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s of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abori 沙兆禎、施建彬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s of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abori 沙兆禎、施建彬"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s of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abori

沙兆禎、施建彬

E-mail: 342094@mail.dyu.edu.tw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circumstances of self-concept within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antou Count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hether they take parts in aboriginal dancing club. It’s also tempted to comprehend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ethnic identity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so as to create a predictor for variables of

self-concept. Four junior high schools in Nautou County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to be the subject and Census and Snowball Sampling as the study method were adopted. After issuing 252 questionnaires in the manner of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this study has collected 216 valid copies, making the response rate as high as 86%. Subsequently, this report processes the data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as statistic methods. Highlights of the stud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Ⅰ. Participation in aboriginal dancing club can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 aboriginal peer relationships. Ⅱ. Participation in aboriginal dancing club can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 ethnic identity. Ⅲ. Genders can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of aboriginal dancing club students Ⅳ. Academic achievement, peer relationships, ethnic identity, benefits of leisure and self-concept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in Nantou aboriginal students. Ⅴ. The pe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bsence in aboriginal dancing club students and non-aboriginal students predict their self-concepts. Ⅵ. The peer relationships with non-aboriginal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thnic self-involvement can predict aboriginal dancing club students’ self-concept. The study results may provide as a reference for parents, schools, relevant institute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Moreover, this study proposes practical suggestions of increasing self-involvement for aboriginal students.

Keywords : aboriginal students、self-concepts、academic achievement、peer relationships、ethnic identity、benefits of leisure Table of Contents

謝辭...Ⅰ 中文摘要...Ⅱ Ⅱ英文摘要...Ⅲ 內容目 錄...Ⅴ 表目錄...Ⅶ 圖目錄...Ⅹ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自我概念...11 第二 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自我概念...23 第三節  學業成就與自我概念...32 第四節  同儕關係與自我概 念...35 第五節  族群認同與自我概念...40 第六節  休閒效益與自我概念...48 第七 節  總結...5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61 第二節  研究假設...63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抽樣方法...64 第四節  研究工

具...65 第五節  研究施測...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73 第一節  研究樣本描述...73 第二節  南投縣國民中學原住民學生之差異分析 ...75 第三節  南投縣國民中學 原住民學生自我概念之相關分析...94 第四節  南投縣國民中學原住民學生自我概念之預測分析...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 議...110 第一節  結論...110 第二節  建議...117 參考文獻 ...121 附錄 研究問卷...140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王武榮(2003),原住民國小與傳統文化傳承之相關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東市。 王柏壽(1986),幼兒同儕關係之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6,179-208。 王梅香(2003),臺北市青少年休閒參與型態 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王勝賢(1984),國民中小學學生越區就學的效果 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尤育士(1988),自我肯定訓練對增進高中 僑生自我觀念及自我肯定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左承誠(1995),基 督徒青少年自我概念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 福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與自我 概念的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 伍至亮(2001),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電視 收視行為、偶像崇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 江國樑(2000),高屏澎地區國小教師自

(2)

我概念,內外控信念與工作滿足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 朱經明(1982),國中 學生自我觀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4,261- 274。 邱霓敏(2001),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

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李亦園(1978)。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化適 應,載於李亦園主編: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pp.395-423),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亦園、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 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教育部研究會。 李克明(1992),普通學業自重感及學科測驗題目成就預期的性別差異,台中師範學院 學報,6,101-115。 李春慧(2004),花蓮縣萬榮鄉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階段性發展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花蓮。 李建興、簡茂發(1992),縮短山地學校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山胞教育研究叢書,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李詩鎮 (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朝陽科技大 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 李 輝(1994),影響國小學童自我觀念發展之重要因素,國民教育,34。 李 燕、李浦群 譯(1995),人際溝通﹙Trenholm S. & Jenson A.著﹚,台北市:揚智圖書公司。 李麗珠(2003),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 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 中。 余 嬪 (2000),休閒教育的實施與發展,大葉學報,9(2),1-13。 吳天泰 (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吳林輝(1999),臨 床視導在台北市國中實習教師教學輔導之需求性研究,市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吳秀碧(1981)

