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嬰兒氣質、母親敏感性及母嬰依附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嬰兒氣質、母親敏感性及母嬰依附之相關研究"

Copied!
10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內容在於闡述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全章共分三 節,第一節陳述研究動機;第二節闡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 說明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根據 Bowlby(1969-1980)的依附理論,嬰兒與母親會透過日常 生活事務中的各種互動經驗產生彼此的依附關係。而且嬰兒會將自己 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建立出一個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al)。當個體逐漸發展,會開始接觸到家庭以外的人,個人即將自 己早期與母親之間所建立的內在運作模式類推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互 動關係上。所以個人早期與母親之間的依附關係是個體未來人際互動 的根源。 瞭解依附關係如何發展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有研究者從嬰兒特性 著手探討嬰兒先天氣質對於依附關係的建立是否有所影響,但結果並 不一致(Belsky, 1996; Belsky & Rovine, 1987; Calkins & Fox, 1992; Kochanska & Coy, 2002; Mandelsdorf, Gunnar, Kestenbaum, Lang, & Andreas, 1990; Park, 2001; Stevenson-Hinde & Marshall, 1999; Vaughn, 1992; Vaughn, Lefever, Seifer, & Barglow, 1989; Weber, Levitt, & Clark, 1986) 。也有研究者從母親特質著手研究的結果卻發現母親的個人特質 如母親憂慮傾向、母親本身依附類型或者母親的育兒敏感性並不一定 會對嬰兒的依附形成有所影響(Braungart-Rieker, Garwood, Powers, & Wang, 2001; Bretherton, Biringen, Ridgeway, Maslin, & Sherman, 1989; 1.

(2) Coffman, Levitt & Guacci-Franco, 1995; De Wolff & van IJzendoorn, 1997; Kochanska & Coy, 2002; Park, 2001; Seifer, Schiller, Resnick, Riordan, & Sameroff, 1996; van den Boom, 1994; van IJzendoorn, Juffer, & Duyvesteyn, 1995; Wendland-Carro, Piccinini, & Millar,1999) 。這些研 究結果的不一致,似乎意味著依附的形成過程並非單由母親方面或是 單由嬰兒方面所造成。 Sroufe(1985)指出母嬰依附與嬰兒的氣質二者之間並非直接的 影響關係,因為氣質所直接影響的是行為本身而非依附類型;並且, 母嬰的互動品質也會改變嬰兒外顯行為的表現,進而對依附類型產生 影響。除此之外,依附是嬰幼兒與照顧者之間一種雙向、自發持久又 深情的情感聯結,二者共同助成此一情感關係(巴巴莉亞黛安娜與歐 茨莎莉,民 84)。顯然的,嬰兒氣質與依附二者之間的關係並非直接 的相關,依附關係也並非由個人單方面助長而成,而是要考慮來自母 親與嬰兒雙方面的因素,因此依附品質的好壞也是取決於母嬰雙方的 影響。也就是說,若欲實際瞭解母嬰依附的發展,應該要蒐集母親及 嬰兒兩方面的特質來著手進行探究。 研究顯示:提昇母親敏感性有助於嬰兒發展出良好的依附品質 (van den Boom, 1994;Van IJzendoorn, Juffer, & Duyvesteyn, 1995; Wendland-Carro, Piccinini, & Millar, 1999)。同時,讓母親瞭解嬰兒個 人的氣質特質,可以協助母親減低育兒過程中的自責情緒,進而促進 育兒過程中母親對嬰兒的協助行為(Gwendolyn, 1996)。換句話說, 引導母親從自己以及嬰兒的角度出發,認識並協調自己與嬰兒雙方的 特質,能夠調整並決定嬰兒依附品質的發展方向。基於上述緣由,本 研究將對嬰兒氣質與母親敏感性進行瞭解,並探討此二因素與母嬰依 附的關係,期能提供母親於養育嬰兒時的一個依循方向,幫助母親做 2.

(3) 好親職準備,與嬰兒建立彼此間良好的依附關係。.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先前的研究動機,研究者欲暸解嬰兒以及母親雙方特質對於 母嬰依附的影響,因此,將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列出如下:. 一、瞭解受試嬰兒氣質的狀況。 二、瞭解受試嬰兒母親的敏感性程度。 三、瞭解受試嬰兒與母親的依附情形。 四、探討受試嬰兒氣質及其母親敏感性對於母嬰依附發展的影響。. 貳、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本研究逐一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受試嬰兒氣質的發展狀況如何? 1-1 受試嬰兒的活動量為何? 1-2 受試嬰兒的規律性為何? 1-3 受試嬰兒的分神度為何? 1-4 受試嬰兒的趨避性為何? 1-5 受試嬰兒的適應性為何? 3.

(4) 1-6 受試嬰兒的堅持性為何? 1-7 受試嬰兒的反應閾為何? 1-8 受試嬰兒的反應強度為何? 1-9 受試嬰兒的情緒本質為何? 二、受試嬰兒的母親敏感性表現如何? 2-1 受試嬰兒母親的察覺嬰兒訊息表現為何? 2-2 受試嬰兒母親的解讀嬰兒訊息表現為何? 2-3 受試嬰兒母親的正確回應嬰兒訊息表現為何? 2-4 受試嬰兒母親的立即正確回應嬰兒訊息表現為何? 三、受試嬰兒與母親的依附情形如何? 3-1 受試嬰兒與母親的熟悉情境依附情形如何? 3-2 受試嬰兒與母親的獨立自主依附情形如何? 3-3 受試嬰兒與母親的壓力情境依附情形如何? 四、受試嬰兒氣質以及母親敏感性是否對於母嬰依附的形成有所影 響? 4-1 哪些受試嬰兒氣質與母親敏感性特質是母嬰熟悉情境依附 的預測變項?其預測力如何? 4-2 哪些受試嬰兒氣質與母親敏感性特質是母嬰獨立自主依附 的預測變項?其預測力如何? 4-3 哪些受試嬰兒氣質與母親敏感性特質是母嬰壓力情境依附 的預測變項?其預測力如何? 4-4 受試嬰兒氣質是否為母親敏感性與母嬰依附之中介變項? 4-5 受試嬰兒母親敏感性是否為受試嬰兒氣質與母嬰依附之中 介變項?. 4.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以下針對本研究所使用的名詞,研究者將這些名詞的定義說明如 下:. 一、氣質 依 Chess 和 Thomas(1996)的看法,氣質(temperament)是指 個體的行為模式。而本研究操作界定之氣質為 Fullard, McDevitt 與 Carey (1984)以 Chess 和 Thomas 的氣質概念發展之學步兒氣質量表 (Toddler Temperament Sacle, TTS)中的氣質內涵,量表中的氣質包含九 個向度: (一)活動量:指嬰兒於一整天活動中,其動作之節奏以及活動頻率 的多寡。 (二)規律性:指嬰兒反覆的生理機能,比方說嬰兒就寢及醒來的時 間、餵食的時間是否固定是否具可預測性等。 (三)分神度:指嬰兒是否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干擾而改變他正在進行 的活動。 (四)趨避性:指嬰兒初次接觸人、食物、場所等新刺激時,行為表 現是趨近或退縮的傾向。 (五)適應性:是指排除嬰兒對新刺激的趨避性後,再接下來他對適 應新刺激的時間長短或改變的難易度。 (六)堅持性:指當嬰兒正在做或想做某件事情時,被打斷後繼續從 事原活動的傾向。 (七)反應閾:指嬰兒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包括視、聽、味、嗅、 觸及社會覺(察言觀色的能力)。 (八)反應強度:指嬰兒於接收外在或內在刺激之後,所產生反應的 5.

(6) 激烈程度。 (九)情緒本質:指嬰兒在一天中開心、和悅等正向情感與不友善、 不快樂等負面情感的比例。 以上九個嬰兒氣質向度,得分越高表示嬰兒活動量越大、規律性 越低、趨避性偏向避、適應性越低、反應強度越大、情緒本質越負向、 堅持性越低、分神度越低以及反應閾越低。. 二、母親敏感性 依 Ainsworth(1969)的看法,母親敏感性(maternal sensitivity) 意指母親於照顧嬰兒時,是否能夠偵測到嬰兒的訊息、加以正確解讀 並且立即給予適當的回應。本研究操作界定的母親敏感性為母親於「嬰 幼兒保育量表」中的母親敏感性內涵,分別為: (一)察覺訊息:母親能留意到嬰兒訊息。 (二)正確解讀:能夠瞭解嬰兒訊息的意義。 (三)正確回應:母親能夠對嬰兒釋出的訊息做出適當回應。 (四)立即回應:母親能對嬰兒訊息做出即時的回應。 以上四個母親敏感性向度,得分越高表示母親察覺嬰兒訊息能 力、正確解讀嬰兒訊息能力、對嬰兒訊息做出適當回應以及對嬰兒訊 息做出即時回應的能力越強。. 三、母嬰依附 依附(attachment)所指的是母親與嬰兒之間一種雙向、自發且深 情的情感連結,由母親與嬰兒雙方共同建立此情感關係的品質(巴巴 莉亞黛安娜與歐茨莎莉,民 84)。本研究操作界定的依附定義乃依照 黃惠玲與吳英璋(民 81)編製之「一歲至三歲幼兒依附行為量表」中 的依附內涵,把原依附類型重新命名如下: (一) 熟悉情境依附:表示幼兒在家或沒有陌生人在的時候,會以「黏 6.

