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慢性腎衰竭患者早期衛生教育介入與定期追蹤之成效探討(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慢性腎衰竭患者早期衛生教育介入與定期追蹤之成效探討(II)"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慢性腎衰竭患者早期衛生教育介入與定期追蹤之成效探討 (II)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314-B-006-121-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10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所)

計畫主持人: 顏妙芬

共同主持人: 黃建鐘,陳清惠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1 月 30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慢性腎衰竭患者早期介入衛生教育與定期追蹤之成效探討(Ⅱ)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3 – 2314 – B – 006 – 121

執行期間: 2004 年 08 月 01 日至 2005 年 10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 顏妙芬

共同主持人:陳清惠、黃建鐘 計畫參與人員: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 畫、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四 年 十 一 月 三 十 日

(3)

中文摘要

罹患慢性腎疾病患者隨疾病進展,在最大運動體能方面與正常人相較,出 現減少 40 至 50 %情形。美國提出促進身體活動計畫可減少腎疾病盛行、促進心 理安適感及生活品質。故本研究目的欲探討運動介入於早期慢性腎疾病患者的成 效。本研究為縱貫性介入措施研究,採立意取樣,個案選自南部成功大學附設醫 學中心之患者共 62 人,過程中,舉行两次腎臟保健座談會、介入體操運動及電 話追蹤,結果顯示在身體活動量方面,自介入前的平均活動量為 3306.06 ± 2434.5 仟卡上升至 4616.54 ± 3515.77 仟卡(p < 0.05);在疾病知識的認知方面,在護腎 準則部分,第一次的答對率為 81.8 ± 14.68 %,第二次答對率為 81.8 ± 15.34 %,

第三次為 91.4 ± 10.48%,F = 9.61(p < 0.05);在保腎營養部分,第一次的答對 率為 88.6 ± 20.42%,第二次答對率為 88.6 ± 21.30 %,第三次為 99.3 ± 4.23 %,F

= 6.51(p < 0.05) ;身體組成方面,總體重自 67.8 公斤± 9.38 下降至 66.03 ± 9.99 公斤 (F = 9.15, p < 0.05) ;肌肉重自 46.27 公斤± 6.61 to 44.35 ± 6.41 公斤(F = 5.81, p < 0.05) 。而在體適能指標中,握力自 33.87 ± 9.01 公斤至 34.85 ± 10.20 公斤(F

= 7.16;p < 0.05)。在生活品質及腎功能各方面,則皆無顯著差異。綜合結果,

透過運動衛教計畫,不僅能增進對腎臟疾病知識的認知,並能緩解此族群在腎功 能及體適能方面的進展。

關鍵詞:慢性腎衰竭、定期追蹤、運動介入、身體組成

Abstract

The maximal capacity of exercise compared with healthy people would be

decreased 40 to 50 % by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The United of Stated

American proposed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could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crease wellbeing,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ve.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outcomes of early exercises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This research was a longitudinal design on evaluation healthy

outcomes of 62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from the medical record database of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Hospital.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was included

workshop, gymnastics exercise and telephone interview.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e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ies which was elevated from 3306.06 ± 2434.5

Kcal in pretest section, to 4616.54 ± 3515.77 Kcal (p < 0.05) in post-test section. The

percentage of correct answers of renal function protection questions were 81.8 ±

14.68 % in third month, 81.8 ± 15.34 % in sixth month, and 91.4 ± 10.48 % in ninth

month, F = 9.61 (p < 0.05). The scores in diet with CKD questions were 88.6 ±

20.42% in third month, 88.6 ± 21.30 % in sixth month, and 99.3 ± 4.23 % in ninth

month, F = 6.51 (p < 0.05). In physical indication, the body weight was decreased

from 67.8 kg ± 9.38 to 66.03 ± 9.99 (F = 9.15, p < 0.05). The muscle weight was

decreased from 46.27 kg ± 6.61 to 44.35 ± 6.41 (F = 5.81, p < 0.05). In physical

fitness indication, the strength of grasp was increased from 33.87 ± 9.01 kg to 34.85 ±

(4)

10.20 k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lity of life, renal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exercise intervention program not only increase the knowledge of renal disease, but also postpone the progression in renal function and physical fitness.

Keyword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Regular Follow-up, Exercise, Body Composition

緣由與目的

慢性腎疾病(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患者隨著疾病進展,在其最大運 動體能方面(Maximal exercise capacity, Wmax)與正常人相較,會出現減少近 40 至 50%情形(Clyne et al. 1987;Clyne, 2004;Painter et al., 1986)。然而,慢性病 進展與靜態之生活型態有密切相關(McGinnis, 1992) 。研究顯示生活型態中,缺 乏運動是慢性腎疾病的危險因子,美國提出促進身體活動計畫可減少腎疾病盛行 及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Stengel, Tarver-Cart, Powe, Eberhardt, & Brancati, 2003)

並提升身體有氧能力、心理安適感(ACSM, 2002)及促進生活品質(國,2000)。

國內許多研究顯示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末期腎疾病患者,透過運動計畫訓練,生 理層面,可增加運動耐力、改善心肺功能、血壓及血液生化檢驗值,在透析中能 產生更有效的排除體液效果;心理層面,可以減緩疲憊感、降低憂鬱及焦慮情緒、

增加愉悅感、自我健康的控制感,促進病患的生活品質(林、丘, 2002;林、賴、

周,2000;劉、周、黃,2000;劉、周、王、林、黃、沈,2000;劉、陳,2002)。

由此可見,運動的介入具有其效益。

鑒於國內對運動與慢性腎疾病的研究均探討末期腎疾病的運動效益(林、

賴、周,2000;劉、周、黃,2000;劉、陳,2002;劉等,2000),同時,Heiwa

(2003)指出早期介入運動訓練與教育可增進個案執行日常生活的能力。故本研 究欲探討運動介入於早期慢性腎疾病患者的成效。

文獻探討 慢性腎疾病的病程演變

美國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2002)將腎功能異常三個 月或以上定義為慢性腎疾病,並以腎絲球過濾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的下降程度將腎疾病分為五期:第一期 GFR 是大於或等於 90 mL/min/1.73m2;

