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研究方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傳遞資訊,是人類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事情之一。與同住附近的 人交流資訊當然毫不困難,但當想要傳遞資訊的對象身處遠方時,就 成了一大問題。很長一段時間裡,人類採用書信往來的方式傳遞資訊,

直到電話的發明才改變了這個狀態。

只要動動手指,按下號碼,對著連接著電線的話筒開口,千里之 外的人就能夠聽到來自遠方的聲音,電話的發明打破了原先書信往來 間難以避免的時間障礙。而更久之後,連接著話筒的電線,科學家使 用更先進的科技將它去除,讓原先受制於電線的活動範圍,擴大到整 個人類活動的空間,資訊傳遞再也不會因為距離而有所差距。但也因 為如此,人們的耐心時效降低,「即時」甚至成為某些服務的必要條件。

在這樣的年代,沒有行動電話的人屈指可數。環顧周遭友人,擁 有不只一支行動電話的人也越來越多。根據交通部電信總局的統計,

截至 2006 年 7 月 31 日為止,全台有 19,257,000 戶的行動電話用戶(未 包括PHS 的1,251,453 戶及第三代行動通信的 2,361,639 戶)(交通部電 信總局行動通信業務客戶統計數,民 95)。整個台灣兩千多萬的人口中,

行動電話用戶也高達兩千多萬,真可以說現在是“人手一機”的時代 了。而且隨著功能的推陳出新,行動電話已經不再只是用來講電話的 簡單工具,拍照、聽音樂、玩遊戲、上網收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 等等也逐漸變成不可或缺的“必要”功能。

網際網路的誕生,是人類資訊傳遞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龐大的

(2)

時間上網,電腦的網路連線從有線網路到無線網路,方便人們可以四 處移動而不中斷與網路的連接。行動電話連接網路的通訊技術也從 GPRS 進展到更快、傳輸量更大的 3G,為的也是方便使用者可以隨時 隨地,更有效率地使用網路,搜尋資訊,下載資料…。在科技進步、

行動電話功能齊備的情況下,使用行動電話上網的人越來越多,許多 網站都設計了給行動電話專用的首頁,企圖吸納行動電話上網使用者 這個族群。雖然並非所有人都有使用手機上網的習慣,但不可諱言這 股勢力日趨龐大,不容小覷。

行動電話的便利使它成為大多數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若是少帶了 它,往往覺得悵然所失。在行動電話的地位猶如日常必需品的情況下,

若是能夠依賴它來解除生活上遇到的麻煩,更是美事一件。電影「達 文西密碼」中,男女主角就一面逃避敵人追擊,一面在行駛中的巴士 上,使用路人的手機上網連線至圖書館查詢他們亟需獲悉的館藏資 料。又如出門在外,臨時要了解路況,或是必須確定信箱中有沒有重 要信件送達,想知道下午的天氣狀況等等,亦皆能透過手機上網取得 資訊。

面對具備眾多好處且日漸普及的行動上網,圖書館作為資訊的典 藏庫、傳播站,自是樂於接受。諸如 SMS 簡訊發送、行動入口的建置 等,都是常見的新時代圖書館行動服務的一部分,透過行動上網技術,

圖書館破除了實體館舍開放時間以及地理位置的限制,更確切地實現 了「為全人類服務」的真諦。而與圖書館密不可分的教育學習領域,

在行動上網的技術日益精進的情況下,也將數位學習(electronic learning, e-learning)的概念,延伸為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或甚 至是「無所不在的學習」(ubiquitous learning, u-learning)。藉由行動技 術的協助,讓教育與學習不再被場域與時間所侷限。

(3)

以中國為首,源遠流長的東方文化,對於大都仰賴聖經而建構出 的西方世界而言,相對之下是多彩多姿且截然不同的。使用拼音字母 的西方人士,見到猶如圖畫一般表意的中文字,多半感到神秘不可解。

在中國大陸逐漸開放且強盛的現代,西方掀起了所謂的「東方熱」或 是「中國熱」,每年有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前往台灣、中國大陸等地學 習中文,甚至許多國家的中學、大學都計劃將中文納入正規課程之中。

除了那些有計畫性學習語言的人之外,前來觀光的外籍人士也越 來越多,來自日本、南韓等國的人或許能藉由有某種程度共通的漢字 書寫做簡單的溝通,西方人士卻無法馬上了解字的意義。在並非全民 皆能流暢以英語等外語和外籍人士溝通的情況下,外籍人士即使是短 時間來台觀光,也有必要學習一些生活上常用的中文,避免突發狀況 發生時,無法立即做出回應的窘境。而這些生活用語的學習,很多人 在出國旅遊前,甚至是旅遊的時候都是習慣性帶著一本生活會話、旅 遊會話或是地區介紹的書來進行,方便自己在當地活動時有所依據。

