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的生育經驗變遷:生育生命表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的生育經驗變遷:生育生命表分析"

Copied!
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陳信木、林佳瑩、郭蕙如

(2)

臺灣的生育經驗變遷:生育生命表分析

臺灣在過去半世紀裡,完成了生育轉型,由高生育率下降至低生育率(

張明正、李 美慧,2001

),甚至,現今更面臨超低生育率危機。從集體層次而言,生育轉型代表整

個人口的生育水準變遷,例如,生育水準由過去的平均每對夫婦生育七個子女下降至

當前的一點一個子女。換言之,臺灣整個人口的集體生育行為,在二十世紀下半葉已

經劇烈變化。

然而,臺灣社會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變化,不僅發生在集體的人口行為面向,臺

灣社會本身也經歷重大變遷——已經由涂爾幹所謂的「雷同」之「機械連帶」的同質

社會,轉變成為當前高度異質、甚至「區隔環節化」的社會(segmented society)。因

此,臺灣社會裡的個體成員之間,其人口行為也由早期的雷同轉變為異質,展現迥異

的生命歷程經驗。舉例而言,二十世紀裡,截至一九七0年代,臺灣的女性最終已婚

率一直都是超過九成五,幾乎可以說是普遍盛行的全面結婚現象(universal marriage)

(李美玲,1994),因此,個別女性之間生平的婚姻經驗,差異有限、幾近相似;反

之,一九六0年代以後的現代化變遷,促使個別社會成員經歷全然不同的生命經驗,

在婚姻行為上出現迥異的生命歷程模式——過去,雷同的普遍盛行結婚現象,不僅不

再存在,甚至,晚近年輪的高教育次群體,其終身的初婚盛行率可能在七成以下(陳

信木、陳雅琪,2007;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

由此觀之,臺灣在二十世紀裡發生的生育轉型,不僅反映集體人口的生育水準變

遷,個別成員的生平生育經驗也必然開始迥異發展,呈現截然不同的異質面貌。本研

究的目的,試圖援用生命表分析方法,藉由建構過去三十年的生育生命表(fertility life

table)

,探討臺灣的生育經驗變遷。

壹、前言

1951 年時,臺灣地區的生育水準達到最高峰,每千人育齡婦女平均生育 7045 個

子女,此一水準接近自然生育狀態(natural fertility)。嗣後,育齡婦女的總生育率開始

下降,而且,降幅與速度逐漸加快,到了 1983 年到達替代水準,然後,進一步降低至

(3)

低於替代水準。在 1991-1997 年間,總生育率穩定盤旋於 1.7,然而,1998 年開始,又

進一步滑落下探至 2005 年的 1.11,成為超低生育率國家(參見圖 1)。臺灣的生育率

下降,乃是發生在育齡的每一階段(參見圖 2)——整體而言,生育數量變遷效果

(quantum effect),促使年齡別生育率曲線(ASFR curve)巨幅下滑,尤其近幾年的模

式完全迥異於前。從圖 2 趨勢觀之,1950-1970 年間,生育率下降的主要成分,就是高

齡(35-49 歲)的生育水準大量縮減;1970-1980 年間的變化,重心則是 25-35 歲生育

數量降低;1980-2000 年間,則以 20-25 歲的生育率進一步壓縮為主;而最近幾年裡,

25-30 歲組生育率每下愈況,成為加速推進超低生育率的主因。

圖 1:臺灣地區總生育率(TFR)變遷

除此之外,如果進一步觀看生育行為的其他面向,也可以發現,臺灣的生育轉

型,不僅是反映生育水準的數量變遷,也是生育行為模式改變的產物。例如,從嬰兒

出生時的母親平均年齡來看(參見圖 3),一九五0年代時,女性生育子女的平均年齡

在 30.5 歲左右,然後,自一九六0年代開始下降,至一九七0年代末下探 25 歲,不

過,在一九八0年代之後,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又逐步上昇。圖 3 展現的平均生育年

齡變遷,其實,複雜地反映所謂「生育數量與生育步調效應」(quantum effect and

5425 7045 6530 2050 1680 1110 1945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總生育率(每千人)

(4)

tempo effect)兩者之間互動問題(參見 Billari and Kohlor, 2004; Billari et al., 2007;

Bongaarts and Feeny, 1998, 2005; Billari, Liefbroer, and Philipor, 2006; Kohler, Billari, and

Ortega, 2002; Lutz, Skirbekk, and Testa, 2006;劉一龍、王德睦,2005)

