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自尊與學習適應關之研究 蔡佳玲、翁淑緣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自尊與學習適應關之研究 蔡佳玲、翁淑緣"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自尊與學習適應關之研究 蔡佳玲、翁淑緣

E-mail: 9509788@mail.dyu.edu.tw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為:(1)瞭解國小學生的自我概念、自尊與學習適應。(2)探討不同性別、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生自我概念

、自尊、學習適應的差異。(3)探討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自尊、學習適應之關係。(4)探討國小學生自我概念、自尊對 學習適應的預測力。(5)因果模式之驗證。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613名國小學生為調查對象,研究結果如下: 一、國 小學生的自我概念、自尊與學習適應情況良好。 二、國小學生的女生在自我概念和學習適應上的得分顯著高於男生。 不 同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生在學業自我概念和學習適應有顯著差異。 三、國小學生的自我概念、自尊與學習適應間有顯著正相 關。 四、國小學生的自我概念、自尊能有效預測學習適應。 五、國小學生的自我概念、自尊與學習適應之因果模式驗證

,其適配度良好。

關鍵詞 : 自我概念 ; 自尊 ; 學習適應

目錄

目錄 封面內頁 簽名頁 授權書...iii 中文摘

要...iv 英文摘要...v 誌 謝...vi 目錄...vii 圖目 錄...ix 表目錄...x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 的...5 第三節 研究假設...5 第四節 名詞釋 義...6 第五節 研究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

討...8 第一節 自我概念的意義與內涵...8 第二節 自尊的意義與組 成...17 第三節 自我概念與自尊的相關研究...24 第四節 學習適應的意義與內 涵...33 第五節 學習適應的相關研究...38 第三章 研究方

法...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43 第二節 研究對 象...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45 第四節 實施程 序...58 第五節 資料分析...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 輪...61 第一節 調查樣本的結構分析...61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分 析...64 第三節 不同個人背景的自我概念、自尊、學習適應之差異分析...65 第四節 自我概念、自 尊、學習適應之相關分析...71 第五節 自我概念、自尊、學習適應之典型相關分析...74 第六節 自我概念、自 尊與學習適應之多元迴歸分析及因果模式.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討

論...87 第二節 結論...94 第三節 建 議...97 參考文獻...99 一、 中文部 分...99 二、 英文部分...108 附

錄...115 圖目錄 圖2-1 Shavelson、Hubner 與Stanton 自我概念階層 圖...14 圖2-2 Lawrence自我概念傘狀圖...16 圖2-3 Lawrence自尊階層

圖...22 圖2-4 自尊A-B-C圖...31 圖2-5 自信、自尊 與自我概念關係圖...31 圖3-1 研究架構...43 圖3-2 研究流程圖...59 圖4-1 自我概念、自尊、學習適應因果模式

一...83 圖4-2 自我概念、自尊、學習適應因果模式二...85 表目錄 表2-1 學習適應定義 表...36 表3-1 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46 表3-2 兒童 自我觀念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48 表3-3 兒童自我觀念量表之信度分

析...49 表3-4 兒童自我觀念量表預試之因素分析...50 表3-5 兒童自尊量表預 試之項目分析...52 表3-6 兒童自尊量表之信度分析...52 表3-7 兒童 自尊量表預試之因素分析...53 表3-8 學習適應量表之項目分析...55 表3-9 學習適應量表之信度分析...56 表3-10 學習適應量表之因素分

析...57 表4-1 樣本人數分配及百分比分析...63 表4-2 自我概念、自

(2)

尊、學習適應之平均數與標準差...65 表4-3 不同性別學生在自我概念量表之t考驗...66 表4-4 不 同社經地位學生在自我概念量表之變異數分析...67 表4-5 不同性別學生在自尊量表之t考

驗...68 表4-6 不同社經地位學生在自尊量表之變異數分析...69 表4-7 不同性別學生在學習 適應量表之t考驗...69 表4-8 不同社經地位學生在學習適應量表之變異數分析...70 表4-9 自我概念 與自尊之相關分析...72 表4-10 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之相關分析...73 表4-11 自尊與學習適應之相關分析...74 表4-12 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的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

…...76 表4-13 自尊與學習適應的典型相關分析摘要表...77 表4-14 自我概念與自尊的典型相關分 析摘要表...79 表4-15 自我概念、自尊預測學習適應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80 表4-16 自我概念預 測自信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81 表4-17 自我概念預測自卑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81 表4-18 自我概念、自尊、學習適應之因果模式一適配度...84 表4-19 自我概念、自尊、學習適應之因果模式二適 配度...8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姿文(2003)。國小資源班回歸學生在普通班的學習適應研究---以台中縣一國小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王振宇(2000)國中學生學習適應統整模式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甘夢龍(1993)。我國國小學生行為 困擾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25-52。 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與自我概念的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左承誠(1995)。基督徒青少年自我概念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經明(1981

