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為例"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為例

王維菁、馬綺韓、陳釗偉

摘要

近十年來,網際網路的社會運動潛能逐漸受到各界關注,不少台灣社運組織,如環 保團體,早已認知網路對於運動理念推廣或運動動員有所助益,因此紛紛嘗試使用網路作 為其傳播媒介,但事實上,社會運動的實際網路運用情況及運用效益與理論和預設之科技 理想情境有一定落差,因此,本研究藉由探討台灣八家全國性環保團體之網路社會運動經 驗,來釐清使用網路推動社會運動之潛能、所遭遇的問題與挑戰、以及未來可供改善之策 略與發展方向。 ☉ 關鍵字:社會運動、網際網路、環境運動、環保團體、社會動員、社運參與 ☉ 本文作者王維菁任職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聯絡方式:weiching@ntnu.edu.tw。馬綺 韓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研究生,聯絡方式:apple_3532@hotmail.com;陳釗偉為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研究所研究生,聯絡方式:chen760615@hotmail.com。 ☉ 本論文為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能源科技訊息產製、傳布,與接收:媒體教育功能之研究(1/2)」 研究成果之一(101-3113-S-003-009-)。 ☉ 收稿日期:2012/10/22  接受日期:2013/04/03

(2)

The social movements in the Internet age: Taiwan's environment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as an example

Wei-Ching Wang, Chi-Han Ma, Chao-Wei Chen

Abstract

In the last decade, the Internet's potential for promoting social movements has come to much public and academic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Taiwan's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have recognized this potential and have sought to use the Internet to help activate their movements. However, in fac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expectation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those of academics, and the reality as to what benefits the Internet actually provides them.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clarifies both the abilities and the challenges or problems of using the Internet to facilitate social movements by examining the experience of Taiwan's eight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Further, through interviewing online movement experts, this study also seek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s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online use for activating social movements.

Keywords: Social movement,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al movement, environment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social 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movements

Wei-Ching Wang is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Chi-Han Ma is a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Graduate Institude of Mass Communication;Chao-Wei Chen is a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Graduate Institude of Mass Communication.

(3)

一、前言

隨著網路環境的不斷進步及資訊科技的普及,網路逐漸揮別早期單向傳播的特質邁入 多向互動的傳播形式,並從中延伸出各式各樣的網路應用實例。其中,網際網路的社會運 動潛能也逐漸受到各界關注,並在現實的社會運動事件當中嶄露頭角,甚至被視為是影響 社會運動成功與否的重要一環。 一直以來,大眾媒體在商業邏輯及國家權力的影響下,傳播內容的呈現像是以主流利 益族群的需求為依歸,使得具有爭議性、欲突破社會結構壓迫現狀的社會運動經常遭到大 眾媒體的忽視、排擠、與扭曲(Stein, 2009)。儘管主流媒體的報導對於許多社會運動仍 可能是重要的資源或重要的傳播管道,但在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後,由於網路的去中心化與 開放性,社會弱勢群體有了改變前述困境的機會,他們不須再完全依靠大眾媒體的中介來 展現社運理念,而可自主掌握發聲權,直接向大眾表達自己建構的觀點與論述(A. Boyd, 2003)。以台灣的經驗為例,無論是反對樂生療養院拆遷、反對興建蘇花公路、反對集遊 法的野草莓學運、大埔農運或反對國光石化等社會運動中,網路作為一種另類傳播媒介, 皆已顯示出其在訊息傳遞、集結動員上對於社會運動確有助益。換句話說,社運群體藉由 網路與資訊科技的應用,得以突破過往社運群體難以近用媒體的情況,或突破主流媒體對 社會運動報導之限制,進一步藉由網路低成本、去中心化、即時性、跨越時空疆域等特質 來達到集結動員、社會互動溝通之可能(何明修,2005)。由此,網路社會運動現象不僅 凸顯社會運動與主流媒體之間存在的衝突與問題,也顯示出社會運動對於另類傳播管道之 需求(Stein, 2009)。 另也如Tarrow(2005)所言,社會運動是一種持續性的集體行動,因而必須不斷挑戰 主流勢力的利益與信念以達到其共同目的;而這也再次顯示傳播管道對於環境運動組織或 其他社會運動組織持續運作的重要性,因社會運動組織必須有其發聲管道才能持續穩定地 向大眾傳遞自身理念,以不斷為環境運動或社會運動累積運動潛能。 在台灣,環境運動向來是社會運動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推動台灣社會不斷朝向民主 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儘管從過去到現在,環境抗爭運動所採取的策略與手段不外乎召開記 者會、集體陳情、請願、遊行、靜坐、守夜、行動劇、圍堵、破壞設備、擋路、公投等等

(4)

(何明修,2006),但藉由這類抗爭行動所提供的衝突性畫面,卻也較能夠吸引主流媒體 之報導,並透過媒體將議題的影響力向外擴散。然而,以爭取主流媒體報導為主之策略, 可能因主流媒體對於論述權之掌控,而使得環境運動的訴求與理念在經由媒體守門及報導 詮釋後打了折扣,甚至使社會對於參與抗爭的行動者產生誤解或將之標籤化,因而無法有 效影響決策者的觀念、價值與判斷(林貞嫻,2005)。 而近年來,大埔農運以及反對國光石化設廠等重要的環境運動案例,因其參與者成 功運用網際網路喚起社會對相關議題之關注、帶領主流媒體跟進報導,且成功號召公民 連署與行動參與之成果,讓社會重新關注網路是否對於社會與環境運動有所助益?因而 開始有輿論或研究探討上述個案的網路運用方式,使網路在環境運動戰場中的重要性逐 漸攀升,特別是當Facebook等社群網站出現後,網路社群軟體之應用被視為運動組織的重 要行動工具之一。以反對國光石化運動為例,一方面,「全國青年反國光石化聯盟」利 用Facebook的低成本、資訊傳遞效率高等社群網站特性來進行活動動員與資訊傳遞(陳平 軒,2011);另一方面,其他反國光石化的環保團體則在網路上發起「環境信託」運動與 連署,藉由公民力量的集結與累積,向政府表達保育西部沿海濕地生態及白海豚之訴求 (鄭國威,2011)。 雖然從這些個案中,我們看見運動群體因善用網路而突發性地達成某些運動目標,但 這些個案的成功常是可遇不可求,其成功模式能否複製至其他環境運動、社會運動或運動 組織及其參與者身上,仍是有待思考的問題。 再者,其實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以及不同網路服務功能之出現,不少台灣環境運動 組織或群體早已認知到網路對於理念推行與行動發起之可能幫助,而早已開始嘗試學習使 用各種網路服務或網路平台為其傳播媒介,無論是電子郵件、BBS、部落格、網站,還是 社群軟體(鄭國威,2011),並且持續地將網路作為提供環境資訊、環境教育或環境運動 動員的平台與管道。然而,除了上述網路社運的成功個案,不少環境運動組織因其使用網 路之效果不如上述個案引人注目,而使其網路運用經驗鮮少被討論,進而忽略了實際上大 部分社運團體在運用網路時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使用網路後對社會運動產生的負面結 果。亦即,過度強調突發性或單純的網路社運成功個案,易使社會對網路與社會運動的正