,在此,更重要

的意涵,則是反映,過去半世紀以來,女性的生育時間,不僅集體程度上變遷,個別

之間也發生異質變化。

圖 2:臺灣地區年齡別生育率(ASFR)變遷

同樣地,圖 4 係由新生兒的胎次組成觀之,可以發現,在 1975-2005 的三十年

間,生育胎次組合已經劇烈改變——整體來說,高胎次出生的新生兒比例大幅下滑,

例如,出生序在三胎以上的新生兒比重,由 1975 年的四成,下降至 2005 年的一成

五,反之,第一胎的新生兒比重則由 1975 年的三成五上升至 2005 年超過半數。在

2005 年,全部的新生兒當中,幾近八成五乃是第一胎或第二胎。圖 4 的生育胎次組合

變遷現象,結合圖 3 的生育平均年齡變化,反映女性生平的生育經驗已經重大改變,

在數量和時間模式上截然不同。

0 75 150 225 300 375 2005 1995 1986 1976 1966 1957 1947 Year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ge ASFR

(5)

女性生平的生育經驗變遷,不僅影響集體的人口生育水準變化,更重要者,將會

影響個人的家庭生命週期發展、以及女性個人的生命歷程發展,帶來其他層面的變遷

影響。所以,接下來,我們引用生命表分析方法,試圖建構過去三十年的生育生命

表,藉以比較女性生育經驗的變遷。

圖 3:臺灣地區嬰兒出生時母親平均年齡變遷

圖 4:臺灣地區新生兒分佈按出生胎次分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5 26 27 28 29 30 31 嬰兒出生時母親平均年齡 0 10 20 30 40 5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百分比 第一胎 第二胎 第三胎 第四胎及以上

(6)

貳、資料與方法

生育生命表(fertility life table)或是簡稱的生育表,乃是一種多重狀態之遞增遞

減生命表(multistate life table or increment-decrement life table),所以,可以藉由多重

狀態生命表的方法加以應用(陳信木,2004)。當然,生育生命表本身,在人口學方法

上也已經成熟發展(例如,Kohler and Ortega, 2002; Rallu, 1994; Shkolnikov, et al.,

2007)

,所以,在此,我們簡述本研究的基本途徑。

首先,圖 5 係是本研究之生育表的狀態空間(state space),每一名新生女嬰由初

始狀態「未曾生育」開始出發,進入育齡之後,則將面對生育的風險。在圖 5 的狀態

空間裡,我們假設最高生育胎數為 5,另外,不論處於何種生育胎次狀態的女性,其

死亡機率皆相同——這兩個預設並非正確,不過,在此所造成的影響不大,所以,仍

是可接受的預設。值得注意者,圖 5 中的胎次別生育風險(

i x p

)係是條件性機率

(conditional probability)——亦即,必須已生育較低胎次者才能進入生育更高胎次的

狀態。

圖 5:生育生命表之狀態空間(state space)

至於生育表中的其他函數,諸如胎次別生存數(

i x l

)、胎次別人年函數(

i nLx

死亡 未曾生育 生育第 1 胎 生育第 2 胎 生育第 3 胎 生育第 4 胎 生育第 5 胎   1 x

q

  0 x

q

  2 x

q

  3 x

q

  4 x

q

  5 x

q

1 x

p

2 x

p

3 x

p

4 x

p

5 x

p

(7)

i x

T

),或是胎次別平均餘命(

i

x

e

)則是類同慣用的生命表定義,在此不加贅述(請參

見 Hinde, 1998; Land, Yang, and Zeng, 2005; Preston, Heuveline, and Guillot. 2001; Schoen,

1988)

。以下僅說明圖 5 狀態空間中的事件轉移風險的計算方式。

胎次別生命機率計算方式

由於目前缺乏適切的個人生育史資料可以直接計算胎次別生育機率,而且,政府

出版的人口統計並無育齡人口之胎次狀態交叉分佈及生育事件分布的數據,所以,本

研究另以參數模型的方式間接估計歷年之胎次別暨年齡別生育機率。

首先,年齡別生育率的分佈,在人口研究中已經存在許多的參數模型(參見,

Hoem, et al., 1981; Chandola, Coleman, and Hiorns, 1999, 2002; Peristera and Kostaki,

2007;賴思帆、余清祥,2006)

,諸如 Gompertz 分佈、Gamma 分佈、或 Pearson Type

III 分佈等等。由於這些參數模型都能極佳配適資料(Peristera and Kostaki, 2007)

,所

以,都可以援引描述生育率曲線。在此,我們採用 Hadwiger 分佈,用以描述年齡別生

育率,其形式為:

3 2 2

exp

2

x

a b c

c

x

f

b

c

x

x

c

 

 

 

 

 

