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前言 1665 年,牛頓和 e 相遇了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 前言 1665 年,牛頓和 e 相遇了嗎?"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一版

發行人:洪萬生(台灣師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主編:蘇惠玉(西松高中)副主編:林倉億(台南一中)

助理編輯:黃俊瑋(台灣師大數學所研究生)

編輯小組:蘇意雯(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蘇俊鴻(北一女中)

黃清揚(福和國中)葉吉海(陽明高中)

陳彥宏(成功高中)陳啟文(中山女高)

王文珮(青溪國中)黃哲男(台南女中)

英家銘(台北醫學大學)謝佳叡(台灣師大數學系)

創刊日:1998 年 10 月 5 日 每月 5 日出刊 網址:http://math.ntnu.edu.tw/~horng

1665 年,牛頓和 e 相遇了嗎?

林倉億 國立台南一中 一、 前言

數學家毛爾的《毛起來說 e》是一本很清楚介紹自然常數 e 的好書,筆者最近在準 備高三微積分的延伸課程時,得益於此書甚多。不過,毛爾在該書「一些和 e 有關的有 趣公式」中,寫道:

1 1 1 1 1 1! 2! 3! 4!

e     這個無窮級數是牛頓在 1665 年發現的;1

這句話倒是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倘若牛頓真的在1665 年就寫出上式,那後來的雅各‧

伯努利、歐拉等數學家何以苦苦追尋 e 呢?顯然這其中必有「祕辛」,且聽筆者娓娓道來。

1. 1665 年 VS. 1669 年

牛頓1669 年寫了《論利用無窮多項方程式的分析學》(DE ANALYSI PER

ÆQUATIONES INFINITAS)一書,呈現了他在 1665~1666 年間得到的數學成果,其中一 項就是後來被認為與自然常數 e 有關的級數: 1 2 1 3 1 4 1 5

2 6 24 120

x z zzzz (見 下頁圖一中箭頭所指之處)。2我們現在知道,函數e 的展開式是x

2 3 4 5

1 1 1 1 1 1 1! 2! 3! 4! 5!

ex   xxxxx  ,將它與牛頓的級數相比較,可以看出牛頓

1 毛爾的原文是: 1 1 1 1 1 1! 2! 3! 4!

e     This infinite series was discovered by Newton in 1665;

2 本文中所有的《論利用無窮多項方程式的分析學》圖片,均來自 Astronomie-rara 網站,網址:

http://astronomie-rara.ethbib.ethz.ch/zut/content/pageview/556058。至於該書的內容,則是參考 Whiteside (2008)。

 1665 年,牛頓和 e 相遇了嗎?

 HPM 教室 單元十:巴斯卡三角形 (I)

(2)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二版

圖一 的 1 2 1 3 1 4 1 5

2 6 24 120

zzzzz  其實就是ez  的展開式。最後,再將1 z 代入,1 就可以得到

1 1 1 1 1 1 1

1 1 1

2! 3! 4! 1! 2! 3! 4!

e         e   

毛爾書中說牛頓在1665 年就發現了 e 的無窮級數,追根究底,就是源自於此。3看到這 裡,或許有讀者更加深信毛爾的說法,認為牛頓只差在沒有將z 代入或是將1 e1的數 值寫出來而已。但吹毛求疵一點的讀者,就像筆者一樣,會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牛頓究竟 是在什麼情況下、或是為了什麼目的求出 1 2 1 3 1 4 1 5

2 6 24 120

x z zzzz  。就讓 筆者帶領各位讀者從頭看《論利用無窮多項方程式的分析學》這本書吧。

3 毛爾並未在書中說明其依據為何或是引用的出處。筆者查閱資料後,發現最早出現此級數的牛頓著作,

就是 1669 年的《論利用無窮多項方程式的分析學》。

(3)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三版

圖二 2. 《利用無窮多項方程式的分析學》

牛頓在書中開宗明義的說:「我在前些時 日已經想出利用已有的無窮級數來估量曲線 的量的一般方法,以下的內容是簡短地說明而 不是詳細地證明。」牛頓所謂的「曲線的量」

指的就是曲線與x軸所圍之面積,如右圖二 ABD 之面積。然後牛頓給出了三個法則:

法則1:若

n

ya xm ,則 ABD 面積等於

m n

na n

m nx

 。

法則2:若 y 是由若干項所組成的,每一項都如同法則 1 那樣的形式,那 ABD 面積 也會是那幾項個別求得的面積所組成。

法則3:如果 y 不是由法則 1 那樣的形式所組成的,那它必須先化成一些比較簡單 的項,方式就如同數學家 (Arithmeticians)作小數的除法、求方根、解方程 式 (affected equations)那般。

「法則1」就是今日所謂的單項式的積分公式。在「法則 1」之後有 6 個例子,分別是y 、x2 4

yxy3 x5 、 12 yx

3

2 3 y

x

 以及 1

y 。牛頓對第 4 個例子x 12

yx 與第6 個例子 1

y 的說明十分有趣,值得一看。照「法則 1」所給的公式,x 12

yx 求出來的面 積為 1

 ,是個負值,但面積為何會小於 0 呢?牛頓說那是因為所求出的x 1

x代表的是從 B 往 方向無限延伸的面積(見圖三),故用「BD」表示,而負號則是因為這面積位在 A 的另一側。

圖三

(4)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四版

圖四

2 2 2 2

2 3

2 3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3

2 3 3

0

0

0

0

a a a a

x x x

b b b b

b x a

a a x b a x

b

a a

x x

b b

a x b

a a

x x

b b

a x b

在第6 個例子 1

y 中,牛頓寫出「x 1 01 1 0 1

0x  0x    Infinitæ」0 1 ,並說明雙曲線 1 y ,x BD 兩側的面積都是Infinitæ (∞)。想必讀者第一眼就注意到了,牛頓完全不避諱分母是 0,他在意的是分母為 0 後,面積的意義。

「法則2」用今日的話來說,就是逐項積分的意思。牛頓也給了 3 個例子:

3

2 2

yxx

3

2 2

yxxyx2x2,在此就略去不作說明。

牛頓還想要解決更多不同曲線的面積問題,所以,首要之務就是把各式的曲線寫成

nk

a xk

的形式,其中nk ,特別地,當Q n 都是非負整數的時候,k

a xk nk 就是x 冪級數(無窮多項的多項式),而這正是牛頓在書中最常採用的形式。如何將各式曲線 寫成x的冪級數,牛頓的方法就是「法則3」中的「作除法」、「求方根」、「解方程式」。

這三種方法,牛頓在書中都一一舉例說明。首先是「作除法」的例子 a2

yb x

 ,牛頓真 的用長除法求a 除以2 bx,差別在於被除式與除式都依升冪排列,如此以來就可以得出 商為

2 2 2 2

2 3

2 3 4

a a a a

x x x

bbbb (見圖四),所以

2 2 2 2

2 3

2 3 4

a a a a

y x x x

b b b b

    , 這之中的每一項就都是「法則1」中的形式了,所以再利用「法則 2」,就可以求出ABDC 的面積為

2 2 2 2

2 3

2 3 4

2 3 4

a a a a

x x x x

bbbb 。筆者每次將牛頓的長除法秀給學生看時(以 1

1 x 為例),學生都是張大著嘴巴,然後迫不及待地問說:「為什麼長除法可以這麼做?」

這做法徹底顛覆他們自國中二年級以來對長除法的刻板印象!筆者總是故意嘆口氣回 答:「唉!國中時老師只說要降冪排列,沒有說升冪排列不行吧!沒特別提升冪排列的 除法,那是因為那些年你們還太幼,不能理解得出後的結果,沒想到你們就一直陷在長 除法只能依降冪排列來做的禁錮中,今天是你們長大的時候了!」當然了,筆者還會特 別提醒學生,得出來的商並不是x用任何數代入都會成立的,這牽涉到更高等的數學,

有待他們到大學微積分課中去尋找答案!

(5)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五版

圖五 牛頓在給出

a2

yb x

 展開式後,還以 1 2 y 1

x

 為例,將其寫成

2 4 6

1

y xxx ,然後就可以得出ABDC的面積為 1 3 1 5 1 7 3 5 7

xxxx  。

3 5 7

1 1 1 3 5 7

xxxx  這個冪級數,其實就是tan x1 的展開式,因此,有人也就如同認 為牛頓已經寫出e的展開式般,宣稱牛頓已經寫出了tan x1 的展開式。不過,從上述的 說明中可看出,牛頓完完全全是在求面積,壓根沒沾到tan x1 ,所以,那樣子的宣稱其 實是有欠周詳的。

