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涼山小志》考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清涼山小志》考論"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清涼山小志》考論

陳龍 忻州師範學院

摘 要 :《清涼山小志》是關於五臺山的一部志書,著者為清代“和 碩和親王”弘晝。全書記錄了五臺山三十八座寺廟簡要情況,並配以 三十六首自撰七言律詩, 成書於乾隆十一年(1746)十二月。多年以 來,因其藏於館閣,鮮為人知,前代學者少有論及。本文對其序文、正 文、詩歌和影響做了簡要考論。

關鍵詞 : 清涼山小志、弘晝、五臺山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三卷 · 第二期(2020): 第 149-189 頁

(2)

┞յ䍇⹳✑脢

《清涼山小志》(清乾隆十一年刻本,以下簡稱《小志》)是關於 五臺山的一部志書,著者為清代“和碩和親王”弘晝,成書於乾隆 十一年(1746)十二月1,記錄了五臺山寺廟三十八座,並配以三十六 首自撰七言律詩。多年以來,因其藏於館閣,鮮為人知,故前代學 者少有論及。筆者現將其摘錄整理,對其序文、正文、詩歌和影響 作簡要考論。其序云 :

古晉西北隅,奇山最多。遙望數峰,插於雲表。詢其勝跡,

僉曰五臺,考其瑞靈,僉曰文殊於此現像。是真名山之最 勝者矣。而五臺與普陀、峨眉二山,並傳不朽。所以五嶽 之外,又有三山,明其盛也。而文殊現於五臺,猶普陀之 有慈航,峨眉之有普賢,山與菩薩同昭千古。雖三尺童子,

莫不知三大士之靈感,為世所欽尊者也。然而北地之人,

間有朝普陀者矣。問入西蜀而謁峨眉者,寥寥也。而五臺 近在右弼,非若峨眉之遠,視普陀為尤近。何朝五臺之人,

不與普陀共盛,竟與峨眉同,尤可異焉。余少住宮闈,長 司王事,本無刻暇,難興朝頂之志。幸隨駕西巡,省方之 外,得瞻五臺奇峰。複奉命拈香拜謁,各嶺禪寺。吟覽勝 景,因名詢實。又遇天氣融和,罡風頓收,人無畏寒之苦,

物有獻瑞之祥,度非盛德感格不致此。因以遍遊五臺,不 遺一嶺,於所隨喜諸寺中,兼施心經、福字、陰騭文等物。

雖一時之殊遇,誠千古之盛觀也。爰集為序,聊以志斯游 之盛云。

1 卷末“時乾隆十一年歲次丙寅十二月,和碩和親王自書卷後。”[ 清 ] 弘晝撰《清涼 山小志》,清乾隆十一年刻本,第 33 頁。

(3)

文中提到了“五臺與普陀、峨眉二山,並傳不朽。所以,五嶽之 外,又有三山”。接著又闡明五臺、普陀和峨眉分別為文殊、普賢和觀 音“三大士”之應化道場。可知,在當時“三山”和“三大士”之說已 為人所公知,“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三大士之靈感,為世所欽尊者也。”

據《小志》記載,當時五臺山還有供奉“三大士”的寺廟——普濟寺2。 可見“三大名山”和 “三大士”的說法在當時早已定型。考其源流, “三 山”和“三大士”都是有“經典記載”為其神聖依據的。晉譯《華嚴經u 菩薩住處品》記載 :“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于 中住 ;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

西南方有菩薩住處,名樹提光明山,過去諸菩薩常于中住 ;彼現有菩 薩,名賢首,有三千菩薩眷屬,常為說法。”3唐譯《華嚴經u入法界 品》云:“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4 可見文殊、普賢和觀音“三大士”的“經典來源”皆為《大方廣佛華嚴 經》,他們應化道場最初分別為“清涼山”“樹提光明山”和“補怛洛 迦山”。隨著時間推移,“清涼山”被確定為五臺山,“樹提光明山”被 確定為峨眉山,“補怛洛迦山”被確定為普陀山。明代就出現了“三大 道場”或“三大名山”並稱之說 :

震旦國中,三大道場,西峨眉以普賢,北五臺以文殊 而我東海補陀以觀世音。西北距佛國不遠,道法漸摩,近 而且易。東海僻在深阻,聲跡荒遐,眾生久苦沉淪,薰染

2 [ 清 ] 弘晝撰《清涼山小志》,清乾隆十一年刻本,第 5 頁。

3 [ 東晉 ] 佛陀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大正藏》第 9 冊,第 590 頁上。

4 [ 唐 ] 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八,《大正藏》第 10 冊,第 366 頁下。

(4)

五濁,如來重湣之。茲觀世音之開化補陀,津梁娑竭,良 有以也。峨眉、五臺深峭雄拔,秀甲齊州。而補陀獨立大 瀛海中孤絕處,尤為奇特。5

明萬曆乙丑(1589)屠隆撰《補陀山志序》就將五臺與峨眉、普 陀三大道場並稱,可見“三大道場”或“三大名山”在明代已經出現。

至和碩和親王弘晝乾隆十一年(1746)“隨駕西巡”抵五臺山時,該 說已深入人心。當然,此說更為直接的來源是康熙皇帝為《清涼山新 志》所作的序 :“宇內稱靈山佛土,最著者有三,峨眉、普陀而五臺 為尤盛焉。”6 接下來,弘晝的思考和疑問也似緊承其皇祖此句而來。

“然而北地之人,間有朝普陀者矣。問入西蜀而謁峨眉者,寥寥也。

而五臺近在右弼,非若峨眉之遠,視普陀為尤近。何朝五臺之人,

不與普陀共盛,竟與峨眉同,尤可異焉。”他說受地理局限,北方人 瞻禮普陀、峨眉者寥寥無幾,而五臺山離京城很近,本應極為方便,

但巡禮人數並未像普陀山一樣眾多,因而頗感奇怪。可知,據弘晝 記載,當時普陀山的香火明顯盛於五臺。

接下來是作者對自己的介紹 :“余少住宮闈,長司王事,本無刻 暇,難興朝頂之志。幸隨駕西巡,省方之外,得瞻五臺奇峰。”和碩 和親王即是愛新覺羅u 弘晝(1712 年 –1770 年),雍正帝第五子,康熙 五十年十一月廿七出生,雍正十一年封和親王,乾隆三十五年薨,諡 恭,是為和恭親王7。但史書對其生平記載並不詳細。弘晝有 《稽古

5 《重修普陀山志》出《中國佛寺史志匯刊》,臺北 :明文書局,1980 年,第 320 頁。

6 故宮博物院編《清涼山志・清涼山新志・欽定清涼山志》,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01 年,第 123 頁。

7 弘晝生平見愛新覺羅 · 常林主編《愛新覺羅宗譜》,北京 :學苑出版社,1998 年,

第 199–202 頁。

(5)

齋全集》,乾隆在為其所作序中云 :“吾弟少於吾甫三月,皇父在潛邸 時,育吾二人於東西室。及九歲讀書,同受經于傅先生。至十二歲時,

吾隨侍皇祖宮中,不能朝夕共處者蓋半載。及我皇父位登宸極,妙選 天下之英賢以教育吾二人,凡八年於茲矣。”8他與乾隆皇帝同年而生,

僅比乾隆小三個月。二人九歲開始同窗共讀,相依相伴八載,成為知 己手足。乾隆十一年(1746)弘晝擔任玉牒館總裁9,他于當年“隨駕 西巡,省方之外,得瞻五臺奇峰。”並把當時在五臺山的所見所聞全 部記錄於書中。

據《小志》載,弘晝雖陪乾隆皇帝同抵五臺山,但並沒有跟隨 皇帝參訪、頒賞各寺,而是獨自行動。他自己瞻禮五臺山路線大致 如下 :

時間 地點

9 月 23 日 向東 :圓照寺、羅睺寺、七佛寺、宏慶寺、般若寺、

碧山寺、雜花庵、妙德庵、望海寺、黑龍池、靈隱寺。

9 月 24 日 向西 :壽寧寺、三泉寺、鐵瓦寺、玉花池、演教寺、

法雷寺、西林寺

9 月 25、26 日

向南 :廣宗寺、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牌樓寺、

佑國寺、紫府寺、棲賢社、萬緣庵、鎮海寺、沐浴堂、

明月池、護眾庵、白雲寺、千佛洞、金燈寺、普濟寺、

古南臺

8 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第 66 頁。

9 乾隆十一年(1746)一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五月,弘晝充玉牒館總裁。玉牒 館為清代機構名,是宗人府所屬臨時開設的機構,專掌纂修皇族家譜——玉牒。愛 新覺羅 · 常林主編《愛新覺羅宗譜》,北京 :學苑出版社,1998 年,第 199–202 頁。

