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設計研究法簡介及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範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設計研究法簡介及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範例"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設計研究法簡介及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範例

翁穎哲

1

* 譚克平

2 1臺北市私立衛理女子高級中學 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一、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務之爭議

從 教 育 研 究 的 歷 史 來 看 , 早 期 的 教 育 研 究 受 傳 統 實 驗 心 理 學 的 影 響 很 大 (Brown, 1992; Collins, 1999)。 其 影 響 之 一 為 教 育 研 究 者 傾 向 於 考 量 單 一 變 項 對 教 學 成 效 的 影 響 , 並 在 控 制 的 教 學 環 境 下 設 計 實 驗 , 進 而 建 立 理 論 。 可 是 , 學 校 教 師 常 認 為 這 樣 的 研 究 忽 略 教 室 學 習 中 複 雜 的 情 境 脈 絡 , 所 建 立 的 理 論 無 法 解 決 實 務 問 題 ( Collins, 1999;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由 此衍 生 的 議 題 為 , 教 育 研 究 是 要 在 控 制 的 環 境 下 操 弄 變 項 以 建 立 理 論 , 還 是 要 在 實 際 複 雜 的 環 境 中 進 行 以 解 決 實 務 問 題 , 抑 或 是 要 兩 者 兼 顧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2002)? 如 果 教 育 研 究 的 目 的 在 發 展 理 論 , 理 論 的 發 展 需 要 依 循 一 套 符 合 科 學 判 準 的 程 序 以 釐 清 不 同 變 項 之 間 的 交 互 作 用 , 如 果 依 照 傳 統 實 驗 心 理 學 所 建 立 的 研 究 典 範 , 這 需 要 在 控 制 的 環 境 下 進 行 。 可 是 , 將 這 些 理 論 的 結 果 實 際 應 用 到 學 生 在 教 室 的 學 習 時 , 需 要 面 對 生 態 效 度 (ecological validity) 的 問 題。 * 為本 文 通 訊 作者 反 過 來 說 , 如 果 教 育 研 究 是 為 了 解 決 實 務 問 題 , 那 麼 , 在 實 際 的 情 境 中 探 討 問 題 的 成 因 和 提 出 解 決 方 案 , 並 在 這 個 環 境 中 測 試 此 方 案 是 否 可 行 , 將 是 解 決 問 題 中 一 個 必 要 的 環 節 。 可 是 , 實 際 的 教 育 環 境 非 常 複 雜 , 不 同 的 因 素 之 間 有 交 互 作 用 , 並 牽 涉 倫 理 層 面 和 人 際 問 題 (NRC, 2002),這 使 得 在 實 際 的 教 學 環 境 進 行 實 驗 研 究 有 其 困 難 , 而 且 , 在 未 經 控 制 的 環 境 所 進 行 的 研 究 容 易 遭 致 各 項 質 疑 , 包 括 研 究 方 法 是 否 符 合 科 學 原 則 ? 所 建 立 的 解 決 方 案 是 否 具 有 理 論 基 礎 ? 不 具 理 論 基 礎 的 解 決 方 案 , 是 否 亦 能 應 用 到 其 他 的 實 務 情 境 ? 這 讓 教 育 研 究 陷 入 了 究 竟 要 發 展 理 論 還 是 解 決 實 際 問 題 的 兩 難 。

二、兼顧理論與實務的設計研究法

為 了 兼 顧 理 論 與 實 務 , 並 符 合 科 學 的 研 究 精 神 ,Brown( 1992) 擷 取 設 計 科 學 (design science) 的 觀 念 ,發 展 一 套 新的 教 育 研 究 方 法 , 稱 為 設 計 實 驗 法 (design experiment)。設 計 科 學 是 一些 研 究 領 域的 通 稱 , 包 括 了 臨 床 醫 學 、 護 理 、 建 築 、 管 理 等 領 域 , 這 些 領 域 的 研 究 成 果 都 包 括 一 項 產 品 , 產 品 的 設 計 目 的 在 解 決 特 定 問 題 ( Zaritsky, Kelly, Flowers, Rogers, & O'Neill, 2003),而 在 H. A. Simon(1981)

(2)

科學教育月刊 第307 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所 寫 的 設 計 科 學 的 經 典 著 作 《 人 工 科 學 》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一 書 中 , 將 教 育 研 究 歸 類 在 設 計 科 學 的 範 疇 。 教 育 研 究 是 一 個 跨 學 門 的 領 域 , 許 多 的 教 育 研 究 成 果 是 一 套 課 程 、 一 種 教 學 方 案、或 是 一 套 教 學 環 境 設 計。Brown(1992) 認 為 應 該 將 教 育 研 究 視 為 一 個 設 計 , 教 育 研 究 的 目 的 在 發 展 出 可 以 應 用 在 實 務 的 理 論 , 並 依 此 理 論 設 計 教 學 方 案 , 進 而 改 進 教 學 。 之 後 ,Collins ( 1992 )、 Hawkins (Hawkins & Collins, 1992)等 人 提 倡 採用 這 種 方 法 來 進 行 教 育 研 究。Collins( 1992) 認 為 設 計 教 育 產 品 時 要 考 量 許 多 複 雜 的 因 素 , 這 個 考 量 就 好 像 在 一 個 包 含 許 多 因 素 的 設 計 空 間(the space of designs)裏 思考 不 同 變 項 對 設 計 成 效 的 影 響 。 藉 由 設 計 研 究 法 , 研 究 者 能 夠 以 較 少 的 實 驗 來 系 統 地 探 討 設 計 空 間 , 並 將 研 究 結 果 應 用 在 複 雜 的 實 務 環 境 。 1999 年 一 群 來 自 心 理 學、認 知 科 學 、 人 類 學 、 生 物 學 、 教 學 設 計 等 領 域 的 研 究 者 為 了 推 廣 設 計 實 驗 , 組 成 「 以 設 計 為 基 礎 的 社 群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提 倡 在 不 同 的 研 究 領 域 中 以 設 計 實 驗 法 來 進 行 研 究 (Kelly, 2003)。 Kolodner( 2001) 認 為 在 研 究 有 關 真 實 世 界 情 境 下 的 學 習 時 , 最 令 人 喜 愛 的 研 究 方 法 是 設 計 研 究 法 。 教 育 領 域 相 當 重 要 的 期 刊《教 育 研 究 者 》(Educational Researcher)

和 《學 習 科 學 期 刊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都 曾 多 次刊 載 與 設 計研 究 法 有 關 的 論 文,例 如,《教 育 研 究 者 》在 2003 年 32 卷第 1 期中 以 一整 期 的 篇 幅討 論 設 計 研 究 法 ;《學 習 科 學 期 刊 》 在 近 10 年 來 , 將 方 法 論 視 為 該 期 刊 的 一 個 核 心 主 題 (Kolodner, 2001)。 這 個 研 究 方 法 在 不 同 的 教 育 文 獻 中 有 不 同 的 名 稱 。 最 初 ,Brown 稱 此 研 究方 法 為 設 計 實 驗 法 (design experiment),許 多 研 究 者 沿 用 此 名 稱 (Bannan-Ritland, 2003; Brown, 1992; Cobb, Confrey, diSessa, Lehrer, & Schauble, 2003; Collins, 1992; Lobato, 2003; McCandliss, Kalchman, & Bryant, 2003; Shavelson, Phillips, Towne, & Feuer, 2003; Sloane & Gorard, 2003)。可 是 , 以 設 計 為 基 礎 的 社 群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認 為 這 個 名 稱 容 易 與 實 驗 設 計 法 (experimental design)混 淆,故 將 名 稱改 為 以 設 計 為 基 礎 的 研 究 (design-based research)( Dede, 2004;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也 有研 究 者 稱 之 為 設 計 研 究 法 ( design research ) (Bannan-Ritland, 2003; Cobb, 2001; Kelly, 2003)。由 於 這 種 研 究 方 法 的 理 念 在 視 教 育 研 究 為 一 項 設 計(Kelly, 2003),本 文 將統 一 以 「 設 計 研 究 法 」(design research)來 稱 呼 這 種 研 究 方 法 。

貳、設計研究法的特點

設 計 研 究 法 要 求 教 育 研 究 必 須 在 實 際 的 教 學 環 境 中 進 行 研 究 , 藉 以 了 解 學 生 如 何 學 習 , 並 建 立 教 學 理 論 , 以 及 設 計 可 以 用 來 改 善 教 學 實 務 的 產 品 。 以 下 將 分 別

(3)

從 研 究 目 的 、 研 究 場 景 、 與 研 究 焦 點 介 紹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特 點 。

