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学物理公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大学物理公式"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学物理公式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 1.1 平均速度

v

=

t

△r

1.2 瞬时速度 v=

lim

△t0

△t

△r

=

dt dr

1. 3 速度 v=

dt

ds

lim

lim

△t 0 △t △t 0

△r

1.6 平均加速度

a

=

△t

△v

1.7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

lim

△t0

△t

△v

=

dt dv

1.8 瞬时加速度 a=

dt dv

=

2 2

dt r d

1.11 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 x=x0+vt 1.12 变速运动速度 v=v0+at

1.13 变速运动质点坐标 x=x0+v0t+

2 1

at2 1.14 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2-v0

2=2a(x-x0) 1.15 自由落体运动 1.16 竖直上抛运动

 

 

gy v

at y

gt v

2 2 1

2

2

 

 

gy v

v

gt t v y

gt v v

2 2 1

2 0 2

2 0

0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

 

gt a v v

a v v

y x

sin cos

0 0

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



 

2 0

0

2 sin 1

cos gt t a v y

t a v x

1.19 射程 X=

g a v

02

sin 2

1.20 射高 Y=

g a v

2 2

2

sin

0

1.21 飞行时间 y=xtga—

g gx

2

1.22 轨迹方程 y=xtga—

a v

gx

2 2 0

2

cos 2

1.23 向心加速度 a=

R v

2

1.24 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 和 a=at+an

1.25 加速度数值 a=

a

t2

a

n2

1.26 法 向 加速 度 和 匀 速圆 周 运 动 的 向 心 加 速度相 同 an=

R v

2

1.27 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 at=

dt dv

1.28

Φ ω dt R

R d dt

vds  

1.29 角速度

dt ω  d φ

1.30 角加速度

2 2

dt dt d

d ω φ

α  

1.31 角加速度 a 与线加速度 an、at间的关系

an= 2

2

2

( )

ω ω R R R R

v  

at=

ω α

dt R R d dt

dv  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 度 a 的大小与外力 F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 m 成反 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F=ma

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 A 以力 F1作用与物体 B,则同 时物体 B 必以力 F2作用与物体 A;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而且沿同一直线。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任何两质点间存在着相互吸 引力,其大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点间的 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两质点的连线 1.39 F=G

2 2 1

r m

m

G 为 万 有 引 力 称 量 =6.67 ×

10-11N

m2/kg2

1.40 重力 P=mg (g 重力加速度) 1.41 重力 P=G

r

2

Mm

1.42 有上两式重力加速度 g=G

r

2

M

(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与 物体本身的质量无关,而紧随它到地心的距离而变) 1.43 胡克定律 F=—kx (k 是比例常数,称为弹簧的劲度

(2)

系数)

1.44 最大静摩擦力 f最大=μ0N (μ0静摩擦系数)

1.45 滑动摩擦系数 f=μN (μ滑动摩擦系数略小于μ0) 第二章 守恒定律

2.1动量P=mv 2.2牛顿第二定律F=

dt dP dt

mv d ( ) 

2.3 动 量 定 理 的 微 分 形 式 Fdt=mdv=d(mv) F=ma=m

dt dv

2.4

12

t

t

Fdt

12

)

v

(

v

d mv

=mv2-mv1

2.5 冲量 I=

t1t2

Fdt

2.6 动量定理 I=P2-P1

2.7 平均冲力

F

与冲量 I=

12

t

t

Fdt

=

F

(t2-t1) 2.9 平均冲力

F

1

2

t

t I

2 1

2

1

t t

t

Fdt

t

1 2

1 2

t t

mv mv

2.12 质 点 系 的 动 量 定 理 (F1+F2)△t=(m1v1+m2v2)— (m1v10+m2v20)

