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應用科技、龍華、崑山、南台等技術學院亦通過改名為「科技大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應用科技、龍華、崑山、南台等技術學院亦通過改名為「科技大學」,"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體系自民國六十三年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成立 後,高職及專科學校畢業生有了繼續進修的管道。爾後陸續成立雲林、屏 東、高雄、朝陽、臺北等技術學院,及多所二、五年制專科學校;八十五 學年度起,陸續有南台、崑山、嘉南、高雄、雲林、嘉義、高雄海專、明 新、大華等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並附設專科部,另外一般大學亦將 開設技術系,八十六學年度起臺灣、臺北、雲林、屏東、朝陽、高雄第一、

高雄應用科技、龍華、崑山、南台等技術學院亦通過改名為「科技大學」,

逐漸建立了健全而完整的「高職─二專─技術學院─科技大學」技職教育 體系,成為我國教育體系中,自國民中學畢業後開始分流的兩大教育體系 之一。

比較此兩大體系的中等教育後三年階段,高職教育自民國六十年代中 期以後,發展至最高峰,在學學生數量已佔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百分之七 十以上。這種以高職教育為主流的中等教育結構,已持續蓬勃發展了近三 十年,提供大量素質優良的基層技術人才或服務人才,是創造臺灣經濟奇 蹟的重要助力之一。發展至今,國民所得日漸提高,產業及人力結構亦隨 著科技發展的腳步加速轉變,而社會型態與價值觀念也大大不同於往昔。

而現階段我國的產業結構,正逐漸朝技術密集、自動化及高科技的方向升 級發展,技術人力需求的結構,從過去金字塔型逐漸轉變為燈籠型,基層 技術人力需求減少,中、高級技術(服務)人力需求增加。

值此轉型時期,為因應此多元化的轉變,人力資源如何有效開發運

(2)

用,技術職業教育如何規劃調整再發展,舉凡學制、系科設置、招生數量、

師資、設備、各級技職學校的分工與銜接等各方面,在在都需要以較大的 格局、前瞻的眼光與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找尋一條最佳的可行途徑,引領 我國技職教育再出發。

根據教育部(民 90)統計,迄至九十學年度止,我國技術職業體系學校 數,計有科技大學 11 所,技術學院及護理學院 51 所,大學附設技術系 33 所,專科學校 23 所,職業學校 188 所,高中附設職業類科 92 所。九十學 年度學生總人數,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 282,990 名,專科學校 406,841 名

(其中五專 174,428 名,二專 232,413),職業學校 541,110 名;總計 1,230,921 名,占我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數的 58.48%。同年,一般大 學 497,394 名,高級中學 376,580 名,總計 873,974 名,占我國高級中等 以上學校學生數的 41.52%。

由此計算九十學年度接受普通教育和技職教育的學生人數比例,為一 比一點四一,其中在計技職教育的人力培育結構方面,科技大學及技術學 院占 22.99%,專科學校(不含五專前三年)占 25.38%,職業學校(含五 專前三年)占 51.62%,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所占比例已大幅提高,高職和 專科畢業生進修管道亦逐暢通,就整個產業技術人力結構而言,所能培育 的高層技術人力仍將繼續擴增。針對此一問題,教育部已積極規劃調整技 術職業教育體系,增設、改制技術學院及大學增設技術系,全面擴增技職 學校學生之進修管道。

未來幾年由於增設高中,綜合高中逐年擴大試辦,行政院教育改革審 議委員會在第二期諮議報告書中,更建議建立以綜合高中為主體的高級中 等教育制度。因此,高中與高職的學生數比例將逐年調整為五比五,可見 高職學生數將略呈下降的趨勢,但專科及技術學院的學生數將逐年成長。

在技職教育體系中,高職、二專及技術學院的教育目標,分別以培育

基層、中級及高級技術人才為要務,多年來已有明確良好的分工。在學生

(3)

3

來源方面,除高職與高中同是招收國中畢業生外,二專招收高職畢業生,

技術學院招收高職、二專、五專畢業生,全部以技職體系內的學生向上發 展為主。此種學制,讓國中畢業生選擇職業教育,雖未上高中、大學,亦 有充分在技術領域裡,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是我國近年配合經建發展需 求逐漸開發出來的優良而獨特的教育體制。

