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甄試類(群)組別:大學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甄試類(群)組別:大學組"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11 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試題本

甄試類(群)組別:大學組

【第一、二、三、四類組】

考試科目(編號):國文 (A2301)

─作答注意事項─

1. 考試時間:90 分鐘。

2. 請在答案卷上作答,答案卷每人一張,不得要求增補。

3. 請核對報考甄試類(群)組別、考試科目是否相符。

4. 單選題共 20 題。

(2)

單選題,共 20 題,每題 5 分

1. 下 列 文 句 中 的 「 一 」, 與 「 海 水 浮 天 如 笠 , 一 白 萬 里 如 銀 」 中 的

「 一 」, 意 義 相 同 的 是 :

(A)室 西 連 於 中 閨 , 先 妣 嘗 「 一 」 至

(B)既 親 其 所 親 , 亦 親 其 所 疏 , 「 一 」 體 同 仁

(C)此 數 寶 者 , 秦 不 生 「 一 」 焉 , 而 陛 下 說 之 , 何 也 (D)由 斷 橋 至 蘇 堤 「 一 」 帶 , 綠 煙 紅 霧 , 彌 漫 二 十 餘 里 2. 下 列 文 句 畫 底 線 處 的 詞 語 , 運 用 最 適 當 的 是 :

(A)除 非 天 色 太 暗 , 否 則 不 可 能 把 柿 子 李 代 桃 僵 誤 認 為 番 茄 (B)他 決 定 的 事 情 , 即 使 旁 人 再 怎 麼 苦 心 孤 詣 勸 說 都 改 不 了 (C)大 家 的 見 解 聽 起 來 都 很 有 道 理 , 讓 我 頓 時 感 到 莫 衷 一 是 (D)作 者 善 於 窮 形 盡 相 地 細 膩 描 寫 , 鄉 村 美 好 景 致 宛 在 目 前

3. 「 香 港 已 成 了 巴 比 倫 島 」一 句 中,「 巴 比 倫 」由 名 詞 變 成 形 容 詞,

用 來 表 達 「 奢 華 、 邪 惡 」 的 意 思 。 下 列 文 句 「 」 中 的 詞 語 , 同 樣 由 「 名 詞 」 變 成 「 形 容 詞 」 的 是 :

(A)滿 載 一 船 星 輝 , 在 星 輝 「 斑 斕 」 裡 放 歌

(B)( 太 陽 ) 像 橘 紅 「 淋 漓 」 的 一 團 烙 鐵 漿 , 蹦 跳 而 出

(C)僅 剩 的 那 一 點 餘 光 照 在 他 佝 僂 的 身 上,竟 意 外 地 顯 出 他 的「 單 薄 」 來

(D)( 髻 )常 常 換 樣 子 , 襯 托 著 姨 娘 細 潔 的 肌 膚 , 嬝 嬝 婷 婷 的「 水 蛇 」 腰 兒

4. 「 看 見 敵 人 的 哨 兵 」 一 句 在 解 讀 時 , 會 出 現 歧 義 : 可 理 解 為 「 看 見- 敵 人 的 哨 兵 」( 某 人 看 到 了 敵 人 的 哨 兵 ),也 可 理 解 為「 看 見 敵 人 的- 哨 兵 」( 一 名 或 數 名 哨 兵 看 到 了 敵 人 )。下 列 語 句,也 出 現 此 種 歧 義 的 是 :

(A)喜 歡 鄰 居 的 媽 媽 (B)住 在 臺 北 的 老 師 (C)肯 定 球 員 的 實 力 (D)花 掉 歷 年 的 積 蓄

(3)

5. 依 據 文 意 , 下 文 所 敘 述 的 古 代 詩 人 「 他 」, 應 該 是 :

