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地球("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地球(Earth)

5-1 前言

「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軌道半徑為14,960萬公里(1.00 AU),直徑為12,756.3 公里,在九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質量是5.9736×1024公斤。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為一億五千萬公里,以此為一個「天文單位」(AU),做 為度量天體間距離的單位,而從「太陽」發出的光線需經過8.3分鐘才能傳達到「地球」。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週期稱為一「年」(Year),或稱一個「回歸年」(Tropical Year)或

「太陽年」(Solar Year),其時間長度為365.2422天(365天5小時48分46秒),自轉一周的時間稱為 一「天」(Day),又稱為一個「地球日」。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不是依據希臘神話,或羅馬神話而命名的行星,希臘神話中,稱「地 球」為「蓋亞」(Gaia)。而「地球」的名稱Earth是根據古英語及日爾曼語(德語)而來的,整 個Earth之字其來源可追溯至古撒克遜語(Old Saxon)中的「Ertha」,而其中的「Ert」在中古愛爾 蘭語(Middle Irish)裡為「大地」(Ground)之意。

「地球」在各民族古老的語言中,換成現代的發音方式,荷蘭語稱為「Aarde」,德語稱為「

Erde」,阿拉伯語稱為「Aard」(ضرأ),但所有的意義均為「土地」(Land)之意。

Gaia:希臘神話中,蓋亞(Gaia)是「地球」(Earth)、「地球女神」(Earth Goddess)或「地球之母

」(Mother Earth),為「土地」(Land)之意,即羅馬神話中的特拉斯(Tellus)。

(2)

蓋亞(Gaia)∕特拉斯(Tellus)

蓋亞是希臘神話中最早出現的神,是由「混沌之神」卡奧斯(Chaos)所生。蓋亞自行生出了「天 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山脈之神」奧瑞亞(Ourea)與「海洋之神」彭特斯(Pontus),而

「混沌之神」卡奧斯即為第一代「天神」。

蓋亞又與其丈夫,即自己的大兒子「天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結合,生了六男六女,共十 二個「泰坦巨神」(Titans)、三個「獨眼巨神」(Cyclopes)和三個「百臂巨神」(Hecatonchires),

因此「天空之神」烏拉諾斯成為第二代「天神」。

蓋亞唆使自己與烏拉諾斯所生的小兒子「農業之神」克羅諾斯(Cronus)割下了父親烏拉諾斯的

「生殖器」,因為烏拉諾斯巨大的力量來自其「生殖器」。克羅諾斯並將其丟入海中,避免烏拉諾斯 找到他的「生殖器」再度恢復力量,而「農業之神」克羅諾斯也正式成為第三代「天神」。

後來烏拉諾斯的「生殖器」在大海中化為一堆泡沫,從其中特別大又晶亮的泡沫中,誕生出「

愛神」阿芙羅黛蒂(Aphrodite),即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Venus)。

第一代天神:「混沌之神」卡奧斯(Chaos)。

第二代天神:「天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

第三代天神:「農業之神」克羅諾斯(Cronus)。

第四代天神:「眾神之神」宙斯(Zeus)。

泰坦男巨神:歐西納斯(Oceanus)、科伊奧斯(Coeus)、克里奧斯(Crius)、

海佩利恩(Hyperion)、艾佩特斯(Iapetus)與克羅諾斯(Cronus)。

泰坦女巨神:泰亞(Theia)、瑞亞(Rhea)、賽米斯(Themis)、

門摩西妮(Mnemosyne)、菲比(Phoebe)與、提莉絲(Tethys)。

獨眼巨神:Brontes(Thunderer)、Steropes(Flasher)與Arges(Brightener)。

百臂巨神:Briareus、Cottus與Gyges。

2 地球的形狀

古代人相信我們生活的世界不但是平的,而且還有邊緣。甚至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生活在非

(3)

電影《上帝也瘋狂》(The Gods Must Be Crazy,1980)就是描寫非洲土著尋找世界盡頭的故事

,主要是敘述一架小客機的駕駛,將一罐喝完的「可口可樂」玻璃瓶,從飛機上隨手扔到非洲土人 歷蘇(Nixau)的部落,土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研究半天因而引起爭執。歷蘇一氣之下把玻璃 瓶扔掉,卻剛好砸破了一個小朋友的頭,於是土人認為這個玻璃瓶,一定是「上帝」丟下來的「不 祥之物」。