檢討現行各級技職學校的教育狀況,有關科系規劃與課程設計方面,

過去大約每十年由教育部統一修訂頒佈實施,由於高職、專科與技術學院 分別制(修)訂,較少注意到整體的配合與縱向的銜接。在我國即將邁向 二十一世紀成為已開發的工業國家之際,評估未來技職教育仍將在經濟發 展過程中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高職教育仍然是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主流 之一,其中工業類技職人才的培育,更是促進工業發展、經濟再成長的要 素。

因此,時值高職課程標準甫完成修訂,技職一貫課程草案亦已出爐,

目前正由 19 所高職、專校及科技大學進行模擬實施之際,如能針對電機 電子類各級技職學校預定培育技術人員之應備專業技術能力,加以客觀深 入的分析後,進行縱貫性的銜接規劃研究,研擬具體可行方案,作為規劃 課程的基礎,相信對於各級技術人才的培育工作,或可提供協助作為發展 與改進之參考。

貳、研究動機

研究者長久以來從事技術職業教育工作,對技職校院的課程發展有深入 的認識,為促進技職教育的健全發展,以下四點是進行本研究的動機。

一、電機電子業是我國積極發展的策略性產業

電機電子業是我國政府積積極發展的策略性產業之一,舉凡通訊、

消費性電子、半導體、數位電視、航太、精密機械與自動化等新世紀發

展的新興產業,都是較適合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發展的重點產業,這些

產業一般而言,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價值及低能源、低污染的「二高二

(4)

低」特色;欲永續發展此類電機電子相關的產業,如何確保品質、降低 成本,俾與世界工業國家一較高下,專業技術人力素質的提升是成敗的 關鍵因素之一。

二、因應電機電子業產業快速革新的需求

過去三十年來,我國的技術及職業教育,成功的培育了各級專業技 術實務人才,但由於產業結構的轉變,資訊科技的大量運用,高科技新 興產業的出現等因素的衝擊,原本技職體系中,三級技職校院包含高 職、專科及科技大學的課程標準已行之多年,雖然甫於八十九學年度高 職新課程的開始實施,但其本質內涵,受限於主客觀因素的掣肘,對於 課程內容的設計、專業能力的層級分工與上下銜接等攸關專業技術人才 培育的方針,仍有許多等待研究發展或規劃改進的空間。

三、回歸課程發展的本質,做好專業能力分析銜接分工的上游工 作

高職、專科及科技大學三級技職教育體系的學校,分別擔負培育基 層、中級及高級技術人才的角色;教育目標的訂定、系科的設置、專業 能力的需求及課程架構、科目及大綱的設計,必須與未來的就業市場接 軌,以業界用人的需求為導向。有鑑於此,課程發展的上游工作,包含 人力資源發展的趨勢分析、職業調查、職業分析,確認專業技術人員應 具備之關鍵專業能力,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但很可惜的是,這些課程發 展的重要過程,一直被忽略,以致課程安排不當、相互重疊、未能連貫、

不合邏輯及系科連接不良等現象。

四、達成「七年一貫、無縫銜接、職場導向、務實規劃」的理想

技職教育體系中,電機電子類所設置的系科及在學學生數最多,也

是青年學子選擇意願較高的領域,許多優秀人才,紛紛加入技職校院的

電機電子科系就讀,希翼成為電機電子的技術人才。為有效培育各層級

的技術人才,達成「七年一貫、無縫銜接、職場導向、務實規劃」的理

想目標,本研究希望由課程發展的基礎工程著手,透過客觀的分析,找

(5)

5

出電機電子類基層、中級及高級技術人員應具備之專業技術能力,並能

明確的劃分能力層次,作為後續規劃科系,設計課程的基本素材。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前述動機分析,為健全我國技術職業教育體系電機電子群各級學 校的穩定發展,有效因應產業結構轉變,適應電機電子業發展的需求,有 系統、有計劃的培育各級電機電子專業技術人才,將三級技職學校的預定 培育技術人員之應備專業技術能力,作一連貫統整的銜接規劃研究,實乃 刻不容緩的課題。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

1. 分析電機電子業基層、中級及高級技術人員應備專業職務與能力。

2. 確認電機電子類基層、中級及高級技術人員之必備能力、應備能力 與外圍能力。

3. 規劃三級技職校院電機電子群預定培育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培育目 標。

4. 統整規劃電機電子群技職教育高職、二專及技術學院/科技大學的專 業共同核心能力與群組能力。

5. 統整技職校院電機電子群預定培育技術人員專業技術能力的分工與 銜接。

根據研究結論與發現,提出建議,作為我國電機電子群各級技職校院 規劃系科設置及發展課程的參考。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待答問題如下:

1. 電機電子群各級技術人員的專業職務與能力有哪些?

