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研究動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研究動機 "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人類的所有活動與土地有直接或間接的相關。但身處在台灣如此有限的土地面積上,加 上每個地區的環境條件都不同,因此土地的效益就有高低差別。如何在如此有限的土地上,

養活人口及滿足人類的各項需求,乃是合理分配社會資源的主要目的。但隨著人口不斷的增 加、科技的日益發達,以及產業型態的轉變,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大增、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產 生了改變,在這改變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適切及有節制地利用土地資源的話,環境災害就會 產生。

台北都會區的膨脹,及人口的增加,連帶著周圍的衛星市鎮也隨之發展了起來,汐止就 是其中之一。故,自 1980 年代開始,汐止的城市面貌及土地利用型態有了極大的轉變,如:

建築基地面積由民國 50 年的 134 公頃、60 年的 172 公頃、70 年的 292 公頃、80 年的 446 公頃、

增加到 85 年的 563 公頃,35 年來增加了 4.2 倍(許銘熙、張倉榮,1998) 。基隆河沿岸滿滿高 大的住商大樓、伯爵山莊等山坡別墅的林立,當民國 88 年 4 月,汐止鎮的設籍人口因突破了 十五萬人,全鎮歡欣鼓舞地慶祝即將升格的縣轄市,卻顯示了汐止快速發展的事實,短短的 時間內,土地被大量地開發,大片的素地為人工建築所取代,而且不可否認的,在快速發展 的步調中,一直都夾雜著醒目的環境災害發生,其中最為人所印象深刻的就是洪患。

從過去的歷史來看,早期汐止基隆河谷地區大約平均 10 年會有一次災害性的大洪患,如 民國 58 年艾妮絲颱風及芙勞西颱風的豪雨造成大水;66 年黛納颱風過境又帶來洪患;76 年 琳恩颱風來襲使汐止地區基隆河兩岸淹水,精華區強烈受創,損失十分慘重;85 年賀伯颱風 的強勁雨勢造成五堵地區嚴重淹水,但自此之後,汐止地區洪患災害的頻率似乎轉高;兩年 之後(87 年)瑞伯颱風及芭比絲颱風先後來襲,汐止再受洪患重創;89 年象神颱風的雨勢又 造成本地汪洋一片,有如水鄉澤國,淹水區域之大超越琳恩颱風;隔年的納莉颱風更是造成 汐止幾乎無一處倖免(張伯宇,2000) ;之後好幾年颱風很少侵襲臺灣,淹水的夢魘似乎解除,

但是到了民國 93 年,艾利、佳芭的雙颱效應,又再一次地重創汐止。由此可見,自然災害的

破壞力是隱藏在都市成長力量的背後,且一年比一年強大。自然環境為人類活動的舞台,也

(2)

提供了人類發展的機會,但人類不當的土地利用方式,常常會擴大災害的損失( White,1986) 。 災害在歷史中不停的發生,人類不斷地受到殘酷及悽慘的摧毀,又以身處於政治、社會、

經濟及資源分配末端的邊緣區域更加明顯,汐止就是這樣的邊緣空間角色(楊靜雯,1998) 。 那麼,汐止的居民在面對不可預知的災害風險,對洪患的瞭解及抱持的態度為何?難道每逢 颱風必氾濫成災,真的是汐止人必須接受的宿命嗎?這些不解加上本身也是汐止人的一份 子,本文的研究動機及問題意識是:

(一)全汐止地區都會淹水嗎?有沒有空間上的差異呢?洪患發生時,受害者的身家財產一 瞬間被掠奪、甚至在其心理也會留下不可抹滅的傷痕,而受害者所身處居住的環境,

相對地也會有所衝擊及改變,不同空間的居民對於洪患的識覺或調適行為都一樣嗎?

(二)洪患災害識覺與其他災害(如:土石流、地震)的災民在識覺或調適行為上有沒有不 同?

基於以上兩項問題,也以身為汐止人兼災民的一份子,欲透過「災害識覺」的研究,瞭 解同為「汐止災民」的其他人,在面對「洪患」的威脅時,其對洪患災害的認知、態度、防 災調適行為、以及影響行為的機制為何?

二、研究目的

近年來,由於台灣特殊的政治經濟發展脈絡,各項災害不斷地在大自然的警訊中一次又 一次的發生,但人們卻似乎沒有因此而得到警惕和教訓。結果就是受害者身心財產的損失、

自然環境的破壞殆盡、社會運作機制的停擺,及社會成本一再地浪費。有災害研究指出,居 民的防災行為會隨著災害規模、次數和經驗而增加,但我們不能非要等到有了災害才開始警 覺防災的重要性。而當洪患來時,最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一樓地區,一樓地區又以店家與商 家的比例佔大多數;加上很多汐止居民可能工作地點並不是在本地,可能是在台北市區,生 活才是在汐止,所以本研究的對象以「店家」為主,研究目的是:

(一)瞭解研究區的地理環境、洪患成因及影響汐止洪患特性的地理因素。

(二)瞭解研究區店家對洪患的認知與態度。

(三)瞭解研究區店家現有的防災措施與行為。

(四)探討研究區店家的環境災害識覺及調適行為。

(3)

(五)研究成果提供環境管理者及政策決策者的參考。

台灣人是健忘的,對於災害的教訓,總停留在災害發生的當時,當媒體的聚光燈不再投 射時,人們關心的焦點也就轉移,漸漸地遺忘教訓。透過環境災害識覺的研究,可以提供人 類對災害的認識,也有助於人類減少災害的損失,並提供人與環境之間較適當的調適方式;

透過環境災害識覺的研究,可以打破「人定勝天」的錯誤觀念,讓環境管理者及政治決策者

在決策時能多省思及參考。

(4)

第二節 文獻回顧

一、環境災害識覺研究之緣起

1960 年代以來,地理思想上有關「行為革命」方面,已變成很熱門的話題。而在研究人 和環境之間的關係時,不只是研究人們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或環境如何影響人類的活動等 等,已開始注重人類本身的行為化過程(歐陽鍾玲,1986) 。所以,環境識覺研究者認為,人 類對周圍的環境,隨著不同的個人,其生長背景、感官經驗及知識體系的不同,會建構出屬 於個人主觀的環境意象(image) ,以致於個人表現在環境中的偏好、價值觀、態度、行為及 決策均會以此為基礎,並非以單純客觀的外在現實世界為準(Downs,1970) 。這與早期認為人 在地表上是非常次要的、無效能的角色,其一切活動都受自然環境的控制(或影響)的“環 境決定論”觀點有很大的差異。也可以說,此方面的研究,擺脫了過去以經濟人(economic man)為思考基礎的純理性空間行為模式,並為現實環境中資源利用的決策行為,提供了另一 條的思考途徑。於是,地理學的研究範圍,應不只侷限在客觀的地理知識之上,同時也應涉 及不同的人物腦海中的主觀地理知識,因此環境識覺的研究,成為 1960 年代至今,人文地理 中成長最快速的研究領域,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觀點去瞭解,文化與經驗如何影響人們對地 方與區域的識覺。