(5)

面連結產生過度樂觀的期待,而使社會忽略社運及環境運動組織運用網路時所遭遇的問題 與負面效果,因而難以對於運動組織的網際網路運用提出有效之觀察與建言。 Stein(2009)便曾指出,由於網路作為替代性傳播媒體,較能夠讓社會運動組織依 循自身需求而越過主流媒體的守門、操弄直接向大眾進行傳播,因此,有些傳播學者將網 路視為社會運動的重要傳播資源,但是在探討網路相關的政治價值時,許多文獻卻都過度 重視網路社會運動的個案研究,反而忽略了社會運動組織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的網路使用情 況,使得相關研究在探究此類相關議題時,似乎仍停留在理想的網路運用想像氛圍之中, 而無法實際貼近或發現社運組織在運用網路時可能遭遇的問題。 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探討台灣主要環保運動組織的網際網路運用與網際網路策略, 來釐清運用網路對社會運動之潛能、影響與可能的社會結果。我們以深度訪談及網路觀察 法,探索國內八家主要的全國性環保團體其網路運用情形,由第一線的環境組織成員提供 該組織之網路社運經驗與反省,希望能藉此瞭解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的實際網路運用狀況, 以及其網路運用之問題。此外,本論文也進一步訪談長期關注網際網路社會運動議題的學 者及專家,來提供社會運動與環境運動組織相關之網路社運策略與發展建議。

二、文獻探討

(一)研究背景 台灣從1980年代開始,隨著人民環境意識覺醒、民間環境運動團體的成立以及地方反 公害抗爭行動等發展,環境保護的工作逐漸跳脫傳統由官方指導的單一角色,開始出現由 下而上、由草根力量主導之環境運動。而督促政府執行環境保護的監督力量,甚至成為台 灣民主社會發展進程中重要的社會運動主力之一(何明修,2006)。 不過,就任何一個社會運動來說,必然都會遭遇組織內部溝通與組織對外傳播之問 題,因而必須開發自己的傳播策略與政策,並且在進行內部傳播時必須思量如何體現民主 參與之要求,而對外則需要思考社會運動是否應採取主流媒體的傳播形式(Mosco, 1998/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van de Donk, Loader, Nixon, & Rucht(2004)也指出不同媒介 的出現與運用對於社會運動的內部傳播與外部傳播都會產生影響,近年來資訊科技與網路

(6)

的連結讓許多社會運動在動員、建立聯盟、告知資訊、遊說、溝通和宣傳等行動的效果上 達到了與以往不同的程度,也開始讓社會各界認知到網路使用的重要性。 針對環境運動中網路科技運用部分,王俊秀(2001)曾將此現象稱之為「數位化環境 主義」,並將之用以指涉:「透過網路與資訊科技來協助促進社會對於環境友善該有的思 想、行動與生活方式,並且強調在此一科技運用過程中的反省、賦權(empowerment)、 連結(linkage)與選擇(alternative)」。而林鶴玲與鄭陸霖(2001)也針對台灣社會運動 的網路運用經驗現象做了探索分析,他們試圖歸納網路傳播有助於社會運動的主要特質。 簡單來說,由於網路等資訊科技能夠降低傳播成本,大量且迅速的處理、累積、交換、轉 發資訊,提升互動性,使得社運組織可以在聯繫成員、集結動員、匯集資訊、凝聚共識、 互動討論、發展行動策略、爭取外界認同等等層面上提升效能。其次,網際網路與資訊傳 播科技作為傳播媒介,突破了地理空間與時間限制,使得跨越物理疆域的集結行動與組織 聯盟成為可能。再者,相較於傳統大眾媒體近用不易,網路與資訊科技的去中心、低成本 特質,使其被視為是更能夠促進民主社會發展的互動性媒介。最後,由於網路不同於傳統 媒介的特質在於其中的互動不但可以即時發生,也可不必同步進行,有助社運群體在參與 運動的過程中突破過往溝通時面臨的時空限制。 同樣的,社會運動作為推動民主社會發展的重要元素,其對立面往往是社會中的既 得利益者,並在過程中涉及了資源與權力的分配,且往往也需要與主流勢力對抗,與之爭 奪傳播的發言權。Stein(2009)從另類媒介(alternative media)的相關文獻中整理出社會 運動在運用網路時最主要的傳播特質。她認為網路作為一另類媒介,不僅進入障礙較低, 也可以讓社會運動組織跨越中介,直接觸及潛在或既存的社會運動成員,藉以達成供給資 訊、協助行動、集結動員、提供互動與對話、建立橫向連結、募集資源與捐款、表示意見 等目標。於此,網路似乎為社會運動組織增加了更多機會以達成其社會理念。 儘管網路對於社會運動帶來了若干正面效益,但當中或許也潛藏了許多危機與挑戰以 及預設了某些條件。van de Donk et al.(2004)便指出在社會運動享用網路的便利性時, 其他行動的參與者、政府、企業或對立群體也同樣開始運用此一新傳播科技,為它們帶來 了某些威脅與挑戰。因為與其對立的群體在網路使用上可能比社會運動組織更加靈活或擁

(7)