一、研究目的:建立理論、設計產

品、改善實務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研 究 目 的 , 包 括 了 建 立 理 論 、 設 計 產 品 和 改 善 實 務 這 三 個 層 面 (Cobb et al., 2003; Shavelson et al., 2003;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

理 論 是 促 成 進 步 的 核 心 (diSessa & Cobb, 2004),而 建 立理 論 是設 計 研 究 法的 主 要 目 的 (Barab & Squire, 2004; Cobb et al., 2003; Collins, Joseph, & Bielaczyc, 2004; diSessa & Cobb, 2004;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所 發 展 的 理 論 必 須 能 描 述、說 明 、 或 解 釋 實 際 教 育 情 境 下 的 學 習 本 質(Barab & Squire, 2004; Edelson, 2002)。 產品 的 設 計 是 發 展 理 論 的 策 略(Edelson, 2002),這 是 藉 由 對 產 品 的 目 的 和 成 效 與 所 對 應 的 理 論 基 礎 不 斷 進 行 系 統 化 的 檢 驗 與 修 正 , 使 得 理 論 能 超 越 特 定 環 境 脈 絡 的 限 制 , 最 終 產 生 一 組 特 定 的 理 論 構 念(a particular set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s)。例如,White 和 Frederiksen 用 設計 研 究 法 建立 一 個 能 夠說 明 學 生 在 教 室 的 科 學 探 究 學 習 與 互 動 的 教 學 理 論 (White & Frederiksen, 1998)。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成 果 包 括 一 項 設 計 產 品 , 這 項 產 品 是 依 據 理 論 所 設 計 的 物 件 , 能 夠 用 來 改 善 教 學 實 務 。 所 設 計 的 產 品 可 能 是 一 項 教 學 軟 體(Bannan-Ritland, 2003;

Edelson, 2002; Edelson, Gordin, & Pea, 1999; Hickey, Kindfield, Horwitz, & Christie, 1999; White & Frederiksen, 1998 )、 一 套 課 程 或 教 學 方 案 ( Cobb, Stephan, McClain, & Gravemeijer, 2001; Cognition &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1997)、或 是 一 組 教 學 環 境 設 計 (Brown & Campione, 1994, 1996; Edelson, 2001)。 建 立 理 論 與 設 計 產 品 是 為 了 改 善 教 學 實 務 , 幫 助 教 師 教 學 與 提 昇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效 。 教 師 對 於 教 學 的 問 題 與 學 生 所 面 臨 的 學 習 困 難 有 切 身 的 體 會 , 而 研 究 者 能 夠 從 理 論 基 礎 探 討 如 何 解 決 這 些 實 務 問 題 , 設 計 研 究 連 結 了 教 育 研 究 者 與 實 務 教 師 , 促 成 兩 者 的 合 作 , 進 而 改 善 教 育 實 務 (Edelson, 2002)。

二、研究場景:實際教學環境

為 了 讓 研 究 結 果 能 有 效 解 決 實 際 教 學 問 題 、 提 升 學 習 成 效 , 並 擴 大 研 究 的 生 態 效 度 , 設 計 研 究 法 強 調 在 實 際 教 學 環 境 進 行 理 論 檢 驗 與 產 品 測 試 的 重 要 性 (Brown, 1992; Collins, 1999; Edelson, 2002; Kolodner, 2001;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 早 期 的 教 育 研 究 常 被 教 師 認 為 太 過 理 論 , 無 法 解 決 實 際 教 學 所 遭 遇 的 問 題 , 其 原 因 可 能 為 研 究 是 在 控 制 的 環 境 下 考 量 單 一 因 素 對 學 習 的 影 響 , 這 與 複 雜 的 教 室 學 習 有 很 大 的 差 異 , 使 得 所 作 的 研 究 不 是 與 教 師 實 際 的 需 求 差 距 過 大 , 就 是 所 得 的

(4)

科學教育月刊 第307 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結 論 是 教 師 依 經 驗 就 能 知 道 的 (Collins, 1999)。實 際 的 教 育 系 統 非 常 複 雜,具 有 開 放 、 複 雜 、 非 線 性 、 有 機 與 歷 史 等 特 徵 (Kelly, 2003),包 含 豐 富 的脈 絡。教 室是 一 個 開 放 的 環 境 , 不 同 因 素 會 互 相 影 響 , 這 使 得 要 在 教 室 進 行 嚴 格 的 變 項 控 制 並 不 容 易 。 況 且 , 在 還 不 了 解 環 境 中 脈 絡 因 素 之 間 的 關 係 就 進 行 隨 機 抽 樣 或 變 項 控 制 是 沒 有 意 義 的 (Brown, 1992; Collins, 1999;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因 此,設 計 研 究 法 提 倡 在 研 究 有 關 教 師 教 學 與 學 生 學 習 的 問 題 時 , 宜 在 一 個 蘊 含 豐 富 脈 絡 的 社 會 環 境 下 , 從 生 態 觀 點 來 探 討 不 同 的 脈 絡 因 素 是 如 何 互 相 影 響 的 (Cobb et al., 2003; Shavelson et al., 2003)。 要 注 意 的 是 , 設 計 研 究 法 並 非 完 全 排 除 在 控 制 的 環 境 下 進 行 研 究 , 在 某 些 研 究 中 , 研 究 者 可 以 先 在 控 制 的 環 境 中 進 行 小 規 模 的 測 試 , 依 據 初 步 的 測 試 結 果 來 修 改 或 建 立 理 論 , 之 後 , 以 這 個 理 論 為 基 礎 , 在 更 複 雜 的 場 景 中 擴 大 測 試 的 範 圍 , 藉 以 修 正 理 論 , 最 後 要 在 實 際 的 教 學 環 境 下 確 認 所 建 立 理 論 的 效 度 與 產 品 的 成 效 。 例 如 ,Brown & Campione(1994, 1996)在 「 促 進 學 習 者 的 社 群 」( Fostering Communities of Learners)中 研究 相 互 教學 (reciprocal teaching ) 時 , Brown 和 Campione 先 在 控 制 的 實 驗 室 觀 察 學 習 者 如 何 互 動 並 以 此 修 正 理 論 後 , 再 逐 漸 增 加 學 習 活 動 的 難 度 與 複 雜 度 , 以 擴 大 研 究 的 規 模 , 最 後 在 教 室 中 研 究 學 生 的 學 習 。

三、研究焦點:過程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焦 點 是 學 習 過 程 (Shavelson et al., 2003;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主 要是 分 析 在 教 學 產 品 的 介 入 下 , 學 習 者 如 何 與 教 學 產 品 互 動 , 使 用 教 學 產 品 是 否 能 改 善 學 習 成 效(Collins et al., 2004)。研 究者 必 須 完整 且 系 統 的 記 錄 理 論 與 產 品 的 修 正 歷 程 與 執 行 成 效(Edelson, 2002),這 包 括詳 盡 描述 學 生 的 背 景 、 學 習 的 歷 程 、 教 師 與 研 究 者 的 角 色、教 學 環 境、教 學 時 間 與 教 學 方 式、 學 生 的 反 應 等 。

例 如 ,Cobb 、 Stephan 、 McClain 和 Gravemeijer 等 人(2001)用 設計 研 究 法設 計 一 個 一 年 級 直 線 測 量 ( linear measurement)的 教 學 單 元,研 究 焦 點 是學 生 推 理 歷 程 的 改 變 。 單 元 教 學 目 標 有 兩 點 , 分 別 是 讓 學 生 利 用 工 具 來 學 習 距 離 測 量 的 概 念,以 及 促 進 學 生 自 治(autonomy) 能 力 的 成 長 。 其 中 , 有 關 學 生 推 理 能 力 改 變 的 一 項 指 標 , 是 觀 察 學 生 在 面 臨 需 要 進 行 數 學 論 證 的 情 境 時 , 是 否 能 對 本 身 的 看 法 加 以 說 明 、 解 釋 、 舉 例 或 澄 清 , 而 非 直 接 求 助 教 科 書 或 教 師 等 權 威 。 教 學 活 動 進 行 時 , 教 師 和 研 究 人 員 可 以 介 入 學 生 的 活 動 , 這 包 括 提 出 問 題 、 建 議 解 題 策 略 , 或 要 求 學 生 說 明 推 理 歷 程 。 最 後 , 根 據 學 生 解 決 問 題 時 推 理 歷 程 的 差 異 以 及 學 習 成 效 , 發 展 出 各 種 與 學 習 有 關 的 理 論 猜 想 , 再 依 此 設 計 後 續 的 教 學 活 動 。 在 設 計 研 究 法 進 行 的 過 程 中 , 研 究 者 會 不 斷 提 出 與 研 究 問 題 有 關 的 猜 想 , 並 會

