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緣觀構念研究與對本土化諮商的啟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緣觀構念研究與對本土化諮商的啟示"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DOI:10.6251/BEP.20130603

大學生緣觀構念研究與對本土化

諮商的啟示

徐欣萍

黃光國

國立臺灣大學 心理學系 華人文化中的生活智慧經常透過日常溝通用語呈現而出,進而塑造本土社會民眾普遍的心理特 色,故能成為建立本土化諮商輔導模式的重要基礎。而在諸多生活語言中,「緣」是經常出現的 口語詞彙,常被用來處理各種關係適應問題,亦為「關係主義」社會特有的心理防衛機轉與思 維信念。本研究旨在針對「緣」的文化結構與重要心理知覺表徵進行探索,除欲初步驗證先前 理論的概念合理性,同時也可做為後續多元尺度分析與測量工具發展參考。研究分為兩階段, 首先進行詮釋學取向的文本分析(Berger, 1995; Fairclough, 1995),呈現「緣」的傳統定義與類 別;其次再以社會文化互動觀點,以 310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聯想組合分析法」(Kelly, 1985)蒐集詞語資料,並應用數學法則「布萊德福律」篩選有效字詞後進行分析。結果發現,「緣」 的文化結構能持續重現於當代社會,且明顯與各種關係互動議題有關,故有潛在的本土化諮商 實務價值。本研究初步歸結出「緣」的文化與心理結構,文末並提出省思與建議。 關鍵詞:文化智慧、本土化諮商輔導、緣、緣份、聯想分析 傳統華人文化體系裡,追求實用生活智慧經常遠比追求客觀知識更重要,這些生活智慧透過 日常溝通用語呈現而出,成為民眾在特定情境下的處事心態或行為方針,進而塑造出特有的思維 信念與心理調適習慣。語言可以塑造思想,思想也能塑造語言,許多詞語的隱喻(metaphor)特性 甚至還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周世箴譯,1980/2010),沒有了這些譬喻,人們不僅創造不出生 活智慧,更無法累積客觀知識,於是語言與文化勢必存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許多富涵本土文化 特色的生活語言背後隱藏重要心理知覺表徵(perception-representation),即使看似傳統,但仍持續 影響當代人的思維與行動,故具有潛在實務應用價值,值得教育或心理學界探索。而在諸多本土 文化概念裡,「緣」是廣泛被應用的溝通詞彙,常被民眾用來初步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關係困境,有

* 1. 本文部份資料曾於 2012 年 3 月 24 日口頭簡短發表於韓國仁川 Inha University 舉辦之亞洲本土與文化心理學國際 會議,經重新修正並充實內容後投稿本刊。 2. 本文通訊作者為黃光國,通訊方式:kkhwang@ntu.edu.tw。

(2)

類似心理防衛機轉的焦慮調適效果,且能呼應近年正向心理學本土化的推展(徐欣萍,2012;黃 光國,2010),可見有其實質功能存在,但由於文化概念及其效用的測量並不容易,也使得此領域 方興未艾,還有很大探索空間。本文研究背景與動機,主要起自對諮商理論與技術本土化之關切, 同時也試圖在方法學上進行探討。首先著重「文化結構」層次,以既有典籍資料進行文本分析, 藉此呈現「緣」的傳統定義與類別;之後進行「社會文化互動」層次的實徵研究,亦即文化概念 與人真實交互作用後所產生的心理意涵,透過跨文化領域常使用的「聯想組合分析法」(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AGA)蒐集資料,以瞭解「緣」在此層次上所涉及的可能面向,以做為未來建構或 修正相關理論或測量工具之參考。

一、諮商本土化的趨勢發展與研究觀點

台灣的諮商輔導體系幾乎完全承襲自美國文化而來,隨著近年諮商學界本土化意識的興起與 反思,不論學術研究者或實務工作者,都已深刻體會到發展在地諮商理論與技術的必要性,因為 源自西方的許多觀點與做法,是植基於「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式的權利觀或特質論而來, 較忽略情境脈絡,難以在「關係主義」(relationalism)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有效複製應用(Leung & Chen,

2009),尤其「關係主義社會中的諸多壓力或情緒問題,往往並非單純起自於當事者雙方,卻更可 能從相關他者而來,於是擴大他人與情境的重要性」(徐欣萍,2012),特別在人際或情感問題處 理上,本土文化中起自佛、道、儒三家思想的諸多信念或方法,基本上就與諮商理論或技術的發 展有很強契合性,能從更根本層次幫助民眾解決自身在「關係主義」社會中所遭遇的人生難題。 而在本土心理學的研究取向裡,通常可分成「概念性研究」與「功能性研究」兩種,前者注 重特定文化概念與意涵分析,後者則進一步探討文化概念的實用價值與影響性(徐欣萍,2012)。 本文論述取向乃呼應 Archer(1988)所主張的「分析二元論」(analytic dualism),亦即「文化結構」 (structure)與「行為者」(agency)之間雖然不免會有互相涉入的情況,但兩者仍有明顯獨特性, 故應該分開討論為宜。Archer(1988)並提出「型態生成論」(morphogenesis)觀點,認為前者隸

屬「文化系統」層次,「結構」的部分一直都存在於過去歷史,有待研究者發掘出此既存實在;後

者則是「社會文化交互作用」下的結果,也就是考量到人與文化概念在真實生活世界碰撞後產生 的新解。故兩者之間存在著時間因素影響,亦即「結構」必然出現在「互動」之前,這是一種文 化制約(structural or cultural conditioning),是既存於歷史中無法被抹滅的部分,而後這種文化結 構又會受到與行為者之間交互作用影響,進入到社會文化互動(social or sociocultural interaction) 階段,人們便可能在此階段修正過往文化結構,產生新的詮釋,並再透過精緻化(social or cultural elaboration)歷程(Zeuner, 1999),展現出與過去相同或甚至截然不同的面貌,也就是本文擬探討 的心理意義(psychological meaning)。基於此,本文便嘗試以此做為研究典範,在社會文化互動層 次的實徵研究之前,先進行文化結構層次的歷史文本分析,透過兩階段探究,引領讀者體會傳統 和現代的並存價值與延續性,及其未來可能在諮商理論或實務界的應用發展。 二、緣分研究的相關文獻評析 在本土心理學領域,針對「緣」的研究議題並不多,從既有文獻資料所關注的焦點來看,早 期研究者並未將目標立基於建構本土化理論,也未更深入探討可能涉及的文化結構、心理意涵及 實質應用。直到近期,開始有研究者從本土理論建構的角度,企圖剖析華人在面對關係互動困境 時的心理適應歷程(徐欣萍,2012)。該理論(詳見圖 1)從「文化心態」與「心理適應」兩層面 進行說明,前者定義偏向文化概念探討,後者定義則偏實務功能探究,該文作者並提出幾種心理

(3)