(7) 著母親」 、 「主動找母親」 、 「要母親陪」或「要母親抱」的需求 趨近母親。 (二) 獨立自主依附:表示幼兒對媽媽會出現「不會黏母親」 、 「不會 主動找母親」 、 「可以自己去玩」或「肯讓媽媽離開」的行為。 (三) 壓力情境依附:表示幼兒在外面或是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會 以「哭或鬧」 、 「緊黏著母親」 、 「不敢亂跑」或「要母親抱」的 需求趨近母親。 量表上的三個依附向度,若得分越高表示嬰兒出現熟悉情境依附 行為的頻率越高、獨立自主依附行為的頻率越高、或壓力情境依附行 為的頻率越高。 註:此操作性定義與 Ainsworth, Blehar, Waters 以及 Wall(1978)的依附類型 概念有所不同,本研究不是將受試嬰兒進行依附類型的歸類,而是每位受試 嬰兒均具有「一歲至三歲幼兒依附行為量表」中的三種依附行為特質,受試 嬰兒在三種依附行為表現中都會有程度上的差異,但無所謂依附較正向或負 向的區別。. 7.

(8) 8.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回顧先前理論以及相關研究,共分為三節進行說明探 討。第一節探究氣質的緣起、氣質的概念以及氣質的測量;第二節探 討嬰兒依附與母親敏感性;第三節則探討嬰兒氣質、母親敏感性與依 附間關係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氣質的探究 本節先說明氣質的緣起,再介紹各家學者對於氣質的看法與解 釋,接著說明氣質測量的相關的議題。. 壹、 氣質的緣起 氣質這個詞是由西方醫師 Hippocrates 所創,是來自於宇宙論以及 病理學的概念。在古希臘時代,甚至是中國古代,就已經有人使用氣 質的概念來做為人體內部能量運作的解釋,Hippocrates 根據人體熱、 寒、乾、濕的現象,提出四種氣質類型;另外,中國也在古時就以陰 陽五行提出氣質的概念,將人體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個類型。 由此看來,氣質最初的涵義是指與人體體質有關的心理因素或習慣, 但後來慢慢的失去其原意(王珮玲,民 88; 王珮玲,民 94; Izard, Kagan, & Zajong, 1984)。. 9.

(10) 貳、 氣質的概念 即使到今日,發展心理學界對於氣質並未建構出一個較明確的看 法。因此 Goldsmith, Buss, Plomin, Rothbart, Thomas, Chess, Hinde, 以 及 McCall(1987)年,在一場圓桌會議中各自說明自己對於氣質的看 法,希望能夠對氣質的概念做些討論與澄清,另外 Kagan(1997, 1998) 也對氣質提出不同於其他學者的看法。以下各學者對氣質的概念說明 如下:. 一、Buss 與 Plomin 的看法 Buss 與 Plomin(1975)認為氣質的概念和人格很相似,但氣質不 全等同於人格。氣質來自於遺傳,並且在嬰兒時期即出現。氣質含有 三大要素,以生物學來解釋其發展: (一)情緒性 等同於憂慮(distress),就像反應閾低,在刺激引發憂慮反應後 而變得難以撫慰,包含了情緒喚醒(emotional arousal)。隨著個體不 停的發展,自主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大量活化,原始情緒在生命第 二年分歧生成害怕及生氣。 (二)活動 由節奏及活力(vigor)組成,個別差異從沒有活力(lethargy)到 燥進(hypomanic),活動牽涉到行為喚醒(behavioral arousal)。節奏 以及活力這兩個組成因子在早年難以分辨,隨著年齡的發展而漸漸出 現差異。 (三)社會性 個體都有接觸社會的傾向,但期待與社會接觸的程度會有所不 同。社會性所強調的是偏好與人在一起的需求,這樣的需求滿足之後, 10.

(11) 就會開始發展出對別人的回應性。. 二、Thomas 與 Chess 的看法 Chess 與 Thomas(1996)指出,氣質是個體的行為風格(behavioral style) ,是指個體如何(how)行為,有別於動機的為何(why)行為, 也不是指什麼樣(what)的行為。氣質、動機與能力是構成行為的要 素,每個人做事情的動機可能相同,但是所表現出來的活動量、情緒 本質、分神度、適應性等行為可能有所不同。 氣質不同於動機與能力二者。比方說,一個黏著母親的兒童有可 能是因為怕母親離開(動機) ,也可能是因為他和其他玩伴年紀差太多 玩不起來(能力),也可能是對於新環境的適應力沒那麼好(氣質)。 Chess 與 Thomas 曾對一些父母親進行訪談調查,之後經系統性的 分析,發展出氣質的九個向度,分別為: (一)活動量:活動量是指嬰兒於一天當中,其動作節奏與活動頻率 的多寡。 (二)規律性:嬰兒反覆的生理機能之可預測性。比方說嬰兒就寢及 醒來的時間、餵食的時間是否固定等。 (三)趨避性:嬰兒初次接受新事物(新環境、陌生人、新食物)時, 所表現出來是趨近或退縮的傾向。 (四)適應性:指嬰兒在一段時間之後(無論嬰兒趨避反應為何)的 適應情況的難易。 (五)反應閾:引起嬰兒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 (六)反應強度:指嬰兒對於刺激所產生反應的激烈程度。 (七)情緒本質:嬰兒行為表現愉快、開心等正向行為以及不開心、 不友善等負向行為之比例。 (八)分神度:嬰兒是否容易被外來的刺激所吸引影響的程度。 11.

(12) (九)堅持性:當嬰兒所進行的活動遇到障礙被打斷時,嬰兒是否會 繼續從事該活動。 以上氣質的發展是與生俱來,在產前階段即被影響,但氣質涉及 到其他心理特徵,例如情緒、認知等,會和外在環境有所互動,因此 並非完全穩定,而是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三、Rothbart 的看法 Rothbart 認為氣質有穩定的生物性基礎,而且會依個人的自我調 節機制而有所不同。就反應性而言,是指個體的興奮行為、內分泌腺 以及自主中央神經系統的喚醒程度;而就自我調節而言,是指例如注 意、趨近、壓抑等反應的調節過程。而在個體的成熟過程中,氣質受 遺傳和環境影響因素的關係則愈趨複雜(Goldsmith et al., 1987)。 Rothbart 在參考了 Diamond, Shirley, Ames, Thomas 以及 Chess 等 人的氣質概念之後,發展出十一個極有可能的變項,經因素分析之後 發展出嬰兒行為量表(IBQ)包含六個向度: (一)微笑及笑聲(smiling and laughter):所指的是嬰兒所表現出來 的愉悅程度。 (二)害怕(fear):嬰兒對於新奇事物所表現出來關於挫折、哭或是 緊張的持續傾向。 (三)對限制感到憂慮(distress to limitations):意指嬰兒所欲達成之 目標被阻礙,或是嬰兒想要的物品被移除時,嬰兒所表現出來 的沮喪情感。 (四)撫慰性(soothability) :當嬰兒出現負向情感,成人給予撫慰時, 嬰兒容易被安撫下來的程度。 (五)活動量(activity level):描述嬰兒自發活動的程度,包括手臂 或腿的運動、扭動或移動。 12.

(13) (六)持續傾向(duration of orienting):當嬰兒所從事的活動被其他 突發刺激打斷時,嬰兒於事後繼續參與該活動的傾向。. 四、Goldsmith 與 Campos 的看法 Goldsmith 與 Campos 將氣質定義為主要情緒的表達,認為氣質是 原始情緒和原始喚醒的表達,因此以基本情緒如生氣、快樂、害怕等 情緒為研究氣質的面向。另外,活動量能部份反映出情緒喚醒,因此 增加活動量這個面向(Goldsmith et al., 1987)。 氣質所包括的是原始情緒,而非短暫的情緒性行為,情緒的表達 是沒有規律的溝通,情緒可以調節內在心理過程,也能調節社會與人 際之間的行為,我們可以藉由聲音、臉部表情或姿態等來瞭解基本情 緒。此外,正因為小嬰兒已有基本情緒,因此氣質在小嬰兒時期即出 現。. 五、Kagan 的看法 另外,Kagan 也指出行為抑制性(behavioral inhibition)是一種與 生俱來的氣質,可分為行為抑制型(behavioral inhibited)、行為非抑 制型(behavioral uninhibited)兩種(Kagan, 1997; Kagan, 1998; Kagan, Reznick, Clarke, Snidman, & Garcia-Coll, 1984): (一)行為抑制型:行為抑制型的嬰兒的特徵在於面對陌生的環境或 是陌生人(無論是成人或兒童)時,嬰兒的反應比較大。這類 型的嬰兒會表現出退縮、害怕、焦躁以及較不容易適應,需要 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完成調適。此外,他們面對問題時的回應 傾向於快速回應(衝動型),或是會花較多時間去回應(沉思 型) 。並且,這類型的嬰兒,其心跳頻率較高而心率變異較低, 而以上這些特徵的出現係因為有較多的交感神經活動所致。 (二)行為非抑制型:行為非抑制型的嬰兒對新事物的反應比較小, 13.

(14) 也出現比較多正向的情緒。比起行為抑制的嬰兒,他們較具有 社交性,其回應也比較有情感性。並且,比起行為抑制的嬰兒, 在面對問題時,其回應較不會有衝動或沉思的行為出現。這類 嬰兒不似行為抑制的嬰兒,其交感神經的活動較不容易被喚起。 整理以上各學者對氣質看法,Buss 與 Plomin 所強調的是氣質於 人格上的表現,Chess 與 Thomas 所強調的是行為的表現,Rothbart 還 有 Goldsmith 與 Campos 所強調的是情緒層面,而 Kagan 所著重的是 以生理反應探討其行為表現,指出嬰兒對陌生刺激反應大小的不同, 其差異是因為杏仁核的可激發性之變異所導致。 雖然各家學者看法不盡相同,但不難看出各種取向中的共同點均 認為氣質是反映出「行為的傾向」 ,而非單指某種特定行為的表現。並 且氣質是天生具有遺傳的成分,基於生物性基礎能表現連續性的發 展。隨著年齡增長與個體的成熟,個人氣質與後天環境在交互作用之 下會產生改變。也就是說,個體的氣質雖與生俱來,但其所處環境會 帶給個體某些影響,而行為風格即氣質,因此環境對個體的氣質行為 會有所影響。 嬰兒的環境不外乎家庭以及照顧者,照顧者所提供的環境對嬰兒 的行為勢必有所影響,依適配性(goodness-of-fit)的觀點來看,若母 親能夠瞭解小嬰兒的氣質,並且配合其氣質做出相對應的回應,能使 小嬰兒與母親發展出良好的互動與熟悉情境依附關係。. 參、 氣質的測量 一般測量嬰兒氣質的方法有三:調查法、自然情境觀察法以及實 驗室觀察。以下詳述此這三種方式之內涵: 14.