而根據 Wood(1970)依研究對象的分類指出,環境識覺研究可分為六類: (1)景觀研究

(landscape studies) ; (2)災害研究(hazard studies) ; (3)遊憩研究(recreation studies) ;

(4)都市研究( urban studies) ; (5)移動研究(movement studies) ; (6)空間偏好研究( space preference studies) ,而其中災害識覺的研究算是較有系統、且研究成果也較為突出的一個領 域。

早期的環境災害識覺研究,傳承了 Barrow(1923)的觀點,強調地理學生態分析應該以 人類對環境的調適為出發點,而著名的環境災害識覺研究,則始於 1930 年代的 White(1945)

對美國洪患的探討,他發現雖然防洪設施不斷興建、防洪經費也年年增加,但洪患的損失卻

持續增加,主要是過去環境災害研究大都偏重於工程結構性的災害防治之道,因此,White

採用社會結構性的方式來研究環境災害。White(1945)認為“災害的產生與人的反應息息相

關,事實上災害是由於人的主動和選擇此要件所構成的”,也就是從人的角度來看環境的問

(5)

題,諸如嘉義縣番路鄉,本就屬於強震地區,由於地震發生之頻率不似颱風、火災之頻繁,

造成民眾對地震的災害識覺低落,加上所發生的時機不易準確地預測出,常令人無法事前防 範。White(1945)經長期的研究之後,指出環境災害的研究必須涵蓋五個主題: (1)評定潛 在災區人類土地利用活動的範圍;(2)檢視災區內人類可能採取的調適的各種方法; (3)探 討人類對災害之感受及態度; (4)查核人類選擇減低災害損失的各種調適方式的決策過程; (5)

評估各種不同與災害相關的公共政策對災民反應與調適的影響。

二、國內外環境災害識覺研究之發展

(一)國外相關研究概況

Downs(1970)依據研究方法和目的,將環境識覺研究分為三種: (1)結構的研究(the structural approach) :其主要分析的是識覺世界的性質,如:地標、地界的研究;(2)評量 的研究(the evaluature approach) :其透過空間意象評量環境,並探討其與決策和行為間的 關係,如:災害的研究; (3)偏好的研究(the preference approach) :依據偏好的尺度分析 一些空間分化的客體和某種特別的行為,如居住、移動、景觀偏好的研究。White(1945)年,

為了瞭解 1936 年開始執行的洪患控制法案是否發揮了預期的效果,而進行調查,結果發覺雖 然在防洪費用上已超過了 50 億美元,但洪患損失仍在持續地增加之中,這促使他開始從事災 害認知及調適行為的研究。同時,列舉四項災害識覺的影響因子:災害的頻率和大小、個人 的災害經驗、災害對收入及地方利益的影響、個人因子及特質。White 的兩個學生 Burton (1964)

與 Kates(1964) ,亦於 1950 年代逐漸拓展該領域的範疇,囊括各類研究區(郊區小鎮、海岸 地區等)及災害(旱災、霜害、颶風及地震) ,研究某地區的單一災害。

Saarinen(1966)研究美國大平原麥農對乾旱的瞭解程度,調查麥農的認知如何地影響 他們對環境的調適,發覺農民對乾旱的發生頻率常過於低估,對收成常抱樂觀的態度,但居 住於越乾燥地區的麥農,態度就越謹慎;另外,農民的認知正確性,經常直接地影響下年度 的收成。Hewitt 及 Burton(1971) ,設計一地區多重災害的研究,重點由研究一地區單一災害,

轉變為研究一地區所有人為及自然災害的情況,該研究的架構試定義出一地區的「災害度

(hazardousness)」,並為這類型的研究,訂定災害的嚴格標準:(1)財產損失:受影響的家

戶超過 20 戶,或導致的損失超過了五萬美元; (2)社會服務系統瓦解:通訊系統溝通不良(例

(6)

如道路、高速公路、電話等)及基本設施停業(例如學校、政府機關、醫院及飛機場) ; (3)

忽然發生未排定的事件:突發事件造成了一些基本服務設施的壓力,例如消防隊、醫院,需 要由其他的地方尋求資金、設備及人員的協助; (4)死亡和傷害:在某事件中造成了 10 人以 上的死亡,或是使 50 個以上的人受傷。

Islam(1974)於孟加拉 1970 年 11 月的風暴過後,利用問卷及野外實察的方式,調查 Galachipa 地區居民對洪患認知及調適機會選擇方式,並就房屋型態、住家品質、社會經濟階 級、救助及復健系統,分析大災難的成因。Baumann 及 Sims(1974)探討人們對颶風的反應,

對美洲居民對颶風的反應做大概的論述,回顧美國政府為颶風災害所做的措施,並比較美國 及波多黎各的民眾對颶風的態度。Baker 和 Patton(1974)對美國墨西哥灣沿岸三城市居民的 識覺進行調查,設計五自變項:地點、識字率、收入、年齡、是否擁有不動產;三項因變項:

對災害的反應、對未來颶風發生的預期、及對風災損失的態度,發覺對風災反應及預期差異,

和地點有關,在預防損失的態度上,則和地點、識字率、收入有關。

原為自然災害識覺研究設計的典範,經改善易事用於人為技術災害上,如空氣污染、水 污染、核子彈爆炸、核能發電廠輻射、毒氣外洩、建水庫挖渠道所引起的瘧疾等。如: Carter

(1985)曾對捷克戰後的污染問題從事研究; Kumra(1971)研究市的環境污染及居民健 康; Auliciems 及 Dick(1976)調查地區的空氣污染問題。

從上述國外相關文獻,瞭解到當我們在探討災害識覺的研究時,是不能忽視與“人”相 關的要素的,個人的災害經驗、個人的社經屬性、個人居住的地點…等,這些變項都會影響 到對災害的識覺及調適。

