 鶥)、白耳畫眉(白耳奇鶥)、黃胸藪眉(黃痣藪鶥) 等特有種鳥類;在森林中也可以偶然見到藍腹

鷴及白尾鴝在底層覓食。溪谷寬闊的空域經常 可以看到許多猛禽在空中盤旋,鳳頭蒼鷹、松 雀鷹、大冠鷲(蛇鵰)以及對環境要求相當高的林 鵰都是此地的常客可見此地的動物相相當穩 定,才會有如此多的高階消費者在這裡活動棲 息。在食物豐富的樟楠科闊葉林中,台灣可見 的三種鼯鼠(白面鼯鼠、大赤鼯鼠以及小鼯鼠)成 為頂笨仔夜間生態觀察的最佳主角。這三種飛 鼠偏好的食物不盡相同,因此可以在本區共域 生存。在當地居民的保護下,不但成功遏止了 外地的獵人進入該地狩獵,也讓本區的飛鼠成 為台灣地區種類齊全、數量最多也最容易觀察 的生態旅遊資源。

另有一項特殊資源就是會在夏季夜晚發出 綠光的「螢光菇」,在頂笨仔的竹林棲地因受 到妥善保護,也讓此地成為目前全台灣最易觀 賞螢光菇且單位面積數量數一數二的地方。

(二)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聚落

(5)

1.環境概述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以下簡稱鰲鼓濕地或園 區),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園區面積1,470公頃。

鰲鼓濕地位於台灣西南沿海重要之海岸廊 道,同時面臨地層下陷、水資源缺乏之議題,

歷年來鰲鼓濕地曾被賦予海埔地農漁牧綜合經 營、工業區、軍事遊樂區、自由貿易區等不同 目的之規劃導向,直至濕地之重要性於1990年 代末期被提出,並受到重視,園區開始朝向生 態保育與可持續未來之方向發展。

鰲鼓濕地在1964年開始築堤前為自然之河 口灘地,歷經四年的築堤工程,完成1,000多公 頃的農場區,自1970年代起,台灣西部海岸地 層逐步下降,造成農場內部分區域低於海平面,

導致300公頃左右的土地因土壤嚴重鹽化而無法 耕種,變成了鹽澤與鹽漠,逐漸形成現今之地景 景觀。目前園區內擁有多樣化之地景景觀,其景 觀特色及空間屬性可以大致分為海岸灘地及堤 防、開放水域、草澤、鹽澤、魚塭、畜殖、保安 林、平地造林及人文景觀等幾個區域。

2.主要遊憩資源:

豐 富 多 樣 之 地 貌 景 觀 , 加 上 園 區 獨 立 性 高、棲地完整,造就鰲鼓濕地成為台灣重要野 鳥棲地IBA (Important Bird Area)之一,為賞鳥人 士所熟知賞鳥天堂。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於 2013年1月最新的鳥類紀錄有19目55科251種。

在記錄到的鳥種中,含括許多保育種類,而遷 移性候鳥約佔其中的3/4,其中又以鷺科、雁鴨 科、鷸科及鴴科等水域性的鳥種數量較為豐 富,同時也記錄有多種的日行性猛禽。

依海為生的產業需要與海洋環境及氣候搏 鬥,也衍生出虔誠的信仰與宗教,園區周邊廟

宇及宗教活動興盛。由於沿海地區主要分為王 爺信仰與媽祖信仰兩種類型,其中更以笨港口 港口宮為台灣著名的信仰中心,也是嘉義縣十 分有特色的宗教觀光勝地。

鰲鼓濕地有下列幾點獨有特色,是發展生 態旅遊的利基點:

(1)台灣唯一受海堤圍阻,濱海卻不感潮的大型 濕地。

(2)台灣冬候鳥重要棲地,鳥種數251種佔全台 約42%(2013年1月紀錄)。

(3)在台灣看到黑翅鳶機率很高的地方 (4)農林漁牧多重產業經營的濕地

(5)人工海埔新生地回歸自然的環境教育案例 (6)台灣難得可以看日出(玉山山脈)與夕陽(台灣

海峽)美景的濕地

(7)台灣本島最方便近距離看鸕鶿的濕地 (8)鰲鼓濕地森林園區規劃案榮獲2011美國景觀

建築協會「分析規劃領域專業組首獎」,是 台灣首獲全球景觀規劃最高榮譽的獎項。(北 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上海世博後灘公園、