有更多資源,所以這樣的情況恐怕也導致了雙方在現實社會中的相互攻訐或不對等關係延 伸至虛擬世界(林鶴玲、鄭陸霖,2001)。亦即,科技本身以及科技的社會結果經常反映 甚或強化社會真實以及既有的社會建構,諸如社會與資源之不平等、既存的權力結構、意 識型態等,而網際網路亦是如此(Neumayer, 改為Raffl, &Bichler, 2010),也因此Marmura (2008)指出,在網路上成功運作的社會議題通常都是低社會爭議性、符合主流社會道德 價值、且未能真實挑戰撼動既有社會利益結構者。

再者,Greenberg & MacAulay(2009)檢視加拿大地區環保團體的網站應用時則發 現,儘管Web2.0的時代到來,開啟了民間環保團體與其他民眾對話、互動的可能,然而, 大多數的團體其實並未將網站的傳播應用發揮極致,並且仍深陷過去大眾媒體的單向傳播 模式之中。也就是說,雖然當地的環保團體運用網站將訊息散布至社會大眾,但卻較少發 揮網路的互動潛能,培植自身與公眾之間雙向傳播的溝通策略。這樣的情況不僅不利於組 織動員潛在的支持者,亦有損知識或資訊的共同協作生產或促進集體環保行動的社群網絡 之建立。除此之外,研究者認為此種單向的訊息傳佈模式可能也容易與民眾在地生活脫 節,無法提供民眾日常生活實踐的長期動機與誘因。相似地,Stein(2011)試圖從結構 化取徑來分析美國環境網站的實際運作情況時,也指出雖然環保組織已意識到網路的相關 運動潛能,但事實上,它們的組織屬性與規範、資源、人才、資訊技能仍限制了網站的產 製,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環保組織無法善用網路或實現理想的網路實作之主要原因。 而網路的科技文化特質若干時候也形成一定的社會阻礙,例如網路訊息的分享有朝 向自戀化及自我保護化的傾向,人們為避免被貼上政治激進的標籤,因此寧可分享無傷大 雅、非爭議性、私人化的軟性訊息,而八卦訊息看來確實又比公共議題更能引發人們的 真實興趣(D. Boyd, 2008)。此外,網路訊息爆炸,人們對訊息的關注力有限,也是社會 進步份子在網路上經常遭遇的挑戰,特別是當其需與越來越多的商業化訊息競爭讀者的注 意力時,商業化訊息仍舊能獲得讀者青睞(Hargittai, 2000;Neumayer et al., 2010)。林鶴 玲、鄭陸霖(2001, p.114)的研究亦對網路的社會運動正面效益語帶保留,並指出資訊社 會下所形塑的社會運動經驗乃是「社會差異、網路技術與社會運動三個要素之間相互作用 的複雜結果」,並非所有的社會運動網路經驗都能達成相似的成就。

(8)

(二)網路科技與社運組織

早期研究者習以「集體行為論」來解釋社會運動,將之定義為「自發性」的現象,因 為其缺乏組織運作,然而,1960末,「資源動員論」開始批判集體行為論將社會運動與自 然現象劃上等號的作為,因為後者多少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資源動員論強調研究者應該 將重心置於社會運動組織(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上,並將社會運動定義為一種理 性的組織,有能力從周遭環境中收集資源,以便達成政治轉型的目標(della Porta & Diani, 1997/苗延威譯,2002)。 當研究者將社會運動組織視為研究重心時,Scott(2003, p.18-24)修改Leavitt 的組織模型後提出一套概念圖,指出社會運動如同其他組織一樣擁有幾項基本元素 (elements),如下所示:

圖一 組織的模型

其中,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是指組織內的關係,這種關係是規律的或者模式化 的,用以規範組織成員以及組織運作,例如價值、規範;參與者(Participants)即是組織 的成員,是對組織付出的個人;目標(Goals)則是組織的參與者經過一連串的行動後渴 望達成的目的或結果:其次,科技(Technology)元素描述的是組織在機器或技術方面的 資源,這可以包含組織所採用的硬體器械、技術,也可延伸為組織的經營方式或策略;最 後,任何組織都無法「獨善其身」,無法脫離其所屬的特定外在社會脈絡,「環境」此一 因素將會與組織的各個元素發生緊密關係。換言之,在網路時代,不同的組織背景、社會 條件、資訊技術與社運類型不僅形塑出多變的社會運動網路經驗,也影響社會運動的網路 外在環境 社會結構 參與者 科技 目標 組織 資料來源:Scott(2003)

(9)

經驗是否與理想相符。 因此,當網路日漸普及的今天,文獻中所提的現象也引發研究者好奇目前台灣社運與 環保團體的網路經驗又是如何或產生了何種變化?因此,在探究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的網路 經驗時,本研究試圖從不同角度剖析,一方面,不僅希望釐清台灣環保團體對於網路應用 的態度,以及環保團體組織屬性與自身擁有資源情況對網路應用之影響;另一方面,本研 究也嘗試將環保團體的網路運用經驗與更廣泛的社會脈絡、網路或資訊科技的使用文化進 行扣連,希望能對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的網路運用情況有更深入的理解,並提供其未來改善 與發展社會運動網路策略之思考與建議。

三、研究分析

隨著環境運動在解嚴前興起、環保團體逐漸成立,以及網路資訊科技之普及,在台灣 亦有不少在地的環保組織開始朝線上世界發展,建構自身專屬的網路與社群平台,來推展 個別組織關注的環境議題與環境行動。本研究探索台灣主要之全國性環保團體其運用網路 推展環境運動之情況與問題,並期望從中汲取重要經驗來發展未來建議。本研究採半結構 式訪談,在受訪對象的選擇上,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選取台灣具代表性的全國性環保團 體,並從中挑選出有架設網站、部落格及其他網路使用經驗的團體作為訪談對象,最後完 成訪談的團體共計八家組織,分別為:荒野保護協會、綠色陣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 灣環境保護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綠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以及地球公 民基金會。 第二部分為訪問長期關注網際網路社會運動議題,並有實際參與經驗的專家或學者, Strauss 與Corbin(1990)曾指出為了讓研究結果能夠反映出受訪者的真實狀況,研究對象 的選擇必需和研究資料的收集,以及資料的分析同時進行;此外,受訪者的背景亦需具 備多樣性,以涵蓋不同的特質因素。惟受訪人數並無一定之規定,通常是等到研究者無 法再從收集的樣本資料中產生新的發現時,亦即達到「資料飽和」(saturation)的階段 時,即可停止資料收集。本研究先蒐集台灣確實實際參與,故能深入瞭解網際網路社會運 動議題的學者專家名單(約計八位),進而逐位進行約訪,並以同意約訪與否以及訪談 資料是否出現重複性做為約訪停止之判斷,最後共計有四名專家、學者願意接受具名訪