既然「作除法」是真的用除法來除,那讀者也就可以猜到「求方根」就是開方法了。

牛頓以ya2x2 為例,說明如何利用開方法將它寫成

2 4 6 8

3 5 7

5 2 8 16 128

x x x x

y a

a a a a

     (見圖五),因此ABDC的面積就是

3 5 7 9

3 5 7

5 6 40 112 1152

x x x x

axaaaa 。

如果讀者會用直式開方法求 2的近似值話,不妨先作一次,然後再將所寫的過程和圖 五相比較,就會發現本質上是一樣的。現將牛頓的過程拆解成如下幾個步驟:

步驟1:令 r 是ya2x2 的近似值。取ray2r2  。 x2

(6)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六版

圖六 步驟2:取r a t1y2r2x2t1(2at1),取

2

1 2

t x

a,則

4

2 2

4 2

y r x

   a 。 步驟3:取

2 2 2 4 2

2 2 2

2 ( ) 2 2 2(2 2)

2 2 4

x x x x

r a t y r y a t t a t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3

8 t x

  a ,則

6 8

2 2

4 6

8 64

x x

y r

a a

   。

步驟4:取

2 4 2 4 2 6 8

2 2 2

3 3

3 ( 3) 4 6

2 8 2 8 8 64

x x x x x x

r a t y r y a t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2 4

3(2 3 3)

4 x x

t a t

a a

    ,取

6

3 5

16 t x

a ,則

8 10 12

2 2

6 8 10

5

64 64 256

x x x

y r

a a a

     。

 故得

2 4 6 8

3 5 7

5 2 8 16 128

x x x x

r a

a a a a

     。

開完根號後,就是「解方程式」了,也就是解一元高次方程式。由於這個方法比較 複雜、困難,牛頓先舉一個係數是常數的一元三次方程式y32y  為例,展示如何5 0 求 y 的(近似)值(見圖六)。

其實這個方法和上一個開方法很類似,差別在於此處有不同次方的項,然後在計算上又 可因高次方的關係,適時略去某些項,因此,看起來會較為複雜。在此筆者同樣將它拆 解成幾個步驟說明:

(7)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七版

步驟1:可以發現 2 是方程式解的一個近似值,接下來要求小數部分。

步驟2:令y  ,代入2 p y32y  得5 0  1 10p6p2p3  ,因0 p 和3 6p 的值2 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故由 1 10  p 可得0 p0.1。

步驟3:令 p0.1 ,代入q  1 10p6p2p3  得0 0.061 11.23 q6.3q2q3  ,0 同樣地將q 和3 6.3q 略去不計,由 0.061 11.232q 可得0

0.061

0.0054 11.23

q   。

步驟4:令q 0.0054 ,代入r 0.061 11.23 q6.3q2q3  中,特別地,因為0 q 項3 的值很小,所以代入時略去q 項,得3 0.000541708 11.16196 r6.3r2  。0 同樣地略去6.3r 後,可得2 0.000541708

0.0004853 11.16196

r   。

步驟5:由步驟 1 至 4,可得 y 的近似值

2 0.1 0.0054 0.00004853 2.009455147

     。

牛頓在解完y32y  後,特別說了一段話:「我不知道這個解方程式的方法是否廣5 0 為人知,但相較於其他方法,它確實是簡單且易於操作的。從操作的模式就可明白它的 證明,因此當需要(證明)時,可以很輕易地從心中喚起它。無論方程式有無缺項,這 方法都能很有效地實行,也幾乎一樣地容易。」

y32y  這個例子之後,牛頓舉了幾個更複雜的方程式,並用上述的方法求5 0 解。例如y3a y2 2a3axyx3  的解0 2 131 32 509 43

4 64 512 16384

x x x x

y a

a a a

     ,然後

利用「法則2」,就可求得此曲線下的面積為

2 3 4 5

2 3

131 509 8 192 2048 81920

x x x x

ax  aaa 。

以上就是牛頓將各式曲線寫成x的冪級數的三種方法:「作除法」、「求方根」、「解方 程式」。想必各位讀者看到這裡,內心對牛頓的佩服一定又增加了幾分。這三種方法其 實都是舊瓶子,但牛頓裝進新酒後,風味變得更豐富、更有層次了!