他 的 大 志 難 伸 , 我 們 都 看 在 眼 裡 。 而 我 覺 得 更 真 的 是 他 那 些 生 活 實 錄 , 如 「 親 朋 無 一 字 , 老 病 有 孤 舟 」 , 都 不 會 是 酸 諷 或 反 串 , 而 是 真 實 的 自 怨 、 自 憐 、 自 厭 。 這 樣 的 詩 風 對 應 到 八 、 九 年 級 新 生 代 詩 人 , 肯 定 是 宋 尚 瑋 、 徐 珮 芬 、 任 明 信 或 潘 柏 霖 之 流 。 我 曾 跟 學 生 開 玩 笑 說 , 編 者 若 要 為 他 的 詩 集 加 個 標 題 , 恐 怕 會 是 潘 柏 霖 同 名 作 《 我 討 厭 我 自 己 》 了 。 ( 改 寫 自 祁 立 峰 《 國 文 超 驚 典 》 )

(A)陶 淵 明 (B)杜 甫 (C)蘇 軾 (D)黃 庭 堅

6. 依 據 下 文 , 關 於 「 我 」 在 時 間 淘 洗 下 的 體 悟 , 敘 述 最 適 當 的 是 : 回 想 自 己 年 少 時,任 何 的 善 意、規 勸,在 我 眼 中,都 成 了 平 淡 無 味 的 拘 束。年 輕 的 心 所 渴 望 的,不 是 撫 慰,而 是 對 自 己 的 深 信 不 疑,所 有 荒 唐、激 進、無 厘 頭 的 痴 心 妄 想,都 可 以 點 火 煽 動,引 爆 內 心 反 覆 翻 騰 的 昂 揚 熱 情。又 過 了 多 少 年,才 赫 然 發 現 明 白,那 些 自 以 為 是 的 奇 景 險 徑 , 那 些 非 走 不 可 的 曲 折 彎 路 , 原 來 許 多 人 早 已 踏 平 走 遍 , 而 那 些 諄 諄 善 意 , 是 過 來 人 素 直 無 華 的 溫 柔 叮 囑 。

( 謝 哲 青 《 因 為 尋 找 , 所 以 看 見 — 一 個 人 的 朝 聖 之 路 》 ) (A)堅 持 衝 撞 體 制 , 長 懷 熱 情

(B)理 解 前 輩 提 醒 , 感 念 善 意 (C)借 鑑 眾 人 經 驗 , 成 功 在 望 (D)不 畏 歷 險 涉 奇 , 人 生 無 憾

7. 關 於 文 中 所 表 達 的 想 法 , 敘 述 最 適 當 的 是 :

簡 媜 談 到 自 己 寫 作 歷 程 時 曾 說 道 :「 當 年 不 像 現 在 學 校 可 以 邀 請 作 家 跟 同 學 互 動 , 完 全 必 須 要 靠 自 己 摸 索 。 當 你 獨 自 踽 踽 而 行 、 摸 黑 前 進 時 , 有 時 反 而 會 得 到 最 大 的 收 穫 — 你 以 為 盲 者 只 看 見 黑 暗 , 說 不 定 他 看 到 了 明 眼 人 看 不 見 的 幽 深 。 」 ( 〈 不 要 和 散 文 說 再 見 〉 )

(A)凡 事 做 中 學 , 在 嘗 試 錯 誤 中 逐 漸 成 長

(4)

8. 依 據 下 文 , 關 於 詩 或 詩 人 的 敘 述 , 最 符 合 文 意 的 是 : 詩 是 特 權 , 詩 人 是 一 種 完 全 不 一 樣 的 存 在 。

詩 之 所 以 存 在 , 這 個 世 界 之 所 以 需 要 詩 , 正 因 為 我 們 不 能 甘 於 只 活 在 熟 悉 的 世 界 裡 。 出 發 去 冒 險 , 去 遙 遠 陌 生 、 不 清 楚 不 了 解 的 地 方 冒 險 , 是 詩 和 詩 人 不 可 被 剝 奪 的 特 權 。

詩 不 只 記 錄 、 描 寫 美 好 的 事 物 。 事 實 上 , 只 記 錄 、 描 寫 美 好 的 事 物,沒 有 怒 懣、沒 有 恐 慌、沒 有 邪 惡 陰 影 的 詩,是 最 難 寫 的,