(二)國內相關研究概況

環境識覺的研究藉著研究個體對環境的感受、解釋、評價及決策等內在心裡過程的景觀 或行為。在眾多研究中指出(許心寶,1985;徐美玲,1990;周文玲,1992;楊雲龍,1995;

謝育茱,1995;何俊彥,1999;曹建宇,2002) ,張長義(1977)首先將環境災害識覺的研究,

介紹到國內地理學界。在此之前,台灣地區對於環境災害的研究,都偏重於自然環境因子的 調查,但是自然災害的形成,自然環境因子或許是原因之一,但是人為的不當開發利用,卻 是強化災害的一重要因素,因此災害識覺的研究有其必要性。

在八十年代國內地理學者在環境災害識覺方面有一系列的研究。張長義(1983)在北部

(7)

沿海工業區環境影響評估示範計劃研究中,探討環境污染的居民識覺,並在 1984 年探討有 關居民災害識覺空間的差異;王秋原等(1984)共同研究基隆市山坡地居民災害調適行為及 因應措施,針對災害地區的居民特性、家居狀況、居民對災害的認知、災害的經驗、對災害 調適的方式等加以研究,並探討居民對政府各種防災措施之回應;張石角、陳紫娥(1984)

研究內湖垃圾堆積場對環境衝擊及居民對垃圾場影響的識覺;許心寶(1985)研究濁水溪下 游南岸農民對風災識覺與調適的空間差異,以居民的風災記憶、風災的特性及風災的預期與 警覺來探討居民的風災識覺、居民的調適行為、及調適方式的變遷;吳劍蘭(1986)透過環 境識覺研究的觀點,以訪問調查及問卷資料為基礎,探討台北市南港、內湖環境污染嚴重地 區居民的環境識覺與調適行為。施鴻志、林進基(1989)探討都市防災與土地使用績效管制 標準之建立,研究都市居民對都市工業災害(污染、火災、爆炸、噪音)識覺。

九十年代也有一系列有關環境災害識覺的研究。 在九十年代早期,劉英毓、姜蘭虹(1990)

以環境識覺的觀點,採取「環境─行為─設計」的研究架構,分析平溪鄉的自然、社會環境因 素以及人口現象,透過深入訪談,瞭解居民的生活經驗,環境認知及行為;徐美玲(1990)認 為環境影響評估的內容,除針對開發可能造成的實質環境加以推測外,也應包括變動可能在居 民主觀上衝擊的評估,故對影響居民空氣品質識覺及因應行為因子進行研究,發覺居民若察覺 空氣污染嚴重性越大,採取積極激烈抗爭行為的比例就會增加;徐美玲、王秋原(1991)研究 安坑地區居民對山坡地社區開發所造成環境衝擊之識覺,以安全、舒適、方便、公共設施品質 等四個指標選定環境因子來探討在不同的工程階段居民之識覺;王永壯、厲學成(1991)研究 民眾對現行颱風警報作業系統之反應,以瞭解民眾對災害資訊獲得之途徑與方式;張長義

(1991~1993)一系列研究蘭陽平原洪患區土地利用災害識覺及環境調適;周文玲(1992)以 臺灣沿海地區近年來倍受各界關注的相關養殖活動的環境災害為主,探討宜蘭縣蘭陽平原沿海 養殖地區的養殖業者與非養殖業者對環境災害的存在性、嚴重程度、成因的識覺,及可能採取 的災害調適行為的差異;張長義、周文玲(1993)探討宜蘭海岸地區五個鄉鎮養殖業者對水患、

地下水位下降、及地盤下陷等環境災害之識覺及空間差異;王琳、白璐(1993)研究個人的災

難意識,探討個人對災害的認知及適應方式;周雅容( 1993)以嘉義縣梅山鄉為對象,研究社

區支援系統與災害防治,探討地區居民的社會人際網路系統,社區鄰里關係及互動型態,以瞭

解社區的結構特性及資源體系的運作,做為防災政策規劃之參考;蔡麗玉( 1994)研究口湖、

(8)

東石地層下陷區居民的環境識覺及調適行為,研究發覺居民對災害成因是以自身生活經驗來推 敲,而不完全以客觀的事實為根據,且災害的強度越大、影響越深的地方,居民越容易識覺災 害的存在及嚴重性。

九十年代後期,楊雲龍(1995)研究蘭陽平原的政府官員及當地居民,對於水災、地層 下陷、河川及地下水質污染等災害的識覺及調適情形,並討論政府對災害的因應政策,政府官 員與當地居民間災害識覺的異同,最後探討不同空間及不同屬性居民對災害認知的一同;徐鐙 城(1995)從行為地理學的角度對環境問題的關鍵人物——廠商負責人﹐進行環境識覺的探索,

主要之目的除了探討工業區的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原因﹐以及如何處理或轉化環境污染物外,

也嘗試了廠商負責人對環境的態度與因應行為;謝育茱(1996)藉由下陷嚴重的林邊鄉為個案,

驗證 White(1945)的災害識覺四項因子,來探討居民的地層下陷現況、嚴重性、成因及未來 風險的識覺;蘇桂醇(1996)研究高雄都會邊緣區之大寮鄉與林園鄉,在政府有計劃開發工業 區及高雄都會區工業分散化的擴展下,開始其工業的發展,進而探討邊緣區兩鄉工業發展的背 景歷程與特性,以分析其工業強度、工業結構、工業成長與空間差異情形,並更進一步探明工 業的發展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社經環境的影響和衝擊情形,當地居民對整體居住環境品 質的識覺;黃小玲(1999)以遭受賀伯風災襲擊之南投縣信義鄉豐丘、神木兩村為對象,探討 其不同受災內容之受害者的復建方式與過程,災後復建過程中生活所受到之影響,以及因為災 害經驗累積出來的災害識覺和調適行為,並進而對較深層的災害次文化予以調查、分析,以提 供日後擬定災害防救方案時之參考,並嘗試開展國內此類議題之研究;何俊彥(1999)試圖透 過雲林沿海地區的環境災害,以目前政府防災體系的研究、地方居民的環境災害識覺及調適行 為、地方官員與居民之環境災害識覺差異分析這三大方向,來瞭解現行防災工作的盲點所在,