新加坡雙溪布洛灣濕地公園等之規劃也曾獲 此獎)

四、公私協力發展生態旅遊

(一)頂笨仔聚落

1. 生態旅遊輔導內容:輔導頂笨仔聚落生態旅遊 重要工作項目及內容分述如下:

(1)生態旅遊資源調查

邀請專業人士引領社區居民參與式的自 然資源調查方式進行植物、昆蟲、二棲、哺 乳類及鳥類資源調查,建立頂笨仔聚落全年 生態旅遊資源資料庫,運用於生態旅遊環境

(6)

監測、社區導覽解說及印製中英雙語生態旅 遊風情大海報,內容包含生態遊程地圖、自 然與人文核心資源簡介、遊客守則等,提供 各民宿業者張掛及解說之用。

(2)生態旅遊經營管理輔導

① 舉辦公眾論壇,邀請學者專家加強遊憩 衝擊、保育內化、環境教育、產業機制 之教育宣導。

② 邀請生態旅遊相關專家以遊客身分全程 參與遊程,進行秘密評鑑。這是「神祕 客」(Mystery shopper)評鑑機制用於台灣 社區旅遊發展考核首例。

③ 建置夜間觀察行前解說機制與印製「觀 賞飛鼠行前說明掛圖」、編製數碼簡報 檔供社區運用。

④ 建置賞飛鼠、賞螢光菇、賞螢火蟲之導 覽解說機制與行為規範。

⑤ 印製雙語節水節電叮嚀卡片供農家樂業 者張貼在浴室提醒遊客。

⑥ 印製雙語賞飛鼠、螢光菇、螢火蟲愛心 叮嚀卡片供民宿業者張貼在客房提醒遊 客。

⑦ 聘請學者專家針對生態旅遊產業相關機 制及規範進行診斷與輔導。

⑧相關景點環境之維護輔導。

⑨ 推行農家樂與餐廳環保措施,農家樂不 使用小包裝拋棄式沐浴用品,改用壁掛 補充式沐浴乳劑;餐具全面禁用免洗碗 筷,並且使用公夾母匙加強合菜飲食衛 生。

(3)核心資源巡守機制建立與執行

建置「生態保育巡守隊」,擬定相關辦

法、建置相關器材、招募訓練及執行。

(4)遊憩衝擊調查及環境監測

對 社 區 居 民 進 行 「 生 態 旅 遊 衝 擊 調 查」,同時以在地參與的模式進行核心物種 及旅遊環境持續性的監測,強化社區共識與 執行力,減低觀光產業帶來的影響。

(5)社區導覽解說員訓練

邀請專業講師教授生態與文化解說正確 觀念與行為,室內與戶外課程兼備,理論與 實務兼顧,同時提供解說示範稿供解說員參 考使用。

(6)生態旅遊地經營管理參訪交流

邀集社區主要幹部、解說員、巡守隊員 前往屏東墾丁社頂社區區參訪,相互交流相 關訓練與生態旅遊操作模式。

(7)觀賞特殊物種之規範

如果未做任何規範要求或導覽解說,任 遊客自行觀察與走動,造成對野生動物極大 的干擾或威脅。Müllner(2004)就強調生態旅遊 雖然有利於自然棲地的維護,但多少還是會 影響到動物生態,在操作生態旅遊時,必須 以科學的管理方法及嚴格的規範來減少對野 生物的干擾與傷害。因此,業者最好能在帶 遊客觀賞目標物種前,先進行1小段時間(15至 20分鐘)的「行前說明」,讓遊客對該物種生 態有初步的認識,進而在觀賞時更能明白解 說人員的講解。

2.輔導成效

頂笨仔聚落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配合政 府委託專業輔導訓練團隊進行為期1年半的生態 旅遊發展營造,在社區居民、業者共識度高、

執行力強的配合下,專家學者群透過共識會

(7)

