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現況分析結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現況分析結果"

Copied!
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係根據「智能障礙學生適應體育教學調查問卷」及訪談大綱 所得之資料結果進行分析整理,以了解台北縣四所國中啟智班智能障 礙學生體適能與適應體育實施現況,並加以探討國中啟智班教師對適 應體育之需求與困難。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 智能障礙生體適能 現況分析結果。第二節 不同障礙學生與一般學生體適能差異分析結 果。第三節 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適應體育教學情形分析結果。第四節 不同身分、背景的教師實施適應體育教學之需求與困難分析結果。第 五節 訪談內容分析結果。

第一節 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現況分析結果

本研究採立意抽樣,就台北縣四所國中啟智班智能障礙學生

(輕、中度障礙)共 50 位學生實施體適能檢測所得之資料進行分析,

以了解其現況,由表九發現:

一、身體組成方面(BMI) :輕度障礙男生平均數為 22.35,標準差為

5.29;女生平均數為 19.87,標準差為 3.43。中度障礙男生平均數

為 19.65,標準差為 3.99;中度障礙女生平均數為 19.76,標準差

為 4.07。上述結果為不同障礙程度學生在 BMI 的分佈狀況。如

圖 4-1-1

(2)

BMI

0 5 10 15 20 25

男 女

單位:kg/cm 輕度平均數

標準差 中度平均數 標準差

圖 4-1-1 智能障礙學生 BMI 分佈圖

二、三分鐘登階測驗:輕度障礙男生平均數為 55.62,標準差為 7.1;

輕度障礙女生平均數為 50.92,標準差為 6.54。中度障礙男生平 均數為 53.88,標準差為 8.72;中度障礙女生平均數為 51.94,標 準差為 9.14。上述結果為智能障礙學生三分鐘登階測驗的分佈情 形。如圖 4-1-2:

心肺適能

0 10 20 30 40 50 60

單位:次數 輕度平均數

標準差 中度平均數 標準差

(3)

三、仰臥起坐測驗:輕度障礙男生平均數為 29.71,標準差為 8.98;

輕度障礙女生平均數為 22.50,標準差為 9.54。中度障礙男生平 均數為 20.32,標準差為 8.79;中度障礙女生平均數為 17.41,標 準差為 5.39。上述結果為智能障礙學生仰臥起坐測驗的分佈情 形。如圖 4-1-3

仰臥起坐

0 5 10 15 20 25 30 35

男 女

單位:次數

輕度平均數

標準差 中度平均數 標準差

圖 4-1-3 智能障礙學生仰臥起坐分佈圖

四、立定跳遠測驗:輕度障礙男生平均數為 108.71,標準差為 60.52;

輕度障礙女生平均數為 105.25 標準差為 59.43。中度障礙男生平 均數為 98.55,標準差為 43.06。中度障礙女生平均數為 55.06,

標準差為 31.07。上述結果為智能障礙學生立定跳遠的分佈情

形。如圖 4-1-4:

(4)

立定跳遠

0 20 40 60 80 100 120

男 女

單 位 : 公 分 輕度平均數

標準差 中度平均數 標準差

圖 4-1-4 智能障礙學生立定跳遠分佈圖

五、坐姿體前彎:男生輕度障礙平均數為 13.14,標準差為 13.0;女 生平均數為 23,標準差 25.13;中度障礙男生平均數為 9.77,標 準差為 10.40。女生部分平均數為 12.88,標準差為 9.32。上述結 果為智能障礙學生立定跳遠的分佈情形。如圖 4-1-5:

坐姿體前彎

0 5 10 15 20 25 30

單 位 : 公 分 輕度平均數

標準差

中度平均數

標準差

(5)

表九 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檢測結果分析表

由於適應體育在國內之發展,仍是屬於草創發展階段,國內以此 為主題所發表的期刊論文並不多,以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為主題的研 究較少,研究者僅能以實際對智能障礙學生檢測所得結果,以平均數 及標準差呈現輕、中度學生身體組成、三分鐘登階、仰臥起坐、立定 跳遠、坐姿體前彎等項目的分佈狀況,希望本研究能收拋磚引玉之 效,鼓勵更多研究者投入這個領域,並作為日後推動適應體育之參考。

第二節 不同性別、障礙程度學生與一般學生體適能 差異分析結果

目前台北縣國中階段的智能障礙學生多半未接受體適能檢測,而 台北縣四所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則由研究者親自施測身高、體重、仰

體適能 障礙程度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身體組成 輕度 中度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輕 度 7 4 22.35 19.87 5.29 3.43