,父母管教態度與犯罪少年自我概念之關係,輔導學報,4,135-158。 吳金香﹙1979﹚,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觀念之關係,教 育文粹,8,76-82。 吳竺穎(1997),家庭因素、父母親教養方式與內外控信念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 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吳淑玲(1999), 臺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吳淑慧(2006),原住民學童族語教育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銅門國小 實施族語教學現況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 吳裕益、候雅齡(2000),國小兒童自我概 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福彬(2008),台北市國民小學課外社團政策實施現況與學童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吳錦松(1993),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心理健康關 係之研究,黃埔學報,25 ,103-109 。 卓石能(2001),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高雄市原住 民國小學生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市。 周 何(1987)主編,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圖書

。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

林郁君(1997),學業與自我概念之關係:以日本與台灣為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林美珍(2008)

,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台北。 林家屏 (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林淑華

(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 林瑞欽(1990),國 小資優兒童學業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的關係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靜芬(1995),國小兒童內外控 信念與其相關因素暨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 洪光遠、鄭慧玲 (1998) 人格 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洪志成(1989),學業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重要他人的相關研究回顧,台東師院學報,2 ,99-148

。 洪若和(1995),國小兒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父母 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輔導進修專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洪煌佳 (2002),突 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姜韻梅(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 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 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 體驗-兼論人格特質的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胡舜安(2003),臺灣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 自我概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 郭怡汎(2004), 屏東市國小普通班學 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 郭為藩(1970), 自我意識及其概念 架構,師大教研所季刊,28,75-79。 郭為藩 (1979),自我心理學,台南:開山書局 郭為藩 (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郭洪紀

(1997),文化民族主義 = Cultural Nationalism,台北:揚智文化。 郭靜晃、羅聿廷(2001),週休二日青少年休閒狀況與態度調查,台北: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臺 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

,33-38。 涂淑芳譯 (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高俊雄 (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俊雄

(1999),台灣地區居民休閒效益之研究-自由時間的觀點。台北:桂魯有限公司。 凌 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生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 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市。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 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陳中雲 (2000),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公立 國民小學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陳立人、鄭宇樑(1996),國小五、六年級 學童之親子關係適應、班級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學生學刊,15。 陳李綢(1983),國小兒童自我概念 發展之研究,測驗年刊,30。 陳沁怡(1996),技職學生自我概念量表之編製,國科會專題研究。 陳怡君(2004),國中生網路使用 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陳枝烈(1996),原住民兒童族群 認同與文化認知之探討,原住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1-19)。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 陳皆榮(1997),冒險 性露營活動對於青少年自我實現之影響,體育學報,22,71-81。 陳春美 (2004) ,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 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陳烘玉(2001),原住

(3)

民傳統工藝課程方案對原住民學童自我概念、族群認同和文化素養影響之研究-以阿美族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陳瑞芸(1990),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臺灣原住民基本政策,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 陳翠華﹙1996﹚,國小學生家庭環境、心理特質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南。 陳麗華(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227-262。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 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227-262。 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 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侯雅齡(1998),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 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3),11-23。 游正芬(1999),閒暇時間從事的活動與健康之關係--以台北市某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 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於 徐正光、宋文理,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台北:巨流。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國立台北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許少平(2009),原住民族青少年之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南投縣仁愛鄉、埔里 鎮國中生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投。 許志彰(2001),團體諮商對國小偷竊兒童自我概 念與自我控制影響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許雅嵐(2001),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張孝銘(2008),休閒消費者行為,台北: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春 興(1989),教育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 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訂板),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 張秋禹(2005),和太鼓教育課程對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 張淑美

(1995),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

張琇喬(2000),臺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

。 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台南。 張嘉禎(2008),南投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及社團參與之關係,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 在職專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 童春發(1998),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依排灣族為例來說明,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pp.447-466),台北:師大人文中心。 黃天中( 1991) ,生涯與生活,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月美(1995),單親兒童生 活適應相關因素及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 黃光明(1983),社經地位、產序

、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 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黃金梅(2002),學習輔導方案 對國小兒童學業成就與自我概念之影響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 黃牧仁譯,Erwin P.著(1999

),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圖書。 黃拓榮(1996),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黃森泉(1999),臺灣中部地區原住民國小學生族群文化學習與族 群認同,原住民教育研究,2,235-271。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6,386-486。

黃琪媚(2004),國中生的父母親管教方式、制握信念、學習壓力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彰化。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 黃德祥

