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球的大氣 1 地球的大氣層(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地球的大氣 1 地球的大氣層("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地球的大氣

1 地球的大氣層(Atmosphere)

「地球」的四周被一層空氣所覆蓋,稱為「大氣層」(Atmosphere),其厚度由「地球」表面算 起超過560公里。

「地球」的「大氣層」由其特性、溫度與高度,依序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

、「熱氣層」與「外氣層」。

大氣層(Atmosphere)

對流層:「地球」表面0~13公里的區域,稱為「對流層」(Troposphere)。

平流層:「地球」表面13~50公里的區域,稱為「平流層」(Stratosphere)。

中氣層:「地球」表面50~85公里的區域,稱為「中氣層」(Mesosphere)。

熱氣層:「地球」表面85~600公里的區域,稱為「熱氣層」(Thermosphere)。

外氣層:「地球」表面600~1,000公里的區域,稱為「外氣層」(Exosphere)。

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上,依「大氣層」中所發生的現象,將這幾層另區分為「低層大氣層」、「 中層大氣層」與「高層大氣層」。

低層大氣層:「對流層」在科學研究上,稱為「低層大氣層」(Lower Atmosphere)。

中層大氣層:「平流層」與「中氣層」在科學研究上,稱為「中層大氣層」(Middle Atmosphere)。

高層大氣層:「熱氣層」在科學研究上,稱為「高層大氣層」(Upper Atmosphere)。

地 球 大 氣 層

高 度

(公里)

名 稱 分 類

0~13 對 流 層 Troposphere 低層大氣層 Lower Atmosphere 13~50 平 流 層 Stratosphere

50~85 中 氣 層 Mesosphere 中層大氣層 Middle Atmosphere

(2)

85~600 熱 氣 層 Thermosphere 高層大氣層 Upper Atmosphere 600~1,000 外 氣 層 Exosphere 外 太 空 Outer Space

《對流層》(Troposphere)

「地球」表面0~13公里處之範圍,稱為「對流層」(Troposphere)。「對流層」在「兩極」處 較薄,約8公里,「赤道」處較厚,約17公里,平均為13公里。「對流層」的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遞 減,高度每上升1公里,溫度約降低6.5℃,由17℃~-52℃。

「大氣層」中的空氣在此區域密度最高,約70%的空氣均存在於「對流層」中。同時此層對流 旺盛,幾乎所有常見的雲、霧(凝結)與雨、雪(降水)...等氣候現象均發生在此區內,亦是大 多生物生存的範圍。

「對流層」靠近海平面純淨乾燥的空氣中,「氮氣」(N2)佔總體積的78.08%,「氧氣」(O2) 佔20.95%,「氬氣」(Ar)佔0.93%,「二氧化碳」(CO2)佔0.033%、其他的氣體僅以微量存在。

「對流層」的最高處,稱為「對流層頂」(Tropopause),為「對流層」與更高的「平流層」間 之分界。

「對流層」在科學研究上,稱為「低層大氣層」(Lower Atmosphere)。

《平流層》(Stratosphere)

「地球」表面13~50公里處之範圍,稱為「平流層」(Stratosphere)。「平流層」的溫度隨高度 增加而增加,高度每上升1公里,溫度約增加5℃,由-52℃~-3℃。

「平流層」中的空氣以水平流動為主,無垂直氣流之困擾。所以,噴射機常在「平流層」底部 飛行。

此層中的空氣較為乾躁且密度較低,「大氣層」中99%的空氣均存在於「對流層」與「平流層

」中。

「平流層」的較低處,即離地面20~30公里處,為「臭氧」(Ozone 、O3)濃度最高之區域,

稱為「臭氧層」(Ozone Layer)。

「臭氧」會「吸收」(Absorb)與「散射」(Scatter)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可保護「地 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侵擾。

「平流層」的最高處,稱為「平流層頂」(Stratopause),為「平流層」與更高的「中氣層」間 之分界。

(3)

《中氣層》(Mesosphere)

「地球」表面50~85公里處之範圍,稱為「中氣層」(Mesosphere)。「中氣層」的溫度隨高度 增加而遞減,高度每上升1公里,溫度約減少3℃,由-3℃~-93℃。

「中氣層」含「氧」、「臭氧」、「碳氧化物」與「氮氧化物」。「氧氣」在此層進行「光分解」( Photodegradation)作用,又稱「光化層」(Chemosphere)。

「中氣層」的最高處,稱為「中氣層頂」(Mesopause),為「中氣層」與更高的「熱氣層」間 之分界。

「平流層」與「中氣層」在科學研究上,稱為「中層大氣層」(Middle Atmosphere)。

《熱氣層》(Thermosphere)