(5)

不 斷 修 正 這 些 猜 想 。 例 如 ,Cobb 等 人 (2001) 在 探 討學 生 的 自 治能 力 成 長 時, 最 初 猜 想 學 生 在 學 習 過 程 所 表 現 的 自 治 意 涵 與 個 人 特 質 有 關 , 但 是 , 在 觀 察 師 生 互 動 後 後 , 他 們 修 正 了 自 治 的 意 義 , 從 「 與 個 人 特 質 有 關 」 修 正 為 「 與 學 生 參 與 社 群 的 方 式 有 關 」,這 是 指 學 生 逐 漸 參 與 教 室 中 的 數 學 實 務 ( classroom mathematical practice), 包 括 進 行 與 學 習 觀 念 有 關 的 推 論 、 論 證 , 或 將 數 學 觀 念 符 號 化 的 過 程 , 代 表 自 治 能 力 的 成 長 。 從 上 述 的 介 紹 可 知 ,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研 究 目 的 包 括 建 立 理 論 、 發 展 設 計 、 改 善 實 務 三 個 層 面 , 研 究 場 景 強 調 在 實 務 教 學 情 境 進 行 研 究 的 重 要 性 , 研 究 焦 點 在 學 生 的 學 習 的 過 程 。 這 是 一 種 形 成 性 的 研 究 (formative research)(Edelson, 2002),其 過 程 是 在 理 論 的 基 礎 下 設 計 產 品 , 在 實 際 的 教 學 中 以 此 產 品 來 協 助 教 學 , 並 分 析 學 習 成 效 , 每 一 個 分 析 結 果 都 會 修 正 既 有 的 理 論 , 並 以 此 修 改 先 前 的 產 品 設 計 , 之 後 再 次 檢 驗 此 產 品 在 改 善 學 習 的 成 效 , 如 此 逐 漸 修 正 理 論 與 產 品 (Bannan-Ritland, 2003; Cobb et al., 2003; Edelson, 2002; Shavelson et al., 2003;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現 將本 節 要 點 整 理 如 表 1。

參、設計流程與工作要點

有 關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設 計 流 程 與 工 作 要 點,在 比 較Cobb( Cobb, 2001; Cobb et al., 2003 )、 Bannan-Ritland ( 2003 )、 Collins (Collins et al., 2004) 等 人針 對 設 計 研究 法 的 步 驟 或 指 導 原 則 所 作 的 說 明 後 , 本 文 將 設 計 流 程 歸 納 為 四 個 階 段 , 分 別 是 準 備 、 執 行 、 評 鑑 、 推 廣 , 其 中 , 從 準 備 階 段 到 執 行 階 段 可 以 反 覆 循 環( 圖 1)。準 備 階 段 是 指 從 建 立 理 論 基 礎 到 產 生 設 計 原 型 (design prototype)的 過 程; 執 行 階 段是 指 將 設 計 原 型 在 研 究 場 景 中 進 行 測 試 , 並 且 進 行 資 料 分 析 ; 評 鑑 階 段 是 指 在 收 集 所 有 的 資 料 後 , 進 行 回 溯 分 析 以 檢 視 整 個 研 究 過 程 ; 推 廣 階 段 則 是 將 設 計 產 品 推 廣 到 教 育 界 。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設 計 流 程 與 工 作 要 點 見 表2, 以 下將 依 序 介 紹。

一、準備階段

在 準 備 階 段 , 研 究 者 要 針 對 某 個 教 學 實 務 問 題 , 尋 找 有 關 的 理 論 基 礎 。 建 立 理 論 基 礎 的 方 式 有 三 種 : 直 接 引 用 理 論 、 修 改 現 有 理 論 , 或 是 進 行 文 獻 探 討 自 行 建 立 理 論 。 之 後 , 要 釐 清 理 論 、 設 計 、 實 務 三 者 之 間 的 關 係 , 由 此 產 生 設 計 原 則 ; 再 根 據 理 論 、 問 題 、 研 究 對 象 和 學 科 內 容 之 間 的 關 係 , 形 成 可 能 的 猜 想 並 產 生 設 計 原 型 (Bannan-Ritland, 2003; Cobb, 2001; Cobb et al., 2003; Collins et al., 2004)。

在 準 備 階 段 , 研 究 者 就 要 決 定 研 究 場 景 以 及 資 料 的 收 集 方 式 。 決 定 研 究 場 景 時 , 要 考 量 推 廣 研 究 成 果 的 生 態 效 度 (Bannan-Ritland, 2003),思 考 的 面 向 可 以 從 所 要 解 決 的 實 務 問 題 、 理 論 牽 涉 的 因 素 、 以 及 產 品 的 潛 在 使 用 者 等 不 同 層 面 著 手 。

(6)

表 1: 設 計研 究 法 的 特點 特 點 旨 要 說 明 研究目的 建 立理 論 發 展 設 計 改 善 實 務 . 理 論 是 設 計 的 基 礎 與 促 成 進 步 的 核 心 . 設 計 是 發 展 理 論 的 策 略 與 理 論 和 實 務 的 媒 介 . 實 務 問 題 的 改 善 與 解 決 是 建 立 理 論 與 發 展 設 計 的 動 機 研究場景 實 際教 學 環 境 . 實 驗 控 制 的 環 境 與 真 實 的 教 學 情 境 有 很 大 的 差 異 . 研 究 場 景 逐 漸 複 雜 , 最 後 在 實 際 教 學 環 境 進 行 . 為 了 解 決 實 務 問 題 , 提 升 教 學 效 果 , 擴 大 研 究 效 度 . 在 脈 絡 豐 富 的 社 會 尺 度 下 , 從 生 態 觀 點 進 行 研 究 研究焦點 過 程 . 焦 點 在 學 習 者 如 何 與 所 產 生 的 設 計 互 動 . 詳 盡 描 述 學 習 的 歷 程 與 相 關 資 料 . 是 由 建 立 理 論 、 設 計 產 品 、 實 際 測 試 、 分 析 結 果 不 斷 循 環 所 組 成 表 2: 設 計流 程 與 工 作要 點 階 段 說 明 工 作 要 點 準 備 從 建 立 理 論 基 礎 到 產 生 設 計 原 型 確 認 問 題、評 估 需 求、調 查 文 獻、發 展 理 論 、 產 生 設 計 原 則 、 確 認 設 計 的 重 要 成 份 、 形 成 假 說 、 產 生 設 計 原 型 執 行 將 設 計 在 研 究 場 景 中 進 行 測 試 測 試 假 說 、 分 析 資 料 、 修 正 設 計 評 鑑 分 析 所 有 資 料 以 了 解 產 品 成 效 進 行 回 溯 分 析 、 評 估 效 果 、 評 估 生 態 效 度 推 廣 將 產 品 推 廣 到 教 育 市 場 推 廣 設 計 、 評 估 生 態 效 度 、 評 估 推 廣 效 果 準 備 執 行 評 鑑 推 廣 圖1、 設 計研 究 的 四 個階 段

(7)

收 集 資 料 時 宜 同 時 兼 顧 質 性 資 料 與 量 化 資 料 (Bannan-Ritland, 2003; Cobb, 2001; Collins et al., 2004),質 性 資 料 將 提 供 豐 富 的 文 字 描 述 使 人 瞭 解 產 品 的 設 計 過 程 , 這 有 助 研 究 者 形 成 有 關 產 品 成 效 的 輪 廓 (Collins, 1999); 而 量 化 資料 讓 研 究 者 建 立 有 關 產 品 和 學 習 之 間 的 統 計 模 式 , 這 使 研 究 者 能 以 更 簡 潔 的 方 式 來 了 解 脈 絡 間 不 同 因 素 的 關 係 (Sloane & Gorard, 2003)。