最後,歷蘇經歷了漫長的旅程,終於來到一個他自認為是世界盡頭的峭壁,把「可口可樂」玻 璃瓶用力的丟去還給「上帝」,找回了快樂。

《正方形》

中國在周朝有所謂的「蓋天說」,認為世界像一個「方盤子」,中央突起,天就像圓蓋一般,覆蓋 著大地,即所謂「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

《大戴禮記.天圖》:『夫子曰:天道曰圓,地道曰方。』

《晉書.天文志》:『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晉書.天文志》:『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盤。』

中國稱「四方上下」為「宇」,「往古來今」為「宙」。也就是說,「宇宙」包括了一切物體以及所 有事情。

(4)

《長方形》

古代埃及人認為世界是「長方形」的,「天空」被高高的山撐起,「星星」從天上垂下來,「太 陽」乘著一艘小船,順著一條大河(尼羅河)流到各地,而人們則居住在中央地帶。

《圓形》

四千年前巴比倫時代,人們在海邊望船駛離,發現船總是先從底部開始逐漸消失。此外,同樣 一顆星星在不同的地點,發現仰望它的角度卻不一樣。

十六世紀,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1470-1521)環繞世界一周後,才證實 我們所住的世界的確是一個圓形球體,稱為「地球」。

《扁圓形》

「地球」雖然是個圓球,但並非一個標準的圓球。

1672年,法國探險隊航行到法屬圭亞那(French Guiana),發現船上的掛鐘,在巴黎(Paris)

時很準確,但到了圭亞那的開雲(Cayenne)卻每天慢2.5分鐘,那時沒有人能解釋這個現象。事實 上,這是「地球」呈「扁平狀」的一個證據。

掛鐘鐘擺的擺動速度和當地的「地心引力」大小有密切的關係,當「地心引力」較小,鐘擺的 速度就較慢。掛鐘在開雲的速度較慢,表示當地的「地心引力」較小。「地心引力」較小,也就表 示當地距離「地心」較遠。因此可知,「赤道」附近的開雲,它的「地球」半徑比巴黎的「地球」

半徑要長。

《梨子形》

(5)

「地球」真正的形狀略像一個「梨子」,圖中紅線代表「地球」真正的形狀,藍線則是標準的 圓球形狀。

3 地球的探測

直到十六世紀的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時代之後,人類才瞭解到「地球」

只不過是太陽系的另一顆行星而已。

「地球」當然不需太空探測船才可認識,但是直到二十世紀我們才真正勾勒出整個「地球」的 全貌,自太空中取得的「地球」影像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地球」的太空影像對天氣預測,尤其是「颱風」(Typhoon),大西洋沿岸稱為「颶風」(Hurricane

)的預報來說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從太空看到的「地球」真是非常美麗。

颱風(Typhoon) 颶風(Hurricane)

(6)

4 地球的公轉與自轉

「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為365.2422天,稱為一「年」或一個「太陽年」。「地球」目前的 自轉週期為24小時,稱為一「天」或一個「地球日」。

「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潮汐力」會使「地球」的自轉週期每一世紀增加約2毫秒,「地球

」的自轉會愈來愈慢。研究顯示,9億年前,「地球」一天只有18小時,而一年則有481天。

1963年,美國人威爾斯(J.W. Wells)在《自然》雜誌提出「生物時鐘」的理論,他利用珊瑚 的「年成長值」與「日成長值」推算出;

「地球」在「泥盆紀」時,約3.95~3.45億年前,一年有400天。「地球」在「石炭紀」早期時

,約3.45~2.8億年前,一年有390天。

5 地球的構造

「地球」由化學組成成分及地震震測特性來看,「地球」本體可以分為三層,或稱「同心殼層

」(Concentric Shell)、由外而內分別是「地殼」、「地函」與「地核」。

地殼:「地球」範圍由地表下0~40公里,稱為「地殼」(Crust)。

地函:「地球」範圍由地表下40~2,890公里,為固態,稱為「地函」(Matle)。

地核:「地球」範圍由地表下2,890~6,378公里,稱為「地核」(Core)。

地 球 殼 層

深 度

(公里)

地 殼 Crust 0~40 莫 氏 不 連 續 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上 地 函 Upper Mantle 40~400 地 函