「地球」表面85~600公里處之範圍,稱為「熱氣層」(Thermosphere)。「熱氣層」的溫度隨高 度增加而增加,由-93℃~1,727℃

「熱氣層」中的空氣密度極為稀薄,氣體游離呈離子化,易反射無線電波,又稱「電離層」( Ionosphere)。「極光」通常發生於此層,其高度約在100公里處。

熱氣層(Thermosphere)∕電離層(Ionosphere)

「熱氣層」在科學上,稱為「高層大氣層」(Upper Atmosphere)。

《外氣層》(Exosphere)

「外氣層」位於「地球」表面600~1,000公里處之範圍,含「氫」和「氦」等氣體,溫度隨高 度增加而下降,稱為「外氣層」(Exosphere)。

「外氣層」的空氣密度甚低,失去氣體特性,與行星際空間融合在一起,是「外太空」(Outer Space)的起點。

(4)

大氣層溫度(Atmospheric Temperature)

2 地球的大氣成份

「地球」大氣組成中,「氮氣」(N2)佔78%,其次「氧氣」(O2)佔21%,再來就是微量的「

氬氣」(Ar),「二氧化碳」(CO2)及「水蒸氣」(H2O)……等。

成 分 體 積(%)

氮 N2 78.084 氧 O2 20.948

氬 Ar 0.934

二氧化碳 CO2 0.033

氖 Ne 0.00182

氫 H2 0.0010

氦 He 0.00052

甲烷 CH4 0.0002

氪 Kr 0.0001

一氧化碳 CO 0.00001 氙 Xe 0.000008 氨 NH3 0.000002 臭氧 O3 0.000001 二氧化氮 NO2 0.0000001 二氧化硫 SO2 0.00000002

(5)

「地球」初形成時的大氣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過它們大多已被「碳酸鹽類」岩 石給吸收結合,其餘的則是溶入海洋及被綠色植物耗盡。

現今,「板塊構造運動」以及「生物作用」是大氣中「二氧化碳」消長的主控者。

「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學組成的一大特徵,因為「氧」是活性很強的氣體,應該很 容易就和大氣中其它元素相化合,但「地球」上的「氧氣」完全是由「生物作用」產生及維持,若 沒有生命就不會有「自由氧」。

大氣中存在的「水蒸氣」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是維持地表溫度極重要的 作用。

「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溫度提高了大約33℃,否則地表的平均溫度將是酷寒的-18℃。

此外,「水蒸氣」更是「水循環」及「天氣變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3 大氣溫室效應(Atmospheric Greenhouse Effect)

「地球」的大氣是由「氮」、「氧」及一些微量氣體組成,當「太陽輻射」進入「地球」時,大 氣層幾乎可以讓它們全部穿透過去,而「地球」同時也釋放出「長波輻射」。但「地球」的「長波 輻射」卻會遭到大氣層中某些微量氣體選擇性的吸收。

這些微量氣體選擇性的吸收了「地球」的輻射能之後,有部份會再反射回到「地球」,因而使 得大氣保存了部份輻射能,於是造成「地球」的溫度比「地球」達到輻射平衡時的溫度為高。

大氣中因為有這些微量氣體選擇吸收了「地球」的「長波輻射」,並能夠保存部份輻射能,因 而可以使「地球」溫度升高,我們稱這種作用為「大氣溫室效應」(Atmospheric Greenhouse Effect

),簡稱「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大氣溫室效應(Atmospheric Greenhouse Effect)

《溫室效應氣體》 (Greenhouse Gas)

大氣中最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

(6)

)、「臭氧」(O3)與「氟氯碳化物」(CFCs)……等,「水蒸汽」(H2O)也具有部份的增溫效應。

溫室效應氣體:會吸收「地球」所散發「長波輻射」之氣體,稱為「溫室效應氣體」(Greenhouse Gas

、GHG)。

溫 室 效 應 氣 體 生 成 原 因

二氧化碳 CO2 煤、石化原料燃燒

甲烷 CH4 農業、畜牧

氧化亞氮 N2O 農業、畜牧、燃燒

氟氯碳化物 CFCs 冷媒、滅火劑、清洗溶劑、發泡劑 臭氧 O3 工業廢氣,經過光化學作用合成

大氣中若「溫室效應氣體」含量增加,則大氣的「溫室效應」即會增強,當然大氣保存的能量 也隨著增加,因而會造成「地球」溫度上升。

溫 室 效 應 氣 體 增 溫 效 應(倍)

二氧化碳 CO2 1

甲烷 CH4 121

氧化亞氮 N2O 310

氟氯碳化物 CFCs 140~11,700 全氟碳化物 PFCs 6,500~9,200

六氟化硫 SF6 23,900

但對全球增溫貢獻的百分比來說,由於「二氧化碳」含量較多,所佔的比例也最大。

溫 室 效 應 氣 體 增 溫 貢 獻(%)