但如果可以將這樣的內容資訊放置入行動電話之中,既不需要多帶著 一本書,也幾乎不用擔心會有遺漏或是資訊更新的問題,因為行動電 話可以上網的特性,相較於印刷完成的書本,更能夠即時更新資訊,

省卻了許多麻煩。

台灣的英華達公司,推出了以英語學習為賣點的行動電話

「OKWAP 英語霸」手機,強調結合電子辭典與手機功能,精神上就有 些類似上面所述,能夠仰賴行動電話做語言的學習,只是它是應用在 國內常見的英語學習上。但這種產品的面世,顯見在英語學習這塊領 域中做行動學習是有其需求性以及可能性的。倒轉過來,中文在手機 上做行動學習,是否同樣有其需求性與可能性呢?這是一個有趣的議 題,亦相當值得關注。本研究由此發想,針對來台的外籍人士做調查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目的

根據上一節闡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所述:

1. 探討行動通訊系統的發展與應用現況

2. 探討台灣語文學習的現況與在手機上的應用

3. 探討在行動電話上進行「華語文學習服務」之需求 二、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相關之問題包括下列各項:

1. 行動通訊系統的發展與應用現況方面 (1) 目前行動通訊系統的發展情況?

(2) 有那些採用行動通訊技術進行的服務模式?

(3) 採用行動通訊技術進行的服務在各領域中之應用情形為何?

2. 台灣語文學習現況與在手機上的應用方面 (1) 在台灣的語文學習現況為何?

(2) 有那些手機上應用的案例?

3. 在手機上進行「華語文學習」服務之需求方面 (1) 學習華語文的動機為何?

(2) 學習華語文所遭遇的困難與問題為何?

(3) 如何在手機上進行「華語文學習」服務?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基於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希望了解外籍人士手機應用現況及以 手機學習華語文之需求,並藉此發展適合外籍人士,利用手機上網學 習華語文的機制。為達此目的,採用兩種研究方法:

1. 訪談法:訪談對象主要為來台學習中文之外籍人士。希望藉由訪談 方式獲取外籍人士對於華語文手機的看法與建議。

2. 研究發展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在系統發展方 面,由研究團隊定期開會,一邊設計開發一邊檢討改進,研究團隊 成員包括系統人員、數位出版專家、圖書資訊專家等。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在進行以及書寫上,有一些定義模糊或較特殊之名詞,為 避免紛爭或造成混淆,將名詞解釋如下:

一、 華語文

華語文其實就是一般所說的中文。在台灣的使用慣例上,本國人 學習中文,通常稱為「國文」,取國家的官方語言之意。稱作「華語文」

主要用於對外國人的教導上,例如臺師大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華語 文教師等。在中國大陸則多半使用「漢語」來指稱中文,這大概是因 為中國大陸幅員廣大,組成民族複雜之故,在對母語非漢語的人或是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上,採用「對外漢語教學」的說法(劉紅, 2006)。

二、 手機

手機是行動電話的俗稱,指的就是可以隨身攜帶,能夠隻手掌握、

四處移動的電話機。市面上的行動電話種類繁多,手機製造商為數眾 多,不同的手機製造商推出各種系列,功能各異的行動電話。大抵而 言,行動電話可以依手機系統之不同,區分為一般手機與智慧型手機 (包含 PDA 手機)兩大類。

一般手機系統是封閉式的,想要另外添加新功能,通常只能安裝 以 JAVA 語言寫成的應用程式,也可稱為 JAVA 手機。智慧型手機又叫 做「智能手機」,也就是英文的 smart phone,包括數種開放式作業系統,

有微軟推出的 Windows Mobile OS、由 Ericsson, Nokia, Motorola 和 Psion 在 1998 年合組公司共同發展出的 Symbian OS、Linux OS 和 Palm

(7)

傳統 PDA(具備較強大個人資訊處理能力,但未具備語音電話功能者) 之上。

智慧型手機與一般手機系統最大的差別主要在於智慧型手機更接 近個人電腦的使用,以 Windows Mobile OS 來說,就是功能較精簡的 Windows 作業系統的一種。在智慧型手機之上,使用者能夠進行簡易 的文書處理動作,能夠打開 e-mail 中附件的 word 文件、excel 試算表 做修改。