(BMI)

單位:kg/cm

2

中 度 22 17 19.65 19.76 3.99 4.07 輕 度 7 4 55.62 50.92 7.1 6.54 三分鐘登階

單位:次數 中 度 22 17 53.98 51.94 8.72 9.14 輕 度 7 4 29.71 22.50 8.98 9.54 仰臥起坐

單位:次數 中 度 22 17 20.32 17.41 8.79 5.39 輕 度 7 4 108.71 105.25 60.52 43.06 立定跳遠

單位:公分 中 度 22 17 98.55 55.06 59.43 31.07 輕 度 7 4 13.14 23 13.01 10.40 坐姿體前彎

單位:次數 中 度 22 17 9.77 12.88 25.13 9.32

(6)

臥起坐、坐姿體前彎等項目。檢測結果依身體組成(BMI)、心肺耐 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等依表十、表十一說明如下:

表十 不同性別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檢測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p<.05 、**p<.01

向度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3.378 1 3.378 .193 .663 組內 841.446 48 17.530

身體組成

(BMI)

單位:kg/cm

2

總和 844.824 49

組間 714.381 1 714.381 .935 .338

組內 36678.499 48 764.135

三分鐘登階 單位:次數

總和 37392.880 49

組間 215.393 1 215.393 3.044 .087 組內 3395.987 48 70.750

仰臥起坐 單位:次數

總和 3611.380 49

組間 16121.128 1 16121.128 9.091 .004 **

組內 85118.952 48 1773.312

立定跳遠 單位:公分

總和 101240.080 49

組間 217.247 1 217.247 1.498 .227 組內 6962.273 48 145.047

坐姿體前彎 單位:次數

總和 7179.520 49

(7)

表十一 不同障礙學生體適能檢測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p<.05 、**p<.01

依表十、 十一所示,從 BMI(身體組成) 、心肺耐力(三分鐘登 階) 、肌力、肌耐力(仰臥起坐、立定跳遠) 、柔軟度(坐姿體前彎)

來說明不同性別、障礙程度學生體適能差異情形:

一、身體組成(BMI)部份,輕度障礙男生平均數為 22.35 標準差為 5.29;女生平均數為 19.87,標準差為 3.43。中度障礙男生平均數 為 19.65,標準差為 3.99;女生中度障礙平均數為 19.76,標準差 為 4.07。兩者無顯著差異。根據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不同障礙 程度學生並無統計上的差異。

向度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組間 26.264 1 26.264 1.540 .221 組內 818.560 48 17.053

身體組成

(BMI)

單位:kg/cm

2

總和 844.824 49

組間 59.108 1 59.108 .076 .784

組內 37333.772 48 777.787

三分鐘登階 單位:次數

總和 37392.880 49

組間 554.573 1 554.573 8.708 .005 **

組內 3056.807 48 63.683 仰臥起坐

單位:次數

總和 3611.380 49

組間 6661.917 1 6661.917 3.381 .072

組內 94578.163 48 1970.378

立定跳遠 單位:公分

總和 101240.080 49

組間 268.979 1 268.979 1.868 .178 組內 6910.541 48 143.970

坐姿體前彎 單位:次數

總和 7179.520 49

(8)

二、心肺耐力方面(三分鐘登階測驗) :男生輕度障礙平均數為 55.62 標準差為 7.1,女生輕度障礙平均數為 50.92 標準差為 6.54。中度 障礙男生平均數為 53.88 標準差為 8.72;中度障礙女生平均數為 51.94,標準差為 9.14。兩者無顯著差異。從三分鐘登階測驗中發 現不同性別、不同障礙程度學生心肺耐力並無統計上的差異。

三、肌力、肌耐力方面(仰臥起坐、立定跳遠) :根據仰臥起坐測驗,

男生輕度障礙平均數為 29.71,標準差為 8.98;女生輕度障礙平 均數為 22.50,標準差為 9.54;中度障礙男生平均數為 20.32,標 準差為 8.79;女生中度障礙平均數為 17.41,標準差為 5.39。兩 者無顯著差異。在仰臥起坐測驗中,不同障礙程度學生在仰臥起 坐方面是達顯著差異的,在立定跳遠測驗中,不同性別學生也達 顯著差異。

四、柔軟度方面(坐姿體前彎) :輕度障礙男生平均數為 13.14,標準 差為 13.01;女生平均數為 23,標準差 25.13。中度障礙男生平均 數為 9.77,標準差為 10.40。女生平均數為 12.88,標準差為 9.32。

