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新辦)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新辦)"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新高中知識增益講座系列:

高中歷史課程——1945 年後的國際協作與地區政治(五):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演變:邁向地區性合作(新辦)

范永聰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講師

Enriching Knowledge Lecture Series:

Senior Secondary History Curriculum: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politics since 1945 (5):

The evolution of ASEAN: the trend towards regional cooperation (New)

Dr. Fan Wing-chung

Lecturer, Department of Histor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012 年 12 月 15 日

內容綱要

一、 「東盟」簡介 1) 組織性質 2) 發展歷程大要 3) 成員國之間關係 4) 區域一體化進程 5) 組織機構概況 6) 運作方式與特點 7) 未來發展動向

二、 「東盟」與中國關係概述 1) 「東盟」與中國關係發展大要 2) 對中國認識的轉變歷程

3) 對華政策——方向之調整及其主要內容

(2)

附表一:「東盟」對話伙伴一覽表

國家或國際組織名稱 與「東盟」建立對話伙伴關係之年份

澳洲 / 澳大利亞 1974

新西蘭 1975

加拿大 1977

美國 1977

日本 1977

歐盟 / 歐洲共同體 1980

大韓民國 / 南韓 198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91

印度 1992

俄羅斯 1996

巴基斯坦 1997

資料來源:根據「東盟」秘書處網頁所提供的資料加以整理而成。

http://www.asean.org/asean/asean-secretariat

附表二:「東盟」成員國海洋或島嶼爭端一覽

介入爭端成員國 爭端性質 具體爭端位置 爭端狀況

馬來西亞 / 越南 / 菲律 賓

領土主權問題 南沙群島

Spratly Islands

偶有零星衝突

柬埔寨 / 泰國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談判中

柬埔寨 / 越南 海上疆界 / 歷史水域 / 專屬經濟區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談判中

印尼 / 馬來西亞 領土主權問題 東馬沙巴州東部 西巴丹島 Pulau Sipadan 東馬沙巴州東南

利吉丹島 Pulau Ligitan

2002 年 12 月,經海 牙國際法院裁決,

歸屬馬來西亞,印 尼國內示威不斷,

時任總統的梅加瓦 蒂 更 被 指 軟 弱 無 能。

印尼 / 越南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印尼北部納土納群島 Natuna Islands

談判中

馬來西亞 / 印尼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婆羅洲以東 西里伯斯海 Celebes Sea

自2005 年起,時有 爭端。主要原因與 該海域內之油田開 採 權 歸 屬 問 題 有

(3)

關。

2005 年 初 起 爭 端 時,印、馬兩國先 後派遣軍艦進入 相 關海域,印尼更一 度 派 出F16 戰 機 前 往該區。同時, 雙 方互相指責對方闖 入 本 國 領 海 及 領 空,兩國軍方高 層 更揚言為保國土,

不惜一戰,甚至媒 體亦推波助瀾。最 後兩國政府積極交 涉,終於避過戰爭 爆發。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婆羅洲以東 西里伯斯海 Celebes Sea

時有爭端

馬來西亞 / 菲律賓 領土主權問題 東馬沙巴州

Sabah

1963 年,兩國因此 問題斷交。復經印 尼從中斡旋,暫時 擱置。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領土主權問題 新加坡東南白礁島 Pedra Branca

2008 年,海牙國際 法院裁決歸屬新加 坡。

馬來西亞 / 泰國 海上疆界劃界問題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共同海域

馬來西亞 / 越南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共同海域

泰國 / 越南 海上疆界 / 專屬經濟區

泰國灣 Gulf of Thailand

偶有零星衝突

資料來源:

1) Daniel Y. Coulter,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Countdown to Calamity”,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March, 1996

2) 曹雲華主編:《東南亞國家聯盟:結構、運作與對外關係》(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年 ),

頁18。

(4)

附表三:「東盟共同體」理念簡表

「東盟安全共同體」

( ASC )

「東盟經濟共同體」

( AEC )

「東盟社會與文化共同體」

( ASCC ) 1. 把「東盟」政治與安全合作

提升至更高水平,確保「共 同體」內成員國家能和平共 處,團結一致,求同存異。

2. 「共同體」成員國致力促進 區內合作與團結,防止外部 勢力 干涉 區內 國家 內政 事 務。

3. 遵守《聯合國憲章》,致力 維護「東盟」一直以來尊重 的運作原則:不干涉、協商 一致、尊重他國主權、放棄 武力及致力和平解決爭端。

4. 採取理性、合作方式解決海 洋爭端問題。

5. 堅持維護現有之「東盟」政 治文件之影響力,強調其於 解決外交紛爭上的角色。這 些重要文件如:《和平、自 由與中立區宣言》、《東南 亞友好合作條約》及《東南 亞無核區條約》等等。