)。國中學生自我觀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朱玉娓(2002)。台灣青少年多重 向度自我概念與整體自尊關係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3(2),103-124。 吳怡欣、張景媛(2000)。青少年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關係 和其自尊之相關研究暨訪談內容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15-40。 吳淑玲(1998)。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 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初等教育學 報,4,199-253。 吳元良(1996)。不同數學課程、性別、年級對國小學生在數學態度及成就上比較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吳正勝(1981)。大一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4,81-134。 吳裕益(1987)。兒童自我觀念量表之修訂

。測驗與輔導,82,1564-1569。 李碧霞、陳靜敏(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意象、自尊與身體活動之研究。醫護科技學刊,7(1)

,43-55。 李輝(1994)。影響國小兒童自我概念發展之重要因素。國民教育,34,6-9。 李娟慧(2000)。青少年自尊、社會支持與社 會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李麗蘋(2002)。壓縮的童年---提早入學兒童自我概念之探究。台北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 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邱美華(1991)。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之個人因素探討。輔導月刊,27

,8-21。 李坤崇、歐慧敏(1993)。行為困擾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0,117-134。 李坤崇(1990)。國小學生學習 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3,133-159。 李坤崇(1992)。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賡續研究。台南師院學 報,25,83-122。 李坤崇(1994)。國中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7,75-94。 何星輝(2003)。中部地區 國中美術班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何秀珠(1994)。國小男女教師性別角色與學生學校適 應、學業成就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成功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啟名(1994)。國小單親兒童期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 昭(1981)。人格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周文欽(1991)。台北高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其相 關因素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佑玲(2002)。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 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 周愫嫻(2001)。蛻變的青春-青少年自我概念形成原因之兩性差異。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

,375-396。 邱連煌(1981)。談兒童自尊心與父母的職責。現代教育,7(2),68-77。 邱霓敏(2001)。高雄市國小六年級學生氣質、

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3)。自我概念向度與成分雙維理論之效度檢驗與相 關因素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85-131。 林忠信(2004)。國小原住民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以南投縣原住民學生為例。台中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0(2),223-256。 林家 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林素妃(1992)。增進學習技巧的團體輔導對學習適應欠佳兒童的影響效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 士論文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榮俊(1998)。高雄市 國民小學提早學生學習適應、行為困擾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論文。 林信香(2002)。國小學習障礙學 生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林麗琳(1995)。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 風格、學習適應與學業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屏 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雅齡(1998)。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 究所碩士論文。 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學習適應

、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寶蓮(1990)。國中學生個人與環境因素對其學 習行為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淑緣(1985)。青少年的自尊以及其相關變項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 理研究,8,79-114。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郭修庭(2001)。發展取向藝術治療對國小學童情緒困擾與自我

(3)

觀念之輔導效果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367-396。 莊明貞(1984)。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莊榮俊(200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曾 玉(2002)。國中中輟學生輟學原因、自我態度、偏差。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明晶(2003)。青少 年偏差行為與整體學業自我效能及主觀人際環境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彰(2001)。團體輔導對國小偷 竊兒童自我概念與自我控制影響效果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14,215 257。 陳怡君(2004)。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 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 訊,7,1-13。 陳照雄﹙1978﹚。台北市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自我概念之分析研究。談教育與心理。台北:大台北打字印刷公司。 陳 俐君(2002)。青少年自尊、親子關係、性態度與性行為之關係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芬(1996)。學童認 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1995)。台中師院初教系學生「性別角色與自尊關 係」之探討。台中師院學報,9,3-25。 陳淑貞(2005)。非行少年依附關係、解釋風格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 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伶(2004)。生命教育融入英文教學對高中生自尊、自我概念、英語學習動機之影響研究。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易芬(1995)。台中師院一年級自我概念及其與學業成績相關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9,61-95。 陳李綢

(1996)。青年生活適應量表之編製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 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陳美娥(1995)。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導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 係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1993)。國中國小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台南 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1989)。國小學生學習適應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36,1-12。 張 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秋華(1999)。合理情緒教育課程對國中 生自尊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娟鳳(1989)。母親教養方式與兒童勝任動機及自我能力評 估之關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問卷。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張 景媛(1988)。教學類型與學習類型適配性研究暨學生學習適應理論模式的驗證。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 錦鶴(2003)。彰化縣國小六年級學生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媛(1989)。

無特殊類型學生學習適應與知覺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215-242。 黃萬益(1975)。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研究。新竹師專學 報,2,190-254。 黃玉枝(1993)。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249-276。 黃俊 傑(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出版社

