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肩頸運動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肩頸運動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

Copied!
1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運動保健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肩頸運動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 頸部肌肉功能的影響 Effects of the Neck and Shoulder Exercise Program on Cervical Muscular Function in Middle- and Old-ag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 林宜仙 I-Hsien Lin 指導教授 : 黃奕清 博士 Advisor : Yi-Ching Huang, Ph.D..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June, 2016.

(2)

(3) 致. 謝. 首先要誠摯的感謝指導教授黃奕清博士、劉燦宏博士及廖翊宏博士三位老師 悉心的指導,且不吝於指引我研究的方向與建議,本論文才得以順利完成!在此 學習歷程中真是令我獲益匪淺,非但充實了我的專業學養更深植了追根究柢的研 究精神,而老師對於研究之嚴謹態度更是令我深感敬佩! 在收案的過程中特別要感謝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張光華主任、物理治療組鄒志 敏技術長、張婷方組長、陳曉宜組長及一起工作的同仁素蓉、佳敏、堯舜、莉芬、 秀芳、國林、子恬、千芳、信璇、凱勤、惠中、李鑌、雅溱、珮琪、皓儀、郁真、 立農、喻涵及文欣一路上給予支持、協助與體諒,讓我在收案及執行運動計畫時 得以順遂完成!同時,亦感謝部立雙和醫院物理治療組林立峯技術長、廖峻德組 長、婉慈及玉鈴大力幫忙協助收案。除此之外,我也要感謝所有參與本研究的受 試者,有您們的配合才讓我們的研究得以順利進行,在互動過程中您們給予的溫 暖回饋與鼓勵更是我奮發努力的原動力! 謹以此文獻給我親愛的先生兆清,兩個心肝寶貝宛柔、玹縉,摯愛的母親以 及常常北上支援幫忙照顧寶貝們的爸爸、媽媽,謝謝您們!.

(4) 摘. 要. 背景:頸部疼痛是很常見的骨骼肌肉系統疾病,許多研究顯示由於發生頸部障礙 容易造成頸部肌肉的失能問題。運動治療已被廣泛使用在治療頸部疼痛,然而對 於頸部疼痛病患的運動治療方式仍然是不確定。 目的:探討 6 週肩頸復健運動計畫介入後對於年齡 45 歲以上的慢性頸部疼痛患者 頸部肌肉功能改善之成效。 方法:共72位年齡45歲以上的慢性頸部疼痛受試者,經簽署同意書後隨機分成兩 組,實驗組36人與對照組36人。對照組僅接受傳統物理治療﹔實驗組除了傳統物 理治療再加上6週肩頸運動計畫其含括顱頸屈曲運動及漸進式阻力運動。兩組於 實驗前、6週後均檢測頸部肌肉功能,包括視覺類比刻度尺、頸部關節活動、顱 頸屈曲測試、淺層頸部肌力、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及匹茲堡睡眠品質指數。 結果:6週的肩頸復健運動介入後,實驗組評估疼痛指數、頸部關節活動、深層頸 部屈曲肌肌耐力、淺層頸部肌力、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及睡眠品質相較於對照組達 顯著改善 (p < 0.001)。 結論:由本研究得知 6 週肩頸運動可有效改善中老年人慢性頸部疼痛患者的頸部 肌肉功能,這可能是對於慢性頸部疼痛患者臨床運動復健提供更好的介入參考。. 關鍵詞:頸部疼痛、運動、復健、肌力、睡眠品質. i.

(5) Abstract Background: Neck pain remains a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everal evidences have revealed the increased occurrence of cervical muscular dysfunction owing to neck disorder. Exercise therapy is a widely used treatment for neck pain; however, there is still uncertainty with respect to the effect of exercise therapy for neck pain.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ix-week neck and shoulder exercise program on cervical muscular function in middle- and old-ag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 Methods: A total of 72 subjects whose age over 45y/o with chronic neck pain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n = 36) and a control group (n = 3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btained traditional physical therapy.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physical therapy,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undergone a neck and shoulder exercise program with cranio-cervical flexion exercise and 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 for 6 weeks. Both groups completed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of neck muscular function which contain the same items including visual analongue scale,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CROM), cranio-cervical flexion test, superficial neck muscle strength, 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 and 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ments in pain score, CROM, deep neck flexor muscle strength and endurance, superficial neck muscle strength, NDI, quality of sleep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01). Conclusion: As show in our study, the neck and shoulder exercise from 6 weeks dura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ervical muscular function in middle- and old-ag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 It may be a better reference of clinical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 Key words: neck pai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muscle strength, quality of sleep ii.

(6)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 錄 ………………………………………………………………………iii. 附. 錄 ………………………………………………………………………v.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0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07. 第五節. 名詞界定 ……………………………………………………………08.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七節. 研究的重要性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慢性頸部疼痛 ………………………………………………………11. 第二節. 慢性頸部疼痛對於頸部肌肉失能之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慢性頸部疼痛的肩頸運動治療計畫介入之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選取 ……………………………………………………57. 第三節. 研究架構 ……………………………………………………………58.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9 iii.

(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60. 第六節. 運動訓練計畫 ………………………………………………………68. 第七節. 資料統計與分析 ……………………………………………………71. 第八節. 倫理考量 ……………………………………………………………72. 第四章. 結果.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及人口學特質 ……………………………………… 74. 第二節. 配對 t 檢定分析 ……………………………………………………… 75. 第三節. 概化估計統計分析結果 ……………………………………………82. 第五章 第一節. 討論與建議 肩頸復健運動介入對於疼痛指數及執行關節活動時疼痛指數改善. 95 之成效 ……………………………………………………………… 第二節. 肩頸復健運動介入對於頸部深層屈曲肌肌耐力改善之成效 ……… 108. 第三節. 肩頸復健運動介入對於頸部淺層屈曲肌及伸直肌肌力改善之成效…113. 第四節. 肩頸復健運動介入對於頸部關節活動改善之成效 …………………118. 第五節. 肩頸復健運動介入對於頸部功能障礙指數改善之成效 ……………… 126. 第六節. 肩頸復健運動介入對於睡眠品質評量改善之成效 …………………131.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134. 第二節. 建議 ………………………………………………………………… 13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 138. 英文部分. ……………………………………………………………………… 139. iv.

(8) 附. 錄. 附錄一. 受試者資料收集表 ……………………………………………………… 156. 附錄二. 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問卷 (繁體中文版) ………………………………… 160. 附錄三. 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問卷 (簡體中文版) ………………………………… 162. 附錄四. Neck Disability Index (English version) ………………………………… 165. 附錄五. 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問卷授權信 (中文版) ……………………………… 166. 附錄六. Neck disability index 授權信 (英文版) ………………………………… 167. 附錄七. 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 168. 附錄八. 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同書書 (中文版) ………………………………… 170. 附錄九. 肩頸運動訓練計畫 ……………………………………………………… 171. 附錄十. 肩頸訓練動作說明 ……………………………………………………… 173. 附錄十一 肩頸運動訓練紀錄單 …………………………………………………… 177 附錄十二 運動自覺量表 (RPE) …………………………………………………… 178 附錄十三 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證明函 ………………………………… 179. v.

(9) 表. 次. 表 2-1. 頸部肌肉失能之相關文獻整理 ………………………………………… 18. 表 2-2. 慢性頸部疼痛的運動治療計畫介入之相關文獻整理 ………………… 40. 表 3-1. 隨機對照試驗 …………………………………………………………… 55. 表 3-2. SCHEDULE OF EVENTS ……………………………………………… 56. 表 3-3. 研究目的與統計方法對照表 …………………………………………… 71. 表 4-1. 受試者基本資料及人口學特質 ………………………………………… 74. 表 4-2. 實驗組與對照組疼痛指數前、後測之平均數、標準差與變化值 …… 76. 表 4-3. 實驗組與對照組頸部肌力前、後測之平均數、標準差與變化值 …… 77. 表 4-4. 實驗組與對照組頸部關節活動前、後測之平均數、標準差與變化值 79. 表 4-5. 實驗組與對照組頸部功能障礙指數與睡眠品質前、後測之平均數、 標準差與變化值 ………………………………………………………… 81. 表 4-6.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對照組在疼痛指數分析結果 ……………………… 82. 表 4-7.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執行關節活動時疼痛指數分析結果 …… 83. 表 4-8.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深層屈曲肌肌耐力分析結果 ………… 84. 表 4-9.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淺層屈曲肌肌力分析結果 ………… 85. 表 4-10.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淺層伸直肌肌力分析結果 ………… 86. 表 4-11.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屈曲關節活動分析結果 …………… 87. 表 4-12.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伸直關節活動分析結果 …………… 88. 表 4-13.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右側屈曲關節活動分析結果 ……… 89. 表 4-14.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左側屈曲關節活動分析結果 ……… 90. 表 4-15.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右側旋轉關節活動分析結果 ……… 91. 表 4-16.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左側旋轉關節活動分析結果 ……… 92. 表 4-17.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分析結果 …………… 93. 表 4-18. 肩頸運動訓練組與控制組在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問卷分析結果 …… 94 vi.

(10)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58. 圖 3-2. 試驗流程圖 ……………………………………………………………… 59. 圖 4-1. 受試者人數統計圖 ……………………………………………………… 73. vii.