(6)

◝յ╭锡⪠㵼⹳雭娫杅虝

弘晝“遍遊五臺,不遺一嶺”,並“隨喜諸寺中,兼施心經、福字、

陰騭文等物。”他以個人名義,給寺廟隨機佈施一些小物品。當然,

依《小志》載,他還從鐵瓦寺請回了一尊相傳為西藏供奉至五臺山的 泥刻佛10。《小志》考察了 38 座廟宇方位、殿堂規模、所供佛菩薩、

僧人數量、是否常住、懸何匾額等事宜。這些匾額現多保存于五臺 山藏珍樓,是研究五臺山文化的珍貴資料。此外,文中也順帶記錄 了一些奇聞瑣事。

序 號

寺 名

廟宇方位 殿堂規模

所供佛 菩薩僧 人數量

懸何匾額

1 菩 薩 頂

地 居 五 臺 之 中, 寺 冠 百 廟 之 首。 崇 起 臺 基,百有八層。

牌 樓 丹 刻, 瓦 獸 琉 璃。 殿 宇 前後四層。

供 奉 文 殊菩薩,

住 喇 嘛 百余人。

康熙 :

①都剛殿外,石牌樓上,刻匾“五 臺勝境”

②殿后門外懸御書匾“五峰化宇”

③行宮內懸御書匾“斗室”

④殿后門外懸御書匾“五峰化宇”

乾隆 :

①山門上懸御書匾“十刹圓光”

②都剛殿外,石牌樓上,御書匾

“心印毗曇”

③對聯一副“八解濬遙源,航週 性海”,“三明開廣路,鏡朗心臺”

④今複賜行宮匾曰“人天尊勝”

10 [ 清 ] 弘晝撰《清涼山小志》清乾隆十一年刻本,第 19 頁。

(7)

2 望 海 寺

從妙德庵東北,穿 巖而上十里,至華 嚴 嶺。 又, 正 東 十五里,即東臺也。

殿 二 層。 是 臺 高 三十八里,頂若鼇 脊, 週 三 里。 其 地 風勁高寒,土瓦屢 被風折。皆以整木 刊成瓦形而覆於上。

前殿供文 殊,後殿 供 三 菩 薩,僧二 人。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自在”

② (後殿)御書匾“般若源”

乾隆 :

①(後殿)御書匾“霞表 天成”

②(此次)又賜匾“華嚴 真境”

3 法 雷 寺

在演教寺西北十里,

突起一峰,螺髻而 上。 高 三 十 五 里,

頂平周廣二里,即 西臺也。殿二層。

前殿供文 殊,後殿 供三大菩 薩,僧三 人。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蓮井”

②(後殿)御書匾“初地”

乾隆 :

①(後殿)御書匾“月鏡 空圓”

②(後殿)今複賜匾“德 水香林”

4 普 濟 寺

在金燈寺西南。直 登 山 十 里 至 巔 峰,

即南臺也。殿宇二 層。

前 殿 供 三 大 士 後 殿 供 文 殊 大 士,僧三 四人。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大方 廣室”

②(後殿)御書匾“物外遊”

乾隆 :

①(前殿)御書匾“仙花 證果”

②(後殿)複賜匾“千佛 燈傳”

(8)

5 靈 隱 寺

在黑龍池西北半里,

即北臺也。殿二層。

前 殿 供 毗 盧 佛,

殿 后 供 文 殊 大 士,僧二 人。

康熙 :

① (前殿)御書匾“棲真境”

②(後殿)御書匾“火珠 白月”

乾隆 :

①(前殿)御書匾“應禪 真窟”

②(後殿)今複賜匾“寶 陀飛觀”

6 演 教 寺

從玉花池西北,蜿 蜒而上,越羅漢坪 十五里,即其地也。

殿一層,塔一座。

供文殊菩 薩,僧二 人

康熙 :

①御書匾“翠岩”

乾隆 :

①御書匾“靈鷲中峰”

②今複賜匾“震那金界”

7 古 南 臺

去普濟寺西南五里。

廟貌蒼古,地勢高 平,殿宇二層。

前殿供世 尊佛,後 殿 供 文 殊。 僧 四五人。

康熙 :

①(後殿)御書匾“古南臺”

乾隆 :

②(後殿)今賜匾“慧性 圓明”

8 圓 照 寺

在菩薩頂東四十步。

佛殿二層。

前 殿 供 阿 彌 陀,

僧 三 四 人。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勝番 西振”

乾隆 :

①(前殿)今賜匾“宏範 三界”

(9)

9 羅 睺 寺

在圓照寺東南一里。

殿三層。寺內佛像 最 多, 殿 宇 輝 煌。

後殿下有“開花現 佛”,左轉收蓮花而 隱佛,右轉放蓮花 而現佛。閣上有轉 輪 藏, 裝 嚴 整 奇,

大是奇觀。

中 大 殿 供 釋 迦 佛。喇嘛 住持。

康熙 :

①(中大殿)御書匾“八 正門”

乾隆 :

①(中大殿)御書匾“慧 燈淨照”

②今複賜行宮匾“意芷心 香”

③賜廟內匾“悟色香空”

10 大 羅 頂

其山在羅睺寺東旁。

鳥道縈回。自麓至 巔, 亙 十 餘 里, 上 有一寺曰“大羅”。

廟貌整肅,殿宇完 固,前後兩層。

山 門 內 有 六 角 亭,供旃 檀 佛 一 尊。前殿 供 五 頂 文 殊 菩 薩 五 尊。

後 殿 供 大 悲 菩 薩一尊。

(10)

11 七 佛 寺

在大羅頂下山北去 二里,殿一層。

殿內供一 代毗婆屍 佛,二代 屍 棄 佛,

三代毗舍 浮佛,四 代拘留孫 佛,五代 拘舍那牟 尼佛,六 代 迦 葉 佛,七代 釋迦牟尼 佛。此釋 迦佛之七 代,故名 曰“七佛 寺 ”。 喇 嘛 二 三 人,非常 住。

(11)

12 宏 慶 寺

在 七 佛 寺 北 一 里,

殿一層。

供 阿 彌 陀佛。僧 僅 一 人,

並 非 常 住。

13 般 若 寺

在宏慶寺之東北樓 觀穀內二里許。殿 二層。此即無著和 尚見文殊處,童子 送出指曰 :“此般若 寺也”。廟內左崖畔,

有金剛窟,乃萬聖 之秘宅。

前 殿 供 三 菩 薩,

後 殿 供 文 殊 菩 薩。喇嘛 住持。

康熙 :

①(門外)御書匾“雁堂”

乾隆 :

①(門外)今賜匾“妙音 如意”

14 碧 山 寺

在般若寺東北一里,

殿三層。

前 殿 供 大 悲 菩 薩,中殿 供 文 殊,

後 殿 供 三 菩 薩。

乃 十 方 常住,僧 十餘人。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入雲 天籟”

乾隆 :

①(中殿)御書匾“淨域 靈因”

②今複賜匾“香林寶月”

(12)

15 妙 德 庵

在雜花庵正東三里。

庵頗大,圯者十有 七八,僅存前後殿。

前 殿 供 大 悲 菩 供 三 菩 薩,僧止 二三人。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松風 水月”。

①(後殿)御書匾“香閣 慈雲”。

乾隆 :

①(前殿)今賜匾“性因 淨果”

16 雜 花 庵

在碧山寺正北,塔 兒 溝 內。 塔 一 座,

殿一層。

供 毗 盧 佛。僧二 三人,亦 非常住。

康熙 :

①大殿東偏,收貯御書匾

“無垢”

乾隆 :

①(佛龕上)賜匾“無量 福田”

17 壽 寧 寺

古名“王子焚身寺”,

在菩薩頂西北一里,

殿二層。

前 殿 供 三 世 佛,

後 殿 供 文 殊 菩 薩,喇嘛 十余眾。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白毫 光現”

乾隆 :

①(後殿)今賜匾“善超 諸有”

18 三 泉 寺

在壽寧寺正北一里,

殿一層。

供 釋 迦 佛。喇嘛 二 三 人,

亦 非 常 住。

(13)

