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屏東縣佳冬鄉沿海地區土地利用之變遷 -1970-1980 年代農業、養殖漁業轉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屏東縣佳冬鄉沿海地區土地利用之變遷 -1970-1980 年代農業、養殖漁業轉換"

Copied!
1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玉芬 教授

屏東縣佳冬鄉沿海地區土地利用之變遷 -1970-1980 年代農業、養殖漁業轉換

研 究 生: 紀柏年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一 年 八 月

(2)
(3)
(4)

謝誌

當完成論文那一刻,心中欣喜欲狂,代表著即將畢業,也象徵人生一個階段 的開始與結束。憶起研究所三年暑假時間裡,還常能回想起通宵達旦趕報告、寫 論文的時光,讓我畢生難忘,也忘不了台東的好山好水、景象壯麗的太平洋、層 峰連綿的山脈、台東的在地美食、校園的綠蔭草坪,伴我度過充實的研究所生活。

感謝諸位一起在台東求學的夥伴,讓我在東大社教所成功順利完成學業,遇 到論文寫作上的困難,總會互相砥礪與協助彼此。彼此間的加油打氣,將怠惰散 漫轉化成向上的動力,在寫作上遇到疑惑時,總是可以互相討論,共同找出最適 合的答案,將問題迎刃而解。感謝所有社教所 101 及的同學們,終使我完成論文 的寫作。

很榮幸的能成為李玉芬教授的指導學生,感謝老師對我的叮嚀與指導,使我 的論文能順利完成,感謝李玉芬教授的不辭辛勞、一字一句的細心批改論文,找 出論文中不足、不當之處,在此向李玉芬教授至上最大的謝意。此外,感謝口試 委員蔡西銘教授與東華大學的康培德教授,細心研讀並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謝 謝您們在論文口試中的指教,使得本論文更加完美。

最後,感謝我的父親、母親與家人,有你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能無後顧之 憂的完成學業,再次向您們獻上十二萬分的謝意。

紀柏年

2012 年 8 月中 於台東

(5)

屏東縣佳冬鄉沿海地區土地利用之變遷-1970-1980 年代農 業、養殖漁業轉換

紀柏年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摘要

本文所研究之區域,自 1970 年前之土地利用形式均以稻作為主,僅有零星、

小規模的粗放養殖漁業散佈其中。自 1970 年始有養殖鰻魚,而至 1980 年此區的 土地利用形式絕大多數為養殖草蝦。引起作者對於針對整個研究區域內的土地利 用形式變遷之過程與影響土地利用變遷之因子交互作用影響,欲歸納出其相互作 用之機制。

為呼應本研究之目的,藉由歸納出土地利用變遷最劇烈的時期,即 1970 至 1980 年間,並以期間內農業與養殖漁業間土地利用情況的消長予以比較分析,

以呈現出研究區域之特色。

早期居民雖無法從附近河川取得足夠的灌溉用水,但能利用沖積扇的豐沛地 下水鑿井取水灌溉,使得本區的農業仍能發展。但因地理位置距海較近且地勢低 漥,每逢颱風季節或海水倒灌極易造成海水積久不退,對農業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1970 年左右始有部分居民藉由日本的養殖技術、管理以及市場需求,土地 利用型態開始轉變。充沛的地下水、技術的研發與現代設備投入加大養殖鰻魚的 面積,但受限於鰻苗來源不穩定之因素使得本區域的土地利用並未有太大變化。

自 1970 年末期,鰻魚銷日受阻且養殖成本高升,開始有養殖戶投入草蝦養 殖,而草蝦人工繁殖技術於 1976 年成熟,蝦苗價格低廉且獲利超越鰻魚,加上 種植稻作獲利微薄,而本區離海岸近便於抽取海水且地下水充沛,養殖資訊在區 域內傳播快速,在諸多條件影響下,本區域 1980 年前均以轉換成草蝦養殖為主 的土地利用形式。

本文詳細闡述了佳冬鄉沿海地區於 1970-1980 年間土地利用形式的消長,而 此種土地利用型態的大規模且劇烈的變化造成了難以復原的傷害,也因養殖魚塭 的建築形式難以使土地轉作其他用途,從而限制本區的土地利用形式於外來可能 的轉變。

關鍵辭:佳冬鄉、產業發展、養殖漁業、土地利用變遷

(6)

The Land Use Change of agricultural converion to aquaculture at the -1970-1980's in coastal areas of Jiadong Township,

Pingtung County.

Ji Po Nan

Master program of Social studies Teaching,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area, since 1970 years ago, the forms of land use are rice-based, only sporadic, small-scale extensive fish farms scattered. Since 1970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eel forms of land use to this area in 1980, the vast majority of farmed giant tiger shrimp.

Cause of the forms of land use change for the entire study area and the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factor interactions affect wish to summarize their interaction

mechanism.

Respond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by induction land use change in the most violent period between 1970-1980, and during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land use in agriculture and aquaculture to b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rea.

Early resident unable to obtain sufficient water for irrigation from the nearby river, but they are still able to use the abundant groundwater of the alluvial fans in the sinking water irrigation, agriculture still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But the location away from the sea close to the low-lying, the typhoon season or the intrusion of sea water can easily cause the salty water remain in farm land and adversely affect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Around 1970, some residents by Japanese aquaculture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market demand, changes in land use patterns started. The area with plenty of groundwater, as well a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 equipment into a greater area of the eel, but is limited by the eel larvae source of instability

(7)

factors in the region of land use did not change much.

Since the end of 1970, eel sales blocked and breeding costs have been rising, farmers turn into giant tiger shrimp farming and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the giant tiger shrimp mature in 1976, low shrimp larvae prices and profit beyond the eel, plus planting of rice, non-profit, and the area off the coast near to facilitate drawing of seawater and groundwater abundant, aquaculture breeding information spread quickly in the region in a number of condi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in the region 1980 years ago are converted to giant tiger shrimp farming land- use of for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Jiadong Township coastal areas in 1970-1980, the ebb and flow of the forms of land use, such a massive and dramatic changes in land use patterns resulting in difficult to recover the injury,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of aquaculture fish farms is difficult to land for other uses, thus limiting the district forms of land use change in foreign possible.

Keywords: Jiadong Township,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quaculture, land-use changes

(8)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5

第三節 文獻探討...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1

第二章 佳冬鄉沿海地區農業與養殖漁業環境與土地利用條件

... 16

第一節 自然環境... 16

第二節 人文環境... 27

第三章 1970-1980 年代佳冬鄉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轉換

... 33

第一節 1970-1980 年前佳冬鄉沿海地區農業土地利用發展概況 ... 35

第二節 1970-1980 年代佳冬鄉沿海地區農業與養殖漁業的發展 ... 39

第三節 1970-1980 年代佳冬鄉沿海地區農業與養殖漁業經營之轉變 .... 43

第四章 影響佳冬鄉沿海地區農業與養殖漁業土地利用之因素

... 46

第一節 自然環境... 46

第二節 經濟因素... 50

第三節 土地利用轉化加速之因素... 62

第四節 抑制土地利用繼續轉化的因素... 68

第五章 結論

... 75

參考文獻

... 78

一、統計資料... 78

二、中文部分... 78

附錄

... 1

(9)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3

(10)

表次

表 1- 1 2005-2010 年台灣主要縣市漁業從業人數 ... 1

表 1- 2 2005-2010 年台灣主要縣市內陸養殖從業人數 ... 2

表 1- 3 1971、1976、1981 年屏東縣產值結構比較表 ... 2

表 1- 4 1971-1980 年屏東縣養殖業面積統計表 ... 3

表 1- 5 訪談對象與訪談重點 ... 13

表 2- 1 佳冬鄉 1981 年-2010 年平均氣溫 ... 21

表 2- 2 佳冬鄉 1981 年-2010 年最低均溫 ... 22

表 2- 3 佳冬鄉 1981 年-2010 年平均降雨量 ... 22

表 2- 4 1990 年佳冬鄉農家 15 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 ... 28

表 2- 5 佳冬鄉歷年來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變化一覽表 ... 30

表 2- 6 1971-1979 年佳冬鄉產業人口統計表 ... 32

表 3- 1 佳冬鄉人口數與耕地面積增減情況 ... 33

表 3- 2 佳冬鄉農戶數及人口數之增減情形 ... 34

表 3- 3 1966-1970 年佳冬鄉漁民數 ... 36

表 3- 4 屏東縣主要淡水養殖魚類產量變化一覽表 ... 37

表 3- 5 佳冬鄉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變化一覽表 ... 38

表 3- 6 1971-1980 年佳冬鄉漁民數 ... 40

表 3- 7 佳冬鄉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變化一覽表 ... 42

表 4- 1 稻穀生產成本與利潤 ... 52

表 4- 2 養殖漁塭闢建成本 ... 54

表 4- 3 鰻魚養殖成本與利潤 ... 56

表 4- 4 草蝦養殖成本與利潤 ... 59

表 4- 5 養殖漁業用水取得方式 ... 63

(11)

