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練行為問卷的因素結構與運動員變項的關係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教練行為問卷的因素結構與運動員變項的關係探討"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 練 行 為 問 卷 的 因 素 結 構 與 運 動 員

變 項 的 關 係 探 討

湯善森/國立政治大學

摘 要

以目前研究缺乏較有利的證據,來說明教練行為因素結構會影響到 特殊行為的效果,這篇藉由回顧一些研究文獻,來對運動員的教練行為 和他們的效能作某種程度上評估,以幫助國內運動員能表現得更好,以 及維持最理想的心理狀態與注意力的知覺能力。探討結果支持 Smoll 和 Smith(1989)的運動 領 導 行 為的模式適合在特質焦慮的研究。並且在文末 上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國內研究者參考。

壹、前言

根據 Smoll 和 Smith(1989)所提出的運動領導行為模式,這模式提 供一個對研究教練領導行為的理論基礎,以及對它們的影響。這認知行 為模式具體說明了對教練領導行為的一個特定方法,也就是從運動員的 知覺去回應教練的行為。運動員基於這些知覺與回應,會產生一個針對 教練領導行為可評估的反應,以決定教練的實際行為和行為的評價。是 故,教練行為的最大影響力可能是取決於許多變項的交互影響。 檢驗運動員的知覺能力對他們教練行為之評估反映,是構成整體領 導模式的觀點,但這些測量的工具以目前來說是缺乏的。根據 Rushall 和 Wiznuk(1985)發展一個 36 題項的教練評估問卷來說,是運用橫跨四 個領域來衡量教練的個人特質、個人、職業關係、組織的技術,以及老 師與教練的技術能力,然其中問卷的限制,在於刻意強調優秀的教練特 質,且避免教練負面的特質。但是,運動員對教練行為評估的反應是決 定正面與反面的行為呢?特別是運動員如何知覺在運動比賽時,其教練 的行為是如何?運動員的評估行為,是否依據他們的表現或適當的心理 狀 態 會 有 一 個 正 面 或 負 面 的 結 果 ? 這 樣 的 一 個 議 題 值 得 進 一 步 分 析 與

(2)

探討。

貳、教練行為與變項間的相關性

由於缺少了一些測量工具來評定運動員的知覺,以及評估運動員對 正面與負面的教練行為的反應,於是 Kenow 和 Williams (1992)發展一 個教練行為問卷 (CBQ),其問卷內容共有 28 個題項,包括轉移教練的 注意力有 7 題,另外 21 題是來自 Percival(1971)的研究和他的教練及以 運動心理學經驗。Percival 評估了 382 個運動員在 24 種具競爭水準運動 中的反應。他發現運動員有嚴重地反應,諸如教練的特質、感情及言語。 然後在教練行為問卷發展之後,Kenow 和 Williams 等 6 位具有現在與 過去的教練經驗,評論這些題目以決定措辭用語,以及評估教練行為是 否影響教練的效益與重要性。 Kenow 和 Williams (1992)採用教 練行為問卷大學的 女 性籃球隊員 為對象,以測驗 Smoll 與 Smith’s(1989)的領導模式論點、運動員競爭 焦慮的特性對運動員知覺的影響,以及評估運動教練的行為。他們也測 驗認知、身體的焦慮和自信心。另為增加題目作為運動員的差異變項, 來實際觀察是否影響知覺和教練行為的評估。他們的第一個評估是對受 試者評量教練的行為,他們先知覺教練表現的特性,而後假設在那一季 的運動會進入準決賽(四強賽)。他們第二個評量是檢查這些假設,是藉 由管理競爭狀態焦慮表-2 (CSAI-2;Martens, Vealey, & Burton, 1990) 與 教練行為問卷在那一次的準決賽(四強比賽)後,是否會複製到實際競爭 上。因此,第二個實際心理狀態的評量都在比賽與教練的特定比賽行為 之前。 上述的二個評量對 Smoll 和 Smith’s(1989)的模式,以及加入一些 運 動 員 個 人 的 不 同 變 項 , 加 入 後 的 模 式 均 提 供 了 支 持 。 尤 其 在 Kenow 和 Williams (1992)的研究中發現,假設性的設定運動員在 CTA 得到了 較高的分數,然在認知狀態焦慮和較低自信心的運動員上對教練的評估 會有較負面的評論。除了自信心以外,類似的結果也被發現在比賽的設 定。這些研究者提出證據,說明運動員的知覺和反應可以利用教練行為 問卷來評估在比賽期間有關教練的行為,但是他們失敗了,因為提出分 數和描述說明教練行為問卷會產生次量表,而不是個別項目的分數和總 分數。 在教練行為問卷後續的研究上,Kenow 和 Williams(1993)採用探究 性因素分析 (EFA)來檢測在教練行為問卷上計分方式。他們發現也證實

