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經濟學的本質 1. 經濟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一章 經濟學的本質 1. 經濟學"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經濟學的本質

1. 經濟學(economics):研究理性個人如何做決策(或選擇)的社會科學。具體而言,經濟學是 研究個人、社會大眾與政府如何決定他們的各種行為(也就是選擇),以及做這種選擇的前 因後果。簡單的說,經濟行為就是選擇行為,由於人的生活是一連串的選擇行為,於是也 有人說經濟就是生活。

2. 何謂「理性(rational)」?

所謂「理性」是指決策者以有效率的(efficient)手段追求一致的(consistent)目標。

3. 為何要做選擇(choice)?

我們做「選擇」,是因為「必須選擇」,而且「可以選擇」「必須選擇」是因為資源(包括 人力與物力)的稀少性(scarcity);「可以選擇」是指資源有多種用途。

4. 何謂「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將資源用於某一種用途的機會成本,是這些資源本來可以用於「其他用途」中,最有價值 的那個用途的「價值」,也就是為了獲得某種東西,「因而必須放棄的最大價值」。換句話 說,做選擇時會有所取捨,所「捨」即是所「取」的機會成本。

例:小明原本在銀行上班,月薪 3 萬元,將自有店面出租,月收 5 萬元的租金,今若小明將 原本的工作辭掉,用自己的店面開店做生意,試問開店的機會成本為多少?

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抛」,由這句話可知,當面對生命、

愛情、自由的選擇時,只能選擇一個,則選自由的機會成本為何?

5. 生產可能線(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簡稱 PPC)

在固定的資源與生產技術下,兩個(或兩類)產品間所有最大可能的生產組合所形成的軌跡。

11 10 8

5 d

a b

c

e

稻米

(2)

生產可能的組合 生產蔬菜的機會成本

組合點 蔬菜 稻米 增加一單位蔬菜需減少稻米量 蔬菜邊際單位

a 0 11

b 1 10 1 單位稻米 第 1 單位

c 2 8 2 單位稻米 第 2 單位

d 3 5 3 單位稻米 第 3 單位

e 4 0 5 單位稻米 第 4 單位

邊際是指最後增加的那一單位。邊際成本是生產最後一單位產量所需的成本。

6. 成本遞增法則

由上表可知蔬菜的(邊際機會)成本是隨其產量的增加而遞增,這就是所謂的邊際機會成 本遞 增。由於生產的邊際成本,隨著物品產量的增加,最後一定會有遞增的現象,我們稱為成本 遞增法則(Law of Increasing Costs)或報酬遞減法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該法則也是造 成 PPC 向外凸的主因。

*生產可能線表達了以下幾個概念:稀少、多種用途、選擇、機會成本、成本遞增、經濟成 長。

7. 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法則

兩人同時生產兩種產品時,各人「機會成本」較低的產品就是生產該項產品具有比較利益。

老王 小趙 月 棟 月 棟 木 屋 4 16 6 6 磚 房 8 16 6 6

兩人各用一個月的生產力 兩人各生產一單位的機會成本 老王 小趙

木 屋 磚 房

8. 狹義與廣義的經濟學

(1) 狹義:即一般所稱的經濟學,指如何生產、消費,是否該交易、管制等較具銅臭味的理 性選擇。

老王 小趙 月 棟 月 棟 木 屋 5.5 22 0 0 磚 房 5.5 11 11 11

老王 小趙

木 屋 磚 房

(3)

(2) 廣義:將「理性選擇」範圍擴大,用於傳統歸為「非經濟」的課題。例如:犯罪是犯罪 者的理性決策,故犯罪行為可以納入經濟分析,即所謂的犯罪經濟學。政客及選民的行 為是其理性選擇,故亦可納入經濟分析,即所謂的政治經濟學。其他還有法律經濟學、

環境經濟學、醫療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等。

9. 經濟模型

經濟現象錯綜複雜,經濟分析通常把複雜的現象用一個簡單的架構討論,而這簡單的架構 即是「經濟模型」。經濟模型的好壞不全然依其假設是否合乎實際來判斷,而是依模型解 釋現象與預測未來的能力來判斷。

10. 經濟學的分類

(1) 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與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

前者探討理性個人的決策過程(如生產、消費),以及其決策過程在個別市場的影響;後 者是分析集合個人而成的社會(或國家)的整體經濟現象,如所得、物價、失業的變化。

(2) 實是(positive)分析與規範(normative)分析

前者不涉及價值判斷,單純分析事實是什麼(what it is)及會如何演變;後者涉及主觀價 值判斷,分析事情應該如何(what it should be)。換句話說,實是分析是探討現象的本然,

進而能對現象提出預測或解釋。至於實是分析的結果,則往往是規範分析中價值判斷 的依據。例如:政府想在課徵所得稅與消費稅之間做個取捨,藉以提高人民福利或促 進經濟成長,那政府就必須知道兩種稅對人民福利或經濟成長影響的差異。該如何調 整稅率即是規範分析,而稅率變動對人民福利或經濟成長的影響即是實是分析。絶大 部分的經濟分析都屬實是分析。

11.邏輯謬誤

(1)合成謬誤:認為對個體行為有利(或不利)的事,對整體也一定有利(或不利)。例如,一個 農夫努力增產,他個人可獲利;但若所有農夫皆努力增產,則農產品生產過剩反而每個農夫 都受害。

(2)分割謬誤:認為對整體是對的,對個體也一定對。例如,加入 WTO 可降低關稅(解除管 制),有助於整體經濟的資源配置更有效率,有利於國家的發展;但是加入 WTO 可能使農夫 受損。

(3)因果謬誤:看到兩件事發生先後,就誤以為其間必有「前因後果」的關係。例如,政府為 了怕傳染病蔓延,於是在傳染病較嚴重的地區加派醫療人員。事後可能會讓人產生醫療人員 較多的地方傳染病較嚴重錯覺,若把錯覺當真就犯了因果謬誤。

練習 1:

(4)

小明決定去看電影,原本小明可以在每小時 5 元的薪資下多工作二個小時,或是花 4 塊錢去 看冰上曲棍球比賽,或是花 6 元去觀賞一齣舞台劇。請問在這種情況下,小河去看電影的機 會成本為多少?