通 常 也 是 詩 人 所 不 屑 的 。 ( 改 寫 自 楊 照 《 為 了 詩 ・ 詩 與 詩 人 的 特 權 》 )

(A)詩 人 因 題 材 熟 悉 而 激 發 熱 情 , 提 升 詩 藝 (B)描 寫 美 好 事 物 的 詩 , 能 給 人 真 實 的 感 動 (C)直 言 無 諱 而 不 含 蓄 的 詩 , 為 詩 人 所 不 屑 (D)為 了 探 求 真 實 , 詩 可 能 呈 現 生 命 的 惶 惑

9. 文 章 在 敘 事 時 , 往 往 藉 由 言 行 來 呈 現 人 物 的 性 格 。 以 下 對 人 物 言 行 的 分 析 , 最 適 切 的 是 :

(A)沛 公 至 軍,立 誅 殺 曹 無 傷 — 劉 邦 當 機 立 斷,對 出 賣 自 己 的 人 毫 不 寬 貸

(B)靖 不 自 意 獲 之,愈 喜 愈 懼,瞬 息 萬 慮 不 安,而 窺 戶 者 足 無 停 屨

— 李 靖 雖 意 外 獲 得 佳 人 青 睞 , 仍 冷 靜 鎮 定 , 保 持 警 戒 (C)孔 乙 己 睜 大 眼 睛 說 :「 你 怎 麼 這 樣 憑 空 污 人 清 白 … … 」— 面

對 別 人 嘲 笑 他 的 偷 竊 , 孔 乙 己 據 理 力 爭 , 證 明 自 己 的 清 白 (D)「 什 麼 ? 做 官 的 就 可 任 意 凌 辱 人 民 嗎 ? 」參 ( 秦 得 參 )說 —

秦 得 參 忠 厚 老 實 , 對 日 警 的 行 為 感 到 困 惑 , 急 於 向 前 輩 請 教

10. 張 李 德 和 〈 畫 菊 自 序 〉:「 竊 慕 管 夫 人 之 墨 竹 , 紙 上 生 風 ; 敢 藉 陶 彭 澤 之 黃 花 , 圖 中 寫 影 。 庶 幾 秋 姿 不 老 , 四 座 流 芬 ; 得 比 勁 節 長 垂 , 千 人 共 仰 」, 文 中 提 及 二 位 古 人 , 目 的 在 說 明 :

(A)仰 慕 昔 人 風 姿 , 故 廣 植 墨 竹 與 黃 花 , 以 供 千 人 同 賞 (B)品 賞 管 夫 人 之 畫 竹 、 陶 彭 澤 之 詠 菊 , 頓 覺 滿 室 生 香 (C)以 菊 花 為 題 材 , 以 水 墨 為 技 法 , 期 許 繪 畫 能 有 所 成 (D)管 夫 人 、 陶 彭 澤 的 畫 像 , 因 有 墨 竹 黃 花 襯 托 而 傳 神

(5)

11. 〈 勞 山 道 士 〉:「 見 一 美 人 , 自 光 中 出 。 初 不 盈 尺 , 至 地 , 遂 與 人 等 。 纖 腰 秀 項 , 翩 翩 作〈 霓 裳 舞 〉」中 , 畫 底 線 處 的 文 句 , 意 在 描 述 、 解 說 前 句 「 自 光 中 出 的 美 人 」。 下 列 畫 底 線 的 文 句 , 同 樣 用 來 「 描 述 、 解 說 」 其 前 面 文 句 ( 未 畫 底 線 者 ) 內 容 的 是 :

(A)越 國 以 鄙 遠 , 君 知 其 難 也

(B)傅 金 吾 園 中 梅 , 張 功 甫 玉 照 堂 故 物 也

(C)侍 衛 之 臣 , 不 懈 於 內 ; 忠 志 之 士 , 忘 身 於 外 者

(D)大 行 不 顧 細 謹,大 禮 不 辭 小 讓。 如 今 人 方 為 刀 俎,我 為 魚 肉,

何 辭 為

12. 依 據 下 文 , 關 於 項 脊 軒 修 繕 的 敘 述 , 最 適 當 的 是 :

