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十二卷 第四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二十二卷 第四期"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摘要

塑膠材料成為大部份電子產品外觀機殼的材料選擇,除了型式設計上需運用模具成 形技術與噴漆塗裝製程外,如果在外觀上有文字或是圖案表現需求時,印刷技術就被廣 泛的應用。本文介紹塗裝與其中最常被應用的網版印刷、移轉印刷與轉寫印刷等技術,

和這些不同技術的結合,所必須考量材料組合時產生的相容性,或印刷技術中加工設備 的可行性,也針對相關印刷技術如何應用和落實作探討。

關鍵詞:塗裝(Painting);印刷技術(Printing Technology);電腦、通訊、消費性 電子產品(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3C)

陳忠輝、莊萬歷

(2)

一、前言

受 到 數 位 科 技 的 推 升, 電 腦

(Computer)、通訊(Communication)、以 及消費性電子產品(Consumer Electronics)

有 漸 漸 整 合 為 一 個 3C(Computer;

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產 業的趨勢,隨著資訊科技產業爭相進軍家 電及消費性電子市場,無論是微軟、英特 爾與惠普或是摩托羅拉、德州儀器等傳統 的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大廠,或是 希捷、日立與 Maxtor 等硬碟廠商,甚至台 灣的明基 BenQ、大同與歌林以及中國的海 爾等企業,都已完全跨足 3C 產業,並且認 為「消費性電子產品」才是未來五年會賺 錢的版圖。

在 3C 的各種產品中,一般來說整體 外觀的設計絕大部分都使用塑膠材料,做 為產品主要外觀的材質,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因為材料較為便宜且架構性較強;第 二,塑膠材料重量比起其他的金屬材料較 為輕盈,因為這兩重要原素,所以塑膠材 料成為大部份電子產品外觀機殼的材料選 擇,雖然塑膠材料具備這麼重要的優點,

但是有一項嚴重的缺點,就是塑膠材料缺 乏外觀設計上最重要的一項必備條件「質 感」,為了克服這個缺陷,塗裝技術就成 為解決塑膠材料質感這個缺點的重要技 術。而所有的產品都具備外觀上的設計,

除了型式設計上需運用模具成形技術與噴

漆塗裝製程外,如果在外觀上有文字或是 圖案表現需求時,印刷技術就被廣泛的應 用。

在 立 體 外 觀 設 計 中 印 刷 領 域 最 常 被 應 用 的 技 術 有 網 版 印 刷(Screen Printing)、移轉印刷(Pad Printing)與轉 寫印刷(Transfer Printing),以下簡單介 紹 塗 裝(Painting) 和 印 刷 技 術(Printing Technology)這兩種結合的現況與製作工 法。

二、塗裝技術

(一)、塗料概況

塗 料 是 由 多 種 化 工 原 料 混 合 調 配 而 成的配方組合品,具有防蝕、防潮、耐酸 鹼、隔熱、絕緣、抗污等功能,可達到保 護被塗物品性、延長使用壽命、裝飾、美 化產品外觀及兼具各種特殊目的等效果,

產品廣泛應用於建築、運輸器材、機械、

家具、金屬、電子電器及塑膠等行業之產 品及製程上,塗料的產業關聯性大,為國 內重要的特用化學品之一,但塗料業系屬 配方工業,其生產技術、設備較不複雜,

進 入 障 礙 不 高, 故 市 場 競 爭 激 烈, 近 年 來為爭奪市場,國外許多大廠紛紛展開併 購、策略聯盟等,以提升其競爭力及市場 佔有率(陳永志,民 93)。

目 前 溶 劑 型 塗 料 仍 主 宰 國 內 塗 料 市 場,由於傳統塗料產品多含有有機溶劑,

(3)

易產生有害之空氣污染物,在環保規定日 益嚴格下,將促使業者朝向低污染的水性 塗料、粉體塗料、高固成份塗料、輻射硬 化塗料等產品發展,惟業者為製造這類環 保塗料,必須重新研發低揮發性有機化合 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 塗料配方,且不能使用屬於有害空氣污染 物的成份,使業者面臨克服生產成本提升 或產品性能可能下降的技術挑戰,因此如 何開發具有相當或優於現有溶劑型塗料性 能之新環保塗料,降低塗料生產成本,是 業者未來努力的方向(陳永志,民 93)。