第二期 GFR 介於 60 至 89 mL/min/1.73m2;第三期 GFR 介於 30 至 59

mL/min/1.73m2;第四期 GFR 介於 15 至 29 mL/min/1.73m2;第五期 GFR 小於 15 mL/min/1.73m2。

慢性腎疾病的特性,在病因方面,據統計我國民眾罹患此疾病的主要導因

為慢性腎絲球腎炎占近 50 %,其次為糖尿病占近 25 %(黃,2001)。而美國民

眾罹患此病的導因則與國人不同,其主因為高血壓,其次為糖尿病(Nissenson,

Collins, Hurley, Petersen, Pereira, & Steinberg, 2001; Jones et al., 1998) 。此外,此疾

病是永久性、漸進性及不可逆性失去功能性腎元的疾病,且腎功能衰退速度會隨

著年齡老化而隨之增加(賴、吳,1996),除年齡因素之外,許多研究顯示,缺

乏身體運動導致的肥胖及體重過重亦是導致慢性腎疾病的危險因素(Stengel et

(5)

al., 2003;Kramer, Luke, Bidani, Cao, Cooper, & McGee, 2005)。

運動於生理機制及影響

運動效果對於身體組成及生理的效應皆有不同影響。在身體組成方面,規 律運動可以提高骨骼肌胰島素敏感度,降低血糖;而有氧運動可以降低體內三酸 甘油脂濃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鄧、王,2004;丁、林,2004);國家衛生研 究院於 2000 年的研究報告指出身體活動的介入可有效降低身體質量指數、體脂 肪比率、體重、皮脂厚度。

生理效應方面,運動促使交感神經的活化,牽涉到循環與呼吸的大改變,

運動使得血液的含氧量、肺的血流量及最大耗氧量(VO

2max

)增加,並將多餘的 二氧化碳和熱能排出體外,心輸出量、心跳速率、心搏量、心收縮力及肌肉的血 流量皆會增加,同時,透過運動,增加靜脈血液的回流,心臟會分泌心房利鈉尿 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荷爾蒙,此荷爾蒙能引起心輸出量上升和利 鈉尿功能,增加腎臟血流,並作用在腎小管上足以促進鈉排泄,並抑制腎素

(Renin)分泌,減低血管張力素(Angiotensin)濃度,降低血壓(鄧、王,2004;

Tai et al, 1995)。故運動可以降低身體脂肪比率、體重、控制血糖及血壓,促進 心肺功能及改善血液的生化檢驗值。

運動對腎功能的影響

了解運動對身體所產生的影響,許多研究顯示對於運動介入對腎功能的影 響皆呈現不同效果。在 Tai et al.(1995)針對 30 位透析患者,藉由中國傳統呼 吸協調運動,每兩天一次,每次 25 至 30 分鐘,持續三個月,研究結果顯示 Scr.

自 11.8 ± 0.6 mg/dl 降至 11.1 ± 0.5 mg/dl(p < 0.05)。而 Boyce et al.(1997)針對 末期腎疾病未接受透析治療的 8 位患者,介入腳踏車訓練每週三次,每次 30 至 60 分鐘,持續四個月,結果顯示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自 25.3 ± 12.0 mL/min 降至 21.8 ± 13.2 mL/min(p < 0.05);Scr.自 3.3 ± 0.8 mg/dl 上升至 3.5 ± 0.9 mg/dl(p < 0.05)。另外,Clyne et al.(1991)亦針對末期腎疾病 未接受透析治療的 10 位患者,介入相同運動,持續三個月,結果 GFR 自 15 ± 7 mL/min 降至 13 ± 5 mL/min,無顯著差異;Scr.自 448 ± 94 μmol/l 上升至 510 ± 145 μmol/l(p < 0.05)。然而,上述研究,個案皆屬於末期腎疾病患者,其殘餘腎元 功能可能難以反應運動成效,同時,研究亦未提及運動於早期腎疾病患者的成效。

另有研究,針對第二期慢性腎疾病患者,介入低強度水上運動每週二次,

一次 30 分鐘,歷經 3 個月,研究結果顯示 GFR 自 62.9 ± 5.9 mL/min 上升至 67.1

± 7 mL/min,無顯著差異;Scr. 自 141.8 ± 11.7 μmol/l 降至 135.0 ± 10.4 μmol/l,

無顯著差異(Pecher et al., 2003)。此外,Eidemak et al.(1997)針對第二、三及 末期腎疾病 30 位患者實驗性研究,介入不同高強度運動項目,一次 30 分鐘,歷 經 3 個月,實驗組與控制組的 GFR 變化無顯著差異。由此可知,運動的介入於 早期腎疾病患者能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進展。

運動對體適能的影響

運動不僅對於腎功能產生效應,在體適能方面,透過持續性活動,可增進

(6)

體適能,並促進個人健康。在體適能方面,包括心肺功能、柔軟度、平衡感、肌 力、背肌力及握力。柔軟度指的是關節活動範圍的能力;肌肉適能可由肌力、背 肌力及握力的測量得知肌力表現,意指應付日常生活所需的力量;而平衡感是各 個動作或姿勢中,能夠維持穩定狀態之能力,學者認為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健 康,且能提高個人活動的適應能力(鄧、王,2004;國,2000)。

許多研究亦顯示運動對於體適能的效應。Boyce et al.(1997)針對末期腎疾 病未接受透析治療的 8 位患者,介入腳踏車訓練每週三次,每次 30 至 60 分鐘,

持續四個月,結果顯示腿部的肌力強度自 43.4 Nm 增加至 51.0 Nm(P < 0.05)。

而 Pecher et al.(2003)針對第二期慢性腎疾病患者,介入低強度水上運動每週 二次,一次 30 分鐘,歷經 3 個月,研究結果在身體質量指數方面雖無顯著改變,

亦缺乏其他體適能指標的測量。此外,劉淑樺等(2000)追蹤控制組及實驗組的 血液透析患者各 20 位,經過 8 週腳踏車運動訓練,每週 3 次,一次 30 至 50 分 鐘,研究顯示收縮壓自 126 降至 119 mmHg (P <0.01) ;舒張壓自 73 降至 70 mmHg

