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5 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 5 講"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 5 講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

范永聰博士

(2)
(3)

知識增益

5 講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 范永聰博士

1. 引言:東南亞之重要

中國是東南亞國家的近鄰。自古以來,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已有非常頻繁的交通往來。海上絲綢 之路的開闢,促進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也帶來文化上的相互了解,彼此關係日益 密切。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關係,更有突破性的進展。1955 年 4 月,周恩來總理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萬隆會議」上,向東南亞、非洲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 領導人倡導新中國處理外交關係的新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此後國際局勢帶來積極而 深遠的影響。新中國建立以後,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發展,可說在曲折中緩步前進,從 1950 年 代至 1990 年代數十年間,彼此關係時好時壞,但中國始終非常重視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繫,

一直視她們為中國最重要的友好近鄰。

1.1 概要

「東南亞」一詞,源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對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 / 印支半島及海洋群 島地域的戰區稱呼。這個地域上主要有十一個國家,包括位於中南半島陸地上的越南、老撾、柬埔 寨、泰國及緬甸;以及位於海洋群島地域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新加坡及東帝汶。

東南亞大部分國家歷史悠久,而且富於多元文化,要深入了解其歷史、社會、風俗及文化面貌殊不 容易,但自古以來,部分印支半島大陸國家大多重視農業;海洋地域國家則較重商業,兩個地區展 現頗為相異的歷史文化發展方向。故此,藉此概念先對東南亞地區作一粗略理解,也未嘗不可。

東南亞各國領土面積總計約 450 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接近 6 億,而其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異常 重要,自古以來,已是商旅雲集與兵家必爭之地,在國際地緣政治及世界經濟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 色。東南亞國家優越的地理條件,以及其饒豐富天然資源與物產的客觀環境,使她自近代以來,一

(4)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基於戰區觀念的設定,東南亞慢慢模鑄出「一體」的雛形。及後「冷戰」

的形勢,更促使這種雛形走向成熟,慢慢衍生出東南亞「一體化」的進程。1967 年 8 月 6 日,「東 南亞國家聯盟」( 簡稱「東盟」) 正式成立,是為日後東南亞漸次「一體」的開端。「東盟」成員國 的經濟發展速度,可說是令人側目,自 1970 年代中後期起,一直走在世界的領先地位。作為「亞洲 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及向來堪稱富裕之國的汶萊自不待言,即使是泰國與馬來西亞,也已經呈現 高度工業化的經濟面貌。自 1980 年代後期起,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努力發展經濟;於 1990 年代中 期起先後加入「東盟」的中南半島國家如越南、老撾及柬埔寨,都已逐漸走出不斷內戰及政局動盪 的陰霾,開始致力對外開放及振興經濟,甚至長期由軍方勢力主導國家發展、一向予人非常保守的 緬甸政府,也開始打破閉關自守的狀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隨著「東盟」成員國與世界各國的 關係日益緊密,其於世界政治、經濟及文化發展上的角色也愈來愈重要。

由是,作為近鄰,中國對於「東盟」的急速成長,實應予以重視。從地理上看,「東盟」各國 全數位於中國南方,而南方海域正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其中一個重要途徑。在中國急速發展的過程中,

與「東盟」各國就不同方面展開不同程度的接觸與對話,可說是絕對不能避免的事。「東盟」與中 國之間關係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此,於 21 世紀的今天,深入研究「東盟」及其與中國關係 的發展,已是刻不容緩的事。

2. 「東盟」簡介

2.1 組織性質

關於「東盟」一名,有不同的翻譯名稱,較常見的如下:

a)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這是香港與中國內地常見之譯名;

b) 東南亞國協,簡稱「東協」:這是台灣所用譯名;

c) 東南亞合作組織,簡稱「東合」:部分華文媒體所用之稱呼,較少見於本港及內地;

d)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 ):這是「東盟」的英文官方名稱;

e) 阿細安、亞細安:部分雜誌使用之名稱,音譯自 “ASEAN”,如《亞洲週刊》。

(5)

近年不少學者高度關注「東盟」的急速發展,因而展開多項相關學術研究工作。綜合各方學者 的意見,「東盟」此一組織的特殊性質及其成立目的,大致為以下五項:

a) 團結東南亞區域內各國,維持區內秩序,保障和平穩定;

b) 為東南亞地區國家與外國建立對話平台,例如以中國為對話伙伴的「10+1」機制;以及以中國、

日本及南韓為對話伙伴的「10+3」機制;

c) 在一定程度上,「東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地區意識」的具體展現;

d) 「東盟」的成立目的之一,為促進東南亞地區內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國家之間的相互了解;

e) 「東盟」是當代發展中國家或小國團結一致的榜樣,也是區域主義組織的重要典範。

2.2 發展歷程大要

2.2.1 「東盟」成立的歷史背景:

a)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區」觀念的落實,「東南亞區域觀念」漸次形成;

b) 戰後東南亞國家先後獨立,國與國之間實有加強合作之必要,藉以互相幫助,解決新近獨立 時面對的種種困難;

c) 冷戰時期,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意識形態鬥爭異常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以英、美、法三 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防範共產主義從亞洲北部向南移,乃組織部分南亞及東南亞國家 成立「東南亞條約組織」/「東南亞公約組織」( 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SEATO ),