兩者無顯著差異。對不同性別、不同障礙程度學生施以坐姿體前

彎的測驗並無統計上的差異。

(9)

表十二 不同障礙程度學生與一般學生體適能分析表

輕度 中度 一般學生

身體組成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男 7 22.35 5.29 22 19.65 3.99 20.7 2.836

(BMI)

單位:kg/cm

2

女 4 19.87 3.43 17 19.76 4.07 21 2.894 男 7 55.62 7.1 22 53.88 8.72 59.57 9.64 三分鐘登階

單位:次數 女 4 50.92 6.54 17 51.94 9.14 52.03 9.15 男 7 29.71 8.98 22 20.32 8.79 37 6.46 仰臥起坐

單位:次數 女 4 22.5 9.54 17 17.41 5.39 28 7.2 男 7 108.71 60.52 22 98.55 43.06 208 25.928 立定跳遠

單位:公分 女 4 105.25 4.43 17 55.06 31.07 153.7 9.823 男 7 13.14 13.01 22 9.77 10.4 29 8.228 坐姿體前彎

單位:次數 女 4 23 25.13 17 12.88 9.32 30.7 8.568

根據表十二,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與一般學生體適能方面是否有 差異?以教育部所公佈「台灣地區 7-23 歲男女體能測驗百分等級參 考常模」對照,從下面幾點來探討:

一、身體組成方面(BMI):一般學生男生在 BMI 平均數為 20.7,標 準差為 2.84;女生平均數為 21,標準差為 2.89。根據本研究發 現:

(1)不同性別、不同障礙程度學生與一般學生相較下並無統計上的

差異,但在輕度障礙女學生 BMI 的平均數 19.87 小於一般女學

生 BMI 平均數 21,表示一般女學生的身體組成比輕度障礙女生

體重來的較重。

(10)

(2)輕度障礙男學生 BMI 平均數 22.35 大於一般學生 20.7。由數據 呈現一般男學生較輕度障礙男生體重來的輕,這或許跟一般男 學生能主動參予體能活動有密切關係。

(3)中度障礙男生 BMI 平均數 19.65 也比一般學生輕,中度障礙學 生的 BMI19.65 又比輕度障礙學生 22.35 輕,跟普通人所想像的 不同,以為障礙程度愈高,愈無法控制體重,根據研究結果是 相反的。

(4)輕度障礙女學生 BMI 平均數 19.87 大於中度障礙女學生 BMI 平 均數 19.76。換句話說,一般人的刻板印象中,覺得輕度障礙 學生比中度障礙學生更能控制體重,但檢測結果反應並不如預 期。

雖然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常模沒有建立,若根據中華民國體適能 護照的常模來對智能障礙學生做一比較,可發現不同性別、不同障礙 程度學生的 BMI 均在百分等級 20-80 之間,也就是低於 BMI 為 16-24,

這樣顯示並非有體重過重的問題,整體來說這些研究樣本的 BMI 值是

適中的。如圖 4-1-6

(11)

BMI

18 20 22 24

男 女

k g /c m BMI 輕度障礙

BMI 中度障礙 BMI 一般學生

圖 4-1-6 不同障礙、性別與一般學生 BMI 之比較

二、心肺耐力方面(三分鐘登階測驗)中,一般學生男生的平均數為 59.57,標準差為 9.64;女生平均數為 52.03,標準差 9.15。研 究發現:

(1)不同性別、不同障礙程度學生心肺耐力並無統計上的差異,而 與一般學生相較下輕、中度障礙男、女學生在心肺耐力方面表 現較差。

(2)輕度障礙男學生平均數 55.62 大於中度障礙男學生 53.88,中 度障礙女學生平均數 51.94 大於輕度障礙女學生 50.92。結果 顯示一般男、女學生的心肺耐力都比輕、中度障礙的男女學生 表現更好。

根據對照中華民國體適能護照常模發現,輕度障礙男學生的心肺

能力是介於百分等級不好的範圍,而女生是介於百分等級稍差的範

圍,男女生皆需要多鍛鍊心肺耐力。在中度障礙男生的心肺耐力是在

百分等級稍差的範圍,而女生卻在百分等級普通的範圍。研究結果顯

(12)

示中度障礙女生的心肺耐力比輕度障礙女生優良。如圖 4-1-7

心肺耐力

45 50 55 60 65

男 女

次 數 輕度障礙

中度障礙 一般學生

圖 4-1-7 不同障礙、性別與一般學生心肺耐力之比較 三、肌力、肌耐力方面:

(1)在仰臥起坐,一般學生男生平均數為 37 標準差為 6.46;女生 平均數為 28,標準差為 7.20。不同障礙程度學生在仰臥起坐方 面是達顯著差異的。立定跳遠測驗中,一般學生男生部分平均 數為 208,標準差為 25.93;女生平均數為 153.7 標準差為 9.82。

(2)在立定跳遠測驗中,不同性別學生有達顯著差異。與一般學生 相較表現較差。輕度障礙男學生平均數 108.71 大於中度障礙男 學生 98.55,輕、中度障礙男學生平均數皆小於一般男學生 208。

結果顯示一般男學生在肌力、肌耐力表現比輕、中度男學生要

好。中度障礙女學生平均數 55.06 小於輕度障礙女學生 105.25。輕、

(13)

生 55.06。輕、中度障礙學生平均數皆小於一般學生(男 108,

女 153.7) 。也就是說一般學生的肌力、肌耐力較輕、中度障礙 學生表現好。

(4)在仰臥起坐方面,根據檢測所得結果再加以對照中華民國體適 能常模發現,不同性別、不同障礙學生仰臥起坐的百分等級是 屬於 5-20 待加強的,這樣的結果也反應出這些研究樣本的肌 力、肌耐力都應再訓練的,更需要靠從事適應體育教學人員,

多費心的設計增強肌力、肌耐力的教材,來協助智能障礙學生 體能的增進。

(5)立定跳遠方面,不同性別、不同障礙程度學生立定跳遠也屬於

百分等級 5-10 待加強的範圍,根據研究者親身檢測,發現研究

樣本在立定跳遠動作的認知部分,無法全然了解動作要領,對

於跳躍及蹬腳的動作表現並非完善,只能靠著模仿研究者動

作,來完成立定跳遠的檢測,這可能是影響檢測結果的最大原

因。如圖 4-1-8,4-1-9

(14)

仰臥起坐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男 女

次 數

輕度障礙 中度障礙 一般學生

圖 4-1-8 不同障礙、性別與一般學生仰臥起坐之比較

立定跳遠

50 0 100 150 200 250

男 女

公 分 輕度障礙

中度障礙 一般學生

圖 4-1-9 不同障礙、性別與一般學生立定跳遠之比較 四、柔軟度方面:

(1)在坐姿體前彎測驗中,一般學生男生平均數為 29 標準差為

8.23;女生平均數為 30.7 標準差為 8.57。對不同性別、不同

(15)

障礙學生平均數皆小於一般學生(男 29,女 30.7) 。結果顯示 一般學生的柔軟度比輕、中度障礙學生表現佳。

在對照中華民國體適能常模發現,輕度障礙男、女學生的百分等 級在 5-20 待加強範圍,而中度障礙男、女學生則連百分等級 5-20 都 未到達,這也顯示出中度障礙學生的柔軟度需加強。如圖 4-1-10

坐姿體前彎

0 5 10 15 20 25 30 35

男 女

公分

輕度障礙 中度障礙 一般學生

圖 4-1-10 不同障礙、性別與一般學生做姿體前彎之比較 根據以上所得結論,以薛費法(Scheffe method)做事後比較。

但因為不同障礙學生(輕、中度) 、不同性別(男、女)及一般學生 人數不同,要進行複雜比較,必須包含兩個以上平均數之間的差異,

與本研究的研究樣本不相符合,所以只能做最簡單的推論。

第三節 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適應體育教學情形 分析結果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就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設備三個向度

著手結果分析如下:

(16)

一、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

規劃智能障礙學生適應體育課程或教學及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適 應體育教學的主要依據、教育部頒訂現行學校體育課程標準調查結果 如下: 根據調查結果對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適應體育教學的主要依據 採現行學校體育課程標準為最多,而依實際狀況自行調整訂定者為最 少。設計個別化教學方案者佔的比例最重,教學方便彈性擬定者最少。

此研究結果與施大立(1997) 、許銘松(2000)之調查結果不同,

可見台北縣四所國中啟智班教師實施適應體育教學活動時都以現行 學校體育課程為主。如(表十三、十四)

表十三 規劃智能障礙學生適應體育課程或教學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設計個別化體育 5 62.5

教學方便彈性擬定者 3 37.5

合計 8 100

表十四 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適應體育教學的主要依據統計表

人數 百分比%

現行學校體育課程標準 5 62.5

(17)