練習 2:

將節儉對個人是美德擴展至對整體社會也是有益,則是犯了 (A)合成謬誤 (B)分割謬誤 (C)因果謬誤

練習 3:

如果台灣生產一瓶 300cc 的紅酒需投入三十人,生產一台電腦需要投入一百人,而法國生產一 瓶 300cc 的紅酒需投入四十人,生產一台電腦需要投入一百二十人.請問台灣在生產上的比較 利益? (A)紅酒 (B)電腦 (C)以上皆是 (D)以上皆非

練習 4:

小王一天能生產 20 個蘋果或 5 個橘子;小花一天能生產 15 蘋果或 3 個橘子,則誰在生產那 一種商品有比較利益?

練習 5:

A 公司 2 天可以生產 20 支手機,3 天可以生產 12 台電腦;B 公司 3 天可以生產 12 支手機,

2 天可以生產 4 台電腦,試問:

(1)那家公司於生產手機有「絶對利益」? 那家公司於生產電腦有「絶對利益」?

(2)那家公司於生產手機有「比較利益」? 那家公司於生產電腦有「比較利益」?

(3) A 公司應專業生產何種產品? B 公司應專業生產何種產品?

練習 6:

以下是酒廠生產啤酒與高粱酒的組合

高粱酒 0 1 2 3 4 5

啤酒 90 85 78 68 56 41

試求第 2 單位與第 4 單位高粱酒與邊際機會成本各為多少?

(5)

第二章 需求與供給

1. 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

即市場力量決定社會上資源的配置。商品的買方(需求者)與賣方(供給者)在市場相會,這 兩股力量共同決定商品的價格,對每一個買者與賣者而言,商品的價格即反應商品的行 情,某商品行情好,價格看漲,自然有人願意投入較多資源製造它。反之,某商品行情不 好,價格看跌,投入製造該商品的資源自然較少。這種商品的價格或行情引導資源投入即 所謂的價格機能(price mechanism),或稱市場機能(market mechanism)。因此,市場經濟也 被稱價格制度(price system)。

2.「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與「需求(demand)」的差異

(1) 需求量: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對應於某一個價格,在一定期間內,消費者「願意」而 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2) 需求:指的是商品價格與其需求量之間的關係。

此一價格與需求量的關係可寫成以下的函數形式:

) ( X

D

X f P

Q = QXD = f(PX;其他因素)

式中Q 為 X 商品的需求量,XD PX為 X 商品的價格, f(⋅)代表函數關係。

3. 需求法則(Law of Demand)

物品需求量與其價格呈現反向變動的關係,也就是需求線是負斜率。

4.「替代效果(substitution effect)」與「所得效果(income effect)」

(1)替代效果:指因物品間「相對價格」變動,引起消費者以較便宜的替代較貴的,而使物 品需求量改變的效果。

(2)所得效果:指消費者購買力(即實質所得)發生改變,所引發物品需求量改變的效果。

5. 需求法則的例外(即需求線是正斜率)

(1)炫耀性物品(conspicuous goods),如名貴跑車、豪宅、貂皮大衣。

(2)季芬物品(Giffen goods),一定是劣等財,如低收入戶家庭的主食。

6. 市場需求線

在任何特定價格下,個別需求量的總和即是在該特定價格下市場的總需求量。因此,市場 需求線為市場上個人需求線的水平加總。

7. 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1)需求量的變動:在其他條件不變(即在同一條需求線上),因商品本身價格變動所造成該 商品需求量的改變。表現在圖形上即是需求線上「點」的移動。

(2)需求的變動:在商品本身價格不變下,因其他條件變動所造成商品需求的改變。表現在

(6)

圖形上即是整條需求線的移動。

8. 改變需求的因素(即需求函數內的「其他因素」)

(1)所得:在正常的情況下,當物品(或勞務)的價格不變,若所得提高,該物品(或勞務)的 需求量會提高,我們稱具此特性的物品(或勞務)為正常財(normal goods)。換言之,正常 財的需求量和所得呈同方向變動,表現在圖形上則是需求線隨所得的增加而右移。

相反地,當物品(或勞務)的價格不變,若所得提高,該物品(或勞務)的需求量反而減少,

我們稱具此特性的物品(或勞務)為劣等財(inferior goods)。換言之,劣等財的需求量和所 得呈反方向變動,表現在圖形上則是需求線隨所得的增加而左移。

須注意的是,我們不能說那些物品一定是「正常財」或一定是「劣等財」,正常或劣等 會因人而異,也會因所得變化而改變。

(2)相關物品的價格:彼此間可以互相替代的物品,我們稱之為替代物品(substitutes)。替代 物品之間,其中一物價格提高,則其替代品的需求將增加。物品除了替代關係,尚有互 補的關係,我們稱之為互補物品(complements)。互補物品之間,其中一物價格提高,則 其互補品的需求將減少。

(3)嗜好:消費者對某物品嗜好提高,將會增加該物品的需求。

(4)對未來預期:包括對未來所得預期、對物價預期。當人們預期未來所得提高,則會增加 目前消費,造成需求增加。當人們預期未來某物品價格上漲,則會增加該物目前的需求,