調適途徑的基本假設,也有對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本文擷取該理論中的「文化心態」層次進 行論述,擬初步驗證此模型的概念推論合理性。 圖 1 關係互動中的緣分運作與心理適應歷程模型(引用自徐欣萍,2012) 簡單來說,這個模式將「緣」視做一個複合性概念,並可再依其內涵特性區分成「緣」與「分」 兩構面,前者主要受到佛家與道家強調的「因果報償」、「順應自然」信念影響,容易促發人提取 「認命」心態,進而採取「忍耐」或「寬恕」的因應行動,反之則容易「生氣」或「憤恨」;後者 主要受到儒家「反求諸己」與「義務觀」影響,容易促發人提取「知命」心態,進而採取「努力」 或「感恩」的因應行動,反之則容易「後悔」或「埋怨」。易言之,「緣」會與佛道儒三家思想及 其隱含的生命態度有關,並再透過個人「天命觀」的運作,使人在面臨關係互動困境時,產生各 種積極因應行動或消極調適行為以達心理適應。換言之,該理論模型的推論主要立基於三種概念: 1. 將「緣」視作關係互動時的思維基礎;2. 此思維基礎源自佛道儒三家思想融合;3. 其實質功能 會透過「天命觀」運作,進而產生不同結果。由此來看,其概念推論似乎有呼應前述 Archer(1988) 所主張的「分析二元論」,意即文化概念必然存有既定的歷史成份,而此概念在與人互動之後又會 出現豐富的歷程運作或想像。然而,此推論是否能與實徵資料吻合?目前尚缺乏研究論證,故引 發本文興趣。而若再追溯更早期研究,楊國樞先生(1982/2005)曾對台灣大學生進行一項簡單調 查,發現隨著現代化歷程演進,大學生不再全然將「緣」視作命定或前定的人際關係,而是當做 一種正向觀念,用來解釋無法歸因於具體或明顯因素的良好關係。這個研究隱約提及「時間性」 對文化概念的影響,同時也想澄清「緣」被刻板化成宿命論是有問題的。然而,該研究並沒有澄 清何謂「現代化歷程」,這是指受到西方文化教育影響使然嗎?倘若如此,是否就更容易誤解「緣」 所具有的正向意涵不過只是「西風東漸」之故,而非起自既有的本土文化傳統? 類似研究還有 Yang 與 Ho(1988)曾以香港與臺灣大學生為樣本,並在許多香港流行歌曲中 發現與「緣」的相關概念,認為「緣」是臺港兩地的共同文化因素;Goodwin 與 Findlay(1997) 則曾透過量表比較英國及香港大學生對「緣」的看法,此項跨文化研究發現,香港大學生雖比英 國大學生更相信「緣」,但兩群受訪對象都有相當人數贊成從「緣」引申而出的各種譬喻,推測西 方社會應該也有類似華人「緣」的思想,只是表現上不若華人強烈。這是否又再次隱示外國人是 比較正向樂觀,意即還是把「緣」刻板化成悲觀信念;至於英國學生所理解的「緣」是否跟香港 學生理解的是同樣內涵,則不得而知。不過 Chang 與 Holt(1991)的研究則強調「緣」的功能性, 也提及「關係」所扮演的角色,算是比較有抓住華人文化結構的部分特性。他們曾深入訪談十位 在美留學生,並整合報章雜誌、媒體等對「緣」的看法後,發現多數受訪者認為「緣」是一種「助 因」,少了這種促發因子,再努力都難保關係產生,並常將「緣」用於解釋人際初識情況,尤其是 佛/道家 (回來報價〉

r

I 忍耐/直至1

/

(攝A~ 然) yuan 也命

I

r 生氣/續高1

緣 、 信家 同 分

|努力 I tl.恩1

(凡事畫己〉 feng 如命 (l負蜻觀〉 川後悔/坦怨 l

(4)

重要關係。該研究僅為小樣本質性訪談,不見得能呈現所有台灣留學生觀點,不過至少此研究已 開始強調「關係」在「緣」概念上的存在,而華人文化體系社會就是立基於「關係主義」,結果顯 示此種文化思想並沒有因為學生到美國留學之後而改變,顯示某種既存的「文化制約」似乎真的 存在,這便可能是隱藏在「緣」背後的重要結構,值得持續深究。 整體來看,早期研究普遍缺乏從文化系統的結構面進行思索,實徵研究層次也受限工具或方 法不足,連帶較難呈現文化概念或傳統與人互動之後所產生的心理意涵與實質效用,本文將針對 過往研究不足處試圖進行補充。而回顧近年幾項研究,發現多傾向以婚姻關係角度探討「緣」,張 思嘉與周玉慧(2004)曾對新婚夫妻深入訪談,請受訪者回憶婚前交往過程,以說明「緣」在親 密關係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發現,台灣多數年輕夫妻仍相信緣份,會採用類似概念解釋關 係中諸多事件,初識期的「緣感」有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效用,可使關係進展快速, 當關係有正向結果時更容易以「緣」作為歸因,但對其定義則兼含宿命與進取觀點,認為若想持 續緣份還是要靠努力。李威運(2005)則以此研究為基礎,深入訪談七對交往中的情侶,探討親 密關係初期事件會否影響「緣感」產生及初識「緣感」對關係進程影響。研究發現,產生「緣感」 的事件可分為二類:「無法歸因型」與「合理歸因型」,前者會使當事人產生「命中註定型」緣感, 對關係具有長期承諾經營的動機,且會主動解決困難,亦會積極建立彼此與各自家人的互動;後 者則使當事人產生「隨遇而安型」緣感,對關係進程抱持順其自然心態,因應關係困境的態度較 被動,對雙方及各自家人的互動關係偏向隨性。這兩個質化研究算是近年本土心理學以「緣分」 來解釋關係互動的起點,呈現出人與文化概念融合後的結果,但同樣也沒有提出文化結構分析。 而後,開始出現幾個量化研究,試圖以更具體方法與模型解構「緣」所具有之成分內涵及其 應用價值。李新民與陳密桃(2009)便曾透過「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將「緣」區分出「緣」(yuan)與「分」(feng)兩個基本構面,認為前者具有「宿命業報」的被動 特徵,後者則偏向「操之在己」的主動特色;也曾同時運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積差相關分析」(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等方法,探討實用智能、緣分信念 與心理健康、工作表現的因素結構及彼此關聯性(李新民、陳密桃,2006)。這兩個實徵研究與早 期研究相較之下,確實有在方法學上尋求突破,也試圖將抽象文化概念以更具體方式闡述,但仍 不免受到前文曾提及的研究限制,亦即一旦將「文化概念」當成變項看待,並企圖以科學心理學 的主流方法斷定結果時,便難同時兼顧深度文化內涵剖析,這也是多數研究面臨的挑戰。 為解決此缺失,本文將分別從「文化系統」與「社會文化互動」層次進行探討,首先著重「緣」 的文化結構意涵分析,藉此梳理出「緣」的歷史意義,並能與近期研究互相對照;之後透過一個 實徵研究初步評估先前理論模式的概念推論合理性及其應用價值,亦即我們能否從當代人的思想 信念中,找出與該理論相對應的概念成份,此階段將透過開放式聯想問卷蒐集詞語資料,並以數 學定律輔佐資料整理,再以內容分析統整出其心理意涵成份,以提升對「緣」構念的理解。

緣的歷史結構分析

—文化系統層次

本文首先試圖從「漢語字源」角度切入,透過對典籍文獻與當代資料庫的文本(語境)分析 (contextual analysis),找出「緣」在文化層次的傳統意涵與類別,並歸結出結構成分。文本分析 是社會科學研究中常見的論述方法,主要是將某些知識傳統相關的價值或面向,納入詮釋歷程當 中,由於文本決定於歷史,同時也是「構成社會行動的重要形式」,且能被視為多種「文化意識形 態互動的場域」,並可藉由「語境分析」來詮釋其社會意涵(游美惠,2000;Berger, 1995; Fairclough, 1995),故本階段研究擬透過對相關的文本資料進行詮釋,試圖解析「緣」在過去歷史文化社會中 的既存構念,並做為第二階段研究的參照。 此階段分析素材主要有:《說文解字》、《漢語大字典》、《康熙字典》、《辭海》等重要典籍與文 史資料,同時納入中研院語言所語料庫、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資料庫,以下分別從「字形」、「字 義」、「字詞」三部份梳理出「緣」的歷史意涵。

(5)