19 鐵 瓦 寺

在三泉寺旁,一名 古佛寺。年久鐵瓦 損壞,今俱易土瓦。

寺 內 有 泥 刻 佛 一尊,喇 嘛住持。

20 玉 花 池

在鐵瓦寺西北一里,

殿三層。

前殿供文 殊,大殿 供 釋 迦 佛,兩旁 供鐵胎羅 漢,一百 三 十 八 尊 ;後閣 下 供 鐵 胎 羅 漢,

一百九十 六尊 ;閣 上 供 鐵 胎 羅 漢,

四 十 五 尊。喇嘛 二 十 余 眾。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天開 綠池”

乾隆 :

①(大殿)御書匾“華嚴 龍海”

②今複賜匾“妙參真入”

21 西 林 寺

在法雷寺北下五里,

廟址甚大。今僅存 殿一層,上覆鐵瓦。

殿西旁有二石,約 高 二 丈, 方 一 丈,

名曰“二聖對談石”。

內 供 三 大 菩 薩,

僧約三 四人。

康熙 :

①(殿內)御書匾“宵潤”

(14)

22 廣 宗 寺

在 真 容 院 南 數 武,

殿雖無幾,廟貌森 然。鑿石龕以供佛,

範銅瓦而為宮。

僧 人 住 持。

康熙 :

①(龕上)御書匾“雲嵋”

金字心經,供之佛前 天章宸翰,勒於碑石

23 顯 通 寺

在 廣 宗 寺 南 一 里。

廟落最大。山門起 至後閣共六層,六 層內有無梁殿,磚 圈砌成。四圍上下,

皆供磚鑿小佛。有 銅塔四座,銅鑄殿 一 層, 輝 煌 燦 爛。

銅 殿 內 四 圍 上 下,

鑿出凸現小佛數千。

後閣上有明神宗李 后像,蓋因此廟乃 李后所建也。

供奉磚鑿 小佛、有 銅殿、銅 塔,殿內 有 千 佛。

東有當年 本 寺 住 持妙峰祖 師。系妙 峰坐化於 此。因以 泥塑其肉 身,其指 甲猶存於 像上。西 有千手銅 胎文殊菩 薩,裝嚴 如意,人 所 罕 見 焉。僧人 住持。

康熙 :

①(三層殿內)御書匾“甘 露津”

②(六層殿內)御書匾“紺 園”

乾隆 :

①(三層殿內)御書匾“十 地圓通”

②(六層殿內)今複賜匾

“真如權應”

(15)

24 塔 院 寺

去顯通寺南半里。

寺 內 有 大 白 塔,

後 殿 內 又 有 轉 輪藏。僧 人住持。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景標 清漢”

②(後殿)御書匾“金粟 來儀”

乾隆 :

①(前殿)御書匾“攬妙 鬘雲”

25 殊 像 寺

在塔院寺東南一里 許,殿二層。

沙 門 秉 教。

康熙 :

①(大殿)御書匾“瑞相 天然”

乾隆 :

①(大殿)御書匾“大圓 鏡智”

②(大殿)今複賜匾“現 清淨身”

26 碑 樓 佑 國 紫 府

去 殊 像 寺 東 二 里,

廟落基址相等。殿 宇蕭條,軒窗蛛網,

佛像塵封,牆垣傾 圯。

僧 不 過 三人。

康熙 :

①(紫府廟)御書“列真 之宇”

(16)

27 棲 賢 社

在 碑 樓 寺 東 里 許,

蓋古隱君子之所居,

寺因假而名焉。殿 宇廓大,佛法井然。

僧 亦 頗 多, 所 居 皆 十 方禪客。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小匡山”

②(後殿)御書匾“鵠苑”

乾隆 :

①(前殿)御書匾“是忉 利天”

②(後殿)複賜匾“身遍 恒沙”

28 萬 緣 庵

在棲賢社東南,相 去不過二里。

前 殿 供 毗 盧 佛,

有 一 路 過僧人。

乾隆 :

①(前殿)御書匾“施洽 群有”

②(前殿)今複賜匾“智 宏六度”

29 鎮 海 寺

在萬緣庵東去半里 間。殿宇隨山構成,

層次疊落,大有可 觀。

正 殿 供 菩 薩 三 尊,住持 喇 嘛 約 十余眾。

康熙 :

①(正殿)御書匾“金光 輪藏”

乾隆 :

①(正殿)今賜匾“金輪 不住”

30 沐 浴 堂

在鎮海寺東二里許。

殿一層,後閣一層。

西 廊 下 有 一 澡 堂,

水頗溫,浴之甚覺 爽意。凡朝頂者必 於此浴其身,此堂 之設也宜矣。

殿 內 供 文 殊 大 士,有僧 二三人。

(17)

31 明 月 池

在沐浴堂東南山口,

盤迂二里之間,隱 于山阿之上。殿一 層,供三首十六臂 泥胎變像文殊菩薩 一尊。殿西角門內 有 一 池, 方 二 尺,

深五尺。雲晦日可 見 月, 故 曰“ 明 月 池”。

僧 二 人,

亦 非 常 住。

32 護 眾 庵

在明月池東南三里 間,殿二層。

前 殿 供 文 殊 , 後 殿 供 釋 迦 佛。

僧 三 人,

有 過 往 僧 人 下 榻。

33 白 雲 寺

在護眾庵東南,相 去不過三里,頗覺 廓 大。 殿 二 層, 鐘 鼓樓二座,西旁行 宮二層。

正殿供三 大 菩 薩,

後殿供釋 迦佛。僧 眾 二 十 餘,乃十 方 常 住,

五 臺 之 接 待 院 也。

康熙 :

①(正殿)御書匾“法雲 真際”

乾隆 :

①(後殿)御書匾“法雲地”

②(西旁行宮)今賜匾“松 風花雨”

③複賜匾“朗瑩心珠”

(18)

34 千 佛 洞

在 白 雲 寺 門 東 旁,

陟山轉向西南五里,

殿二層。殿后有一 石洞,洞口高六尺 餘,中深三丈餘。

前殿供文 殊,後殿 供 三 世 佛。僧五 六人,俱 能 蒙 古 語。有時 出口而衣 黃衣,進 廟而披袈 裟。

康熙 :

①(前殿)御書匾“禪悅”

35 金 燈 寺

在千佛洞西南五里 許,殿二層。

前 殿 供 文殊,後 殿 供 釋 迦佛。僧 二三人。

36 黑 龍 池

在望海寺北曲,西 尋而下,至華嚴嶺。

陟 岧 嶢, 躋 險 峭,

迤邐西北而上,相 去二十餘里。殿二 層,抱廈一層。

殿內供四 海 龍 神。

僧 二 人,

並奉北臺 香火。春、

夏、秋尚 可居於山 上,冬來 移 於 山 下 顯 通 寺居住。

康熙 :

①(殿內)御書匾“五界 神湫”

②(龍池)御書匾“龍參”

(19)

《小志》對菩薩頂的記敍最具特色 :

菩薩頂,地居五臺之中,寺冠百廟之首,脈起於中臺 之巔,遙應于貴人之外。鳳凰、梵仙二山拱於左右,提湖、

甘露、醴泉獻於兩旁。煙霞遙接海際,嵐靄上逼雲霄,真 聖境也。菩薩者,文殊大士也。唐僧法雲創建時,懇禱拜 求聖儀,七日現像,因而構成,故山曰“菩薩頂”,寺曰“真 容院”,峰曰“靈鷲峰”。明永樂間,更泥像為銅,改名曰

“文殊院”。11

歷數五臺山歷代傳志,《清涼山小志》成書時間(1746),正處 於老藏 丹巴《清涼山新志》(1694)之後,《清涼山志輯要》(1766)

之前。關於五臺山歷代傳志,及《小志》在其中的地位,後文詳述。

從成書時間判斷,我們可以推知弘晝有可能參考了唐《古清涼傳》、

宋《廣清涼傳》《續清涼傳》、明《清涼山志》和清《清涼山新志》。

若從《小志》內容考察,無疑受《清涼山新志》影響最大。

“(菩薩頂)地居五臺之中,寺冠百廟之首,脈起於中臺之巔,

遙應于貴人之外。”就與《清涼山新志》記載非常接近,“五臺山靈 鷲峰真容院者,即唐之大文殊寺,亦稱菩薩頂,踞五峰之懷。自中 臺發脈,逶迤而來,蜿蜒盤互,至此則拔地而起,岌然巍然,如西 番之蓮花瓣,附麗天成。”12而菩薩頂的這種“寺冠百廟之首”崇高 地位,正是康熙帝五次巡幸五臺山,對其累加修繕之後逐漸定型的。