以節省日後購買該物須支付較高的代價。

(5)消費者人數:因為市場需求線是個人需求線的水平加總,當消費人數增加造成市場需求 增加,市場需求線也就因此右移。

9.「供給量(quantity supplied)」與「供給(supply)」的差異

(1)供給量: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對應於某一個價格,在一定期間內,生產者「願意」而且

「能夠」提供的產量。

(2)供給:指的是商品價格與其供給量之間的關係。

此一價格與供給量的關係可寫成以下的函數形式:

) ( X

S

X g P

Q = QXS = g(PX;其他因素)

式中Q 為 X 商品的供給量,SX PX為 X 商品的價格,g(⋅)代表函數關係。

10. 供給法則(Law of Supply):

物品供給量與其價格呈現同向變動的關係,也就是供給線是正斜率。

(7)

11. 市場供給線

在任何特定價格下,個別供給量的總和即是在該特定價格下市場的總供量。因此,市場 供給線為市場上個別生產者供給線的水平加總。

12. 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1)供給量的變動:在其他條件不變(即在同一條供給線上),因商品本身價格變動所造成該 商品供給量的改變。表現在圖形上即是供給線上「點」的移動。

(2)供給的變動:在商品本身價格不變下,因其他條件變動所造成商品供給的改變。表現在 圖形上即是整條供給線的移動。

13. 改變供給的因素(即供給函數內的「其他因素」)

(1)生產技術:生產技術進步可降低生產成本,在同一產品價格下,生產者會增加生產,提 供市場更多的產品,因此供給線右移。

(2)原料與生產要素價格:當原料或生產要素漲價時,生產者生產成本提高,迫使生產者減 產,市場上產品的供給遂減少,供給線因此左移。

(3)相關產品價格:當相同的生產要素可以用來生產 X 產品或 Y 產品時,則我們稱 X 產品 與 Y 產品為生產上的替代品(substitutes in production)。此時,若 Y 產品價格上漲,生產 X 產品相對不利,因此會生產 Y 來替代生產 X,故 X 的供給減少,X 供給線左移。

當 X 產品與 Y 產品同時由同一生產要素生產出來,則我們稱 X 產品與 Y 產品為生產上 的互補品(complement in production),又稱聯合產品(joint products)。此時,若 Y 產品價 格上漲,則多生產 Y 的同時亦會造成 X 的增加,因此 X 的供給增加,X 的供給線右移。

(4)預期價格:當人們預期未來某物品價格上漲時,生產者基於「囤積居奇」的目的,會減 少目前該物品的供給,以便日後高價賣出大發利市。

(5)供給者人數:因為市場供給線是個別供給線的水平加總,當供給人數增加造成市場供給 增加,市場供給線也就因此右移。

練習 1:A 與 B 互為___,則物品 A 的價格之增加會導致物品 B 的需求線___。

(A)替代品;向左移 (B)互補品;做線上的移動

(C)替代品;做線上的移動 (D)互補品;向右移 (E)替代品;向右移 練習 2:決定消費者需求之決定因素不包括:

(A)所得 (B)嗜好 (C)替代品價格 (D)該商品價格 (E)該商品消費人數

練習 3: X 商品的需求函數如下,其中 I 為所得,PY為相關產品價格,Y 商品符合需求法則,

(8)

下列敍述何者正確?

Y X

X P I P

Q =120+2 0.03 3

(A) X 商品為季芬財 (B) X 商品為正常財 (C) X 商品為炫耀財 (D)X 與Y 為替代品 (E) X 與 Y 為互補品

練習 4: X 商品的需求函數如下,其中 I 為所得,PY為相關產品價格,Y 商品符合需求法則,

若消費者只購買 X 與Y 兩商品,下列敍述何者正確?

Y X

X P I P

Q =120 0.03 3

(A) X 商品為劣等財但不是季芬財 (B) X 商品為季芬財

(C)X 商品為炫耀財 (D) X 與Y 為替代品 (E) X 與 Y 同時為劣等財 練習 5:下列何不是需求法則的例外?

(A)炫耀財 (B)劣等財 (C)季芬財 (D)奢侈品 (E)正斜率需求線 練習 6:下列何者會導致世界咖啡供給線右移?

(A)咖啡樹有新品種,栽培成本較低 (B)重要產地巴西遭霜害,咖啡價格價格上漲 (C)咖啡文化風行,過去不喝咖啡者都迷上咖啡 (D)與咖啡搭配的調味糖漿跌價 (E)咖啡產地人口增加,採收咖啡工人的薪資下跌

練習 7:下列何者正確?

(A)人們對牛皮需求增加,牛肉的供給會增加 (B)製鞋技術進步,鞋的供給線往左移 (C)石油價格上漲,塑化類商品的供給線往左移

(D)預期米酒漲價,目前米酒供給減少 (E)預期米酒漲價,目前米酒需求增加 練習 8:關於需求函數,下列何者正確?

(A)價格下跌,需求量一定增加 (B)價格下跌,需求量一定增加

(C)所得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D)所得增加,需求量一定減少 (E)以上皆非

練習 9:假設 A 財貨符合需求法則,且被用來生產 B 財貨,當 A 財貨價格下跌,則 (A)A 財的需求增加 (B)A 財的供給增加 (C)A 財貨的需求量加

(D)B 財貨的供給增加 (E)B 財貨的供給量增加

練習 10:假設甲的需求是P= 15Q,乙的需求是P=205Q,求整個社會的需求函數

練習 11:假設市場上有 500 個相同的人,每人的需求函數均為P=500.5Q,則市場的需求 函數為何?

