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Untitled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Untitled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Copied!
1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謝 誌 真是不容易,終於可以畢業了!! 對許多人來說,「碩士」也許沒什麼,但對我來說,這個學歷,不僅是自我的實 現,也是我對家人、孩子的態度及示範。當初因為小兒子的驟逝,為了走出那憂 鬱的心情,決定再回學校,轉移重心。於是,就這樣,不經意的開始和大兒子同 時進入研究所就讀,只是他在高雄的高師大,我在台北的國北護。也因為有這樣 特別的經驗,讓我們母子倆有更多的交流與經驗分享。 二年半的時間,一晃眼,就這麼過去了,謝謝老人暨長照社工專業--徐國強學 長和署立彰化醫院顏如雪社工師當初幫我填寫推薦函,讓我有機會跨出再學習的 第一步;謝謝當時的主管--張玲玲牧師的全力支持,讓我在工作和學業能夠無後 顧的兼任;謝謝李世代老師風趣的教學,讓我總能在嚴肅的學習過程中,仍不忘 笑聲;謝謝李閏華老師,在我悲傷情緒浮現時,給我的包容與體諒;謝謝好同學 瑞伶,總是時時像媽媽般的關心、照顧我;謝謝益萍,從課堂上到每次口試時的 陪伴與協助,要求我一次次的練習,給我最直接的幫忙與鼓勵。當然,最要感謝 的就是指導老師--張宏哲老師,因為有張老師一步步的帶領、提醒我論文的方向 與進度,總在我快放棄時,給我最溫暖的支持。也謝謝兩位口試委員邱泯科老師 和李仰慈老師,給予我的肯定、建議,讓我的論文能更順暢與完整。 感謝受訪的長輩、協助的志工和社區夥伴們,願意將自己寶貴的經驗和我分 享,協助我完成最重要的部分,讓這本論文能順利完成。更感謝摯愛的先生,全 程的鼓勵與陪伴,忍受我不安及焦躁的情緒,依然全力支持,做我最有力的後盾。 最後,謹以此論文獻給我的父母與在天上的寶貝。 感謝上帝,引領這麼多天使的照顧與陪伴,願將一切榮耀都歸於 祢!! 黃家霈 謹誌 2018/3/30.

(3) 摘 要 台灣老化速度已是全球第一,面對高齡化社會,除了努力延緩疾病或 失能,對於增進長者的社會支持與自我的正向感也是具同等的重要性。 2005 年內政部提出「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開啟定點共餐模 式,透過在地化之社區照顧,使老人留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同時發揮 社區自助互助功能。 本研究主要探討參加社區老人共餐生活滿意度和憂鬱情緒及其相關 因子,分析有無參加社區共餐老人的相關差異性。研究對象以雙北有辦 理共餐單位與一般社區年滿 65 歲之長者,採問卷調查法,分有參加社區 共餐與無參加共餐者二組,各 85 人,樣本總人數為 170 人。研究重點先 探討兩組老人之的人口特質、壓力源、社會參與、參加社區共餐感受、 生活滿意度與憂鬱情緒的相關因子,再分析二組老人相關因子的差異性。 研究結果發現,共餐與否對生活滿意度與憂鬱情緒均達到顯著差異。 有參加社區共餐老人的生活滿意度為 9.82±1.96,高於未參加社區共餐的 老人 5.61±3.21;兩組在憂鬱情緒程度也達顯著差異,有參加社區共餐老 人的憂鬱情緒為 6.09±5.25,明顯低於未參加社區共餐的老人 13.96±6.34。從迴歸分析中發現,性別、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及有參與 共餐能有效地預測生活滿意度;教育程度、健康狀況、日常生活功能、 社會支持,也皆會影響長者的憂鬱情緒。 老人的共餐參加與否,受個人特質及健康、經濟狀況影響甚鉅,建議 未來應針對老人的個人狀況與需求進行改善,以促進老人生活滿意度的 提升與憂鬱情緒的降低,確實健康在地老化的實現。. 關鍵詞:社區老人共餐、生活滿意度、憂鬱情緒.

(4) Abstract The speed of aging in Taiwan is the first in the world. Facing the aging society, it is of equal importance to promote the social support of the elderly and the positive sense of self in addition to the efforts to postpone the disease or the disability. In 2005, the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unity care and care base implementation plan" to open a fixed - point community-based model of community-based community-based care to enable the elderly to live in a familiar environment 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community self-help and mutual assistance. 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ed the life satisfaction and melancholy of the community-based elderly and related factors, and analyzed the related differences of the elderly who had not participated in community-based meals.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85 people, with a total number of 170 people. The focus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stressors, social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dining experience, life satisfaction and melancholy in the two groups of the elderly, and then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fe satisfaction and depression between meals.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who participated in community-based meals was 9.82 + 1.96, and 5.61 + 3.21 of the elderly who did not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based meals. The two groups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melancholy mood. The depression of the elderly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unity meal was 6.09 + 5.2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ld people who had not participated in the community-based meals 13.96 + 6.34. From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gender, health, economic status and participation in meals could effectively predict life satisfaction, and education, health, daily life fun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could also affect the depression of the elderly.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health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ersonal conditions and needs of the elderly should be improved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and the depression of the melancholy.. Key words: community-based elderly dining, life satisfaction and depression..

(5) 參加社區老人共餐生活滿意度和憂鬱情緒及其相關因子之探討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問題陳述.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共餐的發展與現況. 10. 第二節 生活滿意度與憂鬱的意涵及文獻探討. 19. 第三節 生活滿意度與憂鬱的相關理論. 36. 第四節 影響生活滿意度與憂鬱之相關因子.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6.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56. 第二節 研究工具. 5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0.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統計分析.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63. 第一節 研究樣本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63. 第二節 長者基本屬性與生活滿意度及憂鬱情緒之關聯性. 84. 第三節 長者生活滿意度與憂鬱情緒之影響因子. 89.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討論. 9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99. 第三節 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2. 附錄. 106. i.

(6) 表目錄 表 2-1-1 台灣老人餐飲服務的相關法源 表 2-1-2 台灣社區老人餐食的服務模式. 11 12. 表 2-1-3 表 2-1-4 表 2-3-1 表 2-3-2 表 4-1-1 表 4-1-2. 100 年-104 年老人及中用餐人數統計 社區老人共餐的運作模式 老人生活滿意度相關文獻 老人憂鬱相關文獻 兩組長者在基本資料之分布(N = 170) 長者個人基本資料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13 15 25 34 64 65. 表 4-1-3 表 4-1-4 表 4-1-5 表 4-1-6 表 4-1-7 表 4-1-8 表 4-1-9. 兩組長者在壓力源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長者壓力源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兩組長者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兩組長者在工具性日常日常生活功能(IADL)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長者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長者在工具性日常日常生活功能(IADL)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兩組長者在社會互動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66 68 69 70 71 72 74. 表 4-1-10 表 4-1-11 表 4-1-12 表 4-1-13 表 4-1-14 表 4-1-15. 兩組長者在社會支持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長者社會互動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長者社會支持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參加社區共餐情形之次數分配表 參與社區共餐感受之描述性分析(N = 85) 兩組長者在生活滿意度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75 76 77 78 79 80. 表 4-1-16 長者生活滿意度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表 4-1-17 兩組長者在憂鬱情緒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表 4-1-18 長者憂鬱情緒之描述性分析(N = 170) 表 4-2-1 個人基本資料在生活滿意度與憂鬱情緒之差異性 表 4-2-2 壓力源在生活滿意度與憂鬱情緒之差異性 表 4-2-3 壓力源與生活滿意度、憂鬱情緒之相關性. 81 82 83 85 86 87. 表 4-2-4 表 4-2-5 表 4-2-6 表 4-3-1 表 4-3-2. 88 88 89 90 91. 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滿意度、憂鬱情緒之相關性 社會參與與生活滿意度、憂鬱情緒之相關性 參加社區共餐情形在生活滿意度與憂鬱情緒之差異性 影響長者生活滿意度之迴歸係數摘要表 影響長者憂鬱情緒之迴歸係數摘要表. ii.

(7) 第一章 緒. 論. 研究者自 2005 年開始社區老人服務工作,工作內容中有一部分即是 為老人與身障者提供送餐服務及關懷據點的執行,在據點服務的工作項目 其中有一項便是餐飲服務。時至今日,原本四選三的服務,更將其中的餐 飲服務再延伸為社區老人共餐,希冀讓更多的社區長輩願意透過共餐,走 出家門,進而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也能開心、營養的吃。惟因研究者僅為 單一地點的執行人員,無法深入瞭解其他單位長者對於參加共餐的影響。 因此,希望透過本研究探討社區老人共餐對其生活滿意度、憂鬱情緒等面 向的影響,能更確證共餐的推廣必要,也讓長輩能快樂、健康的享受老年 生活。. 第一節. 問題陳述. 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飲食保健的觀念提升、生活環境的改善等使得 人均壽命的延長;但另一方面,不婚或晚婚族的增加,卻也導致造成新生 兒出生率的降低,造成全球人口老化趨勢日益嚴重,各國也逐漸走向「超 高齡社會」(註 1)。台灣自 1993 年起老年人口已達 149 萬,占總人口 7.1 %,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 ,預計民國 107 年將達到 14.6%, 進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並於民國 114 年達到 20.1%,成為超高齡社 會(super-aged society)(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至 2016 年 7 月 底,台灣的老化指數已達 95.81(註 2)。隨著人口年齡結構不斷老化, 老年人口逐年的增多,也使得老人照顧議題,逐漸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2002 年就已提出「活躍老化政策框架(Active 1.