提出結論與建議以期做為未來環境災害防救工作決策及執行時的參考依據;曹建宇( 2002)主 要探討台灣地區在經歷了 1999 年 921 集集大地震之後,居民的防災能力,以高度潛在地震受 災區的臺南縣白河地區居民為研究對象,並以臺中縣東勢災區居民做比較研究,了解居民對於 地震災害的認知、態度、防災調適行為以及影響行為的機制;林玉芬(2003)藉由環境識覺的 觀點與研究方法來進行研究,探討工業區鄰近地區,居民對於當地環境污染之識覺,及面臨環 境污染的威脅時,所可能的回應與調適行為。

從上述的文獻可以看出,災害識覺的研究有以下的分類:

(9)

1.研究範圍的多寡:

一開始為「一地區一災害」 ,如:許心寶(1985)<濁水溪下游南岸農民對風災 意識與調適的空間差異>、謝育茱(1996)<屏東縣林邊鄉地層下陷災害識覺之研 究>、徐美玲(1990)<影響基隆河流域居民對其住家環境之識覺及因應行為因子 之研究>;後來演變為「多地區一災害」 ,比較兩個或以上不同的地區,而有相同災 害之間的災害識覺差異,如:曹建宇(2002)<地震災害經驗與調適行為之比較研 究--以臺南縣白河、臺中縣東勢為例>、黃小玲(1999)<大規模災害災後復建及居 民生活變遷之探討—以賀伯風災南投縣信義鄉豐丘、神木兩村為例>、吳劍蘭(1986)

<居民對環境污染的識覺與調適- 台北市南港內湖地區的研究>、蘇桂醇(1996)

<高雄都會區邊緣區工業發展及其對環境衝擊之研究─以大寮鄉與林園鄉為例>,

這一類的研究,因為選擇兩個或以上不同的地區,為什麼要以這兩個地區為研究範 圍?除吳劍蘭(1986)有說明之外,其餘三篇並未說明清楚。而且曹建宇(2002)

選擇台南縣白河與剛發生過 921 大地震的台中縣東勢為對照組,因為台南縣白河的 大地震發生時間為 1964 年,地震發生當時,現在的居民或許都還小或還沒有出生,

這樣的對照比較是否會有不客觀的情形呢?而黃小玲(1999)也沒有說明何以選擇 豐丘、神木兩村?兩村有何異同之處?文中並沒有呈現出來;最後一類是「一地區 多災害」 ,如:楊雲龍(1995)<蘭陽平原環境災害識覺之研究>,研究蘭陽平原的 水災、河川污染、地下水污染、地層下陷等四種災害識覺,遺憾的是,這四種災害 彼此之間是有關聯性的,但是文中卻個別呈現,好像四種個別獨立的研究寫在同一 篇文章中。

2.研究方法的差異:

大多數的文章多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只有黃小玲(1999)<大規模災害 災後復建及居民生活變遷之探討—以賀伯風災南投縣信義鄉豐丘、神木兩村為例>

是採用「深度訪談」的方式。質性研究可以輔助量化研究的不足,大多數研究並沒 有採用,是甚為可惜之處,但黃小玲(1999)雖然花二年半的時間進行深度訪談,

但文章內容呈現卻與地理的關聯性不大,無法得知其在地理或學術上的價值。

3.研究對象的差異:

(10)

大多數的研究對象多以「當地居民」為主,如:張長義(1983)<臺灣北部沿 海工業區環境影響評估示範計畫: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估研究報告>、徐美玲(1990)

<影響基隆河流域居民對其住家環境之識覺及因應行為因子之研究>、曹建宇

(2002)<地震災害經驗與調適行為之比較研究--以臺南縣白河、臺中縣東勢為例

>;有些是「負責人或老闆」 ,如:徐鐙城(1995)<台北縣土城工業區廠商環境識 覺之研究>;有些則包含「當地居民及地方政府官員」 ,如:楊雲龍(1995)<蘭陽 平原環境災害識覺之研究>、何俊彥(1999)<雲林縣沿海地區環境災害識覺及調 適行為之研究>,此類研究透過當地居民與官員的角度,可以更全面性的探討問題,

但是如何將這兩者角色互相呼應,得出完美的結果,是可以更進一步思考的方向。

4.研究內容的不同:

大多數的內容只是單純呈現該區域居民的災害識覺,可是不同的「地理位置」

或不同的「空間要素」會影響災害識覺的異同,如:曹建宇(2002)<地震災害經 驗與調適行為之比較研究--以臺南縣白河、臺中縣東勢為例>文中,並沒有說明地 理空間上,愈接近斷層帶的居民,識覺及調適行為有沒有不同?徐美玲(1990)<

影響基隆河流域居民對其住家環境之識覺及因應行為因子之研究>一文中,也沒有 呈現:若附近有工廠或接近交通大馬路的位置,居民的識覺及調適行為有什麼不同?

但是許心寶(1985)<濁水溪下游南岸農民對風災意識與調適的空間差異>就發現,

地理位置的不同,感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的強弱就有差別,所以農民對於風災的識 覺就有地理空間上的差異;張長義(1983)<臺灣北部沿海工業區環境影響評估示 範計畫:社會經濟環境影響評估研究報告>一文中也指出,與工廠(大園工業區)、

都市(桃園市區)及大型建設(桃園中正國際機場)之間的距離遠近不同,對於環 境識覺的感受性就有差異。

國內災害識覺研究琳瑯滿目,從以上的這些研究,可以看出:台灣島在地理位置上,因

位處亞洲大陸的東南側,板塊在台灣附近相互運動,造山運動迅速,以致於地震頻繁、河川短

小流急坡度大;加上在氣候屬於熱帶或亞熱帶,加速了地表岩石的風化和侵蝕,也隱藏著許多

的災害危機;加上最重要的因素,是在這地狹人稠的台灣,因為人為的不斷開發,土地利用的

需求已超出一般的開發,於是為台灣帶來更多的災害問題。

(11)

而在張長義(1977)引進來所謂的災害識覺研究後,承襲國外的研究,對台灣各種自然 及人為技術災害進行探討,並比較區域性差異及個人特質產生的異同。因為地理學本身是自然 和人文交互作用的一個學科,所以地理學者就把自然的知識,應用到人文的研究上,基本上,

我們有這樣的自然知識後,在做環境識覺的研究時就會了解到該問什樣的問題、該用什麼樣的 方法?最後再達到環境研究的管理,就是要如何來管理災害區域?如何來重建並管理它?這才 是災害識覺的最終目的。