表 4- 6 林邊溪 1970-1980 年每月徑流量 ... 64 表 4- 7 佳冬鄉 1970-1981 年間地層下陷檢測統計表 ... 67 表 4- 8 公路兩側公私有建築物與廣告物禁建限建辦法條文 ... 71

(12)

圖次

圖 1-1 佳冬鄉村落圖 ... 6

圖 1-2 研究架構圖... 15

圖 2-1 力力溪沖積扇圖 ... 19

圖 2-2 佳冬鄉行政區域圖 ... 20

圖 2- 3 屏東平原沖積扇圖 ... 25

圖 3- 1 1956 年佳冬鄉沿海地區養殖漁塭分布圖 ... 43

圖 3- 2 1985 年佳冬鄉沿海地區養殖漁塭分布圖 ... 44

圖 3-3 1999 年佳冬鄉沿海地區養殖漁塭分布圖... 45

圖 4- 1 環境因子及土壤鹽分的關係 ... 48

圖 4- 2 草蝦的飼養過程圖 ... 57

圖 4- 3 1980 年佳冬地區稻作、鰻魚與草蝦養殖收益比較圖 ... 60

圖 4- 4 屏東縣地下水管制區域圖 ... 68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台灣自戰後半世紀以來,經濟快速變遷,迅速的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社 會,從內需導向轉化為外銷導向,對於土地利用的方式,以及土地利用的變遷,

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台灣四面環海,地處亞熱帶,相當適合發展漁業,無論是遠洋與近海捕撈,

或是沿海與內陸養殖,現今都有相當的規模,沿海地區有相當數量的居民選擇漁 業謀生,從 2005-2010 年的農業統計資料中,屏東縣的漁業從業人數、內陸養殖 從業人數(表 1-1、1-2)均在前三位,除了因屏東縣的地理環境為三面環海,

長達 175 公里海岸線,為處亞熱帶與熱帶氣候,且分別接觸台灣海峽與太平洋的 優秀地理位置,為近海、遠洋漁撈提供絕佳優勢,也特別適合內陸養殖(鍾彬政,

2001)。

表 1-1 2005-2010 年台灣主要縣市漁業從業人數 單位:人 合計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屏東縣 39575 35059 28594 34761 32587 32144 台北縣 27099 27863 25717 36591 39242 39682 宜蘭縣 30713 28952 26447 51676 24994 29285 台南市 26425 26387 25902 22505 22329 22329 台南縣 36593 34336 35837 16752 16509 17716 雲林縣 25704 25195 28519 26052 30598 24956 嘉義縣 27750 23571 20229 20546 20378 20333 高雄縣 22127 21121 24831 13947 22310 15359 澎湖縣 27283 18438 18988 24552 24552 18643 新竹市 15249 15138 15416 15310 13379 13568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2005-2010 年,《農業統計年報》

(14)

表 1-2 2005-2010 年台灣主要縣市內陸養殖從業人數 單位:人 合計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屏東縣 14967 12742 13307 13388 13777 14868 台北縣 67 63 61 34 14 17 宜蘭縣 2266 2111 2431 3676 1992 2188 台南市 16410 16401 15926 13641 14995 14995 台南縣 24757 20835 21812 11027 10996 11333 雲林縣 17658 17149 19599 11236 16053 10620 嘉義縣 14635 12717 11422 10196 10150 10058 高雄縣 7183 6106 7291 4909 7873 6106 澎湖縣 149 212 212 155 155 174 新竹市 575 475 438 443 350 344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2005-2010 年,《農業統計年報》

屏東縣漁業產值在 1970 年為 11.71﹪(表 1-3),至 1980 年產值的比重增為 21.36﹪,在總產值的比重中大幅提高了 9.65﹪;鹹水魚塭與淡水魚塭的養殖面 積、養殖戶數也從 1971 至 1980 年,養殖面積大幅提升,自 124 公頃增為 2088 公頃;養殖戶從 431 戶增至 1704 戶(表 1-4),顯示屏東縣的海水與淡水養殖漁 業發展迅速。

表 1-3 1971、1976、1981 年屏東縣產值結構比較表 單位:千元 年度 1971 年 1976 年 1981 年 農業 3556018 7967970 11439140

林業 - - -

漁業 574153 2079754 5142966 畜牧業 770403 2728311 7492989 漁業產值所佔比重 11.71﹪ 16.27﹪ 21.36﹪

總計 4900574 12776053 24075075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1971、1976、1981 年,《農業年報及工商普查報告》

(15)

表 1-4 1971-1980 年屏東縣養殖業面積統計表

項目 養殖面積(公頃) 養殖戶數 平均每戶

養殖面積 年度 鹹水漁塭 淡水漁塭 淺海養殖 其他 合計

1971 500 154 23 - 124 431 1.571 1972 503 320 23 - 846 467 1.812 1973 503 340 25 - 868 486 1.786 1974 503 389 155 - 1047 485 2.159 1975 503 389 155 - 1047 451 2.322 1976 503 509 155 - 1167 444 2.628 1977 572 544 85 17 1218 819 1.487 1978 567 41 80 19 1515 1115 1.359 1979 1041 961 40 19 2061 1229 1.677 1980 1134 871 63 20 2088 1704 1.225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1971-1980 年,《屏東縣統計要覽》

屏東縣主要海水養殖業集中於四個鄉鎮-東港鎮、林邊鄉、佳冬鄉與枋寮 鄉。從相關地區的養殖漁業文獻研究中指出,林邊鄉早已於日治時代已有相當規 模的鹹水養殖漁業,受地利之便,林邊鄉因鄰近大鵬灣,能直接靠漲退潮與引水 渠道自灣內引導海水進入漁塭,不須受限於缺乏現代機械設備的取水之限制,使 得當地海水養殖業發展得天獨厚。(林旅安,2006)

大鵬灣因灣沉積物多為質地細緻、具有黏性之沙土,早期缺乏資金進行現代化水 泥養殖魚池護欄建造的林邊鄉養殖魚戶,卻能就地取材,用當地的沙土堆積出土 製護欄進行養殖,早在日治時代(1933 年)即有數量可觀的海水養殖魚貨量,

達 60 萬台斤的成魚以及約 350 萬尾魚苗,養殖面積約為 180 甲(戴憲政,1985), 林邊鄉的養殖漁業發展歷史早先於鄰近的佳冬鄉。

屏東縣佳冬鄉為研究者的故鄉,猶記得小時候依稀聽說父執輩在幾十年前年 輕時,曾在稻田中辛苦的耕作,而研究者自年幼有記憶以來,卻未曾見過自幼生 長的故鄉-塭豐村有過任何一塊農田,後來研究者隨著家人從村落中遷移到自家 魚塭邊的農舍中,記憶中的故鄉的風景,只有塊塊由堤岸分隔完整的漁塭。

(16)

佳冬鄉的農民追隨著草蝦養殖的風潮,1970 年代開始將原為種植稻作的農 田大量改闢建為養殖魚塭,從當地鄉誌<佳冬鄉情>(1997)中可得知,1975 年已為佳冬鄉沿海養殖鰻魚巔峰期,養殖戶 210 戶,面積 350 公頃,數年後鰻魚 養殖業式微,養殖魚戶從淡水養殖轉而養殖草蝦、班節蝦等海水養殖,因利潤高,

使得更多居民跟進,養殖魚塭面積擴大至 650 公頃,為佳冬鄉養殖漁業發展之巔 峰期(余雙芹,1997)。

佳冬鄉早期以農耕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在許多因素作用之下,土地轉化速 度迅速,1970-1980 十年之間,包括研究者家中也將農田改建成漁塭。

農民的心態通常是趨於保守穩定,在很少的情形下會拋棄延續已久的土地利 用方式,轉為投入大量資本,冒著魚塭不可能再改建為農田的決心,投入自己所 完全不熟悉的養殖漁業。

自 1980 年後佳冬鄉的產業結構起了重大的轉變,特別是沿海地區,自南北 向的台 17 線道路以西朝向海岸一代幾乎以養殖魚塭為主,以東則多為果園與稻 田,形成一道人為的土地利用分水嶺。

據此,本研究首先探究佳冬鄉沿海地區的農、漁環境基礎藉,以了解為何能 夠在短時間內進行農漁經營的轉換;接著探討佳冬鄉沿海土地利用的變遷過程及 其所需克服的困難;最後分析促成及影響佳冬鄉沿海在 1970-1980 年代農業與養 殖漁業轉變的內、外在因素。

簡言之,本研究目的有三:

1.探討佳冬鄉沿海的農漁環境條件。

2.探討佳冬鄉沿海農漁土地利用轉變的過程。

3.分析佳冬鄉沿海土地利用變遷的影響因素。

(17)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其限制

本研究選擇佳冬鄉沿海地區作為研究範圍,佳冬鄉為屏東縣濱海鄉鎮之一,

轄內三個濱海的村落(燄溫村、塭豐村、賴家村)為本研究目的中的主要探討土 地利用變遷的區域。

燄溫村、塭豐村及賴家村,從圖 1-1 來看,三村均比鄰海岸,方便從事漁撈。

在早期以農業為主的年代,已有少部分的居民以沿海漁撈及採集為業,亦有少數 散布在農田之間的淡水養殖魚類,從塭豐村與燄塭村的「塭」字由來,可說明農 民在從事農耕之間亦有養殖魚類。

