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平面凸五邊形兩交叉對角線長度乘積的一般化方程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平面凸五邊形兩交叉對角線長度乘積的一般化方程式"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平面凸五邊形兩交叉對角線長度乘積的

一般化方程式

李輝濱

壹、前言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圖 形 內 部 共 有 5 條 對 角 線 段 , 這 5 條 對 角 線 段 恰 圍 成 一 封 閉 的 五 角 星 形 結 構 。 每 一 條 對 角 線 段 皆 與 其 餘 另 4 條 對 角 線 段 相 交 叉,以 對 角 線 段

A

1

A

3為 例 ; 見 下 圖 1。 圖 1 可 看 見 , 有 線 段

A

4

A

1及 線 段

A

3

A

5恰 與 線 段

A

1

A

3 相 交 在 兩 端 點

A

1

A

3的 位 置 上,而 另 2 條 對 角 線 段

A

2

A

4

A

5

A

2 則 與

A

1

A

3相 交 在 線 段 兩 端 點 之 間 的 內 側 位 置 。 本 篇 論 文 的 目 標 是 選 定 如

A

1

A

3 與 4 2

A

A

這 兩 交 叉 對 角 線 長 度 乘 積 的 類 型 為 主 , 事 實 上 ; 推 論 的 結 果 全 都 適 合 於 所 有 相 交 在 線 段 兩 端 點 之 間 內 側 位 置 上 的 兩 交 叉 對 角 線 類 型 。 如 圖 2, 平 面 凸 四 邊 形 領 域 裡 有 一 個 遠 古 迄 今 的 著 名 定 理 ; 那 就 是 圓 內 接 四 邊 形 的 托 勒 密 定 理 (Ptolemy theorem)。見 下 圖 3, 一 個 圓 內 接 四 邊 形

A

1

A

2

A

3

A

4, 圖 2 圖 3 令 線 段

A

1

A

2 =

V

1

A

2

A

3 =

V

2

A

3

A

4 =

V

3

A

4

A

1=

V

4

A

1

A

3

d

1 ,

A

2

A

4

d

2,則 托 勒 密 定 理 公 式 型 式 為

(2)

d

1

d

2

V

1

V

3

V

2

V

4 ··· (1) 再 看 下 圖 4, 一 個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A

1

A

2

A

3

A

4

A

5, 令 線 段

A

1

A

2 =

V

1

A

2

A

3=

V

2

A

3

A

4 =

V

3

A

4

A

5 =

V

4

A

5

A

1 =

V

5

A

1

A

3

d

1

A

2

A

4

d

2,則 由 本 文 論 證 所 得 到 的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兩 交 叉 對 角 線 長 度 乘 積 的 一 般 化 方 程 式 為

)

cos(

2

)

(

)

(

)

(

)

(

2 1 2 3 4 2 4 5 2 2 4 2 2 3 1 2 2 1

d

V

V

V

V

V

V

V

V

V

V

A

A

d

2

V

5

V

1

V

2

V

3

cos(

A

1

A

3

)

2

V

22

V

4

V

5

cos

A

5 ··· (2) 圖 4 比 較 這 兩 方 程 式 (1)與 (2),可 清 楚 看 出 四 邊 形 及 五 邊 形 圖 形 上 的 所 有 邊 長 線 段 都 很 有 秩 序 地 分 別 出 現 在 方 程 式 的 對 應 項 數 中 ! 並 且 更 看 得 出 由 本 文 論 證 出 的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一 般 化 方 程 式 (2) 完 全 涵 蓋 統 一 了 四 邊 形 公 式 型 態 (1),使 托 勒 密 定 理 成 為 凸 五 邊 形 一 般 化 方 程 式 下 的 一 個 特 例 , 此 一 般 化 方 程 式 (2) 也 正 是 托 勒 密 定 理 公 式 的 推 廣 ! 眾 所 周 知 , 托 勒 密 定 理 公 式 結 構 型 式 具 備 非 常 簡 潔 完 美 規 律 性 , 而 五 邊 形 圖 形 雖 然 只 有 比 四 邊 形 多 出 一 邊 長 及 一 個 頂 角 , 但 其 推 演 導 證 過 程 中 的 複 雜 程 度 與 難 度 可 謂 更 勝 一 籌 。 方 程 式 (2)雖 較 為 多 項 , 但 仔 細 比 對 觀 察 公 式 中 的 各 項 量 綱 內 容 , 它 們 也 都 能 在 邊 長 與 頂 角 的 組 合 上 依 序 呈 現 出 規 律 性 分 佈 ,並 與 平 面 凸 四 邊 形 公 式 型 態 內 涵 相 互 輝 映 ! 自 托 勒 密 定 理 公 式 發 現 以 來 約 略 經 過 2000 年 久 遠 時 光,其 公 式 的 唯 美 精 緻 深 受 世 人 的 讚 嘆 傳 頌 , 無 人 能 出 其 右 。 世 界 上 沒 有 人 繼 續 接 棒 研 究 推 廣 五 邊 形 及 六 邊 形 等 等 的 後 續 同 性 質 定 理 公 式 , 今 天 作 者 有 幸 能 躬 逢 其 會 並 創 新 深 化 鑽 研 而 獲 得 這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一 般 化 推 廣 公 式 理 論 , 盼 讀 者 諸 君 誠 心 參 考 察 驗 , 期 望 能 獲 取 新 啟 示 並 展 開 更 寬 廣 領 域 的 研 發 應 用 ! 以 下 是 作 者 精 心 規 劃 、 創 新 研 究 出 的 完 整 思 考 歷 程 , 請 仔 細 閱 讀 、 品 味 、 模 擬 推 演 運 算 , 以 充 分 理 解 本 文 創 作 的 實 質 內 涵 。