二氧化碳 CO2 55

甲烷 CH4 15

氧化亞氮 N2O 6

氟氯碳化物 CFCs 24

《溫室效應的影響》

適度的「溫室效應」,有防止地面溫度、濕度散失的功能,使地面溫度不會下降太快,地表年 均溫因此能保持於15℃左右,有利於「地球」生物存活。

若沒有「溫室效應」,來自「太陽」的能量會很快地由地表釋放回去,「地球」的溫度也將降至

(7)

-18℃左右,而成為寒冷的世界。

過度的「溫室效應」,會使全球氣溫節節上升,造成氣候的改變。例如氣溫上升會使「冰山融 化」、「海面上升」、「陸地面積減少」。若加上「氣候帶位移」,可能引發「動物大遷徙」、造成「疾 病蔓延」……等。

「地球」在過去100年間,地表溫度只增加0.3~0.6℃,海平面則上升10~15公分。

工業革命之後,「二氧化碳」濃度增加28%,科學家預測若不採取任何有效的防治措施,到西 元2100年時,地表溫度將較目前增加l~3.5℃,海平面將上升15~95公分。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電影《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即是以「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導致 北極「冰棚」(Ice Shelf)融化,進而引起「地球」一連串的氣候異變。全球各地發生「龍捲風」、

「暴風雨」、「冰雹」、「海嘯」……等,「地球」即將陷入另一次「冰期」(Ice Age)的危機。

4 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締約國,於日本.東京召開第三次締約國大會,會中為了限制發達國家「溫 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以抑制全球暖化現象,擬定了管制協議,稱為《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

《京都議定書》規定在2008~2012年之期限間,主要工業發達國家六種「溫室效應氣體」之排

(8)

放量,要以1990年排放量的基礎上平均應減少5.2%。

溫室效應管制氣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氟氫碳化物」(HFCs

)、「全氟碳化物」(PFCs)與「六氟化硫」(SF6)共六種。

「溫室效應管制氣體」中以後三類氣體造成「溫室效應」的能力最強,但對全球升溫的貢獻百 分比來說,「二氧化碳」由於含量較多,所佔的比例也最大約為55%。

《京都議定書》所管制的國家為議定書中「附件B國家」(Annex B)的成員,大部分為已開發 國家,但也包括正朝市場經濟過度的國家,如東歐……等。

5 臭氧層(Ozone Layer)

「臭氧」(Ozone、O3)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略帶有「淡藍色」的氣體。

在大氣層中,「氧分子」(O2)因高能量的輻射,如「紫外線」,而分解成為「氧原子」(O),

而「氧原子」與另一「氧分子」結合,即生成「臭氧」(O3)。 O2 + hν → 2O

O + O2 → O3

「臭氧」又會與「氧原子」、「氯」或其他游離性物質反應而分解消失,由於這種不斷反覆的生 成和消失,使得「臭氧」含量維持在一定的均衡狀態。

大氣中約有90%的「臭氧」存在於離地面15~50公里之間的區域,也就是「平流層」(Stratosphere

),其餘10%之「臭氧」則存在於離地表10公里之「對流層」(Troposphere)。

在「平流層」的較低層,即離地面20~30公里處,為「臭氧」濃度最高之區域,稱為「臭氧層

」(Ozone Layer)。

(9)

臭氧層(Ozone Layer)

臭氧層:地面上空20~30公里處,為「臭氧」濃度最高之區域,稱為「臭氧層」(Ozone Layer)。

《臭氧層的破壞》

1974年,兩位美國科學家提出理論,說明「氟氯碳化合物」(Chlorofluorocarbons、CFCs),俗 稱「氟利昂」(Freon)的化學物質,由於化學性質相當穩定,其分子要上升到「平流層」才會分解

,此時CFCs中所含「氯」會被釋出,因而破壞「臭氧」。

CFCl3 + hν → CFCl2 + Cl Cl + O3 → ClO + O2

O + ClO → Cl + O2

1985年,英國南極觀測站的科學家法曼(Joseph C. Farman)等人發現,從1977~1984年,南 極郝利灣(Halley Bay)上空,春季時大氣的「臭氧」含量大約減少了4%以上。

法曼並指出「臭氧」量急遽減少的這塊區域,其面積甚至大於「南極大陸」,高度則是介於12~24 公里之間的「平流層」,這就是所謂的「臭氧洞」(Ozone Hole)。

(10)

臭氧洞(Ozone Hole)

《臭氧層的功能》

「臭氧」能吸收波長230~350 nm的「紫外線」,所以具有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紫外線」的 功能,「臭氧」吸收這些電磁輻射,並將它轉成「熱能」與「化學能」,是大氣中唯一能濾除陽光裡 許多有害波長的氣體。