2. 電機電子群三級技術人員的必備能力、應備能力與外圍能力為何?

3. 三級技職教育電機電子群培育技術人才的專業教育目標為何?

4. 三級技職教育培電機電子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共同核心能力及群組

(7)

7

能力為何?

5. 我國三級技職校院電機電子群預定培育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如何 作合理分工與銜接?

6. 技職教育理想的課程規劃模式為何?

(8)

第三節 規劃架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提出規劃架構如圖 1-1 所示,主要以建構三級技職 學校系科課程發展之合理模式,規劃三級技職學校教育目標之合理分工與 銜接,及統整技職校院電機電子類培育專業能力之分工與銜接為目標,再 以電機電子業中電機、電子、資訊、光電、電信、控制、冷凍空調等專業 領域為範疇,統整一貫規劃高職、專科及科技大學技術學院之專業能力銜 接之配置。

圖 1-1 規劃架構圖

目 標

1.建構三級技職校院系科課程發展之合理模式。

2.規劃三級技職校院教育目標之合理分工與銜接。

3.統整技職校院電機電子群專業能力之銜接配置。

當 前 技 職 教 育 問 題 評 析 三級技職校

院課程銜接 技職教育定位問題 因應教育改革趨勢 科技產業發展趨勢

專業能力規劃上游作業

文獻探討 職業分析 職務能力分析

確認技術人員應備專業職務能力及分級

基層技術人員 中級技術人員 高級技術人員 電機、電子、資 訊、光電、電 信、控制、冷凍 空調等行業 電機、電子、資

訊、光電、電 信、控制、冷凍 空調等行業 電機、電子、資

訊、光電、電 信、控制、冷凍 空調等行業 專業職務

專業能力

確認能力歸類 規劃三級技職校院專業培育目標 1.核心能力

2.群組能力 3.一般能力

高職 專科學校 科技大學 技術學院

規劃三級技職校院培育專業能力之分工銜接

高 職 專科學校 科技大學 技術學院

(9)

9

本研究屬於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的上游領域,在人力、物力許可的範圍 內,針對當前培育電機電子群技術人員的技職教育,進行專業能力銜接的 實務規劃研究。先依據設定之目標,分析當前技職教育的問題,包括:三 級技職校院課程銜接問題,技職教育定位問題,因應教育改革趨勢及科技 產業發展趨勢;其次,蒐集相關文獻資料,進行職業分析、職務分析與能 力分析,規劃電機電子業技術人員應備之專業技術能力。

為確認三級技術人員應備專業職務與能力,本研究根據職業分析結果

編製需求性評估表,採用德懷術進行三次評估作業,最後根據評估結果之

需求程度,確認各職務核心能力、群組能力與一般能力,規劃高職、二專

及科技大學/技術學院的教育目標,並據以規劃三級技職校院預定培育技術

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銜接。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研究法,主要採取德懷術(Delphi Technique)專家 評估技術,就文獻探討、職務分析、專家座談所得電機電子業技術人員之 應備職務與能力,進行需求性評估,再依評估結果進行分析歸類應備職務 與能力,規劃三級技職學校培育技術人員之專業能力銜接分工。茲將主要 研究方法描述如下:

一、 職業分析法

蒐集企業內用人之職務專長職掌及各層級術員額配置情形,根據相 關文獻,以蝶勘法(Developing A CurriculuM; DACUM)分析電機電子 類技術人員之職務(duty)或工作(job)項目,再分析電機電子業基層、

中級及高級技術人員應備專業技術任務(task)或能力(competency)。

邀請電機電子領域之課程專家、企業主管、教師代表組成焦點團體 分析小組,進行各項職務與能力之增刪工作,逐項逐次腦力激盪討論,

直至取得共識後確認。

二、 德懷術專家評估法

根據文獻分析、實地訪問及專家座談的結果,研擬『電機電子業技

術人員應備專業技術能力需求性評估表』(如附件一) ,邀請電機電子業

學者專家、臺灣地區公私立高工、專科學校、技術學院、科技大學之教

師、業界代表等十五人實施調查評估,採取德懷術(Delphi)進行三次評

估,逐漸聚焦收斂各界意見,獲致一致性之意見後,確認任務與能力的

需求性、層級、歸類等課程發展之上游資料,作為銜接規劃三級技職學

校預定培育目標及專業能力之重要依據。

(11)