貳、本文

在 下 列 撰 文 推 理 演 繹 的 運 算 過 程 中 , 需 應 用 或 對 照 到 下 述 已 知 的 數 個 基 本 數 學 性 質 ;

(3)

一、數學基本性質─引理

引 理1. 平 面 凸多 邊 形 的 向量 性 質 任 給 一 個 平 面 凸 n 邊 形A1A2A3A4An1An, 令 邊 長

A

1

A

2 =

V

1的 向 量 為  1

V

A

2

A

3 =

V

2的 向 量 為  2

V

,

,

A

n

A

1=

V

n的 向 量 為  n

V

, 則 此 平 面 凸 n 邊 形即 為此 n 個向 量 按 順 序箭 頭 接 箭 尾 相 加 而 成 的 封 閉 凸n 邊 形。 依 向 量 加 法 性 質 知 ;

n m 1

V

m

0

=

(

cos

)

(

sin

)

0

1 1

   

nm

V

m

m

i

nm

V

m

m

j

此 處 m

V

m在 直 角 坐 標 平 面 上 的 方 位 角 。 

i

為 正 X 軸 方向 的 單位 向 量 , 

j

為 正 Y 軸 方 向的 單 位 向 量 , 再 由 平 面 正 交 坐 標 系 性 質 知 ;

0

)

cos

(

1

n m

V

m

m

1

(

sin

)

0

n m

V

m

m 現 在 , 將 頂 點

A

1置 於 直 角 坐 標 平 面 上 的 原 點 O, 如 下 圖 5, 使

A

1

A

2 邊 完 全 重 疊 並 貼 置 於X 軸 , 以 使 此 n 邊 形 完全 落 在 第 1 及 第 2 象 限區 域 內(含 X 軸), 則 1

V

+

cos[(

1

)

]

0

2 2

  m k k n m

V

m

m

A

··· (3) 且

sin[(

1

)

]

0

2 2

  m k k n m

V

m

m

A

··· (4) 圖 5、 凸 n 邊 形 證 明 : 由 圖 5 知凸 n 邊 形 的內 角 依 次 為

A

1,

A

2,

A

3,

,

A

n,而

V

1的 方 位 角

1為 零 ,

V

2的 方 位 角

2為 π −

A

2

V

3的 方 位 角

3為 (π −

A

2) + (π −

A

3),

V

4的 方 位 角

4為(π−

(4)

2

A

)+(π−

A

3)+(π−

A

4),…,

V

n的 方 位 角

n為(n−1)π−(

A

2+

A

3+

A

4+· · · +

A

n)。 將 這 n 個 方 位 角 全 部 代 入 以 下 方 程 式 中 :

0

)

cos

(

1

n m

V

m

m

1

(

sin

)

0

n m

V

m

m , 則

0

)

cos

(

1

n m

V

m

m

=

V

1+

V

2cos(π −

A

2)+

V

3cos(2π −

A

2

A

3)+

+

V

ncos[(n-1) π-

kn2

A

k

]

0

將 上 列 等 式 改 寫 成 下 式 ; 得

V

1+

cos[(

1

)

]

0

2 2

  m k k n m

V

m

m

A

··· (3) 同 理 , 再 得

sin[(

1

)

]

0

2 2

  m k k n m

V

m

m

A

··· (4) 證 明 完 成 。 引 理 1 的 一 組 方 程 式 (3)與 (4)所 顯 示 的 幾 何 意 義 是;方 程 式 (3)代 表 此 凸 多 邊 形 各 邊 長 在 X 軸 方 向 的 投 影 向 量 總 和 為 零,方 程 式 (4)則 表 示 凸 多 邊 形 各 邊 長 在 Y 軸 方 向 的 投 影 向 量 總 和 為 零 。 引 理 1 的 一 組 方 程 式 (3)與 (4)是 因 以 線 段

A

1

A

2 =

V

1為 底,疊 置 在 水 平 方 向 X 軸 所 求 得 的 結 果,若 換 成 以

A

2

A

3 =

V

2為 底,將 求 得 類 似 的 另 一 組 方 程 式;以 此 類 推, 總 共 會 得 出 n 組 。 這 n 組 方 程 式 是 非 常 好 應 用 的 , 尤 其 用 在 多 邊 形 尋 找 邊 長 與 內 角 之 間 的 組 合 關 係 式 時 至 為 有 效 ! 引 理 2. 在 平 面 上 給 定 一 個 凸 n 邊 形 n n

A

A

A

A

A

A

1 2 3 4

....

