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人口的變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人口的變遷 "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日本時代人口變遷與經濟發展

日本時代新埔地區的社會經濟歷經結構性的變遷。尤其在科學主義影響 下,日本在臺從事許多的調查工作與統計成為我們觀察臺灣社會經濟變遷之 不可或缺的資料。故本章僅以日本時期歷年《國勢調查報告》,《新竹州統計 書》為主,藉以進行本區人口與經濟的粗淺分析,以觀新埔地區發展之大要。

第一節 人口的變遷

人口的增長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但相對的人口因素也影響著經濟的 成長。然臺灣人口的分布,其疏密相差甚大,每一鄉鎮人口密度並不平均,

大體觀之清代早期人口分布為南多北少,西稠東稀,平原較密,山地甚疏,

且清領時期對漢移民數及戶口數始終缺乏確切的數據,遲至日治時期,日本 為推行其殖民統治,始對臺灣地籍與戶籍做較完整的調查,由 1896 年至 1943 年間306 ,日人持續進行國家人口及產業狀況等調查,以確切掌握臺灣人口的 狀況,故本節希望透過多次的「國勢調查」與地方統計書,藉以觀察分析新 埔地區之漢人人口數之變化。

一、 人口的數量與分布

本區較詳的戶口編查,始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淡水同知曹謹在大

306日本於明治 37 年(1905)實行第一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以確切掌握臺灣人口狀況;

並於日後大正 4 年(1915),大正 9 年(1920),大正 14 年(1925),昭和 5 年(1930) 昭和 10 年(1935)及昭和 15 年(1940)先後舉辦七次「國勢調查」。

(2)

甲溪以北的淡水廳,進行戶口編查307。然新埔所屬各庄之戶口數編查造冊,始 見於同治十三年(1874)「分淡屬各庄人丁戶口清冊稿」308。蓋清廷自朱一貴 亂後,為防患於未然,自雍正十一年(1733),開始實行保甲制度,309藉此瞭 解地方人口之變動和遷徒,以確定緊急危難時所能動員之人力。然其戶口數 實不可靠。因「淡水所轄終屬幅員寬闊,雖有聚居之村落,寔無連接之鄉庄,

編造戶口冊籍,殊難驟期周遍,又兼客籍居多,遷徒靡定……」310故查造實屬 不易,加以各戶為避賦役之苦,率多隱丁漏報,甚致地方豪富不必派男丁從 事勞役義務311,故從此保甲清冊,實難判斷本區之人口實數。

光緒十一年(1885),劉銘傳任臺灣首任巡撫,開始著手整頓保甲,以 清丈田賦,迄至清末,新埔始有較確切的戶口丁數如下:

表 5-1:新埔各庄之戶口丁數統計(1885)

鹿

13 103 20 36 31 72 40 25 22 16 89 14 20

307陳培桂:《淡水廳誌》,卷四,志三〈賦役志〉,頁 89。

道光 21 年(1841),曹瑾所編查竹塹地區戶口數如下:

丁 口 丁 口 丁 口 丁 口

廳治城廂 8523 城南三堡 8732 城南一堡 12382 城北二堡 17460 城南四堡 13130 城南二堡 14158 城北一堡 18932

其中並無詳列各街庄之數目,故無法確知新埔各庄正確之人口數

308《淡新檔案》(三)第一編〈行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5,頁 334-335,12403-49。

309陳其南,陳秋坤編譯、馬若孟著,:《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臺北:牧童出版社,

1979,頁 72-73。

保甲制度:每十戶為一排;十排為一甲,十甲為一保。保長直接對衙門負責,每牌 需給付門牌,其上書有姓名習業,注明出往處所或來自地,以資稽核,並包括每戶 人數,年齡,身份等。每一門牌均有編號,列於衙門保甲檔案中。

310《淡新檔案》(三)第一編〈行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5,頁 335,12403-49。

311,陳其南,陳秋坤編譯、馬若孟著:《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臺北:牧童出版社,

1979,頁 73。

(3)

139

(1.41)

103

(7.16

175 (1.82)

212 (2.21)

343 (3.57)

556 (5.780

334 (3.47)

265 (2.76)

132 (1.38)

113 (1.76)

236 (2.46)

81 (0.84)

125 (1.30)

17 35 19 76 202 34 23 36 158 202 64 1357

84 (0.87)

195 (2.03)

89 (0.93)

513 (5.34)

1525 (15.87

177 (1.84)