11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步驟敘述如下:

一、 蒐集相關資料

蒐集電機電子類各級技職學校系科設置、課程標準相關資料、人力 規劃推估報告、職業分類資料、相關研究論文、技職一貫課程及與本研 究相關的文獻。

二、 進行文獻探討

閱讀、分析與歸納相關文獻,探討技職學校設科規劃及課程發展的 相關文獻,彙整電機電子類技術人員應備之專業職務與技術能力,以作 為本研究的規劃基礎。

三、 職業分析

分析並確認電機電子類技術人員應備之專業職務及技術能力。

四、 召開第一次專家會議

確認文獻探討及職業分析所得之電機電子業技術人員之職務與能 力。

五、 評估表編製與修正

經文獻分析、職業分析與系列的專家討論、座談後,決定專業職務 能力需求程度與技術層次的評估模式,據以發展出評估表初稿,然後經 過專家座談與審查後,再作修正完成正式評估表。

六、 召開第二次專家會議

審查「電機電子業技術人員應備專業技術職務能力評估表」 。 (如附 件一)

七、 調查評估

採德懷術(Delphi)專家評估法,邀請從事電機電子業實務技術工

(12)

作之企業界代表、科技大學、專科及高職教師代表進行評估作業,評估 表以郵寄方式發收,針對 23 項職務,區分為基層、中級及高級技術者 就其九個層次技術能力的需求程度進行評估,共進行三回合,直至專家 意見趨於一致為止。

八、 召開第三次專家會議

邀請國內相關的專家學者,針對電機電子業技術人員應備專業職務 能力評估結果,規劃三級技職校院電機電子類技術人員培育目標及專業 能力的銜接配置結論,進行審議。

九、 進行統整規劃

就調查評估及專家會議結果,統整規劃技職教育電機電子類技術人 員的培育目標及專業能力的銜接方案。

十、 撰寫研究報告

將文獻探討、職業分析、專家座談、調查評估之過程與結果,及統 整規劃之專業能力銜接方法,撰寫、修正完成研究報告。

本研究依據前述目的,先進行文獻探討與現況分析,再透過訪問調

查、職業分析、需求性評估及專家座談等方式,蒐集專業能力建構規劃之

相關資料,據以統整規劃電機電子類三級技職校院培育技術人才之專業能

力銜接。整體研究流程如圖 1-2 所示。

(13)

13

圖 1-2 研究流程 現 況 分 析

專業能力銜接規劃

高工

四 年 制 技 科 術 技 學 大 院 學 二

年 制 專 科 學 校

統 整 規 劃

撰 寫 研 究 論 文

需 求 性 評 估 編 製 評 估 表 專 家 座 談 電 機 電 子 群

職 業 分 析

文獻 分析

專業能力發展、技職一貫課程規劃

技職課程發展、系科調整與行職業發展

(1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係針對我國技職教育電機電子群技術人員的培育目標與專業 能力銜接規劃,進行檢討分析、銜接統整、構想規劃、研擬修訂方案等研 究,以高級職業學校、二年制專科學校、四年制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電機 電子群專業能力的銜接規劃為範圍。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係屬建構性的規劃研究,僅就影響我國臺灣地區高職、專科學 校及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培育電機電子技術人員之專業能力發展、系科設 置及課程發展架構之相關因素,進行上述範圍內之研究。此外,諸多與本 研究主題相關,但受限於人力、時間及財力將不在本研究內進行,是故,

本研究有下列限制:

1. 電機電子群技術人力需求量調查或推估,將直接參考政府相關部門 及學術機構的相關文獻。

2. 課程發展的最上游工作,將以現有相關文獻探討及趨勢分析為主,

僅進行架構性的彙整與分析,不擬進行全面性的職業調查與職業分 析。

3. 課程發展規劃內容以技職教育三級校院之培育目標、專業能力建構 銜接為限,不包括中、下游之科系設置、課程發展設計、教學科目、

教學大綱、教學實施與課程評鑑等項目。

4. 專業能力銜接規劃以高職畢業生銜接二年制專科學校及四年制技術

學院或科技大學為主,不包括二年制專科學校及五年制專科學校畢

業生銜接二年制技術學院部份。

(15)

15

5. 技 術 人 員 應 備 能 力 之 規 劃 、 分 析 、 建 構 係 以 專 業 技 術 能 力

(professional competency)主,不包括般通識能力、解決問題的能

力、團隊合作的能力。

(16)