(9)

第三章 市場均衡分析

1. 均衡(equilibrium)的意義

所謂「均衡」,即是一種不會自發性地改變的狀態。換句話說,均衡一旦達成,若無外力 干擾,此均衡狀態會繼續維持下去。

2. 市場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市場上的供給量(價)等於需求量(價)時的狀況,若無其他條件改變,則此供需相等的狀態 將繼續維持,故達均衡。表現在圖形上即是需求線與供給線的交點,該點所對應的價格即 是 「 均 衡 價 格 (equilibrium price) 」, 該 點 所 對 應 的 數 量 即 是 「 均 衡 數 量 (equilibrium quantity)」

3. 安定均衡(stable equilibrium)與不安定均衡(unstable equilibrium)

當有外力干擾使市場離開均衡(即市場是不均衡)時,市場力量會把不均衡狀態拉回到均衡 狀態的現象,我們稱之為安定均衡。反之,若市場力量無法把不均衡狀態拉回到均衡狀態 的現象,我們稱之為不安定均衡。

4. Walras 的「價格」調整機能

當市場價格高於均衡價格時,市場供給量會大於市場需求量,此供需的差額稱為「超額供 給(excess supply)」,由於市場供過於求,廠商為了出清存貨只好降價求售。此時供給量會 沿著供給線隨價格下跌而減少。另一方面,需求量會沿著需求線隨價格下跌而增加。只要 超額供給存在,市場價格就會下跌而引導供給量減少,需求量增加,直到供需相等達到均 衡。

同樣地,若市場價格低於均衡價格時,市場需求量會大於市場供給量,此供需的差額稱為

「超額需求(excess demand)」,此時消費者就願意出較高的價格以購買想要的商品。因此,

市場價格就會上漲而引導需求量減少,供給量增加,直到供需相等達到均衡。

*注意:「供給量等於需求量就是均衡」這個觀念,與市場上實際交易時「買方買到的數量 一定等於賣方賣出的數量」是不同的,後者是一定成立,但並非代表市場均衡。也 就是說市場價格(或實際價格)不等於均衡價格時,買賣雙方還是有交易發生(亦即實 際交易點並不是均衡點)。

5. 供給、需求變動對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的影響(比較靜態分析)

例:試繪圖分析口蹄疫對豬肉市場與牛肉市場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的影響。

6. 需求價格(demand price)與供給價格(supply price)

需求線上的價格,稱為需求價格,表示消費者購買對應的需求量所願支付的「最高」價格。

供給線上的價格,稱為供給價格,表示生產者提供對應的供給量所要求的「最低」價格。

(10)

7. 買賣不成供需在

縱使某些物品不存在於市場,供給與需求仍可能存在。如「長生不老藥」有需求但無供給,

故無市場成交。如「太陽能汽車」因造價太高,即使供需均存在,仍因供給價格高於需求 價格而不易成交。

8. 「物以稀為貴」與「有用的東西變貴」

前者是指如果需求不變,則供給減少,會導致均衡價格上漲。後者是指如果供給不變,則 需求增加,會導致均衡價格上漲。

9. 價格機能的干預 (1)數量管制。

(2)價格管制。

10.「數量管制」有兩種目的:

(1)管理消費量或生產量:規定交易量的上限,如進口配額或出口配額、限電(水)、限額生 產等,由於數量上限低於均衡數量,造成需求價格高於供給價格,導致大排長龍、黑市、

收紅包、黃牛票等問題。

(2)「以量制價」,透過調整供需數量來穩定價格,例如古代設置糧倉的用意即是穩定糧價,

現今外匯存底調整以穩定匯價。

11.「價格管制」

(1)價格上限(price ceiling):法令訂定的最高價格(必定低於均衡價格),市場價格不得高於 此,造成商品供不應求。如「三七五減租」是地租的上限。

(2)價格下限(price floor):法令訂定的最低價格(必定高於均衡價格),市場價格不得低於 此,造成商品供過於求。如稻米保價收購、最低工資。

練習 1: 需求 P= 300Q 供給 P=60+2Q

試問(1)市場的均衡數量及均衡價格各為何?

(2)當市場價格為 200 時,市場成交量為何?

(3)承上題,此時有超額需求或超額供給?其數量為何?

練習 2: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買方買到的數量等於賣方賣出的數量,市場即達均衡

(B)需求價格是指消費者購買對應的需求量所願支付的「最低」價格 (C)價格上限是政府干預市場力量,將價格訂於均衡價格之上

(D)商品因為有需求的存在,才會產生供給,也就是說有需求才會有供給

(11)

(E)縱使某些物品不存在於市場,供給與需求仍可能存在

練習 3:試繪圖分析政府開放進口車,此政策對國產車市場及進口車市場有何影響?

練習 4:試繪圖分析為何冬天鮮奶價格比夏天低。

練習 5:下列那項會使「目前」的「豬肉」需求增加?

甲、豬肉價格下跌 乙、禁止牛肉進口 丙、雞肉生產過剩 丁、豬飼料漲價 戊、政府宣布即將開放豬肉出口

(A)甲乙丁戊 (B)乙丁戊 (C)甲丙戊 (D)乙戊 (E)丙戊

練習 6:假設其他狀況不變,考慮奶精、咖啡及茶市場,當政府降低咖啡進口稅率時,則 (A)奶精價格下跌,荼價格上漲 (B)奶精價格下跌,荼價格下跌

(C)奶精價格上漲,荼價格下跌 (D)奶精價格上漲,荼價格上漲 (E)以上皆非

練習 7:若X Y是互補品,X 的需求線右移將導致Y的價格上漲,對否?為什麼?