(8) Ageing: A Policy Framework)」 ,指出其包括三大支柱:健康、參與及安全, 用以提升年老之後的生活品質;強調透過「老年人的社會參與」管道的建 立,「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環境的形成,以及「對老年人的社會、經濟及 生命安全的確保」等策略,來因應人口老化的問題。因此,活躍老化(Active Aging)、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高齡友善城市(Age-Friendly Cities),目 前都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因應高齡海嘯(Tsunami of the Aged)的共同策略(黃 財丁,2014)。 根據衛福部 102 年之「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指出,65 歲以上老人對老 年生活的期望,以「身體健康的生活」為最多,其次為「能與家人團圓和 樂的生活」 。可見,健康老化和在地老化,仍是高齡者最期待的生活方式。 在台灣,家庭一直是老年人養老的主要地點,但是隨著人口快速老化 與家庭結構變遷,老年人的照顧與安養需求已成為亟需重視的問題之一。 根據內政部的老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國民家庭組成情形的統計顯 示,55 歲~64 歲獨居老人的比例,由 2009 年的 4.99%上升至 2013 年的 5.6%; 同一期間,65 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家庭組成佔所有國民家庭組成的比例, 也由 9.16%上升至 11.1%(內政部, 2015)。由近年的統計資料可見,目 前 65 歲以上獨居老人的比例,不僅持續在上升,即將邁入 65 歲以上的 55-64 歲人口群,其獨居的比例也持續在上升中 (劉家勇,2015)。國發會在 《中華民國人口推估(105 年至 150 年)》,報告結果就指出,15 到 64 歲青 壯年人口(又稱工作年齡人口)已於 104 年達到最高峰,105 年起將開始 減少並朝向高齡化發展。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將持續攀升,並預估於 106 2.

(9) 年超越幼年人口;至 150 年老化指數將達 406.9%,將擴大約為幼年人口的 4.1 倍,顯示我國高齡化程度持續增加中。另外,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的統 計,截至 2016 年 6 月止,台灣 65 歲以上的長輩共有 286 萬 8163 人,其中 獨居長者就有 4 萬 7716 人,占 65 歲以上長者人口的 1.7%。在這些獨居長 者中,男性獨居長者有 2 萬 1263 人,女性獨居長者有 2 萬 6453 人,因此 女性獨居的長者又略高於男性獨居長者;這當中有 43.6%的獨居長者是中 低收入戶或接近中低收入邊緣獨居「老貧族」,更有 10%的老人雖與子女 同住,卻因親子關係不佳等因素而未受妥善照顧,形同「假性獨居」。因 此,對於這些生活在社區中的老人而言,社會支持就是一項重要的環境因 素,因為其影響長者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等諸多面向。 美國公共衛生協會(the America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曾提出:「社區 基層醫療是廿一世紀醫療照護主流」的主張。社區導向基層醫療保健 (community oriented primary care)已是全球醫療保健發展的方向;面對高齡 化社會,除了努力延緩疾病或失能,對於增進長者的社會支持與自我的正 向感也是具同等的重要性。因此,鼓勵老年人藉由參與社區或是社會活動 的過程,以達到健康的身心社會平衡,便為格外重要。但隨著年齡增長, 身體功能與身心健康狀況也因諸多因素而改變,其中,老人的營養問題就 更是值得關注。美國有項研究顯示:社區中營養不良的老人占 1-15%,機構 或住院的老人則更高達 25-85%(Stechmiller,2003)。 台灣為因應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在 1980 年首度公布老人福利法,至 1997 年修正條文中,更將老人餐飲服務納入,時至今日,老人餐飲服務不 3.

(10) 僅僅只是送餐到宅服務,同時鼓勵長輩走出家門,延伸推廣為「老人共餐」 的社區服務。畢竟,老人的營養問題不僅與年齡增長、功能能力退化有關, 也與生活環境、社會心理因素有密切相關(呂寶靜,2012)。有研究指出, 一個人獨自用餐的老人,比有多人陪同用餐者,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及營養 較差之情況(Castro, 2001)。因此,老人的進食內容與進食狀態對其營養 相關的健康狀況確實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地老化」 ,是全球追求的最佳理想養老模式,但除了老年可以安居 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外,更重要的是要營造在地老化的生態圈,才能讓老年 有豐富的社會參與,提升老年的身心健康。因此,藉由老人共餐,鼓勵社 區及民間單位參與,由在地社區提供服務,讓有需要的民眾能取得相關福 利服務,以落實「福利服務社區化、在地化」之目標。 雖然我們都知道老人的飲食行為影響其營養健康至鉅,但國內研究甚 少針對社會支持與老人共餐行為進行探討,也較少探討老人共餐行為與身 心改變的相關性。有鑑於此,本研究冀以社區老人共餐為標 的,從社區老 人參加共餐服務,探討社區老人共餐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憂鬱情緒與健 康、社會參與等層面之影響,並做為政府推動老人餐食服務與社區照顧運 作之參考。. 註 1:依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 7%的地區,歸為「高齡化社會」 (aging society),達 14%為「高齡社會」(aged society),20%以上則列為「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 註 2:為衡量一個國家/地區人口老化程度之指標,即每 100 個 65 歲以上人口對 14 歲以下人口之比, 指數越高,代表高老齡化情況越嚴重。 4.

(1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健康的維持,不只是定期到醫院診所拿慢性病處方,相反地,透過更 為積極的健康促進、社會參與,能自己來的不假手他人,都絕對能讓高齡 者維持獨立自主的快樂生活,而這也正是積極老化、活躍老化的關鍵。當 老年人自覺是社會與家庭的負擔時,他們就不會快樂,而產生憂鬱情緒, 長期處於低落心情的老人就因此更會讓自己困身於體弱多病的自證預言 之中,反而無法展開活躍、積極與健康老化的高齡生活。雖然高齡者慢性 疾病比例高,同時多重疾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老年人總是體弱多病、嚴 重失能,或者只是這個社會的負擔。因此「功能維持」便是高齡者健康照 護的核心,換句話說,適切的健康照護是在老人倒下來之前開始,關注於 如何讓能走的老人走得更快更遠,如何讓能維持日常生活的老人,享有更 具尊嚴與活力的歲月。 飲食與營養是決定老年人生活品質與健康的重要因素。適當的飲食、 營養會促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減緩老化現象、治療與預防慢性病,進而 改善生活品質(黃韶顏、徐韻淑,2005),有許多研究也指出,有良好家 庭及社會參與的老人較易有好的飲食行為及生活滿意度。雖然健康飲食聽 起來很簡單,但是確實的執行並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絕大數的老年人 都是隨便打發一餐,自己開伙,要採買食材、清洗備料、蒸煮炒炸、刷鍋 洗碗,這一連串動作,對老人家都是不小的負擔;有的老人家為了省事, 乾脆燉煮一鍋滷肉與滷味,連吃好幾天,或是兩小碟醬菜配三餐, 有時 中午添碗白飯拌肉汁或菜汁,或隨便一樣剩菜就解決了一餐,有些老人甚 5.

(12) 至每天只吃單一的食物,這樣長期的營養不均衡就容易導致慢性疾病的發 生。獨食的結果,不是營養不均衡,就是營養不良,反而有損健康;因此, 參加社區共餐,辦理單位會顧及均衡與養生,少油少鹽少糖,讓老人家省 下自炊的力氣、但是卻不會省下健康,除了能夠讓高齡者愉快地進食,更 是提高社會參與,減低老年憂鬱的重要媒介。 根據行政院在高齡社會白皮書中指出,台灣的高齡人口中,有超過八成 並非失能,而是健康、亞健康者。因此,社區老人共餐的服務推廣,就更 有其必要性。有諸多研究也指出,老人問題的主要因素是老人本身在下列 幾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造成:一、經濟來源與所得方面的變化。二、 社會角色與人際關係上的變化。三、心裡與精神狀態方面的變化。四、身 體健康的變化。所以均衡的營養,保持良好心情及社會支持互動,都是健 康老化的重要因素。參加社區老人共餐,長輩們不但能結交朋友、分享經 驗,促進食慾和營養吸收,同時減緩失能與降低憂鬱情緒,不僅提升生活 滿意度,也確實達到健康老化的效益。但因目前缺乏研究實證文獻,因此, 研究者欲針對社區老人共餐服務與影響因素進行探討,主要原因有: 1. 對社區老人共餐議題的興趣: 任何一種餐食服務皆須衡量當地的社區特質,因生態環境不同,其適 合的推行策略便為互異。根據統計,至 2016 年 11 月止,雙北已有 950 處辦理社區老人共餐,各地方政府也都逐步跟進與極力推廣,且持續增 加中,但究竟老人共餐對參加的長輩們會有那些助益?共餐和滿意度與 憂鬱的關係為何?是研究者想探討面向之一。 6.

