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小調音階混用的和聲、不規則切分式的節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小調音階混用的和聲、不規則切分式的節奏、"

Copied!
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樂曲分析

此首協奏曲是由一個詼諧曲風格的迴旋曲,連接著前後兩個奏鳴曲式的稍慢樂章,

不同於傳統快慢快的寫作形式。其中可以清楚地辨識出沃頓作曲風格的特徵:寬廣的音 程、循環的阿拉貝斯克(Arabesque) 、

1

大小調音階混用的和聲、不規則切分式的節奏、

對位手法、主題旋律的多變性,以及豐富燦爛的配器,運用條理分明的寫作技巧,將形 式與內容,理念與風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全曲三個樂章的形式如下:

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小節數 165 273 301

調性 a 小調 e 小調 A 大調 曲式 奏鳴曲式 迴旋曲式 奏鳴曲式 速度 從容的行板

Andante comodo

非常適切的 輕快速度 Vivo con molto preciso

中庸的快板 Allegro moderato

1 因摩爾人征服西班牙而傳入歐洲的一種形式,原指建築和繪畫上的帶狀裝飾或鑲邊,應用在 音樂上則是指裝飾音或錯綜複雜的音型。有三種使用方式:(1) 作為基本主題的對位裝飾;(2) 主 題本身的精巧裝飾音群,或音階式音型等等,發展成十九世紀的變奏曲技巧;(3) 快速轉換的和 聲,用以裝飾作曲過程中的某一樂思,並無進一步的發展。最典型的使用是德步西的兩首阿拉 貝斯克(Deux arabesques, 1888-91),其迷人與優雅的特質反映了阿拉貝斯克的概念,表現出裝 飾性而非情感性的效果。

(2)

這首作品的樂團編制:長笛二(兼短笛) 、雙簧管二(兼英國管) 、單簧管二(兼低 音單簧管) 、低音管二、法國號四、小號二、長號三、定音鼓、豎琴、弦樂五聲部。弦 樂遇有『』記號之處,由全部弦樂器演奏,其他則為四三三二二之編制演奏,是 1962 年改編過後的版本,也是目前通用的版本,1930 年的版本已絕版。

2

2 “…In 1962 the composer rescored the work for a smaller orchestra, using double instead of triple woodwind, omitting one trumpet and tuba, and adding a harp. The present printed score is the 1962 version, which the composer strongly prefers….” William Walton, Concerto for Viola and Orchestra, Full Scor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3)

第一樂章 從容的行板(Andante comodo)

第一樂章是一個近乎正規的奏鳴曲式( ♩. = 52c.) ,在沈思似的氣氛環繞下,樂章中 有兩度出現速度較快、具戲劇性張力的情感爆發的樂段,分別在第二主題末接至發展部 第一主題處,以及再現部之前的過門。曲式架構如下:

段落 小節 調性 第一主題 1-32 a 小調 呈示部

第二主題 33-56 d 小調 第一主題 57-80 a 小調 第二主題 81-107

f 小調 發展部

過門 108-142

f → a 小調 第一主題 143-157

再現部

第二主題 158-165

a 小調

雖有正規奏鳴曲呈示、發展、再現部的規模,但實際上每一部是由第一與第二主題 交替組成,此二主題在發展部與再現部中,亦會做速度、調性、旋律主奏角色轉換等的 變化,尤其是第一主題,在第三樂章的結尾處會再次出現,低迴環繞直至結束。

開頭是以加了弱音器的弦樂營造晦暗的氣氛,中提琴、第一小提琴與單簧管先後奏

出第一主題的動機音型(譜例 3-1) ,由此動機做反覆堆疊並呈半音上行配合漸強,在第

(4)

三小節處烘托出中提琴主奏的如歌般富表情的第一主題(譜例 3-2)。

【譜例 3-1】

【譜例 3-2】

此第一主題旋律在第十一小節處轉由單簧管呈現,中提琴主奏則以主題旋律的對位

和八度音型伴奏,至十九小節處才又重掌第一主題獨奏,並以高八度作主題的發展,在

力度上也比第一次更強烈。

(5)

接著弦樂幾乎只剩下低音提琴的震音為背景,中提琴主奏展開一段平行的六度雙音

(譜例 3-3) ,引導到第二主題;這種平行六度,沃頓要求音色飽滿寬廣,且節拍需明顯,

是第一樂章很重要的樂念,稍後在發展部與再現部中皆可看見。

【譜例 3-3】

第二主題標示如第一主題,也是由中提琴主奏富含表情地奏出。在拍子方面是 3/2 拍、3/4 拍、7/4 拍、2/4 拍交錯使用的「變態拍子」 (Mixed meters) ,