至康熙癸亥,聖駕臨幸駐蹕,山川草木增輝被澤,重

11 [ 清 ] 弘晝撰《清涼山小志》,清乾隆十一年刻本,第 1 頁。

12 故宮博物院編《清涼山志・清涼山新志・欽定清涼山志》,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年,第 243 頁。

(20)

建五頂殿宇,灑宸翰以光梵刹,造旌幢以煥法筵。特旨于 菩薩頂頒帑金一千兩,遣官監造,易大殿瓦以黃色琉璃。

工竣未幾,瓦經風霜摧剝,多有滲漏。複蒙聖心軫念,發 鏹重整,前後悉換琉璃黃瓦。從茲翠岩紫府,掩映純金世 界 ;香光霞谷,仿佛忉利天宮。會將現如幻三昧,滿曼殊 大願,觸類而彰,應緣而顯,端在斯時矣。染寶焰而薰陶 般若,濯雲石而培滋善根。大士晦跡西陲,妙德揚輝東夏。

匪吾皇慈心及物,又烏能振欲墜之精藍,圓莫殫之勝果耶!

茲以工作告成,敬述緣起,用垂永禩,以仰頌國祚于無疆 云爾。13

康熙帝在菩薩頂建祈福道場,賜詩題額,贈送金銀珠寶,大量 賞賜住寺僧人。尤其特許菩薩頂使用皇家專用的黃色琉璃瓦,這一 特別恩寵加上累次修繕,使菩薩頂逐漸成了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寺 廟,號稱臺懷“百廟之首”。

康熙皇帝五次巡禮五臺山,四次駐蹕菩薩頂。這次乾隆皇帝也 不例外和弘晝親王將此寺作為駐蹕之所。《小志》“菩薩頂”段末有 詩云“隨鑾三宿探靈境”,作者點明他們在此居住了三晚。此段還記 述了“法雲創建菩薩頂”和“文殊菩薩七日現真容”的傳說,雖然這 些傳說經歷代傳承,在宋《廣清涼傳》、明《清涼山志》和清《清涼 山新志》中均有記載,但顯然與後者關聯更為密切 :

迨唐,有法雲大士創建斯院,擬塑聖像,塑工安生請 圖聖儀,雲曰 :“大聖德相,我何能言?”相與跽請,至 一七日,忽湧祥光,中現大士真容,遂模範塑成。此真容

13 故宮博物院編《清涼山志・清涼山新志・欽定清涼山志》,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年,第 243 頁。

(21)

院所由名也。自唐迄我皇清,千有餘年,廢興不一。

《小志》對“我朝”以來皇帝對五臺山的重視和修復大加讚賞,

尤其對廟宇方位、殿堂規模、所供佛菩薩、僧人數量、懸何匾額 等事宜做了細緻記載,以致這些記載成為了全書的統一範式和獨特 視角。

我朝以來,大光梵宇。特揀官督理。崇起臺基,百有 八層。牌樓丹刻,瓦獸琉璃。都剛殿內,幢幡縹緲。文殊 閣下,金赤輝煌。金刊八寶,供於佛前。琺瑯爐瓶,獻於 左右。殿宇前後四層,喇嘛百余人。山門上懸皇上御書匾 曰“十刹圓光”。都剛殿外,石牌樓上,刻聖祖皇帝匾曰“五 臺勝境”,皇上御書匾曰“心印毗曇”。對一副,曰 :“八解 濬遙源,航週性海”,“三明開廣路,鏡朗心臺”。殿后門外 上懸聖祖皇帝御書匾曰“五峰化宇”,行宮內懸聖祖皇帝御 書匾曰“斗室”。皇上今複賜行宮匾曰“人天尊勝”。紺宇 琳宮,加恩賚於無既 ;宸章寶翰,並佛德以交輝。所以表 宗風而光梵刹者,洵可超軼往代矣!15

此段記載不見於他書,恰是對老藏丹巴《清涼山新志》菩薩頂 相關記載的細化和補充。《小志》中還引用了康熙皇帝《御制中臺演 教寺碑文》:“嘗讀聖祖皇帝碑文有曰 :‘東有離嶽火珠,西有麗農瑤 室。南有洞光珠樹,北有玉澗瓊枝。惟中峰有自明之金,環光之璧。

是靈秀所鐘,中臺為尤異矣。’信哉!信哉!”16在弘晝瞻禮五臺山之

14 故宮博物院編《清涼山志・清涼山新志・欽定清涼山志》,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年,第 243 頁。

15 [ 清 ] 弘晝撰《清涼山小志》,清乾隆十一年刻本,第 1 頁。

16 [ 清 ] 弘晝撰《清涼山小志》,清乾隆十一年刻本,第 9 頁。

(22)

前,此則碑文只在《清涼山新志》有記載17。由此我們基本可以判斷,

弘晝撰寫《小志》之前,一定閱讀並參考了《清涼山新志》。其寫作 目的就是為了細緻地記載乾隆皇帝對五臺山各寺的重視,記載賜詩 題額情況,頌贊皇恩。此外,作者還不忘記敍自己在菩薩頂的見聞,

當然目的是一致的——歌頌皇帝功德 :

予巡視東配殿內有一虎皮,問於僧,僧曰 :“聖祖皇帝 康熙癸亥仲春,巡省民俗。路經射虎川,見一黎虎咆哮猖突。

眾皆悚然,上操弧矢一發殪之,剝其皮以供菩薩。懼眾虎 以除民害,萬姓歡騰,因志其地曰‘射虎川’”。18

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月,康熙帝首次巡禮五臺山。十二日自 皇宮啟程,二十四日回鑾,于長城嶺西路旁射死一隻老虎,將虎皮 置於湧泉寺樹下作為紀念。作為親隨者,高士奇在《扈從西巡日錄》

中對此事作了繪聲繪色的描述,並對皇帝射虎功績大加頌贊 : 丙申,車駕發自菩薩頂,去臺懷二十餘里徑一山村,

崇岡灌木,微見曦影,禪棲數楹,在山深處,前有古樹,

高二丈許,枝條盤虯,相傳為娑羅樹也。其生特異,凡木 樹數百枝,十餘頭,頭六七葉,惜未見其花。時也,出谷 瀕大溪行,水石與馬蹄聲相激,一虎伏道旁,灌莽間逐之。

既登山椒,複躍至平陸。上援弓射之,立斃。巡撫山西副 都禦史莫爾賽、按察司庫爾康奏言 :此虎盤踞道左,傷人 甚眾。皇上巡幸茲土,為商旅除害。當名其地為“射虎川”。

固請至再,上乃可之。虎皮留大文殊寺所經湧泉寺,在舊

17 故宮博物院編《清涼山志・清涼山新志・欽定清涼山志》,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年,第 129 頁。

18 [ 清 ] 弘晝撰《清涼山小志》,清乾隆十一年刻本,第 1 頁。

(23)

路嶺回龍寺,在掛甲樹側下。

此段認為,康熙皇帝此舉確實為民除害,他在當地官員在再三 懇請之下,遂將此地改名為“射虎川”,並將虎皮留在湧泉寺作為紀 念。弘晝在菩薩頂東配殿所見,殆為從湧泉寺幾經輾轉,最終保存 于菩薩頂的那張虎皮。在《小志》全文第一段就記載此事,無疑有 頌贊皇祖之意。段末有詩云 :“猛獸全驅歌聖武,神燈留映仰昭回。”

對於康熙神武的讚歎,溢於言表。

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皇帝巡禮五臺山隊伍經過射虎川時,

也作詩云 :

叢莽荒榛霽靄凝,川經射虎仰威棱。孫權卻笑為車怯,

李廣徒聞沒石能。

詎是雄矜一夫勇,由來聖有百靈憑。何人政致於菟避,

到處農桑信可征。

詩前有小序云 :“遵長城嶺而西,絕壁嵌丹,灌叢纈綠,我皇祖 西巡時射虎處也。神武泉在其旁。因成是什,用志景欽。”小序中,

詩歌創作時間、地點、意圖皆闡述得非常清楚。首聯有“川經射虎 仰威棱”句,面對因皇祖射虎而得名的“射虎川”,乾隆皇帝自豪之 感油然而生。頷聯“孫權卻笑為車怯,李廣徒聞沒石能”全是用典。