以策對應。1954 年 9 月 8 日,澳洲、法國、新西蘭、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英國、

美國等國家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簽訂《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組織由是宣告成立,其總部設在 泰國首都曼谷。這個以防衛共產主義力量為主的國際組織,一直運作至 1976 年 6 月 30 日才告 解散。學者普遍認為,「東南亞條約組織」可說是「東盟」的前身。

2.2.2 「東盟」的成立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立,大致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a) 1961 年 7 月 31 日: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在曼谷成立「東南亞聯盟」;

b) 1963 年: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因為東馬沙巴州 ( Sabah ) 領土主權問題屢起爭執,最終斷交;

c) 1965 年 8 月:新加坡獨立,新、馬兩國交惡,東南亞聯盟陷於癱瘓;

(6)

d) 1967 年 8 月 6 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

考慮到五個東南亞國家之間的現實合作需要,於 8 月 8 日發表了《東南亞聯盟成立宣言》( 或稱

《曼谷宣言》),正式宣佈「東盟」成立。

2.2.3 「東盟」的發展大要:

「創會會員」( 1967 年 8 月「東盟」成立時的會員 ) 如下:

a)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b) 馬來西亞聯邦 c) 新加坡共和國 d) 菲律賓共和國 e) 泰王國

1984 年 1 月 8 日,汶萊蘇丹國獨立後,立即加入「東盟」,加上以上五個「東盟」創會會員 國,合稱「東盟老成員六國」,於組織內享有領導地位。雖然「東盟」名義上是東南亞十個國家 ( 於 2002 年正式獨立的東帝汶尚未獲得加入資格,現時是「候選成員國」身份 ) 地位平等的區域組織,

然而上述六國有發起成立及振興組織之大功,加上其經濟實力及整體國力較為雄厚,是以在組織內 扮演領導角色。

踏入 1990 年代,隨著蘇聯瓦解及東歐社會主義陣營變天,以下四個位於中南半島之上,曾先後 於不同程度上深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影響的東南亞國家,都先後加入「東盟」:

a)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於 1995 年 7 月 28 日加入;

b) 緬甸聯邦於 1997 年 7 月 23 日加入;

c)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 / 老撾於 1997 年 7 月 23 日加入;

d) 柬埔寨王國於 1999 年 4 月 30 日加入。

於 2002 年 5 月 20 日正式獨立的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在 2006 年 7 月提出申請加入「東盟」,至 今尚未如願,只為「候選成員國」;至於本屬大洋洲,但與東南亞地區有著極密切地緣關係的巴布 亞新畿內亞,則為「觀察員國」。「東盟」召開會議時,東帝汶及巴布亞新畿內亞均有權派遣代表 列席旁聽。

(7)

關於「東盟」,下列一些數據,或可加深我們對它的了解:

a) 「東盟」是現時世界上較大的「地區性組織」,與其在性質上相近的是「歐盟」;

b) 「東盟」秘書處 / 總部設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 ( Jakarta );

c) 「東盟」十國總面積:約 450 萬平方公里;

d) 「東盟」十國總人口:約 6 億 ( 2010 年統計資料 );

e) 「東盟」對話伙伴:中國、澳洲、加拿大、歐盟、印度、日本、新西蘭、俄羅斯、韓國、美國、

巴基斯坦。

2.2.4 「東盟」主要成立宗旨:

a) 提倡平等、協作,促進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

b) 遵循正義、國家關係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東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

c) 促進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和科學等問題的合作與相互支援;

d) 在教育、職業、技術及行政訓練和研究設施方面互相支援;

e) 在充分利用農業和工業、擴大貿易、改善交通運輸、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方面進行更有效的合作;

f) 促進對東南亞問題的研究;

g) 與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標的國際和地區組織保持緊密和互利的合作,探尋與其更緊密的合作途徑。

值得指出的是,除了致力加強經濟合作外,「東盟」近年也注意到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及軍事上 的交流,組織的緊密性得以大大提高。

2.2.5 「東盟」與「東南亞中立化」理念:

作為一個當代地區性合作組織,「東盟」在其長久發展歷程中,其中一項重大貢獻,就是「東 南亞中立化」此一理念之提出。1970 年 9 月,馬來西亞總理阿卜杜勒拉札克 ( Tun Abdul Razak, 1922 – 1976 ) 首次提出「東南亞中立化」的建議。

1971 年 11 月 26 日至 27 日,「東盟」五個成員國外長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外長會議」。

11 月 27 日,「東盟」發表《東南亞中立化宣言》( 又稱《吉隆坡宣言》),表明「東盟」決心努力 爭取「對東南亞作為一個不受外部強國任何形式或方式的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區的承認和尊

(8)

1976 年 2 月,「東盟」五國成員國舉行會議,於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 峇里島 舉行。會後各國代 表發表聯合公報 ——《東盟協調一致宣言》( “The 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 ),宣稱「東盟」

