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名稱 成立年月 負責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名稱 成立年月 負責人 "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台灣光復前後的國樂發展

(1949—1970 年)

前一章提到,台灣第一次以現代國樂團的表演形式,是在 1948 年的台灣省博 覽會。隨著中廣國樂團的來台,為台灣國樂帶來嶄新的面貌。本章裡共分三個時 期,描述台灣國樂的發展情形﹕一是台灣光復前音樂活動的情形(—1949 年)、二 是台灣光復後中廣國樂團在台的成立(1949 年)、三是中廣作曲室成立後(1956 年)

第一節 台灣光復前(—1949 年)

台灣其實很早就有中國音樂的足跡。推至明末鄭成功來台,中華文化漸傳入,

隨著鄭氏來至閩南,本省文物、風俗…等皆都和閩南相似。所以在音樂的部分就 有『南管音樂』『歌仔戲』等。其後也有另一批族群從廣東梅縣一帶移入台灣的 新竹、苗栗一帶,被稱為客家人。其音樂的部分有『客家調』『廣東曲』。民國三 十四年(1945 年)對日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正式列為行省,在現代化國樂隊還未 進入台灣之前,本省常見的民間樂隊大致上可分為三類:鼓樂隊(嗩吶、大鑼、

鼓、鈸組成)、南管樂社、為神廟之伴唱樂隊(楊琴、風琴、喇叭絃、秦琴)

1

以上所述的這些樂種,眾多的音樂素材裡,為台灣的中國音樂發展奠定豐富的資 產,在日後的現代國樂團發展中,特別是樂曲創作,從中擷取音調的作品不在其 數。這也是『現代國樂』這新興樂種最重要的音樂特色之一。

在台灣這塊『現代國樂』處女之地,隨著中廣國樂團遷台後帶入了大陸重慶 時代所產生的新樂團編制和新中國音樂風格,為台灣國樂的發展開啟一個嶄新局

1

參閱黃體培《中華樂學通論 第一編樂史》, (台北﹕行政院建設委員會,1983), p.204-205。

(2)

面。它在業餘國樂時代的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本身除了團裡為製 播錄音與演出之外,重要的是推廣國樂教育的工作不於餘力,同時輔導成立了許 多社團性的國樂團,使得國樂學習風氣大開。

第二節 中廣國樂團的成立(1949 年)

1948 年底至 1949 年初,中央電台奉命疏遣,分為三處,第一是隨政府遷往 廣州,第二來台灣,第三是赴重慶。自民國以來第一個改進創新的國樂團,就此 分崩離析,但也因此擴充成三個樂團各自發展

1

。當初自願來台灣只有四個人,

分別是黃蘭英女士、高子銘、孫培章、王沛綸等三位先生,當初在台灣播音時只 有獨奏的形式。隨後在廣州的陳孝毅、周歧峰、劉克爾等三位先生也來到台灣加 入樂團,台灣國樂的現代化運動因而積極建立起來。當時想要恢復重慶時代樂團 的形式,乃因人手不足非常困難,於是在 1950 年起,『中廣國樂團』相繼由高子 銘、孫培章兩位國樂家領導,為國樂推廣,前後舉辦六期的進修班,約每半年一 期,皆著重器樂演奏的訓練,因而培植不少人才

2

。由於該團積極的推廣,帶動 了社會上國樂發展的風氣,因此各機關學校相繼成立國樂社團。如【表 5】

【表 5】

名稱 成立年月 負責人

台聲國樂團 1950.3 高子銘 大鵬國樂團 1950.4 楊作仁 晨鐘國樂社 1951.8 莊本立 政專國樂社 1951.9 朱明綱 薰風國樂社 1952.3 歐陽冰若 幹校國樂社 1952.4 宋膺

摘自:黃體培《中華樂學通論 第一編樂史》, p.206

國樂風氣大開之後,社團之間認為有加強聯誼及切磋之必要,乃倡議籌組『中

1

孫培章, 〈從傳統走向創新—中廣國樂團三十至六十年代往事〉,《北市國樂》, 第 96 期, p.1-4。

2

如:沈國權、方冠英、李鎮東、夏炎、林沛宇….等人,這些人才成為台灣早期寫作國樂新作品

的先驅。

(3)

華國樂會』,遂於 1953 年 4 月 19 日成立,為台灣最早成立傳統民族音樂的組織

1

當時中廣國樂團在業餘時代可以說是國樂界的龍頭老大,所有出國表演,提 到國樂團就是非它莫屬。曾出訪菲國、泰國、美國,演出情形盛況空前,也受到 當地僑界熱烈歡迎

2

。此時的樂團編制不大,團員人數少於三十人,有設指揮一 人或不設指揮,適當採徒手指揮而不使用指揮棒。演奏型態有獨奏、重奏、齊奏、

伴奏歌唱、小合奏…等,演奏隊形採長方形或扇形(同重慶時代的隊形)。樂器除 了使用少數由大陸攜來的改良南胡、半音階琵琶、新笛等,其他樂器則請三重市 的陳先進工藝社,依圖試製許多中低音的樂器,如:新笛、曲笛、南胡、中胡、