1 ,則 此 凸 多 邊 形 所 有 內 角 總 和 為

2

....

1 4 3 2 1

A

A

A

A

A

n

A

n n 證 明 : 略 。 引 理 3. 三 角 函數 角 度 的 和差 sin α β sin

α cos β cos α sin β

cos α

β

cos α cos β ∓ sin α sin β

引 理 4. 在 平 面上 給 定 一 個凸 四 邊 形 4 3 2 1

A

A

A

A

, 如 圖 6。 圖 6

(5)

令 線 段

A

1

A

2 =

V

1

A

2

A

3 =

V

2

A

3

A

4 =

V

3

A

4

A

1=

V

4, 則 此 凸 四 邊 形 的 面 積 型 餘 弦 公 式 為 2 4

V

=

V

12 +

V

22 +

V

32 - 2

V

1

V

2

cos A

2 - 2 3 3 2

V

cos A

V

+ 2

V

1

V

3

cos

A

2

A

3

因 上 列 公 式 中 各 項 的 量 綱 都 是 邊 長 的 平 方 , 故 稱 為 面 積 型 餘 弦 公 式 。 證 明 : 略 。(請 參閱 本 文 末 參考 文 獻 之 1) 引 理5. 兩相 似三 角 形,其 所有 對 應 邊 長必 成 正 比 例 。 證 明 : 略 。 引 理 6. 兩 相 異 三 角 形,其 對 應 的 兩 邊 長 成 正 比 例 且 此 兩 邊 長 所 夾 的 夾 角 又 相 等,則 這 兩 相 異 三 角 形 必 為 相 似 三 角 形 。 證 明 : 略 。

二 、 論 證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兩 交 叉 對 角

線長度乘積的一般化方程式

對 於 任 意 形 狀 的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而 言, 欲 完 整 清 晰 地 推 導 驗 證 出 本 主 題 的 一 般 化 方 程 式 (2),須 遵 循 下 列 的 六 個 步 驟 依 先 後 次 序 來 進 行 ; (一 ) 作 輔 助 線 ; 先 求 出 這 五 邊 形 內 的 凸 四 邊 形 4 3 2 1

A

A

A

A

中 兩 交 叉 對 角 線 長 度 乘 積 的 一 般 化 方 程 式 , 請 參 閱 下 圖 7 任 意 形 狀 的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A

1

A

2

A

3

A

4

A

5。 圖 7 (1) 選 取 四 邊 形

A

1

A

2

A

3

A

4,在 頂 點

A

4處 對 圖形 內 側 作 一射 線

A

4

T

,使

A

1

A

4

T

=

A

2

A

4

A

3, 又 在 頂 點

A

1處 對 圖 形 內 側 作 另 一 射 線

A

1

T

,使

A

4

A

1

T

A

4

A

2

A

3,此 兩 射 線 交 在 T 點;則

A

1

A

4

T

A

2

A

4

A

3(互 為 相 似 形 )且

A

4

TA

1

A

4

A

3

A

2。並 繼 續 連 接 T 與

A

3 兩 點 , 使 形 成 線 段

TA

3。 (2) 由 兩 相 似 三 角 形 對 應 邊 長 必 成 正 比 例 關 係 , 得

d

4

:

d

2

A

1

T

:

V

2

A

4

T

:

V

3

可 得

(6)

3 2 4 4

:

A

T

d

:

V

d

, 再 由

A

1

A

4

A

2 =

TA

4

A

3 及 引 理 6. 得 知 相 似 形 關 係 3 4 2 4 1

A

A

TA

A

A

, 因 此 可 得

A

4

A

1

A

2=

A

4

TA

3, 且 有 另 ㄧ 組 正 比 例 關 係 為

T

A

V

V

d

T

A

d

4

:

4

2

:

3

1

:

3 。 (3) 對 作 圖 7 中 的

TA

1

A

3言 , 由 餘 弦 定 理 知

d

12

(

A

1

T

)

2

(

A

3

T

)

2

2

(

A

1

T

)(

A

3

T

)

cos(

A

1

TA

3

)

,而 在 上 述 (2)的 兩 組 正 比 例 關 係 式 中 可 求 得

A

1

T

(

V

2

d

4

)

/

d

2

A

3

T

(

V

1

V

3

)

/

d

2,將 此 兩 者 代 入 餘 弦 定 理 公 式 內 並 化 簡、 移 項 , 可 得 下 列 新 方 程 式 (5);

d

12

d

22

(

V

1

V

3

)