其中,

x

為母親生育子女的年齡,

fx

是年齡別生育率(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至於

, , a b c

則是模型的參數。另外,若干狀態中(尤其是次群體差異很大時),年齡別生育

率曲線出現「扭曲」現象,所以,我們也擴展應用所謂的 Hadwiger Mixture 分佈函

數,其形式為:

3 2 3 2 2 2 1 1 1 2 2 2 1 2 1 1 2 2 exp 2 1 exp 2 x a b c c x a b c c x f m b m b c x x c c x x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個分佈,其實是混合(結合)兩個 Hadwiger 分佈(其參數分別是

b c1, 1

b c2, 2

,而

m

則是結合的參數,將會決定兩個分佈係以何種比例混合。上述參數模型,也可以適

用於胎次別之年齡別生育率分佈之上。

所以,如果定義

i x f

為第 i 胎次別之生育率分佈的密度函數(pdf),

i x F

為其累積密

度函數(cdf),則

x

年齡時第 i 胎次的生育機率(

i x p

)是:

1 1 1 1 1 , 2 x x x i i i i x x x x p f F p f FF for i      

(8)

依此方式,我們可以估計育齡期間(15 至 49 歲)之各胎次別生育機率。然後,據以

編製生育生命表。

至於估計所用的資料,則是取自《臺灣地區人口統計》中的胎次別出生數分佈及

年中人口分佈數據,資料涵蓋時間為 1976-2005 年間。死亡機率部分,則是直接採用

內政部統計處發佈之歷年生命表。

參、胎次別暨年齡別生育率

根據本文上述方法,我們首先估計臺灣地區 1976-2005 年間的胎次別暨年齡別生

育率,其結果呈現於圖 6。其實,根據上圖 4 之新生兒胎次組合分佈可以推知,在

1976-2005 年間,新生兒當中,高胎次的比重逐漸下降,而且,第一胎出生的新生兒比

重日益提高,所以,整體的年齡別生育率模式(全部胎次合計),主要取決於低胎次之

年齡生育率模式,尤其是第一胎之年齡生育率最具左右影響力。

圖 6:臺灣地區胎次別暨年齡別生育率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GE 2005 2000 1995 1991 1986 1981 1976 YEAR ASFR (‰)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GE 2005 2000 1995 1991 1986 1981 1976 YEAR ASFR (‰) 0 20 40 60 80 100 12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GE 2005 2000 1995 1991 1986 1981 1976 YEAR ASFR (‰) 0 20 40 60 8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GE 2005 2000 1995 1991 1986 1981 1976 YEAR ASFR (‰) 0 16 32 48 64 8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GE 2005 2000 1995 1991 1986 1981 1976 YEAR ASFR (‰) 0 10 20 30 40 5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GE 2005 2000 1995 1991 1986 1981 1976 YEAR ASFR (‰) 0 10 20 30

All Parities 1st Parity 2nd Parity

3rd Parity 4th Parity 5

(9)

圖 7:臺灣地區胎次別總生育率(TFR)變遷

圖 8:嬰兒出生時母親平均年齡按生育胎次分

圖 7 則是根據圖 6 之年齡別生育率計算所得的胎次別總生育率(parity specific

TFR)

。整體而言,各胎次別總生育率在 1976-2005 年間都是逐漸下滑,而且降幅很

大,特別是 3 胎次以上的總生育率大幅減少。至於第一胎與第二胎的總生育率,其變

遷模式呈現平行、同步的趨勢。對於圖 7 所呈現的訊息,值得一提者,乃是胎次別生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1 2 3 4 5 總生育率(每千人)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5 4 3 2 1 嬰兒出生時母親平均年齡

(10)

育率係為條件性事件發生率,因此,現今,第一胎的總生育率已經不到 0.6 人,意涵

至少 40%的育齡人口終身將不會經歷生育經驗,此乃超低生育危機的重大警訊。

圖 8 則是計算圖 6 之胎次別年齡別生育率模式所蘊含的平均生育年齡。我們看

到,平均生育年齡,不論生育胎次為何均是明顯提高,例如,第一胎出生時的母親平

均年齡,在 1976-2005 年間,由 25.4 歲增加至 29.59 歲。2005 時,第二胎的平均生育

年齡則超過三十歲(為 31.64)。由於育齡存在上限,而且,至少在生物或生理角度來

說,愈是高齡則其繁殖機率下降,那麼,第一胎生育年齡上昇,並非是表面上的「生

育步調」改變而已,可能就是「生或不生」的發展後果。

肆、臺灣地區的生育經驗變遷

——

生育表分析結果

生命表係是追循一個新生年輪(radix)生平的風險經驗,而在生育生命表當中,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假設的綜合年輪(synthetic cohort),在當前的胎次別暨年齡別生