議、公眾論壇、專題演講、訓練研討將生態旅 遊正確認知及經營管理方法一一傳遞給社區,

很快形塑出自然與人文特色兼具的生態旅遊操 作模式,是台灣社區從狩獵到保育的典範、從 農業轉型休閒產業的範例,也是個重視環保與 生態的旅遊地,現在居民更是小心翼翼的維護 著自然環境與保存傳統文化,除了對相關自然 觀察設有嚴格的規範外,全聚落幾乎都是生態 保育員,只要山區夜間有不明燈光閃爍,就會 互相通報前往瞭解是否有人在林間狩獵,自發 性推動生態旅遊操作模式,希望在業者自覺及 遊客行為合理規範下,讓自然資源及在地產 業,可持續雙贏,因此在2008年獲得行政院可 持續發展委員會遴選為績優生態旅遊地。現在 農家樂、導覽、餐廳生意穩定,並遵守賞飛鼠 每隻照射不逾15分鐘的規範。而頂笨仔聚落保 護的飛鼠棲地因為少了獵人的威脅,飛鼠變得 比較不怕人,尚且呼朋引伴或順利繁殖使得族 群在增加中,夜晚在牛山森林內自在滑翔、覓 食、追逐、求偶,好不快哉,這裡確實是「飛 鼠樂園」!

(二)鰲鼓濕地平地森林園區 1.輔導計畫主要工作項目如下:

(1)蒐集並評析國內外研究社區參與生態旅遊 產 業 營 運 及 管 理 之 概 念 趨 勢 、 理 論 與 經 驗,包含制度規劃及執行配套等,並提出 國內社區參與生態旅遊產業營運建議採行 之措施等相關規劃。

(2)建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社區參與生態 旅遊產業營運及管理的機制。

①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資源調查及建 置生態旅遊解說資料(含自然及人文資源)

②擬定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發展策 略與行動計畫。

③生態旅遊產業營運及管理人才知能培力 課程。

④生態旅遊遊程規劃。

⑤舉辦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周邊社區「生態 旅遊公眾論壇」。

⑥舉辦生態工作假期及各種體驗參訪團。

2.輔導成效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生態旅遊推展輔導計畫 在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專業輔導團隊及一 群有心關懷自己鄉土社區居民合作努力下,

2012年的執行成效如下:

①社區居民重新認識鄉土資源:社區居民生於 斯、長於斯,對生活環境周遭景觀、自然或 人文資源皆視為理所當然,或知其然而不知 其所以然。經由一年來會議宣導或訓練研 習,逐漸認識、瞭解社區周圍平常被漠視的 資源是外人眼中的寶,更是可以用來發展觀 光旅遊的最佳資源,值得珍惜愛護。

②引發社區居民高度學習興趣:從前對廟宇 建築工藝、歷史文物或自然生態毫不在意 的居民,經過各專業名師的親切指導、精 采解說與實地觀察,激發出學習的興致,

也重拾上課聽講、筆記、研討、練習、考 試 等 以 前 當 學 生 的 樂 趣 , 與 老 師 互 動 熱 烈 , 學 習 成 效 良 好 。 而 許 多 從 沒 使 用 電 郵、從沒上網的居民也因為學習需要而開 始使用網路,眼界的提升與對環境的關懷 心思更促使學習慾望的增強,社區學習型 組織就在無形中悄然形成。

③社區居民生活與鰲鼓濕地開始連結:許多

(8)

在地居民雖居住在鰲鼓濕地附近,但因與 生活無甚關連,有的從未進過東石農場或 海堤防汛道路範圍,從不知鰲鼓濕地的面 貌。經過參與本案相關研習活動後,尤其 是參加解說員訓練者必須巡守濕地,在地 居民自此進出濕地頻繁,並且因巡守與賞 鳥而更關切濕地的環境,生活中開始有了 鰲鼓濕地的印記。

④ 啟 動 初 步 的 生 態 旅 遊 模 式 : 經 過 一 年 培 力,鰲鼓濕地周邊社區成立了解說服務團 隊,建置了接待窗口,也訂定管理辦法與 回饋機制,雖然尚缺食宿、接駁、工藝、

農特產業之投入,但初期已有解說員可以 帶團導覽解說作為副業並發揮環境教育功 能,稍有初步生態旅遊的模式,期待後續 產業連結的深化及效益的提升。

⑤逐漸理解生態旅遊、養成環保習慣、建立 愛護生態觀念:參與本案運作的居民,尤 其是解說訓練的學員,經過系統性課程的 灌輸,已有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深切認 知,尤其結業的解說員已養成環保習慣,