二、教學內容

上體育課常選用的教學內容及最常選用的教學內容根據調查結 果,常選用的教學內容的前三名依序為球類、體操、田徑及最常選用 的教學內容依序為田徑、球類活動、體操。這表示教師在選用課程內 容完全是依照最容易取得,且最方便使用為優先,與施大立(1997)、

黃國庭(2003)等人之研究結果並不相同,其教學內容前三名為球類、

知動訓練、感覺統合。如(表十五、十六)

表十五 體育課常選用的教學內容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球類活動 8 19.04

體操 7 16.66

感覺統合訓練 6 14.28

田徑 6 14.28

團康活動 4 9.51

韻律活動 4 9.51

知動訓練 4 9.51

水上活動 2 4.76

舞蹈 1 2.38

合計 42 100

(18)

表十六 最常選用的教學內容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田徑 6 25

球類活動 6 25

體操 4 16.67

團康活動 3 12.5

感覺統合 2 8.33

韻律活動 1 4.17

水上活動 1 4.17

舞蹈 1 4.17

合計 24 100

(1)對於體適能欠佳的智能障礙學生,在適應體育教學時的補救措 施及常用的補救措施,前五項依序為透過遊戲方式進行、降低 要求標準、加強學生不足之處,安排學生從旁協助,鼓勵學生 多運動,常用的補救教學措施前五項為,降低要求標準、透過 遊戲方式進行,增強學生學習動機,加強學生不足之處,鼓勵 學生多運動,對於體適能欠佳的學生補救方法可採,設計加重、

加量的體能訓練例如:心肺耐力提昇有氧舞蹈、跑步、游泳方

式進行。肌力與肌耐力提昇則有伏地挺身。柔軟度提昇方面則

可使用伸展操、體操。如(表十七、十八)

(19)

表十七 體適能欠佳的智能障礙學生體育教學補救措施統計

次數 百分比%

透過遊戲方式進行 8 16.33

降低要求標準 7 14.29

加強學生不足之處 6 12.25

安排學生從旁協助 6 12.25

運用輔助器材 5 10.20

鼓勵學生多運動 5 10.20

增強學生學習動機 5 10.20

運用輔助器材 5 10.20

訓練時間縮短 4 8.61

調整上課內容 3 6.12

合計 49 100

表十八 最常用的教學補救教學措施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降低要求標準 6 26.08

透過遊戲方式進行 5 21.74

增強學生學習動機 3 13.04

加強學生不足之處 3 13.04

鼓勵學生多運動 2 8.70

訓練時間縮短 1 4.35

安排學生從旁協助 1 4.35

運用輔助器材 1 4.35

調整上課內容 1 4.35

合計 23 100

(2)對於體適能較佳的智能障礙學生充實策略,及最常用的充實策 略。體適能較佳的智能障礙學生充實策略前五項分別為,課程 難度增加,請學生擔任小老師,調整上課內容訓練延長時間,

與普通班學生進行融合教學,最常使用的充實策略前五項為課

程難度增加,請學生擔任小老師,鼓勵學生養成運動習慣,提

(20)

高要求標準,與普通班學生進行融合式教學。

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增強最常用的方 法,是將課程難度增加,以加強學生的自信心。智能障礙學生對體育 課的反應是非常喜歡跟喜歡各佔一半,所以進一步訓練其參加特殊體 育運動會,基本上他們會很樂意的。甚至可以訓練成選手參加殘障奧 林匹克運動會,為國增光。就各個層面來說對智能障礙學生的幫助是 很大的。根據施大立(1997)的研究指出,適應體育教學目標擬定,

以課程標準再自訂教學目標為主,教學進度擬定以(IEP)居多。體 育教學教材選擇依據以部分採用特殊體育教材、部分自編比例佔最 多。體育教學內容以體能活動和球類佔最多,體育教學場地以遊戲場 地最多。跟本研究的結果並不相同,而康世平(教育部,1996).中 小學特殊體育教學型態以「與普通班一起上課」 「特別班教學」 「統合 教學」等三項居多。與本研究結果也不相同。如(表十九、二十)

表十九 體適能較佳的智能障礙學生充實策略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課程難度增加 6 16.67

請學生擔任小老師 6 16.67

調整上課內容 5 13.89

訓練延長時間 4 11.11

(21)

表二十 體適能較佳智能障礙學生最常用充實策略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課程難度增加 6 25.

請學生擔任小老師 6 25.

