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專題網站 社學生為對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本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專題網站 社學生為對象"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研究者擬進入教學現場,觀察學生運用六大資訊技能 搜尋資訊、摘要資訊、整合資訊、評鑑資訊,乃至完成一個專題式網站之歷程。

歷程中教師藉由大六教學法教學,分析大六教學法融入專題式網站建置課程 時,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本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專題網站 社學生為對象。茲將研究設計、研究現場與對象、研究者背景、研究工具、研 究步驟、資料蒐集與整理、及信度與效度進一步說明如下。

第 一 節 研 究 設 計

為能深入瞭解教師運用大六教學法,對學生在製作專題網站時之學習歷 程,及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本研究擬將課堂觀察紀錄、學習單、網頁作品、

訪談紀錄、與問卷調查,以質性取向來進行資料分析,對教師與學生在語言與 行為的互動,及情境脈絡與所呈現之現象進一步分析與解釋。研究者將藉由在 學期中擔任課程輔助老師之便,進入研究場所,一方面協助課程進行,同時也 以隱藏身份的方式參與觀察學生之學習情形並歸納影響學習成果的因素。下方 為大六教學法融入建置專題式網站的教學過程。

表 3-1-1 大六教學法融入建置專題式網站的教學過程

大六教學法-各階段教學活動 重點內涵 教師-教學指導策略 教學活動目的 定義問題所在 瞭 解 學 習 者 為

何需要資訊?

寫 研 究 記 錄 : 腦 力 激 盪、討論、圖示法 一、定義問題

確 定 所 需 要 的 資訊

問題為何? 試寫研究問題

培養學生有欣 賞、表現、創 新、溝通與分享 的能力

二、尋求策略 確定資源範圍 需要什麼資 訊?

利用一般參考資料撰寫 問題背景

其目標是訓練

(2)

列出優先順序 何處尋得? 腦力激盪寫出可能的資 訊資源

學生能運用科 技與資訊來解 決問題 找到資訊資源 如何開始? 寫出關鍵詞和檢索策略

三、找出資訊 取得資訊 有 那 些 資 訊 資 源可用?

觀察、經歷、閱讀

其目標是訓練 學生能運用科 技與資訊來解 決問題 閱讀資訊 如何檢索? 用資訊檢索、檢索策略

的指導 四、使用資訊

摘要資訊 那 些 資 訊 對 我 有用?

閱讀、撰寫閱讀筆記的 方法

訓 練 學 生 能 運 用 科 技 與 資 訊 來解決問題 組織 如 何 有 效 率 讀

取資訊?

集結概念,寫成子標題 五、綜合資訊

呈現 資 訊 足 夠 了 嗎?

閱讀並篩選資料組織的 方法

訓練學生能運 用科技與資訊 來解決問題 評鑑作品 如 何 結 構 或 呈

現資訊?

回答研究問題並寫出結 果指導研究報告及參考 文獻的撰寫方法和規則 六、評鑑

評鑑過程 學 到 了 什 麼 新 知識和技能?

和同儕或教師共同評量 自己的作品

培養學生有欣 賞、表現、創 新、溝通與分享 的能力

(3)

第 二 節 研 究 現 場 與 對 象

一、 研究現場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進行,研究場所為台北市某國中。該校目前資訊硬 體設施方面有電腦教室三間,網路是ADSL連線。電腦設備於93年9月全部更 新,採液晶螢幕,且每班教室配有一部電腦,皆可連線上網。

二、 研究對象―協同研究教師及班級學生

本研究的協同研究教師為該班的電腦老師(以下稱T老師)。T老師為男性,

三十五歲,兼任學校的系統管理師,T老師在資訊方面的專長為網路工程及無 線網路應用,並曾於某大學電算中心任職四年。教學經驗邁入第五年,目前在 台北市某國中每週有十三節電腦課程,並兼任七、八年級電腦社團老師。