最後,讓我們進入本文的主題,看牛頓是如何得到

2 3 4 5

1 1 1 1 2 6 24 120

x z zzzz  。由下頁圖一可知,雙曲線 1 y 1

x

 下ABDC的 面積 1 2 1 3 1 4 1 5

2 3 4 5

z x xxxx ,4,其中ABx,接下來牛頓問了相反的問題:

「若ABDC的面積 z 已知,那如何求出 AB 的長度x?」雖然 z 由許多項所組成,但牛頓

4 雖然牛頓在書中沒有寫出求出z的過程,但由「法則 3」的「作除法」及「法則 1、2」,很容易就可以 求得z

(8)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八版

希望先用z z, 2, z3, z4, z 來表示5 x,所以他就將1 5

5x 後的各項略去。因此,牛頓接下來

就要用上述「解方程式」的方法,將方程式1 5 1 4 1 3 1 2

5x 4x 3x 2x    中的x z 0 x解出 來(見下頁圖七):

步驟1:令x z p,則:

5 5 5

1 1 1

( )

5x 5 zp 5z 1 4 1 4 1 4 3 ( )

4x 4 z p 4z z p

     

3 3 3 2 2

1 1 1

( )

3x 3 zp  3zz pzp

2 2 2 2

1 1 1 1

( )

2x 2 z p 2z zp 2 p

        代入原方程式得

2 1 2 3 2 1 5 1 4 1 3 1 2

0 (1)

2 5 4 3 2

zppz pz pzp p zzzz   。 步驟2:(1)式中,只留下 p 和 z 單獨存在且次方最小的項,即 1 2

2 0

pz  ,故可令 1 2

p 2z  ,則:q 2 1 2 2 1 5 ( )

2 4

zpz zqz

2 2 2 4 2

1 1 1 1 1

( )

2 p 2 2z q 8z 2z q

      3 3 1 2 1 5 ( )

2 2

z p z z q z

    

2 2 1 2 1 4 2

( )

2 2

z pz zqzz q 1 2 1 3 ( )

2 2

zp z z q z zq

      

代入(1)式後可得 1 2 1 3 1 4 1 5

(1 ) 0

2 6 8 20

z z q z z z

     

3 4 5 2 3 4 5

1 1 1 1 1 1 1

( ) (1 )

6 8 20 2 6 24 120

q z z z z z z z z

         

步驟3:將得到 p 、 q 代回x z p,就可得到 1 2 1 3 1 4 1 5 2 6 24 120 x z zzzz 。 上述的過程中,只要在後續的代換中會產生z 以上的項,牛頓一概將其省去,如此6 一來就能達成他只用z z, 2, z3, z4, z 來表示5 x的目的。雖然牛頓只解出

2 3 4 5

1 1 1 1 2 6 24 120

x z zzzz ,但他後來有補充說明,只要一開始的

2 3 4 5

1 1 1 1 2 3 4 5

z x xxxx 中取的項越多,則

2 3 4 5

1 1 1 1 2 6 24 120

x z zzzz 就能依相同的方法求出越多項。

(9)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九版

3. 牛頓和 e 相遇了嗎?

經由前面的介紹,毫無疑問地,牛頓的的確確寫出了

2 3 4 5

1 1 1 1 2 6 24 120

x z zzzz ,但其目地是當雙曲線 1 y 1

x

 下ABDC的面積 z 已 知的情形下,求出 AB 的長度x。當然我們可以合理猜測,牛頓有算過當面積z 時的 AB1 長度x,但即便如此,牛頓得到的值會是1.71828…,而不會是 2.71828…( = e)。換句話 說,對牛頓來說,1.71828…只是眾多x中的一個,他並沒有在書中特地寫出來,更遑論 指出它有何特別的意義了。當然啦,有心者仍可繼續替牛頓辯稱,既然 AB 的長度是 1.71828…,那原點到 B 的距離就是 2.71828…( = e)了。這種說法是否得當,我想讀者自 有公評。

最後,雖然筆者不認為毛爾在《毛起來說 e》中的說法是恰當的,但也不能否定牛 頓曾經如此地接近 e,只能說牛頓與 e 這兩個數學界的巨星,曾經在歷史洪流中擦身而

(10)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一○版

過,卻來不及進一步地交往!