(P < 0.05);休息心跳率自 98 次/分降至 90 次/分(P < 0.01)。另有研究,針對 實驗組及對照組各 40 位的老年人,介入全適能有氧運動,每週 2 次,一次 60 分 鐘,經過 12 週,結果顯示平衡感由 10.5 秒增加為 13.4 秒(P <0.05) ;肌力由 26.0 公斤增加為 26.6 公斤(P <0.05) ;柔軟度由 28.6 公分增加為 31.5 公分(P <0.05) , 身體質量指數未有顯著差異(張、吳、彭,2003)。然而,卻缺乏對於早期慢性 腎疾病患者與體適能的探索。

綜合上述,發現完善的運動處方應包含運動項目(mode of exercise)、運動 的持續時間(exercise duration) 、運動強度(exercise intensity)及運動頻率(exercise frequency)(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3)。而透過運動訓練才能實 現增進體適能的目的(鄧、王,2004),亦能促進生活品質。

運動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隨著疾病進展,末期腎疾病患者經常須面臨選擇長期透析治療的衝擊,往 往會產生震驚憤怒、憂鬱沮喪等心理困擾。而社會層面,患者所面臨的問題有:

疾病造成生活經濟的負荷、夫妻關係改變、社交生活受影響等,造成調適過程波 折、困難(林、顏,2003;Lew & Pirainot, 2005)。除此之外,接受透析治療的 患者,經常出現睡眠障礙、壓力症候群(Distressing Symptoms)等生理不適,導 致生活品質的下降(Shayamsunder, Patel, Jain, & Peterson, 2005)。此外,早期慢 性腎疾病患者中,Kusek, Greene, Wang, Beck, West, & Jamerson, et al.(2002)針 對 1000 位以上罹患中度慢性腎疾病患者的美國人調查發現,在生活品質的生理 層面分數,明顯低於一般民眾,而心理層面則無差異。

根據研究指出,針對透析前患者 18 位介入復健運動及運動衛生教育,歷經

6 個月,在生活品質上,對於疾病所帶來的衝擊效應分數自 5.0 ± 5.3 降至 3.3 ±

3.2,顯示運動能減輕疾病衝擊的程度(Fitts, Guthrie, & Blagg, 1999) 。而 Chi-yuen,

Leonard, Waikei, Man-lok, Elanine, & Sidney et al.(1998)亦針對 13 位接受腹膜透

析患者,介入腳踏車運動,一週三次,歷經 12 週,結果顯示,在感到腎臟疾病

(7)

困擾降低的項目分數中,自運動前 27.1 ± 26.0 上升至 42.7 ± 27.6(p <0.05);及 在生理功能層面分數中,自運動前 74.2 ± 15.1 上升至 84.5 ± 8.3(p <0.05),認為 運動能降低對疾病的困擾及增進生理功能。

基於上述,研究均針對末期腎疾病患者的生活品質,卻缺乏運動對於早期 腎疾病患者生活品質上的探討。而且, 「生活品質」是一抽象、複雜及多層面的 概念,因此測量應涵蓋生理、心理、社會、以及靈性、環境等層面之整體評價。

多位學者亦認為應以主觀感覺及涵蓋多層面方式來測量生活品質(林、張、莊,

2000;陳,1996)。

疾病知識的認知

衛生教育的目的在於推行健康的知識(knowledge)、態度轉變(attitude)

及實踐健康的行為(practice),亦是推動落實運動的策略之一。研究顯示,針對 149 名實驗組及 148 名控制組的第三期慢性腎疾病患者,透過透析前心理衛生教 育,不僅提昇實驗組患者對腎臟與治療的知識,且將面臨透析時間比控制組延長 2.8 個月(Devins, Mendelssohn, Barre, & Binik, 2003)。另有研究,針對實驗組及 控制組各 28 名的透析前末期腎疾病患者,衛生教育使得實驗組於接受透析後,

在疾病知識方面分數顯著高於控制組,其適應力與衛生教育呈現顯著正相關(r

=0.61,p<0.001) (Klang, Bjorvell, & Clyne, 1999) 。故透過運動衛生教育策略,

能促進此族群緩解疾病困擾(Fitts, Guthrie, & Blagg, 1999)。因此,早期衛生教 育不僅能增加慢性腎疾病患者對腎臟疾病及治療知識,亦能延緩腎疾病進展,故 在疾病知識的追蹤是一重要指標。

綜合上述,本研究目的欲透過運動介入於早期腎疾病患者,探討此族群患者 運動前後在腎功能、生理指標、體適能、生活品質及疾病知識的認知的情形。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縱貫性介入措施研究,採立意取樣,個案選自南部成功大學附設 醫學中心之門診患者象共 62 人,經一年追蹤,僅剩 57 人個案流失 5 人,追蹤率 達 90.5 %。而流失原因大多數表示無意願在繼續參與追蹤。

收案需徵得個案同意,並取得同意書。個案須符合下列標準:年滿 18 歲以 上、意識清醒、以國語或台語溝通者、能採站姿測量身體組成、無精神疾病者或 器質性腦病變者並依文獻所提分期標準,慢性腎功能不全期指個案血清肌酸酐 1.5-3.0 mg/dl,及血清肌酸酐值於 93 年 1 月至 93 年 10 月所測得。而排除對象的 條件是在體操運動介入之前,已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個案及曾經髖關節手術者不宜 檢測柔軟度。

介入性措施 運動內容

項目為台北市民健康體操運動,頻率與時間為每週 3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

而強度為 40 至 60 %保留心跳率的低強度運動,依自覺運動量表(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10 分法相當為 3-4 分的輕度運動程度(ACSM, 1995;

(8)

Power & Howley, 1994/ 2002)。而總運動量以每週運動都能消耗 600 至 900 Kcal 為目標(林,2002;ACSM, 2003)。

方法

給予個案每人一片台北市民健康體操運動 VCD,分別於 93 年 11 月 27 日及 94 年 6 月 19 日舉辦團體運動照護教學座談會,並於座談會中指導健康操操作、