余 稍 為 修 葺 , 使 不 上 漏 。 前 闢 四 窗 , 垣 牆 周 庭 , 以 當 南 日 。 日 影 反 照 , 室 始 洞 然 。 又 雜 植 蘭 、 桂 、 竹 、 木 於 庭 , 舊 時 欄 楯 , 亦 遂 增 勝 。 借 書 滿 架 , 偃 仰 嘯 歌 , 冥 然 兀 坐 , 萬 籟 有 聲 。 而 庭 階 寂 寂 , 小 鳥 時 來 啄 食 , 人 至 不 去 。 三 五 之 夜 , 明 月 半 牆 , 桂 影 斑 駁 , 風 移 影 動 , 珊 珊 可 愛 。 ( 歸 有 光 〈 項 脊 軒 志 〉 )

(A)修 繕 前 屋 頂 漏 水 , 門 前 有 牆 遮 擋 (B)修 繕 時 增 開 窗 戶 , 調 整 室 內 採 光 (C)修 繕 後 簷 下 養 鳥 , 庭 院 廣 植 花 草 (D)修 繕 後 降 低 圍 牆 , 便 於 讀 書 賞 月

13. 古 人 言 談 , 時 有 可 相 互 印 證 或 闡 發 者 。 下 列 關 於 前 人 論 述 關 連 的 說 明 , 最 適 當 的 是 :

(A)〈 勞 山 道 士 〉中 , 道 士 認 為 王 生「 恐 嬌 惰 不 能 作 苦 」, 可 知 他 主 張 人 生 在 世 應 如《 莊 子 》「 無 用 之 樹 」,「 無 所 可 用 , 安 所 困 苦 哉 ? 」

(B)〈 師 說 〉 中 韓 愈 認 為 「 聖 人 無 常 師 」, 與 《 老 子 》「 善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師 ; 不 善 人 者 ,善 人 之 資 」, 均 強 調 人 可 以 從 不 同 的 人 身 上 學 習

(C)〈 赤 壁 賦 〉中,蘇 軾 由「 逝 者 如 斯,而 未 嘗 往 也;盈 虛 者 如 彼,

而 卒 莫 消 長 」所 體 悟 的 道 理,類 近 於《 文 心 雕 龍 》「 陰 陽 盈 虛,

五 行 消 息 , 變 雖 不 常 , 而 稽 之 有 則 」

(D)〈 燭 之 武 退 秦 師 〉中 , 燭 之 武 以「 臣 之 壯 也 , 猶 不 如 人 ; 今 老

(6)

14. 下 文 對 「 盜 」 的 敘 述 , 旨 在 強 調 :

夫 民 不 遽 為 盜 必 有 迫 使 之 為 盜 者 , 然 後 甘 於 為 盜 , 非 其 性 生 好 為 盜 也 。 邇 來 強 盜 紛 起 , 大 抵 因 水 旱 凶 荒 , 家 不 足 用 , 衣 食 無 門 , 故 各 處 僥 悍 之 徒 群 起 而 為 盜 , 雖 其 性 之 桀 驁 , 亦 緣 治 生 無 術 而 然 耳 。 ( 洪 繻 〈 弭 盜 安 良 策 〉 )

(A)強 盜 治 生 無 術 , 僥 悍 必 勝 以 往 (B)性 情 桀 驁 者 , 日 後 為 盜 者 甚 多 (C)地 方 多 盜 , 常 肇 因 於 民 不 聊 生 (D)水 旱 凶 荒 , 將 使 群 盜 徙 地 劫 掠

15. 下 文 藉 「 金 受 礪 」 所 說 明 的 道 理 , 最 接 近 於 :