育風險之下,其生平的生育經驗。根據本上述的編製方法,我們在 1976-2005 年期

間,計算每年的生育表,然後針對這些生命表比較女性人口的生平生育經驗差異。圖

9 呈現這些生育生命表的生存函數(

lxi

),並依據其處之生育狀態計算分佈結果。其

實,我們可以直接應用圖 9 的生存函數而比較生育經驗變遷,不過,以下我們進一步

運用較為熟知的其他生命表函數加以說明。

表 1 及表 2 或圖 10 及圖 11 的數據,乃是生命函數當中的平均餘命(life

expectancy)

。在 1976 年時,女性出生時的預期餘命為 73.72 歲,在這七十餘年歲月

裡,我們預期,其中約 38%的日子裡(也就是 28.33 年)並未生育,反之,另外 62%

的歲月(即 45.39 年)將會身為人母。進一步來看,身為人母的歲月裡,7.89 年只育

養 1 個子女,8.74 年則育養 2 個子女。這樣的生育經驗,到了 2005 年則是截然不同。

在 2005 年時,女性出生時的預期壽命是 80.81 歲,相較 1976 年增加 4.1 歲,可是,終

身歲月裡未育養子女的日子,卻從 38.42%上昇至 62.83%,也就是平均無子女時間為

50.77 年。在 1976 至 2005 年期間,育養子女的年數分佈,也出現很大變化——平均處

於只生育 1 胎的時間逐年上昇,處於育養 2 個及以上子女的平均時間則是遞減。表 1

的數據似以終身歲月作為基礎計算,至於表 2 則侷限於育齡(15-49)的 35 年期間,

其所呈現模式幾同於表 1。

(11)

圖 9:臺灣地區女性人口生存數(

lx

)分佈按生育胎次狀況分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2)

表 1:出生時平均餘命按生育胎次狀況分

年別

合計

未生育 生育 1 胎 生育 2 胎 生育 3 胎 生育 4 胎 生育 5+胎

平 均 餘 命 (歲)

1976 73.72 28.33 7.89 8.74 12.62 2.39 13.76 1980 74.65 32.79 5.75 13.02 13.17 3.85 6.07 1985 75.87 39.08 5.49 15.79 10.84 2.56 2.11 1990 76.81 38.21 7.47 17.43 10.72 2.03 0.95 1995 77.85 38.30 7.90 18.73 10.60 1.74 0.58 2000 79.59 39.31 9.68 19.67 9.01 1.48 0.44 2005 80.81 50.77 9.24 15.84 4.09 0.59 0.28

百 分 比 分 佈

1976 100.00 38.42 10.71 11.85 17.12 3.24 18.66 1980 100.00 43.92 7.71 17.44 17.65 5.15 8.13 1985 100.00 51.51 7.23 20.81 14.29 3.38 2.79 1990 100.00 49.75 9.72 22.70 13.96 2.64 1.23 1995 100.00 49.20 10.15 24.06 13.61 2.24 0.74 2000 100.00 49.39 12.16 24.72 11.32 1.86 0.55 2005 100.00 62.83 11.43 19.61 5.06 0.73 0.34

表 2:育齡期間平均餘命按生育胎次狀況分

年別

合計

未生育 生育 1 胎 生育 2 胎 生育 3 胎 生育 4 胎 生育 5+胎

平 均 餘 命 ( 歲 )

1976 34.42 11.82 4.58 4.86 6.13 1.84 5.18 1980 34.46 14.10 3.48 6.57 6.05 2.00 2.26 1985 34.53 17.30 3.23 7.32 4.76 1.15 0.78 1990 34.53 17.05 4.17 7.77 4.40 0.82 0.33 1995 34.57 17.32 4.19 8.05 4.17 0.64 0.19 2000 34.64 17.97 4.71 7.93 3.37 0.52 0.14 2005 34.65 22.75 4.18 6.00 1.45 0.19 0.09

百 分 比 分 佈

1976 100.00 34.35 13.32 14.11 17.82 5.34 15.07 1980 100.00 40.93 10.11 19.06 17.55 5.79 6.56 1985 100.00 50.09 9.34 21.20 13.78 3.33 2.26 1990 100.00 49.38 12.07 22.49 12.73 2.36 0.96 1995 100.00 50.11 12.12 23.29 12.07 1.86 0.55 2000 100.00 51.88 13.59 22.90 9.74 1.50 0.40 2005 100.00 65.64 12.05 17.32 4.17 0.56 0.26

從表 1 及表 2 或圖 10 與圖 11 資料可以說明,1976-2005 年間,女性生平生育經驗

的最大變遷,就是終身處於未生育狀態的平均餘命巨幅上揚。這個現象,主要起因於

兩股作用力:其一,生育者的生育年齡提高,另一則是未生育的人數比例上升,而

且,即使是生育,其生育數量也銳減。

(13)