在國內眾多對於災害識覺研究的文獻中,發現對於災害識覺與地理空間的結合上多所欠 缺、而且多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缺乏質性研究。所以本文將從這個角度切入,瞭解汐止地區 的地理環境、並結合災害識覺,比較不同的地理環境、其災害識覺是否有所差異,並深入瞭解 居民的心聲,加重訪談的內容,與問卷調查的內容相呼應,期望這樣的結果能做為環境資源管 理與防災政策上的參考,並提供日後管理上另一種思考的方向。

三、影響個人識覺及調適行為作用力因子與名詞解釋

(一)災害(hazard)

「災害」為有害的事件或情況,具有風險性,而風險的定義則是可能發生的「危險性」

事件對人類或環境造成的實際損害。災害的定義為 「人類生命、財產的損失」 , 所以正如 Riordan

(1986)所說:災害是或似乎是成為死亡、損害或對人與財產傷害的原因,包含一般的痛苦 和苦惱與考慮經濟的成本。以災害學的觀點,災害並非由單一原因引起,災害的發生和其災 情的形成都因是具有空間性、時間性、連鎖性、累積性、複雜性、複合性(陳亮全,1997) 。 因此,當災害發生,其成因與結果的關係相當複雜。

災害所造成的影響不外乎對於人的生命和財產造成損傷,但災害的本身是一種持續的發 展過程,故其中災害防救是指災害之預防、災害發生時之應變措施及災後之復原重建。面對 自然災害,主要的處理有三方面:災害後的緊急行動、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以及從事長期 的經濟建設和災害預防。關於這個部分,黃小玲( 1999)也曾說過: 「災害不僅限於發生之際,

災變時的緊急反應和搶救、災後的復健援助,一直至恢復生活正常之過程,皆仍處於災害的 範疇。」

(二)環境災害(environmental hazard)

(12)

舉凡由環境因子變化所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的現象,我們都可稱為環境災害。通常 我們將由自然環境本身特性變異所造成的災害稱為自然環境災害,而由人類行為引發自然環 境特性改變所造成的災害稱為人為環境災害。自然環境災害又可依災害形態及災害環境特性 可區分為: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及特殊自然因子三類;而人為環境災害則包括環境污染及不 當的土地利用所引發的災害等。災害對人類生活領域之影響程度則可由災害強度、災害範圍 及災害頻率等三個尺度來度量。一般而言,氣象災害具有頻率性且影響範圍較廣;地質災害 則往往具有地域性且災害強度較大;而特殊自然因子則有頻率高且範圍廣的特性。人為災害 則依人文活動密度、活動方式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災害強度、影響範圍,且其頻率也有所不同

(楊雲龍,1995) 。

環境災害是指由環境因子因週期或非週期性變動而使人類生命財產蒙受損失者,若環境 因子變動並未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損害,那麼我們只能將其視為一種環境現象,而不以災害 稱之。因此,人類活動的範圍、型態、密度等才是導致災害發生的真正原因,而環境因子的 變動只不過是造成災害發生的基本營力而已。王秋原(1989)指出:環境即環繞人類活動領 域空間的總稱,由許多環境因子所構成,許多環境因子時時刻刻與人類活動產生交互作用,

凡由環境因子變化所產生之作用,而使人類的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的現象,稱為環境災害,

通常將自然環境本身特性變異所造成的災害稱為自然災害,把人類行為引發自然環境所造成 的災害稱為人為環境災害。

(三)災害識覺(hazard perception)

一般而言,perception 的動詞是 perceive,就字的結構來分析,是 per 與 receive 的組合,“per”

有「完全、透過」之意,“receive”乃「接收」之意;因此 perception 是指一種企圖連續不斷 做完全接收的過程(黃士哲,1987) 。當個體置身在環境中,會運用感官去感受,再結合自身 的經驗、情感內在的心理作用,所產生的即為「識覺」 ,如此對環境會有更深一層的感觸。所 以識覺與一般的感覺不同,王鑫(1996)也指出:每個人對於環境中刺激的接受和反應是有 選擇性的,純粹的感覺( sensation)不等於知覺、識覺( perception) ,更不是認知( cognition)。

Sonnenfeld(1968)在行為環境中把識覺環境包含在地理環境、運作環境( operational environment)之中,而在行為環境之外;識覺環境即在運作環境中,為人所警覺到的部分,

這警覺來自學習與經驗或來自環境刺激的感受(圖 1-1) ,包括: (1)地理環境:即客觀的地

(13)

理環境,也就是外在於個人的整個環境,是範圍最大的; (2)運作環境:即地理環境中涉及 或影響個人或群體行為的那一部份環境; (3)識覺環境:運作環境中,經由人類的感覺器官 或學習和經驗而知覺到的那部份環境;(4)行為環境:為人類所知覺並且引起行為反應的那 一部份環境,範圍最小的。

地理環境 運作環境 識覺環境

行為環境

圖 1-1 依行為關係程度的環境分類圖(Sonnenfeld,1968)

Downs(1970)的識覺研究概念圖(圖 1-2)說明基本的過程,真實世界為個人提供各種 資訊,這些訊息透過人的感覺器官進入人體,而個人在接受到訊息後,因個人的成長背景、

感官經驗及知識體系的不同,經過價值系統的過濾後,在個人的腦中建構出個人主觀的環境 意象,個人就依此意象決策行事。而且在決策的過程中,個人若覺得資訊不夠,將再回到真 實世界探索更多的資訊,一直重複此過程。災害識覺即為災害的資訊,經過各種管道,直接 的、間接的為個體所接收,經過價值系統的過濾後,成為意象,並成為個體調適回應過程的 參考。

個人(individual) 環境(environment)

價值系統 感覺器官 資 訊 (value system) (perceptual receptor) (information)

意 象 探 索 真實世界 (image) (search) (real world)

決 策 行 為 (decision) (behavior)

圖 1-2 環境識覺研究概念圖(Downs,1970)

(14)

Saarinen(1976)認為災害識覺研究有三個變數: (1)災害與主要資源使用間的關係:指 出災區居民所關心的問題在於災害是否對其使用的資源造成威脅或損失,災區居民透過災害 對資源的影響,來識覺災害的過程,但個體接收災害訊息時,受到個體的知識、個性、經驗 與價值系統的影響; (2)災害發生的頻率:會影響災民對此種災害的識覺,進而影響到災民 的調適行為;當然,也會影響到政府對此項災害的決策; (3)個人經驗的變數:指的就是個 人的成長背景、感官經驗及知識體系等,都會影響到災害的識覺情況。White(1974)認為研 究災害識覺應包括: (1)確定災害的自然特性; (2)個人災害經驗的嶄新和嚴重性; (3)依 據對災害調適之決定的境遇特性; (4)個性的特性。