(10)

談。要求具名原因為對專家專業之以昭公信。其中徐子涵長期關注網路社會運動,現任 Fertta Communications執行長,2008年起致力於開放資料(open data)以及開放政府(open government)的資通訊政策研究;鄭國威長期參與網路社會運動,現為全球之聲、Pansci以 及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負責人或重要幹部;張育章曾任職媒體記者及網路公司,目前擔任荒 野保護協會資訊專案人員,並持續透過網路(例如臉書頁面)及傳播科技探討環境議題;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陳順孝為獨立媒體學院、莫拉克獨立新聞網、「weReport: 調 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等組織負責人員或重要幹部,本身亦是網路社會運動議題的長期參 與及觀察者,四人皆具有網路公共參與經驗,並且也是資深部落客或臉書經營者。所有訪 談內容均錄音保存並完成逐字稿以供分析;所有受訪者及訪談資料如附錄表一。以下為相 關分析討論: (一)網際網路的社運推動能力 1. 網路科技與組織目標 從環保團體與相關學者專家的訪談資料整理得出,網路應用對環境或社會運動團體的 組織及運動推展上的重要功能包括:(1)詮釋宣傳及傳遞訊息;(2)社會對話;(3) 意見收集;(4)議題強化;(5)認同及動員;(6)資源開發;(7)內部組織聯繫;及8)資料和事件紀錄等。以下針對部分重要功能進行說明: 1)詮釋之宣傳及訊息傳遞 宣傳對於特定議題的詮釋及散播運動訊息是社運團體運用網路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即使訊息的傳布未必能立即產生行動結果,但環境團體認為其開啟了一個後續社會動能之 基礎,亦即,資訊揭露引起的關注及說服,將做為事情能否改變的開端(綠盟,訪談, 2012;綠黨,訪談,2012)。而過去運動團體關注的議題需依賴大眾媒介傳散資訊,但媒 體守門過程經常對運動訊息或運動本身產生扭曲,更多時候是忽略不顧(陳順孝,訪談, 2012),因此,網際網路成為主流大眾媒體之外另一訊息自由流動空間,提升群眾獲得社 會運動相關訊息之機會(張育章,訪談,2012)。 (2)網路圍觀與議題設定及強化

(11)

此外,網路也協助提升事件之能見度,特別是被認為有違社會公義之事件;由於網 路圍觀本身即可形塑社會觀感,因此可對政府相關單位產生一定的社會壓力,因此即使有 時網友並無實際的社會行動,部分事件也會因網路圍觀而造成一定效果。但網路圍觀效果 會因受關注事件數目的增加造成影響力遞減,因此,僅依賴網路圍觀並不是最可靠的網路 運動策略(綠盟,訪談,2012)。此外,從議題設定功能與強化效果的角度來看,網路可 創造一社會與行動氛圍,藉由將生活想像及價值觀近似的人群扣連在一起,形成一社會 氣氛,並不斷往外擴大,由質變進而產生量變,形塑特定傾向的社會群體結合(綠黨,訪 談,2012)。 3)社會對話 網路除做為組織動員及建立關係之平台,尚有一重要功能亦即與社會對話。當社會 對話遭遇封殺時,與反對對象爭奪媒體詮釋權就變得至關重要,但社運的對立方通常是社 會中政經情勢處於優勢端的既得利益者,因此主流媒體經常與之為伍,扭曲、醜化社會運 動。然而在網路,特別是Facebook及Twitter等互動式社群媒體興起後,其成為個人化的媒 體,讓公民以及社運組織可以利用自身力量在網路上發聲,並與主流媒體爭奪社會特定議 題之詮釋權,進而有與社會大眾進行對話之機會。 (二)網路科技、組織社會結構與其參與者 雖然網路的社會動員及促進參與之效益仍未有定論,但廣泛定義下的動員參與依舊 是社運團體冀望網路可協助達成的重要功能之一。如陳順孝(訪談,2012)與鄭國威(訪 談,2012)指出,網路問世以來就是連結志同道合者共同實踐的重要管道,過去大眾媒體 環境中菁英向社會大眾單向傳播訊息,大眾是分散的、被動接收,無法彼此互動、相互連 結,只能依賴社運組織來組織大眾。如今個體間都可透過網路彼此連結,每個人都可以做 為一個潛在的連結節點、組織者及參與者,而社運組織透過適切的網路策略與行動,也可 讓組織認同與動員參與變得更為省力與有效。 然而,當前環境運動團體其網際網路之動員參與仍有若干明顯問題與限制,根據訪談 資料顯示,主要不足之處包括:(1)仍偏向單向傳播,缺乏對話及互動;(2)對網路群 眾缺乏瞭解、無法有效經營網路社群;(3)形成封閉群體、無法擴大影響力;(4)網路

(12)