(15) 一、調查法 調查法在氣質測量中多稱父母填答法(parent report),是指將與 嬰兒行為有關的問題列出於問卷或量表上,並針對嬰兒實際行為表現 由父母或照顧者於問卷或量表上填答。此種方式能夠得到父母在長時 間,從多方面環境觀察的結果所評定的嬰兒氣質資料。因花費較低, 較省時省力且容易實施,而成為一種普遍被使用的方法。 然而,使用調查法讓父母填答嬰兒氣質,仍有受質疑之處 (Franklin , 1998) : (一)父母對於評量工具當中,使用問項的理解能 力不同;(二)父母對於嬰兒行為的知識有限;(三)父母於填答時可 能會受到社會期望的影響;(四)父母對於參照群體(子女數的不同) 的認識會影響填答; (五)父母對於嬰兒行為的解讀會受到自己個人特 質的影響。 常見的嬰兒氣質評量工具,整理如表 2-1,各種量表所使用之內 容向度不一,適用於嬰幼兒的年齡並不盡相同。由於,學步兒氣質量 表只採用 Thomas 和 Chess 紐約縱貫研究之理論基礎所發展出來,並 且該量表所適用之嬰兒年齡符合本研究之樣本所需,同時,鄒國蘇、 朱曉慧、陳美吟、黎曉鶯和徐澄清(民 76)曾翻譯修訂該量表,因此, 本研究以此構念為基礎,再次翻譯修訂 Fullard 等人(1984)的學步 兒氣質量表為工具。. 二、自然情境觀察法 自然情境觀察法是指觀察者在自然的狀態下,無須控制或操縱任 何條件,對於觀察目標正在進行的活動或行為進行觀察,並加以記錄。 這種方式因為是在自然的情境脈絡下,因此所得到的觀察資料客觀並 具有生態效度(王文科,民 91)。 嬰兒氣質的自然情境觀察法,觀察者的角色多為完全參與者,也 15.

(16) 表 2-1 嬰兒氣質評量工具一覽表 評量工具 NYLS 父母訪問表 (NYLS Parent Interview) 嬰兒特性問卷 (Infant Characteristic Questionnaire, ICQ) 修訂嬰兒氣質問卷 (Revised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RITQ). 編製者. 適用年齡. 內容向度. 3 個月至 5 歲 NYLS 九個向度. Thomas, Chess, Birch, Hertzig & Korn (1963). Bates et al.(1979) 3 至 12 個月. Carey & McDevitt (1978) 台大醫院精神科 兒童發展研究小組 翻譯修訂 Cary & McDevitt (1982) 鄒國蘇等人 (民 76)修訂 Sanson, Prior, Garino, Oberklaid, & Sewell (1985). 學步兒氣質量表 (Toddler Temperament Scale, TTS) 簡短嬰兒氣質問卷 (Short Infa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SITQ) 學步兒行為量表 Goldsmith(1987) (Toddler Behavior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TBAQ) 科羅拉多兒童氣質問 Rowe & Plomin (1977) 卷 (Colorado Child Temperament Inventory, CCTI) 嬰兒行為問卷 Rothbart (1978) (Infa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 IBQ) 母親知覺問卷 Olson et al.(1982) (Maternal 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 MPQ). 16. NYLS 九個向度. 4 至 8 個月. NYLS 九個向度. 1至3歲. NYLS 九個向度. 4 至 8 個月. NYLS 九個向度. 18 至 24 個月 快樂、興趣的延宕、害 怕、生氣及活動量、無 意的反應、社會需求 5 至 9 個月. 社交性、情緒性、活動 量、注意力分散度-堅持 度、對食物反應、易撫 慰性. 3 至 12 個月 活動量、微笑、受挫忍 受力、害怕、易撫慰、 持續傾向 13 個月至 24 13 個月:語言能力、對 個月 母親無反應、心理動作 能力的不足、愛社交 24 個月:語言能力、對 母親無反應、不愛社 交、順從的、成熟的.

(17) 就是觀察目標並不知道觀察者的身分以及目的,此時觀察者儘可能與 環境(包括觀察目標)做自然的交互作用,並且觀察者必須完全融入 被觀察對象的環境中與之互動。 使用自然情境觀察法仍可能有以下缺點(Franklin, 1998):(一) 照顧者與嬰兒的互動可能從中影響觀察紀錄之行為; (二)觀察者對於 低強度的行為或是模糊行為的判斷可能會受到觀察時間有限而使得觀 察資料可能有所偏頗; (三)對於行為出現的脈絡較難敏銳的加以偵測 並紀錄;(四)可觀察的情境可能有限;(五)樣本行為取得有限,因 此可能缺乏資料的穩定性。. 三、實驗室觀察 採用實驗室觀察,觀察者能夠設計出可以精確引發嬰兒某些行為 的情境脈絡,並且針對一些不相關的變項做控制,以確定自變項與依 變項之間的關係。路易斯維爾氣質測量(Louisville temperament assessment)(Matheny, Riese, & Wilson, 1985)即是實驗室觀察的一 種,此種方式是將嬰兒安排進入預先設計好的情境中,研究者觀察紀 錄嬰兒於情境中的各種聲音、語調變化等情緒氣質的表現。 實驗室觀察法可能的限制有(Franklin, 1998):(一)於受控制的 環境中,缺乏豐富的情境脈絡,因此對於很少發生但卻很重要的事件, 於登錄上的正確性有限; (二)需要設計出適當的情節以正確引出氣質 的表現; (三)實驗室對嬰兒來說,是個新穎的環境,因此可能會影響 嬰兒的行為表現; (四)樣本的選擇只能夠取完成測驗的嬰兒,因此即 排除了情緒極度低落的樣本資料; (五)照顧者以及實驗者於施測時的 人為行為未能夠如環境般的被控制。 使用問卷或量表所測量的氣質為「父母知覺之嬰兒氣質」 ,雖然這 種方式所測得的嬰兒氣質被質疑可能不是嬰兒本身真正的氣質,因為 17.

(18) 父母本身人格特質、行為以及育兒敏感性,或者是父母在填答時可能 會受到社會期望的影響使得在評定嬰兒氣質上造成誤差,並且問卷或 量表中所使用到學術用語的詞彙可能也會對父母填答產生混淆或影響 (Emde, Hewitt, & Kagan, 2001; Worobey & Blajda, 1989; Mangelsdorf, Gunnar, Kestenbaum, Lang, & Andreas, 1990) 。甚至,有些研究曾指出, 父母所評定的嬰兒氣質與客觀的觀察者評定之嬰兒氣質關聯性低 (Mangelsdorf, McHale, Diener, Goldstein, & Lehn, 2000; Crokenberg & Acredolo, 1983) 。但 Chess 以及 Thomas(1996)卻認為要測量嬰兒真 正的氣質,雖然在方法學上,難以找到ㄧ個能排除上述所有缺點的測 量方式。無論使用什麼方法,測量氣質所強調的是嬰兒在自然情境中 的行為表現(家中、學校、遊戲場…) ,再者我們無法找到ㄧ個客觀的 觀察者,能夠像嬰兒的照顧者一樣,在各種真實的自然情境中觀察嬰 兒的各種行為表現。並且,Mangelsdorf 等人(2000)也認為觀察者與 照顧者所評定之嬰兒氣質的不一致,有可能是因為觀察者進行觀察的 時間不夠充分以及場合不夠豐富所致。 由上可知,瞭解嬰兒真正的氣質固然重要,但由於無法在方法學 上找到一個解決之道,於相較之下,依據主要照顧者對於嬰兒的觀察 評定,能夠得到嬰兒在多樣情境中的氣質表現,因此本研究將採取調 查法,依照顧者對嬰兒之觀察評定,來瞭解嬰兒的氣質表現。. 第二節. 嬰兒依附與母親敏感性的探討 嬰兒依附與母親敏感性的探討. 本節說明嬰兒依附的探討、依附的測量方式以及說明母親敏感性 的緣起與概念。 18.

(19) 壹、 嬰兒依附的探討 一、依附的緣起 依附理論乃由英國心理治療家 Bowlby 首先提出。依附是母親與 嬰兒之間一種雙向、自發且深情的情感連結,且由母親與嬰兒雙方共 同建立此一情感關係的品質(黛安娜巴巴莉亞與莎莉歐茨,民 84)。 Bowlby 提出依附的概念是源自於他在 1940 年至 1950 年正值二次大戰 期間擔任軍中的心理治療師,接觸到一些戰後失去母親的兒童。 Bowlby 根據對這些兒童的觀察,於 1951 年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一份 標題為「母親照顧與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指出,被剝奪母親照顧,特 別是那些被社會機構所收容的嬰兒,在其情緒、智力、社會以及身體 發展方面均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影響。 隨後 Bowlby 在 1950 年代和 Robertson 合作,觀察與母親分離的 嬰兒,發現到這些嬰兒在面對與母親分離的過程中會經過三種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裡,這些嬰兒會對於母親的離去提出抗議的訊息,並會 哭泣且難以安撫;在第二個階段中,嬰兒開始變得絕望、無精打采; 第三個階段,這些嬰兒逐漸變得獨立(detachment) 、退縮,並且對於 失去母親這件事情開始感到不在意。Bowlby 認為可能是因為小嬰兒和 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情感聯繫非常強烈,如果這樣的聯繫被破壞了,小 嬰兒會感到苦惱。 Bowlby 對於這些現象提出自己的解釋,認為這些嬰兒在第一個階 段中的抗議,是和過去與母親有過分離的焦慮經驗有關;第二個階段 中的絕望是因為小嬰兒正處於一段悲傷與哀痛的過程;而第三個階段 的獨立以及抑制,是因為小嬰兒啟動了防衛機制,企圖避免自己去感 受對於失去母親的沮喪心情。 19.