先從「字形」來看,根據《說文解字》:「緣,衣純也。從糸,彖聲」。所謂衣純,是指衣服的 邊緣,「糸,細絲也,像束絲之形」,「彖,豕也」。漢字其實十分巧妙,「彖」字上面的「彑」形狀 看起來像是豬的頭;而「彖」字下面的「豕」,像是豬的毛與足,還有條尾巴拖著。再從字的「結 構」來看,「糸」就是繩子,「彖」就是豬,意即「緣」就像用條繩子把豬綁起來,衍伸成有互相 聯繫、牽絆的意味。 而在「字義」部分,針對「緣」字搜尋中研院線上語言資料庫與古書典籍後,總共彙整出約 十二種字源意義,大致包含:1. 衣邊、邊飾、裝飾衣邊;2. 器物的邊沿;3. 弓用生絲纏繞然後漆 飾;4. 繞、圍繞、纏繞;5. 攀援、攀登;6. 循著、順著、沿著;7. 順應;8. 憑藉、依據;9. 牽 連;10. 機遇;11. 介系詞;12. 佛教名詞:因緣的簡稱。另再根據《漢語大辭典》解釋,「緣」意 指人與人之間命中注定的遇合機會,泛指人與人或人與事物間發生連繫的可能。 從上述字源意義來看,「緣」同時具有名詞、動詞、介詞與形容詞特性,顯見是個富涵動態與 生命力的文化概念,不僅可描述物品樣態(第 1~3 項解釋),也隱含某種行動的主動與被動性共 存(第 4~11 項解釋),且與佛教有關(第 12 項解釋)。其中第 12 項「佛教詞語」部分,便特別 強調「緣」在歷史文化層次上是與宗教無法脫離的,於是本文進一步探究《佛經》中「十二因緣 法」,發現最根本的佛教教法就是「緣起論」,亦即世間百態起自「無明」終至於「苦」。所謂「無 明」是「一種智慧缺如的狀態」,卻也是「引發生命相續的主要動力」(陳仕蘋,2004),即《中論》 第二十四品所言:「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換言之,諸法萬相都 必須仰賴各種因緣的關聯才會發生變化。「因」是主要、必然的,「緣」則是一般的、輔助的。人 生在世,就是要「從這生滅因緣的把握中,指導人去怎樣實行,達到目的」(釋印順,2003),這 也呼應「緣」在其他古書典籍中已彰顯出的多樣動態性,甚至功能性存在,且可借用法國社會學 家涂爾幹(E. Durkheim)的觀點說明。 顧忠華(1999)便曾指出,涂爾幹認為:「每個社會在任何時代裡,都會出現並累積涉及到巫 術和宗教的種種信仰與儀式」,並相信「宗教中有著一些永恆的東西,那就是崇拜和信仰,信仰又 帶有一種推動力,可以產生行動」,並能立即滿足人們在現世日常生活必需。德國社會學家杜克斯 (G. Dux)也認為,與宗教有關的許多概念,彷彿成為人類對某些特定現象的既定假設,並「存在 於人類認知的深層結構中」,就像是一種「主觀式的因果觀」,整合了社會生活中每個人「認知和 解釋外在世界的思維模式」,並「構成人類獨特的『精神—文化』面向」(引自顧忠華,1999)。換 言之,佛教是「緣」的深層結構之一,而佛教思想又是華人文化發展歷程中無法被忽略的部分, 從古至今不論時代更迭都具有影響。於是若回顧早期楊國樞先生(1982/2005)所提「現代化」說 法,便顯得有修正之必要,意即「緣」並非是因為「現代化」才變得比較正面,而是本身就有相 當豐富的詮釋面向,傳統文化結構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會變的是人在生活裡與文化概念互動或 學習後產生的新體驗或新詮釋。 此外,針對一個特定概念,中文常以兩字組成的「詞」進行表達,故在「字詞」解析部分, 根據「中研院語言所語料庫」顯示,與「緣」有關的詞彙總共約九十七個,當中包含許多常民生 活用語,例如:緣分、機緣、良緣、孽緣、善緣、凶緣、有緣、無緣、投緣、不投緣、隨緣、惜 緣、人緣、物緣、地緣等等。顯示華人社會習以「緣」字做為對各種「關係」的詮釋,尤以人際、 情感、夫妻關係為最。倘若語言能形塑思想,又思想也會塑造語言(周世箴譯,1980/2010),並進 一步形成「文化智慧」與「個人知識庫」(黃光國,2011),那麼在這些龐雜生活語言背後,就極 可能找出「緣」的重要文化規則,幫助本土心理學家進入民眾真實生活脈絡,從而建構具有「文 化契合性」的理論模式。故從上述既有文本資料與漢語字源的歷史文獻分析,本文至此可大致先 歸結出「緣」的三大文化結構成份應包含:1. 與人或物的「各種關係」;2. 行動上的主動性與被 動性(類似某種生命態度與因應行為);3. 佛教。 據此,我們可確定「緣」是個重要的本土性認知,從古至今許多重要典籍或詩詞作品都常發 現「緣」字被納入史料記載或文學創作,並常用於對各種關係的詮釋或歸因且涉及更深層文化結 構。從歷史文本中也發現,「緣」一直都保有積極面向,尤以「順應」解釋時,便可解讀為人在「認 命」後的「知命」所帶來的調適心態或行動,能在華人關係適應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亦能解釋 華人關係互動行為,故探求「緣」的雙面共融性與其各別面向的調適效果,將是此議題可長遠關 注的方向。故初步從文本分析結果來看,徐欣萍(2012)所提出模型的諸多概念,確實有包含上

(6)

述三種文化結構於內,具有推論邏輯上的合理性,但仍需輔以當代實徵資料進行理解,才能有效 判斷歷史中的文化結構是否已成為「文化制約」,並透過社會互動歷程形成文化心態,持續發揮影 響。於是本文將透過「聯想組合分析法」,蒐集當代大學生對「緣」的聯想詞,透過對生活語言的 科學方法分析,具體呈現「緣」所具有之心理表徵,以做為建構或修正理論的實徵基礎。一旦能 確認文化結構具有時間上的延展性,便能啟發本土諮商工作者更有信心從文化智慧中提取出有效 部分,進而建構本土化理論或心理療癒方案。

緣的社會心理意涵分析

—社會文化互動層次

一、目的與假設 階段二研究目的在了解受測大學生的緣觀心理意涵與成分類別,並初探量化與質化並重的聯 想組合分析法在文化概念研究上的適用與可行性,同時評估近期理論模式的推論合理性與其應用 價值。本研究假設社會文化互動層次的研究結果會與文化系統層次產生重合,亦即「緣」的深層 文化結構會在當代持續重現。 二、研究背景 (一)知覺表徵系統(perception-representation system)

Hwang(2011)曾提出「自我曼陀羅模型」(the mandala model of self),用以說明文化傳統、 知識與個人行動的關聯,並認為「作為一個有文化反思能力的個體,每個人都可能從其文化傳統

中擷取他們所需的部分,幫助他們解決自我在生活世界中所遭遇的問題」(黃光國,2009)。這些

文化知識原本儲存於「社會知識庫」(social stock of knowledge),是相同文化社會民眾之「集體潛 意識」(collective sub-consciousness),也可用 Piaget(1977)的「基模」(schema)來理解,平時人

們對這些文化知識「習焉不察」,但卻可能在遭逢生命困境時提取而出,倘若發現有效,便可能經 歷一種「自我」整合的拉扯感,再透過此歷程不斷擴充或修正「個人知識庫」(personal stock of knowledge),最後達成心理調適目標,形成一種主動且自發性的「行動智慧」(徐欣萍,2012;黃 光國,2009)。而認知心理學中的「知覺表徵系統」概念可相呼應,人們能藉此系統整合、組織與 表達對事物的感受經驗,故此系統具備多向度的心理表徵特性(multidimensional nature),同時也 有直接性(immediacy)與主觀選擇性(subjective selectivity),能呈現出人們對實在(reality)的 體驗,而受相同社會文化影響的群體,也可能對特定議題具有知覺同質性(homogeneity of social influences),研究者便能根據這些特性來理解與預測人的行為(Szalay & Kelly, 1982)。

此外,此系統的組成單元還具有三大內涵:1. 優先次序性(hierarchy of priority),意指相同議 題對不同文化群體而言,可能具有不同程度與次序的重要突顯,例如:「上帝」對某些人來說是重 要的,但對某些人而言卻又不深刻,這可能受到每個人不同的背景經驗與主觀偏好影響使然。2. 關 聯結合性(relatedness or affinity),意指某些知覺表徵單元具有意義相似性,可以類聚並形塑出更 穩固的認知信念,例如:把一些人針對「宗教」的相似知覺表徵匯聚在一起,可以找出這個群體 高度一致的「信仰」概念,這也是「內容分析」的目標。3. 情感負荷量(affect loading),意指人 們對外在事物的注意、知覺與評價,常會受動機性的情緒、情感等生物驅力(driving force)影響

(7)

(Kelly, 1985; Szalay & Kelly, 1982)。故若再進一步以文化心理學者主張的「一種心智,多種心態」 之原則(Shweder et al., 1998)來看人類的「知覺表徵系統」、「基模」、「文化知識」等概念,便可 合理將華人文化中的「緣觀」放入此脈絡思考。究竟本土民眾知覺到的「緣」是什麼?其心理意 義何在?欲回答這些研究發問,本研究認為可從受測者對「緣」這個字詞的知識內容進行探究。 根據認知心理學家指出,人類的知識通常包括「字彙」(lexical)與「概念」(conceptual)兩 大部分,兩者存在某種必要連結,這種知識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不僅會影響人的認知行為,也會 影響語言行為。而人類之所以能夠辨識語音與文字,是因為大腦中似乎擁有一部「心理字典」(mental lexicon)或稱「內在字典」(internal lexicon),任何外界的文字、符號與語言刺激,都必須觸及心 理字典的某一位址以產生辨識作用。許多字彙在心理字典中可能是基於類別或聯想關係而排列, 也就是某個字的意義必須與其他語意相關的字來決定,進而呈現出一種結構關係,且可從聯想或