練習 8:在價格機能充分運作的市場,供給增加將導致

(A)需求增加 (B)價格下跌 (C)短缺 (D)價格上漲 (E)需求量減少

練習 9:柳丁與橘子為替代品,若因蟲害而使柳丁供給減少,則對橘子市場有何影響?

(A)價格上升,交易量減少 (B)價格下降,交易量增加 (C)價格下降,交易量減少 (D)價格上升,交易量增加

練習 10:921 大地震後礦泉水價格飛漲,政府為防止不肖業者哄抬物價而進行價格管制,此 一措施可能造成: (A)超額供給 (B)需求減少 (C)超額需求 (D)供給減少

練習 11:若市場價格低於均衡價格,則下列何者正確?

(A)需求曲線將左移使供需均衡 (B)市場存在超額需求 (C)供給曲線將右移使供需均

(D)市場存在超額供給

練習 12:市場的需求線與供給線分別為P= 30QP= 2+Q,當 P =6, 12, 20 時,成交量 各為多少?又對應的超額供需值各為多少?

練習 13:市場上有 500 個相同的消費者,每個人的需求函數均為q=1002P,另一方面,

市場上有 1000 家供給商,每家的供給函數均為P = 30+q,求此時市場的均衡價格。

(12)

第四章 價格彈性

1. 何謂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價格彈性是衡量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的數量變動之敏感度指標。

如上圖,市場 1 的供需為SD1,市場 2 的供需為SD2,兩市場供給同樣由 S增加為S ′ 對兩市場的影響同樣為價格下跌,數量增加,但量價變動幅度卻不同,這是因為兩市場需求 彈性不同所致。最簡單的方式,我們以數量變動量及價格變動量的比例代表價格彈性,以數 學表示則為∆ /Q P,意思是說價格變動一元,數量變動多少。以上圖為例,市場 1 需求的 價格彈性為(Q1Q0)/(P1P0)

然而上述的表示方式容易受不同「計算單位」影響而有不同的結果,例如同一商品用台幣計 價與用美金計價則會算出不同彈性。因此,為了消除「計算單位」不同所造成的困擾,我們 將彈性改以數量變動百分比及價格變動百分比的比例來衡量。意思是說價格變動一百分之 一,會引起數量變動百分之多少。令εD代表需求的價格彈性(簡稱需求彈性),以數學表示為:

) /(

) (

) /(

) (

/ ) (

/ ) (

/ /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m D m

+

+

=

=

ε = (1)

式中Qm =(Q1+Q0)/2Pm =(P1+P0)/2,分別代表變動前後的平均數量與平均價格。

*注意:由於彈性皆以正值定義,故式(1)等號右邊加「負號」是為了讓算出的需求的價格彈 性為「正值」,若求算供給的價格彈性εS則無須加「負號」

2. 弧彈性(arc elasticity)

指需求線(或供給線)上一段距離的彈性。例如上圖中,需求線D1e 到0 e1之間的彈性,即 式(1)所表示。

3. 點彈性(point elasticity)

若價格是微量變動(即 P∆ 是趨近於零),相當於在線上的某一點作微量變動所計算出的彈 性,故稱點彈性。我們以dP代替 P∆ ,表示價格微量變動,則需求彈性εD與供給彈性εS

D1

D2

S

S ′

Q P

Q0 Q1 Q2 P1

P2

P0 0

e

e1

(13)

分別表示為:

D D D

D D

Q P dP dQ P

dP Q dQ =

= / ε /

S S S

S S

Q P dP dQ P

dP Q

dQ =

= / ε /

◎練習:需求函數P=602Q,原來價格P=20,現在價格提高為P=40,試求算價格變 動前後的需求彈性。

4. 價格彈性與斜率(彈性不等於斜率)

價格彈性是(Q/P)(P/Q),而斜率是(P/Q),因此,價格彈性是斜率的倒數乘上 )

/

(P Q 。故價格彈性同時受斜率及價格與數量比(即線上弧或點的位置)影響。由此可知同 一需求線(或供給線),不同弧段的弧彈性一定不同。

(1) 需求彈性:線型的需求線,需求線的中點 E,彈 性等於一;E 點以上的部份需求彈性大於一;E 點 以下的部份需求彈性小於一。而且需求線上位置不

同的點,其點彈性一定不同。例外:水平需求線上 的點彈性永遠是無窮大,垂直需求線上的點彈性永 遠等於零。需求線是雙曲線( PQ 乘積為定值),線上 任何點的點彈性永遠是一。

(2) 供給彈性:線型的供給線,供給線通過原點,

線上所有點的點彈性皆為一;供給線與縱軸 相交於原點上方,線上點彈性皆大於一;供給 線與縱軸相交於原點上方,線上點彈性皆小 於一。(參見右圖)

◎練習:右圖a點與b點均落於供給彈性大於一的 供給線上,試比較此二點的彈性大小。另外,e

點與 f 點均落於供給彈性小於一的供給線上,試 比較此二點的彈性大小。

5. 需求彈性與總支出(或總收入)

(1)需求彈性大於一,表示價格變動百分之一,數量變動超過百分之一,也就是價格上漲百 分之一,需求量將減少超過百分之一。由於總支出等於價與量的乘樍,因此可推知,在需 求彈性大於一時,價格上漲將導致消費者總支出減少,換句話說,也是廠商的總收入減少

Q P

E

>1 ε

<1 ε

=1 ε

P

=1 ε

<1 ε

>1 ε

Q a

b

e f

(14)

(因為消費者支出=廠商收入)。反之,若價格下跌,將導致消費者總支出增加,及廠商的 總收入增加。

(2)若需求彈性小於一,價格上漲百分之一,需求量減少將低於百分之一,因此可推知,在 需求彈性小於一時,價格上漲將導致消費者總支出增加,換句話說,也是廠商的總收入增 加。反之,若價格下跌,將導致消費者總支出減少,及廠商的總收入減少。