宣導運動重要性。並以電話諮詢方式追蹤運動狀況、腎臟科門診追蹤生理指標,

及利用 MESA 身體活動評估問卷評估個案運動量。

成效指標

分別採人口屬性調查、主觀指標及客觀的生理指標,分述如下:

一、人口屬性調查:包括性別、年齡、溝通語言、抽煙習慣、飲酒習慣、婚姻狀 況、籍貫、教育程度、工作狀況、宗教信仰、家族史、過去病史。

二、主觀指標:採用 MESA 身體活動評估量表及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 品質問卷(WHOQOL-BREF Taiwan Version)。

MESA 身體活動評估量表

此問卷的題數一共 28 題,以不同程度代謝量(METs)的運動項目作分類,

內容主要在於評估一個星期內的總身體活動量,以確保個案能達到其運動量。代 謝量(METs)越多,代表其從事的身體活動越多;而量表的信效度,由於是翻 譯自國外的問卷,針對量表內容利用 CVI 方式,請三位專家進行效度的檢測,

問卷內容的合宜度為 87 %、精確性為 86 %及代表性 88 %;折半信度 Cronbach’s α 為 0.918。

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 WHO Quality of Life BREF-Taiwan Version; WHOQOL-BREF

此量表為台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發展小組於 1999 年依據

WHOQOL 研究總部所發展的 WHOQOL-BREF 而來,台灣版問卷共包括 28 題,

評量健康與不健康的人之生活品質情形,問卷內容包含四大範疇,分別是生理範 疇、心理範疇、社會關係範疇、環境範疇,以五點式量尺,從 1 分至 5 分,分數 越高生活品質越好。台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發展小組(1999)將此問卷 施策於 1,068 位健康人及病患身上,整體問卷的內部一致性達 0.90,四大範疇的 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 值介 0.68 - 0.77 之間,2 - 4 週的再測信度在 0.75 - 0.80 之間;問卷經內容效度、效標關聯效度、建構效度等測試皆有良好結果。

疾病知識的認知問卷

此問卷內容一共 20 題。包括護腎準則 11 題、中草藥相關知識 6 題及保腎 營養 4 題,內容效度經過 2 位腎臟專家及 3 位臨床經驗 5 年以上的資深護理人員 檢視;信度則以統計方式 Kuder-Richardson 20(KR-20)為 0.43 至 0.54。

三、客觀的指標:

生理指標

包括血壓(Blood Pressure; BP) 、血糖(Blood Sugar; BS) 、血清肌酐酸(Serum

Creatinine; Scr)及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等,建議民眾

(9)

三個月規律回診一次,並行抽血檢驗。

身體組成

座談會中,使用身體水分脂肪百分比測定儀(Inbody 3.0 Body Biospace)儀 器進行分析,以觸感式電擊測量,受試者雙手握感應器、腳踏感應踏板,先測得 受試者身高與年齡以後,輸入系統,以分段生物電阻執行檢測,身體組成包含體 重、肌肉重、脂肪重、體脂肪、體脂肪率、腰臀比、身體質量指數等。

體適能

每六個月使用碼錶、握力計、坐姿體前彎測量器及背肌力計檢測,分別檢 測平衡感、握力、柔軟度及背肌力。

資料分析

本研究的資料採用 SPSS for Windows Release 13.0 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 與資料建檔。採用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 T 檢定(T-test)及 general linear model

(GLM)的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repeated measurement one-way ANOVA) 。

結果 描述性分析

此研究初期共有 62 位個案,將此族群個案分為有運動組及無運動組。有運 動組的個案共有 40 人,男性佔 32 位(80 %),女性佔 8 位(20 %);平均年齡 68.9 ± 1.40 歲;教育程度以國小(36.1 %)、專科(19.4 %)及高中職(19.4 %)

為最多;婚姻狀態以已婚者最多(84.2 %);宗教信仰多為佛教(47.5 %);經濟 方面,以獨立自足最多佔(57.6%);職業以退休佔最多(38.9 %);菸酒使用方 面,75 % 個案表示有抽煙習慣,77.5 % 個案表示有喝酒習慣。而相關疾病史方 面,有糖尿病者佔 6 位(15 %);心血管疾病者佔 17 位(42.5 %);曾經有罹患 腦血管意外者佔 2 位(5 %);有痛風者佔 11 位(27.5 %)。

無運動組的個案共有 22 人,男性佔 18 位(81.81 %) ,女性佔 4 位(18.18 %) ; 平均年齡 66.68 ± 2.25 歲;教育程度以國小(21.7 %)及高中職(30.4 %)為最 多;婚姻狀態以已婚者最多(78.3 %);宗教信仰多為佛教(52.2 %) ;經濟方面,

以獨立自足最多佔(52.2%) ;職業以退休佔最多(39.1 %) ;菸酒使用方面,69.6

% 個案表示有抽煙習慣,65.2 % 個案表示有喝酒習慣。而相關疾病史方面,有 糖尿病者佔 10 位(43.5 %);心血管疾病者佔 10 位(43.5 %);曾經有罹患腦血 管意外者佔 2 位(8.7 %);有痛風者佔 3 位(13 %)。

身體活動量

依 MESA 身體活動評估量表,利用 T 檢定計算前測部分與後測部分的運動

量,此族群個案的活動量,介入前的平均活動量為 3306.06 ± 2434.52 卡,後測部

分的平均活動量為 4616.54 ± 3515.77 卡(p < 0.05)。另外,並根據個案兩次活動

量的差距,以每週運動能消耗 600 至 900 Kcal 為目標,將此族群分為有運動組

及無運動組。有運動組兩次每週平均增加消耗 4018.91 ± 690.54 Kcal;無運動組

兩次每週平均減少消耗 1515.71 ± 483.04 Kcal。

(10)

生活品質

有運動組方面,整體生活品質範疇在前測部分為 3.00 ± 0.78 分,後測部分為 3.27 ± 1.08 分,有上升情形(p > 0.05);整體健康範疇在前測部分為 2.60 ± 0.77 分,後測部分為 2.67 ± 0.76 分(p > 0.05) ;生理範疇在前測部分為 2.51 ± 0.55 分,