鼓勵學生養成運動習慣 4 16.67 提高要求標準 3 12.50 與普通班學生進行融合教學 2 8.33

調整上課內容 2 8.33 運用輔助器材 1 4.17

合計 24 100

(3)對於智能障礙學生體育課實施融合教育看法,經調查結果顯示:

從事適應體育教學工作的特教老師或體育老師都非常贊成採融 合式的體育教學,無人反對融合式教學。原因是融合式的體育 教學,從各方面來看都是對智能障礙學生有相當大的幫助,對 教師而言,可以藉著普通班學生的協助,適應體育課程進行對 師生互利。智能障礙學生對體育課的反應是,非常喜歡佔 50%,

喜歡佔 50%。

教育部若能主動編訂適應體育參考教材,提供給教學者使用,

教師們更深表贊同。據此可知,教育部編訂適應體育教材是積極可 行,這與黃明霞(2004)研究所得結果是相同的。如(表二十一、

二十二、二十三)

(22)

表二十一 智能障礙學生體育課實施融合教育看法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贊成 5 62.5 極度贊成 1 12.5 沒意見 1 12.5 反對 1 12.5

非常反對 0 0

合計 8 100

表二十二 教育部編訂適應體育參考教材提供教學使用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贊成 5 62.5

極度贊成 3 37.5

沒意見 0 0

反對 0 0

非常反對 0 0

合計 8 100

表二十三 智能障礙學生對體育課的反應統計 次數 百分比%

非常喜歡 4 50 喜歡 4 50 普通 0 0 不喜歡 0 0

非常不喜歡 0 0

不確定 0 0

合計 8 100

二、教學設備 二、教學設備 二、教學設備 二、教學設備

體育教學活動使用器材的情形依序為,籃球,飛盤,呼拉圈,小

皮球,足球,桌球,常使用的體育器材前五項為,籃球,呼拉圈,小

(23)

器材提供方面也表示足夠。如(表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

表二十四 體育教學活動使用器材的情形統計表

次數 百分百%

籃球 8 18.6

飛盤 5 11.62

呼拉圈 5 11.62

小皮球 4 9.3

跳繩 3 6.97

足球 3 6.97

桌球 3 6.97

羽球 2 4.65

排球 2 4.65

樂樂棒球 2 4.65

直排輪 2 4.65

腳踏車 1 2.32

躲避球 1 2.32

壘球 1 2.32

平衡木 1 2.32

合計 43 100

表二十五 常使用的體育器材統計表

次數 百分百%

籃球 8 21.05

呼拉圈 5 13.16

小皮球 4 10.53

排球 4 10.53

足球 3 7.89

直排輪 2 5.27

羽球 2 5.27

跳繩 2 5.26

桌球 1 2.63

壘球 1 2.63

飛盤 1 7.89

躲避球 1 2.63

樂樂棒球 1 2.63

平衡木 1 2.63

合計 36 100

(24)

表二十六 體育器材室的器材足夠與否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足夠 6 75 不夠尚應增置 2 25

合計 8 100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身心障礙學生的體育教學地點依序為田徑 場,籃球場,特殊班活動教室等三個地點為最多。此研究結果與施大 立(1997)及教育部(1997)委託方進隆之調查結果大致相同。如(表 二十七)無障礙環境設施依序為:廁所、樓梯、電梯、特殊教室。如

(表二十八)

表二十七 身心障礙學生的體育教學地點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田徑場 8 17.78

籃球場 7 15.56

特殊班活動教室 6 13.33

體育館 5 11.11

原教室 4 8.89

游泳池 3 6.67

桌球場 3 6.67

體操房 2 4.44

綜合運動教室 2 4.44

排球場 1 2.22

韻律房或舞蹈教室 1 2.22

合計 42 100

(25)

表二十八 無障礙環境設施統計表

第四節 不同身分、背景的教師實施適應體育教學之需求與 困難分析

一、就不同身份、背景教師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資、擔任特殊體 育年資、教育程度、有無參加過特殊體育研習、任教類別六大項 分析結果,以百分比呈現如下:

表二十九 不同身分、背景變項教師實施適應體育教學基本資料表

選項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

5 3

62.5 37.5

服務年資 1-5 年

6-10 年 11-20 年

3 4 1

37.5 50 12.5

擔任特殊體育年資 1-5 年

6-10 年

7 1

87.5 12.5

教育程度 一般大學非體育系

一般大學體育系 師範學院 體育學院 研究所

2 1 2 1 2

25 12.5

25 12.5

25

專業知能 未修習特殊體育相關課程

參加短期特殊訓練等 修習過特殊體育相關課程

4 1 3

50 12.5 37.5

任教類別 啟智班教師

特教組長 體育教師

6 1 1

75 12.5 12.5

合計 8 100

次數 百分比%

廁所、樓梯、電梯 5 62.5 特殊班活動教室 2 25

韻律教室 1 12.5 田徑場 0 0

籃球場 游泳池 0 0

合計 8 100

(26)