(18)

圖 1-1 佳冬鄉村落圖

在土地利用轉變後,燄溫村、塭豐村及賴家村成為佳冬鄉鹹水養殖漁業聚集 之區域,全鄉的鹹水養殖魚塭幾乎集中在這三村之中,為全鄉主要的鹹水養殖漁 業生產地區。

佳冬鄉的土地利用經過轉變,仍屬於第一級產業,佳冬鄉農地原本幾乎全以

(19)

稻米生產為主,並生產少量的紅豆、香蕉等經濟作物。原來自 1970 年至 1980 年這段土地利用變遷最為劇烈的時間後,以台 17 線為明顯分界線,道路兩旁形 成截然不同的產業景觀。

(20)

第三節 文獻探討

本節探討歷年來土地利用變遷研究的文獻,以及本研究所涵蓋之地區-佳冬 鄉之相關文獻。

土地利用變遷研究之文獻,已有相當數量之研究成果,主要是針對特定行政 區域,如鄉鎮,或是地形區域,如台地或平原等,以土地利用變遷前後作比較,

運用統計數字或產業分布圖等表達方式,呈現土地變遷後的差異,分析影響土地 利用變遷的因子,藉以解釋該區域為何造成大規模的土地利用變遷。

與本研究區域相關的研究文獻,多為研究客家文化與屏東平原上的農業生 產,相當程度上提供筆者對於早期佳冬鄉的農業經營環境以及養殖漁業發展有所 認知,以及屏東平原的地質、水文和土壤等詳盡資料,使筆者更能夠掌握影響影 響土地利用變遷的自然因子。

一、土地利用變遷研究

人類居住於土地上,並利用土地進行經濟活動以維持生活。從早期的農耕轉 換到工、商業,最後到服務業的經濟活動,各級產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當中,均 無法脫離土地,只在土地上對從事的經濟活動做轉換。

張曜麟(2005)指出土地利用是一個區域內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交互作用,

並於地表上展現之結果,土地利用的分佈狀況反應出人類對於其所居住的土地上 之活動類型與決策行為。而土地利用變遷的情況更顯示出不同時間序列下,影響 土地利用活動作用因子的變化情況。

黃秀娟(2005)在「北門鄉的產業發展與土地利用的變遷」中,以時間為軸,

貫穿自日治時期開始,到國民政府時代作時間劃分,並以全鄉的三種主要產業:

以漁業區、鹽業區、農業區,空間劃分,來論述整個北門鄉產業活動變遷,及土 地利用的情況。

(21)

文中提到北門鄉農業區的土地利用因農業政策與水庫設施興建而轉變,漁業 區受到漁業技術更新及市場需求影響,使漁業的產業結構開始轉變,與本研究佳 冬地區土地利用變遷的影響因素有類似之處。不過該文在結論中並沒有提及三種 產業之間土地利用的轉換情形。

陳昭甫(2004)<彰化縣大城鄉土地利用之變遷-以農業及養殖漁業為例>

研究中,首先對大城鄉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做描述,再分別討論農業與養蜆業 兩種土地利用方式的發展過程與經營條件,並分別進行個案調查,了解這兩種土 地的利用概況後,再深入探討影響居民對於土地利用決策的影響因子。作者把農 業與養殖漁業兩相對比,並分別列出農民對於土地決策的因素(環境、經濟), 提供本研究分析影響農民對土地利用的決策之參考架構。

陳鸞鳳(1980)的「屏東縣沿海草蝦養殖業之地理研究」,主要對屏東平原 草蝦養殖的地理條件、發展、分布、區域差異、經營特色與經營型態作探討,其 研究年代恰巧是本研究區域的草蝦養殖業發展高峰期,對於當時官方的養殖漁業 統計資料尚不完整的時期,作者的問卷與實地訪查對本研究提供相當的幫助。此 外文中對於草蝦養殖的空間分布與養殖現狀,以及屏東沿海鄉鎮的產業轉型得以 成功的人文與自然條件,皆有詳盡敘述。

二、與佳冬鄉沿海區域之相關研究文獻

在「屏東平原農業土地利用的轉變:1950-1990 年代-以蓮霧、檳榔為例」

(黃瓊慧,2001)研究中,作者探討屏東平原沿海鄉鎮(林邊、佳冬、枋寮)的 自然環境、土壤類型、土壤結構,提供本研究對於佳冬鄉的土地條件資料,得藉 以分析佳冬鄉沿海區域的農業與漁業的土地利用變遷;該研究指出,佳冬鄉因屬 於沿海鄉鎮,距離屏東平原上經濟發展較佳的市鎮距離較遠,從而導致二、三級

(22)

產業發展遲緩,而佳冬鄉的產業屬於以一級產業為主的農業型鄉鎮,農民難有機 會在二、三級兼業、獲取額外收入,且因佳冬鄉的農業人口所受教育程度較低,

故原本的農業人口難以從一級產業轉型成二、三級產業,只能在原本的一級產業 中尋求轉型的機會。

在該研究中,作者指出佳冬鄉農民於台 17 線往內陸方向大量將農田轉作為 檳榔與蓮霧為主的經濟作物生產,而本研究的研究區則為台 17 縣往沿海一帶,

以往的農作物生產均以稻米為主,後也因為諸多因素轉換成養殖漁塭為主,少量 農田則轉作為蓮霧,與該文的研究有相符合之處。

在「屏東縣沿海養殖漁業型態之研究-以林邊、佳冬為例」(林旅安,2006)

一文中,作者簡要的介紹佳冬鄉養殖漁業的起源及變遷,以及居民將農地改建為 魚塭的因素,乃為經濟因素與土壤鹽化,但並未對此二個因素著墨太多。

此外,該文作者撰文的時間已經是佳冬鄉沿海地區土地利用變遷最劇烈的年 代之後,該區域當時的主要養殖經濟魚種-鰻魚與草蝦的養殖方式以及養殖過 程,及整個佳冬鄉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變遷並無太多描述。

該文雖曾多次提及台 17 線以西的沿海地帶為佳冬鄉魚塭最密集的區域,卻 未解釋其原因,形成此一產業分野的重要因素,正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因素之一。

在「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叢書(2001)中,詳細的介紹屏 東平原客家「六堆」中「左堆」的佳冬鄉,其中的「歷史流源篇」、「自然環境篇」

與「經濟篇」,提供本研究對於佳冬鄉的歷史沿革、地理環境、早期的經濟發展 以及農業與漁業的概略介紹,對本研究提供許多重要的參考資料。

(2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為了解屏東縣佳冬鄉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變遷之過程,並探究造成變遷的因 素,本研究擬透過下列的方法來達成目的。

一、相關文獻與統計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

首先收集佳冬地區的相關史料、地方鄉誌與自然環境資料,以了解佳冬鄉沿 海地區在大規模土地利用轉變發生前的原始狀態。之後著手收集當地有關於農業 與養殖漁業在 1970-1980 前後的統計資料,主要是相關的政府統計的資料,以及 當地鄉公所與戶政機構統計的資料,如因年代久遠或統計項目有所缺漏的部分,

擬以田野調查與訪談加以補充。

二、田野調查

配合研究之需要,或因年代久遠或諸多因素而無法取得文獻資料的部份,則 進行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範圍大致以佳冬鄉沿海地區為主,包括燄塭村、塭豐村和賴家村,

這三村莊是佳冬鄉最主要的海水魚塭分布區域,也是本研究的研究地區。

三、訪談

為取得本研究需要的資料,訪談是必要的工作之一,進行訪談的重點,主要 在於土地利用變遷的作用因子中,在土地上進行經濟活動的居民對於土地擁有最 終的決策權,而「人」對於土地利用的決策時常受到諸多因素影響,農民對於土 地利用的心態趨於保守,對於產業轉型資訊的吸收管道甚少,將農田闢建為養殖 魚塭後幾乎是無法再反悔的決定,也包括改建所需要的大筆投資,據此本研究想

(24)

探討的是,影響當地居民的決策,除去外在的其他因素,包括地理、經濟等因素,

當地的居民會不會因整個群體中某些人的決策,如最早在佳冬鄉沿海地區從事養 殖漁業的居民的成果(轉型成養殖漁業後從中獲利)或產業資訊傳播(居民間的 資訊交流,如養殖技術以及產業資訊),繼而影響整個群體?