197 (2.05)

375 (3.90)

13301

(13.84)

1210

(12.56)

64 (5.39

9612 (100)

資料來源:1.《新竹縣采訪冊》,頁 69-99。

說明:括弧內數字為各庄占總人口數之百分比。

表 5-1 顯示,新埔人口主要分布於新埔街、太平窩、新耕田、土地公埔、

枋寮等五莊,約占總人口的 54.61%,其餘人口則散居於各村庄,然明治 36 年(1903),總督府頒佈「戶口調查令」後,開始更精確的展開臺灣人口調查,

先後計有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明治 38 年,大正 4 年),及五次「國勢 調查」(大正 9 年、14 年;昭和 5 年,10 年,15 年)。故從日人調查統計資料 中得以窺見近代新埔人口數量之概況。(表 5-2)

(4)

表 5-2:日本時期新埔地區臺灣人口統計表 (單位: 人)

現住者

年代 男 % 女 % 計 % 明治 38 年(1905) 9226 (50.87) 8911 (49.13) 18137 (100) 明治 43 年 (1910) 10192 (50.46) 10006 (49.54) 20198 (100) 大正 4 年(1915) 10192 (49.94) 10218 (50.06) 20410 (100) 大正 9 年(1920) 10317 (50.25) 10213 (49.95) 20530 (100) 大正 14 年(1925) 10936 (50.52) 10710 (49.48) 21646 (100) 昭和 5 年(1930) 11507 (50.79) 11147 (49.21) 22654 (100)

資料來源:1.《臺灣現住人口統計》〈明治 38、44 年、大正 4、9、14 年、昭和 5 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

說明:1.括弧數字為男女比率,取小數點下二位,四捨五入。

2.本島人係包含福建省人、廣東省人、生番、熟番。

3.欄一與欄二係包含所有現住人口數。

表 5-3:新埔各街庄臺灣人口統計表(單位:人)

鹿

%

279 453 308 511 671 446 368 234 168 885 1197 804 403 666 501 498 277 557 9226 50.87

明治 38 年 女 253 467 316 503 645 451 381 251 171 839 1235 774 388 609 393 478 252 505 8911 49.13

(5)

(1905) 532 920 624 1014 1316 897 749 485 339 1724 2432 1578 791 1275 894 976 529 1062 18137 100

307 487 361 534 729 474 390 248 175 971 1172 876 439 702 521 530 264 525 9705 50.72

306 503 370 517 676 461 397 281 179 904 1251 818 421 663 428 514 254 487 9430 49.28 明治 40 年

(1907) 613 990 731 1051 1405 935 787 529 354 1875 2423 1694 860 1365 949 1044 518 1012 19135 100

341 489 369 575 733 489 388 270 198 959 1245 872 451 705 513 531 272 567 9967 50.52

331 511 369 555 707 501 378 285 198 934 1309 834 436 638 446 539 268 522 9761 49.48 明治 42 年

(1909) 672 1000 738 1130 1440 990 766 555 396 1893 2554 1706 887 1343 959 1070 540 1089 19728 100

345 548 399 640 729 508 413 298 202 1065 1308 924 488 743 499 566 254 583 10512 50.48

345 552 392 612 7223 545 410 320 213 1028 1388 899 455 651 450 562 252 515 10312 49.52 大正元年

(1912) 690 1100 791 1252 1452 1053 823 618 415 2093 2696 1823 943 1394 949 1128 506 1098 20824 100

323 492 403 600 670 494 395 309 182 1165 1242 884 430 709 480 553 314 542 10192 49.94

327 507 419 602 662 535 435 320 202 1114 1360 870 416 620 465 551 299 514 10218 50.06 大正 4 年

(1915) 650 999 822 1202 1337 1029 830 629 384 2279 2602 1754 846 1329 945 1104 613 1056 20410 100

321 493 376 619 686 494 420 294 192 1174 1341 876 408 713 466 540 320 575 10317 50.25

333 487 394 609 719 522 455 307 191 1116 1417 852 423 620 421 528 285 534 10213 49.75 大正 9 年

(1920) 654 980 770 1228 1405 1016 975 601 383 2290 2758 1728 831 1333 887 1077 605 1109 20530 100

資料來源:《臺灣現住人口統計》(明治 38、40、42、45 年、大正元年、大正 4、9 年),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