左面为系统所受的外力的总动量,第一项为系统的

末动量,二为初动量

2.13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  

n

i

n

i i i n

i i i

i

t m v m v

F

1 1

0 1

作用在系统上的外力的总冲量等于系统总动量的增

2.14质点系的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矢量和 为零)

n

i i i

v m

1

=

n

i i i

v m

1

0 =常矢量

2.16

LpRmvR

圆周运动角动量 R为半径

2.17

Lpdmvd

非圆周运动,d为参考点 o 到 p

点的垂直距离

2.18

Lmvr sin 

同上

2.21

MFdFr sin 

F对参考点的力矩 2.22

MrF

力矩

2.24

dt

MdL

作用在质点上的合外力矩等于质点角动 量的时间变化率

2.26



 

L 常矢量

dt

dL 0

如果对于某一固定参考点,质点(系)

所受的外力矩的矢量和为零,则此质点对于该参考点的角 动量保持不变。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2.28

i i i

r m

I

2 刚体对给定转轴的转动惯量

2.29

MI

(刚体的合外力矩)刚体在外力矩M的

作用下所获得的角加速度a与外合力矩的大小成正比,并 于转动惯量I成反比;这就是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

2.30

I

m

r

2

dm

v

r

2

dv

转动惯量 (dv 为相应质元 dm的体积元,p为体积元dv处的密度)

2.31

LI

角动量

2.32

dt Ia dL

M  

物体所受对某给定轴的合外力矩等 于物体对该轴的角动量的变化量

2.33

MdtdL

冲量距

2.34 0 0

0 0

I I L L dL Mdt

L

L t

t

     

2.35

LI

 常量

2.36

WFr cos 

2.37

WFr

力的功等于力沿质点位移方向的分量与

质点位移大小的乘积

2.38

W dW F dr

b

F ds

L a b

L a b

L a

ab

cos 

) ( )

( )

(

2.39

n n

b L a b

L

a

F dr F F F dr W W W

W     

1

2

   

1

2

  

) ( )

(

) (

合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代数和 2.40

t N W

 

功率等于功比上时间

2.41

dt dW t

N W

t

 

lim

0

2.42

F v F v

t F s

N

t

  

 

lim cos  cos 

0

瞬 时 功 率 等于力F与质点瞬时速度v的标乘积

2.43 2 02

2 1 2

1

0

mvdv mv mv

W  

vv

 

功 等于动 能的 增

2.44 2

2 1 mv

E

k

物体的动能

2.45

k0

k

E

E

W  

合力对物体所作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 增量(动能定理)

2.46

W

ab

mg ( h

a

h

b

)

重力做的功

(3)

2.47

( ) ( )

b a

b a

ab

r

GMm r

dr GMm F

W       

万有引力

做的功

2.48 2 2

2 1 2

1

b a

b a

ab

F dr kx kx

W     

弹性力做的功

2.49

W E

p

E

p

E

p

b

ab

a

   

势能定义

2.50

E

p

mgh

重力的势能表达式

2.51

r

E

p

  GMm

万有引力势能

2.52 2

2 1 kx

E

p

弹性势能表达式

2.53

k0

k

E

E W

W

 

质点系动能的增量等于所有 外力的功和内力的功的代数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2.54

k0

k

E

E W

W

W

保内

非内

 

保守内力和不保守 内力

2.55

WE

p

E

p

   E

p

保内 0 系统中的保守内力的功

等于系统势能的减少量

2.56

( ) ( )

0

0 p

k p

k

E E E

E W

W

非内

   

2.57

EE

k

E

p系统的动能 k和势能 p之和称为系统

的机械能

2.58

W

W

非内

EE

0质点系在运动过程中,他的机

械能增量等于外力的功和非保守内力的功的总和(功能原 理)

2.59

常量 时,有

W

 0 W

非内

 0 EE

k

E

p

果在一个系统的运动过程中的任意一小段时间内,外力对 系统所作总功都为零,系统内部又没有非保守内力做功,

则在运动过程中系统的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系统 的机械能不随时间改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2.60 2 02 0