研究對象是由T老師授課的班級中選擇一班,該班為男女混合班級,其中 男生13名、女生7名,共計20名。

第 三 節 研 究 者 背 景

行動研究中,研究者的知識背景與研究方法均有可能影響研究之品質。所 以,以下進一步介紹研究者的背景與相關訓練。

一、 研究者背景

研究者於民國八十七年畢業後即在台北市某國中服務,服務年資從八十八 年至今已六年。期間曾擔任系統管理師與資訊組長。

(4)

二、 研究者的訓練

(一) 電腦資訊能力

研究者設計的校園網站,於九十二年榮獲台北市中小學優良網站;在資訊 競賽方面,研究者在八十八年曾榮獲資訊融入各科教學教案設計競賽全國第一 名;在指導學生網頁競賽方面,曾於九十一年榮獲國際學校網屆博覽會金獎,

亦於九十二年榮獲國際學校網屆博覽會特別獎。

(二) 研究能力的培養

研究者利用教師研習中心舉辦之質性研究課程研習質性研究課程,研習期 間曾實際從事研究,包括找尋題目、文獻探討、蒐集與整理分析資料、撰寫訪 談逐字稿與札記、資料的編碼與分類等,此經驗讓研究者曾親身學習與培養研 究能力。

第 四 節 研 究 限 制

一、 研究對象:研究對象以台北市某國中七年級學生為例。

二、 本研究係探討台北市某國中七年級學生,進行專題式網站建置學習時之 學習歷程與成效,不包含其他學習活動之歷程。

三、 本研究係探討台北市某國中七年級學生專題式網站建置之學習歷程,由 於採取的行動研究係屬質性研究,以社團學生為限,因此不擬推論至其 他學生製作專題式網站之歷程與成效。

(5)

第五節 研究工具

針對研究者預定探究之研究問題,參考謝政燿(民91)、黃明信(民91)、與黃 郭鍾(民92)等人設計之研究工具並加以修改後,茲將研究工具與研究問題之對 應,整理如表3-5-1:

表3-5-1 研究工具與研究問題之對應

研究問題 研究工具

一、七年級學生對大六教學法融入專 題式網站建置教學過程中,是否 能適當運用各項技能?例如使 用概念圖來定義問題、使用關鍵 字及布林邏輯技巧來搜尋資料。

1. 專題研究計畫書 二之一

2. 專題研究計畫書檢核表 二之二 3. 工作日誌記錄表 二之三

4. 形成問題紀錄表 二之四 5. 研究問題檢核表 二之五 6. 小組概念圖學習單 二之六 7. 摘要資訊學習單 二之七 二、七年級學生在大六教學法融入專

題式網站建置教學的學習過程 中,有關認知、情意、與技能的 改變為何?以瞭解學習歷程的 轉變。

1. 專題研究計畫書 二之一

2. 專題研究計畫書檢核表 二之二 3. 工作日誌記錄表 二之三

4. 形成問題紀錄表 二之四 5. 研究問題檢核表 二之五 6. 小組概念圖學習單 二之六 7. 摘要資訊學習單 二之七 三、影響七年級學生建置專題式網站

的因素為何?

1. 學生學習自評表 三之一 2. 合作學習評量表 三之二 3. 研究結果檢討紀錄表 三之五 4. 學習問卷調查表 四之一

5. 大六教學法融入主題探索小組成員 學習感受問卷 四之二

(6)

四、大六教學法融入專題式網站建置 之學習成效如何?

1. 研究內容評量表 三之三 2. 網站成果評量表 三之四 3. 學習問卷調查表 四之一

4. 大六教學法融入主題探索小組成員 學習感受問卷 四之二

5. 教師觀察紀錄表 五之一 五、如何規劃一套適合七年級學生學

習的教學方案?其內容及進行 方式為何?