(11)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頸部疼痛 (Neck pain) 為常見肌肉骨骼系統問題,人的一生中有 2/3 的機率 會發生頸部疼痛 (Binder, 2006),對於整個社會造成龐大的醫療及社會經濟負擔。 根據 2013 年統計資料顯示頸痛造成年失能損失 (YLDs-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為全球排名第 4 位 (Vos et al., 2015),每年盛行率超過 30 %,而大部分急性發作 的患者大部分會在 2 個月內自動緩解疼痛的症狀,但接近 50 %病患頸痛發生後 一年內會持續疼痛或再復發 (Cohen, 2015),其原因為頸痛症狀可自動緩解,但 頸部肌肉失能並無法產生自發性的回復 (Boyd, Briggs, & Galea, 2002﹔Blouin, Siegmund, Carpenter, & Inglis, 2007)。依據 2010 年統計資料發現,全球頸部疼痛 的點盛行率為 4.9%,女性盛行率 5.8 %較男性 4.0 %高,其盛行率高峰年齡約 45 歲 (Hoy et al, 2014)﹔依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資料得知過去在三個月之內有 過頸部疼痛的成人盛行率高達 15.1 %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2013) ﹔美國統計資料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得知頸部疼痛的成人盛行率高達 14.3 % (Rothwell & Madans, 2014)。成人頸痛每年盛行率約 35-50 %,因頸痛而造成工作 能力受限 1.7 %,由於頸痛而限制社交活動 2.4 % (Chiu & Leung, 2006)﹔因頸痛 而造成活動受限 11.5 % (Palmer, Syddall, Cooper, & Coggon, 2003)。Huisstede 等 (2008) 學者研究調查顯示 12 個月肩頸手臂疼痛盛行率 36.8 %,點盛行率 26.4 %, 慢性疼痛的有 19 %,其中佔大部分為女性、較低教育程度、勞動者居多。Vasavada, Danaraj & Siegmund (2008) 研究顯示女性頸部屈曲及伸直肌力顯著低於男性,有 較高頸痛發生率。2010 年臺灣地區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結果發現, 58.7 %受僱者在過去一年內身體痠痛部位以肩膀 (37.7 %) 和脖子 (28.3 %) 及 下背 (30.5 %) 三個部位之比例為最高 (徐儆暉、巫宇舜,2011)。根據行政院勞 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3 年發布臺灣地區工作環境安全衛生,調查研 究探討自覺肌肉骨骼不適部位與勞工工作環境之間的相關性,並進一步分析肌肉 1.

(12) 骨骼傷害人因工程危害因子檢核表和自覺不適部位的關聯性,已得知不同工作環 境危險因子會造成肌肉骨骼系統不舒服的職業場所中,排名第一位為長時間使用 電腦 (92 %)、手部重複同一種單調的動作 (84.2 %)、長時間坐著 (87 %) 的工作 型態,且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前三大自覺不適部位,包括肩膀 303 人 (78.9 %)、 脖子 268 人 (70 %)、下背或腰部 240 人 (62.7 %) (李禹璇、翁瑞萱、徐雅媛與王 子娟,2013)。患有頸部疼痛的病患有 1/2 到 3/4 會在 1 到 5 年內會再次發生頸部 疼痛 (Carroll, Haldeman, Carragee, Nordin, & Guzman, 2009),造成頸部疼痛不斷 在發生的導因,可能是因為動作控制出問題,經年累月就會造成頸椎結構重複性 的傷害,然而對於頸部失能之患者治療應考慮回復其正常肌肉之動作控制。 臨床上對於頸椎疼痛傳統物理治療方式,包括:熱療 (Aguilera et al., 2009)、 電療 (Kroeling et al., 2013)、脊椎鬆動 (Bervoets, Luijsterburg, Alessie, Buijs, & Verhagen, 2015)、牽引 (Gudavalli et al., 2015)、貼紮 (Parreiraa, Costaa, Juniora, Lopesa, & Costa, 2014) 及按摩 (Patel et al., 2012) 等,但是這些治療都無法矯正 因過度使用及不良姿勢,所造成的頸部疼痛及肌肉失能之問題得以解決。正確的 治療方法應該是讓病人能維持正確的姿勢,並且重建頸部肌力用以支撐頭部的重 量,然而除了被動使用電熱療儀器來緩解不適症狀外,主動運動治療計畫介入更 是物理治療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頸部肌肉的功能包含了動作、穩定、姿勢控制和 感覺動作的統合,而當頸部開始因姿勢不良、外傷或年老而產生退化時,唯一可 以用來取代關節的,也只有強化頸部的肌肉群來減緩關節的壓力。頸部肌肉的測 試包括肌力 (strength) 及耐力 (endurance),測量頸部屈曲肌 (flexors) 以及頸部 伸直肌 (extensors) 的結果發現,受測者都有肌力及肌耐力降低的情形 (Placzek et al., 1999﹔Falla, Rainoldi, Merletti, & Jull, 2003b﹔Falla, Jull, & Hodges, 2004a﹔ Falla, Jull, Edwards, Koh, & Rainoldi, 2004c﹔Johnston, Jull, Souvlis, & Jimmieson, 2008﹔Schomacher, Farina, Lindstroem, & Falla, 2012﹔Jun & Kim, 2013)。研究顯 示相較頸部疼痛和正常的受試者,在 100 %和 80 %的最大自主用力 (Maximal. 2.

(13)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 不同程度的用力時,頸部屈曲肌和伸直肌都呈現疲 乏的狀態 (Gogia, 1994),在 50 %的最大自主用力僅頸部屈曲肌呈現疲勞,而在 25%的最大自主用力頸部屈曲肌仍呈疲乏狀態 (Falla et al., 2003b)。由此可得知, 即使在輕鬆的日常生活工作,病患頸部的屈曲肌是無法負擔的。頸部疼痛的病患 由肌電圖研究發現會影響其頸部深層屈曲肌 (Falla et al., 2003b, 2004a)、深層伸 直肌 (Schomacher et al., 2012) 的活化、自動前回饋控制 (automatic feedforward control) 反應延遲 (Falla, Jull, & Hodges, 2004b) 及不正常動作控制 (Falla et al., 2004b﹔Johnston et al., 2008﹔Schomacher, & Falla, 2013﹔Tsang, Szeto, & Lee, 2014)﹔由核磁共振 (MRI) 檢查發現其頸部深層屈曲肌及伸直肌的肌肉切面面 積呈現萎縮現象及造成脂肪填充 (fatty infiltrate) (Elliott, Jull, Noteboon, Darenell, Galloway, & Gibbon, 2006;Elliott, O’Leary, Sterling, Hendrikz, Pedler, & Jull, 2010)、 肌肉徵召量減少及較差肌耐力 (Cagnie, Dolphens, Peeters, Achten, Cambier, & Danneels, 2010)﹔而由超音波檢查發現頸部疼痛受試者,其頸部深層屈曲肌截面 積 (cross-section area) 較控制組小 (Javanshir et al., 2011) 及執行顱頸屈曲運動 時淺層肌屈肌過度徵召,而深層屈曲肌徵召較控制組小 (Jun & Kim, 2013)。所 以對於頸部疼痛的患者,由以上檢查可發現頸部疼痛發生後會影響其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肌肉萎縮及動作控制,除此之外根據過去研究顯示頸部疼痛患者易有 較高的失能程度與較差的睡眠品質,睡眠品質與疼痛強度及失能程度呈負相關 (Muñoz, Muñoz, Alburquerque, Arroyo, & Fernández, 2012﹔Sonsoles, María, Francisco, Manuel, & César, 2012﹔Valenza et al., 2012)。 在急性頸部疼痛處理方式大多以電療、冰敷、服用消炎止痛藥及穿戴頸圈等 治療為主,讓肌肉達到放鬆、減緩疼痛、減少發炎及休息,但穿戴頸圈並非需長 期使用。治療肌肉骨骼受傷的方式最好仍需有主動運動介入來重塑肌肉力量,而 主動運動已被證實可有效減緩疼痛較傳統休息及穿戴頸圈更為有效 (Schnabel, Ferrari, Vassiliou, & Kaluza, 2004)﹔Vassiliou, Kaluza, Putzke, Wulf & Schnabel. 3.