(3)若需求彈性等於一,價格上漲百分之一,需求量減少亦等於百分之一,因此可推知,在 需求彈性等於一時,價格上漲將導致消費者總支出不變,廠商總收入不變。

6. (需求的)所得彈性(income elasticity)

即是衡量消費者所得變動引起需求量變動的彈性,也就是衡量所得變動百分之一,需求量 會變動百分之多少。所得彈性η可定義如下:

Q I dI dQ I

dI Q dQ =

= /

η / ,或

) (

) (

) /(

) /(

1 0

1 0 1

0 1 0

Q Q

I I I Q I

I I

Q Q Q

+ +

= +

+

= η

式中I 與0 I1為變動前後的所得,Q 與0 Q1為所得變動前後的需求量。

(1)η >0代表所得增加,商品需求量也增加,表示該商品為正常財。

>1

η ,該商品為奢侈品,商品增加百分比大於所得增加百分比。

1

0<η < ,該商品為必需品,商品增加百分比小於所得增加百分比。

恩格爾法則(Engel’s Low)指出:家庭所得增加,糧食支出占所得比例(PQ / )會減少I (0<η <1),儲蓄占的所得比例會增加(η >1)。

(2) 若η<0,該商品為劣等財;若η =0,該商品為中性財。

7. (需求的)交叉彈性(cross elasticity)

即是衡量某物品( X )價格變動引起另一物品( Y )需求量變動的彈性,也就是衡量 X 物品價 格變動百分之一,另一物品Y 需求量會變動百分之多少。交叉彈性εXY可定義如下:

Y X X

Y X

X Y Y

XY Q

P dP dQ P

dP Q dQ =

= /

ε /

εXY >0, X 和Y 為替代品;若εXY <0, X 和Y 為互補品。

8. 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

(1)替代品多寡與替代性強弱:一物的替代品愈多、替代性愈強,則該物的彈性愈大。因為 當一物品價格提高,消費者會購買較便宜的物品替代,若替代品

增多了,或替代性增強了,消費者愈容易購買替代品取代原來較貴的物品,取代程度愈大,

彈性也就愈大。例如:手機品牌很多且互為替代品,故彈性很大。

*注意:替代品的多少和產品定義的廣狹有直接關係。例如:「糧食」的替代品很少,但「米」

的替代品就比較多,像米以外的糧食如小麥、玉米、小米等都是,如果是「在來米」,那

(15)

替代品更多了,不只米的替代品包括在內,連蓬萊米、泰國米、糯米也都是在來米的替代 品,故定義較狹的產品彈性較大。

(2)該物支出占所得比例: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占所得比例小的支出項目,其彈性較小。例 如:食鹽,花在該物品的支出占所得的比例是微乎其微,就算食鹽價格漲一倍,消費者的 需求也不會有大改變。

(3)時間長短:需求量的衡量必須在「一定時間」內,故需求彈性也必須是某特定時間內的 彈性。原則上時間愈長,彈性愈大。因為短期間內,消費者面對價格變動來不及調整消費 模式。由此可知,短期是一條較陡,彈性較小的需求線,長期是一條較平,彈性較大的需 求線。

(4)必需品或奢侈品:一般而言,必需品需求彈性較小,奢侈品需求彈性較大。因為價格上 漲可視為實質所得減少,所得變動,奢侈品數量調整幅度較大(即彈性較大),必需品數量 調整幅度較小(即彈性較小)。但須注意的,界定是必需品或奢侈品常會因人而異。

9. 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

(1)生產投入是否具多種用途:生產要素具多種用途時,供給彈性較大,反之則較小。生產 要素具多種用途,當產品價格下跌,生產者會將生產要素移作他用,以生產價格較高的產 品。因此價格變動,供給數量變化較大,故彈性較大。

(2)生產成本隨產量而變動的敏感性:增加產量時成本增加愈快,供給彈性較小。因為成本 增加快,表示生產者獲利相對變小,生產者就較不願生產,供給量變化就小,故供給彈性 較小。

(3)時間長短:與需求彈性的理由雷同,時間長,生產者可調整的項目愈多,供給量調整較 大,故彈性較大。

10. 繪圖分析

(1)何謂「穀賤傷農,穀貴傷民」?

(2)對生產者課從量稅,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租稅負擔各為何?

(3)對消費者課從量稅,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租稅負擔各為何?

(4)「薄利多銷」背後的經濟意義。

(5)政府課較高的菸酒稅,這「寓禁於征」的效果如何?

練習 1:以農立國的中國有句諺語:「瑞雪兆豐年」,意思是說若去年冬天降雪量很多,

(16)

今年的雨水量就足夠灌溉農田,所以今年必是豐收的一年,因此這句諺語似乎是個好兆 頭。試以經濟觀點評論「瑞雪兆豐年」這句諺語是否真是好兆頭?

練習 2:某商品的需求為QD =1002P,供給為QS =20+6P (1)試求均衡價格與數量。

(2)若政府課每單位 4 元的從量稅,求均衡價格、數量、消費者支付價格、生產者獲得價格、

政府稅收。

練習 3:大雄到市場買牛肉從來不問價錢,每次都買二斤牛肉;小新買牛肉也從來不問價錢,

每次都買 200 元牛肉,試問大雄與小新對牛肉的需求彈性各為多少?

練習 4:小明對蔬菜的價格需求彈性大於一,颱風過後,菜價狂飆,小明購買蔬菜的支 出是否會增加?小華原本每天購買 50 元蔬菜,颱風過後,菜價狂飆,小華就不再買蔬 菜了,試問小華對蔬菜的需求彈性為何?