6. 「東盟共同體」將致力促進 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並 繼續推動「東盟地區論壇」

在此相關進程中的貢獻。

7. 繼續保持「東盟」一貫對外 開放的傳統,致力與對話伙 伴加深相互了解及信任。

8. 致力打擊區內恐怖主義、毒 品走私、人口販賣及其他跨 國或跨境嚴重罪行;同時確 保「共同體」地域內不設大 規模殺傷力武器。

9. 強化與聯合國及其他區域組 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藉以

1. 創造一個穩定、繁榮而富競 爭力的「東盟經濟區」。期 望到2020 年時,區內經濟 實現一體化:商品、服務、

資金自由流動,「共同體」

內成員國經濟發展平等,並 縮小區內國家之間的經濟與 貧富差異。

2. 把東南亞地區建設成一個單 一市場及生產基地,區內各 國多元經濟背景的特色將被 轉化成經濟互補的契機,藉 以大幅度提升「東盟」的經 濟競爭實力,以期融入全球 化經濟發展之中。

3. 致力促進區內商業人員、技 術工人的自由流動,促進經 濟發展。

4. 強化經濟爭端解決機制,確 保區內所有經濟爭議均由法 律方式解決。

5. 致力處理區內經濟兩極化問 題,加速中南半島四國——

越南、老撾、柬埔寨及緬甸 的經濟整合。

6. 推動人力資源開發、教育發 展、金融改革措施,以及通 訊基建系統之擴充等等,協 助區內經濟發展。

1. 發展富有東南亞傳統社會、

文 化 特 色 的 「 關 愛 共 同 體」,區內國家之間的多元 全方位交流更趨緊密。

2. 改善區內婦女地位,致力為 青少年提供教育機會及相關 援助。

3. 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創造就 業,以期減輕區內貧富懸殊 及社會分化之現象。

4. 加強「共同體」內國家之間 在公共衛生方面的合作與交 流,特別對於嚴重流行疾病 之控制,如愛滋病及非典型 肺炎等。

5. 致力培養 人才,促進「東 盟」區內各國學者、作家、

藝術家,以及各種媒體從業 人員之間的交流。

6. 保護區內各國之歷史文化遺 產。在這方面,經濟條件較 好的成員國尤應盡力協助。

此舉將極有助於建立「東盟 意識」。

7. 「共同體」應在人口增長、

失業、環境保護、跨國及跨 境污染與天災問題上加強合 作 , 藉 以 增 進 「 東 盟 精 神」。

(5)

維護 國際 社會 的安 全與 和 平。

參考資料:根據「東盟」秘書處網頁所提供的資料加以整理而成。

http://www.asean.org/asean/asean-secretariat http://www.aseansec.org/15159.htm

附表四:歷屆「東盟首腦會議」大要

會議名稱 會議時間 會議地點 會議簽署和通過的主

要綱領性文件 會議的重要內容

第1 屆東盟首腦 會議 (「首腦會 議」意即「東盟 正 式 首 腦 會 議」,下同 )

1976 年 2 月 23 日至24 日

印尼峇里島  《東南亞友好合作 條約》,強調在尊 重獨立和主權、互 不干涉內政、和平 解 決 爭 端 的 基 礎 上,東盟各國進行 有效的合作。

 《東南亞國家聯 盟 協 調 一 致 宣 言》,確定了東 盟在經濟、社會 和文化關係上的 指導原則。

 對東盟組織機構和 合作機制的改革做 出重大決定,宣布 就改善東盟的決策 和執行機構採取兩 項措施:一是成立 東盟秘書處;二是 定期檢查東盟的組 織機構,以提高其 效能。

 會議還決定將經濟 部長會議正式定為 促進區域經濟合作 重 要 的 常 年 性 會 議。

第2 屆東盟首腦 會議

1977 年 8 月 4 日 至5 日

馬來西亞吉隆 坡

  確定東盟將擴大區

域經濟合作,加強 同西方大國的經濟 關係,建立與美、

日、澳等國和歐共 體的對話機制。

第3 屆東盟首腦 會議

1987 年 12 月 14 日至15 日

菲律賓馬尼拉  《馬尼拉宣言》、

《東南亞友好合作 條約》

 重申成員國定期協 商的重要性,強調 加強區域合作與團 結。

第4 屆東盟首腦 會議

1992 年 1 月 27 日至29 日

新加坡  《 1992 年 新 加 坡 宣言》、《東盟加

 協調和實施「東盟 自 由 質 易 區 」 計

(6)