大胡、低胡、十四行半音揚琴、琵琶、三絃、秦琴、大阮…等,以配合現代樂團 擴大聲部的需要,推展最力者首推中廣國樂團指揮孫培章先生。

當時所用的曲目全是取材自古曲、民間曲、戲曲曲牌片段和重慶時代作曲專 員的創作作品,它是隨成員帶來台灣的。所有社會上的國樂團或學校社團,曲譜 來源全都是來自中廣國樂團,直到 1950 年代初期才有創作新曲的嘗試。

3

由兩處資料統計顯示,那時期裡經常演出的重慶時代曲目。整理於【表 6】4 1. 中廣國樂團 1951~1957 年間三場出國表演的演出曲目(訪菲、訪泰、 訪

美)

2. 黃文玲論文附錄二中所統計 1949~1970 年間高演出率樂曲統整表

1

1952 年 7 月間,中廣國樂團高子銘先生和中信國樂社何名忠先生,鑒於台灣國樂人才及國樂社 團之零散,為發展我國音樂乃推展樂教起見,發動全國性之國樂團體聯誼會,期以經常溝通意 見為樂教復興工作而共同努力。同年 8 月,徵求發起人,10 月舉行第一次籌備會議,推舉高子 銘、何名忠兩位先生草擬組織章程。自 1953 年 3 月 8 日起至 4 月 11 日,籌備會共舉行五次會 議,經決議定名為『中華國樂會』,同年 4 月將組織章程呈報內政部,奉核准成立,4 月 19 日 假台灣廣播電台舉行成立大會,並選高子銘先生為該會首屆理事長。翌年 4 月,首屈理監事任 期屆滿,即召開會員大會改選,順利產生第二屆理監事,並選出梁在平先生繼任本會第二屆理 事長,自 1954 年 5 月起至 1979 年 2 月止,計二十五年,即第二屆至十三屆,均由梁氏連選連 任。學會致力於國樂的推廣活動,在這段台灣國樂的開拓期主要的貢獻有:海外交流、參加國 際型會議、發行刊物和有聲出版品、指導贊助成立社會性的國樂團。

2

參閱高子銘, 《現代國樂》, 台六版, p.88-103

3

參閱黃文玲, p.16。

國樂新曲創作可能自 1952 年,最初新曲只有楊秉忠【春夜漫舞】和周藍萍【山地歌舞】,當初 楊秉忠為中廣的作曲專員。

4

當時受到政治因素影響,許多留在大陸的作曲家之作品不能演出,所以這類的作品如需演奏時,

會冠上別名,如:黃錦培(黃鐘)、張定和(韓櫓或江優)等。當時所謂的樂隊合奏曲還不能算是今

日所看到的大型合奏,從團員出國人數最多的一次是訪泰,人數已達到 21 人,從編制來看只

能是一個室內樂團。

(4)

【表 6】

曲名 作曲家 曲調來源

霓裳曲 佚 名 江南絲竹 春光舞 佚 名 廣東民間曲 妝台秋思 佚 名 古曲

香篆曲 佚 名 福州民間曲 歡樂歌 佚 名 江南絲竹 步步嬌 佚 名 崑曲 湘江曲 佚 名 民間曲 春江花月夜 衛仲樂 琵琶曲改編

將軍令 王沛綸 古曲

萬壽無疆 楊大鈞 古曲 傍妝台 張定和(韓櫓,江優) 笙曲改編 變體新水令 劉天華 創作曲 翠湖春曉(民

族 光) 聶耳,孫培章校註 創作曲 花好月圓 任光 創作曲 喜相逢 張定和(韓櫓,江優) 創作曲

瀟湘夜雨 陸修棠 創作曲

水仙花 黃錦培(黃鐘) 廣東民間曲 三寶佛 黃錦培(黃鐘) 廣東民間曲 中國組曲 劉天浪 民歌改編 靈山梵音 王沛綸 創作曲 新中國序曲 王沛綸 創作曲 湖上春光 譚小麟 創作曲 華夏英雄 黃錦培(黃鐘) 創作曲 豐湖憶別 黃錦培(黃鐘) 創作曲 四月春光 張定和(韓櫓,江優) 創作曲 舟子曲 張定和(韓櫓,江優) 創作曲 彩雲追月 任光 創作曲

春樹暮雲 張定和(韓櫓,江優) 創作曲

(5)

第三節 中廣作曲室的成立(1956 年)

前節提到,在台灣真正有國樂新曲創作約在 1950 年代初期,根據黃文玲在

論文裡所做的調查,最早的作品是 1952 年楊秉忠寫【春夜漫舞】和周藍萍的【山 地歌舞】。為了使台灣國樂更往前邁進,1956 年樂團附設作曲室,鼓勵國樂創作 並特約作曲專員

