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位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截肢患者之照護經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位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截肢患者之照護經驗"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Case Report

一位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截肢患者之照護經驗

李佳燕 李彩緣 陳鈺如

*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醫護部

本篇個案報告在探討一位70歲因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導致膝上截肢患者之照護經驗。筆者

於民國98年9月21日至98年10月1日照護期間,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藉由病 史收集、身體檢查評估、會談及觀察方式收集資料,加以整理分析。發現個案有急性疼痛、知 識缺失及身體心像紊亂三項護理問題。護理過程中,運用疼痛控制技巧協助個案緩解患肢的疼 痛不適;教導個案截肢術後相關照護,增加個案對截肢照護之認知;與個案及家屬共同討論,

並擬定個別性的照護,協助個案調適因疾病所導致的身體心像改變,使個案對疾病所造成的截 肢有正向的態度,並引導個案配合復健治療,改善疾病所造成的不適,增進日常活動,進而回 歸正常的生活及功能。

關鍵詞: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截肢

前言

在 台 灣 , 由 於 生 活 緊 張 、 忙 碌 , 外 食 人 口增加,且飲食多高油、高糖且高熱量,抽菸 人口增加,造成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疾 病增加,導致周邊動脈血管阻塞疾病的發生 率逐漸攀升[1-3]。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是全身動脈粥 狀硬化的主要表現,常與冠狀動脈疾病及腦血 管疾病有關,是造成50歲以上患者死亡及行動

不便的主因[1, 4];據研究指出PAOD死亡率高達 40%[5]。雖然經過手術的治療可以使部分患者的 症狀獲得改善,但仍有70-80%的患者因周邊動 脈阻塞疾病導致下肢潰瘍或壞疽,走上截肢的 命運,也增加照護上的複雜度[6]。筆者於臨床 照護工作中發現,PAOD患者於截肢手術後面臨 癒後照護之困擾,在此個案照護過程中,發現 個案在經歷多次手術後,仍無法改善其症狀,

最後還需要接受截肢治療,突如其來的失去肢 體,對個案造成極大的衝擊。因此希藉此照護 過程,提供個案個別性照護,改善傷口疼痛,

增加對截肢照護認知,協助個案面對截肢造成 之身體心像改變,能接受截肢的事實且有良好 的調適,進而提升個案生活品質,也藉由此照 護經驗分享能提供臨床護理人員照護PAOD患者 時之參考。

* 通訊作者:陳鈺如

通訊地址:40201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聯絡電話:04-24739595分機 34952

電子信箱:csha673@csh.org.tw

(2)

文獻查證

一、周邊動脈血管阻塞之相關概念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引起的組織缺血多好發 於下肢,依缺血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表 現。最常出現的症狀包括間歇性跛行、休息疼 痛及麻刺感,通常由最遠端的部位開始,嚴重 時可能發生皮膚潰瘍與壞疽。由身體檢查可發 現皮膚蒼白、冰冷、末梢皮膚變薄且發亮和萎 縮、指甲增厚、脈搏微弱或摸不到[1-2]。周邊 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糖尿病、抽菸、高血 壓、高血脂症、高胱胺酸血症和老年人。主要 治療方式通常是改善危險因子,而戒菸是所有 可控制危險因子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於減低間 歇性跛行的嚴重程度有幫助,也可降低休息時 缺血的發生率。其他還包括適度運動及飲食的 控制,配合內科藥物治療、經皮穿刺動脈腔內 整形術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若仍無法改善下肢缺血症狀,只好藉 由外科手術治療,如血栓清除術、動脈內膜切 除術及周邊血管繞道手術。對於有症狀且嚴重 周邊動脈阻塞患者周邊血管繞道手術是治療首 選。壞疽部位若無法控制或肢體缺氧太嚴重,

則需考慮行截肢術[1-3, 7]。 二、截肢對患者的衝擊

截肢 (Amputation) 是指手術切除損傷或疾 病造成無法修復的肢體。截肢患者無法再像以 前一樣自由活動,且肢體的喪失及身體心像的 永遠破壞,對患者所帶來的衝擊極大[6, 8-9]。在 生理方面,截肢患者除面臨疼痛的問題,患者 亦面臨傷口感染及出血的合併症,因此傷口的 評估與患肢照顧,是截肢手術後急性期照顧中 重要的一環[6]。在心理方面,身體心像指的是自 己對身體所產生的影像,包含了身體、心理、