二、執行階段

執 行 階 段 是 一 系 列 測 試 、 分 析 、 與 修 正 的 循 環 過 程(Collins, 1999; Collins et al., 2004; Edelson, 2002)。 研 究者 要 將 準 備階 段 所 得 構 想 的 設 計 原 型 落 實 為 具 體 之 設 計 , 在 所 決 定 的 場 景 中 進 行 測 試 , 並 對 測 試 結 果 進 行 資 料 分 析 , 再 根 據 分 析 結 果 修 正 設 計(Bannan-Ritland, 2003; Cobb, 2001; Cobb et al., 2003; Collins et al., 2004)。其 中 , 測 試 是 在 研 究 場 景 中 實 際 檢 驗 準 備 階 段 所 獲 得 的 設 計 原 型 , 以 確 認 理 論 猜 想 的 正 確 性 。 如 果 分 析 的 結 果 與 預 期 差 距 過 大 , 就 必 須 再 回 到 準 備 階 段 , 重 新 修 改 理 論 以 及 建 立 新 的 假 說 與 設 計 新 的 產 品 ( 參 見 圖 1),然 後 再 回 到執 行 階 段 進行 測 試 , 如此 反 覆 進 行 , 直 到 執 行 階 段 的 測 試 結 果 能 與 理 論 預 測 相 一 致 。 隨 著 愈 來 愈 肯 定 設 計 的 成 效 , 研 究 者 要 逐 漸 擴 大 測 試 的 規 模 , 以 確 認 在 不 同 的 情 境 中 能 夠 將 理 論 假 說 與 研 究 結 果 予 以 複 製 推 廣 (Bannan-Ritland,

2003; Cobb, 2001; Cobb et al., 2003; Collins et al., 2004)。 由 於 設 計 研 究 法 是 一 個 長 期 的 過 程 , 不 同 的 研 究 階 段 可 能 由 不 同 的 人 員 所 負 責 , 而 參 與 這 項 設 計 研 究 的 團 隊 成 員 也 可 能 是 跨 領 域 的 , 不 同 背 景 的 研 究 人 員 要 共 同 討 論 , 並 且 一 起 分 析 結 果 與 其 意 義 , 所 以 , 研 究 者 要 嚴 格 定 義 和 檢 視 所 使 用 的 構 念 , 務 求 明 確 、 容 易 瞭 解 , 以 確 保 整 個 研 究 過 程 中 測 量 構 念 的 信 度 和 效 度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只 有 詳 盡 描 述 收 集 資 料 的 過 程 以 及 明 確 定 義 分 析 的 判 準 , 才 能 夠 在 擴 大 研 究 場 景 、 進 一 步 複 製 與 普 遍 化 研 究 設 計 時 , 能 夠 確 保 整 個 長 期 的 研 究 仍 具 有 內 在 的 一 致 性 。

三、評鑑階段

在 準 備 階 段 與 執 行 階 段 後 , 研 究 流 程 進 入 了 評 鑑 階 段 。 這 個 階 段 的 工 作 重 點 是 對 整 個 設 計 歷 史 進 行 回 溯 分 析 , 在 一 個 更 廣 的 理 論 脈 絡 下 檢 視 整 個 研 究 歷 程 , 並 以 科 學 的 和 系 統 的 方 式 來 瞭 解 所 設 計 的 產 品 在 解 決 實 際 問 題 的 效 能 (Bannan-Ritland, 2003; Cobb, 2001; Cobb et al., 2003; Collins, 1999; Collins et al., 2004)。

為 了 達 成 這 個 目 標 , 研 究 者 必 須 考 量 教 育 情 境 的 複 雜 性,以 學 習 生 態( learning ecology)的 觀 點來 理 解 不 同的 情 境 因 素之 間 是 如 何 交 互 作 用 進 而 影 響 學 習 。 學 習 生 態 是 一 個 複 雜 的 互 動 系 統 , 由 許 多 具 有 不 同 類 型 (type) 和 不 同 層 次 ( level) 的 成

(8)

科學教育月刊 第307 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分 (element) 所組 成 。 在 設計 研 究 法 中, 研 究 者 在 理 論 中 建 構 起 學 習 生 態 的 組 成 成 分 , 同 時 預 期 這 些 成 分 如 何 互 動 , 並 在 評 鑑 階 段 從 整 體 的 觀 點 解 釋 為 什 麼 這 樣 的 產 品 設 計 會 有 效 果 , 以 及 思 考 如 何 將 這 些 產 品 應 用 在 新 環 境 (Bannan-Ritland, 2003; Cobb, 2001; Cobb et al., 2003; Collins et al., 2004)。

四、推廣階段

推 廣 是 將 所 設 計 的 教 育 產 品 推 廣 到 教 育 界 , 讓 教 師 、 家 長 、 學 生 或 行 政 人 員 能 夠 在 實 際 教 學 時 , 採 用 這 項 產 品 來 幫 助 學 習,並 評 估 推 廣 的 效 果(Bannan-Ritland, 2003)。 推 廣 是 研 究 領 域 和 實 務 領 域 的 成 員 互 相 交 換 訊 息 的 過 程 。 影 響 教 育 實 務 工 作 者 採 納 教 育 設 計 的 因 素 , 包 括 這 兩 個 領 域 之 間 的 溝 通 是 否 順 暢 、 實 務 環 境 的 組 織 文 化 、 產 品 的 特 性 和 成 本 效 益 的 關 係 、 實 務 工 作 者 對 採 用 新 設 計 所 投 注 的 努 力 等 (Zaritsky et al., 2003)。

肆、設計研究法在教育研究的應用

舉例

以 下 將 以 兩 個 實 例 來 說 明 如 何 以 設 計 研 究 進 行 教 育 研 究 。 這 兩 個 例 子 分 別 是 Bannan-Ritland 所 領 導 的 線 上 閱 讀 計 畫 ( The LiteracyAccess Online Project, [LAO])( Bannan-Ritland, 2002b, 2003), 以 及 Bakker 針 對 荷 蘭 中 學 生 的 統 計 教 學 所 進 行 的 設 計 研 究 (Bakker, 2004)。

一、

Bannan-Ritland 的線上閱讀計畫

(一 ) 研 究 特 點 Bannan-Ritland 線 上 閱 讀 計 畫 的 研 究 目 的 在 建 立 有 關 閱 讀 和 網 路 學 習 的 理 論 , 設 計 一 套 電 腦 輔 助 的 閱 讀 教 材 , 以 促 進 兒 童 的 閱 讀 理 解 能 力 。 研 究 場 景 有 三 種 , 分 別 是 非 正 式 的 場 合 、 工 作 坊 、 以 及 模 擬 真 實 情 境 的 學 習 。 研 究 焦 點 為 在 成 人 的 輔 助 下 兒 童 如 何 利 用 電 腦 輔 助 來 閱 讀 , 進 而 提 升 閱 讀 能 力 。 (二 ) 研 究 流 程 這 個 計 畫 的 研 究 流 程 , 分 為 準 備 、 執 行 、 評 鑑 、 及 推 廣 四 個 階 段 。 1. 準 備 階 段 首 先 ,Bannan-Ritland 針 對 閱 讀 和 網 路 學 習 這 兩 個 領 域 進 行 文 獻 探 討 , 建 立 理 論 架 構 , 然 後 , 以 此 理 論 為 基 礎 提 出 設 計 原 則 、 建 立 假 說 、 進 行 初 步 測 試 , 再 根 據 測 試 結 果 修 正 理 論 。 例 如 , 起 初 , Bannan-Ritland 依 據 文 獻 探 討 設 計 出 教 學 式 的 、 以 兒 童 為 中 心 的 閱 讀 教 材 , 但 測 試 後 , 依 照 學 習 成 效 將 設 計 方 式 修 改 為 協 同 的 、 說 故 事 的 方 式 ; 在 網 路 學 習 部 分 , Bannan-Ritland 先 藉 由 文 獻 探 討 發 展 出 網 路 學 習 的 教 學 架 構 (web-based instruction framework )( Bannan-Ritland, Harvey, & Milheim, 1998)以 及 人 機 互 動的 分 析 架 構 (Bannan-Ritland, 2002a),然 後 結 合 網 路 學 習 與 之 前 所 建 立 的 閱 讀 理 論 後 , 考 量 閱 讀 教 材 、 讀 寫 策 略 、 兒 童 的 電 腦 技 能 和 學 習 能 力 , 以 及 輔 助 兒 童 學 習 的 成 人 和 兒 童 之 間 的 關 係 等 因 素 , 提 出 軟 體 設 計 的 原 型

(9)

