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計畫基本資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計畫基本資料"

Copied!
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計畫基本資料

申請年度 107

申請學校 中華大學

計畫編號 PSL107025

計畫名稱 提升學生自我導向學習意識及行動之研究: 以修習「就業市場分析」課程之中華大學畢業

班學生為例

學門(專案) 社會(含法政)

計畫主持人 陸家珩

申請時職稱 助理教授(目前職稱:助理教授)

申請時服務系所/中心 行政管理學系

計畫執行期間 2018/08/01 ~ 2019/07/31 成果填寫期限 2019/07/22 ~ 2019/09/30

計畫執行狀態 執行案件

開課學 年度

開課系 所/學

院/中心 課程編號

課程 名稱

開課 學分

授課時 數(每 周)

主要 授課

語言 課程類型 教學活動類型

 107/2 人文社 會學院

103B17402 企業 實習

9 9 國語 獨立授課

,合授課程 (業師)

實習 ,企業實作

 107/1 人文社 會學院

098B17301 就業 市場 分析

2 2 國語 獨立授課

,合授課程 (業師)

一般課程教學 ,其它:

角色扮演、模擬面試 及筆試、課堂討論

ㄧ、開課基本資料

二、摘要、關鍵詞

中文摘要(限500字)

本研究根據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理論,以107學年度上學期修習「就業市場分 析」課程的中華大學畢業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該門課程內容與活動的設計,激化學生自主學習 的意識與動機,提升學生成為能自主學習的獨立個體。

英文摘要(限500字)

Based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 Theories, this project wants to observe the responses of the senior students of Chung Hua University taking “Employment Market Analysis” course to

(2)

students’ awareness and motives for self-learning so that they can be promoted to be independent learners.

中文關鍵詞(5個內) 自我導向學習、動機 英文關鍵詞(5個內)

self-directed learning, motivation

三、計畫成果報告內容

計畫成果報告檔案: rep-PSL107025.pdf (/displays/download.htm?

id=4b1141f26c22aa4f016c319cc0971a8c&type=DisplayContent)

(3)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Project Report for MOE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Program

計畫編號 / Project Number: PSL107025

學門分類 / Division: 人文藝術及設計學門暨社會(含法政)學門 執行期間 / Funding Period: 2018/08/01 ~ 2019/07/31

計畫名稱 / 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生自我導向學習意識及行動之研究:

以修習「就業市場分析」課程之中華大學畢業班學生為例

配合課程名稱 / Course Name:

「就業市場分析」課程

計畫主持人( Principal Investigator): 陸家珩

執行機構及系所(Institution/Department/Program):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繳交報告日期 (Report Submission Date):2019/09/20

(4)

摘要

本研究根據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理論,以 107 學年度上學期修 習「就業市場分析」課程的中華大學畢業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該門課程內容 與活動的設計,激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動機,提升學生成為能自主學習的獨 立個體。

中文關鍵字:自我導向學習、動機

Abstract

Based on Self-Directed Learning Theories, this project wants to observe the responses of the senior students of Chung Hua University taking “Employment Market Analysis”

course to the plan-out and activities of this course.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stimulate these students’ awareness and motives for self-learning so that they can be promoted to be independent learners.

Keywords: self-directed learning, motivation.

(5)

目錄

一. 報告內文 ... 1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2. 文獻探討 ... 1

3. 研究方法 ... 4

(1) 實踐場域描述 ... 4

(2) 研究對象描述 ... 4

(3) 研究架構 ... 5

(4) 資料蒐集方法與工具 ... 6

(5) 研究分析方法 ... 6

4. 教學暨研究成果 ... 7

(1) 教學過程與成果 ... 7

(2) 學生學習回饋 ... 11

(3) 教師教學反思 ... 21

二. 參考文獻 ... 23

三. 附件 ... 25

(6)

提升學生自我導向學習意識及行動之研究:

以修習「就業市場分析」課程之中華大學畢業班學生為例

一. 報告內文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自 2005 年起,研究者先後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國立成功大學及中華大學任教,

教導過三類不同類型的學生。美國研究型大學的學生各方面較獨立,也較會對自己負責並承 擔後果。成功大學的學生自律、程度好、自發性強、肯努力、願意接受挑戰。中華大學學生 的程度與自信心較差、做事或學習方面常只看表面、自發性低、很容易自我放棄。面對這樣 的學生,研究者體認不能以舊有方式進行教學,因此改以提問方式加強課堂上的師生互動、

鼓勵課堂討論、邀請業師協同教學、採取多元評量(降低考試成績並提高分組報告佔學期總 成績的比重、課堂討論、作業、課堂參與等評量方式)、批改課堂討論、作業或書面報告時 加註評語、講評口頭報告…等多元方式。

另一方面,近年來研究者發現有些學生彷彿自我感覺良好,會將他人為其的付出視為理 所當然,自己無須承擔責任且毫無自覺。尤其在 105 與 106 學年度研究者進行「行政管理實 習」與「企業實習」輔導時,學生出現許多不懂事的想法及行為,例如:仰賴他人找好職缺 供其選擇、認為起薪太低而興趣缺缺、投遞履歷被動、認為實習廠商的所屬產業類別或背景 需與行政管理相關、接受工作挑戰的意願不高、不喜歡校方媒合廠商及職缺但又主動性不足、

面試之前未做足功課、將實習主管當成學校老師、將職場當成學校…等,學生的這些反應讓 研究者驚覺,倘若學生再不改進、長大成熟,將可能損及未來職涯發展。

因此研究者認為,與其由師長告訴這些自我意識與動機低落的學生「你有哪些方面的問 題?你應該如何改進?」,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自己意識到「我有哪些方面的問題?我應該如 何改進?」。前者學生是「被動」告知,而現實已證明被動告知對本系學生無法產生顯著作用;

後者著重開發學生的「主動」意識,一旦學生能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相信較能提升其改 變自己的動機,進而帶出改變自己的行動,此將有助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2. 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實施方式源自於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理論。學界對 自我導向學習一詞的定義相當多樣,類似詞語1眾多,但綜觀各家說法,均著重個人在社會情 境或脈絡中,憑藉可供其利用的資源,進行自我學習或成長,而非狹義地指將個人學習從社 會隔絕。Gerstner(1992)就曾選取數位學者對此詞的定義,如下表2所示:

1 例如:自我導向研究(self-directed study)、自我計畫學習(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

自我指導(self-instruction)、自我研究(self-study)、自我教導(self-teaching)、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

獨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個別研究(individual study)、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自學(autodidactic learning)…等(Guglielmino, 1977; Tough, 1979; Brockett and Hiemestra, 1991; Gerstner, 1992)。

資料來源:Gerstner(1992)

(7)

學者 定義 Knowles(1975)

自我導向學習是一種過程,是個體在有或無他人的協助下,診斷自己 的學習需求、決定學習目標、確立學習資源、選擇與執行適當的學習 策略,並評估學習的結果。

Skager(1978) 自我導向學習係指個體能設定自我的學習目標、學習計畫、執行學習 與評估學習成果。

Gelpi(1979) 自我導向學習意味著個體能控制教育目的、內容和方法。

Smith(1982) 自我導向學習係指個體能自己掌控學習計畫和學習的因素。

Cheren(1983) 能控制一個或更多個學習情境,以達到學習中更大的自我導向性。

Kasworm(1983) 自我導向學習必須同時兼顧外在的定義與內在自我知覺的過程,並且 必須考慮到認知與人類心理發展的架構。

Mocker & Spear

(1984)