練習 5:令狐沖嗜酒如命,平日喜喝白乾和女兒紅,現今白乾缺貨,試問:

(1)其他條件不變,白乾市場的供需有何改變?其價格會如何調整?

(2)承上題,此時令狐沖不再喝白乾,全喝女兒紅,則白乾和女兒紅的交叉彈性為何?令狐 沖對白乾的需求彈性又為何?

(3)儘管白乾缺貨,若令狐沖執意喝白乾,此時令狐沖對白乾的需求彈性是相對大還是小?

對白乾的消費支出是增加或減少?

練習 6:試以彈性的角度,說明地下賭場存在的原因。

練習 7:SARS 期間,口罩價格高漲,下列敍述何者正確?

(A)民眾對疾病恐慌造成對口罩需求大增 (B)口罩供給者大量出貨使供給大幅增加 (C)香港口罩價格高於台灣,可能是香港口罩需求線右移幅度大於台灣

(D)口罩供不應求,是因為價格沒有充分調整

(E)有些口罩供給者囤積口罩,造成口罩供給大幅減少 練習 8:若一商品需求彈大於 1,則表示

(A)該商品違反需求法則 (B)商品需求線的斜率為-1 (C)該商品為正常財 (D)該商品的邊際收益為負 (E)廠商降低價格可以提高收益

練習 9:假設需求是完全無彈性,此時供給線左移時 (A)價格和數量皆增加 (B)價格增加,數量減少 (C)價格不變,數量減少 (D)價格上漲,數量不變 (E)價格和數量皆減少

(17)

練習 10:政府對廠商每單位產品課 t 元的稅,在需求線為負斜率的情況下,

(A)課稅後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超過 t 元 (B)課稅後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小於 t 元 (C)需求彈性愈大,廠商租稅轉嫁幅度愈高 (D)租稅轉嫁幅度和需求彈性無關 (E)由於是對廠商課稅,所以消費者不需負擔租稅

練習 11:某產品每逢供給增加時,供給者總收益都會減少,則下列敍述何者正確?

(A)該產品為正常財 (B)該產品供給彈性<1 (C)該產品需求彈性>1 (D)該產品需求彈性<1 (E)該產品供給彈性>1

練習 12:某商品需求彈性較大,該商品供給彈性相對小,政府對消費者課稅,租稅將 (A)大部份由消費者負擔 (B)大部份由廠廠負擔

(C)消費者和廠商各負擔一半 (D)只對消費者課稅,廠商無須負擔租稅 (E)以上皆非

練習 13:假設X 商品的需求函數為QX =340.8PX2 +0.3PY +0.04IQXPX分別為X 商品 的數量與價格,PYY商品的價格,I為所得。假設PX=10, PY=2, I=5000,(1)請計算X 品的需求彈性;(2)X Y之關係為何?為什麼?

練習 14:日立冷氣機由 30000 元降為 20000 元,銷售量由 2 萬台增加為 4 萬台,則可說明 這個日立冷氣機的需求彈性為 1.5,對否?

練習 15: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

Q =100P ,則該商品的需求彈性為 (A)0 (B)10 (C)無窮大 (D)1 (E)無法判定

(18)

第五章 效用與消費者的選擇

1. 效用(utility)、效用極大(utility maximization)與偏好(preference)

滿足慾望是人類經濟行為的最終目的,消費是人類主要用來滿足慾望的行為,而效用就是 用來衡量慾望的滿足程度。追求效用極大是經濟學認定的所有人類經濟行為(選擇決策)的 基礎,然而每個人「追求效用極大」的目標雖然相同,但追求的內容卻因人而異,這是因 為每個人的偏好不同使然。換句話說,大家是依據自己的個性(效用或偏好)去追求最大效 用。

*注意:「效用極大」不一定等於「賺最多錢」,因為賺錢需要犧牲其他東西(如時間),錢賺 到某一程度後,再多賺就可能「得不償失」,故賺錢最多不一定滿足最大。

2. 自利心與自利行為

追求效用極大的行為,經濟學稱為自利行為,也就是有利於己的行為,該行為是源自個別 行為者的自利心。經濟學把「自利」與「自願」畫上等號,只要是自願的行為,必然是對 自己有利的,也就是自利行為。因此,和一般所謂的「自私」或「自私自利」的觀念不同。

經濟學所稱的自利包括「惻隱之心」的利他行為,故只要是「自願」犧牲自己造福他人,

亦稱自利行為。例如:范仲淹的效用函數可能為U = (天下人的消費, 自己的消費)。 f

3.價值的矛盾(paradox of value)

有用的水比無多大用途的鑽石價格低。由之前提到的供需理論可解釋這個矛盾,因為水需 求需大,但供給更多;鑽石的需求雖少,但供給更少。但為何會造成水和鑽石的需求有如 此大的差異呢?這就要從隱藏需求線背後的消費者效用著手。因為使用價值高低(物品有 沒有用)取決於該物品的總效用,而消費者願付的需求價格取決於該物品的邊際效用。

4. 總效用(total utility,簡稱 TU)與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簡稱 MU)

總效用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若干數量的某物品所獲得的全部效用;邊際效用是指增加 一單位物品的消費,消費者所獲得總效用的「變動量」。消費者對一物之消費數量愈多,

總滿足程度愈大,但每增加一單位物品的消費,「滿足的增加量」可能遞減。經濟學稱此 現象為總效用增加,邊際效用遞減。

例:

數量 0 1 2 3 4 5 6 7 8

TU 0 10 25 37 46 51 53 53 50

MU 10 15 12 9 5 2 0 -3

5.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lo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在一定時間內,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消費一物的邊際效用(不論是否有遞增階