強經濟合作框架協 定》

劃。

 做出在 15 年內實 現「東盟自由貿易 區」的決定。

 決定今後每 3 年舉 行一次正式首腦會 議

第5 屆東盟首腦 會議

1995 年 12 月 14 日至15 日

泰國曼谷  《 曼 谷 宣 言 》 、

《關於加強東盟經 濟 合 作 框 架 議 定 書》和《東南亞無 核武器區條約》

 要求加強東盟內部 合作。

 要求早日解決南沙 群島爭端。

 決定加速建立「東 盟自由貿易區」。

 調 整 東 盟 組 織 機 制,決定在兩次正 式首腦會議之間每 年召開一次非正式 首腦會議。

第1 屆東盟非正 式首腦會議

1996 年 11 月 30 日

印尼雅加達   大 東 盟 的 建 設 問 題,宣佈將於適當 時間同時吸引柬埔 寨、老撾和緬甸等 三國入盟。

 責成外長會議制定

「 東 盟2000 年 遠 景目標」。

第2 東盟非正式 首腦會議

1997 年 12 月 14 日至16 日

馬來西亞吉隆 坡

 《 東 盟 2020 年 遠 景目標》、《成立 東盟基金會諒解備 忘錄》。

 決 定 在 2010 年 建 成東盟投資區及在 2020 年 實 現 東 盟 內部投資自由化。

第6 屆東盟首腦 會議

1998 年 12 月 15 日至16 日

越南河內  旨在促進東盟加強 經濟、政治與安全 合作的文件。

 會議決定接納柬埔 寨 為 東 盟 第10 個 成員國。

 謀求加快建立「東 盟自由貿易區」。

第3 東盟非正式 首腦會議

1999 年 11 月 27 日至28 日

菲律賓馬尼拉   決定進一步加快實

施「東盟自由貿易 區」的進程。

第4 東盟非正式 2000 年 11 月 22 新加坡  《推進東盟體化計  同意將東盟國家視

(7)

首腦會議 日至25 日 劃》 為一個經濟體並在 國際上採取整體行 動,以提高東盟的 競爭力和實現地區 一體化。

 建立由東盟較發達 國家在教育、技能 開發和工人培訓等 方面幫助欠發達國 家的基本構架。

 強調推動現有的東 盟自由貿易區計劃 的重要性。

第7 屆東盟首腦 會議

2001 年 11 月 5 日至6 日

汶萊斯里巴加 灣市

  確定了加速東盟區

域一體化、發展訊 息和通信技術以及 人力資源開發等方 面的優先合作的項 目。

 鼓 舞 私 營 企 業 從 2002 年 起 舉 行 定 期 的 東 盟 商 業 峰 會。

 同意加強多領域合 作,包括能源、旅 游、農業和通訊。

第8 屆東盟首腦 會議

2002 年 11 月 4 日至5 日

柬埔寨金邊  簽署《東盟旅遊協 定》,旨在進一步 促進東盟旅遊業的 發展。

 在 實 現 東 盟 一 體 化、打擊恐佈主義 等共同關心的地區 性和國際性問題上 進行了深入廣泛的 討論,並達成了共 識。

第9 屆東盟首腦 會議

2003 年 10 月 7 日至8 日

印尼峇里島  《 東 盟 一 體 化 協 議》( 又稱《第二 項巴厘協調一致協 議宣言》)

 確定東盟將向關係 更加密切的共同體 挺進、旨在確立安 全一體化、經濟一 體 化 和 社 會 一 體 化 , 加 強 對 外 關

(8)

係。

第 10 屆 東 盟 首 腦會議

2004 年 11 月 29 日至30 日

老撾萬象  《東盟社會──文 化 共 同 體 行 動 計 劃》、《東盟安全 共同體行動計劃》

 強 調 要 縮 小 東 盟 10 個 成 員 國 之 間 的發展差距。

第 11 屆 東 盟 首 腦會議

2005 年 12 月 12 日至15 日

馬來西亞吉隆 坡

 審議通過包括關於 制 訂 東 盟 憲 章 的

《吉隆坡宣言》

 討論進一步加強東 盟 內 部 團 結 與 合 作,以增強東盟競 爭力。

第 12 屆 東 盟 首 腦會議

2007 年 1 月 9 日 至15 日

菲律賓宿霧  《 宿 霧 宣 言 》 、

《 東 盟 反 恐 公 約》、《東南亞友 好合作條約擴展協 議》、《加入東南 亞友好合作條約協 議》。

 確定了東盟憲章藍 圖計劃。

 決定提前 5 年完成

「東盟共同體」建 設,即2015 年。

第 13 屆 東 盟 首 腦會議

2007 年 11 月 18 日至22 日

新加坡  包 括 《 東 盟 憲 章》、《東盟經濟 共 同 體 藍 圖 宣 言》、《關於氣候 變化、能源和環境 問 題 的 新 加 坡 宣 言》、《東盟環境 可持續宣言》

