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一場廣播中的流行音樂訪談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一場廣播中的流行音樂訪談

「您好,歡迎持續鎖定警察廣播電臺全國治安交通網,我是內克,現在坐在 我對面的,是一位我相當喜歡的創作歌手,帶著他的全新作品來到空中與大家見 面,而且今天網路直播進行中!如果不是在開車的朋友,也歡迎你上Facebook 來 跟我們聊天哦!」這樣一段節目開場介紹,也許無法完整涵蓋筆者的工作內容,

但的確是描繪廣播人此時工作形貌時,可能會出現的畫面:「ON AIR」的紅燈亮 起時,主持人與來賓聊天、一旁新媒體小編1協助進行電臺粉絲專頁的影像拍攝、

節目企製拿主持人的手機側拍現場訪問畫面、電臺宣傳拿歌手的手機直播;當

「ON AIR」的紅燈熄滅、頻道收聽者正在聽歌時,歌手與主持人立刻回覆正在 觀看直播的粉絲,通告結束時趕著跟主持人和工作人員合照、錄影,最後才把歌 手送往下一個工作場域,完成一場歌手來電臺接受訪問的通告。

筆者是一名廣播從業人員,從上述的工作畫面,可以看出廣播與流行音樂產 業互動熱絡,甚至可以說,我與歌手接觸的次數,或許比跟同業交流還要頻繁。

但廣播與流行音樂的關係究竟可以多緊密?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研究報告,

臺灣聽眾收聽廣播的原因主要是「無聊打發時間」(29%)、「有聲音陪伴」(26.1%)、

「可以跟著唱歌或聽歌」(15.7%)(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17),可以得知聽眾 聆聽廣播時所著重之陪伴性與音樂性功能。而文化部2017 年廣播產業調查研究 中的趨勢預估,引用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PwC)所公布之《全球娛樂暨媒體業 展望報告》,將「廣播」與「音樂」及「播客」合併為「音樂、廣播與播客產業

1 「小編」指的是社群媒體編輯(Social Editor),主要工作為協助產品或內容於社群媒體上推廣 行銷,臺灣的小編可略分為新聞媒體型態、產品公關型態、以及自媒體經營型態的小編。冒牌生

(2016 年 10 月 23 日)。〈小編能做一輩子嗎?談談社群小編的生涯規劃〉,《數位時代》。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1470/social-editor-career-counselling;Adweek Staff(2010 年 4 月 6 日 )。〈 What Exactly Is a Social Media Editor/Manager? 〉,《 ADWEEK 》。 取 自 : http://www.adweek.com/digital/what-exactly-is-social-medi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Music, radio and podcasts)」項下,搭配國內趨勢,判定廣播產業與音樂性內容 有密切關係,並可為流行音樂產業帶來加值效應(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8)。

根據簡玉姿研究臺灣廣播電臺依製播宗旨及內容所做的分類,可大略分為

「音樂導向」、「資訊導向」及「特定取向」三大類(簡玉姿,2008)。筆者任職 的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全國治安交通網),以空中交通路況即時報導、

治安宣導及緊急救難等為節目製播宗旨,是目前全臺灣唯一24 小時全天候現場 播音之電臺頻道,屬特定取向分類之交通專業電臺。簡玉姿(2008)認為,不僅 是音樂導向電臺與流行音樂相關,事實上包括ICRT、中廣及警廣等大功率電臺,

也都會製播流行音樂節目,或長時間提供聽眾流行音樂。的確,根據筆者統計,

以2019 年為例,警廣 9 個頻道(包含全國治安交通網與 8 個地區治安交通網)

共播出23 萬 9,924 首歌曲,光是全國治安交通網,2019 年便有 181 場以上的流 行音樂歌手專訪。而根據警政署針對警廣進行的收聽調查,2018 年的 5,463 份有 效樣本中,前三高收聽動機為「路況報導」、「新聞報導」及「音樂好聽」,顯見 即便是以交通取向作為定位之電臺,聽眾仍希望聽見好聽的流行音樂。

因此無論是節目單元間進行歌曲播放,做為聽覺休息過場;或是直接製播與 流行音樂相關的主題內容,流行音樂及其從業人員,都是廣播節目內容設計不可 或缺的合作夥伴。正是如此,筆者做為一名廣播節目主持人與製作人,開始有了 大量接觸流行音樂歌手及宣傳的機會。從廣播場域迎接歌手的到來,到完成一場 訪問送走歌手,甚至是後續的節目內容宣傳,我看見社群媒體介入廣播與流行音 樂場域的此刻,勞動現象正在改變:無論是廣播主持人或歌手,作為一個必須經 營維繫形象的「品牌」,我們都不再只能單純地只是「販賣聲音」(製造文本),