表 5-3 觀之,本區自 1905∼1920 年以來,人口數由 18137 人發展至 20530 人,平均每年淨增人口 159 人,人口始終呈持續上升趨勢之穩定成長,但各 地增長幅度不一,個別地方存在一度人口減少之現象,如南、北打鐵坑庄,

四座屋莊,旱坑仔莊,鹿鳴坑庄,照門庄,大茅埔,內立庄等處,人口稍減 外,各庄人口均有增長,且集中於新埔,枋寮,大平窩,汶水坑,丘份埔,

犁頭山等街庄,尤其新埔庄自清代以來即設有米市、柴市、炭市、果市,人

(6)

稠商盛為「一邑之中市最盛」312之處。同時顯示了本區人口大致分布於鳳山溪 中游北岸,後拓展至鳳山溪中游兩岸,最後散布於鳳山溪上游之霄裡溪兩側 河谷地區313,與進墾順序大致相符。

二、 人口的自然增長與遷移

影響人口成長的直接因素有兩種;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長,二是人口遷 移。兩者對總人口之變動皆有深刻之影響。

表 5-4: 日本時期新埔台灣人口動態統計表 (單位:人)

出生 死亡 轉入 轉出

人口增減

年代

男 女 計 男 計 男 女

明治 38 年(1905) 110 117 227 42 39 81 252 257 507 333 320 653

大正 4 年(1915) 104 91 195 51 53 104 167 202 369 183 229 412 大正 9 年(1920) 99 83 182 52 51 103 109 151 260 155 170 325

大正 14 年(1925) 130 123 253 52 39 91 100 116 216 121 150 271 昭和 5 年(1930) 527 506 1033 170 169 339 563 538 110

1

904 806 1710

資料來源:《臺灣現住人口統計》(明治 38 年、大正 4、9、14 年、昭和 5 年),臺灣總 督府官房調查課編。

表 5-5: 日本時期新埔地區臺灣人口增加百分比統計表 (單位:人)

自然增加 社會增加 人口年增加

人口數 百分比(%) 人口數 百分比(%) 增加數 ﹪

明治 38 年(1905) 146 0.80 -144 -0.79 2 0.01%

312 《新竹縣采訪冊》〈街市〉,頁 105。

313 林泓祥:〈清末新埔客家傳統民宅空間構成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 文,1989,頁 9。

(7)

大正 4 年(1915) 91 0.45 -43 -0.21 48 0.24%

大正 9 年(1920) 79 0.38 -65 -0.32 14 0.06%

大正 14 年(1925) 162 0.75 -55 -0.25 107 0.50%

昭和 5 年(1930) 694 3.06 -609 -2.69 85 0.37%

資料來源:根據 5-2、5-4 計算所得。

表 5-4、5-5 的統計數字分析:本區的出生人口數高於死亡人口數,人口 呈穩定的「自然增口」趨勢,說明人口的自然增長,實受人口出生和死亡之 交互作用影響。況 1905-1925 年,新埔地區人口雖歷年增加但歷年死亡數卻沒 有顯著變動,即使有所變動,其波動程度亦很低微,象徵著死亡率的低率,

社會生活的合理化314。因此可知新埔地區自 1912 年起,死亡數已降得相當低,

並達於穩定狀態315

表 5-6: 新埔各街庄台灣人動態人口統計表 (單位:人)

街 庄

年 代

南 打 鐵 坑 庄

內 頭 坑 庄

石 頭 坑 庄

犁 頭 山 庄

五 份 埔 庄

四 座 屋 庄

樟 樹 林 庄

旱 坑 仔 庄

田 新 庄

枋 寮 庄

新 埔 庄

大 平 窩 庄

北 打 鐵 坑 庄

汶 水 坑 庄

鹿 鳴 坑 庄

照 門 庄

大 坪 庄

大 茅 埔 庄

%

314 陳紹馨:〈台灣死亡象現之社會學的考察〉《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

聯經出版社,1979,頁 74。蓋日本於 1916 年,逐漸以強大的警政制度穩 定了台灣政治;1920 年後更建號立完善公共衛生和醫事訓練,使台灣免於 瘟疫,天花和霍亂等傳染病和風土病之威脅。尤其在 1920 年代基礎工程 如郵政系統和交通事業的相繼改善,農業改良的應用發展,使得臺灣社會 生活更加的合理化。

315 陳紹馨:〈低度開發地區的人口問題〉《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聯 經出版社,1979,頁 384。

(8)