3

沃頓在小節的重拍 上用短音或休止符,而弱拍上卻使用長音、掛留拍子或是標示重音,造成節奏搖擺的感 覺(譜例 3-4) 。其中整個 7/4 拍中提琴主奏以

F音為中心開展旋律,樂團部分低音提琴 也只以

F音撥弦,使此三小節彷彿繞著

一中心點

旋轉吟詠,營造出夢幻、冥想式的氣氛。

3 為了在音樂中製造不規則的節奏感,作曲家會在每個小節開頭處標示不同的拍號,這種情形 下,拍號是演出時的輔助,而不是拍子的指示。史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1913)便是一例。

(6)

【譜例 3-4】

第二主題後有一段經過樂段,中提琴主奏的音型轉為十六分音符,速度上也漸趨急 促,與管樂輪替呈現第一主題的素材,作為預示和銜接到發展部的過渡樂段。發展部運 用呈示部的兩個主題素材加以發展變化;首先是將中提琴主奏的第一主題旋律化為快速 的十六分音符音群,緊接著進入一段「錘奏」拉法(譜例 3-5) ,加上管樂由漸趨緊湊的 節奏和重音分配增加其張力,此段可說是一華美的炫技片段,將呈示部第一主題如歌似 的抒情性一掃而空。

【譜例 3-5】

(7)

中提琴主奏發展部的第二主題是將呈示部中的第二主題移高三度,並將主題旋律以 平行六度雙音處理(譜例 3-6) ;此次第二主題的出現是非常具有情感的,並與長笛和第 一單簧管形成卡農。

【譜例 3-6】

與呈示部相似的是,第二主題後有一段拍號交錯的短樂段,此處是 2/4 拍與 3/4 拍

(8)

交錯,然而情緒上則標示著「不安」 (inquietamente) ,且短短數小節內即包含任意速度、

還原速度、漸慢與漸快等速度變化,使不安的感覺更明顯(譜例 3-7)。

【譜例 3-7】

發展部末有一大段只有樂團總奏的樂段,管樂似是火力全開般地吹著節奏變化後的

第一主題,弦樂則以十六分音符碎音作背景(譜例 3-8) ,或是對話般地與管樂輪替主題

旋律;當所有的喧囂精疲力盡時,中提琴主奏則緩緩靜靜地導入再現部(譜例 3-9) ,簡

潔地重述第一、第二主題,最後以平行六度雙音結束第一樂章。

(9)

【譜例 3-8】

【譜例 3-9】

(10)

第二樂章 非常適切的輕快速度(Vivo con molto preciso)

本樂章是一個詼諧曲風格的迴旋曲式( ♩ = 144-152 c.) ,主要由兩個主題 ABABABA 循環,加上一個小尾奏所組成,特色在於運用弱起拍和掛留音造成重音的不穩及節奏的 搖擺感,與樂團同樣多變的節奏型相映成趣,使第二樂章充滿了粗獷的力度和節奏感。

拍號有 2/4、3/4、3/8、5/8 拍不規則交替且速度多變,有趣的是作曲家卻標示必須「非 常精確」 (molto preciso)。

在低音弦樂急促的三個短音後,即由中提琴主奏呈現

F、B、E 三個音的動機開展

而成的第一主題(譜例 3-10),與樂團的伴奏音型形成漂亮的反向線條。此主題動機是

重疊四度音程,整個樂章中會不斷地出現。在馮威廉士的作品,以及沃頓自己 1935 年

(11)

的第一號交響曲第三樂章的賦格主題都有使用。

【譜例 3-10】

4 度音程

第二主題的第一部份由加了弱音器的銅管擔任,混用了 A 大調與 a 小調,以不規 則重音節奏的效果呈現(譜例 3-11-1),也是在此樂章不斷出現的主題動機;第二部分 則是由中提琴主奏以切分節奏的和弦開始(譜例 3-11-2),後以八度雙音「錘奏」第一 部份的旋律(譜例 3-11-3),旋即接回第一主題。

【譜例 3-11-1】

(12)

【譜例 3-11-2】

【譜例 3-11-3】

之後第一主題的三次再現,均由樂團穩定地維持原主題的伴奏和聲與節奏,中提琴

主奏則是以第一主題動機

F、B、E 三個音,或以其音型為起點,將旋律以反覆與模進

的手法,堆疊為十六分音符快速音群的華美樂段。第二主題的兩次再現皆是由樂團總奏

呈現,尤其是第二次再現,形式擴充地更完整,旋律由管樂擔任,特別是四支法國號齊

用,氣勢雄偉可說是此樂章的高潮。

(13)

最後的小尾奏,由管樂與弦樂先後齊奏第二主題的第一部份,再接給中提琴主奏拉 出第一主題的動機反覆,然後輕巧地結束。

第三樂章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本樂章是一個充滿對位技巧的奏鳴曲式,篇幅相當的長,尤其是再現部幾乎佔了整 個樂章的一半長度,最後的尾奏又出現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使頭尾連貫互相呼應,曲 式架構如下:.