圖 10:出生時平均餘命按生育胎次狀況分

圖 11:育齡期間平均餘命按生育胎次狀況分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平均餘命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5 10 15 20 25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平均餘命

(14)

就生育年齡而言,表 3 與圖 8 的數據呈現,生育第一胎者其平均年齡 25.41 歲,

至 2005 年時,此一年齡提昇至 29.59 歲,增加約為 4.2 年。在表 3 數據中,如果繼續

生育下一胎次者,其平均間隔時間變化不大,因此,第一胎的生育行為,就成為左右

最終完成生育數量的主要力量。例如,根據是否已經完成第一胎生育的狀態,可以計

算得知「無子女」

,所以,在表 2 數據裡,育齡人口當中,1976 年時約有 34.35%係是

無子女,此一比例到了 2005 年則上升至 65.64%。事實上,1976-2005 年間育齡階段

中,無子女、或處於不同生育經驗狀態的分佈模式,已經相當程度變化,因此,我們

進一步以表 4 和圖 12 資訊加以比較說明。

表 3:1976-2005 年生育年齡按生育胎次分

年別

第 1 胎 第 2 胎 第 3 胎 第 4 胎 第 5 胎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1976 25.41 3.51 27.05 3.44 29.05 3.62 30.86 3.42 34.95 4.58 1977 25.42 3.55 26.98 3.48 28.97 3.69 30.83 3.47 35.05 4.66 1978 25.63 3.61 27.22 3.56 28.91 3.54 30.80 3.44 34.88 4.66 1979 25.76 3.60 27.34 3.60 29.01 3.64 30.74 3.43 34.83 4.71 1980 25.78 3.68 27.54 3.67 29.35 3.65 30.73 3.51 34.80 4.75 1981 25.93 3.67 27.71 3.74 29.25 3.64 30.71 3.53 34.72 4.84 1982 26.05 3.75 27.86 3.80 29.39 3.68 30.81 3.56 34.51 4.91 1983 26.23 3.82 28.02 3.80 29.60 3.74 30.92 3.66 34.38 4.88 1984 26.41 3.81 28.20 3.79 29.72 3.74 31.19 3.72 34.35 4.81 1985 26.58 3.84 28.47 3.82 29.88 3.76 31.37 3.77 34.53 4.79 1986 26.72 3.90 28.72 3.95 30.11 3.84 31.63 3.89 34.77 4.88 1987 26.86 3.89 28.93 3.91 30.39 3.81 31.93 4.01 34.92 4.84 1988 27.04 3.93 29.12 3.92 30.67 3.79 32.16 4.01 34.88 4.53 1989 27.15 4.03 29.35 4.05 31.14 3.94 32.64 4.16 35.28 4.80 1990 27.28 4.05 29.49 4.01 31.33 3.89 32.79 4.10 35.23 4.66 1991 27.35 4.20 29.61 4.09 31.60 3.95 33.10 4.20 35.53 4.66 1992 27.50 4.26 29.72 4.19 31.82 3.99 33.41 4.17 35.68 4.64 1993 27.63 4.33 29.82 4.27 31.77 4.14 33.53 4.25 36.00 4.59 1994 27.86 4.44 29.94 4.30 31.94 4.17 33.79 4.35 35.90 4.64 1995 28.03 4.45 30.05 4.33 32.04 4.24 34.08 4.45 36.10 4.71 1996 28.17 4.57 30.15 4.43 32.12 4.29 34.14 4.56 36.15 4.59 1997 28.38 4.56 30.34 4.40 32.20 4.32 34.23 4.59 35.99 4.94 1998 28.52 4.75 30.49 4.59 32.37 4.52 34.30 4.87 36.55 4.68 1999 28.83 4.70 30.68 4.43 32.38 4.45 34.30 4.96 35.85 5.17 2000 28.84 4.76 30.78 4.50 32.52 4.46 34.42 4.92 36.33 5.31 2001 28.84 4.93 30.96 4.63 32.75 4.59 34.74 5.18 36.01 5.49 2002 29.01 5.00 31.00 4.56 32.88 4.68 34.59 5.11 35.82 5.59 2003 29.19 5.01 31.18 4.60 33.04 4.82 35.02 5.21 35.74 5.45 2004 29.36 5.04 31.33 4.68 33.21 4.83 34.88 5.23 35.36 5.30 2005 29.59 5.15 31.64 4.66 33.43 4.89 35.20 5.36 35.70 5.55

(15)

