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部落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 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部落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 關係之研究"

Copied!
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葉允棋 博士

部落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 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 :王麗仙 撰

中華民國 一 0 四 年 七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部落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 關係之研究

研 究 生 :王麗仙 撰 指導教授 :葉允棋 博士

中華民國 一 0 四 年 七 月

(4)
(5)
(6)

誌謝辭

聽到口委老師宣布『恭喜!你們通過了!』的剎那,心中真是百感 交集,我~終於畢業了。在這兩年當中,感謝指導我們的各科教授們課 堂上的教導。最重要感謝的是指導老師葉允棋教授,在課堂上不斷給 學生的鼓勵及讚美,即便是回應偏離了主題,老師總是笑著說: 『很好!

很好!』 ,老師的教務繁忙之餘,仍關心我們作業的進度並適時解惑,

相處在一起討論課業之餘,對於我們在家庭及工作上的問題也非常關 心,也會為了其他的學生往後的就業機會詢問我們相關業務,真是負 責任的好老師。其次,感謝工作上的長官與同事,就讀『碩士』並非 在個人當初規劃中,由於長官的愛戴及期望,從開始的分析系所到討 論與工作職場的相關,不斷關心學業及業務間壓力產生,同事間在業 務上的幫忙,讓我在工作與課業拉鋸中亦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也感 謝在部落中幫忙協助問卷的營造中心的夥伴們及部落志工,能夠讓我 順利完成問卷調查。

兩年讀書的時間莫過於『葉家軍』的同學,不論是在課業上的分組 討論或活動的分工合作,都能相互體諒並能補其不足之處,在生活上 家人都能相互支持鼓勵。兩年,對家人而言,著實是漫長的日子,在 家中扮演四種角色,其中, 『媳婦』 、 『妻子』應盡的責任全讓先生默默 承擔了大部分的工作,在此,謝謝家人的體諒與支持。在半百年齡才 完成碩士學業,雖不是了不起的事,但是,我希望讓孩子看見、知道

『學習永遠不會嫌晚!』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幫助我完成學業的好 朋友們,讓我對妳們說一聲:『謝謝!有你真好』

王麗仙 謹誌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22 日

(7)

部落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 關係之研究

作者:王麗仙

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摘 要

擔任社區事務的志工是屬於深度休閒的形式。他們必須投入專注 態度,對於服務情境範圍內展現志工的技巧、知識和經驗。然而,即 便對於自己熟悉和喜愛事物有如此熱忱,但是,個人每日情感的波動 也會影響志工深度休閒的專業性。由鑒於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部 落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之影響,並以部落志工為研究對象,

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相關資料,問卷內容包含參與正負向情感量表、

深度休閒量表和人口統計變項四個部分。研究者是以便利抽樣的方式 進行問卷發放與調查。回收資料以 SPSS19.0 進行資料處理,所得資料 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事後 比較方法、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一般多元迴歸分析。本研究的結果 與結論為:志工以女性居多、平均年齡為 35 歲、具高中教育程度、平 均月收入在 40501 元;不同職業的志工在正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構面 有顯著差異;正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之間顯示顯著的正相關。社區志

i

(8)

工是屬於自願,運用自己本身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去幫助別人,重點不 以經濟效益為目的。即便如此,個人每日的正負情感,依然會影響社 區志工的深度休閒的專業性展現。。

關鍵詞:休閒涉入、動機、滿意度

ii

(9)

A Study of Volunteer’s Positive/ Negative Affect and Serious Leisure on Tribes

Author:WANG LI HSIE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positive/

negative affect and serious leisure of the volunteer on Tribes. The study collected relevant data using questionnaires, and the criteria of the survey includes positive/ negative affect scale, serious leisure scale, and

demography.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means of convenience sampling. Data is processed by SPSS19.0 and analyzed based 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OVA Analysis,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most volunteers are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at 35,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senior high school, incomes of 40501 NTD. Volunteers with different occupation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positive/ negative affect and serious leisure; Also, positive/ negative affect show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erious leisure. Research limit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following studies are clarified.

Key wordsleisure Involvement, motivation, satisfaction

iii

(10)

目 次

封面 空 白 頁 標 題 頁

論 文 口 試 委 員 審 定 書 授 權 書 頁

誌 謝 辭

摘 要 ... i

目 次 ... iv

表目次 ……….vi

圖目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名詞解釋 ... 2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5

第一節 正、負向情感及其研究現況 ... 5

第二節 深度休閒及其研究現況 ...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1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 1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1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16

第五節 資料處理方法 ... 1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19

第一節 部落志工人口統計變項之描述統計分析 ... 19

第二節不同背景變項部落志工對正、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之差異分析 ... 23

iv

(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26

第一節 結論 ... 26

第二節 建議 ... 26

第三節 研究限制 ……….28

參考文獻 ... 30

附錄一:研究問卷 ... 36

v

(12)

表目次

表 1 國際短版正負向情緒量表( I-PANAS-SF)詞彙 ... 16

表 2 深度休閒量表的題項 ... 17

表 3 不同性別的志工在之獨立樣本t 檢定摘要表 ... 23

表 4 不同教育程度的部落志工在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之描述統計表 ... 23

表 5 不同教育程度志工參與之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差異數分析表 ... 24

表 6 不同職業的志工在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之描述統計表 ... 24

表 7 不同職業的部落志工在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之差異數分析表 ... 25

表 8 部落志工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之相關分析表 ... 25

vi

(13)

圖目次

圖 1:研究架構圖 ... 14

圖 2:研究流程 ... 15

圖 3:性別圓形圖 ... 19

圖 4:婚姻狀況圓形圖 ... 20

圖 5:教育程度直條圖 ... 20

圖 6:職業圓形圖 ... 21

圖 7:此次同行人數統計圖……… 21

圖 8:同行伙伴之性質統計圖 ……… 22

vii

(14)

第一章 緒論

因自從政府在2001年實施周休二日後,人民對休閒活動越來越更加重視,就 是將人們從繁忙的生活解救出來,使人有了更多的時間選擇自己的休閒方式,使 得休閒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休閒活動的內容也越來越具規畫性

,人們將休閒變成生活的重心,甚至變成以深度休閒的活動形式中得到滿足與樂 趣。在許多重大的災難中志工形象被媒體大量之報導,讓社區志工越來越能讓人 接受,同時也越來越多人投入志工行列。部落志工雖為深度休閒的形式,具有高 度參與、且有系統地規劃的進行活動,活動中是需要展現熱情、開朗、助人等正 向情緒與專注的態度並運用所擁有的技巧、知識、態度來服務別人。但是,志工 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要同時面對不同事物的變化,一旦,在接服務民眾面臨 到情緒壓力時,是否會降低其服務品質,又是否會阻礙其投入深度休閒的意願呢

?因此,本研究目的探討部落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關係之研究。本章 共分四節,包含第一節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名詞釋義及第四節研 究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由於社會對志工的形象越來越能被國人接受及影響,相對的民眾對於社會參 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依據行政院主計處(2014)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國內擔任志 願服務的人數已達202,853人,較2003年 58,671人年增加了3.5倍,志工的成長,

致使其存在組織運作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補足了在政府組織人力不足的 困境與非營利組織 (NGO) 運作中扮演著組織是否得以永續經營,佔了非常重要的 地位。許多政府機機構或民間組織會針對社區的需求,運用專案資源推展各項社 區服務及社區經營方案,他們常常出現於社區中,以協助社區組織活化,帶動社 區居民參與,提昇社區運作能力,進而培養社區自主意識,建立社區特色及認同 感,而這些業務的推動需要透過社區志工的連結、互相信任,形成人力的資源網 絡,進而解決社區問題,由此可知,部落志工是可以說是社會重要的資本。然而