社會及靈性之間的互動過程,是自我概念的一 部分,截肢者因失去患肢所帶來的心理創傷,

導致身體心像紊亂,其情緒上的表現大多以否 定、逃避或拒絕看到患肢,同時產生失落及哀 傷的反應,甚至膽怯與他人接觸產生社交隔離

的行為[9-11]。而老年期的截肢患者,由於生活照

顧不如青壯年人來得容易與便利,易將截肢視 為生命結束的前奏,產生無價值感及無助感[6]。 三、截肢患者的照護重點

在照護截肢患者時,除疾病照護外,應加 強患者對截肢術後自我照護認知及復健之重要 性,提升患者參與照護活動及復健計畫,正向 面對截肢的事實,於日後生活上能夠獨立[6, 8]。 主要照護重點如下:

(一)緩解疼痛:截肢患者在術後第1-2天 內會經歷嚴重的疼痛,第3-4天才會 減輕,因此術後初期,應依醫囑提供 止痛劑,配合衛教患者疼痛的控制技 巧,如改變姿勢、傷口周圍按摩、分 散注意力、用手拍打患肢及抬高患肢 促進血循減輕腫脹等,並隨時評估患 者的疼痛改善情形,減輕患者術後疼 痛[8-9]

(二)術後傷口照護:術後應小心檢視傷口 和其他異常徵象,出血是截肢手術後 最具威脅性的合併症,應監測生命徵 象變化、和傷口引流液顏色,觀察傷 口部位的滲血現象,並評估其範圍是 否擴大,並通知醫師。每日換藥過程 中,以無菌技術更換敷料,並評估傷 口部位大小、深淺,滲出液量、顏色 性狀及是否有惡臭;教導感染的危險 因子及預防感染的重要性,並保持傷 口 清 潔 與 乾 燥 ; 患 肢 以 彈 性 繃 帶 包 紮,以增加肌肉張力、維持適當形狀 及減少肢體水腫;教導患者或家屬勿 在患肢上貼膠布,且需每天檢查患肢 的皮膚完整性,是否有破皮、發紅情 形[8-9]

(三)活動照護:衛教患者於截肢術後立即 進行肢體按摩及參與復健運動,可預 防 肢 體 攣 縮 ; 針 對 膝 上 截 肢 患 者 應 加強執行強化與髖關節有關之肌肉運 動,以利日後活動恢復[12];與患者共 同計畫自我照顧的復健運動,並運用 家人及朋友支持系統,鼓勵患者參與

(3)

復健,將復健活動項目及次數以遞增 方式,由簡單不費力的項目開始,並 藉由其他的輔具參與,執行日常生活 所需的活動,並適時給予鼓勵,以增 加患者信心[6, 12-13]。截肢部位在踝關節 以上的患者,義肢的裝置和功能的恢 復極為重要,告知患者可在術後10-12 週,傷口癒合後可選擇保留關節功能 與適合裝置之永久性義肢,以利步行

[8, 12, 14]。Johannesson等[5]研究結果指 出53%接受膝下截肢之周邊動脈阻塞 疾病患者,在截肢後可行走;55%在 截肢後平均41天裝義肢,接受裝義肢 者,64%在6個月內恢復良好的功能;

膝下截肢患者接受標準化手術及復建 計畫,幾乎有三分之二的人恢復良好 的功能,且再截肢率較低。

(四)心理層面的照護:協助患者及家屬認 知身體的改變,鼓勵患者表達其內心 的感受,並注意傾聽,澄清誤解,且 不採用批評性的言語,適時的將患者 拉回現實情境,協助其面對及接受截 肢的事實;協助家屬及患者分享彼此 的感受,加強其支持系統;鼓勵個案 注意、感覺及參與照顧患肢,以便能 漸漸接受事實;鼓勵參與選擇與規劃 復 健 計 畫 , 並 參 與 日 常 生 活 所 需 活 動,以增加其參與活動的意願;轉介 或介紹相關團體或活動,必要時也可 介紹有類似經驗的病友[6, 10, 13]

病 例

一、基本資料

江先生,70歲,不識字,已婚,諳台語。

育有2男2女,均已成家,與妻子、2子同住。案 妻年輕時因車禍導致左腳截肢,平日個案與家 人感情融洽,個性木訥,信奉道教。家裡的經 濟來源主要為二個兒子的工作收入。住院期間 主要照護者為案妻。家庭圖譜。(圖一)