(written prototype), 再 根 據 研 究 團 隊 中 不 同 領 域 成 員 的 建 議 進 行 修 改 , 設 計 出 一 套 線 上 閱 讀 課 程 的 軟 體 原 型 (software prototype)。 2. 執 行 階 段 在 執 行 階 段 , 為 了 模 擬 設 計 的 實 際 效 果 ,Bannan-Ritland 分 別 在 三 種 不 同 的 場 景 測 試 這 套 軟 體 原 型 。 首 先 , 在 非 正 式 場 合 中 , 測 試 兒 童 與 父 母 在 研 究 人 員 的 協 助 下 , 以 這 套 軟 體 原 型 進 行 配 對 學 習 的 學 習 成 效 , 並 將 分 析 結 果 與 之 前 的 猜 想 作 比 較 , 並 依 此 修 正 理 論 架 構 與 軟 體 設 計 ; 之 後 , 在 正 式 結 構 化 的 工 作 坊 中 , 讓 兒 童 和 父 母 在 研 究 人 員 的 協 助 下 進 行 配 對 學 習 ; 最 後 , 在 模 擬 真 實 的 情 境 下 , 進 行 一 連 串 的 測 試 、 分 析 、 與 修 正 。 收 集 資 料 的 方 式 包 括 觀 察 、 訪 談 、 學 習 日 誌 、 調 查 。 這 些 在 不 同 場 景 的 測 試 是 一 連 串 「 測 試 - 分 析 - 修 正 」 的 過 程 , 目 的 在 確 保 測 試 的 結 果 能 接 近 日 後 實 際 使 用 的 成 效 。 3. 評 鑑 階 段 在 評 鑑 階 段 ,Bannan-Ritland 對 整 個 研 究 進 行 回 溯 分 析 , 評 估 整 個 設 計 的 效 果 , 包 括 評 估 教 材 的 理 論 基 礎 是 否 正 確 、 教 材 是 否 能 提 升 兒 童 的 閱 讀 理 解 能 力 、 並 從 理 論 來 分 析 教 材 與 兒 童 閱 讀 成 效 之 間 的 關 係 。 4. 推 廣 階 段 推廣 階 段 的工 作 重 點 在將 設 計 成 品推 廣 到 教 育 界 , 並 調 查 這 套 教 材 在 教 育 界 使 用 的 情 況 , 包 括 教 師 或 父 母 是 否 採 用 這 套 教 材 ? 是 什 麼 原 因 促 使 其 使 用 這 套 教 材 或 是 不 使 用 這 套 教 材 ? 在 這 套 教 材 的 協 助 下 , 兒 童 的 閱 讀 理 解 能 力 是 否 提 升 ? 教 師 或 父 母 是 否 以 不 同 於 研 究 者 的 設 計 方 式 來 使 用 這 套 教 材 ?

二、Bakker 的荷蘭中學統計教育研

這 是 Bakker(2004)針 對 荷蘭 中 學 的 統 計 教 學 所 進 行 的 設 計 研 究,它 屬 於 Cobb, McClain, Gravemeijer 等 人 在 美 國 田 納 西 州 Nashville 研 究 團 隊 所 進 行 的 研 究 計 畫 的 一 部 分 。 (一 ) 研 究 特 點 這 個 研 究 的 目 的 是 建 立 一 個 有 關 中 學 統 計 的 教 學 理 論 , 並 設 計 一 系 列 的 教 學 活 動 , 以 幫 助 中 學 生 發 展 統 計 概 念 。 研 究 場 景 是 一 所 荷 蘭 中 學 , 研 究 焦 點 是 學 生 學 習 有 關 統 計 的 分 布(distribution)的 概 念 , 以 及 學 生 對 圖 形 表 徵 的 符 號 化 (symbolizing)歷 程 。 (二 ) 研 究 流 程 在 介 紹 這 個 研 究 之 前 要 先 說 明 的 是 , 這 個 研 究 的 流 程 並 未 進 行 到 推 廣 階 段 , 但 由 於 這 整 個 設 計 研 究 能 夠 呈 現 出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特 點 與 研 究 流 程 , 故 本 文 以 此 為 例 來 說 明 設 計 研 究 法 在 教 育 上 的 應 用 。 整 個 研 究 內 容 所 佔 篇 幅 頗 多 , 下 文 將 針 對 與 研 究 方 法 有 關 的 部 分 加 以 介 紹 , 至 於 研 究 的 細 節 部 分 , 將 不 再 作 敘 述 。 這 個 研 究 的 研 究 流 程 , 分 為 準 備 、 執 行 、 評 鑑 三 個 階 段 , 其 中 , 針 對 某 一 個 學 習 主 題 之 假 說 性 學 習 軌 跡 (hypothetical

(10)

科學教育月刊 第307 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learning trajectory) 所 進 行 的 研 究 中 , 準 備 階 段 與 執 行 階 段 共 經 歷 12 次 的 反 覆循 環 。 有5 班 七 年級 學 生 參 與這 部 分 的 設計 研 究。Bakker 在 準 備 階 段 先對 其 中 4 個 班 級 進 行 觀 察 試 探 , 確 認 教 學 材 料 的 適 用 性 , 建 立 有 關 學 習 的 理 論 猜 想 (conjecture), 然 後 才 在 執 行 階 段 對 另 一 個 班 級 進 行 檢 驗 。 準 備 階 段 的 工 作 重 點 在 確 定 研 究 問 題 、 建 立 理 論 架 構 , 並 進 行 教 學 實 驗 ; 或 是 依 據 執 行 階 段 的 分 析 結 果 重 新 修 改 問 題 、 建 立 理 論 架 構 和 進 行 教 學 實 驗 。 執 行 階 段 的 工 作 重 點 在 檢 驗 準 備 階 段 所 建 立 的 有 關 學 生 學 習 的 猜 想 , 每 一 個 猜 想 都 是 與 學 生 在 學 習 統 計 的 分 布 (distribution) 的 概 念 時 與 其 有 關 的 重 要 問 題 。 在 針 對 這 5 個 七 年 級 班 級 進 行 研 究 後,Bakker 在 一所 學 校 觀 察 18 個 班級 的 學 習,最 後,又 在 一 個 8 年 級 的 班 級中 進 行 教 學實 驗 。 在 評鑑 階 段,Bakker 對 整 個 研 究 過程 進 行 回 溯分 析 , 以 確 立 所 建 立 的 學 習 理 論 能 夠 適 用 於 學 生 的 教 室 學 習 。 1. 準 備 階 段 準 備 階 段 包 括 文 獻 探 討 和 教 學 實 驗 二 部 分 。 (1) 文 獻 探 討 文 獻 探 討 的 目 的 在 確 定 研 究 問 題 與 收 集 教 學 素 材 , 工 作 重 點 在 分 析 課 程 中 與 統 計 有 關 的 核 心 概 念 , 追 溯 這 些 概 念 的 歷 史 發 展 脈 絡 , 探 討 學 生 的 統 計 直 覺 概 念 , 並 根 據 這 些 結 果 發 展 教 學 材 料 。 與 確 定 研 究 問 題 有 關 的 文 獻 探 討 分 三 部 分,首 先,Bakker 採 用真 實 數 學 教育 的 教 學 理 論 (the instruction theory of Realistic Mathematics Education)為課 程 設 計 的 理 論 基 礎 , 依 據 這 個 教 學 理 論 來 確 定 課 程 的 設 計 原 則 ; 然 後 探 討 統 計 教 育 未 來 的 研 究 趨 勢 ; 並 分 析 Cobb 等人 之 前 所作 的 有 關 研 究 。 之 後 , 提 出 兩 個 研 究 問 題 , 分 別 為 中 學 生 如 何 發 展 出 統 計 的 分 布 (distribution) 的 概 念 , 以 及 學 生 在 統 計 圖 形 表 徵 的 學 習 中,符 號 化(symbolizing) 的 歷 程 是 如 何 演 變 的 。 教 學 素 材 的 文 獻 來 源 有 兩 種 , 分 別 是 有 關 統 計 教 育 研 究 的 文 獻 探 討 , 以 及 對 統 計 概 念 所 作 的 歷 史 發 展 探 討 。 前 者 的 目 的 在 瞭 解 統 計 教 育 研 究 現 況 並 作 跨 國 的 比 較 ; 後 者 則 是 要 瞭 解 不 具 備 統 計 概 念 的 人 們 是 以 何 種 方 式 來 理 解 和 詮 釋 與 這 些 概 念 有 關 的 現 象 。 (2) 教 學 實 驗 教 學 實 驗 的 目 的 在 針 對 研 究 問 題 進 行 初 步 的 測 試 , 以 瞭 解 學 生 的 思 考 類 型 與 學 習 歷 程 。 由 於 這 整 個 設 計 研 究 包 含 許 多 學 習 單 元 , 以 下 將 針 對 其 中 的 一 個 學 習 單 元 來 說 明 研 究 流 程 。 在 與 這 個 單 元 有 關 的 教 學 實 驗 中,Bakker 先 晤 談學 生,以 瞭解 學 生 的 先 備 概 念 並 建 立 與 學 生 學 習 歷 程 有 關 的 猜 想 ; 然 後 , 針 對 這 個 猜 想 進 行 初 步 的 測 試 , 再 進 行 三 次 教 學 實 驗 。 在 晤 談 部 分 ,Bakker 先 訪 談 14 位 學 生 。 晤 談 的 問 題 是 要 求 學 生 從 一 組 分 別 代 表 兩 種 電 池 品 牌 使 用 壽 命 的 長 條 圖 中 , 判 斷 出 哪 一 種 品 牌 較 好。Bakker 要 從 學 生 的