類別的判斷作業呈現(鄭昭明,2010)。據此,本研究擬採用自由聯想測驗,試圖分析受測者對「緣」

所具有的背景知識,並從中解構出可能潛藏的文化結構與心理意涵成份,具體作法如下。 (二)聯想組合分析法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英文簡稱 AGA,基本上就是以自由聯想法(free association method) 或自由聯想作業(free association task)的形式進行,常出現在心理語言學的相關研究中,北京學 者彭永新博士(2008)曾將其譯做「聯想組合分析法」,本文將沿用此中文譯名。此法起源於跨文 化研究,最初主要用來測量不同群體針對某特定概念的知覺異同性,是一種知覺態度或「心理傾 向」(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分析,能藉此理解與比較不同群體針對某特定議題的優先次序性、 關聯結合性以及情感負荷量,並透過具體分析步驟,找出認知信念系統中對群體有意義的心理表 徵概念(Kelly, 1985; Peterson, Abraham, & Waterfield, 2005)。基本上,聯想次數越多的反應詞語越 能展現刺激詞的心理意義與重要性,次數越少的相對較不重要,但由於每個人聯想出的詞語有不 同先後順序,同樣詞語在不同人的聯想序位也不同。根據文獻指出,在自由聯想過程中越早越快 反應出的詞語,通常假設越接近人的心理表徵系統,邏輯上也比之後反應更具意義與重要性,也 最穩定並佔有中心主導地位(周巧笑、應安遠、史利,1988;彭永新,2008;Bovasso, Szalay, Biase, & Stanford, 1993; Kelly, 1985; Szalay & Deese, 1978; Szalay, Strohl, Fu, & Lao, 1994),故研究者便可 計算所有重複反應詞語的頻次,統計高頻詞語,以此推測刺激詞對參與者的心理意義。

此外,AGA 最早於 1960 年代由社會心理學家 Lorand B. Szalay 發展,當時目的即在透過此法 探討特定議題對不同文化民眾的心理意涵,基本原理起自早期重要心理學研究(Deese, 1965; Noble, 1952; Szalay & Deese, 1978; Whorf, 1956),及重要學者在文化心理學領域塑造出的研究典範,例 如:Charles Osgood、George Miller 與 Harry Triandis 等人(Kelly, 1985; Szalay & Kelly, 1982)。AGA 的分析單位是受文化背景影響而產生的主觀意象,嚴格來說不算調查工具,較像是心理文化分析 法(psycho-cultural analysis),透過自由聯想蒐集眾多詞語,再透過電腦排序與加權,從反應詞語 的優先次序與重複性中找出代表性詞彙,匯聚相似詞語成重要概念,藉此探討某些群體對特定議 題的心理意涵(Perterson & Martin, 2003; Szalay & Kelly, 1982)。這種作法類似內容分析,差別處 在於 AGA 將量化方法納入資料處理與分析歷程中,也已應用在許多領域,例如:教育心理學的生 涯職業信念研究(彭永新,2008)、公共衛生學的健康促進與傳播(Perterson & Martin, 2003; Peterson, Abraham, & Waterfield, 2005)、語言認知結構分析(Bovasso, Szalay, Biase, & Stanford, 1993)、社會 科學政治觀點研究(Szalay & Kelly, 1982)等等。

(三)布萊德福定律 由於詞語聯想法是 AGA 採用的資料收集方式,然而以往文獻都未清楚說明如何將龐雜詞語資 料進行客觀篩選與分類,進而再做主觀內容分析,以符合 AGA 量質並重的特色。欲解決此缺失, 本研究試圖採用「書目計量學」中常用的資料統計法則「布萊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篩選出 最具代表性的資料,再做進一步探討。此定律最早起自圖書資訊學家透過數學與統計方法,來量 測圖書或各種媒體的出版與傳播現象,最常應用在探討科學文獻的分布,透過計算文獻引用率、 期刊影響係數等來判定核心期刊(林信成、洪銘禪,2011;蔡明月,2003;Pritchard, 1969)。此定 律之所以能合理應用於本研究,主要是因本研究所蒐集的詞語資料,恰好符合其區域分布規律特 性,Bradford(1985)曾透過分區表,將文獻資料特性區分為「最主要核心區」及隨後相繼各區,

(8)

各區域中的資料數量會遵循 1:n:n2

...

(n 大於 1)的數學規律,藉此可評判資料價值與重要性(林 信成、洪銘禪,2011;蔡明月,1998)。據此,本研究嘗試利用此法進行資料篩選,僅納入最具代 表性的前兩區詞彙,期使分析歷程更有效率。 三、研究方法 (一)對象 本研究招募 100 學年度臺灣北部與中部各一所大學的自願學生為對象,參與者均詳閱知後同 意書並知悉自身研究權益。北部學校 271 人,中部學校 39 人,共 310 位有效參與樣本,扣除 4 名 未填答基本資料者,其餘 306 位學生中,男性 176 名,女性 130 名,平均年齡 20.9 歲,兩所院校 學生之專業領域均涉及該校內多個不同學院系所,以大三學生占最多數,多有情感失落與短暫打 工經驗。 (二)工具 本研究依照「聯想組合分析法」原理,設計「主題式詞語聯想問卷」,以漢字「緣」做為刺激 字,要求參與者在 24 個空格的白紙上進行三分鐘自由聯想。一個空白處只能填寫一個詞語,然後 必須回到「緣」字再進行下一個聯想,以避免連續效應。由於過往研究最多僅以一分鐘 14 個空格 進行自由聯想,之後進行加權計分,故為了引用文獻建議權重值以利後續資料分析,本研究最後 擷取每位參與者排序前 14 個反應詞語。資料管理採用 Excel 2010 及 SPSS 20.0 版軟體。 (三)步驟 將所蒐集詞語資料以「聯想組合分析法」原理進行,以下均簡稱 AGA,詳細分析歷程說明如 下: 1. 轉錄反應詞語 首先將紙本填答問卷進行編碼整理,之後再將每位參與者填答的聯想詞語轉錄為文本資料, 逐一鍵入電腦軟體 Excel 儲存。 2. 計算反應詞語數量 計算每位參與者的聯想詞語數量並加總,可得到所有反應詞語總數,並計算每位參與者平均 能聯想出的詞語數。 3. 計算詞語反應頻次,找出聯想頻次高的詞語 由於最多採取 14 個聯想詞,故每位參與者詞數分佈在 1 到 14 個之間,每個人聯想詞語不完 全相同,不同人聯想出的部份詞語也可能重複出現,亦即同一個詞語能被不同人聯想到,故可計 算重複詞語的頻次,統計高頻率出現詞。 4. 計算反應詞語加權值 針對每個詞語重要性,通常必須透過加權處理,計算詞語加權後值,針對華人權重值可參考 彭永新(2008)、Szalay 與 Deese(1978)、Szalay、Strohl、Fu 與 Lao(1994)等實徵研究,根據 每個詞語出現順位頻率次數,計算加權總分。 表 1 美國人與華人樣本的聯想詞語權重值參考表 反應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美國人 6 5 4 3 3 3 3 2 2 1 1 1 1 1 華 人 5 4 3 3 2 2 2 2 2 2 1 1 1 1 本表資料引用並修改自:彭永新,2008,頁 47

(9)

5. 反應詞語內容分析,進行語義命名分類 此步驟必須邀請與受試參與者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員進行詞語編碼、內容分析與命名分類, 本研究邀請一名大學助理教授、一名博士生及一名社會在職人士共三人協助進行,先請三位人員 獨自進行分類與命名,再交由研究者進行總整理,完成七項分類命名確定後,再請該三名人員進 行適當性評估。 6. 繪製心理意義成份圖與心理語義圖 將步驟 5 歸類出的命名以圖形呈現,參考過去研究典範,利用環形與放射柱狀心理語義圖 (semantograph),展現刺激詞語「緣」對所有參與者的心理意義成份,以期簡明扼要突顯出主要 分類。 四、信度與效度 任何研究方法除了實用價值,信效度亦不容忽略。過去研究已證明 AGA 具測量上的穩定與有 效性(Kelly, 1985),部分研究的再測信度與折半信度可達 .86,且實際行為與知覺表現變化準確 率達 85%(Peterson et al., 2005),答案呈現可靠與穩定性(周巧笑、應安遠、史利,1988;彭永新, 2008)。Linowes 與 Ryan 等人也曾指出此法適用於測量不同群體間的思考型態,具有提升跨文化研 究的預測與效用(Linowes, Mroczkowski, Uchida, & Komatsu, 2000; Ryan, 2006),故除可應用於靜 態概念分析外,理應也能對民眾進行動態社會事件的心理意涵分析,藉此蒐集反應資料,以作為 因應方案的規劃參考。