(20) 根據以上的觀察,Bowlby 認為他觀察到的這種種現象必須要有合 理的理論來做解釋,而且這些現象間也許有某種關連存在,但是當時 只有心理分析理論以及學習理論針對情感的聯結關係做解釋。心理分 析學派認為嬰兒形成對母親的情感連結是因為母親餵奶消除了嬰兒的 饑餓感與壓力;學習理論則以減低驅力的動機模式解釋嬰兒在得到母 親餵奶之後饑餓感得以紓壓。Bowlby 認為這樣的想法只是把情感貶低 為傳統本能的附帶結果,似乎無法全然解釋這樣的情感現象。 之後,Bowlby 開始對動物行為學的想法感興趣,他注意到動物行 為學家所觀察紀錄的動物行為和人類嬰兒的行為相似,觸發了 Bowlby 引用動物行為學的觀點和概念來瞭解人類行為,並提出了依附理論(王 碧朗,民 90;Howe, 1995;Howe, Brandon, Hinings, & Schofield, 1999) 。. 二、依附行為系統 Bowlby 認為人類本身有其行為系統,是經由演化而來,而依附行 為系統(attachment behavioral system)則是其中一項。在嬰兒的環境 中,若環境讓嬰兒自身感到受威脅時,其依附行為系統會開啟,以尋 求接近母親的保護,而當威脅有所改善,個體重新評估現有環境的危 險性降低之後,則會停止依附的行為,並將母親視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而再度將能量轉移到其他的行為系統上(雷庚玲,民 89)。其 中,這些行為系統包含了下列七個要項(Ainsworth et. al., 1978): (一)可預測之結果 嬰兒依附行為的可預測結果(predictable outcome)所指的是,嬰 兒會吸引母親注意以得到照顧,就像其他不同於人類的物種一般。 (二)行為的活化或終止 Bowlby 認為我們對於環境的偵測系統隱含於我們有機體的中央 神經系統之中,也就是所謂的喚醒(arousal) 。這和有機體處於各種環 20.

(21) 境當下,環境能夠對我們所產生衝擊的總刺激量有關,刺激量夠大, 則行為會被活化;反之,刺激量不足,則行為不會被引起或被終止。 (三)生物功能 生物功能可以視為在適合進化的條件下,個體因為可預測之結果 (接近成人)而能從危險環境中生還。Bowlby 將這種生物功能視為是 一種保護,避免遭受環境當中掠食者侵襲的機制。 (四)目標調整行為 目標就像是我們人體中的一個裝置,而我們從環境中所得到的回 饋,則是啟動這個目標裝置的一個重要元素。目標設定即是我們靠近 依附對象的程度,這樣的目標設定會被改變,也就是說,當目標設定 的範圍較大,則幼兒可以離開母親去做探索冒險,而當目標設定成依 附行為被啟動時,幼兒又會接近母親。 (五)行為的組織 一種最簡單的行為組織屬於連串式(chain)的,其概念類似於心 理學中的刺激連結。而 Bowlby 認為我們人類的行為是一種較為複雜 的組織方式,個體的行為會依據情境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目標設定, 並達到此目標。比方說,新生兒的行為(例如:哭、呼喚或微笑) ,即 是為了要釋出訊息,讓照顧者接近自己,以得到照顧。這種動機的成 分存在,不同於一般行為的刺激和反應的連結關係。 (六)認知過程與學習 認知能力與依附兩者有互相重疊之處,嬰兒將依附對象視為環境 中一個安全的表徵。而且,隨著個體發展,依附形象(attachment figure) 變得更為鞏固時,嬰兒將更能接受與依附對象的分離。 (七)行為系統之間的交互影響 在不同的情境下,各個行為系統被啟動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例 21.

(22) 如,個體攻擊與生氣這兩種行為,可能會依攻擊對象或生氣對象是否 為自己所害怕者,而在表現程度上有所不同。個體可能因為害怕而不 直接將攻擊或生氣的反應表現出來,反而是將反應轉嫁至第三者或其 他物體上。. 三、依附行為 Bowlby 認為上述這些依附行為系統就像是化學原子間的連結 鍵,實際表現於外的依附行為是維持母親與嬰兒彼此之間良好關係的 重要媒介。而這些外顯的依附行為有三個指標(Ainsworth, et al., 1978): (一)尋求接近(proximity seeking) :接近成人能使嬰兒免於傷害、 得到食物以存活,並且可以學習與人接觸相處,因此嬰兒傾向 接近能夠保護自己的成人,以保護自己避免受到陌生環境的威 脅傷害。 (二)安全堡壘(secure base):嬰兒於自己依附的對象在場時,會 將依附對象做為一個安全的基地,由此向外探索環境。 (三)分離抗拒(separation protest) :照顧者於分離時會讓嬰兒覺 得照顧者消失了,為了要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嬰兒會發起任 何活動,以企圖避免分離的情況再度出現。. 四、依附的發展階段 Bowlby 將嬰兒與母親之間依附關係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Ainsworth, et al., 1978),分述如下: (一)最初依附前階段(出生至數週) 這個階段為「無區辨對象時期」 ,大約從嬰兒出生維持至數週。在 這個階段中,嬰兒尚未能區分出人的臉,因此嬰兒對主要照顧者並不 會表現出偏好。同時,此時期的嬰兒具備了哭、微笑以及發出聲音的 22.

(23) 能力去吸引其他人接近自己,進而得到與他人的接觸機會,而這樣的 舉動就是一種依附行為。嬰兒除了上述這種能夠開啟與人接觸的行為 之外,還具備了搜尋、吸吮、抓取這般行為,以持續維持與他人的接 觸。 (二)依附形成期(約八至十二週) 此階段為「區辨一個或多個對象時期」 ,出生八到十二週的小嬰兒 因為視覺系統的成熟,開始能夠認得人的臉,因此能夠辨識出熟識與 陌生的臉孔,並且也開始對於聲音能有所回應。於此時,已經能夠清 楚分辨出小嬰兒對於照顧者相較於對其他人有明顯的正向回應。 (三)明確依附期(一歲至兩歲) 此階段「尋求親近並接觸照顧者」 ,小嬰兒約一歲開始開始偏好依 附於某一位特定的照顧者,於此時期嬰兒積極尋求接近照顧者,並於 分離時努力以喚回照顧者,與照顧者相聚時的迎接行為以及害怕陌生 人而避開等依附行為開始出現。 (四)目標調整的合作關係(兩歲以後) 幼兒約兩歲以後開始瞭解並能預測照顧者的目的和需要,也較能 夠知道照顧者的動機、行為方式以及感受,因為對於環境開始有了更 多的瞭解,使得自己會開始做調整。 Waters, Kondo-Ikemura, Posada 和 Richters(引自涂妙如,民 94) 加入情境脈絡的考量,將 Bowlby 依附發展階段擴充為八個階段: (一) 從互動中建立親密關係 嬰兒以感覺動作基模為基礎與照顧者互動,並從與照顧者間的親 密感發展中,學到對環境中刺激的預測。 (二) 能區辨自我與他人 隨著嬰兒認知發展,三到五個月大嬰兒開始分辨人我,能將母親 23.

(24) 視為一獨立存在並持續存在的客體,此時照顧者為嬰兒營造的環境是 嬰兒第一個依附關係的重要基礎,由於了解到照顧者持續存在,因此 照顧者持續、規律、可被預期的照顧,使嬰兒能發展出對照顧者的依 附。 (三) 視自我為客體階段 此階段類似 Bowlby 的第二階段,三到六個月大嬰兒能視自我為 客體而形成自我表徵,在此階段若能接收到正向情感,則有助於發展 良好的自我表徵。 (四) 安全堡壘行為的初始階段 此階段類似 Bowlby 的第三階段,發生於嬰兒十二個月大,此時 嬰兒開始尋求特定的依戀對象,主要照顧者的敏銳性透過與嬰兒的互 動,有助嬰兒組織其感覺動作基模,並提供安全堡壘相關訊息,此外, 嬰兒與家庭其他家庭成員的互動歷史也可能成為其選擇依戀對象的參 考依據。 (五) 逐漸減弱分離抗議階段 此階段相當於 Bowlby 的第三階段末期,發生於嬰兒十二至三十 個月大,此時嬰兒較能夠控制自己苦惱的情緒,藉著監控照顧者的位 置與行為以及對照顧者的預期性,嬰兒能夠減少早期總以母親為安全 堡壘的行為,而對環境有較好的適應能力。 (六) 依附行為的鞏固期 Waters 等人認為 Bowlby 所謂第四階段中出現的目標調整關係, 會出現的比較晚,並將 Bowlby 第四階段細分為三個階段,而第六階 段是形成夥伴關係的前提,依附行為在此階段日益鞏固,因此於此階 段中,能夠得到持續、穩定的照顧方式較容易形成目標導向關係。. 24.