影響力無法累積。以下為相關說明: 1. 偏向單向傳播、缺乏互動 受訪的環境團體與專家均指出,目前環境團體對網路的運用仍偏向單向傳播,與民 眾的互動及對公共言論空間(如網路公共論壇)之參與均嚴重不足,使環境團體未能與 民眾進行有效的對話(環盟,訪談,2012;環境資訊協會,訪談,2011;綠盟,訪談, 2012)。而缺乏實質互動之原因除人力與資源不足以負擔外,語言溝通亦是一項問題,環 保議題的專業性使民眾較難以接近,而網路時代的溝通文化使環境組織必須從傳統慣於 「說服」之模式,轉變為開放、參與、包容及面對各種網友的奇思異想甚至惡搞之言論, 尚有一段非物理性的距離。 2. 對網路群眾缺乏瞭解、無法有效經營網路社群 另一環境團體遭遇的網路問題則是不瞭解網路群眾(參與者),因此無法有效經營社 群。許多受訪的環境團體皆提到其缺乏能力分析及分類網路上的讀者群,後台統計分析能 力不足,因此未能針對不同使用族群發送具區隔性且較有效的訊息與行動規劃,此外,他 們亦不知曉目標網路群眾身在何處,對網路使用者的涉入情形亦無法掌握(主婦聯盟,訪 談,2012;環盟,訪談,2012;荒野協會,訪談,2011;地球公民,訪談,2012)。總體 來看,環境團體對開拓與經營組織網路長期支持者的能力十分有限。 3. 易成封閉體系、無法擴大影響力 此外,環境團體在網路使用上的另一問題為容易形成資訊迴圈,即訊息僅在一個小 群體中流動,形成如牧師傳教或相互取暖的現象(環盟,訪談,2012;鄭國威,訪談, 2012)。欲打破資訊迴圈,社運團體必須尋找網路上不同類型的重要資訊節點(亦即網路 上的意見領袖),藉由打入不同領域之意見領袖將訊息傳遞給更多不同類型、不同脈絡背 景的網路使用者。 4. 網路動員效果無法積累 最後,目前社運組織的網路運作多為單次議題操作,較缺乏持續性,使得每次動員的 支持者無法累積、組織,無法轉化為社會運動的長期組織性力量;而一次又一次缺乏組織

(13)

的網路動員也可能使網友對網路連署或網路社運流於疲憊麻木(徐子涵,訪談,2012), 反而不利於網路社運之發展。 (三) 網際網路運用對整體社運形成的問題與挑戰 1. 組織內之限制因素 而上述網路應用問題之原因為何?從組織內部角度來說,根據受訪的環境團體與專 家指出,常見的組織問題因素包括:(1)缺乏人力、資源不足;(2)缺乏專業;以及3)組織結構導致的世代落差、學習及改變緩慢等。 台灣環境運動團體普遍缺乏經費、資源與人力,使其無法有足夠人力來負責與網路上 的群眾進行互動,也缺乏相關資源以及人員來經營網路社群,或針對不同使用群體產製合 適的訊息,使得更有效的網路對話、社群結合、以及社群互動等網路目標難以實現(荒野 協會,訪談,2011;地球公民,訪談,2012;綠黨,訪談,2012;環境資訊協會,訪談, 2011)。 而由於缺乏資源、人力,台灣環境運動組織因此更難招攬聘僱具有傳播資訊科技專 業能力,特別是具網路社群經營、網路社會行銷等專業知識、能力之人才,以進行較專業 的網路社運社群經營工作,包括較細緻精確的後台統計分析、網路讀者的巨量資料分析、 網路讀者群分類、針對性的內容產製、潛在的網路支持社群尋找並吸引其注意力、對網路 使用者不同涉入程度的解析及應用等等,也因此較難以有能力去掌握網路傳播的特質與調 性,對網路的社會行銷實踐無法產生進一步的提升(主婦聯盟,訪談,2012;地球公民, 訪談,2012;荒野協會,訪談,2011;綠色陣線,訪談,2011;環境資訊協會,訪談, 2011)。 此外,台灣環境運動組織中熟悉網路的世代與傳統組織世代的認知落差與知識斷層, 也形成組織內的網路經營問題,而由於彼此對網路應用能否相應或協助達成組織及運動目 標之認知也經常出現不同,致使網路運動計畫的相互牽制與停滯不前(徐子涵,訪談, 2012;環盟,訪談,2012)。另外,傳統環境運動組織因核心成員年紀偏高,部分組織也 因具一定規模,致使要改變原有的既定思維較為困難,致使創新不易快速發生(徐子涵,

(14)

訪談,2012;環盟,訪談,2012) 2. 組織外之限制因素─科技的社會文化背景 網路科技運用雖如前述可做為社運推動之宣傳、促進社會對話、議題強化、動員等有 效工具,然而科技使用的社會結果並不能僅以個案式地、或者只專注於組織內部的使用情 況與限制,而不將科技放置在更大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使用脈絡中做考慮;亦即,當今網 際網路運用對社會運動帶來的社會結果必須與網路使用的社會背景一併考慮,才能更貼近 真實狀況。基於此一思維,本研究也從研究訪談資料中整理出網際網路使用的社會背景對 台灣環境運動組織帶來的問題與挑戰如下: (1)網際網路中的訊息特質 受訪的環境團體大多表示,網路訊息本質上較偏向生活化、娛樂化、瑣碎化、表面 化、個人主義以及自戀/自我中心,篇幅長、嚴肅的討論訊息則較不受歡迎,這使得網 路討論與「審議式民主」之實踐遭受質疑,因此,欲使用網路傳遞訊息,進而改變人們 的認知與態度,環境團體對此大多持保留態度(綠色公民,訪談,2012;環盟,訪談, 2012)。另外,網路上資訊太多且流動快速,容易使人對事件與公共議題趨於麻痺無感、 習以為常,並對訊息流於純然消費。 而鄭國威(訪談,2012)也指出,網路上的公民社會確實在茁壯,但網路同時也存在 反公民、原子化、個人化的力量,使人只關注與自身有關的利益與生活事物,因此網路公 民社會一方面要推動社運,另一方面又要與反公民的力量競爭,這對長久的社運目標推動 可能是個不利因素。故而,環境團體認為,一個進步的網路社會運動同時也要扮演改變民 眾網路接受習慣的角色,不能因為民眾閱讀習慣的改變,而把論述過度簡化以及避談嚴肅 的結構性議題。持續進行嚴肅的知識與論述生產是必要的(綠色公民,訪談,2012)。 不過,學者陳順孝(訪談,2012)則指出,雖然網路上的文化氛圍確實是風花雪月比 例遠高於對公共事務之討論,但網路產生的社會連結就是潛在的公民社會動員體系,即便 是以討論娛樂或軟性訊息為主的社群網絡,在若干關鍵時刻也有潛能轉化為公共議題動員 平台,因此網路動員體系其本身因連結個體而產生的集體現象,這個特質本身即已經有一

(15)