(11)

回 答 來 瞭 解 : 學 生 的 直 覺 如 何 理 解 統 計 圖 形 ; 如 果 將 這 個 問 題 脈 絡 發 展 為 一 項 教 學 材 料 是 否 適 當 ; 教 學 時 要 注 意 學 生 的 哪 些 學 習 層 面 。 從 晤 談 的 結 果 發 現 , 學 生 很 容 易 理 解 題 意,並 能 對 圖 形 作 出 判 斷,但 是, 在 說 明 品 牌 的 優 劣 判 斷 時 , 學 生 都 將 注 意 力 放 在 單 一 數 值 , 例 如 , 由 品 牌 中 的 某 一 個 電 池 有 較 長 的 使 用 期 限 來 判 斷 這 個 電 池 較 好 , 而 非 以 這 個 品 牌 所 呈 現 的 集 體 特 徵 來 判 斷 何 者 較 好 。 根 據 訪 談 結 果 ,Bakker 決 定 在 正 式 的 教 學 設 計 中 使 用 這 個 問 題 脈 絡 , 教 學 的 重 點 是 希 望 學 生 能 夠 發 現 統 計 資 料 中 所 要 呈 現 的 集 體 特 性 , 而 避 免 將 注 意 力 放 在 單 一 數 值 。 初 步 測 試 是 在 班 級 1A 進 行的 。 教 師 上 課 時 直 接 讓 學 生 由 圖 形 判 斷 何 種 電 池 品 牌 較 好 , 學 生 的 回 答 仍 然 是 傾 向 將 焦 點 放 在 個 別 的 數 值 。 為 了 因 應 學 生 的 這 項 學 習 特 點,Bakker 認 為 如 果 讓 學生 瞭 解 這 個圖 形 的 建 構 歷 程 , 並 建 立 起 抽 樣(sampling) 的 概 念 , 將 有 助 於 讓 學 生 在 理 解 圖 形 時 能 夠 從 單 一 數 值 轉 移 到 整 體 的 特 徵 。 此 外 , 由 於 許 多 學 生 回 答 某 品 牌 較 好 是 因 為 它 有 四 個 相 同 的 數 值,所 以Bakker 將 它 修 改 成 4 個不 同 但 稍 微接 近 的 數 值。 在 後 續 教學 實 驗 中Bakker 繼 續使 用 這 個電 池 問 題 。 第 一 次 教 學 實 驗 是 在 1F 班 級 進 行 的 。 為 了 引 發 學 生 對 問 題 作 更 深 入 的 思 考 , 讓 學 生 能 從 不 同 品 牌 的 角 度 來 進 行 論 證 , 學 生 將 要 以 兩 家 電 池 工 廠 老 闆 的 身 份 寫 一 封 信 給 商 店 , 說 明 為 什 麼 商 店 必 須 販 賣 這 個 工 廠 所 生 產 的 電 池 , 這 個 作 業 是 兩 人 一 組 進 行 的。Bakker 預 測由 於 學 生 證論 時 要 同 時 考 量 兩 個 品 牌 的 優 點 , 故 會 面 臨 一 些 衝 突 情 境 , 這 能 幫 助 學 生 發 展 統 計 的 中 央 (center) 和分 散 (spread)的 概 念 。 由 第 一 次 教 學 實 驗 的 結 果 發 現 , 學 生 並 未 以Bakker 所 預期 的 方 式來 進 行。由 於 學 生 是 兩 人 為 一 組 , 結 果 , 學 生 都 是 將 這 個 問 題 拆 成 兩 個 部 分 , 每 位 同 學 各 自 分 析 一 種 電 池 品 牌 的 優 點 , 彼 此 間 少 有 互 動 。 有 一 些 學 生 在 回 答 時 提 到 這 個 研 究 是 由 消 費 者 報 導 雜 誌 (Consumer Reports) 所 作 的 分 析 報 導。Bakker 認 為 這個 問 題 情 境能 夠 促 使 學 生 進 行 更 客 觀 的 論 證 , 並 用 比 較 數 學 化 而 且 客 觀 的 的 方 式 來 分 析 題 目 所 提 供 的 資 料 , 而 不 會 像 部 分 學 生 在 回 答 問 題 時 只 使 用 廣 告 語 言,所 以,Bakker 決 定在 下 一 個 教 學 實 驗 採 用 消 費 者 報 導 作 為 問 題 脈 絡 。 第 二 次 教 學 實 驗 是 在 1E 班 級進 行 , 學 生 被 要 求 假 設 自 己 是 消 費 者 報 導 雜 誌 的 記 者 , 目 前 獲 得 有 關 兩 種 電 池 品 牌 使 用 壽 命 的 資 料 , 現 在 要 根 據 這 些 資 料 寫 一 篇 有 關 這 兩 種 品 牌 優 劣 比 較 的 報 導 。 教 學 實 驗 結 果 顯 示 這 次 學 生 有 較 好 的 論 證 品 質 。 Bakker 認 為,如 果在 設 計 教學 活 動 時 能夠 找 到 適 當 的 問 題 脈 絡 , 將 能 引 發 學 生 改 變 對 自 身 的 角 色 認 知 , 進 而 促 使 學 生 進 行 比 較 客 觀 的 論 證 。 第 三 次 教 學 實 驗 在 1C 班 級進 行 , 此 時 延 續 第 二 次 教 學 實 驗 中 的 消 費 者 報 導 問 題 脈 絡 , 但 是 修 改 之 前 問 題 中 每 種 品 牌 的 電 池 數 目 。 之 前 , 每 種 品 牌 都 有 10 個電

(12)

科學教育月刊 第307 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池 , 而 此 時 改 成 每 種 品 牌 分 別 有 30 個及 35 個 電 池,Bakker 希 望 能 夠 藉此 促 使 學 生 用 乘 法 推 理(multiplicative reasoning)來 思 考 問 題 。 2. 執 行 階 段:在 1B 班 級 中 正 式 進 行 教 學 歷 程 的 測 試 執 行 階 段 是 在 1B 班 級 中 進行 的 , 研 究 分 兩 部 分 , 分 別 是 教 學 活 動 和 分 析 。 整 個 設 計 研 究 中 ,1B 班 級 的學 生 共 上 了 12 堂 課 , 而 在 正 式 上 第 一 堂 課 之 前 , 學 生 先 進 行 一 個 25 分 鐘的 前 測,目 的在 瞭 解 與 學 生 有 關 的 統 計 先 備 知 識 。 以 下 所 介 紹 的 是 1B 學 生 所進 行 的 第 2 堂課 , 而 這 堂課 是 在 上 述之 準 備 階 段的 初 步 測 試 以 及 三 次 教 學 實 驗 後 進 行 的 。 (1) 教 學 活 動 學 生 之 前 已 經 學 過 平 均 的 概 念 , 這 個 教 學 活 動 要 求 學 生 從 消 費 者 報 導 雜 誌 的 角 度 來 分 析 電 池 品 牌 的 優 劣 , 但 是 與 準 備 階 段 不 同 的 是 , 此 時 已 將 兩 個 統 計 圖 形 再 稍 加 修 改 , 成 為 一 個 圖 形 看 起 來 左 右 對 稱 、 而 另 一 個 圖 形 偏 向 一 邊 , 這 樣 修 改 是 希 望 學 生 能 夠 由 不 同 的 分 佈 圖 形 來 發 現 資 料 的 集 體 特 徵 。 (2) 分 析 Bakker 分 析 學 生 在 教 學 活 動 時 的 討 論 內 容 後 發 現 , 學 生 仍 然 從 個 別 數 值 來 判 斷 圖 形 , 沒 有 注 意 到 圖 形 的 整 體 特 徵 , 學 生 會 應 用 在 第 一 堂 課 所 發 展 的 統 計 概 念 。 此 外 , 學 生 起 初 認 為 這 兩 種 品 牌 的 數 目 不 同 , 無 法 比 較 , 但 是 , 如 果 將 問 題 修 改 為 兩 種 品 牌 的 電 池 數 目 分 別 為 400 顆 和 405 顆 , 學 生 卻 認 為 這 是 可 以 比 較 的 。 這 促 使 Bakker 在 後 續 的 教 學 設 計 中 要 處 理 樣 本 數 目 多 寡 的 問 題 。 由 於 學 生 對 圖 形 的 判 斷 仍 是 從 個 別 的 數 值 開 始 , 故 在 後 續 的 教 學 設 計 中,Bakker 希望 能 夠 藉由 改 變 電 池問 題 的 圖 形 表 徵 來 幫 助 學 生 發 展 有 關 圖 形 的 整 體 意 涵 。 之 後,研 究 過 程 回 到 準 備 階 段。Bakker 重 新 思 考 理 論 架 構 以 及 與 下 一 個 教 學 階 段 有 關 的 研 究 問 題 , 再 擬 定 學 生 可 能 的 學 習 歷 程,並 在 其 他 班 級 進 行 教 學 實 驗,最 後, 又 回 到 1B 班 級進 行 正 式 的施 測 。 由 於整 個 過 程 所 佔 篇 幅 相 當 大 , 非 本 文 重 點 , 故 不 在 此 詳 述 。 3. 評 鑑 階 段 在 評 鑑 階 段,Bakker 對 準 備階 段 與 執 行 階 段 中 所 收 集 和 分 析 的 所 有 資 料 進 行 回 溯 分 析。在 這 個 分 析 中,Bakker 重 新 檢視 理 論 、 教 學 設 計 、 學 生 的 學 習 成 效 , 並 探 討 有 關 方 法 論 、 真 實 數 學 教 育 、 電 腦 輔 助 教 學 、 學 生 的 符 號 化 歷 程 等 議 題 , 並 將 研 究 結 果 與 Cobb 等人 在 Nashville 所作 的 研 究 相 比 較 , 以 回 答 最 初 所 提 出 的 兩 個 研 究 問 題 , 最 後 , 對 中 學 的 統 計 課 程 設 計 提 出 建 議 。