二、過去病史及求醫過程

個案有高血壓病史三年、心臟病史三年,

規則服藥控制(Pletaal 50mg 1# BID. Plavix 75mg 1# QD. Lescol 80mg 1# QD. Diovan 160mg 1# QD 口服使用)。97年10月因心臟血管阻塞,行冠 狀動脈繞道手術。97年11月雙下肢動脈血管阻 塞,行雙側鼠蹊血管繞道手術。後又因左下肢 冰冷,下肢動脈血管阻塞曾入院接受手術治療 二次。

此次住院是因98年9月14日發現左腳冰冷 且感到麻刺感,至門診求治,行左下肢核磁共 振,發現左下肢人工血管阻塞,醫師建議入院 治療。9月15日行左腳血管繞道手術,並行血栓 清除術。9月17日下肢周邊動脈血管檢查發現 左側鼠蹊以下動脈100%阻塞、右側部份動脈阻 塞,再行一次血栓清除術及左下肢血管繞道手 術。9月19日個案左下肢仍冰冷且有發紺情形,

使用杜卜勒監測器(Doppler)探查左下肢仍無脈 動,醫師建議行截肢手術。9月20日會診整型外 科,進行截肢術前評估,9月21日行左腳膝上截 肢。9月23日會診復健科安排復健訓練,於10月 1日病情穩定出院返家。

圖一:家庭圖譜

44 歲 服務

70 歲 69 歲

H/T

42 歲

38 歲

46 歲

39 歲

37

35 歲 35 歲 家管

COPD

(4)

護理評估

筆者於98年9月21日至98年10月01日照護 期間,採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 表為評估工具,並藉由病史收集、身體檢查評 估、會談、觀察等方式收集資料,加以整理分 析,確立其護理問題。

一、健康感受與健康處理型態

個案住院前生活規律,無規則運動,偶爾 會到自家農地協助兒子耕作,有抽菸習慣約30 年,一年多前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即戒菸。

個案表示:「以前每天抽菸都要抽掉2包,上次 開完刀之後怕到了,不敢再抽煙了。酒是本來 就很少喝,也戒掉了」、「這次是因為發現這 幾天左腳又開始冰冷,而且感覺麻麻刺刺的,

才叫兒子帶來醫院做檢查」。住院期間可配合 按時服藥。

二、營養代謝型態

個案173公分,72公斤,BMI為24.05,個 案體重在正常範圍之內,基本熱量需求為1645 kcal/天。住院後飲食由案妻準備,偶爾兒子前 來探視時會攜帶水果及魚湯等,三餐正常,且 不挑食。案妻表示:「他開刀以前愛吃較油 膩、肥肉,現在都不敢吃這麼多了,有比較清 淡」。住院期間,9月19日左下肢血管繞道手 術傷口紅腫,無分泌物,耳溫38.3℃、WBC 6130mm3、CRP 11.3mg/dl、Hb. 9.1mg/dl、Alb 2.5mg/dl,醫師建議行截肢手術,9月20日會診 整型外科,9月21日行左腳膝上截肢。9月21日 截肢術後傷口約15公分,引流管留置,引流液 顏色為暗紅色。9月24日個案術後傷口癒合良 好,無紅腫及分泌物,WBC 5130mm3、CRP 2.4mg/dl、Hb.10.5 mg/dl、Alb 2.9mg/dl,耳溫 37.2℃。

三、排泄型態

個案表示平日大小便正常,住院期間排尿 正常,約1500-1900 ml /天,色呈淡黃,無解 尿困難情形。每日可自行解便,外觀為黃色軟 便。

四、活動與運動型態

個 案 住 院 前 日 常 生 活 可 獨 力 完 成 , 沒 有 運動習慣,偶爾散散步或至田裡巡視。住院期 間,截肢前會由家人陪伴,使用助行器走到日 光室看電視或在病房走廊散步。截肢術後,大 部分時間都在病床上休息,不願下床活動。個 案表示:「我的腳現在變這樣,要怎麼下來 走。」「只有一隻腳站也站不穩,坐輪椅難 看,還是不要出去好了。」「腳都剁掉了,做 復健無路用啦!」案妻表示:「他都不想動,