(13) 2. 瞭解社區老人共餐的服務現況: 雖然各地方政府都積極的推廣辦理社區老人共餐服務,希望藉此提升 長輩的社會參與,讓老人家從互相陪伴、彼此關懷及拓展人際網絡,達 到身心健康延緩老化之目標;而就服務使用者觀點而言, 「餐食」 、 「服務」 及「友伴互動關係」可說是影響共餐服務成效的重要因素 (林明莉,2013)。 但是辦理共餐單位,包羅萬象,公、私部門或宗教團體,甚至是學校單 位,每個辦理者的方式或週期皆有所不同。因此,共餐服務的運作,便 攸關此飲食模式是否能長期推廣;如何讓老人家從單純吃得飽,進而增 加社交與社區服務的機會,感受到關懷而不失落,以造福更多長輩。因 此,研究者希望瞭解社區共餐的服務現況,對參加長輩心理與社會層面 的影響,進一步的瞭解與探討,亦冀望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當作實務工 作方面的參考。 3. 國內對社區老人共餐文獻的不足: 為使老人獲得適切照顧,並帶動社會參與及開發志願服務人力,以充 分落實社區支持性照顧之目標,部分縣市針對社區老人共餐服務已逐步有 相關執行成果,但在國內相關研究文獻資料部分,卻明顯不足。研究者經 查詢全國碩博士論文中,至 2016 年 12 月底止,針對老人送餐文獻,計有 11 篇之多,但共餐相關文獻僅有 2 篇:第一篇為林明莉(2013),「一樣的食 堂,不一樣的共餐」--宜蘭縣長青食堂社區老人共餐經驗之初探。採用質 性訪談法;第二篇為鄭湘菱(2014),老人共餐與健康;以資料庫串聯分析 家庭共餐與獨居老人飲食之差異。故真正針對社區老人共餐的相關文獻, 7.

(14) 到目前為止,其實只有一篇。相較之下,國內社區老人共餐的研究資料便 顯得不足與缺乏;因此,研究者希冀透過此次研究結果,對社區老人共餐 服務,能有更多的深入了解,希望可以彌補文獻的空缺。. 綜合以上,希冀透過此研究能達以下目的: 一、探討社區老人的基本屬性、壓力源、社會參與和參加社區共餐因子, 與生活滿意度和憂鬱情緒之間的關係。 二、探討參與共餐與非共餐老人生活滿意度和憂鬱的差異。 三、從研究的結果探討實務工作的原則。.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題為「參加社區老人共餐生活滿意度和憂鬱情緒及其相關因子 之探討」,以下即就「社會參與」、「共餐」、「生活滿意度」及「憂鬱情緒」 逐一做界定與解析。 (一)、社會參與 社會參與就是參與非正式網絡的親朋好友、有組織的團體(宗教、 社團、社區)的各種活動(娛樂運動休閒等),源自於公眾參與的概念 , 從居民所關心的周遭生活環境作為關懷的起點。社區共餐則讓長者建立 起自己的人際網絡,相互扶持,提供一個老人與社區組織及其他老人互 動的平台,進一步凝聚與強化社區力量,也顧及到老年人的健康維護。在 本研究中,以老年人參加社區共餐與否為社會參與的指標。 8.

(15) (二)、共餐 又稱集中用餐,是指由公、民營單位或餐飲業者提供場地及餐食,以 午餐甚至晚餐共進的方式,鼓勵社區長輩外出與他人共同用餐;除了可解 決長輩獨自在家用餐的問題,同時也與他人產生互動。本研究的共餐定義 以,與社區居民聚集在某一場合並共同用餐,用餐過程中可自由交談、互 動;不限制用餐的型式。 (三)、生 活 滿 意 度 生活滿意度是個人對自己整體生活感到滿足和喜悅的程度,為界定 是否適應良好的一種直接、穩定、精確的方法,是老年階段成功適應與 否的主要指標。本研究所稱生活滿意度係指衡量 老年人在參與社區共餐 的生活整體滿意感受程度,以「人口特質」、「壓力源」、「社會參與」 三個層面作為生活滿意度指標。. (四 )、 憂 鬱情 緒 憂鬱情緒是來自許多負面情緒所綜合,包括心情低落、沮喪、抑鬱、 悲傷、不愉快,且持續兩個禮拜以上,進而產生負面想法,導致影響人際 關係與生活。因此本研究將憂鬱情緒定義為,有無參加社區共餐的老人與 「人口特質」、「壓力源」、「社會參與」三個層面的反應。. 9.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文獻探討將分成四個部分來進行,第一部分探討共餐的發展 和現況;第二個部分探討生活滿意度與憂鬱的意涵及文獻探討;第三部分 檢視生活滿意度與憂鬱的相關理論;第四部份是探討影響老年生活滿意度 和憂鬱情緒的相關因子,藉著社會老年學的觀點來支持老人生活滿意度與 憂鬱情緒的影響。. 第一節 共餐的發展和現況 英國在 1940 年代末期戰爭時,由女性志工團為農村的勞動者遞送飲 食的服務,開始了餐飲服務的起源;及至 1948 年的國家救助法,更清楚 的授權地方政府補助志願服務組織為老人們提供娛樂或膳食的費用;而 美國老人營養方案則源自 1965 年美國老人法及 1972 年的修訂法,將老 人餐食服務分為聚餐式(congregate nurtrition service)及送餐到家式 (meal-on-wheels、home-delivered meals)(楊宗蓉,2002)。 台灣於 1997 年的「老人福利法」正式將餐飲服務納入,賦予正式法源 之基礎。1999 年起,內政部開始補助民間單位辦理「失能長者的送餐服 務」,針對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的失能老人提供基本溫飽照顧,至 2005 年,內政部再以社區營造及社會參與為基本精神,規劃提出「建立社區 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 ,由在地人提供在地服務,建構社區照顧、社區 自主的運作模式,貼近居民需求,讓長者可就近取得服務,以提供在地 的初級預防照護服務。 10.

(17) 其中餐飲服務亦為服務選項之一,與電話問安、關懷訪視、健康促 進活動相互搭配,以豐富據點功能;老人餐食服務也因此逐漸興起由社 區組織及民團體提供之社區式服務,開啟定點共餐服務的模式。 老人餐飲服務的相關法源. 表 2-1-1. 日 期. 法 源. 1997 年. 老人福利法. 1999 年 老人福利法修正條文 「第二章」第九條及. 內 容 正式將餐飲服務納入,賦予正式法源之基礎。 補助民間單位辦理「失能長者的送餐服務」,針對 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的失能老人提供服務。. 「第三章」第十八條 2005 年 建立社區照顧關懷. 電話問安、關懷訪視、餐飲服務、健康促進活動。. 據點實施計畫 研究者整理. 黃源協(2011)年曾針對社區關懷據點進行問卷調結果顯示:有八成據 點辦理餐食服務的定點用餐,而送餐服務僅佔四成五,顯見在社區式服 務的餐食服務類型仍是以共餐服務為主要服務模式(表 2-1-2)。 另外,根據內政部社會司 2005 年「辦理長者福利服務成果」的數據 中也發現,台灣一般長者較喜歡「集中方式服務」;現階段推廣的社區老 人共餐服務,更是由地方政府主導、推動,透過補助鼓勵社區組織及民 間團體,提供社區式的老人餐食服務,鼓勵一般社區老人到社區定點用 餐並採使用者付費,以解決老人餐食問題(林明莉,2013)。 根據資料統計,至 2016 年 12 月,目前全台都會區的共餐據點統計 : 在台北市共計有 113 處、新北市 841 處、台中市 208 處及高雄市 190 處, 而其他各縣市也皆積極辦理老人共餐的服務方案。目前台灣的老人社區 餐食服務模式,主要方式有三: 一、定點集中用餐:以定時定點方式,提供社區老人一起用餐、交誼的機 11.

(18) 會;或與關懷據點其它服務項目(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 健康促進活動)相互搭配。此須視據點開放時間,亦非所有據點都有辦理。 二、使用食物餐劵或社區餐卡:與社區便利商店或餐飲業者合作,針對行 動能力許可之獨居長輩,提供餐卷或餐卡至合作店家取餐,一方面提供社 區關懷,也增進長輩與社區居民互動的機會。 三、餐食外送:針對無家屬可備餐或日常生活需協助之輕度失能老人,經 專業人員以 ADL(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及 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 評估,提供的餐食服務,一日 1-2 餐,每週服務至少 5 天。 社 區老人餐食的服務模式. 表 2-1-2. 餐食提供方式. 餐食提供單位. 服務對象. ✽社區便利商店 定點集中用餐. 食物餐劵或社區餐卡 餐食外送. 服務頻率 視各單位狀況,每. ✽社區的醫院/學校. 具外出能力或. 周至少 1-2 次提. ✽社區自助餐店. 生活能自理的. 供服務. ✽社區發展協會. 長者. ✽里辦公室. 憑卡購餐, 每日 1-2 餐. ✽社區志工組織. 行動困難或生. ✽社區老人中心/機構. 活自理能力有. ✽社區寺廟或教會. 限的長者. 每週 1-5, 供應 1-2 餐 研究者整理. 根據衛福部社家署針對全國統計資料顯示,自民國 100 年起至 104 年 止,集中用餐(共餐)人數,呈現逐年增加趨勢。可見,社區老人共餐已逐 漸獲長輩們的認同與肯定;雖然在性別比來看,男性參與人數仍略低於女 性,但是人數仍呈現正成長(表 2-1-3)。. 12.

