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執著專業追求的燦然結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執著專業追求的燦然結晶"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普門學報》第19 期 / 2004 年 1 月 第 1 頁,共 3 頁 書評 / 執著專業追求的燦然結晶──讀江燦騰《台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

ISSN:1609-476X

普門學報社出版 地址: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 電話:07-6561921 轉 1291、1292 傳真:07-6565774 E-mail:ugbj@fgs.org.tw

【書評】

執著專業追求的燦然結晶

──讀江燦騰《台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

鄧子美

江南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

打開江博士新著《台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東大圖書公司,二○○三年十月第一 版),看到的依然是不馴的狂傲,依然是蒐集史料儘量一網打盡,史料的考訂與運用力求嚴 謹;依然是不被國人理解的自我推介作風,依然是對歷史學·佛教史專業、特別是對台灣佛教 史領域巔峰的執著追求。所不同的只是本書作為其大病初癒以來,最近三年的豐碩成果之燦 然結晶,更多地滲透了他病中的參悟,宏觀視野與思惟的開拓,學術創造力的積累……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輯為戰前篇(一八九五-一九四五),這部分較系統地透過日據 時期的佛教教育、佛教文學、佛教精英、佛教寺院的個案,以描述、分析整個場景,並附該 時期史料綜述,以便後學進一步深入。這是江博士慣用的研究方法,其長在深入與細緻,往 往能發現前人所略所忽的重要問題。其短在非專業的讀者難以理解前後的脈絡,左右的交叉 影響。好在南天書局已出版了他的博士論文長篇節要〈日據時期台灣佛教文化發展史〉,有 興趣的讀者可據此作進一步的瞭解與探究。另外本書在語言的表達上也增強了可讀性處理,

有助於彌補這一不足。

第二輯為戰後篇(一九四五-二○○一),也是通過個案集中評述了現代台灣佛教發展 中突現的重大問題,包括台灣佛教在大陸以及日本佛教交互影響下的主體性問題、佛教女性 的崛起、寺院建築風格的丕變、戒律變革與人間佛教思想的爭辯、僧尼傳記的真實性問題、

現代禪學與禪修發展的新動向等。這些在江博士以往著述中也有涉及,但本書各篇的鋒芒更 為尖銳,也彌補了以往有些著作套一個引人注目的大題目,裡面的內容卻不相稱的缺陷,顯 得更為充實;特別是後四個問題,都涉及近幾年提出的台灣當代佛教研究課題的前沿。

第三輯為相關研究與批評反思,其中江博士與中研院民族所同仁進行的歷史學學科與人 類學科在宗教研究領域的對話最為精采,深入到不同學科間的學術分工、對話、交流以及跨 學科合作研究的一些重大問題,例如不同學科基本學術範疇、概念的界定,某些概念的適用 範圍局限等。另一篇小文對台灣宗教學界濫用「神聖性」概念的批評也類似。江燦騰博士對 自身專業的執著,甚至幾近迷狂的執著,也在這場「論戰」中暴露無遺。他對台灣一些人類

(2)

《普門學報》第19 期 / 2004 年 1 月 第 2 頁,共 3 頁 書評 / 執著專業追求的燦然結晶──讀江燦騰《台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

ISSN:1609-476X

普門學報社出版 地址: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 電話:07-6561921 轉 1291、1292 傳真:07-6565774 E-mail:ugbj@fgs.org.tw

學者的指責,多從他們還抱有多少自身專業特色的問題意識出發。孔子曰:「不得中行而與 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江博士就是這樣一個狂者,其狂來自於對 專業執迷的追求,以至進入了角色就再也顧不得人情世態。從自己專業上已認准了的東西看,

也難免「一覽眾山小」,此亦為其傲之由來之一。正是對專業的執迷,對台灣近代佛教史的 過去與現狀自認 了然在胸,以此為參照,於是他對佛教發展的新動態,對有關研究的缺陷極 其敏感,批評多不留情面。然而,儘管江博士也盡力吸取其他多學科之長,批評傅斯年及其 弟子輩的「史學就是史料學」的論斷,但自身習焉者不察,執著於史料文字的專業局限自也 難免,再加上其個性的倔強。這些都為江博士的批評者留下了話柄。儘管「人非聖賢,孰能 無過」,「良藥苦口利於病」,可骨子裡浸潤著門戶之見、官學習氣的國人大多好媚厭「藥」,