本研究針對詞語分類與命名適當性,以計算「內容效度指標」(the index of content validity, CVI) 進行評估,以李克特五點量表形式,由最恰當 5 分到最不恰當 1 分進行評判,最後計算三位評分 者的內容效度指標值,也就是 4 分以上的題數佔總題數的比例(Lynn, 1986),結果顯示三位評分 者 CVI 值各為 1.0、1.0、.85,均超過.80 以上,已達良好標準要求(Waltz, Strickland, & Lenz, 1991), 表示研究者的分類命名與其類別內容,經此三位協同分析者再次評估後亦顯示為適當。 五、研究結果 (一)反應詞語總數與獨立詞數統計 經由電腦計算可得表 2 所示聯想反應詞語數之統計量,反應詞語總數 3051 個,合併重複詞語 後可得獨立詞數 1171 個,每位學生平均可聯想出 9.9 個詞語。 表 2 參與受測學生的聯想反應詞語數量統計表 樣本人數 詞語總數 獨立詞數 平均數 310 3051 1171 9.9 (二)聯想反應詞語頻次統計與布萊德福區域分析 將 3051 個反應詞語依照被聯想頻次進行排序,製作反應詞語原始分布總表,由於原始資料龐 雜,受限篇幅無法完整呈現,故應用布萊德福律的「區域分析法則」,將原始資料分為三區,使各 區約有等量的反應詞語數,可得表 3 所示結果。

(10)

表 3 參與受測學生的聯想反應詞語之布萊德福分區表(三區) 分 區 反應詞數 獨立詞數(%) 分區比率 說明 第一區 0928 24 (2.1) 01.0 頻次大於 20 次(含)以上者 第二區 0981 149 (12.7) 06.2 頻次介於 3 次(含)~19 次者 第三區 1142 998 (85.2) 41.6 頻次介於 1 次(含)~2 次者 總 計 3051 1171 從表 3 可看出,每區反應詞數約占總詞語數量三分之一,其中第一「最主要核心區」產生 928 個反應詞數,合併重複詞語後可得 24 個核心詞語(約 2.1%),所屬聯想序位為第 1 至第 24;第二 「次核心區」產生 981 個反應詞數,合併重複詞語後得 149 個次核心詞語(約 12.7%),所屬序位 第 25 至第 173;第三區產生 1142 個反應詞數,合併重複詞語後可得 998 個獨立詞語(約 85.2%), 所屬序位為第 174 至第 1171。各區獨立詞數比例為 24:149:998,約等於 1:6.2:41.6,非常接 近理想布萊德福平方比例,意即下一區與上一區比值 n 為 6.2,下一區擁有比上一區多 6.2 倍的獨 立詞語才得以產生與上一區等量的反應詞數。此外,若將前兩核心區加總可發現,不到 15%的高 頻詞語已產出三分之二的反應詞數,故只分析前兩核心區的獨立詞語,就足以有較佳代表性與分 析效率。 (三)計算反應詞語加權後值 以表 1 華人樣本聯想詞語權重值參考表為基礎,計算前兩核心區共 173 個獨立詞語的加權後 值。計算方法是將每個獨立詞語在不同聯想序位的出現次數,乘上該序位的權重值後求和,就可 得出該詞語的加權後值,例如:透過表 4 可知「命運」被不同受測者總共聯想出 47 次,在這 47 次中,有 2 次出現於第一序位,故將出現第一序位的次數乘上該序位權重值 5,就可得到一個加權 後值 10,以下計算以此類推,最後可得出「命運」這個詞語的總加權後值為 110。 表 4 詞語加權值計算表(以「命運」為例) 序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總計 權 重 5 4 3 3 2 2 2 2 2 2 1 1 1 1 出現次數 2 0 8 6 6 3 8 2 5 3 1 1 2 0 47 加權後值 10 0 24 18 12 6 16 4 10 6 1 1 2 0 110 (四)反應詞語內容分析,進行語義命名分類 將前兩核心區 173 個高頻反應詞語進行內容分析後,總共匯聚出七大主題,相關定義說明與 反應詞語所屬類別詳見表 5 所示。 表 5 核心反應詞語所屬分類表 標號 主題命名 定義說明 反應詞語 1 關係 a. 有指向性的對象 b. 對關聯性的評價 緣份、朋友、緣分、姻緣、愛情、家人、友情、感情、婚姻、 人緣、關係、同學、親情、孽緣、結婚、人、情緣、情人、 老師、夫妻、同事、父母、家庭、愛人、工作、貴人、善緣、 親人、人際、友誼、好朋友、情侶、伴侶、師生、兄弟、有 緣人、男女朋友、人群、寵物、親戚、人際關係、男女、連

(11)

結、動物 2 機運 a. 不可抗拒、突發因素 b. 注定會發生或不會發 生的情況 命運、緣由、緣起、無緣、相遇、機會、巧合、緣故、運氣、 有緣千里來相會、因緣際會、原因、命中注定、認識、註定、 巧遇、萍水相逢、天意、偶遇、緣定三生、難得、注定、機 率、命中註定、緣因、相識、機運、擦身而過、幸運、時機、 三生有幸、際遇、機緣、起緣、再續前緣、有緣來相聚、來 緣、機遇、上天的安排、無緣對面不相識、天註定 3 情感 a. 關係中的運作歷程 b. 關係中的行動、感受、 情緒 有緣、分手、幸福、愛、情、分離、情感、邂逅、投緣、相 聚、奇妙、牽絆、交往、心、平靜、回憶、開心、戀愛、錯 過、溫暖、微妙、相愛、親緣、感激、遺憾、把握 4 宗教 a. 與佛教有關的意象 b. 神明 佛教、化緣、因果、因緣、緣起緣滅、和尚、前世今生、輪 迴、佛、宗教、月老、百年修得同船渡、前世、緣滅、素食、 寺廟、佛緣、緣起不滅、佛經、月下老人 5 生命 態度 a. 處事心態、因應方法 b. 自我解套的態度 隨緣、珍惜、結緣、無奈、宿命、相逢即是有緣、有緣無份、 相逢自是有緣、惜緣、藉口、禪、廣結善緣、有緣無分、認 命、聽天由命 6 自然 a. 時間性的概念 人生、生命、順其自然、過去、死亡、未來、必然、時間、 再見 7 其他 a. 形音義相近詞彙、諺語 b. 物品、文學藝術作品 緣木求魚、邊緣、綠、紅線、圓、綠色、絕緣、 三生石、浮萍、木魚、仙履奇緣、線、絕緣體、網路、照片、 風中奇緣、半生緣、只緣身在此山中 表 6 受測者「緣」的心理意義類別、詞語數量、加權總值與百分比 主 題 詞語數量 反應頻次 加權總值 百分比% 關係 44 776 2506 46.8 宗教 20 418 1067 19.9 情感 26 250 621 11.6 其他 18 158 391 7.3 機運 41 143 375 7.0 自然 9 115 275 5.1 生命態度 15 49 119 2.2 Total 173 1909 5354 (五)繪製心理意義成份圖與心理語義圖 分別計算此七大類別所占本地聯想總值的百分比,據此繪製心理意義成份圖與心理語義圖, 結果詳見表 6、圖 2 及圖 3。

(12)