附錄一:課程活動設計

研究者所蒐集之資料,經整理分類後,將分別依本研究之研究問題進行分 析與歸納;最後,再對整個教學計畫實施歷程進行描述,形成結論。

第 六 節 研 究 步 驟

一、 準備階段

(一) 研讀相關資料和書籍

仔細研讀相關資料,如相關文獻、瀏覽網站上別人的學習歷程與成果,累 積背景知識,再將課程計畫與資訊教師討論,以利指導學生。

(二) 訂定課程活動設計

課程設計以大六教學法為基礎,運用其六大養成步驟,嘗試培養學生有效 掌握與運用資訊的能力。(請參閱附錄一)

(三) 進行先導研究

編製課程及相關資料,以進行前導研究。課程設計是參考謝政燿(民91)、黃 明信(民91)、與黃郭鍾(民92)等人設計之研究工具。

(7)

二、 研究實施階段

(一) 實施大六教學法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實施大六教學法,是希望學生能認識資訊科技的範疇與 內涵,並能有效地使用電腦進行資訊的搜尋、組織、與呈現,以便完成指定的 作業,進而將其應用於生活及學習上。本研究企圖教導學生懂得應用六大資訊 技能解決問題,並學會將資訊技能應用至以下步驟:

1. 定義階段-定義問題所在

(1)、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請每位學生集思廣益及腦力激盪後,將概念運用概 念圖轉化為圖像,架構出可能的研究主題和預定探索的問題。

(2)、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能於課後使用電子郵件方式進行資料交流 與討論。

2. 資訊查詢策略-確定資源的範圍

(1)、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教導學生懂得利用網路檢索相關的電子資源與電子 資料庫。

(2)、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學會使用簡易的布林查詢功能,例如 AND、OR 與NOT。

(3)、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圖書館資源,例如查詢書籍之方 式。

3. 找尋與查詢資訊-找到資訊資源

(1)、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在圖書館借閱書籍。

(2)、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學會由網際網路上找到適當的資訊,及學 會應用各項網路技能。例如瀏覽網站、搜尋並下載檔案、及電子書之 使用方法等。

4. 利用資訊-閱讀資訊;摘要資訊

(8)

(1)、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能從檢視、下載、並開啟電子文件。學生 能應用剪貼的功能將需要資訊貼入自己的文件檔中。

(2)、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使用文書處理軟體編輯筆記及大綱。教導 學生建立多媒體與超連結的電子資源的能力。

(3)、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能應用文書處理軟體,將圖書資料編輯建 檔。

5. 整合-組織;呈現

(1)、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將蒐集到的資料予以分門別類,找出各定 義問題所需的資訊。學生能使用文書處理軟體對資訊加以分類整理。

(2)、 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使用簡報軟體進行專題報告、使用網頁軟 體建置專題網站,呈現完整的研究成果。

6. 評鑑-評鑑的用處在於協助學生成長、協助有效教學、有效認可學生學 習成就及改善課程的設計。多數研究者應用的評鑑方法有下列幾種:

(1)、 學習歷程文件夾:在學習歷程文件夾中,本課程將利用小組研究計畫 表、概念圖、學習單、甘特圖、小組討論記錄、小組互評表、個人自 評表、教師觀察記錄等工具,完整呈現學生在每個學習階段的努力與 學習成果,而學生記錄研究過程的想法,將可提供下一次教習時,師 生教學改進之參考。

(2)、 專題網站的呈現:協同研究教學教師將可對學生對專題研究的成果、

學生對專題式學習的成效及心得、學生在接受大六教學法後對資料處 理能力改變、小組成員對分工互助精神之轉化等面向獲得進一步瞭解。

(二) 指導專題式網站建置方式

本研究所定義的「專題式學習」是指由學生,針對一個研究主題,經過教

(9)

師的導引,共同討論出研究計畫,並根據研究計畫在一定的時間,利用科技完 成專題式網站。協同研究教學教師指導學生製作專題式網站方式如下:進行討 論與記錄,尋求研究主題;指導學生怎麼擬定研究計畫;觀摩別人的專題式網 站,瞭解專題研究報告的格式;指導學生如何閱讀書籍及整理所需資料;指導 學生資料編輯與分類,以及教導學生使用文書處理軟體及網頁製作軟體,編輯 自己的文件及網頁,以整合資料,展示專題網站。

(三) 學生展示作品

學生上台展示網站並介紹專題網站製作過程。在這階段,師生將利用評量 表來評量各組作品並給與回饋。

三、 資料分析階段 (一) 資料編碼和分類

將所有資料予以編碼和分類,例如教師札記以教札日期;教學觀察紀錄以 教觀日期;討論記錄以師討日期或學討日期;訪談資料以師訪日期或學訪日期;