(14) (2006) 學者研究探討在急性受傷後的第 14 天,進行隨機分配,傳統治療組給予 藥物及頸圈使用,另一主動運動組是使用彈力帶進行 Brügger 的運動訓練,結果 發現在 6 週介入後及 6 個月的追蹤,主動運動組疼痛減緩顯著高於傳統治療組。 6 週的顱頸屈曲運動 (Cranio-cervical flexion exercise) 可有效治療慢性頸部疼痛 病患的疼痛 (Ylinen et al., 2003)、深層頸部肌力 (Falla, Jull, Hodges, & Vicenzino, 2006) 及改善其姿勢 (Falla, O’Leary, Fagan, & Jull, 2007b)。學者 Ang, Monnier & Harms (2009) 研究比較肩頸運動組與控制組無任何運動介入,而肩頸運動組結合 顱頸屈曲運動及彈力帶,在不同姿勢下進行 6 週運動計畫介入,結果有意義的減 少疼痛指數及肌電圖檢測中胸鎖乳突肌的活化,且在 12 個月的追蹤中,由統計 迴歸分析發現可減少頸痛的再發生率。彈力帶是一種常見的阻力訓練的工具,價 格低廉、使用簡單、攜帶方便、活動性大及不依賴重力為阻力為其優點。彈力帶 會隨著拉長比例而增加阻力,但在關節運動過程彈力帶所造成的力矩卻是呈現 「鐘形」曲線,也就是在關節阻力運動的起始與終點範圍時,因為關節運動角度 的關係,使得彈力帶與施力臂之間的角度變小,因力矩變小其力量曲線會適應人 體的肌力曲線而做調整。 本研究為探討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進行連續 6 週,每週 3 次肩 頸運動計劃介入,此運動結合顱頸屈曲運動及 2 種漸進式彈力帶阻力訓練 (Modified Brügger’s exercise & Modified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Diagonal Flexion exercise),藉由此研究得知慢性頸部疼痛患者在肩頸運動計劃介 入後,對於頸部肌力、日常生活功能、睡眠品質、疼痛及頸部關節活動之效益, 希望建立一套簡單易遵循且可居家訓練之臨床運動復健計畫的介入參考,除了有 利於提升病患對於運動計畫的順應性而達到頸部肌肉功能之改善外,更可減少未 來個人及政府醫療資源的耗損支出,與提供慢性頸部疼痛個案接受臨床運動復健 的介入參考。. 4.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於接受肩頸運動訓練後,對其疼痛指數及執 行關節活動時疼痛指數之成效。 二、探討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於接受肩頸運動訓練後,對其頸部深層屈曲 肌肌耐力之成效。 三、探討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於接受肩頸運動訓練後,對其頸部淺層屈曲 肌及伸直肌肌力之成效。 四、探討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於接受肩頸運動訓練後,對其頸部關節活動 之成效。 五、探討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於接受肩頸運動訓練後,對其頸部功能障礙 指數之成效。 六、探討慢性頸部疼痛之中老年患者於接受肩頸運動訓練後,對其睡眠品質評量 之成效。. 5.

(1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問題是依據研究目的而來,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疼痛指數及執行關節活動時 疼痛指數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二、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頸部深層屈曲肌肌耐力是否 有顯著的差異? 三、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頸部淺層屈曲肌及伸直肌肌 力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四、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頸部關節活動是否有顯著的 差異? 五、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頸部功能障礙指數是否有顯 著的差異? 六、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睡眠品質評量是否有顯著的 差異?. 6.

(17)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假設是根據研究問題所形成,本研究假設如下: 一、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疼痛指數及執行關節活動時 疼痛指數有顯著的差異。 二、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頸部深層屈曲肌肌耐力有顯 著的差異。 三、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頸部淺層屈曲肌及伸直肌肌 力有顯著的差異。 四、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頸部關節活動有顯著的差 異。 五、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頸部功能障礙指數有顯著的 差異。 六、肩頸運動訓練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之睡眠品質評量有顯著的差 異。. 7.

(18) 第五節. 名詞界定. 一、慢性頸部疼痛 根據 Gross 等 (2015)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定義急性期為少於 30 天,亞急性期為 30 到 90 天,慢性為大於 90 天,且將頸部疾病 (neck disorder) 分成三類: (一) 機械性頸部疾病 (Mechanical neck disorder;MND),包括馬鞭症候群 (Whiplash associated disorder;WAD)、筋肌膜頸部疼痛 (Myofascial neck pain) 及退化性的改變,包括退化性關節炎 (Osteoprosis) 及頸部關節粘 連 (cervical spondylosis)。 (二) 頸因性頭痛 (Cervicogenic headache)。 (三) 頸部疾病伴隨神經根壓迫 (Neck disorders with radicular findings)。. 二、肩頸運動 本研究的肩頸運動係指彈力帶阻力運動加上顱頸屈曲運動,彈力帶阻 力運動是利用 Elastic-band 的彈性特質所提供的阻力進行的阻力訓練﹔顱頸 屈曲運動是利用壓力生物迴饋儀所提供視覺迴饋進行的頸部深層屈曲肌耐 力訓練。. 三、中老年病患 本研究的病患泛指年齡等於與大於45歲、在過去一年中曾斷斷續續或持 續性頸部疼痛發作且疼痛時期間超過3個月以上者。. 四、深層頸部屈肌 本研究採用顱頸屈曲測試 (Cranio-Cervical Flexion Test;CCFT) 來測 量頸部深層屈曲肌,包括頭長肌 (longus capitis) 及頸長肌 (longus colli)。 8.

(19) 五、頸部肌肉功能 頸部的範圍自胸骨柄上緣、鎖骨、肩峰、肩胛脊至第七頸椎連線;上至 下頷骨下緣、乳突部、枕骨上粗隆連線。與頸部肌肉功能相關包括疼痛指數 會影響肌肉力量、頸部深層肌與淺層肌之肌力、頸部關節活動與軟組織之柔 軟度,及對於日常活動及睡眠品質的影響程度等。本研究所測試之頸部肌肉 功能以與其相關之測試有疼痛指數、執行關節活動時疼痛指數、頸部深層屈 肌肌耐力、頸部淺層屈曲肌及伸直肌肌力、頸部關節活動、頸部功能障礙指 數及匹茲堡睡眠品質,做為本研究頸部肌肉功能的表現依據。. 9.

(20)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本研究因受限於研究對象徵召來自單一醫院復健醫學部,故無法推測是否會 因為地區性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二、本研究所介入之運動計畫包括彈力帶阻力訓練加上顱頸屈曲運動訓練,故無 法推測單一運動介入效果亦有相同之效果。 三、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侷限於慢性頸部疼痛的病患,故無法推測對於急性頸部疼 痛的病患亦有相同治療效益。 四、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侷限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故無法推測對於其它年 齡層亦有相同治療效應。. 第七節. 研究的重要性. 慢性頸部疼痛的病患,會影響深層及淺層頸部肌肉之力量及耐力,亦會造成 深層肌肉萎縮取而代之的脂肪填充及肌肉活化順序時間不正常,造成動作控制出 問題。因此本研究探討對於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患者進行 6 週肩頸復健運動訓練 計劃介入,包括彈力帶阻力訓練加上顱頸屈曲運動訓練,此兩種訓練工具取得方 便且易於攜帶,藉由此主動式漸進性阻力運動訓練,建立一套簡單易遵循且可居 家訓練之臨床運動復健計畫的介入參考,除了有利於提升病患對於運動計畫的順 應性,而達到改善疼痛、頸部深層屈曲肌之肌耐力、頸部淺層屈曲肌及伸直肌之 肌力、頸部關節活動、睡眠品質及日常活動障礙外,亦可減少未來個人及家庭負 擔與政府醫療資源的耗費支出。. 10.

(21) 第二章 第一節. 文獻探討 慢性頸部疼痛. 慢性頸部疼痛 (Chronic neck pain﹔CNP) 的問題已成為現代人文明病,也是 常見的骨骼肌肉系統疾病,長時間的埋首閱讀、滑手機、工作及使用電腦讓頸椎 疼痛盛行率不斷的增加,年齡也逐漸年輕化。頸部的範圍自胸骨柄上緣、鎖骨、 肩峰、肩胛脊至第七頸椎連線;上至下頷骨下緣、乳突部及枕骨上粗隆連線。與 頸部肌肉功能相關包括疼痛指數會影響肌肉力量、頸部深層肌與淺層肌之肌力、 頸部關節活動與軟組織之柔軟度、睡眠品質及日常生活活動失能程度的影響等。 臨床上對於頸椎疼痛傳統物理治療方式,包括:熱療 (Aguilera et al., 2009)、電療 (Kroeling et al., 2013)、脊椎鬆動 (Bervoets et al., 2015)、牽引 (Gudavalli et al., 2015)、貼紮 (Parreiraa et al., 2014) 及按摩 (Patel et al., 2012) 等,但是這些治療 都無法矯正因過度使用及不良姿勢,所造成的頸椎疼痛及肌肉失能之問題得以解 決。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讓病人能維持正確的姿勢,並且重建頸部肌耐力用以 支撐頭部的重量及負擔日常生活活動之所需。 一、頸部疾病的定義 根據 Gross 等 (2015)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定義急性期為少於 30 天,亞急性期為 30 到 90 天,慢性為大於 90 天,且將頸部疾病 (neck disorder) 分成三類: (一)機械性頸部疾病 (Mechanical neck disorder﹔MND),包括馬鞭症候群 (Whiplash associated disorder﹔WAD)、筋肌膜頸部疼痛 (Myofascial neck pain) 及退化性的改變,包括退化性關節炎 (Osteoprosis) 及頸部 關節粘連 (Cervical spondylosis)。 (二)頸因性頭痛 (Cervicogenic headache)。 (三)頸部疾病伴隨神經根壓迫 (Neck disorders with radicular findings)。. 11.