各成員國政府將繼續努力,以便早日成立「東南亞中立和平區」。

會上簽訂《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TAC ) (1976 年 2 月 24 日 ),條約旨在東南亞地區建立國家互信、促進和平與安全,並推動地區繁榮,增 強彼此關係。

2.2.6《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宗旨與原則:

宗旨:

促進東南亞地區內各國人民間的永久和平、友好和合作,藉以加強他們的實力、團結和密切關係。

原則:

a) 互相尊重獨立、主權、平等、領土完整和各國的民族特性;

b) 任何國家都有免受外來干涉,顛覆和制裁,保持其民族生存的權利;

c) 互不干涉內政;

d) 和平解決分歧或爭端;

e) 反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互相威嚇;

f) 締約各國間進行有效合作。

2.2.7「東盟」與「冷戰」

某程度上,「東盟」可說是「冷戰」時期的「產物」,故蘇聯在 1991 年 12 月解體以後,隨著 社會主義在全球的影響力逐漸下降,「東盟」與外國關係的發展可謂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學者們深 入分析之後,對於「後冷戰時期」外國勢力在東南亞地區內的變化,以至「東盟」的角色及其與外 國之間的關係,有以下幾點評論:

a) 「冷戰」過後,由於不再需要防範蘇聯,故美國在東南亞地區內的影響力明顯下降。不過,作為 一等一超級大國,美國於區內仍有相當主導力量;

b) 日本的影響力正在不斷上升。她在東南亞區域內的各方面發展,諸如經濟、政治、軍事及地區安 全事務等,都扮演重要角色;

(9)

c) 中國影響力大幅度上升,她已成為對東南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d) 印度影響力正持續上升,由於東南亞位處中、印兩大國之間,而印度要向世界顯示其作為強國之 一的影響力,東南亞也是一個重要的舞台。故此,印度勢力於東南亞地區內的高速發展,可謂備 受注目;

e) 作為東南亞區域的「真正主角」,「東盟」自身的作用正在提升當中。它致力主導地區事務,焦 點在於維持地區和平、穩定與安全,並努力發展經濟合作,促進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全方位交 流。

「冷戰」結束後,「東盟」發展極為迅速,以下幾個發展步驟尤其值得注意:

a) 「東盟自由貿易區」( ASEAN Free Trade Area, AFTA ) 於 1992 年始建,2002 年 1 月 1 日正式 運作,它是促進「東盟」成員國之間經貿發展的最重要平台。在自由貿易區內,「東盟」強調國 與國之間就旅遊及能源等問題的全方位合作;

b) 致力擴大成員數目。1990 年代中期起,「東盟」先後吸收中南半島四國,使組織得以大大擴大。

至此,所有東南亞國家 ( 除東帝汶外 ) 已全數加入「東盟」。「東盟」成為名副其實代表東南亞 地區的惟一國際組織;

c) 建立「東盟地區論壇」。此論壇旨在促進成員國之間的對話與互信,藉以減少衝突;

d) 促進歐亞合作,發起「亞歐會議」。此會議由新加坡前領袖吳作棟及李光耀率先提出,復加法國 響應,最終得以成立。其宏大構想是在「東盟」10 + 3 的機制上,再加上與「歐盟」的緊密合作,

以期形成世界上極具規模的國際組織。第一次會議於 1996 年 3 月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主 題是政治對話、經濟合作,以及教育文化發展等等;

e) 與東南亞地區外的大國建立緊密對話關係,先後與中國 ( 2003 年 10 月 )、印度 ( 2003 年 10 月 )、

日本 ( 2004 年 7 月 ) 及美國 ( 2009 年 7 月 ) 等國簽訂《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期促進永久 和平、長期友好;並致力於經濟、社會、文化與科技的合作發展;

f) 決定由不定期舉行,改為每年舉行一次「東盟首腦會議」,藉以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機制;

g) 提出 2020 年成立「東盟共同體」構想藍圖;

h) 強調深化「東盟」意識,於民間、商界、學界鼓勵所有關於東南亞問題的研究工作,以期培養牢 固的「東南亞一體意識」,為實現「東盟共同體」做好準備。

(10)

3. 成員國之間關係

3.1 區域爭端產生的問題

表面上,「東盟」成員國之間經常強調「東盟」的團結性,並提倡所謂「東盟精神」,對外事 務及重大國際會議上基本立場一致。然而,實際上,組織內成員國關係時好時壞,甚至常起衝突。

造成這種特殊現象的原因眾多,諸如:經濟利益衝突;非法移民問題;領土、領海糾紛;軍備競賽;

環境污染問題;歷史遺留問題;以至宗教、文化衝突等等。

a) 經濟利益衝突:

例子:

1997 年 9 月,馬來西亞政府宣佈,所有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的貨品必須通過本國港口或機場出口,藉 以減少外匯流失。直至目前,馬來西亞尚有約 30% 本國生產貨品選擇經鄰國港口或機場出口,蓋因 鄰國設施較為先進之故。這個「鄰國」,當然是指新加坡。

b) 非法移民問題:

例子:

1997 年初,為防止每年平均約 3,000 名泰國非法移民潛入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不顧泰國反對,於泰 馬邊境修築一幅長達 21 公里,高約 2.44 米的水泥牆。因修築泥牆工程牽涉泰馬素有爭議之邊境地段,