2

(

V

2

d

4

)

2

2

V

1

V

2

V

3

d

4

cos(

A

1

TA

3

)

··· (5) (4) 在 頂 點 T 處 四 周 圍 角 度 關 係 可 知 3 1

TA

A

=

2

A

4

TA

3

A

1

TA

4=

2

A

4

A

1

A

2

A

4

A

3

A

2 =

A

2(頂 角 )+

, 此 處 對 四 邊 形

A

1

A

2

A

3

A

4言 , 其 四 個 頂 角 總 和 為

2

, 並 令

A

1

A

4

A

3=

, 所 以 將 3 1

TA

A

=

A

2(頂 角 )+

代 入 方 程 式 (5), 即 得 凸 四 邊 形 兩 交 叉 對 角 線 長 度 乘 積 ㄧ 般 化 方 程 式 為 下 方 程 式(6);

d

12

d

22

(

V

1

V

3

)

2

(

V

2

d

4

)

2

2

V

1

V

2

V

3

d

4

cos(

A

2

)

··· (6) (二) 接下 來 , 要將 四 邊 形 的方 程 式(6)推廣 至 ㄧ 般 化凸 五 邊 形 公式 , 請 看 下 圖 8。 圖 8 圖 中 的 三 角 形

A

1

A

4

A

5有 下 式 關 係;

d

42

V

42

V

52

2

V

4

V

5

cos

A

5,將 此 式 代 入 方 程 式 (6)中 即 得 出 下 列 方 程 式 (7);

)

cos(

2

cos

2

)

(

)

(

)

(

2 4 5 5 1 2 3 4 2 2 2 5 2 2 4 2 2 3 1 2 2 2 1

d

V

V

V

V

V

V

V

V

V

A

V

V

V

d

A

d

··· (7)

(7)

(三 ) 接 著 要 將 方 程 式 (7)內 的 最 後 一 項 有

d

4

cos(

A

2

)

的 成 份 代 換 成 五 邊 形 的 某 些 邊 長 與 頂 角 的 適 當 組 合 。 這 需 應 用 到 引 理 1.與 角 度 修 正參 數 法 及 幾何 作 圖 分 析法 。 (1) 應 用 引 理 1. 取 n=5 代 入 一 組 方 程 式 (3)與 (4), 並 化 簡 可 得

V

1=

V

2

cos A

2-

V

3

cos

A

2

A

3

+

V

4

cos(

A

2

A

3

A

4

)

+

V

5

cos A

1 ··· (3-p)

V

2

sin A

2-

V

3

sin

A

2

A

3

+

V

4

sin

A

2

A

3

A

4

-

V

5

sin A

1= 0 ··· (4-p) (2) 將 此 五 邊 形 的 內 角 分 成 兩 組 ;

A

1,

A

4為 一 組 , 而

A

2,

A

3,

A

5為 另 一 組 ! 將 平 面 凸 多 邊 形 所 有 內 角 分 成 兩 組 的 組 合 情 形 有 很 多 種,需 要 詳 盡 觀 察 比 對 才 能 找 到 最 適 合 的 兩 組 組 合 。 **角 度 修 正 參 數 法 **: 以 下即 為 角 度 修正 參 數 法 的應 用 ; 見 下 圖 9。 圖 9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內 角 總 和 為 3π, 令

為 角 度 修 正 參 數 , 並 設 定

2

3

4 1

A

A

2

3

5 3 2

A

A

A

, 將 這2 個 組 合代 入 方 程 式(3-p)及 (4-p)中 ; 得 1

V

=

V

2

cos A

2-

V

3

cos

A

2

A

3

+

V

4

cos(

A

2

A

3

A

4

)

+

V

5

cos A

1 ··· (3-p) 1

V

=

)

2

3

cos(

3 5 2

A

A

V

-

)

2

3

cos(

5 3

A

V

+

)

2

3

cos(

4 5 4

A

A

V

+

)

2

3

cos(

4 5

A

V

=

V

2

sin(

A

3

A

5

)

-

V

3

sin(

A

5

)

+

V

4

sin(

A

4

A

5

)

-

V

5

sin(

A

4

)

= sin

[

V

2

cos(

A

3

A

5

)

-

V

3

cos A

5+

V

4

cos(

A

4

A

5

)

-

V

5

cos

A

4

]

+cos

[

V

2

sin(

A

3

A

5

)

+

V

3

sin A

5+

V

4

sin(

A

4

A

5

)

-

V

5

sin

A

4

]

··· (3-p-a) 另

V

2

sin A

2-

V

3

sin

A

2

A

3

+

V

4

sin

A

2

A

3

A

4

-

V

5

sin A

1= 0 ··· (4-p)

)

2

3

sin(

3 5 2

A

A

V

-

)

2

3

sin(

5 3

A

V

+

)