對自然資源也更有愛護與推廣的信念,在 導覽解說時會較一般社區解說員更具有正 確的解說行為及環境教育的感染力。

⑥周邊社區居民相互認識,增進情感:因為 會 議 與 相 關 教 育 訓 練 密 集 、 多 元 的 的 召 開,鰲鼓濕地周邊各社區原不認識的居民 在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學習、互助後,從 原本陌生到培養出革命情感,有助於日後 生態旅遊產業發展路上相互鼓勵與扶持。

⑦認識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及林務局作為:鰲 鼓濕地森林園區建置初期,周邊社區居民

尚無甚感覺,或有某些程度的虛幻期待。

而周邊社區因非位於國有林區,幾乎未與 林務單位接觸過。本案作為社區與林務局 嘉義林區管理處的橋梁,在會議與研習中 讓社區居民逐漸認識林務局對鰲鼓濕地森 林園區之規劃理念、經營政策與建設原則 等,並常有面對面溝通、交流的機會,因 此一年後,社區幹部或居民對鰲鼓濕地森 林園區的功能、願景及林務單位的作為都 有了更清晰與正確的認識,有助於往後長 期合作發展之對話。

⑧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各級主管及業務承 辦人在下班後積極參與本案公眾論壇與各 項 活 動 , 鼓 舞 居 民 士 氣 及 溝 通 、 交 流 意 見,即時回應問題,減少居民疑慮,並以 極高行政效率協助各項事務之進行,是最 佳的後勤支援力量,使輔導團隊得以無後 顧之憂全心全意投注在現場的工作。

五、結語

生態旅遊是保護環境、可持續利用生態與 文化資源的良心旅遊產業,用之得當,人與環境 共生共存;用之不當,環境首先遭殃,人類受害 在後,結果是玉石俱焚。頂笨仔社區的人笑稱因 為居住地名特殊所以是「最笨的人」,但他們頗 有自覺,知道如何保護特殊資源、維護生態環 境,願意進行有限度、負責任、守規範、低傷害 的休閒旅遊方式來發展社區產業,轉變傳統農村 經營方式以提升經濟收益,改善生活品質。他們 不躁進、不妄求,有共識以細水長流、可持續經 營的心態營造社區型生態旅遊地,在當今短視近 利、唯利是圖的社會風氣下,有這樣純樸的農村

(9)

聚落欲發展正向的生態旅遊產業,值得保育界長 期關心指導及監督惕勵。

同樣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在專業的輔導團隊 訓練下,依照分區發展規劃,兼顧野生動物保育 及生態旅遊之需求,配合林務局有效規劃生態旅 遊遊程及資源使用原則,使其成為標竿型國家重 要濕地生態旅遊範例及環境教育優質場域,也逐 漸成為民眾作為生態旅遊導向之戶外休閒首選景 區,並促進園區與周邊社區產業深度接軌,可持

續發展低碳服務內容,創造濱海鄉村綠色經濟,

可持續環境資源及兼顧社區利益。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以北回歸線、阿里 山森林鐵路與遊樂區、阿里山區及鰲鼓濕地森 林 園 區 等 周 邊 社 區 景 點 , 連 結 成 「 旅 遊 軸 帶」,進而帶動嘉義縣山海生態旅遊產業發 展,成為北回歸線上海岸至山林可持續資源的 展示櫥窗,並期許以林業資源推動社區型生態 旅遊的成功範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目前台灣的觀光旅遊漸趨向不以量取勝,強調精緻、深度、探索的優質旅行,因此旅行

重要廟宇 旅遊服務 嘉義仁武宮、嘉義城隍廟、彌陀寺 民俗活動 旅遊服務

註 旅客定義是參考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註1 相關定義是參考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r]

註1 相關定義是參考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for Tourism Statistics

Entrada de visitantes segundo o mês e por local de emissão do documento de viagem Monthly Visitor Arrivals by Issuing Place of Travel Document. 2-

拉拉國小辦畢業旅行,共有 15 名學生參加,每位學生 預先繳了 860 元的旅行費用。旅行結束後,旅行費用剩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