伍、設計研究法與科學原則

設 計 研 究 法 強 調 教 育 研 究 宜 兼 顧 理 論 與 實 務 , 不 能 脫 離 實 際 的 教 學 環 境 。 那 麼 , 要 如 何 確 保 在 如 此 複 雜 的 教 學 環 境 所 進 行 的 研 究 , 能 夠 符 合 科 學 的 原 則 ? 要 如 何 確 認 這 是 一 項 科 學 的 研 究 ?

(13)

美 國 國 家 研 究 會 (NRC, 2002) 提 出 一 套 教 育 研 究 應 依 循 的 科 學 原 則 , 這 些 原 則 包 括 所 要 研 究 的 內 容 或 主 題 是 可 以 進 行 實 證 研 究 的 重 要 問 題 、 研 究 須 有 理 論 基 礎 、 研 究 能 夠 在 不 同 的 研 究 過 程 中 被 複 製 與 普 遍 化 、 使 用 可 以 直 接 探 討 問 題 的 方 法 、 提 供 一 致 性 和 外 顯 的 推 理 過 程 、 研 究 社 群 能 對 研 究 進 行 專 業 的 審 查 與 批 判 。 以 下 將 針 對 這 些 科 學 原 則 , 說 明 設 計 研 究 法 符 合 這 些 原 則 。

一、研究內容是可以進行實證研究

的重要問題、研究與理論結合

前 面 提 到 , 設 計 研 究 法 認 為 教 育 研 究 的 目 的 在 建 立 理 論 、 發 展 設 計 、 改 善 實 務 (Cobb et al., 2003; Shavelson et al., 2003;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為 了 解 決 實 驗 設 計 法(experimental design) 所 獲 得 的 理 論 在 應 用 於 實 務 上 可 能 會 遇 到 的 限 制 , 設 計 研 究 法 從 實 際 的 教 學 問 題 出 發 , 尋 找 可 能 的 解 決 之 道 , 並 提 出 可 能 的 猜 想 , 然 後 分 別 在 由 簡 單 到 複 雜 的 不 同 情 境 下 檢 驗 猜 想 , 依 此 建 立 理 論 , 再 根 據 這 個 理 論 , 提 出 改 善 教 學 的 設 計 方 案 。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 由 於 研 究 的 動 機 起 源 自 解 決 實 際 的 教 學 問 題 , 這 使 得 研 究 問 題 通 常 是 教 師 所 關 注 的 重 要 問 題 , 也 是 一 個 可 以 檢 驗 的 問 題 , 而 研 究 結 果 也 能 改 善 教 學 實 務 。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研 究 過 程 是 一 個 理 論 建 構 與 理 論 應 用 的 過 程 , 這 讓 研 究 具 有 理 論 基 礎 。 從 上 述 的 說 明 可 知 , 設 計 研 究 法 符 合 科 學 原 則 中 有 關 研 究 的 內 容 或 主 題 是 可 以 進 行 實 證 研 究 的 重 要 問 題 , 以 及 研 究 須 有 理 論 基 礎 這 兩 項 原 則 。

二 、 能 夠 在 不 同 的 研 究 過 程 中 被 複

製與普遍化

設 計 研 究 法 強 調 在 實 際 的 教 學 情 境 中 進 行 研 究 的 重 要 性 (Brown, 1992; Collins, 1999; Edelson, 2002; Kolodner, 2001;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2003), 實 際 教 學 情 境 是 複 雜 的 , 那 麼 , 所 進 行 的 研 究 能 否 在 不 同 的 研 究 中 被 複 製 和 普 遍 化 呢 ? 設 計 研 究 法 強 調 研 究 是 一 個 在 理 論 建 立 與 執 行 設 計 兩 個 階 段 之 間 反 覆 循 環 的 過 程 , 這 個 反 覆 的 過 程 是 一 種 用 來 確 保 研 究 過 程 能 夠 被 複 製 的 一 種 方 式 。 因 為 在 研 究 進 行 時 , 如 果 發 現 設 計 的 成 效 不 如 預 期 , 研 究 者 會 思 考 是 否 疏 忽 了 某 此 因 素 , 進 而 修 正 理 論 和 研 究 設 計 , 並 再 重 新 測 試 。 如 果 修 正 後 理 論 與 實 際 測 試 結 果 相 符 , 研 究 者 可 以 擴 大 測 試 的 範 圍 , 以 確 定 所 建 立 的 理 論 和 設 計 的 產 品 可 以 應 用 在 不 同 的 實 務 環 境 , 並 提 供 更 多 研 究 成 果 能 被 複 製 和 普 遍 化 的 證 據 。

三 、 使 用 可 以 直 接 探 討 問 題 的 方

法 、 提 供 一 致 性 和 外 顯 的 推 理

過程

設 計 研 究 法 認 為 教 育 研 究 不 是 純 粹 的 理 論 研 究 , 而 是 要 與 實 際 教 學 相 結 合 , 教 育 研 究 的 成 果 應 該 能 夠 用 來 解 決 實 際 的 教 學 問 題 (Collins, 1999),這 使 得 研 究 者 不 能 僅 憑 思 考 或 臆 測 來 探 討 問 題 , 而 是 要

(14)

科學教育月刊 第307 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針 對 問 題 本 身 提 出 解 決 問 題 的 方 法 , 並 在 教 學 場 域 中 檢 驗 解 決 問 題 的 成 效 。 在 一 個 實 際 的 教 學 環 境 中 不 同 因 素 會 互 相 影 響 , 為 了 釐 清 不 同 因 素 之 間 的 關 係 , 設 計 研 究 要 求 詳 盡 描 述 與 學 習 歷 程 有 關 的 一 切 質 性 資 料 與 量 化 資 料 , 並 且 有 系 統 的 保 存 設 計 的 執 行 成 效 與 修 正 歷 程 , 這 些 資 料 包 括 教 學 環 境 、 時 間 、 方 式 , 教 師 和 研 究 者 的 角 色,學 生 的 背 景、學 習 歷 程、 學 習 者 的 反 應 等 。 豐 富 的 資 料 可 以 作 為 研 究 者 對 理 論 與 設 計 成 效 推 論 的 依 據 , 這 提 供 一 個 具 有 一 致 性 與 外 顯 性 的 推 論 過 程 。

四 、 能 夠 在 專 業 領 域 中 進 行 審 查 與

批判

教 育 研 究 是 一 個 專 業 的 領 域 , 在 這 個 專 業 社 群 中 有 一 套 屬 於 學 術 研 究 的 審 查 標 準 , 不 同 的 意 見 可 以 彼 此 交 流 和 批 判 。 所 有 被 認 可 的 研 究 成 果 都 會 經 過 專 業 社 群 的 審 查 , 並 發 表 在 公 開 發 行 的 刊 物 , 而 屬 於 眾 多 教 育 方 法 之 一 的 設 計 研 究 法 , 由 其 所 獲 得 的 研 究 成 果 也 需 要 經 過 這 一 個 審 查 機 制 。 近 年 來 , 一 些 藉 由 設 計 研 究 法 所 進 行 的 研 究 在 教 育 期 刊 上 發 表 , 同 時 , 在 這 些 期 刊 也 討 論 有 關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方 法 論 議 題 ( 例 如 , 參 考 《教 育 研 究 者 》2003 年 32 卷 第1 期 )。這 說 明 了 以 設 計 研 究 法 進 行 的 教 育 研 究 , 能 夠 在 專 業 領 域 中 進 行 審 查 與 批 判 。 從 以 上 的 說 明 可 知 , 設 計 研 究 法 能 夠 確 保 研 究 符 合 科 學 的 原 則 , 能 夠 確 認 這 是 一 項 科 學 的 研 究 。