化用《三國志》“孫權射虎”和《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射石”的 典故,但別出心裁,翻出新意,指出孫權和李廣憑著一己之力與虎 相鬥,總是如何威武,也只能算作匹夫之勇。而真正能給百姓消除

19 [ 清 ] 高士奇《扈從西巡日錄》,見 [ 清 ] 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上海著 易堂鉛印本,光緒十七年(1891),第 1 冊,第 267 頁。

(24)

虎患,讓人民安心農桑,並佑護百姓幸福生活的,要靠清明的政治 和對國家的治理。乾隆帝素來敬仰康熙皇帝,康熙開創了大清第一 個盛世。乾隆此時已 36 歲,首次巡禮五臺山時已繼位 10 年。他有 踵武皇祖,振興大清,開創大清另一盛世的強烈願望。因而此詩通 過追憶聖祖神勇,轉而表述自己為政理想,立意高遠,境界闊大,

有帝王氣,遠非弘晝詩歌能比。

乾隆皇帝 9 月 10 日出發,10 月 16 日回宮。其間,乾隆皇帝留下 23 首與五臺山相關的詩歌,列表如下 :

號 詩歌 創作時間 創作地點

1 阜平縣恭依皇祖元韻 十一年

九月十九 河北省阜平

2 晴 九月十九 河北省阜平

3 別墅 九月十九 河北省阜平

4 三箭山 九月十九 河北阜平龍泉關

5 龍泉關恭依皇祖元韻 九月十九 河北阜平龍泉關

6 積素 九月十九 河北阜平龍泉關

7 度龍泉關山西省諸臣

來接 九月十九 河北阜平龍泉關 8 自長城嶺恭依

皇祖元韻 九月十九 河北阜平與山西五臺交 界處

9 射虎川 九月二十二 山西五臺縣五臺山 射虎川

(25)

10 即事 九月二十二 五臺山 11 娑羅樹恭依皇祖元韻 九月二十二 五臺山 12 清涼山恭依皇祖元韻 九月二十三 五臺山

13 五臺山天花詩恭依皇

祖元韻 九月二十三 五臺山

14 靈鷲峰文殊寺恭依皇

祖元韻 九月二十三 臺懷鎮靈鷲峰 15 殊像寺恭依皇祖元韻 九月二十三 臺懷鎮殊像寺

16 北臺眺望恭依

皇祖元韻 九月二十四 五臺山北臺頂 17 望海峰恭依皇祖元韻 九月二十四 五臺山東臺望海峰 18 顯通寺恭依皇祖元韻 九月二十五 臺懷鎮顯通寺 19 回鑾即事 九月二十六 五臺山 20 回鑾至鎮海寺 九月二十六 鎮海寺

21 長城嶺雪霽 九月二十七 山西五臺與河北阜平交 界處

22 暖 九月二十八 河北阜平

23 阜平縣 九月二十九 河北阜平

9 月 23 日至 26 日駐蹕菩薩頂大營,巡禮臺懷各寺,其路線如下:

(26)

時間 地點

9 月 23 日 臺麓寺、古佛寺、白雲寺、殊像寺、菩薩頂、塔院寺 9 月 24 日 碧山寺、羅漢坪、北臺

9 月 25 日 羅睺寺、顯通寺

9 月 26 日 壽甯寺、玉花池、中臺演教寺

上表乾隆皇帝 23 首詩中,詩名冠以“恭依皇祖元韻”者有十一首,

占到總數近 50%。歷來文人多有 “恭依某某元韻”或稱 “同韻”“和韻”

之作,這種庚和之作押韻要與原詩屬同一韻部,一來要表達對原作 者的崇敬仰慕或知己友愛之情,但也從來不乏逞才爭勝之意。眾所 周知,乾隆皇帝酷愛寫詩,現存詩歌四萬餘首,有“十全老人”之 稱。無論“文治”還是“武功”方面,他都有向皇祖學習的強烈欲望,

但也不乏自我標榜與康熙爭勝之意。

乾隆對自己勤政愛民,政治清明,以致菩薩佑護,風調雨順,

四海升平,百姓富足的景象倍感驕傲。他有《西巡迴鑾述事》詩云 : 繩武惟懷詠陟山,六龍棽麗薄冬還。赦除本為青災肆,

粟帛頻因養老頒。

塵淨香街碾大章,問安依舊寢門常。祝釐欣得文殊佑,

應與崇臺並壽康。

曆覽倉箱萬寶登,肯望宣郡暮觀曾。今秋薄得山田獲,

卻為災餘喜不勝。

民瘼時緣巡省知,仁皇家法至今垂。歸鞭尚拂城闉柳,

正是小陽未冷時。20

20 趙林恩撰《五臺山詩歌總集》,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年,第 483 頁。

(27)

本詩寫於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巡禮五臺山準備返回之時,

由四首絕句構成。第一首前二句云,他學習前輩,重視佛教、懷 柔蒙藏、巡禮五臺,即日將起駕回宮。第三四句點明他自己體恤民 情,盡可能地免除了受災地區賦稅 ;第二首絕句主要是說他巡禮 臺山,為家人祈福,文殊菩薩一定會保佑他們福壽安康 ;第三首 絕句,首聯第一句“曆覽倉箱萬寶登,”有自注云 :“今歲直隸並山 右晚田甚豐,為數歲所罕見。”乾隆皇帝回鑾途中,看到河北、山 西兩省農業大豐收,“為數歲所罕見”,第二句“肯望宣郡暮觀曾”,

“宣郡”即宣府鎮。清時張家口隸屬此鎮。自注云:“去歲至張家口,

彼處正被災,雖亟賑恤,戚然未釋於懷。”他不禁回憶去年張家口 受災嚴重,朝廷雖很快賑災,但內心始終不能釋懷。最後兩句“今 秋薄得山田獲,卻為災餘喜不勝。”今年雖然欣喜地看到兩省大豐 收,但未忘去年張家口受災之事。此篇讀來,一位勤政愛民、體 恤百姓的聖君形象躍然紙上。最後一首,依然是說作為皇帝,時 刻心系民瘼,體恤百姓。趁著十月小陽春,天氣和暖,起駕回鑾。

四首絕句一氣呵成,不但記述了作者起駕回鑾之事,而且也不難看 出他對自己治理之下,四海升平,風調雨順,百姓安樂現狀的自豪 與標榜。

弘晝與乾隆五臺山詩歌所表現出的豪氣幹雲的帝王氣概迥然 不同,他在五臺山一共參訪 38 寺,作詩 36 首,置於各寺記載之後,

除“碑樓、佑國、紫府”三寺合為一篇之外,每寺都有短小記載,

並附詩一首。因篇幅所限,此處僅以寺廟名稱和詩歌首句列表如 下 :

(28)

號 寺名 內容 創作目的

1 菩薩頂

碧彩琳瑯曲磴回,花宮層繞護香臺。

色空不礙金身現,象顯應從鳩頂開。

猛獸全驅歌聖武,神燈留映仰昭回。

隨鑾三宿探靈境,天漢雲霞疊見來。

寫景 頌皇恩

2 望海寺

望海峰高映太空,登臺極目興無窮。

蒸雲氣靄千山白,浴日光含萬嶼紅。

碧澗平鋪水面闊,蒼岩遙接浪頭雄。

澄清共沐恩波久,看去應知四海通。

寫景 頌皇恩

3 法雷寺

何年闡教此招提,梵演雷音自向西。

翠露佛頭螺髻擁,金懸雲腳月光低。

三千塵界看來渺,五百神僧望轉迷。

敬睹天章昭秘宇,更誰嗣響究端倪。

寫景

4 普濟寺

靈山氣候五峰殊,花暖南臺擁覆盂。

岩吐晴霞翻日菊,谷浮朝錦豔金蕖。

妙香縹緲隨煙靄,秀色青蔥入畫圖。

寶翰天章輝映遍,個中真諦動虛無。

寫景 頌皇恩

5 靈隱寺

登眺遙臨渺眾巒,大名葉鬥五峰冠。

仰攀紅日非虛語,足踏浮雲壯大觀。

頂上罡風催馬步,澗中凍雪供僧餐。

聖人恭黙天心順,和靄晴光擁帝鑾。

寫景 頌皇恩

6 演教寺

覺迷仙梵出花宮,清韻悠然迥不同。

優缽香能飛法雨,菩提樹盡響宗風。

好因世暗凡塵裏,常使人醒幻夢中。

莫謂曼殊饒舌甚,靜觀依舊萬緣空。

寫景 悟佛理

(29)