馬國進行修築工程時,泰國調動軍用直昇機到場巡邏,一度引起兩國關係緊張。

c) 領海主權糾紛:

這方面爭端極多,詳見附表一:「東盟」成員國海洋或島嶼爭端一覽。

(11)

附表一:「東盟」成員國海洋或島嶼爭端一覽

介入爭端成員國 爭端性質 具體爭端位置 爭端狀況 馬來西亞 /

越南 / 菲律賓

領土主權問題 南沙群島

(Spratly Islands)

偶有零星衝突

柬埔寨 / 泰國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談判中

柬埔寨 / 越南 海上疆界 / 歷史水 域 / 專屬經濟區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談判中

印尼 / 馬來西亞

領土主權問題 東馬沙巴州東部 西巴丹島

(Pulau Sipadan) 東馬沙巴州東南 利吉丹島 (Pulau Ligitan)

2002 年 12 月,經海牙國際 法院裁決,歸屬馬來西亞,

印尼國內示威不斷。

印尼 / 越南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印尼北部納土納群島 (Natuna Islands)

談判中

馬來西亞 / 印尼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婆羅洲以東 西里伯斯海 (Celebes Sea)

自 2005 年起,時有爭端。

主要原因與該海域內之油 田開採權歸屬問題有關。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婆羅洲以東 西里伯斯海 (Celebes Sea)

時有爭端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領土主權問題 東馬沙巴州 (Sabah)

1963 年,兩國因此問題斷 交。復經印尼從中斡旋,

暫時擱置。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領土主權問題 新加坡東南白礁島 (Pedra Branca)

2008 年,海牙國際法院裁 決歸屬新加坡。

馬來西亞 / 泰國

海上疆界劃界問題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共同海域

馬來西亞 / 越南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共同海域

泰國 / 越南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偶有零星衝突

(12)

d) 軍備競賽:

例子:

馬來西亞購買俄製蘇 -30MKM 戰機;新加坡即購美製 F-15SG 戰機。2009 年,印尼從荷蘭購買「西 格瑪」護衛艦;馬來西亞派「吉打州」級護衛艦到兩國海疆邊界附近部署。2009 年,越南政府傳出 消息,意欲向外國購買先進戰機及軍艦,泰國《曼谷郵報》刊登社評,要求越南政府公開解釋此事。

e) 環境污染問題:

例子:

1997 年 7 月,印尼發生森林大火,持續約四個月,導致印尼及鄰國數以千計人民染上由濃煙引 起的呼吸系統疾病,更引發多宗車禍及撞船事故。大火面積近 200 公頃,導致經濟損失約 30 多億美 元。因大火而起的有毒煙霧飄散至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及菲律賓,導致這些國家空氣大 受污染,部分國家向印尼提出投訴。

f) 歷史遺留問題:

例子:

泰國女影星素瓦南於 2002 年 12 月及 2003 年 1 月間先後兩次發表「吳哥窟 ( Angkor Wat ) 應屬 泰國」的言論,引起柬埔寨人民在 2003 年 1 月 29 日發動大規模反泰示威,更演變成騷亂。柬埔寨 國內的泰國使館、泰資企業、銀行,甚至餐館,均成為襲擊目標。暴亂期間,有柬埔寨民眾焚燒泰 國國旗。2008 年 10 月,兩國又為柬屬柏威夏寺 ( Preah Vihear Temple ) 於 2007 年的聯合國「申遺」

成功問題,在泰柬存在爭議的邊境上爆發大規模衝突,雙方互有傷亡。作為鄰國,泰國與柬埔寨在 歷史上多次爆發大規模戰爭,兩國邊境因而常起變化,故此,就古廟主權誰屬問題而爆發的爭端,

可說是中南半島上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g) 宗教問題衝突:

例子:

2004 年於老撾萬象舉行的第十屆「東盟」首腦會議上,圍繞泰國南部的穆斯林問題,印尼、馬 來西亞及泰國之間鬧得極不愉快。針對泰國對其國土南部穆斯林武裝分子的鎮壓行動,印、馬兩國 要求提交「東盟」首腦會議討論,然泰國政府認為此舉干犯「東盟」成員國互不干涉內政的大原則,

威脅若把此事提交首腦會議討論,泰國將退出首腦會議,當時的「輪值主席國」老撾也支持泰國政 府的立場。最後印、馬兩國讓步,然三國關係已受一定影響。

(13)

綜合以上各種問題,「東盟」未來的內部整合,似乎以下列五種成員國之間的雙邊關係至為重要:

a) 泰國、馬來西亞關係 b)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關係 c) 新加坡、馬來西亞關係 d) 緬甸、泰國關係 e) 菲律賓、越南關係

4. 區域一體化進程

一體化兩個階段

「冷戰」後「東盟」帶領的東南亞一體化進程,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 1990 年至 2002 年,這段時期「東盟」致力邁向「一體」,並開啟多邊緊密關係,