自我導向學習展現學習者的自主性,特別是學習者能控制選擇學習目 標與學習意義的主要學習責任。

Brookfield(1986) 自我導向學習是一個人的學習模式,包括自我了解內在有意的改變與 教育事件的外在管理。

自我導向學習的哲學思想源起於馬斯洛(Maslow)需求理論中的自我實現需求,而 Rogers

(1969)的經驗學習論進一步認為,自我具有正面積極的成長傾向,在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 中,具有自我的個人能主動持續發展理想,以致完全。順此脈絡,Griffin(1989)提出自我導 向的基本假設:(1) 相較於被動學習者,自我導向者能學得更多、更好、更持久且更能利用所 學;(2) 成功者需要持續創造有效的自我導向學習;(3) 終身學習所需要的動機、態度、內在 資源與技能,可透過設計完善的學習情境創造出的參與機會而獲得發展及增強。Knowles(1975)

則進一步提出自我導向學習的基本假設:(1) 人有能力進行自我導向的成長;(2) 學習者的經 驗本身就能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3) 各人有不同型態的學習準備度;(4) 學生的學習為任務 或問題中心導向;(5) 學習動機來自內在的激勵。由此可見,自我導向的學習不但會受到個體 的內在條件(例如:態度、動機、生活經驗…等)、也會受到外在環境(例如:資源、機會、

情境…等)兩者交織而成的影響。也因此,自我導向學習可分為「歷程」、「個人心理特質」、

「教學」、「互動」,以及「學習過程與結果」五種面向來描述,各面向的著重點如下表3所示:

面向 著重點

歷程 將自我導向學習視為學習的歷程

個人心理特質 將學習者本身的自我導向性格視為一項個人特質

教學 強調教與學的互動情境,將自我導向學習法導入教學計劃與學習活 動中。

互動 強調(含)兩個以上的因素群體互動之後所產生的自我導向學習 學習過程與結果 從宏觀的角度,將學習的歷程或途徑及學習的結果一併列入自我導

向學習的考量。

3 資料來源:陳一明(2006)

(8)

與本研究最直接相關的面向為「教學」,茲將自我導向學習的教學理論簡述如下:

(1) Brookfield(1986)

Brookfield 早期著重自我導向學習者的外在學習過程,並將其分類;後期則開始認為學習 是一種內在的改變,認為自我導向學習的形式,除了技術類的學習(例如:陳述目的、尋找 資源、確定策略及評估學習結果等)之外,更是內在意識的改變!從此,自我導向學習的研 究層面從外在的執行與程序層面,開始注重學習本身所能產生的內在變化。

(2) Hammond 與 Collins(1991)

Hammond 與 Collins 認為,接受成人教育的自我導向學習者,其最終目標就是透過學習 採取社會行動,進而改進生活環境與工作條件。因此,他們針對成人教育情境,提出自我導 向學習者必須進行七項行動:(1) 建立合作的學習氣氛;(2) 分析自身所處的社會、經濟及政 治環境並進行批判反省;(3) 對自己進行能力勝任檢視;(4) 在既定的個人與社會背景架構中,

檢視自己的學習需求;(5) 制訂與個人及社會相關的學習目標,並將之記錄於學習契約中;(6) 執行並管理自我學習;(7) 反省並評估自我學習。由這七項行動內容可見,Hammond 與 Collins 不但強調個人條件與目標,也將外在環境與條件一併列入學習考量,以較宏觀、完備的角度 看待自我學習。

(3) Grow(1991)

Grow 將自我導向學習歷程分為四個階段,假設學習者可由這些階段逐步增進自我發展,

而教師可在各階段中促進或阻礙學習者於該階段的發展,讓學習者能更穩健地實現自我目標。

Grow 的階段性自我導向學習模型(staged self-directed learning model,簡稱 SSDL 模型)奠基 於下列假設:(1) 教育以訓練自我導向終身學習者為目標;(2) 良好的教學能隨情境而有所變 化、隨學習者的反應而有所變化;(3) 自我導向的能力會隨情境而有異、自我導向學習傾向不 見得全然都是情境性的;(4) 自我導向在大部分的學習情境中是有利的;(5) 自我導向學習傾 向可透過學習習得;(6) 此模型不見得一定有用。SSDL 模型依據學習傾向高低,提出四階段 的自我導向學習,如下表4所示:

階段 學習者的學習傾向 教師扮演的角色 例子

I 依賴的 權威者、教導者 立即回饋的教導、練習、訊息性的講 述、克服抗拒與不彰的效率

II 有趣的 引起動機者、指導者 啟發性的講述、引導式的討論、目標設 定、學習策略

III 參與的 促進者 教師平等參與所促進的討論、專題研 討、團體學習契約

IV 自我導向的 諮商者、授權者 實習、論文、個別化作業、自我導向的 學習團體

資料來源:Grow(1991)

(9)

由此可見,教師在 SSDL 模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培養自我導向學習者的推手,配合學習者的 進程,協助學習者發展到更高階段的自我導向學習傾向。

3. 研究方法

(1) 實踐場域描述

本計畫的實踐場域有二。其一是一般大學課室,位於本校,主要進行情境模擬、角色扮演、

模擬筆試、一般授課等課程內容使用。另一是本校「職有為你中心研習室」(圖1),此研習室 共三間,可合併為一間使用。研究者選擇該場域作為模擬面試場地,方便學生、業師及研究 者之間的討論及互動。

圖1

(2) 研究對象描述

本計畫的主要研究對象為選修「就業市場分析」課程的行政管理學系四年級學生,研究對象 的招募主要透過本校選課系統,由有興趣的學生自由選修。研究者首先將修課權限開放給行 政管理學系學生,再視修課人數是否符合本校開課人數最低要求,決定是否要開放給全校學 生選修。結果顯示,此課程需開放給外系學生選修方能符合開課最低人數門檻,因此最後由 行政管理學系與應用日語學系的學生(共23 位)聯合選修本課程。

修課名單顯示,此次選修「就業市場分析」課程學生所屬學系與年級的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

修課學生所屬學系

年級 行政管理學系 應用日語學系 小計

四年級 3 位 0 位 3 位 (13.04%) 三年級 14 位 6 位 20 位 (86.96%)

小計 17 位 6 位 總計:23 位(100%) 在修課的23 位學生中,僅三位為本計畫原來設定的研究對象,其他均為非畢業班的大三學生,

而這些大三學生中,又有六位為應用日語學系學生。如此相異的學生屬性與年級分布,大大 提高了教學難度。為了瞭解修課學生的背景,以及對職場的認知、偏好及性格,以便未來備 課,研究者先請修課學生上網進行課前問卷(附件3-2-1)及 MBTI 職業性格測試(附件 3-2- 2)。

(10)

為了保護修課學生身份的隱私,以及方便接下來的教學暨研究結果成果呈現,研究者為每位 修課學生進行編碼。每位學生的代碼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份為學系代碼,P 代表行政管理 學(Public Administration)系、J 代表日文(Japanese)系;第二部分為年級代碼,4 代表四年 級、3 代表三年級;第三部分為依照同年級內學號先後順序對修課學生進行的編號。因此舉例 來說,「P3-14」代表行政管理學系三年級修課生中,學號順序為第 14 位的學生,其餘修課學 生代碼依此類推。

(3) 研究架構

本計畫乃根據Grow(1991)的 SSDL 模型理論進行教學設計、進行及成效評量,該模型將自 我導向學習程度由低至高分為四個階段,每階段的理想學生-教學者類型配對如下表所示:

階段 學生類型 教學者類型 範例

1 依賴型 權威式的教導者 立即回饋的教導、練習、

訊息性的講述、克服抗拒與缺乏 2 對課程感興趣型 會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

指導者

啟發性的講述加上引導式的討論、

目標設定及學習策略 3 樂意參與

在課程中型

會提升學生對課程參與 度的促進者

由以平等參與之姿教師所促進的討 論、專題研討、團體專案 4 會自我安排

學習與成長型

學生有問題或碰到困難 時可以去找的諮商者

實習、論文、個別化的作業或自我導 向的學習團體

資料來源:Grow(1991),p.129。

接著再根據不同的學生-教學者類型配對,以矩陣顯示兩者間的適配度高低,如下表所示:

會自我安排

學習與成長型 嚴重不適配 不適配 接近適配 適配

樂意參與在

課程中型 不適配 接近適配 適配 接近適配

對課程

感興趣型 接近適配 適配 接近適配 不適配

依賴型 適配 接近適配 不適配 嚴重不適配

學生學習階段

教師教學風格

權威式的 教導者

會引起學生 學習動機的

指導者

會提升學生對 課程參與度的

促進者

學生有問題或 碰到困難時可 以去找的諮商

(11)

本計畫的研究流程及工作項目如下圖所示:

(4) 資料蒐集方法與工具

本計畫於課程進行期間,以課前問卷與 MBTI 職業性格測試瞭解修課學生對就業的瞭解及職 業性格,再以課堂討論學習單、回家作業,以及期末心得報告蒐集修課學生學習成果資料。

課堂討論學習單為進行課堂討論時發予修課學生記錄學習歷程的表單,配合的課程內容包括:

以角色扮演進行的履歷;自傳、求職信之優劣及撰寫要點討論;模擬面試,以及模擬筆試。

回家作業為學生根據課堂所學,於課後自行獨力完成的教師交代事項,配合的課程內容包括 情境模擬討論,以及履歷、自傳與求職信的撰寫。期末心得報告內容包括教師指定必答題及 學生自選題兩部分:必答題要求學生回想在修習本課程的過程中,自我評量個人學習型態,

同時評量研究者為何種教學者;自選題則要求學生根據修課學期間是否有過應徵或面試的機 會,分享其過程、心得與感想,又或,分享修課期間印象最深刻且與課程相關的人、事或物,

以及修完這門課後的心得及感想,藉此瞭解學生是否能學以致用,並瞭解在眾多授課方式中,

哪種方式最受學生青睞、教學效果最佳。

(5) 研究分析方法

本計畫的資料均為質化資料,課程開始前以課前問卷與 MBTI 職業性格測試瞭解學生對職場 的認知及性格。課程進行期間以課堂討論及回家作業瞭解學生吸收程度。課程結束後以期末 心得報告(學生自評)與教師評量並行方式,根據Grow(1991)的 SSDL 理論,檢視教學成 效及師生教學上的適配度。

蒐集、整理並回顧文獻

準備課程

進行並記錄課程、

實習職缺的媒合與輔導

統計學習成效指標

教學成果公開發表會

撰寫計畫期末報告

(12)

4. 教學暨研究成果 (1) 教學過程與成果

a. 告知研究參與者

加退選結束後,研究者向修課學生詳細說明本研究的相關資訊並解答學生的提問,學生在充 分瞭解本研究後簽署本計畫的「研究參與者告知同意書」,一式兩份(附件4-1-1)。

b. 課前問卷結果與立即建議

首先,修課學生的校內外經歷並不豐富,且多無學貸壓力5。畢業後三年內,近九成學生表示 想就業6,但對各屬性機構工作內容的瞭解程度低7;約五成學生表示要準備公職考試;僅約一 成學生表示考慮繼續升學8

其次,對未來工作的期望,多數學生的現有認知則與職場現實有著顯著差距。多數學生選擇 工作的考量是離家遠近,其次依序是工作機會多寡、挑戰性高低、學習經驗高低,因此最受 青睞的工作縣市為雙北及新竹縣市,極少數學生表示願意至海外工作。有趣的是,無論專業 背景為何,超過七成學生表示未來想擔任事務人員9、約半數學生表示未來想擔任民意代表、

行政主管、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等職務、近四成學生表示想擔任服務及買賣工作人員10。超過 七成學生希望平均每星期工作45 小時以下、平均每月工作總收入$26,000-$35,000 不等。

再者,學生認為校內各樣課程對未來欲從事職業的助益抱持中上的評價11,對各項職場能力與 工作態度在職場上的重要性,有著與職場現實較一致的認知12,但英文能力普遍低下13。自我 能力評量方面,有九成五學生認為「表達溝通」是自己最需加強的能力,有超過六成學生認 為自己的外語能力有待加強,「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及「穩定或抗壓」能力也都有超過半 數學生認為自己尚有不足之處。

在立即建議方面,研究者首先明確一一點出學生現有對職場的認知與職場現實之間的差距!

在告知職場種種現實,以及實習與職場的不同後,尤其鼓勵大三在校學生勇敢地踏出舒適圈,

提高自我職場設定,以面對人工智慧來襲時在就業市場的挑戰,把握國內外機會。其次,研

5 修課學生均未修習他系學程、輔系或雙主修,僅約七成學生曾修過外系課程,約五成學生曾有工讀經驗,近 四成學生曾參與學校社團,近兩成學生曾申請助學貸款。

6 以至民間私部門及政府公部門就業居多,分別約九成及七成(可複選)學生如此表示。各約兩成(可複選)

學生欲至非政府組織及非營利組織就業。僅一位學生表示欲創業。

7 若 0 分表示「非常不瞭解」、10 分表示「非常瞭解」,學生對各屬性機構工作內容的瞭解程度落於 3.13-4.75 區間,標準差落於1.77-2.29 區間。

8 欲專攻領域除了延續大學專業之外,亦有學生表示想轉法商。

9 例如:文書、打字、櫃台、簿記、出納、秘書、總務、採購、行政助理等職務。

10例如:店員、服務生、房屋仲介、美容、銷售員、業務員、開店、計程車等職務。

110 分表示「沒有任何幫助」、10 分表示「非常有幫助」,學生認為必修、外系九學分、通識課程對其未來想 從事職業的幫助程度分別為6.57、5.25、5.00,標準差分別為 2.48、1.54、1.57。

120 分表示「非常不重要」、10 分表示「非常重要」,學生認為前三重要的能力或態度依序為:良好工作態度

(8.94/1.33)、高度學習意願與可塑性(8.63/1.40)、穩定或抗壓能力(8.63/1.54),以及解決問題能力

(8.44/1.44)。括號內第一個數值為平均分數、第二個數值為標準差。

13全數學生均考過多益(TOEIC),但超過八成學生未達畢業門檻 400 分的標準,少數達標者的分數亦低於 600

(13)

究者肯定學生對職場各項能力與態度重要性的認知,同時點出學校各門課程授課過程及評量 方式與各項職場能力培養之間的關連,藉此鼓勵學生多多認真對待學校學習。例如:一份口 頭分組報告的製作過程即在直接培養「團隊合作」與「表達溝通」能力;初始時的分工即在 培養「規劃或企劃能力」,學習如何將大問題拆解為多個小問題,又如何按部就班地「解決每 個大小問題」;分配工作後即在培養每人的「獨立思考與邏輯推理能力」,並繼續養成解決大 小問題的能力;隨著報告截止日期的逼近,此時便在培養「穩定與抗壓能力」;最終報告的呈 現需要大量使用電腦套裝軟體方能完成,此時又在培養「電腦應用能力」;若是某組員被其他 組員認定是「好咖」,那麼這位組員便成功培養了「良好的工作態度」。

至於各屬性機構本質及普遍文化的介紹、公職考試的介紹,以及適合行管系與日文系學生報 考的國考類別與項目,則再擇日細談。

c. MBTI 職業性格測試結果與教學上的因應措施

MBTI 職業性格共有 16 種,此次修課學生就囊括 11 種,各性格的特徵與人數如下表所示:

類型14 特徵 人數

行管系 應日系 百分比

專家型 (概念主義者) 追求能力與獨立 4 0 18.18%

藝術家型(經驗主義者) 用有形的作品展示豐富內心世界 2 2 18.18%

檢查員型(傳統主義者) 細緻、謹慎地執行好現有規則 2 1 13.64%

表演者型(經驗主義者) 有我在就有笑聲 1 1 9.09%

冒險家型(經驗主義者) 平靜地思考著,但間或的行為往

往出人意料 1 1 9.09%

照顧者型(傳統主義者) 值得信賴和依靠 2 0 9.09%

公關型 (理想主義者) 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 1 0 4.55%

哲學家型(理想主義者) 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 1 0 4.55%

教導型 (理想主義者) 諄諄善誘地引導他人 1 0 4.55%

博愛型 (理想主義者) 基於博愛的理想,設身處地的關

懷他人 1 0 4.55%

學者型 (概念主義者) 聰穎機智的解決問題 1 0 4.55%

根據研究者對行管系個別學生的瞭解,研究者認為測試結果相當準確,此結果不但顯示修課 學生本質上的多樣性,也增加課堂上的授課難度。為了能提高每位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及吸收 能量,研究者決定以情境模擬與角色扮演方式增加課程臨場感,先誘導經驗主義者類型學生 主動發言並帶動課堂氣氛,進而鼓勵傳統主義者類型學生發言,最後讓概念主義者與理想主 義者類型學生也主動發表意見。

d. 以情境模擬進行的課堂討論

由於多位學生未如期完成課前問卷與 MBTI 職業性格測試,而延誤後續結果統計及分析。研

14 括號內類型為根據大衛‧凱爾西(David Keirsey)的氣質與性情理論(temperament theories)所做的分類。

(14)

究者為讓學生明白職場上若有類似情況發生可能導致的後果,因此進行情境模擬式課堂討論:

請學生假想自己是一家公司的主管,針對新雇用的社會新鮮人「未如期完成工作且未說明原 因」及「未如期完成工作但後來悄悄完成」兩種情境進行模擬,並分享主管的感受、對造成 此結果員工的印象、對此事件的處理及員工的處置(附件 4-1-2)。結果多數學生表示會感到 十分不悅,且會採取較嚴厲的方式處理此事件並處置新進員工。討論結束後,研究者再趁勢 說明進行情境模擬的原因,提醒學生未來須按時完成被交代的作業或事情,若有困難需回報 老師或主管,以免留下不佳的印象及隱形的負面後果。

e. 以角色扮演進行的課堂範例討論

為了提升學生理解度與能力完成作業,研究者調整傳統式教學法的教學順序15,改為「教師帶 領學生討論案例內容與優缺點→教師補充說明討論未及的要點→學生回家完成與案例相似的 作業→教師批改作業並給予評語」。本研究計畫共有兩次以此方式進行教學:一次為履歷、另 一次為自傳的撰寫。

研究者挑選六份優劣參半的履歷,影印裝訂成冊後在課堂上發放,每位學生一冊。履歷來源 包括:改寫過的坊間求職履歷範本及先前修過就業市場分析課程學生繳交的個人匿名履歷。

課堂上請學生假想自己是一位人力資源(以下簡稱人資)主管,需於三分鐘內看完這六篇履 歷16並依照優劣排序,寫下每份履歷的優缺點後,再選出想要邀請來面試的應徵者並陳述理由。

接著全班再進行課堂討論與分享。(附件4-1-3)

研究者挑選十份優劣參半的自傳,影印裝訂成冊後在課堂上發放,每位學生一冊。自傳來源 為先前修過就業市場分析課程學生繳交的個人匿名自傳。課堂上請學生假想自己是一位人資 主管,分別選出最不想及最想請來面試的應徵者自傳並陳述理由,再根據前述理由,歸納出 好自傳的必備要素。接著全班再進行課堂討論與分享。(附件4-1-4)

研究者發現,此種教學方式的優點有三。首先,課堂反應良好,此方式果能透過經驗主義者 類型學生的發言帶動課堂氣氛,傳統主義者類型學生接續表達看法,概念主義者與理想主義 者類型學生最後跟進。尤其是討論自傳優劣的那次,有時同一份自傳各有支持與反對邀請來 面試的看法,這時正反雙方爭相表達自己的理由,課堂討論氣氛熱烈且內容有趣。此種教學 方式的第二個優點是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度提高。舉例來說,履歷優劣的那次討論,多數 學生難以在三分鐘內看完六份履歷,但研究者依然堅持無論看完與否,三分鐘後必須完成排 序。此舉讓學生瞭解到履歷排版編排與內容呈現的重要,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吸引人資的眼 球並獲青睞。而討論自傳優劣那次的課堂氣氛炒熱後,正反雙方的理由便變得很重要,學生 能從彼此的分享中得知與己見不同的看法,刺激學生多面向思考,再在研究者的引導下,歸 納出每份自傳真正的優缺點、理由、需改進之處及撰寫技巧。此種教學方式的第三個優點是 學生課後的學習成效佳。進行完前述的履歷與自傳討論後,學生需根據自選職缺的工作內容、

要求及自我評估,於課後為該職缺撰寫專屬履歷與自傳。與往年選修就業市場分析課程學生 的繳交成果相較,這學年修課學生的整體表現明顯較佳,學生較能把握履歷與自傳的撰寫重

15教師講授抽象的課程內容並舉例→學生回家完成與例子相似的作業→教師批改作業並給予評語。

16人資平均只花六秒鐘看一份履歷。由於學生非專業人資,因此要求其以五倍時間-亦即三十秒-看完一份履

(15)

點、突顯自身既有優點並藏拙、或透過寫作技巧將自身缺點轉化為優勢。

f. 模擬面試

以角色扮演進行完履歷的課堂範例討論後,研究者要求學生至網路人力銀行找兩份職缺:一 份為自認大學一畢業即可勝任的全職工作;另一份為自我期許這輩子在職場達到高峰時能從 事的工作與擔任的職位。寫下自認需加強方能在職場上圓夢的知識、技術、能力或態度後,

連同兩份職缺的工作說明上傳至eCampus 網路教學平台,並於課堂繳交紙本(附件 4-1-5)。

結果顯示多數學生會選擇門檻、專業與技術性均低的行政助理,作為初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

其次是銷售人員。多數學生期望未來能在職場擔任主管職位,領域包括:業務、銷售及人力 資源,少數學生期望能考上公職。從學生選擇的未來職場高峰職位來看,學生對各領域的瞭 解及必備條件並不清楚,研究者因此在課堂上針對一些專業領域進行細部介紹,從工作內容 中分析需具備的抽象條件,讓學生能在在校時或職場上逐步累積自身圓夢實力。

進行完角色扮演式課堂討論後,研究者要求學生根據先前找妥大學一畢業即可勝任的全職工 作(學生若覺得先前找的職缺不適合,可另外再找合適職缺)的職缺內容與要求,以及自己 的優勢,為此職缺撰寫專屬「求職三寶」-履歷、自傳、求職信。每週依序完成一寶,學生需 於課堂繳交紙本,並將電子檔上傳至eCampus 網路教學平台。教師以紙本與電子檔雙改齊下 方式修改每位學生的三寶,修改建議包括:錯別字、標點符號、文句通順與否、寫作邏輯、

排版鋪陳…等。務必讓學生瞭解如何突顯自身優點並將劣勢轉為優勢。

要求學生根據教師建議修改三寶後進行模擬應徵,由校外人資顧問劉憶先老師擇優進行模擬 面試。共14 位學生投遞三寶,後有 7 位大三學生獲得模擬面試機會,並依應徵職缺類別將這 些學生分為四組:行政助理(3 位)、補習班導師(1 位)、保險業務(1 位)、日語口譯(1 位)、 日文會計(1 位),依序進行團體或個別面試,其他未獲選或未投遞者則同步觀察並進行優缺 點評量(附件 4-1-6)。多數獲得模擬面試機會的學生事先有根據教師授課時的給予的提點做 準備,雖然有些緊張但應對表現頗佳,模擬進行時教師在旁將過程錄影下來,讓面試學生事 後觀看、檢討。

g. 企業實習

本系除了三位修課大四生之外,另有14 位大四生表示有意進行企業實習,並想不定期收到企 業實習相關資訊,因此教師另建企業實習的eCampus 平台,方便資訊的流通。