及相關文件以相關日期等將研究資料分類整理,方便後續研究資料的歸納分 析。此外,本研究另有設計學習單、問卷調查、網站作品,以瞭解學生的學習 表現。

(二) 歸納分析結果

將編碼和分類的資料,歸納分析彙整成表,再依本研究的目的和問題作成 論文報告。

表3-6-1研究對象編碼表

組別 學生群 協同教師

代碼 R1-R5 S01-S23 T

(10)

表3-6-2教學計畫書編碼表

項目 編碼內容 舉例說明

專題研究計畫書二之一 2-1-R1 第一組專題研究計畫書 專題研究計畫書檢核表二之二 2-2-R1 第一組專題研究計畫書檢核表 工作日誌記錄表二之三 2-3-R1 工作日誌記錄第一組 形成問題紀錄表二之四 2-4-R1 形成問題紀錄表第一組 研究問題檢核表二之五 2-5-R1 研究問題檢核表第一組 小組概念圖學習單二之六 2-6-R1 小組概念圖學習單第一組 摘要資訊策略學習單二之七 2-7-R1-S01 第一組學生編號S01摘要資訊學習單

表3-6-3 評量編碼表

項目 編碼內容 舉例說明

學生學習自評表三之一 3-1-R3-S10 第三組學生編號10的大六教學法融 入主題學生學習自評表

合作學習評量表三之二 3-2-R3-S10 第三組學生編號10的合作學習評量

研究內容評量表(教師) 三之三

3-3-R3-T T教師評第三組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評量表(學生) 三之三

3-3-S01 S01同學評各組研究內容

網站成果評量表 三之三 3-4- R3-T T教師評第三組網站成果 研究結果檢討紀錄表三之五 3-5-R3 第三組研究結果檢討

(11)

表3-6-4 學生學習感受評量編碼表

學習問卷調查表四之一 4-1-S01 S01同學對大六教學法融入主題探 索學習問卷

大六教學法融入主題小組成 員學習感受問卷四之二

4-2-S01 S01同學對大六教學法融入主題小 組成員學習感受問卷

表3-6-5 教師觀察紀錄表

教師觀察紀錄表六之一 6-1-940422 94.04.22 教師觀察紀錄

(12)

研讀相關資料和書籍

訂定課程活動設計

實施大六教學法

學生撰寫專題研究計畫書

指導學生建置專題網頁

展示學生網頁作品

資料編碼和分類

歸納分析結果

論文撰寫

蒐集資料 : 教師札記

專題研究

計畫書

學習單

師生評量

問卷調查

網頁作品

上課觀 察紀錄

師生訪談

進行前導研究 本 研 究 研 究 流 程 如 下 圖 所 示 :

圖 3-1-1 研究流程

(13)

教師依教學活動課程設計共擬定 30 堂課。

課程 堂數 學生活動

活動一:任務說明

定義問題 四 概念圖二之六

活動二:定義問題 四

專題研究計畫書二之一

專題研究計畫書檢核表二之二 形成問題紀錄表二之四

研究問題檢核表二之五 小組概念圖學習單二之六 活動三:資訊查詢策略

找尋與查詢資訊 四 工作日誌記錄表二之三 摘要資訊的策略二之七 活動四:使用資訊 四 工作日誌記錄表二之三 摘要資訊的策略 二之七 活動五:組織與呈現資訊 四 工作日誌記錄表二之三

摘要資訊的策略 二之七 活動六:呈現資訊 六 學生製作網站

活動七:評鑑 二

工作日誌記錄表二之三 學生學習自評表三之一 合作學習評量表三之二

研究內容評量表師生共用三之三 網站成果評量表三之四

研究結果檢討紀錄表三之五 活動八:檢討與修正 二 工作日誌記錄表二之三

研究結果檢討紀錄表三之五 表 3-6-6 課程活動進度表

(14)