2

3

sin(

4 5 4

A

A

V

(8)

)

2

3

sin(

4 5

A

V

= 0, 展 開 此 等 式 , 得

0= -

V

2

cos(

A

3

A

5

)

+

V

3

cos(

A

5

)

-

V

4

cos(

A

4

A

5

)

+

V

5

cos(

A

4

)

= cos

[

V

2

cos(

A

3

A

5

)

+

V

3

cos A

5-

V

4

cos(

A

4

A

5

)

+

V

5

cos

A

4

]

+ sin

[

V

2

sin(

A

3

A

5

)

+

V

3

sin A

5+

V

4

sin(

A

4

A

5

)

-

V

5

sin

A

4

]

··· (4-p-a) 現 在 令

P

5=

V

2

cos(

A

3

A

5

)

-

V

3

cos A

5+

V

4

cos(

A

4

A

5

)

-

V

5

cos A

4

Q

5=

V

2

sin(

A

3

A

5

)

+

V

3

sin A

5+

V

4

sin(

A

4

A

5

)

-

V

5

sin A

4

則 (3-p-a)式 變 成

V

1= sin

P

5+ cos

Q

5 ··· (3-p-b)

(4-p-a)式 變 成 0 = cos

(

P

5

)

+ sin

Q

5 ··· (4-p-b) 聯 立 解 (3-p-b)式 與 (4-p-b)式 , 得

V

1cos

=

Q

5

V

1sin

=

P

5

而 cos(

A

1+

A

4) = cos(

2

3

) =

sin

, 代入

V

1sin

=

P

5中 , 得

V

1cos(

A

1+

A

4) =

V

2

cos(

A

3

A

5

)

-

V

3

cos A

5+

V

4

cos(

A

4

A

5

)

-

V

5

cos A

4 移 項 整 理 後 即 得 到 下 述 方 程 式 (8-1)了 ;

5 3

cos A

V

-

V

4

cos(

A

4

A

5

)

+

V

5

cos A

4=

V

1cos(

A

1+

A

4)+

V

2

cos(

A

3

A

5

)

··· (8-1) (3) 同 理,現 在 將 方 程 式 (3)與 (4)式 換 成 以

A

4

A

5 =

V

4為 底,見 下 圖 10,再 仿 效 這 上 述 第 (2)

節 的 運 算 即 可 得 到 同 類 型 的 下 列 方 程 式 (8-2)了 ; 3

1

cos A

V

-

V

2

cos(

A

2

A

3

)

+

V

3

cos A

2=

V

4cos(

A

4+

A

2)+

V

5

cos(

A

1

A

3

)

··· (8-2)

圖 10

觀 察 此 方 程 式(8-2)的 右 側 兩項

V

4cos(

A

4+

A

2)+

V

5

cos(

A

1

A

3

)

,再 根 據

A

1

A

4

A

5圖 形 關 係 即 可 推 測(8-2)式 的 右 側兩 項 必 與

d

4

cos(

A

2

)

具 有 相 等 關 係 !

(9)

(四 ) 幾 何 作 圖 ; 利 用 輔 助 線 作 圖 法 以 理 解 方 程 式 (8-2)的 圖 形 意 義 ! 請 看 下 圖 11。 圖 11 (1) 在 方 程 式 (8-2)的 左 側 第 2 項 裡 出 現

A

2

A

3的 角 度 差,令 頂 角 角 度

A

2大 於

A

3,這 不 失 為 作 圖 的 ㄧ 般 性。由 圖 11.中 自 頂 點

A

2處 作 一 直 線

A

2

B

,使

A

1

A

2

B

A

3頂 角 角 度, 並 令

CA

2

A

3

A

2

A

3。 (2) 通 過 頂 點

A

4處 作 一 直 線

DE

平 行 於 直 線

A

2

B

, 連 接 對 角 線

A

4

A

1

d

4, (3) 通 過 頂 點

A

1處 作 一 直 線

A

1

F

平 行 於 直 線

A

2

B

DE

, (4) 自 頂 點

A

4處 對 直 線

A

1

F

作 一 垂 直 線

A

4

G

, 使

G

點 為 垂 直 交 點 。 (5) 自 頂 點

A

5處 對 直 線

A

1

F

與 直 線

DE

作 一 垂 直 線

A

5

HK

, 使

H

點 與

K

點 各 為 相 異 的 兩 垂 直 交 點 。 以 上 作 圖 完 成。這 經 過 規 劃 設 計 完 工 的 圖 形 中 共 有 兩 組 平 行 輔 助 線;紅 色 的 ㄧ 組 有 3 條 平 行 線 , 綠 色 的 另 一 組 有 2 條 平 行 線 , 且 這 兩 組 平 行 線 是 互 為 垂 直 的 。 (五 ) 現 在 要 分 析 所 有 作 出 的 圖 形 輔 助 線 及 方 程 式 (8-2)的 圖 形 意 義 , 及 其 與 重 要 的 一 項