每次復健師來的時候他就會假裝睡覺。」,確 立個案有「知識缺失」護理問題。

五、睡眠與休息型態

個 案 表 示 , 平 常 想 睡 就 睡 , 沒 有 吃 安 眠 藥的習慣,有午休的習慣,平均一天睡眠大約 7-8小時左右。住院期間,9月22日個案表示:

「傷口很痛,晚上會痛醒,沒辦法睡好」。案 妻表示:「他整個晚上都翻來翻去,說他腳痛 睡不著」。評估個案因截肢傷口疼痛導致睡眠 中斷,夜眠約4.5小時,依醫囑睡前給予止痛劑 Tramtor (100mg)1vial st靜脈注射。9月24日,

個案表示:「打了止痛藥以後傷口就比較不會 痛,也有睡得比較好些」。9月26日於早上做治 療時,個案表示:「現在睡得比較好了,昨天 十一點多就睡到早上五點多,你們來量血壓才 起來,半夜也沒有再痛到睡不著」。個案睡前 已毋需施打止痛藥物,夜眠時間可達6小時。

六、認知感受型態

個 案 意 識 清 楚 , 無 聽 力 和 視 力 障 礙 , 多 以台語溝通,記憶力、判斷力邏輯思考、智力 都正常,未有感覺異常、知覺喪失等情形,身 體不適時也能主動表示。9月22日左膝上截肢 後,予以換藥時,個案緊皺眉頭,雙手緊抓著 棉被,評估個案疼痛指數約9分(以疼痛評估表 10分法評估:0分為不痛,10分表示最痛),平 均6-8小時要求施打止痛針。個案表示:「我 的左腳一陣一陣的痛,受不了,可不可以打止 痛針」、「我的左腳痛起來的時候,翻什麼姿 勢都不對」。確立個案有「急性疼痛」護理問 題。

七、自我感受與自我認知型態

(5)

個案住院期間鮮少開口,有時閉眼不語,

有時看著天花板發呆。9月23日案妻表示:「他 本來個性就比較木訥,少跟人家交談,開刀之 後,就更安靜了,有時候躺在床上,也沒睡 著,就聽到他在嘆氣」、「復健師來教他復健 的時候,他也是聽聽,沒有很積極在練習」,

個案表示:「我太太的左腳已經不見了,現在 連我也這樣,唉!不想要說了」。確立個案有

「身體心像紊亂」護理問題。

八、角色關係型態

個案於家中扮演先生、父親、公公及爺爺 多重角色,家中主要決策者為大兒子,與家人 關係互動良好。子女均已成家,目前與妻子、

二個兒子及其妻小同住。住院其間主要由案妻 照顧,女兒偶爾會來照顧,兒子每天下班後都 會來探視,孫子及媳婦假日也會來探視個案。

九、性生殖型態

個案為70歲已婚之男性,生育二子二女。

生殖器外觀無異常,且不曾有過泌尿、生殖系 統方面疾病史及手術史。住院期間均為案妻在 醫院陪伴,與案妻感情良好。

十、因應壓力處理型態

個案平時情緒穩定,個案表示:「沒有什 麼壓力與問題是不能解決的,兒女都成年了,

沒有什麼事是可以讓我操心的,他們自己都可 以處理的很好」。9月28日與個案談到截肢後 的活動問題,個案表示:「等傷口好一點之 後,出院會去做義肢,不然腳都這樣了要怎麼 辦」。

十一、價值信仰型態

個案信奉道教,平常初一、十五時會買一 些水果到廟裡拜拜求平安。案妻表示:「大兒 子在他爸爸手術前有到廟裡拜拜,祈求手術順 利」,個案表示:「我出院一定會再去拜拜,

感謝神明的保佑」。

問題確立

綜合以上之護理評估,確立個案有以下三 項護理問題,並針對個案護理問題提出護理目

標、護理措施及評值,內容敘述如下:

一、急性疼痛/與截肢手術傷口有關(9月22日訂) 二、知識缺失/對截肢認知不足(9月22日訂) 三、身體心像紊亂/與左膝上截肢有關(9月23日

訂)

護理計畫、措施及評值

一、急性疼痛/與截肢手術傷口有關(9月22日訂) (一)主觀資料:「我左腳一陣一陣的痛,

受不了,可不可以打止痛針;我的左 腳 痛 起 來 的 時 候 , 翻 什 麼 姿 勢 都 不 對;傷口很痛,晚上會痛醒,沒辦法 睡好」。案妻表示:「他整個晚上翻 來翻去,說腳痛睡不著」。