第六節 名詞解釋

1. 技職校院

指我國技術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各級學校,包括高級職業學校、二年 制專科學校、五年制專科學校、四年制或二年制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

社區學院。

2. 綜合高中

係我國高級中學的型態之一,其課程採高一統整試探、高二試探分 化、高三分化專精的原則設計,學生經試探之後可選擇學術學程或專門 學程;是一種「延緩分化、自主選擇、適性發展」的新學制。

3. 社區學院

是美國、加拿大辦理技術職業教育的主要管道,名稱直接譯自 Community College,我國亦正規劃開發此種新學制,作為職業教育上 移發展的途徑,以銜接高中、高職畢業生培養實務技術肢服務人才, 「社 區學院設置條例」目前尚在立法中。

4. 課程發展

本研究所稱課程發展包括應備專業能力分析、教育目標規劃、系科 設置與課程架構內容的研究、擬訂、實施、評鑑、修訂等連續性的過程。

5. 職業分析

指對於某一職業的剖視,運用系統化、結構化的方法,分析該職業 包含那些職務(工作)與任務(能力),分析從事該任務工作所應具備的 知識、技術與態度。以便設置系科,確認應備能力、編訂課程,進行教 學,培育行業技術人才。

6. 電機電子群

是我近年來積極發展的策略性產業之一,亦是我國技術職業教育體

係之教育類群之一,其專業範圍涵蓋電機、電子、資訊、控制、冷凍空

(17)

17

調、光電、半導體、通訊等領域。舉凡與前述領域相關之產品、設備之 生產、應用、裝修、設計、研發等專業技術服務事項,均屬本群範疇。

7. 專業能力

本研究所稱之專業能力係指從事電機電子專業技術工作所應具備 之實務能力;包含專業能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技術能力 (technical competencies)、技能能力(skilled competencies)和部份技能能力 (semi-skilled competencies)等不同層次的內涵。專業能力的培育係技職 教育培育各級技術人員目標的一部份,也是技職校院課程規劃的重點核 心所在。因電機電子業專業技術的成份居多,本研究在某些論述亦以「專 業技術能力」呈現。

8. 銜接

本研究所稱之銜接係指高職、二專與科技大學三級技職校院間預定 培養技術人員應備之專業能力,在系科設置、課程發展、教育目標的規 劃上,如何垂直整合,期三種層級的學制,能有效做到上下連貫、不重 覆、不脫節、不前後倒置的無縫銜接;本研究針對各職務(duty)的專業 技術能力,區分為操作、裝置、維修、應用、檢測、分析、設計、管理、

研發等九層次,依其需求程度,分析基層、中級及高級技術人員應備能 力之歸屬層次;再據以規劃各級技術人員之培育目標及專業能力之合理 銜接。

9. 技職教育

指技術及職業教育(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的簡稱,

英文可簡稱為 TVE,是我國培育基層、中級及高級實務技術服務或工 程科技管理人才的教育體系,其教育內涵除注重各層級專業技術能力、

專業理論知識及職業情意道德的培養外,並兼顧各學齡階段基礎人文素

養及數理語文等工具學科的學習。實施技職教育的機構包括:國中技藝

教育班、高級職業學校、綜合高中專門學程、五年制專科學校、二年制

(18)

專科學校、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及研究所碩、博士班。

10. 職務分析

係指職業分析(occupational analysis) 的下層工作,分析某一特定 職業內的工作(job)或職務(duty)項目及其所需的能力。

11. 能力分析

係指職務分析(duty analysis)的下層工作,分析某一特定職務內的能

力項目,其內涵包含有技術(skill)、知識(knowledge)、設計(design)、計

劃(planning)及管理(management)等不同的能力水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表 11-2-2-32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校訂科目教學大綱 科目名稱 中文名稱9. 英文名稱

新北市 致理科技大學 臺南區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 基隆區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高雄區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桃園區 萬能科技大學 屏東區 大仁科技大學 新竹區

私立大成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廖晁偉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陳昭儒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王為 2 國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05 CAD機械設計製圖 018 陳亦恆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國立永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05 CAD機械設計製圖 028 陳彥豪 國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學員高中(職)一年級由合作學校安排日間接受 學校教育課程,高中(職)二年級安排日間接受

分署 崑山科技大學 私立 技專校院 財務金融 財富管理與行銷學程 136 雲嘉南. 分署 大同技術學院 私立 技專校院

03 集體創作 洪慶桐 建國科技大學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彰化縣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03 集體創作 張建雄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