君 與 臣 兮 相 符 , 金 與 礪 兮 相 須 。 離 之 而 道 斯 遠 , 全 之 而 德 不 孤 。 故 為 金 也 光 乎 九 牧 , 為 君 也 配 彼 三 無 。 是 以 工 必 利 其 器 , 君 先 擇 其 佐 。 佐 明 則 有 融 , 器 銳 則 不 挫 。 光 鋩 乎 擬 之 必 斷 , 恬 澹 乎 立 於 無 過 。 ( 李 程 〈 金 受 礪 賦 〉 )

(A)失 之 東 隅 , 收 之 桑 榆 (B)精 誠 所 至 , 金 石 為 開 (C)以 人 為 鏡 , 可 以 明 得 失 (D)路 遙 知 馬 力 , 日 久 見 人 心

16. 關 於 溫 庭 筠 詞 的 敘 述 , 符 合 下 文 觀 點 的 是 :

王 國 維 《 人 間 詞 話 》 曾 駁 斥 張 惠 言 之 說 : 「 固 哉 皐 文 之 為 詞 也 。 飛 卿 〈 菩 薩 蠻 〉 … … 有 何 命 意 ? 皆 被 皐 文 深 文 羅 織 。 」 私 意 以 為 , 張 惠 言 以 溫 庭 筠 詞 上 擬 楚 《 騷 》 , 蓋 有 意 推 尊 詞 體 , 故 不 惜 以 牽 附 立 說 。 然 而 張 惠 言 之 為 此 說 , 亦 並 非 無 故 , 良 以 溫 詞 多 寫 精 美 之 物 象 , 而 精 美 之 物 象 則 極 易 引 生 託 喻 之 聯 想 。 ( 改 寫 自 葉 嘉 瑩 〈 論 溫 庭 筠 詞 〉 )

(A)王 國 維 認 為 張 惠 言 過 度 讚 美 溫 庭 筠 詞 (B)王 國 維 因 溫 庭 筠 雕 琢 藻 飾 而 貶 抑 其 詞 (C)溫 庭 筠 自 比 其 詞 如 楚 《 騷 》 以 尊 詞 體 (D)溫 庭 筠 詞 因 張 惠 言 的 解 說 而 深 奧 難 懂

(7)

17. 鄭 愁 予 詩 風 多 變 , 早 期 情 懷 浪 漫 , 流 露 古 典 情 韻 ; 後 期 則 多 體 悟 深 沉 , 隱 含 生 命 哲 思 。 下 列 詩 句 , 最 能 體 現 後 期 詩 風 的 是 : (A) 煉 自 己 成 為 容 器 / 不 再 是 自 己 而 是 / 大 實 若 虛 / 此 所 謂 爐 火

純 青 / 是 容 飛 鵝 即 興 闖 入 / 過 癮 而 不 / 焚 身

(B)雲 在 我 底 路 上,在 我 底 衣 上,/ 我 在 一 個 隱 隱 的 思 念 上。/ 高 處 沒 有 鳥 喉 , 沒 有 花 靨 , / 我 在 一 片 冷 冷 的 夢 土 上 … …

(C) 遠 處 的 錨 響 如 斷 續 的 鐘 聲 / 雲 像 小 魚 浮 進 那 柔 動 的 圓 渾 … …

/ 小 小 的 波 濤 帶 著 成 熟 的 慵 懶 / 輕 貼 上 船 舷,那 樣 地 膩,與 軟 (D)念 此 際 你 已 回 到 濱 河 的 家 居,/ 想 你 在 梳 理 長 髮 或 是 整 理 溼 了

的 外 衣,/ 而 我 風 雨 的 歸 程 還 正 長;/ 山 退 得 很 遠,平 蕪 拓 得 更 大

18. 關 於 ○1 、 ○2 二 詩 所 敘 寫 的 古 代 思 想 , 最 適 當 的 研 判 是 :