表 4:育齡期間女性人口百分比分佈按年齡及生育經驗分

年別 年齡 未曾生育 至少生育 1 胎 至少生育 2 胎 至少生育 3 胎 至少生育 4 胎 至少生育 5 胎 1976 20 90.98 9.02 2.09 0.36 0.01 0.00 25 46.28 53.72 31.05 11.80 2.44 0.50 30 13.42 86.58 68.66 46.51 19.71 6.78 35 8.36 91.64 77.81 60.24 34.00 20.93 40 7.91 92.09 78.62 62.60 36.57 30.86 45 7.89 92.11 78.65 62.87 36.72 33.92 49 7.89 92.11 78.64 62.87 36.69 34.37 1980 20 92.56 7.44 1.80 0.23 0.01 0.00 25 54.50 45.50 26.36 8.08 1.74 0.30 30 22.70 77.30 62.44 35.67 12.18 3.24 35 16.55 83.45 73.71 47.41 20.42 9.15 40 15.93 84.07 75.06 49.60 21.96 13.24 45 15.89 84.11 75.14 49.86 22.06 14.58 49 15.89 84.11 75.14 49.86 22.04 14.79 1985 20 95.51 4.49 0.85 0.10 0.00 0.00 25 66.52 33.48 17.31 4.77 0.68 0.13 30 35.26 64.74 49.30 21.32 4.98 1.20 35 27.77 72.23 62.58 31.05 9.12 3.19 40 26.70 73.30 64.70 32.93 10.19 4.50 45 26.58 73.42 64.87 33.10 10.30 4.93 49 26.57 73.43 64.88 33.10 10.30 4.99 1990 20 95.84 4.16 0.64 0.02 0.00 0.00 25 71.03 28.97 12.11 2.15 0.24 0.03 30 35.89 64.11 43.24 14.54 2.31 0.42 35 25.12 74.88 60.82 26.04 5.23 1.31 40 23.50 76.50 64.22 29.15 6.42 1.97 45 23.30 76.70 64.64 29.54 6.62 2.19 49 23.28 76.72 64.67 29.56 6.63 2.23 1995 20 96.03 3.97 0.82 0.06 0.00 0.00 25 74.63 25.37 11.40 2.10 0.12 0.01 30 40.11 59.89 38.72 11.23 1.32 0.19 35 25.21 74.79 59.60 22.90 3.54 0.69 40 22.38 77.62 64.40 27.08 4.82 1.14 45 21.92 78.08 65.02 27.64 5.15 1.32 49 21.87 78.13 65.08 27.67 5.18 1.35 2000 20 96.60 3.40 0.62 0.04 0.00 0.00 25 78.38 21.62 9.16 1.64 0.13 0.02 30 46.17 53.83 31.96 8.50 1.07 0.17 35 27.03 72.97 54.36 17.81 2.68 0.50 40 22.76 77.24 60.73 22.12 3.75 0.80 45 21.94 78.06 61.59 22.77 4.11 0.96 49 21.83 78.17 61.68 22.81 4.16 1.00 2005 20 97.37 2.63 0.22 0.02 0.00 0.00 25 85.72 14.28 5.34 0.70 0.06 0.02 30 65.02 34.98 18.09 3.21 0.43 0.13 35 47.79 52.21 34.35 7.15 1.08 0.33 40 43.31 56.69 40.76 9.66 1.59 0.50 45 42.36 57.64 41.61 10.24 1.81 0.58 49 42.20 57.80 41.65 10.28 1.86 0.60

(16)

首先,圖 12 顯示,1976 年時,半數以上的育齡女性在 25 歲之前已經身為人母

(至少生育一胎子女),可是,在 2005 年時,25 歲的女性當中,僅不及一成五

(14.28%)具有人母經驗,事實上,必須到了年齡 34 歲時,才出現半數以上女性具有

生育經驗,而且,育齡期間結束時,仍高達 42.19%的女性未曾擁有生育經驗。

若以 35 歲作為「高齡生育」的分界標準,從表 4 數據可以知道,1976 年時,超

過九成(91.64%)已經生育至少 1 個子女,或四分之三以上(77.81%)擁有至少兩個

子女,而且,35 歲之後在生育的可能性也很大——尤其是生育高胎次子女的機會仍然

極高,例如,仍會增加 13%的人口在 35 歲以後生育 5 胎或更多。

除此之外,仔細比較表 4 或圖 12 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 1990 年之前,育齡女