當中有三件事項值得注意:

a) 1992 年,達成「東盟自由貿易區」協議,並於 2002 年 1 月 1 日正式運作;

b) 1994 年,成立「東盟地區論壇」,啟動多邊安全合作;

c) 1995 年,吸納越南,此後中南半島四國全數加入,完成「一體」。

第二階段:從 2003 年至今,這段時期「東盟」致力提升成員國之間的合作水平,並深化多邊關係,

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2003 年 10 月 7 日,第九屆「東盟首腦會議」於印度尼西亞峇里島 / 巴厘島舉行,

成員國達成《東盟協調一致第二宣言》 ( ASEAN Concord Declaration II ),提出於 2020 年成立「東盟 共同體」( ASEAN Community ) 的構想,並強調發展「共同體」的三大最重要支柱為:政治安全、經 貿發展、社會文化之緊密聯繫。

「東盟共同體」的三大支柱是:

a) 「東盟安全共同體」( ASEAN Security Community, ASC ):旨在把「東盟」政治與安全合作提升至 更高水平;

b) 「東盟經濟共同體」(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 ):目標為創造一個穩定、繁榮而富競爭

(14)

c) 「東盟社會與文化共同體」(ASEAN Society-Cultural Community, ASCC):致力發展富有東南亞 傳統社會、文化特色的「關愛共同體」,區內國家之間的多元全方位交流更趨緊密,並關注區內 婦女地位、貧富懸殊、公共衛生、人才培訓,以至文化發展等問題。

2007 年 11 月,第十三屆「東盟首腦會議」於新加坡舉行,會上各成員國正式簽署了《東盟憲章》

(ASEAN Charter)。它促使「東盟」由一個結構上較為鬆散的組織,蛻變成一個更具凝聚力,更有運

作效率及規範性的地區「共同體」。

關於《東盟憲章》,其要點如下:

目標:

a) 維護並加強本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

b) 保持本地區無核武化、禁止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c) 支持民主、法制和憲政,為「東盟」居民提供公正、民主與和諧的和平環境;

d) 致力於經濟一體化建設,構建穩定、繁榮和統一的「東盟」市場和生產基地,實現商品、服務和 投資自由流動,促進商界人士、技術人才和勞動力的自由往來;增強合作互助,在本地區消除貧 困,縮小貧富差距;

e) 加強開發人力資源,鼓勵社會各部門參與,增強「東盟」大家庭意識。

原則:

a) 繼續堅持不干涉內政的基本原則;

b) 尊重各成員國的獨立、主權、平等、領土完整和民族特性;

c) 堅持以和平手段解決紛爭;

d) 就涉及關係「東盟」共同利益事宜加強磋商機制,依照「東盟」條約和國際慣例解決紛爭,嚴重 問題將交由「東盟首腦會議」協商決定。

決策方式:

a) 「東盟峰會」( 「東盟首腦會議」) 是「東盟」最高決策機構;

b) 堅持「協商一致」的決策方式;

c) 爭端由「東盟峰會」解決。

(15)

5. 組織機構概況

5.1 三層架構

「東盟」的主要組織機構,共有三層:

a) 第一層:決策機構,包括「東盟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及經濟部長會議;

b) 第二層:行政機構,包括常務委員會 ( 執行和監督「東盟」政策性決定 ) 和秘書處 ( 「東盟」的 行政總部,負責協調各成員國,並於會議時執行「東盟」的決議。);

c) 第三層:協調機構,包括「東盟協調理事會」及三個「東盟共同體理事會」等等。

另外,「東盟」還設有能源、勞工、貿易等 18 個部長會議,也包括一些民間或半官方機構。

5.2 三層架構之重要

「首腦會議」是「東盟」最高決策機構,也是「東盟」國家商討區域合作大計的最主要機制,

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初期分為「正式」、「非正式」兩種,後來統一為每年舉行一次的「正式」

會議。

外長會議每年舉行一至兩次,負責制定「東盟」的基本政策,每年輪流在成員國間舉行。

常務委員會主要討論「東盟」的外交政策,並落實具體合作專案。

經濟部長會議每年舉行一至兩次,旨在討論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亦為決策機構。

「東盟」秘書處設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 ( Jakarta)。

5.3 「東盟地區論壇」

在「東盟」的行政架構中,有一個機構非常重要,名為「東盟地區論壇」( ASEAN Regional Forum, ARF ) 這個論壇首次舉行日期是 1994 年 7 月 25 日,地點為泰國首都曼谷。它之所以成立,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a) 期望維護東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與安全;

b) 加強「東盟」成員國之間對崛起中的中國的抗衡力量;

c) 拉攏美國,藉以制衡中國;並爭取對日本、印度等國的外交發展;

(16)

「東盟地區論壇」在東南亞地區內所發揮的功能,大致有以下三項:

a) 推進地區內各國相互信任,如《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持續發展,以及「東南亞無核區域」