7 古南臺

南臺地古遠囂塵,自喜遊觀眼界新。

遍嶺煙光開慧悟,滿山秋色寫禪真。

岩棲老衲雲為侶,澗飲行僧月作鄰。

三寶皈依知不少,可能常有問津人。

寫景 悟佛理

8 圓照寺

圓照當年號普甯,國師應召對龍廷。

法雲慧日渾無際,清磬疎鐘自有靈。

二諦傳燈根貝葉,三乘講道本番經。

雨花仙梵從前事,釋氏於今齒頰馨。

寫景 頌皇恩

9 羅睺寺

昔聞古刹號羅睺,今日欣從聖主遊。

隱現花光呈妙相,迴圈輪影幻浮漚。

似無似有超生滅,非色非空任去留。

信是慧真通十地,香臺巍峙幾千秋。

寫景 頌皇恩 悟佛理

10 大羅頂

大羅頂上踞山巔,霧紫霞紅一洞天。

日射經樓光燦爛,月臨梵宇色澄鮮。

五峰臺望蒼松密,六角亭看瑞草妍。

自是聖朝綿福祉,靈芝挺秀故年年。

寫景 頌皇恩

11 七佛寺

衣缽分明次第傳,心心相印見真詮。

個中消息雲間月,就裏機關水底天。

自昔功超三界外,祇今像寄一峰巔。

應憐妙諦無人解,留得胚胎示大千。

寫景 抒懷

12 宏慶寺

宏慶清間鐘磬幽,半岩猿鶴任淹留。

苔含微露沿山翠,松落輕花滿徑秋。

方見月斜穿戶密,旋聞泉響入溪流。

休嫌岑寂人行少,自有煙霞繞絳樓。

寫景 抒懷

(30)

13 般若寺

寒山石徑轉層層,蕭寺遊行見未曾。

滿目峰巒空色界,十方煙火淨禪燈。

曠睹大地原無礙,靜對諸天悟上乘。

欲向闍梨相問訊,阿誰心境潔如冰。

寫景 悟佛理

14 碧山寺

一望蘢蔥秀色鐘,參差樓閣影重重。

冰澌眾壑琮琤玉,草滿千岩寂曆鐘。

法雨繽紛青嶂合,禪林迢遞白雲封。

雁堂誰證華嚴秘,妙諦圓靈自九重。

抒懷 悟佛理

15 妙德庵

妙德何由獨擅名,只因修德妙功成。

松風響振塵心息,水月波搖夜氣清。

香閣淩霄星錯落,慈雲覆頂雪晶瑩。

一經聖主親題額,佇見毫光滿化城。

寫景 頌皇恩

16 雜花庵

殿宇雖荒不染塵,氤氳妙色指迷律。

浮圖有象誰探奧,古佛無心自得春。

恍惚金雲生上界,彌漫香靄悟前因。

欣逢睿藻天邊降,梵刹從教雨露新。

寫景 悟佛理

17 壽寧寺

壽寧焚體禮空門,烈焰光中現世尊。

精氣不隨塵土滅,信心端向祇園存。

三摩妙入無邊境,四大常超有礙根。

聞說當年輕富貴,皈依清淨古王孫。

讚頌“王子 焚身”事

18 三泉寺

妙泄原非坐井探,澄澄一氣自含三。

靈源滿注清堪鑒,心印旁通靜可參。

光動金猊傳寶焰,寒生鐵瓦接晴嵐。

要知普濟曾無量,中有菩提活水涵。

寫景 抒懷

(31)

19 鐵瓦寺

三泉路入白雲遙,空色何妨鐵瓦銷。

翠接玉花靈氣擁,山留古佛異香飄。

一龕寶焰長相照,四壁藤蘿自不凋。

幸睹西來真面目,皈依移得下瓊聊。

寫景 抒懷

20 玉花池

梵僧曾此對漣漪,花吐瓊瑤映一池。

無葉不開含舍利,有香皆覺現牟尼。

當年共見冰為質,今日猶傳玉作姿。

料是紅塵超脫盡,常留潔白與人知。

寫景 抒懷

21 西林寺

林寒徑轉草蒙茸,鐵瓦猶存舊梵宮。

雲散雙仙秋寂寂,塵清八水月濛濛。

狻猊無複來香界,空色依然幻境中。

聖代恩隨甘露降,名山終古仰宗風。

寫景 頌皇恩

22 廣宗寺

林巒抱寺幾重重,禪室煙霞入望濃。

幡影動連雲冪曆,磬聲遙接水潺淙。

鷲峰塔擁開真境,猊座泉飛現正宗。

寄語諸僧無礙相,靈臺休被俗塵封。

寫景 抒懷

23 顯通寺

顯通紺宇妙天成,峻嶺崇岡左右縈。

銅佛鑄來常耀釆,肉僧塑就儼如生。

殿中鼓振千岩應,堂上禪留半偈名。

一自鑾輿臨法界,倍看蘭若日增榮。

寫景 讚頌

24 塔院寺

塔院由來建漢唐,靈峰翠聳白雲鄉。

勢淩絕頂凝晴雪,影界寒空映夕陽。

峻壁圖形成古跡,虛簷經篆燦新裝。

從今黃管從金粟,留取丹梯照四方。

寫景 頌皇恩

(32)

25 殊像寺

金獅趺坐想儀型,定戒曾因此降靈。

果證已超諸有色,觀空忽現本來形。

徑穿仙府通幽寂,煙擁浮圖入窅冥。

一自法雲昭應感,真如輝映五峰青。

寫景 讚頌

26

碑樓、佑 國、紫府

三寺

碑樓三刹啟雲扉,遍閱招提入翠微。

石徑同看青嶂護,松岩共見綠苔肥。

香臺豈少天花落,喬木還多野鶴飛。

正喜列真懸寶閣,更留紫府映霞輝。

寫景 抒懷

27 棲賢社

棲賢自古隱君留,磴道盤旋入社幽。

花雨紛紛全嶺翠,香雲冪冪一天秋。

祟隆梵宇禪音細,茂密松杉鳥韻悠。

何幸獲邀旌旆過,上方題額聖恩稠。

寫景 頌皇恩

28 萬緣庵

當路分明大乘車,行禪多向此中居。

香煙靜繞毗盧像,雲漢長懸御筆書。

翠嫋棲賢雲霽後,濤生鎮海雨聲初。

福緣普結遺芳在,核實循名信不虛。

寫景 抒懷

29 鎮海寺

層層梵寺倚山成,自昔傳聞鎮海名。

高下殿隨峰勢轉,崎嶇路繞樹頭行。

雖無瀑布騰空色,卻有松濤沸水聲。

我愛登臨來妙境,頓令心地一時清。

寫景 抒懷

30 沐浴堂

一泓清澈水雲鄉,澣濯能教俗念忘。

不是有心先潔己,如何無垢對空王。

澄波靜洗神逾爽,惠澤濃沾性亦香。

更願化為甘露降,普天率土沐恩長。

寫景 頌皇恩

(33)

31 明月池

大智由來水月圓,山池映月月澄鮮。

清涵遠岫雲光淨,碧映層霄樹色連。

定覺何時分顯晦,靈通立地幻人天。

徘徊到此閒相對,妙象淩虛一鏡懸。

寫景 抒懷

32 護眾庵

博濟由來是佛心,茅庵端不讓叢林。

任他卓錫行蹤遠,亦自留賓禮遇深。

門外蘚苔僧踏破,臺前松柏鶴招尋。

懸知有客相棲止,隔水常聽鐘磬音。

寫景 抒懷

33 白雲寺

白雲飄渺映祇林,步躡層巒望轉深。

淨域卷舒寧有跡,空山來去本無心。

遙連岩岫清塵慮,密蔭樓臺隱梵音。

滿徑松花隨意采,妙香風弄影沉沉。

寫景 抒懷

34 千佛洞

岩洞谽谺辟化城,茫茫無跡亦無聲。

任教石室終年閉,尚憶金蓮萬朵明。

駭浪全消當境想,念珠留記未來盟。

空空妙偈憑誰語,千佛元從一佛生。

寫景 抒懷

35 金燈寺

金燈燦燦五臺旁,珠現牟尼照十方。

法炬彩毫縈石室,禪輪寶氣映禪房。

頻開覺路星辰朗,普渡迷律日月光。

尤愛山槐紅結實,朱花閃爍色輝煌。

寫景 抒懷

36 黑龍池

金井池邊近北臺,黑龍古廟倚山隈。

寒飆肅肅淩霄漢,冷月溶溶映溯洄。

雪比水泉供客飲,冰如玉鏡向天開。

有時虔禱神垂鑒,共喜甘霖潤八垓。

寫景 抒懷

(34)