 就 實 現 2015 年 建 立東盟經濟共同體 的目標、加強區域 合作、氣候變化以 及能源和環境等問 題進行廣泛討論。

 重 申 在 2015 年 之 前建成東盟經濟共 同體

第 14 屆 東 盟 首 腦會議

2009 年 2 月 26 日至3 月 1 日

泰國華欣  《東盟政治──安 全共同體藍圖》、

《東盟社會──文 化 共 同 體 2009 - 2015 年 藍 圖 》 、

《 東 盟 共 同 體 2009 - 2015 年 綫 路圖宣言》、《東 盟 石 油 安 全 協 定》、《東盟全面 投資協定》、《東 盟 貨 物 貿 易 協 定》。

 通過了東盟政治與 安全、經濟、社會 與文化藍圖

 確立了糧食和能源 安全戰略計劃。

第 15 屆 東 盟 首 2009 年 10 月 23 泰國華欣  發表《東盟政府間  主題是「增強互聯

(9)

腦會議 日至25 日 人 權 委 員 會 宣 言》,成立東盟首 個人權組織──東 盟政府間人權委員 會》

互通、賦予人民權 利」。

 強調共同努力、增 進地區範圍內包括 海路、陸路和空中 交通在內的多種交 通聯絡。

 加強教育、人力資 源開發以及強化東 盟各國在各領域的 聯繫。

第 16 屆 東 盟 首 腦會議

2010 年 4 月 8 日 至9 日

越南河內  《東盟領導人應對 氣 候 變 化 聯 合 聲 明》、《東盟領導 人關於持續恢復和 發展聯合聲明》

 以 「 從 願 景 到 行 動,邁向東盟共同 體」為主題,重點 推動東盟經濟共同 建設。

資料來源:曹雲華主編:《東南亞國家聯盟:結構、運作與對外關係》(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1 年 ),頁 94 – 100。

附表五:「東盟地區論壇」會議一覽

會議屆次 會議日期 會議地點

第一屆 1994 年 7 月 25 日 泰國‧曼谷 Bangkok 第二屆 1995 年 8 月 1 日 汶萊‧斯里巴加灣市 Bandar Seri Begawan 第三屆 1996 年 7 月 23 日 印尼‧雅加達 Jakarta 第四屆 1997 年 7 月 27 日 馬來西亞‧吉隆坡

Kuala Lumpur 第五屆 1998 年 7 月 27 日 菲律賓‧馬尼拉 Manila 第六屆 1999 年 7 月 26 日 新加坡 Singapore 第七屆 2000 年 7 月 27 日 泰國‧曼谷 Bangkok 第八屆 2001 年 7 月 25 日 越南‧河內 Hanoi 第九屆 2002 年 7 月 31 日 汶萊‧斯里巴加灣市

Bandar Seri Begawan

第十屆 2003 年 6 月 18 日 柬埔寨‧金邊

Phnom Penh 第十一屆 2004 年 7 月 2 日 印尼‧雅加達 Jakarta 第十二屆 2005 年 7 月 29 日 老撾‧萬象 / 永珍

Vientiane

(10)

第十三屆 2006 年 7 月 28 日 馬來西亞‧吉隆坡 Kuala Lumpur 第十四屆 2007 年 8 月 2 日 菲律賓‧馬尼拉 Manila 第十五屆 2008 年 7 月 24 日 新加坡 Singapore

第十六屆 2009 年 7 月 23 日 泰國‧布吉

Phuket 資料來源:根據「東盟」秘書處網頁所提供的資料加以整理而成。

http://www.asean.org/asean/asean-secretariat

附表六:「東盟」與中國關係發展大事年表

時間 重要事件

1950 年 1 月 18 日 中國與越南建交 1950 年 4 月 13 日 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建交

1950 年 6 月 8 日 中國與緬甸建交

1953 年 中國與緬甸共同倡議由中國政府提出的「和平共

處五項原則」,並簽訂邊界條約。

1954 年 菲律賓和泰國參加美國構想包圍中國的《東南亞

條約組織》,馬來西亞也靠向美國,中國則作出

「反擊」,支持這些東南亞國家內的共產主義運 動。中國因而被指向東南亞地區「輸出革命」。

東南亞地區成為美國干涉印度支那半島 / 中南半 島局勢的軍事基地。

1958 年 7 月 19 日 中國與柬埔寨建交

1950 – 70 年代 中國大力支持越南人民抗法及抗美運動。

1965 年 9 月 30 日 印尼發生軍事政變,是為「九三零事件」。以蘇 哈托為首的軍人集團發動政變,推翻蘇加諾政 權,並試圖一舉消滅支持蘇加諾的印尼共產黨。

印尼軍人製造謠言,指中國政府暗中支持印尼共 黨及蘇加諾,並煽動國民製造「排華運動」。中 國與印尼的關係因而進入低潮。

1967 年 中國與印尼斷交

1967 年 8 月 8 日 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新加坡成立

「東盟」。這五個國家對中國都抱不友善態度,

甚至與台灣還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官方關係」。

「東盟」全面靠向美國,成為美國的「軍事基

(11)