出生 6 15 9 11 16 14 15 6 7 22 25 14 7 16 5 21 8 10 227 1.25

死亡 5 6 4 5 9 7 3 2 1 7 11 9 3 4 3 1 1 81 0.91

轉入 14 26 18 58 38 29 30 5 5 59 94 29 7 15 18 34 23 7 509 2.81 明治 38 年

(1905)

轉出 29 29 47 43 28 66 23 13 8 26 65 79 31 49 12 43 27 35 653 3.60

出生 17 38 33 45 56 23 32 22 23 88 87 64 30 61 39 39 8 42 747 3.59

死亡 10 15 11 17 17 19 16 8 41 60 31 11 20 18 13 4 8 319 1.53

轉入 62 146 111 130 114 140 114 87 56 233 312 209 103 165 91 82 60 97 2312 11.10 大正元年

(1912)

轉出 49 91 77 92 190 164 113 78 57 231 257 165 119 185 129 98 67 124 2286 10.98

出生 13 10 3 6 14 11 7 5 8 22 25 14 14 8 16 9 10 195 0.95

死亡 8 6 2 5 7 7 8 1 6 15 10 3 9 6 4 … 7 104 0.51

轉入 9 10 25 2 31 15 13 22 14 41 56 14 19 4 39 23 19 13 369 1.81 大正 4 年

(1915)

轉出 3 19 23 21 21 44 11 7 15 8 49 29 10 13 14 9 8 21 325 1.58

出生 4 7 12 15 13 14 12 2 2 24 24 11 5 8 4 11 6 8 182 0.89

死亡 2 9 5 6 3 5 7 2 2 15 16 7 6 6 2 5 3 2 103 0.50

轉入 7 5 29 9 28 9 18 3 4 25 42 14 5 12 6 11 7 25 260 1.27 大正 9 年

(1920)

轉出 3 19 23 21 21 44 11 7 15 8 49 29 10 13 14 9 8 21 325 1.58

資料來源:《臺灣現住人口統計》(明治 38 年、45 年、大正元年、大正 4、9 年),臺 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

另一方面,人口的「外移」與「內移」,即轉出、轉入則有減緩或助長 人口成長之作用。新埔各庄歷年人口外移數量始終多於內移人口數,但仍舊 低於人口的「自然增加」數量。(參見表 5-6)可見本區若除去清領時期因人 口稀少,漢人大量移民墾耕,導致人口快速成長而呈現出「社會增加」外,

大多係由於日本在台地推行「現代化」所造成的人口快速成長之「自然增加」

現象。

(9)

三、 人口的性別與年齡結構

人口年齡與性別結構316,是制約人口成長的重要因素,往往可以反映出 當地重要的人口生命事件。

表 5-7: 新埔地區人口年齡組合統計表

男 女 昭和 7 年 昭和 10 年 昭和 7 年 昭和 10 年

性別

年齡 組合

N % N % N % N %

0-5 2261 10.29 2335 10.45 2121 9.65 2182 9.77 6-13 2211 10.06 2384 10.67 2127 9.68 2204 9.87 14 233 1.06 266 1.19 262 0.92 222 0.99 15-16 459 2.09 412 1.84 464 2.11 380 1.70 17-19 627 2.85 588 2.63 640 2.91 514 2.57 20 212 0.96 198 0.89 166 0.76 218 0.98 21-24 713 3.24 723 3.24 680 3.09 688 3.08 25-39 1999 9.09 2032 9.10 2019 9.18 2024 9.06 40-59 1764 8.02 1726 7.73 1817 8.27 1813 8.12 60-64 235 1.07 265 1.19 271 1.23 287 1.28 65 以上 311 1.41 345 1.54 451 2.05 474 2.12 計 11025 50.15 11274 50.46 10958 49.84 11066 49.53

資料來源:1.《國勢調查中間報》〈新竹州昭和 7 年〉,臺灣總督府官房 調查課。

2.《國勢調查結果表》(昭和 10 年),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316 不同年齡的人數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就是一地的人口年齡結構,一地男性與女 性人口在總人口所占比例則為人口的性別結構。

(10)

說明:1.男女年齡比率,取小數點下二位,四捨五入。

如表 5-7,日人所作之年齡分組統計資料,從中得知新埔地區在昭和七 年(1932),昭和十年(1935)兩年時,0∼5 歲,男、女人口數合占總人口數的 19.94%與 20.22%,顯示隨著醫療衛生的改進,風土、傳染病的防治,社會政 治的穩定,使嬰兒的出生且率大幅提高,夭折率降低,導致此年齡組人口占 總人口的 1 5 強。同時觀測各組年齡性別比例得知。0-14 歲各組年齡層男性 人口數皆高於女性人口數可見「重男輕女」「多子多福」之舊時觀念依然存在。