(25) (七) 對依附對象內化階段的萌發 約發生於三歲半到七歲,於此階段幼兒會由對父母以及家庭的認 同中,發展自己的社會化行為,因此與父母之間的認同與內化為其社 會化基礎,並且是幼兒與父母建立夥伴關係的準備。 (八) 保持聯繫與接受監督的夥伴關係 約發生在六歲到十二歲之間,由於過去的互動歷史,個體在自我 分化完成後,會與父母之間呈現一種雙邊互惠的平等關係,此階段是 發展與成人之間親密關係的雛形。. 貳、 依附的測量 目前常被用來測量依附的方式為 Ainsworth 等人(1978)所發展 出於實驗室中進行的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而 Waters 與 Deane(1985)則進一步依據依附的概念將測量依附的方法擴展到實 驗室之外,而發展出了依附 Q 分類(attachment Q-sort),後來還有依 附行為量表(黃惠玲和吳英璋,民 81)之建立。以下將依附測量方式 介紹如下:. 一、陌生情境測驗 為了要暸解嬰兒與母親的依附關係,一般採用陌生情境測驗來進 行。實驗者於於實驗室中放置一些玩具,並系統性的安排母親與嬰兒 以及陌生人於實驗室中互動、觀察以及紀錄嬰兒以母親為安全堡壘的 探索活動、對陌生人的反應以及與母親分離時的反應,尤其是嬰兒於 分離後與母親再次相聚時的反應,其流程如表 2-2。最後依據嬰兒於 測驗中所表現出的行為分為三類,分別為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不安全逃避型依附(insecure-avoidant attachment)以及 25.

(26) 表 2-2 陌生情境測驗步驟摘要表 情 節. 情節中的人物. 1. 母親、嬰兒、實驗者. 30 秒. 2. 母親、嬰兒. 3 分鐘. 3. 陌生人、母親、嬰兒. 3 分鐘. 4. 陌生人、嬰兒. 3 分鐘(或更短). 5. 母親、嬰兒. 3 分鐘(或更長). 6. 嬰兒. 3 分鐘(或更短). 7. 陌生人、嬰兒. 3 分鐘(或更短). 8. 母親、嬰兒. 3 分鐘. 持續時間. 行為的簡介 實驗者對母親及嬰兒介紹實驗 室,之後便離去。 母親直到嬰兒開始探索之後才加 入嬰兒的活動。 第一分鐘:陌生人安靜;第二分 鐘:陌生人與母親對話;第三分 鐘:陌生人親近嬰兒。 第一次與母親的分離。陌生人的 行為是配合著嬰兒。 第一次與母親重聚。母親安撫嬰 兒,引導嬰兒繼續玩,並對嬰兒 說再見後再度離開。 第二次與母親分離。 陌生人順著嬰兒的行為,與之互 動。 第二次重聚。母親與嬰兒打招呼 並將之抱起,此時陌生人離開。. 不安全矛盾型依附(insecure-ambivalent attachment) 。此三個主要依附 類型內涵及細分類說明如下(Ainsworth et al., 1978; Howe, 1995): 1.不安全逃避依附(type A):此型嬰兒行為具有以下特點:(1) 很少對母親有尋求接近的傾向,即使是與母親重聚時亦然;(2)母親 把他們抱起時,他們不會有拒絕的行為;(3)對陌生人的反應和對母 親的反應不會差很多;(4)與母親分離時不會很難過,測驗過程中的 難過情緒是因為獨自一人的孤獨。 不安全逃避型依附又可依嬰兒行為進一步細分為兩個子類型,分 別為 A1 以及 A2。A1 嬰兒會忽視母親,對母親的歡迎行為僅是看一眼或 微笑,而當母親將之抱起時,嬰兒不會出現維持擁抱的行為傾向,甚 至會蠕動希望可以被放下;而 A2 嬰兒則比 A1 嬰兒對母親有多一點的尋. 26.

(27) 求接近行為。 2.安全依附(type B) :此型嬰兒之行為具有以下特點: (1)有尋 求接近母親的行為; (2)與母親重聚時,會主動要求與母親接觸; (3) 與母親重聚時,或笑或哭的表現迎接母親;(4)不會或很少拒絕與母 親互動;(5)與母親再度相聚時,嬰兒不會或很少逃避與母親互動。 而安全依附同樣能依其行為進一步細分為四個子類型,為 B1、B2、 B3 以及 B4。B1 嬰兒會微笑歡迎母親重返,雖然不會積極尋求接近以及 尋求身體接觸,但是嬰兒會開啟有距離(across a distance)的互動; B2 的嬰兒除了歡迎母親的歸來之外,比起 B1 嬰兒還會出現較多(雖不 及 B3 嬰兒)與母親接觸的要求;B3 嬰兒則主動尋求與母親的身體接觸, 與母親分離時較為難過,比起 B1 與 B2 的嬰兒來說,他們也 有較多主動尋求接觸的行為,並且較難被安撫;B4 嬰兒表現最多的接 觸需求,特別是在重新與母親相聚時,他們是這四個子類型中最難以 安撫的,但也最具有尋求接觸的傾向。 3.不安全矛盾型依附(type C):此型嬰兒的行為具有以下特點: (1)無論重聚時或分離之前,這類嬰兒都表現出最明顯的維持接觸母 親行為;(2)在分離時,這類嬰兒的沮喪程度最大;(3)對於陌生情 境的適應性最差。 不安全矛盾型依附可依嬰兒行為進一步細分為兩個子類型,分別 為 C1 與 C2。C1 嬰兒對陌生人以及對母親同樣都有生氣以及拒絕的行 為,而且這類嬰兒在分離時的情緒極為沮喪;而 C2 嬰兒比起 C1 嬰兒又 顯得更為消極。 4.不安全紊亂型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ment, type D) :近年 Main 以及 Solomon 發現另一種依附型態,此類型嬰兒具有以下特點:(1) 對母親沒有一致的回應;(2)表現出矛盾行為,例如出現強烈的尋找 27.

(28) 母親但卻又表現出激烈的逃避母親行為;(3)表現強烈依附與母親的 行為,但隨後卻又馬上表現出逃避、面無表情的發呆(Lyons-Ruth & Spielman, 2004)。. 二、依附 Q 分類 Q 分類(Q-sort)是心理學中用來得到受試對象之某種心理特質的 測量方法,此種方法是將與該心理特質有關的變項,逐一描述於不同 的題卡中,再根據研究者對受試對象實際狀況的觀察之後,找出符合 受試者表現的描述,以瞭解該受試對象的心理特質(Block, 1961)。 而 Waters 與 Deane(1985)認為,依據 Bowlby 對於依附的看法, 嬰兒對於照顧者的行為既然取決於嬰兒的行為控制系統,那麼要評量 依附應該要在多樣的環境脈絡下來進行。因此 Waters 與 Deane 以依附 中安全堡壘的概念為出發點,請 Loevinger 列出有效測量依附的重要 條件,並以實際的時間取樣觀察去蒐集依附相關行為,而列出與依附 有關的行為描述,進而發展出依附 Q 分類,以作為另一個兼具理論以 及心理測量學的依附測量工具之ㄧ。 依附 Q 分類是一種利用九十個問題項目,配合親子平時實際互動 行為來進行分類,找出最適合於受試親子互動之行為描述,於觀察結 束得到九個類別的題卡後,再進一步做計分的資料處理分析。而其計 分方式是請專家將每一個題卡中的行為依據該行為對依附現象的指標 性程度來加以計分,因此依附類型的分類準則是依據專家對於該行為 所描述「假設性的安全項目(hypothetical most secure)」,而將受試對 象分為假設性的較安全依附(more secure)(Seifer & Schiller, 1995; Waters, 2006)。 Vaughn 和 Waters(1990)利用 58 個嬰兒為研究對象,搜集他們 於 12 個月以及 18 個月的陌生情境測驗以及依附 Q 分類資料,發現在 28.

(29) 陌生情境中被歸為安全依附的嬰兒,他們在依附 Q 分類中的安全依附 分數也比較高;另外,German Posada, Gao, Wu, Robert Posada, Tascon, Schoelmerich, Sagi, Kondo-Ikemura, Haaland 以及 Synnevaag(1995) 以依附 Q 分類為研究工具進行跨文化研究,發現安全堡壘行為具跨文 化相似性。以上研究支持了依附 Q 分類能夠解釋陌生情境中安全堡壘 行為,並且安全堡壘行為是具有跨文化性的看法。 目前測量依附行為的研究者大都將 Ainsworth 等人發展出來的陌 生情境測驗奉為圭臬。但使用陌生情境測驗評估依附有以下限制 (Clarke-Stewart, Goossens, & Allhusen, 2001): (一) Bowlby 將依附概念化為發生危險時幼兒尋求母親保護的傾 向,但在陌生情境裡面,危險發生的時候母親根本就不在身 邊,因此無法觀察到當幼兒處於自己認為有危險的情境中對母 親尋求保護的傾向。 (二) 有效的陌生情境是要製造一個對嬰兒有適度壓力的情況,而讓 嬰兒表現出尋求接近母親。安全依附的嬰兒可能在陌生情境 中,陌生的環境以及與母親分離這樣的事件已足以產生壓力, 但不安全逃避型依附的嬰兒在與母親分離前的情節就已經能 自行離開母親去探索環境了。 (三) 安全依附的幼兒可能只是因為對母親的離開沒有感到那麼的 生氣以及感到被背叛,而不安全依附的幼兒只是對於母親的離 開表達出不同於安全依附者反應。 可知,陌生情境是一種個體處在「壓力」之下的特殊情境,對每 個嬰兒所製造出的壓力程度可能是我們所無法測知,它透過「親子分 離」、「陌生人進入」與「獨處」對嬰兒製造出「壓力」後,以「親子 團聚」時,嬰兒對母親的反應作為依附類型判定的標準。但是,依附 29.