而是必須透過社群媒體的經營,將視聽整合呈現,並時時與粉絲進行互動,加入

「販賣情感」,方能滿足閱聽人的期待。也因為有了這樣的接觸,筆者發現:即 便是在以聲音為主導的廣播場域,歌手都必須從事許多與視覺及社群媒體的表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然而,即使在這樣非商業對價與非獲利導向前提下,我仍察覺到流行音樂產 業界與廣播領域可以有相當程度互利互惠的可能,例如當歌手發行作品時,願意 讓多家電臺(包括公營與民營)提前取得歌曲進行聯合首播、歌手發片期前往電 臺進行通告宣傳、並錄製電臺撰寫之插播2話帶,以及從事如合照、現場節目影像 直播、電臺活動影片拍攝等各項多媒體混合之宣傳形式。而這些型態,無論對於 電臺或流行音樂領域,皆係完全無價碼之勞動行為,意即,電臺並無藉此獲取廣 告費、歌手亦無拿到通告費,而是透過這些合作,流行音樂產業界期待能透過廣 播節目聽覺導向的特性,讓歌手與音樂作品得以獲得深度介紹,並得到一定程度 之曝光使歌手知名度及作品增溫。廣播電臺也期望能透過歌手來訪及流行音樂的 活水注入,得以製播優質節目、養成並累積聽眾,厚實內容與品質。

若在合作模式下仔細審視互動過程之勞動核心──「人」,我們會發現,「廣 播節目製作人」與「廣播節目主持人」扮演重要角色。廣播節目製作人因應不同 電臺之職銜與任務分配,又或稱節目導播、企製、通告等3,主要任務係作為廣播 端之接洽窗口,包含通告時間、通告內容、其他合作方案等,並與主持人溝通節 目呈現。廣播節目主持人則主要負責節目製播,以流行音樂相關的工作內容為例,

可簡單分為事前與製作人確認節目走向、來賓專訪資料消化、播音時在空中解讀 並與聽眾分享歌手之音樂作品,力求節目流程順暢與內容可聽性、錄音後於社群 媒體進行節目宣傳,並持續與歌手維持互動等。而有些電臺在人力縮編或精簡化 的情況下,主持人亦必須同時擔任自己或他人節目的製作人。

從一場訪問開始介紹,到說明完廣播人在流行音樂節目上面的工作後,我們 不難發現,雖然廣播場域「好好說話/專心介紹」的聲音導向特質仍在,且持續

2 通常係廣播頻道於節目破口時段所播放之非廣告內容,包含整點報時、電臺形象、頻率宣告、

以及公營電臺的相關政令宣導等,以筆者所服務的警察廣播電臺為例,多半會請歌手收錄整點報 時以及交通治安等宣導叮嚀,並將歌手作品當成襯底音樂使用,既可豐富電臺破口內容、對流行 音樂產業而言亦可達到歌手及音樂作品曝光之雙向互惠。

3 早期這些工作或許依電臺編制不同,會分給不同人細緻化分工,然以筆者目前認知的產業環 境,多數都是一名製作人統包,且有時一名製作人須同時處理多個節目內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是廣播產業得以與流行音樂產業發生密切互動的關鍵因素,不過隨著數位時代的 來臨,廣播轉型議題中的數位化,與結合社群媒體等相關焦慮,持續影響廣播人 的日常勞動。

廣播的數位化(例如數位廣播、網路直播、網路隨選、App 發展等)開始讓 廣播可以跨時、跨域、跨載具、高音質收聽,因此廣播人在硬體設備建置及工程 工務方面,除了固有的調頻與調幅要維持收聽品質,更需在設備及傳輸技術上持 續更新、與時俱進。然而真正引起廣播「節目內容數位化」的,還是隨著社群網 路時代來臨,廣播節目不能再以「單純聲音享受」作為唯一的製播宗旨與精神,

而是必須要打造出更全面性的社群互動模式:例如在官方網站上架設隨選收聽與 影音精選內容,並在網路影音平臺架設官方頻道,或是開發自家手機

APP,進行

現場節目直播、後製影片露出,並要求節目製作人或主持人,透過平臺之即時留 言機制與聽眾互動。至於社群平臺例如 Facebook、Instagram 上,則需成立電臺 官方帳號,以及主持人個人粉絲專頁,分享例如節目影音直播、通告照片、DJ 生 活、互動影片等節目或主持人生活相關之影音內容。

以筆者的工作觀察整理,警廣除了持續加強網路廣播及隨選收聽之外,近年 更開始強調「廣播視覺化」的經營。人力分工上,2017 年起設立新媒體小組,目 前編制為2 人,負責全國治安交通網影像拍攝與剪輯,同時要求包含節目科、新 聞科、企劃科等業務單位,都需遴選科室小編,處理粉絲專頁貼文與內容回覆,

地方分臺則由其現有人力經營之。其中新媒體小組係由原本編制內刪減、挪移它 科室人力後,成為專職工作,而各單位小編,則由原本編制內的人力,在原有工 作之餘增加新媒體業務。勞動內容上,除了原有官方網站的影音上傳及內容維護,

另外成立YouTube、Facebook 與 Instagram 官方粉絲專頁,處理包含節目預告、

來賓介紹與活動訊息,並定期舉辦線上活動,以及發布專題影片等。除了官方社 群,近年警廣也鼓勵主持人開設、經營個人粉絲專頁,並由資訊單位列管造冊。

以筆者為例,我同時開設管理Facebook 及 Instagram 的粉絲專頁,用來作為個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節目預告、生活分享、來賓介紹、專輯聽後心得、歌手訪問後記等內容,亦方便

節目預告、生活分享、來賓介紹、專輯聽後心得、歌手訪問後記等內容,亦方便

相關文件