(19) 表 2-1-3. 100 年-104 年老人集中用餐人數統計. 研究者整理. 目前的共餐服務模式,有的單位是提供中低收入長者、或是獨居的長 者免費,一般長者自費;但是即使是自費,每餐收費金額也大多介於 25~50 元,有的單位甚至還採取「隨喜」、「自由奉獻」的方式,都比自炊更經 濟實惠;有的社區發展協會,如果經費來源充沛,連一般收入的長者, 也提供全部免費的共餐服務。不過為了長遠打算,個人認為,採取部份 付費方式,仍是較有利於永續的經營。 有的共餐單位,則是由當地高齡者共同參與,將自產的農產品,包 括有機米、有機蔬菜以及放山家禽等,在社區廚房中共同烹調,提供參 與民眾一頓飽餐;或者,鼓勵志工或是阿公阿嬤們協助種植各種蔬果作 物,採收後成為共餐的食材,不僅可以讓老人家運動,也能減低採買食 材的成本。. 13.

(20) 而現有提供共餐的單位,也是包羅萬象,有村里辦公室、社區發展 協會、老人服務中心、樂齡學習中心、老人住宅、農漁會、派出所、區 公所、宗教組織(教會、宮廟) 、人民團體、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醫 院、 學校等各種組織團體;因為共餐單位不同,有的會有身分限制,例如只 限里民、區民、社區、教友等。但因其設置多於長者本身居住的社區, 具有近便性,也方便老人家前往用餐;如果吃膩了共餐的伙食,或是不 想被固定的共餐場所綁住,現在還有一種機制,只要揪到三位以上的長 者,到有參加「敬老餐飲聯盟」(註 3) 的店家用餐,就可享有優惠(表 2-1-4)。 目前已經開辦的老人共餐服務,通常以每週 1~3 次為主,少數單位則 是週一到週五都有,主要是提供中餐,少數還有晚餐服務。如果認為只 跟老人共餐有點無趣,有的單位還會設計老少共餐;像是新北市五股區 的興珍社區,還特別安排與附近的小學合辦,小朋友因此能有學習服務 長者的機會,阿公阿嬤們也會在飯後,教小朋友玩一些古早味的童玩, 例如釣酒瓶、划鐵圈等,這些人際交流,都能幫助老人家減少失智風險 (朱 國鳳,2016)。有的慈善團體則是對弱勢者發放便當,但是這種領了就走、 自己獨食的機制,並不符合共餐的精神,畢竟共餐最可貴的精神就是人 際交流。 人類原本就是群居動物。長者因為老化,生活網絡可能縮小,多重 失落也容易使得他們的社會互動減少,而社區共餐正是可以提供給長輩 們社會參與和互動的最好方式。因此,社區共餐服務對於老人而言,不 14.

(21) 僅是能讓他們獲得溫飽而已,在共同用餐者的關懷問候下,也讓老人知 道自己是有價值且受到重視的,讓老人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關懷的,甚至 遇到緊急情況亦可協助處理,避免再有獨居老人死亡卻無人發現之憾事 發生。 表 2-1-4. 辦理單位. 社區老人共餐的運作模式 共餐方式. 參加對象. 經費來源.  社區關懷據點. – 主辦單位提供.  老人中心/日照中心. – 中央廚房. 除台北市明訂 60 歲  使用者付費.  樂齡學習中心. – 自助分享. 長者就可參加,其餘  地方回饋金.  區公所/里辦公室. – 共同搭伙. 縣市皆為 65 歲以上  捐贈.  銀髮俱樂部. – 結伴折扣優惠. 長者。.  宮廟/教會. – 代間共食.  政府補助.  社區發展協會  愛心友善店家  醫院學校  派出所  其他 研究者整理. 美國政府推行的老年人營養方案(the Elderly Nutrition Program),實 施的兩項主要目的有: (1)為了改善老人的健康,提供定期的、低成本、 高營養的餐食,通常是在定點提供,如果可能的話,也提供給外出行動 不便的老人;(2)透過餐食服務來創造社會參與及休閒時間,並善加運 用,以提升老人的福祉(Gelfand,1999;引自呂寶靜,2014)。目標皆 在減少飢餓與糧食匱乏,促進老人的社會化。. 15.

(22) 共餐行為並不僅是一種單純生理意義上的行為,它通過一種共同的 聯繫,及一種規則或秩序的建立,在人群中形成特定的價值觀念,從而 將人們以一種組織形式連結在一起(薛晶,2013)。老年人容易因退休、喪 偶等因素而情緒低落,若有適當的家庭與社會參與,給予心理支持並協 助食物準備,較能維持良好的飲食行為,充份的關懷與家人支持都會使 老年人獲得較大的安全感,進而增加對食物的攝取之均衡(王冠今等, 2010)。 要讓老年人有充分的營養攝取,要先從『吃得下』開始,細嚼慢嚥, 才能享受吃的樂趣。然而,適合老人的飲食未必為老人喜愛,但是透過共 餐,讓老年人有較好之食慾及食物提供,有較好的飲食品質,如較高之熱 量攝取、飲食多樣性等,又藉由參加與紓解壓力及減少孤獨感,降低憂鬱, 產生安全感、幸福感及參與感,在生理及心理都較獨餐老人健康,醫療資 源利用也較少(鄭湘菱,2014;引自林建興等,2015)。尤其,「營養不良」 與老年人的死亡、住院日期長短、疾病併發症、認知功能不全及生活品質 都有密切關係。「營養不良」不會在一夕之間發生,而是長期問題累積的 結果。而這些危險因子,包括 :失智症、憂鬱、多重疾病、多重藥物使用、 吞嚥困難、牙齒問題、獨居、生活功能依賴等;除了尋求醫療及相關專業 協助改善之外,還需經常關心老人家的飲食狀況及營養狀態,以及早防範 (陳亮恭等,2015);藉由營造和樂的用餐環境、與 社區鄰居、朋友共食, 不僅能吃的均衡,即使吃的是特殊餐點,也都可以增加老人家飲食的樂 趣,同時減少孤獨感。 16.

(23) 老人共餐服務規劃的理念是以提供老人餐飲服務,改善用餐問題,提 昇生活品質,透過社區共餐服務,協助改善老人的營養問題,減緩家庭照 顧者的壓力,運用志工服務,增進老人與社區的互動機會,進而營建一個 關懷老人的社區。因此,整體而言,餐食服務可分為「餐食」與「服務」 兩區塊,餐食處理的是身體健康層面議題,服務則關注到服務使用者的福 祉(well-being)及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等更廣泛的心理、社會議題(潘承 揚,2013)。根據美國老人餐食服務方案評估報告(1995)指出,共餐服務使 用者的其中一項差異為 ” 當共餐參加者被詢及特別喜歡共餐中的項目為 何?有 76%表示特別喜歡其他的參加者,58%表示是餐食及 30%提到支持性 服務。”這個結果反映了參加者大致滿意餐食,而這個方案的社會化 (socialization)面向也是非常重要的(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 Administration on Aging,2013,引自林明莉,2013)。 社區共餐給予老年人飲食、彼此陪伴與關照的服務。以共餐為軸心, 它所在的空間,像是鄉下村莊的廟、都市 中的社區活動中心等,都是一個 凝聚居民意識的空間。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環境,熟悉且依賴這個地方, 雖然共餐的同伴之間都沒有血緣關係,但是透過共餐,他們結交了新的朋 友、找了另一種陪伴,甚至超越家人間的感情。 隨著社會環境、經濟結構的變遷、家庭結構的改變,一個人邁向獨老 的機率會越來越高。我們不該只從家庭面向去探討長輩獨居的問題,也要 從更多面向看待。許多的獨老者並非都願意脫離自己所熟悉的環境搬去跟 17.

(24) 自己的子女同住,許多子女為了孝順,將父母帶離熟悉的環境,卻可能意 外使父母更加孤獨。因此,透過在地化之社區照顧,使老人留在熟悉的環 境中生活,同時亦提供家庭照顧者適當之喘息服務,以預防長期照顧問題 惡化,發揮社區自助互助功能。共餐對長者在心理福祉、社會關係及友誼 發展層面,均有相當正向之影響,更是老年人社會參與的重要管道之一。 也藉由社區老人共餐,為長者們打造高齡友善的宜居環境,使長輩們能夠 在熟悉的環境中自在、悠遊的生活,更進一步創造人生新價值。. 註 3: 新北市老人共餐從社區慢慢發展到商店,繼蘆洲、八里等推動友善共餐店家地圖之 後,永和區公所也於 2014 年 4 月推出「敬老餐飲聯盟」,初步有 16 店家響應,現已拓展至 其他區,全市共 499 個樂活友善共餐點(2016/11)。凡 3 位年滿 65 歲的長者到店內消費,只 要說出「逗陣吃飯真歡喜」的通關密語,就可以享受各店家的愛心優惠,包括折扣或贈送小 菜、副餐等。. 18.