定的社會進步意義。 (2)為主流與既得利益所使用的網際網路 科技並非獨立於社會之外,且科技經常反映甚至強化社會現實與社會不平等。環保團 體也指出,網際網路的使用者並非只有社會運動組織;社會中保守與既得利益力量同樣也 在利用網路來推動商業價值及相對立的意識型態,然而,這些組織機構往往比社會運動團 體有更多的資源、財源和人力(綠黨,訪談,2012;綠色公民,訪談,2012),網際網路 實為社會不平等的翻版。 雖然過去台灣社會傳統勢力習於與大眾傳播媒體結盟,看輕並忽略網際網路之使用, 但從「反國光石化運動」開始,傳統勢力已經開始藉由部落客與部落格,積極產製網路上 的論述以爭奪發聲權,因此,未來商業與社會既得利益對網路的滲透將越來越大,網路社 運將面對更嚴峻的挑戰(陳順孝,訪談,2012)。 (3)網路參與與具體實踐之落差 網際網路的線上參與和實際社會參與、社會實踐的落差,甚至是否已產生替代性參 與,這些都是網路與社會運動關係之觀察重點。如徐子涵(訪談,2012)表示,網路社運 的熱量雖高,但不營養,社會議題可以在網路上取得高度關注,但對議題本身的推動卻可 能缺乏影響力,如此對民眾而言挫折感反而更高。環盟和地球公民(訪談,2012)也表 示,網路似乎只能協助議題被人們察覺,但要網友離開電腦走到街頭尚一段距離需努力; 而相較實體世界的行為,民眾對自己的網路行為較不看重並且較不負責(環盟,訪談, 2012)。 另外,網路動員門檻較低,當議題數量不斷成長,可能導致民眾參與意願之疲乏,並 間接造成議題、事件消失快速,或者很快就失去關注。許多環境運動團體指出,當今網路 動員氾濫、數量太多(如人肉搜索行為)的結果,使其能對社會造成的改變潛能降低,因 此,基本的人和人之接觸、社區參與等組織推廣工作、國會遊說、推動立法等之落實反而 更為重要。 不過,陳順孝(訪談,2012)也指出,社運的認同與參與經常是累積性的,雖然無法

(16)

立即達到實體參與的層次,但「量」的累積有朝一日即可能帶來質的改變,因此網路參與 可能形成的累積效果仍不可小覷。另外,網路上的「按讚」雖然不代表現場參與,但其協 助訊息傳布亦是一種實踐,而當「按讚」累積到了某種程度時,民眾就可能就會選擇站出 來。「按讚」的珍貴之處在於讓很多原本不知情、對該議題領域不關心的民眾有機會知曉 甚至參與,因為網路使用者若是從不同來源接收到同一訊息,這些訊息即形成一種社會氛 圍或議題設定效果,提醒民眾應當關注該訊息。 (4)「鄉民正義」與聳動化議題的奪食 雖然網路社會運動某種程度跳脫傳統社會運動的範圍及框架,但又因為網路社運門檻 較低,容易使許多假議題或聳動議題出現,並與政策性、結構性的社運議題爭奪公民的注 意力,其中聳動性議題易於短期間內獲得網路使用者的高度注意力,但這類訊息或討論不 易查證,其對抗性的行為經常只針對個人(甚至同為受害者的個人)而非造成此議題出現 的結構性力量,因而易形成煽動民粹意識的「鄉民正義」(鄭國威,訪談,2012)。 (四)社會運動團體的網路策略建議方向 在理解環境運動團體網路運用遭遇的挑戰與限制後,受訪的網路專家學者也提出相關 的網路策略建議,而這些建議策略方向也標誌著新(網路)社會運動的出現,以及社運組 織和動員型態的若干改變。 1. 彈性化、去中心化、及無組織的組織 當運動組織與動員在網路上進行,失去全然的控制權以及若干程度的去中心化幾 乎是常見的現象,而這對傳統社運團體可能是一個挑戰,因其需適應許多意想不到的狀 況,而組織並沒有充足的人力與能力去面對、處理太多無法預期的狀態(張育章,訪談, 2012)。然而,若能讓出控制權,並以自由包容的態度開放所有型態的運動參與形式, 分進合擊,讓運動自由成長,且所有參與運動之不同團體、不同人士皆能貢獻其專業, 運動本身將更為多元、有活力,形成一新型態的運動合作與實踐形式(徐子涵,訪談, 2012)。因此,新型態的網路社會運動更像是一個雜牌軍或大聯盟,不再有誰可以完全主 導議題,如何在與盟友互動中保持彼此的主體性,彼此雖有各自追求目標,但總目標卻又

(17)

一致,這將成為新的網路社會運動重點。換言之,新社會運動的趨勢是運動在成長,但組 織卻若干程度萎縮,環境運動團體也須面對並習慣組織基礎之流失,並不再執著工業革命 時代後組織壯大之榮景。亦即,網路社運可保持較開放的態度,一方面包容各個團體以不 同參與方式分進合擊,另一方面也包容新的作法,隨時保持新的模式來推動社會改革(陳 順孝,訪談,2012)。 不過,雖然社會運動網路化造成的結果是較過去的運動更加去中心化與去組織化,但 完全缺乏組織的網路社會運動恐也難以成功(如佔領華爾街運動),因此理想的網路社會 運動除了開放與海納各種參與形式外,一定程度的組織與分工仍屬必需。 2. 新型態網路分工形式—三股網路公民力量 對於網路社運的組織與分工模式,學者陳順孝(訪談,2012)指出,網路社運的分工 可約略區分為三群人間的相互合作,(1)傳統的社會運動組織者或核心的組織工作者, 這類專職的組織工作者人數已隨著網路社運的去組織化而大量減少,但無論是否專職,擁 有一小群核心組織工作者對運動仍非常重要。(2)第二類人是網路上的知識份子、社運 的長期支持者及社會批判與監督份子,他們會支援不同類型的網路社會運動。這群人對社 會運作與社會進步擁有一定的價值和理想,而他們也經常是網路上大大小小的意見領袖, 將各種重要的社會議題訊息傳遞給更多的網路公民知曉,因此第二類人是網路社運重要的 資訊節點、資訊傳散者與網路議題設定者。(3)第三類參與者為「一擁而上」但也容易 「一哄而散」的網路鄉民。他們經常針對單一、個別性議題聚集,但其參與行為較不具連 續性。鄉民需要核心的組織工作者帶領,否則很難集結成足以改變社會的力量(如「白玫 瑰運動」起先透過網路反對恐龍法官,進而成為實際的遊行抗爭)。然而,支持及參與網 路社運的鄉民也可能逐漸轉化為社會運動的長期支持者甚至是核心的組織工作者,是以, 鄉民的參與形式是多元的,從最基本的「按讚」、留言、幫助在網路上傳散運動訊息,到 實體世界之親身參與都有可能發現網路鄉民的身影。 與傳統社會運動相比,網路社會運動的不同在於有時其是先行動而後組織,例如茉 莉花革命或台灣的野草莓運動,甚至可能僅有網路上的民意匯聚但沒有組織也沒有後續行 動,但最成功的個案通常仍是上述三種類型參與者的合作與匯聚,以及三種類型網路公民