為讓學生能將課程所學應用於應徵大四下學期實習職缺上,教師安排京元電子與阿瘦實業到 校進行企業實習說明會。後來共有三位學生(P4-3、P4-2 及 L 生)應徵京元電子的職缺,同 時,P4-3 也應徵了阿瘦實業的職缺。結果這三位學生全數獲得廠商錄取!P4-3 最終決定至京 元電子實習。

這三位獲得實習廠商錄取的學生中,P4-3 與 P4-2 有選修就業市場分析課程,L 生僅於面試前,

隨同 P4-3 與 P4-2 一起至課堂上聽取面試注意事項。模擬面試前的求職三寶投遞活動,P4-3 與 P4-2 中僅 P4-2 完成投遞,但未獲選,原因是該生欲應徵職缺為技術類學徒,校外顧問認 為這類職缺的應徵過程不同於一般企業行號的面試過程,因此僅於模擬面試結束後,以口頭

(16)

提點這類職缺的應具備條件與應對方式。另外,京元電子與阿瘦實業皆有為實習職缺特別設 計制式應徵表,因此無法評斷本課程所授的求職三寶內容是否有助於應徵這兩家公司的實習 職缺,但P4-3 為了加深該公司對其印象,特地自行設計一份履歷交予對方,大獲該公司人資 的肯定,提高P4-3 獲得錄取的機會。

實習開始後,這三位實習生分別被指派到不同課別:P4-3 至生產控制課、P4-2 至測試課、L 生至生產管理課。由於每個課別的文化、直屬主管的個性與領導風格不同,實習生又對職場 文化不甚熟悉,實習進行期間造成學生心理上一定程度的衝擊,因此研究者每週透過週誌與 Line 與實習生保持聯繫,以便即時提供輔導與協助,讓學生能提前熟悉職場。

實習結束前,研究者至京元電子進行訪視,當面分別向三位學生的實習直屬主管瞭解學生實 習情況、工作性質與內容,以及產業未來展望,並請每位學生的實習直屬主管根據學生的實 習表現填寫學生實習考核表(其結果將列入學生學期總成績計算),以及協助系上蒐集業界對 本系職涯導向式課程認同度的調查問卷(附件 4-1-7)。另外,研究者亦要求學生於實習結束 前為自己的實習表現進行自我評量,並填寫實習回饋問卷(附件4-1-8 及附件 4-1-9)。學生實 習自我評量結果將結合實習考核表及課程認同度問卷結果做綜合比較(附件4-1-10),並於實 習結束後告知學生,如此一來不但可讓學生瞭解自己與主管的認知及其間的差異,亦可讓本 系教師瞭解產業界的想法,作為未來系務發展規劃的參考。

(2) 學生學習回饋

選修就業市場分析課程學生的學習回饋可由期末心得報告內容說明。此份報告共有22 位學生 繳交,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欲瞭解學生是否能明白研究者授課方式與其他課程授課方 式的不同之處,以及為何要採取這些授課方式?結果顯示,多數學生能從不同面向舉出不同 之處並體會研究者的用意。不同之處包括:

a. 重個別化實作,實戰性高。

我認為這堂課與其他課程最大的不同,在於對學生實作練習的重視度,老師不僅僅 是在上課仔細的說明,對於繳交的作業也會一一的給予評論,讓學生知道還有哪裡 需要改進。(P3-8)

在授課上比起其他課程教學生怎麼做,更像是給建議,雖然其他課業也有作業或實 作之類的課程,但內容的格式上都會比較制式化,相較之下,本課程的作業跟實作 雖然也有一定的規格,但也不一定要依照制定好的格式走。(J3-4)

該課堂不同於傳統課堂的授課方式,每堂課就如同單元劇一樣,如同一個個獨立的 主題卻又相互有關連,還有大量且豐富的課堂作業能給予學生操作並給出老師建議 及修改。…豐富的作業,比如自傳、履歷等,依學生不同則有著完全不同的評價及 建議。(P3-7)

…非常地注重理論與實作,且實作是每週做出一個,循序漸進的階段性作業…作業 評分標準,這門課比其他曾修過的課嚴上許多,像是要真的去找一份工作一樣。(P3- 6)

(17)

…還有通過實際去讓我們實作及邀請業界講師為我們舉辦模擬面試…(J3-6)

…還有請業師來親自分享經驗和幫學生們面試。(P3-4)

陸老師為了讓我們能夠了解如何面試,讓我們有很多直接練習和實作的部分,從履 歷表開始,陸老師讓我們一部分一部分的來學習,讓最後比較用心完成履歷的幾位 同學去甲桃樂練習與請來的講師一對一的練習,這樣的課程讓我們有非常大的實戰 進步,跟其他老師的課程比較,這堂課實戰性比較高許多。(P3-2)

b. 重表達能力的訓練

因為上課時,老師會在課堂上問我們問題,希望我們能夠回答(勇於表達),藉此來 訓練我們語言表達能力…(P3-14)

…老師很常會問同學們問題,會希望我們表達自己的意見,我覺得這是這門課的優 點…這門課老師常常會讓我們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及寫下自己的想法。(J3-2)

…在分析就業市場趨勢的同時會在課堂上列舉範例讓同學們相互討論…(J3-6)

c. 重經驗的傳授

陸老師在課程中常會講述一些經驗,舉例來說:在一開始上課時,就有跟我們說該如 何彌封,還有給我們看範本。(P3-14)

…講求的重點在於經驗的傳授…所以重點還是強調經驗。(P3-5)

…也會不時地說一些跟課堂相關的真實事件,還會分享一些能夠查詢或了解現在市 場的資訊。(P4-3)

d. 重視思考訓練

在這門課當中,陸老師都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的方式來授課,也會不時地說一些跟 課堂相關的真實事件,還會分享一些能夠查詢或了解現在市場的資訊。(P4-3)

…但這門課不同,需要很多個人的想法,這點是我所欠缺的,我一直以來都是別人 叫我做什麼我就做好就好了。要表達個人的意見是我的弱點,很感謝這門課讓我了 解自己的不足及如何改進。(J3-2)

e. 課程內容廣泛且彈性大

陸老師給予我們多重方面的學習…(P3-5)

有些課堂上教的內容會依學生需求做調整,比如有些學生想要上一些托益相關內容,

那麼之後上課就有機會上一些托益相關內容彈性可謂十分大。(P3-7)

我認為不同在於教材部分吧,我上的一些課程會給些有知識範圍內的重點教材,但 這門課的教材我認為都是跟出社會時你該注意的知識,範圍比較廣泛。(J3-5)

(18)

陸老師會用自製的ppt,不只是講 ppt 上的東西,還會講述講述自己的觀點,講義內 容較清楚明確…(P3-14)

f. 以角色扮演方式授課

…不同之處在於作業及課堂討論。其他課程是以引用學者的理論或者是數學公式為 主,默背…而這門課讓我們扮演人資,觀察別人的自傳及履歷。憑藉自己的觀點去 評判別人的水準以及評估自己的優劣勢。(P4-1)

學生認為研究者採取上述教學方式的用意如下:

a. 提升口語表達與實作能力

…我認為目的在於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讓學生深深的記住自傳、履歷以及 求職信的寫作方法,而不是上完課後就全部忘記了。(P3-8)

我認為老師是為了讓我們學習「口語表達」這項能力…就業市場…所以我們應該要 具有善於表達的能力。(J3-2)

我覺得陸老師會這樣授課的原因是想要提升學生的實作能力,因為像履歷、自傳及 求職信這些書面資料只有參考別人的格式是沒什麼太大作用的,因為每個人的人生 經歷都不同,對於如何去鋪陳、描述都有不一樣的看法和技巧。而透過陸老師的批 改及建議可以大幅改善我們資料中的文法錯誤、贅字等錯誤,而我們也可以從修改 作業的過程中學到如何更容易的寫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和過人之處。(P3-4)