( Southeast Asia Nuclear Weapons-Free Zone, SEANWFZ ) 的建設等等;

b) 發展「預防性外交」,以預防國家之間衝突爆發為基礎,強調外交的必須性及即時性,認同外交 為解決衝突的最好方法;

c) 以發展「衝突解決機制」為「東盟地區論壇」的終極目標。然而這項終極目標尚在努力當中。

6. 運作方式與特點

「東盟方式」

「東盟」擁有自己獨特的組織架構,以及被稱為「東盟方式」的運作模式與決策原則,其特點為:

a) 聯繫鬆散,缺乏決策核心,在兼顧成員國利益的基礎上,強調確保各國之間的絕對平等地位,藉 以杜絕單一成員國主導地區事務之可能性;

b) 強調「協商一致」,在內部協商後,以「全體一致通過」為議論目標;

c) 奉行「平等的不干涉內政」原則;

d) 在正式協商以外,顯現「非正式性」的特徵。例如成員國領袖往往於私交場合舉行商議,甚至最 終達成共識,是為一種獨特的協商模式。

(17)

7. 未來發展動向

7.1 「東盟」面對的問題

不少學者認為,「東盟」的未來發展是否順利,絕大程度取決於其是否順利解決組織內陸續浮 現的各項新挑戰。這些挑戰大致如下:

a) 緬甸問題:緬甸軍政府國際形象長期低落,而緬甸作為「東盟」的成員國,這種形象或多或少影 響「東盟」與西方世界及日本之間的關係發展;

b) 領導權問題:印度尼西亞向來扮演「東盟」的領導角色,然而自 1997 年後起,受到東南亞金融 危機的拖累,印度尼西亞經濟衰退,加上國內長期政局不穩,促使其國際影響力急降。2000 年 以後,泰國、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可說是「東盟」的「三頭馬車」,擔當組織的領導角色;而身為

「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則明顯充當「軍師」一職,與組織內各成員國分享其經濟高速發 展的經驗。這種領導層的組合,能否長期維持,將為「東盟」今後發展順利與否的關鍵所在;

c) 經濟一體化進度令人懷疑:多年以來,「東盟」致力推動成員國之間的經濟一體化,藉以拉近成 員國之間的距離,以期早日達成「一體」的目標。然而,「東盟」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差距,絕非 一朝一夕能夠拉近。最明顯的例子是,若以新加坡及老撾的經濟實力作一比較,便可知其差距究 竟有多大。「東盟」有十位成員國,經濟實力異常懸殊,這對於其步向一體的進程來說,肯定是 最大的障礙;

d) 「安全共同體」的功能:「東盟一體」的終極理想,主要是成就「安全共同體」。然而,「東盟」

是否有足夠實力維持東南亞地區的安全,的確令人懷疑。按現時的情況來看,東南亞地區的和平 與安全,似乎還不能單單依靠「東盟」;反而要指望中國、美國、日本及印度等周邊大國;

e) 成員國之間的關係:「東盟」成員國之間,存在太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與糾紛,例如各國國內的極 端民族主義問題、經濟發展的極端差異與經濟實力的懸殊、文化之多元及迥異、宗教信仰嚴重分 歧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阻礙組織深化的重大障礙,然而全都難以解決。

7.2 「東盟」與中國關係概述 7.2.1「東盟」與中國關係發展大要

當代「東盟」與中國關係的發展歷程,可謂相當轉折。其發展大要,可詳閱附表二:「東盟」

與中國關係發展大事年表。

(18)

附表二:「東盟」與中國關係發展大事年表

日期 重要事件

1950 年 1 月 18 日 中國與越南建交 1950 年 4 月 13 日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建交 1950 年 6 月 8 日 中國與緬甸建交

1953 年 中國與緬甸共同倡議由中國政府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簽訂邊 界條約。

1954 年 菲律賓和泰國參加美國構想包圍中國的《東南亞條約組織》,馬來西亞也 靠向美國。東南亞地區成為美國干涉印度支那半島 / 中南半島局勢的軍事 基地。

1958 年 7 月 19 日 中國與柬埔寨建交

1950 – 70 年代 中國大力支持越南人民抗法及抗美運動。

1965 年 9 月 30 日 印尼發生軍事政變,是為「九三零事件」。以蘇哈托為首的軍人集團發動政 變,推翻蘇加諾政權,並試圖一舉消滅支持蘇加諾的印尼共產黨。印尼軍人 指斥中國政府暗中支持印尼共黨及蘇加諾,並煽動國民製造「排華運動」。

1967 年 中國與印尼斷交

1967 年 8 月 8 日 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新加坡成立「東盟」,全面靠向美國。

1970 年代初 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內的合法席位、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中日建交、

西歐、南美洲及非洲不少國家先後與中國建交,促使「東盟」改變其對華 政策。

1970 年代中期 美國撤出印度支那半島 / 中南半島後,「東盟」提出把東南亞建成「和平、

自由和中立地區」。

1974 年 5 月 31 日 中國與馬來西亞建交 1975 年 6 月 9 日 中國與菲律賓建交

1975 年 7 月 1 日 中國與泰國建交

(19)

時間 重要事件

1978 年 越南出兵柬埔寨。

1980 年代 中國與「東盟」合作,幾經努力,終使柬埔寨恢復獨立與主權。同時,中 國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亦促進了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關係。