除環保塗料之開發外,近年來在國內 電子、資訊業的蓬勃發展及醫療、航太工 業等產業之推展下,使得特殊機能性塗料 亦逐步開發,其所具有之功能涵蓋光學、

電 氣、 磁 氣 及 熱 機 能 等, 由 於 技 術 之 提 升,可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亦為業者未來 發展的重心。

例如噴塗一輛汽車,是一件相當困難 的工作,它需要噴漆技師具備高度的技術 與專業知識,畢竟車主都期待修補不會留 下任何看得見得痕跡,並且希望原廠漆與 修補的部份之間不會產生顏色上的差異,

不幸的是修補上總是會產生無法避免的缺 點,而且最糟糕的情況是重新修補所耗費 的時間與材料,避免的方法就是依照正確 的流程來進行作業,並且確實了解材料實 作的特性。

(二)、塗料的附著條件

塗裝的目的是要保護被塗物體,增加 其美觀和賦予特殊的機能性,所以塗佈的 塗料必須附著在被塗物體上,才能發揮上 述功能,因此塗膜的附著性(Adhesion)

優劣將左右塗料商品得價值,是塗膜物性 中一個重要性質。

塗料能附著於被塗物體上,需具備三 項條件:

1. 塗料必須具有流動性

被 塗 物 體 表 面 在 外 觀 上 或 觸 摸 上 即 使非常平滑,但經由高倍放大鏡觀看仍然 凹凸不平,所以塗料須在被塗物體表面擴 展,充分接觸並將凹凸填補,才能得到平 滑的表面,為達此目的,塗料必須為具有 流動性的液體;若塗料的黏度過高,無法 充分流入凹處的底部則會產生空隙,如圖 一,而此空隙往往也是應力集中及被塗物 生鏽的原因,而粉體塗料塗裝時,加熱的 步驟即是使塗料具流動性。

圖一、因塗料黏度過高而在被塗物界面產生 的空隙(盧崑宗,民 91)

(4)

2. 塗料必須能將被塗物表面充分濕潤

塗 料 將 被 塗 物 表 面 濕 潤 是 決 定 塗 膜 附著第一階段的重要因子,塗料分子與被 塗物分子間得以作用而產生附著力,但濕 潤只是滿足附著的必要條件之ㄧ,而並非 充分條件。一般而言,若在無法充分濕潤 的範圍內,濕潤性越佳則塗膜附著性也越 好,但是在已能充分濕潤的條件下,濕潤 程度的增減則不會影響附著的好壞,此時 附著性則受塗膜黏度彈性(Viscoelasticity)

的影響最大。

3. 塗料塗佈後必須能夠乾燥固化

塗料在液體狀態時其凝聚力小,與被 塗物產生的附著力亦小,在附著過程中,

有必要使溶劑的揮發或由熱融狀態冷卻等 的物理作用,或架橋反應的化學作用,使 塗料固化成為具有凝聚力的塗膜。而在此 塗料乾燥的過程中,由液相轉變為固相,

及因溫度降低使體積收縮而產生的內部應 力,此為與附著力相關的最大問題點,若 有內部應力存在則附著力會降低。

所以附著是物體界面所產生的現象,

包括液化、流動、濕潤、固化、變形及破 壞等過程的總合,可分為附著形成及附著 破壞(盧崑宗,民 91),如表一。

(三)、塗裝製程工法

一 般 所 使 用 的 塗 料 是 由 顏 料

(Pigment)、 樹 脂(Resin)、 溶 劑

(Solvents)、 及 添 加 劑(Additive) 所 組

成,在二液型(Two Component)的塗料中 還加上硬化劑,稀釋劑的添加則是為了達 到正確的噴塗黏度,為了達到良好的噴塗 效果,主劑必須添加一定比例的硬化劑、