2 1 2

1 mvmghmvmgh

重力作用下机械能

守恒的一个特例

2.61 2 2 02 02

2 1 2

1 2

1 2

1 mvkxmvkx

弹性力作用下的

机械能守恒

第三章 气体动理论 1 毫米汞柱等于 133.3Pa 1mmHg=133.3Pa

1 标准大气压等户 760 毫米汞柱 1atm=760mmHg=1.013×

105Pa

热力学温度 T=273.15+t

3.2 气体定律

 

2 2 2 1

1 1

T V P T

V

P

常量 即

T

V

P

=常量

阿付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1 摩尔的 任何气体所占据的体积都相同。在标准状态下,即压强 P0=1atm、温度 T0=273.15K 时,1 摩尔的任何气体体积均 为 v0=22.41 L/mol

3.3 罗常量 Na=6.0221023 mol-1 3.5 普适气体常量 R

0 0 0

T v

P

国际单位制为:8.314

J/(mol.K)

压强用大气压,体积用升 8.206×10-2 atm.L/(mol.K) 3.7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RT

M M

mol

v=

M

mol

M

(质

量为 M,摩尔质量为 Mmol的气体中包含的摩尔数)(R 为与气体无关的普适常量,称为普适气体常量) 3.8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P= 2

3

1 mn v

(n=

V

N

为单位体积中 的平均分字数,称为分子数密度;m 为每个分子的质 量,v 为分子热运动的速率)

3.9 P=

V n N nkT N T

R V N mV N NmRT V

M MRT

A A

mol

 (

气体分子密度,R 和 NA都是普适常量,二者之比称为波尔

兹常量 k=

J K

N R

A

/ 10 38 .

1 

23

3.12 气体动理论温度公式:平均动能 t

kT 2

 3

(平均动

能只与温度有关)

完全确定一个物体在一个空间的位置所需的独立坐 标数目,称为这个物体运动的自由度。双原子分子共有五 个自由度,其中三个是平动自由度,两个适转动自由度,

三原子或多原子分子,共有六个自由度)

分子自由度数越大,其热运动平均动能越大。每个 具有相同的品均动能

kT

2 1

3.13

i kT

t

 2

i 为自由度数,上面 3/2 为一个原子 分子自由度

3.14 1 摩 尔 理 想 气 体 的 内 能 为 :

(4)

E0=

i RT kT

N

N

A A

2 2

1 

 

3.15 质 量 为 M , 摩 尔 质 量 为 Mmol 的 理 想 气 体 能 能 为

E=

i RT

M E M M E M

mol

mol 0

2

0

 

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三种统计平均值

3.20 最概然速率(就是与速率分布曲线的极大值所对应 哦速率,物理意义:速率在

p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

内的分子数百分比最大)

m kT m

kT

p

 2  1 . 41

(温度越高,

p越大,分子质量m越大

p

3.21 因为 k=

N

A

R

和 mNA=Mmol 所以上式可表示为

mol mol

A

p

M

RT M

RT mN

RT m

kT 2 2 1 . 41

2   

 

3.22 平均速率

mol

mol

M

RT M

RT m

v  8 kT  8  1 . 60

3.23 方均根速率

mol

mol

M

RT M

v

2

3 RT 1 . 73

三种速率,方均根速率最大,平均速率次之,最概速 率最小;在讨论速率分布时用最概然速率,计算分子 运动通过的平均距离时用平均速率,计算分子的平均 平动动能时用分均根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从平衡状态 1 向状态 2 的变化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 W和外界传给系统 的热量 Q 二者之和是恒定的,等于系统内能的改变 E2-E1

4.1 W+Q= E2-E1

4.2 Q= E2-E1+W 注意这里为 W 同一过程中系统对外界所 做的功(Q>0 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 表示系统向 外界放出热量;W>0 系统对外界做正功;W<0 系统对 外界做负功)