(25) 第二節 生活滿意度與憂鬱的意涵及文獻探討 由於生活滿意度與憂鬱向來被視為老年人生活品質及健康的重要指 標,為了深入瞭解生活滿意度與憂鬱的概念,本節將依次說明生活滿意度 與憂鬱的意涵及影響生活滿意度與憂鬱的相關文獻。 壹、生活滿意度的定義與相關文獻探討 一、生活滿意度定義 生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指個人對各方面的需要和願望得到滿足 所產生的主觀滿意程度 ,是評定生活品質優劣的社會指標之一,它受經濟狀 況、家庭結構與家庭關係、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 則與個人特徵、健康狀況、身體功能、心理和環境因素各層面的影響 有關。 它不僅代表個人對各層面的滿意程度,同時也是人們對於自己內在主觀的 感覺,及對各種能力主觀評估的結果。 針對生活滿意度之看法,國內外學者也皆有不同之看法,以下就各學者定 義進行整理: 依國外學者的認為: 1.「生活滿意度」不應只以成就及能力作為判斷標準,應以個人本身的想 法為依據,由自己去評量生活滿意或幸福感(Neugarten 等,1961)。 2. 「生活滿意度」是個人對其生活情況感到滿足和喜悅的程度(Lemon 等, 1972)。. 19.

(26) 3. 「生活滿意度」是一種適應老化過程,強調在此過程中高齡者對於過 去和現在的滿意程度(Talento,1984)。 4.「生活滿意度」是一種個人對生活評估後的結果,是個人對於整體生活 的認知性評價正向情感的呈現以及負向情感的缺乏(Diener,1984)。 5.「生活滿意度」是個人邁向期望目標過程中的一種判斷或認知評估,藉 以瞭解內在感受和真實情況之間的差異程度,以界定個人是否適應良好 (Brandmever,1987)。 6.「 生活滿意度」是指個人對目前生活的所有狀況,及其追求的期望目標, 是否達成一致的整體評估過程,其所評估的是一種長期生活之下的結果 (Henry,1989)。 7.「 生活滿意度」係個人對其經濟、體力、情緒、心理個社會因素等層面, 是否適應良好的主觀判斷(Hollis,1998)。 依國內學者的認為: 1.「生活滿意度」是指個體接受現實,表現快樂、樂觀等正性情緒及與家 人和諧相處的程度(黃&鍾,1987)。 2.「生活滿意度」是個人對其整體生活感到滿足快樂的程度,以及追求的 目標是否達成之主觀評估結果(黃心珍,1995)。 3.「生活滿意度」是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包括對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及一 般生活環境滿意的程度(吳大偉,1997)。. 20.

(27) 4.「生活滿意度」是個人對生活主觀的適應、快樂、滿足、安寧狀態,並 能夠反映出對生活的感受(劉淑娟,1999)。 5.「生活滿意度」是一個多面向的概念,係個人對目前生活的主觀評估過 程,包括對整體生活適應感到滿足快樂的程度,及其生命過程中期望目標 和實際成就之間的一致程度(林麗惠,2001)。 綜觀上述學者對生活滿意度的界定,可以分析幾個共同因素,包括:強 調主觀的評估過程、對整體生活的內在感受、期望目標與實際生活之間的 一致程度。生活滿意度是反應個人對自我的生活品質的感受,而個人的社 會背景不同對於生活滿意度的感受也會受因素之間的影響產生差異;老年 人的生活滿意度多受個人特徵、健康狀況、身體功能、心理和環境因素各 層面的影響,因此,延續中年期的活動及角色,將豐碩的智慧、經驗和能 力奉獻社會及服務社會,肯定個人自我價值,並透過互動及在投入的過程 中,滿足老人們的需求及抒解生活壓力,以提高對生活品質進而產生正向 影響。 二、生活滿意度的內涵 生活滿意度的內涵,在不同領域中皆有所不同,例如:從經濟學的層 面來看,常以國民生產毛額來評估其生活滿意度,以醫學界來說,則常會 以病患接受治療前後的改善情況來定義其生活滿意度,而從社會學的層面 來看,則多以家庭、社會互動、健康狀況與經濟狀況等來評估;有些研究 者主張生活滿意度應以單一層面為概念,但有學者則認為生活滿意度應以 21.

(28) 多層面為概念(陳勻秋,2011);比較多的研究認為生活滿意是生活品質的 綜合評價(global assessment)。Edginton、Jordan、DeGraf 與 Edginton(1995) 進一步說明,生活滿意除了客觀的調查實際生活與期望的一致性評價之 外,更應考量高齡者其他內在的心理感受。生活滿意度也是老人生活品質 的外在指標,是瞭解年長者是否可以成功適應老化的重要概念(林麗惠, 2002;黃國彥、鐘思嘉,1987)。Henry(1989)曾經表示,若要協助高齡者適 應老化,便要提高他們的生活滿意度,他認為老人的生活滿意度表現在他 們對實際生活與期望是否一致的認知與評價。在老人學文獻中,老人生活 滿意程度評量方式可分為:(1)主觀福祉(subjective well-being):是以老人對 終身生活品質感受的評估為準則;(2)經濟福祉(economic well-being):是以客 觀的所得收入,及所得加資產淨值或消費為評價的測量標準(陳燕禎, 2014)。世界衛生組織於 1991 年,也將生活滿意定義為:「個人在所生活的 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感受程度」。這種感受包括個人生活的目標、期望、標 準、關心等面向,即一個人的生理健康、心理狀態、獨立程度、社會關係、 個人信念及社會環境等六大範疇。根據 Erikson(1982)的心理社會發展 理論認為老人階段的發展任務和課題分別是統整(integrity)和絕望 (despair)。此階段發展的重點在於能對自己過去一切所作的自我判斷,能 欣賞自己表現美好的部分,對於自己錯誤的地方,也能包容、接受自我的 不完美,因此,此階段若能達成自我整合,較不會產生失望的狀況,生活 滿意度也較高。 22.

(29) 三、老人生活滿意度之相關文獻探討 為了提升個人的生活滿意度及促進老年人成功的老化,有許多相關的 文獻探討,國內部分:王碧雲、 徐俊雄、 李世昌(2011)以問卷調查法,以 289 位銀髮族為研究對象,探討整體銀髮族的生活滿意度及不同背景變項 之生活滿意度差異情形,研究結果顯示:銀髮族的生活滿意度積極且正 向;不同背景變項銀髮族的生活滿意度差異分別為:(一)不同性別銀髮族 的生活滿意度無差異;(二)年紀輕的銀髮族之生活滿意度高於年長的銀髮 族;(三)有配偶的銀髮族在身理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社會互動及整 體生活滿意度均高於離婚的銀髮族;(四)不同子女數的銀髮族生活滿意度 無差異; (五)每週與子女見面次數一次以下的銀髮族在身理健康、心理健康、社 會互動及整體生活滿意度方面的感覺較每週與子女見面五次以上的銀髮 族積極正向;林俐君(2015)研究結果顯示,獨居老人的生活品質整體而言 屬於中上程度,且教育程度愈高及健康狀況愈好,生活品質就愈好;沈水 雲(2015)探討台灣地區不同居住安排與老人生活滿意度之差異,研究結果 發現,與配偶同住及與子女同住之老人生活滿意度較高,對於家的再生產 和老人的居住需求提供穩定的支持力量,與家人同住也會使得老人生活的 滿意度提高,而且獲得情感的支持,社團活動的參與度也會跟著增加;張 素卿(2010)以瞭解老人是否會受到不同的經濟收入狀況及經濟資源移轉, 而對生活滿意度有所增減;吳瓊(2009)從「台灣地區退休老人生活滿意度 23.

(30) 影響因素」中探討 2,139 名退休老人,研究結果亦顯示,教育程度、宗教 信仰、居住地區、有無配偶都是影響退休老人生活滿意度之人口學相關因 素;楊君宜(2009)在「參加社區關懷據點老人生活滿意度和憂鬱及其相關 因子之探討」中,顯示愈積極參加活動,則生活滿意度也越高;陳亦暉(1994) 探討影響安養機構內老人生活滿意度的因素,以問卷方式也發現,影響生 活滿意度達統計是達顯著。 在國外部分,Brandmeyer(1987)針對 113 位,55 歲以上的高齡者進行研 究,其中 69 位有參與學習活動,另外 44 位則未參與,透過生活滿意度量 表 Z(LSIZ),來瞭解有無參與學習活動是否在生活滿意度上有差異,研究 結果確實支持了參與學習活動者生活滿意度會較無參與者高; Morrow-Howell 等人(2003)所進行的「志願服務對老人福祉的影響」研究上 亦有相同的結果,將老人區分有參與及無參與兩組,以自評健康、功能性 依賴、憂鬱當作測量指標,有參與者不論是在哪方面,均與無參與者有顯 著差異; Escolar Chua, Rowena L 等人(2014),針對 40 名社區居住的菲律 賓老年人使用前後測試研究設計,研究結果顯示積極參與樂齡學習計劃是 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和心理健康,提升生活滿意度;而 Shen Y,Yeatts DE(2014)針對中國人,探討家庭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結果亦呈現有 家庭的支持,家庭成員的幫助,顯著提升了中國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 綜觀這諸多研究可以發現,長者有良好的家庭支持或多參與社 區,人 際 活 動,對 憂 鬱 與 生 活 滿 意 度 都 是 會 有 正 向 的 影 響。綜 合 上 述 24.