由於在養殖漁業的官方統計數字方面,本研究者在收集資料過程中感到困 擾,不但當時的統計項目有諸多缺漏,例如 1970-1980 年間佳冬鄉的養殖魚塭面 積與魚類產量均付之闕如,讓研究資料收集、分析方面遭受不小阻礙;翻閱過去 關於佳冬鄉的文獻中,無論是鄉公所或學者的研究中,關於沿海養殖漁業的部分 之記載也付之闕如;早期的鰻魚養殖業在佳冬鄉沿海地區的起始地點為何?之後 的養殖魚塭大幅增加取代原先的稻田,發展的趨勢是由哪些地區向哪個方向擴 展?皆必須要親自去訪談當地的耆老才能釐清。

再者,從當地耆老的訪談中,本研究擬收集 1970-1980 年間的單位生產面積 及獲益比較,維持稻田生產與養殖魚塭間的獲利差異,以及農田改建為養殖漁塭 的成本投入,從這些數據中比較與分析中,解釋當地居民因「經濟利益」的因素,

成為土地利用變遷的重大推力。

(25)

本研究訪談的對象與重點問題如下(表 1-5):

表 1-5 訪談對象與訪談重點 姓名 年齡 在經營養殖漁業

之前的職業

目前之職業 地區 訪談重點:

1.為何投入養殖 漁業?

2.最早養殖的魚種 為?

3.從何種管道得知 養殖資訊?

紀○○ 62 公教,養魚前兼 職種田

養殖業者 塭豐

余○○ 65 專職農民 養殖業者 塭豐

蘇○○ 68 專職農民 養殖業者 焰塭

謝○○ 73 農會職員 養殖業者 塭豐

呂○○ 68 專職農民 養殖業者 塭豐

郭○○ 72 漁民 養殖業者 焰塭

王○○ 61 專職農民 養殖業者 賴家

鄭○○ 63 專職農民 養殖業者 賴家

陳○○ 74 專職農民 養殖業者 焰塭

紀○○ 66 專職農民 養殖業者 塭豐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26)

本研究的訪談對象包括下列三類:

1.在 1970 年之前的職業為農民或本身擁有農地,在閒暇時間從事農業生產,主 要種植農作為稻作,並且在佳冬鄉沿海地區三個村莊擁有農田。

2.在 1970 至 1980 年間將自有農耕地改建為養殖漁塭。

3.在 1980 年後依然以養殖漁業為主要職業或副業。

訪談提綱參見附錄一。

四、研究架構

本研究首先整理相關文獻,諸如關於其他區域的土地利用變遷研究以及與本 研究區域相關的研究,接著根據文獻中整理出影響土地利用變遷的因子,與佳冬 鄉沿海地區本身具有的人文與自然環境作對比,藉以分析佳冬鄉沿海地區土地利 用變遷的影響因素。

再依本研究區域經營農業與養殖漁業的先天條件,分析在經營兩種產業上的 優勢與劣勢,分析各種可能的因素何以影響佳冬鄉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在十年之 間產生巨幅的變動(圖 1-2)。

(27)

圖 1-2 研究架構圖 自然環境:

地形 氣候 水文

人文環境:

農漁民教育程度 產業發展

土地利用變遷

農業經營條件:

水文 地形 氣候

漁業經營條件:

水文 地形 利潤 土地利用變化加速:

養殖廢水排放 土壤鹽化

抑制土地利用變化:

台 17 線公路建設 地下水管制條例

(28)

第二章 佳冬鄉沿海地區農業與養殖漁業環境與 土地利用條件

本章旨在介紹佳冬鄉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在研究佳冬鄉之土地利用變遷 之前,必得先對其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有初步了解,藉以了解研究區域的農業與 養殖漁經營上的優勢與劣勢,茲說明如下。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地形

屏東平原在形成前乃為一陷落之海灣低地,後經其周圍大小溪流自中央山脈 沖刷土石不斷堆積而成,也因此在堆積過程中逐漸形成不同之地理區域,依水源 豐沛與否、排水與適耕程度等方面,將其區分為四種地形區,即沖積扇帶、扇端 湧泉帶、沖積平原帶與低濕沼澤帶(施添福,1998)。

(一)沖積扇帶

中央山脈東側自潮州斷層以東產生一連串新沖積扇,因河道分歧不定,易發 生洪患。後經日治時代陸續進行的隘寮溪、林邊溪及力力溪等河川整治工程,修 築堤道將河道固定在堤防中以減少洪患之發生,沖積扇帶上的農業發展始趨於穩 定,屏東平原上可供種植的面積不斷增加。

但因沖積扇面多河川無法沖刷搬移的大型礫石,缺乏深厚土壤層以形成阻水 層,故河川多從沖積扇頂處向下滲流,缺乏足夠灌溉水源,不利於農業耕作,以 致於沖積扇帶扇頂的農業並不發達。

(29)

(二)扇端湧泉帶

屏東平原中南部的三條主要河流:林邊溪、隘寮溪、力力溪等河川均發源於 中央山脈南段,部分河水自沖積扇頂的礫質土層向下滲流型成地下伏流,順著地 勢向下流動,在沖積扇西側扇端地帶,因土壤沉積物較細緻,地下伏流行經此區 因無法滲透該地層,故造成地下水受壓帶後湧現成為湧泉,使得扇端地帶即使在 冬、春的乾季中農業用水依然不虞匱乏,利於農業耕作。

(三)沖積平原帶

扇端湧泉帶西側至高屏溪東側,自北至南經由里港、屏東至新園一帶,係由 注入屏東溪之河川共同沖刷而成之平原。區域內排水良好,地形平坦,本適宜經 營農業,但因區域內河川全年流量變化大,水源不穩,且因離扇端湧泉帶較遠,

湧泉不足,在乾季無法提供穩定農業用水,必須修築水圳以解決農業用水問題。

(四)沿海平原帶

屏東平原西南沿海地區,因海流攜帶泥沙堆積成沙洲與沙嘴,逐漸將海灣隔 離成潟湖,並有內陸河川沖刷泥沙注入潟湖,使得潟湖逐漸縮小成低濕的沼澤平 原。土壤顆粒細而黏重,且地勢低漥排水不利,海水倒灌容易使鹽份留存此區,

為屏東平原最不適宜經營農業之地區。

但因鄰近海洋,且本區有潟湖利於興建漁港,又因土壤顆粒特性細而黏重,

乾燥後能阻絕水分滲透,容易就地取材施工築成養殖漁塭的堤岸;潟湖內漲退潮 也利於將海水引進養殖池內,進行養殖用水替換,使得本地易於發展早期養殖漁 業以及近海漁業。

屏東平原沖積扇上各種不同的地形區提供當地居民不同的環境特性,進行各 種的土地利用方式。

(30)

佳冬鄉的地理位置主要位於屏東平原扇端湧泉帶與沿海平原帶之上,鄉內往 內陸方向多屬於扇端湧泉帶,往沿海部分屬於沿海平原帶。如圖 2-1 所示,北以 林邊溪、南以枋寮溪為界,主要以力力溪沖積扇為主,土壤大部分為為沖積土,

土壤肥沃,加以地下水源充足。以河流自沖積扇頂下滲,形成地下伏流,扇端因 地勢較低,地下伏流行經無法滲流之地層後,受壓於地表較低漥之處形成湧泉,

加以地下水位也較高,鑿井取水方便,即使在冬、春乾旱季節無降雨、溪流枯水 期之時,也能抽取地下水維持農業灌溉,適合農業發展。

沿海平原帶則為林邊溪沖刷與台灣海峽海流堆積而成的低漥平原區域,因鄰 近海洋,利於近海捕撈漁業發展,此處早期亦有農業耕作,但因地勢低漥,亦缺 乏完善之排水設施,常於雨季時造成水患及農業損失。早期海岸尚未興築防波 堤,每逢颱風季節,或適逢大潮,浪濤直接湧向內陸區域,水退去後所積留之海 水蒸發後,在地表留下鹽粒結晶難以除去,亦對本區域的農業經營造成影響。

(31)

圖 2-1 力力溪沖積扇地形圖,資料來源:黃瓊慧(2001)。

(32)

二、位置與範圍

佳冬鄉位於屏東平原南部,如圖 2-2 所示,西隔林邊溪,與新埤鄉、林邊鄉 為鄰,東南與中央山脈南段大武山脈西麓之枋寮鄉為鄰,西南濱臨台灣海峽;中 穿縱貫鐵路線屏東線、屏鵝公路(省道 1 號)、高屏沿海公路(省道 17 號),可 謂銜遠山、擁河川、吻海洋、吞鐵公路。

全境地勢平坦,南北寬約 6 公里,東西長約 5 公里,由東北向西南傾斜,總 面積 30.9 平方公里,海拔 5.76 公尺,地質大部份為沖積而成之壤土與礫土,土 壤肥沃,地下水源充足(佳冬鄉誌,1997)。

其中土地利用變遷在 1970-1980 年代期間轉變最劇烈之區域,則為本研究所 探討的區域,自台 17 線以西到沿海的帶狀區域,當中包括燄塭村、塭豐村和賴 家村。

圖 2-2 佳冬鄉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佳冬鄉公所

(33)

三、氣候特徵

屏東縣佳冬鄉位於屏東縣西南部,各月氣溫差異不大,並因西南季風之影 響,雨水集中夏季的現象相當顯著,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中央山脈與大武山脈屏障東北季風,加上緯度低,日照充足,冬季不甚明顯,