參考資料

Maor, Eli (1994). e: The Story of a Number.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hiteside, D. T. (eds.) (2008). The Mathematical Papers of Isaac Newton, Volume I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毛爾(鄭惟厚翻譯)(2000). 《毛起來說 e》,台北:天下遠見。

1. 為節省影印成本,本通訊將減少紙版的的發行,請讀者盡量改訂 PDF 電子檔。要訂閱請將您的大名,

地址,e-mail 至 suhui_yu@yahoo.com.tw

2. 本通訊若需影印僅限教學用,若需轉載請洽原作者或本通訊發行人。

3. 歡迎對數學教育、數學史、教育時事評論等主題有興趣的教師、家長及學生踴躍投稿。投稿請 e-mail 至 suhui_yu@yahoo.com.tw

4. 本通訊內容可至網站下載。網址:http://math.ntnu.edu.tw/~horng/letter/hpmletter.htm 5. 以下是本通訊在各縣市學校的聯絡員,有事沒事請就聯絡

《HPM 通訊》駐校連絡員

日本:陳昭蓉 (東京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李佳嬅(東京大學)

德國:張復凱(Mainz 大學)

基隆市:許文璋(南榮國中)

台北市:英家銘(台北醫學大學)楊淑芬(松山高中)杜雲華、陳彥宏、游經祥、蘇慧珍(成功高中)

蘇俊鴻(北一女中)陳啟文(中山女高)蘇惠玉(西松高中)蕭文俊(中崙高中)

郭慶章(建國中學)李秀卿(景美女中)王錫熙(三民國中)謝佩珍、葉和文(百齡高中)

彭良禎(師大附中)郭守德(大安高工)張瑄芳(永春高中)張美玲(景興國中)

文宏元(金歐女中)林裕意(開平中學)林壽福、吳如皓 (興雅國中) 傅聖國(健康國小)

李素幸(雙園國中)程麗娟(民生國中)林美杏(中正國中)朱賡忠(建成國中)

新北市:顏志成(新莊高中) 陳鳳珠(中正國中)黃清揚(福和國中)董芳成(海山高中)孫梅茵

(海山高工)周宗奎(清水中學)莊嘉玲(林口高中)王鼎勳、吳建任(樹林中學)陳玉芬

(明德高中)羅春暉 (二重國小) 賴素貞(瑞芳高工)楊淑玲(義學國中)林建宏 (丹鳳國中)

莊耀仁(溪崑國中)、李建勳(海山國中)

宜蘭縣:陳敏皓(蘭陽女中)吳秉鴻(國華國中)林肯輝(羅東國中)林宜靜(羅東高中)

桃園縣:許雪珍、葉吉海(陽明高中)王文珮(青溪國中) 陳威南(平鎮中學)

洪宜亭、郭志輝(內壢高中) 鐘啟哲(武漢國中)徐梅芳(新坡國中) 程和欽 (大園國際高中)、

鍾秀瓏(東安國中)陳春廷(楊光國民中小學)王瑜君(桃園國中)

新竹市:李俊坤(新竹高中)、洪正川、林典蔚(新竹高商)

新竹縣:陳夢綺、陳瑩琪、陳淑婷(竹北高中)

苗栗縣:廖淑芳 (照南國中)

台中市:阮錫琦(西苑高中)、劉雅茵(台中二中)、林芳羽(大里高中)、洪秀敏(豐原高中)、李傑霖、

賴信志、陳姿研(台中女中)、莊佳維(成功國中)

南投縣:洪誌陽(普台高中)

嘉義市:謝三寶(嘉義高工)郭夢瑤(嘉義高中)

台南市:林倉億(台南一中)黃哲男、洪士薰、廖婉雅(台南女中)劉天祥、邱靜如(台南二中)張靖宜

(後甲國中)李奕瑩(建興國中)、李建宗(北門高工)林旻志(歸仁國中)

高雄市:廖惠儀(大仁國中)歐士福(前金國中)林義強(高雄女中)

屏東縣:陳冠良(枋寮高中)楊瓊茹(屏東高中)黃俊才(中正國中)

澎湖縣:何嘉祥 林玉芬(馬公高中)

金門:楊玉星(金城中學)馬祖:王連發(馬祖高中)

附註:本通訊長期徵求各位老師的教學心得。懇請各位老師惠賜高見!