稀釋劑。

溶 劑(Solvents) 在 室 溫 及 大 氣 壓 力 下通常是液體狀的化合物,有能力溶解其 他的物質,卻不會從化學上改變這些物質 的 本 質。 在 溶 解 中 溶 解 某 一 種 物 質( 溶 質,Solute)所得到的液態混合物稱為溶 液(Solution)。在溶液中各成分的分子會 彼此互相作用,溶液是由液體、固體或氣 體成分混合在液體中而獲得的,其中的液 體永遠都被稱為溶劑。當兩種液體互相混 合時,可以任意指定其中一者為溶劑,而 另一者則為溶質,習慣上數量比較大的液 體成分被稱為溶劑。因此在塑膠加工中或 者製造油漆時,用以獲得塑化性的可塑劑

(Plasticizer)都可以被認為是溶劑。但是 在技術上,可塑劑與溶劑之間還是有差別

表一、附著形成及附著破壞的過程

(佐藤,1997)

附著形成

①流動過程

②濕潤過程

③界面安定化過程

附著破壞

①變形過程

②發生龜裂過程

③生成新表面過程

(5)

的,良好的可塑劑應該具有非常低的揮發 性,所以會永久影響被融解的物質;相對 而言,一種理想的溶劑則應該具有高度的 揮發性,以便能夠蒸發並且盡快的離開被 溶解物質。其實溶劑與可塑劑之間的分界 線並不是很明確,有一些具有非常低度揮 發性的高沸點溶劑也可以在一段相當長的 時間內產生可塑性化的效果。一般來說,

溶劑應該具備下列特性:

⑴ 透明而無色

⑵ 可揮發但不會留下殘渣

⑶ 具有良好而長久的耐化學品能力

⑷ 是中和的化學反應

⑸ 具有少許刺激或者愉悅的味道

⑹ 不含水分

⑺ 依照製造公司所提供的規格,應該 具有安定的物理特性

⑻ 具有低度的毒性(Toxicity)

⑼ 是 生 物 可 分 解 性 的(Biologically Degradable)

⑽ 價 格 盡 可 能 便 宜( 鍾 越 光, 民 88)。

一 般 來 說, 在 噴 漆 前 都 會 先 將 要 噴 塗的素材進行表面清潔處理,業界稱之為

「前處理」,素材在這個作業流程需經過溶 劑的清洗,清水的沖洗,然後經過烘乾將 物件上的水分吹乾,之後才正式進行「噴 漆 」 作 業, 噴 漆 時 就 塗 膜 面 可 靠 度 考 量 上,應避免塗裝面任何可能出現之銳角外

觀,塗膜標準濃度約 18 ∼ 25μ(二液型),

銳角部位塗料附著狀況遠低於平面附著,

故在銳角部位之塗膜層可靠度(耐磨 & 附 著度測試),會出現相當大的疑慮,噴漆 後會將物件靜置乾燥,使溶劑與稀釋劑在 空氣中揮發,等到塗膜層真正乾燥硬化時 間通常非常久,所以業界都使用烘烤設備 加速乾燥時間,而且可以讓素材進行其他 生產製程。

三、印刷技術之應用

(一)、印刷概況

人們往往把一個國家印刷工業的整體 水準看作是同它的經濟、文化綜合水準相 關的,反映它的經濟、文化水準的一個標 誌,這有一定道理,經濟和文化原本是兩 個不同的社會範疇,而社會的發展正在促 使著這兩者水乳交融的結合,大家知道,

文化屬於精神範疇,它的傳播在很大程度 上還有賴於物質載體-「印刷品」,而這些 印刷品大多是經濟流通領域的商品,而作 為經濟流通領域裡商品的包裝裝潢,則愈 來愈顯示出它的文化含量,包裝裝潢印刷 正在成為印刷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社會生產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專 業化分工越來越細,但不同專業甚至是不 同門類科學技 術之間的滲透和相互倚賴的 關係卻越來越強烈。人們在把其他領域裡 的科學技術融合到印刷技術中來,改變了

(6)