地」。

1970 年代初 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內的合法席位、美國總

統尼克遜訪華、中日建交、西歐、南美洲及非洲 不少國家先後與中國建交,這種種事實促使「東 盟」改變其對華政策。

1970 年代中期 美國撤出印度支那半島 / 中南半島後,「東盟」

提出把東南亞建成「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區」。

中國和「東盟」的關係因而發生變化。

1974 年 5 月 31 日 中國與馬來西亞建交

1975 年 6 月 9 日 中國與菲律賓建交

1975 年 7 月 1 日 中國與泰國建交

1978 年 越南出兵柬埔寨,東南亞國家大震。

1980 年代 中國與「東盟」合作,幾經努力,終使柬埔寨恢

復獨立與主權。同時,中國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 放政策亦促進了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經貿關 係。

1990 年 中國與印尼完全恢復外交關係

1990 年 10 月 3 日 中國與新加坡建交

1991 年 9 月 30 日 中國與汶萊建交。至此,中國與當時所有「東 盟」成員國 ( 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 賓、泰國、汶萊 ) 都建立了外交關係。同年,中 國又與越南實現「關係正常化」。

1995 年至 1999 年期間 「東盟」先後吸收越南、緬甸、寮國 ( 老撾 ) 及 柬埔寨加入,成員國從六個增加至十個,包括整 個東南亞地區。「東盟」由是成為亞太地區最大 的地域性組織,而中國與其所有成員都建立了正 式的外交關係。

1996 年 中國第一次以「全面對話伙伴」的身份參加「東

盟部長會議」,自此成為「東盟」的「對話伙伴 國」。

1997 年 12 月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東盟――中、日、韓

首腦非正式會議」( 即所謂「10 + 3」),並與

「東盟」國家領導人進行了單獨會議。雙方發表 了《中國――「東盟」首腦會議聯合聲明》,確 定了中國與「東盟」面向二十一世紀睦鄰互信伙 伴關係的方向和指導原則。

1998 年 12 月 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出席了在越南首都河內舉

行的「第二次中國――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 即所謂「10 + 1」)。

(12)

1999 年 11 月、2000 年 11 月和 2001 年 11 月 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分別出席了於菲律賓、新 加坡及汶萊舉行的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中 國――東盟領導人會議」。

在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雙方 一致同意於十年內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 區」,並授權各國經濟部長和高官盡快開始談 判。朱鎔基總理還提出將農業、資訊產業、人力 資源開發和湄公河流域開發等確定為新世紀初中 國與「東盟」合作的重點領域,並得到「東盟」

領導人的贊同。為支援「東盟」一體化進程,朱 鎔基總理宣布將向「東盟」成員中的三個最不發 達國家,即寮國、緬甸和柬埔寨提供特殊優惠關 稅待遇。

2001 年 11 月 成立「中國與東盟商務理事會」

2003 年 10 月 6 日 中國新任總理溫家寶代表中國正式簽字加入《東 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成為東南亞地區以外加入 該條約的第一個大國。這標誌著中國與東盟將於 二十一世紀建立「互信伙伴關係」,並勢將加深 兩者的合作與交往。

隨著中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將有利 於中國與東盟國家和平解決爭端 ( 如南沙群島主 權糾紛 ),並共同承擔維持亞太地區穩定與和平 的責任。

要之,踏入二十一世紀,中國與「東盟」的關係已經超越純政治及外交的層面,進而發展更密切的經 濟、文化、訊息產業、人力資源開發以至環保等各方面的合作關係。

資料來源:黃安余著:《新中國外交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頁 150 – 170。

附件一:《環球時報》對

2003 年 1 月 29 日柬埔寨國民反泰示威事件的報導

泰當紅影星一句臺詞 差點挑起兩國戰爭

本報駐泰國特派記者 孫偉

(13)