(22) 二、頸部疼痛的盛行率 頸部疼痛 (Neck pain) 為常見肌肉骨骼系統問題,人的一生中有 2/3 的機率 會發生頸部疼痛 (Binder, 2006),對於整個社會造成龐大的醫療及社會經濟負擔。 根據 2013 年統計資料顯示頸痛造成年失能損失 (YLDs-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為全球排名第 4 位(Vos et al., 2015),每年盛行率超過 30 %,而大部分急性發作 的患者大部分會在 2 個月內自動緩解疼痛的症狀,但接近 50 %病患頸痛發生後 一年內會持續疼痛或再復發 (Cohen, 2015),其原因為頸痛症狀可自動緩解,但 頸部肌肉失能並無法產生自發性的回復 (Boyd, Briggs, & Galea, 2002;Blouin, Siegmund, Carpenter, & Inglis, 2007)。依據 2010 年統計資料發現,全球頸部疼痛 的點盛行率為 4.9 %,女性盛行率 5.8 %較男性 4.0 %高,其盛行率高峰年齡約 45 歲 (Hoy et al, 2014)﹔依據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資料得知過去在三個月之內有 過頸部疼痛的成人盛行率高達 15.1 %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2013) ﹔美國統計資料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得知頸部疼痛的成人盛行率高達 14.3% (Rothwell & Madans, 2014)。成人頸痛每年盛行率約 35-50 %,因頸痛而造成工作 能力受限 1.7 %,由於頸痛而限制社交活動 2.4 % (Chiu & Leung, 2006)﹔因頸痛 而造成活動受限 11.5 % (Palmer, Syddall, Cooper, & Coggon, 2003)。Huisstede 等 (2008) 學者研究調查顯示 12 個月肩頸手臂疼痛盛行率 36.8 %,點盛行率 26.4 %, 慢性疼痛的有 19 %,其中佔大部分為女性、較低教育程度、勞動者居多。Vasavada, Danaraj & Siegmund (2008) 研究顯示女性頸部屈曲及伸直肌力顯著低於男性,有 較高頸痛發生率。2010 年臺灣地區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結果發現, 58.7 %受僱者在過去一年內身體痠痛部位以肩膀 (37.7 %) 和脖子 (28.3 %) 及 下背 (30.5 %) 三個部位之比例為最高 (徐儆暉、巫宇舜,2011)。根據行政院勞 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3 年發布臺灣地區工作環境安全衛生,調查研 究探討自覺肌肉骨骼不適部位與勞工工作環境之間的相關性,並進一步分析肌肉 骨骼傷害人因工程危害因子檢核表和自覺不適部位的關聯性,已得知不同工作環. 12.

(23) 境危險因子會造成肌肉骨骼系統不舒服的職業場所中,排名第一位為長時間使用 電腦 (92 %)、手部重複同一種單調的動作 (84.2 %)、長時間坐著 (87 %) 的工作 型態,且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前三大自覺不適部位,包括肩膀 303 人 (78.9 %)、 脖子 268 人 (70 %)、下背或腰部 240 人 (62.7 %) (李禹璇、翁瑞萱、徐雅媛與王 子娟,2013)。患有頸部疼痛的病患有 1/2 到 3/4 會在 1 到 5 年內會再次發生頸部 疼痛 (Carroll, Haldeman, Carragee, Nordin, & Guzman, 2009),造成頸部疼痛不斷 在發生的導因,可能是因為動作控制出問題,經年累月就會造成頸椎結構重複性 的傷害,然而對於頸部失能之患者治療應考慮回復其正常肌肉之動作控制。. 第二節. 慢性頸部疼痛對於頸部肌肉失能之相關研究. 頸椎是由多關節所合成具有多種的功能角色,可提供頭顱的支撐、自由的活 動亦可負重,使得上肢的功能可正常運作。不管身體處於任何姿勢,頸椎都能維 持脊椎前凸 (lordosis) 及穩定直立姿勢 (Mayoux et al., 1994),而這些穩定的能力, 主要由韌帶和肌肉系統所提供;其中韌帶佔了 20 %,負責提供肢體在極限角度 (end-range) 的被動穩定度;肌肉系統佔了 80 %,負責提供非極限角度 (mid-range) 的主動穩定度。這些軟組織除了提供頸椎的支撐及穩定功能外,也可提供頭和上 肢執行日常生活的穩定性,而頭頸部和許多的反射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頭眼 的協調、前庭的功能、本體感覺系統、姿勢的定向及姿勢的穩定等。藉由這些肌 肉與反射的協調,才能使日常生活的動作功能得以正常的運作,了解頸部肌肉的 功能包含了動作、穩定、姿勢控制和感覺動作的統合,而當頸部開始因姿勢不良、 重複性慢性傷害、受外力衝擊或年老而產生退化時,唯一可以用來取代關節的, 也只有強化頸部肌肉群來減緩關節的壓力。頸部肌肉的測試包括肌力 (strength) 及耐力 (endurance) 過去研究有發現在測量頸部屈曲肌 (flexors) 以及頸部伸直 肌 (extensors) 的結果,可得知受測者都有肌力及肌耐力降低的情形 (Placzek et al., 1999)。 13.

(24) Bergmark (1989) 學者提出脊椎的穩定主要是由淺層肌肉 (Global muscle) 群和深層肌肉 (Local muscle) 群相互協調來維持; Global muscles 一般即是我們 所指的淺層肌群 (superficial muscles);而 local muscles 指的是深層肌群 (deep muscles),僅有淺層肌群的活化,卻沒有徵召深層肌群相互配合來穩定脊椎時, 淺層肌群的收縮只會移動頭顱而導致脊椎不穩定。頸部肌肉包括深淺層的頸部屈 曲肌及頸部伸直肌,淺層頸部屈曲肌群有胸鎖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SCM) 及前斜角肌 (anterior scaleus),深層頸部屈肌頭長肌 (longus capitis)、頸長肌 (longus colli)、頭前直肌(rectus capitis anterior)及頭外直肌(rectus capitis lateralis)﹔頸部伸直肌分成四層由淺至深層為第一層斜方肌 (trapezius) 及提肩 胛肌 (levator scapulae muscle)、第二層頭夾肌 (splenius capitis) 、第三層頭半棘 肌 (semispinalis capitis) 及第四層頸半棘肌 (semispinalis cervicis)、旋轉肌 (rotatores)、多裂肌 (multifidus)、頭後大直肌 (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ajor)、頭 後小直肌 (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inor)、頭上斜肌 (obliquus capitis superior) 及 頭下斜肌 (obliquus capitis inferior) (Schomacher & Falla, 2013)。頸部深層伸肌主 要由枕下伸直肌 (deep suboccipital extensors) 和多裂肌 (multifidus) 所組成,這 些肌肉擁有相當豐富的本體感覺受器 (proprioception receptors),尤其是深層枕下 伸直肌所含的密度為人體的第一位 (Boyd et al., 2002﹔Liu, Thornell, & Pedrosa, 2003)。頸部深層肌肉富含高密度的肌梭纖維 (Boyd et al., 2002),當頸部發生疼 痛時,這些肌肉開始萎縮,勢必會造成本體感覺的問題,而包覆肌肉的肌膜並不 會縮小,因此肌肉和肌膜之間的腔室便會被脂肪所填塞。頸部疼痛的痛覺輸入改 變動作神經池興奮、動作單位的徵召及肌電圖振幅 (Edgerton et al., 1996)。目前 對於頸痛而造成深層頸部肌群 (包括屈曲肌與伸直肌) 活化減少的機制仍不清 楚,有些文獻指出自我感覺疼痛指數與頸部肌肉活化程度呈現負相關 (Falla, O'Leary, Farina, & Jull, 2011; O’Leary, Falla, & Jull, 2011)。 研究顯示,無頸痛症狀正常受試者在執行頸部屈曲測試時,其深層頸部屈曲. 14.

(25) 肌力會依其所增加之層次從22毫米汞柱就開始活化深層屈曲肌,而淺層屈曲肌則 會在24毫米汞柱才開始活化 (Falla, Jull, Alba, Rainoldi, & Merletti, 2003a)。研究 顯示,頸部問題的病患和正常個案相較在不同程度的用力情況所呈現,在100 % 和80 %的最大自主用力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 時,頸部淺層屈 曲肌和伸直肌都呈現疲乏的狀態 (Gogia, 1994);在50 %的最大用力下,僅頸部 淺層屈曲肌呈現疲勞 (Gogia, 1994﹔Falla et al., 2003b);而在25 %的最大用力下, 頸部淺層屈曲肌仍呈疲乏狀態 (Falla et al., 2003b) 且淺層肌肉效能化較低 (Falla et al., 2004c)。由此可得知,即使在執行輕鬆的日常生活活動,頸部疼痛病 患的淺層屈曲肌是無法負擔的,造成容易疲乏的原因快肌 (fast-twitch fibre) 被活 化增加或快肌肌纖維比例增加 (Mannion, Dumas, Stevenson, & Cooper, 1998),學 者Uhlig, Weber, Grob & Müntener (1995) 在頸部疼痛患者肌肉切片檢查發現增加 快肌纖維比例,是因為慢肌 (type I fibres) 轉換成快肌 (type II B fibres)。肌肉型 態的改變會影響脊椎的穩定,因而造成執行日常生活的動作功能時,這些肌肉群 的活化會因此而改變,學者Falla & Jull (2004d) 研究探討使用右手在適當高度的 桌椅上畫圈,測試了馬鞭型傷害 (WAD)、頸部疼痛和正常無頸痛三組,結果發 現即便是相當輕鬆的日常生活功能,一旦頸部發生了問題,頸部淺層肌群都會過 度的活化 (Falla et al., 2004a, 2004b﹔Jull, Falla, Treleaven, Sterling, & O'Leary, 2004﹔Johnston et al., 2008) 來代償頸部深層屈曲肌,且與疼痛強度有中度正相關 (O’Leary et al., 2011)。研究者讓受試者執行功能性任務,將2公斤物品放置高處 時,使用電磁場軌跡追蹤儀測量,結果頸椎活動度顯著低於控制組及表面肌電圖 偵測上斜方肌、頸豎棘肌、胸鎖乳突肌和胸豎棘肌淺層肌肉活化顯著高於控制組, 改變頸椎及胸椎肌肉徵召 (Tsang et al., 2014)。由此可得知,即使在輕鬆的日常 生活工作,病患頸部的屈曲肌是無法負擔的。頸部疼痛的病患由肌電圖研究發現 會影響頸部深層屈曲肌 (Falla et al., 2003b, 2004a)、深層伸直肌 (Schomacher et al., 2012) 的活化、自動前回饋控制 (automatic feedforward control) 反應時間延. 15.