段落 小節 調性 第一主題 1-27 A 大調 經過樂段 28-40 a 小調 呈示部

第二主題 41-57 e 小調 發展部 58-157

第一主題 158-192

A

大調

樂團總奏 193-264

再現部

尾奏 265-301

f → A 大調

第一主題是在幾乎毫無伴奏的情況下,由低音管單獨呈現,此主題開頭前三個音

(14)

(E、B、

F) ,是第二樂章開頭動機(

F、B、E)的轉位,中提琴主奏在第八小節處 進入,主題旋律比低音管高五度,如同賦格的主題與答題關係;樂團在中提琴主奏後再 演奏此主題一次,音域比中提琴主奏高五度,因此這三次主題呈現的第一個音,剛好構 成第一主題的前三個音。此重要的第一主題素材,隨後會不斷地在不同聲部再現(譜例 3-12) 。

【譜例 3-12】

接著經過一段 a 小調附點與三連音音型的經過樂段銜接至第二主題。第二主題是富 有表情的,中提琴主奏旋律以平行六度雙音進行,與豎琴的伴奏音型呈反向(譜例 3-13-1) , (譜例 3-13-2)和單簧管旋律作問答式的前後交替。

【譜例 3-13-1】

(15)

【譜例 3-13-2】

49

49

49

(16)

53

53

53

發展部是整個第三樂章的高潮,由速度、節奏、情緒對比迥異的新樂段,以及第一、

二主題組成了音樂的敘述,並從持續變化中延伸了主題旋律的素材,更可看見沃頓對位 法使用之純熟。 (譜例 3-14)中混合了 2/2 拍與 3/2 拍,運用附點、三連音和切分音的節 奏型,以及漸趨緊湊的重音變化,並寫上加速、加緊(stringendo)的指示,造成此樂段 有爵士樂般的搖擺和節奏感。

【譜例 3-14】

(17)

(譜例 3-15)是此樂章中唯一如歌似地吟唱樂段,中提琴主奏細膩地呈現八小節 主題後,轉為一大串音階式的伴奏音型,主題旋律則交由單簧管與雙簧管輪流傳唱。

【譜例 3-15】

此後音樂的敘述則由呈示部出現過的經過樂段、第二主題和第一主題的旋律變化組

(18)

成,調性則移至呈示部出現時的下屬調。發展部末的第一主題素材呈現時,速度加快進 入再現部。

再現部主要是第一主題的反覆出現,中提琴主奏後有一大段樂團的總奏,是賦格形 式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樂段;弦樂團部份依序從大提琴、中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小 提琴,以主題與答題間規則的五度關係發展第一主題,管樂團部份也是低音單簧管、第 一部單簧管(英國管) 、雙簧管、長笛呈現同樣的賦格架構。此外,也可從樂譜上看出 各部音型的排列是相當精采的反向線條,或將不同主題安置在不同聲部同時出現,而形 成完美的對位關係,令人佩服沃頓使用對位法的高創造力。

尾奏處回到 A 大調,沃頓將對位手法與主題動機的應用設計得令人驚艷,且技術 高超地將此協奏曲的首尾樂章融合在一起。在充滿靜謐的氣氛下,首先由單簧管吹出第 三樂章的第一主題為背景,兩小節後中提琴主奏非常有表情地奏出第一樂章的第一主 題,二個主題的結合絲毫不顯得唐突(譜例 3-16);這段舊素材在此時「補釘」似的出 現,與第一樂章敏感的風格相較之下,顯得浪漫許多。接著是第一樂章的第二主題接續 出現(譜例 3-17) ,然後奏出第三樂章的第一主題增值(譜例 3-18) ,和發展部一段如歌 似的主題(見譜例 3-15),旋即接入第一樂章的第一主題素材,以六度雙音寧靜地結束 全曲。這段尾奏可說是沃頓所有音樂中最美的片段之一。

【譜例 3-16】

(19)

【譜例 3-17】

【譜例 3-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XII, pp.

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umbers, 5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New Upper Bounds for Taxicab and

11  Oleg Benesch, Inventin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ism, and Bushidō in Modern Jap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We do it by reducing the first order system to a vectorial Schr¨ odinger type equation containing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in matrix potential coefficient as in [3], [13] and use

The left panel shows boxplots showing the 100 posterior predictive p values (PPP-values) for each observed raw score across the 100 simulated data sets generated from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時值/節奏 力度 速度 音色 織體 和聲 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