4.3 dQ=dE+dW(系统从外界吸收微小热量 dQ,内能增加 微小两 dE,对外界做微量功 dW

4.4 平衡过程功的计算 dW=PS

dl

=P

dV

4.5 W=

VV12

PdV

4.6 平衡过程中热量的计算 Q=

C ( T

2

T

1

) M

M

mol

(C 为摩

尔 热 容 量,1 摩 尔 物 质 温 度 改 变 1 度 所 吸 收 或 放 出 的热量)

4.7 等压过程:

C ( T

2

T

1

) M

Q M

p

mol

p

 

定压摩尔热容量

4.8 等容过程:

C ( T

2

T

1

) M

Q M

v

mol

v

 

定容摩尔热容 量

4.9 内 能 增 量 E2-E1=

( ) 2 i R T

2

T

1

M

M

mol

i RdT M

dE M

mol

2

4.11 等容过程

2 2 1

1

T

P T P V

R M

M T

P

mol

 常量 或

4.12 4.13 Qv=E2-E1=

C ( T

2

T

1

) M

M

v mol

等容过程系统不对

外 界 做 功;等容 过 程 内 能变化

4.14 等压过程

2 2 1

1

T

V T V P

R M

M T V

mol

 常量 或

(5)

4.15 2

(

2 1

) (

2 1

)

1

T T M R

V M V P PdV

W

V

V

mol

4.16

Q

P

E

2

E

1

W

(等压膨胀过程中,系统从外界 吸收的 热量中 只有一 部分用 于增加 系统 的内能,其余部分对于外部功)

4.17

C

p

C

v

R

(1 摩尔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温度升 高 1 度时比在等容过程中要多吸收 8.31 焦耳的热量,用来转化为体积膨 胀时对外所做的功,由此可见,普适气 体常量 R 的物理意义:1 摩尔理想气体 在等压过程中升温 1 度对外界所做的 功。)

4.18 泊松比

v p

C

C

4.19 4.20

i R C

i R

C

v p

2 2

2

 

4.21

i i C C

v

p

  2

 

4.22 等 温 变 化

2 2 1

1

P V P V M RT

PV M

mol

 常量 或

4.23 4.24

1 2 1

2 1

1

ln ln

V RT V M W M V

V V P W

mol

 或

4.25 等温过程热容量计算:

1

ln

2

V RT V M W M Q

mol

T

 

(全部转化为功)

4.26 绝 热 过 程 三 个 参 数 都 变 化

2 2 1

1

P V P V

PV  常量 或 

绝热过程的能量转换关系

4.27

 

 

 

1

2 1 1

1

1 ( )

1

r

V V V

W P

4.28

C ( T

2

T

1

) M

W M

v

mol

根据已知量求绝热过程

的功

4.29 W循环=

Q

1

Q

2 Q2 为热机循环中放给外界的热量

4.30 热机循环效率

Q

1

W

循环

 

(Q1一个循环从高温热库

吸收的热量有多少转化为有用的功)

4.31

1 2 1

2

1

1

Q Q Q

Q Q   

 

< 1 (不可能把所有的

热量都转化为功)

4.33 制冷系数

2 1

2 '

2

Q Q

Q W

Q

 

循环

(Q2 为从低温热

库中吸收的热量)

第五章 静电场

5.1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 静电力 F 的大小与它们的带电量 q1、q2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 r 的二 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两个点电 荷的连线。

2 2 1

4

0

1 r

q F q

 

基 元电 荷: e=1.602

 10

19

C

0真 空电 容率

=8.85

 10

12 ;

4

0

1



=8.99

 10

9

5.2

r

r q

F q ˆ

4 1

2 2 1



0

库仑定律的适量形式

5.3 场强

q

0

EF

5.4

r

r Q q

E F

3

0 0

4 

r 为位矢

5.5 电场强度叠加原理(矢量和)

5.6 电偶极子(大小相等电荷相反)场强 E

3

4

0

1 r

P

 