,根據 Watson、Clark 與Tellegen(1988)的論點,每個人每天需要面對不同事 物,面對不同的人群及生活瑣事,在這些互動的過程中,都會產生不同的正、負 情緒產生而產生不同行為結果,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反應是因為人類對當時對這些 事物的認知,不同情緒便會產生不同的行為結果。正負向情感可視為個體在不同 之情緒感受程度,但若個體人格特質的產生可以視為經常處於某種情感特性,而 許多研究證實正負、向情感性與憂鬱、焦慮、樂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社會 支持、社交畏懼等皆有關,而易演變成各種心理適應問題(鄧閔鴻、張素凰,2006

1

(15)

;Watson, 2002;Beck, et al.,2003;Greenglass & Fiksenbaum, 2009)。工 作環境與正負向情感的關係,若個體處於正向情緒時可以增加工作環境的愉悅氣 氛,讓工作績效與執行過程中相對提高效能;負面情緒則會使得個體工作意願低 落,負面情緒可能因工作環境或工作壓力的刺激更使情緒壓力更大,此外,所以 當個體情緒上呈現正向情感或負向情感時,除了對本身會產生行為的結果,直接 影響或感染他人,所以,情緒也是人際互動的一環(吳宗祐、鄭伯勳,2003)

此外,部落志工所屬的團體擁有次文化的非正式組織,具有其次文化的規範

、道德、價值與信念即對組織的認同感,組織的成員具有長期的規劃性休閒活動

,發自內在的動機,在參與的活動中獲得成就感,而這五種特質正符合了特性正 符合Stebbins(1982)所提出深度休閒中志工(Volunteer)的之特質,因此,本研究 動機希望探討的是,在國內志工人數日趨增加情況下,志願服務應該是用愉快的

、積極的、自信、助人等正向情緒去服務民眾,但是,部落志工是人,也有七情 六慾,縱使,雖然是本著利他動機、自願奉獻及無報償的心態去服務民眾,但如 果面臨情緒壓力時,他能知覺目前情緒狀態為何?能改變情緒調適為正向情感去 服務民眾嗎?如果部落志工長期處於負向情緒時,是否會影響到個體服務的意願 與熱忱?間接也影響服務的品質,甚至對於深度休閒的投入及持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過去的相關研究較多將焦點放在志工的參與動機和組織承諾、認同與生活 品 質的研究,對於部落志工的正、負向情緒與深度休閒之間關係較少著墨,因此根 據以上研究背景與動機所述,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部落志工在執行直接服務時的正負向情感之情形。

二、瞭解部落志工在執行直接服務時的深度休閒投入之情形。

三、探討部落志工在執行服務時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之關係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為讓意義明確,避免造成混淆,茲將本研究使用的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志工的定義:

依據聯合國的定義:「志願服務法者,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的、有方

法、在調整與增進個人對環境的適應,旗幟去相接近,不計酬勞的人,謂之」另 外,自 Parker (1992),英國學者 Morris 曾有 1969 對「志工」(Volunteer)下定 義為「人們為社區整體或社區的成員從事沒有支薪的工作」。而自顧的活動 (VoluntaryActivity ) 則包含了活動的動機、目的、權利、職責等行為規範和寬

2

(16)

敞的內涵,它可以說是涵蓋一切活動。本研究所謂部落志工定義為社區民眾主動 參與的、不受強迫的自由意志、奉獻自己的時間與能力,志願性行為下為了服務 社區民眾,從事沒有給付酬勞的部落志工。

二、正、負向情感的定義:

負向情感性(negative affect, NA)和正向情感性(positive affect,PA)

構成情緒經驗的兩個基本向度,個人當下的情緒狀態只能呈現一種情感,是互為 獨立的兩種情緒狀態,正向情感性代表接近導向(approach-oriented)的行為系 統,使個體藉由接近行為,朝向可能獲得愉快和幸福的情境和經驗;負向情感性 所代表的是一種逃避導向(withdrawal-oriented)的行為,藉由逃離行為使個體 能遠離可能遭受焦慮、痛苦或不當後果的困境;(Watson, 2002)。故本研究正、

負向情感定義為正向情感性:積極活力、感興趣、興奮、熱忱、自豪、敏捷、激 勵、堅決、體貼、強壯有力等正向情緒向度。負向情感性:痛苦悲傷、煩亂、罪 惡感、受驚嚇、敵意、易怒、羞愧、緊張、神經兮兮、害怕等負向情緒向度。

三、深度休閒的的定義:

本研究定義以:Stebbins(1982)對深度休閒概念定義所提出

Stebbins(1982,1992, 2001a,2005, 2007)將休閒遊憩分類為:深度休閒(Serious Leisure)、隨性休閒(CasualLeisure)與計畫休閒(Project-based Leisure)三種。

深度休閒又稱之為認真性休閒,其定義為個人有系統的從事業餘(Amateur)、嗜好 (Hobby)、志工(Volunteer)的活動,將其休閒視為至志業,有系統長期規劃訂定 目標並努力不懈勇往直前,未達目標永不放棄,在追求目標的同時能在其中享受 過程中所帶來的樂趣與挑戰,故會將其活動擺在日常生活中心並從活動中獲取特 殊技巧、經驗與知識(Stebbins,1982, 1992)。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志願服務是世界潮流與趨勢,因應此潮流及社會變遷以滿足民眾需求、強化 社會關係、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甚至能夠紓解政府部門無法達到之立即性與人 力之不足之窘況;作者從事衛生單位之部落社區健康促進業務已有20年時間,衛 生單位業務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從預防保健、健康促進、疾病管制、長期照護

、食品藥物安全、醫療保健….等等業務繁雜及多元,每項業務均需推廣至個人、

家庭、社區(部落)與全縣,依照目前衛生所基層單位及衛生局之人力配置,若要 兼顧每位民眾需求,其服務比例,則呈現人力嚴重不足現象,實在是必須仰賴社 區志工的協助推廣。其次,針對社區本身之問題,唯有透過社區志工積極參與公 共事務,運用各種本身的能力,結合各種資源,進而解決社區自覺自決的目的。

這是政府補助民間團體計畫行經費時,將人力資源視為必要評核標準。也讓越來 越多非政府組織之團體進用志工來當組織中重要的因素,所謂「社區的事 就是

3

(17)

要大家插手」。臺東縣目前衛生保健志工志願服務人數已達1,185 人(臺東縣衛生 局,2014),然,筆者主辦部落社區志工業務11年,每年仍出現招募困難、服務時 數不足、無法獲得實質之成就感或是以動員方式相邀等現象。參與的次數及態度 和一般人的休閒活動大都屬於隨興、短暫、大眾化極低生產性的活動類似,此類 的休閒活動是無法提供參與者更深入的體驗與學習,如何倡導部落志工參與活動 時,將他視長期利益性的休閒活動,充滿熱情、活力、積極快樂學習技巧、知識 及經驗,進而變成職業般的志業,使休閒活動成為生活中有意義的事!