若以 1932 年為例,15∼19 歲之年齡層,女性占總人口之 5.02%,男性占總人 口 4.94%,女多於男,顯示了此階層男性的人口外流,如離鄉課職,外出求學 等因素形成人口多移。然 25∼39 歲後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占各年齡組人口 比重越大,尤其 65 歲組距以上之男女比例差距高達 0.64%之多,則展示出女 性預期壽命比男性高。

此外觀察新埔在昭年 7 年(1932)與昭和 10 年(1935),其幼年(0-14 歲),壯年(15-64 歲)和老年(65 歲以上),三個年齡組的扶養比317竟高達 82.19%,87.29%,可見新埔地區有生產能力之勞動人口所須扶養之人數頗高,

負擔沈重。至於本區性別比318為 100,101 顯示男、女比例是接近平衡的,但 各年齡層的男女比例還是不盡相同。

317 14 歲以下人口數┼65 歲以上人口數

扶養比= ────────────────×100%,比比率愈高,表示有生產

15 歲至 64 歲人口

能力之成年人所須扶養的人數愈多,負擔亦重。蔡宏進、廖正宏:《人口學》臺北:

巨流圖書公司,1987。

男性人口 性別比= ──── ×100%

女性人口

指每 100 名女子所相當的男子數,若性別比高於 100 則表示男多於女,反之女多於 男。

(11)

第二節 農業經濟的發展

新埔地區自清代乾隆年間以後,初級水田化(大型灌溉水庫完成前,整 合性河川整治前),就已大致完成,然耕地速度不及人口增加,導致日益增加 的移民無法取得水田耕作。迨咸豐年間,北台灣的柑橘與茶葉等經濟作物,

適時地引進種植,成為新埔居民因應人口壓力的新產業,並奠下日本時期的 社會經濟發展基礎。由於日本的台灣經濟政策係以具有傾向農業需求為特 性。319故本文將從地方產業來探討日本時期新埔的經濟發展。

人地關係是人力與土地資源的一種反映。日本時期,雖因農業與工業的 快速成長,造成人力的供不應求與單位生產面積的提升,解決了人口壓力。

然新埔地區在經濟產業的發展仍以農業為主。表 5-8 中可知,新埔庄的農業 人口有 20652,占總人口的 62﹪。換言之,本區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是以務農 維生,從事工業僅 1174 人,商業有 1432 人,各占 5.7﹪與 6.9﹪。顯見農業 為本區的主要生產型態。然其中新埔街從事商業之人口卻高達 1055 人,占該 街庄人口的 73.67﹪,推估應是新埔街自嘉慶朝以來,就逐漸成為街肆,尤其 在臺灣開港後,更成為鄰近丘陵臺地的貨物如茶、樟腦、蔗糖等經濟作物之 集散地有關,故居民多以經商為業,象徵著農村對消費品與產品輸入需求增 加,農業人口反而最少。至於公教與自由業則集中於新埔街、枋寮、五分埔 三地,占總職業人口的 39﹪,顯示出此區,因為新埔開發最早的地區,商業 行為興盛,故文教較為發達,自由業與公教行政人員亦相對為高。交通業人 口亦集中於新埔街肆,占該街庄人口的 47.9﹪,幾為二分之一強。顯然新埔 街自清代以至日本時期,就一直是新埔地區的經濟、商業中心。同時,因新 埔地區既未鄰海,又無深川大澤,內陸漁業和淡水養殖的漁獲量與從業人口 均非常有限。故從本區的人口職業結構中,可清楚看出內部各庄的就業結構,

319劉克智:《臺灣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頁 62。

(12)

往往因歷史的發展與地理環境而稍有不同。

表 5-8:新埔庄職業統計表(1922)