泰國民眾在柬駐泰大使館前焚燒柬國旗

柬埔寨外交大臣賀南洪受洪森首相委派,2 月 4 日率團來到泰國,代表柬政府就 1 月 29 日 柬首都金邊爆發的反泰騷亂事件,正式向泰方道歉。就在泰總理他信在總理府會見賀南洪 並接受他帶來的洪森首相的致歉信時,幾個年輕人在總理府外焚燒了洪森的模擬像。顯 然,這場外交風波對泰國人民的感情及泰柬關係的傷害還一時難以完全平復。

女明星的臺詞被斷章取義

金邊「1 29﹒ 」事件逐步鬧大,直接原因是柬埔寨的一份報紙《吳哥之光》於去年 12 月和 今年1 月兩度發表泰國女明星素瓦南「吳哥窟應屬泰國」的言論。吳哥窟是柬埔寨的象 徵,其圖案印在柬國旗上,因此,上述報導在柬全國上下引起強烈的不滿。一些民眾因不 能容忍素瓦南的言論,把這位他們曾十分喜愛的泰國明星的照片和影視宣傳畫從家裡牆壁 上撕下扔到河裡。

1 月 27 日,洪森公開發表評論稱,泰國女明星關於吳哥屬泰國的言論,是污辱與侵犯柬國 家尊嚴,並說這位明星的身價還不如吳哥窟前的幾株野草。他下令在全國停映素瓦南主演 的電視劇和電影。金邊市長更下令全面封殺泰國影視片,一些金邊市民還呼籲抵制泰國商 品。

今年25 歲的素瓦南外貌甜美清純,是泰國當紅影視歌壇明星。她很小就出道,人氣指數一 直居高不下,泰國民眾熟知的不是她的本名,而是小名“Gob” ( 泰語意為青蛙 )。她同時 還是一位體育明星,在2001 年代表泰國參加亞洲滑冰錦標賽時,以曼妙舞姿一舉摘取 5 塊 花樣滑獎牌。她主演的影視作品在柬埔寨和老撾等鄰國尤其受歡迎。

面對來自柬埔寨的指責,素瓦南迷惑不解,坐立不安。她否認發表過吳哥屬於泰國的言 論,並說:「我從未就柬埔寨的事情接受過任何採訪。我對柬埔寨以及柬埔寨人民毫無偏 見。引起柬埔寨人憤怒的話是有人從我兩年前出演的一部電視劇臺詞中斷章取義。」她表 示,對這場風波可能影響個人形象並不擔憂,只擔心此事將破壞泰柬兩國關係及傷害柬埔 寨人民的心。

泰駐柬大使越牆逃走

1 月 29 日上午,數千名來自金邊各大學的學生到泰國駐柬大使館前抗議示威,要求使館對 素瓦南的言論作出解釋。他們分發傳單,高呼口號,一些人在泰使館大門上寫「泰國是強 盜」的標語,焚燒泰國國旗。路經該地的市民為學生叫好,過往車輛狂鳴喇叭以示聲援。

到傍晚時分,局勢趨於失控。18 時許,憤怒的人們開始向使館內擲石塊,使館主建築物多 處窗戶和圍牆上的照明燈被打碎。維持秩序的員警一度束手無策,只能旁觀。隨著事態惡 化,增援的員警達到200 余名,直到員警被迫朝天鳴槍示警,才驅散了一些示威者。

此時,示威者中有人說剛剛聽到私營的「蜂巢」電臺的廣播,在曼谷的柬駐泰大使館已被 人破壞,20 多位柬外交人員傷亡。這則謠傳很快蔓延,幾百人重又聚集起來,沖進泰使館 大肆縱火、打砸,使館的檔和電腦、桌椅等辦公用品被扔出屋外,主樓燃起大火,院內近 20 輛汽車被燒毀。泰駐柬大使差猜威和其他工作人員越牆而逃,大使因此摔傷了足踝。

(14)

20 時至 21 時左右,不少暴民分頭前往金邊的泰資企業打、砸、搶、燒,使泰國國際航空 公司、泰國西那瓦行動電話、泰京銀行金邊分行和一些泰國餐館等遭受嚴重損失。有暴民 在街上追打泰僑,趁火打劫,搶掠泰國機構的財物。

如此局面使柬政府吃驚不小,他們於21 時許派出配備裝甲車的軍隊,驅趕暴民,逮捕首 惡。柬國家電視臺此時也播出政府的聲明,呼籲全國民眾應保持冷靜。

他信派出東南亞惟一的航母

在泰國,總理他信於當天19 時左右接到駐柬使館人員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告急電話,當即 中斷了正在參加的一項活動趕往總理府,半小時內召開了國防、外交、安全等部門負責人 緊急會議。會議期間不斷收到金邊騷亂惡化、泰外交官和僑民受到嚴重威脅的消息,他信 立即下令三軍進入戰備狀態,準備武裝救援。泰海軍「紮克裡‧納勒貝特」號輕型航空母 艦 ( 東南亞惟一的航母 ) 從梭桃邑海軍基地起錨,載著突擊隊駛往 200 公里以外的泰柬相 鄰海域;空軍8 架 F─16 戰鬥機和兩架「支奴幹」運輸直升機待命出擊;陸軍特種部隊向 泰柬邊界集結。直到22 時,他信接到駐柬大使電話告知使館全體人員安全,金邊騷亂初步 得到控制時,才收回戰備命令。