採用 Windows Mobile OS 為作業系統的手機製造商相當多,

BenQ-Siemens、ASUS、O2 等公司都有採用,Windows Mobile OS 最新 版本為 6.0 版。另一大陣營是 Nokia 佔有近半數股份的 Symbian OS,

Symbian OS 底下又可以分為 MOAP、S60、UIQ 等不同的使用者介面 平台,這些介面平台包含了一套應用程式、使用者介面架構與其他中 介的組件。MOAP 由 NTT DoCoMo 開發,DoCoMo 發表的多支 FOMA 系列手機皆採用此平台;S60 由 Nokia 開發,多數的 Nokia 手機皆採用 Symbian OS;UIQ 則由 UIQ Technology 開發,可見於 Sony Ericsson 較 高階的商務應用手機之上(Symbian, 2007)。Linux 系統與 Palm OS 的手 機在市面上比較少見,台灣目前市面可見的 Linux 系統手機由 Motorola 出品。

三、行動條碼

行動條碼屬於二維條碼的一種,由於其訊息容量較大、編碼範圍 較廣、具保密及防偽功能、條碼可靠性較高、資料偵錯能力強等特性,

已在各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OMI@行動上網聯盟,民 96),特別是日本 與南韓兩國,已廣泛應用行動條碼。在台灣指稱的「行動條碼」主要

(8)

QR Code 是 1994 年日本 Denso Wave 公司所開發,在日本已經被 大規模的使用,且成為 ISO/IEC18004 標準。台灣的行動上網聯盟(Open Mobile internet Alliance,簡稱 OMI@)也制定出符合 QR Code 標準的 OMIA 行動條碼應用共通標準規範。QR Code 的特徵包括(DENSO WAVE INCORPORATED, 2003):

l 高容量:一個 QR Code 最多可容納高達 7,089 字元的數字或是 4,296 字元的英文字母。

l 小尺寸:QR Code 形狀為一正方形,以儲存相同容量來計,QR Code 的尺寸大約只有傳統二維條碼的十分之一而已。

l 容錯率:QR Code 具備四種等級的錯誤修正率,分別為 L(7%)、

M(15%)、Q(25%)、H(30%)。

l 方向性與結構化:傳統條碼只能從單向讀取,QR Code 則 360 度皆 能讀取,此外具備結構化的形式,可以拆解或組合(最多可將 16 個 條碼合組)。

圖 1- 1 標準的 QR Code 圖 1- 2 標準的 Magicode 圖 1- 3 標準的 QuickMark

(9)

目前 QR Code 常見的應用可以包括下列四項(OMI@行動上網聯 盟,民 96):

1. 自動化文字輸入:以二維條碼儲存個人資訊,如地址、電話號碼、

行事曆等,進行名片、行程資料等之快速交換。

2. 數位內容下載:以二維條碼儲存數位內容之基本資料、進行數位內 容之下載。

3. 網址快速連結:於使用手冊、產品規格、報章雜誌、廣告宣傳資料 等資料附加二維條碼資料,以提供使用者進行網址快速連結、電話 快速撥號等。

4. 身分鑑別及商務交易:於手機上顯示二維條碼資料,作為交易身分 鑑別資料、或行動付款憑證,可用於如入場券、販賣機、會員身份 確認、行動付款等應用。

(10)

數據

圖 1- 1  標準的 QR Code  圖 1- 2  標準的 Magicode  圖 1- 3  標準的 QuickMark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下面介紹三種使用greedy algorithm產生minimum cost spanning

第一課節:介紹成本會計和解釋成本概念及詞彙 第二課節:了解用於編製財務報表的不同成本分類

All necessary information is alive in IRIS, and is contin- uously updated according to agreed procedures (PDCA) to support business processes Data Migration No analysis of

Windows/ Linux/ Mac 各種平台的開發套件,使我們能夠透過各種平台來開發 Android 軟體,所有的 Android 應用程式都是使用 Java

介面最佳化之資料探勘模組是利用 Apriori 演算法探勘出操作者操作介面之 關聯式法則,而後以法則的型態儲存於介面最佳化知識庫中。當有

由於 DEMATEL 可以讓我們很有效的找出各準則構面之因果關係,因此國內外 有許多學者皆運用了 DEMATEL

為了改善唯讀記憶體無法寫入資料的限制,電腦廠商研發出數種除了「讀」還可 以「寫」的 ROM ,其中以 快閃記憶體 ( flash

Professional 與 Studio 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擁有四種特殊開發套 件,可以開發出更逼真的虛擬實境場景。分別為 CG 模組、Human 模組、Physic 模組與 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