圖 2 受測者加權前後的緣觀心理成份序位比較 圖 3 受測者的緣觀心理語義圖 六、研究討論 階段二研究目的在了解受測大學生的緣觀心理意涵成份,以了解文化概念進入社會互動層次 後,是否既存的文化結構依然存在,同時也初探「聯想組合分析法」的適用性,並評估先前理論 模式的推論合理性與應用價值,以使有潛力的重要文化議題能進入科學心理學的社群對話中,以 便未來相關研究驗證。 本研究蒐集 310 位大學生對「緣」刺激字的反應詞語,根據表 2 可知每位學生 3 分鐘內平均 聯想出約 10 個反應詞語,原始文本總詞語數高達 3051 個,算是相當龐大的數字,觀察全部聯想 內容,也顯見受測學生對「緣」仍保有十分豐富的思考面向,並未失去對「緣」的體會與應用。 進一步合併重複詞語,仍可得到為數眾多 1171 個獨立詞語,故必須加以篩選有代表性的部份納入 分析。本研究嘗試應用「布萊德福定律」的「區域分析法則」,將原始資料分為三區,先使各區約 有等量的反應詞語數。透過表 3 可知本研究資料頗符合布萊德福律的區域分布特性,可視為具有 學理依據而非隨意進行的篩選,故可確保反應詞語代表性,目的在使納入分析的「生活語言」除 具備本土實用特色外,更有進入知識體系中「形式理性」之可能,以達科學研究目的。 從表 5、表 6、圖 2、圖 3 所得分類結果與加權後百分比等資料顯示,參與受測學生對「緣」 所產生之心理意義成份,可包含「關係」、「機運」、「情感」、「宗教」、「自然」、「生命態度」及「其 他」等七項。若僅先看詞語數量部份,在 20 多歲大學生族群中對「緣」產生最多聯想詞的類別, 依序是「關係」→「機運」→「情感」→「宗教」→「其他」→「生命態度」→「自然」;但若考 量聯想順位所象徵的重要性,「緣」對學生族群的心理意義重要性則變化成「關係」→「宗教」→ 「情感」→「其他」→「機運」→「自然」→「生命態度」。 由此變化發現:「緣」在社會互動層次所呈現的文化心理概念中,「關係」這項類別對受測者 的心理意涵重要性不論在聯想數量或聯想序位上的比例都遠高於其他分類,顯示「緣」與華人社 會中的「關係」議題絕對脫離不了關係,換句話說,「緣」是探討關係主義中人際互動議題的重要 思維基礎與切入點,具有建構本土化理論的潛力與價值。翟學偉(1993)亦曾指出,「人緣」是一 種人際關係特質,亦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心理」模式,透過「緣」能從根本上去解釋種種人際關 係中的「為什麼」,並限定在無需進一步探究的總體框架中;聖嚴法師(2011)也曾從佛學角度指 門 U 門 U 門 U 門 U 門 U 54321

1

闢係|宗教|情感|其他|機運|自然|生命 態度

.

%weight 146.8119.9111.61 7.3 1 7 1 5.1 1 2.2 • %number125.4111.6 1 15 110.41 23.71 5.2 1 8.7 O 叫叫師協臨時叫 mmM

二止一件斗

-e 「L

(13)

出「各種關係的結合而產生各種的現象,便是因緣」,事物的出現與消失都是來自因緣的聚合離散。 故從華人「緣觀」角度切入探討「關係」議題是恰當的,本研究也證明「關係」確實是「緣」最 重要的心理意義成份,即使到了當代仍持續存在年輕學生的思維與口語表達中。 而「情感」類別在考量聯想頻次與次序性之後,也還在前三名範圍內,顯示對受測者的心理 意涵重要性也很大,亦即「緣」能表徵出關係互動中的運作歷程、行動、感受及情緒等等,這也 呼應過去研究認為「緣」具有心理調適效果,能引發本土民眾內在的情感知覺成份,但是否會受 限於特定的族群或情境,還需要未來更進一步的研究設計來釐清。 研究結果中較特別的類別是「宗教」,雖然在此項目下聯想詞語數相對較少,但考量聯想順位 後的重要性卻大幅上升,排名在第二位。可能解釋應是「佛教」本屬華人文化體系中重要的信仰 與思想基礎,根據階段一研究也顯示為「緣」的文化結構之一,於是即便多數年輕學生沒有深刻 的信仰歸屬,但佛家思想相關用語對受測學生來說仍然熟悉,這主要應是受到「語言」溝通的影 響使然,進而明顯呈現在對「緣」的自由聯想測驗中,反映出此類別在心理地位之重要性。本文 之所以不將實徵資料產生出的主題命名為「佛教」,是因為在受測者的聯想詞語中亦出現其他宗教 的相關概念,例如:「寺廟」、「月下老人」、「宗教」等等,故階段二研究改以「宗教」命名,仍然 可與階段一研究的「佛教」結構產生對應。 至於「機運」類別雖然有非常多詞語產生,但順序上卻不是最重要,可見對受測學生來說,「緣」 所具有的某種命定或不可決定性其實是可突破的,意即雖然相信「緣」包含有不可抗拒的消極成 份,但又不將此視為絕對因素,故可合理推測,「緣」確實具有積極的「能動」成份,也能與過去 研究發現相符合(李新民、陳密桃,2009),並可證明近期理論所談「緣」是結合主動與被動、認 命與知命等意涵在內的「複合性概念」是恰當的(徐欣萍,2012)。至於何以「自然」與「生命態 度」的詞語數量更少,重要性也偏低,推測是因為本研究的參與者為大學生,平均年紀才 21 歲左 右,尚缺乏足夠生命歷練與問題解決經驗,所以並不會特別重視與思考到人生可能有的無奈或侷 限,於是連帶較少將「緣」視作一種做人處事心態或遭遇困境時的自我解套態度。 「其他」類別在學生族群中的重要性大於「機運」、「自然」及「生命態度」,顯見「緣」的詮 釋對象並不侷限於人,甚至可拓展到生活中各類事物,例如:寵物、工作、物品等等,也證實「緣」 的多樣性意涵確實存在,並廣泛被應用在社會互動中的各種人事物關係上,而一些流傳下來的成 語或故事,甚至還成為常民生活中的心靈指引或寄託,有其實質意涵存在。 由於「關係」在此七項心理成份中的重要百分比遠超過其餘各項類別,故若在此結果及各項 分類特性上進一步思考,本文認為可再將「情感」歸屬於「關係」,而「機運」、「自然」、「生命態 度」及「其他」等項則可綜合命名為「天命觀」,藉此能反映出個人處事的整體心態或關注面向。 據此,「緣」在社會互動層次所彰顯出的文化結構,就可整合為:1.「關係」;2.「天命觀」;3.「宗 教」等三大基本主題,這與傳統歷史文化意涵的發現遙相呼應,顯見「文化結構」確實有過渡到 當代人思維及溝通語言上的特性,成為一種「文化制約」或稱「生活智慧」,因為具有實質功效所 以被流傳下來,在民眾真實生活裡持續運作並發揮影響,研究者便能試圖在此概念基礎上建構本 土化理論,甚至發展更具文化契合性的身心療癒方案,邁向諮商理論與技術的在地化發展。 而在近期「關係互動中的緣分運作與心理適應歷程模型」中認為,華人的「緣觀」主要是應 用在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問題,且透過「天命觀」在運作,而這樣的天命觀又被區分為「認 命」與「知命」歷程,前者是「緣」的運作機制,後者是「分」的運作機制,若又再繼續往前推, 「緣」的概念主要起自「佛家」與「道家」思想,「分」的概念則主要來自「儒家」思想,而佛道 儒三家又具有隱含的宗教色彩,所以本文便試圖驗證此種說法,想知道是否「關係」、「天命觀」 及「宗教」確實會存在於歷史文化與當代民眾對「緣觀」的詮釋當中。初步看來該模型中的概念 推論能與本研究的實徵資料發現相對應,「緣」到了當代確實已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於內,並透過 特有的天命觀樣貌在當代人身上展現。此外,該理論將「緣」視作一種可幫助人在面臨關係困境 時的「文化促發因子」,若能適時提取而出,就可透過「認命」或「知命」機制產生因應行動,而 此運作機制便涉及本研究所論及的由「其他」、「機運」、「自然」及「生命態度」等心理意涵綜合 而成的「天命觀」結構影響,人們能藉此展現生活行動上的主動性與被動性,試圖在困境中尋找 解脫之道,故諮商實務工作者理應要對本土民眾受到天命觀影響而出現的處事心態具有基本理解 或包容,才能提升諮商關係與輔導成效。

(14)

為了更清楚呈現文化概念、文化結構、心理意涵與社會互動的階層特性(hierarchy),並回應 Archer(1988)所呼籲的「分析二元論」,本研究再將結果輔以階層樹狀圖呈現(詳如圖 4),以更 完整展現「緣」所隱含的認知結構。 圖 4 緣的文化結構與心理意涵之階層示意圖

