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選舉研究 第十六卷第二期(98/11),pp.23-49.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 鄭夙芬 ** 《本文摘要》 族群與認同是台灣近年來的政治上重要的議題,本文由族群與認同 的理論出發,探究所謂的「台灣認同」的內涵,並據此發展「台灣意 識」指標,用以測量認同因素在過去四次總統大選中的作用。研究結果 發現:台灣意識有逐年增加的情況,2008 年總統選舉後的調查資料的 分析結果,已有 54.7% 的民眾,可以被歸類為高台灣意識者;而在四 次總統直選中,不同程度的台灣意識者,投票行為的確有所不同,也有 二極化的情況,台灣意識高者,顯著地較支持泛綠候選人,台灣意識較 低者,顯著地較支持泛藍候選人;至於不同政黨候選人的支持基礎也有 明顯的差異,泛綠候選人的支持,大部分都來自高台灣意識的民眾,且 有逐漸增高的傾向,而高台灣意識者對泛藍候選人的支持比例,則顯著 地偏低。分析的結果也指出, 「政黨偏好」的解釋力比台灣意識佳,但 台灣意識仍是一個具有相當解釋力的指標。同時,本文也發現,在控制 其他變數之後,省籍的作用在過去四次總統選舉中並不顯著,因而台灣 的認同問題,省籍應該不再是主要因素,而是意識型態上的差異。. 關鍵詞:族群、認同、台灣意識、投票行為. *. **. 作者感謝三位評審的寶貴意見,並特別感謝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陳陸輝教授對本文的建議與 協助;同時也感謝政治大學政治所張雅雯同學協助本文的資料處理,惟本文所有內容均由作者 自行負責。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E-mail: sfeng@nccu.edu.tw。.

(2) 24 選舉研究. 壹、前言 就台灣的族群與認同問題而言,許多研究顯示與其特殊的政治歷史及背景有關(王甫 昌 1993;1997a;2003;吳乃德 1993a;張茂桂 1993),由於台灣的族群運動,在過 去幾十年來,幾乎是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同時發展的結果,連帶的也使得族群的認同,出 現與政黨發展互相結合的情況。由 1970 年代代表本省政治弱勢族群的「黨外」,與代表外 省人政治優勢的國民黨的對抗過程中,黨外通常訴諸本省人弱勢族群的悲情,以爭取民 眾的支持;而在民進黨正式成立之後,民進黨代表本省人、國民黨代表外省人的情況, 已隱然成形,許多研究都指出,族群與政黨支持有顯著的相關(王甫昌 1994;1997b; 1998;吳乃德 1993a;1993b;沈筱綺 1995;耿曙與陳陸輝 2003a;陳陸輝 2000;陳義 彥與盛杏湲 2003)。隨著 1990 年代國會全面改選的民主化進程,李登輝當選了首屆直接民 選的總統,以及 2000 年的首次中央政權政黨輪替,所謂的「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優劣 地位產生互換,以及兩次政黨的輪替,台灣的族群關係與認同問題,也在變化當中(Chen, Keng, and Chang 2008; 王甫昌 2002;吳乃德 2002),尤其在開放兩岸交流及中國逐漸崛 起之後,面對大陸的武力威脅以及經濟吸引,兩岸關係也成為影響台灣政治與認同的另一個 新變數(耿曙與陳陸輝 2003b;陳陸輝、耿曙與王德育 2008;黃冠博 2007)。 觀察近年台灣政治情勢的發展,可以發現族群與認同因素在台灣政治及社會發揮相 當的影響,同時,認同因素在解釋民眾的政治態度及投票行為時,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王甫昌 1998;吳乃德 2002;鄭夙芬 2007) 。但所謂的台灣認同,在目前的研究中, 真正討論其內涵為何及應該如何測量者並不多見,而且也相當分歧(吳乃德 2005) 。因 此,本文從族群與認同的理論出發,探究所謂的「台灣認同」的內涵,並據此發展應用的 測量方式,以探討認同對台灣的選舉與政治生態的影響。. 貳、族群與族群認同 關 於「 族 群 」(ethnie、ethnic community 或 ethnic group) 的 定 義,Hutchinson 和 Smith 綜合 Handelman(1977) 與 Schermerhorn(1978) 等人的意見,認為族群是:「一群具 有特定名稱的人們,有著共同的祖先傳說、共享的歷史記憶、一種或多種的共同文化、 原鄉的連結、以及成員間彼此的團結意識」,強調族群必須有「共同」的名稱、祖先傳 說、歷史記憶、文化、原鄉、與團結意識等六種特質,才能明確地及完整地定義「族 群」(Hutchinson and Smith 1996, 6-7)。因此,族群成員對於族群的歸屬,除了客觀的條件 (如血緣或種族)之外,也可能還有主觀的情感因素(如對光榮歷史的記憶),以此觀點.

(3)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25. 而言,族群是一種相對性的團體認同,除了確定了個人的歸屬,也可以用以區分我—他 (self-other) 的差異,所以族群特質 (ethnicity) 指涉的即是區分我群 (we group) 與他群 (they group),以及界定族群間關係的差異,換言之,族群特質即是劃分族群疆界 (boundary) 的 根據 (Hutchinson and Smith 1996, 4)。 至於族群認同 (ethnicity identity),Fearon 認為有二種意義,第一種意義純粹是一種 社會分類 (social category),即用以界定某種特定人群的標籤,以及用以區分其成員身份 及其特徵的歸屬;第二種意義則是讓個人特別引以為榮的一種特徵,因而對於某個特 定團體產生的歸屬感 (Fearon 1999, 2)。Anderson 認為族群有相當程度是透過「想像」 (imagination),而使得一些即使是素不相識的人,因為具有相同族群意識的人而產生連 結,而認為彼此屬於同一個群體 (Anderson 1991)。此種認同意識的來源,目前主要存在 有「原生論」(primordialism 或稱「本質論」essentialism),與「工具論」(instrumentalism 或稱「建構論」constructivism)之爭辯 (Smith 2002, 33-58)。1「原生論」強調認同「與地 域、血緣、種族、宗教、語言及風俗的原生連繫 (primordial ties)」,而「工具論」則側重 認同之當下建構,將認同視為「不同利益與處境的團體之社會、政治及文化資源」,是菁 英競爭資源及爭取大眾支持時所建構的重要象徵,以及在特定情況下,菁英用以極大化個 人理性抉擇偏好的策略 (Hutchinson and Smith 1996, 8-9)。因此,原生論強調的是我群與他 群間原生特徵與文化上的差異 (cultural distinctiveness),建構論則強調認同的社會建構—— 由傳統及文化抽取元素,建構可以是劃定族群疆界 (ethnic boundary) 的一種工具。不論認 同是原生的或是建構的,具體而言,「認同」可以說就是一種群體成員據以和其他群體區 分的「特徵」或「意識」。 國內在族群與認同方面的相關研究,學者們基本上也是依循西方之理論及研究,來討 論此一問題。學者們對於台灣族群認同起源之討論,大致上都不脫離以「省籍」作為區分 的本省族群與外省族群分類,或是「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等四大族群的分 類(王甫昌 1993;2003;吳乃德 1993a;施正鋒 2000;張茂桂 1993);王甫昌則將 台灣過去十年來有關台灣族群分類的源起做了有系統的討論及總結,他認為:台灣四大族 群的分類中,還包括了「原漢(原住民/漢人)之分」、「省籍(本省人/外省人)之分」 及「閩客(閩南人/客家人)之分」三種族群相對性,個人在此一架構之中都具有「多 重身分」,例如客家人(「閩南人/客家人」之分),也同時具有漢人(「原住民/漢人」之 分)及本省人(「本省人/外省人」之分)的身份(王甫昌 2003, 57)。 不過如此的分類方式,從族群認同的關鍵在於「區別」(distinction)(Bourdieu 1984) 的 1. 請參考︰龔維斌、良警宇譯,Anthony D. Smith 原著,2002,《全球化時代的民族與民族主義》, 北京:中央編譯。.