自表 2-1 中可得知,本區的年平均氣溫為攝氏 25.1 度,以七月之 28.4℃均溫最 高,而以一月最低均溫為攝氏 20.7 度,相差僅 7.7℃,甚少因出現寒害而導致 農、漁業蒙受嚴重損失。

氣候主要受季風影響,冬季各月東北季風強大,為期 5 個月;而夏季的氣溫 因鄰近台灣海峽受海洋調節氣溫,以及西南海洋性熱帶季風吹拂,並未十分炎 熱,適合農作物生長,除了二期稻作外,尚能在冬季種植各類經濟作物,也適合 各種熱帶魚類的養殖,與台灣中北部區域相比,此區的熱帶養殖魚類能在養殖魚 池中越冬,幾乎無寒害之災,且部分養殖魚種在低溫中生長遲緩,甚至停止活動 進入冬眠狀態,而台南以北之區域,甚至在冬季前必須出清漁獲,避免魚群於寒 害中大量暴斃,造成投資損失。

草蝦飼養的適宜水溫範圍為 20℃-30℃。當水溫降至 18℃左右,草蝦的活動 力則大減,但仍能進食,倘若溫度持續降低至 12℃以下,草蝦則會凍斃。

自表 2-2 中可得知佳冬鄉因冬季最冷月(一月)最低均溫依然能維持在攝氏 18.1 度,且氣候溫暖,養殖草蝦單一週期只需 4 個月,一年可三獲,較高雄區 域一年可兩獲,或更北之台南區域需俟 4 月水溫提升後才能放養的情況相比,更 為有利(侯英物,1978)。

表 2-1 佳冬鄉 1981 年-2010 年平均氣溫 位:℃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氣溫 氣溫 20.7 21.4 23.2 25.2 27.0 27.9 28.4 28.1 27.4 26.3 24.3 21.7 25.1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統計資料

(34)

表 2-2 佳冬鄉 1981 年-2010 年最低均溫 單位:℃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氣溫 氣溫 18.1 18.7 20.2 22.3 24.1 25.2 25.6 25.3 24.7 23.9 22.0 19.3 22.5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統計資料

由於位居颱風移動路徑要衝,歷年來遭受颱風侵襲而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無 法估計。惟颱風所帶來之降雨是屏東縣除了梅雨季節降雨外,唯一的主要降雨 量,颱風若規模偏弱,充沛的降雨量反而為屏東縣帶來益處。

屏東縣的年平均總雨量為 2422.4 公釐,平均年降雨日為 120 天,主要集中 於夏、秋二季,期間常有因氣流活動旺盛產生之局部性雷雨及在太平洋海面生成 颱風之侵襲,帶來豐沛降雨量,充沛的雨勢為本區域的河川水及地下水帶來補充。

表 2-3 佳冬鄉 1981 年-2010 年平均降雨量 單位:毫米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總雨量

量 17.9 24.6 20.6 36.5 158.4 374.1 401.8 460.8 330.9 116.5 54.4 25.9 2422.4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四、水文特徵

屏東平原主要由旗山溪、荖濃溪、隘寮溪、東港溪和林邊溪等沖積而成,年 降雨量雖豐沛(約 2400 公釐),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一月至五月約佔全年 15

%,六月至九月約佔全年 80%,十月至十二月約佔 5%),過去在上游集水區賴

(35)

以涵養水源之林區遭到大量砍伐,且缺乏水庫調配用水,使得水資源管理運用面 臨許多困難。

與本研究區域-佳冬鄉沿海地區有關的河川為林邊溪及其支流力力溪,這二 條溪流為本研究區域主要地表水來源,力力溪沖積扇之伏流則為主要地下水來 源,茲詳述如下:

(一)林邊溪

林邊溪為屏東平原之主要河川,其上發源於南大武山之庫瓦魯斯溪應屬主 流,全長 42.19 公里,集水面積 343.97 平方公里,年逕流總量 8.6 億立方公尺,

為屏東平原內第三大河川。庫瓦魯斯溪流經泰武、來義二山地鄉,至來義鄉古樓 村與來社溪匯合後稱林邊溪,西流至來義村出山地後,與力力溪匯流,在新埤鄉 箕湖村注入,河道展開成網路流路,山麓地帶下行成沖積扇,下游為林邊、佳冬 二鄉之界河。林邊溪屬急流性河川,洪水期容易氾濫成災,下游自新埤大橋以下 20 公尺以下之低地築堤束河(劉正一,2001),枯水期時流量大幅減少,主流甚 至幾乎消失。

(二)力力溪

力力溪發源於春日鄉東境大漢山北方四公里約 1000 公尺高度,會合七佳溪 後,進入屏東平原後河道展開而分叉,堆積旺盛,形成立里溪沖積扇,扇頂高度 約 100 公尺,半徑約七公里,扇端高度約 15 公尺,北與林邊溪沖積扇相連。力 力溪由西北流在箕湖村西北注入林邊溪(劉正一,2001),為林邊溪主要支流。

(三)地下水

屏東平原為地下水資源蘊藏豐富之區域,無論在灌溉用水、養殖用水、生活 用水與工業用水均有抽取地下水使用之情形。

屏東平原的地下水的補注主要為平原上之沖積扇,分布於平原東部連接山脈 處,如圖 2-3 所示,由南至北依序為荖濃沖積扇、隘寮沖積扇、林邊沖積扇及力

(36)

力沖積扇。

(37)

圖 2-3 屏東平原沖積扇圖

來源:中央地質調查所(2002 年),轉自黃薇儒(2005 年),屏東平原地下水鹽 化情形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系碩士論文,p.20

(38)

力力溪沖積扇屬於現代沖積層,主要由沙、泥、礫石、卵石組成,依沉積物 特性大致可區分為:粗粒沖積帶、砂礫交互帶及細粒沖積帶等三帶,亦即沖積扇 頂以粗粒為主,扇央為粗粒與細粒之混合帶,扇端則以細粒為主。

細粒沖積帶分布於屏東平原西南部,而佳冬鄉的沿海地區正位於此地帶上,沖 積物主要為細粒砂與泥質,偶含少量粗礫,因沖積物特性,地下水補充不易(黃 薇儒,2006),亦即在抽取量大於補注量的情況,長時間則造成地層嚴重下陷。

本區域雖地下水充沛,地下水位高利於鑿井抽取,水源不虞匱乏,能充分支 援民生、農業以及漁業使用,但因地下水補充不易,在養殖漁業興起後大量超抽 地下水作為養殖用水,導致該區域地層嚴重下陷,使得此區在政府訂立地下水資 源管制政策後,居民在地下水資源上有所限制。

(39)

第二節 人文環境 一、 歷史沿革

佳冬鄉原為西拉雅族分支馬卡道平埔族茄藤社故址,清康熙中葉已有漢民墾 殖(鍾彬政,2001),面積日廣。佳冬鄉鄉名源於「茄苳腳」聚落而來,「茄苳腳」

地名係由漢人稱呼平埔族社名,後來沿用為村名及鄉名。至 1920 年日人依據舊 地名變更,改稱「佳冬」。

清領時劉銘傳任台灣巡府後,全台設「撫墾局」十六處,鳳山縣下淡水溪以 南,以東港溪為界,東為港東上、中、下里,萬巒十三庄為港東上里,南岸十三 庄(今新埤、佳冬二鄉)為中里,枋寮設「撫墾局」為下里,各設里長一人,里 以下稱庄,茄藤社改為茄苳腳庄。

1901 年廢縣及辦務署,改為二十廳,六根庄屬阿猴廳東港支廳,內轄茄苳、

下埔頭、半徑、石峰徑、東埔(昌隆)、大武丁、薑園、溫仔、海埔。

1920 年改革地方制度,全島西部十廳改為五州,支廳改設郡,六根庄為高 雄州東港郡佳冬庄,設庄役場,轄十二保:佳冬一保、二保(六根村)、下埔頭

(含葫蘆尾)、半見(半徑)、石光見(又稱石峰徑、石公徑)一保、二保、昌隆 老庄、昌隆新庄(含三間屋、武丁潭)、大武丁、薑園(含四間屋、蕃仔寮)、塭 仔(含頂寮)、海埔、機場等。

1945 年台灣光復後,為免行政程序脫節,站維持日人制度,繼續推行政務。

1946 年 1 月廢除日人制度,改州廳為縣,革郡為區,庄、街為鄉、鎮;廢保甲 為村鄰。全銜為:高雄縣東港區佳冬鄉,設鄉公所,1950 年 8 月,將原本八縣 九市改為十六縣五市,本鄉屬屏東縣管轄迄今(李新豐,2001)。

(40)

二、 人口組成與教育程度

(一)人口組成

本鄉之閩南、客家人各佔半數,亦為客家「六堆」中的「左堆」,閩南人 大部分居住沿海外圍地區,主要以塭豐村、燄塭村與羌園村為主,客家人多居於 內陸庄落,以六根村、萬建村、佳冬村與昌隆村為主,亦有少部分客家人居住在 沿海地區及賴家村,而佳冬鄉最靠近內陸的石光村、玉光村、昌隆村和大同村則 為閩、客兩族群混居。總體而言,沿海地區的族群以閩南人居多,而往內陸推進,