(30) 關係是親子之間情感、互動的交流,其間的關係相當複雜,應該在各 種情境下包括有壓力以及無壓力情境中來測量,因此研究依附行為若 將陌生情境測驗做為測量的唯一方法,可能會有所偏頗。. 三、一歲至三歲幼兒依附行為量表 有鑒於陌生情境測驗並不是測量依附行為的唯一方法,國內黃惠 玲以及吳英璋(民 81)依據 Bowlby 的依附理論,還有 Ainsworth、 Wotting 以及 Waters 等人的研究結果,發展出「一歲至三歲幼兒依附 行為量表」 ,此量表包含有安全依附、遠避依附以及曖昧依附,共三個 依附類型的題項。 該量表的編製是先透過口語化方式擬定半結構性晤談問卷,問卷 內容包含: 「你的小孩黏不黏你?怎麼黏(或不黏)?」 、 「你的小孩會 不會自己玩?你離開他會怎麼樣?」、「你的小孩不對勁的時候你是怎 麼發現的?」等等。於擬定半結構性晤談問卷後,對四十五位育有一 歲至三歲幼兒的母親進行晤談,晤談內容分為一歲組、兩歲組以及三 歲組,於晤談結束後再就每位母親的晤談內容編寫題目,相互比較每 位母親晤談內容編出的題目直至不再發現新題目為止,編好各年齡組 依附行為量表的初稿後,以五點量表分成「從不」 、 「偶爾」 、 「時常」、 「總是」以及「不知道或無法回答」 ,請母親進行填答。量表回收後計 算所有受試母親每題回答「無法回答或不知道」或未回答的人數,之 後挑選人數少於總人數 10%的題目進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方式有兩 種,其一是分成三個年齡組個別進行因素分析;其二是融合三個年齡 組所有受試資料進行因素分析。 就三個年齡組進行因素分析的結果,各年齡組均得出兩個因素, 三個年齡組的兩個因素內涵相當一致,因素一的主要特性為:幼兒會 哭(鬧) 、黏母親、跟隨母親、找母親、要母親抱、會注意母親以及要 30.

(31) 母親陪。因素二的主要特性為:幼兒可以自己去玩、會自己四處走看、 不會哭(鬧) 、不會黏母親、不會找母親、和母親相處時肯讓母親離開 一下。融合三個年齡組的受試資料,進行因素分析結果得到三個因素, 比較前後兩種因素分析結果,發現後者的因素一、因素三與前者的因 素一在內涵上具有相同的主要特性,而兩者的因素二在內涵上亦具有 相同的主要特性。黃惠玲以及吳英璋(民 81)採用第二種方式,也就 是將依附行為分成三個因素,並將此三個因素進行命名,其中因素一 為安全依附、因素二為遠避依附、因素三為曖昧依附。三個依附向度 的內涵如下: (四) 安全依附:其主要顯示出幼兒在家中或是沒有陌生人在的時 候,會以「黏著母親」、 「主動找母親」、「要母親陪」或「要母 親抱」的需求趨近母親。 (五) 不安全遠避依附:其主要顯示出幼兒對媽媽會出現「不會黏母 親」 、 「部會主動找母親」 、 「可以自己去玩」或「肯讓媽媽離開」 的行為。 (六) 不安全曖昧依附:其主要顯示出幼兒在外面或是有陌生人在場 的時候,會以「哭或鬧」、「緊黏著母親」、 「不敢亂跑」或「要 母親抱」的需求趨近母親。 透過「一歲至三歲幼兒依附行為量表」所得到的結果不同於陌生 情境測驗,也就是說,透過「一歲至三歲幼兒依附行為量表」所得到 的依附結果並未將受試嬰兒進行依附類型的歸類,而是每位受試嬰兒 均具有量表中三個因素的特質,只是不同受試嬰兒在三個因素表現上 的程度有所差異。 於「一歲至三歲幼兒依附行為量表」中所評定之依附狀況能夠區 辨陌生情境測驗所測得之依附類型,也可顯示每一個嬰兒於每一種依 31.

(32) 附類型中的行為程度,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並且該量表中三個依附 向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值介於.80 至.91。同時該量表示以本土樣本建 構,又因其實施容易,因此本研究以此量表作為蒐集母嬰依附狀況的 研究工具。只是,研究者認為此量表已「安全依附」、「不安全遠必依 附」以及「不安全曖昧依附」命名,易讓人概念混淆,因為每一個受 試嬰兒均有每一向度的分數,若未能先釐清此量表特色,直接以墨生 情境測驗的依附分類概念思考,容易造成迷失。因此,本研究採用每 一向度的題意特徵,把「安全依附」改作「熟悉情境依附」 ,把「不安 全遠避依附」改作「獨立自主依附」 ,把「不安全曖昧依附」改作「壓 力情境依附」,以期能更清楚的分析說明研究結果。. 參、 母親敏感性的探討 一、母親敏感性研究的緣起 Ainsworth 是第一位對母親敏感性(maternal sensitivity)做明確說 明的學者,由於受到了 Bowlby 的影響,開始對依附進行研究。 Ainsworth 於烏干達實地觀察數個村莊中尚未斷奶的嬰兒與母親,在那 次的觀察中 Ainsworth 粗略擬定了七項母親的照顧因素,分別為(1) 母親的溫暖、(2)個別或多個母親照顧、(3)依照嬰兒需求或固定時 間餵食、(4)母親餵奶的量、(5)母親照顧嬰兒時間多寡、(6)對嬰 兒有興趣並能敏銳知覺嬰兒的行為方式、(7)母親對自己哺乳的正向 態度。Ainsworth 認為這七項因素可能會影響依附關係的形成,經過一 段觀察時間之後,Ainsworth 發現只有最後三項是區分安全依附的重要 因素,之後並於巴爾的摩設計了實驗室觀察母親與嬰兒的互動,進一 步提出了母親敏感性對於在照顧嬰幼兒上的重要性,同時於 Ainsworth 32.

(33) 之後,普遍學者均將母親敏感性視為是影響依附形成的重要因素(王 碧朗,民 90;Howe, 1995)。. 二、母親敏感性的概念 Ainsworth 相信不同母親在察覺其嬰兒的需要訊息上會有敏覺性 的差異,而這樣的差異決定了母親對嬰兒的不同對待以及回應,進而 造成不同的依附關係。 母親敏感性的意義包含了四個基本要素,分別為:母親能夠覺察 到嬰兒的訊息、能夠正確解讀嬰兒的訊息、能夠正確做出回應以及母 親能夠迅速果決的做回應。這四個要素的內涵說明如下(Ainsworth, 1969): (一)察覺嬰兒訊息 母親對嬰兒溝通訊息的覺察可以分成兩個部份,第一個是「可親 近,對於敏感的察覺來說,母親可親近性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第二 個部份是「反應閾」 ,最為敏感的母親其反應閾是最低的,也就是說, 嬰兒稍微釋出一點點的訊息,母親即可察覺到。然而,母親可以容易 察覺到嬰兒的溝通訊息但卻不一定可以正確的判斷該訊息。 (二)正確解讀嬰兒訊息 母親究竟能否正確判斷嬰兒的溝通訊息首先母親要能夠察覺嬰兒 訊息,再來是母親的判斷沒有失真(freedom from distortion) 。一個母 親如果察覺到了嬰兒的訊息,但若因為投射等心理作用對該訊息的判 斷失真,那麼母親仍不算是有讀到嬰兒的溝通訊息。也就是說,如果 母親用自己的信念、期望以及空想來閱讀嬰兒的訊息,那麼該訊息的 正確性也是很低的。另外,母親應該要具有同理心,於對嬰兒做回應 之前先同理嬰兒的感受,太過於自我中心以及缺乏同理心可能導致母 親與嬰兒之間的互動不帶情感。 33.

(34) (三)做出正確回應 若母親反應閾限很高,再加上不正確的解讀勢必會導致不具敏感 性的回應,但一個高警覺加上正確的解讀卻還是可能會造成不敏感的 回應。母嬰互動的品質是母親敏感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母親針對 嬰兒溝通訊息配合當下情境做出適當的回應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比 方說當嬰兒餓了,母親適當的回應可能是給嬰兒一些食物;相反的, 一個不適當的回應可能是指,當嬰兒肚子餓了,母親知道了,但是回 應卻不是給他食物而是嘗試著和嬰兒開啟社會互動。. (四)母親迅速果決的回應 如果對嬰兒訊息所做出的回應有延遲的現象,可能嬰兒會無法知 覺到母親的回應,對嬰兒來說,這就不算是立即的回應。如果嬰兒得 到了一個良好的回應,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的效能感,還可以逐漸累積 成為能力的意識(sense of competence),因為這樣的意識,使得嬰兒 學會控制其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 然而,照顧者的敏感性對於嬰兒形成依附的影響力並非全然如此 樂觀,Aviezer、Sagi-Schwartz 與 Koren-Karie(2003)發現母親敏感性 僅限於嬰兒為照顧者為一對一照顧方式時,才會有其影響作用,當嬰 兒所接受的是為一對多之看顧中心照顧方式時,則家庭社經地位環境 對於依附的影響力則大於照顧者敏感性。 由此觀之,母親敏感性雖然分成察覺、正確解讀、適當回應以及 迅速回應這四個要素,但這四個要素是形成母親敏感性的必然條件, 缺一不可,並且若要研究母親敏感性對於母嬰依附的影響,則受試嬰 兒所接受的照顧方式必須是有條件的。. 34.