(11)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一一版

HPM 教室

單元十:巴斯卡三角形 (I)

蘇惠玉 台北市立西松高中 適用單元:99 課綱數學 II 之組合、二項式定理 一、前言

巴斯卡三角形的介紹首見於現行99 課綱高中數學第二冊的〈二項式定理〉單元中,

提到二項係數的「巴斯卡三角形」;以及Ckn11Ckn1Ckn。在南一版本課本的課文中附 了一張楊輝在《詳解九章算法》書中的「開方作法本源圖」,並說明「據楊輝說:「〝開 方作法本源〞出《釋鎖算書》,賈憲用此術。」事實上,楊輝確實在他這本書的附註中 有說過這一件事。不過,課本僅是強調賈憲在十一世紀上半葉「就已發現了二項式定理 的規則」,比巴斯卡早了約六百年。一般教科書通常把「巴斯卡三角形」當成一個找出 二項展開式係數的工具,因此會有這樣的論調,然而若論及「巴斯卡三角形」本身所蘊 含的數學結構,以及對這個「數學物件」各面向的整合,中國的數學家可能就不及巴斯 卡的深知卓見了。另外,課本提到楊輝、賈憲,但是並沒有說明這兩個數學家用「開方 作法本源圖」來做什麼?這二點,都是此一單元所主要考量之處。

二、巴斯卡三角形的各個面向

「巴斯卡三角形」在數學知識上,有三層意義:圖形數(figurate numbers)、組合 數(combinatorial numbers)、二項係數(binomial numbers)。這三層內容,可以在不 同的單元中互相呼應,以期達到更廣泛、更深刻的瞭解。

I. 圖形數

畢氏學派認為:所有的東西都含有數的成分,數是形成宇宙的要素。他們通常以沙 粒或卵石解說數,他們以所排列之形狀區分數為許多種類,下列的一種被稱為三角形數

(triangle numbers):

若將三角形數的二維度空間擴充,即成Theon 和 Nicomachus 所稱的三維度的角錐形數

(pyramidal numbers):

(12)

HPM 通訊

我們可 是由三 所構成 所構成 所構成 數3=1+

「巴斯卡

其 其實是 西元十 差術),

世傑的研

(5 個問 在

訊第十六卷第四

以觀察得出 角形數

,而三角形

,而整數又

。若將這些 +2, 6=1+2+

卡三角形」

實,我們再 一個二階等 一至十三世

,取得了輝 研究成果分 問題)、「果

朱世傑的許

四期第一二版

出,角錐形

形數又是由 又是由 些寫成如表 +3=3+3, 10=

」中常看到

再仔細觀察 等差數列,而 世紀的中國 輝煌的成就

分別記載在 果垛疊藏」(

許多求和問

茭草

1, 4, 10

1, 3, 6, 整數

1, 2,

1, 1, 一,再佐以

=1+2+3+4=

的結果: C

一下三角形 而角錐形數

數學家們,

。其中以朱

《四元玉鑑

(20 個問題 題中,可歸

草垛:1 2 

(表一)

0, 20, 35, 56

10, 15, 21,

3, 4, 5, 6, 7

1, 1, 1, 1, 1 以三角形數

=6+4, 角錐

1 1

n n

k k

CC

形數1, 3, 6,1, 4, 10, 2

,在這樣的 朱世傑《四元

鑑》中的「

題)中。

歸納出一些

3 4 ...

   

6, 84,…...

28,……

7,……

1,……

數及角錐形數 形數10=4+

1 n

CkCkn

, 10, 15, 21, 20, 35, 56, 8 的高階等差級

元玉鑑》中 茭草形段」

些有著重要意

1 ( n 2!n n

 

數的形成特 +6, …),將

1 1 1 n

i k i k

C

 

, 28,……,

4,…...即是 級數求和問 中所取得的

」(共7 個問

意義的公式

1) n

特性(例如 將可以得到我

可以發現這 是一個三階等 問題上(稱為 成就為最重 問題)、「如

式:

:三角形 我們在

這個數列 等差數列。

為垛積招 重要。朱 如像招數」

(13)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一三版

三 角 垛 ( 或 稱 落 一 行 垛 ) : 1 ( 1)

1 3 6 2 1

( 1)( 2) 10 ... n n 3!n nn

    

 

撒星形垛(或稱三角落一形垛):

1 ( 1)( 2) 3!