根據過往相關研究指出個人的休閒活動參與,能降低壓力,間接提升生活品 質。但是,一旦志工面臨到內在或受外在因素而產生情緒壓力的情形,是否降低 深度休閒的意願呢?當研究了解部落志工正、負向情緒的之原因後,我們就可以了 解當部落志工若透過心流經驗理論,增強正向情緒,同時減少負面不愉快的情緒

,以提升從事深度休閒時能提高將其所學之知識、技巧與態度,我們可以更進一 步了解是否會造成從事深度休閒參與的阻礙,最後找出兩者之間的關係,對於志 工的的情緒管理、人力運用及招募志工培訓課程安排上的參考,以期更能符合部 落志工的期待。

4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共分二大主要部份,第一節是正、負向情感及其研究現況,第二節是深 度休閒及其研究現況。

第一節 正、負向情感及其研究現況

本研究針對正、負向情感做研究討論,是因為部落志工除了需要面對各式各 樣不同個性的個人或群體,同時還要因應本身的情緒狀態,若是長期壓抑本身的 負向情緒,除了影響服務品質外,對志工而言,長久以來造成個人身體及心理的 調適問題。因此本節藉由文獻來探討正、負向情緒的定義、相關理論及影響正、

負情緒的因素與相關研究。

一、正、負向情感的定義:

負向情感性(negative affect,NA)和正向情感性(positive affect,PA)

構成情緒經驗的兩個基本向度,個人當下的情緒狀態只能呈現一種情感且互為獨 立的兩種情緒狀態,正向情感則為愉悅、感興趣、充滿自信、靈活敏捷等,正向 情感性則代表親近導向(approach-oriented)的行為系統,使個體藉由促發行為

,朝向可能獲得愉快和幸福的情境和經驗;相反的,個體可能經驗到的負向情緒 如恐懼、憤怒、悲傷、罪惡感、輕蔑、厭惡等;這些向度皆可作為一種短期的情 緒狀態,或是長期的性格特徵之一,負向情感性所代表的是一種逃離導向(

withdrawal-oriented)的壓抑行為系統,藉由壓抑行為使個體能遠離可能遭受痛 苦、懲罰或不當後果的困境;(Watson, 2002)。

(Watson, Clark, & Tellegen, 1988)認為一般在衡量人的心情狀態,主要是 以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為兩個主要且獨立的層次,而非僅以單一層次的正負兩極 來衡量。高的正向心情是形容人的心情處於:積極(active)興奮的(excited)、精 神充沛的(peppy)、興奮的(elated)與熱情的(enthusiastic);相對的,低正向心 情則是無活力的(drowsy)、遲鈍的(dull)與想睡的(sleepy) (Watsonetal,1988)

二、正、負向情感的內涵:

所謂情緒,是一個人對於所接觸過的人事物所產生的狀態或是對自我覺察情

緒狀態的感覺(Van Maanen & Kunda,1989);Watson 與 Tellegen (1985)將情 緒的概念進一步區分為二個不同的構念(construct):正向情緒(positive affect, PA)與負向情緒(negative affect, NA)。語意上,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似乎是 同一構面的兩極;然而,個體無法同時存在兩種同情緒產生,它是一種獨立的個 體。對於人在生理以及行為上有不同的影響機制(Watson, 2000)。

5

(19)

(一) 所謂正向情感:

構成正向情感性的核心要素為正向情緒,Clark 和 Watson(1991)認 為至少包含的層面包括:

1.對未來態度充滿希望及樂觀的態度面對

2.充滿活力:積極的參與活動、對事物專注而興趣、以積極的心情看 健和精力

3.具有良好的人際互動及利他精神:社交表現能力、親切的人際互動、

與他人關係良好

4.冒險精神:勇敢的、尋求刺激。

5.對事物集中精神、努力不懈:追求更精進、有追尋的目標、堅持毅 力。

根據常雅珍的研究(2004)的研究整理即可發現正向情緒有四大特質與功 能:

1.提升人類發展的技能 2.消除長期的負面情緒

3.激發心理的堅毅性(resilience)

4.建立心理資源、並針對增進對幸福感引發向上盤旋的力量(引自常雅 珍 2004,頁 44)。

(二)負向情緒:

負向情感可能是個人面臨壓力時產生慌亂、害怕及痛苦的情緒經驗,負 向 情感性高的人可能會因為隨時面臨壓力或即便是壓力變小時,也會 產生焦慮、挫折、罪惡感、不滿等較高負向情緒,同時具有逃避及壓抑 情緒為等單一獨立的情緒產生。這也常與情緒、認知、社會態度、自我 觀和行為適應等領域的測量有關(Clark & Watson, 1991)。負向情感可 以反映出人的目前情緒狀態,負向情緒與壓力感受、心情與抱怨都有較 高的相關性。此外,Clark 和 Watson(1991)表示高負向情感性的人,

無論處在壓力或非壓力的情境中,皆容易感到較高的負面情緒,顯示出 負向情感性具有跨情境的特質。因此,負向情感性可反映出個體的情緒 狀態,亦可作為一種特質的測量。

三、正、負向情緒的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較高的正向情緒可促進身體健康,復原負向情緒所造成 的生理影響( Cohn & Fredrickson, 2009),此外,組織領域的學者也以此觀點進 行實證研究,發現個人工作情緒以及工作幸福感會隨著時間而產生波動(e.g., Beal & Ghandour, 2011;Heller et al., 2006; Ilies, Wilson, & Wagner, 2009)。

Rothbard 與 Wilk (2011)研究發現,員工每日情緒狀態會影響到他對工作事項 的認知。因此,個人情緒不僅是事件感受的結果,亦是影響個人工作態度與行為 的關鍵因素(Judge, Woolf, & Hurst,2009)。Ashforth 與 Humphrey (1995)認

6

(20)

為正向心情的情緒感染是一種對組織相當有幫助的動力,因為正向心情的情緒感 染可增加員工同理心及團結、有助於建立一個凝聚力強的團隊,並且可以提高員 工的心理投入,而產生一種被激勵的工作動力,且這種正向心情的情緒感染通常 可以有助於組織目標的達成。Fisher (2000)指出,情緒對於員工的工作滿意度有 顯著的相關,正向情緒會使員工們對於自己的工作有正面的態度,而有較高的工 作滿意度,相對使他們願意採取更多的行動來提升績效表現,讓績效更亮眼 Barsade (2002)的研究亦曾指出,正向情緒會使人用正面的態度來評估自己的表 現,也較能獲得較高的自我肯定感覺,相對地能提高工作績效,由此可見員工自 己情緒會影響自己工作表現(黃涓容,2009)

Locke 與 Latham (1990)動機理論的目標設定(goal setting)模型中調查結 果顯示:高正向心情的人會為自己設定較困難的工作目標並接受目標的挑戰,而 導致較高的任務性績效。Robbins (1996) 將工作滿足視為個人對工作所抱持的一 般性態度。員工的工作滿足高,則表示他對工作抱持正面態度,反之,則表示員 工對工作不滿,有著負面的態度。當員工處於正向心情,比較容易產生樂觀的知 覺及評估、容易自我肯定、傾向回憶正面資訊、喜歡相信(take credit)成功、避 免譴責失敗,也比較容易產生幫助同事行為 (Cunningham, Steinberg, & Grev, 1980; George,2000),此外,Clark 與 Isen (1982)認為人們也會透過自我強化,

例如幫助他人(Carlson, Charlin, & Miller, 1988)以維持自我的正向心情正向 情感性的呈現以及負向情感性的缺乏,被視為是一種情緒幸福感的反映,主觀幸 福感是一種個人對於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之認知性評價,其對快樂生活的建構,

由生活滿意以及正、負向情感性的平衡所構成(Diener, 1984;Keyes &

Magyar-More,2003)。鄭乃連(2013)針對大學生的共依附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 與正負向情感性」結果顯示 1.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

與「正負向情感性」等四個變項之間彼此具有顯著相關及具有顯著聯合預測力及 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與「正負向情感性」有顯著相關大學生的人際效能感,與 正向情感性呈度中度正相關,與負向情感性呈顯著負相關。

在職場中主管與員工間得研究得知領導與正、負向情感,如陳鉉文(1997) 在主管正負向情緒對團隊成員績效之影響—以凝聚力為中介效果研究結果指出轉 換型領導五個構面,分別與員工正向心情有正向相關員工正向心情與任務性績效、

幫助同事行為之間,皆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而陳炫文、劉欣芸(2008) 員工正向情 感對主管轉換型領導與員工創造力績效之間,具有干擾效果,員工負向情感對主 管轉換型領導與員工創造力績效,也具有干擾效果。蕭婉鎔(2014)針對個人情緒 波動會影響其每日正向情緒狀態,且員工正負向情緒特質會影響其工作表現,若 員工正向情緒特質較高,則工作滿意度、工作績效較佳,且情緒耗竭程度較低;

若員工負向情緒特質較高,則情緒耗竭程度較高,工作滿意低。

綜上所知,本研究主要探討部落志工在從事直接服務時所展示的知識與技能與 正負向情感之間的相關性,綜合以上國外學者之觀點證實:不論是個人或團體從

7

(21)