30 日 0 時 20 分,他信通過國家電視臺發表聲明,宣佈立即召回駐柬大使,即日起將泰柬 外交關係由大使級降為代辦級,要求柬駐泰大使出境。

當日清晨,泰軍5 架 C─130 運輸機飛往柬埔寨,將駐柬的全部泰國外交官和數百名泰僑接 回,他信親自到曼谷軍用機場迎接。隨後,泰國政府封鎖泰柬邊界,不准柬民入境,並遣 返了4,000 餘名在泰境內以做小買賣和乞討為生的柬民。

30 日上午,上千名曼谷的大學生前往柬駐泰大使館前抗議示威,焚燒了柬國旗,並摘下了 使館大門上的柬國徽。

西哈努克親筆信致歉

柬埔寨方面從30 日起全面採取了積極措施。洪森首相當天上午發表聲明,指出騷亂事件是 由一小撮極端分子散佈謠言挑起的,嚴重傷害了兩國關係,使「一直健康發展的柬泰關係 降至令人擔憂的地步」。他還表示,要嚴懲肇事者,無條件賠償泰方在事件中的損失。

柬警方迅速逮捕了近170 名涉案嫌疑人,對其中 50 餘人提起了訴訟,包括發表未經證實的 有關泰國明星不當言論報導的《吳哥之光》報負責人和播發謠言的私營「蜂巢」電臺負責 人。

2 月 4 日至 5 日,賀南洪作為洪森的代表訪泰,正式就「1 29﹒ 」騷亂事件向泰方致歉。在 向他信轉交洪森的致歉信後,賀南洪還獲准覲見泰國普密蓬國王,向他轉交了柬國王西哈 努克的親筆信。據報導,西哈努克在信中就金邊事件向普密蓬致以「十萬分的歉意」,懇 請他寬恕柬暴民的罪行。普密蓬隨即請賀南洪帶給西哈努克一封回信。

歷史恩怨難了

事件發生後,泰國各界認為事發原因並不簡單。他信在事發當天即指出,由於柬將於今年 7 月舉行全國大選,事件背後有柬內部政治原因,但他沒有具體說明。事件發生時,有參 與者說鬧事骨幹有柬主要的反對黨桑蘭西黨積極分子。

(15)

一些輿論認為,近年泰國在柬投資不斷增多,對柬貿易出現50 倍的順差,對柬民族經濟和 就業形勢造成衝擊,引起柬經濟界和部分民眾不滿是這次事件能迅速煽動柬民眾的原因之 一。

從歷史上看,兩國多次發生圍繞吳哥以及其他地區主權的紛爭。西元9 世紀至 14 世紀柬埔 寨吳哥王朝曾是東南亞強大的帝國,以吳哥為首都,統治著現今柬全境和泰國大部分以及 老撾、越南南部;1353 年,泰國軍隊佔領吳哥,後被柬奪回;1431 年,泰軍再度佔領已被 廢棄的吳哥城。至今,泰柬兩國一部分海洋和陸地邊界仍懸而未決。學者認為,兩國關係 史上的這些曲折和恩怨是柬存在反泰民族情緒的深層原因。

「1 29﹒ 」事件導致泰柬邊界封鎖後,一直依靠從泰方購買食品的柬埔寨邊民出現食物短 缺,物價隨之暴漲,一些柬邊民殺狗出售,有的甚至打算聚眾闖關。對此,他信總理5 日 表示,基於人道理由,泰國將很快放寬過境限制措施,讓柬邊民過境購買消費品。同時,

泰國也將在近兩天派外交官重返金邊履職。

他信對柬方道歉的誠意和採取的積極措施表示一定程度的滿意。他說,洪森首相知錯認 錯,表現了君子風度。兩國是鄰邦,無法分離,希望兩國政府和人民加強溝通和理解,一 切迅速恢復正常。但這無疑需要一段時日。

《環球時報》,2003 年 2 月 7 日第二版;現轉載自《人民網 People》

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25/96/20030211/921212.html

本課題主要參考資料:

一、中文書籍:

王子昌、郭又新著:《國家利益還是地區利益:東盟合作的政治經濟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 2005 年。