(7)

下 地 函 Lower Mantle 650~2,890 古 氏 不 連 續 面 Wiechert-Gutenberg Discontinuity

外 地 核 Outer Core 2,890~5,150 地 核

內 地 核 Inner Core 5,150~6,378

《地殼》 (Crust)

「地殼」為固態,主要由「火成岩」組成,密度約為「水」的3倍。

「地殼」的溫度隨深度成比例增加,深度每增加100公尺,溫度上升3℃。「地殼」底部達1,000

℃,壓力大約是9,000大氣壓(atm)。

「地殼」厚度變化頗大,「海洋地殼」與「大陸地殼」又不盡相同。「海洋地殼」較薄,平均厚 約7公里。而「大陸地殼」就較厚得多,平均厚約40公里。

「地殼」本身又分為三層,依序為「沉積岩層」、「花崗岩層」與「玄武岩層」。

沉積岩層:「沉積岩層」(Sedimentary Layer)分布在「地殼」最上面但並不是到處都有,而是斷斷 續續的,厚度也不完全相同,最厚的地方達15公里。

花岡岩層:「花岡岩層」(Granitic Layer)位於「沉積岩層」的下面,亦稱為「矽鋁層」(Sial),厚 度約14~40公里。

玄武岩層:「玄武岩層」(Basaltic Layer)位於「花岡岩層」的下面,亦稱為「矽鎂層」(Sima),厚 度約30公里。

「花岡岩層」一般集中在大陸下面和海洋不深的地方的基底上,主要是由色淺質輕的岩石組成

,因為它的成分除了「氧」與「矽」之外,含「鋁」比較多。

「玄武岩層」在大洋深處,往往直接暴露在海底表面,由深色較重的岩石組成,因為它的成分 除了「氧」與「矽」之外,含「鎂」比較多。

《地函》 (Mantle)

「地函」緊接「地殼」下面,厚約2,900公里,約占地球總體積的83%,總質量的68%,確實 的成分尚不明瞭。

「地函」因壓力造成的晶體結構變化使得「地函」可分為「上地函」、「下地函」與「過渡帶」

三部分。

上地函:「上地函」與「地殼」相接觸,自「地殼」底部向下延伸約400公里,稱為「上地函」(Upper Mantle)。

(8)

過渡帶:「上地函」與「下地函」之間,自「地殼」下400~700公里處,厚度約300公里,稱為「過 渡帶」(Transition Zone)。

下地函:「下地函」與「地核」相接觸,自「地殼」下700~2,890公里處,厚度約2,100公里,稱為

「下地函」(Lower Mantle)。

「上地函」主要有「矽」、「鐵」、「鎂」……等成分的「橄欖岩」所組成,因此又稱為「橄欖岩 層」。

「下地函」很少有化學成分和岩相的變化,而「過渡帶」底部為最深震源存在之處。

「地函」的物質密度比「地殼」大,大約是「水」的5倍左右,所以「地殼板塊」可以漂浮於

「地函」之上。

「地函」的溫度大約是1,200~2,000℃,壓力達到100多萬個大氣壓。

《地核》 (Core)

「地核」又可分成兩部分,「外地核」與「內地核」。

外地核:「外地核」深度範圍由地表下2,890~5,150公里,為「液態」,稱為「外地核」(Outer Core

)。

內地核:「內地核」深度範圍由地表下5,150~6,378公里,為「固態」,稱為「內地核」(Inner Core

)。

6 不連續面(Discontinuity)

「地球」內部這些不同的「層圈」都是以「不連續面」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殼」與「地 函」之間的「莫氏不連續面」,以及「地函」與「地核」之間的「古氏不連續面」。

莫氏不連續面:「地殼」與「地函」之間的「界面」,稱為「莫氏不連續面」(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

古氏不連續面:「地函」與「地核」之間的「界面」,稱為「古氏不連續面」(Wiechert-Gutenberg Discontinuity)。

《莫氏不連續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1909年,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荷羅維奇(Amdrija Mohorovicic,1857-1936)在研究古伯河谷(

Kulpa Valley)所發生的地震,發現當時在地震儀上收到的兩組「P波」「S波」中,晚到的一組「P 波」和「S波」是直接由震源傳播過來的。而另一組先到的「P波」和「S波」是經過「不連續面」