)

cos(

2 4

A

d

之 間 的 相 連 結 關 係 ; 請 見 下 圖 12。 圖 12 ∠ 0 ∠ γ ∠ δ ∠

(10)

(1) 對

CA

2

A

3言 , 因

CA

2

A

3

A

2

A

3, 故 得

A

4

CA

2

A

2頂 角 角 度 。 (2) 由 平 行 線 內 側 角 性 質 知

DA

4

C

A

4

CA

2

A

2頂 角 。 (3) 令

A

1

A

4

E

A

4

A

1

G

,在 頂 點

A

4處 周 圍 可 知

DA

4

C

A

2

,故

)

cos(

2 4

A

d

=

d

4

cos(

)

=

d

4

cos

=

d

4

cos(

A

4

A

1

G

)

,得

d

4

cos(

A

2

)

在 圖 形 上 的 值 等 於 線 段

A

1

G

長 度 的 負 值 , 因

A

4

A

1

G

是 直 角 三 角 形

(4) 又 在 頂 點

A

4處 周 圍 , 頂 角 角 度 的 和

A

2

A

4

, 此 處

A

5

A

4

E

。 由

)

cos(

2 4

4

A

A

V

=

V

4

cos(

)

=

V

4

cos

,得

V

4

cos(

A

2

A

4

)

在 圖 形 上 的 值 等 於 線 段

A

4

K

=線 段

GH

長 度 的 負 值 , 因

A

4

A

5

K

是 直 角 三 角 形 。 (5) 在 頂 點

A

1處 周 圍,由 平 行 線 同 位 角 性 質 知

MA

1

H

A

1

A

2

B

A

3頂 角,故 頂 角 角 度 的 和

A

1

A

3

, 此 處

A

5

A

1

H

。 由

V

5

cos(

A

1

A

3

)

=

V

5

cos(

)

=

cos

5

V

, 得

V

5

cos(

A

1

A

3

)

在 圖 形 上 的 值 等 於 線 段

A

1

H

長 度 的 負 值 , 因

A

1

A

5

H

是 直 角 三 角 形 。 (6) 現 在 由 (3) 、 (4) 、 (5) 的 敘 述 分 析 , 可 比 較 出

d

4

cos(

A

2

)

在 圖 形 上 的 值 恰 等 於

)

cos(

2 4 4

A

A

V

+

V

5

cos(

A

1

A

3

)

在 圖 形 上 的 值 , 故 下 式 必 成 立 ;

d

4

cos(

A

2

)

=

V

4

cos(

A

2

A

4

)

+

V

5

cos(

A

1

A

3

)

··· (8-3) (六 ) 現 在 要 將 等 式 (8-3)式 代 入 (二 )的 方 程 式 (7)中 , 整 理 後 即 得 方 程 式 (2)如 下 ; 得證 平 面 凸五 邊 形 兩 交叉 對 角 線 長度 乘 積 的 一般 化 方 程 式為

(

d

1

d

2

)

2

(

V

1

V

3

)

2

(

V

2

V

4

)

2

(

V

2

V

5

)

2

2

V

1

V

2

V

3

V

4

cos(

A

2

A

4

)

2

V

5

V

1

V

2

V

3

cos(

A

1

A

3

)

2

V

22

V

4

V

5

cos

A

5 ··· (2)

三、檢驗

(一 ) 若 令

V

5

0

, 使 頂 點

A

5趨 近 至

A

1,則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退 化 成 平 面 凸 四 邊 形 , 而 方 程 式 (2)也 退 化 成 平 面 凸 四 邊 形 兩 交 叉 對 角 線 長 度 乘 積 的 一 般 化 方 程 式 為

(

d

1

d

2

)

2

(

V

1

V

3

)

2

(

V

2

V

4

)

2

2

V

1

V

2

V

3

V

4

cos(

A

2

A

4

)

··· (9) 這 方 程 式 (9) 正 是 托 勒 密 定 理 的 推 廣 。 若 這 凸 四 邊 形 又 內 接 於 一 圓 , 則

2 4

A

A

,代 入 方 程 式 (9)內,再 化 簡 後,即 得 托 勒 密 定 理;

d

1

d

2

V

1

V

3

V

2

V

4。 因 此 , 方 程 式(2)完 美 涵 蓋 統 一 了 托 勒 密 定 理 與 方 程 式 (9)! 方 程 式 (2)是 至 極 的 正 確 且 其 內 涵 用 途 比 公 元 100 年 時的 托 勒 密 定理 公 式 更 強大 !