後測部分為 3.35 ± 0.70 分,有上升情形(p = 0.00;p < 0.05),有顯著差異;心 理範疇在前測部分為 3.18 ± 0.58 分,後測部分為 3.21 ± 0.62 分,有上升情形(p >

0.05);社會範疇在前測部分為 3.22 ± 0.62 分,後測部分為 3.28 ± 0.85 分,有上 升情形(p > 0.05) ;本土化社會範疇在前測部分為 3.29 ± 0.65 分,後測部分為 3.30

± 0.71 分,有上升情形(p > 0.05);環境範疇在前測部分為 3.39 ± 0.52 分,後測 部分為 3.33 ± 0.65 分(p > 0.05);本土化環境範疇在前測部分為 3.44 ± 0.54 分,

後測部分為 3.37 ± 0.63 分(p > 0.05)(見表 1-1)。

在無運動組方面,除了在生理範疇在前測部分為 2.24 ± 0.47 分,後測部分 為 3.35 ± 0.56 分(p = 0.00;p < 0.05),有上升情形之外,有顯著差異其餘皆無 顯著不同(見表 1-2) 。另外,有無運動兩組在生活品質各範疇上的影響,亦皆無 顯著差異。

疾病知識的認知

疾病知識認知部分,以 GLM 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repeated measurement one-way ANOVA)進行分析,在護腎準則 11 題方面,第一次的答對率為 81.8 ± 14.68 %,第二次答對率亦為 81.8 ± 15.34 %,第三次為 91.4 ±10.48%,F = 9.61

(p = 0.00;p < 0.05) ;在中草藥相關知識 6 題方面,第一次的答對率為 91.5 ± 13.26

%,第二次答對率為 89.1 ± 17.39 %,第三次為 95.2 ± 11.21%,F = 1.726(p >

0.05);在保腎營養 4 題方面,第一次的答對率為 88.6 ± 20.42%,第二次答對率 亦為 88.6 ± 21.30 %,第三次為 99.3 ± 4.23 %,F = 6.51(p = 0.003;p < 0.05) (見 表 2)。

生理指標

在生理指標部份,有運動組方面,前測部分收縮壓為 143.43 ± 24.97 mmHg,

舒張壓為 83.93 ± 13.86 mmHg,血糖值為 133.5 ± 40.15 mg/dl,後測部分收縮壓 為 134.64 ± 14.53 mmHg(p > 0.05),舒張壓為 78.07 ± 8.40 mmHg(p > 0.05),

血糖值為 117.33 ± 20.23 mg/dl(p > 0.05)。另外,比較有無運動在收縮壓、舒張 壓及血糖生理指標的效果上,在血壓的變項中並無顯著差異(表 3-1、3-2、3-3)。

在腎功能部份,有運動組的 GFR,第一次的 GFR 為 30.77 ± 11.30 mL/min,

第二次為 30.17 ± 12.19 mL/min,第三次為 26.41 ± 17.46 mL/min,第四次為 41.20

± 9.58 6.78 mL/min,F = 0.182(p > 0.05) ;在 Scr.方面,第一次的 Scr.為 2.2 ± 0.70 mg/dl,第二次為 2.3 ± 0.87 mg/dl,第三次為 2.26 ± 1.19 mg/dl,第四次為 1.56 ± 0.25 mg/dl,F = 0.355(p > 0.05) ;在 BUN 方面,第一次的 BUN 為 38.75 ± 10.89 mg/dl,

第二次為 38.25 ± 7.01 mg/dl,第三次為 46.5 ± 13.59 mg/dl,第四次為 42.5 ± 10.24 mg/dl,F = 1.25(p > 0.05),見表 3-4。另外,有無運動兩組在腎功能上的影響,

亦皆無顯著差異(見表 3-5、3-6、3-7)。

(11)

身體組成

在身體組成部分,有無運動組間的比較,有運動組方面,總體重方面,前 測部分為 67.80 ± 9.38 公斤,後測部分為 66.03 ± 9.99 公斤(F = 9.15;p < 0.05)

(見表 4-1) ;肌肉重方面,前測部分為 46.27 ± 6.61 公斤,後測部分為 44.35 ± 6.41 公斤(F =5.81;p < 0.05)(見表 4-2);體脂肪方面,前測部分為 18.53 ± 4.98 公 斤,後測部分為 19.05 ± 6.95 公斤(F = 4.20;p < 0.05)(見表 4-3);體脂肪率方 面,前測部分為 27.17 ± 5.59%,後測部分為 28.29 ± 7.78 %(F = 1.87;p > 0.05)

(見表 4-4);腰臀比方面,前測部分為 0.94 ± 0.04,後測部分為 0.94 ± 0.06(F = 3.05;p > 0.05) (見表 4-5);身體質量指數方面,前測部分為 25.18 ± 2.95,後測 部分為 25.41 ± 3.82 (F = 6.28;p < 0.05)(見表 4-6)。

體適能

體適能部分,有無運動組間的比較,在有運動組方面,柔軟度方面,在前 測部分為 16.92 ± 9.30 cm,後測部分為 18.57 ± 10.52 cm(p > 0.05) (見表 5-1);

平衡感方面,在前測部分為 5.42 ± 4.30 秒,後測部分為 5.30 ± 3.13 秒(p > 0.05)

(見表 5-2) ;握力方面,在前測部分為 33.87 ± 9.01 公斤,後測部分為 34.85 ± 10.20 公斤(F = 7.16;p < 0.05) (見表 5-3);背肌力方面,在前測部分為 83.04 ± 37.33 公斤,後測部分為 80.48 ± 35.99 公斤(F = 8.31;p < 0.05),(見表 5-4)。

討論

根據上述結果發現,透過低強度的運動衛教計畫,在身體組成方面,能使 得體重及肌肉重下降;而在體脂肪及身體質量卻是上升。在體適能指標方面,可 以讓握力增加,而背肌力卻是下降的。

生活品質方面,生理範疇的分數是所有範疇中分數最低的,然而,本研究 的結果與 Chi-yuen(1998)針對持續性腹膜透析患者介入運動訓練,研究中能提 升生理功能的生活品質,結果不一致,可能源於不同階段的疾病進展,對於生活 品質的感受程度不一。另外,在保護腎臟的認知方面,亦具有成效,能提升個案 對於保護腎臟的認知程度。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與第二次的認知的得分,其 實是無差異,與 Devins 等(2003)在文獻中指出透過心理衛生教育並六個月追 蹤可以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是不一致的,然而,在第二次座談會後三個月所測 得的認知程度,卻是顯著地提升。

腎功能方面,雖指標皆無統計的顯著性,但 Scr.於半年內有趨緩的情勢,

GFR 經過一年的追蹤,亦有增加的傾向,與 Pecher et al.(2003)及 Eidemak et al.