电偶极距 P=ql

5.7 电荷连续分布的任意带电体

E dE 4 1r dq

2

r ˆ



0

均匀带点细直棒

(6)

5.8



  cos

cos 4

2

0

l dE dx

dE

x

 

5.9



  sin

sin 4

2

0

l dE dx

dE

y

 

5.10

a i a sos j

E r (sin sin ) (cos )

4

0

 



5.11 无限长直棒

j E r

2 

0

 

5.12

dS

Ed

E 在电场中任一点附近穿过场强方向的

单位面积的电场线数 5.13 电通量

d

E

EdSEdS cos 

5.14

d

E

EdS

5.15

E

d

E

s

E dS

5.16

E

s

E dS

封闭曲面

高斯定理:在真空中的静电场内,通过任意封闭曲面的电 通量等于该封闭曲面所包围的电荷的电 量的代数和的

0

1 

5.17

S

E dS q

0

1

若 连 续 分 布 在 带 电 体 上

=

Q

dq

0

1

5.19

ˆ ) 4

1

2 0

R r r r

EQ ( 



均匀带点球就像电荷都集 中在球心

5.20 E=0 (r<R) 均匀带点球壳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5.21

2 

0

 

E

无限大均匀带点平面(场强大小与到带 点平面的距离无关,垂直向外(正电荷)) 5.22

1 1 )

4

0

(

0

b a

ab

r r

AQq



电场力所作的功

5.23

L

E dl 0

静电场力沿闭合路径所做的功为零

(静电场场强的环流恒等于零)

5.24 电势差

U

ab

U

a

U

b

ab

E dl

5.25 电势

U

a

a无限远

E dl

注意电势零点

5.26

A

ab

qU

ab

q ( U

a

U

b

)

电场力所做的功

5.27

r r

U Q ˆ

4 

0

带点量为 Q 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的电

势分布,很多电荷时代数叠加,注意为 r 5.28

n

i i

i

a

r

U q

1

4 

0 电势的叠加原理

5.29 a

Q

r U dq

4 

0 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的 电势

5.30

r r

U P ˆ

4 

0 3

电偶极子电势分布,r 为位矢,

P=ql 5.31

12 2 2

0

( )

4 R x

U Q

 

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 Q 圆 环轴线上各点的电势分布

5.36 W=qU 一个电荷静电势能,电量与电势的乘积 5.37

E

0

E

0

 

 或

静电场中导体表面场强

5.38

U

Cq

孤立导体的电容

5.39 U=

R Q

4 

0 孤立导体球

5.40

C  4 

0

R

孤立导体的电容

5.41

2

1

U

U C q

 

两个极板的电容器电容

5.42

d S U

U

C q

0

2 1

 

 

平行板电容器电容

5.43

) ln(

2

1 2

0

R R

L U

C Q 

圆柱形电容器电容 R2 是大

的 5.44

r

U U

 

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7)

5.45

0

0

U

U C

C

r

 

相对电容率

5.46

d S C d

C  

r 0

 

r

0

 

=

r

0叫这种电介质

的电容率(介电系数)(充满电解质后,

电容器的电容增大为真空时电容的

r

倍。)(平行板电容器)

5.47

r

E E

0

在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充满各项同性

均匀电解质后,两板间的电势差和场强都 减小到板间为真空时的

1 

r

5.49 E=E0+E/ 电解质内的电场 (省去几个)

5.60

2 0

3

3 r

R E D

r

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点球放在相

对电容率

r的油中,球外电场分布

5.61 2

2

2 1 2

1

2 QU CU

C

WQ  

电容器储能

第六章 稳恒电流的磁场 6.1

dt

Idq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 面的电量)

6.2

j dS j dI ˆ

垂直

电流密度 (安/米2

6.4

I

S

jd cos 

S

j dS

电流强度等于通过 S 的电流密度的通量

6.5

dt dS dq

S

j   

电流的连续性方程

6.6

S

j dS

=0 电流密度 j 不与与时间无关称稳恒电 流,电场称稳恒电场。

6.7

  