1 4 10 20 ... 1 ( 1)( 2)( 3)

n n n 4!n n n n

          

三角撒星形垛(或稱撒星更落一形垛):

) 4 )(

3 )(

2 )(

1

! ( 5 ) 1 3 )(

2 )(

1

! ( 4 ... 1 35 15 5

1     n nnn  n nnnn

在上述的一串公式中,前面一個公式的結果,剛好是後一個公式的一般項。從垛積上的 意義來講,也就是把前式所表示的垛積算到第n 層止的所有各層,「落為一層」,作為後 式所表示垛積的第n 層。這也是朱世傑把後式稱為前式的落一形垛的原因。

這個部份的內容,也是「巴斯卡三角形」的一部份,但是,卻不屬於「二項式定理」

這個單元。反而在巴斯卡三角形中可以進一步看出在級數上意涵。

II. 組合數

99 課綱高中數學 II 的組合單元中定義何謂組合:

n個不同的物件中,每次取m個不同的物件為一組(mn),同一組內的物件若不 計較其前後順序,就叫做n中取m的組合。其中每一組,稱為一種組合,所有的組 合的總數稱為組合數,以符號C 表示。 mn

因為在前一節中,課本已經介紹過排列的觀念與排列數的算法,在這一節中,就將排列 總數分解成兩個步驟來求:

(1) 先自n中選取m個出來(就是組合數C )mn(2) 在把取出的m個物件,任意去排。

因為這樣的分解動作,就可以得到

(14)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一四版

) ( )!

(

!

! m n m

n m

Cmn n

 

這樣的定義方式,有其順序上的便利性,但是,卻也讓人迷惑:這樣的公式算法,到底 和「選取」有什麼關係?

從歷史上的起源來看,西元三世紀的 Porphyry 為了要介紹亞里士多德的「範疇 (Categories)」,他必須知道在五種亞里士多德的「語態(voices)」:「種(genus)」、「屬

(species)」、「proprium」、「差別(differentia)」、「偶然(accidents)」中,有幾種不同 的配對方法。他的方法是:以第1 種東西為標準,有 4 種東西和它配對;再看第 2 種東 西,剩下其他3 種東西和它配對;如此,5 種不同東西中取 2 種的方法數為 4+3+2+1=10 種 方 法 。Pappus 將 這 種 方 法 推 廣 , 從n 種 不 同 的 東 西 中 , 取 2 種 的 方 法 數 為

Cn

n n n

n 2

2 ) 1 1 (

2 3 ...

) 2 ( ) 1

(  

 。

同樣的想法也出現在中算家汪萊的《遞兼數理》中。汪萊(1768-1831)字孝嬰,

號衡齋,為乾嘉時期著名的數學家。《遞兼數理》列在《衡齋算學》第四卷的後半卷,

在其中,汪萊論述了組合的一些性質與公式由來,他的組合數意為:

設如有物各種。自一物各立一數起,至諸物合併共為一數止,其間遞以二物相兼 為一數,交錯以辯得若干數,三物相兼為一數,交錯以辯得若干數,四物五物以 至多物若不皆然,此為遞兼之數也。

設有n個不同的物件,“自一物各立一數”即每次取 1 個物件,“諸物合併共為一數”

即 一 次 取n個 , 如 此 類 推 。 汪 萊 所 謂 「 遞 兼 之 數 」 即 為 現 今 我 們 熟 悉 的 組 合 數

n n n n

n C C C

C1, 2 , 3 ,... 。而汪萊將

n

p n

Cp 1

稱為「遞兼總數」,相對於「遞兼總數」,他將Cnp稱為

「遞兼分數」:

以所設物數即為各立一數之數。減一數為三角堆之根,乃以根數求得平三角堆為二 物相兼之數。又減一數求得立三角堆為三物相兼之數。又減一數求得三乘三角堆為 四物相兼之數。如是根數遞減,乘數遞加,求得相兼諸數。……此遞兼之分數也。

這裡的三角堆即為上述朱世傑垛積招差的茭草垛(平三角堆)、三角垛(立三角堆)、三 角落一形垛(三乘三角垛)……等等。他所得的組合數公式“如是根數遞減,乘數遞加,

求得相兼諸數”和朱世傑在垛積招差中所得的公式是一樣的:

n n p

n p p n

Cnp ( 1)( 2) ( 1)

!

1     

 

(15)

HPM 通訊第十六卷第四期第一五版

也和現今所熟悉的

)!

(

!