(26) 遲 (Falla et al., 2004b) 及不正常動作控制 (Falla et al., 2004b﹔Johnston et al., 2008﹔Schomacher, & Falla, 2013﹔Tsang et al., 2014)﹔由核磁共振 (MRI) 檢查 發現其頸部深層屈曲肌及伸直肌的肌肉截面積呈現肌肉萎縮現象,而其空隙形成 脂肪填充 (fatty infiltrate) (Elliott et al., 2006, 2010)、肌肉徵召量減少與肌耐力較 不足 (Cagnie et al., 2010)﹔而在超音波檢查發現頸部疼痛受試者,其頸部深層屈 曲肌截面積 (cross-section area) 較控制組小 (Javanshir et al., 2011)及執行顱頸屈 曲運動時淺層肌屈肌過度徵召,而深層屈曲肌徵召肌肉量較控制組小 (Jun & Kim, 2013)﹔利用等速肌力測試健康男性最大等長頸部屈曲肌的肌力 (36.4Nm vs. 24Nm) 與伸直肌的肌力 (26.5Nm vs. 16.5Nm) 皆顯著高於女性,而健康女性 的頸部伸直肌肌之肌力 (26.5Nm) 顯著高於頸痛組 (22.3Nm) (Cagnie, Cools, De, Cambier, & Danneels, 2007)。所以對於頸部疼痛的患者,由以上檢查可發現頸部 疼痛發生後會影響其肌力、肌耐力、肌肉萎縮及動作控制,除此之外,根據過去 研究顯示頸部疼痛患者易有較高的失能程度與較差的睡眠品質,睡眠品質與疼痛 強度及失能程度呈負相關,主觀睡眠品質、睡眠遲滯期、習慣性睡眠效率、睡眠 干擾、使用安眠藥、日間功能失調、匹茲堡睡眠品質評量表總分在頸痛2組都顯 著較健康對照組高分,只有在睡眠總時數頸痛與健康對照組無顯著差異,疼痛強 度與睡眠品質 (r = 0.693;p = 0.001)、睡眠總時數 (r = 0.433;p = 0.044)、習慣 性睡眠效率 (r = 0.644;p = 0.001)、匹茲堡睡眠品質評量表總分 (r = 0.643﹔p = 0.001) 有正相關,表示疼痛指數越高受試者其睡眠品質是越差 (Muñoz et al., 2012﹔Sonsoles et al., 2012﹔Valenza et al., 2012)。 頸部疼痛的患者,由以上檢查可發現頸痛發生後會減少頸部深層肌肉活化及 肌力、淺層頸部肌肉最大自主收縮力、頸部關節活動、肌肉截面積、肌耐力、增 加動作控制肌肉變化度、脂肪填充和前回饋控制缺損。除此之外亦會改變頸部關 節的本體感覺 (Revel, Andre, & Minguet, 1991﹔Treleaven, Jull, & Sterling, 2003)、 平衡 (Michael et al., 2003﹔Treleaven, Jull, & LowChoy, 2005a) 及眼睛的移動控. 16.

(27) 制 (Tjell & Rosenhall, 1998﹔Treleaven, Jull, & LowChoy, 2005b),本體感覺精確 度為何會較差,因中樞神經系統整合肌梭、關節感受器以及前庭系統輸入的訊號, 用以調節肌肉的活化並控制關節動作,而疼痛會造成本體感覺功能上的改變,造 成不正常的本體感覺及動作誤差。頸椎的穩定需要深層與淺層頸部肌肉協調性的 收縮控制,在深層頸部屈曲肌 (deep neck flexor) 主要功能是可支撐頸椎及維持 其自然前凸度,所以在設計運動計畫介入時須考慮到頸部深層及淺層肌耐力和動 作控制的介入。以上文獻內容整理詳列於表 2-1。 綜合以上文獻結果可以得知頸部疼痛會造成頸部肌肉失能問題,包括疼痛讓 肌肉緊張影響其活動度、減少頸部深層與淺層頸部肌耐力、肌肉不平衡、肌肉動 作控制失調、改變關節受力及本體感覺異常、姿態改變、形成關節磨損及退化, 若不經由合適肌耐力及動作控制學習運動訓練,去破壞慢性疼痛的惡性循環,經 年累月形成頸椎結構性傷害,影響日常生活活動進而造成失能問題與家庭及社會 負擔是不樂見,而本研究去探討對於慢性頸部疼痛的中老年患者,希望藉由肩頸 運動介入可改善頸部的疼痛指數、深層及淺層肌耐力、頸部關節活動、睡眠品質 及日常生活活動問題進一步探討其成效。. 17.

(28) 表 2-1 頸部肌肉失能之相關文獻整理 作者年代. 實驗對象. 測量方法. 結果. Falla et al.. 10 位,平均年齡. 經鼻放置表面肌電圖. 深層頸部屈曲肌活化與顱頸. (2003a). 30.7 ± 10.3 歲. 吸附於口咽後壁去偵. 屈曲測試呈線性正相關,而. (21-53 歲),無任. 測深層頸部屈曲肌﹔. 胸鎖乳突肌及前斜角肌活化. 何頸痛的自願者。 表面肌電圖收集胸鎖. 會在 24-30 毫米汞柱,而顱頸. 乳突肌及前斜角肌活. 屈曲的關節活動亦會隨之而. 化,讓受試者執行 5. 增加。. 個層級顱頸屈曲測試 去測量肌肉活化情 況,及量測顱頸屈曲 的關節活動。 Falla et al.. 共 20 位,實驗組. 讓受試者執行各 2 次. 25%及 50%最大自主收縮時. (2003b). 10 位慢性頸部疼. 25%最大自主收縮. 平均頻率 (mean frequency). 痛平均年齡 28.7± (MVC) 20 秒及 50%. 開始的值 (initial value) 及. 9.2 歲 (18-47 歲). 最大自主收縮(MVC). 平均頻率斜率 (slope),慢性. ,頸痛 4.7 ± 3.4. 15 秒,表面肌電圖收 頸部疼痛大於較無症狀控制. 年﹔控制組 10 位. 集胸鎖乳突肌及前斜. 組,表示頸部疼痛的受試者. 無任何頸痛平均. 角肌活化情況。. 其表層頸部屈曲肌的快肌肌. 年齡 30.1±7.6 歲. 纖維 (type II fibres) 被活化. (21-42 歲)。. 較多佔的比例較多,並且容 易產生疲乏情況。. Falla et al.. 共 20 位,實驗組. 經鼻放置表面肌電圖. 深層頸部屈曲肌活化振幅與. (2004a). 10 位慢性頸部疼. 吸附於口咽後壁去偵. 顱頸屈曲測試兩組都呈線性. 痛平均年齡 32.2. 測深層頸部屈曲肌﹔. 正相關,但在執行較高層級. ± 9.2 歲 (19-46. 表面肌電圖收集胸鎖. (28 及 30 毫米汞柱) 測試時. 歲),頸痛 9.8±8.4 乳突肌及前斜角肌活. ,深層頸部屈曲肌活化振幅. 年﹔控制組 10 位. 化,讓受試者執行 5. 頸部疼痛組顯著少於控制組. 無任何頸痛平均. 個層級顱頸屈曲測試. ﹔執行 5 個層級顱頸屈曲測. 年齡 26.4 ± 5.8 歲 測量肌肉活化情況及. 試時顱頸屈曲活動的角度頸. (21-36 歲)。. 部疼痛組顯著少於控制組。. 數位相機拍攝得知顱 頸屈曲活動的角度。 18.

(29) 續表 2-1 頸部肌肉失能之相關文獻整理 Falla et al.. 共 22 位,實驗組 10 經鼻放置表面肌電圖. 控制組在深層頸部屈肌深. (2004b). 位慢性頸部疼痛平. 吸附於口咽後壁去偵. 層、胸鎖乳突肌及前斜角. 均年齡 29.3±8.0. 測深層頸部屈曲肌﹔. 肌活化時間較三角肌少 50. 歲 (19-46 歲),頸痛 表面肌電圖收集胸鎖. 毫秒。頸部疼痛受試者頸. 9.1±8.7 年﹔控制組 乳突肌及前斜角肌活. 部深層屈曲肌、對側胸鎖. 12 位無任何頸痛平. 化,受試者站姿,隨機 乳突肌及前斜角肌活化時. 均年齡 28.0±5.7 歲. 給燈號指示讓受試者. 間顯著少於控制組,頸部. (21-36 歲)。. 執行 5 次手抬動作。. 疼痛受試者自動前回饋 (automatic feedforward control) 有缺損,當前回饋 反映改變時表示執行日常 生活手抬動作其反作用力 會造成頸椎重複性傷害。. Falla et al.. 共 22 位,實驗組 10 讓受試者執行各 3 次. (2004c). 位慢性頸部疼痛平. 最大自主收縮力、表面 經肌肉的效能化 (NME﹔. 均年齡 29.0 ± 6.8. 肌電圖收集 25%及 50. 25%最大自主收縮時,神. neuromuscular efficiency). 歲 (18-47 歲),頸痛 %最大自主收縮 15 秒. ,慢性頸部疼痛顯著低於. 5.2 ± 3.2 歲﹔控制. 胸鎖乳突肌及前斜角. 較無症狀控制組,表示頸. 組 10 位無任何頸痛 肌神經肌肉的效能化. 部疼痛的受試者會因痛覺. 平均年齡 30 ± 7 歲 、超音波測量皮下組織 輸入,而改變動作神經池 (21-51 歲)。. 厚度改變量。. 興奮及其肌肉控制策略, 需要較大肌肉電位活化肌 肉﹔最大自主收縮及超音 波測量皮下組織厚度改變 量組間並無差異。. 19.