E

K

dl

电源的电动势(自负极经电源内部 到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正方向)

6.8

L

E

K

dl

电动势的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绕闭合 回路移动一周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在电 源外部 Ek=0 时,6.8 就成 6.7 了 6.9

qv

BF

max 磁感应强度大小

毕奥-萨伐尔定律:电流元 Idl 在空间某点 P 产生的磁感 应轻度 dB 的大小与电流元 Idl 的大小成 正比,与电流元和电流元到 P 电的位矢 r 之间的夹角

的正弦成正比,与电流元到 P 点的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

6.10

2

0

sin

4 r

dB Idl

 

 4

0 为 比 例 系 数 ,

A m T

7

0

4  10

为真空磁导率

6.14

B 4

0

Idl r sin

2

4

0

R I ( con

1

cos

2

)

流直导线的磁场(R 为点到导线的垂直距 离)

6.15

R B I

 4

0 点恰好在导线的一端且导线很长的情 况

6.16

R B I

 2

0 导线很长,点正好在导线的中部

6.17 2 2 32

2 0

) (

2 

  R

B IR

圆形载流线圈轴线上的磁场

分布 6.18

R B I

2

0

在圆形载流线圈的圆心处,即x=0时磁 场分布

6.20 0 3

2 x B IS

 

在很远处时

平面载流线圈的磁场也常用磁矩 Pm,定义为线圈中的电流 I 与线圈所包围的面积的乘积。磁矩的方 向与线圈的平面的法线方向相同。

6.21

P

m

ISn

n 表示法线正方向的单位矢量。

6.22

P

m

NISn

线圈有N匝

6.23 0

2

3

4 x

B P

m

 

圆形与非圆形平面载流线圈的磁

场(离线圈较远时才适用)

6.24

R B I



 4

0 扇 形 导 线 圆 心 处 的 磁 场 强 度

R

L

为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弧度)

(8)

6.25

Q nqvS I  

△ t

运动电荷的电流强度

6.26 0 2

ˆ

4 r

r Bqv

运动电荷单个电荷在距离 r 处产生

的磁场

6.26

d   B cosdsBdS

磁感应强度,简称磁通量

(单位韦伯Wb)

6.27

m

S

B dS

通过任一曲面S的总磁通量

6.28

S

B dS 0

通过闭合曲面的总磁通量等于零

6.29

B dl I

L

  

0

磁感应强度 B 沿任意闭合路径 L

的积分

6.30

L

B dl

0

I

在稳恒电流的磁场中,磁感应

强度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环路积分,等于这 个闭合路径所包围的电流的代数和与真 空磁导率

0的乘积(安培环路定理或磁 场环路定理)

6.31

I

l nI N

B  

0

 

0 螺线管内的磁场

6.32

r B I

 2

0 无限长载流直圆柱面的磁场(长直圆柱面 外磁场分布与整个柱面电流集中到中心 轴线同)

6.33

r B NI

 2

0 环形导管上绕N匝的线圈(大圈与小圈 之间有磁场,之外之内没有)

6.34

dFBIdl sin 

安培定律:放在磁场中某点处的电

流元Idl,将受到磁场力dF,当电流元Idl

与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B 成任意角度

时,作用力的大小为:

6.35

dFIdlB

B是电流元Idl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

6.36

F

L

Idl B

6.37

FIBL sin 

方向垂直与导线和磁场方向组成的

平面,右手螺旋确定 6.38

a I f I

 2

2 1 0

2

平行无限长直载流导线间的相互作 用,电流方向相同作用力为引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力相斥。a为两导线之 间的距离。

6.39

a f I

 2

2

0

I

1

I

2

I

时的情况

6.40

MISB sin   P

m

B sin 

平面载流线圈力矩

6.41

MP

m

B

力矩:如果有N匝时就乘以N

6.42

FqvB sin 

(离子受磁场力的大小)(垂直与

速度方向,只改变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6.43

FqvB

(F的方向即垂直于v 又垂直于B,

当q为正时的情况)