道統的印刷技術面貌的同時,也把印刷技 術移植到其他工業生產領域中去。自七十 年代以來,印刷技術由原來的手工加機械 化,走向了與鐳射技術、電子電腦技術、

高分子化工技術、精密機械技術等多種現 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成為當代社會中最具 活力的圖文資訊處理傳播技術領域裡一門 綜合應用技術。

就印刷技術而言,印刷術是指將原稿 的圖文資訊通過印版或其他方式轉移到承 印物的工藝技術。印刷技術不僅是印刷工 業最重要的生產技術,在其他工業生產領 域里,凡是有用到原稿圖文傳遞、複製、

轉 印 的 地 方, 都 有 印 刷 術 的 用 武 之 地。

例如網版印刷技術用到花布印染上,就是 紡織印染工業的一部分;用到貼花紙印刷 上,就是陶瓷工業的重要組成;用到製作 電路板上,就是電子工業的印刷電路板技 術等等。在當代社會,印刷術的應用已大 大超出了印刷工業的範圍,在印染工業、

陶瓷工業、電子工業、建材工業等其他工 業生產中都有應用。

(二)、塑膠材料塗裝使用的印刷方式

其實在外觀設計上使用的印刷技術,

只局限在部分特殊印刷方式的應用,其原 因都是因為在設計外觀時,素材本身印刷 面的造型問題,所以印刷方式約列有下列 幾種方法:網版印刷、移轉印刷與轉寫印 刷,在這三大類的特殊印刷方式中,以印

刷面區分可分為:平面印刷與曲面印刷;

以 印 刷 設 備 區 分 又 可 分 為: 自 動 印 刷 設 備、半自動印刷設備與手動印刷設備;而 印刷油墨部份因印刷強度與效果問題也可 區分:單液型油墨與二液型油墨。

網版印刷(Screen Printing)(圖二)

網版印刷被稱為萬能印刷。它能在各 種承印材料上進行印刷,如對各種塑膠、

紡織品、金屬、玻璃、陶瓷等材料的應用 上。總之,任何有形狀的物體不論形狀大 小、 厚 薄, 不 論 軟 質、 硬 質, 也 不 論 曲 面、平面都可進行網版印刷。特殊材質之 精密網印,如:光學鏡片 . 特殊金屬材質表 面。

絲網目數與感光膠膜濃度蝕刻墨有一 定粗度,若選擇目數過高的絲網,由於網 孔小,印刷時油墨不易透過或透過很少,

使得著墨不勻,出現花白現象,導致蝕刻 效果差。若選用過低目數絲網,由於網孔 過大,油墨透過量過多,導致糊版,也影 響印刷效果。

⑴ 磨砂粗紋︰絲網 100~180 目;感光 膠膜濃 10μm 以下。

⑵ 磨 砂 中 紋( 或 冰 花 中 花 ) ︰ 絲 網 150~250 目; 感 光 膠 膜 濃 12~14μm。

⑶ 磨 砂 細 文( 或 冰 花 小 花 ) ︰ 絲 網 200~300 目; 感 光 膠 膜 濃 14~16μm。

(7)

每次網印前取少量油墨於網版上,加 稀釋劑調稀,如氣溫高或氣候乾燥,應同 時添加慢乾劑。調濃稀的程度判斷方法︰

濃稠的程度以油墨透過絲網後,印刷面上 不出現絲網網紋或拉絲為好。稀的程度以 放在絲網上,油墨憑著自身重量能達到透 過網孔但不至於下滴為最好。印刷的線條 細時,應調稀點,反之,應調濃點。

網版印刷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技術,僅 需要一張拉平的網布,搭配所需的圖案,

利用刮板將墨料均勻刮過網布,即是完成 了網版印刷的流程。即便如此簡單,在不 同的應用場合,所要求的配合項目也不一 樣;尤其對印刷體品質越來越高標準的電 子元組件而言,要如何達到高品質要求的 製程技術,已經為平凡的網版印刷注入一 股不平凡的動能。網版印刷特點如下:

(1)利 用 網 孔 漏 墨 原 理 進 行 印 刷 動 作,故又稱孔版。

(2)適印於各種材質。

(3)製版方法為感光製版法。(吳枚 珊,民 94)

移轉印刷(Pad Printing)(圖三)

移印工藝和網版印刷技術有著很多相 似之處,例如:對承印物的適應性廣泛;

油墨種類繁多,移印油墨和網印油墨基本 可以通用;通過更換夾具和印版可以非常 方 便 地 完 成 不 同 產 品 的 印 刷 等。 所 以,

在很多場合,移印技術與網印技術密不可 分, 共 同 扮 演 著 特 種 印 刷 的 重 要 角 色,

正 因 為 移 印 技 術 和 網 印 技 術 如 此 貼 近,

大多數印刷專家將它歸為網版印刷領域去 考察,至今還沒有研究移印技術的專門機 構,也缺少專門針對移印技術在市場上的 分佈情況進行細緻調查的機構,很多涉及 移印企業的資料並不能獨立地反映此類技 圖二、網版印刷方式(吳枚珊,民 94)

圖三、移印印刷方式

(8)

術的實際情況。

但是,移印和網印有很多差別,如:

油墨的轉移過程有明顯的差異;印刷機的 結 構 不 同; 承 印 物 的 種 類 也 大 相 徑 庭,

實際上它們之間的差別要遠遠大於相似之 處。 我 們 之 所 以 習 慣 上 把 它 們 捆 綁 在 一 起, 是 因 為 它 們 面 對 的 是 一 個 共 同 的 市 場。 在 這 個 共 同 市 場 上, 移 印 離 不 開 網 印,網印也離不開移印。從網印行業中剝 離移印是困難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要 想深入瞭解移印工藝技術的現狀就不能以 網印行業的眼光來審視它。

移 印 技 術 可 將 各 種 圖 案 或 文 字 逼 真 轉印在平坦、圓弧或任何凹凸不平、不規 則之表面上,即使幾毫米之線條或文字都 能準確清晰的印出。是一種間接凹版的方 法。用一個矽膠的移印頭壓向蝕刻的銅或 鋼版,取得印紋。移印頭移至被印物品的 上面然後印壓,把印紋轉印至被印物。可 選擇的承印物多樣;可印堅硬、中空物件;

可以精細線條;更改時間短,特別適於印 小物件,並且可依產品的材質不同,調製 專用的油墨,以使品質得到保證。移印適 用的行業有:塑膠業玩具業、玻璃業、金 屬業、電子業、體育用品、文具業、光學 業、IC 封裝業等。移印機適用範圍:尺、

筆、 球 形 物、 洋 娃 娃 眼 睛、 手 錶、 照 相 機、 吹 風 機 之 外 殼、 陶 磁、 醫 藥 器 具、

球 拍、 錄 音 帶、 電 子 零 件、IC、CPU、

DRAM、電腦外殼、按鍵、裝飾標誌、大 哥大機殼、等不規則形狀和表面的物品。

移印機的流程分為下列四點 :

(1)由毛刷將油墨均勻覆蓋在鋼版上。

(2)由刮墨鋼刀將多餘油墨刮除。

(3)由印頭下降到鋼版將圖案內的油 墨沾起。

(4)由印頭移位下降至產品將圖案蓋 上。

轉寫印刷(Transfer Printing)

轉 印 油 墨, 視 印 刷 模 式、 用 途 及 其 它方面的不同,有許多種類。古代轉印模 式,用於陶瓷器的貼花。用類似於亞麻子 油性能的於性油,將圖案印到轉印紙上,

撒上專用顏料使其乾燥。再特此浸於水中 貼到陶瓷器上,剝去轉印紙進行烘烤,使 圖案顯色熔覆。這種方法也能印到曲面體 上,就是在乎底玻璃杯上一部分也採用類 似的模式來印刷。下面分別說明幾種轉印 的用途:

(1)水轉印(Water Transfer)