(四)調適(adjustment)

人類為減少災害的損失或增加災害帶來的利益,會對災害有所回應,而人類的回應是根 據他們對災害的識覺、以及對調適機會的警覺。面對災害的行動包含立即的行動如警告系統、

砂包防洪、緊急疏散措施等;長期的行動如種植耐旱的植物、加強防震的建築設計。

人們對災害的回應策略可分為適應( adaptation)與調適(adjustment)兩種方式(Burton et al. , 1978) 。適應是對環境的容忍和對既有的生存方式無選擇的接受(Riordan,1971) 。適應可 分為生物的(Biological)適應與文化的(Cultural)適應,生物的適應過程非常緩慢,如:有 些生物為了演化成能夠忍受乾燥氣候的身體結構,結果出現擁有堅硬皮膚或鱗片,並且產下 有硬殼之蛋來繁衍種族命脈;文化的適應,如:外國籍婦女與勞工在台灣的文化適應及生育、

教育問題,比生物的適應迅速,尤其近兩個世紀增進更大。傳統社會中,文化的適應可以使 人與環境取得穩定的關係。當這種緩慢移轉的平衡被極端的外力介入時,使文化迅速改變,

新的環境災害便發生了,如極圈地區石油的開採摧毀了動植物棲地,對當地人漁獵的傳統環 境產生新的威脅。調適包含對環境壓力以正面及有計畫的回應,其目的為減少有害元素的影 響(Riordan,1971) 。與文化適應相較,調適行為具有快速的效果且為暫時性的特性。調適可分 為有目的性的調適和偶然性的調適,前者為對災害現象的直接回應,後者為人類最初的行為 並非和災害有關,但卻達到減少損失的效果。

(五)影響個人識覺及調適行為作用力因子

簡而言之,災害識覺的形成是來自人類的學習與經驗、或受到外在環境刺激所形成的感

受,而調適行為的發生則會因不同的災害識覺而有所差異。在前面的論述可以知道,災害識

(15)

覺是透過察覺到生活環境的變遷或災害的存在,而調適行為則是透過災害過程的理解來修 正,以及生活環境變遷的識覺反應為基礎。而個人對於災害的調適行為,牽涉到個人對災難 的認知,包括個人是否意識到災難發生的可能,這些都會影響到個人是否採取相關的調適行 為(王琳、白璐,1993) 。

雖然一個人可能識覺到災害的存在,也知道減災的方法,但常常卻是無法採取正當的減 災行為。這與個人態度行為、社區、與社會價值觀、法律和政治妨礙、缺錢,或者其他因素 有關(林秀梅,2001) 。因此,以下將針對影響個人調適識覺及行為作用力因子一一加以探討:

1.行為決策機制

(1)經濟最適宜模式(economic optimization model)

其假設居住在災區的居民對災害及災害成因完全瞭解,並對災害的影響到某個 程度上會有所警覺。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瞭解災害的所有知識,因此,

經濟最適宜模式不能完全解釋災民在災區中所做的調適行為。

(2)有限理性理論

Simon(1957)提出「有限理性」的理論,認為個人可以做出最佳調適行為的想 法是不切實際,因為完全訊息是不易取得,個人僅能在他所能掌握的資訊下所做出 較佳的決定(魏君杰,1995) 。

(3)啟發性學習、揣測理論

啟發性學習理論(Heuristics) ,在(Mileti,1999)及(王靜儀,2000)均認為:人 們在面臨複雜情況時,最初所下的決策價值,會持續的調適與學習而達到最後的行 為選擇。亦即人們的認知是依賴於其對災害經驗的基礎,即人們對環境風險認知是 經由災害的直接經驗學習過程中所獲得。通常啟發性的學習是有用的,但也可能因 最初的偏誤而導致最後嚴重的錯誤。

(4)習慣

個人在採取任何調適行為之前,通常會依過去的習慣模式去做,也就是如果再

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個人通常會用相同的方式去處理該情況,而且習慣一旦養成就

不容易改變,除非有更強有力的訊息與刺激才使得行為改變。Kates(1962)應用 Simon

的有限理性理論於環境災害上,進而提出「經驗監禁理論」 ,強調個人的行為決策是

(16)

奠基在個人知識的結合上,即「經驗會決定個人對災害的認知」 (Smith,2001) 。 2.個人性因素

影響個人行為決策的因素,常常是會受限於個人自身的條件因素,如認知、態度、

人口屬性、社經階層、個人受災經驗、個人是否擁有資源和社會影響等。

(1)認知

一般認為,知識會影響個人態度,而態度轉而產生行為。亦即個人在採取任何 行為之前,是依其既有的認知來行動,亦即認知會影響到調適行為(Dows,1970;

Golledge and Stinson,1987;楊冠政,1992;王琳、白璐,1993) 。認知所包含的知識非 常廣泛,從特別的知識到一般性的知識。

(2)態度

除了認知會影響行為外,個人對事物的態度亦會影響到行為的決策。態度是指 內心心理狀態的概念,此心理概念經由行為觀察衍生而得。態度包含一般態度和特 別態度:特別態度是指特別事物的態度;一般態度是由許多特別態度的綜合,因此 涵蓋事物的範圍較為廣泛,例如環境的關切與態度(楊冠政,1992) 。

(3)人口與社經屬性

個人的人口屬性與社經地位,常是影響其對事物的認知與回應,如種族、年齡、

性別、家戶收入和教育程度、家中 12 歲以下兒童數等因素,都會影響災害識覺(張 長義,1983;楊冠政,1992;Cutter,1993;王靜儀,2000) 。其中性別的變項,一般而 言,女性是比男性更關心環境議題,女性對環境的觀感常是感性、宏觀性、等同性;

而男性對環境的觀感是分離性、分析性、二元性(洪鴻智,1997) 。

(4)資源擁有度

居民對於災害的識覺,多是經由災害對資源的影響與破壞,若個人擁有的資源 程度較高,會比較擔憂財產因災害而遭受到損害,如面對洪患,房子是自己的或租 來的,災民的災害識覺程度就會有所不同;經常發生的災害,由於出現的頻率高,