6.44

Fq ( EvB )

洛伦兹力,空间既有电场又有磁

场 6.44

B m q

v qB

R mv

)

 (

带点离子速度与B垂直的情况

做匀速圆周运动 6.45

qB m v

T  2  R  2 

周期

6.46

qB R mv sin 

带点离子v与B成角

时的情况。做

螺旋线运动 6.47

qB

h  2  mv cos 

螺距

6.48

d R BI

U

H

H 霍尔效应。导体板放在磁场中通入电 流在导体板两侧会产生电势差

6.49

U

H

vBl

l为导体板的宽度

6.50

d BI

U

H

nq 1

霍尔系数

R

H

nq 1

由此得到 6.48 公式

6.51

B

0

B

r

相对磁导率(加入磁介质后磁场会发生改

变)大于1顺磁质小于1抗磁质远大于1 铁磁质

6.52

BB

0

B

'说明顺磁质使磁场加强

6.54

BB

0

B

'抗磁质使原磁场减弱

6.55 0

(

S

)

L

BdlNII

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

(9)

理 IS为介质表面的电流

6.56

NII

S

  NI

  

0

r称为磁介质的磁导

率 6.57

L

B dl I

6.58

B   H

H成为磁场强度矢量

6.59

L

H dl I

磁场强度矢量H 沿任一闭合路

径的线积分,等于该闭合路径所包围的传 导电流的代数和,与磁化电流及闭合路径 之外的传导电流无关(有磁介质时的安培 环路定理)

6.60

HnI

无限长直螺线管磁场强度

6.61

B   H   nI  

0

r

nI

无限长直螺线管管内磁 感应强度大小

第七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电磁感应现象: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时,回路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

楞次定律: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由它所 激发的磁场来阻碍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 变化

任一给定回路的感应电动势ε的大小与穿过回路所围面 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

d

m

dt

成正比

7.1

dt

d

7.2

dt

d

 

7.3

dt

N d dt

d    

 

叫做全磁通,又称磁通匝 链数,简称磁链表示穿过过各匝线圈磁通 量的总和

7.4

Blv

dt Bl dx dt

d     

 

动生电动势

7.5

v B

e E

k

f

m

 

 

作用于导体内部自由电子上的磁 场力就是提供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可 用洛伦兹除以电子电荷

7.6

_

E

k

dl

_

( v B ) dl

7.7 b

v B dl Blv

a

  

  ( )

导体棒产生的动生电动势

7.8

  Blv sin 

导体棒v与B成一任一角度时的情况

7.9

( v B ) dl

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产生动生电动势 的普遍公式

7.10

P    IIBlv

感应电动势的功率

7.11

  NBS  sin  t

交流发电机线圈的动生电动势

7.12

m

NBS

sin  t

=1时,电动势有最大值

m

所以7.11可为

  

m

 sin  t

7.14

s

dS

dt

dB

感生电动势

7.15

L

E

dl

感生电动势与静电场的区别在于一是感生电场不是

由电荷激发的,而是由变化的磁场所激 发;二是描述感生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 的,因而它不是保守场,场强的环流不等 于零,而静电场的电场线是不闭合的,他 是保守场,场强的环流恒等于零。

7.18

2

M

21

I

1 M21称为回路C1对C2额互感系数。由 I1产生的通过C2所围面积的全磁通 7.19

1

M

12

I

2

7.20

M

1

M

2

M

回路周围的磁介质是非铁磁性的,

则互感系数与电流无关则相等 7.21

1 2 2

1

I

M I

 

两个回路间的互感系数(互感系

数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回路中的电流为1 安时在另一个回路中的全磁通)

7.22

dt M dI

1

2

 

dt M dI

2

1

 

互感电动势

7.23

dt dI dt M dI

2 1 1

2

  