(31) 研 究 結 果,也 多 證 明 顯 示,老 年 人 多 參 與 團 體,與 他 人 有 互 動,對 其 身心靈皆有明顯的正向助益。. 表 2-3-1. 年別 1992. 1994. 2000. 2006. 2008. 2009. 老人生活滿意度相關文獻. 探討議題 機構老人生活 滿意度與社會 支持之研究- 以臺灣省仁愛 之家自費安養 老人為例 影響安養機構 內老人生活滿 意度的因素:以 中部某榮民之 家為例. 研究者. 運用方法. 郭玉燕. 次級資料分析. 陳亦暉. 問卷調查. 老人生活滿意 度之研究. 范鈺楨. 次級資料分析. 運用 PRECEDE 模 式分析老人生 活滿意度之多 重因素結構 都市大眾運輸 對老人生活滿 意度影響之研 究. 賴玫娟. 次級資料分析. 鄭立暐. 問卷調查. 吳瓊. 次級資料分析. 台灣地區退休 老人生活滿意 度影響因素.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自費安養老人的機 構生活滿意度都具顯著差異 性;但家屬應注重社會支持的 提供,避免安養老人有被遺棄 的感覺。 影響生活滿意度達統計上顯 著的因素為健康自評、經濟狀 況、寢室、伙食滿意度。 了解有關老人社會參與的狀 況,並進一步探討老人社會參 與情形與生活滿意度之關 係,研究結果亦都呈正相關。 根據整體分析成果,自評健康 的感受影響生活滿意度,而老 人休閒活動的參與是影響自 評健康的重要因素。 分別建立台北市與高雄市的 模型,並且分為老人與非老人 模型,發現交通態度是交通能 力影響交通意願重要的中介 變數。 自覺健康狀況、看病方便性、 單獨活動能力、生活費用開支 充裕程度、每週運動頻率、參 與之休閒種類數目、家人、親 友關心程度、自覺對此關心的 滿意度,及生病時家人、親友 可依靠的程度,對退休老人之 生活滿意度均具解釋力及影 響力。 25.

(32) 2009. 2009. 2010. 2010. 2011. 2015. 參加社區關懷 據點老人生活 滿意度和憂鬱 及其相關因子 之探討 彰化地區鄉村 老人生活滿意 度與生命態度 之調查研究 經濟收入狀況 及資源移轉對 老人生活滿意 度之影響 原住民老人生 活滿意度調 查—以南投縣 仁愛鄉為例. 銀髮族的生活 滿意度及不同 背景變項之生 活滿意度差異 情形. 獨居老人生活 品質與憂鬱現 況相關性分析 -以南投縣為 例. 楊君宜. 問卷調查. 黃耀貞. 問卷調查. 張素卿. 次級資料分析. 蘇秀華. 問卷調查. 王碧雲、 徐俊雄、 李世昌. 問卷調查. 林俐君. 問卷調查. 研究發現,參與據點的態度積 極與否,會影響其生活滿意 度,愈積極參加活動者,生活 滿意度越高。 鄉村老人的生活滿意度與性 別、年齡、居住狀況、宗教信 仰、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呈正 相關,生活滿意度高的鄉村老 人其生命態度也會趨向積 極、正面。 越年長、居住於一般住宅及有 人際互動的老人,對生活滿意 度越佳。 原住民老人的生活滿意度與 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 情形、宗教信仰、經濟來源有 關;而男性原住民老人的生活 滿意度高於女性原住民老人。 不同背景變項銀髮族的生活 滿意度差異如下:(一)不同 性別銀髮族的生活滿意度無 差異;(二)年紀輕的銀髮族 之生活滿意度高於年長的銀 髮族;(三)有配偶的銀髮族 在身理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 況、社會互動及整體生活滿意 度均高於離婚的銀髮族; (四) 不同子女數的銀髮族生活滿 意度無差異;(五)每週與子 女見面次數一次以下的銀髮 族在身理健康、心理健康、社 會互動及整體生活滿意度方 面的感覺較每週與子女見面 五次以上的銀髮族積極正向。 獨居老人的生活品質整體而 言屬於中上程度,且教育程度 愈高及健康狀況愈好,生活品 質就愈好。. 26.

(33) 2015. 2015. 1987. 2003. 2014. 2014. 台灣地區不同 居住安排與老 人生活滿意度 之差異:1996 年與 2007 年比 較 生命回顧於社 區老人生活滿 意度成效之探 討 有無參與學習 活動是否在生 活滿意度上有 差異 志願服務對老 人福祉的影響. 居住在社區的 菲律賓老年人 之 生 活 滿 意 度,自尊和憂鬱 的影響 中國中老年人 的社會資本和 自我評價健康. 沈水雲. 次級資料分析. 丁于婷. 問卷調查. Brandmey er. 問卷調查. Morrow-H owell 等. 分組、問卷. Escolar Chua, Rowena L 等 Shen Y, Yeatts DE. 前後測問卷. 次級資料分析. 與配偶同住及與子女同住之 老人生活滿意度較高,社團活 動的參與度也會跟著增加。. 經濟狀況大致夠用居多;多數 自覺自己目前健康狀況及與 同年齡的人相較的健康狀況 為尚可。 研究結果確實支持了參與學 習活動者生活滿意度會較無 參與者高。 將老人區分有參與及無參與 兩組,以自評健康、功能性依 賴、憂鬱當作測量指標,有參 與者不論是在哪方面,均與無 參與者有顯著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積極參與樂齡 學習計劃是可以改善老年人 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提升生活 滿意度。 結果亦呈現有家庭的支持,家 庭成員的幫助,顯著提升了中 國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 研究者整理. 27.

(34) 貳、憂鬱情緒的意涵與相關文獻探討 一、憂鬱定義 憂鬱(depression)又稱做憂鬱性情緒失調(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是一 種憂愁、悲傷、消沉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幾乎成為所 有精神疾病的共同特徵。它的起因是大腦中化學物質的不平衡。許多因素 都可能引起憂鬱的情緒,所以「憂鬱」這種感覺的發生,多是由於腦內化 學物質分泌的改變所引起的。 憂鬱症(Depression)是由十九世紀的精神科醫師克拉培林(Emil Krapelin) 所定名,也被稱為「心理病態之傷風感冒症」(Common Cold of Psychopathology)。廣義而言,憂鬱症有二種,一種是因外在壓力刺激累積 所引起的反應性憂鬱症,另一種是體質性憂鬱症,是一種與情感有關的疾 病(新光醫院,2014)。一項瑞典的研究估計了憂鬱症的遺傳機率,對女性 來說大約為 40%,對男性來說約為 30%;紐西蘭也曾做過類似研究指出, 憂鬱症是患者的既有易感性(素質)被生活中的應激事件激活,因此可證憂 鬱是會經遺傳所影響。 目前國際上常用的憂鬱症診斷標準有兩個:一個是美國精神病協會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公佈的 DSM-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第五版);另一個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採用 的 ICD-10(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第十版)。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所頒行且為全世界大多數 28.

(35) 國家所採用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V)共有九個症狀,包括:1. 幾乎整天都處於低落的情緒,快樂不起來、煩躁、鬱悶;2.幾乎整天都對 事物失去興趣跟喜好,提不起興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3.體重減輕、食 慾不振或食慾、體重增加(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量超過 5%);4.幾乎整天難 入睡或整想睡;5.幾乎整天動作、思考變緩慢、或激動不安;6.幾乎整天 疲倦或失去活力;7.幾乎整天有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8.幾乎整天注意 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9.經常出現負面想法,甚至想要輕生。在前述九項 症狀中,第一項或第二項症狀中至少有一項為必要條件,其餘項目成立的 總數超過五,且持續時間超過兩週;此外,診斷得排除憂鬱症狀不是因為 服用藥物、濫用物質 或是身體疾病造成的;同時,這些持續的憂鬱症狀 也無法用妄想症、思覺失調症(包括相關類群診斷)或其他精神病症作解 釋,來做為診斷憂鬱症的依據。在 2014 年改版的 DSM-5 新診斷系統還增 加了經前不悅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及情緒崩潰失控症 (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 另外根據 ICD-10 的標準,憂鬱症有以下的症狀:A .情緒低落:(1) 對事情不感興趣也無法享受、(2)沒有精神而且減少活動;B .比較無法專 心:(1)減少自尊心和自信心、(2)有自責感而且覺得自己沒有價值、(3)想 法悲觀、(4)睡眠思緒顯著變化、(5)失去胃口、(6)想要傷害自己。以上確 診為輕度憂鬱症要有至少兩項 A 和至少兩項 B 的症狀;確診為中度憂鬱 症要有至少兩項 A 和至少三項 B 的症狀;確診為嚴重憂鬱症要有全部三 29.