(30) 續表 2-1 頸部肌肉失能之相關文獻整理 Elliott et al.. 共 113 位,實驗組. 核磁共振造影檢測慢. 頸部受傷受試者在所有頸. (2006). 79 位慢性頸部疼痛. 性鞭索傷症候群受試. 部伸直肌脂肪填充比例顯. 平均年齡 29.7 ± 5.7 者兩側頸部伸直肌(頭. 著大於對照組,尤其是上. 歲﹔對照組 34 位無 後大直肌、頭後小直. 頸椎 (C3) 頸部深層伸直. 任何頸痛平均年齡. 肌、多裂肌、頭半棘. 肌 (頭後大直肌、頭後小. 27.0 ± 5.6 歲。. 肌、頸半棘肌、頭夾肌 直肌、多裂肌) 顯著多於 及上斜方肌) 肌肉內. 淺層頸部伸直肌﹔肌肉內. 脂肪填充比例。. 脂肪填充並未受年齡、失 能情況、身體組成、受傷 時間因素的影響。. Cagnie. 健康男、女各 45. 最大等長頸部屈曲與. 健康男性頸部肌力顯著高. et al.. 位,頸痛婦女 30. 伸直的肌力。. 於女性﹔健康女性頸部伸. (2007). 位,年齡 20-59 歲。. 直肌力顯著高於頸痛組 (26.5Nm vs. 22.3Nm)。. Johnston. 共 107 位,3 組依頸 測量頸部關節活動. 辦公室的職業婦女疼痛組. et al.. 部失能程度分類辦. 在頸部關節屈曲及旋轉活. (2008). 公室的職業婦女,1 胸鎖乳突肌、前斜角肌 動度顯著少於沒有疼痛組. 度﹔表面肌電圖收集. 組沒有工作對照組. 活化、頸部伸直肌及上 及控制組﹔疼痛組執行顱. (1) 沒有疼痛組 32. 斜方肌活化,讓受試者 頸屈曲測試時表面肌電圖. 位平均年齡 43.0±. 執行 (1) 5 個層級顱頸 顯示淺層屈曲肌活化顯著. 10.6 歲﹔(2) 輕微. 屈曲測試 (2) 單手協. 多於沒有疼痛組及對照. 疼痛組 38 位平均年 調性畫圈任務去測量. 組﹔疼痛組執行單手協調. 齡 43.8±5.9 歲﹔(3) 肌肉活化情況﹔在執. 性畫圈任務頸部伸直肌活. 中度疼痛組 14 位平 行單手協調性畫圈任. 化及疼痛分數顯著多於沒. 均年齡 45.4±10.3. 務後肩頸部舒適感以. 有疼痛組及控制組。頸部. 歲﹔(4) 控制組沒. 0-100mm 視覺疼痛量. 疼痛會改變肌肉的徵召策. 有工作沒有疼痛組. 表表示﹔頸部功能障. 略,影響頭頸部穩定度,. 22 位平均年齡 37.4. 礙指數問卷 (NDI) 及. 所以運動計畫應加入動作. ±10.4 歲。. 一般健康問卷評估心. 控制再教育。. 理壓力。. 20.

(31) 續表 2-1 頸部肌肉失能之相關文獻整理 Elliott. 共 109 位,實驗組. 核磁共振造影檢測慢. 頸部受傷受試者在所有頸. et al.. 78 位慢性鞭索傷症. 性鞭索傷症候群受試. 部屈曲肌脂肪填充比例顯. (2010). 候群平均年齡 29.9. 者兩側頸部屈曲肌. 著大於控制組,尤其是上. ±7.8 歲﹔控制組 31 (頭長肌、頸長肌及胸. 頸椎 (C2-3) 頸部深層屈. 位無任何頸痛平均. 鎖乳突肌) 肌肉內脂. 曲肌 (頭長肌、頸長肌) 顯. 年齡 27.0±5.5 歲。. 肪填充比例。. 著多於下頸椎 (C5-6),且 頸部深層屈曲肌顯著多於 頸部淺層屈曲肌﹔控制組 脂肪填充卻是頸部淺層屈 曲肌顯著多於頸部深層屈 曲肌。肌肉內脂肪填充與 年齡、疼痛/失能情況、身 體組成呈負相關。. Cagnie. 共 35 位,實驗組 16 肌肉功能性磁振造影. 頸部受傷受試者在顱頸屈. et al.. 位慢性鞭索傷症候. (muscle functional. 曲運動後頸部深層屈曲肌. (2010). 群平均年齡 32.9 ±. MRI﹔mfMRI) 檢測. 徵召邊緣顯著 (p = 0.06). 12.7 歲﹔控制組 19. 慢性鞭索傷症候群. 低於控制組,而控制組在. 位無任何頸痛平均. (WAD) 受試者兩側頸. 顱頸屈曲運動後頭長肌徵. 年齡 22.2±0.6 歲。. 部屈曲肌 (頭長肌、頸 召顯著大於頸長肌及胸鎖 長肌及胸鎖乳突肌). 乳突肌。頸部受傷受試者. 在休息及完成顱頸屈. 在肌耐力顯著低於控制. 曲運動 (26 毫米汞柱. 組。. 停 10 秒,重複 10 次) 後頸部深層和淺層屈 曲肌徵召及肌耐力。. 21.

(32) 續表 2-1 頸部肌肉失能之相關文獻整理 Javanshir. 共 40 位,實驗組 20 超音波影像檢測頭長. 頸部疼痛受試者在雙側頭. et al.. 位慢性雙側頸部疼. 肌截面積、前後徑、側 長肌截面積、前後徑顯著. (2011). 痛平均年齡 31± 5. 徑及形態比例。. 小於控制組; 控制組女性. 歲﹔控制組 20 位正. 頭長肌的截面積顯著小於. 常無任何頸痛平均. 男性,但頸痛組在頭長肌. 年齡 30 ± 6 歲。. 截面積卻沒有性別的顯著 差異; 頭長肌截面積與頸 部失能程度呈負相關; 頭 長肌前後徑與疼痛強度呈 負相關。. Muñoz. 共 27 位,機械性頸 匹茲堡睡眠品質評量. 頸痛組頸部功能障礙指. et al.. 部疼痛 15 位平均年 表 (PSQI) ﹔疼痛數. 數、睡眠品質都顯著較健. (2012). 齡 39 歲﹔無任何頸 字評定量表﹔頸部功. 康控制組差﹔頸痛組的匹. 痛控制組 12 位平均 能障礙指數。. 茲堡睡眠品質評量表分數. 年齡 40 歲。. 與疼痛分數成正相關。. Valenza. 共 59 位,機械性頸 匹茲堡睡眠品質評量. 睡眠品質、睡眠遲滯期、. et al.. 部疼痛 19 位平均年 表 (PSQI) ﹔疼痛數. 習慣性睡眠效率、睡眠干. (2012). 齡 40 歲,鞭索傷症 字評定量表﹔頸部功. 擾、使用安眠藥、日間功. 候群 (WAD) 22 位. 能失調、匹茲堡睡眠品質. 能障礙指數。. 平均年齡年 38 歲﹔. 評量表總分頸痛組都顯著. 無任何頸痛控制組. 較健康控制組高分,只有. 18 位平均年齡 41. 在睡眠總時數頸痛與健康. 歲。. 控制組無顯著差異。疼痛 強度與睡眠品質、睡眠總 時數、習慣性睡眠效率、 匹茲堡睡眠品質評量表總 分有正相關表示越疼痛受 試者期睡眠品質是越差。. 22.

(33) 續表 2-1 頸部肌肉失能之相關文獻整理 Schomacher 共 20 位,實驗組 10 測量最大自主收縮﹔. 實驗組在最大自主收縮顯. & Falla. 位慢性頸部疼痛平. 第 3 頸椎處的頸半棘. 著少於控制組﹔實驗組執. (2013). 均年齡 30.4 ± 7.0. 肌植入肌肉內肌電. 行 360 度頸部活動肌肉力. 歲,頸痛 5.7 ± 1.6. 圖,測量時給于 15 及. 量控制變化顯著大於控制. 年﹔控制組 10 位無 30 牛頓阻力執行 360. 組﹔實驗組肌電圖頸半棘. 任何頸痛平均年齡. 度頸部活動,收集其肌 肌的肌肉活化振幅顯著小. 26.8 ± 5.7 歲。. 肉收縮力。. 於控制組。頸部疼痛會減 少頸半棘肌肉的活化及影 響神經對於肌肉控制力。. Jun & Kim. 共 40 位,實驗組 20 讓受試者執行 5 個層. (2013). 位慢性頸部疼痛平. 級顱頸屈曲運動,利用 兩組深層頸部屈曲肌的肌. 均年齡 28.3 ± 0.3. 超音波影像檢測深層. 肉厚度會隨著運動強度增. 歲﹔控制組 20 位正 頸部屈曲肌及胸鎖乳. 加而顯著增加其厚度,且. 常無任何頸痛平均. 突肌肉厚度的改變情. 發現控制組深層肌徵召. 年齡年 24.8 ± 0.7. 況。. 顯著高於實驗組﹔胸鎖乳. 歲。. 執行顱頸屈曲運動時,此. 突肌的肌肉厚度頸部疼痛 組會隨著運動強度增加而 顯著增加其厚度,但在控 制組卻無顯著不同。. Tsang. 共 60 位,實驗組 30 執行功能性任務時使. 頸部疼痛受試者頸椎角速. et al.. 位慢性頸部疼痛平. 用電磁場軌跡追蹤儀. 度及加速度顯著低於控制. (2014). 均年齡 38.3 ± 11.5. 測量頸椎和胸椎的活. 組﹔表面肌電圖偵測上斜. 歲﹔控制組 30 位正 動及表面肌電圖偵測. 方肌、頸豎棘肌、胸鎖乳. 常無任何頸痛平均. 上斜方肌、頸豎棘肌、 突肌和胸豎棘肌活化顯著. 年齡 35.1 ± 9 歲。. 胸鎖乳突肌和胸豎棘. 高於控制組,改變頸椎及. 肌活化﹔生活品質量. 胸椎肌肉徵召﹔頸部疼痛. 表(Short-Form 12)﹔ 受試者生活品質顯著差於 數字疼痛量 (Numeric Pain Rating Scale) ﹔ Northwick Park 失能問 卷。 23. 控制組。.