(4) 26 選舉研究. 角度來看,族群「疆界」在某種程度上,既是「原生」的,又總不免是「建構」的,雖然 台灣這四大族群的分類之中,的確包含了「原漢」的不同來源差異,但原生論卻不足以 解釋除了原住民之外,其他三大族群的區別,因為無論閩南人、客家人或外省人,都來自 「共同來源」或共同祖先的「漢人」;而且原生論的觀點也無法解釋台灣四大族群或本省 人/外省人之間的「我群」與「他群」對立意識從何而來。因而對「族群意識」或「族群 歸屬」的釐清,其關鍵應該在於「區別」的手段。換言之,究竟根據何種「區別標準」方 能引發跨越歷史、超越個體「血緣聯繫」,形成「想像的」社群的認同感? 因此,在族群與認同的研究中,另一個重要問題即是:據以區別(或認同)族群的認 同意識是如何產生的?不同族群意識間的主要區別又是什麼?學者們大部分認為台灣的族 群分類(或分類想像)以及族群意識的產生,是在台灣近代特殊的歷史文化環境發展出來 的,尤其是在政治中具有顯著重要性的省籍(外省人/本省人)之分,更是因為族群運動 及現代國家與公民觀念啟發的結果(王甫昌 1993;1997a;2003;吳乃德 1993a;張茂 桂 1993)。許多研究顯示台灣的認同與台灣特殊的政治歷史及背景有關。在 1970 年代開 始的本土性民主化運動,主要是以本省人的弱勢(悲情)族群意識,對抗外省人強調中國 法統的威權統治。但在 1980 年代後期,尤其是民進黨成立之後,許多學者認為,由於民 進黨對於族群意識的論述,使得台灣的族群關係,開始轉變成以認同層次上的「台灣民族 主義」(台灣意識)與「中國民族主義」(中國意識)相對立的階段(王甫昌 2003;吳乃 德 2002;施正鋒 2000;徐火炎 1996;張茂桂 1993),亦即以台灣為主體意識的認 同,相對於代表中國意識的認同。 此種「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抗衡,用以觀察近年台灣政治情勢的變化上,許 多研究指出民眾認同的變化,比較傾向往台灣本土意識的方向發展,不再以中國為重心, 因而代表台灣本土意識及支持獨立的綠營,與代表大中國意識與在統獨上維持現狀(或較 支持統一)立場的藍營,在意識型態上似乎有愈來愈壁壘分明的情勢(盛杏湲 2002; 陳文俊 2003;陳陸輝 2000)。另方面,相關研究也指出,台灣民眾的認同也存在著 地域性、世代及階級上的差異,例如南部民眾較北部民眾有較高的台灣人認同,也較支 持獨立,在投票上也逐漸形成北藍南綠的情況(Cheng, Yu, and Liu 2008; Tsai, Cheng, and Huang 2005; 徐永明與林昌平 2009;鄭夙芬 2007);年輕人及年長者的台灣人認同有較 高比例的增長,但在統獨立場上,年輕人卻較年長者開放及務實 (Liu and Cheng 2006); 在兩岸交流逐漸密切,經濟環境丕變的情況下,研究也發現台灣意識對民眾的兩岸交流態 度以及投票行為,具有顯著影響,而不同的行業及階級的民眾,也對於政治有不同的看法 (耿曙與陳陸輝 2003b;陳陸輝、耿曙與王德育 2008;黃冠博 2007)。 學者的研究結果,指出了一個重點,即台灣民眾認同的核心因素,不再僅是本省或外.

(5)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27. 省族群意識的差異,而主要是表現在對於台灣本土意識的堅持與否,因而誰是台灣人、誰 比較愛台灣,以及統獨立場,是選舉時經常被用來作為動員的象徵及口號,尤其是在攸 關國家未來走向的總統選舉時,意識型態上的認同與統獨議題更是無法避免的議題。在 台灣自 1996 年以來,四次的總統直選中,都可以看到此種動員的痕跡或議題的發酵,例 如 1996 年總統選舉時的飛彈危機、2 2000 年總統選舉前,中共總理朱鎔基對台獨發表的 嚴厲言論、3 2004 年選舉時的「二二八牽手護台灣」活動、4 民進黨推動的「強化國防」與 「對等談判」公投、5 選舉前夕 319 槍擊事件時,親綠地下電台的「中國人暗殺台灣人總 統陳水扁」的言論,以及 2008 年總統選舉時的「一中市場」爭論6 與馬英九綠卡事件。7 因此,族群與認同在選舉時的作用究竟為何,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也是本文的主要目 的,作者將以此探討其在民眾投票行為上的影響力。. 參、資料與台灣意識指標建構 族群與認同問題是台灣總統選舉時,一定會出現的議題,也是經常被作為動員或者反 動員的口號與象徵,因此本文對投票行為的探討,也主要以過去的四次總統直選的資料為 根據。本文使用的資料,主要有二個來源,一是 1996 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科際 整合研究」、及 2000 年「跨世紀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行為科際整合研究」;另一個來源為 「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簡稱 TEDS)的 2. 3. 4. 5. 6. 7. 1996 年 3 月 5 日至 21日,中國大陸政府於台灣總統選舉期間於東南沿海進行飛彈試射及軍事演習,一 般認為目的係為干擾台灣的總統選舉(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9)。 2000 年 3 月 15 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北京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人大閉幕中外記者會上 稱,不想干預台灣總統選舉,但「誰上台都不可搞台獨,任何形式的台獨都不能成立,這是我 們的底線」,否則,主張台獨的人「不會有好下場」,並警告台灣選民「不要一時衝動,以免後 悔莫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9)。 2004 年 2 月總統選舉期間,泛綠陣營發動「二二八手護台灣運動」,參加者從台灣北部基隆的和 平島,到台灣南部屏東昌隆的公路上手牽手一路排開,活動由李登輝前總統擔任總指輝,活動 強調全民守護台灣,抗議中國對台部署導彈,估計有超過二百萬人參與(夏啟文 2004)。研究 顯示此一運動對陳水扁選情的提升,的確有所助益 (Tsai, Cheng, and Huang 2005)。 為台灣首次的公民投票,因為引發「公投綁大選」的爭議,二項公投案因投票率都未超過百分 之五十,均未能通過(中央選舉委員會 2009)。 在 2008 年總統選舉期間,國民黨候選人政見中的「兩岸共同市場」主張,被民進黨陣營指稱即 是「一中市場」,並認為將嚴重危害台灣的經濟福祉(林環牆 2007)。 2008 年總統選舉期間,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揭發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及其家人持有綠 卡,馬英九原本聲稱本人及家人都未持有綠卡,但於 2008 年 2 月 28 日舉行記者會,承認其本 人與妻子曾持有綠卡,但已放棄 20 多年。謝長廷陣營認為馬英九的綠卡仍有效,依此質疑馬英 九對台灣的忠誠度;馬陣營則仍堅持綠卡已視同失效(Yahoo 奇摩新聞編輯中心 2008)。.