第七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在利用專題式網站建置的教學過程中,研究者觀察的重點包括:專題式網 站建置過程教師利用大六教學法之教學歷程、教師與教師間對於教學內容與進 行方式的想法與感受、對學生學習造成的影響、學生與學生間之互動模式、及 師生如何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等。為瞭解教師利用大六教學法之教學活動實 況,研究者將以觀察法記錄教學活動實施情況,並於教學活動進行時,記錄活 動中的重要或突發事件,並於觀察活動結束後,整理個人筆記、與學生訪談內 容,來重建教師將大六教學法融入專題式網站建置之教學活動現場,完成更詳 實的活動記錄。以下,進一步說明本研究對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方式。

一、 資料蒐集

本研究對資料擬以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蒐集的文件整理如表3-6-1。

表3-7-1 資料蒐集 蒐集文件 目的

教師札記 當日觀察及討論過程的感想,以及研究者之省思。

課程設計 根據六大教學法設計教學計畫書。

學習單 瞭解學生學習情況。

評量 瞭解學生學習情況。

問卷調查 學生學習感受調查表。

教師觀察紀錄 記錄課堂上教師教學過程及學生學習情況。

其他資料 教學活動的作業及照片資料及學生作品。

(15)

二、 資料分析與處理

本研究中的研究者本身將在研究現場一方面參與觀察、訪談、及蒐集文件;

一方面也不斷地透過省思、與教學教師討論課程,逐步確定或修正研究的焦點 與範圍,同時針對研究發現及不足之處,進行更多的文獻閱讀,並作深入詢問 與聚焦的觀察,檢核研究者發現的主題與重要概念。整個資料分析與編碼處理 之策略如下:

(一) 教師札記

研究者之「教師札記」是本研究中記錄最詳細的文件,內容包括教學觀察 記錄與討論過程與感想,此外研究者之省思,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與事後回 顧之依據,研究者在活動結束後,即依單純的觀察記錄及研究者的心得省思,

進行初步的分析,之後再透過重覆閱讀摘選出重要的敘述句,並對內容再進一 步的詮釋與分類,摘選出重要敘述句以日期作為主要編碼。

(二) 學習單、評量、問卷調查、觀察記錄

將所有討論記錄、觀察記錄與相關文件(例如學生作品與學習單等),將以逐 字稿的方式整理出來,以檢核研究之用。

(三) 學生學習單、網站作品

研究者將對「學生學習單」、「評量」、「問卷調查」、與「網站作品」

資料加以分析歸納整理,分析學生在建置專題式網站的學習狀況,以瞭解學生 的資訊素養是否有改變,並進一步歸納影響學習效果之因素。

(16)

第八節 信度與效度

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可靠性、一致性、穏定性、與可複製性;而研究效 度是指研究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本研究擬以三角檢核的多方意見併呈,來提高 研究的信效度。各角度的資料說明如下:

一、 教師觀點

(一) 教師札記、討論記錄及觀察記錄的自我反省

持續的記錄與討論,可以使研究者常自我反省,減少過於主觀所產生的盲 點,以增加資料分析的可信度。

(二) 網站作品、照片資料

網站作品、照片資料,可補充學生完成作品的過程以及學習態度部份的資 料,並可對學生的研究過程,獲得更完整的瞭解。

二、 學生的觀點

(一) 文件資料

包括學習單與網站作品等。

(二) 訪談資料

透過訪談讓學生對其作品和學習情形作進一步說明,藉以增加教師對學生 學習全貎的瞭解。

三、 第三者觀點

(一) 其他教師的意見

其他教師的意見,將作為第三者觀點輔助研究檢核之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無線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系統近年來越來越普及,應用範圍如供

„ 無線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系統近年來越來越普及,應用範圍如供

„ 無線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系統近年來越來越普及,應用範圍如供

Menou, M.著(2002)。《在國家資訊通訊技術政策中的資訊素養:遺漏的層 面,資訊文化》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培養具有檔案學基礎知識與文化知識,掌握現代資訊技術的基 本技能,能在檔案館、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檔案機構、資

„ 無線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系統近年來越來越普及,應用範圍如供

„ 無線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系統近年來越來越普及,應用範圍如供

無線射頻識別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系統近年來越來越普及,應用範圍如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