「臭氧層」可屏蔽地球表面生物,不致受「紫外線」的侵害。「臭氧層」如減少1%,有害的「

紫外線」會提高約2%,則皮膚癌發生的機率會增加約3~8%左右。

若失去「臭氧層」的保護,將使「地球」生物暴露於更多的輻射線之下,這可能會造成;

一、破壞包括DNA在內的生物分子。

二、皮膚癌、白內障罹患率增加。

三、免疫系統受到抑制。

四、植物生長遲滯、農作物減產。

五、破壤自然生態平衡。

六、塑膠、橡膠製品加速老化。

七、產生光化學煙霧,造成空氣污染。

八、氣候改變、造成溫室效應,使海平面上升。

《紫外線》(Ultraviolet、UV)

「紫外線」(Ultraviolet、UV)依其波長大小,可區分為「長波紫外線」、「中波紫外線」與「短 波紫外線」三類;

紫 外 線 分 類 波 長

長波紫外線 紫外線A UV-A 320~400 nm 中波紫外線 紫外線B UV-B 280~320 nm 短波紫外線 紫外線C UV-C 200~280 nm

「紫外線」的波長愈短能量愈高,相反的波長愈長穿透力愈好。

(11)

「紫外線」對人類或生物界是一種不可缺的自然營養,能促進血液循環,產生「維他命D」,

植物行光合作用……等。

「紫外線A」能透入皮膚深部,氧化黑色素物質,使皮膚黑化,增強抵抗力。

「紫外線B」可以引發皮膚下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造成血管亢進發紅,進而成紅斑、脫皮

、甚而引起發炎……等,是造成皮膚紅腫熱痛的元兇。

「紫外線C」有強烈的殺菌能力、破壤細胞DNA、撲滅細菌、對人類可造成皮膚病變、灼傷眼 角膜……等。

「地球」因為有「臭氣層」保護,所以陽光中的「紫外線」大約只有5%進入大氣層內,其中 90%為「紫外線A」,10%為「紫外線B」,大部分的「紫外線C」均為「臭氧層」所吸收,能到達 地面的巳極為微弱。

6 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1985年,共有28個國家於維也納達成「保護臭氧層協議」(Vienna Convention),並決定研議一 國際管制公約以補該協議之不足。

1987年9月16日,26個國家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會議,共同簽署《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 制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簡稱《蒙特婁議定書》

(Montreal Protocol)。

《蒙特婁議定書》將五種「氟氯碳化物」(Chlorofluorocarbons、CFCs),三種「海龍」(Halons

)列為管制物質,之後又陸續增加。

附件A第一類管制物質:五種「氟氯碳化物」(Chlorofluorocarbons、CFCs),分別為CFC-11(CFCl3

)、CFC-12(CF2Cl2)、CFC-113(C2F3Cl3)、CFC-114(C2F4Cl2)與CFC-115

(C2F5Cl1),合稱「附件A第一類管制物質」。

附件A第二類管制物質:三種「海龍」(Halons),分別為Halon-1211(CF2BrCl)、Halon-1301(CF3Br

)與Halon-2402(C2F4Br2),合稱「附件A第二類管制物質」。

「氟氯碳化物」穩定性高,不自燃、不助燃也不易起化學變化,以及對人體傷害較小等優點,

因而使用遍及各種工業及日常生活用品,如「發泡劑」、「冷媒」、「清洗劑」、「噴霧劑」……等。

「海龍」也是「全鹵化氟氯碳化物」,因具有特別的防火效果,常作為許多防火安全場所的「滅火 劑」。然而,「海龍」破壞「臭氧」的能力更甚於「CFC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地球氣候高溫化的問題是當前地球環保最迫切的課題。從 1992 年「地球高峰會議」制訂的「全球氣候變化公約」到 1998 年「京都議

在大氣層之平流層中的臭氧濃度約有 90%,存在於離地表約 20~30 公里的 大氣中,其為臭氧濃度最高的區域,故又稱臭氧層(Ozone

(1)地球的大氣是由氮、氧及一些微量氣體組成。太陽輻射進入地球時,大氣層幾 乎可以讓它穿透過去 ;

[r]

若以每分鐘 3 立方英吋的 速度吹入空氣於一個氣球中,試求當氣球體積為 36π 立方英吋時,其半徑 r 的改變速

上課前,戴上棉布手套,從杜耳瓶中倒出約 150 毫升液態 氮,蓋上瓶蓋,然後請助教幫忙帶著其餘的材料前往教 室,準備進入查理定律的教學單元。2.

中國稱「四方上下」為「宇」 , 「往古來今」為「宙」 。也就是說, 「宇宙」包括了一切物體以及所

「華衛二號」攜帶「遙測照相儀」 (Remote Sensing Instrument、RSI)與「高空大氣閃電影像 儀」 (Imager of Sprites and Upper Atmosphe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