。 黃雅婷(2000)。國中女生早晚熟與身體意象、自尊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芬(1998)

。國小兒童自尊發展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月美(1995)。單親兒童生活適應相關因素及團體輔導效果 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拓榮(1996)。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 係之研究。高學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高雄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三(1994)。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和滿

(2002)。不同入學管道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小蘋(1986)。國中生性 別、學業成績、焦慮和自尊之關係。諮商與輔導,7,7-10。 辜繡晶、白博仁(1999)。讀書治療對國小兒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輔 導效果。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375 403。 楊馥綸(1985)。南區國民中學資賦優異學生與一般學生行為困擾因素之比較研究。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明恭、蕭維欽(2000)。高工學生技能學習適應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3),55-71。 楊淑?

(2001)。中部地區國小美術班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研究所論文。 楊美蓉(2002

)。高齡學習者自我概念、對教師教學行為知覺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妙芬

(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8,71-110。 詹文宏(2005)

。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因應策略、學校適應及其因果模式之研究。彰化師大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劉佑星(1985)。國 民小學視覺障礙學生自我觀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珠、王理書(1997)。不幸少 女團體輔導策略(上)。諮商與輔導,141,37-40。 劉春榮、吳清山、陳明終(1995)。都會原住民兒童生活適應與學習適應及其相關 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47-180。 劉樹斐(2000)。自尊的多面向對大學生憂鬱與攻擊行為的影響。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英耀

(1985)。系統敏感法與認知行為治療法對國中生的焦慮、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的效應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 丞斌(2004)。國中階段自傷青少年成長歷程、自我概念、自傷經驗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秀足(2004)。

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盧欽銘(1979)。我國國小及國中學 生自我觀念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學報,13,33-42。 盧美貴(1979)。國小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生學習行為之關係。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玉粉(1995)。花蓮縣原住民、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學習適應與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賴葆禎(1969)。學習態度測驗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謝佩均(2001)。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 適應之比較。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

,28,1-90。 魏麗敏(2001)。國民中小學學生家庭因素、學習歷程與成就之分析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5,61-99。 謝孟穎(2002)

。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

評量與調查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nastias, J. W., & Reinherz, H. (1984). Gender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and adjustment problems in school: Results of longitudinal study. Amearican Journal of hopsychiatry, 54, 110-122。 Asci, F. H. (2002). An

investigation of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self-concept among Turkish Late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7(146), 365-371. AL-Yagon,

(4)

M., & Mikulincer, M. (2004). Patterns of close relationship and socioemotion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among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 19(1), 12-19. Box, J. A., & Little, D. C. (2003). Cooperative small-group i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advanced organiz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elf- concept and social studies achiev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30(4), 285-287. Branden, N. (1990). What is self-estee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25 783.

Byrne, B. M. (1996). Measuring self-concept across the life span: Issues and instrument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ress. Crowe, T. V. (2002). Translation of the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into American sign language: A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Social Work Research, 26(1), 57-63. Cast, A. D., & Burke, P. J. (2000). A theory of self-esteem. Social Forces, 80(3), 1041-1068. Chubb, N. H., & fertman , C. I. (1997). Adolescent self-esteem and locus of contro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Adolescence, 32(125), 113.

Coopersmith, S. (1967).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W.H.Freeman. Croom, L. L. (199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self-concept in second grade children and level of teacher endorsement of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3 871. Cohen, A. K. (1959). Delinquent boys: The culture of the gang. Illinois: The Free Press.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Scribner, New York. Daniel, L. G., & King, D. A. (1995).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dimensions of self-esteem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3 008. Falbo, T.

(1980). Some consequences of growing up in a nonintact famil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94 847. Fitts, W. H. (1965). The manual of tennesee self concept scale. Nashiville, Tennessee: Counselor Recordings and Tests. Garner, S. Y. (1995). Self-esteem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hildre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7 347. Guindon, M. H. (2002). Toward accountability in the Use of the self-esteem construct.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0, 204-215. Greiger, R. (1975). Self-Concept, Self-Esteem and Rational Emotive Theory : A Brief Perspective. Rational Living, 10(1), 13-17. Guay, F., Marsh, H. W., & Boivin, M. (2003).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their causal order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1), 124-136. Goldberg, M. D., & Cornell, D. (1998). The influence of intrinsic motivational and self-concep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insecond and third-grade students.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Gif, 21, 179-205. Hendry, L. B., & Gillies, P. (1978). Body type, body esteem, school, and leisure: A study of overweight, average, and underweight adolesc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dcence, 7(2), 181-195. Hoge, D. R., & McCarthy, J. D. (1984).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identity salience in the global self-esteem of yout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 (2), 403-414. Hurlock, J. E. (1974).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 Hill. Hattie,J.(1992).Self-concept. Hillsdale,N.J.:L. Earlbaum Associates Harter, S. (1983).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esteem.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pp275-385).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Harter, S. (1993).