居民較易警覺到災害的威脅(White,1974;Saarinen,1976;張長義,1982) ;但是個體 對於接收災害的訊息時,又會受到其知識、個性、經驗與價值系統所影響。

(5)災害經驗

(17)

如果某地過去的災害有近似週期性的發生,居民會相信災害可能會以規則週期 性來發生,而去推算與預測下次地震發生的時間。Kates(1971)在過去的研究中也 發現,若個人的受災經驗愈多,對於災害再發生的機率會愈相信事件發生的統計機 率。White(1974) :個人的行為和過去的學習與經驗有絕對的關係,對於經歷過去 的事物較易引起反應,個人對災害經驗與次數會影響到對災害的解釋與預期。所以,

人們的認知依賴於其對災害經驗的基礎,即人們對環境災害風險識覺係經由災害的 直接經驗學習過程中所獲得,此即「學習理論」或「揣測理論」 (Rogers,1997) 。

(6)環境的熟悉度

現代社會由於工作或就學等原因,會經常遷移,往往使得剛搬遷到新環境的居 民,對於當地的熟悉度不高,也不瞭解當地的環境問題,甚至身處於潛在災區而不 自知(Cutter et al. , 2000) 。

3.外部性因素

(1)災害資訊的來源

人們對風險資訊的來源與對資訊來源的信任程度,會決定及影響民眾對各項環 境與風險的識覺態度,如經由傳播媒體的管道獲得災害的相關知識就會影響其對災 害的識覺及調適(王靜儀,2000) 。但個體所接受的資訊與先前的經驗不同,內心會 產生矛盾的想法,容易產生認知失調的現象。認知失調論(cognitive dissonance)是 由美國心裡學家 Festinger(1975)所提出,常被社會心理學家用來解釋態度改變的重 要理論(張春興,1987) 。即是指個體的行為依據是他所可以利用與接收到的知識與 訊息,當個體所接受到的資訊與先前的不同時,內心往往會產生矛盾的想法,行為 因此會跟著改變。也就是說,當個體知覺有兩個認知(包括觀念、態度、行為等)

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會感覺心理衝突,促使個體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遷就另一 認知,以恢復調和一致的狀態。Adams(1973)曾利用此理論來研究為何海灘遊客行 為會被天氣預報所影響(Mitchell,1989) 。而在災害研究上,Ittelson(1974)曾對此理 論應用在災害研究,人回應自然災害產生認知不協調的原因如下(Gold,1980) :

a.大部分地區的災害的發生是不規則的,所以居民未將災害當做日常生活的一

部份,所以人們會對於環境的概念產生扭曲。

(18)

b.人類以現有的科技仍無法有效具體的控制自然事件。

c.造成災害的自然事件常常會花很多時間去做調適的措施,但居民往往不願意 去做這樣的事情。

d.環境中的災害訊息常是不清晰的,人們無法確實掌握災害的狀況。也就是如 此,在做決策判斷的時候通常不是很精準。

(2)社會脈絡

災害對社會的威脅固然與災害源的空間距離有關,但社會對災害的回應的因素 也很重要(Cutter et al., 2000) 。個人在社群團體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由 於角色的不同,其在社群影響力,會跟著改變。社會脈絡或社群關係是影響個人認 知行為(黃懿慧,1994) 。這與前述個人的社經地位、資源及權力掌握度有關。

(3)災害特性

災害發生的頻率、強度與致災的範圍,會讓個體對災害有不同的看法,進而影 響災害的預期心理與再發生機率的解釋及調適行為(White,1974;Saarinen,1976) 。

(4)空間區位因素

環境災害是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人類的活動具有空間性,自然環境的組成因 子亦具有空間上的分布特性。因此,環境災害的分布及嚴重情形也應具有空間差異

(張長義、周文玲,1993) 。所以可以進一步的推論,居民居住的空間位置,在識覺 程度上是有差異性的,如愈是居住距離斷層帶愈近的居民,其會較憂心地震災害,

而會採取積極的調適行為,如投保壽險或產險(張長義,1985;Alexander,1993) 。但 其中的關連又與先前所提到的資源擁有程度有關,例如居民房屋是自有或租承,若 個人擁有不動產的資源,會較積極的回應災害。另外,個人對環境變化的意識,大 致說來是會隨著空間距離增加而降低(張長義,1985) 。

(六)災害反應(hazard response)

人類面對自然災害時,會作出各式各樣的反應,會有不同的選擇與感觀,有人逃避現實、

有人面對困難、有人害怕、有人啞忍、有人幸災樂禍;亦有人樂觀、積極、不斷研究對策。

為何人們的想法會差異這麼大呢?居民在面對環境災害威脅時,最常有兩種典型反應行為,

一是排除災害的可能性,二是排除不確定性(表 1-1) 。若再依反應的程度區分,可分為四種

(19)

類型(Burton et al., 1993) : (1)忽視:潛在災害的威脅的存在,但也可能是因為前一次的災害 事件年代過於久遠,居民記憶模糊或不瞭解事件的本末; (2)忍受:忍受災害的損失而不任 何反應; (3)積極回應:積極回應災害,採取各種減災措施; (4)極端回應:強烈的回應災 害,如改變土地利用區位或遷居他處。

表 1-1 居民的災害反應(Burton and Kates,1964)

否定其存在 “在這裡沒有洪患,只是水位較高而已”

“這個災害不會在此發生”

排除災害的可能性

否定重現的可能性 “同一件事怎會發生兩次”

“只是自然界的怪象”

使得更確定 “七年飢荒後必會有七年的豐收”

“洪患每五年氾濫一次”

排除不確定性

將不確定訴諸更高層力量 “這是天意”

“這是政府的疏忽”

四、災害風險管理

傳統的災害處理方式,著重於災害事件發生後的反應面。環境災害是一種整合型的研 究,牽涉的範圍與領域會因災害的類型與規模不同,其處理方式亦會跟著改變。現代環境災 害更具複雜性,當自然災害與科技災害的界限無法劃分時,在環境的經營與管理上更顯不易

(Cutter et al., 2000)。因此晚近的災害管理的策略上已不像過去只注重災變事件發生後的反 應措施,進而發展為更重視災變事件發生前的預防工作。因此,資源分析與災害管理的目的,

主要是提供決策者或其他個人制定有效決策,工作包括環境災害認定、災害風險評估、災害

識覺、災害風險管理與災害風險溝通。環境災害識覺的研究,不僅提供了災害管理上「民眾

管理的思考基礎」 ,更可做為災害風險管理與溝通工作的重要參考。

(2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一、研究方法

(一)資料蒐集:

蒐集研究區的背景資料,如氣候、水文、位置、地形、人口特性、聚落及交通特質、洪 患衍生及災害現況等。

(二)野外實察:

親訪研究區,調查當地的地理環境及土地利用現況,以評估洪患衝擊程度,做為問卷設 計及資料分析的基礎。

(三)深度訪談:

於問卷設計前,先針對 15 個店家(表 1-2)進行深度的訪談,透過半結構式擬定訪談大 綱(附錄一) ,以做為問卷設計的前置作業。

表 1-2 訪談店家一覽表

訪談時間 受訪者 店家性質 所在路段 有無淹水 編號 93.1.5 41 歲先生 餐廳 中興路 有 M1 93.1.5 46 歲先生 機車行 中興路 有 M2 93.1.5 25 歲小姐 7-11 便利商店 福德一路 無 F1 93.1.5 27 歲先生 飲料店 福德二路 無 M3 93.1.5 55 歲太太 汽車修理廠 福德一路 無 F2 93.1.5 40 歲先生 藥局 福德一路 無 M4 93.1.6 50 歲太太 藥局 茄苳路 無 F3 93.1.6 56 歲太太 五金行 忠孝東路 有 F4 93.1.6 38 歲太太 寵物店 忠孝東路 有 F5 93.1.6 28 歲太太 煎餃小吃店 忠孝東路 有 F6 93.1.6 35 歲太太 雜貨店 忠孝東路 有 F7 93.1.6 33 歲先生 雜貨店及彩券行 忠孝東路 有 M5 93.1.6 40 歲太太 麵店 南昌街 有 F8 93.1.6 35 歲先生 飲料店 茄苳路 無 M6 93.1.15 45 歲太太 五金行 福德一路 無 F9

(四)問卷調查:分問卷設計、抽樣方法、及抽樣人數來做說明。

1.針對問卷內容:主要分四部分:第一,記錄個人背景資料,包括店家所在地、性別、

年齡、教育程度、居住時間、開店時間、店家自有或承租、店家遭受淹水次數等;

第二,調查店家對洪患、積水等災害的經驗、對洪患成因與嚴重性、及未來風險的

(21)

識覺;第三,了解洪患對店家生活的改變及衝擊;第四,瞭解店家於洪患時所採取 的調適行為。

2.抽樣方法及抽樣人數:

(1)為顯示空間差異,分別於汐止市力行路、大同路、工建路、中正路、中興路、

仁愛路、水源路、民族三路、民族六路、汐萬路、秀峰路、忠孝東路、明峰街、

長安路、長江路、長興路、青山路、信義路、南昌路、南陽路、建成路、茄苳 路、康寧街、莊敬路、連興路、復興路、湖前路、鄉友路、鄉長路、新台五路、

新興路、福安路、福德一路、福德二路、樟樹一路、樟樹二路、橫科路、龍安 路、環河路、禮門路等路段的店家進行抽樣問卷調查(圖 1-3) 。

(2)抽樣數量方面:本研究在樣本數選定方面,希望能在 95%信賴水準之內,且抽 樣誤差不超過 5%,透過 Z 分配方式,其所需樣本數以下列公式計算(林惠玲、

陳正倉,2001):

2 2

2 / ( 0 . 25 )

d nZ α

式中 n 為樣本數;α=0.05;d=0.05 為容許的抽樣誤差。

經由查表計算後得知,本研究所需樣本數至少為 384 家店家。

(22)

汐萬路三 段

萬 路

三段

汐萬 路三

汐萬 路二

段 八連

路二段

八 連路一段

伯 爵 路 康 寧 路

康寧路 明峰 街 明峰街

康寧路 康寧 路

吉林路

福 德二路

北 山 大 橋 大同路一段

大同路一 新 台五路

大同路一

汐碇路

樟 江 大 橋

江北橋

長安大橋

台 五

苳路

新台 五路

正路

大同路二

新 台五 莊敬

路二段

0 0.5 Km

N

圖 1-3 汐止市街道圖

(五)資料分析:利用卡方檢定及迴歸相關來分析店家的問卷資料。

二、研究架構

人類在地球上的土地利用活動與自然環境系統交互作用,當自然及人文生態因子和人類 土地利用活動產生不平衡時,便產生所謂的「環境災害」 ,自然災害系統事件有其規模大小,

環境災害也有其不同的災害嚴重性。

而環境災害會因為個人的社經背景、個人過去對災害所具有的經驗,而對災害認知的程

(23)

度有所不同;進而直接、間接影響到個人對災害調適的方式也可能有所差異,不論是何種調 適的方式,希望能夠回饋並修正人類的土地利用活動。所以本研究架構參考何俊彥(1999)

修正如下:

自然環境系統 人類土地利用及活動 人文環境系統

環境因子之間產生不平衡 人 對 店家社經屬性 環境災害 店家的空間屬性 環 境

性別 對災害識覺的產生過程 抽樣研究區約 40 的 年齡 條路段的店家 回 店家性質 生活改變及衝擊 饋 教育程度

居住時間 對災害的調適行為 開店時間 緊急調適行為

資源擁有度 修正調適行為 環境熟悉度 遷移調適行為 受災經驗

個人修正對環境因子的方式 政府修正環境管理及決策措施

圖 1-4 研究架構圖

數據

圖 1-2    環境識覺研究概念圖(Downs,1970)
表 1-1  居民的災害反應(Burton and Kates,196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大多是對佛教進行管理方面的內容。前已述及,唐令迄今為止已經佚失。二十世紀初,在中

來自加拿大世界知名的太陽劇團成立不過數年,靠著創新與堅持締造了無數佳績與成

歷史上許多大地接均顯示,火災所造成的災害遠比震動所造成者為慘烈。如一九 O

不像其他天災,如颱風、海嘯、火山爆發等,大難臨頭前還有跡可循,可以

例如濕地公園的鱷魚貝貝跑出來了,牠說從來未遊覽過天水圍,請 我們的小主角帶着牠在天水圍到處看一看。又例如 170 多年前油麻

雷生春是少數香港現存 30 年代的舖居 大宅,是一所別具風格的戰前騎樓式唐 樓,屬於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大宅於 1931

。成一切種智。故大地動。六者如來成道。始為人天轉妙法輪。故大地動。七者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