(11)

(二 ) 若 是 圓 內 接 五 邊 形 , 則 方 程 式 (2)將 作 如 下 變 換 ;

(

d

1

d

2

)

2

(

V

1

V

3

)

2

(

V

2

V

4

)

2

[cos

2

(

A

2

A

4

)

sin

2

(

A

2

A

4

)]

(V2V5)2[cos2(A1A3)sin2(A1A3)]2V1V2V3V4cos(A2A4)

2

V

5

V

1

V

2

V

3

cos(

A

1

A

3

)

2

V

22

V

4

V

5

cos(

A

1

A

2

A

3

A

4

)

=

[

V

1

V

3

V

2

V

4

cos(

A

2

A

4

)

V

2

V

5

cos(

A

1

A

3

)]

2 +

[

V

2

V

4

sin(

A

4

A

2

)

V

2

V

5

sin(

A

1

A

3

)]

2 ··· (10-1) 在 圓 內 接 五 邊 形 中,

V

2

V

4

sin(

A

4

A

2

)

V

2

V

5

sin(

A

1

A

3

)

= 0,(註:請 參 考 下 列 結 論 (一 )第(2)節敘 述 ),則 方 程 式(10-1)就 化 簡成 下 式 ;

d

1

d

2

V

1

V

3

V

2

V

4

cos(

A

2

A

4

)

V

2

V

5

cos(

A

1

A

3

)

··· (10) 此 方 程 式(10)就 是圓 內 接 五 邊形 的 兩 交 叉對 角 線 長 度乘 積 公 式。可 看 出 與 圓有 關 聯 的 圓 內 接 五 邊 形 公 式 型 態 之 方 程 式(10), 其 結構 真 的 很 簡潔 明 暢 。

參、結論

(一 ) 事 實 上 , 一 開 始 作 此 研 究 是 從 圓 內 接 五 邊 形 (見 下 圖 13) 的 特 例 出 發 的 , 圖 13 (1) 觀 察 圖 形 中 的 圓 內 接 四 邊 形

A

1

A

2

A

3

A

4, 必 存 在 有 托 勒 密 定 理 公 式 為

d

1

d

2

V

1

V

3

V

2

d

4 ··· (9-1) (2) 對

A

1

A

5

A

4 言 , 邊 長 線 段

d

4 =

V

4

cos(

2

)

+

V

5

cos(

1

)

=

V

4

cos(

A

4

k

)

+

)

cos(

1 5

A

m

V

=

V

4

cos(

A

4

 A

2

)

+

V

5

cos(

A

1

 A

3

)

=–

V

4

cos(

A

4

A

2

)

-

V

5

cos(

A

1

A

3

)

, 將 此

d

4代 入 (9-1)式 中 , 得 角 度 1 ∠ 角 度 2 ∠ 角 度 m ∠ 角 度 K ∠

(12)

d

1

d

2

V

1

V

3

V

2

V

4

cos(

A

2

A

4

)

V

2

V

5

cos(

A

1

A

3

)

··· (10) 又 在

A

1

A

5

A

4中 ,

V

4

sin(

2

)

-

V

5

sin(

1

)

0

, 再 經 過 同 樣 的 角 度 轉 換 , 可 得 0 =

V

4

sin(

A

4

A

2

)

-

V

5

sin(

A

1

A

3

)

··· (11) 將 (11)式 乘 上

V

2, 即 得 0 =

V

2

V

4

sin(

A

4

A

2

)

V

2

V

5

sin(

A

1

A

3

)

··· (12) (3) 由 方 程 式 (10)的 獨 自 平 方 再 加 上 方 程 式 (12)的 獨 自 平 方 , 再 化 簡 , 可 得

(

d

1

d

2

)

2

(

V

1

V

3

)

2

(

V

2

V

4

)

2

(

V

2

V

5

)

2

2

V

1

V

2

V

3

V

4

cos(

A

2

A

4

)

2

V

5

V

1

V

2

V

3

cos(

A

1

A

3

)

2

V

22

V

4

V

5

cos

A

5 ··· (2) 因 為 圓 內 接 五 邊 形 的 任 意 兩 內 角 的 和 並 無 特 定 關 係 值,所 以 推 測 這 個 方 程 式 必 定 也 是 ㄧ 般 形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的 ㄧ 般 化 方 程 式 ! 亦 即 先 有 了 這 假 設 的 特 例 雛 型 概 念,再 思 考 尋 求 理 論 的 有 效 推 證 方 法 , 進 而 論 證 出 完 整 的 結 果 來 。 (4) 方 程 式 (10)就 是 圓 內 接 五 邊 形 的 兩 交 叉 對 角 線 長 度 乘 積 公 式,它 也 可 以 由 方 程 式 (2)被 逆 向 推 導 出 來 ! 如 同 上 述 三 、 檢 驗 中 的 第 (二 )節 敘 述 。 (二 ) 若 僅 以 三 角 形 的 基 本 餘 弦 定 理 公 式 來 描 述 推 求 兩 對 角 線 長 度 乘 積 方 程 式,其 結 果 也 就 不 足 為 奇,無 法 達 到 方 程 式 (1)、(2)、(9)、(10)的 公 式 型 態,也 與 本 文 的 理 念 大 相 逕 庭, 無 法 比 擬 ! 試 看 下 列 以 純 餘 弦 定 理 來 作 凸 五 邊 形 的 推 演 運 算 ; 圖 8 參 考 圖8