這些詩多為寫景、頌皇恩、悟佛理之作,抒懷詩句僅占其中一半。

其詩多精工描繪、因循模擬,很少能夠看得出作者自我情懷的抒發 和表露,只有一首《玉花池》聊為可觀。雖然整篇寫景抒懷不露痕跡,

但最後四句也算頗具性情之作 :“當年共見冰為質,今日猶傳玉作姿。

料是紅塵超脫盡,常留潔白與人知”。

值得重視的是,弘晝詩歌雖然表面雍容平和,實則因循模擬、缺 少自我。這種特色倒也並非偶然出現,而是一以貫之的。據筆者統計,

弘晝現存詩歌共 367 篇,主要集中于《稽古齋全集》和《清涼山小志》

中。《稽古齋全集》共八卷,分論、說、序、記、跋、雜著、頌、贊、銘、

辨、祭文、制藝、賦等十三種體裁,成書於乾隆十一年(1746),正與

《清涼山小志》成書同年。末二卷為詩歌,以五言古體、七言古體、四 言古體、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 言絕句、六言絕句等十種詩體排序,共計 331 篇。再加上《清涼山小志》

36 首七言律詩,共計 367 篇。

縱觀弘晝現存詩歌,屬於典型的“天潢詩”。從題材而言,多為 詠物、應制、寫景之作。《稽古齋全集》多為詠物詩,所詠物品多為 貴族、皇宮之物,詩歌有富貴雍容之感。《小志》則多寫景詩,雖非 上乘之作,但也不乏精妙工穩之句。總體而言,弘晝詩多模擬、少 創見。這大概與作者韜光養晦、謹慎行事之風相吻合。也與乾隆皇 帝對其評價極為相稱。乾隆在《稽古齋全集》序中云 :“吾弟在皇父 膝下二十年,愛敬懇摯,從未有過愆。於吾自孩提以至於今,且孺 且耽,怡怡如也。”可見,弘晝詩歌體現了其極重“孝悌”之道,追 求中庸平穩的特點。

然而史書記載卻與我們對弘晝詩歌的解讀大相徑庭, 《清史稿》

載 :

(35)

(弘晝)性複奢侈,世宗雍邸舊貲,上悉以賜之,故富 於他王。

好言喪禮,言 :“人無百年不死者,奚諱為?”嘗手定 喪儀,坐庭際,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飲啖以為樂。作明 器象鼎彝盤盂,置幾榻側。21

史書對其記載寥寥數語,但卻給世人留下奢侈無度、生人為自 己辦喪事的一個“荒唐王爺”的形象。筆者知道這種記載的出現,

一定有其原因。只是我們不太確定弘晝在“仁義忠信”的外表之下,

本身具有荒唐無行的一面?還是史書這種記載是為了避免出現兄弟 奪嫡、手足相殘的局面,配合政治鬥爭的需要而寫下的?卻不得而知。

◝յվ㸯䗄տ雭娫溷杅虝

考察弘晝《小志》中的寫景詩,也不乏以靜寫動,如王右丞般“詩 中有畫”的佳作。這倒與其皇兄在詩歌藝術上有一脈相承之處。乾 隆皇帝喜歡遊山玩水,他多次北巡塞外,南巡江浙,東巡齊魯,西 巡五臺,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乾隆詩歌山水內容占很大比例,涉及 範圍也非常廣泛。本文僅以其巡遊五臺山詩歌為例,簡要說明其山 水詩特色。如《回鑾至鎮海寺》詩序云 :“積雪在林,凹峰露寺,天 然畫意,因命張若靄寫之。”張若靄,安徽桐城人,乾隆朝內閣學士 兼禮部侍郎,宮廷畫家。寫之,就是畫下來的意思。乾隆學識淵博,

書畫俱佳,尤善評點名畫。乾隆巡禮五臺山期間,有宮廷畫師同行,

隨時將優美風景畫入圖紙。茲錄《回鑾至鎮海寺》第一、三首如下 :

21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 :中華書局,1976 年,第 30 冊,第 9087 頁。

(36)

藍田生玉有波濤,古幹拏龍染鬣髦。好是天公傳粉本,

從教呵凍一揮毫。

煨芋煙霏香積廚,山僧消受合清臒。詩禪契處參形色,

不可圖中如是圖。22

第一首,化用李商隱“藍田日暖玉生煙”之句,將五臺山起伏的 雪山在雲霧中的隱約之狀比喻成“藍田日暖”“良玉生煙”。蒼勁的 古樹枝幹,如虯龍般盤曲。眼前風景真如天公所畫、傳至人間一般。

第三首寫在燒土豆的煙霧之中,寺院的香積廚(食堂)開飯了,用 餐的僧人們清臒而消瘦。詩歌和修禪的最高境界只能意會,正如眼 前風景優美而豐富,無法全部體現在畫圖之中一樣。此處,乾隆拋 棄了他寫景詩善用的紅、白、青、綠等醒目色彩的特點,著意用詩 歌描繪了五臺山煙雲籠罩下如波墨山水般的景致。從閱歷來講,親 王弘晝全然沒有乾隆皇帝那般幸運,“余少住宮闈,長司王事,本無 刻暇,”活動範圍顯然小得多。此次,非常幸運跟隨皇帝出行,他已 非常高興。不過,他對五臺山風景的描繪也頗具特色,其《護眾庵》

詩云 :

博濟由來是佛心,茅庵端不讓叢林。任他卓錫行蹤遠,

亦自留賓禮遇深。

門外蘚苔僧踏破,臺前松柏鶴招尋。懸知有客相棲止,

隔水常聽鐘磬音。

此詩首聯化用“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之意,指出僻靜處的山 林茅庵也未見得比不上名山大寺。頷聯即寫出護眾庵僧人的熱情好 客。頸聯用以動襯靜之法,烘托出該庵的清幽嫺靜之美,極具意境。

22 趙林恩撰《五臺山詩歌總集》,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年,第 482 頁。

(37)

尾聯“懸知有客相棲止,隔水常聽鐘磬音”,讀來讓人有王右丞“欲 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一句之聯想。弘晝這種對王維詩歌的模仿 並非偶然,他在《稽古齋全集》有《王維秋林晚岫圖》一詩 :

丹青烘染許誰儔,披卷居然逼虎頭。濃霧開晴吹氣爽,

夕陽翻壁入林幽。

滿山翠積千重秀,繞樹煙含一望收。摩詰毫端瀟灑甚,

畫中詩意盡堪遊。23

尾聯“摩詰毫端瀟灑甚,畫中詩意盡堪遊”正是表達對王維“詩 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詩歌特色的讚美和喜愛。

弘晝詩歌總體而言屬“天潢詩”,多精工描繪、因循類比、雍容 典雅之作,其山水詩藝術上與乾隆有一脈相承之處,亦不乏清新可 喜、以動襯靜、詩中有畫之句。

┩յ䔿┾阾鼥⹳䔔꼸

《清涼山小志》問世後,並未被人們所重視。筆者所見,最早提 及該書的是《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書云 :

[ 補 ]《清涼山小志》不分卷,清弘晝撰。清乾隆十一 年刊本,八行十八字,白口,四周雙闌。前自序,次目錄。

卷末有乾隆十一年自跋,云遍體諸刹後作,蓋名為山志而 實為紀山中三十八名刹者也。鐫印均精,與內板無殊。24

23 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年,第 307 頁。

24 [ 清 ] 莫友芝撰《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第 1 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第 389 頁。

(38)