1990 年 中國與印尼完全恢復外交關係

1990 年 10 月 3 日 中國與新加坡建交

1991 年 9 月 30 日 中國與汶萊建交,並與越南實現「關係正常化」。

1995 年至 1999 年 期間

「東盟」先後吸收越南、緬甸、寮國 ( 老撾 ) 及柬埔寨加入,成員國從六 個增加至十個,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地域性組織,而中國與其所有成員都 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

1996 年 中國第一次以「全面對話伙伴」的身份參加「東盟部長會議」,自此成為「東 盟」的「對話伙伴國」。

1997 年 12 月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東盟 --- 中、日、韓首腦非正式會議」( 即所謂

「10 + 3」),並與「東盟」國家領導人進行了單獨會議。雙方發表了《中 國 ---「東盟」首腦會議聯合聲明》,確定了中國與「東盟」面向二十一世 紀睦鄰互信伙伴關係的方向和指導原則。

1998 年 12 月 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出席了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的「第二次中國 --- 東盟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即所謂「10 + 1」)。

1999 年 11 月、

2000 年 11 月 和 2001 年 11 月

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分別出席了於菲律賓、新加坡及汶萊舉行的第三次、

第四次和第五次「中國 --- 東盟領導人會議」。

在第五次「中國 --- 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雙方一致同意於十年內建立「中 國 --- 東盟自由貿易區」。朱鎔基總理提出將農業、資訊產業、人力資源開 發和湄公河流域開發等確定為新世紀初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點領域,

並得到「東盟」領導人的贊同。為支援「東盟」一體化進程,朱鎔基總理 宣布將向「東盟」成員中的三個最不發達國家,即寮國、緬甸和柬埔寨提 供特殊優惠關稅待遇。

2001 年 11 月 成立「中國與東盟商務理事會」

2003 年 10 月 6 日 中國新任總理溫家寶代表中國正式簽字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

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期望有利於中國與東盟國家和平解決爭 端 ( 如南沙群島主權糾紛 ),並共同承擔維持亞太地區穩定與和平的責任。

(20)

要之,踏入二十一世紀,中國與「東盟」的關係已經超越純政治及外交的層面,進而發展更密 切的經濟、文化、訊息產業、人力資源開發以至環保等各方面的合作關係。

中國與「東盟」貿易概況:

1. 1970 年代:中國與「東盟」開始啟動雙邊貿易;

2. 1975 年:貿易總額為 5.23 億美元;

3. 1993 年:貿易總額為 107 億美元;

4. 2001 年:貿易總額為 416.2 億美元,比 2000 年增長 5.3%。其中中國出口 183.9 億美元,增長 6.9%;

進口 232.3 億美元,增長 4.7%。雙方貿易逆差為 48 億美元,增長 0.1%;

5. 2002 年:貿易總額為 547.7 億美元;

6. 2011 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而中國則是「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 額為 3,628.5 億美元。

7.2.2 對中國觀感的轉變歷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認識主要經歷以下三個重要階段:

a) 1950 – 1970 年代:視中國為東南亞地區的主要不安元素,敵視中國;親向美國並反對共產主義 意識形態;

b) 1970 年代後期 – 1980 年代:隨著中蘇交惡、中日建交及中美關係緩和,東南亞國家開始與中 國靠近,但仍視中國為不值得信任的近鄰;

c) 1990 年代後:中國崛起,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形象有許多不同理解,諸如:政治盟友?競爭對手?

軍事強鄰? 「中國威脅論」的來源?龐大商貿市場?金融危機救星?等等,反映「東盟」的心 情異常矛盾,忐忑不安。

7.2.3 對華政策——方向之調整及其主要內容

「冷戰」結束後,「東盟」成員國對中國政策作出大幅度調整,當中可分為以下兩個階段:

a) 1990 年至 1997 年——實現正常化階段:「東盟」成員國積極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尤其是經貿關 係。例如:新加坡於 1990 年代中期成為中國第五大外國投資國;印尼亦與中國復交;

b) 1997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至今——全面提升全方位合作階段:中國經濟起飛,被「東盟」成員國視為

(21)

「東盟」與中國的全面接觸,帶來不少突破性的外交成果。當中最重要的,莫如《中國 – 東盟 自由貿易區》的構想。此構想於 2000 年率先提出,2002 年落實計劃,2010 年 1 月 1 日正式運作。

另一方面,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中國這個「龐然大物」,仍然是一大威脅。故此,加強對中 國的制衡,也是當務之急。「東盟」成員國對於「制約」中國的態度,各有不同,以下為一些具體 例子:

a) 印尼、馬來西亞:俱為穆斯林國家,有傳統反美情緒;印尼有「大國美夢」,馬來西亞在經濟上 親近中國,但政治及安全問題上,則親近美國;

b) 越南:較多考慮「東盟」利害;拉攏美國與日本,建立緊密關係;

c) 緬甸、泰國:較為親中,特別是緬甸軍政府,長期被孤立,得中國援助,故較親中。然泰、緬兩 國亦有援引印度以牽制中國之意;

d 菲律賓、新加坡:政治及東南亞安全問題上明顯親美。

(22)