(200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精要,台北:五南圖書。 莊家欣(2005),外籍配偶之子女族群認同及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以台南縣為例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鈴木質(1991),台灣蕃人風俗誌,台北:武陵出版公司。 曾志朗

(2003),人格理論,曾志朗序文。台北:揚志文化事業股份限公司。 曾陽聰(1995),整合模式的團體輔導對國小文化不利兒童自我 概念、成就動機與學習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 劉文宗(1997),專科生自我 概念,生涯發展需求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 學,台北:三民書局。 劉金花(主編)(1991),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 劉春榮、吳清山、陳明終(1995),都會原住民兒 童生活適應與學習適應及其關聯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47-180。 劉潔玲(2001),學業成就不足與學習動機問題之研究。教育研究 資訊,9(3),86-105。 楊國樞(1974),小學與初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台北:環宇出版社。 楊國 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 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8,71-110。 楊肅棟(1998),原漢族別與學業成績關聯性之諄宗調查 研究—以台東地區學童為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 葉怡矜、吳崇旗、王偉琴、顏白如、林禹良(

譯),Godbey G.著(2005),休閒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台北市: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趙曉美 (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 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之實驗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 賈馥茗等﹙1991﹚,教育心 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鄭美芳譯,Ellenson, A.著(1988),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台北市 : 駿馬出版社。 鄭國隆(2009),臺北 市中正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參與學校運動社團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未出版論文,台北。 蔡順良

(198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學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系教育心 理學報,18,239-264。 廖松圳 (2006) ,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社團活動參與、自我概念、社團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 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 賴秀智(1997),臺北縣市阿美族學童的族群態度、族群文化常識與自我觀念之相關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2000),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 學。 賴佳菁(1996),被同儕拒絕?攻擊行為與兒童內外控信念?自尊之研究:以臺中地區國小四?六年級為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

(4)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 盧 強(1986),山地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盧欽銘(1979),我國國小及國中學生自我觀念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3,75-84 。 盧欽 銘(1981),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概念縱貫三年發展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 ,115-124。 謝文真(2000),公務人員休閒態度之 研究-以臺北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 群變遷,自立晚報(台北)。 謝美英(1998),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3),55-60。 謝亞恆(2007),影響國中階 段學生學業成就成長量的個人、家庭及學校因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鍾瑞彬(2005),原住民與非原 住民國小學童在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班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 譚光鼎、湯仁燕(1993),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pp.459-500),多元文化教育抽印本,台 北:臺灣書店。 譚光鼎(1994),臺灣山胞青少年文化認同、成就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 果報告。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中:五南圖書。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 學報,11,63-86。 魏春枝、張耐(2000),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族群認同探討,師友,40,37-40。 顏裕峰(1992),國中生的社會興 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 顏靖卿、陳鈴玉(1990),南師實小六年級 學童自我觀念之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2,65-75。 人本教育基金會(2010),國中教育現況問卷調查報告【線上資料】,來 源: http://inter.hef.org.tw/panno/000475.html。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原住民族教育現況【線上資料】,來源:

http://cip.cpc.org.tw/index.aspx?DOC_SNO=WP02-40&Page_ID=WP02&Yearly=98&PageFrom=0 兒童生命教育專刊(2009),台灣學童 的處境與需要【線上資料】,來源: http://reachandtouch.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html。 蔡瓊嬅(1997),現代國家中的族群文 化與族群認同----台灣族群現象的理論分析,第三期學術研討會專刊【線上資訊】,來源: http://www.geocities.com/Paris/Cafe。 二、英 文部分 Aboud, F.E.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n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s. In J. S. Pinney & M. J. Rothera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e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 pp.32-55. Newbury Park, CA: Sage. Alawiye, O. (1986). The self-concept of, and the perception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from schools in Chana and Gambi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8/1A,100. Arai, S. M., & Pedlar, A. M. (1997).

Building communities through leisur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 healthy communities initiativ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2), 167-183.

Bammel, G. & Burrus- Bammel, L. L.(1982). Leisure and Human Bahavior. Dubuge, IA:Wm. 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 Banks, J. A.(1994).