(二)客觀資料:9月22日換藥時,個案緊皺 眉頭,雙手緊抓著棉被,評估個案疼 痛指數約9分。夜眠約4.5小時。依醫囑 給予Ultracet(複方)1# PO Qid及Tramtor (100mg)1Amp IVD Q6H prn,平均6-8 小時要求施打止痛針。

(三)護理目標:1. 9月23日個案或案妻可執 行2種減輕疼痛的方法。2. 9月25日個 案表示疼痛減輕,疼痛指數降至4分以 下。3. 9月26日夜眠時間可達6小時。

(四)護理措施:1.教導案妻協助個案經常改 變姿勢、按摩傷口周圍。2.換藥時請案 妻陪伴在旁,並與個案聊天,轉移注 意力。3.請案兒將收音機帶至醫院,衛 教個案聽喜歡的電台廣播,以轉移注 意力。4.依醫囑給予止痛藥Ultracet(複 方)1# PO Qid使用,睡前給予止痛劑 Tramtor (100mg)1Amp靜脈注射。5.給 予止痛藥後30分鐘評估疼痛指數,觀 察個案疼痛情形是否改善。6.評估個案 睡眠中斷是否改善。7.定期與醫師討論 調整止痛藥劑量。

(五)評值:9月23日案妻晚上會幫個案按摩 患肢15分鐘;個案躺在床上時,案妻 會用薄被子幫個案墊高患肢。9月25

(6)

日個案表示:「現在有比較不痛了,

差不多3-4分痛」,止痛藥醫囑更改為 Depain-x(複方) 1# PO Tid使用。9月26 日於早上做治療時,個案表示:「現 在睡得比較好了,昨天十一點多就睡 到早上五點多你們來量血壓才起來,

半夜也沒有再痛到睡不著」,個案睡 前已無需施打止痛藥物,夜眠時間可 達6小時。

二、知識缺失/對截肢認知不足(9月22日訂) (一)主觀資料:個案表示:「我的腳現在

變成這樣,要怎麼下來走」、「只有 一隻腳站也站不穩,坐輪椅難看,還 是不要出去好了」、「腳都剁掉了,

做復健無路用啦」!案妻表示:「他 都不想動,每次復健師來的時候他就 會假裝睡覺」。

(二)客觀資料:截肢術後,大部分時間都 在病床上休息,不願意下床活動。復 健師教導復健運動時,低頭不語,注 意力不集中。

(三)護理目標:1. 9月23日可以說出兩項患 肢照護注意事項。2. 9月26日個案能配 合復健師執行床上復健運動。3. 9月28 日可自行下床活動。4. 9月29日個案了 解穿義肢的好處及必要性。

(四)護理措施:1.教導案妻協按摩助患肢,

預防肢體攣縮。2.教導個案做患肢內 收、內旋運動,預防患肢外展畸形。

3.患肢以彈性繃帶包紮,以增加肌肉張 力、維持適當形狀及減少肢體水腫。

4.鼓勵個案參與復健活動,並與復健師 一起討論復健計畫。5.擬定適合個案的 復健計畫,於每天下午三點由復健師 協助個案使用助行器,於床邊教導患 肢復健運動。6.個案參與執行日常活動 時,給予適時的鼓勵,以增加患者信 心。7.告知個案可在傷口癒合後選擇可 保留關節功能與裝置適合的永久性義 肢。8.介紹目前穿著義肢復健中的吳伯

伯,與個案分享經驗並給予支持。9.提 供住家附近的復健醫院兩醫療院所,

做為出院後復健的參考。

(五)評值:9月23日個案表示:「我太太晚 上有幫我按摩左腳」、「這兩天護士 小姐有教我太太怎麼纏繃帶,下次換 藥可不可以讓我太太纏看看」。9月26 日個案可在復健師的教導下在床邊執 行復健活動。9月28日可自行使用助行 器到走廊上活動。9月29日個案表示:

「看吳先生走的這麼好,出院我也會 去裝義肢」。10月6日進行電話訪談,

案妻表示:「我先生現在每天都會去 附近的醫院做復健,很認真,都會照 著復健師教得去做,謝謝你們」。

三、身體心像紊亂/與左膝上截肢有關(9月23日 訂)

(一)主觀資料:個案表示:「我太太的左 腳已不見了,現在連我也這樣,唉!