d

12

V

12

V

22

2

V

1

V

2

cos

A

2

V

32

V

42

V

52

2

V

3

V

4

cos

A

4

2

V

4

V

5

cos

A

5

2

V

3

V

5

cos(

A

4

A

5

)

d

22

V

22

V

32

2

V

2

V

3

cos

A

3

V

12

V

42

V

52

2

V

4

V

5

cos

A

5

2

V

5

V

1

cos

A

1

2

V

4

V

1

cos(

A

5

A

1

)

d

12

d

22相 乘 的 四 種 結 果 必 然 至 少 有 一 個 邊 長 不 會 出 現 在 各 公 式 中 , 都 無 法 見

(13)

到 邊 長 與 角 度 在 組 合 型 式 上 依 序 呈 現 出 完 整 規 律 性 分 佈 ! 而 此 四 種 結 果 也 與 托 勒 密 定 理 公 式 型 態 無 關 , 完 全 沒 有 感 受 見 到 托 勒 密 公 式 的 蹤 影 。 (三 ) 本 文 演 繹 敘 述 過 程 中 出 現 兩 個 亮 點 ; 第 一 個 是 角 度 修 正 參 數 法 , 應 用 適 宜 角 度 組 合 的 特 徵 , 求 得 所 需 要 之 邊 長 與 角 度 組 合 恆 等 式 。 因 為 角 度 組 合 的 方 式 多 樣 化 , 充 分 利 用 可 達 成 意 想 不 到 的 效 果 , 在 推 演 過 程 中 它 必 扮 演 著 重 要 且 決 定 性 的 任 務 ! 第 二 個 亮 點 是 幾 何 作 圖 分 析 法 , 它 提 供 了 一 個 清 晰 理 解 恆 等 式 各 項 線 段 圖 形 意 義 的 視 窗 , 使 我 能 找 到 各 線 段 的 相 互 依 存 關 係 , 並 應 用 於 解 決 難 度 較 高 的 問 題 , 也 一 樣 執 行 著 艱 鉅 且 適 切 決 定 性 的 任 務 ! (四 ) 創 作 者 須 抱 持 的 恆 常 一 貫 思 維 理 念 , 就 是 對 所 有 選 定 主 題 論 證 都 要 合 理 精 確 地 尋 找 出 一 套 一 般 化 方 法 , 藉 以 獲 得 完 美 奇 妙 廣 義 式 的 結 果 。 希 望 本 文 的 論 述 能 榮 獲 讀 者 的 青 睞 與 迴 響 !

參考文獻

李 輝 濱 , 平 面 凸 五 邊 形 面 積 研 究 。 數 學 傳 播 季 刊 141 期 ,2012 年 3 月 。 李 輝 濱 , 圓 內 接 五 邊 形 面 積 研 究 。 數 學 傳 播 季 刊 144 期 ,2012 年 12 月 。 李 輝 濱 , 預 測 與 驗 證 平 面 凸 多 邊 形 面 積 公 式 。 科 學 教 育 月 刊 398、 399 期 , 2017 年 5、 6 月 出 版發 行 。 蔡 聰 明 ,數 學 拾 貝---星 空 燦 爛 的 數 學。三 民 書 局 。 林 聰 源 , 數 學 史---古 典 篇,1995,凡 異出 版 社 。 項 武 義,基 礎 幾 何 學,五 南 圖 書 出 版 公 司。 E.W. Hobson : A treatise on plane and

Advanced trigonometry, Dover , 1957 .

Z.A. Melzek : Invitation to geometry, John Wiley and Sons , 1983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alas, Hille, Etgen Calculus: One and Several Variables Copyright 2007 © John Wiley & Sons, Inck. All

Salas, Hille, Etgen Calculus: One and Several Variables Copyright 2007 © John Wiley & Sons, Inc.. All

Salas, Hille, Etgen Calculus: One and Several Variables Copyright 2007 © John Wiley & Sons, Inc.. All

Salas, Hille, Etgen Calculus: One and Several Variables Copyright 2007 © John Wiley & Sons, Inc.. All

Salas, Hille, Etgen Calculus: One and Several Variables Copyright 2007 © John Wiley & Sons, Inc.. All

這個露頭走向為「北偏東 32 度」 ,傾斜 74 度,向東邊傾斜。這塊層面有許 多的凸出面,有的凸出 10~20 ㎝,有的凸出

( )一線性規劃問題的可行解區域為坐標平面上的正 八邊形 ABCDEFGH

一組曲線 F 的垂直軌跡 (orthogonal trajectory) ,是指一條 曲線在與 F 中的曲線相交時,在交點相交的角度為直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