職 業別 庄別

農業 水產 業

、礦業

工業 商業 交通業 其他、

自由業

無業 總計

南打鐵坑 502 0 15 7 4 101 26 655 內立 717 23 66 7 0 161 24 998 石頭坑 576 1 33 17 0 111 28 766 犁頭山 807 26 22 21 15 234 13 1138 五分埔 632 0 61 77 43 409 186 1408 四座屋 705 0 120 39 14 139 39 1056 樟樹林 587 0 40 34 85 116 17 879 旱坑子 467 0 25 13 4 81 22 612 田新 277 0 38 25 3 51 8 402 枋寮 1545 0 33 55 0 608 36 2277 新埔街 279 10 608 1055 163 562 173 1264 大平窩 1350 0 36 17 8 288 54 1753 北打鐵坑 570 0 13 0 0 254 6 843 汶水坑 969 0 9 30 1 311 14 1334 鹿鳴坑 718 0 22 15 0 120 23 898 照門 851 0 11 3 0 201 16 1082 大坪 480 0 4 0 0 116 2 602 大茅埔 846 3 18 17 0 177 38 1099 總計 12878 63 1174 1432 340 4040 725 20652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第一回國勢調查要覽 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大正十一年

(13)

(1922),頁 266-269。

日本時期臺灣的農業政策在於農業的改良與商品化,藉以供給日本更多 的原料與糧食,使之成為日本農業地區的延伸。尤其 1920 年代以後,大量運 用各種非組織與組織性的方法,推促農民採用現代化的科技,興修社會基本建 設,並積極製造產品提供市場的需求等,使主要農作物產量均大幅提升。雖然 當時仍普遍存在著租佃制度與不均勻的土地分配之情形,但日本仍透過改良品 種、使用化學肥料、改良灌溉系統等方式增加臺灣的農業生產。320尤其自大正 十一年(1922),蓬萊米正式引進農業組合,推廣栽種,更是臺灣農業史上的 重要紀事。

且隨著農業的成長,政府每年由擴增的田賦及農業稅收中提撥建設新式 鐵路、港口、標準化的市場措施,因而促進了都市化,造成經濟社會的變遷。

然因不同的自然環境與人文處境相互雜糅,促成了產業的地域分殊化現象。新 埔農業生產係以稻米、茶、甘藷、蔬菜、甘蔗、柑橘、落花生等為主要產物。

以稻米而言,不僅是糧食生產的主要作物,也是新埔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型態。

昭和八年(1933),新埔總耕地面積為 4595 甲左右,然稻米耕作面積竟達 3014 甲,年產額 43634 石,顯見稻米耕種面積占總耕地的一半以上,可見米為農業 產物的最大宗。321然稻米性喜高溫多雨之氣候型態,新埔地區一如前述,不論 地形、土質、灌溉情形,並不適合水稻種植。故本區稻米栽培面積雖大於茶與 柑橘之栽培面積,茶與柑橘之經濟效益卻遠大於稻米產值。

蓋日本時代,新埔地區即以生產經濟價值高的柑橘與茶葉等產業,聞名 全省。茲將新埔著名農產概述如下:

320馬若孟(著),陳其南,陳秋坤(譯)《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頁 211,256。

321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新竹州第十三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1935,頁 185、

216。

(14)

1. 柑橘之栽培

蓋新埔種植柑橘係於嘉慶十七年(1812)左右,鹿鳴坑人楊意春之曾祖 父楊林福,由廣東陸豐縣葫蘆峰渡臺時,移植為始,然無論產量、種植面積 均不大。直至日本時期,因新埔地區之土質、氣候,適宜柑橘之種植,遂逐 漸推展開來,新埔柑橘遂有了很大的發展。

明治三十六年(1903),新竹廳下柑橘種植面積僅 28 甲,基於臺灣總督 府的殖民政策,開發資源,獲取利潤,乃以新埔為中心,開始積極獎勵種植。

明治四十三年(1910),新埔果園種植面積已達 140 甲。獎勵區域以傾斜丘陵 的村落為主,並假新竹枕頭山附近設立一農業所,從事養苗育種。大正四年

(1915)起,為促進收穫量增加,品質改良,每年舉行柑橘園品評會,新埔 柑屢次得獎,聞名全臺。新竹州農會成立後,大正十三年(1924)全縣種植 面積更高達 1852 甲。322昭和元年(1926),各州廳柑橘產量以新竹州、臺北 州、臺中州、臺南州產量居冠,其中椪柑類又以新竹州下最多,計有 4,345,931 斤,價額在三十一萬元左右。然同州中又以新竹郡的新埔庄、關西庄、香山 庄為主要產地,其中新埔庄椪柑產量為 862336 斤,占新竹郡的 48﹪,幾占 半數之強。(參見表 5-9)