Multiethnic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Berndt, T. J.(1982).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 1447-1460.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 (1), 12-18 Buhrmester D. (1990). Intimacy of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1, 1101-1111. Camphell, M. L.(1974). Effects of perceived parental behavior : On self-esteem and adjust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4/9B,4656. Carpenter, R. E.(1986).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 concept, socioeconomic status, race, and sex to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 of five-year-old students attending an academically oriented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and those attending a sociality oriented early childhood-program.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7/8A, 2882. Cooley, C. H.(1902). Human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NY: Charles Scribner’s Sons. Dekovic, M. & Melus, W.(1997). Peer relations in adolescence: Effects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 self-concep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 13-176. Driver, B. L., &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 Driver, B. L.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 & Recreation, 32(12),38-41. Dusek, J. B.(1978).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concept in adolescenc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189484) Dusek, J. B.(1987).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Fitts, W. H. (1965).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Manual. Los Angeles: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Godbey, G. (1999). Leisure in your lif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Goldenberg, M. A., Klenosky, D. B., O'Leary, J. T. and Templin, T. J. (2000). A means-end investigation of ropes course experienc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2), 208-225.

Goldberg. M. D., & Cornell, D.(1998).The influence of intrinstic motivational and self-concep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second and third grade students.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Gift, 21, 179-205. Hoge, D. R., Smith, E.K.& Crist, J.T.(1995). Reciprocal effects of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sixth and seventh grade. Journal of Youth andAdolescebce, 24(3) , 295-314. Hurlock, E. B. (1974).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 McGraw-Hill. Hurlock, E. B. (1980).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 life-span approach. New York, NY : McGraw-Hill. Jennifer A. O’Dea & Abraham S.(1999).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 -concept and body weight, gender, and pubertal

development among male and female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4, 69-80. Kelly, J. R.(1987).Freedom to be-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NY:Macmillan. Lair, J.(1984). Change induction groups,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grity groups,peer counseling.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l(2), 493-494. Liebert, R. M. & Liebert, L. L. (1997). Personality strategies and issues(8th Eds).CA: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Lissa, k. J(1990). The Stability of self-concept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A six-year follow-up study.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14-43. Maccoby, E.E., Martin, J. 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u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bgy (vol. 4).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Mannel, R. C., Stynes, D. J. (1991). 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 L.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461- 473. State College, PA : Venture Publishing.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Marsh, H. W., & Yeung, A. S.

(1997). Causal effects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of longitudinal da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 41-54. Medinnus, G. R. (1965). Adolescents' self-acceptance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9(2), 150-154. Milne, A.N., Ginsburg, A., & Rosenthal, A. S. (1986). Single parents, working mothers, and the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of school childre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9(3), 125-139. Phinney, J. S. (1989). 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5)

Adolescence, 9, 34-49.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 499-514.

Rice, F. P.(1993).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Rogers, C. R.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In S.Koch (Eds.), Psychology : A study of A science, Vol. 3. Formulations of the person and social context (184-256). New York, NY: McGraw-Hill. Rogers, C. R. (1961). One becoming a pers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Russell, R. V. (1982). Planning programs in recreation. St. Louis: Mosby.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

C. (1976).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 407-441. Tajfel, H. (1982).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3, 1-39. Tinsley, H. E. A., & Tinsley, D. J. (1986). A theory of attributes, benefits, and causes of leisure experience. Leisure Sciences, 8(1), 1-45. Verduin, J. R., & McEwen, D. N. (1984). Adults and their leisure: the Need for Lifelong Learning. Springfield, 1-11. Wallman, S.(1983). Identity options. In C. Fried (Ed.), Minorities: Community and identity. New York, NY:

Springer-Verlag.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ocial context, self-percep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ntecedents of dropping out; (2) students’ self-factor was a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package tours in Europe. Tourists and aboriginal people. The performance-importance response function: Observations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math of high-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related to their SES and the self-concept in math, but is non-related to their

As to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self-efficacy on information ethics, students who get high, middle, and low scores on basic computer operation also perform differently on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male students intend to have a negative money attitude.. Students who save money habitually intend to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dimension

英文:A Study on Increasing Students’ Awareness and Actions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Using the Students at Chung Hua University Taking “Employment Market Analysis” Course as

Effectiveness of Simulation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Knowledge Retention, and Self-Efficacy of Nursing Students in Jordan.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The Key to Eff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