! p n p Cpn n

  是一樣的。

汪萊的公式推導過程,和上述所提的Porphyry 與 Pappus 的想法是一樣的:

以一物為主而兼他物得若干數。至以又一物為主而兼他物及不復兼先為主之物,

故所得必少一數。由此遞少遂成三角堆形。

汪萊以「十數遞兼分數圖解」為例說明,從10 個物件(如 0, 1, 2, 3, …9)中,取 2 物得 方法數(C )可先以 0 為主,取 01, 02, …, 09 共 9 個,再以 1 來選取,得 12, 13, …191028 個,如此遞推,最後取 89 共一個,因此得取 2 物之數(C )為 9+8+7+…+3+2+1,以210 圖形解說,即為一平三角堆。如下圖一。

10 物中取 3 物的方法數(C )情形相同,只是先以310 2 物為主,如先以 01 為主,

取物為012, 013, …, 019, 再得 023, 024, …029, 以 0 為主的共 8+7+6+…+2+1=36 個,再 換成以12, 13, …以 1 為主的這一類共 7+6+5+…+2+1=28 個,以此類推,得取 3 物的方 法數C =36+28+21+…+6+3+1=103 8 9 10

3!

  =210。以圖解說,即是將平三角堆中的每一行 擴展成一平三角堆,最後整體成為一立三角堆,如下圖二。

在「十數遞兼分數圖解」中,汪萊還提到組合數的性質:「一物各立一數得十,九 物相兼數同(C110C910)」、「二物相兼得數四十五,八物相兼數同。(C102C810)」等等。

「二物相兼得數四十五,八物相兼數同」 「三物相兼的數一百二十,七物相兼數同」

圖一 圖二

(16)

HPM 通訊

汪萊在 樣的選 定某一個 種情況 的中取 樣的想

組合 組合的 考模式 三角形 斯卡三 理。

5 巴斯卡 結合在

訊第十六卷第四

《遞兼數理 取觀念,組 個特殊的物

。包含的話 k 個。這即 法藉著「巴 合的概念與 思考路徑,

又和已經學

」整合在一 角形」中的

卡在他的《論算 在一起。我在

四期第一六版

理》中,為 組合數將呈 物件(例如 話,則從剩下

即是我們所 巴斯卡三角 與算法,在

,但是,汪 學過(等差 一起時,這樣

的每一個數

算術三角》的 在後面的章節會

我們呈現了 現另一種不 第 1 個),

下的n-1 個 所熟悉的Ckn

形」將組合 高中數學中 萊的「遞兼 差級數)的

樣的學習方 數字,「巴斯

的書中,即是藉 會再加以論述

了組合的另 不同的風貌 在選取 k 個中,取k-1

1 1

Ckn Ck 合數與圖形 中,自有其 兼數理」呈

,以及即將 方式不是帶有

斯卡三角形

藉這個觀念與 述。

另一種想法 貌。例如從n

個時,有包 1 個;如果

1 n

k ,也是巴

形數(高階等 其重要性,課 呈現了另一種 將學習的(二

有更深層的

」將呈現出

與式子,將算

,即是「選 n 個物件中 包含這特殊 不包含的話 巴斯卡三角 等差級數)

課本雖然提 種思考方式 二項式定理

意義嗎?接 出它的另一層

算術三角中的每

選取」的概念 中取k 個時 殊的一個與不

話,則從剩 角形的構成要

結合在一起 提供了我們從 式。尤其當這

理),藉著 接下來,再細

層意義:二

(未完

每一格數字,

念。從這

,可以固 不包含兩 下的n-1 要素。這 起。5 從排列到 這樣的思

「巴斯卡 細看「巴 二項式定

完待續)

與組合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矢野先生在一九一二年三月一日生於日 本東京。 一九二二年他小學五年級時愛因斯 坦訪 問日本, 在幾個大都市演說, 講授他的相 對論, 而造成一時的轟動。 矢野先生那英年早 逝

社團參與證明 學生幹部證明

而第二天沒到的 六本木中城 MIDTOWN TOWER ,這次終於可以參觀了 。 樓內的導覽員就把

今天,從臺北出發到日本東京機場,做上遊覽車,日本的遊覽車有點不一樣,司機在右

不會下雨,不過還好隔天天氣佳,東京迪士尼的行程照常舉行,我們9點到看到了停車場就

一番 竺和山靈山寺一乘院 德島縣鳴門市大麻町板東京塚鼻 126 二番 日照山極樂寺無量寿院 德島縣鳴門市大麻町字桧の上 12 三番 龜光山金泉寺釋迦院

清世祖順治年間或更早也傳入日本,於民間普遍傳誦。日本江戶時代 的臨濟宗大師─白隱慧鶴禪師於七十五歲時 ( 1760 年 )

吃完飯我們就朝下一站出發,那就是六本木中城 MIDTOWN TOWER,那是一個集合了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