(36) 項 A 和至少四項 B 的症狀。在國際疾病 ICD-10 的分類系統中,憂鬱症屬 於「情感疾病」(affect-tive disorders)的診斷類別(Fritzsche & Wirsching, 2009)。但是,憂鬱症其實只是一種統稱,在 ICD-10 診斷手冊中即有 F32 與 F33 的不同嚴重度(如輕:F32.0, F33.0; 中:F32.1, F33.1;重:F32.2, F33.2 三型,其中 F32 是一次發作,F33 是多次發作)。有精神病性之重度鬱期 (F31.5)、輕鬱情感障礙症(F34.1)、適應障礙症併有短期憂鬱反應(F43.20)、 適應障礙症併有長期憂鬱反應(F43.21)、器質性鬱症(F06.32)、及以憂鬱為 主要症狀的痴呆症 (F03.x3)等多種診斷。 根據«張氏心理學大辭典»的解釋:情緒是指某種事件(刺激)引起的身 心激動狀態;當此狀態存在時,個人不只會有主觀感受和外露表情,而且 也伴隨身心反應(田秀蘭等,2011)。情緒是人類的正常反應之一,除非腦 部受損或疾病影響,才會導致一個人喪失產生或表達情緒的能力。憂鬱本 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之一,當人碰到壓力、挫折或打擊時,難免會出現憂鬱 心情。但通常這種反應多半是短暫或輕微的,而每個人都有自己應付情緒 的方法,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 二、老年憂鬱症 憂鬱是全球領先的疾病負擔之一,與社區老人的生活品質有密切的關 連,近幾年的研究亦多顯示,憂鬱對老年人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根據世界 衛生組織(WHO)於 2013 年的報告指出,全球約有 3 億 4 千萬的人口罹患. 30.

(37) 憂鬱症,預估 2020 年憂鬱症更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之第二位,更令人擔 心的是,因憂鬱症導致自殺的問題,已成為近年來十大死因之一;另有研 究指出,自殺者有八成以上都受憂鬱症所苦。雖然憂鬱症相當常見,但很 可惜地卻多數未被診治。根據 WHO 統計,憂鬱症的發生率約占世界人口 的 3%~5%,但會主動尋求精神醫療的憂鬱症患者,僅佔全人口的千分之 三,可見憂鬱症病人接受精神醫療的比率只有 6%。 在美國,老年人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 15%,但僅有 10%的憂鬱症患者 曾接受過精神科治療。台灣約為 13%-22%,其中重度憂鬱(major depression) 近 6%,輕度 7%-15.5%,可見憂鬱也是台灣老年人主要的健康問題之一。 而造成老人憂鬱的主要因素,以疾病纏身為主,其次是孤單及經濟問 題。 若社經地位較高,則憂鬱狀況較低,兩者呈現負相關。經濟狀況的好壞對 於老人的身體及心理健康狀況有直接的影響。若經濟來源有保障、經濟狀 況良好,則營養狀況良好,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也較和諧;反之,則易造 成惡性循環,進一步造成早衰、早亡 (黃富順,2002,引自彭懷真,2013)。 臨床上之憂鬱症在老人族群是很普遍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那是正常的 現象。晚年期之憂鬱症影響了約 600 萬美國 65 歲以上的老人,但是只有 10%之老人接受醫生治療。因為老年人所表現的憂鬱症狀各有不同,同時 老年人經常具有多種慢性疾病而使用許多不同藥品治療,使得醫生難以診 斷與把握憂鬱症的最佳治療期(李宗派,2011)。研究發現有 48%老年憂鬱 症病患在發病前一年內,都至少有一種嚴重的生活事件發生(黃正平, 2012)。 31.

(38) 根據研究顯示,有些失智症的初期可能以憂鬱症來呈現,老年的憂鬱症 有 60~70%未來會發展成為失智症的機會。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衰退,喪 偶或至親離世等因素,容易產生情緒變化,再加上經濟、社交、認知及行 為能力的改變、環境及心理調適層面適應困難,更容易有憂鬱情緒,甚至 較易產生自殺動機。因此,老年的心理健康與身心健康同樣重要,彼此息 息相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因為某些事件感到憂鬱沮喪,也需要有家 人、親友的支持陪伴,慢慢地讓低落的心情平復。但憂鬱症與一般的憂 鬱情 緒或 悲痛 ( 一 個 對 失 落 事 件的正常反應)不同,因為它的持續性 , 以 及 影 響 日 常 活 動 和 人 際 關 係的程度不同。若要診斷為憂鬱症,需經過 精神醫學專業的診斷。 憂 鬱 症 雖 然 是 一 種 疾 病,但多數可以在專業醫療與心理輔導的協助之 下 恢 復 正 常 的 生 活 功 能。要 注意的是,得了「憂鬱症」會出現憂鬱症狀, 但有憂 鬱 情 緒 的 人 卻 不 一 定 是憂鬱症。在憂鬱情緒中的人往往感覺心情 低落、消沈、有失落感,希望能得到支持、撫慰,同時也會自 責、覺得 有罪惡感。大多數的情況下,憂鬱經驗只是暫時的情緒狀態,會逐漸恢 復,但 是 如 果 持 續 下 去 那 就 會變憂鬱症! 因此,在本研究中,僅以憂鬱 情 緒 來做 為 相 關 因 子 探 討。. 32.

(39) 三、憂鬱之相關文獻探討 導致老人憂鬱的原因是多重的,為了更瞭解老人憂鬱的原因與影響, 有許多相關研究也陸續提出探討,在國內研究部分: 徐菁珧(2011)於「社 區老人憂鬱狀況、生活士氣及自我掌控信念之相關性探討 」社區老人憂鬱 狀況,分兩組抽取各 110 名為有效樣本。研究結果顯示(1)社區參與組老人 之憂鬱傾向較居家組低。 (2)社區老人有宗教信仰者,其憂鬱傾向顯著較 無宗教信仰者為低。 (3)兩組社區老人憂鬱狀況與自我掌控信念則呈顯著 負相關;陳夢蠂(2009)在「社區老人憂鬱傾向與生理功能下降」的相關性 研究,亦探討社區老年人的憂鬱傾向與其身體功能的相關性,並進行了一 年的追蹤,從研究中發現,老年人憂鬱傾向為 23.6%,憂鬱傾向的變化, 是會顯著影響下肢的功能表現,而非上肢肌力和平衡能力,當憂鬱傾向緩 解,則會增進其下肢功能表現;陳正生(2000)以隨機取樣方式,分析憂鬱 症與身體疾病的關係,發現女性低教育程度、疼痛、日常生活失能、感官 或語言功能障礙、藥物服用為憂鬱症的危險因子 ;邱佳慧(2012)亦在「長 期照護機構老人憂鬱程度與生活品質相關性探討」發現憂鬱程度是影響整 體生活品質重要因素;彭雅莉(2012)在「長期照護機構老人憂鬱現況及其 相關因素之研究」中探討長期照護機構老人憂鬱現況,結果顯示有 68.30 %的住民有憂鬱情形。. 33.

(40) 國外研究部分,Muramatsu, Yin and Hedeker(2010)研究發現,家人或 朋友提供情感性支持可有效降低憂鬱及協助預防生理和心理問題的惡 化、強化生活品質、增進生活滿意度、帶動其他正向的功能;Perrino et al. ( 2011 ) 研 究 也 發 現 , 社 會 支 持 愈 多 的 老 人 對 其 晚 年 生 活 感 到 滿 意 ; Gallardo-Peralta 等人(2015)也針對智利 60 歲以上 493 位原住民與非原住民 的長者,進行有關老年人的社會支持和憂鬱之間的關係探討,結果都顯示 社會支持與社區要素的作用是有顯著差異,具有正向的影響。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造成老人憂鬱之原因很多,並不是只有某單一因素 或情境會產生憂鬱狀況,然而,有良好 的社會支持系統與穩定的健康情 形,多能降低憂鬱的情緒,甚至減少憂鬱症的發生。 老人 憂 鬱 相 關 文 獻. 表 2-3-2. 年別 1999. 探討議題 社區老人憂鬱 疾患之身體狀 況. 2009. 社區老人憂鬱 傾向與生理功 能下降的相關 性. 2011. 2012. 社區老人憂鬱 狀況、生活士氣 及自我掌控信 念之相關性探 討 長期照護機構 老人憂鬱程度 與生活品質相 關性探討. 研究者 陳正生. 陳夢蠂. 徐菁珧. 邱佳慧. 運用方法. 研究結果 分析憂鬱症與身體疾病的關係,發 次級資料分 現女性、低教育程度、疼痛、日常 析 生活失能、感官或語言功能障礙、 藥物服用為憂鬱症的危險因子。 憂鬱傾向的變化,是會顯著影響下 面談、實測 肢的功能表現,而非上肢肌力和平 衡能力。產生憂鬱傾向者,其下肢 功能表現變差;而當憂鬱傾向緩 解,則會增進其下肢功能表現 研究結果顯示(1)社區參與組老人 問卷分組(社 之憂鬱傾向較居家組低。 (2)社區 區、居家)比 老人有宗教信仰者,其憂鬱傾向顯 較 著較無宗教信仰者為低。 (3)兩組 社區老人憂鬱狀況與自我掌控信 念則呈顯著負相關。 以台中市長期照護機構老年住民 問卷調查 為研究對象,針對 166 人研究,也 發現憂鬱程度是影響各範疇及整 體生活品質重要因素。 34.