性幾乎在 35 歲完成終身生育經驗,所以,在 35 歲時的累積生育表現相當接近終身完

成生育經驗。換言之,在 1976-1990 年期間,多數生育事件都在 35 歲之前完成(只有

在一九七0年代末期可以看到 35 歲以後用高胎次子女)。在 1990 年之後,生育事件在

35 歲仍是頻繁,這正是反映生育步調延後的趨勢。

伍、結語

生育轉型不僅代表整個人口的集體生育水準變遷,對於個人而言,更重要者,乃

是個別成員之間在生平的生育經驗上變異擴大。進一步來說,處於不同時期的人群,

其生平的生育經驗已經巨幅變遷,即使處在同一時期的人群,個體彼此之前的生育經

驗也將更為異質分化。準此而言,實有必要從生命歷程的觀點和途徑,而深入探討生

育經驗變遷所產生社會經濟意涵,以及對於未來人口變遷的影響效應。

本研究係從時期觀點(period perspective)進行生育生命表分析,固然可以提供相

當資訊而理解生育經驗變遷,仍舊未能解決或回答年輪觀點(cohort perspective)所關

切的課題(Bhrolchain, 1992; van Imhoff, 2001)。所以,後續應該發展適切途徑而建立

年輪生育表,藉此比較年輪之間的生平生育經驗變遷。最後,本研究採用生命表法比

較群體經驗差異,係從鉅觀層次出發,未來的後續研究若能採用其他的微觀模擬

(microsimulation)策略,將能更為深入、豐富瞭解生育經驗之個體變異,及其對於人

口變遷的影響。

(17)

圖 12:育齡期間女性人口百分比分佈按年齡及生育經驗分

說明: 圖中標示「0」代表無生育子女,「1+」代表至少已生育 1 個子女,「2+」代表至少已生育 2 個子女,「3+」代表至少已生育 3 個子女,「4+」代表至少 已生育 4 個子女,及「5+」代表至少已生育 5 個子女。 1976 0 1+ 2+ 3+ 4+ 5+ 1978 0 1+ 2+ 3+ 4+ 5+ 1979 0 1+ 2+ 3+ 4+ 5+ 1980 0 1+ 2+ 3+ 4+ 5+ 1981 0 1+ 2+ 3+ 4+ 5+ 1982 0 1+ 2+ 3+ 4+ 5+ 1983 0 1+ 2+ 3+ 4+ 5+ 1984 0 1+ 2+ 3+ 4+ 5+ 1985 0 1+ 2+ 3+ 4+ 5+ 1986 0 1+ 2+ 3+ 4+ 5+ 1987 0 1+ 2+ 3+ 4+ 5+ 1988 0 1+ 2+ 3+ 4+ 5+ 1989 0 1+ 2+ 3+ 4+ 5+ 1990 0 1+ 2+ 3+ 4+ 5+ 1991 0 1+ 2+ 3+ 4+ 5+ 1992 0 1+ 2+ 3+ 4+ 5+ 1993 0 1+ 2+ 3+ 4+ 5+ 1994 0 1+ 2+ 3+ 4+ 5+ 1995 0 1+ 2+ 3+ 4+ 5+ 1996 0 1+ 2+ 3+ 4+ 5+ 1997 0 1+ 2+ 3+ 4+ 5+ 1998 0 1+ 2+ 3+ 4+ 5+ 1999 0 1+ 2+ 3+ 4+ 5+ 2000 0 1+ 2+ 3+ 4+ 5+ 2001 0 1+ 2+ 3+ 4+ 5+ 2002 0 1+ 2+ 3+ 4+ 5+ 2003 0 1+ 2+ 3+ 4+ 5+ 2004 0 1+ 2+ 3+ 4+ 5+ 2005 0 1+ 2+ 3+ 4+ 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977 0 1+ 2+ 3+ 4+ 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8)

參考書目

內政部。歷年。《臺閩地區人口統計》。 李美玲。1994。「二十世紀以來臺灣人口婚姻狀況的變遷」,〈人口學刊〉,16:1-15。 張明正、李美慧。2001。「臺灣地區人口轉型後之生育趨勢與發展」,〈人口學刊〉,23:93-112。 陳信木、陳雅琪。2007。「教育對於結婚的影響: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模式」,論文發表於 2007年臺灣人口學會年會。 陳信木。2004。「群體差異比較——以生命表的統計推論為例」,〈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 16,11-46。 劉一龍、王德睦。2005。「臺灣地區總生育率的分析:完成生育率與生育步調之變化」,〈人口 學刊〉,30:97-123。 賴思帆、余清祥。2006。「臺灣與各國生育率模型之實證與模擬比較」,〈人口學刊〉,33:33-59。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臺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人口學 刊〉,33:1-32。

Bhrolchain, Maire Ni. 1992. "Period Paramount? A Critique of the Cohort Approach to Fertili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8(4):599-629.