(34) 第三節. 慢性頸部疼痛的肩頸運動治療計畫介入之相關研究. 一、顱頸屈曲運動之相關文獻探討 慢性頸部疼痛的運動治療計畫介入,已被證實可重新建立頸部深層屈曲肌的 活化 (Jull, Falla, Vicenzino, & Hodges, 2009﹔Falla, O’Leary, Farina, & Jull, 2012)、 肌耐力 (Bronfort et al., 2001﹔Ylinen et al., 2003﹔Falla et al., 2006﹔Andersen et al., 2011﹔Borisut, Vongsirinavarat, Vachalathiti, & Sakulsriprasert, 2013﹔Lee, Park, & Kim, 2013)、減少疼痛 (Jull et al., 2002, 2009﹔Jull, Falla, Treleaven, Hodges, & Vicenzino, 2007a﹔Falla et al., 2006, 2007a﹔Falla, O’Leary, Fagan, & Jull, 2007b﹔ Falla, O'Leary, Farina, & Jull, 2012﹔Falla, Lindstrøm, Rechter, Boudreau, & Petzke, 2013﹔Borisut et al., 2013﹔Lluch et al., 2013, 2014a, 2014b)、失能 (Falla et al., 2006, 2007a, 2007b, 2012, 2013﹔Jull et al., 2007, 2009﹔Borisut et al., 2013﹔Lluch et al., 2013)、姿勢 (Falla et al., 2007a﹔Jull et al., 2007﹔Lee et al., 2013) 及顱頸屈 曲活動度 (Jull et al., 2009﹔Lee et al., 2013),尤其是頸部深層屈曲肌力較差的受 試者 (Falla et al., 2012);而頸部深層伸直肌的活化對於頸部病患復健訓練是重要 的一環 (O’Leary, Falla, Elliott, & Jull, 2009)。 作者 Falla 等 (2006) 探討對於慢性頸部疼痛的婦女在 6 週頸部屈曲肌耐力 訓練與顱頸屈曲運動介入,對於頸部屈曲肌最大自主收縮力 (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表面肌電圖偵測當執行次大頸部等長屈曲肌肉收縮時胸鎖 乳突肌及前斜角肌的平均頻譜頻率 (mean spectral frequency﹔MSF) 和平均整流 值 (average rectified value﹔ARV) 及傳導速度、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和疼痛數字評 定量表影響,參與受試者共 58 位,屈曲肌耐力訓練組 29 位女性 (平均年齡 38.1 歲) ,以沙包提供重量,前 2 週運動強度 12 次反覆最大重量 (12RM),重複 12-15 次,第 3-6 週運動強度 12 次反覆最大重量 (12RM),重複 15 次做 3 回,每回間 休息 1 分鐘﹔顱頸屈曲運動使用壓力回饋儀進行訓練,點頭動作主要讓深層屈曲 肌先收縮避免淺層屈曲肌過度代償,從 22-30 毫米汞柱共分成 5 個階層訓練,每 24.

(35) 個階層動作讓肌肉收縮停住 10 秒,重複 10 次,完成後再進入下一階層,結果肌 耐力訓練組最大自主收縮力屈曲肌力增加顯著高於顱頸屈曲運動組,兩組受試者 在淺層屈曲肌平均頻譜頻率、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和疼痛數字評定量表經 6 週運動 介入後都有顯著減少,而平均頻譜頻率及平均整流值在肌耐力訓練組減少顯著高 於顱頸屈曲運動組,傳導速度介入並無顯著改善有可能受試者神經傳導為正常生 理值 (2.5-6.5 m/s) (Falla, Dall, Rainoldi, Merletti, & Jull, 2002) 範圍;平均頻譜頻 率減少顯示徵召較多第一型(慢肌)肌纖維動作單位池增加取代第二型(快肌) 肌纖維 (Gerdle B, Henriksson, Lorentzon, & Wretling, 1991);而平均整流值減少顯 示增加神經肌肉效能 (Van, Van, & Zwarts, 1993),改變動作神經池的活化。相似 結果也出現在 Falla 等 (2003b)。 Falla 等 (2007a) 學者探討對於 58 位慢性頸部疼痛的婦女及 10 位無頸痛控 制組,頸痛受試者在 6 週頸部屈曲肌耐力訓練與顱頸屈曲運動介入,與 Falla 等 (2006) 學者發表文獻中是相同運動介入,對於受試者坐在電腦桌前利用數位照 相機拍攝頸部及胸部姿勢改變之差異,兩組運動組各 29 位慢性頸部疼痛平均年 齡年 37.9±10.2 歲,結果頸痛組在 10 分鐘頸部角度改變 (mean=4.4˚) 較控制組 (mean=2.2˚) 頸部角度改變大,表示頸痛的受試者較難維持良好姿態的能力,但 在運動介入後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和疼痛指數 6 週運動介入後兩組都有顯著減少, 頸部角度改變顱頸屈曲運動組姿勢改變顯著少於屈曲肌耐力運動組,顯示顱頸屈 曲運動可以改善維持頸部自然姿勢的能力、可直接活化深層頸部屈曲肌、增加肌 梭密度 (Boyd et al., 2002) 而改善頸部運動感覺 (kinesthetic sense)。Jull 等(2009) 學者相同運動介入,參與受試者共 46 位,受試者依燈號執行肩關節屈曲或伸直 45 度角度時利用肌電圖測量深層及淺層屈曲肌變化,結果顯示顱頸屈曲組在深 層頸部屈肌平方根有顯著增加,而淺層屈曲肌振幅顯著較肌耐力運動組少,兩組 在運動介入後頸部功能障礙指數和疼痛指數都有顯著減少。 另外學者對於 58 位慢性頸部疼痛受試者,進行 6 週,一天 2 次,每次 20-30. 25.

(36) 分鐘,分成居家顱頸屈曲運動組及本體感覺運動組,其 2 組每週一次個別指導運 動,結果兩組在介入後關節姿位誤差、頸部功能障礙指數、疼痛數字評定量表都 有顯著改善,右旋轉關節姿位誤差本體感覺運動比顱頸屈曲運動運動有顯著較小 誤差,本篇學者推論顱頸屈曲運動可增加肌梭 (Muscle spindles) 密度,進而改 善本體感覺 (Jull et al., 2007)。 學者 Falla 等 (2012) 對於 14 位慢性頸部疼痛婦女進行 6 週的顱頸屈曲運動 (cranio- cervical flexion exercise) 每天 2 次、每次 10-20 分鐘,研究結果由肌電圖 檢測得知深層頸部屈肌活化增加及減少疼痛指數,此類病患應著重於改善其神經 肌肉控制 (neuromuscular control) 重新塑造神經 (neuroplasticity) 對於肌肉的動 作控制,得以減緩頸部疼痛,結果顯示訓練後深層屈曲肌的活化量與疼痛改變量 及頸部功能障礙指數並無相關性,除了在顱頸運動最後 2 階段測試 (28 & 30 毫 米汞柱) 與疼痛強度減少呈正相關 (R² = 0.30, p < 0.05)。相同運動介入在 Lluch 等 (2013) 學者探討對於 22 位慢性頸部疼痛,平均年齡 30.6±10.2 歲,男女比是 8 比 14 位,共 6 週顱頸屈曲運動介入,每週兩次治療師使用壓力回饋儀進行個 別指導正確的動作控制,並評估其受試者顱頸屈曲肌肌耐力,每週調整訓練運動 量讓受試者進行居家一天兩次顱頸屈曲運動訓練,結果在運動介入後頸部功能障 礙指數分數顯著減少,但在筋肌膜疼痛點 (包括提肩胛骨肌、上斜方肌及頭夾肌) 測試壓力疼痛閾值敏感度並無統計學上顯著進步,學者認為有可能是運動強度不 足及訓練時間太短。 學者共 100 位慢性頸部疼痛,分成四組各 25 位,平均年齡 30 歲,執行 12 週介入,肌耐力運動組執行頸部屈曲及伸直肌力訓練 (12RM,重複 12-15 次, 1-3 回)﹔顱頸屈曲運動組利用壓力回饋儀進行頸部深肌肌力訓練共 5 個層級 (每 一動作持續 10 秒休息 10 秒,重複 15 次)﹔結合肌耐力和顱頸屈曲運動組 (先進 行顱頸屈曲運動,休息 5 分鐘,再進行肌耐力運動訓練),結果運動介入組在疼 痛,失能及肌力都有顯著改善 (Borisut et al., 2013)。. 26.