事任何事情,正向心情的情緒可以相互感染、產生互相幫助、進而提高較高的績 效等行為,所以如何提升部落志工的正向情感等具有正面意義內涵,覺察部落志 工處於何種情緒反應,透過調適技巧掌握自我情緒的效能。正、負向情感與個人 心理、身體健康及社會(團體、組織)均有相關,志工在正面情緒下,會用一種比 較正面的態度去認清事務,且較有正面的思考模式。同時,部落志工組織為一種 次文化團體,有相同的價值觀、興趣及規範、道德與信念,組織中每位團員若都 能持正向態度則會透過情緒感染,使每位志工都擁有積極的、樂觀的、快樂的態 度,形成組織歡樂的氛圍並提升個人與團體的工作績效。社區志工是直接服務民 眾的,往往是被社會所認為必須展現熱情、快樂的服務行為,為獲得組織內的認 同及民眾的滿意度,勢必要調整其個人的情緒狀態。本研究欲檢視部落志工是否 能同時具有雙向的影響作用,能覺察自己目前正處於何種情緒,對於負向情緒的 轉換的方式或維持高正向情感的狀態,自身的情緒處理及面對人際關係之因應方 式,有效提升志工的心理健康進而提升服務品質。社區志工必須再從事深度休閒 時,先轉換本身的情緒為正向情感,專注且持續的運用本身的技能及知識。所以,

如何讓部落工員工快樂,是運用單位所必須做的功課。

第二節 深度休閒及其研究現況

過去政府部門為能順利推展業務,需要大量的志工擴大服務範圍,讓志工從 事於各項服務中。而非營利組織中,志工甚至決定了組織是否壯大並得以延續,

為此,政府也制定志願服務的管理辦法及獎勵機制,吸引民眾參與志工的行列,

但若不是發自從內心歡喜(內在動機的酬賞)的去參與,是無法達成持續性,被服 務的品質亦將大打折扣。因此,如何讓志工能在服務的過程中,能獲得實質的自 我效益及價值,進而能有系統、有目的持續的參與自己所喜歡的活動,並從活動 中獲取特殊技巧、經驗與知識。是故,本研究依將討論深度休閒的定義分類、理 論及關理論及深度休閒因素與相關研究。

一、深度休閒的的定義:

深度休閒概念為 Stebbins(1982)所提出,Stebbins(1982,1992, 2001a,2005, 2007)將休閒遊憩分類為:深度休閒(Serious Leisure)、隨性休閒(CasualLeisure) 與計畫休閒(Project-based Leisure)三種。深度休閒又稱之為認真性休閒,其定 義為個人有系統的從事業餘(Amateur)、嗜好(Hobby)、志工(Volunteer)的活動,

在過一些典型的個案中發現,參與者會發現該活動是極具豐富之趣味性,故會將 其活動擺在日常生活中心並從活動中獲取特殊技巧、經驗與知識(Stebbins,1982, 1992)。

Stebbins(2001a, 2006)認為在有規劃的休閒生涯中提出具深度休閒特質的

8

(22)

活動參與者,會把參與之休閒活動做長期的經營,成為人生所追求的目標,其活 動的成果與成就來自於參與者長期對活動的投入的展現,參與者會將此活動作為 一項長期經營之事業,這便是休閒涉入中的中心性之涵義。

個人日常生活中對於特定休閒活動的投入程度及持續性涉入程度之提升,可以反 映出參與者的生活型態或社會網絡,與其所參加的遊憩活動之間的結合程度。深 度休閒與工作之分別:根據 Stebbins(1982)所提出的深度休閒理論可以得知,深 度休閒對於人們日常生活佔有一定程度之重要性,且具有深度休閒特質的活動參 與者其對於活動之涉入程度與高於隨性休閒的活動參與者,甚至有些參與者會將 深度休閒看的比工作來的重要許多,但是深度休閒與工作相較之下仍有許多差異 之處,其包含如下:

(一)深度休閒是休閒而非工作,所以並非以此為職業之工具。

(二)深度休閒會帶給活動參與者許多的期待與回憶,能隨著本身的興趣選擇 多樣性的種類,而非單一性的工作,這是從工作較少得以獲得的。

(三)深度休閒會迫使參與者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參與或投入,但相較於工作之 下,深度休閒所受到的限制較工作少。

二.深度休閒的分類:

Stebbins(1982)研究業餘者的休閒活動及其投入活動的態度所形成特殊 的休閒文化與特質,並以古典音樂家、演員、棒球選手、足球選手、考古學家、

天文學家、魔術師、相聲喜劇演員為研究對象,在藝術、運動、科學、娛樂領域 中,進行質性研究,最後歸納出深度休閒的特質,將其深度休閒參與者分為業餘 者(Amateur)、嗜好者(Hobbyist)及志工(Volunteer)三個類型(Stebbins,1992) (一)業餘者(Amateur):

Stebbins(1980)認為十九世紀那些從事業餘活動的人是為了生活的需要,

然而現今的業餘者其從事藝術、科學、娛樂等活動完全是因為受到自的 興趣或是活動的強烈吸引所作自我選擇。在許多的專業領域中,像是美 術、運動、科學與娛樂等領域,都有其業餘者的出現,例如運動領域的 排球、曲棍球與游泳,美術領域的繪畫與攝影,科學領域的電腦、賞鳥 以及娛樂領域的音樂與舞蹈等(Yoder,1997)。Stebbins(1992)所提出的

「專業者-業餘者-(Professional-Amateur-Public, P-A-P)系統可藉由 此去區別業餘者、專業者及一般大眾三者之間的關係,其中業餘者與專 業(職業)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業餘者並不以此活動為謀生工具,但對於 活動的涉入程度卻不輸給專業者,因此在生涯規劃上,個體有可能一開 始只是一般的隨興休閒者(即一般大眾),但藉由活動持續的涉入而成 為業餘者,最後甚至成為專業者。

(二)嗜好者(Hobbyist):

所謂的嗜好者,是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參與自己有興趣,並且樂在其 中的休閒活動(Stebbins, 1992),個人若因自己特別有興趣且喜愛且有

9

(23)

持續性、長久性的休閒活動,無關於工作或職業。相較於業餘者,嗜好 者較沒有太高專業化程度,有時會帶有一些商業性,嗜好者與業餘者最 大的差別在於業餘者對於活動的知識與技巧都比嗜好者來的高,也較嗜 好者更重視技巧的增進。這是他們不同之處,同時。雖然嗜好者一開始 對於活動投入的花費較少,但若要持續下去,則必須要有相當的時間與 經濟做為後盾,還有對休閒活動的熱情,方可維持下去

(三)志工(Volunteer):

指出於自願,且不以經濟效益為目的,可能是集體或個人性的行為,利 用自己本身的知識技能以及經驗去幫助別人。

志工的類型又可分為以下七種型態:

1 健康性(health):將時間花費在健康促進上。如醫院志工

2 教育性(educational):在學校方面提供協助與服務。如學校愛心媽 媽

3 社會福利性(social and / or welfare):社福單位或家庭輔導。如 張老師志工、家扶中心志工

4 休閒性(leisure):在體育組織或非體育協會組織服務。如運動志工 5 宗教性(religious):在宗教性的團體組織服務。如慈濟志業團體 6 城市或社區活動性(civic and /or community action):社區專業性 服務與勞工組織如社區保健志工、鳳凰志工

7 政治性(political):政治組織團體中相關服務。

綜合以上,業餘者、嗜好者與志工等三種類型的活動參與者便是具有其深度休閒 之特質。

三、深度休閒的特質:

Stebbins(1982)在提出深度休閒的定義後,更進一步闡述深度休閒的六項特 質,其中包括了:

(一)堅持不懈的毅力(perseverance):

休閒活動參與者對其活動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因此深度休閒的活動 參 與者即使面對一些難題或是外在環境障礙時,例如怯場、難堪、焦慮、