結論與建議

本文透過兩階段資料分析,加強過去文獻中所缺乏的「文化系統」與「社會文化互動」兩種 研究層次之對話,並進一步找出「緣觀」在其既有的「緣」與「分」雙重構面下,實則為「關係」、 「天命觀」及「宗教」等三大深層文化結構之展現,同時也能持續重現於當代社會,儼然已成為 文化制約的一部分,本文推測「緣觀」理應有其功能性,且具有本土化輔導諮商實務的潛在應用 價值。 此外,本文發現「緣觀」到了當代仍保有過去的傳統面向,隱含深層結構之存在,而「結構」 必須是現代與傳統都共有的部分,且會透過「文化認知基模」或「集體潛意識」的形式持續影響 當代人們,但相同文化概念卻也可能與不同人互動之後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從本研究結果看來,「緣 觀」依然保留在當代年輕族群的信念中,可見文化傳統不見得完全沒有價值,故未來本土諮商心

文化概念層次

---

文化結構層次---

心理意涵層次---

社會互動層次---

緣 I

天命觀 i

1

關條 l

機運 自于州動1'A 態度 、 、 緣份、朋友﹒ 有醬、台手、 緣木求魚、 命運﹒諱由、 鶴教、 it緣、 翅韓、童倩﹒ 隸主E ‘無諱、 鐘韓、研吉、 家λ 、直宿、 幸福、量、 望建、錄、 相遇、接會、 結醬、年京、 因果、茵諱、 屬債﹒婚姻﹒ 價‘昔霞、 証據﹒園、 巧告、諱敏、 宿命、相連 鐘在諱誠、 人韓、關龍﹒ 信區﹒聖盔、 錄色、是韓、 運氣、有建 即是有諱、 和尚﹒前世 問學、觀積﹒ 投諱﹒相罩、 三生石、浮 于里來相會、 人生、生命、 有詩無的、 寺生、搶過、 孽挂、話題﹒ 奇妙、牽詐、 萍、本魚、 因諱際會、 眼其自然、 相連自是有 島、宗教、 λ 、倩諱、 交往、心、 i山最奇諱、 原因、命中 過去、91:亡、 諱、信謹、 月老﹒百年 位λ 、老師﹒ 平靜、囝龍、 毅、經主主體、 注定﹒認識、 未來.~然、 藉口、菁、 ~得同船罩、 夫妻、同事﹒ E品心、戀愛、 網路、~、 註宜、巧通、 時筒、再見 廣結善援、 前世、緣滋、 艾母、家庭﹒ 錯過﹒理暖、 風中奇諱、 萍水相連、 有肆無治、 素食、寺廟、 量λ 、工作﹒ 微妙﹒相愛、 半生韓、只 天章、串通、 認命、聽天 協主主﹒緣在 緣定三生、

出出A叩

-不頭 臨 量盟、Ii"握 難得" 月下老人

(15)

理學家要探討的不只是文化概念的內涵而已,還要思考到了當代社會,這些概念還具有怎樣的重 要性與應用價值,這是本文想帶出的省思,而非推翻傳統文化之存在。 不過本文亦必須提醒,「緣」實際上也有好壞之別,正如俗語所謂「凶緣」或「孽緣」,若從 輔導諮商工作者的角度來看,有些關係在必要情境下理應選擇割捨,換言之,不是所有的「緣」 都值得珍惜。然而受到「關係主義」文化影響,本土民眾似乎對切斷關係有很高的焦慮,並可能 呈現在諸如情感分手事件的處理上。故僅以西方諮商理論模式來協助本土民眾處理關係問題,勢 必有其侷限性,建議未來研究可加強對特定情境或族群的緣分運作進行探討,以釐清可能的實用 範圍或限制,尤其在本土化心理療癒方案部分,當今實務界慣用的西方認知行為治療,其中所謂 的理性或非理性信念,若以本土化視域來看,其實都可用「緣觀」來詮釋,因為「緣」保有著主 動與被動、認命與知命等複合性意涵,強調思維與行動上的「因應彈性」,故特別適用在「關係主 義」文化體系中處理關係適應問題,僅以西方觀點脈絡來界定何謂理性或非理性信念,容易造成 治療成效不彰或文化契合性不足。 任何研究都不免有缺失,由於本文僅聚焦概念層次的實徵分析,且受限經費、參與者意願、 字數篇幅等因素影響,研究結果僅呈現收案較方便的大學生進行,並未納入中下階層族群以及不 同生命經驗、年齡、不同信仰及對宗教涉入程度不同者的觀點,故研究結果僅能做保守推論。 此外,本文雖試圖透過具有數學理論基礎的布萊德福法則進行 AGA 的反應詞語篩選,期使結 果分析更具精準與依據,並遵循早期研究典範,接受越先出現的反應詞語就越具備心理意義的假 設,雖已透過內容效度分析來檢驗分類命名與內容的恰當性,但仍缺乏更完整的信效度檢核。針 對此部分缺失,尤其是「重要性排序的相關分析」,本文在諮詢相關領域專家後(北京師範大學彭 永新博士),一致建議未來研究可先請受試者針對刺激字詞進行第一遍自由聯想,之後再以同樣格 式問卷,另在指導語中強調:「請依照重要性高低,依次排序填寫,填寫順序越前面表示與刺激字 詞的關係越重要」,藉此比較兩次測驗結果是否穩定;而分類後的主題可再透過「多元尺度法」 (multidimentional scaling, MDS)分析,以使研究過程更嚴謹,未來並可嘗試建立不同群體針對某 個特定文化概念的基模資料庫,以提供相關領域人員使用。 以往針對「關係」的研究鮮少把焦點放在「人緣」這個直接能影響民眾適應狀態的心理知覺 系統(翟學偉,1993),多少也受限於早期學術環境僅習於以西方思潮作為絕對主體,以致本土化 特色研究窒礙難行,加上文化概念向來難以建立適當測量模型與工具,故華人「緣觀」的研究已 有多年斷層。 隨著近年「東風西漸」浪潮影響,西方國家也開始反思個人主義文化可能帶來的諸多危機, 進而越發重視東方文化體系中的智慧精髓。站在此利基上,本文希望透過具體方式解構本土文化 概念,讓「緣」不再顯得玄妙難解,並期待國內教育與心理諮商工作者都能常保對本體論的關懷、 知識論的創新,方法論也不至於虛無,如此才能有效積累更多對在地民眾有實質益處的研究成果, 走出一條理論與現實並重的道路。

參考文獻

釋印順(2003):佛法概論。新竹:正聞。[Shi,Y. S. (2003).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 Hsinchu: Zheng Wen.]

李威運(2005):親密關係初期緣感的表徵事件與影響。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Lee, W. Y. (2005). The manifestation of yuan feelings and its effect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Shih Hsi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16)

李新民、陳密桃(2009):緣分信念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聚合構念為因與果的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初探。測驗學刊,56(4),457-489。[Lee, H. M., & Chen, M. T. (2009). The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of yuarn-feng belief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zing with aggregate construct as cause and effect. Psychological Testing, 56(4), 457-489.]

李新民、陳密桃(2006):實用智能、緣分信念與心理健康、工作表現之相關:以幼兒教師為例。 中華心理學刊,48(2),183-202。[Lee, H. M., & Chen, M. T. (2006).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actical intelligence, yuarn-feng beliefs, mental health and job performance for the preschool teachers.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48(2), 183-202.]

林信成、洪銘禪(2011):布萊德福與洛卡定律於 Wiki 網站計量分析之應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48(3),325-346。[Lin, S. C., & Hong, M. C. (2011). Application of Bradford's Law and Lotka's Law to web metrics study on the wiki websit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 Library Sciences, 48(3), 325-346.]

周巧笑、應安遠、史利(1988):以聯想組合分析法探討中港美主觀文化的異同。香港中文大學教 育學報,1,21-24。[Chow, I., Inn, A. Y., & Szalay, L. B. (1988).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culture among American, Hong Kong and PRC Chinese using the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technique. Education Journal, 1, 21-24.]

徐欣萍(2012):華人關係互動中的緣分運作及其心理適應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37,57-97。[Hsu, H. P. (2012). The operation and coping process of yuan-fen in Chinese guan-xi interaction. Indigenous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Societies, 37, 57-97.]

陳仕蘋(2004):《阿含經》與《大般若經.第二會》裡的無明觀:從聲聞乘到菩薩乘的銜接與超 越。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Chen, S. P. (2004). Ignorance of the Agama Sutra and Great Wisdom Sutra II: The coherence and transcendence from Shravaka-yana to Bodhisattva-yana.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

黃光國(2009):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台北:心理。[Hwang, K. K. (2009). Confucian relationalism: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Taipei: Psychological Publishing.]