1

,開始創作新曲和整理舊曲的工作,掀起一股創作熱潮帶入一 個新面貌。

進入 1960 年代之後,整個國樂生態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更加蓬勃發展。主要原 因有四點:一.業餘樂團陸續成立、二.國樂列為正式比賽、三.音樂風格上受到女 王唱片影響、四.政府大力提倡宣導 2

此時樂團因參加比賽的關係,除社會業餘樂團團員未超過四十人外,其他學 校樂團均以六十人為目標,設指揮一人並採用指揮棒。演奏型態仍維持之前的各 型,大合奏人數較多,開始採用馬蹄形的演奏隊形。在樂器的部分,透過香港進 口大陸改良樂器,使得演奏因樂器性能改善而增強。當時的樂器編制,如:【表 7】

【表 7】

擦絃樂器

高胡、南胡、中胡、革胡、低胡

彈撥樂器

琵琶、阮、三絃

1

《中廣國樂團三十五年》,陸續擔任中廣作曲專員的有周藍萍、楊秉忠、林沛宇、夏炎、黃莎、

劉俊鳴…等諸位先生。

2

各級國樂社團活動進入 1960 年代仍舊頻繁。社團雖多,但此時期仍以中廣國樂團為中心。在社 會上業餘的國樂團,有 1958 年成立的幼獅國樂社和 1961 年 7 月由劉毅志先生創辦的中國女子 國樂團及侯濟舟先生所辦的琴聲女子國樂社。但當時業餘國樂團中頗具規模,是由國立台灣藝 術館成立於 1969 年的中華國樂團,它定期練習及對外演出至今。

在 1965 年建議全台音樂比賽列入初、高中團體及成人獨奏的國樂項目,因此依序帶動更多

的各大、中、小學成立國樂社團。藉由音樂比賽,各級國樂社團帶動國樂的發展,此時國樂已

進入業餘蓬勃發展的階段。加上當時政府推行的兩個政令有非常大的關係,一是 1967 年 7 月

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二是由文化局在 1968 年宣佈為中華民國音樂年,對倡導國

樂活動上有非常大的幫助。

(6)

吹管樂器

梆笛、曲笛、新笛、笙、管

打擊樂器

雲鑼、鑼、鼓、鈸、木魚、磬、揚琴、木琴 摘自:許常惠《民族音樂論述稿(四)》,p.45

由於受到作曲室成立和女王唱片傳入的影響,這時期開始有本土國樂作曲家 之作品產生。尤其 1963 年至 1970 年間,女王唱片開始在市面發售國樂曲集,內 行人都知道演奏者是來自中國大陸 1,因此,國樂界的愛好者皆各自買回欣賞,

經聽寫、揣摸、學習,促使台灣國樂的演奏技巧更進一層,並把台灣國樂創作帶 入另一種新的音樂風格。

此時所演奏的作品除了重慶時代創作的曲目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中廣作曲 室作曲專員的作品,到 1970 年代已經超過百首以上出世

作品雖多,但當時許多 都因為錄製播音的緣故,許多作品手稿並未完整地保留。這裡只能列出經常被演 出的國人創作作品,以玆顯示當時大環境裡國樂合奏作品的風格,整理於【表 8】

【表 8】

曲名 作曲家 年代 樂曲類型

春夜漫舞 楊秉忠 1952 合奏曲 山地歌舞(山地風光) 周藍萍、夏炎 1952 合奏曲

驚鳥 夏炎 1968 合奏曲

風雲際會 夏炎 1970 合奏曲

一葉蘭 董榕森 1962 合奏曲

巨人頌 董榕森 1965 合奏曲

陽明春曉 董榕森 1966 合奏曲 普天同慶 董榕森 1968 合奏曲 柳暗花明 林沛宇 1961 合奏曲 綠遍江南 林沛宇 1968 合奏曲

1

當時共發行 90 片左右,曲源來自香港藝聲唱片,演奏者姓名沒有標示,大都是 50、60 年代大

陸樂曲,部分經改名以便發行。因受到政治因素的關係,當時大陸樂曲被稱為「匪曲」,所以

透過第三地香港為媒介,轉至台灣發行。

(7)

喇叭吹戲 陳勝田 1966 合奏曲

毋忘在莒(昔日) 陳勝田 1966 合奏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際性或大型行進管樂比賽,是各校親師生開拓視野的重要里程碑;除了 每年例行性的全國音樂比賽決賽之外,臺灣也有幸於 2019 年在臺北承辦世界

勞動部自民國 92 年起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下稱本計畫),以民間

勞動部自民國 92 年起推動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下稱本計畫),以民間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民國一○二年度.. 機關團體及其作業組織結算申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因本校開、閉幕式會場(校史館大講堂)座位有限,故開放各報名學校行政人 員或師長代表每校 1 名、社團評選報名社團代表每社團各 1

期五)前,以掛號寄至國立中央大學課外活動組(地址:32001 桃 園市中壢區中大路 300 號) ,並註明「108

J28 廣亞學校財團法人育達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系學會 J29 美和學校財團法人美和科技大學 觀光系系學會 J30 環球學校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 餐飲廚藝系學會 J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