(6) 28 選舉研究. 2004 年總統選舉面訪資料及 2008 年總統選舉面訪資料。8 為了探討族群與認同對民眾投票行為的作用,作者嘗試以「台灣人/中國人認同」 及「統獨立場」兩個題目,來建構一個「台灣意識」的指標,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二個變 數,正好捕捉到近年來台灣主體意識與中國意識的抗衡中,最重要的二個爭論點:台灣人 vs. 中國人,以及台灣獨立 vs. 中國統一。然而二個測量變數在定義及應用上,目前學界存 在不同的看法,需要再加以說明。 就「台灣人/中國人認同」的測量來看,有些學者將其視之為是「國家認同」的測 量(徐火炎 2004),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是「族群認同」的測量(吳乃德 2005;沈筱 綺 1995; 盛 杏 湲 2002; 陳 文 俊 1995;2003), 也 有 人 將 之 視 為「 政 治 認 同 」 (徐永明與范雲 2001),也有人選擇直接將之稱為「台灣人/中國人認同」(Liu and Ho 1999; 陳陸輝與鄭夙芬 2003),此種現象應是來自民眾可能是就政治、血緣或歷史文化等 不同的角度來回應此一問題,從認同理論的角度而言,此一測量既有原生的聯繫,也有建 構的意識,因而使得其中的意涵相當複雜,且在應用上也較難以解釋其真正代表的意義。 雖然對於此一測量方式有相當分歧的認定,但由於在上述所有研究的分析結果中,幾乎都 可以看到與這個變數的顯著相關,同時此一測量也對許多政治現象具有解釋力,因而此一 測量方式,仍然在許多的調查及研究中持續被沿用。 至於「統獨立場」變數,則與國家認同的概念,經常被混為一談,但其實應該有所 區別,吳乃德認為「統獨立場可以說是『國家的選擇』,而國家認同則是感情的依附和歸 屬」(吳乃德 1993b, 40)。就這個觀點而言,他認為「國家認同」不考慮物質條件,但卻 受現實條件的制約;國家的選擇則可能根據現實的物質條件,也可能根據個人的自由意 志,所以統獨立場應該同時包括了國家認同及國家選擇兩種不同的態度傾向,他依此概 念建構了四類的國家認同者:「中國認同者」、「台灣認同者」、「現實主義者」、「保守主義 者」。9 後來,吳乃德再提出「『認同』的對象是群體(民族),在民族的疆界和範圍確定之 8. 9. 本文使用的資料共有四筆,係採自政大選舉研究中心 1996 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科際整 合研究」(NSC 85-2414-H004-01-Q3),計畫主持人為謝復生教授;2000 年「跨世紀總統選舉中 選民投票行為科際整合研究」(NSC 89-2414-H-004-021-SSS),計畫主持人為陳義彥教授,上述 兩項計畫資料由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執行並釋出。另外兩筆為「2002 年至 2004 年『選 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 (III):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TEDS2004P) (NSC 92-2420-H-031-004) 及「2005 年至 2008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 (IV):2008 年 總統選舉面訪案」(TEDS2008P)(NSC 96-2420-H-004-017)。「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 多 年期計畫總召集人為國立政治大學黃紀教授。TEDS2004P 為針對 2004 年總統選舉執行之年度計 畫,計畫主持人為黃秀端教授;TEDS2008P 為針對 2008 年總統選舉執行之年度計畫,計畫主持 人為游清鑫教授;詳細資料請參閱 TEDS 網頁:http://www.tedsnet.org。 吳乃德在 1991 年的「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設計了「有些人說:如果台灣宣佈獨立之後,仍.

(7)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29. 後,才以民族之名要求一個具有主權的國家/政治威權」,據此,他將之前建構的四種國 家認同,修正為三種不同的民族認同者:「台灣民族主義者」、「中國民族主義者」及「實 用主義者」(吳乃德 2005, 13)。這個測量的設計與概念,仍為國內的政治學界所沿用, 同時也衍生許多不同的解釋及認同建構方式。10 台灣人/中國人認同和統獨立場這兩個變數,就學者們的研究結果而言,都指出這兩 個變項與台灣民眾的族群意識(認同)有顯著的關聯,但是在應用上卻往往因為使用者的 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釋。若就認同政治 (identity politics) 的觀點來看,認同也被視為是政治 動員的主要因素,即社會運動是以何種訴求作為號召 (Woodward et al. 2006, 25),11 以目前 台灣的政治情況而言,泛綠陣營的訴求,主要是以台灣本土意識為主體,追求台灣獨立為 長程目標。換言之,泛綠陣營的「族群界線」 ,就在於成員是否認同自己的台灣人身份與 是否支持台灣獨立,並以之作為政治運動的號召。然而,因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在血緣、歷 史及文化上的密切關係,以及在當前的政治現實中,民眾不得不考慮的「台灣獨立與戰爭 的可能性」,使得單獨使用台灣人/中國人認同或統獨立場,似乎又無法完全涵蓋台灣民 眾內心感性認同與理性選擇的拉扯,所以除了站在兩端的「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且支持獨 立」與「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且支持統一」這兩種民眾,有較確定的認同意識之外,其他認 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而在統獨立場上支持「維持現狀」,甚或認同自己是台灣 人而支持統一/維持現狀,或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支持獨立/維持現狀等不同組合的意見 者,認同意識都有其模糊地帶,此種不確定的認同,也反映了台灣當前政治時空下的特殊 現象,因此,如何界定「台灣認同」,以區分台灣目前不同群體之間的界線,可能並無法 清楚地劃分,作者認為或許可以嘗試以對台灣意識的認同程度作為替代的方式。 本文擬從台灣意識的兩個主要內涵著手,建構一個對台灣意識認同程度的指標。指 標建構方式是對於「台灣人/中國人認同」問題,回答自己是「台灣人」者為 2 分、「都 是」者 1 分、「中國人」者 0 分,分數僅是為了統計的方便,沒有實質的高低意義。在 「統獨」問題中,屬於「傾向獨立」者,給予 2 分、「維持現狀」者 1 分、「傾向統一」者 0 分,然後將這兩個題目的答案數值相加,得到一個 0 至 4 分的尺度,0 表示台灣意識最 低,4 表示台灣意識最強烈。12. 10 11 12. 然可以和中共維持和平的關係,那麼台灣應該獨立成為一個新國家」及「有些人說:如果台灣 和大陸兩地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相當,那麼兩岸就應該統一」兩道題目來測量民 眾的認同傾向,並依此建構了四類的國家認同者:「中國認同者」、「台灣認同者」、「現實主義 者」、「保守主義者」,見吳乃德(1993b)。 不同的建構方式請見 Chu(2004)、Hsieh(2005)、Niou(2004)、徐火炎(1996)、陳義彥與陳陸輝(2003)。 請參考:林文琪譯,Kathryn Woodward 等原著,2006,《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 此種建構方式來自鄭夙芬(2007, 40)。.

(8) 30 選舉研究. 此一台灣意識指標的特色,是將認同與選擇分別賦予一個程度上的區別,再藉由二者 的加總,作為每位受訪者的認同與選擇之「一致」或「背離」的程度,並以之來代表每位 受訪者在台灣意識尺度上的「程度」位置,例如台灣意識為 4 與 0 的受訪者,都是在認同 與選擇上很清楚的「一致」者,但是他們在台灣意識尺度上,則分屬於二個極端的位置; 而台灣意識程度為 2 的受訪者,可能是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在統獨立場上卻傾向獨立;也 可能是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但傾向統一,這二種不同的受訪者,他們的感性認同及理性 選擇,都是屬於完全背離的,就台灣意識程度而言,他們屬於相同位置的原因,就在於他 們的感性認同及理性選擇加總後的程度相同。這樣的建構方式,想嘗試的就是從另一個角 度,來看當前台灣民眾在認同意識上的模糊地帶或矛盾情緒,把理性與感性因素同時考慮 進來,得到的是台灣意識的「程度」,而不是「類別」。 為了方便模型的運算,本文將 4 與 3 合併為「高度台灣意識」 ,1 與 0 合併為「低度 台灣意識」,2 則為「中度台灣意識」,亦即將民眾的台灣意識由低而高區分出三種程度。 依據此一方式建構的台灣意識,自 1996 年到 2008 年四次總統選舉中,民眾台灣意識的分 佈如圖 1 所示(詳細資料請見附錄一)。. 資料來源:謝復生(1996)、陳義彥(2000)、黃秀端(2004)、游清鑫(2008)。. 圖 1 1996-2008 年總統選舉三類台灣意識民眾分佈情況.