(35) 第三節 嬰兒氣質、 嬰兒氣質、母親敏感性與依附關係的 母親敏感性與依附關係的探討 關係的探討 依附是嬰兒與母親雙方面的情感關係,因此本節分別依序說明嬰 兒氣質與依附的關係、母親敏感性與依附的關係、接著綜合探討氣質、 母親敏感性與依附三者的關係。. 壹、 氣質與依附的關係 Seifer 與 Schiller(1995)認為與氣質有關的害怕以及趨近,這兩 個面向會和陌生情境測驗中接觸到陌生成人的表現有關,因為情緒喚 醒的基準點於氣質的表現上具有個別差異,使得在陌生情境中,母子 分離時所引發的嬰兒沮喪心情,以及情緒回復的程度皆會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嬰兒氣質也可能影響到親子互動進而影響到依附,因此嬰 兒氣質表現可能影響到依附評估時所做的解釋。 論及氣質與依附間的關係,Kagan 認為依附的差異只不過是嬰兒 個別的氣質表現而已,不安全依附嬰兒在陌生情境中所表現出的抗 拒、逃避、哭鬧、憤怒等負向情緒不過是因為對於陌生情境的一種氣 質表現,而安全依附的嬰兒也只不過是因為對於這樣的新環境較能適 應,因此所表現出的反應較正向罷了(雷庚玲,民 89;Sroufe, 1985)。 但 Main 與 Weston(1981)以及 Belsky 與 Rovine(1987)的研究 發現,嬰兒分別對母親以及對父親的依附類型不一樣, 「依附不過是氣 質的一種表現」這樣的說法無法支持「同一位嬰兒對母親與對父親會 有不一樣的依附出現」 ,因此這些研究結果似乎難以解釋依附單純是氣 質的表現。雖然也有研究指出嬰兒分別對於父親以及對母親的依附類 35.

(36) 型有相關(涂妙如,民 94),其結果與上述研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因為研究對象年紀不同,而處於不同的依附發展階段所致。較大的嬰 兒會開始與主要照顧者以外的對象發展依附關係(巴巴莉亞黛安娜與 歐茨莎莉,民 90),而父子與母子間依附的一致性有可能是因為受到 幼兒氣質以及父母親之間相同的教養信念所影響(涂妙如,民 94)。 顯然,其間的原因更為複雜,並非單為嬰兒氣質所致。 Howe(1995)認為,嬰兒的氣質與父母的互動品質有關,這可能 會對依附有所影響。而 Sroufe(1985)則是從母嬰之間的關係以及嬰 兒氣質的兩個角度來說明依附發展,提出目前為許多研究者所接受的 模式如後:一、嬰兒氣質並非直接影響著依附關係,氣質所影響的是 行為本身(外顯行為)而非行為結構(依附分類) ;而且嬰兒所接收的 照顧品質會影響依附的類型(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 ;二、母嬰互動 改變了氣質的本質,使得在陌生情境中,嬰兒氣質只能對依附產生微 量的影響。 可見,氣質與依附的關係似乎並不是呈現直線的關係,而是有中 介變項的存在,氣質無法完全決定依附的發展類型,也就是說氣質與 依附的關係並非是全然的有無,只是非直接的相關。 而一些實際的研究顯示出,嬰兒的氣質與依附類型有相關, Kochanska 和 Coy(2002)利用實驗室觀察法,發現氣質傾向憂慮的 嬰兒較偏向不安全矛盾型依附,而氣質傾向不憂慮的嬰兒較偏向不安 全逃避型依附。另外,以行為抑制的觀點來看,行為較抑制者,其依 附類型較偏向於不安全依附;反之,行為抑制程度較低者,較偏向於 與母親之間有安全的依附關係(Calkins & Fox, 1992 ; Stevenson-Hinde & Marshall, 1999)。以情緒氣質來看,不安全逃避型嬰兒的負向情緒 氣質明顯較高 (Belsky, 1996) 。此外,也有研究者針對難養型氣質的 36.

(37) 嬰兒做探究,發現對育有安全依附嬰兒的母親來說,其認為自己的嬰 兒較少有難養育的行為出現(Park, 2001),但也有研究發現難養型氣 質與依附品質的關係並不大(Scher & Mayseless, 2000) 。而以 Thomas 與 Chess 所界定出的九個氣質向度來看,不安全逃避型依附嬰兒的反 應強度以及活動量也明顯比安全依附以及不安全矛盾型依附嬰兒來的 大(Weber, et al., 1986)。 不同於其他研究以傳統上(traditional)的依附類型(A/B/C)來 探究,Belsky 和 Rovine(1987)以依附子類型為依據,將嬰兒的依附 分成 A1-B2 以及 B3-C2 兩組,發現氣質能夠解釋此種分類之後的依附情 形,但無法解釋傳統上的依附類型(A/B/C) 。舉例來說,同樣是安全 依附形的嬰兒,在行為表現上仍能看得出差異,有的嬰兒哭得多,有 的哭得少;有的嬰兒怕陌生人,而有的比較不怕。然而,Mangelsdorf 等人(1990)另起研究重新檢測 Belsky 以及 Rovine(1987)的結果, 發現研究結果無法支持氣質會影響依附子類型這樣的看法。 Vaughn 等人(1992)整合來自於六群不同但均具有氣質與依附資 料的樣本,其全部年齡為 5 至 42 個月大,這些樣本使用了不同的氣質 工具蒐集氣質資料,將這些不同氣質工具中的氣質面向進一步整合歸 納出一致的氣質成份,他們稱為「情緒反應」 ,將情緒反應這項氣質配 合這些樣本在依附 Q-sort 上的表現來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隨著嬰兒的 年紀越大,氣質與依附的相關程度也會越大,但是整體而言,氣質對 依附的解釋力並不高。 參考以上現有的研究結果,氣質與依附之間的關係究竟為何,且 其間的預測力有多大,現有研究的結果並不一致,氣質與依附之間的 關係目前似乎仍無定論。但回歸到依附的概念來看,依附既是母親與 嬰兒之間共同發展出的一種情感連結,那麼依附應是母嬰雙方在互動 37.

(38) 中促成的關係,嬰兒氣質表現於外顯行為,顯然是形塑依附的因素之 一。然而,現有研究發現氣質與依附間關係的不一致,是否肇因於母 親方面特質於其嬰兒氣質與依附之間的作用使然?. 貳、母親敏感性與依附的關係 De Wolff 和 van IJzendoorn(1997)為了探討與母嬰依附品質有關 的母親行為,搜集六十六份關於依附的研究進行後設分析。結果發現 與依附有關的母親行為可以分成六個面向,分別是:敏感性(母親能 夠察覺到嬰兒所發出的訊號,並且能迅速給予適合的回應) ;同步性(母 親與嬰兒於互動時,能夠接收並且相互的出現回饋行為以及行為交換 的程度) ;相互性(當母親與嬰兒同樣注意於同一件事情時,彼此能夠 有正向的交互現象) ;支持性(母親能夠傾聽嬰兒,並對嬰兒所注意的 事情給予支持的程度) ;正向態度(母親能對嬰兒表露出正面的情感, 以及母親與嬰兒彼此能夠參與互動的程度) ;以及刺激性(母親能夠提 供嬰兒任何活動) 。De Wolff 以及 van IJzendoorn 並進一步檢驗這六項 特質對於影響依附的有效程度(effect size),發現仍以母親敏感性的 影響程度最大,也就是說發展依附關係時,母親敏感性是母親行為中 最重要的一項特質。 另外,透過實際研究直接測量母親敏感性以及依附二者之間的關 係,發現母親對嬰兒的敏感回應以及陌生情境或依附 Q 分類所測得的 母嬰依附之間有顯著相關(Kochanska & Coy, 2002; Seifer et al., 1996),母親較具敏感性者,其嬰兒之依附較偏向安全依附 (Braungart-Rieker, et al., 2001) ,並且母親敏感性與依附二者之間的相 關具穩定性(Bretherton, et al., 1989)。此外,透過人為的介入方式提 38.

(39) 昇母親的敏感性,對於母嬰發展安全依附有幫助(van IJzendoorn et al., 1995; Wendland-Carro, et al., 1999),即使將嬰兒氣質均控制在難養型 氣質亦然(van den Boom, 1994)。母親敏感性雖被視為是母嬰依附發 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但仍有研究者認為母親的敏感回應性以及母嬰依 附之間沒有相關(Coffman, et al., 1995; Park, 2001)。 母親敏感性對於母嬰依附發展到底有沒有影響,由以上各種研究 的結果發現並不一致。然而,這樣的矛盾有可能和氣質與依附關係的 不一致相同,也就是說,單一探討母親敏感性與依附的關係,沒有考 慮到嬰兒的特質可能從中對母親敏感性與依附之間的關係有產生某種 作用,因此研究者欲從以下文獻中尋找嬰兒氣質、母親敏感性以及母 嬰依附三者之間的關係。. 参、嬰兒氣質、 嬰兒氣質、母親敏感性與依附 由前面兩部份看來,個別研究嬰兒氣質以及母親敏感性單一因素 對於依附的發展,似乎或多或少具影響力。但這些研究結果或看法對 於其間關係到底有無不一致,有可能是因為探討嬰兒或母親單一方面 因素的過程中,另一方面的從中影響使然。 而以下先不論嬰兒氣質或母親敏感性,Thompson(1997)認為若 要瞭解母嬰依附的安全性則要先瞭解母嬰之間的互動。當嬰兒和母親 相處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中嬰兒與母親一起經歷種種互動,嬰兒接 收自己母親的回應之後,其依附的安全性則逐漸隨著母嬰互動中之母 親的敏感回應而發展出來。Isabella 和 Belsky(1991,1989)也認為母 親與嬰兒之間的同步互動可以預測其日後的依附品質,並且母嬰之間 不同的互動方式會發展出不同的依附關係,不安全逃避型依附的嬰 39.