疲倦、受傷或是天氣問題等,仍會不屈不撓的參與休閒活動,仍然感受 到深層的滿足,讓參與者還會持續參與。

(二)長期且有規劃的休閒生涯(have careers in their endeavors):

會把參與之休閒活動做長期的經營,成為人生所追求的目標,多半是無 私的付出。活動的成果與成就來自於參與者長期對活動的投入的展現,

參與者會將此活動作為一項長期經營之事業,不計任何的報酬與代價。

(三)獲得持續的個人利益(durable individual benefits):

可以從參與的休閒活動中獲得利益,包含自我表現機會、充實性與成就感。

10

(24)

相較於隨性休閒,深度休閒可以從活動的參與獲得長期持久的利益,

Stebbins(2001a, 2006)將其利益分為十種,其中分為個人利益,如個人 充實、自我實現、自我表現、提升自我形象、自我滿足、恢復及經濟回 饋等七項以及社會利益,如團體吸引(group attraction)、團體成就與 團體維持等十項。

(四)發展顯著性個人努力(significant personal effort):

大量投入時間與精力,以獲取相關的知識,技巧與訓練。深度休閒參與 者不同於隨興休閒參與者的態度,會為了達到更高層次的知識、成就以 及經驗而積極努力學習。

(五)獨特的特質與精神(the unique ethos):

深度休閒者持續多年的投入後, 同好間因為分享彼此的興趣、價值、觀 念、規範、信念、行為,深度休閒參與者擁有獨特價值觀,在其社交生 活圈中續發展。

(六)強烈的認同活動(identify strongly with the activity):

深度休閒參與者對於所選擇的休閒活動有強烈的認同感,與他人談話會 一直強調其參與的自豪與興趣。

四、深度休閒的相關研究:有關深度休閒之相關研究,作者將其分為志工從事深 度休閒方面、投入(參與)程度、休閒呈諾、動機等加以說明:

(一)志工從事深度休閒方面:

1Arai and Pedlar(1997)以參與促進健康社區志工服務的市民為研 究對 象,探討志工服務者個人經驗及利益和深度休閒之間的關係,以及深入 探討個人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對其個人自我決定及建造社區的影響關係,

其研究發現,從事社區之志工服務不但是一種深度休閒的行為,同時也 可提高社區及個人的生活品質。

2 翁振益、林若慧和吳芳儀(2006)以非營利組織之志工為例,探討 其 深度休閒者之動機、承諾與休閒結果(精神效益與精神福利)之關係,

發現具有度休閒之參與者,其休閒動機會透過休閒承諾間接影響休閒 結果,即休閒承諾於休閒動機與休閒結果間扮演著中介角色。

3(Stephen, Fick, &Oppliger, 1997) 認為家人配偶的支持有助於深度 休閒與「休閒-家庭衝突」之間的關係之改善,配偶的支持程度愈高,

會淡化承諾與休閒-家庭衝突之間的關係。

(二) 志工投入(參與)程度方面:

1 參與深度休閒除了可以增加與朋友及家人的互動外,更可以藉由活動 的參與及舉辦,透過自己的專長及指導的過程,感受到自己被需要、

以及幫助別人的喜悅;志工更能表現出其社會服務的功能,他們的出 發點不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是為了服務需要幫助的人,Thompson III Alexander、Bono 和 Barbara(1993)針對社區義消所做的研究中顯示,

11

(25)

他們參與義消的動機主要為對社區的幫助及貢獻,個人的利益反而是 較少被提及的。

2 顏家芝、薛雅丹、黃文卿(2006) 從深度休閒理論探討太魯閣國家公園 解說志工隊解說服務之投入程度與其深度休閒特質之關係間有顯著相 關。

3 李佳豪(2009) 以深度休閒之觀點探討角色扮演活動參與者情境涉入 與心流體驗之關係研究結果深度休閒特質愈明顯的活動者,對其活動 持續性的程度較高,故其情境涉入的程度愈高。活動參與者情境涉入 的程度愈高,從活動所獲得的心流體驗相對愈強烈。

4 社區成人學習者之深度休閒之探討,黃玲美(2010)認為:

(1)社區成人的學習者需要深度休閒經驗與休閒團體支持,才會成人 學習者持續。

(2)社區成人學習者的深度休閒者將學習是融為生活學習成 果。

(3)社區成人學習者的深度休閒參與有助於個人家庭人際關係發展 與社會回饋。

5 林文雄(2011)對於太極拳運動參與者研究指出認為對於休閒運動 運動投入越多心力時,產生明顯的深度休閒特質。

(三) 休閒呈諾、動機方面:

1 蔡坤州(2009)針對休閒網球參與者之深度休閒休閒承諾對自發性表現 行為之影響中,在休閒網球參與者深度休閒特質與休閒承諾之間有顯 著。

2 吳潔萍(2013) 運動舞蹈愛好參與者深度休閒及主觀幸福感知研究:深 度休閒與主觀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且深度休閒可以預測主觀幸福感 3 鍾盛偉(2013) 大型重型機車參與者之生活型態、生度休閒與滿意 度之研究:深度休閒中「持續個人利益」構面和休閒滿意度相關程 度最高。

由上述文獻理論可知,部落志工其特質包含堅持不懈、生涯性、自我努力、持久 的利益、獨特精神和強烈認同。是為一種深度休閒的行為,將自己的興趣系統性 的規劃於生活中,不以經濟利益為目的,在服務的過程中透過流暢經驗理論(心流 狀態是活動參與者把意識集中在一個狹小的範圍之內,將不相關的知覺與思考全 部過濾,專注「技巧」與「挑戰」,兩者必須相互平衡,活動參與者在活動中會將 自己完成沉浸於當下環境,來產生自我增強機制,對環境的控制產生一種可控制 感的心情,從中得到更深層的知識技巧與經驗,在技巧與挑戰中也因此可提高個 人在團體中的認同、提升個人更多的滿足感,因而主觀幸福感。部落志工就是深 度休閒一種形式,志工不再被認為只是隨意休閒的活動,而是一種專注有熱情、

愉快同時專注的心情從事助己利他的行為,也就是佛家所謂「歡喜做 甘願受」心 情。因應目前政府部門及非營利組織團體需要大量的志工推動業務,而政府也制

12

(26)

定志願服務的管理辦法及獎勵機制,吸引民眾參與志願服務的行列,但不是發自 從內心歡喜(內在動機的酬賞)的去參與,無法達成持續性,被服務的品質亦將大 打折扣。取而代之的是有系統、有目的的去參與自己所喜歡的活動,而且持續性 的參與。經由長時間的經營及參與,個體所獲的效益便能在生理、心理及社交三 個方面明顯的顯現,並相互影響其參與的歷程,進而使休閒成為參與者的生活的 軸心及能量的來源。本研究為了要讓部落志工能持續參與社區活動之深度休閒行 為,主管運用單位除了策略方案要讓志工能達到心流體驗,也就是技巧與挑戰能 達平衡之同時,培養積極的態度極高度的專注力、明確的目標,更重要的是營造 次文化團體的愉快氛圍,讓部落志工能有正向情緒的產生進而積極投入提升服務 品質。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節依循先前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相關研究文獻,設計本研究方法,本章共 分為五大主要部份,第一節說明本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相關研究對象與範圍;第 三節為研究流程;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資料處理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依據前述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並經過文獻探討,對以往相關的研 究理論加以整合、探討,進而提出本研究的架構,以量化研究中的統計資料分析,

探討社區志工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之相關性,本研究的架構圖列於圖-1。

13

(27)