(18)

間力量的彼此加乘(陳順孝,訪談,2012)。 3. 應先釐清心態、定位與目標 身處資訊爆炸的當代,為了追求曝光,運動組織者有時會有許多策略性思考,但受訪 的網路學者專家認為,正是處在複雜化的社會脈絡下,最重要的網路策略反而應是回過頭 審慎釐清組織的心態、定位與目標,然後才開始考慮相關的運動策略與網路策略。因此, 確定核心價值與核心主軸是運動組織者的首要任務,不需過度追求曝光,且不應為了追求 主流媒體或網路曝光而扭曲了原本的運動核心價值(徐子涵,訪談,2012;陳順孝,訪 談,2012)。而對運動策略來說,太過在乎主流媒體、網路鄉民口味的結果,可能很容易 就讓組織者忘了運動初衷,因此,如何腳踏實地經營組織核心價值與目標而非急於創造話 題,這是值得運動組織者思考之事。 4. 利用不同網路平台建立網路傳播體系 針對不同的網路平台特性,社運團體可視自身需求建立一網路傳播體系,進行不同的 網路串連、動員、協同、討論和世代交接等功能,以便達成網路社運的三個主要目標:決 策、動員支持者、以及社會對話。決策部分,例如核心的決策群可使用諸如Google論壇以 進行討論決議;組織及動員支持者可利用臉書社團、部落格或Google協作平台;社會對話 則可使用包括kuso影片與訊息等傳播方式。建立網路傳播體系之作用在於一方面可隨時針 對狀況進行訊息更新與發送,並可針對不同目的、不同群眾發佈性質不同之訊息。 若細分不同類型之網路平台,其各自擁有自身適合之傳播功能與訊息類型。如BBS即 屬於匿名性、參與族群與參與形式特殊、且易引發討論熱潮之傳播場域。而部落格因互動 性不高,主體文章的重要性遠高於下方留言,且其組成元素為單一篇文章,因此較適合做 為內容之出版平台。至於噗浪與微網誌等以社交型態為主的網路平台,其輕薄短小、負載 內容意義不大者亦可成為訊息,且長篇訊息因平台限制(如字數)反而不會出現在噗浪和 微網誌上,因此噗浪、微網誌或Facebook等都適合用來營造、帶動風潮與意見氛圍,特別 是臉書,其平台可容納短、中、長不同篇幅之訊息,且臉書的特質是使用者即決定了臉書 的內容型態,又因臉書為志同道合者的聚集,不但創造了社會氛圍,甚至建構了每個人感 受認知到之社會真實,因此是頗適合作為社會動員之網路工具(荒野協會,訪談,2011;

(19)

陳順孝,訪談,2012;徐子涵,訪談,2012)。 5. 網路動員之策略及網路參與之累積性 針對網路動員,鄭國威(訪談,2012)指出三個重要方向:一是要符合網路上目標群 眾與潛在群眾之胃口與興趣,因此運動組織者需注意網路上目標群眾關注的重要時事、議 題、並結合目標群眾的喜好、習性、價值觀、與習慣用語等,並且在他們常出沒的網路場 域進行操作。二是要讓網路的目標群眾有管道參與運動,且其參與可以為他們帶來成就感 而不是挫敗感,此一成就感應是可以累積、循環者。第三則是要看重目標群眾的意見並適 時給予回應,以便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只有越看重網路目標群眾的意見,群眾才會越覺 得這個運動與他們切身相關。 上述面向二突顯了網路參與當中「累積」的重要性。社運團體投入資源建立網路參與 之累積性,除了可以真正、確實地將網路上單次參與運動的鄉民逐步組織化而非每回重啟 如同與陌生者對話之網路動員,也可逐步建立網路群眾對不同議題與不同運動之關連性, 使得未來的動員更為精準有效率。而網路群眾從單次參與的鄉民到持續參與的組織一份 子,這個過程將大幅增進社運團體的動能與能量,並建立較強大的行動力。因此,學者專 家也建議,網路群眾的每一次參與,無論是網路連署或親身參與,其名單或基本資料都應 將之視為珍貴的資源,並建立相關資料庫,但最重要的並不只是資料庫設立,而是落實後 續的互動與聯繫,這部分卻也可能消耗組織最多的資源與心力(徐子涵,訪談,2012;陳 順孝,訪談,2012)。而為避免建立後續關係之舉動成為一種侵擾進而破壞關係建立,運 動團體應注意訊息、活動、互動與目標群眾之相關性、興趣、吸引力及互動之頻率,以及 避免會造成目標群眾過度壓力之互動方式。 6. 友善的資訊介入管道 此外,當網路的動員功能吸引絕大多數的關注之餘,回歸電腦與網路的資訊功能, 設立完善且友善的資訊介入管道亦是推動網路社運時應注意的重點;其目的在於方便資訊 之檢索,特別是系統化、長久保存、具累積性、有價值之資訊。雖然環境運動組織之訊息 發佈有慣常的脈絡與管道,但若要善盡網路的力量,組織應設有友善的管道能讓非組織 網絡中的網路使用者也能檢索到重要的相關訊息(徐子涵,訪談,2012;環盟,訪談,

(20)