(41) 2012. 2015. 長期照護機構 老人憂鬱現況 及其相關因素 之研究. 園藝治療活動 對於養護機構 老人憂鬱和睡 眠品質之改善 研究. 2015. 宗教信仰對台 灣老人憂鬱傾 向關聯性研究. 2010. 家庭支持和社 區服務對老年 人憂鬱情緒的 影響. 2011. 2015. 彭雅莉. 廖佳怡. 洪銘洲. 顯示研究樣本中有 68.30%的住民 問卷調查 有憂鬱情形,憂鬱狀態整體總量表 及二個構面中,身體-情感構面與 住民性別達統計上的差異,整體社 會參與程度與整體憂鬱狀態達到 顯著正相關。 滿 65 歲以上、入住機構達三個月 以上、能溝通者、無精神症狀,並 單組前後側 能配合活動者。進行八週的園藝治 療活動,共 65 人完成研究。研究 發現,園藝治療活動對於養護機構 住民的憂鬱及睡眠品質都有顯著 的改善。 研究認為,宗教信仰是老年社會參 次級資料分析 與與支持的重要一環,應積極辦理 老人各種具社交性的活動並改善 其設施障礙增加參予動力,並使老 人對未來世界有所盼望,可改善老 人憂鬱發生的風險。. 研究發現,家人或朋友提供情感性 Muramat su, Yin 次級資料分析 支持可有效降低憂鬱及協助預防 生理和心理問題的惡化、強化生活 and 品質、增進生活滿意度、帶動其他 Hedeker 正向的功能。 憂鬱症狀,社會 Perrino 研究發現,社會支持愈多的老人對 et al. 支持對西班牙 問卷調查 其晚年生活感到滿意。 裔老年人的影 響 智利老人社會 網絡的結構,功 Gallard 問卷調查 社會支持與社區要素的作用是有 能支持和憂鬱 o-Peral 顯著差異,具有正向的影響。 關係 ta 研究者整理. 35.

(42) 第三節. 生活滿意度與憂鬱的相關理論. 一、生活滿意度的相關理論 在社會學的領域,老化與老年之生理、心理、社會角色的理論,最常 被提到的主要有:社會活動理論、社會撤離理論、持續理論、次文化理論、 角色存在理論、交換理論及符號互動理論。以下就各理論與生活滿意度的 影響進行說明: (一)、社會活動理論:1963 年 R.J.Havighust 等人提出「社會活動理論」(Social Activity Theory)指出,老年人會持續中年時期的生活型態,並否認已老的 事實,故不主張減少活動、興趣及參與,鼓勵在面對老化的過程中,更應 持續活動,包括體力、心理及社會的活動。同時,除了應盡可能的維持中 年時期的活動,並且尋找這些活動的替代品,包括退休後工作的替代、朋 友及心愛的人死亡失落感的替代。活動理論主要觀點源於社會學的角色理 論(Role Theory),主張人類的自我認同大部分來自於生命中所扮演的角 色(例如,父親、母親、兒女或員工),人們也透過活動 /行動(action)來 創造生命新的角色(李瑞金,2000)。Lemon,Bengston and Peterson (1972)也認 為,個體要成功的老化必須維持某種程度的活動參與及角色的投入即活動 理論(Activity Theory) 。Hendricks and Hendricks (1981) 與 Nidhi Kotwal and Bharti Prabhakar (2009) 亦提出,具備高活動力的老年人,將享有較好的生 活滿意度及較佳的問題因應能力。此理論認為,個體在老年時期若能保持 參與社會活動的最佳狀態,則能帶來滿足感。 36.

(43) (二)、社會撤離理論:與活動理論相對立的是撤退理論 (disengagement theory)。1961 年由美國的庫明(Blaine Cumming)和亨利 (wiliam E.Hery)提出。社會撤離理論認為,人的能力會不可避免地隨年齡 的增長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動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喪失,希望擺脫要 求他們具有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社會期待,願意扮演比較次要的社會角 色,自願地脫離社會。在社會撤離理論看來,老年人減少他們的活動水平, 減少與人交往,關注內心的生命體驗,這會使老年人過一種平靜而令人滿 意的晚年生活。 (三)、持續理論:持續理論(Continuity Theory)強調無論撤離理論或活動 理論均不足以解釋老化過程,老人並非同質性團體,而是擁有不同人格特 性的團體(江亮演等,2005)。Atchley (1989)認為,人們有一種追尋延續不變 的傾向,在過去、現在與未來間保持一種延續性的的關係謂之延續理論, 人們將以不同的模式發展個人特有的老年生活。 (四)、次文化理論:次文化理論(Subculture aging theory)認為透過彼此服 務,年長者可獲得同儕的安慰與扶持,形成的次文化體系。Turner(1992) 認為,老人透過協助他人,如:社會參與活動,來建立自己的地位,在相 互認同與支持的互動模式下,增進了自我肯定與精神生活的滿足。 (五)、角色存在理論:角色存在理論(Role Exist Theory)主張老年人從工作 崗位退休後,因為在生心理逐漸退化的現象,若無適當活動來填補心靈上 的空虛,就容易加速身心的老化,所以,尋求一個新的、有 意義的角色, 37.

(44) 重建生活意義及自我的認同是重要的課題(陳佑淵,2007)。這也說明參與 社會服務,對於年長者的健康、挫折容忍力、自我實現的滿足都有正面意 義。 (六)、交換理論: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認為社會關係是一連串的社 會交換,當社會行動者認定行為所帶來的獎賞勝過付出的成本時,行為才 會繼續(呂寶靜,1999)。換言之,將人與人之間的活動,視為一種利益的 過程,透過協助他人(如參與社會服務的活動)來建立自己的地位;因此, 年長者若要營造新的人際關係,就必須走入人群,參與社會活動,建立自 尊心與價值感。 (七)、符號互動理論: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強調老年 人族群積極面的社會互動,此理論認為老年人可以高度發揮其社會互動權 力、提高老年人社會互動素質,重塑老年人社會形象,創造有意義的生活。 由以上理論可看出,老,是不可避免的階段,如何「迎向改變」和「維 繫生命熱情」,以全方位的角度看清楚人生的老年歲月,度過成功愉悅的 老化,更有助於老年生活適應,增加生活的滿意度。生活滿意度是一個多 面向的概念,涵蓋了老年人的個人特性、物質環境因素、社會經濟因素、 個人自主因素、主觀的滿足因素及人格因素;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生 長,對生活滿意度之感受也不盡相同,因此難以用單一層面或理論涵蓋所 有面向。. 38.

(45) 從以上各種老化適應的理論中,可以瞭解到「活動理論」主張大部分 的老年人不願喪失社會的角色,因此應盡量繼續或延長中年期的種種活動 和交際,保持活力,獲得新的人際關係,以提升生活滿意度;「持續理論」 則認為高齡者的價值觀、態度、嗜好、習慣仍是中年時期的延續,應繼續 從各種社會活動中展現其持續的生命活力;「次文化理論」認為從同儕團 體的互動中能產生相互依賴的關係,在這樣相互認同與支持的互動模式 下,可以增進自我肯定與精神生活的滿足;「角色存在理論」則指出社會 地位及社會角色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有所轉變,老年人除了要接受這樣的 變化外,還需建立其他新角色,以維持與社會的互動;而在這諸多理論中, 研究者認為,除了社會撤離理論外,其餘理論架構 皆肯定長輩參與社會的 重要性,因此,社區共餐的推廣,讓各個理論中的參與、互助及他助的意 涵與精神,自然地融入在老年的日常生活中。 另外,根據 Erikson(1982)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老人階段的發展 任務和課題分別是統整(integrity)和絕望(despair)。此階段發展的重點在於 能對自己過去一切所作的自我判斷,能欣賞自己表現美好的部分,對於自 己錯誤的地方,也能包容、接受自我的不完美,若此階段能達成自我整合, 則較不會產生失望的狀況,生活滿意度也會較高。 老年階段的生活,因空閒的時間增加、社會互動的機會減少、角色權 力的喪失等,因此需要參與一些活動,來填補生活上的空缺,以維持生理、 心理的健康及增加生活上的滿意度;透過社區共餐活動,鼓勵長輩們彼此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core framework of a nursing information operation simulation learning system includes learning objectives, learning content, system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