不 想 要 說 了 」 、 「 我 的 腳 現 在 變 成 這樣,以後要怎麼出去見人」、「我 的 朋 友 看 到 我 現 在 這 樣 , 會 不 會 笑 我」;案妻表示:「他有時候躺在床 上,也沒睡著,就聽到他在嘆氣」、

「復健師來教他復健的時候,他也是 聽聽,沒有很積極在練習」、「他若 要 下 床 走 動 , 都 會 叫 我 先 去 看 外 面 有沒有很多人,人比較少他才要出去 走」。

(二)客觀資料:1.個案術後多臥床休息,有 時閉目不語,有時看著天花板發呆,

與隔壁床患者交談減少。2.會用棉被將 患肢蓋住。3.換藥時,個案多沉默、閉 眼及不願意看傷口。4.無法專心聽復健 師口令做復健練習。5.日光室沒有人,

個案才會至日光室看電視。

(三)護理目標:1.9月25日個案能說出截肢 後的內心感受。2.9月28日個案換藥時 可正視傷口,不逃避。3.9月30日可在 家人陪同下與其他患者互動。

(7)

(四)護理措施:1.利用諮詢討論室,只有 個案、案妻及護理人員在場,藉由傾 聽 、 鼓 勵 個 案 以 語 言 表 達 其 內 心 感 受。2.每天利用30分鐘陪伴個案,接受 個案的情緒表達,並給予正向回饋。

3.換藥時將床簾拉上,以維護隱私,請 案妻在旁握住個案的手,給予心理支 持。4.換藥時主動告知個案傷口癒合良 好,給予正向回饋。5.傷口換藥時,請 個案幫忙抬高患肢,並引導個案正視 截肢傷口。6.請案妻說出因車禍致左腳 截肢的調適過程,分享自身經驗,給 予個案支持與鼓勵。7.兒子前來探視時 以輪椅推至走廊散步或到日光室看電 視,增加與其他患者接觸機會。

(五)評值:9月25日與個案討論截肢傷口 照護時,個案嘆氣表示:「腳都剁掉 了,無路用啦」、「以後沒辦法出去 見人了」。9月28日換藥時,個案會 主動幫忙抬高患肢,看著傷口詢問:

「我傷口應該有比較好吧」、「還是 看開一點,把傷口顧好」。9月30日每 日下午六點,案兒會推個案至日光室 看新聞,個案可與其他患者討論新聞 內容。

討論與結論

本篇個案報告是描述一位周邊動脈阻塞患 者,經歷血管繞道手術及截肢治療,面臨身體 功能受損、心理衝擊及調適過程之護理經驗。

照護過程中,運用文獻袁[8]及鍾、陳[9]提到,

藉由改變姿勢、傷口周圍按摩、分散注意力或 用手拍打及抬高患肢等方式,可緩解疼痛;教 導案妻協助個案經常改變姿勢及按摩,利用個 案喜歡聽廣播電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有效 緩解個案疼痛不適症狀。個案截肢術後,一開 始認為復健活動對其疾病恢復沒有幫助,無參 與意願,因此運用劉等[12]所提及提升患者對截 肢相關照護認知及了解復健之重要性。可協助

患者正向面對截肢現實,於日後生活上獨立之 論點,提供個案截肢照護資訊,使個案對截肢 認知提升;教導案妻肢體按摩技巧及教導個案 肢體運動,並與個案共同討論自我照顧的復健 計畫,引發個案參與照護及復健的動機,主動 下床參與復健活動,促進術後活動恢復。個案 因截肢所導致的身體心像改變,出現否定、逃 避、拒絕看到患肢及社交隔離的反應,與鍾、

[9]及王、簡[10]的文獻相符,故運用傾聽、不 批評及正向的回饋方式,使個案接受截肢的事 實,走入人群。因個案不識字,在執行護理衛 教時,僅能反覆教導個案注意事項,無法利用 衛教單張提供相關照護訊息,需耗費更多時間 及精力,較無法達到有效的衛教效果,除可藉 由提升主要照顧者對病患之疾病認知,請主要 照顧者隨時提醒患者注意事項外,建議可錄製 衛教影片及進行衛教單張內容修訂,增加圖 片說明,提供不識字患者獲得疾病照護訊息來 源。藉由此照護過程之經驗分享,提供臨床護 理人員於照護此類患者時之參考,以提昇自我 照護能力及護理照護品質。