(9)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31. 從圖 1 中可以發現幾個趨勢:首先,自 1996 年到 2008 年,台灣意識有逐步上升的趨 勢。在 1996 年,具有較高台灣意識者,約佔三成五,到了 2008 年已經接近五成五,12 年之內上升的比例達兩成左右。至於台灣意識較低者的比例,在 1996 年約有三成,到了 2008 年卻下降到不及七分之一 (14.1%)。中度台灣意識者,歷年的比例都約在三分之一上 下。 台灣意識的上升,就台灣近年來內部與外在的環境來看,其實並不意外。就內部因 素而言,隨著台灣政治民主化及台灣本土化運動的發展,支持台獨及倡導台灣本土意識 都不再是禁忌,李登輝也於 1988 年成為第一位所謂的台灣籍總統,在他執政的 12 年間 (1988-2000),台灣意識及「台灣優先」價值觀也逐漸深植於台灣社會。同時在民主化及本 土化的過程中,教育的方式及內容也隨著變化,兩岸統一不再是唯一的考慮,台灣自主也 是選項,歷史及文化教材也不再以中國為重心,有關台灣的教材也佔一定的比例。教育與 社會氛圍的本土化趨勢,對於台灣意識的提升,可能也產生一定的效果。就來自台灣外部 的刺激而言,兩岸關係及台灣國際定位問題,也會對台灣意識有所觸發。台灣自 1987 年 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之後,開啟兩岸的交流,官方也透過民間管道開始進行事務性的會 談。然而在雙方交流活動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事件,以及大陸對於台灣國際地位的排 擠,嚴重地傷害了雙方的互信與情感。例如 1994 年發生的千島湖事件、131995 年因李登輝 訪美而引發的飛彈試射、14 1999 年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一般稱為「兩國論」)談 話、15 1999 年台灣 921 大地震時大陸的作為、16 2000 年台灣總統選舉前大陸對台灣的強硬. 13. 14. 15. 16. 大陸對於 24 位台灣人在 1994 年 3 月 31 日於浙江被強盜殺害的事件,試圖以意外事件來掩飾, 讓當時的總統李登輝指責大陸政府像強盜一樣,這樣的政權應該被人民唾棄(行政院大陸委員 會 2009)。 由於美國允許李登輝訪問美國,使大陸在當年 7 月及 8 月連續在台灣海峽發動飛彈試射,引起台 灣民眾的不安與恐慌,美國也派航空母艦經過台灣海峽表示關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9) 。 1999 年 7 月 9 日李登輝總統在總統府接受「德國之聲」總裁魏里希偕其亞洲部主任克納伯及記 者西蒙嫚索的專訪時表示,中華民國自 1991 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 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 個中國」內部關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9)。 1999 年 9 月 21 日台灣發生規模 7.3 的大地震,造成二千餘人死亡及超過萬人受傷,同時也對台 灣造成巨大的損害,國際社會也紛紛伸出援手,許多國家立刻派出救難隊來台協助救災,並送 來了許多的物資及經費來支援安置及重建工作。當台灣人民遭受此一重大災害之時,大陸方面 雖有表達關心及提供援助,但卻也藉機重申台灣是大陸的一部分,代表台灣感謝國際對台灣的 援助、要求國際援助台灣須知會大陸、國際紅十字會捐輸必須經由大陸紅十字會等種種作為, 使得台灣民眾對於大陸當局作法相當反感(陳義彥等 2000, 81-89)。.

(10) 32 選舉研究. 談話、17 2002 年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主張、18 2003 年 SARS 事件時大陸代表在 WHO 會議對台灣的羞辱、19 以及 2005 年的反分裂法,20 讓許多台灣民眾深切感受到台灣與中國 大陸的差異與距離,反而加深了「我群」(Taiwan) 與「他群」(China) 的區別;而大陸不 斷在國際上打壓台灣的生存空間,台灣長期孤立於國際社會所帶來的挫折,會讓民眾產生 台灣自我定位的心理需求。 在上述的內外因素所造成的氛圍之下,使得台灣意識的議題,誠如前言,在 1996 到 2008 年的四次總統選舉之中,往往成為重要的議題與策略。研究即顯示以李登輝為 第一位台灣人總統的「李登輝情結」,21 對 1996 年的選舉有最大的解釋力(徐火炎 1998, 59);2000 年選舉時,民進黨在選戰中除了主打黑金議題之外,也以國民黨過去對台灣民 主化及本土化的打壓作為訴求,強調民進黨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和愛台灣的本土意識,成 功地達到政黨輪替 (Tsai, Cheng, and Huang 2005);2004 年民進黨也運用台灣認同的議題 及公民投票的題目,得到了民眾的支持 (Tsai, Cheng, and Huang 2005);而 2008 年馬英九 雖然贏得勝選,但選舉期間的綠卡事件及一中市場爭議,引發對馬英九的誠信與認同質 疑,也曾對其選情有所衝擊(中評電訊 2008)。因此,經過四次大規模及全國性的總統 選舉,對於台灣意識的催化,也應有一定的影響力。 同註 3。 2002 年 8 月 3 日第 29 屆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在東京召開。陳水扁總統在總統府透過視訊直 播方式致開幕詞時強調,「台灣是我們的國家,台灣不是別人的一部分,不是別人的地方政府, 也不是人家的一省,不可成為第二個香港或澳門,由於台灣是主權獨立,台灣和對岸的中國是 『一邊一國』,需要分清楚,中共未放棄對台動武,且在國際上進行打壓,對台灣人民的感情有 極大的傷害。」(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9)。 19 在 2003 年 5 月的世界衛生組織 (WHO) 年會期間,大陸代表對我方不友善的態度,經過媒體 新聞的不斷播放與報導,引起台灣政府及人民強烈的憤慨(游清鑫、盛杏湲與鄭夙芬 2003, 11-21)。 20 「反分裂國家法」第六條為:國家採取下列措施,維護台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兩岸關係: (一)鼓勵和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增進瞭解,增強互信;(二)鼓勵和推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 作,直接通郵通航通商,密切兩岸經濟關係,互利互惠;(三)鼓勵和推動兩岸教育、科技、文 化、衛生、體育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四)鼓勵和推動兩岸共同打擊犯罪; (五)鼓勵和推動有利於維護台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兩岸關係的其他活動。國家依法保 護台灣同胞的權利和利益。其第八條則為:「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 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 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依照前款 規定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和組織實施,並及時向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9)。 21 徐火炎認為「李登輝情結」是指民眾對李登輝總統是第一個台灣人總統所衍生的與所投射的種 種情感態度。 17 18.

(11)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33. 肆、台灣意識與總統選舉 以下將進一步檢視民眾台灣意識高低與其投票對象之間的關聯性。從表 1 到表 4 中可 以發現:在 1996 至 2008 年的總統選舉中,整體的趨勢而言,相對於全體民眾,台灣意識 高者,對泛綠候選人的支持情況顯著偏高,但是對泛藍候選人的支持程度顯著偏低。相反 地,台灣意識較低者,對於泛藍候選人的支持程度顯著偏高,但對於泛綠候選人的支持程 度顯著偏低。至於具中度台灣意識民眾,除了 2000 年之外,其他三次選舉,都顯著有較 支持泛藍候選人的傾向。 就個別選舉而言,1996 年時有四組候選人,雖然陳履安自認為是代表中立的候選 人,但嚴格而言,以其長期以來皆在國民黨政府中擔任要職的形象與身份,仍然與李登 輝、林洋港等二組候選人一樣,應被視為泛藍的候選人。李登輝當時聲勢如日中天,並以 第一位台灣人民選總統作為號召,得到六成以上不論何種台灣意識程度民眾的支持,但從 調查資料中仍然可以看出,也有將近三成 (28.3%) 的高台灣意識民眾,將票投給了代表泛 綠的彭明敏與謝長廷,而投給林洋港 (3.5%) 與陳履安 (4.5%) 這二組比例則顯著偏低。 表 1 1996 年台灣意識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台灣意識. 投票對象 陳履安、王清峰. 李登輝、連戰. 彭明敏、謝長廷. 林洋港、郝柏村. 樣本數. 低. 9.7%. 66.8%. 3.6%. 19.8%. 247. 中. 11.6%. 66.9%. 10.2%. 11.3%. 275. 高. 4.5%. 63.7%. 28.3%. 3.5%. 311. 總計. 8.4%. 65.7%. 15.0%. 10.9%. 833. 資料來源:謝復生(1996)。 說明:1. 表內數字為橫列百分比。 2. 卡方值=105.515;自由度=6;p<0.001。. 2000 年選舉雖然有五組候選人,但李敖與許信良支持率太低,選舉主要仍是連戰、 宋楚瑜與陳水扁三組候選人的競爭。在一個泛藍勢力分裂的選舉中,固然民進黨可以收漁 翁之利,但從調查資料中,可以明顯看到具有高度台灣意識的民眾,有將近七成 (69.1%) 表示投給了陳水扁與呂秀蓮;而宋楚瑜及張昭雄則得到一半以上 (53.6%) 台灣意識較低者 的支持。因此,台灣意識與民眾投票行為的關連,已經開始顯現。.