(1997)研究結果是一致的,GFR 呈現上升的趨勢,Scr.呈現趨緩的傾向,但無 顯著差異,故透過運動衛教計畫能延緩腎功能的進展。

體適能方面,由於缺乏老年族群的體適能常模,故無法與常模比較。本研

究在體適能的生理指標結果表現彼此不一致。然而,許多研究認為此族群患者隨

著疾病進展,在其體能方面與正常人相較,會出現減少近 40-50%的情形(Clyne

et al. 1987;Clyne, 2004;Painter et al., 1986) ,筆者認為在未來應探討疾病分期的

(12)

不同與其體適能的表現。

本研究增加了對於早期慢性腎疾病患者運動介入效益的探討,除此之外,

亦提供了部分體適能常模的參考。然而,由於本研究的年齡層僅侷限於年齡高的 老年族群,無法顧及年輕族群的慢性腎疾病患者,建議未來研究應規劃適合年輕 族群的介入方式。另外,運動項目中,本研究選擇的方式是體操運動,未來研究 應可比較不同的運動方式對於此族群患者的效應,以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參考文獻

丁文琴、林耀豐( 2004).規律運動行為對健康促進效果之影響-以台灣地區論文 為析論主體. 成大體育, 36(3) , 32-47。

台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發展小組(1999)‧ 台灣簡明版世界衛生組織 生活品質問卷之發展及使用說明 ‧台北:台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 卷發展小組。

吳佩蓉(2001).慢性腎疾病病患的護理,於台灣腎臟護理學會主辦, 腎臟病房護理 研習會講義 .嘉義:基督教醫院.

林正常、王順正(2002). 健康運動的方法與保健 .台北:師大書苑。

林佳慧、丘周萍(2002).運動之概念分析. 護理雜誌, 49(6) ,83-88。

林秋菊、賴曉蓉、周偉倪(2000).運動訓練對血液透析病患生理心理之效應.

中華公共衛生雜誌, 19(3) ,161-170。

林雁秋、顏妙芬(2003).末期腎疾病患者接受透析治療的調適過程. 台灣腎臟 護理學會雜誌, 2(2) ,186-192。

林碧珠、張蘇鈺、莊琴英(2000)‧人工關節置換術患者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 之探討‧ 護理研究, 8(2) ,165-176。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 .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流行病學與生理機轉.台 北 : 財 團 法 人 國 家 衛 生 研 究 院 。

張蓓貞、吳麗貞、彭淑美(2003).無規律性運動中老年人運動介入成效評估研 究. 台灣衛生雜誌, 22(1) ,1-9。

陳昭吟(1996)‧ 末期腎疾病透析前的求醫經驗 ‧未發表碩士論文,高雄:高雄 醫學院護理研究所。

劉淑樺、周偉倪、王鈺霖、林恆騰、黃文君、沈靜枝(2000).運動訓練對尿毒 血液透析患者在心肺耐力與憂鬱狀態之效果. 中華復健醫誌, 28(4) , 237-244。

劉淑樺、周偉倪、黃志強(2000) .血液透析病患洗腎中之運動訓練. 護理雜誌,

47(4) ,71-75。

劉淑樺、陳彰惠(2002) .血液透析患者疲憊、憂鬱與運動耐力及其相關性探討.

護理雜誌, 49(4) ,237-244。

鄧樹勳、王健(2004). 運動生理學 - 理論與應用 .台北:冠學。

賴銘南、吳寬墩(1996)‧老人與慢性腎疾病‧ 腎臟與透析, 8(1) ,13-18。

ACSM(2002).ACSM 體適能手冊 (謝伸裕譯) .台北:九州。

(13)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5).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5th ed). USA: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3 年 11 月 25 日). Guidelines for healthy aerobic activity. http://www.acsm.org/pdf/Guidelines.pdf

Bates, P., & Lewis, S. L. (1996). Nursing assessment urinary system. In S. M. Lewis, I.C. Collier & M. M. Heitkempter (Eds.). Medical-surgical nursing (4

th

ed., pp.

1311-1331). New York: Mosby.

Boyce, M. L., Robergs, R. A., Avasthi, P. S., Roldan, C., Foster, A., Montner, P., et al.

(1997). Exercise training by individuals with predialysis renal failure:

cadiorespiratory endurance, hypertention, and renal fun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 30(2), 180-192.

Chi-yuen, L., Leonard, L., Wai-kei, L., Man-lok, C., Elaine, S., & Sidney, T. et al.

(1998). Benefits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on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 32(6), 1011-1018.

Clyne, N. (2004). The importance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pre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linical Nephrology, 61 (1), s10-s30.

Clyne, N., Ekholm, J., Jogestrand, T., Lins, L. S., & Pehrsson, S. K. (1991). 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predialytic uremic patients. Nephron, 59, 84-89.

Clyne, N., Jogestrand, T., Lins, L. S., Pehrsson, S. K., & Ekelund, L. G. (1987).

Factors limiting physical working capacity in predialytic uraemia patients. Acta Medica Scandinavica, 222, 183-190.

Devins, G. M., Mendelssohn, D. C., Barre, P. E., & Binik, Y. M. (2003). Predialysis psycho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nd coping styles influence time to dialysi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 42(4), 693-703.

Eidemak, I., Haaber, A. B., Rasmussen, B. F., Kanstrup, I. L., & Strandgaard, S.

(1997). Exercise training and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Nephron, 75, 36-40.

Fitts, S. S., Guthrie, M. R., Blagg, C. R. (1999). Exercise coaching and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for predialysis and dialysis patients. Nephron, 82, 115-121.