參考文獻

1.陳美如、蔡世傑、陳宣志:周邊動脈阻塞疾 病。基層醫學2006; 21: 318-25。

2.靳曾珍麗、張玉梅:周圍血管疾病之護理。於 劉雪娥總校閱,成人內外科護理上四版,台 北,華杏,2007; 729-62。

3.羅淑芬:下肢潰瘍傷口。於于博芮總校閱,最 新傷口護理學,台北,華杏,2008; 209-18。

4. Hoi JD, Kester ADM, Stoffers HEJH, et al:

Asymptomatic peripheral arterialocclusive disease predicte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7-yearfollow-up study. Joum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2004; 57: 294-300.

5. Johannesson A, Larsson G-U, Ramstrand N, et al: Outcomes of a standardizedsurgical an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in transtibial amputation for peripheral vasculardisease. Rehabilitation in Transtibial Amputation, 2010; 89: 293-303.

6.何玉萍、楊瓊芳、羅琦:一位週邊動脈阻塞疾

(8)

病患者接受截肢的調適過程及行為反應。護理 雜誌2006; 53: 88-94。

7. Day MW: Acute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Nursing 2004; 34: 88.

8.袁素娟: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之護理。於劉雪娥 總校閱,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四版,台北,華 杏,2008; 556-94。

9.鍾家媛、陳惠滿:一位左膝上截肢患者的護理 經驗。志為護理2008; 7: 111-19。

10.王琡俐、簡翠薇:照顧一位週邊動脈阻塞性疾 病導致雙腿截肢患者之護理經驗。國立台北護 理學院護理系學刊2005; 1: 79-89。

11. Pruzinsky T: Enhancing quality of life in medical

populations : A vision for body image assessment and rehabilitation as standards of care. Body image, 2004; 1: 71-81.

12.劉仁慈、蔡雪芬、龔秀華、周嫚君:一位接受 膝上截肢青少年手術後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 2008; 19: 140-7。

13.陳麗糸:成人健康護理之心理層面。於劉雪娥 總校閱,成人內外科護理上三版,台北,華 杏,2005; 203-212。

14.楊哲魁、林銘川、陳思遠、藍青、賴金鑫、連 倚南:下肢截肢患者的長期義肢使用與功能追 蹤。臺灣復健醫學雜誌2004; 32: 63-70。

(9)

Case Report

Nursing Experience of a Patient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Receiving Knee Amputation

Jia-yan, Lee, Chai-Yuan Lee, Yu-Ju Chen

*

Department of Nursing,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Taichung, Taiwan.

* Corresponding Author: Yu-Ju Chen

Address: No. 110, Sec. 1, Jianguo N. Rd., Taichung 40201, Taiwan

Tel: 886-4-2473-9595 ext 34952 E-mail: csha673@csh.org.tw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nursing experience caring for a 70-year-old male patient receiving knee amputation for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During the nursing period which lasted from2009/9/21 to 2009/10/1, the author assessed the patient's health condition by interview, observations, medical history and physical test assessment and Gordon 's 11 functional health patterns assessment guide. The client had three nursing problems: acute pain, knowledge deficit and body image disturbance. During the nursing process,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was aimed at decreasing pain and increasing his level of physical functioning and comfort, educating her how to care for surgical wound as well as caring for himself in other ways. The individual nursing care plan involved holding discussions with the patient and his family on how to adjust to his new body image, improve attitude towards amputation, and improve his physical functioning and level of comfort by participating in a rehabilitation program. The patient could adapted daily life and performed normal functions.

Keywords: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Amputa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How would this task help students see how to adjust their learning practices in order to improve?..

Build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tudents and considering their future learning needs, plan for a Ju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to gear students towards the

Making use of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for Reading in the design of post- reading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that support their

- A viewing activity on th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challenge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n the challenges students face, how to deal with.

On Nemo's first day of school, he's captured by a scuba diver Marlin and his new friend Dory a scuba diver.. Marlin and his new friend Dory set off across the ocean to

4. To apply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in preparing personal budget, and 5. To develop a proper attitude towards personal finance.. Resources for the TEKLA curriculum

• The 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and Clinical H ealth (HITECH) Act seeks to improve American health care deli very and patient care through an unpreced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