(12) 34 選舉研究. 表 2 2000 年台灣意識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台灣意識. 投票對象 李敖 許信良 馮滬祥 朱惠良 0.5% 0.5%. 低. 宋楚瑜 張昭雄 53.6%. 連戰 蕭萬長 23.2%. 陳水扁 呂秀蓮 22.2%. 中. 32.9%. 21.8%. 0.0%. 0.0%. 45.3%. 243. 高. 14.6%. 15.6%. 0.0%. 0.6%. 69.1%. 314. 總計. 30.6%. 19.6%. 0.1%. 0.4%. 49.3%. 751. 樣本數 194. 資料來源:陳義彥(2000)。 說明:1. 表內數字為橫列百分比。 2. 卡方值=123.647;自由度=8;p<0.001。 3. 本表中回答投票給李敖、馮滬祥與許信良、朱惠良二組候選人的受訪者人數非常少,通常在進行卡 方檢定時,數字太小的細格超過四分之一時,應列為缺失值或與其他選項合併,但為重現當年總統 選舉的完整情勢,本文仍將之保留。若只保留三組主要候選人,卡方檢定的結果仍然顯著(卡方值 =119.651;自由度=4;p<0.001),特此說明。. 2004 年的選舉,在陳水扁執政表現不佳,泛藍的連戰及宋楚瑜又整合成功,甚至有 「一加一大於二」的期待,選舉聲勢一路高於陳水與呂秀蓮,然而在最後仍以不到二個 百分點的差距落敗,固然是泛藍支持者很難接受的結果,但也不能不歸功於在選舉期間 民進黨在台灣意識議題上的操作,319 槍擊案之所以能夠發揮泛綠大團結或中間選民的 「同情」 ,應該仍是受到台灣意識的影響。從表 3 即可以看出台灣意識的作用:高與低台 灣意識者,投票抉擇呈現二極化的情況。在意識型態上代表台灣的陳水扁與呂秀蓮,得到 80.5% 高台灣意識者的支持;而意識型態上較傾向中國的連戰與宋楚瑜,則囊括了 82.6% 低台灣意識者的支持,但在高台灣意識者佔較多數的情況下,連戰與宋楚瑜即使得到較多 的中度台灣意識者的支持 (65.8%),仍然無法挽回局面。 表 3 2004 年台灣意識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台灣意識. 投票對象 陳水扁、呂秀蓮. 連戰、宋楚瑜. 低. 17.4%. 82.6%. 219. 中. 34.2%. 65.8%. 406. 高. 80.5%. 19.5%. 625. 總計. 54.4%. 45.6%. 1,250. 資料來源:黃秀端(2004)。 說明:1. 表內數字為橫列百分比。 2. 卡方值=359.087;自由度=2;p<0.001。. 樣本數.

(13)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35. 2008 年的選舉,和 2004 年的選舉一樣,是典型的藍綠對決,但民進黨八年執政表現 不佳,而且兩位候選人支持程度差距甚大,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從一開始就居於劣勢。不 過謝長廷的選戰策略一直是緊扣台灣意識,以綠卡及一中市場主打馬英九的認同問題,試 圖以台灣意識達成「逆轉勝」的目的,22 雖然結果仍是敗選,但從調查資料中,仍然可以 看出意識型態的差異:相較於台灣意識者中等及較低者對馬英九及蕭萬長的高度支持,台 灣意識者較高者,有將近六成 (58.7%) 還是表示將票投給了謝長廷與蘇貞昌這組候選人, 這些民眾一定程度地代表了民進黨的基本盤,但失去將近四成高台灣意識者的支持,以及 幾乎無法得到中度台灣意識者的認同,是民進黨未來必須仔細思考的問題。 表 4 2008 年台灣意識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台灣意識. 投票對象 謝長廷、蘇貞昌. 馬英九、蕭萬長. 樣本數. 低. 3.8%. 96.2%. 209. 中. 16.3%. 83.7%. 435. 高. 58.7%. 41.3%. 727. 總計. 36.9%. 63.1%. 1,371. 資料來源:游清鑫(2008)。 說明:1. 表內數字為橫列百分比。 2. 卡方值=326.121;自由度=2;p<0.001。. 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四次總統選舉中,各組候選人的支持結構(見圖 2),可以更清楚 地看出台灣意識的作用(詳細資料請見附錄二)。首先,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泛綠 候選人的支持,大部分都來自高台灣意識的民眾;反之,泛藍候選人得到高台灣意識民眾 的支持比例,顯著地偏低,尤其在 2004 年及 2008 年此種典型藍綠對決的選舉中,台灣意 識的作用更為明顯。換言之,高台灣意識者是泛綠候選人的支持基礎,而且這種情形有 逐年加強的傾向,從 1996 年的彭明敏及謝長廷的支持中,有 70.4% 是高台灣意識者,到 2008 年謝長廷及蘇貞昌的支持者中,己有高達 84.4% 是高台灣意識者。 泛藍候選人的支持基礎,雖然比較平均地是中度及台灣意識較低者,不過在勝選的 1996 年及 2008 年,李登輝及馬英九都是普遍得到各種程度台灣意識者的支持;但從圖 2 中也可以看出,幾組意識型態上有較鮮明中國意識色彩的泛藍候選人,如林洋港及李敖, 雖然在選舉時得票率很低,在調查資料中表態支持他們的人數也很少,但仍顯示他們的支 22. 民進黨在 2008 年總統大選時,打出「逆中求勝」的訴求,於 2008 年 2 月 3 日於台中成立「青 年逆轉總部」,並於同年 3 月 16 日於台北縣舉辦「316 百萬擊掌逆轉勝」活動(郝雪卿 2008; 黃旭升 2008)。.

(14) 36 選舉研究. 持,大部分或全部都來自台灣意識較低者;較走中間路線的陳履安與王清峰、連戰與蕭萬 長,較均勻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台灣意識者的支持;而試圖以副手張昭雄的本省籍身份,平 衡本身形象的宋楚瑜,得到高台灣意識者的支持仍然偏低 (20.0%),他們的支持主要還是 以低台灣意識者的 45.2% 最高。 不過民進黨在選戰中的支持,大部分來自高台灣意識者的情況愈來愈明顯的結果,也 突顯出民進黨的困境,尋求勝選必須擴大其支持基礎,極端的路線或許可以固守基本盤, 但也會導致部分中度及台灣意識較低者的擔憂,反而縮小了本身的支持基礎,如何在強調 本土意識的同時,同時兼顧社經發展與民眾心理層面的安定,應是民進黨未來的一大挑 戰。. 資料來源:謝復生(1996)、陳義彥(2000)、黃秀端(2004)、游清鑫(2008)。. 圖 2 1996-2008 年總統選舉候選人支持結構.

(15)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37. 伍、族群、認同與投票 上述的分析指出,台灣意識在過去四次總統選舉中的重要性。以往研究上也指出省籍 在政治上的不平等問題,是早期台灣族群運動的起源,而台灣的認同問題,到近年來逐漸 轉換成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對立,也因而代表台灣本土意識的綠營,與代表中國意識立 場的藍營,二者之間主要的區別是在意識型態上的差異,就此一觀點來看,政黨偏好也 是一種認同,本土意識就是其區分界限。由於本文主要關切的議題是台灣認同問題,接下 來將以二元勝算對數模型 (binary logit model) 來加以檢驗相關變數的作用。為了模型的簡 約,因此僅納入在認同議題上較重要的省籍與政黨偏好變數,以與台灣意識指標進行比較 (模型變數建構表請見附錄三)。 從表 5 中可以發現:政黨偏好仍然比台灣意識指標更具解釋力,在四次選舉中都相當 顯著,顯示在投票抉擇上,政黨偏好仍是一個相當有效的解釋變數,不過這可能也與依變 項的投票對象,在模型中僅能分為泛藍與泛綠候選人的對立,若民眾回答了本身的政黨偏 好,有較高的比例投給自己所偏好的政黨之候選人是合理的結果。但表 5 也顯示,在控制 其他變數之後,具有較高台灣意識者,對於民進黨的支持度,顯著高於台灣意識較低者; 而且這種傾向,除了在 2000 年有略降的情況之外,基本上是呈現逐漸增高的趨勢,因 此,就投票行為而言,台灣意識指標也是一個好的解釋變數。 另外,從表 5 也可以發現,在控制其他變數之後,省籍的作用就不太顯著了,僅有在 2000 年及 2008 年,本省閩南籍的民眾比大陸各省市籍民眾在總統選舉中對民進黨有較高 的支持度。這樣的結果,似乎也證明了台灣的認同問題,的確已經不完全是省籍的問題, 而是與意識型態的差異較為相關。同時,此一發現也給予學者們主張的「台灣族群關係, 已由省籍的不平等,轉變為意識型態上的台灣與中國意識的抗衡」之說法,一個經驗數據 上的佐證。.