圖 1: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本文研究以部落志工為研究對象,設定的對象為台東縣部落社區健康營造中 心之部落社區志工為對象。研究對象主要因為公部門目前所推行之業務大都以社 區發展方式進行,主要是連結社區人力資源,形成支持性網絡,而部落志工採樣 是最直接,也最方便方式。本研究共發放問卷 300 份,刪除無效問卷之後,共計 有效問卷 266 份,回收率 8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 2 所示,因研究動機之產生而確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進而 做文獻的搜集與探討,再找出適合的問卷發放作為本研究之評量工具,並依據回 收之有效問卷,加以整理歸納,再將所得之結果做討論,最後得到本研究之結論

人口統計

深度休閒

1.堅持不懈

2.長期規劃休閒生涯 3.持續個人利益 4.顯著個人努力 5.獨特特質與精神 6.強烈認同活動

正、負向情感

1.正向情感 2.負向情

14

(28)

並針對問題提出建議。

研究目的

確定研究範圍

蒐集相關文獻

建立研究架構 確認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編製問卷

問卷施測

資料分析與討論

研究結果與建議 圖 2:研究流程圖

15

(2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有關部落志工的情緒測量,研究(一)採用 Thompson(2007)編製的國際短 版正負向情緒量表(International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Short Form,簡稱 I-PANAS-SF)來進行部落志工者正負向情緒的評估。原始的正 負向情緒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簡稱 PANAS)是由 Watson, Clark, 與 Tellegen (1988)建立的。該量表包含正負向兩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 包含十個情緒詞。再者,透過不同指導語,正負向情緒量表(PANAS)可用於評估不 同時間間隔(包括立即、當天、過去幾天、過去一週、過去幾週、過去一年及一 般狀況下)的情緒狀態。兩個分量表在信度方面的表現方面,正向情感的再測信 度分別為一天後 r = .47,一週後 r = .47,一年後 r = .63;而負向情感為一天 後 r = .39,一週後 r = .47,一年後 r= .60,顯示量表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然而,雖然 PANAS 量表具有穩定的心理計量特性,但是 Thompson(2007)也指 出 PANAS 題目有 20 題問項,量表的長度容易造成受試者的填答疲勞或分心,而且 部分問項的相似度極高。另外,量表的詞彙也存在文化的差異性,因此,Thompson (2007)運用心理計量分析方式,取樣於 16 個國家樣本,共計 1789 位受試者,編 製國際短版正負向情緒量表( I-PANAS-SF)。而兩個分量表的再測信度分別為.84,

與主觀幸福感和快樂的相關係數分別為 r = .33, .39(正向情緒);r = -.33, -.51(負向情緒),均顯示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關聯性。而 I-PANAS-SF 量表的詞彙,

如下表 1 所示。採用 Likertxu 六點量尺(1-6),1 分代表非常不同意,6 分代表 非常同意。正向情緒加總後其平均值,即為正向情緒指標,負向情緒亦是。至於 本研究兩個分量表的再測信度分別為 r = .43, .40(正向情緒);r = -.48, -.50(負 向情緒)。

一、情緒量表:

表 1 國際短版正負向情緒量表( I-PANAS-SF)詞彙

正向情緒詞彙 負向情緒詞彙

Alert 警覺的 Upset 心煩的 Inspired 啟發的 Hostile 敵意的 Determined 果決的 Ashamed 羞愧的 Attentive 專心的 Nervous 緊張的 Active 積極的 Afraid 害怕的

資料來源:Thompson, E. R. (2007).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ly reliable short-form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16

(30)

schedule (PANA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8(2), 227-242.

doi: 10.1177/0022022106297301 二、深度休閒量表:

深度性休閒量表方面,本文採用梁英文與曹勝雄(2007)與 Tsaur 與 Liang (2008)之深度性休閒量表。此一量表涵蓋六個構面,分別係為堅持不懈、職 涯性、顯著個人努力、持續性利益、獨特精神特質與強烈認同活動,共計 54 個題項。

表 2 深度休閒量表的題項

構面 題項

堅持不懈 1. 如果在從事志工活動過程中遇到挫折,我會堅持下 去,直到克服問題

2. 在從事志工活動過程中,透過堅持不懈我已經克服逆 境

3. 從事志工活動過程,我用堅持不懈的精神去克服困難 有規劃的休閒生涯 3. 從事志工活動過程中,我會盡最大的努力使自己能力

更精進

5. 從事志工活動使我變得充實

6. 從事志工活動豐富了我原本的生活 持續的個人利益 7. 從事志工活動是一種表現自己的方式

8. 透過從事志工活動可以展現出我的個人特性 9. 從事志工活動能使我表現自我

10. 自從事志工活動,有助於自我形象的改善

11. 從事志工活動已經提升自我的形象

17

(31)

12. 參與運動團體班活動,可以增進我的運動技巧 顯著性的個人努力 13. 從事志工活動可以改善對自己的想法

14. 志工活動給我很多滿足感 15. 從事志工活動的體驗是愉快的 獨特的精神特質 16. 我喜歡與志工夥伴互動

17. 我重視與志工夥伴互動 18. 我比較喜歡結交志工夥伴

強烈地認同活動 19. 我對於提升志工的團體精神有貢獻 20. 對我來說,志工團結是重要的

21.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從事志工活動是我的一部分

第五節 資料處理方法

本研究採用 SPSS 21.5 統計分析軟體進行問卷資料之分析,其主要採用的統 計方法說明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Descriptive Statistic Analysis)

本研究首先對性別、年齡、最高學歷、婚姻狀況、擔任志工年資、活動頻率 等六項個人資料部分,進行次數分配、百分比及累計百分比分析,以便了解各樣 本之分佈情形。此外,對深度休閒六構面、正負向情感量表等構面變項,則採用: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及標準差等數值,以了解樣本在各變項的一般反應。

二、相關性分析 ( Correlation Analysis )

本研究以皮爾森 (Pearson)之相關分析法,主要是去了解本研究構面之間的 相關性,從相關性之間的高低去了解其間的相關程度。

18

(32)

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One-Way ANOVA )

利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測社區志工對於情緒調適策略、正負向情感與深 度休閒,是否因為人口統計變數的不同而有顯著性的差異,若有顯著差異,則進 行 LSD 的檢定,來了解各變相之差異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節依循先前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相關研究文獻,設計本研究方法,本章共 分為三大主要部份,第一節說明部落志工人口統計變項之描述統計分析;第二節 為不同背景變項部落志工對正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之差異分析;第三節為正向情 感、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之現況與相關分析。

第一節 部落志工人口統計變項之描述統計分析

本研究依據「部落志工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關係之研究」之人口統計變項 資料彙整而成,詳如所示。

一、性別

志工人口以186位的女性居多,佔69.9%,男性則為80位,佔30.1%,男性與女 性的比例約為2:1。圖3

30.1%

69.9%

性別

男 女

19

(33)

圖 3:性別圓形圖

二、婚姻狀況

志工之婚姻狀況為已婚人口164位為居多,佔61.7%,單身人口則為102位,佔 38.3%,單身與已婚的比例約為1:2。圖4

圖 4:婚姻狀況圓形圖 三、教育程度

志工的教育程度中,以高中程度者最多,計有100人,佔37.6%,大專(含大學) 者,計有90人,佔33.8%居次,其次為國(初)中以下者,計有68人,佔25.6%,最 低為研究所以上者,計有8人,佔3.0%。圖5

38.3%

61.7%

婚姻

單身 已婚

20 68

100 90

8 0

20 40 60 80 100 120

教育程度

人數

(34)

圖 5:教育程度直條圖 四、職業

志工職業部分以家管或退休人士居多,計有 73 人,佔 27.4%,農業漁牧自由 業者次之,計有 57 人,佔 21.4%,商業服務界者,計有 51 人,佔 19.2%,軍公 教者,計有 35 人,佔 13.2%,學生者,計有 32 人,佔 12.0%,其餘為營造業或 工業者,計 18 人,佔 6.8%。圖 6

圖 6:職業長條圖 五、此次同行人數

志工同行人以自己居多,計有109人,佔41.0%,居次為2-3人,計有62人,佔 23.3%,6人以上,計有42人,佔15.8%,1人,計有31人,佔11.7%,其餘為4-5人,