表 5-9:新埔庄柑橘類別生產統計(昭和元年:1926)

新埔庄 新竹郡 新竹州 全臺

栽培樹數 90,215 164,856 372,347 666,413 椪柑

收穫(斤)862,336 1,781,398 4,345,931 10,159,492 栽培樹數 46021 4857 194,686 428,717 桶柑

收穫(斤)455,999 797,958 2,390,822 7,074,505 栽培樹數 50 219 4,461 59,739 雪柑

收穫(斤)605 2,360 54,083 1,204,679 栽培樹數 23 265 5,046 40,145 文旦

收穫(斤)295 5,416 102,059 1,542,344

322《新竹文獻會通訊》9,1953,頁 16-17。

(15)

栽培樹數 8,151 13,336 ---- 83,727 斗柚

收穫(斤)161,508 340,524 1,916,004 2,993,390 栽培樹數 ---- 10 ---- 8,984 白柚

收穫(斤)--- 130 33,661 341,082 栽培樹數 1,645 4,258 26,237 50,778 其他

柑橘

收穫(斤)15,681 47,656 315,178 782,130

栽培樹數 146,105 257,801 658,778 1,336,222

收穫(斤)1,496,424 2,975,442 8,775,630 24,097,622 資料來源:田中秀雄調查,《台灣之柑橘》,台灣總督府殖產局調查課,

昭和二年(1927),頁,3, 9-11、141-145。

新竹柑橘種類,主要分為椪柑、白柚、斗柚、雪柑、、文旦等五種。表 5-10 觀之,新埔柑橘以椪柑產量居多,桶柑居次。椪柑栽植在 1921-1931 十 年間,增加三倍之多,產量亦增加將近九倍之多,與日人的積極推展有密切 關係。且新埔柑橘品質無論是甜度、色澤均佳,且粒大量重,猶勝他地。323產 地主要分布於新埔鎮內立、旱坑、新北里等地。

表 5-10:新埔庄柑橘類別生產統計 大正十年

(1921)

大正十三年

(1924)

昭和六年

(1931)

昭和八年(1932)

椪柑 栽培樹數(本) 48,016 81,344 149,814 113,908

323新竹柑橘種類中的椪柑品質最優,產量亦占柑橘生產全數之半,其種可分為高、低 墻椪柑兩種。每年十一,十二月為採收期;桶柑則粒小,風味較差,故種植面積逐 年減少。每年十二月至翌年三月為採收期,是本省唯一晚生種,故每年他種柑橘銷 完後,獨以年柑問市,價值倍餘;雪柑則是在十一月至十二月為成熟期,皮薄難剝,

產量逐年減少;斗柚一名朱欒,以烏葉柚、石頭柚為優良種。竹縣斗柚種植面積為 柚中之首;白柚及麻豆柚十一月至十二月為成熟期;文旦九月至十月為成熟期,甜 度甚高,新竹產量不多。

(16)

收穫(斤) 318,802 894,789 2,846,466 3,325,500 栽培樹數 38,622 54,649 75,724 32,216 桶柑

收穫(斤) 259,460 655,788 1,590,204 869,832

栽培樹數 736 68 90 0

雪柑

收穫(斤) 2,332 884 1,800 0

栽培樹數 7 10 0 2

文旦

收穫(斤) 105 200 0 40 栽培樹數 3,299 9,735 11,092 2,718 斗柚

收穫(斤) 29,586 243,375 332,760 95,130

栽培樹數 0 0 32 10

白柚

收穫(斤) 0 0 960 300

栽培樹數 326 1,561 3,137 1,880 其他

柑橘

收穫(斤) 7,444 20,293 78,425 41,360

栽培樹數 91,006 147,367 239,889 150,734 總計

收穫(斤) 617,729 1,815,329 4,850,615 4,332,162 資料來源: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

1921,頁 172。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新竹州第十一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1933,頁 150。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新竹州第十三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1935,頁 238。

新竹州知事官房文書課《新竹州第十六統計書》,新竹:臺灣新聞社,

1938,頁 222-223。

上表昭和年間,為新埔柑的黃金全盛期,曾外銷至大陸的東北、上海、

天津、南京、大連、香港、日本等地商埠,柑價騰高,美金柑橘可換取白米 五、六斤之多。324然至中日戰爭末期,因沿海港口均被封鎖,導致無法出口,

加以新埔青年紛紛被徵召從軍,導致近二千甲的柑橘園,因勞力、肥料、防

324《新竹文獻會通訊》9,1953,頁 21-22。

(17)