水轉印其實是一種嶄新的轉印技術。

以特殊化學處理的薄膜,經由印刷上一定 的色彩紋路後,平放在水的表面,利用水 壓的作用,將色彩紋路圖案均勻地轉寫於 產品的表面,一般的傳統印刷或轉印,對 於外型複雜的工件就束手無策,而水轉印 應付此問題不但輕鬆自如,而且能適用於 不同的材質,更由於圖案、色澤生動活潑

(9)

而大幅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價值。

水轉印膜的結構(圖 4)主要是由可溶 於水的 PVA 為印刷的底材,印刷完油墨後 必須在印上ㄧ層金油,金油是作為固定油 墨和保護油墨的用途。水轉印(圖五)的 步驟如下:

① 噴塗底漆:許多材質必須塗上一層 接著劑 primer,如 P.P. 金屬……等,

若要轉印不同的圖案必須使用不同 的底色,如木紋必須使用棕色。

② 膜的延展:讓膜在水面上平放。

③ 活化:以特殊溶劑使轉印膜上的圖 案活化呈油墨狀態。

④ 轉印:利用水壓將經活化後的圖案 印於被印物上。

⑤ 水洗及乾燥:將薄膜清洗乾淨並烘

乾。

⑥ 表面漆:噴上透明漆保護表面。

⑦ 烘乾保護漆完成產品製程。

(2)燙印(Hot Stamping)

燙印是塑膠件表面裝飾的一個重要手 段,也是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常 用的一種裝飾工藝。它是將被加熱了的燙 印頭,將燙印膜上的金屬或塗料層壓燙到 被加工的工件表面,以達到裝飾或標誌的 目的。一切裝飾效果,都是由燙印膜轉移 帶來的。

(3)水標(Heat Resistant Water Transfer)

(圖六 , 七)

為比較環保的技術,也是目前最新興 的高效印刷製作。水標轉印利用特製無毒 油墨。配合先進印刷技術,不僅適用於合 金、玻璃、金屬、陶瓷。還有特別適用於 塑膠物料如:ABS、PC、PP、KRESIN 表 面(需配合事前處理或底油加工)水標轉 印的圖案可以永久轉移在所需表面上,其 附著力穩定而強大,這突破了傳統絲印、

移印、貼紙的局限 --- 不止適用於不平表 面,製作成本更是經濟,操作更加方便,

色彩更加絢麗、逼真,水標轉寫的應用相 當廣泛,普遍應用於各種工業產品,最常 見的如馬克杯、瓷器、以及紋身貼紙等均 是。

(4) 無 膜 標(Heat Resistant Solvent Transfer)

圖四、水轉印膜的結構

圖五、水轉印的方式

(10)

無 膜 標 以 水 轉 印 方 式 除 了 依 賴 油 墨 能在多種塑膠上直接印刷及水轉印外,還 能在金屬塗裝板、玻璃、陶瓷等材料上使 用,並具有優良的附著力,印刷後進行加 熱把油墨硬化,以便密著於物體表面,依 賴油墨所具有優越的耐水性、耐藥品性、

耐溶劑性,正面轉印並在轉印後能將表膜

脫落,只在圖案上留下油墨本身,使承印 物表面像直接印刷一樣,從而更能提高產 品的檔次及印刷效果,通常配合塗裝作完 整的轉印流程,適用於球拍 . 釣竿 . 球桿 . 自 行車 . 安全帽 . 手機 . 木器等之轉印。

(5)熱轉印(Heat transfer)(圖八 , 九)

熱轉印就是將花紋圖案印刷到耐熱性 膠紙上,通過加熱,加壓,將油墨層的花 紋圖案印到成品材料上的一種技術。即使 是多種顏色的圖案,由於轉印作業只是一 個流程,故客戶可縮短印刷圖案作業,減 少由於印刷錯誤造成的材料損失。利用熱 圖六、水標膜的結構

圖七、水標的方式

圖八、熱轉印膜

(11)

圖九、熱轉印的方式

對位的精準度 網版印刷>移轉印刷>無膜標>水標>熱轉>水轉 局部印刷應用 網版印刷>移轉印刷>無膜標>水標>熱轉>水轉 曲面印刷應用 水轉>無膜標>水標>熱轉>移轉印刷>網版印刷