Heiwa, S., Clyne, N., & Dahlgren, M. B. (2003). Living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 experiences of their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capacity. Physiotherap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8(4), 167-177.

Klang, B., Bjorvell, H., & Clyne, N. (1999). Predialysis education helps patients choose dialysis-specific knowledg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9(4), 869-876.

Kusek, J. C., Greene, M. P., Wang, S. R., Beck, G.,West, D., Jamerson, K., Agodoa, L.

Y., & Faulkner, M. (2002).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14)

in African Americans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the African Americans study of kidney disease and hypertension trial.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 39(4), 513-524.

Laski, M. E., Kurtzman, N. A., & Sabatini, S. (2000).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D. W.

Seldin, & G. Giebisch (Eds.), The Kidney-Pathophysiology (3th ed., pp.

2377-2409). Philadelphia: Lippimcott Williams & Wilkins.

Leelayuwat, N., Tsintzas, K., Patel, K., Macdonald, I. A. (2005). Metabolic responses to exercise after carbohydrate loads in healthy men and wome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7(10), 1721-1727.

Lew, S. Q., & Piraino, B. (2005).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issues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Seminars in Dialysis, 18(2), 119-123.

McCarley, T., & Lewis, S. L. (1996). Nursing Acute and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S.

M. Lewis ., I.C. Collier & M. M. Heitkempetr. (Eds.), Medical-Surgical Nursing (4th ed., pp. 1371-1412).Yew York: Mosby.

McGinnis, J. M. (1992).The public health burden of a sedentary lifestyl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4, 196-200.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2002).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39(2 Suppl. 1), s46-s75.

Painter, P., Messer-Rehak, D., Hanson, P., Zimmerman, S. W., Glass, N. R. (1986).

Exercise capacity in hemodialysis, CAPD, and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Nephron, 42, 47-51.

Pechter, U¨., Ots, M., Mesikepp, S., Zilmer, K., Kullissaar, T., Vihalemm, T., et al.

(2003). Beneficial effects of water-based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26, 153–156.

Shayamsunder, A. K., Patel, S. S., Jain, V., & Peterson, R. A. (2005). Sleepiness, sleeplessness, and pain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distressing symptoms for patients. Seminars in Dialysis, 18(2), 109-118.

Stengel, B., Tarver-Cart, M. E., Powe, N. R., Eberhardt, M. S., & Brancati, F. L.

(2003). Lifestyle factors,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14(4), 479-487.

Tai, T. -J., Lai, J. -S., Lee, S. –H., Chen, Y. –M., Lan, C., & Yang, B. –J. et al. (1995).

Breathing-Coordinated exercise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6(5), 1392-1400.

(15)

表 1-1 有運動組的生活品質

*代表 p <0.05

表 1-2 無運動組的生活品質

時間與變項 前測

平均值±標準差

後測

平均值±標準差 p-value 整體生活品質 3.10 ± 0.77 3.19 ± 0.93 0.60 整體健康範疇 2.55 ± 0.91 2.45 ± 1.01 0.57 生理範疇 2.24 ± 0.47 3.35 ± 0.56 0.00*

心理範疇 3.04 ± 0.75 3.14 ± 0.65 0.43 社會範疇 3.02 ± 0.69 3.18 ± 0.76 0.38 本土化社會範疇 3.03 ± 0.63 3.18 ± 0.65 0.36 環境範疇 3.25 ± 0.58 3.42 ± 0.63 0.20 本土化環境範疇 3.28 ± 0.58 3.42 ± 0.62 0.26

*代表 p <0.05

表 2 疾病知識的認知

變項與時間 三個月

平均值±標準差

六個月 平均值±標準差

九個月

平均值±標準差 F-value 護腎準則 81.8 ± 14.68 81.8 ± 15.34 91.4 ±10.48 9.61*

中草藥相關知識 91.5 ± 13.26 89.1 ± 17.39 95.2 ± 11.21 1.73 保腎營養 88.6 ± 20.42 88.6 ± 21.30 99.3 ± 4.23 6.51*

*代表 p <0.05

時間與變項 前測

平均值±標準差

後測

平均值±標準差 p-value 整體生活品質 3.00 ± 0.78 3.27 ± 1.08 0.17 整體健康範疇 2.60 ± 0.77 2.67 ±0.76 0.57 生理範疇 2.51 ± 0.55 3.35 ± 0.70 0.00*

心理範疇 3.18 ± 0.58 3.21 ± 0.62 0.69

社會範疇 3.22 ± 0.62 3.28 ± 0.85 0.65

本土化社會範疇 3.29 ± 0.65 3.30 ± 0.71 0.88

環境範疇 3.39 ± 0.52 3.33 ± 0.65 0.63

本土化環境範疇 3.44 ± 0.54 3.37 ± 0.63 0.52

(16)

表 3-1 有無運動組在收縮血壓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43.23 1 13.23 0.05

收縮血壓 15.45 1 15.45 0.06

交互作用 723.94 1 723.93 3.00

誤差項 1880.28 23 820.88

誤差項 5540.54 23 240.89

*代表 p <0.05

表 3-2 有無運動組在舒張血壓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22.90 1 22.90 0.07

舒張血壓 8.65 1 8.65 0.109

交互作用 310.41 1 310.41 3.928

誤差項 6823.09 23 296.66

誤差項 1817.68 28 79.03

*代表 p <0.05

表 3-3 有無運動組在血糖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2990.95 1 2990.95 2.68

血糖 4120.00 1 4120 7.29*

交互作用 698.55 1 692.55 1.24

誤差項 10033.42 9 1114.83

誤差項 5079.82 9 564.42

*代表 p <0.05

表 3-4 有運動組腎功能追蹤表 變項與時間 第一次

平均值±標準差

三個月 平均值±標準差

六個月 平均值±標準差

九個月

平均值±標準差 F-value Scr. 2.2 ± 0.70 2.3 ± 0.87 2.26 ± 1.19 1.56 ± 0.25 0.36 BUN 38.75 ± 10.89 38.25 ± 7.01 46.5 ± 13.59 42.5 ± 10.24 1.25 GFR 30.77 ± 11.30 30.17 ±12.19 34.02 ±19.79 41.20 ± 9.58 0.19