害藥品不足,而枯死荒廢。直至民國四十年後,在農復會的協助下,始逐漸 回復舊觀。

2.茶葉之栽培

臺灣茶樹的種植始於嘉慶年間,當時茶樹的種植限於淡水河及其支流的 大嵙崁、新店、基隆等地。325迨道光年間,才有茶葉出口,然當時的茶葉均 為粗製品,專供福州精製之用,迄至咸豐年間,臺灣開港後,英商自福建泉 州引進大批的茶種,提供肥料、貸款、並保證日後全部收購,鼓勵農民大量 種植,故北臺灣的坪林、龍潭、新埔、關西、北埔等丘陵山地,茶園遍布。

至自同治年間,新埔茶葉即與大湖口(湖口)、鹹菜甕(關西)之茶齊名。

然優良的茶葉生產條件須具備適宜的水土氣候、茶樹品種、採茶及製茶 技術三者配合。就水土氣候而言,本區地形為丘陵帶臺地性,土質是排水較 佳的礫石層,土壤屬微酸性紅土,氣候溫暖潮濕,適宜茶樹之栽植。

新埔地區茶葉品種則以青心烏龍、大有烏龍、硬枝紅心最優良,其次較 不良品種有黃柑、時茶等類。且因摘茶期間長,每年所摘之茶,又可分為三 至四月者為春茶,五至六月者為夏茶,七至九月者為秋茶,九越下旬至十越 者稱之為冬茶。其中以春茶品質最優,夏茶則質地較差,秋、冬茶香味較佳。

日本時期,延續清朝將臺茶產業列入外銷的重要的產業活動,繼續以烏 龍茶與包種茶種植為主。然新埔早期盛產之烏龍茶,大抵運往台北大稻埕,

精製後輸出,主要以美國市場為主。

至大正八年(1919)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恐慌的影響,臺茶出口 頓減。日本於是投下鉅資,輔導改良茶葉品種,復興紅茶產製,並創辦新型 機械製茶場。昭和三年(1928),日東拓殖農林株式會社的製品已能與印度、

錫蘭等茶產國分庭禮。326 此時,製茶業已成為新埔地區重要的經濟產物。(表 5-11)然因製茶分為粗製與再製兩步驟,新埔地區的製茶僅為粗製茶,多由

325 連雅堂:《臺灣通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公司,1985,頁 654。

326 張我軍:《台灣之茶》,臺灣銀行季刊 2(3), 1949,頁 76。

(18)

各茶農在自家中進行,步驟分為曬、翻、炒、揉、烘、篩等階段,須時六至 八小時,完全以手工烘製,故品質好壞亦有差別。

表 5-11:新埔茶園面積表 大正十三年

(1924)

昭和六年

(1931)

昭和八年

(1933)

昭和十三年

(1938)

茶園面積(甲) 2988 2216 2087 2236

製茶戶數 511 668 508 292

粗製茶數量(斤) 464142 420084 370422 768262 資料來源:同表 5-10

由於日本時期鼓勵傾斜的丘陵臺地區,大量栽植,致使處於丘陵臺地之 新埔地區無論產量與收穫面積皆居新竹州首位。327昭和十三 年(1938)時,

新埔茶葉栽培面積已達 2236 甲,數量達七十多萬斤,製茶戶數約二百多戶(表 5-11),近年則因茶價不高,缺乏競爭力,隨著農村人口的老化,只有在生產 季節才招攬臨時僱工製茶,多數新埔茶農多轉為茶商,加工北埔、關西、峨 嵋等地之茶。

327 新竹州役所編:《新竹州管內概況》,新竹:新竹州役所,1937,頁 5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4 項,並以「31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6 項,並以「31

「25 資訊及通訊專業人員」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 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作機會的職業有 13 項,並以「51

4.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之種苗 業登記證、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規定 之農民或農民團體證明文件、具備蘭花產 業經營事實之事業單位證明、具備食用蕈

二、為因應國內外環境、我國產業發展及人口結構之改變,勞動部推動

,提供轄區內受影響之各該產業之事業單位、勞工有關 訓練諮詢服務,並加強輔導各產業從業人員參訓,持續

國內經濟部分,11 月份的工業生產、出口以及商業營業額均較上月減 少、較上年同月增加,預期 12 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將與 11 月相近,商業營 業額可望高於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