我認為老師是為了培養我們在職場上的思維邏輯及口說實作,未來就職時需要什麼 必要技能,同時通過課堂上的討論讓我們在聽取不同意見的同時吸收自己還欠缺的 東西。(J3-6)

b. 提升臨場真實感

…我相信這樣的用意,不僅是單純使我們清楚求職過程及細節,更是希望讓我們真 正投入在求職當中,彷彿自己已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這是需要投入的過程,而 這投入的過程也就是經驗的來源,最後成為人生的一部分,也成為下一個求職的機 會。(P3-5)

c. 降低學用落差

授課方式是因為陸老師認為學生與工作人士之間還有一段生活習慣的落差,例如 : 禮貌、溝通能力、電腦技能。所以希望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把握當下再做練習,藉 由此堂課晉升成為符合需求的企業新血。(P4-1)

d. 提升自我思考能力

我認為引導學生自己思考的方式對於這一門是非常適合的,無論是履歷表、自傳、

求職信,都是跟學生自己的經歷有關,需要學生自己思考後才能夠完成。學生的經

(19)

歷是老師沒有辦法直接幫助到學生的事情。(P4-3)

現在學生還在校園當中,老師還有時間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自我思考的能力,讓學生 能順利進入職場。在未來,學生…若是自己能夠想得更多、更廣,我想這會對職場 生活有非常大的幫助。(P4-3)

…但這門課不同,需要很多個人的想法,這點是我所欠缺的,我一直以來都是別人 叫我做什麼我就做好就好了。要表達個人的意見是我的弱點,很感謝這門課讓我了 解自己的不足及如何改進。(J3-2)

第二部分乃根據Grow(1991)的 SSDL 模型的四種學習者學習傾向及四種教師扮演角色而設 計。學生認為研究者在授課過程中傾向扮演角色的結果統計如下表(可複選):

角色種類 統計數據

權威式的 教導者(T1)

會引起學生 學習動機的 指導者(T2)

會提升學生 對課程參與度的

促進者(T3)

學生有問題或碰到 困難時可以去找的

諮商者(T4)

人次及 百分比

1 人次

(4.55%)

7 人次

(31.82%)

12 人次

(54.55%)

11 人次

(50.00%)

由上表可知,多數學生肯定研究者於授課過程中是會提升學生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或稱職可 信賴的諮商者。學生認為自己在修課過程中學習傾向的結果統計如下表(可複選):

學習傾向種類

統計數據 依賴型(S1) 對課程感興趣型

(S2)

樂意參與在課程 中型(S3)

會自我安排學習 與成長型(S4)

人次及 百分比

13 人次

(59.10%)

5 人次

(22.73%)

7 人次

(31.82%)

8 人次

(36.36%)

由上表可知,多數學生認為自己仍然依賴研究者的指導,但亦有些學生已能從傳統的依賴型 學習者晉升為樂在課程中者,以及能進行自我導向學習的主動者了。在這八位最終自認能進 行自我導向學習的學生中,有三位學生認為自己的成長是在研究者的引導下採漸進式進步的:

我在陸老師開始教履歷的課程前是屬於「依賴型」,因為我剛開始真的只是想拿系 上選修學分才選擇此課程…通常對於作業的要求就是有回答就好,字數與內容不 會很看重。在老師開始教履歷之後我就開始傾向「對課程感興趣型」、「樂意參與 在課程中」及「會自我安排學習與成長型」的學生,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對自己的 期許和老師的鼓勵,…所以我也希望自己在能有發言機會的時候和大家分享自己 的看法…溝通都是件重要的事。在履歷、自傳及求職信的撰寫過程中我也開始細 細回想自己大學近三年來的經歷,我發現自己與過去相比真的成長了不少,但我 覺得還是不夠,我認為自己應該朝更多元的方向發展,而老師的課程也剛好符合 我的想法,所以開始會認真準備課程的作業和與業師的面試…。(P3-4,該生認為 研究者為會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指導者)

在剛上這門課時的我無疑是「對課程感興趣型」,我認為這門課程對於未來找工作

(20)

一定很有幫助…。之後實際上課後我應該是屬於「樂意參與在課程中」,上課的時 聽老師分享的事例等等,在學習單上寫下個人心得,我覺得是挺有趣的教學方式。

最後在老師出下作業時的我屬於「會自我安排學習與成長型」的學生,這是因為 我都為了老師的作業而去用心準備,老師之後幫我改正的地方,不僅讓我學到了 很多,也因而成長,在每次的作業中越來越得心應手。(J3-2,該生認為研究者為 學生有問題或碰到困難時可以去找的諮商者)

我原本屬於依賴型的學生,但是到跟講師一對一面試和一對多的面試…開始轉變 成是對課程有興趣的類型,…那次跟講師的面試讓我開始可以準備之後寒假的活 動,到現在已經算是會自我安排學習與成長型。(P3-2,該生認為研究者為會引起 學生學習動機的指導者及會提升學生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

有兩位學生認為自己在研究者的引導下,只漸進式進步成為樂意參與在課程中的學習者,尚 未能進行自我導向學習:

我是比較被動的人,老師說一步,我才做一步,過於依賴老師,少了主動學習;雖 然在用手機,但我耳朵仍聽著老師在教我們如何做好求職相關準備,並用在之後 的面試。(P4-2,該生認為研究者為會提升學生對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及學生有問 題或碰到困難時可以去找的諮商者)

在寫自傳和履歷等時,我還蠻依賴老師所給的各種參考資料,我自己本身還蠻沒 想法的,要寫這些東西時總不知道要寫些甚麼,所以很依賴各種參考資料去改成 自己的東西;但在課程上因為了解到之後也會面臨這些求職上的困難,所以在課 堂上能事先準備好各種資料和狀況當然是最好的。(J3-1,該生認為研究者為會引 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指導者及會提升學生對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

也有兩位學生認為自己一直是樂意參與在課程中的學習者:

我覺得我是樂意參與在課程中的,因為就業市場分析這堂課顧名思義就是…能讓 學生自己更清楚明白自己的優勢跟自己的劣勢到底在哪裡,去發現自己所適合的 工作到底是甚麼,所以我才會選擇這堂課。(P3-1,該生認為研究者為學生有問題 或碰到困難時可以去找的諮商者)

…我是屬於「樂意參與在課程中」的學生…知道自己的缺點讓我可以在出社會前 有機會改善…我學到了很多寫在技巧,而當同學詢問我該怎麼下筆寫的時候,我 可以提供課堂上所說的技巧或自己的方式給同學做參考…我也可以當作溫習一樣 去檢視自己還有哪一個環節解釋得不夠完整,或是做得不夠好,當下次同學在問 我時我可以做出最好的解釋,所以整個課程中是快樂學習的…(P3-10,該生認為 研究者為學生有問題或碰到困難時可以去找的諮商者)

有兩位學生認為自己一直是對課程感興趣型的學習者:

我覺得自己是屬於對課程感興趣型…根據學長姊的履歷、自傳及求職故事可以發 現對方的投入以及熱情,讓我覺得必須要主動學習他們的精神。因為學長姊們有

(21)

創意以及睿智的思維模式,懂得展現自己的專長又懂得禮貌。他們的自信心以及 融入公司文化吸引我對這項課程下功夫鑽研,了解自己的優點。(P4-1,該生認為 研究者為會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指導者及會提升學生對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

我覺得我是「對課程感興趣型」,雖然比較少參與討論,但是對課程內學到的東西 感興趣。(J3-4,該生認為研究者為會提升學生對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

有一位學生認為自己在修課過程中兼具多種學習傾向:

在基本面試禮儀課程的時候比較偏向依賴型,因為之前並沒有接觸過與面試等相 關的學習所以基本上都是課程上什麼就跟著聽什麼,也比較沒有想要發表的意見 跟想法。在像是英文能力測驗等團體小測驗就比較樂於參與,雖然感覺跟課程比 較沒有直接關係,但可以討論跟更加了解自己的部分會讓我覺得比較容易去認真 的對待。(J3-3,該生認為研究者為會提升學生對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及學生有問 題或碰到困難時可以去找的諮商者)

有兩位學生認為自己為典型的依賴型學習者:

我覺得我自己是屬於「依賴型」,主要都是從陸老師那邊獲得資訊…如果全都是自 己弄我怕我會弄得很慘。(P3-9,該生認為研究者為會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指導者)

我覺得我是依賴型,上課後看老師上什麼課就是聽甚麼,比較不會在下課後還會 往下安排學習,我自己覺得老師上課講解的弄好就好了。(P3-3,該生認為研究者 為會提升學生對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

有四位學生認為自己為依賴型學習者,但在課程進行期間或結束時,這些學生的學習 型態與態度有了正向的轉變:

我認為我在這一門課,或是其他門課當中,都是屬於依賴型,老師說什麼,我都會 乖乖去做,但老師若是什麼都沒有說的話,我也不會去做其他的事。我就是一個 很典型不會多去思考的學生,但是在這一門課中,我想我也許有了一些的改變,

像是去企業面試前,我會思考自己要穿甚麼、要準備什麼資料、如何去面試地點、

好好的回顧一下自己的所有經歷、準備自我介紹的內容…等,或是在有疑問時,

會直接跑去找老師詢問,也開始會對自己的未來打算,願意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讓自己能夠具備更多、更好的能力,來面對未來的職場生活。(P4-3,該生認為研 究者為會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指導者、會提升學生對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以及 學生有問題或碰到困難時可以去找的諮商者)

我覺得自己傾向是「依賴型」,通過依賴老師在課堂上發放的講義資料,從資料中 進行參考,再從範本中進行模仿並加以加工。但這樣依靠資料很難變成自己的東 西。在課堂上也了解經常依賴過往的資料,當正式的時候很難運用。目前我需要 是多加自己練習不要過於依賴資料。(J3-6,該生認為研究者為會提升學生對課程 參與度的促進者及學生有問題或碰到困難時可以去找的諮商者)

(22)

我覺得我在這門課中是屬於依賴型學生,因為在修這門課之前,對於畢業後的就 業市場並無深入的了解,也比較不清楚本課程對於我們未來的影響。經過了幾次 上課後,才了解到課程原來與不久後要進入職場的我們息息相關。能體驗完整的 求職過程並提前做好準備,對於未來即將要踏入社會的我們有很大的幫助。(P3- 13,該生認為研究者為會提升學生對課程參與度的促進者)

我覺得我是「依賴型」,因為感覺憑我自己一個人根本解決不了一些課程上的問題,

而且也因為我身邊有同學幫忙,我才能找到問題答案。(J3-5,該生認為研究者為 學生有問題或碰到困難時可以去找的諮商者)

從學生的自我反思與回饋中得知,多數學生能從本計畫中獲得學習上的益處或突破。根據學 生認為研究者在授課過程中傾向扮演的角色及自己在修課過程中的學習傾向,並結合 Grow SSDL 模型中的相配度矩陣,顯示多數學生認為研究者授課時的角色與其學習傾向的相配度 高(附件4-2-1),代表本計畫的結果相當卓著!

期末心得報告的第三部分是自選題,請學生根據修課期間是否有過應徵及面試機會自選作答。

107-1 曾應徵過工作並獲得面試機會的六位學生中,有兩位透過企業實習說明會的媒合而獲得 實習廠商的面試機會,並順利獲得錄取,這兩位同學的準備面試及面試進行過程皆遵行研究者 於課堂上的叮嚀,面試時廠商的提問也多處與研究者提供的「考古題」及模擬練習相同:

面試前聽到老師說上屆學長姐成功應徵者不多,害怕失敗的我,反覆用老師教導的 訣竅準備面試。(P4-2)

首先是阿瘦皮鞋-門市儲備幹部的面試,在收到面試通知得當下,我馬上將面試的時 間及地點記錄在手機當中,然而到了面試當天,我去了到了面試地點…於是我先將 自己製作的履歷表及自傳先交給店員,讓店員在主管來時能夠方便主管了解我,並 且我在等待主管到來時,先默默地觀察四周及店員是如何服務消費者們。(P4-3)

…面試時是以一對一的方式來進行,主管首先讓我自我介紹一遍,再來問一些履歷 表上、先前的自我介紹中另主管有興趣的一些資訊,當時主管問題當中有一題令我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主管看到我曾在市場調查公司中擔任過短期的實習生而問我…

這時主管又問了,在做電話訪問人員時是否有遇過所謂的”奧客”並且在遇到奧客 時又是如何處裡自我的情緒、事後如何平緩、能否重現一下當時訪問的情境?…於 是我首先向對方道歉,影響到對方工作,並在安撫對方的情緒後,詢問使否有機會 能夠另外約時間再次進行訪問,之後再和對方說聲抱歉打擾到他們了。事後心情雖 然會受到奧客的影響,但在回想自己過去的狀況時,心情又漸漸的平復了。(P4-3)

…隔幾天,來到了要去京元電子面試的時間,到了面試公司時櫃檯請要面試的人在 大廳等待主管,同樣的,在等待時我觀察著四周及人員,發現所有人要進入公司都 必須擁有一張工作證才能進入。(P4-3)

…帶我們去進行筆試,筆試的內容包括類似英文多益的英文測試、國文的字音字形,

與邏輯相關的一些題目…面試官一樣先讓我自我介紹,之後開始問履歷表及自我介

(23)

紹當中面試官想知道的資訊,…,面試完後,對方又再讓我測試了一次筆試(國文、

邏輯的部分)。…(P4-3)

其中一位學生獲得錄取後亦表達了此番經驗的心得: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經驗,我想在回答主管問題時,要將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呈現出來,

但是又不能夠過頭,避免讓人覺得在炫耀自己的經歷,更也不能夠露出自己不好的 部分,並且在面試時保持好自己的狀態、隨時注意自己的服裝儀容,最後,面試時 也許會緊張,但是在面試前能和自己身邊的人演練一遍,讓自己在面試時能夠非常 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意思。(P4-3)

有三位學生則分享獲得模擬面試的準備過程、心得及感想:

…一開始聽到要去面試的時候真的非常緊張…所以我開始努力準備自己的面試講 稿,也開始用錄音或和別人視訊等方式多方檢視自己的講述內容與口條。過程中當 然包括了無數次的挫敗與失落,但這也慢慢的增進了我的耐心,我開始學會放鬆心 情不疾不徐的論述,於是我越來越有自信,到了面試當天雖然還是點擔心,但好險 面試的過程還算是很順利,我覺得自己在有了這一次的面試經驗後又有些成長了。

面試結束後我就趕快回到住宿處撰寫面試感謝函,因為我認為老師和業師所說的

「當其他人都沒做而你做了就是贏別人一點」這段話很有道理,其實這也是成功的 不變真理,當一件是沒人願意去做而你逆其道而行這就是轉機!對於一件事情的態 度就應該是有始有終,所以對於這次面試我始終是全心全意投入與準備,對於我來 說也是難忘的成長經驗。(P3-4)

…在得到面試機會的當下我是非常高興的,因為我認為自己這學期的努力有所收穫,

但是隨著面試的日期越來越近,我也漸漸的不安了起來,深怕自己在其他同學的面 前出糗。最後,果不其然的我搞砸了這次的面試,在面試的過程中我甚至不敢與面 試官對視,原本準備好的內容也忘的一乾二淨,只能遺憾的結束這次的面試。(P3- 8)