本課題主要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1. 王子昌、郭又新著:《國家利益還是地區利益:東盟合作的政治經濟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 社,2005 年。

2. 王澤編譯:《東盟》,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 年。

3. 弗勞利安.康馬斯 ( Florian Coulmas )、尤迪特 ? 施塔波絲 ( Judith Stalpers ) 著,陳寶等譯:《新 亞洲——亞洲挑戰世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年。

4. 托馬斯.艾倫 ( Thomas Allen ) 著,郭彤譯:《東南亞國家聯盟》,北京:新華出版社,1981 年。

5. 李光耀著:《李光耀回憶錄——經濟騰飛路 ( 1965 – 2000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年。

6. 阿米塔.阿查亞 ( Amitav Acharya ) 著,王政毅等譯:《建構安全共同體:東盟與地區秩序》,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7. 韋紅著:《地區主義視野下的中國——東盟合作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年。

8. 容本鎮、秦紅增主編:《多隻眼睛看東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年。

9. 曹雲華、唐翀著:《新中國——東盟關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 年。

10. 曹雲華主編:《東南亞國家聯盟:結構、運作與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年。

11. 曹雲華著:《東南亞的區域合作》,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年。

12. 黃安余著:《新中國外交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3. 黃明翰著,張乃堅、許衍郭、劉勇譯:《中國與亞太地區變化中的政治經濟關係》,廣州:暨南 大學出版社,1990 年。

14. 邁克爾.利弗 ( Michael Leifer ) 著,薛學了等譯:《當代東南亞政治研究指南》,廈門:廈門 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2003 年。

15. 韓振華著:《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16. 黛安.K.莫齊 ( Diane K. Mauzy ) 主編,季國興等譯:《東南亞國家政治》,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1990 年。

(23)

17. 蘇哈托 ( Suharto ) 自述,拉瑪丹等執筆,居三元譯:《蘇哈托自傳——我的思想、言論和行動》,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 年。

18. 顧長永著:《東南亞政治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5 年。

二、中文文章:

1. 杜平:〈靈魂空虛的東南亞融合進程〉,載新加坡《聯合早報》,2007 年 1 月 19 日。

2. 張蘊岭 〈如何認識「東盟」〉,載《當代亞太》,2006 年第 7 期,頁 3-4。

三、英文書籍:

1. Acharya, Amitav.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 Haacke, Jürgen. ASEAN’s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Cultur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3. Kang, David C. China Rising: Peace, 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4. Leifer, Michael.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1989.

5. Martin, Edwin W. Southeast Asian and China: The End of Containment.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77.

6. Narine, Shaun. Explaining ASEAN: Reg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4.

7. Severino, Rodolfo C. Southeast Asia: In Search of an ASEAN Community: Insight from the Former ASEAN Secretary-General. Singapore: ISEAS, 2006.

8. Singh, Daljit, Tin Maung Maung Than, eds.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008. Singapore: ISEAS, 2008.

9. Solidum, Estrella D. The Politics of ASEAN: An Introduction to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ism. Singapore:

(24)

四、英文文章:

1. Aileen S. P. Baviera, “ASEAN’s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China”, in China Currents, Vol. 3, No. 2, April-June, 1992.

2. Chan Akya, “Mid-life Crisis for ASEAN”, in Asia Times, December 9, 2006.

3. Ching Pao-m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The Problem of a Perceptional Gap”,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9, No. 3, December, 1987, pp. 181-193.

4. Daniel Y. Coulter,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Countdown to Calamity”,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March, 1996, pp. 371-388.

5. Special Issue, “Towards ASEAN’s Fifth Decade: Performance, Perspectives and Lessons for Change”, in The Pacific Review, Vol.21, 2008, pp. 397-409.

五、網站:

1. 《人民網 People》: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25/96/20030211/921212.html 2. 大馬經濟平台:《東盟簡介》、《東盟——決策機制特點與運行效果》:

http://www.mytrade.com.my/AFTA/CN/GENERAL/AFTASpecial.HTM 3. 「東盟」 / 東南亞國家聯盟官方網站:http://www.asean.org/

4. 「東盟」秘書處網頁:http://www.asean.org/asean/asean-secretariat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a) In addition to the powers of the Permanent Secretary under subsection (1) the Chief Executive in Council may order the Permanent Secretary to refuse to

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senior secondary level;.. 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Task: Writing an article to the school newspaper arguing either for or against the proposal 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undertake 50 hours of community service, in addition to

(a) Giving your answers in standard form, estimate (i)the total mass of the population of Europe.. (ii)how many more people live in Asia than

In 1971, in the wake of student upheavals in much of the world during the previous three years, Rene Maheu (then Director-General of UNESCO), asked a former

Southeast Asia: In Search of an ASEAN Community: Insight from the Former ASEAN Secretary-General. Singapore:

資料來源:‘ASEAN: A Community Stalled?’ in Jim Rolfe, ed., The Asia-Pacific: A Region in Transition (Honolulu: Asia-Pacific Centre for Security Studies, 2004),

“Women learning Buddhism” from The Bodhisattva with the former published in 1937 by Bodhi Vihara of Wuchang School of Nuns as China’s first Buddhist reading material desig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