互感系数

7.24

  LI

比例系数L为自感系数,简称自感又称电

感 7.25

L   I

自感系数在数值上等于线圈中的电流为1A 时通过自身的全磁通

7.26

dt L dI

 

线圈中电流变化时线圈产生的自感电 动势

(10)

7.27

dt L dI

7.28

L  

0

n

2

V

螺线管的自感系数与他的体积V和单位

长度匝数的二次方成正比

7.29 2

2 1 LI

W

m

具有自感系数为L的线圈有电流I时 所储存的磁能

7.30

L   n

2

V

螺线管内充满相对磁导率为

r的磁介

质的情况下螺线管的自感系数

7.31

B   nI

螺线管内充满相对磁导率为

r的磁介质

的情况下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

7.32 2

2 1 H

w

m

 

螺线管内单位体积磁场的能量即磁能 密度

7.33

W

m

V

BHdV 2

1

磁场内任一体积V中的总磁场能 量

7.34

r H NI

 2

环状铁芯线圈内的磁场强度 7.35

2 R

2

H Ir

 

圆柱形导体内任一点的磁场强度 第八章 机械振动

8.1 2

0

2

kx

dt x

m d

弹簧振子简谐振动

8.2

 

2

m

k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8.3 2 2

0

2

x

dt x

d

弹簧振子运动方程

8.4

xA cos(  t   )

弹簧振子运动方程

8.5

xA sin(  t  

'

)

2

'

 

  

8.6

    A sin(  t   ) dt

u dx

简谐振动的速度

8.7

a   

2

x

简谐振动的加速度 8.8

T  2 

 2

T

简谐振动的周期

8.9

T

 1

简谐振动的频率

8.10

  2 

简谐振动的角频率(弧度/秒)

8.11

x

0

A cos 

当t=0时

8.12

sin

0

A

u

8.13 2

2 0 2

0

x u

A  

振幅

8.14

0 0

x tg u

   

0 0

x a r c t g u

 

初相

8.15

sin ( )

2 1 2

1

2

2

2 2

  

mu mA t

E

k 弹簧的动

8.16

cos( )

2 1 2

1

2

2

2

  

kx kA t

E

p 弹 簧 的 弹 性

势能

8.17 2 2

2 1 2

1 mu kx

E  

振动系的总机械能

8.18 2 2 2

2 1 2

1 m A kA

E   

总机械能守恒

8.19

xA cos(  t   )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

和移动位移

8.20

AA

12

A

22

 2 A

1

A

2

cos( 

2

 

1

)

和振幅

8.21

2 2 1 1

2 2 1 1

cos cos

sin sin

 

A A

A tg A

 

第九章 机械波 9.1



v T

波速v等于频率和波长的乘积 9.3

为介质的密度

, 介质的杨氏弹性模量 介质的切变弹性模量

纵波

横波

N Y

v Y

vN

(固体)

9.4

v

纵波

B

B为介质的荣变弹性模量(在液体或气

体中传播)

9.5

cos ( )

tx A

y  

简谐波运动方程

9.6

) 2 (

cos )

( 2 cos )

( 2

cos x A vt x

T A t

vt x A

y      

 

 



v

速度等于频率乘以波长(简谐波运动方程的几种 表达方式)

9.7

2 ( )

)

(

2 1

x

2

x

1

v

v     

 

 

 

 或

简 谐 波

波形曲线P2与P1之间的相位差负号表示p2落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9,10 99 讓同一物理概念過久未入題,而且與衝量的概念連結,為一很精彩的綜合型題目。而靜力 學(第12題)也再次將彈力與合力作整合,再次喚醒對彈簧力的注意。在牛頓第二定律 的部分,則以計算題來呈現,學生對於「物體脫離平面」的概念在平時教學學習中應該多 有涉獵,應不至於過於困難。 在基礎物理((二)B下)的部分,第11題巧妙的將星球表面重力場與脫離速度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