(37) 其他學者探討 46 位女性慢性頸部疼痛,兩組各 23 位,實驗組平均年齡 39.1 ± 8.7 歲,對照組平均年齡 38.6 ± 9 歲,共進行 8 週,每週一次個別指導運 動每次約 30 分鐘,前 6 週執行顱頸屈曲運動及手肘支撐身體姿勢下執行顱頸屈 曲、伸直及旋轉﹔後 2 週執行重量訓練包括仰躺頸部屈曲及四足跪伸直頸部重複 15 次共 3 回,及一天兩次居家運動每天運動 10-20 分鐘,結果介入後頸部功能障 礙指數及疼痛減少實驗組顯著減少多於對照組,病患自覺功能、生活品質、最大 自主收縮及動作控制實驗組顯著增加多於對照組,而恐懼-回避信念問卷分數兩 組間並無統計學上差異 (Falla et al., 2013)。 學者對於 30 位高中生有肩頸疼痛及駝背 (neck-shoulder posture) 共分成 2 組,運動組利用壓力回饋儀 (Pressure Biofeedback Unit , PBU) 進行頸部深肌肌力 訓練,將壓力回饋儀充氣至 20 毫米汞柱時請病患做縮下巴點頭的運動,讓壓力 回饋儀個別在 22、24、26、28 及 30 毫米汞柱維持 10 秒重複 10 次,每次收縮間 需休息 3-5 秒,對照組做伸展運動,共 8 週、每週 5 天、每次約 30 分鐘,研究 結果由 X 光的報告測得顯示實驗組在頭部傾斜、頸部屈曲及肩部前置角度顯著 改善大於對照組,壓力回饋儀測試得知深層屈肌的肌耐力增加顯著改善大於對照 組(Lee et al., 2013)。 Lluch 等 (2014b) 學者共 18 位不明原因的慢性頸部疼痛分成 2 組,運動組 接受協助加上主動顱頸屈曲運動 (第一分鐘由治療師引導正確動作,第 2-3 分鐘 由病患自主運動),對照組接受關節鬆動加上協助顱頸屈曲運動 (前 2 分鐘由治 療師執行關節鬆動引導正確動作,第 3 分鐘由治療師引導正確動作) 介入 3 分鐘 後立即測量介入後的效果,研究結果發現在疼痛分數及疼痛壓力閾值兩組都有進 步,且運動組進步有意義大於對照組,由肌電圖的訊號得知運動組在介入後在執 行顱頸屈曲運動時有意義的減少淺層頸部肌肉 (胸鎖乳突肌及斜角肌) 活化。 顱頸屈曲運動可藉由增加屈曲肌的肌力來支撐頸椎關節前凸弧 (Mayoux et al., 1994﹔Lee et al., 2013﹔Falla et al., 2007a, 2012 )、改善頸部深層及淺層屈曲肌. 27.

(38) 的協調度 (Falla et al., 2006﹔Jull et al., 2009﹔Ang et al., 2009﹔Borisut et al., 2013﹔Lluch et al., 2013, 2014b﹔Lee et al., 2013)、增加肌梭纖維轉譯來改善頸部 本體感覺(Jull et al., 2007)、增加最大自主收縮力 (Falla et al., 2006, 2013)、改善 疼痛 (Ylinen et al., 2003﹔Falla et al., 2006, 2007a, 2007b, 2012, 2013﹔Jull et al., 2007﹔Borisut et al., 2013﹔Lluch et al., 2014a)、減少頸部功能障礙 (Ylinen et al., 2003﹔Falla et al., 2006, 2007a, 2012, 2013﹔Jull et al., 2007﹔Borisut et al., 2013﹔ Lluch et al., 2013)、改善頸部關節活動 (Ylinen et al., 2003)、改善壓力疼痛閾值 (Lluch et al., 2013) 及減少復發率 (Ang et al., 2009)。 綜合以上文獻結果得知顱頸屈曲運動介入時間大多為 6-8 週的時間,主要目 的是建立正確動作控制,包括需要改變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肌肉活化時間順序及深 層肌肉活化去建立頸椎關節穩定度,許多文獻已證實深層與淺層肌肉協調性控制 是可經由運動去改善,但在最大自主收縮力改善仍顯不足,所以本研究希望探討 藉由顱頸屈曲運動加上漸進式彈力帶阻力運動介入可改善慢性頸部疼痛中老年 病患的頸部肌肉功能。. 二、彈力帶及肩頸阻力運動之相關文獻探討 彈力帶 (Elastic-band) 由於其價格低廉、使用簡單、輕巧攜帶方便、不依賴 重力作為阻力及可提供各個方向動態式訓練是一種常見的阻力訓練工具,目前已 廣泛被使用於健身界與復健界。若將紅色、綠色及藍色彈力帶延展至原長度 150% 相當於產生 22、29 及 40 牛頓阻力 (Andersen et al., 2011)。由於目前對於慢性頸 部疼痛使用彈力帶訓練的文獻並不多,故亦收錄啞鈴訓練效益以便參考,依據 2011 年 Andersen 等學者探討比較啞鈴與彈力帶阻力訓練時肌肉肌電圖的活化及 自覺費力程度並無達統計學上之差異,若將紅色、綠色及藍色彈力帶延展至原長 度 125-150 %相當於產生 2.0-2.2、2.6-3.0 及 3.7-4.1 公斤的阻力。 之前研究顯示患有肌痛的婦女其斜方肌的第二型機纖維肌肉纖維切面積較. 28.

(39) 小,微循環較差,且存在細胞色素 C 氧化酶負向纖維出現肌肉細胞內粒線體的 能量危機,低微血管供應影響氧氣傳遞,而學者實驗對象以 21 位婦女因工作相 關所引起肌痛,共分成 3 組,肌力訓練組 9 人、耐力訓練組 7 人、協調組 5 人次, 平均年齡 38.7±5.5 歲,介入時間共 10 週,一週 3 次,監督下每次 1 小時,第一 組肌力訓練組使用重訓機器執行 4 個動作肩上推舉、划船、肱三頭肌及背闊肌下 拉,每個動作重複 12 次 (75-80 %最大肌力),共 3 回合﹔第二組是耐力訓練組利 用手搖車強度以 60 %最大攝氧量 3 分鐘,共 4 回,加上使用彈力繩 30 次﹔第三 組為協調訓練組包括站姿及躺姿進行身體平衡、協調及使用最少力量進行訓練, 結果 3 組介入後疼痛指數都有顯著減少﹔肌力訓練組顯著增加最大上肢等長屈 曲肌力及 Type IIa (快縮有氧糖解肌) 肌肉纖維切面積﹔肌力與耐力訓練組顯著 增加 Type I (慢縮有氧肌) 及 IIa 的微血管數量﹔所有訓練組減少細胞色素 C 氧化 酶負向纖維﹔耐力訓練組顯著增加最大攝氧量 (Kadi, Ahlgren, Waling, Sundelin, & Thornell, 2000)。 2000 年一篇隨機控制試驗研究探討不同運動介入形式對於慢性頸部疼痛受 試者於 3 個月、12 個月追蹤測試疼痛指數、恐懼-回避信念問卷、頸部關節活動 度、壓力疼痛閾值、自我經驗工作能力,共分成 3 組,主動訓練組 21 人、居家 運動組 19 人、控制組 19 人,平均年齡 47.3 歲,共介入 12 週,主動訓練組一週 2 次,每次 45 分鐘,包括頸胸穩定運動恢復頸部肌耐力及協調性、放鬆運動以 減少不必需的肌肉緊張、行為支持以減少焦慮及和害怕疼痛、眼睛固定運動以避 免眩暈、平衡板訓練以改善姿勢控制﹔居家運動組提供共 2 次講習頸痛注意事項 及講解與練習居家可執行的主動運動﹔控制組提供共 1 次講習頸痛注意事項及 講解居家可執行的主動運動,結果顯示第 3 個月,2 組運動組的疼痛顯著低於控 制組﹔2 組運動組的壓力疼痛閾值顯著高於控制組﹔恐懼-回避信念問卷、自我經 驗工作能力組內有達顯著差異,但組間無差異﹔頸部關節運動組居家運動組矢狀 面角度有顯著增加,但組間無差異,第 12 個月追蹤測量結果在組內及組間並無.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再別康橋 題解 1 本詩選自【 】中之《猛虎集》。 2 康橋(Cambridge),或譯作劍橋,是英國的一個小市鎮,以劍橋大學為中心形成 大學城。 3 寫作背景:徐志摩於民國十年春至十一年八月在劍橋大學研究,他自認這是喚醒 他性靈的自由、打開他生命視窗的地方。民國十七年重遊永遠的「精神依戀之 鄉」—康橋,心中有所感發,遂於搭船回國途中寫下這首詩。 4

加薩走廊現況-基本簡介 • 政治紛擾: 2007年哈瑪斯組織占領當地後,以色 列也進行對加薩走廊的封鎖行動 – 哈瑪斯組織:哈瑪斯是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的簡稱, 成立於1987年。哈瑪斯是巴勒斯坦一個宗教性的政治 組織,該組織拒絕跟以色列進行任何和平談判,並且 不放棄以武力消滅以色列,並將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 的攻擊行動稱為「聖戰」,從而建立由地中海到約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