Billari, Francesco C. and Hans-Peter Kohler. 2004. "Patterns of Low and Lowest-Low Fertility in Europe." Population Studies 58(2):161-176.

Billari, Francesco C., Hans-Peter Kohler, Gunnar Andersson, and Hans Lundström. 2007.

"Approaching the Limit: Long-Term Trends in Late and Very Late Fertili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3(1):149-170.

Billari, Francesco C., Aart C. Liefbroer, and Dimiter Philipov. 2006. "The Postponement of

Childbearing in Europe: Driving Forces and Implications."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006:1-17.

Bongaarts, John and Griffith Feeney. 1998. "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2):271-291.

—. 2005.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Life-Cycle Events." in Policy Research Division Working

Papers, vol. 207. New York: Population Council.

Foster, Andrew. 1990. "Cohort Analysis and Demographic Transl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cent Trends in Age Specific Fertility Rates from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Population

Studies 44(2):287-315.

Hinde, Andrew. 1998. Demographic Methods. London: Arnold.

Hoem, Jan M., Dan Madsen, Jorgen Lovgreen Nielsen, Else-Marie Ohlsen, Hans Oluf Hangsen, and Bo Rennermalm. 1981. "Experiments in Modeling Recent Danish Fertility Curves."

Demography 18(2):231-244.

(19)

Lowest-Low Fertility in Europe during the 1990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4):641-680.

Kohler, Hans-Peter and José Antonio Ortega. 2002. "Tempo-Adjusted Period Parity Progression Measures, Fertility Postponement and Completed Cohort Fertility." Demographic Research 6(6).

Land, Kenneth C., Yang Yang, and Zeng Yi. 2005. "Mathematical Demography." Pp. 659-717 in

Handbook of Population, edited by D. L. Poston and M. Micklin. New York: Sp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LLC.

Lutz, Wolfgang, Vegard Skirbekk, and Maria Rita Testa. 2006. "The Low 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 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006:167-192.

Preston, Samuel H., Patrick Heuveline, and Michel Guillot. 2001. Demography: Measuring and

Modeling Population Processes. Malde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ing.

Schoen, Robert. 1988. Modeling Multigroup Populations. New York: Plenum Press.

Shkolnikov, Vladimir M., Evgueni M. Andreev, René Houle, and James W. Vaupel. 2007. "The Concentration of Reproduction in Cohorts of Wome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3(1):67-99.

van Imhoff, Evert. 2001. "On the Impossibility of Inferring Cohort Fertility Measures from Period Fertility Measures." Demographic Research 5(2).

van Imhoff, Evert and Wendy Post. 1998. "Microsimulation Methods for Population Projection."

數據

圖 7:臺灣地區胎次別總生育率(TFR)變遷  圖 8:嬰兒出生時母親平均年齡按生育胎次分  圖 7 則是根據圖 6 之年齡別生育率計算所得的胎次別總生育率(parity  specific  TFR) 。整體而言,各胎次別總生育率在 1976-2005 年間都是逐漸下滑,而且降幅很 大,特別是 3 胎次以上的總生育率大幅減少。至於第一胎與第二胎的總生育率,其變 遷模式呈現平行、同步的趨勢。對於圖 7 所呈現的訊息,值得一提者,乃是胎次別生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12345總
圖 9:臺灣地區女性人口生存數( l x )分佈按生育胎次狀況分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表 1:出生時平均餘命按生育胎次狀況分  年別  合計  未生育  生育 1 胎  生育 2 胎  生育 3 胎  生育 4 胎  生育 5+胎  平 均 餘 命 (歲)  1976  73.72  28.33  7.89  8.74  12.62  2.39  13.76  1980  74.65  32.79  5.75  13.02  13.17  3.85  6.07  1985  75.87  39.08  5.49  15.79  10.84  2.56  2.11  1990  76.81
圖 10:出生時平均餘命按生育胎次狀況分  圖 11:育齡期間平均餘命按生育胎次狀況分  0123450123450510152025303540455055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平均餘命 0 12 3 4 5012345 0510152025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平均餘命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in Xueling, A Study on the Literary Images and Narrative Persuasion in Dunhuang Tell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 "Qiu Yin Yi Ben". Hung Ifang, The Content and

the specific district plan in An-Ping historical garden " in 2005;they didn't respect residents' wishes and protect residents' benefits, destroying the local

which can be used (i) to test specific assumption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speed and accuracy in a population of test takers and (ii) to iteratively build a structural

• QCSE and band-bending are induced by polarization field in C-plane InGaN/GaN and create triangular energy barrier in active region, which favors electron overflow. •

[r]

台灣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 http://

Life history

Nicolas Standaert, "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17th Century ",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