(16) 1996. (0.446)*. 1.057. 高. (0.634). (0.760). -0.418. -5.096. 閩南人. 常數. 486.049 6. 6. 747. (0.550)***. (0.465)***. (0.538). 2004. 2.*** p<0.001; ** p<0.01; *p<0.05。. 說明:1. 依變項 1=泛綠總統候選人,0=非泛綠總統候選人。. 資料來源:謝復生(1996)、陳義彥(2000)、黃秀端(2004)、游清鑫(2008)。. Nagelkerke R. 0.788. 594.490. 549.245. 368.774. -2 對數概似值 0.638. 89.0%. 82.8%. 90.0%. 正確預測率. 0.578. <0.001. 6. 1085.711. 1220. (0.480)***. (0.390). (0.475) 0.011. 1.575. 1.753. (0.303)*** 30.481. <0.001. 2. 4.667. 1.840. (0.429)*** 830.386. (0.321)***. (0.327). (標準誤) Exp(B). <0.001. -4.471. 0.454. 0.561. 3.417. 6.722. 1.541. 0.610. 係數. p值. 自由度. 0.009. 4.627. 1.605. (0.344)*** 16.307. 332.269. G (LRχ ). 2.405. 1.577. (0.380)*** 133.539. (0.286)**. (0.291). 830. 2. -4.665. 1.532. 2000 (標準誤) Exp(B). 2. 0.006. 0.658. 0.473. 2.792. 4.894. 0.878. 0.455. 係數. 樣本數. 模型相關資訊. (0.739). -0.635. 客家人 0.530. (0.595)*** 16.901. 2.827. 中立. 省籍(大陸各省=0). (0.561)*** 165.226. 5.107. 2.879. 1.614. 泛綠. 政黨偏好(泛藍=0). (0.473). 0.479. (標準誤) Exp(B). 中. 台灣意識(低=0). 係數. 表 5 對泛綠總統候選人投票抉擇之勝算對數模型:1996-2008 年. -7.784. 1.733. 1.216. 2.962. 6.403. 2.728. 1.981. 係數. 2008. 7.247. 0.787. 618.517. 90.4%. <0.001. 6. 1154.210. 1341. (0.858)***. (0.652)**. (0.715). 0.000. 5.655. 3.374. (0.364)*** 19.338. (0.401)*** 603.838. (0.508)*** 15.300. (0.538)***. (標準誤) Exp(B). 38 選舉研究.

(17)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39. 陸、小結與討論 台灣認同是近年來台灣政治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許多研究都顯示族群衝突與認同差 異,也是台灣社會的主要分歧。在台灣早期的民主化運動中,強調的是省籍間的政治不平 等,近年來則轉變為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對立,此種變化符合認同理論中,認同是菁英 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建構出來,以達到特定目標的工具,其在政治上的作用,往往是為了 取得執政權或建立國家。認同作為族群成員據以區分我群與他群的特徵或意識,因而台灣 認同的內涵及其對台灣的選舉與政治生態的影響,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 本文以當前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對立中,兩個重要的概念「台灣人 vs. 中國人」與 「台灣獨立 vs. 中國統一」,建構一個高中低三種程度的台灣意識指標,此種建構方式, 主要是由於現存調查資料中,有關台灣人/中國人認同的測量,其意涵上包括了族群的原 生聯繫,也代表了政治上的建構,因而在應用上,可能較難以解釋其背後真正代表的意 義,同時也無法涵蓋台灣民眾在面臨統獨問題時,感性認同與理性現實的拉扯與矛盾。正 因為台灣與中國之間這種歷史與政治上的糾葛,使得台灣認同的意識究竟為何更不易區 分。因此本文中的台灣意識指標,試圖從概念上涵蓋台灣意識的內容,但以三種程度作為 區分,以探討台灣意識在過去四次總統選舉上的作用及作為區分政治族群的適用性。 分析的結果顯示,由於近年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以及中國大陸在國際上對我們的孤立 與排擠,再加上選舉的催化,使得台灣意識有逐年增加的情況,由 2008 年總統選舉後的 調查資料分析結果發現,已有一半以上 (54.7%) 的民眾,可以被歸類為高台灣意識者。同 時,資料也顯示,台灣意識在台灣政治歷史上的四次總統直選中,的確有其作用:台灣意 識高者,顯著地較支持泛綠候選人,對泛藍候選人的支持程度顯著偏低。相對地,台灣意 識較低者,顯著地較支持泛藍候選人,但對於泛綠候選人的支持程度顯著偏低,而且高與 低台灣意識者,投票抉擇也有二極化的情況。 就支持的結構而言,在四次選舉中,代表台灣本土意識的泛綠政黨,以及被認為較偏 向中國意識的泛藍政黨,其支持基礎也有明顯的差異:高台灣意識者對泛藍候選人的支 持比例,顯著地偏低,但泛綠候選人的支持,則大部分都來自高台灣意識的民眾,且有 逐年增高的情況,在 2008 年的選舉中,謝長廷及蘇貞昌的支持結構,有高達八成五左右 (84.4%) 是來自高台灣意識者。分析結果也顯示形象上有較鮮明中國意識色彩(如李敖及 陳履安),或者在省籍上求取平衡(如林洋港與郝柏村,及宋楚瑜與張昭雄)的候選人, 得到台灣意識較低民眾的支持也較高。這樣的結果除了說明台灣意識在選舉中所發揮的作 用之外,同時也指出民進黨過度訴求極端路線的結果,反而窄化了其支持基礎,如果不能 在思維及政策上有所修正,未來的路可能會更難行。.

(18) 40 選舉研究. 就政黨偏好、省籍與台灣意識三個變數的比較而言,分析結果顯示:政黨偏好的解釋 力比台灣意識指標好,顯示政黨偏好仍是一個好的解釋變項,但這也可能是因為民眾依自 己的政黨偏好,投給所好的政黨之候選人可能性較高。不過,模型也顯示,在控制其他變 數之後,具有較高台灣意識者,對於民進黨的支持度,顯著高於台灣意識較低者;而且基 本上這種傾向有呈現逐漸增高的趨勢。反而是在控制其他變數之後,省籍的作用就不太顯 著了,僅有在 2000 年及 2008 年,本省閩南籍的民眾比大陸各省市籍民眾在總統選舉中 對民進黨有較高的支持度。來自經驗數據的支持,讓我們能較有信心地認為台灣的認同問 題,省籍可能不再是主要因素,而已被意識型態上的差異所取代。 認同在本質上即是一種區分的意識,但就台灣與中國在血緣、歷史及政治上的糾葛, 很難釐清出台灣民眾的認同意識,基於此種認知,本文所建構的台灣意識指標,即是以台 灣目前二個主要意識型態差異為基礎,將台灣意識分為高中低三種程度,或許較能符合目 前台灣民眾在認同上各種情緒交纏的現況。此一指標應用在四次總統選舉的資料分析上, 結果也顯示有一定的解釋力,但此一指標基本上對於高或低台灣意識者的投票抉擇解釋力 較佳,但較無法完全捕捉中度台灣意識者的支持模式,這或許也正好代表了民眾認同上的 不確定與矛盾心態,但也可能是指標仍需改進,這是筆者未來可以再努力的方向。 *. *. *. 投稿日期:98.08.17;修改日期:98.10.14;接受日期:98.10.21.

(19)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41. 附錄一、1996-2008 年總統選舉三類台灣意識民眾分佈情況 19961. 20002. 20043. 20084. 次數. (%). 次數. (%). 次數. (%). 次數. (%). 低. 353. (30.4). 258. (26.0). 275. (16.6). 249. (14.1). 中. 395. (34.0). 334. (33.6). 595. (36.0). 550. (31.2). 高. 412. (35.5). 401. (40.4). 785. (47.4). 965. (54.7). 1,159. (100.0). 993. (100.0). 1,655. (100.0). 1,764. (100.0). 合計. 資料來源:謝復生(1996)、陳義彥(2000)、黃秀端(2004)、游清鑫(2008)。 說明:1 總樣本數為 1,396 份。 2 總樣本數為 1,181 份。 3 總樣本數為 1,823 份。 4 總樣本數為 1,905 份。.