表二、印刷轉印加工的優勢比較

項目 優 點 缺 點

網版印刷

沒有材積限制,單一顏色飽合,可快速 生產,加工單價低,開版費便宜,所需 設備簡單。

色彩單調,曲面限制,不宜多色套印,

顆粒較粗,會塞版。

移轉印刷

可 做 於 限 制 內 曲 面 印 刷, 印 刷 生 產 快 速,可作精準套印,可用於多色;混色 轉 印, 圖 案 鮮 明, 顆 粒 較 細 緻, 不 塞 版,加工單價低。

印 刷 面 積 受 限, 目 前 最 大 Pitch 200 mm。

無膜標 可用於多色轉印,材積較不限,可做於 限制內曲面印刷。

加工成本高,加工時可以明確看見圖案 位置。

水標 可用於多色轉印,材積較不限。 加工成本高,圓角曲面不易加工。

熱轉 可 用 於 多 色; 混 色 轉 印, 可 作 定 位 轉 印,圖案鮮明。

加工單價高,材積受限,生產不良率稍 高。( 平面熱轉可解決此缺點。

水轉 因不受材質及曲面的影響,表面紋路亦 不限制。

費 用 較 高, 定 位 誤 差 大。 生 產 不 良 率 高,加工單價高,經濟效益差。

表三、印刷技術應用的優缺點

(12)

轉印膜印刷可將多色圖案一次成圖,無需 套色,具有抗腐蝕、耐衝擊、耐老化、耐 磨、防火、不變色等優點,利用溫度及壓 力作轉印,適用於手機、球桿、塑膠產品 等。

(三)、塗裝使用印刷技術的優缺點

根據前面敘述的印刷技術使用上,於 加工時印刷轉印的應用方面,以下列三點 比較優勢(表 2)。在比較後雖然應用上有 這些差別,但是印刷轉印過程中也有優劣 問題點(表 3),所以必須確認塗裝製程需 求、圖案大小與品質因素的考量,將適合 的技術應用在對的地方。

四、結論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塑膠材料最終的 產品的外觀加飾技術也因為設計者的喜好 與需求,而創造出特別的加工技術,如:

模內射出成型(IMD 技術),所以在台灣 的設計產業為了創造更加新穎的產品,將 官方與學術界的研究共同開發新技術,使 得末端消費者不只擁有強大功能的 3C 產 品,更是兼具美學造型設計觀感的藝術作 品。

目前 3C 產品設計隨著使用功能的不 同,而產生不同的設計結構與造形。

又因為產品個性化趨勢的需求,於 3C 產業中,包含模具成型技術、噴漆、塗裝 與印刷技術。尤其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應

用上,更廣泛使用了塗裝,及網版印刷、

移轉印刷、熱轉印刷、水轉印刷等等,其 中塗裝技術的發展與印刷技術之應用愈來 愈是資訊化時代專業研究的ㄧ項重要課題。

相關這些技術的搭配與變化,不但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也增加拓展應用的領 域。 然 而, 在 完 整 的 塗 裝 過 程 中, 每 一 項製程技術都是獨立的,此不同技術的結 合,必須考量材料組合時產生的相容性,

以及印刷技術中加工設備的可行性。如果 能夠將印刷技術充份應用和落實,對如何 提供 3C 產業在外觀設計上有更多的設計空 間,雖然印刷與塗裝是不同的產業,但是 只要材料配合得宜,兩種技術搭配使用,

在目前科技進步的時代是沒有做不到的技 術。當然創意設計可為台灣設計業帶來更 高的評價,也會為印刷產業帶來更多的活 絡商機。

參考文獻

1. 陳永志(民 93)。多功能先進塗層材 料技術專題,工業材料雜誌,民 93 年 2月,206 期,P.86。

2. 盧崑宗(民 91)。塗膜的附著性,塗 料與塗裝技術,民 91 年 5,6 月,93 期,P.34~45。

3. 佐藤 弘三(1997)。塗膜物性とぇの 評價,6. 塗膜の付著性,塗裝工學 32

(2):677。

(13)