…有幸成為一員但卻未能好好發揮,除了表現做作外準備資料可能還有所欠缺。

(P3-7)

…實際參加面試能讓我們更注意到一些平常不會注意的細節,以及自己不經意犯的 錯誤。在等待面試的過程裡,可以觀察同學們與面試官的互動,分析每個人的優缺 點,並從中學習。也透過這次的經驗學習到,只要願意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準備與 投入,就能獲得更多被錄取的機會。修習這門課讓我有許多難忘的經驗,同時也讓 我更認識自己,並了解到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也讓我明白機會是給做好準備的人 的道理,這學期的課程讓我獲益良多。(P3-13)

在這門課程中我很有幸的得到模擬面試的機會,老實說一開始是不願意的,或許是 我對於我自己沒有自信,也有一點怕生…但後來想想,…我可是做了很多功課及準 備,因為種種的原因,所以我最終還是參加模擬面試了。我很慶幸我下了這項決定,

(24)

因為我真的學到了很多,不單單只是口語表達,最重要的是如何向對方推銷自己,

我認為這是非常難的部分,而我也努力地去克服了!我嘗試把我做過的事與工作相 連結,讓對方對我產生興趣及加深印象,對於那天的模擬面試,我很心滿意足,因 為我學到了很多,像是關於面試服裝、禮儀等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面試 結束後要寫感謝信給面試的主管們及製作屬於自己的一小本介紹集,裡面可以放自 己所做過的事蹟,…我那時候聽完覺得這真是太棒了,我一定要學起來。面試過程 中印象最深刻的果然是最後面試結束時,忘記將椅子歸位,但因此加深了我對這件 事的印象,畢竟禮貌是相當重要的,這次的小失敗讓我稍稍成長了些,下次絕不會 犯下這種錯誤的!在大家面前模擬面試,確實非常的緊張及具有挑戰性,我很高興 我克服它了,相信下次會更好的。(J3-2)

有一位學生參與了模擬面試的求職三寶投遞,但未獲得校外人資專家的青睞,這位學生則分享 了自我省察與具體改進方向:

…雖然我沒有被選上,但也學到了很多,也知道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與應徵職為沒 有較大的關聯性,所以在進行修改三合一時,應該要先想清楚及搞清清楚自己所要 應徵的職位到底是要負責什麼樣的事情、是需要什麼樣個性或技能的人,然後就專 心在寫那方面的事情,並且要與自己的能力及優勢做連結,然後修改完後可以放到 有提供履歷健診服務的網站,之後就看看有什麼建議,最後還有要努力充實自己(因 為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就要努力去補足及加強自己的能力或技能)。(P3- 14)

多位107-1 未曾應徵過工作的學生則認為模擬面試是本課程各單元中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其心得與感想如下:

…老師請了很有名的面試官…讓我們了解面試的問題.面試的重點.以及該如何去面 試,那天讓我收益良多,聽完整天的面試以及老師給的建議,讓我更清楚知道面試 的重要性,修完這堂課讓我心裡有個底,知道自己擁有甚麼,知道自己還需要去加 強自己的能力,增進自己的經驗,不該只是滿足於自己的現況,多充實自己,別人 才會看到你,謝謝這堂課給我的啟發,也謝謝陸老師。(P3-1)

最印象深刻的還是模擬面試時的劉憶先老師,在模擬面試完之後的課程,雖然在時 間的限制下,整堂課的節奏也是緊湊,可是劉老師研究者的教學方式非常輕鬆有趣,

講解重點也是簡單明瞭,整個下來,我不曾分心過,我認為這種人很厲害,因為這 些無形的話語,能夠讓接收者從頭到尾都清楚明白重點,又不失一份吸睛的趣味性,

從模擬面試的過程,我再次明白自己是多麼不擅表達的一個人,我想自己未必一定 要改變自己原本不愛表達的個性,但是至少在重要時刻,該表達、展現的,還是拿 出一定的水準才行,學習表達或許也是這堂課後,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P3-5)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劉憶先先生來進行模擬面試的時候,告訴了許多在面試應該注意 的小地方,這些都是以前不曾注意到的,或許就會應為這些原因被扣分數,而失去

(25)

了寶貴的工作機會。上完課後我才知道履歷的寫法是很深奧的,跟我自己一開始所 想的完全不一樣,希望自己將來投履歷時能以最好的狀態來面對困難。(P3-9)

我對於模擬面試很有印象,可以感覺得出老師對於這堂課的重視,有這堂課也對於 平時上這堂課的準備與學習有結果審視及加深信心的作用,面試官的講解也很有趣 容易吸收。(J3-3)

…模擬面試時雖然是在旁觀看,但過程比自己想的也有那麼一點不一樣,修完本課 程後覺得自己在面試的事前準備跟履歷相關的攥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J3-4)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劉憶先講師來為有選上面試機會的七位同學來場模擬面試,以及 教我們面試時的各種相關知識。而我之所以會修這門課,無外乎就是為外系學分而 來的,但我修到後面,其實覺得這門課…更能讓我有獲得到東西…能讓我了解到我 未來面試工作還需要準備些什麼,以及我有哪些地方是不足的,讓我對這些地方去 做些改進,很感謝老師這學期的授課。(J3-5)

…在老師邀請業界講師來做模擬面試時,先讓我們為七位同學評論意見,之後是請 業界講師為我們講述面試時需注意的服裝及各種禮儀,在聽完之後讓我受益良多。

(J3-6)

其他107-1 未曾應徵過工作的學生修這門課時印象最深刻且與課程相關的人、事或物,以及心 得與感想如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政大畢業生投了10 份求職信及履歷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 職場的冰冷及殘酷…只有等待新鮮人自己去問、尋找原因。可能企業主或人資的目的 只是想要換取新人的尊重及禮貌。站在我的立場想,因為我的成績不比這位學長/姐 優秀,換成自己更容易緊張,擔心對方實際上希望重用其他人才。因此我覺得還是積 極溫習功課,練習Excel、PowerPoint、Word 等辦公室軟體,並且認識我要求職的企 業才是不二法門。(P4-1)

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老師積極指導我撰寫履歷.自傳.求職信...等,從老師的的態 度中我能明顯的感受到老師的用心以及努力,希望我們在未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而在這堂課裡建立起我對未來的一點信心,而這一份信心將會隨著我一點一滴的慢 慢茁壯,變成我未來另一把重要的利刃,我將會帶著他與所有學習到的知識,一起在 未來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P3-10)

這學期在就業市場分析這門課中,很難得的有機會體會到求職的過程,也在過程中有 許多的收穫。透過這門課讓我們了解最新的就業市場資訊,也提早為我們的求職做準 備,並增進自己在職場上該有的技能與態度。(P3-13)

…在修這門課時看到許多學長姐留下來的應徵資料,之中有做得好和有帶完善的,每 次都讓我進行討論評分,再來就是老師會客觀為我們分析每份應徵資料的優點及其 不足點。…修完這堂課之後這些知識可能還不會用得很好,但這堂課所教授的知識為 我未來的求職之路帶來一定的方向及基礎。(J3-6)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a) Classroom level focusing on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particular, information literacy (IL)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 (SDL) as well as changes in teachers’

(b) Pedagogical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e.g. Transforming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Culture, Promotion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Skills Development for e-Learning) ... Use

Learning elements of the knowledge contexts at junior secondary level in the TEKLA Curriculum Guide was enriched to give students a broad and balanced. foundation on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learning the polynomial derivatives on different level students

This study aims at evaluating the learning effects on the part of students from the teacher-designed concrete vector classroom-teaching approach in Plane Vector course on the basis

In this theses the wooden constructions as a historical and traditional value holder is combined with recent hi – tech material (ETFE foil) to create

By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e Chung Hua University for objects, to make use of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factor analysis, considers the

As to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self-efficacy on information ethics, students who get high, middle, and low scores on basic computer operation also perform differently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