(3)

五種可能的次量表,但是受限於太少的受試者,以致於無法有效證實因 素和驗證性因素分析(CFA)及再進行有關其他的分析。

參、教練行為與運動員變項之間最新發展趨勢

Williams, Jerome, Kenow, & Rogers( 2003)認 為教 練行 為問卷已使 用在先前的研究上,但因素結構並沒有充分地受到考驗,於是使用教練 行 為 問 卷 (Keown & Williams,1992)評 估 運 動 員 的 知 覺 和 教 練 行 為 的 評 價;運動競賽焦慮測驗(SCAT;Martens,1977)評估競爭特質焦慮(CTA); 競爭狀態焦慮表 2(CSAI-2;Martens et al.,1990)評量競爭狀態焦慮和自 信心,以及一致性評量來進行一項對教練行為問卷的研究。研究目的之 一 是 在 探 討 教 練 行 為 問 卷 的 因 素 結 構 , 且 藉 由 一 大 群 受 試 者 (男生 252 人,女生 232 人)去執行探究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他們會這樣做是認 為目前缺乏清楚的教練行為問卷觀念基礎,於是採取了一個較經常使用 的方法將資料分成二個樣本,在一個樣本上進行探究性因素分析,另外 在一個樣本上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因為 Kenow 和 Williams (1992,1993) 的研究顯示出同質的樣本缺點(只有女生大學間的籃球運動員),因此限 制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被普遍化的程度。另外,研究的第二個目的是要以 早期 Kenow 和 Williams 的研究成果(針對著運動員個人差異變項)複 製更大的樣本到其他運動上。因為運動員對教練領導行為的喜好與知覺 是 因 不 同 種 類 的 運 動 而 異 , 所 以 有 許 多 的 運 動 才 會 被 檢 測 (Chelladurai, 1984)。 他們的教練行為問卷可行性評價是採用 smoll 和 smith (1989)的運 動領導模式,也就是把運動員的知覺與評價反應到教練的行為上,相關 分析也為此模式給予支持。整個調查結果發現,相信 smoll 和 smith 的 主張「教練行為的主要影響是運動員歸因於自己的重要性」。換句話說, 教練行為與孩童態度之間包含有認知與表達感情的過程,而這些過程有 助於教練與自己的運動經驗間的關係 (p. 1527)」。研究結果最有力的關 係是運動員的個別差異變項到知覺與教練行為的評價上,出現在教練行 為問卷分量表的負面作用之評價上。運動員自己描述有較高的競賽特質 焦慮,較多的認知與身體狀態焦慮,以及較低的自信心,也知覺到教練 在比賽期間的行為、教導行為使得他們感到緊張與不安,以及在認知、 注意及表現上產生一個負面的效應。根據特質焦慮理論解釋,個體若是 高焦慮者,所激發的知覺會當作是一種脅迫,包括客觀地無危險的激發 (Martens et al., 1990, Spielberger, 1996)。證據也指示出環境的涉入威脅

(4)

到 自 尊 , 或 潛 在 的 失 敗 被 知 覺 是 強 而 有 力 的 威 脅 來 源 (Spielberger, 1972)。 高 特 質 焦 慮 運 動 員 產 生 的 局 促 不 安 , 可 能 是 在 他 們 教 練 的 先 前 行為與比賽期間,有給予他們誇大負面矯揉造作的認知與回饋。 先前原理的闡述也解釋擁有較低自信心的運動員,對於教練行為會 給予負面的評價。在籃球運動員的身體焦慮上發現,當運動員參加一項 持續性的有氧運動要求時,如籃球、壘球及排球等運動,其競賽時間有 維持一段時間,也許就能降低敏感度到先前比賽狀況的身體焦慮,並且 指出當健身運動是具有較多的持續性與適當強度,則運動員會廣泛的減 少自我評價的焦慮傾向(O’Connor, Petruzzello, Kubitz, & Robinson, 1995; Petruzzello, Landers, Hatfield, Kubitz, & Salazar, 1991)。

另 外 自 信 心 與 分 量 表 中 的 支 援 性 /情 緒 穩 定 之 間 的 關 係 , 也 就 是 說,有較高認知與身體焦慮的排球選手,知覺他們的教練如同是獲得更 多的支援與更好的情緒穩定,這個評價是預期之外的,同時也是焦慮與 負面作用之間的相關。未來研究將需檢定這些結果的複製性,應該可以 解釋運動的差異性,以及選手焦慮與支援性/情緒穩定的相關。