很難體諒這樣一個難得的狂者。於是,「積毀銷骨」,「察見淵魚者不祥」,竟成為其讖語。

其實,這正是台灣社會褊狹性的折射。雖然「西伯拘羌裡,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但古來如此,時至二十一世紀的台灣難道 還會這樣嗎?筆者相信,如果社會能予江博士的學術貢獻相應的尊重與照顧的話,江博士的 憤激之語也將更多地轉為建言,如本輯中的〈台灣宗教的管理政策何去何從〉、〈傳統宗教 與社區教育如何合作〉,均為建設性意見的體現。

第四輯為附錄,一篇係《新新聞周刊》記者林修全就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

靈鷲山的現代化管理問題對江博士的專訪。一篇為刊於《遠東經濟評論》上的對台灣佛教的 報導,也引用了江博士的觀察。其觀察角度不無偏頗,但有心人或能從中吸取教益。

毋庸諱言,筆者對江博士的某些見解與做法也有保留。例如他認為本土化的台灣佛教能 快速發展除了經濟原因之外,還由於能「符合此一在台灣地區正逐漸壯大的新興中產階級之 信仰需求」(〈自序〉)。筆者認為,恐怕改用「現代市民」概念比「新興中產階級」一詞 更穩妥,涵蓋的現代社會階層更廣泛。又如博士「極力批判」講「天」、「神」的信仰心態

(第二六八頁)也不無可議。雖然筆者一向認同「解除存在(於)宗教中的強烈魔咒控制和 增強人本身宗教信仰的自主性」(第九頁)的宗教現代化趨勢,但「天」、「神」亦即佛教 中的他力信仰不可簡單地否定。鑒於個人無論在精神上,還是肉體上原本就很脆弱,像博士 那樣以專業追求作為精神支柱,從而戰勝病魔者可謂鳳毛麟角。迄今為止,現代社會演進並 沒有改變個人的孤獨處境,甚至使之更加孤獨,對操控人命運的強大的自然與社會力量更加 無能為力。人們對「天」、「神」的仰賴源出於此,只是當代人對傳統的「天」、「神」的 闡釋更加理性化罷了。從宗教社會學視角看,這也是台灣宗教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儘管如此,江博士新著仍值得一讀。當今出版市場上的「水貨」實在太多,蓋怕惹麻煩 乃編輯們的通病,於是各種「新書」、「學報」上充斥著或出身名門,四平八穩,永遠正確,

等於白說之作;或「冷飯」一抄再抄,或長篇大論的餖飣考證,或標榜著國際學術規範美名 的「新八股」──一書或一期中如有一篇真價實貨就應算不錯。江燦騰博士的新著,雖不乏

(3)

《普門學報》第19 期 / 2004 年 1 月 第 3 頁,共 3 頁 書評 / 執著專業追求的燦然結晶──讀江燦騰《台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

ISSN:1609-476X

普門學報社出版 地址: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 電話:07-6561921 轉 1291、1292 傳真:07-6565774 E-mail:ugbj@fgs.org.tw

可斟之處,然而具有啟發性,全書中不少論點具有一定原創性,能夠促進學術以及學術論著 出版的進步與繁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966 年,星雲大師又在高雄市設立普門幼稚園,慈惠法師再 度擔任創園園長。 1970

聯絡人 醫學教學組 曾先生 聯絡電話 04-23592525 分機 4360 E-mail tpy@vghtc.gov.tw. 住址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 1650 號 二、報到資訊 報到日期及地點,將於報到前 1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1 原著於 1994 年 8 月,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將此文收入於 1998 年出版的《1993 年佛學研究論 文集——佛教未來前途之開展》之中,此後刊載於 2002 年《普門學報》第 8 期,在 2003 年

普門學報社出版 地址: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 電話:07-6561921 轉 1291、1292 傳真:07-6565774

普門學報社出版 地址: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 電話:07-6561921 轉 1291、1292 傳真:07-6565774

May calm and mindful practice seed of patience and equanimity deep, May we give rise to spacious hearts and humble thoughts of gratitude.

Publisher / Developer Name 出版社/開發機構名稱 電話 Classroom Publications Ltd 課室教材出版有限公司 3187 4878 Crystal Education Publications 晶晶教育出版社 2555 1183 De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