計有22人,佔8.3%。圖7

35

51

18

57

73

3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職業

人數

21 109

31

62

22

42

0 20 40 60 80 100 120

自己 1人 2-3人 4-5人 6人以上

同行人數

人數

(35)

圖7:同行人數長條圖 六、同行夥伴之性質

志工同行夥伴之性質以無居多,計有89人,佔33.5%,居次為親戚家人,計有 75人,佔28.2%,朋友,計有68人,佔25.6%,其餘為同事,計有34人,佔12.8%。

圖8

圖8 同行夥伴之性質圓形圖

七、個人收入

志工收入方面平均為40501.65元/月新台幣。

八、個人經驗

志工經驗方面平均為5.13年 九、花費方面

志工花費方面平均為269.16元新台幣

33.5%

28.2%

25.6%

12.8%

同行人性質

無 親戚家人 朋友 同事

22

(36)

第二節不同背景變項部落志工對正、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之差異分析

本節所探討之主題是部落志工在「性別」、「教育程度」、「職業」等不同背景,

在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之差異情形。本研究將以獨立樣本t檢定 (independent t-test) 及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進行統 計分析,若達顯著差異 (p<.05) ,則以雪費事後比較方法 (Scheffe’s Post Hoc Comparison) 進行事後比較。

一、不同性別的志工在正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的差異情形

不同性別的志工對於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其結果如 表3 所示:無論男性或女性志工在正負向情感上與深度休閒並無顯著差異。

表 3 不同性別的志工在之獨立樣本t 檢定摘要表

構面 性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值 p值

深度休閒 男性 80 4.70 .68

.31 .75

女性 168 4.67 .73

正向情感 男性

女性

80 168

4.26 4.26

.90

.80 -.00 .99

負向情感 男性 80 2.59 1.27

-1.58 .11

女性 168 2.85 1.20

*p < .05

二、不同教育程度的志工在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的差異情形

不同教育程度的志工對於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其結果如表4 所示:不同教育程度的志工在正負向情感上與深度休閒沒有顯著差 異。從表4 分析資料得知,不同教育程度的志工對於「正向情感」和「深度休閒」

構面皆傾向同意,其中以「深度休閒」方面傾向的同意程度較高。

表 4 不同教育程度的部落志工在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之描述統計表

構面 職業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深度休閒

國(初)中以下 68 4.87 .71

高中 100 4.58 .72

大專(含大學) 90 4.65 .71

研究所以上 8 4.64 .27

正向情感

國(初)中以下 高中 大專(含大學)

研究所以上

68 100

90 8

4.22 4.27 4.28 4.27

.83 .82 .77 1.28

23

(37)

負向情感

國(初)中以下 68 2.78 1.29

高中 100 2.87 1.30

大專(含大學) 90 2.69 1.11

研究所以上 8 2.22 .67

另從表5 中可以發現不同教育程度的志工在「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和

「深度休閒」方面,無顯著差異 (F(4,261) = .20)、(F(4,261) = .75)和(F(4,261) = 2 .02)。由研究結果中得知,教育程度在對於志工在「正向情感」、「負向情感」

並無顯著差異。

表 5 不同教育程度志工參與之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差異數分析表

構面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檢定

深度休閒

組間 4.20 4 1.05 2.02

組內 133.18 261 .51

總和 137.39 265

正向情感 組間

組內

.56 182.34

4 261

.14

.69 .20

總和 182.90 265

負向情感

組間 4.59 4 1.14 .75

組內 396.30 261 1.51

總和 400.89 265

*p < .05

三、不同職業的志工在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上的差異情形

不同職業的志工對於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其結果 如表6 所示:不同職業的志工在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有顯著差異。從表 6 分析 資料得知,不同職業志工對於情感之「正向情感」和「深度休閒」構面皆傾向同 意,其中以「深度休閒」方面傾向的同意程度較高。

表 6 不同職業的志工在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之描述統計表

構面 職業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深度休閒

軍公教 109 4.52

4.46 4.80 4.79 5.04

.74 .54 .62 .62 .78

商業服務界 31

製造業或工業 62

農林漁牧自由業 22

家管或退休人士 42

軍公教 109 4.02 .75

24

(38)

正向情感

商業服務界 31 4.31

4.39 4.41 4.58

.86 .78 .69 .98

製造業或工業 62

農林漁牧自由業 22

家管或退休人士 42

負向情感

軍公教 109

31 62 22 42

2.60 1.09

商業服務界 2.60 .91

製造業或工業 2.62 1.30

農林漁牧自由業 3.17 1.35

家管或退休人士 3.35 1.40

另從表7 中可以發現不同職業的志工在「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和「深 度休閒」方面,有顯著差異 (F(4,261) = 4 .66)及(F(4,261) = 3 .97)和(F(4,261) = 5 .58)。

表 7 不同職業的部落志工在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之差異數分析表

構面 變異來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平方和 F 檢定

深度休閒

組間 10.82 4 2.70 5.58*

組內 126.56 261 .48

總和 137.39 265

正向情感

組間 組內

12.20 170.69

4 261

3.05

.65 4.66*

總和 182.90 265

負向情感

組間 23.00 4 5.75 3.97*

組內 377.89 261 1.44

總和 400.89 265

*p < .05

第三節 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之現況與相關分析

本節運用皮爾森 (Pearson) 積差相關分析,來探討部落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 深度休閒之相關,茲將結果說明如下。

本研究將部落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閒經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後,結果 如表8 所示。

表 8 部落志工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和深度休閒之相關分析表

變項

M SD 休閒 正向 負向

1.認真休閒

4.68 .72 1

25

(39)

2.正向情感

4.26 .83 .37* 1

3.負向情感

2.77 1.22 .16* .14* 1

*p < .05

邱皓政 (2010) 指出相關係數絕對值小於.40 為低度相關,.40~.69 之間為中 度相關,.70 以上為高度相關,從本研究結果顯示:志工的正負向情感與深度休 閒皆達顯著相關 (p < .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在樣本特性上本研究以女性志工者為多數(69.9%),而已婚人口居多(61.7%),

教育程度以高中程度者最多(37.6%),職業者中家管或退休人士居多27.4%),此次 同行人數自己居多(佔41.0%)、同行夥伴之性質志工以無居多(佔33%),個人收入 平均為40501.65元新台幣,個人經驗平均為5.13年,志工花費方面平均為269.16 元元新台幣。

關於部落志工在深度休閒、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之差異情形方面,不同性別 在深度休閒、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無顯著差異,且教育程度在深度休閒、正向情 感與負向情感也無顯著差異。而在職業在深度休閒、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則有顯 著差異。

在深度休閒、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之現況與相關分析情形方面,深度休閒與 正向情感有中度正相關,深度休閒與負向情感有低度正相關,正向情感與負向情 感有低度正相關。

第二節 建議

一、實務建議:

志工服務在二十一世紀是人類重要的資產,世界大多數國家也都相當重視 服務的推展,在台灣,政府與民間單位運用志工的情況也日趨普遍。雖然志工人 數逐漸有增加趨勢,但也存在著組織統整不足、志工流動率高、獎勵制度不健全 及參與率低的問題,由上述研究結果可知深度休閒與正向情感有中度正相關,政 府機關主管機關及運用單位,如何讓志工在服務民眾時能抱著正向情感並熱愛這 份志業持續下去,作者接觸志工業務也近11年經驗,在此提出拙見:

志願服務的業務是由政府機關主管,分為:中央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 管 機關兩類,中央主管機關隸屬衛福部,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在直轄縣市為直轄市政 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下又設運用單位(主要為管理志工單位)

26

(40)

(一)政府決策單位:

1.提供經費補助:

目前中央機關所分配之經費補助逐年減少,相對運用單位所推動培訓 課程及活動窒礙難行。

2.制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單位管理者之退休制度,以減少人員流動率。

3.結合教育體系結合:從小教育訓練,培養互助合作的觀念。

(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縣市政府):