在佳冬鄉中央區域則多為客家人,最內陸的區域則為閩、客混居。

(二)教育程度

影響農家勞動力移動的因素,除距都市遠近外、非農業之就業機會的多寡等 外在因素,實際也受農家教育程度高低等內在因素的影響(陳希煌,1967:73)。

由表 2-4 中,1980 年佳冬鄉農家 15 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中可發現,佳冬鄉 整體的教育程度,大學教育程度以上的勞動人口僅佔 3.28﹪,高中教育程度以 上的勞動人口比例僅佔 18.26﹪,國中以下教育程度的勞動人口比例高達 81.72

﹪,顯示佳冬鄉的農業勞動人口整體教育程度偏低,不利於產業轉型與升級。

表 2-4 1980 年佳冬鄉農家 15 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 單位:人 總計 不識字 小學 國中 高中職 大學 佳冬鄉 7190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1699 23.43 2931 40.56 1217 16.73 1102 14.98 251 3.28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1980 年《農業年報》

佳冬鄉沿海地區的居民可能因為位置遠離都會區導致缺乏較多非農就業機 會,農家也因教育程度偏低、缺乏專業技能而無法從事非農業的固定工作,僅能

(41)

經營自身熟悉的農業工作或其他農業兼職工作。

而自營農業者能以低廉成本雇用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無論自土地利用轉變其 發生前後,與二、三級產業雇用員工相比,第一級產業在雇用勞力生產的支出上 顯然要更有優勢,且第一級產業的聘僱勞工並不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與嫻熟的經 驗與技術,大部分是繁雜的體力勞動或頻繁單調的動作(黃瓊慧,2001),勞工 的替代率高,產業間的流動並不頻繁,使得產業難以升級或轉型。

三、 產業結構

佳冬鄉因地理位置遠離屏東等主要城市,難以受到都會區擴張進而帶動區域 發展,形成大都會區的腹地,帶來產業升級轉型(屏東縣政府,1991),產業經 濟發展受到限制,進而影響本區的產業發展。

佳冬鄉也缺乏珍貴天然資源,如礦、林業資源以帶動產業發展,也缺乏天然 良港難以停泊大型船隻,如鄰近鄉鎮東港的大鵬灣擁有天然良港可供大型船隻停 泊,利於發展遠洋捕撈漁業以及商業貨運船運,平直的沙岸地形僅能在林邊溪出 海口南端形成以停泊近海漁業的小型船隻,且林邊溪沖刷的泥沙造成港口淤積,

必須年年清理。

惟一擁有的只有平坦的地形以及地理、氣候條件發展農業,在台灣開發早期 已由先民在佳冬鄉落腳並積極發展,而自 1970 年後沿海地區養殖漁業如雨後春 筍般興盛,直至今日第一級產業仍是佳冬鄉主要產業。

(一)農業

佳冬鄉位於屏東平原西南部,地形平坦,氣候溫暖,雨量充足,土壤肥沃,

適宜發展農業。

從表 2-5 中得知,早期的糧食作物主要以稻米為主,經濟作物以香蕉、紅豆 為主,但後因經濟起飛、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加以稻作的生產成本逐漸提高,而

(42)

米糧價格卻未跟著提升,在損益難以維持平衡的情況下,導致原本從事稻米耕作 的農民將農田轉作為其他經濟作物,或是放棄耕作領取休耕補助,而早期的經濟 作物也因難以獲益而逐漸被蓮霧與檳榔取代。

佳冬鄉以台十七線公路現為分野,往內陸方向的經濟作物主要以檳榔與蓮霧 為主,而沿海方向則幾乎為蓮霧為大宗,蓋因沿海地區的土壤與地形 1970-1980 年之間的土地利用轉變時期的種種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土壤與地下水均已鹽 化,檳榔本身對土壤中的鹽分耐性極差,惟蓮霧耐鹽分的特性使得佳冬鄉沿海地 區的土地利用方式,除了魚塭養殖外,蓮霧成為另一個選項,造成現今佳冬鄉沿 海地區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

表 2-5 佳冬鄉歷年來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變化一覽表 (單位:公頃)

年度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1998 作物別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水稻 2100 1986 1936 1789 1156 1936 1789 1156 1108 571 52 58 38 23 蓮霧 2 5 45 650 610 599 573 檳榔 4 7 20 223 423 534 552 香蕉 921 285 124 49 45 29 58 紅豆 510 119 772 452 156 28 22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歷年統計提要》(1951-1998)

(二)漁業

佳冬鄉西部為台灣海峽,早期先民抵達此地後,已有部分居民利用舢舨於林 邊溪出海口附近從事近海漁撈謀生。

但佳冬鄉本身缺乏優良漁港,鄉內唯一的漁港位於塭豐村與燄塭村交界的漁 港,但因港內水淺,且因鄰近林邊溪,受河川挾帶之泥沙淤積困擾,需要定時清

(43)

理淤沙,且因港內水淺,大型漁船無法出入,以致阻礙遠洋漁業的發展。

今日漁民仍僅能利用塑膠筏與小型漁船從事近海漁撈,而近年來因海洋污染 日趨嚴重,以及海洋魚類資源枯竭,使得近海漁撈的產量日漸萎縮。

而養殖漁業隨著早年的養殖鰻魚興起後開始發展,在當時鰻魚養殖業受限於 魚苗來源以及技術限制,仍屬零星發展,並未有大規模的群體養殖規模,但在 1970 至 1980 年間,在鰻魚養殖業因銷量萎縮逐漸式微後,繼之而起的草蝦養殖 因技術突破(人工繁殖技術、人工飼料以及水車配置),更加速佳冬鄉沿海地區 的土地利用轉變。

(三)工商業

與第一級產業相比,佳冬鄉內的二、三級產業並不發達,工商場所登記數僅 458 家(2006 年,行政院主計處),其中以批發及零售業最多,佔 264 家,而製 造業有 11 家,多為魚類製品加工廠以及冷凍場,顯示佳冬鄉的工廠多與當地的 養殖漁業發展有關。

惟佳冬鄉自養殖漁業興起後,所養殖的主要魚種,或因國內消費風氣不盛,

亦或銷往國外獲利更高,所生產之魚貨泰半多在捕撈後銷往國外,從早期的鰻魚 以及草蝦大量往日本銷售可看出此一趨勢。

此一趨勢已影響鄉內的工業發展,例如魚產加工業,由於多直接銷往國外,

並未在產地直接設廠加工,使得當地的食品加工業也難以發展。

此外,佳冬鄉雖近臨屏南工業區,但工業區因位置欠佳,難以發展,工業區 內設廠率低,並未帶動鄉內關聯工業之發展,導致佳冬鄉內的產業轉型困難。

商業服務活動僅及於鄉境之內,且為日用品之零售服務及個人服務為主,金 融保險業則以農會或銀行為主,提供漁農民之借貸、存提款等服務。

(44)

表 2-6 1971-1979 年佳冬鄉產業人口統計表 單位:人 一級產業 百分比 二級產業 百分比 三級產業 百分比 總人數 1971 7845 56.71 2788 20.15 3200 23.13 13833 1972 7310 57.64 2234 17.61 3139 24.75 12683 1973 6964 56.30 2122 17.16 3281 26.53 12367 1974 7118 59.59 2160 17.17 3301 26.24 12579 1975 7481 57.61 2182 16.80 3322 25.58 12985 1976 6977 55.83 2156 17.25 3364 26.92 12497 1977 7101 54.90 2337 18.07 3496 27.03 12934 1978 7117 53.88 2431 18.41 3660 27.71 13208 1979 7178 54.05 2541 19.13 3562 26.82 13281

資料來源:《屏東縣統計要覽》(1991)

從表 2-6 中得知,佳冬鄉的各級產業發展在土地利用變遷的時期並未有太多 的改變,從事一級產業者依然只是在原本的土地上改變原本的土地利用方式,並 未因原本經營農業條件喪失而轉投入二、三級產業,而二、三級產業也未因土地 利用方式大幅改變而消失或增加,可謂未蒙其利也未獲其害。

(45)

第三章 1970-1980 年代佳冬鄉沿海地區的土地 利用轉換

本章旨在探討佳冬鄉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變遷自 1970-1980 年間所經歷的 三個階段。

在農業發展方面,從漢人自清領時期來到佳冬鄉沿海地區,歷經日治時期直 到國民政府期間,此區域主要的農業活動即是種植水稻,除此之外,於二期稻作 收成後亦有少量之經濟作物生產,如甘蔗、香蕉、紅豆等。

而漁業發展方面,除了接近林邊溪出海口有少量漁民藉地利之便進行漁撈謀 生外,該區域僅有的養殖漁業僅是農民利用蓄水埤塘或田間養殖少量的淡水魚 類,產量並不大,僅供自家食用或在當地市場販售,養殖量既少也無專門養殖設 備,尚無法稱為商業導向的養殖漁業。