就性別而言,擔任適應體育相關教學工作者,男性五人(62.5%) , 女性三人佔(37.5%) 。服務年資 1-5 年者三人佔(37.5%) ,6-10 年者

四人佔(50%),11-20 年者一人佔(12.5%)。

擔任特殊體育年資:1-5 年者七人佔(87.5%),5-10 年者一人佔

(12.5%)。教育程度:一般大學非體育科系者二人佔(25%),一般

大學體育系者一人佔(12.5%) ,師範學院者二人佔(25%)研究所者

二人佔(25%),體育學院者一人佔(12.5%)。有無修習過特殊體育

學分或參加相關研習者在八位教師中,未修習特殊體育相關課程,因

應學校實際需要,擔任教學工作者四位佔(50%),參加過短期特殊

體育訓練等相關研習課程者一位佔(12.5%) 。修習過特殊體育相關課

程或取得專業學分者三位佔(37.5%) 。任教類別:普通學校啟智班教

師有六位佔(75%) ,普通學校體育教師有一位佔(12.5%)特教組長

有一位佔(12.5%) 。由上面各分析表發現:就不同身分、背景教師而

言,擔任適應體育課程男老師多於女老師;各年齡層的教師皆有擔任

體育課程,但以專業的特教老師居多;擔任適應體育課程的年資最多

是 5 年,最少是 1 年。近年來因為國立師範大學對適應體育的發展相

當積極,更成立適應體育研究所,因此除了參加適應體育研習及相關

(27)

啟智班體育教學施施現況研究中 , 教師教育背景以特教專業 20 學分 班結業特殊教育所、系、科組畢業為主。本研究的師資方面均為大學 畢業,有專門的特教老師六位及體育教師及特教組長各一位。他們在 從事適應體育課程方面的需求及困難皆不相同,參加過適應體育研習 的教師則認為根據智能障礙學生的特質來上體育課是最能幫助學生 的。而有些特教老師則認為學生上體育課的安全問題,需要有人可以 協助。如表二十九。

二、教學需求

就教學設計、教學設備、兩個向度來分析,僅以百分比呈現調查 結果。

(一)教學設計

1. 在規劃智能障礙學生體育課程與教學方面以有「設計個別化體育 教育方案」比例最高佔有 62.5%,其次是「根據教師教學方便彈性 擬定」佔有 37.5%,教師「使用一般學生教學計畫」及「並無特別 規劃」則無填寫。

2. 進行體育教學時,其課程主要依據依序為:「教育部頒訂現行學校 體育課程標準」佔 62.5%。 「特殊學校(班)課程綱要」佔 25%,

採用「依實際狀況自行調整訂定」有 12.5%。最常用之教學內容前

五項分依序為:球類、體操、感覺統合、田徑以及團康活動。

(28)

3. 最常選用的教學內容依序為:田徑、球類、體操、團康活動、感 覺統合。

4. 針對體適能欠佳智能障礙學生所採取之適應體育教學補救措施最 常用的三種依序為: 「降低要求標準」 、 「透過遊戲方式進行」 、 「增 強學生學習動機」 。

5. 以及針對體適能較佳智能障礙學生所採取之充實策略最常用三種 為: 「課程難度增加」佔 25%以及「讓學生擔任小老師」佔 25%, 「調 整上課內容」佔 16.67%。

6. 智能障礙學生學生對體育課的喜好反應,有 50%學生「非常喜歡」,

有 50%學生表示「喜歡」 。

7. 對於智能障礙學生對體育課實施融合教育看法,有 12.5%表示「極 度贊成」 ,有 62.5%表示「贊成」 , 「反對」佔 12.5%, 「沒意見」則 12.5%。

(二)教學設備

1. 教師對智能障礙學生進行教學時,常用之體育器材前五項依序為 籃球、飛盤、呼拉圈、羽球、小皮球。

2. 體育課教學最常使用之場所前五項為:田徑場、籃球場、特殊班

(29)

教室。

三、教學困難

針對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體育教學的困難所得分析的結果為依表 三十,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狀況欠佳佔 41.67%,智能障礙學生認知能 力欠佳 50%,教師缺乏特殊體育教學知能佔 8.33%,教師缺乏特殊體 育教學熱忱與意願、缺乏無障礙環境、缺乏特殊體育器材、上體育課 缺乏專業人員或熟悉該學生狀況人員或教師在場、缺乏行政支援