(20) 42 選舉研究. 附錄二、1996-2008 年總統選舉候選人支持結構 1996 年 投票對象 台灣意識. 陳履安 王清峰. 李登輝 連戰. 彭明敏 謝長廷. 林洋港 郝柏村. 樣本數. 低. 34.3%. 30.2%. 7.2%. 53.8%. 247. 中. 45.7%. 33.6%. 22.4%. 34.1%. 275. 高. 20.0%. 36.2%. 70.4%. 12.1%. 311. 總計 ( 樣本數 ). 100.0% (70). 100.0% (547). 100.0% (125). 100.0% (91). 833. 資料來源:謝復生(1996)。 說明:1. 表內數字為直行百分比。 2. 卡方值=105.515;自由度=6;p<0.001。. 2000 年 投票對象 台灣意識. 宋楚瑜 張昭雄. 連戰 蕭萬長. 李敖 馮滬祥. 許信良 朱惠良. 陳水扁 呂秀蓮. 樣本數. 低. 45.2%. 30.6%. 100.0%. 33.3%. 11.6%. 194. 中. 34.8%. 36.1%. 0.0%. 0.0%. 29.7%. 243. 高. 20.0%. 33.3%. 0.0%. 66.7%. 58.6%. 314. 總計 ( 樣本數 ). 100.0% (230). 100.0% (147). 100.0% (1). 100.0% (3). 100.0% (370). 751. 資料來源:陳義彥(2000)。 說明:1. 表內數字為直行百分比。 2. 卡方值=123.647;自由度=8;p<0.001。 3. 本表中回答投票給李敖、馮滬祥與許信良、朱惠良二組候選人的受訪者人數非常少,通常在進行卡 方檢定時,數字太小的細格超過四分之一時,應列為缺失值或與其他選項合併,但為重現當年總統 選舉的完整情勢,本文仍將之保留。若只保留三組主要候選人,卡方檢定的結果仍然顯著(卡方值 =119.651;自由度=4;p<0.001),特此說明。.

(21)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43. 附錄二、1996-2008 年總統選舉候選人支持結構(續) 2004 年 台灣意識. 投票對象 陳水扁、呂秀蓮. 連戰、宋楚瑜. 樣本數. 低. 5.6%. 31.8%. 219. 中. 20.4%. 46.8%. 406. 高. 74.0%. 21.4%. 625. 總計 ( 樣本數 ). 100.0% (680). 100.0% (570). 1,250. 資料來源:黃秀端(2004)。 說明:1. 表內數字為直行百分比。 2. 卡方值=359.087;自由度=2;p<0.001。. 2008 年 台灣意識. 投票對象 謝長廷、蘇貞昌. 馬英九、蕭萬長. 樣本數. 低. 1.6%. 23.2%. 209. 中. 14.0%. 42.1%. 435. 高. 84.4%. 34.7%. 727. 總計 ( 樣本數 ). 100.0% (506). 100.0% (865). 1,371. 資料來源:游清鑫(2008)。 說明:1. 表內數字為直行百分比。 2. 卡方值=326.121;自由度=2;p<0.001。.

(22) 44 選舉研究. 附錄三、模型變數建構表 變數名稱. 台灣意識. 測量題目. 編碼方式. 1. 請問您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 由兩題建構為台灣意識高、中、低三 或者都是? 類: 2. 關於台灣和大陸的關係,你比較偏向哪一 1. 低 度 台 灣 意 識:「 中 國 人 且 偏 向 統 種? 一 」、「 中 國 人 且 偏 向 維 持 現 狀 」、 「都是且偏向統一」。 2. 中 度 台 灣 意 識:「 台 灣 人 且 偏 向 統 一」、「都是且偏向維持現狀」、「中 國人且偏向獨立」。 3. 高度台灣意識:「台灣人且偏向維持 現狀」、「台灣人且偏向獨立」、「都 是且偏向獨立」。 1996 年︰ 1. 總統選舉有沒有去投票? 2. 投給那位總統候選人?. 合併為泛綠候選人與非泛綠候選人: 0. 非泛綠候選人(陳履安、李登輝、 林洋港) 1. 泛綠候選人(彭明敏) 遺 漏 值: 忘 了、 拒 答 等, 以 及 未 投 票。. 2000 年︰ 1. 請問這次的總統選舉您有沒有去投票? 2. 請問您是投給哪一組候選人?. 合併為泛綠候選人與非泛綠候選人: 0. 非泛綠候選人(宋楚瑜、連戰、李 敖、許信良) 1. 泛綠候選人(陳水扁) 遺漏值:忘了、投廢票、不知道、拒 答以及未投票。. 2004 年︰ 1. 在這一次舉行的總統大選中,有很多人去 投票,也有很多人因各種原因沒有去投 票,請問您有沒有去投票? 2. 請問您投票給哪一組候選人?. 合併為泛綠候選人與非泛綠候選人: 0. 非泛綠候選人(連戰、宋楚瑜) 1. 泛綠候選人(陳水扁、呂秀蓮) 遺漏值:忘了、投廢票、不知道、拒 答以及未投票。. 投票對象. 2008 年︰ 合併為泛綠候選人與非泛綠候選人: 1. 在這次總統大選。請問您有沒有去投票? 0. 非泛綠候選人(馬英九、蕭萬長) 1. 泛綠候選人(謝長廷、蘇貞昌) 2. 請問您投票給哪一組候選人? 遺漏值:忘了、投廢票、不知道、拒 答以及未投票。. 政黨認同. 1. 目前國內有幾個主要政黨,請問您有沒有 比較偏向哪一個政黨?(回答沒有偏向 者,續問第 2、3 題) 2. 那相對來說,請問您有沒有稍微偏向哪一 個政黨 ? 3. 請問是哪一個政黨?. 省籍. 請 問 您 的 父 親 是 本 省 客 家 人、 本 省 閩 南 1. 客家人 2. 閩南人 人、大陸各省市人還是原住民? 3. 大陸各省市人 9. 其他:包含原住民、華僑、拒答以 及不知道。. 合併為泛藍、中立與泛綠三類: 1. 泛藍:國民黨、親民黨以及新黨 2. 中立:沒有政黨偏向 3. 泛綠:民進黨、台聯. 資料來源:謝復生(1996)、陳義彥(2000)、黃秀瑞(2004)、游清鑫(2008)。.

(23)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45. 參考文獻 I. 中文部分 Yahoo 奇 摩 新 聞 編 輯 中 心,2008,〈 一 周 大 事 〉,Yahoo 奇 摩 新 聞 網 站:http://tw.news. yahoo.com/article/url/d/a/080203/35/szbl.html。檢索日期:2009 年 6 月 13 日。 中 央 選 舉 委 員 會,2009,〈 中 央 選 舉 委 員 會 公 投 公 報 〉, 中 央 選 舉 委 員 會 網 站: http://210.69.23.135/CECData/013/001-001/R01-001.pdf。檢索日期:2009 年 6 月 12 日。 中評電訊,2008,〈綠卡戰奏效?謝陣營民調:馬謝差距只剩 10%〉,中國評論新聞網網 站: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5/5/9/9/100559908.html?coluid=7&kindid=0 &docid=100559908。檢索日期:2009 年 6 月 17 日。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論與經驗的探討〉,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 認同》,張茂桂等著,台北:業強。 ------,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集刊》,77: 1-34。 ------,1997a,〈台灣民主政治與族群政治的衝突〉,載於《民主的鞏固或崩潰:台灣 二十一世紀的挑戰》,游盈隆主編,台北:月旦。 ------,1997b,〈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1990 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 社會學研究》,2: 1-45。 ------,1998,〈台灣族群政治的形成與表現: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選舉結果之分析〉,載於 《民主、轉型?台灣現象》,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主編,台北:桂冠。 ------,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性差異模 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 11-74。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9,〈兩岸關係大事記〉,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 gov.tw/mlpolicy/cschrono/scmain.htm。檢索日期:2009 年 6 月 11 日。 吳乃德,1993a,〈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載於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著,台北:業強。 ------,1993b,〈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74: 33-61。 ------,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 4: 75-118。.