表 3-1 佳冬鄉人口數與耕地面積增減情況

項目 單位 1951 年 1961 年 1971 年 1981 年 1991 年 土地總面積 平方

公里

30.9842 30.9842 30.9842 30.9842 30.9842

全鄉人口數 人 17044 21979 26302 26630 24689 耕地總面積 公頃 2186.08 2348.19 2442.89 1836.26 1444.76 水田面積 公頃 1724.34 2037.47 1916.66 1449.54 1079.33 旱田面積 公頃 461.74 310.72 526.23 386.72 362.43 農戶數 % 2517 2619 2843 2691 1995 每戶耕地面積 公頃 0.87 0.8 0.88 0.68 0.72 農業人口 人 15859 19402 21178 16104 8751 農業人口比例 % 81.59 88.28 80.52 60.47 35.44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歷年統計提要》(1951-1991)

(46)

表 3-2 佳冬鄉農戶數及人口數之增減情形

年份 自耕農 半自耕農 佃農 非自耕農 戶數 人口數 戶數 人口數 戶數 人口數 戶數 人口數 1951 295 2173 350 2335 1396 8195 273 1952 1961 1242 8170 893 5844 484 3196 313 2992 1971 1940 13188 454 3052 449 3018 74 455 1981 2292 13891 217 1286 182 927 67 319 1991 1485 6161 273 1515 237 1075 68 409 1998 1978 7520 154 428 -- -- -- --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歷年統計提要》 (1951-1998 年)

從表 3-1 中得知,自 1951 年起,至 1970 年可耕種面積已達飽和狀態,佳冬 鄉從事農耕的人數、以及耕地總面積並無太大變化,但早自 1960 年起,佳冬鄉 沿海地區開始興起養殖鰻魚的風潮,開始有農民將農田改建為水泥圍岸魚池,利 用當地豐沛的地下水進行養殖,但受限於鰻魚苗數量來源不穩,並未有太多農民 轉投入鰻魚養殖業中。但自 1970 年後,首次有成鰻直接銷往日本市場,以及日 本對鰻魚需求量激增,後有自日本的養殖技術支援以及週邊產業配合,如鰻魚人 工飼料發展成功,佳冬鄉沿海地區土地利用開始轉變,但受限於某些因素故幅度 並大大。

而後隨著鰻魚銷日量逐漸萎縮,另一項漁業開始在佳冬鄉沿海地區嶄露頭 角,即草蝦養殖。

原本草蝦與虱目魚混養,產量並不大,銷售量也不穩定,但因在 1977 年人 工繁殖技術突破,人工飼料的研發,遂使草蝦能夠大量養殖,使得佳冬鄉沿海地 區的土地利用方式在 1970-1980 年間進入轉化最高峰時期。

此轉化過程在短短十年間飛速提升,從 1970 年至 1980 年之間是轉化的高峰,直 到 1990 年才趨緩,而呈現今日之土地利用樣貌。玆將此土地利用變遷之過程分 三段分別敘述如下:

(47)

第一節 1970-1980 年代前佳冬鄉沿海地區農業土地利用 發展概況

一、養殖漁業

佳冬鄉沿海地區在清領與日治時代並無發展大規模的魚塭養殖,僅在近海濱 之處有零星的傳統虱目魚養殖,而內陸則為在埤塘、河川粗放或自然方式蓄養一 些淡水魚類,如吳郭魚、鯉魚、鯽魚、草魚等。

而在鹹水養殖方面,約在 1970 年前,近海的養殖魚種以虱目魚為主,兼種 龍鬚菜,依靠天然環境自然孕育而成(藍群傑,2001),因缺乏現代化設備,如 抽水幫浦與輸水設備,其養殖區域也僅限於海水漲退潮可及之潮間帶沿海低窪 地,或河口築土堤成池,缺乏現代的混凝土以興築人工堤岸,使得養殖漁塭難以 向內陸區域推進,亦缺乏人工飼料,也無水車增加漁塭中水溶氧量,故飼養量一 直無法突破。

而在淡水養殖方面,以吳郭魚數量最多,原產於非洲,後被荷蘭人引進至印 尼爪哇、蘇門達臘,再轉至馬來半島,之後在 1946 年為郭啟彰、吳振輝自新加 坡引進,故命名為「吳郭魚」,在佳冬鄉沿海區域則台語稱呼為「南洋鯽」。 此魚種生長快速,為雜食性,在淡水與海水中皆能生存,繁殖力極強,飼養方法 簡單,在淡水之稻田、溝渠與埤塘、甚至近海漁塭中也能生長(藍群傑,2001),

而農民則視吳郭魚為農業生產的副產品,從表 3-3 中得知,在土地利用轉變期 前,整個屏東縣,包括佳冬鄉沿海地區,除了少數魚塭外,並無刻意大規模專門 飼養,漁業產量仍以近海撈捕為最大宗產出。

此時的養殖漁業從業人數既少,尚稱不上大規模商業養殖,養殖魚類也僅供 自用或在鄰近市集上作小規模商業買賣,而養殖技術相當原始,也無現代養殖設 備運用,例如利用打水水車提高水溶氧量以提高飼養魚類數量,故養殖效率較 低。況且上述的養殖魚種均屬於草食性或雜食性,在飼料調配方面無技術性,養

(48)

殖數量上也受限於天然飼料來源,如農業副產品收入,粗糠、牧草或鴨、鵝等動 物排泄物,難以藉由人工飼料來提高養殖魚類數量。

表 3-3 1966-1970 年佳冬鄉漁民數 單位:人 類別 近海漁撈 沿岸漁撈 陸地養殖 總計 1966 年 97 698 42 837 1967 年 188 592 53 833 1968 年 219 581 56 856 1969 年 356 425 57 853 1970 年 732 1437 176 2345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歷年統計提要》(1966-1970)

但本區在鰻魚飼養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即穩定溫暖的氣候以及穩定的地 下淡水來源,在土地利用轉變高峰期到來前,已有居民以粗放養殖方式飼養鰻魚。

特別是在前章節提到屏東縣西南沿海地區氣候穩定,年平均氣溫為 25.1 度,而 以一月最低均溫為 22.5 度,相差僅 5.8℃,而鰻魚生性畏寒,在冬季溫度降低 時成長遲緩,在攝氏 10℃時甚至進入冬眠狀態,與日本、台灣其他適合養殖鰻 魚的區域相比,佳冬鄉沿海地區的氣候更適合養殖鰻魚,僅需一年即可收成,台 灣其他養殖區需時更久,日本養殖鰻魚期甚至需要一年半才能收成,足見本區域 的優勢。

早在 1965 年之前,鰻魚養殖均為粗放養殖,僅供內銷且銷售量亦不大,投 放之餌料均為自魚港收購之下雜魚,以攪肉機攪拌成魚漿以投料,為早期鰻魚養 殖的人工飼料,量亦不大,此時亦缺乏電動水車增加水溶氧量,鰻魚養殖的單位 產量依舊不高。

此時期佳冬鄉沿海地區的成鰻養殖戶並不多,在 1968-1970 這段時間中,日 商來台採購鰻魚仍以鰻苗與鰻線為主,此時期台灣的鰻魚外銷仍以幼鰻為為主

(49)

(石佳惠,2001),亦少部份成鰻打開銷日市場。

值得注意鰻魚養殖統計資料在 1968 年之前似乎是因為產量過少而不作個別 統計,從表 3-4 中得之,自 1969 年鰻魚的養殖量突然大幅攀升,因養殖技術的 突破,顯示屏東縣開始有居民投入鰻魚養殖,成鰻產量大幅提升,而佳冬鄉亦有 部分居民跟進養殖。

表 3-4 屏東縣主要淡水養殖魚類產量變化一覽表 單位:公斤 種類 淡水吳郭魚 鯉魚 鰻 其他淡水魚類 1966 年 10303 15702 - 27794 1967 年 109278 14516 - 68276 1968 年 94900 41700 34200 58200 1969 年 73900 38100 561200 16700 1970 年 81400 42000 850900 31100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歷年統計提要》 (1966-1970)

二、農業

1970 年前的佳冬鄉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依然以農業耕種為主,主要產量以 稻米為主,在冬季休耕期間則種植紅豆為大宗,因佳冬鄉位處南台灣,炎熱的氣 候利於香蕉種植,非稻作農地幾乎以種植香蕉為主,且因海外市場需求持續增 加,種植香蕉的面積也持續增加。

此時的經濟作物蓮霧種植面積相當稀少,如表 3-5 所示,因土壤與地下水尚 未受到嚴重之鹽化影響,故此時的佳冬鄉沿海地區的農業與台灣地區的農業發展 狀況並無二致,絕大多數土地呈現以經營農耕為主的利用形式。

(50)

表 3-5 佳冬鄉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變化一覽表 (單位:公頃)

年度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作物別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水稻 1930 1901 1933 1907 1927 1890 1927 1909 1930 1906 蓮霧 0.55 0.55 0.55 0.55 0.55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歷年統計提要》 (1966-1970)

(51)