4. 白松芳(民 93)。移印工藝漫談,廣 東包裝網。民 94 年 12 月 25 日,取自:

http://www.gd-packaging.com/

5. 白松芳(民 93)。移印工藝的現狀,

必勝網。取自:http://www.bisenet.com/

6. 吳枚珊(民 94)。名片製作 DIY,中 等學校藝術類科教材教法設計網站。

民 94 年 12 月 25 日,取自:http://tart.

ntua.edu.tw/graphic/graphic/graphic.htm 7. 大 中 華 印 藝 網。 中 華 印 刷 通 史, 取

自:http://www.cgan.com/

8. 長慶豐企業有限公司。取自:http://

www.colors-painting.com.tw/b_textfrom.

aspid=204

9. 蔡永明(民 94)。傳統印刷與數位印 刷對轉印之應用,印刷科技,民 94 年 12月,21 期,P.61~85。

10. 黃長澤(民 88)。二液型水性 PU 塗 料系統之介紹,塗料與塗裝技術,民 88年 7 月,76 期,P.26~35。

11. 鍾越光(民 88)。表面塗裝的原料與 用途(21),表面技術雜誌,民 88 年 1月,175 期,P.99~106。

12. 徐宏文(民 91)。塑膠射出成型品的 印刷加飾技術,圖文傳播學報,民 91 年 12 月,2 期,P.323~332。

13. 徐宏文(民 93)。PVA 膠膜於曲面印 刷之應用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

民 93 年 3 月,P.273~283。

14. 王善勤、孫蘭新、宋文章(民 90)。

塗料配方與生產技術,台北市:高分 子工業雜誌,P.1~9。

15. 許永綏校閱(民 80)。塗料概論,徐 氏基金會出版,P.1~15。

16. 黃 長 澤( 民 87)。 聚 胺 基 甲 酸 脂

(PU)塗料特論(上),塗料與塗裝 技術,民 87 年 1 月,67 期,P.18~25。

17. 黃長澤(民 87),聚胺脂(PU)塗料 特論(上),塗料與塗裝技術,民 87 年 3 月,68 期,P.17~23。

18. 林啟昌(民 83)。特殊印刷綜論,台 北市:五洲,P.160~167。

19. 徐宏文(民 94)。汽車方向盤水壓轉 寫印刷之膜厚變異研究,中華印刷科 技年報,民 94 年 3 月,P.45~55。

20. 許永綏校閱(民 80)。塗料概論,徐 氏基金會出版,P.61~73。

21.許永綏校閱(民 80)。塗料概論,徐氏 基金會出版,P.206~212。

陳忠輝/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 系副教授

莊萬歷/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研 究所學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為什麼需要對顯示器校色?顯示器不是在出廠時已經調校好了嗎?許多初涉 色彩管理的人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基本上有三個主要的原因,第一是由於

一般人印製卡片時,數量必須先決定,再交由印刷廠估價,為了符合成本效 益,我們計算時以「四六版」全開銅板西卡紙「令」為單位,一令是五百張全開 紙,每張可印叮嚀卡 80

二專 工業機械 二技 工業電子科技(高級技術員) 二專 汽車製造維修 二技 無塵室設備(高級技術員) 二專 紡織機械 二技 自動化科技電子(高級技術 二專 機電整合 二技

二 在各類軟體應用、軟體 技術、奈米、微機電技 術、光電技術、資訊及 通訊技術、通訊傳播技 術、自動化系統整合技 術、材料應用技術、高 精密感測技術、生物科

一、 醫療機構施行細胞治療技術,應依據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 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特管辦法)第十二條及第十三條

半導體二極體中,有利用 P 型和 N 型兩種半導體接合面的 PN 結效應,也有利用金屬與 半導體接合產生的肖特基效應達到整流作用的類型。若是 PN 結型的二極體,在 P 型側 就是陽極,N

(二) 民國 84 年爰經勞動部(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活動目的:為配合衛生福利部於107年9月6日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