(9)

這個「不連續面」在地面下約50公里處,其上下物質有相當大的差異,因而使地震波的波速發 生變化,表示其上下物質有化學成分或物理性質的變化。

為了紀念莫荷羅維奇的發現,稱此「不連續面」為「莫氏不連續面」(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

「莫氏不連續面」以上的部份叫做「地殼」,以下的部份叫做「地函」。

《古氏不連續面》 (Wiechert-Gutenberg Discontinuity)

此後,在地表下2,900公里處又發現一個「不連續面」存在。

「地函」與「地核」交界處的震波「不連續面」,當「P波」傳至該處,波速會明顯降低,而

「S波」會消失不見。

1914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古騰堡(Beno Gutenberg,1889-1960)解釋此種現象,認為在2,900 公里深處之物質己和上部的物質不同,並可能己「液化」才造成「S波」消失。

為了紀念古騰堡的發現,稱此「不連續面」為「古氏不連續面」(Wiechert-Gutenberg Discontinuity

),其中溫徹爾特(Emil Wiechert,1861-1926)是古騰堡的老師。

「古氏不連續面」分開其上的「地函」與其下的「地核」。

7 地球的成份

《地球的質量分佈》

「地函」佔有「地球」的主要質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於我們生存的空間則只是整個

「地球」質量極小的一部分。

地 球 殼 層 質 量(×10

24

公斤)

大 氣 層 Atmosphere 0.0000051 海 洋 Ocean 0.0014

地 殼 Crust 0.026

地 函 Mantle 4.043 外 地 核 Outer Core 1.835

內 地 核 Inner Core 0.09675

《地球的組成成份》

(10)

地 殼:「地殼」的主要成分是「石英」(SiO2)及「矽酸鹽類」如「長石」……等。

上地函:「上地函」的主要成分是「橄欖石」及「輝石」「氧」,再加上一些「鐵」、「鈣」及「鋁」

地 核:「地核」的主要成份是「鐵」或「鐵鎳質」,不過也可能有一些較輕的物質存在。「地心」

的溫度約有7,500℃,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

這些瞭解都是來自於地震震測資料,雖然「上地函」的物質有時會因火山噴出熔岩而被帶到地 表來,但是我們仍無法到達固體「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鑽探行動連「地殼」都尚未挖穿

整體估算,「地球」化學組成的重量百分比為;

元 素

重量百分比

(%)

鐵 Fe 34.6

氧 O 29.5

矽 Si 15.2

鎂 Mg 12.7

鎳 Ni 2.4

硫 S 1.9

鈦 Ti 0.05

「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體。其它「類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結構與組 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異。

「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對較厚,「月球」和「水星」沒有明顯化學組成不同的「函」

與「殼」之分。

「月球」的「核」所佔比例最小,「水星」的「核」所佔比例最大,「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內 核」與「內核」的「行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

Puthoff)也發現,人的意識擁有 力量,可以自我療癒,細胞和DNA都有能量和意識,整個宇宙有次結

費曼、 泰勒等人的風範與成就, 原子爐、 生命科技以及太空探索的研究歷程與爭議, 同時, 對科 技發展與人類前途有深刻的省思。 戴森是科學界的通人, 他以高超的智能和過人的勇氣, 跨越科 學的

包括每一個生物,每一個植物,既 然存在這個宇宙地球,都有他存在 的生命的價值意義,沒有說哪一樣 東西無用,無用是因為我們還未發 現它的用處。就像以前,我們認為

WMAP 2008.png 宇宙 · 大爆炸 宇宙的年齡 大爆炸年表 宇宙的終極命運 显示▼早期宇宙 显示▼膨脹宇宙 显示▼結構形成..

亞歷山大「有優良海港,所以是埃及唯一海上貿易地,而它之所以也是埃及的唯一陸上貿易 地,則因為一切貨物都方便地從河上(尼羅河)運來,聚集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註 12]

Chair : Di-Lun Yang ( RIKEN Nishina Center; Yukawa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Kyoto U.) 11:15 ~. 12:00 Jin-Feng Liao (Indiana U.) Novel Quantum Phenomena in the

雖然沒有圓的出現,但來自宇宙的 飄然地來到 e 的身 旁,和害羞的 I 握著手。他們的身體緊緊地靠在一起,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