1.訂定合理,在地化管理制度:

(1)制定內在、外在激勵激勵制度:

目前政府對於志工獎勵均以服務時數多寡為依據的獎勵辦法,但在 原住民部落志工從傳統生活文化而言,互助及幫助人的能力原是原 住民生活中的特性,在主流社會中制度較難被肯定,運用目的事業 機關訂定管理或獎勵制度均應全面性,或大或小的服務性質都應該 給予擴大內在、外在鼓勵及表揚用,運各種管道去發掘在社區中默 默服務的潛在部落志工再予表揚。如:對於表現優良之志工,應該 規劃並鼓勵 志工參加相關的訓練及觀摩活動, 藉以增廣見聞、增 進人際關係、洗淨心靈或激勵優志工表揚、年度聯誼暨餐會、核發 服務證明、福利措施等。

(2)規劃階段性、多樣化(因人制宜)之教育訓練課程,讓志工參與程設 計,在有興趣及工作中學習完整的技巧,例如:

基礎訓練或特殊訓練課程時數需具彈性:

目前基礎或特殊訓練課程訂有時數及一次訓練完成(通常約1.5 天),常常因為志工無法全 程參與,而無法領取志願服務證明,

讓志工打退堂鼓,所以,教育訓練課程應以志工時間為彈性時 間授課,增加志工參與及受訓機會。

特殊訓練課程應設計多元化之內容:

多數運用單位會安排與業務相關之課程,忽略志工成長課程安 排(如時間管理、理財管理、e化課程、第二專長訓練……等) 與生活相關課程,要讓志工覺得課程受益,除了在專業之能的 增強之外,亦能有機會學習處理生活相關知識的課程,使其增 加參與率及成就感。

師資的培訓:

師資的特質亦應以在地資深的志工或符合志工程度之師資為 主,避免太過艱深的內容讓志工覺得無趣或無法吸收而漸低參 與率。

(3)強化社區行動:

結合非政府組織及部落社區有形無形的資源,增取人力、物力、財 力之整合為必要的策略。

(4)運用各種管道行銷志工貢獻及感人事蹟。

2.運用單位管理者: (基層單位)

「管理著的支持對志工而言是很重要的,受到肯定的感覺會讓志工們更 有動力去完成被交付的工作」。(曾華源、曾騰光,2003),

(1)積極培訓管理者之知能,除專業課程訓練,積極關懷協助志工,督

27

(41)

導工作態度要主動積極,發揮各種領導風格,如:

理解的領導風格:需具敏銳的理解能力,長於分析問題癥結之所 在,並事先洞悉潛在問題。

客觀的領導風格:需善於接納別人意見,個性寬容,才能綜合 眾人意見客觀的做決策。獎勵辦法之提送獲評選要公正公開,

取得大家的信服。

激勵的領導風格:需能將熱忱與幹勁散播,讓志工感覺到工作是 一種樂趣,知道如何糾正志工錯誤同時給予建設性指導,避 免引起反感, 應配合激勵技巧,提昇工作士氣。

支持陪伴的領導風格:需能與人合作,協助、支持、開導志工,

使其有所遵循,能力獲成長,並對領導人信服。主要加強工 作調和與人力、情緒疏通, 心存感激、善用服務替代管理。

(2)根據研究顯示社區參與(Community Involvement)愈深者其志願 服務投入時數亦愈多(Sokolowski, 1996; Selbee & Reed, 2001;

Wilson & Musick, 1998)。換言之,參與社區服務越多,對於志 願服務項目及內部規定更能了解,對於服務越能順手,而產生價 值及認同感(Selbee & Reed, 2001; Wilson & Musick, 1998;

Bryant et. al.,2003)所以,第一步應該就是鼓勵民眾參與團體,

而不是一開始就鼓勵民眾當志,同時培養結合不同屬性志工團體,

相互學習,相互成長。讓志工有機會參與多樣的服務工作的能力。

(3)培養文化敏感度,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服務輸送制度應避免服務 對象有受壓迫的感受。「服務」不是「施捨」,也就是回到一種日常 生活的對應模式,回到一種基本生活的互動常態,瞭解並尊重彼此 之間的文化差異。並不是只有在需要解決所謂的社會問題時,才要 思考應該要用怎樣的心胸或意識。

(4)應給予賦權與使能能力,應該盡量讓志工有自主性,相信他一定能 夠把事情做好,也願意為工作成敗負責。

(5)善用各種機會讓志工能展現其團隊精神,產生其榮譽感及歸屬感。

(6)廣納百川,鼓勵各種民眾參與志工:激勵民眾參與,不論年齡、性 別、職業、教育程度等均可鼓勵民眾參與,尤其是被服務者應鼓 勵亦成為服務者。

(7)善用e化科技,建立擴展志工的視野及讓大眾了解志願服務的訊 息。

3.志工本身:

(1)常常保持樂觀心情。

(2)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群找志同道合樂觀朋友,尋找紓壓的管道與培 養良好興趣,以培養支持性網絡。

(3)積極參與社區藝文活動以及多聽激勵演講或成功志工分享。

(4)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以身作則:有些青少年從事志願服務工作的 動機卻是受到父母親的影響,因為他們的父母也從事志願服務的 活動,並且教育其孩子志願服務的正而意義,同時也教導社會責 任和正義。所以這些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工作的動機來源,可以 歸因於父母傳遞的教育,鼓勵和支持((wilson,2000) 。

28

(4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在現實情況的考量下,問卷只能採取立意抽樣的方式進行,無法於12家部落 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皆進行任一時段的全面性抽樣。另一方面,深度休閒及正向情 感、負向情感會受到許多內、外在因素的影響,因而在無法完全控制之情況下,

本研究仍然會有所偏誤。

29

數據

圖 1: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本文研究以部落志工為研究對象,設定的對象為台東縣部落社區健康營造中 心之部落社區志工為對象。研究對象主要因為公部門目前所推行之業務大都以社 區發展方式進行,主要是連結社區人力資源,形成支持性網絡,而部落志工採樣 是最直接,也最方便方式。本研究共發放問卷 300 份,刪除無效問卷之後,共計 有效問卷 266 份,回收率 8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 2 所示,因研究動機之產生而確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進而 做文獻的搜
圖 3:性別圓形圖  二、婚姻狀況      志工之婚姻狀況為已婚人口164位為居多,佔61.7%,單身人口則為102位,佔 38.3%,單身與已婚的比例約為1:2。圖4  圖 4:婚姻狀況圓形圖  三、教育程度  志工的教育程度中,以高中程度者最多,計有100人,佔37.6%,大專(含大學) 者,計有90人,佔33.8%居次,其次為國(初)中以下者,計有68人,佔25.6%,最 低為研究所以上者,計有8人,佔3.0%。圖5  38.3% 61.7% 婚姻  單身 已婚  20 68 100  90  8
圖 5:教育程度直條圖  四、職業     志工職業部分以家管或退休人士居多,計有 73 人,佔 27.4%,農業漁牧自由 業者次之,計有 57 人,佔 21.4%,商業服務界者,計有 51 人,佔 19.2%,軍公 教者,計有 35 人,佔 13.2%,學生者,計有 32 人,佔 12.0%,其餘為營造業或 工業者,計 18 人,佔 6.8%。圖 6       圖 6:職業長條圖  五、此次同行人數      志工同行人以自己居多,計有109人,佔41.0%,居次為2-3人,計有62人,佔 2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Over there, there is a celebration of Christmas and the little kid, Tiny Tim, is very ill and the family has no money to send him to a doctor.. Cratchit asks the family

Inspired by Professor Cheng Gongrang’s work, Research of the Translation,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On the Concepts of Skillful and Expedi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children’s learning, briefly comment on whether the objectives of the tasks were achiev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success criteria listed in the

 Corollary: Let be the running time of a multithreaded computation produced by a g reedy scheduler on an ideal parallel comp uter with P processors, and let and be the work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