王澤編譯:《東盟》,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 年。

弗勞利安‧康馬斯 ( Florian Coulmas )、尤迪特‧施塔波絲 ( Judith Stalpers ) 著,陳寶等譯:《新亞洲

——亞洲挑戰世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年。

托馬斯‧艾倫 ( Thomas Allen ) 著,郭彤譯:《東南亞國家聯盟》,北京:新華出版社,1981 年。

李光耀著:《李光耀回憶錄——經濟騰飛路 ( 1965 – 2000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年。

阿米塔‧阿查亞 ( Amitav Acharya ) 著,王政毅等譯:《建構安全共同體:東盟與地區秩序》,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韋紅著:《地區主義視野下的中國——東盟合作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年。

容本鎮、秦紅增主編:《多隻眼睛看東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年。

曹雲華、唐翀著:《新中國——東盟關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 年。

曹雲華主編:《東南亞國家聯盟:結構、運作與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年。

曹雲華著:《東南亞的區域合作》,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年。

(16)

黃安余著:《新中國外交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黃明翰著,張乃堅、許衍郭、劉勇譯:《中國與亞太地區變化中的政治經濟關係》,廣州:暨南大學 出版社,1990 年。

邁克爾‧利弗 ( Michael Leifer ) 著,薛學了等譯:《當代東南亞政治研究指南》,廈門:廈門大學東 南亞研究中心,2003 年。

韓振華著:《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

黛安‧K‧莫齊 ( Diane K. Mauzy ) 主編,季國興等譯:《東南亞國家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990 年。

蘇哈托 ( Suharto ) 自述,拉瑪丹等執筆,居三元譯:《蘇哈托自傳——我的思想、言論和行動》,北 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 年。

顧長永著:《東南亞政治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5 年。

二、中文文章:

張蘊岭:〈如何認識「東盟」〉,載《當代亞太》,2006 年第 7 期。

杜平:〈靈魂空虛的東南亞融合進程〉,載新加坡《聯合早報》,2007 年 1 月 19 日。

三、英文書籍:

Acharya, Amitav.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Haacke, Jürgen. ASEAN’s Diplomatic and Security Culture: Origin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Kang, David C. China Rising: Peace, Power, and Order in East As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Leifer, Michael. ASE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1989.

Martin, Edwin W. Southeast Asian and China: The End of Containment.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77.

Narine, Shaun. Explaining ASEAN: Regionalism in Southeast Asia.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4.

Severino, Rodolfo C. Southeast Asia: In Search of an ASEAN Community: Insight from the Former ASEAN Secretary-General. Singapore: ISEAS, 2006.

Singh, Daljit, Tin Maung Maung Than, eds.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2008. Singapore: ISEAS, 2008.

Solidum, Estrella D. The Politics of ASEAN: An Introduction to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ism.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3.

四、英文文章:

Aileen S. P. Baviera, “ASEAN’s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China”, in ChinaCurrents, Vol. 3, No. 2, April- June, 1992.

Chan Akya, “Mid-life Crisis for ASEAN”, in Asia Times, December 9, 2006.

Ching Pao-m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The Problem of a Perceptional Gap”,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17)

Asia, Vol. 9, No. 3, December, 1987.

Daniel Y. Coulter,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Countdown to Calamity”, i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March, 1996.

Special Issue, “Towards ASEAN’s Fifth Decade: Performance, Perspectives and Lessons for Change”, in The Pacific Review, Vol.21, 2008.

五:網站:

《人民網People》: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25/96/20030211/921212.html

「東盟」 / 東南亞國家聯盟官方網站:http://www.asean.org/

「東盟」秘書處網頁:http://www.asean.org/asean/asean-secretariat

大 馬 經 濟 平 台 : 《 東 盟 簡 介 》 、 《 東 盟 — — 決 策 機 制 特 點 與 運 行 效 果 》 : http://www.mytrade.com.my/AFTA/CN/GENERAL/AFTASpecial.HT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近年來,隨著全球政經環境快速改變,尤以東協經濟整 合在 1999 年形成自由貿易區後,更積極以東協+N 模式進 行整合,東協加中國大陸、東協加日本與東協加韓國等東協

世界銀行(World

Minist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Youth and Sports, Republic of Singapore (2008)3. Singapore’s Fouth Periodic Report to the UN Committee for 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現場取消未講授);三、 「中東地區的女性與發展—女性領導力(Wome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Feminizing Leadership) 」 、 「新網路世紀的創新與發展(Innovation and Growth

有鑑於全球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再次升溫趨勢,經濟表現有待政策支撐,東南亞國家積極因應。印

5 這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包括: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ILO & UNESCO,2006) 、 歐盟(European Communities,2007)、挪威(Norway Ministry of

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senior secondary level;..  gain an insight into the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