肆、結語

因此,假如運動員的目標、人格及信念與他的教練具有一致性,個 體將可能產生人際間的正面互動氣氛。相反地,假如他們未達一致性, 那麼可確信在運動員的心理需求上可能不會獲得滿足,並且這位運動員 更可能地對教練的行為產生負面的評價。未來研究者應該發展多元題項 量表,除了在這個領域上將可能提供更多證據與可信賴的數據外,它將 能在滿意度的相關上,檢定出協調的各面向關係,同時也能知覺與評價 各種教練行為的效能。 除了仍需要更徹底地對教練與運動員之間的協調做調查研究外,未 來研究者應該考慮檢定其他運動員與教練的差異變項,它可能會是影響 教練行為與運動員知覺,以及評價教練的行為反應。此外,在 smoll 和 smith(1989)的 領 導 模 式 上 對 變 項 的 認 同 外 , 亦 有 許 多 有 關 對 教 練 的 研 究,建議應該增加變項的見解。在一些先前研究引起關於實際教練行為 的問題,以及他們的行為如何對不同運動員產生變化。可惜的是,沒有 研 究 使 用 教 練 行 為 問 卷 來 檢 測 教 練 的 實 際 行 為 是 否 對 運 動 員 的 心 理 狀 態 與 協 調 水 準 產 生 改 變 。 無 論 如 何 , 這 些 結 果 支 持 Kenow 和 Williams(1992)提 出 有 關 教 練 不 該 以 為 在 特 定 的 情 境 下 給 予 行 為 , 就 能 對所有運動員有相同的效果。此結果也強調教練的需求,即能意識到個

(5)

別運動員的焦慮與自信心水準,以及與個別運動員的協調程度。 總之,領導者效能是屬於領導者的行為與旁觀者的觀點兩者組合而 成,運動員的競賽特質焦慮、認知和身體狀態焦慮、狀態自信心、與教 練的協調,是影響他們的知覺與教練行為的評價。特質焦慮研究結果支 持 Smoll 和 Smith(1989)的運動領導行為模式,以及從其他變項的結果 顯示,增加教練價值在運動員個體上的差異變項,將會影響教練行為的 知覺與價值反應。

參考文獻

Kenow, L. J., & Williams J. M. (1992).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self-confidence, and the evaluation of coaching behaviors. The

Sport Psychologic. 6, 344-357.

Kenow. U., & Williams, J. M. (1993).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oaching behavior question-murex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nxiety and Self-confidenc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Supplement), 15, 545.

Martens, R., Vealey, R., & Burton, D. (1990). Cofupetifive a fixity in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O'Connor, P. J., Petruxzello, S. J., Kubitz, K. A., & Robinson, T.L. (1995). Anxiety responses to maximal exercise testing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9, 97-102.

Percival L. (1971). The coach from the athletes' viewpoint. In J. W. Taylor (Ed.), Proceeding Symposium a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aching (pp. 285-325). Toronto: Fitness Institute.

Petruzzello, S. J., Landers, D. M., Hatfield, B. D., Kubitz, I. C., & Salazar, W. (1991). A meta-analysis on the anxiety reducing effects of acute and chronic exercise: Outcomes and mechanisms. Sporty Medicine,

11, 142-182.

Rushall, B. S., & Wiznuk, K. (1985). Athletes assessment of the coach: The Coach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s. 10, 157-161.

Smoll F. J, & Smith, R. E. (1989). Leadership behaviors in sport: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search paradigm.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6)

Spietberger, C. D. (1966). Theory and research on anxiety. In C. D. Spielberger (Ed.), Anxiety and behavior (pp. 3-2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pielberger, C. D. (1972). Anxiety as an emotional state. In C. D.

Spielberger (Ed.), Anxiety:

Current trend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1, pp. 23-49).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illhim.s, J. M., Jerome,G. J., Kenow, L. J., & Rogers, T.( 2003) .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Coach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thlete Variables.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7, 1-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In this paper, we build a new class of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the smoothing method for NCP introduced by Haddou and Maheux [18] using some family F of smoothing functions.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se are quite light states with masses in the 10 GeV to 20 GeV range and they have very small Yukawa couplings (implying that higgs to higgs pair chain decays are probable)..

Linking Stereotype Threat and Anxiety Educational

Through training in coaching, and integrating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n exercise and fitness training activity, this course not only

www.edb.gov.hk>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 Notes to School Finance> References on Acceptance of Advantages and Donations by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