○1 孩 提 親 長 根 天 性 , 堯 舜 由 來 共 一 初 。 情 欲 既 趨 天 者 滅 , 反 疑 性 惡 復 何 如 。

○2 利 出 私 情 害 萬 端 , 義 循 天 理 樂 而 安 。 是 非 得 失 分 霄 壤 , 相 去 其 初 一 髮 間 。

(A)○1 、 ○2 皆 是 儒 家 (B)○1 、 ○2 皆 是 道 家 (C)○1 是 儒 家 , ○2 是 道 家 (D)○1 是 道 家 , ○2 是 儒 家

19-20為 題 組

理 想 愈 高,要 付 出 的 努 力 就 愈 多。隋 煬 帝 非 常 清 楚 這 一 點,他 曾 說 :「 自 古 天 子 有 巡 狩 之 禮 , 而 江 東 諸 帝 多 傅 脂 粉 , 坐 深 宮 , 不 與 百 姓 相 見,此 何 理 也 ? 」隋 煬 帝 瞧 不 起 這 樣 的 皇 帝,所 以 登 基 後 不 停 出 巡 ,在 位 十 四 年 間 ,三 下 江 都,兩 巡 塞 北 ,大 規 模 、遠 距 離 的 出 巡 就 有 八 次 之 多,在 西 京 大 興 和 東 都 洛 陽 間 來 回 更 是 家 常 便 飯。歷 史 學 家 曾 統 計 隋 煬 帝 在 位 期 間,在 大 興 的 時 間 累 計 不 足 一 年,在 洛 陽 也 不 超 過 四 年 。 人 生 就 是 在 路 上 , 這 得 有 多 充 沛 的 精 力 才 能 做 到 啊 !

因 為 理 想 高 遠,精 力 充 沛,也 就 急 於 驅 動 百 姓 建 立 功 業。隋 煬 帝 影 響 最 深 遠 的 功 業,一 是 東 都 洛 陽,一 是 大 運 河。隋 朝 由 西 邊 的 北 周、

東 邊 的 北 齊、南 邊 的 陳 朝 組 成,雖 然 隋 文 帝 以 軍 事 力 量 將 這 三 部 分 捆

(8)

這 兩 項 工 程 不 僅 隋 朝 使 用,唐 朝 也 接 著 用。唐 朝 照 樣 實 行 東 西 兩 京 制 , 武 則 天 甚 至 定 都 洛 陽 。 而 唐 朝 時 , 南 方 經 濟 飛 速 崛 起 , 人 力 和 物 力 就 是 透 過 大 運 河 輸 送 到 北 方。特 別 是 安 史 之 亂 後,東 部 地 區 的 土 地 財 富 都 被 藩 鎮 把 持,不 再 供 給 中 央,靠 著 運 河 輸 送 過 來 的 東 南 財 賦,

才 讓 西 北 的 李 唐 朝 廷 又 生 存 了 一 百 五 十 年。唐 朝 詩 人 皮 日 休〈 汴 河 懷 古 〉曾 說:「 盡 道 隋 亡 為 此 河,至 今 千 里 賴 通 波。若 無 水 殿 龍 舟 事,共 禹 論 功 不 較 多。」給 了 隋 煬 帝 合 理 的 評 價。( 改 寫 自 蒙 曼《 蒙 曼 說 隋 》)

19. 上 文 對 隋 煬 帝 的 描 述 , 側 重 的 面 向 是 : (A)空 有 抱 負 卻 無 力 實 現

(B)武 力 開 國 又 武 力 治 國 (C)積 極 建 設 並 深 察 民 瘼 (D)衝 勁 十 足 且 規 劃 宏 觀

20. 上 文 結 尾 引 用 皮 日 休 〈 汴 河 懷 古 〉, 目 的 在 強 調 隋 煬 帝 : (A)開 鑿 運 河 之 功 , 不 宜 被 其 荒 於 嬉 遊 所 掩

(B)因 開 鑿 運 河 而 亡 國 , 從 結 果 論 實 非 明 智 (C)開 鑿 運 河 畢 竟 耗 損 國 力 , 難 與 大 禹 相 比 (D)開 鑿 運 河 必 有 浮 誇 炫 富 之 舉 , 無 須 苛 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