(19)

段),終究會隨消費量的增加而產生遞減之現象。也就是說,消費者消費物品時,會先滿 足效用較高的,消費數量增多時,再依效用滿足程度由大而小依序滿足,故邊際效用會呈 現遞減現象。這也說明了消費者對特定物品的慾望有一定限度,隨著消費數量增加,熱衷 程度會愈來愈低。

6. 邊際效用分析的均衡

假設市場上有 X 與 Y 兩種物品,消費者要如何在所得有限的情況下,選擇這兩種物品的 組合以達效用極大?要達效用極大的條件為:「花最後一塊錢在各種物品的邊際效用都相 等」。以數學式表示為:

Y Y X

X

P MU P

MU =

式中PXPY分別為 X 與 Y 物品的價格。上式除以物品價格的目的在於,化成每一元在不 同物品所獲得的邊際效用使能比較大小。

(1)如果MUX /PX >MUY /PY,表示花最後一元在 X 物品所增加的效用(即邊際效用),大於 花最後一元在 Y 物品所獲得的效用。此時若減少一元在 Y 消費,而將省下的一元購買 X,

在總支出不變的情況下,總效用必定提高。

(2) 若MUX /PX <MUY /PY,則減少一元買 X 而去購買 Y,在總支出不變的情況下,總效用 也必定提高。

(3)只有在MUX /PX =MUY /PY時,消費者才無法再改變 X 與 Y 的組合以增加總效用,故此 為總效用極大的條件。

(4)若物品不止兩種,而是X1X2...X 共n種,則消費n種物品使總效用極大的條件n 為:

n n

P MU P

MU P

MU = =L=

2 2 1

1

*注意:由於邊際效用是遞減,當MUX /PX >MUY /PY時,增加 X 減少 Y 會使MUX減少,

MUY增加,兩者差距因此縮,最後兩者相等。

7. 邊際效用遞減推導需求線(或稱計數效用分析)

為了推導 X 物品的需求線,假設消費者的所得除了消費 X 外,其餘所得皆以貨幣支出的 方式來表示。以數學表示為:

M X P M P X P

I = X × + M × = X × +

式中 I =所得,PX=X 物品價格, M =購買 X 後所剩的貨幣,PM =1為貨幣價格。由之前的 推論可知效用極大的條件為:

M M X

X

P MU P

MU = M

X

X MU

P MU =

上式表示花最後一塊錢在 X 物品所獲得的效用(即等號左邊),必須等於這一塊錢貨幣本身產 生的邊際效用(即等號右邊),如此才能達到效用極大。上式可重寫成

(20)

X M

X P

MU MU =

在貨幣的邊際效用(MUM)固定的假設下,增加 X 的消費量,只要MUX遞減,PX就要做同 比例下跌,由此就可導出 X 需求量與其價格PX有反向變動的關係。換句話說,MUX遞減的 現象與需求線是負斜率是一致。

例:假設MUM =1,則MUX即是需求線。

QX 2 3 4 5 6 7

MUX 15 12 9 5 2 0

MUM 1 1 1 1 1 1

X

X MU

P = 15 12 9 5 2 0

X=3 時,MUX =12,即 X 的邊際效用為 12 單位,又因為MUM =1,即換成貨幣,一塊錢 的效用等於 1 單位,故 12 單位等於 12 塊錢,由此可知消費第三單位的效用等於 12 元,也 就是說,消費者最多只願意花 12 元去購買第三單位 X,這 12 元即是 X 的需求價格。

由以上的敍述,我們可知物品的價格(即需求價格)決定於邊際效用,又因為邊際效用隨消費 數量增加而遞減,故可推知價格與消費數量呈反向變動,這亦解釋了「需求線為負斜率」的 道理。

8. 邊際效益(marginal benefit)

即是購買物品邊際效用的貨幣值,也就是該物的「需求價格」。因此,一物的邊際效用亦 是該物的需求線。

9. 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即是消費者消費一物願意付的最高總價款與實際付的總價款之間的差額。由於購買物品 時,是以最後一單位邊際效用對應的需求價格當作實際支付的價格,而剛開始消費的前面 幾單位所產生較高的邊際效用,其對應的需求價格亦較高。因此消費者購買一物時,除了 最後一單位之外,其餘前面各單位願付的最高價格皆大於實際成交價格,這即是產生消費 者剩餘的原因。

*注意:消費者剩餘是交易行為所產生的消費者福利(因為總效益大於總價款),是消費者願

MUX PX

X X

3 3 12 12

需求線 邊際效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現在市面上關於第三煞車燈有相當多的產品,但僅是把傳 統鎢絲燈泡取代成使用 LED

英國第四季經濟增長由第三季的 0.9%放緩至 0.4%,製造業及企業投資分別減少了 0.9% 及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美國於 2005 年第一季經濟增長較預期遜色,本地生產總值由 2004 年第一季的 5.0%放緩 至 3.7% a ,季度變動率 b 只錄得 3.5%的增長。私人消費和企業投資則分別由 2004 年第一季的

美國自二零零二年第四季經濟明顯放緩,二零零三年第一季經濟增長只錄得 1.9% a 的增

英國經濟穩定增長,第 2 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上升 1.3%,按季增長 0.4%。資本 形成及服務業分別推動經濟增長 0.9 個百分點及 0.4

2006 年第三季本 澳經濟錄得 11.4%的實質 增長及 17.1%的名義增長,主 要是由私 人投資及服務出口所 帶動。外地需求方面,博彩服務出口仍錄得不

sort 函式可將一組資料排序成遞增 (ascending order) 或 遞減順序 (descending order)。. 如果這組資料是一個行或列向量,整組資料會進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