第二節 1970-1980 年代佳冬鄉沿海地區農業與養殖漁業 的發展

一、漁業

佳冬鄉沿海地區大規模的土地利用轉自 1970 年開始,使因於鰻魚養殖業開 始興起,以及自鰻魚養殖業衰退後,種種因素機遇下,繼之而起的草蝦養殖。

自 1966 年以後因日本市場需求,台灣養鰻業逐漸推廣,由日本引進資金、養殖 與管理技術並廣泛應用(胡興華,2004),改變以往的利用自然地形(河川、湖 泊)或人工挖掘、非專用於養殖漁業的埤塘,投入資金建造水泥圍岸的人工漁塭,

以及挖井鑽取地下水以作為養殖鰻魚所需之淡水,繼而運用現代化設備,如水車

(提高漁塭中氧溶量,增加單位面積中的放養數量)與發電機(停電時能及時提 供水車動力)等各種電動機具普及以及鰻魚的人工飼料(取得穩定的養殖魚類食 物來源,提高單位面積中的放養數量)白魚粉技術成熟,此時期的鰻魚養殖產業 更加茁壯。

惟鰻魚養殖最大的困擾來自於鰻魚苗取得不便,由於鰻魚的人工繁殖技術迄 今無法突破,故鰻魚苗來自於海岸邊的撈取,每年 11 月至翌年 3 月,沿岸的漁 民趁著夜色在沙灘沿岸用網撈取鰻魚苗,捕獲量完全憑藉經驗與運氣,鰻魚苗經 畜養淡化後,再放養至養殖漁塭中,因此每年的鰻魚苗捕獲量直接影響養殖鰻魚 的生產成本。

從表 3-6 得知,自 1973 年後,或因養殖者盲目擴張,成鰻產量過大,且因 養殖業者高價搶購鰻線,以致於生產成本高於日本消費市場的價格,再加以未採 取適當的價格調節措施,銷日的鰻魚遭日本批發商惡意壟斷殺價,造成鰻魚價格 大幅下滑(袁柏偉、李健全,引自王柏山,1990)。經訪談當時經歷過這段時間 的養鰻業者得知,一尾五兩的成鰻,早就飼養到超過公認的收購尺寸,依然乏人

(52)

問津。且鰻魚養殖成本節節升高,在不敷成本的影響下,直接影響佳冬鄉沿海地 區漁民養殖鰻魚之意願,當時許多人認賠地價拋售養殖過大的成鰻,也造成相當 數量的鰻魚養殖漁塭停養,棄養的魚塭池底甚至長滿雜草,或考量利益將土地利 用方式作轉變,改種植經濟利益較高且適應沿海地區生長環境的蓮霧,少數沒停 養之養殖魚戶因養殖池為鋼筋水泥建物,即便拆除也難以恢復土地的原貌轉作其 他用途,且已投資的打氣設備、電源線路、地下淡水井等設備仍在,依然在原養 鰻池中續養其他水產。

仍有不放棄鰻魚養殖的居民抱持著持續經營養殖鰻魚,期待量少即價揚的預 期心理,持續維持鰻養養殖。

表 3-6 1971-1980 年佳冬鄉漁民數 單位:人 類別 近海漁撈 沿岸漁撈 陸地養殖 總計 1971 年 732 720 180 2349 1972 年 733 1437 184 2354 1973 年 734 1437 191 2362 1974 年 368 402 57 842 1975 年 497 607 287 1401 1976 年 497 608 300 1415 1977 年 192 84 437 721 1978 年 191 82 463 744 1979 年 191 82 483 764 1980 年 191 1067 483 1751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歷年統計提要》(1971-1980)

在鰻魚養殖業大幅受挫後,不願放棄的養殖業者見到草蝦養殖的蝦苗便宜

(草蝦苗因技術突破已能人工繁殖,價格便宜,鰻魚苗則全靠天然海域中捕撈,

且受限於冬季時節,種苗費用高),且草蝦成長週期短,一年可收穫二次,亦即 回本更快,遂投入草蝦的飼養,因鄰近海岸,遂有養鰻業者取得地利之便,將鰻

(53)

魚塭改養草蝦。

此時臺灣自 1968 年草蝦苗人工培育成功,第一家民間蝦苗繁殖廠成立,此 後全台的草蝦繁殖廠如雨後春筍般設立,確保草蝦苗供應無虞的情況下,適逢鰻 魚養殖正面臨衰退期,此時佳冬鄉沿海地區已有人嘗試以粗放養殖的方式開始養 殖草蝦,而佳冬鄉主要為以草蝦與蟳混養或草蝦與龍鬚菜混養(王柏山,1990)。

其中草蝦與龍鬚菜混養的粗放養殖方式在佳冬鄉沿海地區較常見,因早期佳冬鄉 南部曾開闢龍鬚菜養殖專業區有關,而這些龍鬚菜養殖專區也在日後成為草蝦養 殖漁塭。

此時的草蝦產量不大,缺乏人工飼料餵養,成長速率也參差不齊,批發商也 非一次捕撈完養殖池中的草蝦,而是用撈網捕撈所需要的數量,次數多且數量零 碎。

與鰻魚養殖興起的過程類似,自 1977 年草蝦人工飼料開發成功,配合穩定 供應的草蝦幼苗,草蝦由粗放式養殖升級為集約式養殖,養殖草蝦的生產量節節 上升,產量攀升至上千公噸後,1983 年即生產上萬公噸,此後產量急遽增加,

到 1987 年達到 8 萬多公噸的最高峰(2010,薛月順),而此時期的佳冬鄉沿海地 區的鰻魚養殖產量與養殖面積逐漸減緩、萎縮。

而自 1974 年,在已農地重劃過的賴家村與塭豐村,已有養殖魚戶開始養殖 草蝦,也開始在風潮下將以衰退的鰻魚養殖逐步轉變為草蝦養殖,原來的養殖魚 戶採用高密度的、高集約的養殖方式大量養殖草蝦,而在過去養殖鰻魚時累積的 養殖經驗與資金,使得養殖草蝦的規模與面積拓展的更快速。

而在此時更多原本在佳冬鄉沿海地區從事農耕的居民,在種種因素作用下也將農 田改建為漁塭,土地利用轉變在此時達到最高峰。

(54)

二、農業

自 1971-1980 年之間,為佳冬鄉沿海地區土地利用變化最劇烈的十年,這段 期間養殖漁業的變化,主要以鰻魚銷往日本的量大幅下降,獲益大幅降低,導致 養殖業者開始將養殖魚類轉型,而草蝦適時填補上空缺,且人工飼料技術發展成 熟,能以高密度、集約飼養,且草蝦銷日已經成功打開市場,再加上草蝦苗人工 繁殖技術發展完成,使得草蝦苗能大量生產價格低廉,不像鰻魚苗那斑受限於人 工繁殖技術缺乏,幼苗來源不穩定且價格昂貴。

在各種條件共同作用下,養殖業者紛紛改為養殖草蝦,而原本從事以稻作為 主農民紛紛將農田改建為養殖漁塭,投入養殖漁業,在各種因素作用交互下,整 個佳冬鄉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變化達到最高峰。

表 3-7 佳冬鄉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變化一覽表 (單位:公頃)

年度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作物別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水稻 1932 1903 1922 1871 1918 1854 1903 1961 1946 1972 1936 1789 1850 1802 蓮霧 0.55 1.50 1.70 2.10 3.05 5.91 7.68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歷年統計提要》 (1971-1980)

表 3-7 續 佳冬鄉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變化一覽表 (單位:公頃)

年度 1978 1979 1980 作物別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一期 二期

水稻 1760 1615 1590 1558 1198 1109 蓮霧 5.27 9.76 20.1

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歷年統計提要》(1971-1980)

數據

表 4- 6    林邊溪 1970-1980 年每月徑流量 ................................ 64  表 4- 7    佳冬鄉 1970-1981 年間地層下陷檢測統計表 ....................
表 1-4  1971-1980 年屏東縣養殖業面積統計表  項目  養殖面積(公頃)  養殖戶數 平均每戶 養殖面積  年度  鹹水漁塭 淡水漁塭 淺海養殖  其他  合計  1971  500  154  23  -  124  431  1.571  1972  503  320  23  -  846  467  1.812  1973  503  340  25  -  868  486  1.786  1974  503  389  155  -  1047  485  2.159  1975
圖 1-1 佳冬鄉村落圖
圖 1-2  研究架構圖 自然環境: 地形 氣候 水文  人文環境:  農漁民教育程度 產業發展 土地利用變遷 農業經營條件: 水文 地形 氣候 漁業經營條件: 水文 地形 利潤 土地利用變化加速: 養殖廢水排放 土壤鹽化  抑制土地利用變化: 台 17 線公路建設 地下水管制條例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Giant Parotid Pleomorphic Adenoma with Atypical Histological Presentation and Long-Term Recurrence-Free Follow-Up after Surgery: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imal or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and their fractiors, boiled, oxidised, dehydrated, sulphurised, blown, polymerised by heat in vacuum or in inert gas or otherwise chem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從 7000 年前至 10000 年前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

Students should also b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bonding,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substances by learning the properties of metals, giant ionic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Since 1980, the problem-posing activities have gradually receive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Think of a math problem, which is the mathematical problem-posing, and particularly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