2012)。

四、代結語:網際網路下的新社運時代

除了文章上述之分析,觀察網路化對環境運動與社會運動的影響,首要特色就是參與 門檻降低,但參與也因此廉價化。網路增加群眾參與社運的機會,參與變得更簡單,網路 上不同的族群、世代,每個人都可以藉著網路走進社運,即使最簡單的關注、按讚,也可 形成一種最基本形式之參與。然而,在大多數的狀況下,我們仍舊難以透過網路操作來撼 動既有社會權力結構,且後者對網路上的力量集結仍傾向忽視(徐子涵,訪談,2012;鄭 國威,訪談,2012)。 環境運動組織者也指出,網路雖然是運動組織者不能忽略的場域,但現階段來說, 運動的成敗通常還不在網路上,詮釋生產、組織工作以及在組織目標下的具體實踐依舊是 運動最重要的核心,而網路僅是這些工作實踐的管道或工具之一。生產對於議題之詮釋可 幫助參與者看見真相與隱藏在真相背後的問題,及這些真相與問題所具有的社會意義,因 此運動組織者不需過度擔心群眾會感到麻痺,反倒應理解網路提供一個機會,讓社運團體 得以在其中進行新意義之生產、詮釋,進而針對特定議題與主流媒體爭奪話語權。而在組 織部分,組織工作者應理解每個人因身處不同位置、擁有不同能力,如何使他們都能更加 投入運動,這是組織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且網路動員勢必要與其他動員系統一起進行,才 能真正落實,運動的參與方式必須以一更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接納所有參與者不同的參與 構想與形式(綠色公民,訪談,2012;陳順孝,訪談,2012)。至於組織目標下的具體實 踐,運動者必須先掌握關鍵的政治空間,亦即可以發揮改變力量的關鍵政治場域(如國 會、媒體輿論、街頭、選舉等),不同議題有不同的關鍵政治空間,而對於關鍵政治空間 之認知與掌握將影響運動應採行的具體後續行動及策略(綠色公民,訪談,2012)。 不過,早期缺乏相關科技幫助公民社會進行快速、廣泛的基層連結,而在網路出現 後,網路連結本身即對社會產生莫大的意義與改變潛能(陳順孝,訪談,2012),雖然此 一連結未必能直接改變社會權力結構,但其存在本身對於結構確實即是一種潛在的威脅與 挑戰。因此,網路為環境運動與社會運動帶來了變與不變,帶來了潛能也帶來了挑戰,釐 清變與不變、潛能與挑戰,是網路時代社會運動重要的認知開始,而不是結束。

(21)

五、附錄

表一 受訪者名單

參考文獻

王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巨流。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二版)。台北市:群學。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林貞嫻(2005)。《台灣環境運動與媒體再現》。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鶴玲、鄭陸霖( 2001)。〈台灣社運網路經驗初探: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111-156。

苗延威譯(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原書della Porta, D., & Diani, M. [1997].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Roma: Carocci editore S. p. A..)

陳平軒(2011)。〈從網路到街頭:反國光的動員經驗、成效與反省〉,《台灣社會研究》85, 437-450。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 : 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 : 五南。(原書Mosco, V.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 London: Sage.) 鄭國威(2011)。〈社會媒體與網路動員(2009-2011)〉,《台灣社會研究》85, 451-482。 Boyd, A. (2003). The web rewires the movement, The Nation, 277(4), 13-18.

Boyd, D. (2008). Can social network sites enable political 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 Cultural Politics, 4(2), 241-244.

Greenberg, J. & MacAulay, M. (2009). NPO 2.0? Exploring the web presence of environment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Canada, Global Media Journal: Canadian Edition, 2(1), 63-88.

Hargittai, E. (2000). Open portals or closed gates? Channeling content on the world. Journal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Culture, the Media and the Arts, 27(4), 233-254.

秘書長 專案研究員 環境資訊電子報主編 秘書長 執行秘書 中執委 副祕書長 研究員 執行長 內容中心主任 資訊專案人員 副教授 荒野保護協會 綠色陣線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台灣綠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地球公民基金會 Fertta Communications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荒野保護協會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2011.09.07 2011.09.13 2011.09.15 2012.01.18 2012.01.30 2012.02.01 2012.02.02 2012.02.06 2012.07.17 2012.07.20 2012.07.20 2012.07.31 受訪單位         受訪者       受訪者職位      訪談日期 林金保 林學淵 彭瑞祥 李卓翰 許心欣 宋佳倫 洪申翰 袁庭堯 徐子涵 鄭國威 張育章 陳順孝

(22)

Marmura, S. (2008). A net advantage? The internet, grassroots activism and American Middle-Eastern policy, New Media & Society, 10(2), 247-271.

Neumayer, C., Raffl, C., &Bichler, R. M. (2010). Politics and social software: Recommendations for inclusive ICTs,

At the Interface / Probing the Boundaries, 69, 41-62.

Scott, W. R. (2003). 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Stein, L. (2009). Social movement web us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 content analysis of US movement websites, New

Media & Society, 11(5), 749-771.

Stein, L. (2011). Environmental website production: a structuration approach,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3, 363-384. Strauss, A. L., & Corbin, J. M.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Tarrow, S. (2005).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 (2nd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n de Donk, W., Loader, B. D., Nixon, P. G., &Rucht, D. (2004). Introduction: Social movements and ICTs. In van de Donk, W., Loader, B. D., Nixon, P. G., & Rucht, D. (Eds.), Cyberprotest:New media, citizens and social movements (pp.1-25). London: Routledg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QUIPAMENTO SOCIAL A CARGO DO INSTITUTO DE ACÇÃO SOCIAL, Nº DE UTENTES E PESSOAL SOCIAL SERVICE FACILITIES OF SOCIAL WELFARE BUREAU, NUMBER OF USERS AND STAFF. 數目 N o

A Pioneer of the New Buddhist Movement in Taiwa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 Lin Te-lin: the “Martin Luther of Taiwanese Buddhism”.

‧環境荷爾蒙(Environmental Hormone) ,又 稱為「內分泌干擾素(Endocrine disrupter substance簡稱EDS)」 參見環保署「認識環境荷爾蒙」.

Therefore, the “Buddhism for this World” is a movement, in certain aspects, of “returning to the India’s primitive Buddhism and early Mahāyāna Buddhism.” The proposing of

(a) In your group, discuss what impact the social issues in Learning Activity 1 (and any other socials issues you can think of) have on the world, Hong Kong and you.. Choose the

All the elements, including (i) movement of people and goods, are carefully studied and planned in advance to ensure that every visitor is delighted and satisfied with their visit,

形成 形成 形成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形成問題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的步驟及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熟悉 MS-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