此外,在《八千卷樓書目》《湖南省古籍善本書目》和《中國古 籍總目》等書中都有記載25。筆者首先是在國家圖書館看到這本書的,

但是抄錄研究尚有諸多不便。感謝《中華山水志叢刊》影印了此書,

為讀者提供了很大方便26

筆者看來,《小志》是一部被忽視的文獻。首先,從歷史研究角 度而言,可以詩史互證,它補充了《起居注》《清實錄》《山西通志》

等史書對於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一年(1746)首次西巡五臺山活動記載 的缺失。《小志》集中于皇祖(康熙)和皇上(乾隆)對五臺山各寺賜 匾題額情況的考察,現在這些御書匾額多作為文物保存于五臺山藏珍 樓,它們是研究五臺山和當時歷史的珍貴資料。其次,從文學研究角 度而言,《小志》中所提到的每一座寺廟都是作者親身所至,他對每 一所寺廟的記載前半部分有如遊記,後半部分即是詩歌,詩文結合,

頗具文采。也是我們瞭解弘晝其人及其文學創作的重要材料。趙林恩

《五臺山詩歌總集》雖名“總集”,但也難免有所疏漏,弘晝這三十六 首詩歌就未被錄入其中,正可補其缺失。再次,《小志》作為一部五 臺山山志,其價值更為凸顯。作為古籍,五臺山山志發端於唐僧會賾《清 涼山略 傳》(已佚),終結于民國印光 重修《清涼山志》,形成了 以“ 三傳一志”為中心的山志系統。所謂“三傳一志”是指 1. 唐高宗 永隆元年(680)藍谷沙門慧祥所撰《古清涼傳》二卷 ; 2. 宋仁宗嘉祐 五年(1060)妙濟大師延一重編的《廣清涼傳》三卷 ; 3. 宋哲宗元祐

25 [ 清 ] 丁丙藏、[ 清 ] 丁仁編《八千卷樓書目》,見《續修四庫全書》,第 921 冊,第 172 頁;常書智、李龍如編《湖南省古籍善本書目》,長沙:嶽麓書社,1998 年,第 151 頁;

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古籍總目・史部》,北京 :中華書局,2009 年,第 3894 頁。

26 石光明、董光和等編《中華山水志叢刊・山志卷》第 38 冊,北京 :線裝書局,

2004 年,第 365-384 頁。

(39)

四年(1089)無盡居士張商英記述的《續清涼傳》二卷 ; 4. 明神宗萬 曆二十四年(1596)五臺山高僧鎮澄法師修撰的《清涼山志》八卷。此外,

再加其他六部史志: 1.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會昌寺沙門會賾所撰《清 涼山略傳》一卷(已佚); 2.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五臺山大喇嘛老 藏丹巴繕述的《清涼山新志》十卷27; 3.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雅 德輯《清涼山志輯要》二卷、清汪本道袖珍本《清涼山志輯要》二卷;

4. 乾隆五十年(1785)《欽定清涼山志》二十二卷; 5. 道光十一年(1831)

五臺山集福寺刊印,章嘉國師若必多吉修訂的藏文《聖地清涼山志》

五卷 ; 6. 民國二十二年(1933)印光重修《清涼山志》八卷。

前人曾將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雅德所輯《清涼山志輯要》二 卷與清汪本道袖珍本《清涼山志輯要》二卷作為兩部傳志來看,但 這種看法實為不妥。28 《山西志輯要》刊行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

雅德修,汪本直撰,是雍正版《山西通志》的節略本。乾隆三十一 年(1766)編撰《山西志輯要》時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為備高宗弘

27 我們推斷《清涼山新志》成書時間是根據老臧丹巴為《清涼山新志》作 “ 新序 ” 時間康熙三十三年(1694)而定。白・特木爾巴根認為,老臧丹巴為《清涼山新志》作 序的時間當為康熙二十三年(1684),因康熙二十三年他已圓寂,故康熙三十三當為 二十三年之誤。白・特木爾巴根 :《關於〈清涼山新志〉及其相關著述》,《蒙古師範大 學學報》,2008 年第 6 期。

28 彭圖 :《文白對照〈清涼山志〉跋》云 :關於五臺山有九部志書,其中有“清 乾隆四十五年(1780),釋德清所輯《清涼山志輯要》二卷 ;清汪本道袖珍本《清 涼山志輯要》二卷”。《五臺山》,2010 年第 11 期。這種說法首先將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的《清涼山志輯要》歸為釋德清所輯,將清代的雅德與明代的釋德清混為一 談。根據常識可知,釋德清為明末高僧,生於 1546 年卒於 1623 年,絕不會是清乾 隆四十五年(1780)《清涼山志輯要》的輯錄者。其次,《清涼山志輯要》撰者“汪本 直”誤寫作“汪本道”這種張冠李戴的錯誤不但影響了不少學者,更為多家網站引錄。

前者如杜瑞平博士《〈清涼三傳〉文本論析》第二自然段,《名作欣賞》,2012 年第 2 期 ;後者如搜狐網《積極構建“五臺山學”推動“文化強省”建設》鏈結(2020 年 11 月 15 日登錄):http://roll.sohu.com/20111205/n327870072.shtml。

(40)

曆巡幸五臺山時呈覽,《山西志輯要》在版第一卷之前又增一卷,稱 為“卷首”。原書在“卷首”之後,第一卷之前,附有《清涼山志輯要》

二卷。現行中華書局點校版《山西志輯要》已將其刪去,但未作詳細 交代。此外,《清涼山志輯要》尚有單行本,共二卷,六十六頁,比《山 西志輯要》之十二卷,八百四十四頁的規模大大縮減,故又稱“袖珍 本”。該版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只是在原版 基礎上將“清涼山全圖”和“文殊菩薩像”置於“目錄”之前,其餘 版式、字體則完全一樣,故實為一種版本。弘晝《小志》考察了五臺 山三十八座廟,上承《清涼山新志》而來。雖對此後五臺山諸志,並 無太大影響,但仍是研究五臺山文化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料。

總之, 《小志》全書 38 段,共計 8352 字,同五臺山其他志書相比,

失於簡略。但它是一部韻散結合,頗具文學色彩的作品,而且一直 一來是被忽視的。本文將其內容、特色和影響作了簡要梳理。希望 抛磚引玉,求教于方家,更希望其歷史、文學和文化價值能夠得到 進一步認識和挖掘。

⹧脝倀桬

⸮㢼倀棾

《大方廣佛華嚴經》60 卷,佛陀跋陀羅(约 430)譯,《大正藏》編 號 0278,第 9 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80 卷,實叉難陀譯(652-710)譯,《大正藏》編 號 0279,第 10 冊。

《扈從西巡日錄》1 卷,高士奇 (1644-1703) 撰,收於王錫祺(1855-1913)

(41)

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上海著易堂鉛印本,光緒十七年(1891)

刊。

《 清 涼 山 小志》1 卷, 弘 晝(1711-1770) 撰 成 於 1746 年, 清 乾 隆 十一年(1746)刻本。

匯◷靣煝疴

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中國古籍總目・史部》,北京 :中華書局,

2009 年。

白・特木爾巴根 :《關於〈清涼山新志〉及其相關著述》,《蒙古師範 大學學報》,2008 年第 6 期,第 29-32 頁。

石光明、董光和等《中華山水志叢刊・山志卷》,北京 :線裝書局,

2004 年。

杜瑞平《〈清涼三傳〉文本論析》,《名作欣賞》,2012 年第 2 期,第 153-154 頁。

故宮博物院《清涼山志・清涼山新志・欽定清涼山志》,海口 :海南出 版社,2001 年。

國家清史編撰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年。

常書智、李龍如《湖南省古籍善本書目》,長沙:嶽麓書社,1998 年。

莫友芝《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北京 :中華書局,2009 年。

彭圖 :《文白對照〈清涼山志〉跋》,《五臺山》,2010 年第 11 期,第 53-55 頁。

愛新覺羅·常林《愛新覺羅宗譜》,北京 :學苑出版社,1998 年。

趙林恩《五臺山詩歌總集》,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年。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 :中華書局,1976 年。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十八、經本府人力專案小組審查會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三月四日核定

70

台中地區 (山海屯)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里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永隆國小

大凡宗教都帶有救贖的功能,在傳佈過程中,小傳統社會的下層百姓,常

從小到大都在台中唸書,大學就讀 ○○ 大學國貿系,學習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後

海納百川,所有海中的一切有大部份來自陸地,海洋雖然很大,但是當百川都

但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主要值基於平面幾何系統的研究,Gutiérrez(1992)後 來延伸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並以 Van

 大渡河丨是長江的一道支流,兩岸丨都是 蜿蜒連綿的高山,河寬丨三百多米,水深 丨十幾米,我們去時丨剛好遇上暴洪,只 見湍急的河水丨閃着青光,噴着白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