Causes of low self-esteem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R.Baumeister, (Ed.) 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 (pp.167-182). New York:

Plenum. Harter, S. (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James, W. (1890).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 Henry Holt, New York. Kaplan, P. S.(1984).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California : Wadsworth. Kim, Y. (2003). Self-concept, aspirations, and well-being in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3(3), 277-291. Kimble, G. A. (1967). Foundations of 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Appleton. Kristina, T. Ricciardelli, L. A., & Robert, W. J. (2000). Gender traits and self-concept as indicators of problem eating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 among children. Sex Roles: A Journal of Research, 43(7), 441-458. Kelly, P. (1989). Opportunities for older learners: Older students in the Open Univers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0(1), Copied from Milton Keynes, U. K.: ICDL. Levy, K. C.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 attitudes towards authority, self-concept, and delinquency. Adolescence, 36(142), 333-346. Lawrence, D. (1996).

Enhancing self-esteem in the classroom. Lond: St Edmundsbury Press. Lee, K. E. (1995). Self-esteem of junior high an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87 772. Lynch, M. D. (1978).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symposium on self-concept. LaBenne, W. D.& Green, B. I. (1969). Education implications of self- concept theory. Pacific Palisudes.

California: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Landsberger, B. H. (1981). Sex differences in factors relatedto early school achieve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97 839.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sh, H. W. (1989). Age and sex effect in multiple dimensions of self- concept: Preadolescence to early adulthoo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1(3), 417-430. Marsh, H. W. (1984). Relation among dimensions of self-attributions, dimensions of self-concept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7(5), 581-596.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Meece, J. L. & Courtney, D. P. (1992). Gender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perceptions: Consequences for achievement-related choices. In D.

H. Schunk & J. L. Meece(Eds.), Student perceptions in the classroom (pp.209-227). Hillsdale, NJ: Erlbaum. Poduska, B. (1980).Understanding psychology and dimentions of adjust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Pope, A. W., McHale, S. M., & Craighead, W. E. (1988). Self-esteem Enhance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Purkey, W. W. (1970). Self-concept and school achieve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gers, C. R.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 centered framework. In Sigmund Koch(Ed.), Psychology: A study of science, formulations of the person in the social context(vol.3). New York: Mcgraw-Hill.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Basic Books. Richman, C. L., Clark, M. L. & Brown, K. P. (1985). General and specific self- esteem in late adolescent students: Race x gender x SES Effects. Adolescence, 64(9), 425-429. Sigmon, S.B. (1983). Social inequality and measure- ment of cognition in the schools: Focusing on raven’s colored progressive matrices scale. U.S.: New Jersey. Schroevers, M. J., Ranchor, A. V., &

Sanderman, R. (2003).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steem in the presence and cours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 comparison of cancer patients and individuals for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7, 375-385. Schaeffer, J. A. (198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5)

women’s self-esteem and their affiliation need. MI: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Sherif, M. (1968). Self-Concept.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14, 152-153. Sawrey, J. M., & Telford, C. W.(1971). Pychology of adjustment.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 C. (1976). Self-concept in validation of con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46, 407-441.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iortion. Schweitzer, R. D., Seth-Smith, M., &

Callan, V.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5, 83-97.

Tarrant, S., & Konza, D. (1994). Promoting self-esteem in integrated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5 349. Tuttle, D. W. (1984). Self-Esteem And Adjusting With Blindness: The Process of Responding to Life’s Demands. U.S.A.: Charles Thomas.

Twenge, J. M., & Campbell, W. K. (2002). Self-esteem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6, 59-71. Quatman, T., & Watson, C. M. (2001).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self-esteem: an exploration of domain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2(1), 93-117. Watkins, D., Dong, Q. & Xia, Y. (1997). Age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self-esteem of Chinese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 374-379. Wells, E. L., & Marwell, G. (1976). Self-esteem: Its conceptualization andmeasurement. Berverly Hills, CA:

Sage. Young, M. E. (1989). Self-esteem and sexual behavior among early adolescents. Family Life Educator, 8, 16-19. Young, M. E. (1992).

Counsel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An eclecticapproach. New York: Merrill Publishing Pre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 School social workers can provid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professional advices and help, including training and teaching of skills and knowledge related to social work

• Concept of High Conflict Complainant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ality Disorders.. • Tips in handling High Conflict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

自我肯定 自我探索及概念 ,自尊感 及成敗歸因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技巧 ,情緒管理 團體互動 協作技巧及學習 ,溝通技巧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ocial context, self-percep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ntecedents of dropping out; (2) students’ self-factor was a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