*Scr.: 肌酸酐; BUN: 血清尿素氮; GFR: 腎絲球過濾率。

(17)

表 3-5 有無運動組在腎絲球過濾率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124.95 1 124.95 4.06

GFR 1863.40 2 931.70 30.00*

交互作用 63.24 2 31.62 0.52

誤差項 184.40 6 30.73

誤差項 552.84 12 46.07

*代表 p <0.05

表 3-6 有無運動組在肌酸酐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0.67 1 0.67 1.435

Scr. 3.83 2 1.92 6.51*

交互作用 0.63 2 0.31 1.07

誤差項 2.82 6 0.47

誤差項 3.53 12 0.30

*代表 p <0.05

表 3-7 有無運動組在血中尿素氮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213.63 1 213.63 2.31

BUN 164.75 2 82.37 7.58*

交互作用 3.002 2 1.50 0.14

誤差項 369.49 4 32.37

誤差項 86.95 8 10.87

*代表p <0.05

表 4-1 有無運動組在總體重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1014.13 1 1014.13 9.15*

總體重 1.76 1 1.76 0.12

交互作用 93.64 1 93.64 0.84

誤差項 5210 47 110.86

誤差項 5266.72 47 112.06

*代表p <0.05

(18)

表 4-2 有無運動組在肌肉重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281.80 1 281.8 5.81*

肌肉重 0.913 1 0.913 0.02

交互作用 98.76 1 98.76 2.45

誤差項 2281.30 47 48.54

誤差項 1897.13 47 40.36

*代表 p < 0.05

表 4-3 有無運動組在體脂肪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195.25 1 195.25 4.20*

體脂肪 2.07 1 2.07 0.06

交互作用 1.04 1 1.04 0.03

誤差項 2184.55 47 46.48

誤差項 1161.40 47 34.29

*代表p <0.05

表 4-4 有無運動組在體脂肪率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118.39 1 118.39 1.867

體脂肪率 1.794 1 1.794 0.06

交互作用 15.35 1 15.35 0.47

誤差項 2980.99 47 63.43

誤差項 1540.84 47 32.78

*代表 p <0.05

表 4-5 有無運動組在腰臀圍比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0.01 1 0.01 3.05

腰臀圍比 0.00 1 0.00 0.28

交互作用 1.88 1 1.88 0.00

誤差項 0.18 47 0.004

誤差項 0.84 47 0.00

*代表p <0.05

(19)

表 4-6 有無運動組在身體質量指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30.10 1 90.10 6.28*

身體質量指數 2.91 1 2.91 0.21

交互作用 0.44 1 0.44 0.03

誤差項 674.20 47 14.35

誤差項 662.98 47 14.11

*代表p <0.05

表 5-1 有無運動組在柔軟度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282.02 1 282.02 1.38

柔軟度 21.59 1 21.59 1.27

交互作用 11.07 1 11.07 0.65

誤差項 9193.77 45 204.31

誤差項 766.75 45 17.04

*代表p <0.05

表 5-2 有無運動組在平衡感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36.43 1 36.43 0.72

平衡感 11.41 1 11.41 0.778

交互作用 15.50 1 15.50 1.06

誤差項 2427.98 48 50.58

誤差項 704.29 48 14.67

*代表 p <0.05

表 5-3 有無運動組在握力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1075.16 4 1075.16 7.16*

握力 52.71 1 52.71 2.42

交互作用 5.80 1 5.80 0.27

誤差項 7053.64 47 150.08

誤差項 1025.85 47 21.83

*代表 p <0.05

(20)

表 5-4 有無運動組在背肌力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13700.01 1 13700.01 8.31*

背肌力 2.69 1 2.69 0.01

交互作用 117.68 1 117.68 0.50

誤差項 75801.194 46 1647.85

誤差項 10736.07 46 233.39

*代表 p <0.05

數據

表 1-1  有運動組的生活品質  *代表 p &lt;0.05  表 1-2  無運動組的生活品質  時間與變項  前測  平均值±標準差 後測  平均值±標準差  p-value  整體生活品質  3.10 ± 0.77  3.19 ± 0.93  0.60  整體健康範疇  2.55 ± 0.91  2.45 ± 1.01  0.57  生理範疇  2.24 ± 0.47  3.35 ± 0.56  0.00*  心理範疇  3.04 ± 0.75  3.14 ± 0.65  0.43  社會範疇
表 3-1 有無運動組在收縮血壓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43.23 1 13.23  0.05  收縮血壓  15.45 1 15.45  0.06  交互作用  723.94 1 723.93  3.00  誤差項  1880.28 23  820.88    誤差項  5540.54 23  240.89    *代表 p &lt;0.05  表 3-2  有無運動組在舒張血壓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22.90 1 22
表 3-5 有無運動組在腎絲球過濾率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124.95 1 124.95  4.06  GFR 1863.40 2 931.70  30.00*  交互作用  63.24 2 31.62  0.52  誤差項  184.40 6  30.73    誤差項  552.84 12  46.07    *代表 p &lt;0.05  表 3-6 有無運動組在肌酸酐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0.67 1 0.67
表 4-2 有無運動組在肌肉重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281.80 1  281.8  5.81*  肌肉重  0.913 1 0.913  0.02  交互作用  98.76 1 98.76  2.45  誤差項  2281.30 47  48.54    誤差項  1897.13 47  40.36    *代表 p &lt; 0.05  表 4-3 有無運動組在體脂肪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分組  195.25 1 195.2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利用 determinant 我 們可以判斷一個 square matrix 是否為 invertible, 也可幫助我們找到一個 invertible matrix 的 inverse, 甚至將聯立方成組的解寫下.

Then, we tested the influence of θ for the rate of convergence of Algorithm 4.1, by using this algorithm with α = 15 and four different θ to solve a test ex- ample generated as

Numerical results are reported for some convex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s (SOCPs) by solving the unconstrained minimization reformulation of the KKT optimality conditions,

Particularly, combin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he two papers, we may obtain such a conclusion that the merit function method based on ϕ p has a better a global convergence and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By exploiting the Cartesian P -properties for a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we show that the class of regularized merit functions provides a global error bound for the solution of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