陸、結論

本 文 依 序 介 紹 設 計 研 究 法 的 特 點 、 研 究 流 程 與 工 作 要 點 、 教 育 研 究 中 的 應 用 舉 例,並 說 明 這 個 研 究 方 法 符 合 科 學 的 原 則。 設 計 研 究 法 強 調 教 育 研 究 的 目 的 應 該 同 時 包 括 建 立 理 論 、 設 計 產 品 、 改 善 實 務 這 三 個 層 面 , 能 夠 促 成 教 育 研 究 者 與 實 務 教 師 的 合 作 , 使 兩 者 共 同 探 討 學 生 的 學 習 歷 程 , 以 解 決 教 學 問 題 , 進 而 提 升 學 習 成 效 。 研 究 流 程 包 括 準 備 、 執 行 、 評 鑑 、 推 廣 四 個 階 段 , 是 一 個 長 期 的 形 成 性 研 究 , 其 中 的 準 備 階 段 與 執 行 階 段 可 以 視 研 究 結 果 不 斷 反 覆 循 環 , 以 使 理 論 基 礎 更 加 完 備 , 並 確 保 推 廣 時 的 生 態 效 度 。 評 鑑 階 段 要 對 整 個 研 究 進 行 回 溯 分 析 , 以 了 解 產 品 設 計 的 實 施 成 效 。 以 設 計 研 究 法 進 行 的 教 育 研 究 是 一 個 科 學 的 研 究 , 能 夠 符 合 科 學 的 原 則 , 包 括 研 究 內 容 是 可 以 進 行 實 證 研 究 的 重 要 問 題 、 研 究 與 理 論 結 合 、 能 夠 在 不 同 的 研 究 過 程 中 被 複 製 與 普 遍 化 、 使 用 可 以 直 接 探 討 問 題 的 方 法 、 提 供 一 致 性 和 外 顯 的 推 理 過 程 、 能 夠 在 專 業 領 域 中 進 行 審 查 與 批 判 。 近 年 來 , 國 外 一 些 跨 領 域 的 研 究 者 提 倡 這 是 一 個 研 究 真 實 情 境 下 的 學 習 時 , 最 令 人 喜 愛 的 研 究 方 法 , 本 文 綜 合 近 年 來 有 關 的 文 獻 後 , 對 設 計 研 究 法 作 一 介 紹 , 以 提 供 國 內 教 育 研 究 者 參 考 。

柒、參考文獻

Bakker, A. (2004). Design research in statistics education: On symbolizing and computer tools. Published

(15)

doctoral dissertation, Proefschrift Universiteit Utrecht, Tekst. Retrieved December 29, 2006, from http://igitur-archive.library.uu.nl/diss ertations/2004-0513-153943/inhoud.ht m

Bannan-Ritland, B. (2002a).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arning, and interactivity: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3(2), 161-179. Bannan-Ritland, B. (2002b). Literacy Access

Online: The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support environment for literacy facilitators working with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TechTrends, 46(3), 17-22, 42.

Bannan-Ritland, B. (2003). The role of design in research: The integrative learning design framework.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21-24.

Bannan-Ritland, B., Harvey, D. M., & Milheim, W. D. (1998).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b-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35(2), 77-81. Barab, S., & Squire, K. (2004). Design-based

research: Putting a stake in the ground.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1), 1-14.

Brown, A. L. (1992). Design experiment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in creating complex interventions in classroom setting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2), 141-178.

Brown, A. L., & Campione, J. C. (1994). Guided discovery in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In K. McGilly (Ed.), Classroom lessons: integrating cognitive 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Brown, A. L., & Campione, J. C. (1996).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the design of innov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

procedures, principles, and systems. In L. Schauble & R. Glaser (Eds.), Innovations in learning: New environments for education (pp. 289-325).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obb, P. (2001). Supporting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In S. M. Carver & D. Klahr (Ed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Twenty-five years of progress (pp. 455-478).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obb, P., Confrey, J., diSessa, A., Lehrer, R., & Schauble, L. (2003). Design experiment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9-13. Cobb, P., Stephan, M., McClain, K., &

Gravemeijer, C. (2001). Participating in classroom mathematical practice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0(1&2), 113-163.

Cognition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1997). The Jasper project: Lessons in curriculum, instruction, assessment,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ollins, A. (1992). Toward a design science of education. In E. Scanlon & T. O. 'Shea (Eds.),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p. 15-22). New York: Spring-Verlag.

Collins, A. (1999). The changing infrastructure of education research. In L. S. Schulman (Ed.), Issues in education: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pp. 289-29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Collins, A., Joseph, D., & Bielaczyc, K. (2004). Design research: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1), 15-42.

Dede, C. (2004). If design-based research is the answer, what is the question? A

(16)

科學教育月刊 第307 期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四月

commentary on Collins, Joseph, and Bielaczyc; diSessa and Cobb; and Fishman, Marx, Blumenthal, Krajcik, and Soloway in the JLS Special issue on design-based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1), 105. diSessa, A. A., & Cobb, P. (2004).

Ont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ory in design experiments.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1), 77-103.

Edelson, D. C. (2001). Learning-for use: A framework of the design of technology-supported inquiry activit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8(3), 355-385. Edelson, D. C. (2002). Design research: What

we learn when we engage in design.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1(1), 105-121.

Edelson, D. C., Gordin, D. N., & Pea, R. D. (1999).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through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design.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8(3&4), 391-450.

Hawkins, J., & Collins, A. (1992). Design-experiments for infusing technology into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2(9), 63-67.

Hickey, D. T., Kindfield, A. C. H., Horwitz, P., & Christie, M. A. (1999). Advancing educational theory by enhancing practice in a technology-supported genetics learn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181(2), 25-55.

Kelly, A. E. (2003). Research as desig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3-4. Kolodner, J. L. (2001). A note from the editor.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0(1&2), 1-4.

Lobato, J. (2003). How design experiments can inform a rethinking of transfer and vice versa.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17-20.

McCandliss, B. D., Kalchman, M., & Bryant, P. (2003). Design experiments and laboratory approaches to learning: Steps toward collaborative exchang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14-16.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2). Scientific

research in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Shavelson, R. J., Phillips, D. C., Towne, L., & Feuer, M. J. (2003). On the science of education design studie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25-28.

Simon, H. A. (1981).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Sloane, F. C., & Gorard, S. (2003). Exploring

modeling aspects of design experiment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29-31.

The Design-Based Research & Collective. (2003). Design-based research: An emerging paradigm for educational Inquir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5-8.

White, B. Y., & Frederiksen, J. R. (1998). Inquiry, modeling, and metacognition: Making science accessible to all student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6(1), 3-118.

Zaritsky, R., Kelly, A. E., Flowers, W., Rogers, E., & O'Neill, P. (2003). Clinical design sciences; A view from sister design effort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1), 32-34.

數據

表 1: 設 計研 究 法 的 特點   特 點  旨 要  說          明  研究目的  建 立理 論  發 展 設 計  改 善 實 務  . 理 論 是 設 計 的 基 礎 與 促 成 進 步 的 核 心 . 設 計 是 發 展 理 論 的 策 略 與 理 論 和 實 務 的 媒 介 . 實 務 問 題 的 改 善 與 解 決 是 建 立 理 論 與 發 展 設 計 的 動 機 研究場景  實 際教 學 環 境  . 實 驗 控 制 的 環 境 與 真 實 的 教 學 情 境 有 很 大 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Schools should foster parental understanding of e- Learning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parents about the school holistic e-Learning policy to address

Making use of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for Reading in the design of post- reading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that support their

• To introduce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as a reference tool for designing a school- based writing programme to facilitat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Asymptotic Series and Borel Transforms Revisited Alien Calculus and the Stokes Automorphism Trans–Series and the Bridge Equations Stokes Constants and Asymptotics.. 4 The Airy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The MTMH probl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problems which are separately solv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stages: (1) find a minimum set of tag SNPs based on pairwise perfect 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