黃光國(2010):反求諸己─現代社會中的修養。台北:洪葉。[Hwang, K. K. (2010). Self-cultiv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aipei: Hung-Yeh.]

黃光國(2011):心理學的科學革命方案。台北:心理。[Hwang, K. K. (2011). Scientific revolution of psychology. Taipei: Psychological Publishing.]

(17)

彭永新(2008):兩岸四地華人大學生職業信念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博士論文。[Peng, Y. G. (2008). Studies o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belief among Beijing, Hong Kong, Macau and Taipei.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PRC.] 張思嘉、周玉慧(2004):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85-123。[Chang, S. C., & Jou,

Y. H. (2004). Yu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marital Relationships. Indigenous Psych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Societies, 21, 85-123.]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8, 5-42。[You, M. H. (2000). Content analysis, textual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 Survey Research: Method and Application, 8, 5-42.]

楊國樞(2005):人際關係中的緣觀。載於楊國樞、黃光國與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 (567-597)。台北:遠流。[Yang, K. S. (2005). The perspective of yuan in relationship. In Yang, K. S., Yang, C. F., & Hwang, K. K. (Eds.),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y (pp. 567-597). Taipei: Yuan-Liou.]

聖嚴法師(2011):因果與因緣。台北:法鼓文化。[Master Sheng Yen. (2011). Yin Guo and Yin Yuan. Taipei: Dharma Drum Publishing.]

翟學偉(1993):中國人際關係的特質:本土概念及其模式。社會學研究,4,74-83。[Zhai, X. W. (1993). Peculiarities of Chine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ociological Studies, 4, 74-83.]

蔡明月(2003):資訊計量學與文獻特性。台北:國立編譯館。[Tsay, M. Y. (2003). Informetrics and documentation. Taipei: National Institute of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蔡明月(1998):布萊德福定律。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5(2),25-49。[Tsay, M. Y. (1998). Bradford's Law. Journal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 5(2), 25-49.]

鄭昭明(2010):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修訂三版。台北:學富文化。[Cheng, C. M. (2010).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Taipei: Pro-Ed Publishing.]

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允晨文化。[Ku, C. H. (1999).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social practice. Taipei: Asian Culture Publishing.]

周世箴譯(2010):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Archer, M. (1988). Culture and agency: The place of culture in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A. A. (1995). Cultural criticism. Thousand Oaks, CA: Sage.

Bovasso, G., Szalay, L., Biase, V., & Stanford, M. (1993). A graph theory model of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attitudes.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22(4), 411-425.

(18)

Bradford, S. C. (1985). 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specific subject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10(4), 173-180.

Chang, H. C., & Holt, G. R. (1991). The concept of yuan and Chine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S. Ting-Toomey & F. Korzenny (Eds.), Cross-cultur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pp. 28-57). Newbury Park, CA: Sage.

Deese, J. (1965). The structure of association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Press.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Goodwin, R., & Findlay, C. (1997). “We were just fates together”. Chinese love and the concept of yuan in England and Hong Kong. Personal Relationship, 4, 85-92.

Hwang, K. K. (2011). The Mandala Model of Self. Psychological Studies, 56(4), 329-334.

Kelly, R. M. (1985). The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method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Review, 9(1), 35-50.

Leung, S. A., & Chen, P. H. (2009). Counseling psychology in Chinese communities in Asia: Indigenous, multi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considerations.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7(7), 944-966. Linowes, R. G., Mroczkowski, T., Uchida, K., & Komatsu, A. (2000). Using mental maps to highlight

cultural differences: Visual portraits of American and Japanese patterns of think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6, 71-100.

Lynn, M. R. (1986). Determin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ontent validity. Nursing Research, 35(6), 382-385.

Noble, C. (1952). An analysis of meaning. Psychology Review, 54, 421-440.

Peterson, M., & Martin, S. M. (2003).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A tobacco prevention case study. Social Marketing Quarterly, 9(2), 32-49.

Peterson, M., Abraham, A., & Waterfield, A. (2005). Marketing physical activity: Lessons learned from a statewide media.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 6, 437-446.

Piaget, J. (1977).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Equilibration of cognitive structures. New York, NY: Viking Press.

Pritchard, A. (1969). 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5(4), 348-349.

Ryan, S. B. (2006). Using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methodology to explore unrecognized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aculty of Literature & Social Sciences, Yamagata University Annual Research Report, 3, 59-110.

(19)

Szalay, L. B., & Deese, J. (1978). Subjective meaning and culture: An assessment through word associations. Hillsdale, NY: L. Erlbaum Associates.

Szalay, L. B., & Kelly, R. (1982). Political ideology and subjective culture: Conceptualization and empirical assess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6, 585-602.

Szalay, L. B., Strohl, J. B., Fu, L., & Lao, P. S. (1994). American and Chinese perceptions and belief systems: 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aiwanese comparison. New York, NY: Plenum.

Shweder, R. A., Goodnow, J., Hatano, G., LeVine, R. A., Markus, H., & Miller, P. (1998).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development: One mind, many mentalities. In W. Damon (Chief Ed.) & R. M. Lerner (Vol.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1, 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5th ed.) , 865-923. New York, NY: Wiley.

Waltz, C. F., Strickland, O. L., & Lenz, E. R. (1991). Measurement in nursing research (2nd ed.). Philadelphia, PA: F. A. Davis.

Whorf, B. (1956).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New York, NY: Wiley.

Yang, K. S., & Ho, D. Y. F. (1988). The role of yuan in Chinese social life: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 A. C. Paranjpe, D. Y. F. Ho, & R. W. Rieber (Eds.), Asian contributions to psychology, (pp. 263-281). New York, NY: Praeger.

Zeuner, L. (1999). Margaret Archer on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Morphogenesis. Acta Sociologica, 42, 79-86.

收 稿 日 期:2013 年 03 月 01 日 一稿修訂日期:2013 年 05 月 21 日 二稿修訂日期:2013 年 06 月 03 日 接受刊登日期:2013 年 06 月 03 日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3, 45(2), 241-260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20)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struct of Yuan with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digenous

Counseling

Hsin-Ping Hsu

Kwang-Kuo Hw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Yuan(緣)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word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People use this term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struct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Yuan from both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also tried to verify the corollaries of a tentative theory describing the operation processes of yuan-fen. In stage one, we used contextual analysis (Berger, 1995) to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Yuan. In stage two, we used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Kelly, 1985), a free associative recall technique, to measure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Yuan. Data were gathered in a sample of 310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cultural structures of Yuan can reproduc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Meanwhile, Yuan is related to any kinds of guanxi issues which makes it have a potential functional role contributing to indigenous counseling practice. The construct of yuan which we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to study Yuan for subsequent studies.

KEY WORDS: associative group analysis, fate in relationships, indigenous counseling, practical intelligence, yuan-feng

(21)

數據

表 3    參與受測學生的聯想反應詞語之布萊德福分區表(三區)  分    區  反應詞數  獨立詞數(%)  分區比率  說明  第一區  0 928  24 (2.1)  0 1.0  頻次大於 20 次(含)以上者  第二區  0 981  149 (12.7)  0 6.2  頻次介於 3 次(含)~19 次者  第三區  1142  998 (85.2)  41.6  頻次介於 1 次(含)~2 次者  總    計  3051  1171  從表 3 可看出,每區反應詞數約占總詞語數量三分之一
圖 2    受測者加權前後的緣觀心理成份序位比較  圖 3    受測者的緣觀心理語義圖  六、研究討論  階段二研究目的在了解受測大學生的緣觀心理意涵成份,以了解文化概念進入社會互動層次 後,是否既存的文化結構依然存在,同時也初探「聯想組合分析法」的適用性,並評估先前理論 模式的推論合理性與應用價值,以使有潛力的重要文化議題能進入科學心理學的社群對話中,以 便未來相關研究驗證。  本研究蒐集 310 位大學生對「緣」刺激字的反應詞語,根據表 2 可知每位學生 3 分鐘內平均 聯想出約 10 個反應詞語,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To ensure that Hong Kong students can have experiences in specific essential contents for learning (such as an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Co-developed by the Hong Kong Palace Museum and the Education Bureau, this teaching resource offers exciting learning content from the Museum's opening exhibitions that bring to

The growth of the Chinese bamboo: Coach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promoting reading literacy in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s – Hong Kong students in PIRLS 2011.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