(40) 兒,其母親對嬰兒的行為有較多的主動干預;而安全依附嬰兒的母親 較能配合嬰兒做出合宜回應;不安全逃避型依附的嬰兒母親則不太對 嬰兒做回應。因此,母親是否能對嬰兒的行為敏感的做出適當回應, 與嬰兒的安全依附形成有關。 雖然有些實際研究發現嬰兒氣質對於陌生情境所測得之母嬰依附 沒有影響力,但卻發現氣質與陌生情境測驗中的行為或情緒表現有關 (Vaughn, et al., 1989),在氣質上對於受到限制較容易感到沮喪的嬰 兒,被發現在與母親分離的時候哭得較多,也較容易感到挫折,並且 在生理的反應上壓力也比較大(Gunnar, Larson, Hertsgaard, Harris, & Brodersen, 1992) ,氣質較正向的嬰兒在與母親互動時的品質也比較好 (Bihun, Passehl, & Strawn, 1997),在 IBQ 量表上害怕得分較高的嬰 兒比起得分低者,有較多尋求接近母親的表現,同時也有比較多對母 親的拒絕(Thompson, Connell, & Bridges, 1988)。而不安全矛盾型嬰 兒表現得較憂慮(Belsky, & Bovine, 1987; Thompson, & Lamb, 1984; Vaughn, Lefever, Seifer, & Barglow, 1989) 。安全依附的嬰兒在和母親互 動的過程中,也較少出現負向情緒或攻擊行為(Frankel & Bate, 1990) 。總而言之,三種依附類型的嬰兒,其行為的差別是在於回應的 形式,而非行為的次數多寡,而其回應形式的差別,有可能是處在不 同互動環境下的結果(Tarabulsy, Tessier, Gagnon, & Piche, 1996)。 由以上文獻看來,雖然嬰兒氣質並沒有對其依附類別的形成產生 直接的影響關係,但是卻會對其與母親互動的行為表現有所影響。而 嬰兒與母親的互動行為表現正是影響依附類型判準的重要因素,可 見,嬰兒氣質在其依附發展過程中仍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然 而氣質是個體行為表現的風格,學者們均認為氣質受先天因素影響很 大,但卻也不能忽視後天環境的重要。 40.

(41) Gunnar 等人(1989)蒐集小嬰兒在九個月以及十三個月分別與母 親分離(不一定是陌生情境中)時的唾液,測得其分泌的可體松(腎 上腺素活動亦是產生壓力的指標) ,發現在九個月時與母親分離,其壓 力明顯大於十三個月時與母親分離的壓力。而 Kagan 等人(1984)發 現氣質從抑制行為轉變成非抑制行為,會比從非抑制行為轉變成抑制 行為來得容易,原因是因為當母親覺察到自己嬰兒的抑制行為之後, 較容易有所警覺性地透過教導方式引導嬰兒轉變。可見,氣質雖然受 到天生生理因素的影響很大,但隨著年齡成長,其間所經過後天教養 環境的影響,於嬰兒與父母的互動中慢慢發展的過程中,仍可產生變 化。 另外,Gunnar 等人(1992)設計出有照顧者(陌生照顧者)陪伴 一段時間的情況下,將嬰兒分成兩組,第一組的照顧者為嬰兒的玩伴, 無論嬰兒狀況為何總是給予嬰兒溫暖、正向的照顧,而第二組照顧者 並不主動開啟互動,只有在嬰兒感到難過、不舒服時才給予照顧。隨 後測量這兩組嬰兒面對壓力時的生理反應,發現第一組嬰兒面對壓力 時的生理反應較小。Frankel 與 Bate(1990)指出,難養型氣質通常會 被認為,與負向的互動行為有關係,但他們的研究卻發現難養型氣質, 與負向行為的關連性只有在女嬰身上達到顯著,在男嬰身上卻不顯 著,這樣的性別差異有可能是因為難養氣質的男嬰常會被母親視為是 活力充沛,這樣的想法符合其教養觀念,因此男嬰即使是難養類型的 氣質,也能與母親發展出良好的互動模式。 由上述探討可知,無論是在面對壓力情境,或是一般情境中,雖 然嬰兒先天氣質對於其面對事件的反應有所影響,但似乎環境所給予 的照顧與配合仍具影響力,因此瞭解環境營造者(母親)的角色,就 顯得相當重要。 41.

(42) Belsky(1996)指出父母人格特質比較正向、態度較一致者,其 嬰兒也偏向對父母有安全依附。國內劉培鈴(民 91)將母親分為憂鬱 症組、焦慮組、以及正常組(未憂鬱且未焦慮) ,也發現正常組母親比 較其他兩組,明顯容易與自己的嬰兒培養出安全依附。Leavitt(1999) 將自己涉略一系列的研究做整理和歸納,他認為父母親如何對嬰兒發 出的訊息做回應以及處理,是取決於父母對於該訊息的知覺以及期 待,而父母親對於嬰兒訊息的知覺與自己的特質有關。 另外,研究發現,母親針對嬰兒訊息所做的回應是可以被改變的, 藉由介入策略能夠提高母親的敏感性,提升母親對自己嬰兒氣質的瞭 解,能夠增進嬰兒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適配性(Gwendolyn, 1996; Wendland-Carro, Piccinini, & Millar, 1999)。van den Boom(1994)利 用所羅門四格因素設計,將育有易怒氣質嬰兒的母親分成四組,讓其 中兩組接受提升敏感性的介入策略,發現母親的敏感性是可以被提升 的,亦發現接受介入組別之嬰兒在與母親互動時,負向行為減少了, 且更具社會性及探索行為。 以上研究針對母親行為做改變之後,進而也會影響母嬰之間的互 動情形,也就是說提升母親的敏感性,卻連帶使得嬰兒行為有正向的 改變,可見在互動過程中,母嬰雙方的角色關係密切,牽一髮而動全 身。由此看來,嬰兒與母親在互動時彼此牽制著互動的品質,母親與 嬰兒的角色在形塑依附的過程中佔了同等的重要性。 由以上文獻看來,嬰兒氣質與母親敏感性對依附發展的影響似乎 已無法切割開來討論。Mandelsdorf 等人(1990)也認為當嬰兒的氣質 偏向憂慮時,再加上比較難控制自己的母親,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才 有較大的機會使這樣的配對發展成為日後的不安全依附。因此,母親 敏感性與依附之間,嬰兒的情緒扮演了重要的中介變項角色 42.

(43) (Braungart-Rieker et al., 2001)。 既然母嬰之間的互動品質是依附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關鍵,互動所 牽涉到的應該是母親與嬰兒雙方面的因素。在互動的過程當中,嬰兒 的氣質會影響自己行為表現,而其行為表現亦可受到母親的引導。另 一方面,母親對於嬰兒釋出訊息的知覺,會因為母親本身的個人特質 而有所不同,母親對於嬰兒訊息的回應,取決於自己是否能對於該訊 息有敏感的偵測。因此,將整個互動的過程看成是在嬰兒釋出訊息之 後,由母親接收該訊息,再根據自己對該訊息的解讀來加以回應,雙 方糾結形成其互動關係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親子的依附品質(Howe, 1995; Zeanah & Fox, 2004) 。由此看來,整個互動品質的發展方向,關 鍵即在於嬰兒的氣質影響其行為表現,以及母親察覺並回應嬰兒所釋 出訊息的敏感性,因此如欲探討依附的發展,必須要瞭解嬰兒氣質及 其母親育兒敏感性。 藉此,國外有學者 Susman-Stillman、Kalkoske、Egeland 與 Waldman (1996)蒐集嬰兒三個月及六個月時的氣質以其母親敏感性資料,以 此預測嬰兒於十二個月時的依附類型,並檢測嬰兒氣質、母親敏感性 與依附三個變項之間的直接、間接以及中介三種模式,結果發現於嬰 兒三個月大時,嬰兒氣質與母親敏感性二者的交互作用對依附有顯著 的影響;而在嬰兒六個月大時,母親敏感性此因素對於依附有直接的 影響,並且母親敏感性也同時扮演了嬰兒氣質與母嬰依附之間的中介 角色。嬰兒氣質、母親敏感性以及母嬰依附之間的關係,於發展上呈 現模式的改變,針對這樣的發現,Susman-Stillman 等人(1996)認為 有可能是因為母嬰關係(氣質-敏感性)產生了變化。 也就是說,早期的母嬰關係仍處在發展階段,因此在嬰兒早期研 究嬰兒氣質、母親敏感性對依附的影響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 43.

(44) 針對這方面的文獻以國外文獻居多,因此研究者想了解國內嬰兒氣 質、母親敏感性以及母嬰依附之情形,以及其間之關係為何。另外, 由於以上文獻指出嬰兒對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大約形成於一歲左右,並 且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相處互動會影響著依附關係的發展,也就是說 隨著嬰兒發展,影響母嬰依附的因素會愈趨多元且複雜,因此本研究 欲探討自十二個月大至十八個月大嬰兒其氣質、母親敏感性與母嬰依 附之間的關係。. 44.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以及資料處理 方式。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說明研究對象;第 三節說明研究工具之內涵與信效度說明;第四節說明研究流程;第五 節說明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欲探討嬰兒氣質與母親敏感性二者對母嬰依附的影響關 係。因此,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下(圖 3-1):. 嬰兒氣質 1.活動量 2.規律性 3.分神度 4.趨避性 5.適應度 6.堅持性 7.反應閾 8.反應強度 9.情緒本質. 母嬰依附 1. 熟悉情境依附 2. 獨立自主依附 3. 壓力情境依附. 母親敏感性 1. 2. 3. 4.. 察覺嬰兒訊息 正確判斷嬰兒訊息 給予正確回應 迅速給予嬰兒回應. 圖 3-1 研究架構圖 4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In the course of QA inspection,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individual subjects

S3: And the products were the lipase fatty acid…no, no, fatty acid and glycerol and the enzyme remained unchanged. S1: Our enzyme was amylase and our substrate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