(如:經費、督導、組織、計劃)則無填寫。

表三十 智能障礙學生實施體育教學的困難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智能障礙學生認知能力欠佳 6 50.00

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狀況欠佳 5 41.67

教師缺乏特殊體育教學知能 1 8.33

教師缺乏特殊體育教學熱忱與意願 0 0

缺乏無障礙環境 0 0

缺乏特殊體育器材 0 0

上體育課缺乏專業人員 0 0

熟悉該學生狀況人員或教師在場 0 0

缺乏行政支援 0 0

合計 12 100

根據林清達、洪清一(1992)的研究教學困難當中編選教材所遭

遇困難前五名(1)無法獲所需資源(2)難以編選教材(3)與外校

交流不便(4)經費不足 (5)沒有時間。與本研究教學困難不相

同,黃南壽(1987)則認為教師覺得教材缺乏,才是教學最困難的部

(30)

份。而許銘松(1990)教學困難依序為學生、教學場地、教材、教學 目標、教學進度、成績評量等問題。本研究的教學困難方面依序為智 能障礙學生體適能狀況欠佳、智能障礙學生認知能力欠佳、教師缺乏 特殊體育教學(適應體育)知能。與本研究所得結果不同,整體來說,

體育教師較不明瞭智能障礙學生的障礙行為及特質、行為等相關知 識;而啟智班老師較不明瞭有關體育的專業部分,因此如何統整兩類 教師的專業知能也是一大課題。認為政府多舉辦身心障礙運動會來促 進適應體育的推動意見,依表三十一,極度贊成佔 50.%,贊成者佔 50%,沒意見、反對、非常反對,則無填寫。

表三十一 舉辦身心障礙運動會促進適應體育的推動意見統計表

次數 百分比%

極度贊成 4 50.

贊成 4 50.

沒意見 0 0

反對 0 0

非常反對 0 0

合計 8 100

第五節 訪談內容分析

本研究之訪談法,根據研究者自行設計之半結構式「訪談大綱」 。

(31)

得無法由問卷中所得到對實施適應體育之看法與意見。

本研究訪談的目的,希望深入了解台北縣四所國中啟智班實施適 應體育之現況。以及教師對實施適應體育之綜合意見及參考。訪談之 資料,經整理與歸納,可做為未來實施適應體育之建議,此次訪談的 結果,更能夠瞭解台北縣四所國中啟智班教師從事適應體育教學的心 聲。

根據本研究訪談過程,研究者了解到受訪的六位啟智班教師及一 位特教組長,和體育老師。他們對於工作,非常具有熱誠,雖然有些 受訪者對於適應體育的相關知能缺乏,在學校行政方面也面臨一些難 題,但他們始終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這些智能障礙的學生。

本研究訪談內容之分析結果可分為下列幾點:

(一)教師對於適應體育之看法

在此次訪談過程中,受訪的對象當中有擔任行政人員的特教組 長,也有體育教師和啟智班教師。他們的適應體育相關概念都還很欠 缺。有些教師連適應體育為何物都不知道,針對體育教學部份是根據 教授普通學生的方法,加以修改來對智能障礙學生授課。況且對於適 應體育的實際實施方式都不甚清楚,所以,無論是一般教師或是啟智 班教師,均需要經過進一步適應體育之職前訓練來增進其知能。

(二)教師對於實施適應體育之建議

(32)

根據訪談之結果這些受訪的教師對於實施適應體育之建議如下:

1、教育主管機關應多舉辦適應體育之研習,研討會與教學觀摩會。

以增加授課教師之專業知能。

2、增加現職教師在職進修之機會,以及讓所有教師都能具備有適應 體育之相關概念。

3、結合民間業者共同來研發適應體育教材與教法,讓授課教師能當 作教學上的參考依據。

4、 議主管機關應逐年編列經費以專款專用之方式,來改善校園的無 障礙環境設施,並應多添購適應體育之器材與設備。

5、 建議學校在安排課程應盡量以具有專業背景教師來擔任,這樣對

智能障礙學生更有幫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重視身心障礙者福利及人權,已是當前全球的普世價值觀,各國政府無不將之視為施

七、

視覺障礙依衛生署「身心障礙等級」定義為:由於先天

1.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年滿 20 歲以上,65

民國 106 年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大學組物理考科」將依據 103

112 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升學

臺北市大理高級中學 第32試場.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