(24) 46 選舉研究. ------,2005,〈麵包與愛情:初探台灣民眾認同的變動〉,《台灣政治學刊》,9(2): 5-29。 沈筱綺,1995,〈族群政治與台灣民主〉,台灣政治學會第二屆年會學術研討會,12 月 23-24 日,台北:台灣大學。 林文琪譯,Kathryn Woodward 等原著,2006,《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 林 環 牆,2007,〈 兩 岸 共 同 市 場 = 一 中 市 場 〉, 自 由 時 報 電 子 報 網 站:http://www. 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ug/8/today-o3.htm。檢索日期:2009 年 6 月 12 日。 施正鋒,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夏 啟 文,2004,〈 藍 綠 各 辦 二 二 八 紀 念 活 動 各 有 打 算 〉, 大 紀 元 網 站:http://www. epochtimes.com/b5/4/2/28/n475279.htm。檢索日期:2009 年 6 月 11 日。 徐火炎,1996,〈台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 1991 至 1993 年間的實證研究結 果〉,《台灣政治學刊》,1: 85-127。 ------,1998,〈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理與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5(2): 35-71。 ------,2004,〈台灣結、中國結與台灣心、中國心:台灣選舉中的政治符號〉,《選舉研 究》,11(2): 1-41。 徐永明、林昌平,2009,〈「南方政治」的再檢驗:總統選票的分量迴歸分析〉,《選舉研 究》,16(1): 1-35。 徐永明、范雲,2001,〈「學作」台灣人:政治學習與台灣認同的變遷軌跡,1986-1996〉, 《台灣政治學刊》,5: 3-63。 耿曙、陳陸輝,2003a,〈日常語言、族群意識與政黨認同:台灣 2001 立委選舉的個案分 析〉,2003 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世局變動中的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12 月 13-14 日,台北:東吳大學。 ------,2003b,〈兩岸經貿互動與台灣政治版圖:南北區塊差異的推手?〉,《問題與研 究》,42(6): 1-27。 郝雪卿,2008,〈長昌中台灣青年逆轉總部成立 勝選就跳海〉,天空新聞網站:http:// n.yam.com/cna/politics/200802/20080203441191.html。檢索日期:2009 年 6 月 21 日。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著,台 北:業強。 盛杏湲,2002,〈統獨議題與台灣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9(1): 41-80。 陳文俊,1995,〈統獨議題與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八十三年省市長選舉之分析〉 ,《選 舉研究》,2(2): 99-136。 ------,2003,〈藍與綠——台灣選民的政治意識型態初探〉,《選舉研究》,10(1): 41-80。 陳陸輝,2000,〈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選舉研究》,7(2): 109-141。.

(25)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47. 陳陸輝、鄭夙芬,2003,〈訪問時使用語言與民眾態度間關聯性之研究〉,《選舉研究》, 10(2): 135-158。 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8,〈兩岸關係與 2008 年台灣總統大選:經濟交流、武力威脅 與選民投票取向〉,「政經轉型與民主發展——兩岸新政府人事、政策與互動取向」研討 會,4 月 12-13 日,台北:政治大學。 陳 義 彥,2000,《 跨 世 紀 總 統 選 舉 中 選 民 投 票 行 為 科 際 整 合 研 究 》, 計 畫 編 號:NSC 89-2414-H004-021-SSS,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義彥等,2000,《『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專案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 託研究報告。 陳義彥、盛杏湲,2003,〈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2001 年立委選舉的分析〉,《選舉研 究》,10(1): 7-40。 陳義彥、陳陸輝,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析〉, 《中國大陸研究》,46(5): 1-20。 游清鑫,2008,《2005 年至 2008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 (IV):2008 年 總統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4-017,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游清鑫、盛杏湲、鄭夙芬,2003,《『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民意調查報告》,台 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黃旭升,2008,〈民進黨北縣擊掌逆轉勝 長昌總部 HIGH 翻天〉,大紀元網站:http:// www.epochtimes.com/b5/8/3/16/n2047317.htm。檢索日期:2009 年 6 月 21 日。 黃秀端,2004,《2002 年至 2004 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 (III):民國 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計畫編號:NSC 92-2420-H031-004,台北: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冠博,2007,〈當理性遇上感性:台灣民眾兩岸交流態度的解析〉,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鄭夙芬,2007,〈深綠選民之探索〉,《問題與研究》,46(1): 33-61。 謝 復 生,1996,《 總 統 選 舉 選 民 投 票 行 為 之 科 際 整 合 研 究 》, 計 畫 編 號:NSC 85-2414-H004-017-Q3,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龔維斌、良警宇譯,Anthony D. Smith 原著,2002,《全球化時代的民族與民族主義》,北 京:中央編譯。.

(26) 48 選舉研究. II. 外文部分 Anderson, Benedict Richard O’G.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 ed.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ichard Nice,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n, Lu-huei, Shu Keng, and Ya-wen Chang. 2008.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Origins of Taiwan Identity.”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2008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Boston, USA. Cheng, Su-feng, Ching-hsin Yu, and Chia-wei Liu. 2008. “South versus North? Taiwan’s Changing Party System.”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2008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Boston, USA. Chu, Yun-han, 2004. “Taiwan’s National 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Prospec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ian Survey 44(4): 484-512. Fearon, Jarnes D. 1999. “What Is Identity? (As We Now Use the Word).” November 3. http: www.stanford.edu/~jfearon/papers/iden1v2.pdf(June 1, 2009). Handelman, Don. 1977. “The Organisation of Ethnicity.” Ethnic Groups 1(2): 197-200. Hutchinson, John, and Anthony D. Smith. 1996. “ Introduction. ” In Ethnicity, eds.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sieh, John Fuh-sheng. 2005. “The Uneasy Status Quo i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Presented at the Public Opin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Conference, Taipei. Liu, I-chou, and Szu-yin Ho. 1999. “The Taiwanese/Chinese Identity of the Taiwan People.” Issue & Studies 35(3): 1-34. Liu, I-chou, and Su-feng Cheng. 2006. “Identity that Beyond Identity: Forming a State-Nation or a Nation-State in Taiwan?”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2006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Philadelphia, USA. Niou, Emerson. 2004. “Understanding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Its Polity Implications.” Asian Survey 44(4): 555-567. Schermerhorn, Richard A. 1978.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sai, Chia-hung, Su-feng Cheng, and Hsin-hao Huang. 2005. “Do Campaigns Matter? The Effect of the Campaign in the 2004 Taiw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Japanese Journal of Electoral Studies 20: 115-135..

(27) 族群、認同與總統選舉投票抉擇 49. Ethnicity, Identity, and Vote Choice in Taiwan Su-feng Cheng* Abstract Ethnic and identity problems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modern Taiwanese politics. This paper examines Taiwanese identity from the aspect of ethnic and identity theory. The author develops a “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 index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dentity in the past four presidential elec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ith more than half (54.7%) of Taiwan voters now classified into the high level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The data also show that people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vote differently and are increasingly polarized around identity. People with high-level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tend to vote for pan-green candidates, while people with lowlevel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tend to vote for pan-blue candidates. The data also indicate that the support bases of different parties are quite different. Votes for pan-green candidates mostly come from people with high-level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and this fraction has steadily increased; at the same time, support for pan-blue candidates has fallen significantly among this group.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partisan identification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index at predicting vote choice, but the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index still has additional explanatory power. This paper also finds that the effect of “sengi” (voters’ provincial background) is not significant in the four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variable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identity issue in Taiwan is now more an expression of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than ethnic ones.. Keywords: ethnicity, identity,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voting behavior. *.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Election Study Center,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banks’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 on their risk and profitability in Taiwan.We takes quarterly data of 37 commercial banks, covering the period

台灣大選將於明年 1 月登場,屆時將舉行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與第十屆立法委

台灣大選將於明年 1 月登場,屆時將舉行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與第十屆立法委

Unless prior permission in writing is given by the Commissioner of Police, you may not use the materials other than for your personal learning and in the course of your official

However, if the EAP Identity does match a client Identifier and the CredentialState is Accepted the EAP server proceeds with the authentication process and verifies the credential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 business transac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grow dramatically since Taiwan joined WTO, It becomes a trend that more and more Taiwanese businessmen move

Based on the 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resources and lodging industry in Taiwan,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